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百科全書

《功夫百科全書》是一份個人收集整理的武學手冊,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了解中國功夫,給眾多武俠迷們一個輔助的平台。收編這些內容是為了讓更多人正確的了解中國功夫,對於多數修煉方法,編者不能親自嘗試,也無法判別效果如何。

《功夫百科全書》

序篇

武俠小說縱橫天下,即使是魔幻,歷史題材的小說中也不乏功夫元素混雜其中,點穴,氣功,拳腳功夫,成就無數英雄俠客的偉業,可是,作者對於中國武術以及相關知了解並不是十全十美的。

單以穴位而言,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具體的穴道作用各有不同,一些書的描寫中,有時點中對方死穴昏穴救人,有時又讓人腳底的穴位長到頭頂,更有年輕女俠去點男子會陰之類讓人啼笑皆非的描寫,我們不能苛責每一個作者,在暢想精彩劇情的時候還要騰出大量時間去查閱和記錄相關資料。

這是一份個人收集整理的武學手冊,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了解中國功夫,給眾多武俠迷們一個輔助的平台。

收編這些內容是為了讓更多人正確的了解中國功夫,對於多數修煉方法,編者不能親自嘗試,也無法判別效果如何。而且個人體制的差異,決定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練武,武術畢竟是一門有一定危險性的活動,請慎重從事。

因此特別說明,如果有讀者喜愛中國武術,立志學習的話,還請拜訪正規的武術學校,或請有一定基礎的習武者給予指導。

最後,希望中華武術能夠發揚光大,開創出一片美好的新天地。

武術篇 武術的起源與發展

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那時﹐人類即已開始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武器同野獸進行鬥爭﹐一是為了自衛﹐一是為了獵取生活資料﹐後來人們為了互相爭奪財富﹐進而製造了更具有殺傷力的武器。如《山海經-大荒北經》就有“蚩尤作兵伐黃帝”的記載。這樣﹐人類通過戰鬥﹐不僅製造了兵器﹐而且逐漸積累了具有一定的攻防格鬥意義的技能。

在殷商時期﹐青銅業發展﹐以車戰為主﹐出現了一些銅製武器﹐如矛﹑戈﹑戟﹑斧﹑鉞﹑刀﹑劍等。同時﹐也出現了這類武器的用法﹐如劈﹑扎﹑刺﹑砍等技術。為了提高戰鬥力﹐這時已有了比賽的形式。如《禮記-王制》所載“凡執技論力﹐適四方﹐裸股肱﹐決射御”﹐意即較量武藝高低。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出現﹐步騎兵興起﹐為了在步騎戰中發揮作用﹐長柄武器變短﹐短柄武器(特別是劍身)變長﹐這樣﹐武器的內容就更加豐富了﹐武術的技擊性進一步突出﹐同時武術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視。這時比試武藝的形式已廣泛出現﹐更加推動了武藝的發展。據《管子-七法》載﹐當時每年有“春秋角試。”據《莊子-人間世》和《荀子-議兵》所載﹐當時比試武藝已非常講究技巧﹐拳術打法有進攻﹑防守﹑反攻﹑佯攻等。

秦時盛行角牴和手搏﹐比賽時有裁判﹐有賽場﹐有一定的服裝。1975年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秦墓出土的一件木篦背面上就彩畫了當時一場比賽的盛況﹕台前有帷幕飄帶﹐台上3個上身赤裸的男子﹐只穿短褲﹐腰部系帶﹐足穿翹頭鞋﹐2人在比賽﹐1人雙手前伸作裁判。

漢時﹐有了劍舞﹑刀舞﹑雙戟舞﹑鉞舞等。這都說明﹐漢時的武舞已有明顯的技擊性﹐有招法﹐又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現。漢時是武術大發展的時期﹐已形成了多種技術風格的流派。如《漢書.藝文志》收入的“兵技巧”類就有13家﹑199篇﹐都是論述“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的武術專著。

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官僚貴族或耽於宴樂或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其影響也滲透到社會各階層的生活中﹐如視劍為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器﹐甚至以木劍代刀劍﹐用荒誕無稽的邪說取代練武﹐致使武藝停滯不前。

隋唐五代時期﹐隨著封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武術重新興起﹐唐朝開始實行武舉制﹐並用考試辦法授與武藝出眾者以相應稱號﹐如“猛殷之士”﹑“矯捷之士”﹑“技術之士”﹑“疾足之士”﹐獲得每個稱號都有具體標準。如“猛殷之士”要“有引五石之弓﹐矢貫五紮﹐戈矛劍戟便於利用……”(《武備志-太白陰經-選士篇第十六》)。這一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促進了社會上的練武活動。

隨著步騎戰的發展﹐在戰場上﹐戈﹑戟逐漸被淘汰﹐劍作為軍事技術多被刀所代替﹐但作為套路的演練仍在發展。

宋代出現了民間練武組織﹐見於記載的有“錦標社”(射弩)﹑“英略社”(使棒)﹑“角牴社”(相撲)等。這些社團因陋就簡﹐“自置裹頭無刃槍﹑竹標排﹑木弓刀﹑蒿矢等習武技”(《宋史》卷191)。在城市中﹐據《棟亭十二種都城記勝》所載﹐在街頭巷尾打場演武﹐十分熱鬧。表演的武藝有角牴﹑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槍﹑舞劍以及打彈﹑射弩等﹐對練叫“打套子”﹐有“槍對牌”﹑“劍對牌”等﹐這時﹐集體項目也發展較快﹐例如﹐《東京夢華錄》卷7載:“兩人出陣對舞如擊刺之狀……出場凡五七對﹐或以槍對牌﹑劍對牌之類。”但對抗性的攻防技術由於受了宋理學家倡導“主靜”的影響﹐都逐漸走向衰微。

元代統治者對民間“……二十人之上不許聚眾圍獵”(《元典章》卷3﹐賑饑貧)﹐連民間私藏武器也屬犯罪。武藝多以秘密家傳的方式冒著生命危險進行傳授。

明代是武藝大發展的時期﹐出現了不同風格的技術流派﹐拳術﹑器械都得到了發展﹐特別是在理論上總結了過去的練武經驗﹐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紀效新書》﹑《武篇》﹑《耕餘剩技》等。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記載了拳術﹑器械的流派﹑沿革﹑動作名稱﹑特徵﹑運動方法和技術理論等﹐有的還附有歌訣及動作圖解﹐為後世研究武術提供了重要依據。

