站點和里程
城市名 距起點距離
大同0
平旺10
懷仁42
神頭116
朔州129
寧武166
原平231
忻州267
太原355
榆次382
太谷418
祁縣441
平遙463
介休494
靈石 521
霍州564
洪洞606
臨汾629
侯馬689
風陵渡865
同蒲鐵路的車站▪ 大同 ▪ 平旺 ▪ 韓家嶺 ▪ 里八莊 ▪ 懷仁 ▪ 宋家莊 ▪ 金沙灘 ▪ 北周莊 ▪ 岱嶽 ▪ 東榆林 ▪ 袁樹林 ▪ 馬邑 ▪ 神頭 ▪ 大新 ▪ 朔州 ▪ 前寨 ▪ 陽方口 ▪ 寧武 ▪ 鳳凰村 ▪ 長畛 ▪ 軒崗 ▪ 蘆莊 ▪ 上陽武 ▪ 大牛店 ▪ 梅家莊 ▪ 原平 ▪ 唐林崗 ▪ 忻口 ▪ 部落 ▪ 播明 ▪ 忻州 ▪ 田村 ▪ 豆羅 ▪ 寺莊 ▪ 平社 ▪ 南河 ▪ 北白 ▪ 高村 ▪ 柏井 ▪ 陽曲 ▪ 南塔底 ▪ 皇后園 ▪ 太原北 ▪ 太原東 ▪ 太原 ▪ 北營 ▪ 鳴李 ▪ 榆次 ▪ 修文 ▪ 東陽 ▪ 北陽 ▪ 太谷 ▪ 東觀 ▪ 祁縣 ▪ 洪善 ▪ 平遙 ▪ 張蘭 ▪ 義安 ▪ 介休 ▪ 義棠 ▪ 兩渡 ▪ 靈石 ▪ 冷泉 ▪ 富家灘 ▪ 南關 ▪ 什林 ▪ 霍州 ▪ 聖佛 ▪ 辛置 ▪ 石灘村 ▪ 趙城 ▪ 辛堡 ▪ 洪洞 ▪ 甘亭 ▪ 臨汾北 ▪ 臨汾 ▪ 張禮 ▪ 襄汾 ▪ 柴莊 ▪ 高顯 ▪ 侯馬北 ▪ 侯馬 ▪ 史店 ▪ 禮元 ▪ 東鎮 ▪ 聞喜 ▪ 水頭 ▪ 興南 ▪ 半坡村 ▪ 安邑 ▪ 運城 ▪ 店坡 ▪ 解縣 ▪ 董村 ▪ 虞鄉 ▪ 孫常 ▪ 永濟 ▪ 蒲州 ▪ 韓陽鎮 ▪ 首陽 ▪ 風陵渡 ▪ 港口 ▪ 公莊 ▪ 華山
修建歷史
北同蒲鐵路北起山西省大同市,南到山西省太原市。全長355公里,共有車站45個。
北同蒲鐵路建於1933-1939年。線路由京包線上的大同車站向南引出,跨越桑乾河、滹沱河及汾河三個流域,穿過雲中山和舟山等分水嶺,經朔州、陽方口、寧武、原平、忻州而達太原。在太原站與南同蒲鐵路相接,直達黃河渡口風陵渡站,構成山西省境內南北交通主幹道。該線初建時為窄軌鐵路,1938年改為標準軌距,並與全國鐵路聯網。北同蒲鐵路沿線開發較早,山川壯美,物產富饒,民風淳樸,古蹟頗多。
1928年,閻錫山向南京國民政府提出修建同蒲鐵路的要求被拒絕後,便決定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建。同年10月,同蒲鐵路開始正式勘測。1929年4月,閻錫山聘請德國工程師任測量隊隊長,1931年3月全部測量完畢。德國工程師認為工程
艱巨,費用浩大,建議修建窄軌鐵路。1930年,由於中原軍閥混戰,閻錫山下台,同蒲鐵路也隨之停建。
1932年2月,閻錫山再度執政山西。10月20日,晉綏兵工築路局成立;1933年1月21日,晉綏兵工築路指揮部成立,閻錫山任總指揮,晉綏公署機關各處處長兼任各組組長,閻錫山調3萬兵工修建同蒲鐵路。
北同蒲鐵路原定線路由皇后園經棘針溝、大泉溝、樊家莊、石嶺關、劉家溝、韓家溝、水峪、雙堡村、紫岩村至忻縣。由於這條線路地形複雜,特別是石嶺關,需要開鑿隧道,而且坡陡彎急,工程量很大。工程處處長李其昌提出改線,後經工程師田普霖、宋彤、趙福增分別率領測量組經過三次測量後,測定新線由皇后園,經過馬坡頭村、高村,北白村,田莊,平社,豆羅至忻縣。由於新線比原線地勢平坦,工程量小,是一條經濟線路,故決定按新線走向修建。
1933年5月,北同蒲鐵路與南同蒲鐵路同時開始施工。1935年8月1日太原至原平通車;1937年3月通車至陽方口;同年8月鋪軌至大同十里河橋南岸,後因大同淪陷而終止,距大同僅差8公里未能全線鋪軌。1939年3月,日軍強迫民工修通了大同至寧武間和寧武至太原間的路段。
