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潛台詞:
潛台詞是指在某一話語的背後,所隱藏著的那些沒有直接、明白表達出來的意思;或者說,潛台詞就是“話中話所含有的意思”。在戲劇的台詞中沒有直接說出但觀眾通過思考都能領悟得出來的言語。比喻不明說的言外之意或戲劇術語。指台詞的內在實質。包括說話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盡之言等。亦借指某種暗含的意思
按詞典的解釋為“台詞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詞完全表達出來的言外之意”,用句通俗的話講就是“話裡有話”。 人們經常用“潛台詞”表達自己內心的不便明說的想法(多含諷刺意味),而人們雖然聽到了這個意思,卻有苦難言。
千萬別小看了潛台詞的作用,演員不僅在影視劇中充分地利用它來使台詞表達更加豐富,而且在很多地方都使你受益匪淺.
對於演員來說: 潛台詞是人物在行動過程中真實的內心表現,它是表現人物形象的靈魂。是掌握台詞的一把鑰匙,同樣的台詞和唱段,由於對潛台詞的理解不同,掌握起來也就不同。要善於挖掘潛台詞,潛台詞挖掘好了,人物的動作也就出來了。找到了潛台詞,也就找到了人物的真正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表情、動作、語言等表達方式。也就有了依據。
詞語解釋
名稱:潛台詞
拼音:qián tái cí
解釋:戲劇的台詞中沒有直接說出但觀眾通過思考都能領悟得出來的言語。比喻不明說的言外之意或
戲劇術語。指台詞的內在實質。包括說話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盡之言等。亦借指某種暗含的意思。
事例:他的~我們都明白。
近義詞:言外之意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有人說:“旮旯胡同里新開張的髮廊,居然真的有理髮工具。”這句話的潛台詞是:“胡同里的髮廊,過去都是掛著理髮、美發的牌子,幹著下流勾當的。”
說話時,巧妙地利用“潛台詞”,能夠使語言表達取得委婉含蓄、綿里藏針之類的效果。下面,我們概括出了幾種常用的方法,為讀者巧用潛台詞提供一些借鑑。
補充或詮釋潛台詞的含義
在某些交際場合下,當人們不太清楚話語潛台詞含義的時候,說話者就需要對“潛台詞”進行適當的補充或詮釋。這種補充或詮釋,既可以讓人理解話語的真實含義不致影響表達效果;又可以成為提高表達效果的一種方法。
據說,一個不孝之子,有一天把他的母親給殺了。許多人對此事都感到十分義憤,大罵此人是個不孝之子。就在人們齊聲譴責的時候,“竹林七賢”中的嵇康也在現場,但他對這件事情一直一言未發,保持沉默。有人見嵇康不說話,就主動詢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
嵇康說:“這小子,如果他把他的父親殺了,似乎還說得過去,可是,他殺害的,竟是他自己的母親!這真是太不通情理了!”
大家一聽,都紛紛指責嵇康說話不妥!面對大家的指責,嵇康明白人們沒有真正理解他話語的意思。於是,只好不慌不忙地解釋道:“禽獸只知道母親,不知道父親,殺了父親,是禽獸的行為,而現在這個不孝之子,殺掉的,竟然是他的母親!這不是連禽獸都不如嗎!”大家一聽,都連連點頭,由衷地佩服嵇康話語的精警和幽默。
嵇康開頭說的,“如果他把他的父親殺了,似乎還說得過去,可他殺害的竟是他自己的母親。這真是太不通情理了”,存在的潛台詞是:“殺父親是可以的,殺母親是不可以的。”人們聽了嵇康開頭說的那句話,想到的只是這個“潛台詞”,自然會覺得怪異,不合情理,指責嵇康也就勢在必然;而嵇康後面對潛台詞突然逆變的補充詮釋,卻能夠使自己前後話語的內容,互相聯繫在一起,形成反差。既表達了對不孝之子的強烈譴責,又顯現了他語言的機智和幽默。
破斥潛台詞的虛假
所有話語的“潛台詞”,都存在著真實和虛假的問題。比如說:“桃樹又開花了。”這句話的“潛台詞”是:桃樹會開花,並且過去曾經開過花。這個潛台詞,是符合客觀實際,是真實的。而“劉邦戴著手錶打仗”其潛台詞是:劉邦有手錶。這個潛台詞,就不符合實際,就是虛假的。
因此,在說話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破斥“潛台詞”的虛假,那就能夠揭露矛盾,顯示事物的不協調性。語言表達,也就可以取得幽默的效果。如《初次就診》:
一個年輕女子,覺得身體不太舒服,就向她的同事徵詢找哪一位醫生看病更好。
同事說:“我知道城裡有一位醫術很棒的醫生。不過,他的診費收得很高。初次就診,要收500美元;以後複診,每次還要收100美元。”
這位年輕女子,按照同事的指點,找到了這位醫生。為了省點錢,年輕女子一見到這位醫生,就歡快地說:“大夫,我又來了!”