清代統治者禁止練武﹐民間則以“社”﹑“館”的秘密結社形式傳授武藝﹐其中著名的拳種﹐如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極拳﹑劈掛拳等﹐多在清代形成。

民國期間﹐社會上存在著各種形式的拳社﹐對傳播和發展武術起了積極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被作為優秀民族遺產加以繼承﹑整理和提高﹐成立了各級武術協會﹐國家設有專門機構負責開展武術運動﹐將武術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53年﹐舉行了第1屆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競賽大會﹐接著又舉行多次全國性武術比賽或表演大會。為了推動武術的普及和提高﹐國家組織創編了比賽規定套路﹐編制了民眾武術活動所需要的初級套路和簡化太極拳等﹐出版武術書籍和掛圖﹐拍攝武術影片和錄象。為探討武術運動鍛鍊的價值﹐還組織有關生理的測定和研究﹐使其逐步科學化。此外﹐各體育學院﹑體育系相繼設立武術課和武術專業班﹐大中國小也把武術列為體育課教學內容﹐青少年業餘體校也建立武術班﹐各地武術協會設立各種形式的武術輔導站﹐吸引著大批武術愛好者習武健身療病。

武術篇 馬步

馬步是大多數中國武術門派所採用的基本的樁功訓練,只有太極拳等極少的拳種才沒有樁功。

通過練習馬步主要是為了調節“精、氣、神”,完成對氣血的調節、精神的修養的訓練,鍛鍊對意念和意識的控制。在蹲馬步的時候,常常要求要凝神靜氣,要呼吸自然,要蹲得深、平、穩,以練習喉、胸、腎等器官,並使腹部肌肉縮進,腿步肌肉緊張,以圖達到全身性的綜合訓練。這種樁功,由於是長時間的靜功,所以對於人體全身各器官是很好的鍛鍊,通過這樣的鍛鍊能夠有效的提升在劇烈運動時人體的反應能力。

武術的許多門派中,常把馬步樁作為最基本的樁功之一進行訓練。它一直都被武林前人視為一種不可不練的、對內功的增長和提高搏擊能力極為有效的訓練方法,也常以步法的形式出現在許多套路中——

武術作為一種制服對手或與敵手殊死搏鬥的技法,對人體機能有著不同於一般競技項目的特殊要求。這種特殊的要求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內在的精神意識,二是人體的特殊體能。

內在的精神意識主要是指在搏擊時人體通過練功得到的那種自然的、快速的反應與應變能力,以及對對手那種特有的精神震懾力和令對手不戰已輸掉三分的氣質。

人體的特殊體能要求主要是躥、蹦、跳的靈活性,手、足、膝、身等各部位打擊敵手的發力力度,頭、胸、腹、喉、襠等部位的抗打擊能力等。要滿足這種特殊的要求,就要有特殊的訓練方法。也就是武術界所說的“內煉精氣神,外練筋骨皮”。在這一點上,馬步樁則是一種基本能夠滿足武功這種特殊要求的、非常有效的訓練方法。

練就真正的武功,不管是以武當為代表的內家拳,還是以少林為代表的外家拳,在練功時都需要內外兼修,二者缺一不可。從煉內的角度講,氣血的調節、精氣神的修煉、意念意識的培養,都要通過樁功來完成。從練外來講,肌肉的力量與骨骼的承受力,以及內臟的抗打擊能力等,也都需要通過樁功訓練來完成。而馬步樁恰恰是能滿足這兩者要求的一個極好的樁法。

對此,我們首先從煉內說起。不管何種武功,在演練馬步樁時都要求首先做到心平氣和(或者凝神靜氣)、氣沉丹田、呼吸自然,在意念上都有意念放大、假想等大同小異的要求。也就是說不管哪種武功,通過馬步樁都能得到意念上的特殊鍛鍊,使人體的機能在搏擊中能夠得到充分或者超常的發揮。

一個練武之人,首先要練就強健的體魄。沒有良好的體能,沒有強健的體魄,要想在武功上有所成就是絕對不可能的。而體能的強弱則與內臟功能的好壞有著直接的關係。用武術和中醫理論來說,就是體內氣血的調和與否,內氣是否充盈。從現代醫學來看,就是內臟功能的強弱和內分泌功能的好壞。現代醫學和現代運動生理學是很注重人體在運動時腎上腺素的分泌狀況的,它的分泌狀況如何將直接影響人體體能的發揮。而馬步樁站得得法,將使人體內臟得到特殊的鍛鍊,其功能將得到改善,從而使體內氣血平衡,內氣充盈,內分泌功能增強。由於內臟功能的增強,將使人體四肢百骸得以滋潤,使其在搏擊時能爆發出超常的能量。

至於站馬步樁時,能通過意念和假想來增加功力,這是不容懷疑的事實。大成拳(意拳)、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門派,尤為注重站樁時意念的作用,其功效在實戰中也是有目共睹的。對於以少林拳為代表的外家功夫,也同樣成就於樁功的意念和假想的修煉。如排打功、鐵布衫、鐵襠功等功法的初級階段,都開始於樁功的意念和假想的鍛鍊。最典型的實例排打功,在初級階段就是通過站樁,待內氣充盈後,進而假想身體的某些部位不斷抵禦外來的打擊,最後再進行實物排打,從而練就較強的抗打擊能力。

對於練外,馬步樁的姿勢就決定了它是一個力量強度較大的樁法。因為對於習武的人來說,必須要練得外強內壯才能適應搏擊時的特殊體能的需要。這裡所說的外強內壯與我們日常所說的健壯還有所不同。它要求既要身體強健,又能符合武功對體能的特殊要求。因為與敵交手,是一種殊死的搏鬥,這就要求既要有極強的打擊爆發力,又要有一定的抗打擊力。交手要有高度靈敏的反應,並在一定的時間內高速完成躥蹦跳躍等動作。要做到這些,身體必須有相當強的承載能力。這種承載力的強弱除了與內臟和肌肉骨骼的承受能力有關外,還與其它的部位有很大的關係。這些部位主要有咽喉、胸膜、腰腎、肛門、陰部等。如在用力時,咽喉不能瞬間強有力地屏氣呼吸,陰部不能上提,肛門不能緊縮,腰腎無力,胸膜不能橫托胸腔臟器,那么這個人是絕對不可能有較大力量的。一個脫肛或疝氣患者,一個久咳肺虛的病人,絕不可能有力量舉起較重的物體。

