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豆腐

口袋豆腐

口袋豆腐又名脹漿豆腐,是四川地區漢族傳統湯菜。因豆腐成菜後,用筷子提起,形如口袋而得名。口袋豆腐為鹹鮮味型。此菜湯汁乳白,味鹹鮮而醇香。可謂湯鮮、味濃、豆腐嫩。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其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

基本信息

菜品介紹

口袋豆腐是雲南保山金雞鄉民間傳統菜。金雞鄉位於保山城東隅,當地有俗語:“長不過郎義,大不過金雞。”這裡有建於唐玄宗天寶初年的金雞寺等古建築,更有淳樸的民風。明末清初擔當和尚雲遊至此,在金雞寺掛單講經,感其金雞水質鮮甜,別出心裁,創出了滋味鮮美的素食佳品——口袋豆腐,流傳至今。至今金雞寺還保留著做口袋豆腐的石磨呢。口袋豆腐外酥內嫩,富於營養,除金雞以外的其他地方難得一見,堪稱金雞一絕。為此擔當和尚有對聯雲“嚼鐵丸不費力氣,食豆腐需下功夫”,成為名句。

做法一

原料

油豆腐200克,豬瘦肉60克,荸薺20克,冬菇20克,青辣椒1個,紅辣椒1個,生薑1小塊,澱粉適量,

調料

食用油500克(實耗油50克),香油1小匙,紅油1小匙,高湯2大匙,精鹽1小匙,味素1/2小匙,

做法

1.炸好的油豆腐從一方挖一個洞,再把內部的豆腐取出,然後輕輕地從底部翻卷過來,

2.豬瘦肉剁成肉泥,荸薺去皮切成末,冬菇切成末,生薑切成末,青、紅辣椒去籽切成環狀,把肉泥、荸薺末、冬菇末、生薑末、部分味素、精鹽、乾澱粉攪打至起膠,然後填入挖好的油豆腐內,

3.鍋內放油,燒熱,放入油豆腐,泡炸至內熟外脆,呈金黃色撈起,

4.鍋內留底油,下入青、紅辣椒、炸好的油豆腐,注入高湯燒開,調入剩下的精鹽、味素,煮至入味,淋入香油、紅油即成。

廚師一點通

豆腐炸好後也可以不放入鍋內拌炒,直接把料汁淋在豆腐上即可。

豆腐

營養價值

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其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求量。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豆腐不含膽固醇,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症及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藥膳佳肴。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疏鬆症有良好作用,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豆腐亦可用於食療,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如蔥燉豆腐,可治感冒初起,每日食3至5次;鯽魚與豆腐共煮,可治麻疹出齊尚有餘熱者,也可用於下乳;蔥煎豆腐,可用於水腫膨脹;豆腐蘿蔔湯,可用於痰火吼喘;豆腐紅糖共煮,可用於吐血等。

適宜人群

豆腐是老人、孕產婦的理想食品,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食物;豆腐也對更年期、病後調養、肥胖、皮膚粗糙很有好處;腦力工作者、經常加夜班者也非常適合食用。

不適宜人群

豆腐消化慢,小兒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豆腐含嘌呤較多,痛風病人及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慎食。

做法二

原料

口袋豆腐口袋豆腐

豆腐750克,冬筍50克,菜心50克,食用鹼10克,熟菜油500克,肉湯500克、奶湯500克,胡椒粉2克,料酒10克,川鹽3克,味素1克。

製作方法

將豆腐去皮,切成6厘米長、2厘米寬見方的條,共30條。冬筍切成骨牌片。菜心洗淨。用炒鍋兩口,分置於兩個火爐上,其中上鍋放入沸水500克、加食用鹼保持微沸。另一鍋放熟菜油燒至七成熱(約175℃),將豆腐條分次放入,炸呈金黃色撈出,放入鹼水鍋內泡約4分鐘,撈起放入清水中退鹼,然後再第二次放入鹼水鍋中泡約5分鐘後,用清水再漂。將炸泡好的豆腐再在沸水中過一次,並用肉湯氽2次。將奶湯入鍋中燒沸,加冬筍、胡椒粉、料酒、川鹽燒沸後,下豆腐條、菜心、味素,起鍋盛入湯碗即成卜。

提示

冬筍是毛竹在冬季生長在地下的嫩莖,色白、質嫩、味鮮,為竹筍中的佳品。

注意事項

1.原料植物油50克為實耗量,因有炸制過程,需要準備植物油500克左右。

2.“口袋豆腐”是用炸和煮的方法製成,關鍵在於使用鹼水的份量和浸泡豆腐條的時間,使豆腐成形不爛,內空有菜。用此操作時,需要不斷觀察豆腐在鹼水中的變化。如稍有疏忽,就可能功虧一簣。