大夫笑了笑、點了點頭,以示招呼。然後就迅速地給她做了檢查,說:“很好,繼續吃我上次給你開的藥吧!再吃一個療程就行了。”
年輕女子說的“大夫,我又來了”,其中的“又”,暗含著的潛台詞是:“我曾經找您看過病,今天是複診,不是初診,您收就診費,應當收100美元,而不是500美元。”大夫給她做了檢查以後,要她繼續服用上次所開的藥,就等於破斥了女患者話語潛台詞的虛假。醫生的軟幽默,叫這位年輕女子哭笑不得。
又如《等你鬍子長出來》:
有個調皮的小男孩,學著大人的模樣,走進了理髮店,對理髮師說:“理髮師先生,請給我刮一下鬍子吧。”
理髮師打量了一下這位小男孩,就讓他坐在椅子上,而且還慎重其事地在他的臉上塗上了肥皂水,然後,就走到一旁與人閒聊去了。
小男孩等了許久許久,見理髮師毫無動靜,就很不耐煩地大叫起來:“理髮師先生,您什麼時候才來給我刮鬍子呀?”
理髮師答道:“我在等你的鬍子長出來呢!”
理髮師使用的方法,就是破斥句子“潛台詞”的虛假。小孩走進理髮店所說的那句話“理髮師先生請給我刮鬍子”,是一個祈使句,“潛台詞”的意思是:“我長了鬍子並且要刮掉它。”理髮師發現了小男孩“潛台詞”的虛假,並將計就計地揭露了這種虛假。這樣一破斥,就使語句露出了幽默。
台詞與潛台詞
語言和動作是表演的兩大支柱。在話劇舞台和有聲片時代,語言是塑造人物形象、體現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是演員表演中的主要因素。語言較之於動作,能夠傳達更複雜、更深刻、更強烈、更豐富的思想和感情。馬克思說:“語言是思想的直接事實,思想的實際表達為語言。”史達林在《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一書中指出:“無論人的頭腦中產生什麼樣的思想,它們只有在語言材料的基礎上才能產生和存在。”“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達到相互了解的工具。”即使在無聲片時代也要藉助於字幕來表達人物的對白和較複雜的思想內容。在戲劇藝術里,語言具有極大的作用,思想、主旨、意向、衝突、所有這一切在戲劇作品裡都是用語言表達的。就其表達思想的力量而言,語言是無可代替的,無論手勢、表情,無論舞台調度,都不足以望其項背。觀看舞台或舞劇很難使我們感動落淚或縱情哈哈大笑,我們更多是欣賞它的優美與和諧,但是僅靠語言的廣播就能讓人或黯然神傷、淚流滿面,或心弦緊扣、緊張異常,或懷開意爽,捧腹大笑。語言具有如此的魅力,它可以把我們帶到廣闊無根的天涯海角,也可以引入人們心靈隱蔽的深處。
劇中人物的語言(台詞)是劇本嚴格規定好的,演員要把劇作者用文字寫出的無聲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生動活潑的語言,具體、形象地表達出來。雖然我們都會說話,但是要說好台詞決非輕而易舉可以做到的。表演中,台詞說的好壞優劣可能有天地之別,懸殊極大,所以戲曲里用“千斤白,四兩唱”來形容道白之難。清朝戲曲家李漁說:“唱曲難而易,說白易而難。蓋詞曲中之高低、抑揚、緩急、頓挫,皆有一定不移之格,譜載分明,師傳嚴切,習之既慣,自然不出範圍。至賓白中之高低、抑揚、緩急、頓挫,則無腔板可按、譜籍可查,……吾觀梨園之中,善唱曲者,十中必有二三,工說白者,百中僅可一二。”
演員台詞說的不好,其問題多種多樣,就尋常可見的毛病大體有這樣一些
1、語言規範不好,字音不正,發聲不準;
2、用氣不好,吐詞不清,或有聲無字,或有字無聲,傳之不遠,含混不明;
3、聲音不亮,音色不美,嘔啞嘲晰,晦澀乾癟;
4、語言俟板,平淡寡味,語言無輕重,語調無高低,節奏無急緩,念句無頓挫;
5、台詞斷斷碎碎,不能一貫到底,該停不停,不該頓老頓;
6、機械地背誦台詞,一切都固定在“舌尖的肌肉”上了,語言沒有動作性,沒有內在思想感情的基礎,不是在與對手交流中產生的活潑反應,只是抓住對手台詞尾白做為應對的機械信號;
7、語言本色,缺乏性格化的鮮明色彩;
8、沒有潛台詞,傳達不出台詞微妙的、內含的、潛在的真正含意;