而馬步樁則是一個對內對外都要進行負載承受力鍛鍊的極為科學的樁法。先從練外說起,在蹲馬步樁時,兩腿的負荷是很大的。兩腿的肌肉需要承受較大的靜載力,而靜載力的練習在武功中是鍛鍊內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機理是,當兩腿下蹲呈90°時,負載上身的重量需要很大的力量,這時就需要咽喉自然自鎖(只能用鼻自然呼吸),提肛縮陰,氣沉丹田。也就是要從滿足腿部承受力開始,而後鎖閉兩頭(即咽喉、肛門與陰部),使上下兩處的承受力得到鍛鍊。如果這兩處的任何一處的承受力太弱,身上的任何其它部位都不會有較強的承載力。武術界常說的“不提氣”或“沉不住氣”,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指這兩種現象。只有在兩頭沉住氣的情況下,胸膜才能將胸部臟器托住,通過腹部肌肉的自然收縮,將腹腔各器官自然收緊,使整個身軀處在一個內氣非常充盈的狀態,身體的任何部位將有能力來承受較大外力,或以較大的能量向外發力。也就是說馬步樁練功的機理,是從腿部的承受力開始,由外向內,由內向外達到內強外壯。

當咽喉自鎖、提肛縮陰時,腹部肌肉會自然跟著收縮。隨著腿部靜支撐力的需要,腎上腺素的分泌將會大大增加。由於是靜支撐力,所以呼吸既不是有氧運動的大呼大吸,也不是靜養功的內腹式呼吸,而是既要配合咽喉與肛門的鎖閉,又要氣沉丹田均勻自然,既不用力憋氣又不過於無助的呼吸方式。

許多初練此樁者,練上三兩分鐘兩腿就感到難以支撐,為滿足上下鎖閉,或保持樁形,不自覺地將氣聚頂於胸部,不一會就使人感到憋悶難忍。此時練功者不是口中撒氣,便得急忙收勢,累得氣喘吁吁,這說明初練者的整體的承受力相對較弱。

還有一點,就是這種功法對人體的鍛鍊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從練功初始,身體各部肌肉和內臟就得到了全面的鍛鍊。因為從外到內,從內到外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任何一個部位功能較弱者,開始都不可能久站此樁。反過來說,認真練習此樁,任何部位的功能都將隨著功力的增長而得到相應的改善。

隨著功力的增長,人體咽喉和肛門的鎖閉能力將大大增強,胸部和腹部各器官的承受力和內分泌功能將會大大改善。身體各部肌肉,特別是腿部與腰部肌肉將變得非常強健有力。這就為進一步練就更深的武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比如練習排打功,如果內臟和肌肉沒有特彆強的承受力,在練習排打功或在搏擊遭到對方打擊時,輕者內臟受傷,重者將會斃命。

再有就是馬步樁對腰腎功能改善極為有益。武術搏擊是一種需要在瞬間產生極大能量來進行攻擊或防守的劇烈運動,這就要求人體要有很好的腰腎功能。通過站馬步樁,人體的腎臟功能在不知不覺中將會明顯改善。在這一點上,最明顯的實例就是套路的演練。在演練套路時需要在三五分鐘內,一鼓作氣乾淨利落地完成所有的動作,儘管中間有亮勢動作(亮勢時多為短暫的停頓),但不容停下來大口喘氣。假如不能一口氣完成這些套路的演練,或勉強完成之後,除了氣喘吁吁外,感到腰腎處空乏無力,說明其腰腎的功能是遠遠不能適應這種劇烈運動的,更何況更劇烈的散手搏擊呢?站馬步樁時要求含胸拔背氣沉丹田,就是對腰腎和脊椎的最好鍛鍊——

馬步的修煉

馬步樁作為內外家都修煉的基本樁功,其練功方法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拳種,有以修身(練體能)為主和修心(以培養意念)為主的,大致可將其分為兩類。一是通過不斷增加練功時受力的強度,加大靜支撐力力度來增強內臟的功能,以及肌肉的力量和承受力。二是站樁時側重於意念和假想來增加功力。當然,這兩者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只是在練功時側重於哪一方面的問題,決不能將兩者分開來進行練習。

當然,由於練習此樁所追求的目的不同,故而其姿勢和意念的引導也是不一樣的。

若以增強體能為主,如演練套路、硬氣功、排打功、鐵布衫以及增加自身力量的鍛鍊等,就要從不斷增強靜支撐力開始。不管馬步還是丁馬步,勢子都要由高到低,受力由弱到強,時間由短到長,通過靜支撐力的作用來達到內強外壯的目的。此練功方法多為以少林拳為代表的外家拳、硬氣功等功法採用,往往能練就超常的體能和不可思議的功夫。

以武當拳為代表的內家拳,其樁功多以意念的培養為主,在站樁時特彆強調意念和假想的主導地位。因此樁法的步法相對要小一些,勢子相對要高一些。這樣做相對減少了腿部肌肉的承受力,以便能靜下心來進行假想和意念的培養。而站樁的時間相對要長一些,站樁時要求多以松、靜為主。

上面所說的都是相對而言,並非樁步大下勢深就不能練習意念的培養,也不是勢子高步子小就沒有練就肌肉和內臟承受力的功效。關鍵還在於個人體能的好壞、功夫的深淺,以及練功時所追求的目的。假如一個人的功夫較深,一口氣可以輕鬆地蹲上半小時的馬步樁,那么他就可以更多地注重意念的培養。這樣既增強了體能又培養了意念,真可謂一舉兩得。反之,如果體能和功夫都不行,站樁時勢子又較低,還沒有站上3分鐘,兩腿就開始戰抖,同時胸悶憋氣,哪裡還顧得上去存意假想呢。很多練功者特意將樁功架子放高些,就是為了能夠相對輕鬆地去體驗意念和假想。因為意念和假想的培養需要相對的放鬆和較長的站樁時間。