從1943年起,面對抗日軍民的不斷抗擊與破襲,日軍控制的北同蒲線僅能勉強通車。當時由太原至原平需要7小時,時速僅為25公里至35公里,列車牽引重量為300噸左右。1945年日本投降後,閻錫山又掌握了山西大權,接管北同蒲鐵路。1946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民兵對北同蒲鐵路進行了有計畫的破襲,大同至忻縣間橋樑、車站站房、鋼軌、枕木、電線桿、電線全被拆除;忻縣至高村間的枕木全部燒毀,鋼軌運走,路基分段挖斷、炸毀。電線桿、電線、橋樑、車站站房拆毀,北同蒲鐵路陷於癱瘓,至新中國成立都沒有修復通車。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5月1日大同解放,6月7日成立了太原鐵路管理局,並於11月6日成立了山西省鐵路修復指揮部。太原鐵路管理局成立北同蒲工程大隊負責鐵路搶修工作。11月開始,鐵道兵一支部隊開始搶修皇后園至忻縣(80公里)和忻縣至史家崗支線(38公里,現為忻河支線)全長118公里的線路。1950年3月至6月,鐵道兵一支部隊負責修通了平旺至朔縣的線路和橋樑。忻縣至朔縣段,由於坡度大,彎道多,橋樑破壞嚴重,搶修難度也大,由太原鐵路管理局工程大隊、衡陽鐵路管理局橋工隊和天津鐵路管理局朔縣工程處於1950年8月至1951年7月修復通車。至此,平旺至忻縣段全部搶修通車。北同蒲鐵路於1951年8月2日舉行了全線通車典禮,當時的鐵道部部長滕代遠親臨剪彩。
1957年1月25日,北同蒲鐵路技術改造工程開始。太原鐵路管理局放棄了寧武至軒崗段家嶺間90%的舊線路,另築新線。新築段家嶺隧道長3345米,當時僅次於川黔鐵路的涼風埡大隧道,為全國第二長大隧道,於1959年10月30日竣工。
20世紀80年代後期,北同蒲鐵路進行了大規模的電氣化改造,部分線路進一步取直,曲線半徑加大,增加站線,更換重型鋼軌,線路通過能力進一步提高,行車設備更加現代化。1983年6月開工,1989年7月31日開通。1992年4月1日,北同蒲鐵路全部廢除蒸汽機車,改由內燃機車、電力機車牽引,成為晉煤外運的主要幹線之一。
南同蒲線北起山西省太原市,南到陝西省華陰市孟塬。全長528公里。共有車站60個。
南同蒲鐵路,建於1933-1935年。線路自太原站引出,向南延伸,經太原、臨汾、侯馬三個盆地,進入中條山區北部,沿涑水上游過聞喜,經運城、解縣、永濟,達黃河北岸的風陵渡口,在華山站與隴海鐵路相連,是溝通晉陝兩省的交通大動脈。
現行裝備
大同——朔州:複線電氣化,三顯自動閉塞,60KG/M無縫鋼軌,最小半徑除大同站北頭300M外其餘為800M,最大坡道6‰。牽引機型SS3,SS4,DJ1,牽引定數SS3 5000T,DJ1雙10000T(國內首段運行萬噸重載列車)。
朔州——原平:單線電氣化,繼電半自動閉塞,60KG/M無縫鋼軌,最小半徑250M,最大坡道22.5‰。牽引機型8G,牽引定數單機2200T,雙機4000T。
原平——太原北:複線電氣化,三顯自動閉塞,60KG/M無縫鋼軌,最小半徑800M,最大坡道12.5‰。牽引機型8G,牽引定數單機2600T,雙機4000T。
太原北——榆次西:複線電氣化,三顯自動閉塞,60KG/M無縫鋼軌,最小半徑407M,最大坡道8.5‰。牽引機型SS1,DF4DH,DF4BH,牽引定數DF4DH單機4000T,DF4BH單機3500T,SS1單機3500T。
榆次西——介休:複線,三顯自動閉塞,60KG/M無縫鋼軌,最小半徑800M,最大坡道6.4‰。牽引機型DF4DH,DF4BH,牽引定數單機4000T。
介休——侯馬:複線,三顯自動閉塞,60KG/M無縫鋼軌,最小半徑400M,最大坡道12‰。牽引機型DF4DH,DF4BH,牽引定數雙機4000T。
侯馬——華山:單線,繼電半自動閉塞,60KG/M無縫鋼軌,最小半徑400M,最大坡道12.1‰。牽引機型DF4BH,牽引定數雙機3700T。
機務交路
貨運
大同西--大新:京局大段SS3
湖東--大新:京局湖段SS3,SS4,DJ1
大新--太原北:京局原段8G
太原北--介休:京局介段DF4BH,DF4DH
介休--侯馬北:京局介段DF4BH,DF4DH,京局汾段DF4BH
侯馬北--華山:京局侯段DF4BH
客運
大同--朔州:京局同段DF4BK
大同--太原:京局太段SS1,DF4BK
太原--臨汾:京局太段DF4BK
臨汾--華山:京局汾段2*BJ,DF4BK
中國“八縱八橫”鐵路網
中國著名鐵路
中國大陸擁有全世界第三大的鐵路運輸系統,規模僅次於美國及俄羅斯。以鐵路連線的鄰國計有:哈薩克、蒙古、俄國、朝鮮、越南與寮國(興建中)等國家。中國《鐵路線路設計規範》中規定,新建鐵路和改建鐵路(或區段)的等級,應根據它們在鐵路網中的作用、性質和遠期的客貨運量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