9、台詞不自然、不生活,拿腔拿調,矯柔造作,有舞台腔;
10、台詞和動作不能有機、利落地配合,說話時不會動作,動作中不會說話。
演員說好台詞,先決條件是練好語言基本功。語言基本功包括正音、吐字、發聲、用氣、練聲幾個方面。包括正音、吐字、發聲、用氣、練聲幾個方面。正音:我國地域遼闊,口音各異,電影、話劇中的語言以晉通話為標準,所以說好標準的國語,是演員念好台詞的第一步工作。語音不規範,常見的是n、1不分,Z、C、Zh不分,en、eng不分。,n、I不分,如:老與腦、劉與牛、蘭與南、拉與那等字讀音不清,容易念混,Z、C、S與Zh、Ch、Sh不分,如:春與村、三與山,常與藏,磚與鑽等字,以及十四念成“時事”,四十念成“事實”,親近念成“清靜”,商業念成“桑葉”,知道念成“遲到”等。en、eng不分,如:盆與棚,藤與銅,通信與同姓等。
吐字、發聲:面對於百聽眾講話,要講的清楚、講的明白,讓人聽得懂、聽得真,就需要熟悉字音,準確掌握字音的發音部位。漢字有它的特殊構造,每一個漢字是一個音節,每個音節又可分析為若干音素,每個聲母、韻母都是一個音素。傳統的說法是字有字頭、字尾、餘音,字頭即聲母,為字的“開口”,字尾即韻母,為字的“收音”,尾後又有餘音收煞此字。如:吹蕭、姓蕭的“蕭”字,本音為“蕭”,但出口的字頭與收音的字尾,並不是“蕭”,字頭為“西”,字尾為“天”,尾後又有一“烏”字為餘音煞住,這樣念,“策”音方能準確發出。漢字個個如此,所以念字講究要“吐字歸音”,字音方能圓滿,聽者才能清楚。但要注意,“字頭、字尾及餘音,皆須隱而不現。使聽音聞之,但有其音,並無其字,始稱善用頭、尾者。有字跡,則沾泥帶水,有不如無”字音發聲,出自口腔,又有它一定的發音部位,即所謂“音”、“四呼”,喉、舌、齒、牙、唇,謂之五音;開、齊、攝、合,謂之四呼。“五音”是字音發出的部位,“四呼”是字音發出的口形。《樂府傳聲》中說:“最深為喉音,稍出為舌音,再出在兩旁牝齒間為齒音,再出在前化齒間為牙音,再出在辱上為唇音。雖分五層,其實萬殊,喉音之淺深不一,舌音之淺深亦不一,餘三音皆然。故五音這正聲皆易辯。然其界限,又復井然,一口之中,並無疆畔,而絲毫不可亂,此人之所以為至靈,造物之所以為至奇也”。如:“宮”為喉音、“商”為齒音、“角”為牙音、“征”為舌音、“羽”為辱音。
潛台詞 |
“四呼”是讀字的口法。“開口謂之開,其用力在喉。齊齒謂之齊,其用力在齒。撮口謂之撮,其用力在唇。合口謂之合,其用力在滿口”。這是漢語複韻母發音的特點之一,指明了韻母領先的一個音素的口形特點。十三個複韻母可以分列入四類:開口呼--ai、ei、ao、ou;齊齒呼--ia、ie、iao、iou;合口呼--ua、uo、uai、uei;撮口呼--ue。漢字又有“四聲”,北京語音中一個音節大多有四個聲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賞)聲、去聲。由於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不同,構成了不同的聲調;聲調不同,字音和字義也隨之不同。如:媽ma、麻ma、馬ma、罵ma,聲韻母都相同,只是調不同,就區別為四個字。在詩詞中,把四聲分為平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漢語有了聲、韻、調的變化,使我們的民族語言具有鮮明的音樂性,--篇好的詩文或台詞,讀起來朗朗上口,鏗鏘動聽。
演員的吐字、發聲,需要準確掌握字的頭尾結構、發聲部位、讀字口法和聲調變化,做到“吐字歸音”,“字正腔圓”,“噴口”有力。另外,要苦練嘴上的功夫,做到口齒流利,清晰準確,吐字如珠,鏗鏘動聽,使觀眾倦處生神。用氣、練聲:演員的聲音要清徹明亮、優美圓潤、有力達遠、變化豐富,要有比較寬闊的音域和音量,才適應於創造各種角色語言的需要,達到藝術語言的要求。聲音與氣息的控制、動作是分不開的,氣是聲音的動力,聲音發出時必須有氣息的支持,所謂“氣由聲也,聲由氣也,氣動則聲發,聲發則氣振”,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演員必須嚴格地、持久不懈地訓練自己的聲音,學會正確的呼吸和控制氣息並掌握各種換氣的方法。