當然,馬步樁的練功要求在不同的門派中,還有各自的具體法則,並無高低之分,只有練功的目的不同、要求不同罷了。

總之,馬步樁在武功中,是一個非常有效和非常實用的基本樁功。常練此樁對武功功力的增長是非常有益處的——

循序漸進

第一步,低樁(九十度)馬步沖拳(拳心要空),一次約100下(約30秒可完成),練後要意守小腹三分鐘。每天練兩次。

第二步,一天增加10下,一日不可斷。

第三步,三月後,便可一次完成1000下;如能到2000下更好;一次不要超過10分鐘(一般一分鐘200下)。

第四步,當達到1000下時,不再沖拳,只習四平式馬步樁功,靜站即可。如是達到10分鐘則結束,意守小腹3分鐘。

第五步,當達到第四步不費力時,雙手握拳屈肘做雙峰貫耳式(拳心向前,拳眼向耳),盡力向後扳;同時,站四平馬步樁,塌腰挺胸,如是10分鐘,結束。意守小腹3分鐘。

效果:

1.力大千斤,行步如飛

2.內氣可貼背走,氣通督脈,上達頭頂並回丹田(不是氣通周天)。

3.精力充沛,飯量增加,睡覺極香。

4.帶脈、督脈真氣通暢,小腹時有熱團,口中津液常滿。

5.如果功夫下得深,則內氣鼓盪充沛,可隨意而行;帶脈及小腹、腰處,以手碰之可自然騰起。與人碰一下手,可知對方“空不空”(有無內力及達到的程度)。

6.如果第五步動作下的功夫足夠,當達到“心手相應、得心應手”之境時,不必學一切武功,盡可找會武的人去切磋。無論其人如何有名,相信只一下便可結束戰鬥。(關鍵是要產生“心手相應”的靈勁)。

7.此時,如人有小疾,可應手而解。如打坐,可迅速入靜,即所謂助道一品也。功深可達“仙人指路”之效(比如摸西瓜,比如判斷事物)。

注意事項:

1.如有練丹功者,在內氣功充足後,可能會有小周天運轉情況。彼時如有氣憋感,則活動雙手即可。

2.記住一句話:宗(中)氣只能上提,不能下降(老師原話如此)。

3.如果疲憊,則喝白開水可解之;儘量不飲冰涼之物。另,初學者開始可稍緩一些。

4.此術運動量大,適合青年人練習;因練後,大腿處會有兩塊肌肉隆起,故女性不宜練(影響美觀);如有心臟等疾患,或感不適者,停練此術。馬步沖拳,一般是從腰出,但依習慣為好(此時,腿上著力,但全身反而要放鬆)。

第五步,手要緊握拳,越用力越好(最後出功夫全在手上);同時,其它地方不必用力(順其自然)。

你如果能堅持做這五步,哪怕一次只站兩分鐘或沖拳三四百次,相信你必已受益良多,並深為之喜。我還沒發現哪種健身法,有如此快捷的效果(一二周內就有)。如果可能的話,最後要練跏趺坐並以深切心念誦佛號(或數息)。那是從心理到身體方面的徹底改變。佛經說:禪定之樂,徹骨徹髓,如大雨滂沱。那是所有世間樂都無法比之萬一的。如進入禪定,深入下去,要用“觀”字,達到“定中生慧”的終極目的。

主要是大腿要與小腿成九十度,也就是低樁。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或稍寬。小腹就是小肚子,在內部中心處,你試練幾天就會在那裡有感覺的,如熱、燙等。站時不要意守,只在收時用一下。其他的,主要是要順一點,按自己習慣來,不要太拘泥。

武術篇 沙袋

沙袋一般是由結實的粗布、白帆布和麻袋縫製而成,上下各十層,大小1.5尺見方,內裝約8公斤鐵沙。有的沙袋內裝沙子、豆子或高粱。有方形和圓形兩種,重量和大小根據習練者需要而定。

習武者將沙袋綁在腿上,增加負重,可以鍛鍊力量。長期帶著沙袋行動如常者,解下沙袋會有身輕如燕的感覺。

還可以放在結實的桌上、板凳上或地上,用手掌切擊、拍擊、插擊或用拳砸擊,以增強掌或拳的擊打力量。還有一種較重的圓桶形的大沙袋,懸掛在橫樑上或粗大的樹叉上,也是用掌、拳、臂、背、胸去推、打、撞、碰,以及用腿去踢,以增強這些部位的攻擊力量和受擊能力——

遊戲擲沙袋

始於清道光年間,常作為武術和摔跤的輔助運動。多人單人都可習練,能增強體質和臂力,練法有自扔自接、兩人互扔互接和集體(五至六人)扔接。主要動作有體前扔接、轉身扔接、背箭式扔接、翻身扔接、舉腿扔接。穿襠扔接、腋下扔接、換手轉身扔接、背後換手扔接等,以及用於集體組合的雙人對撂,交叉對撂,集體循環追撂等動作,基本動作名目有倒把、里把、反把、掏腿、背劍、腰穿等。幾個人一起習練,可以同時扔接一個或兩三個沙袋。這樣互相穿插扔接,以增加運動量和運動的速度,運動員在扔沙袋時要閃轉、跳躍、翻花。拋投沙袋時衝擊力慣性很強,手接沙袋時撞擊力很大,要求習練者及時觀察沙袋運動狀態並迅速作出反應。沙袋錶演動作講究穩、準、活、協調和流暢。長期習練能增強耐力、手臂抓握力、眼力、身體靈活性和動作協調性。

武術篇 打坐

習武的種入門方法,即閉著眼睛盤足而坐。這也是僧道修行方法的一種。打坐的基本內容有三:不動心,數息,破生死關。這些也是學習正宗武術的三個基本條件,否則,武功再好,亦只能算野狐禪。人之一身,由心主之。心如君王,手足為臣足。君有乾綱獨斷之明,臣民則效指揮如意之勢。儒家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便是這個意思。有些人練習技擊,平時一切本極從容,一旦倉猝應變,立感受氣息上浮,手忙腳亂,雖技擊工深,終難收效於頃刻。此即心動氣散之相。倘能出生入死心不為動,技擊自達神化之境。

數息本是道家修養法,佛門亦然。初學技擊者,脈沉靜氣脈沉靜,直達氣海,拋卻萬念,靜聽氣息之出入,默記其數,由一至五、至十,但不可記數太多,以免神昏心亂。比數息進一步的是聽息。一掌既出,好似有氣自肩腋而來,直貫掌緣五指之尖,靜心聽之,臂彎指掌間似有膨脹伸張之意。數息和聽息練到一定火候,則無論如何跳躍,氣亦不致辭喘促,下實則上輕。生死之關,為眾生之大關鍵。武功經絕是與克敵制勝聯繫在一起的,質而言之,即曰“殺人之術”。故而生死之念,不可不先破,如能早早勘破生死關,則臨敵時毫無畏怯,即使敵人筋力勝過自己,也能靜以待之,乘虛而入,如操勝券。