3.掌握好炸豆腐的火候;豆腐在鹼水鍋內提鹼時,水不要太乾。

做法三

原料

石膏豆腐..1000克 冬筍尖...100克

時鮮葉菜心..50克 食用鹼....10克

川鹽.....3克 奶湯....1000克

胡椒粉....1克 肉湯....750克

紹酒.....5克 熟菜油...1000克

味素.....1克

烹製方法

1.將形體完整的豆腐去皮,切成 6厘米長、2厘米見方的條共 30條,冬筍切成骨牌片,菜心洗淨。

2.用炒鍋兩口,分置兩個火腿上,其中一鍋放入沸水 500克,加用食鹼保持微沸,另一鍋放熟菜油燒至七成熱,將豆腐條分次放入,炸呈金黃色撈出,放入鹼水鍋中泡約 4分鐘,撈起放入清水中去鹼,然後第二次放入鹼水鍋中泡約 5分鐘後,用清水再漂。

3.將炸泡好的豆腐再在沸水中過一次,並用肉湯氽二次。

4.將奶湯入鍋中燒沸,加冬筍、胡椒粉、紹酒、川鹽,燒沸後下豆腐條、菜心、味素,推轉起鍋盛湯碗中即成。

工藝關鍵

1.“口袋豆腐”是用炸和煮的方法製成,關鍵在於使用鹼水的份量和浸泡豆腐條的時間,使豆腐成形不爛,內空有菜。用此操作時,需要不斷觀察豆腐在鹼水中的變化。如稍有疏忽,就可能功虧一簣。

2.掌握好炸豆腐的火候;豆腐在鹼水鍋內提鹼時,水不要太乾。

3.這裡介紹的口袋豆腐是川西地區的口袋豆腐。川東地區的口袋豆腐,形似橄欖,是將嫩豆腐去掉表皮,放籮篩內揉成泥中國名某巴蜀風味狀,用細白布包上。擠去水分使其半乾,然後將豆腐泥放入盆內,加豬肉茸、麵粉、雞蛋、川鹽、鹼、胡椒粉拌勻,再用手將其擠成若干枚橄欖丸子,入七成熱的油鍋中炸,並不斷用手鏟翻動,使其炸勻。待丸子鵝黃色時撈出。然後和菜心一起入鍋加鮮湯煮起。另取炒鍋置火上,加奶湯、川鹽、料酒、味素、胡椒粉和冬筍片、火腿片燒沸、再將豆腐丸子和菜心撈入炒鍋中同煮,至丸子入味菜心軟時,用水豆粉勾小二流芡,推勻起鍋,盛盤內即成。