以上所談語言的基本功是屬於語言技巧課程的內容,這是一門專門的科學,是表演藝術創作的重要基礎之一,演員必須予以充分重視,這裡只是為了強調它的重要性,提綱寫領地簡略談談。做為表演藝術中的語言,關鍵在於台詞要發自人物內心,通過台詞充分表露、揭示人物的思想意願、感情起伏、情緒變化;另外,語言要有鮮明的動作性,語言要性格化,體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語言和動作一樣,都是人的內在思想感情活動的產物,而語言是人的思想的最具體的表達者,最能傾訴複雜、細膩的感情變化,亦即所謂“言為心聲”。說台詞同樣要動之於衷,-言之於表,李笠翁講:“言者,心之聲也,欲代此--人立言,光代此一人立心.若非夢往神遊,何謂設身處地。”斯氏強調:“在舞台上,話語必須在演員心裡。在他的對手心裡,而且通過他們在觀眾心裡激起各種各樣的情感、欲望、思想、意向、意像、視覺……等感覺。”狄德羅說:“記住在說話時。每句話,甚至每個字都要表達一個新的思想,或思想的細緻變化。思想當然產生在說話之先,因此你必須用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來使觀眾首先仿佛看到你在思想.然後準確地運用為表現和傳達豐富的思想所需要的極其細緻的語調變化來使觀眾聽見你的思想。”戲曲中這樣來表達聲音、讀詞、內心情感二者的相互關係:“聲歡,白寬,心中要笑;聲悲,白哽,心中要悼;聲調,白緩,心中要惱;聲混,白急,心中要燥。”
這裡的“聲”‘、“白”,指的是語言的語調和語氣。說台詞是通過語調、語氣、節奏、重音等的變化來表達它的內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語調有抑揚頓挫的變化;語氣有輕重緩急的不同;節奏有高、有低、有緊、有松,其變化萬殊,微妙無窮,難以盡述,肖伯納說:“書寫藝術,文法再好,在表達語調上無能為力的。‘是‘字讀起來有一百種變化,寫起來只有一種。”每句話還有它的重音,重音不同,話所表達的意思就不一樣,如:“過去我們怕他,現在還伯他”這句話的重音為“過去我們怕他,現在還怕他?”與“過去我們怕他,現在他還怕。”其意思、語氣就完全不同了;“土改”一詞如重音放在前一個字,就變成了“塗改”。語言表達手段,表達形式的這些變化都是由所要表達的人物此時此刻的思想感情決定的,不能脫離開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去單純追求考慮語氣、語調、節奏的變化。演員說好台詞,首先要理解台詞的內容、含意,更要設身處地去感受人物說這句話的內在感情。萊辛說:“一個僅僅能理解某一句話的演員,跟一位既能理解又能感受到某一句話的演員相比,那還差得很遠呢2我們一旦了解了台詞的含義,並把它們記住了,那就可以極為正確地說出台詞,甚至在我們心裡想著別的事情的時候也會如此。不過,在這樣情況之下要表達情感卻是不可能的。全部精神力量應當貫注到被說出來的事情上,應該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語言方面。”
語言本身也是動作。由於語言具有鮮明動作性,我們把表演中的語言稱之為“語言動作”。作為人們彼此交流的手段,語言總是與人的某種意願有著明顯的或潛在的聯繫的。這種意願的產生和完成賦予語言以動作性。通過語言我們可以去勸慰、說服、阻止、打動、威嚇、誘惑、扇動、刺激、激怒、挑逗、教訓、命令、開導、請求、哀求、辯護、辯解……等等,完成這些任務,靠的就是語言強烈的動作性。所以語言動作同形體動作一樣,有著它的任務、目的和規定情境,不同之處僅僅在於它是語言動作,其動作是運用台詞的內容和說話的語氣、語調、節奏變化來表達的。演員必須抓住台詞的任務、目的、規定情境,體現出語言的動作性才能說好台詞。