武術篇 吐納

吐納:吐故納新,古代道家的養生之術。

吐納指把胸中的濁氣從口中呼出,再由鼻中慢慢吸入清鮮之氣。語見《莊子·刻意》:“吹呵呼吸,吐故納新。”就是說吐出濁氣,呼入清氣。《雲笈七籤》卷三十二《服氣療病》曰:“凡行氣以鼻內(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內氣有一,吐氣有六。內氣一者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稲,皆出氣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無有此數,欲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氣,稲以解極。”即認為吸取生氣,吐出死氣,即可長生不死。

吐納屬氣功中的鍊氣技法,吐納即呼吸,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內呼吸。外呼吸是指在肺內進行的外界空氣與血液的氣體交換,也稱肺呼息。所謂內呼吸,是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也稱組織呼吸。氣功的呼吸,主要調整肺呼吸,使之達到古人形容的“吐惟細細,納惟綿綿”的均勻、細緩、深長的程度。進而對內呼吸產生良好的影響。據說吐納練習均為入門者修煉,當吐納練息達到高層次時,則無息可調。那時呼吸微微,忽然遽斷,進入胎息境界。〈〈抱朴。釋滯〉〉說:“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入在胞胎之中”。意指練功至深者,就像胎兒在母腹之中,鼻無出入之氣。胎息是吐納練息的最高境界,道教中許多道士都偏愛此功。

吐納練息的要訣是吸氣時氣貫注於腹部,呼氣時氣上引至頭巔,這樣可以吸取生氣,排出死氣和病氣,同時提高人體潛能,進入功能態。吐納的方法很多,分動靜兩類,此處介紹幾種流行的吐納練息法。

六字氣訣——通過鼻吸口呼,呼氣時結合默念噓、呵、呼、歙、吹、嘻六個字音,用以影響肝、心、肺、脾、腎、三焦,祛除各臟腑病邪的一種氣功鍛鍊方法,道、佛氣功中都有此內容。

六字氣訣最早見於陶弘景的〈〈養生延命錄〉〉,其練法是:坐式、站式均可,口呼鼻吸,呼氣時根據需要默念噓、呵、呼、欷、吹、嘻六字。噓治肝之實證,如頭痛目赤,肋疼易怒;呵治心之實證,如口舌生瘡、心煩不寐;呼治脾之實證,如脘腹悶脹,食積不化;

噓治肺之實症,如痰多氣壅:口乾咽疼;吹治三焦之實證,如腹脹、大小便不通。六字氣訣可以單獨作,也可配合其他功法。另外,六字氣訣是一種以瀉實為主的功法,陽虛自汗者禁練,虛症者也要慎用。春季脾氣衰不練“呼”字;夏季肺氣衰不練“噓字”,秋季金克木,不練“噓”字,以免傷肝。冬季不練呵,以免心衰。明代的〈〈修齡要旨〉〉、〈〈類修要訣〉〉都強調練六字訣時要配合肢體導引動作。

抱朴子胎息法——此法載於晉代葛洪〈〈抱朴子。內篇》,但本功法並非葛洪所創,而是葛洪根據師傳整理而成,特點是通過逐漸延長閉氣不息的時間,最終達到胎息狀態。具體練法:每日子後午前取仰臥式,瞑目靜心,摒絕雜念。先鼻緩緩吸氣,吸氣極滿後閉目不息,隨即默數數字,自一至百以上。當閉氣至極,則以口緩緩吐氣,吸氣或吐氣皆須極細極微,毫無氣息出入之聲,以鴻毛置鼻孔處命紋絲不動為標準。練習日久,每次閉氣默數的數字可達數百以至數乾,在此期間將自然出現胎息狀態。

何仙姑胎息訣——何仙姑為傳說中的道教八仙之一。姓何,名瓊,唐代零陵人,住雲母溪,遇呂洞賓之後授以修養之術,遂成道。其功訣說:“夫煉者修也,息者氣也,神也,精也。息氣本源者,清靜本氣也。觀入丹田,細細出入,如此者龍虎自伏。若心無動,神無思,氣無欲,則名曰大定。真氣存於形質,真仙之位變化無窮,號曰真人矣。夫胎息者;須存神定意,抱守三關者精、氣、神也。凡修行之人,每於六時,常抱守三法,則自然有寶聚也。國富民安,心王自在,乃神和暢,少病也,少惱也,身體輕便也,耳目聰明也,是修真之人真道徑路。若三五年常行此法,天護佑,神加持,凡人愛敬,久而自然得道矣。”

武術篇 調息與行氣

調息就是對呼吸的訓練,古代稱為吐納、鍊氣、調氣、食氣等。傳統的氣功將呼吸分為: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又分為順呼吸和逆呼吸)和提肛呼吸,其中最常用的是順腹式呼吸。有的功法要求在吸氣之末,有意使呼吸停頓下來,過一段時間之後再呼出來,停頓時間的長短根據練功情況而定。在進行靜功訓練時,一開始先訓練如何使姿勢舒適,肌肉放鬆,情緒安寧,然後才注意調整呼吸,如果一開始就強調練呼吸,反而會感到呼吸急迫不通順。調息要做到循序漸進,深、長、細勻的呼吸是功夫的積累,不是短期練就的。

調息對身體有著複雜的影響,控制呼吸可以改變竇性心律,國內閻克樂等將被試的“心率圖”(將計算機處理後的心電信號,以心率快慢為縱坐標,以順序出現的心博次數為橫坐標作出的圖),與同時記錄到的呼吸曲進行相關研究,結果發現:心率的變化直接受呼吸方式的影響,心率圖上的曲線,隨呼吸方式的變化而變化;改變呼吸方式(比如由均勻的慢吸慢呼變為快吸快呼),可以改變被試心率活動的形式。

調息是氣功四大要旨之一。也是古人所述三調之一。又稱“調整呼吸”。調有調和、調整、調理之意。“息”字的古義有三:1.指精神。2.指呼吸。3.指呼吸間的停頓。在“調息”一詞中一般指後兩種含義。調息的內涵是運用意識,通過調整呼吸使意氣相合,以後天氣換取先天氣。根據調息的目的,智慧型氣功將調息分為生活中的調息和練功中的調息兩方面內容。