風味特點

1.“口袋豆腐”又名“脹漿豆腐”,是四川傳統湯菜。因豆腐成菜後,用筷子提起,形如口袋而得名。

2.“口袋豆腐”為鹹鮮味型。此菜湯汁乳白,味鹹鮮而醇香。可謂湯鮮、味濃、豆腐嫩。

著名八大菜系

簡介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風韻,其菜餚之特色也各有千秋。雖民間關於菜系之首的爭論頗多,但多為義氣之言,並無從考籍。
川菜雞絲米粉 | 芪蒸鵪鶉 | 香酥鴨 | 生爆鹽煎肉| 椒鹽蹄膀 | 乾煸鱔背 | 冬菜肉末 | 釀青椒 | 烤扁擔肉 | 一品豆腐湯 | 金錢口蘑湯 | 乾燒魚翅 | 炒雞什件 | 醋溜黃瓜 | 酸辣海參 | 醬爆鴨塊 | 紅燒豬蹄 | 麻辣豆腐 | 麻婆豆腐 | 水晶南瓜 | 辣白菜 | 泡菜炒肉末 | 川西肉豆腐 | 白果燒雞 | 辣子雞丁 | 龍眼甜燒白 | 白果燒雞 | 吉利大蝦 | 軟炸蝦糕 | 糖醋雞圓 | 荷葉蒸肉 | 網油魚包 | 芝麻兔 | 參杞羊頭 | 夾沙肉 | 連鍋湯 | 燉雞汁 | 東坡肘子 | 玻璃魷魚 | 酸辣海參 | 開水白菜 | 杏仁銀肺湯 | 口袋豆腐 | 芝麻肉絲 | 桃酥雞糕 | 金錢芝麻蝦 | 酸菜魚 | 參蒸鱔段 | 香酥山藥 | 豆渣豬頭 | 鹽煎肉 | 紅燒捲筒雞 | 乾煸肉絲 | 栗子白菜 | 砂鍋魷魚 | 三絲魚翅 | 夫妻肺片 | 芹黃燒魚條
魯菜糖醋魚 | 鍋燒肘子 | 蔥爆羊肉 | 蔥扒海參 | 鍋塌豆腐 | 紅燒海螺 | 炸蠣黃 | 香酥狗肉 | 五香熏驢肉 | 蘿蔔絲燉活蟹 | 脆炸裡脊卷 | 糖醋蝦丸 | 氽鮮貝丸子 | 水燜雞蛋 | 焦熘丸子 | 糖醋活海參 | 濃汁活鮑魚 | 雪花核桃泥 | 李神仙烤 | 清氽蠣子 | 火夾槽青魚 | 瓤蜜浸枇杷 | 扒翠珠活鮑 | 拖蒸偏口魚 | 油潑原殼螺
粵菜烏骨雞歸黃湯 | 白切雞 | 醬油雞 | 燒鵝 | 雙皮奶 | 三蛇龍虎會 | 蚝皇鳳爪 | 麒麟鱸魚 | 炸子雞 | 什錦冬瓜帽 | 炊太極蝦 | 海棠冬菇 | 冬瓜薏米煲鴨 | 鹽焗雞 | 玻璃白菜 | 蒜仔瑤柱豆苗 | 芙蓉煎滑蛋 | 叉燒肉 | 越秀雞 | 椰盅海皇 | 竹笙鴛鴦卷 | 白灼響螺片 | 沙嗲醬芥蘭 | 鐵板澆汁魚 | 椒鹽蝦
徽菜掌上明珠 | 瓤豆腐 | 清燉馬蹄鱉 | 雞茸燴蛤士蟆 | 茶葉熏雞 | 符離集燒雞 | 石耳燉雞 | 夾心蝦糕 | 玉兔海參 | 鳳尾蝦排 | 花菇田雞 | 八公山豆腐 | 蝦燕巢鳳尾 | 天下第一菜| 砂鍋豆腐 | 爆烏花 | 三絲燕菜 | 蟹粉獅子頭 | 全家富 | 問政山筍 | 朱洪武豆腐 | 葡萄魚 | 什錦肉丁
湘菜剁椒魚頭 | 花生紅棗雞 | 首烏麻地瘦肉湯 | 杜仲骨碎瘦肉湯 | 肉蓉鹿茸雞湯 | 五彩鮮貝 | 麵包雞排 | 尖椒炒臘肉 | 棕葉香雞翅 | 老薑雞 | 紅椒釀肉 | 麻辣田雞腿 |酸辣狗肉 | 麻仁香酥鴨 | 馬蹄白果蛋花湯 | 菊花青魚 | 火腿炒茄瓜 | 柴把魚 | 紅燒龜肉 | 東安子雞 | 好絲百葉 | 魚翅雞羹 | 富貴火腿 | 鳳尾腰花 | 生熏大黃魚 | 糖熘土豆丸 | 冰糖蓮子 | 冬菇藕夾 | 麻香酥鴨 | 麻辣仔雞 | 板栗燒雞 | 酸辣雞丁
浙菜糖醋魚 | 南瓜蒸肉 | 鹹蛋黃炒南瓜 | 西湖醋魚 | 叫花雞 | 水晶南瓜 | 東坡肉 | 龍井蝦仁 | 香菇炒青菜 | 楊梅肉丸 | 拌海蜇皮 | 紹興雞 | 雪菜豆皮 | 魚香茄條 | 糖醋小排 | 荷葉粉蒸肉 | 酥魚 | 杭州醬鴨 | 走油肉 | 菜遠牛肉 | 熬黃花魚 | 油燜春筍
閩菜拉糟魚塊 | 銀杏芋泥 | 葷羅漢 | 魚腩煲 | 龍鬚燕丸 | 七星丸 | 油條西舌 | 香油石鱗 | 芝麻豆腐 | 干貝水晶雞 | 銀耳川鴨 | 蔥爆肉絲 | 醉排骨 | 蟶溜奇 | 爆糟排骨 | 白炒響螺 | 西瓜盅 | 白拌黃螺 | 菜包
蘇菜紅燒牛肉 | 紅燒排骨 | 紅燒圈子 | 紅燒獅子頭 | 紅燒丸子 | 紅燒魚 | 紅松嫩雞 | 滑炒蝦仁 | 雞飯煲 | 雞絲炒麵 | 家常黃魚 | 醬豬肉 | 椒鹽八寶雞 | 菊花對蟹 | 烤櫻桃 | 扣三絲湯 | 栗子百果羹 | 龍穿鳳翼湯 | 龍鳳酸辣湯 | 滷鴨 | 眉毛酥 | 蜜棗核桃 | 蜜汁火方 | 薺菜山雞片 | 茄汁牛肉 | 芹菜肉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