語言作為塑造人物形像、刻劃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必須做到性格化。語言的性格化有兩個方面,一是台詞的內容,也就是人物所說的話,要符合人物性格,體現出人物的個性特徵,這個任務就是劇作者在劇本中已經完成的。(當然,不少劇作者沒能完成這個任務,劇中人物的語言寫的一般化、概念化、平淡無奇、枯燥乏味,毫無個性特徵可言,這又另當別論。)再者是人物語言性格化的體現,這就要靠演員來完成了。表演不能“乾人一面”,語言也不能“乾人一聲”,要做到“語言肖似”,“宛如其人”,“說一人像一人,不使雷同,或使浮泛”。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都有其說話的獨特方式,老年人與中年人不同,中年人與青年人不同,性情粗暴的人與性情溫和的人不同,工人與農民不同,文化程度高的與文化程度低的不同,輕浮的人與深沉的人不同,幽默的人與憂鬱的人不同,坦率開朗的人與陰險狡詐的人不同……形形色色,不一而足。這些於差萬別的不同,具體地體現在聲音、音色、說話時的習慣、語氣、語調等等方面,所以表演中語言性格化的手段有“聲音的化妝”、探尋具有鮮明性格特徵的說話習慣、掌握符合人物性格的語氣、語調等等。這要通過細緻的觀察生活,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並與演員的整個表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很好完成。
最後談談“潛台詞”與內心獨白。所謂潛台詞就是深藏在台詞之中的真正含意。這種含意沒有直接寫出來,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台詞流露、表達出來的。俗話說“說話聽聲,鑼鼓聽音”,指的就是話中有話,有潛台詞。潛台詞表現出說話者的真正意圖、真正動機。往往一句話的潛台詞與台詞的表面字義是完全相反的,如:“你真行啊”,這句話的直接意思是稱讚、誇獎你能幹、聰明、有辦法、事情辦的好等等,但是也可以賦予它含意完全相反的潛台詞,說你愚蠢、無能、乾出這樣差勁的事情、把事全辦糟了等等,其真正的動機是嘲諷、譏笑、責備、斥責。說話的動機、意圖不同,其潛台詞也就不同。表達潛台詞,可以利用演員的全部表現手段,面部表情、手勢、語調、語氣等,手法是多種多樣的。
雖然劇中台詞不一定每句話都有它的潛台詞,但是具有豐富的潛台詞是戲劇語言的一個重要特點,它可以給觀眾留下意會和回味的餘地。《馬克辛三部曲》之-的《維堡區的故事》,影片結尾;馬克辛結束了國立銀行的工作,被任命為保衛彼得格勒的司令員,他去和娜塔莎告別。馬克辛臉上掛著一絲微笑,憂鬱而洋溢著愛情地低聲說:“我和你告別了一次又一次。可是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我還沒有告訴你。……有什麼可講的呢!……你自己知道。……”娜塔莎默默地看著他,用微笑掩飾著離別情緒。馬克辛拉看她的手說:“再見2很快就可以相見,我的朋友娜塔莎!”“再見,馬克辛!”緊緊的擁抱。這簡單的告別對話含有比他們說出來的台詞多得多的潛台詞。馬克辛重返前線,再一次同娜塔莎分別的時候,他有許多話要說,但是說不出口,不過從他那木訥訥的話語中,觀眾知道了他要說些什麼,聽到了他的潛台詞。實際上他是在說:娜塔莎,我多么愛你,深深地愛著你,我們要永遠在一起,分別是暫時的,我們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我們會勝利的,會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的妻子,親愛的娜塔莎……。娜塔莎說的短短的五個字也告訴了馬克辛:我知道,我同樣愛著你,多保重吧,我等著你,等著你回到我身邊……。這些含意如果不是作為潛台詞,而是直通通地說出來,那既不符合人物性格,不符合人物間的關係,也就變得索然寡味,甚至有些庸俗了。
潛台詞 |