生活中的調息是結合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碰到的各種情況,通過調息調整身體各部機能。目的是為了結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行性格鍛鍊,以及調劑工作勞逸、提高工作效率等。

練功中的調息又分為四類:神息相依調息法、平調陰陽調息法、意氣引動調息法、觀想調息法。縱觀多種練功調息方法,其作用和目的主要在於排除雜念、集中精神、變換氣質、吐故納新、促進體內真氣運行和氣機的升降開合、煥發先天氣等。要搞好調息,需練功者根據自身情況,正確選擇和運用調息方法、掌握調息要素、遵守調息的規律和原則、明了調息的實質,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反覆實踐,把意念活動和呼吸或氣息的出入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呼吸達到深、細、勻、長,自然活潑的境地。調息的內容雖然比較繁多,但其實質不在於調息本身,而是增強身體機能的一種方法,是氣功中提高生命力的一種手段。調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鍛鍊精神的集中專一,增強神對形氣的駕馭能力,從而啟動真氣,提高身體的健康狀況——

行氣,一是指一種逐漸延長閉氣時間的以習煉呼吸為主的氣功功法,又稱閉氣法。《抱抱子內篇》:“善行氣者,內以養身,外以卻病惡。”其“釋滯”篇載其功法為:“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已耳聞其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則老者更少,日還一日矣。”呼吸時,以輕、緩、勻、長、深為要點。修習務須循序漸進。其法源於先秦,魏晉時流行不變,但因掌握不當易生弊端,故晚唐以後罕見傳行者。

行氣的另一含意,是指以意識引導內氣在體內運行。如《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中有“行氣”一訣,即是指此。此法可用以運氣攻病。《養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篇》:“凡行氣欲除百病,隨所在作念之。……和氣往攻之,從時至時,便自消矣。”另一種是指治法。即調理氣機,行散氣滯。又稱利氣,通氣。用於氣滯所產生的胸腹脹悶疼痛等病症。常見行氣藥有木香、橘皮、香附、厚朴、枳實等。疏郁理氣、和胃理氣等均屬行氣法

武術篇 武術流派

中國武術門派、套路眾多,蔚為大觀。人民體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習雲太《中國武術史》,拳種部分有46節計75種、器械部分有27節,可見其眾多紛繁。事實上,在我們上面談到的少林、武當、峨眉、南拳四大派內部,又有許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顯著特色,又可能發展為新的支派。在四大派之外,有數量更多的較小一些的派別,猶如滿天繁星,形成了中國武術文化的大觀。

從有組織、有機構的角度來說,武林集團表現為門派;從武術的師承、特點的角度來說,武林集團表現為學種及套路。

門派有更強的社會性,拳種、套路有更強的技藝性。這兩個從不同角度歸納出來的武林集團概念,相互包容、相互交叉而存在。

下面,我們將根據《武林》1989年第10期萬月《拳術套路初探》等,從拳術命名的角度列出有關的拳種套路,以見中華武術紛繁浩瀚之一斑。

“以佛聖道仙、神祗鬼怪命名的一神拳、二郎拳、韋馱拳、大聖拳、八仙拳、天羅拳、地煞拳、六星拳、哪咤拳、金剛拳、觀音拳、佛漢拳、佛教拳、羅漢拳、金剛錘。二十八宿拳、四仙對打拳、七星訪友拳、羅漢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剛三昧掌、夜叉鐵沙掌等。

以“門”命名的——余門拳硬門拳、法門拳、空門拳、紅門拳、魚門拳、孔門拳、風門拳、水門拳、火門拳、鳥門拳、佛門拳、窄門拳、字門拳、孫門拳、嚴門拳熊門拳、自然門拳、引新門拳、羅漢門拳、磨盤門拳、水滸門拳等。

以姓氏命名的——劉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巫家拳、薛家拳、岳家拳、趙家拳、杜家拳、周家拳、祈家拳、溫家拳、孫家拳鄒家拳高家拳、戚家拳、洪佛拳、岳家教、鍾家教、刁家教、李家教、朱家教、蔡李佛拳、岳氏連拳、羅家三展、楊家短打、胡氏戳腳、郝氏戳腳、陳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孫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林氏下山拳、武氏十八技等。

以人名命名的——燕青拳、太祖拳、孫臏拳、五祖拳、宋江拳、白眉拳、珠娘拳、純陽拳、達摩拳、玄女拳、武侯拳、五郎拳、文聖拳、南枝拳、詠春拳、岳王錘武子門拳、子龍炮拳、太祖散掌、三皇炮錘、孔朗拜燈拳、劉唐下書拳、武鬆脫銬拳、武松獨臂拳、神行太保拳燕青巧打拳、達摩點穴拳、太白出山拳、甘鳳池拳法、黃嘯俠拳法、燕青十八翻、羅王十八掌、達摩十八手、孫二娘大戰拳、武松鴛鴦腿拳等。以地名命名的——潭腿(山東臨清龍潭寺)、少林拳、武當拳、峨眉拳、崆峒拳(分五大門:飛龍門、追魂門、奪命門、醉門、神拳門)、梅山拳、靈山拳、崑崙拳、關東拳、關西拳、龍門拳、登州拳、東安拳、石頭拳、水游拳、西涼掌太行意拳、洪洞通背拳等。

以動物命名的一一龍拳、蛇拳、虎拳、豹拳、鶴拳、獅拳、象拳、馬拳、猴拳、彪拳、狗拳、雞拳、鴨拳、龍形拳、龍樁拳、龍化拳、行龍拳、飛龍拳、火龍拳、青龍拳、飛龍長拳、青龍出海拳、毒蛇吐信拳、虎形拳、黑虎拳、青虎拳、白虎拳、餓虎拳、猛虎拳飛虎拳、伏虎拳、五虛拳、八虎拳、虎嘯拳、回頭虎拳、側面虎拳、車馬虎拳、隱山虎拳、五虎群羊拳、工字伏虎拳、虎豹拳、虎鶴雙形拳、白鶴拳、宗鶴拳、鳴鶴拳、飛鶴拳食鶴拳、飽鶴拳、餓鶴拳、五祖鶴陽拳、永春白鶴拳、獨腳飛鶴拳、獅形拳、金獅拳、獅虎拳、二獅抱球拳、猿功拳、猿形拳、猿糅伏地拳、白猿短臂拳、白猿偷桃拳、雞形拳、鴨形拳、鷹爪拳、老鷹拳、岩鷹拳、雕拳、鷂子拳、鷂子長拳、燕形拳、大雁掌、蝴蝶掌、龜牛拳、螃蟹拳、灰狼拳、黃鶯架子、鴛鴦拳、螳螂拳、硬螳螂拳、秘門螳螂拳、八步螳螂拳、梅花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光板蝗螂拳、玉環螳螂拳等。

