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輔料
生牛百葉……750克 濕澱粉…………15克水發玉蘭片……50克味素……………l克
乾紅椒末……1.5克 精鹽……………3克
牛清湯……………50克 芝麻油………2.5克
蔥段……………10克熟茶油………l00克
黃醋……………20克
烹製方法
1.將生牛百葉分割成5塊,放入桶內,倒入沸水浸沒,用木棍不停地攪動3分鐘,撈出放在案板上,用力搓去上面的黑膜,以清水漂洗乾淨,下冷水鍋煮1小時,至七成爛撈出。
2.將牛百葉逐塊平鋪在砧板上,剔去外壁,切成約5厘米長的細絲盛入碗中,用黃醋10克、精鹽1克拌勻,用力抓揉去掉腥味,然後用冷水漂洗乾淨,擠於水分。
3. 玉蘭片切成略短於牛百葉的細絲。蔥切成 2厘米長的段。取小碗 1隻,加牛清湯、味素、芝麻油、黃醋10克、蔥段和濕澱粉兌成芡。
4.炒鍋置旺火,放入茶油,燒至八成熱,先把玉蘭片絲和乾椒末下鍋炒幾下,隨下牛百時絲、精鹽2 克炒香,倒入調好的汁,快炒幾下,出鍋即成。
工藝關鍵
本品注重刀工,百葉切得愈細愈好。火旺油熱,迅速煸炒,烹汁後顛翻幾下,立即出鍋。風味特點
長沙百年老店李合盛以烹製牛肉菜聞名。其中紅燒牛蹄筋,燴牛腦髓和髮絲百葉尤為出色,譽為“牛中三傑”。髮絲百葉是三傑中的佼佼者。百葉,是牛肚內壁中皺褶的部位,經切絲急火爆炒,具有脆嫩、鮮香的獨特風味。今李合盛老店雖已歇業,但髮絲百葉一菜則在長沙市各大餐館廣為流傳,以曲園酒家製作最佳。
牛百的葉營養
牛百葉即牛胃又稱牛肚,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胃,肚尖是肚與腸的接合部,肉里還夾著牛百葉的那份毛茸茸,但白多黑少,很有嚼頭。性味甘平,以形相補,有補益脾胃的作用, 《本草綱目》說它能“補中益氣,解毒,養脾胃”,《本草蒙荃》又說它有“健脾胃,免飲積食傷”的作用,本品養胃則可潤肺,此“補土生金”之理。
每100克牛肚所含營養素如下:
熱量 72 千卡 蛋白質 14.5 克 脂肪 1.6 克 膽固醇 104 毫克 維生素A 2 微克 硫胺素 0.03 毫克核黃素 0.13 毫克 尼克酸 2.5 毫克 維生素E 0.51 毫克 鈣 40 毫克 磷 104 毫克 鉀 162 毫克 鈉 60.6 毫克 鎂 17 毫克 鐵 1.8 毫克 鋅 2.31 毫克 銅 0.07 毫克 錳 0.21 毫克 硒 9.07 微克
牛肚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具有補益脾胃,補氣養血,補虛益精、消渴、風眩之功效,適宜於病後虛羸、氣血不足、營養不良、脾胃薄弱之人。
相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適宜於病後虛羸、氣血不足、營養不良、脾胃薄弱之人。
每次約50克
製作指導
1. 於脾氣不足,健運失職所致之納差、乏力、便溏等症。
用牛肚苡仁粥。用牛肚一個,苡仁 120 克。將牛肚洗淨,切片,與苡仁同煮粥服食。本方有健脾除濕之功。
2. 於元氣不足之虛勞。
用生薑燉牛肚。方中用牛肚 300 克,生薑 30 克。將牛肚洗淨,生薑切片,加水同燉至牛肚熟後,取出切片,放回湯中,調入料酒、味素、精鹽、豬脂少許,煮開後服食。本方有補元氣,壯身體之功。
3. 於脾胃虛弱,失卻健運所致之胃痛、烷腹脹痛、噯腐吞酸等症。
用砂仁陳皮肚。用砂仁,陳皮各 3 克,牛肚 250 克,生薑 3 片,食鹽、味素少許。將牛肚洗淨,砂仁、陳皮研末,生薑切碎,加水同燉至牛肚熟爛後,取出切片,放回湯中,調入食鹽、味素,煮開後,即可服食,分三次飲服,每日一劑。本方有健脾理氣,降氣除懣之功。
食療作用
性平、味甘,歸脾、胃經;有補虛、益脾胃的作用;治病後虛羸,氣血不足,消渴,風眩。
其他相關
《食療本草》 : “主消渴,風眩,補五臟,以醋煮食之。”
《本草綱目》 : “補中益氣,解毒,善脾胃。”
《本草蒙荃》 : “健脾胃,免飲積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