深入發掘潛台詞,並把它清楚地傳達給觀眾,這就是演員創作中要完成的任務。“內心獨白”則是指沒有台詞的時刻人物的內心思想活動。人物在行動過程中,在聽對手講話的時候,在表演的每個瞬間,內心都不應當是空虛的、空白的,而要像生活里一樣,對眼前發生的事情有相應的內心感受和內心活動。人物在思索、考慮、沉思的時候,也都有它具體的思想內容,不能只做出個“想狀”、“沉思狀”,卻不知道該想些什麼或者根本什麼都沒想。演員內心的空虛勢必造成表演的虛假、做作、泛泛般。生活里人們的內心活動是隨著事情的發生、發展自然產生的,你同別人談話,在聽對方說話的時候,對方說些什麼自然會引起你內心的反應和某種想法;你寫篇文章就要思考文章的內容.想出恰當的詞句;碰到要解決的難題,就會認真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在表演中,人物的內心活動就不能即興地讓它自然產生了,因為戲劇中發生的事件都是虛構的,是事先安排好的,對手的台詞內容和事件的演變發展也是演員早已熟悉了的,這就不能橡生活里那樣給你以真實的、實在的刺激,另外,需要引起的是人物的內心思想活動而不是演員本人的思想活動,因此,演員在準備角色時,就要根據劇情的要求,研究劇中的情節、事件、台詞、人物關係和人物所處的規定情境,找到人們此時此刻所應具有的內心感受和內心思想活動,而且要很具體、跟鮮明地確定下來,一般把這稱作“組織內心獨白”。
不過“內心獨白”這個術語有它的弊病,不是很恰當的。因為“獨白”的意思是“獨自地說”,“內心獨白”容易讓人誤解為是自己在心裡默默地說或默默地念。有的演員準備角色時很認真地研究了人物每時每刻的“內心獨白”,而且把人物的思想活動像寫台詞那樣,一句一句都寫下來,表演時就把這些充分準備好的“內心獨白”在心裡默默地念上一遍,結果他的每個反應、判斷都拖得挺長。當導演指出他的反應或判斷過程太拖拉,要快一些,演員則回答說:“我的‘內心獨白‘還沒有完呢,”更有甚者,有的演員表演時,嘴唇一直喃喃微動,原來是在無聲地念他的“內心獨白”呢。這種錯誤的理解和運用是很有害的,只能造成表演的呆板、過分、不自然和虛假。
實際上我們細細體會一下,生活里人的思想活動是很具體、很豐富的,但並不像說話那樣在心裡一句一句地念著,而是湧現出某種想法或閃過某個念頭。人的意識、判斷、反應過程是十分迅速的,突然踩到一條蛇,立即會嚇的“呀”得一聲跳起來,而不是像分析的那樣,先意識到踩著一個滑溜的東西,再作出判斷:“是條蛇,是條毒蛇”,然後才有了反應,呀的一聲跳起來。出門去,忘了帶月票轉身回去拿。意識到忘了月票,決定轉身回去,這些在腦子裡只是一閃而過,也不是以字句的形式那么清清楚楚地出現。即使聽對方講話時,也是在內心引起某種想法、某種思想,或者就是某種情緒,某些形象的再現,而不隨著對方講話的內容,產生一句句有頭有尾、整整齊齊的“內心獨白”。金山同志寫了《一個角色的創造》,把《萬尼亞舅舅》全劇的每句台詞和台詞與台詞之間人物的“內心獨白”都完整地寫了出來,這種方法對於分析理解人物,掌握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和人物的內心貫串動作線很有幫助,在教學上也是有實用價值的,但是表演時,不可能在心裡把寫下的“內心獨白”完全重複一遍,那樣演出時間將拖長一倍,戲的節奏也會拖的讓人難以看下去。
列舉
根據生活里的實際狀況和表演實踐的檢驗,我們認為將過去的“內心獨白”改稱作“內心活動”更確切些。
身為一個粗人,在下一向對文藝作品以外的潛台詞不怎么感冒。然而,無情的事實表明,如果無法準確地把握現實生活里台詞和潛台詞的差異,是為不諳世事。
儘管早就有“身體是革命本錢”的說法,但我一直頑固地認為身體是自己的,鍛鍊身體的方式似乎也應該因人而異。但是在有關方面看來,鍛鍊不是問題,怎樣鍛鍊才大有深意。在最新開展的“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中,長跑總里程以60公里為基數,象徵新中國成立60周年。體育又一次和政治結合,60成了一個獻禮的數字。
竊以為,一個旨在“每天鍛鍊一小時活動”的活動,大可不必搞得如此深奧。就像“校園華爾茲”一度成為主管部門的最愛一樣,這種動輒給某種活動賦予弦外之音的行徑實在有些勉強。倘若趕上200年大慶,孩兒們還要每天跑個一萬米不成?