以日常雜物命名的——巾拳、扇拳、傘拳、花拳、船拳、鍾拳、板凳拳、褂子拳、雲帚拳、脫梏拳、百花拳、梅花拳、蓮花拳、螺鏇拳、山門拳、白玉拳、湯瓶拳、沾衣拳、衣衫母拳、三戰鐵扇拳、三十六合鎖等。

以手法命名的——插拳,截拳、掛拳、擋拳、扎拳、套拳、穿拳、撕拳翻拳、炮拳、罩掌、劍手、短手、五手拳、應手拳、捏手拳、合手拳封手拳、練手拳、攔手拳、劈掛拳、撂擋拳、撞打拳、通臂拳、殺手掌、反臂掌、字手、十字手、排子手、萬古手、黃英手、八黑手、錦八手、照陽手、金槍手、天罡手、地煞手、四門重手、分手八快、咬手六合拳、蓋手六合拳,九宮擒跌手、羅漢十八手、二十四破手、三十六閉手、七十二插手、三十六看對手等。

以步法、腿法命名的——彈腿、暗腿、踔腿、截腿、連腿、戳腳、四步拳、六步拳、八步拳、練步豢、穿步拳、順步捶、腰步捶、擋步捶、涌步捶、亂八步、三步架、五步打、八步轉、掘子腿、溜腳式、十二步架、六步散手、十字腿拳、溜腳架子、連環鴛鴦步、鹿步梅花樁、八步連環拳、九宮十八腿、少林二十八步,進步鴛鴦連環腿等。

地躺拳類——地躺拳、地行拳、地功戳腳,地功翻子、地功羅漢拳、活法黃龍拳、地躺八仙拳、金剛地躺拳、少林地龍拳、地功鴛鴦拳、飛龍地躺拳、九滾十八跌等。

醉拳類——八仙醉、水游醉、醉溜擋、醉八仙拳、醉羅漢拳、文八仙拳、武八仙拳、大八仙拳、混八仙拳、清八仙拳、少林醉拳、形式八仙拳、羅漢醉酒拳、太自醉酒拳、武松醉跌拳、燕青醉跌拳、石秀醉酒拳、魯智深醉打山門拳等。

跌打拳類——跌扑拳、沾跌拳、沾衣十八跌、武松混打拳、武鬆脫銬拳、水滸連環拳等。

此外,各地的著名拳種還有:形意拳(心意六合拳)、大成拳(意拳)、八卦拳、八卦掌、八極拳、六合拳、查拳、華拳、紅拳、節拳、綿掌、綿拳、太虛拳、二郎拳、大悲拳、功力拳、石頭拳、連城拳、兩儀拳(太極快拳)、獨臂拳、瘋拳、埋伏拳、迷蹤拳、緬拳、纏絲拳、磋跤拳、曦陽掌等。

著名的器械套路有:八門金鎖刀、八卦刀、八卦大槍、九洲棍、六合刀、六合槍、六合劍、六合棍、日月乾坤刀、日月乾坤圈、少林雙刀十八滾、太極刀、太極劍、河州棍、月牙槍、達摩杖、達摩棍、純陽劍、八仙純陽劍、武當劍、青萍劍、袁氏青萍劍、楊氏青萍劍、賈氏青萍劍、梅花刀、梅花槍等。

武術篇 少林

少林是中原武術中範圍最廣、歷史最長、拳種最多的武術門派,以出於中嶽嵩山少林寺而得名。

發源於河南嵩山少林寺。少林武術內容極為豐富,其中少林拳的精華被稱為“少林五拳”,系指龍拳、虎拳、豹拳、蛇拳和鶴拳,分為小洪拳、大洪拳、羅漢拳、梅花樁炮捶等幾十種少林拳法,還有刀、槍、劍、鏟、棒等器械的技擊法,並創造出少林易筋功、小武功、陰陽功、混元一氣功等氣功。少林拳在一千多年的發展中,逐漸分為北派少林拳和南派少林拳

少林支派眾多,有“三大家”、“四大門”之說。

“三大家”是:紅家少林、孔家少林、俞家少林:“四大門”是:大聖門、羅漢門、二郎門、韋馱門。又如六合、八極、劈掛,通臂、太祖、燕青、華拳、查拳、彌宗、動力、明堂,沙腳、戳腳、地趟、洪拳、翻手、猴拳、螳螂、醉拳、詠春等,也大都是從少林武術中發展出來的。

少林武術門派和俠文化的關係,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少林武功博大精深、無人可以窮盡,是天下最大的武學寶庫,不愧為武林第一大門派,因此在江湖上,少林派常常充當著“道義”的維護者、裁判者和領頭羊的角色。如金庸《無龍八部》里的少林,天下武學之至境,在於少林;雁門關前攻襲遼人之帶頭大哥,出於少林,以慈悲佛法使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上,化解怨孽,在於少林。當然,有時少林也有忍讓過分而導致貪嗅的情況,如《倚天屠龍記》圓真(成昆)之作惡江湖,便與少林之縱容大有關係,他們認為人心可化,而殊不知某些惡徒卻是本性難移,等等。

其二,由少林的起源傳說,產生了一批俠文藝作品。其中最著名的當推由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述說了隋唐之際“十三棍僧救唐王”及少林開始發揚光大的傳說、關於達摩創少林及歷代高僧為少林所作出的開拓性貢獻,也有一些俠文藝作品加以反映。

其三、少林在反清抗暴及抵禦外侮方面,充當著重要角色,少林曾有過抗倭的壯烈事跡,到清代據說又從事“反清復明”的秘密活動,由這裡產生了關於少林的俠文化傳說。明代抗倭名將俞大酞據說與少林大有關係;洪門天地會傳說源出少林;文藝作品裡又出現了似少林俗家弟子為題材的“方世玉系列”等等。

少林是中國武術之宗、也在俠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林簡介:

少林寺坐落於河南省嵩山,嵩山由兩座群山組成,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各擁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就是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

