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
下酒菜的選擇也是有學問的,選對了,不僅可飽口福,還可減少酒精之害。
首選富含蛋白質的菜餚
眾所周知,飲酒傷肝。酒水入腸,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人體容易出現蛋白質缺乏。從保健角度來說,酒精含量越高,越要吃動物性蛋白質豐富的菜,這也是飲酒的一個竅門,市場上出售的保肝藥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膽鹼成分。而牛肉、雞、魚、雞蛋以及其他動物性食品和大豆製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膽鹼。 因此,吃這些食品等於服了保肝藥,成品菜如松花蛋、家常豆腐、清燉雞、燒排骨等等。
貝類營養均衡,其解酒功能十分突出。以扇貝為例,它的蛋白質含量可以與雞蛋相提並論,由於其含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不會對肝臟造成負擔,能夠促使肝臟恢復功能。因此,在喝酒時吃一些貝類食物,如蒜蓉蒸扇貝等,可使食物中的牛磺酸與肝汁酸結合後,活化肝臟的解毒作用。
膠原蛋白含量高的食物會在胃腸中形成保護膜,大大減緩酒精的吸收速度,還能保護肝臟。同時,這類食物也含有一定油脂,酒精難溶於油脂,因此人體對酒精的吸收速度會減緩許多。糖醋菜可多吃
酒中所含的酒精,對肝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糖卻對肝臟及血液循環卻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此外,醋能與酒里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具有解酒作用的乙酸乙酯。所以,下酒菜里也不應少了醋,以減少酒對人體傷害。下酒菜宜選擇糖醋涼拌三絲、拔絲山藥、拔絲蘋果、糖醋魚以及糖醋裡脊等甜味菜。
動物肝臟加速酒精分解
酒精要在肝臟中分解,而在分解代謝過程中需要多種維生素共同參與。因此若注意選擇富含維生素的動物肝、腎以及綠葉蔬菜、水果等有助於加速酒精的分解。
其他說明
膳食纖維可減緩或減少酒精的吸收,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涼拌海帶絲、洋蔥拌木耳等都是既護肝又美味的選擇。
粗糧薯類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和酒精結合,會減緩腸胃對酒精的吸收。其次,這類食物中B族維生素的含量也相當豐富,能彌補大量飲酒對維生素B1的損失。因此,炒土豆絲、雜糧外婆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雞鴨魚肉等多屬酸性食品,為了保持體內的酸鹼平衡,下酒菜里應有鹼性食品,如炒豆芽、菠菜、蘋果、桔子等果蔬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飲酒時,不要過食鹹魚、香腸、臘肉下酒,因為此類熏臘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肝,而且損害口腔與食道黏膜,甚至誘發癌症。
做法
糟辣脆皮魚
糟辣脆皮魚是黔味中的傳統名菜之一。主要原料是鯉魚,口味鹹香,炸制而成,鯉魚皮脆肉細、油亮色紅、鮮香可口,略帶有酸、甜、鹹、微辣,其味無窮。貴州國台酒以優質的糯米高粱、小麥,汲取赤水河水為原料,秉承茅台鎮千年傳統釀酒工藝,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精釀而成,貴州國台酒具有醬香突出、入口綿柔、酒體醇厚、幽雅細膩、香氣飽滿、回味悠長等特點。一魚一酒擺上桌,鐵定大塊朵頤,渾不知今夕何夕。
老醋花生
老醋花生是用來喝酒的極佳菜餚,不管你是白酒、色酒,還是黃酒和啤酒,我們老醋花生都能很好的予以合作。
食材:花生100g、油適量、鹽適量、洋蔥半個、陳醋5勺、醬油半勺、白糖3勺、香油適量、紅尖椒適量
做法:
1)花生挑選乾淨,洗淨控水。
2)鍋里添足油,油七成熱時倒入花生。
3)細火炸制花生噼啪響聲變小,花生微黃後撈出,控油備用。
4)洋蔥去老皮,切小丁。
5)紅尖椒洗淨切碎。
6)乾淨鍋里倒入五湯匙陳醋。
7)調入適量精鹽。
8)倒入三湯匙白糖,小火煮開後關火。
9)調入1/2湯匙味極鮮醬油。
10)料汁晾涼後倒入炸花生。
11)倒入切好的洋蔥粒、紅椒粒,調入香油拌勻即可。
蒜泥白肉
食材:五花肉300g、蔥姜適量、蒜瓣8個、大料2個、料酒20ml、醬油15ml、白糖3g、香醋5ml、生薑汁5ml、辣椒油3ml、鹽少許、香油適量
做法:
1)鍋中加入清水,放入蔥姜,蒜瓣和洗淨的五花肉。
2)加入料酒大火煮開。
3)然後關小火燜煮至五花肉熟透。
4)撈出冷涼切薄片。
5)取一個小碗加入醬油,香醋,生薑汁,白糖,鹽,辣椒油,香油,蒜末和少許涼白開攪拌均勻成為料汁備用。
6)把切好的白肉擺盤,然後澆入料汁,可浸泡其中讓其入味。
鹵豬心
豬心能補心,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品.它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煙酸等,這對加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有很大的作用。自製鹵豬心,既是下酒菜,而且對身體有好處,一舉兩得。
食材:豬心1個、蔥15g、姜10g、花椒適量、八角適量、丁香1粒、鹽適量、陳皮適量、清水適量
做法:
1)豬心放入清水中浸泡出血水。
2)鍋中加入清水,放入豬心。
3)大火燒開,用手勺撇去浮沫。
4)放入各種調料。
5)轉小火蓋蓋煮45分鐘過火。
6)取出放涼後切薄片,蘸食醬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