對於公共政策而言,除開公開、透明,簡潔明了才是第一要務。眾所周知,每項出台的規章制度乃至政策,只有表達的清楚、準確才能收到最大的功效。不能想像,一個語焉不詳、歧義紛多、充滿潛台詞的規定,在給某些人預留尋租空間以外,又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儘管輿情不吝給予——— 中共中央頒布實施 《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將此前(《暫行條例》中)“黨校學歷可以享受同等國民教育的有關待遇”的規定刪去——— 最熱烈的掌聲。但是在這看似明了的台詞之下,潛台詞仍舊意味深長。對此,有人解讀為“淡出並不代表失效”;有人則聲稱 “幹部人事系統仍承認黨校文憑”。這種一例各表的舉動,不免令人產生狐疑:這個“刪去”究竟意味著怎樣的言外之意?
如果說這種見仁見智的台詞給人以巨大的想像空間的話,那么“鄭州鐵路局規定接收職工子女須出具親子鑑定”則讓人們嗅出了潛台詞的含義。市場化進行了這么多年,鐵路仍然有子承父業一說,鐵路真是鐵打的,老大就是老大!
在伏爾泰的“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的台詞裡面,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言不合,拔拳相向的場面。“閻崇年無錫簽售時遭掌摑”,點燃了人們對究竟要以何種方式來解決學術紛爭的熱情。在眾說紛紜的對潛台詞的猜測中,因為打人者的被處罰,事情的真相尚且處於撲朔迷離的狀態。在各種義正詞嚴的台詞裡面,“因言獲毆”是不是首選的潛台詞,或者是不是最合理的潛台詞,仍然沒有最後的答案。
和老閻的古為今用相比,部分明星更長於洋為中用。“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莫非真的只是一句台詞?揣著綠卡掙人民幣一定很爽吧?看來,在“取之有道”的君子那裡,縱橫中外、橫跨古今只不過是滿足現實的一種需要。和閻崇年的驚人之語一樣,雲南省陸良縣旅遊局原局長李國強不僅是位敬業的官員,而且是個翻案的高手。聲稱為了增加文化內涵,根據當地的民間傳說,找到了孟獲的墓地不算,還自己杜撰了一篇“古碑文”替孟獲怒怨諸葛亮,忽悠遊客十餘年。文化搭台到如此地步,倘若諸葛亮泉下有知,不知道會不會站起來理論?切記,要文斗不要武鬥。
同名圖書
基本信息
書 名;潛台詞
作者:勞馬
出 版 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0-1
版次:1
頁數:235
字數:180000
印刷時間:2011-10-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 S B N:9787201071794
包裝:平裝
作者簡介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自上世紀90年代起業餘從事文學創作,在各類文學刊物上發表中短篇小說百餘篇,多篇小說分別入選“21世紀年度小說選”、“中國最佳中篇小說”、“中國最佳短篇小說”、“中國年度小小說”、“中國年度微型小說”、“最適合中學生閱讀微型小說年選”、“值得中學生珍藏的100篇小小說”。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哎嗨喲》,中短篇小說集《傻笑》《個別人》《情況反映》和《某種意義》,散文集《笑亦載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