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四九五年)。當時,天竺僧人跋陀由西域跋涉兒來,得到虔信佛學的孝文帝的禮敬。跋陀見嵩山很象一朵蓮花,便有意在「花」中立寺,孝文帝遂在少室山建造少林寺供養跋陀。後來又過了三十餘年,南天竺僧人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廣羅弟子,傳授禪宗,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開山祖師。

少林武技,名顯於世,始於隋末。當時少林寺有十三武僧,應秦王李世民之邀,出山參加了討平王世充的戰役,他們憑著超群的技藝,活擒王世充的侄兒王仁則,逼降王世充。勝利後論功行賞,除曇宗一人受封大將軍外,其餘十二人不願受封,回歸少林,但均獲賜紫羅袈裟,另賜少林寺大量的田地、銀兩,並賜「立僧兵」、「酒肉」等「榮寵」!自此少林寺遂以武聞名於世。

少林寺和尚自唐以來曾多次應徵。元朝時的福裕和尚因功封為晉國公;明朝的小山和尚曾三次征邊,皇室為他在少林寺前建立旗桿和石獅。不過,最動人的還是要數明代少林武僧抗擊倭寇的故事。在明代中葉,中國東南緣海一帶經常受到日本倭寇的侵擾,他們劫奪財物、屠殺居民、擄掠人口。嘉靖年間,少林寺月空和尚接到都督萬表的檄文,立即組成了一支有三十多位和尚參加的僧兵隊伍,開赴松江一帶御倭。在戰鬥中人人奮勇,手執鐵棍擊殺倭寇甚多。但是後來他們卻不幸誤中埋伏,終於寡不敵眾,月空等三十多位愛國的和尚全部壯烈犧牲,為抗擊倭寇侵略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提起少林武僧的事跡,便不得不一提少林寺的「武林房」。武林房是少林寺一百零八房之一,也是最特殊的一房。它的地位超然於各房之外,不受執法僧的拘束,自立制度,由專人統領。不是每一個少林寺的僧人都可以加入武林房,它的成員,全是由各房各堂或各從屬寺院推薦保送;而他們也必然是舉薦者心目中的「高材生」。入武林房要交學費,學費由各房、各堂、及各寺院應繳。所以,它有充裕的經費,生活比較優遇,吃得比較好,練功的設備也較充足。武僧們一般不用做勞作,也不必整天的拜佛念經,也沒有硬性規定作息時間,成就的高低,全靠各人的智慧和努力。寺僧們練武,也真的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放鬆的程度。甚至食無定時,廢寢忘餐,不分早午晚,就是一心一意的練功。有些僧人支頤而睡,指縫裡夾著一支香,香燼炙手,他們又再度起來苦練。

少林寺在悠長的歷史中,可謂歷盡滄桑,它有過香火繚繞、鐘鼓齊鳴的鼎盛時代,又屢遭兵燹風雨的劫難。隋文帝時代,對佛教大力扶持,賜一百頃田地給少林寺,以供寺僧食用。少林寺漸漸佛業興隆。隋末天下大亂,烽煙四起,一場大火把整座寺院化為灰燼。到了唐太宗時代,少林寺才恢復元氣,寺內殿宇樓閣林立,全寺占地一萬多畝,寺僧約二千人。但以後少林寺又隨著厲代統治者對佛教的抑揚而迭遭變故。現在寺內許多建築多是明清兩代所建。少林寺的山門,是清雍正年代奉敕建造,山門上「少林寺」的門匾則是清康熙皇帝的御筆。少林寺的最後一次劫難,發生在一九二八年。當時軍閥石友三以少林寺輔助他的對頭樊鍾秀為理由,三月十五日攻占寺院,先縱火焚毀法堂,次日,又把天王殿、大雄殿、緊那羅殿等多處盡付一炬。千年古剎,從此化為焦土,時人嘆為浩劫。

少林的歷史:

關於少林派的起源,據北宋《景德傳燈錄》等書所載,南北朝時,後魏孝文帝大和年間(477一499),達摩大師從梁國北來,面壁於嵩山少林寺,歷時九年而功成,遂傳《易筋》、《洗髓》二經,創立少林武術。這個說法,為多種典籍所載,唐代李靖又寫了《易筋經序》.但考之史實,卻不與歷史相合,現代學者已經證明這不過是傳說,被稱為禪宗初祖的達摩也並沒有這樣的武功。

歷史上,在達摩以前,北朝寺院的練武風氣就已形成。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修建嵩山少林寺,最初是為西域高僧跋陀(又稱佛陀)所建的。後來,達摩才來到寺中。達摩雖然創立了禪宗,卻並非少林武術的創始人。事實上,少林武術是在長期的僧眾習武中逐漸自發形成的。

少林武術的發揚光大。始於隋唐之際的一件大事。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少林寺被山賊所劫,僧眾奮起拒敵,賊人放火燒毀寺院。秦王李世民與鄭帝王世充作戰,少林武僧應邀相助,活捉王仁則,逼降王世充,這就是著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也是著名電影《少林寺》的歷史原型,。李世民即位後,對曇宗、志操、惠賜、善護、普惠、明嵩、靈憲、普勝、智守、道廣、智興、滿、豐13人大加賞賜,少林寺再度興旺起來,少林武術也開始繁榮發達,逐漸成為中原武林第一門派。

宋太祖趙匡胤據說也是少林俗家弟子。從宋到元,少林武術有了一個較大的發展。元代大聖緊那羅王傳授少林棍法而自成一宗,福裕禪師匯集了少林短打,少林武術的特點日漸突出,到明代便形成了少林“以搏名天下”的威望。明嘉靖二十三年(1553)、少林寺組織僧兵到江南抗倭,天啟五年(1625)樹立:“少林觀武碑”,成為天下武林之宗。明代的著名武憎,有覺遠上人、小山和尚、月空和尚,痛禪上人等,又有悟須、周友、周參、洪轉、洪紀、洪信、普從、普使、廣按、宗擎、宗想、宗岱、道宗、道法、慶盤、慶余、同賀、鉉清18人,皆為武林中的超一流高手。明代後朔、少林武術漸從以棍法為主轉向拳法。又吸收了很多民間拳種,集天下武術之大成,形成少林派。

清代康熙年間(也有的說是雍正),朝廷曾因少林寺藏匿反清義士“謀逆”而將其焚毀,並嚴禁民間練武,少林武術轉入地下狀態。並由轉入南少林的一支,據說創立了洪門。清代的少林名僧高手有鐵齋、致善、致果、天虹、湛舉、五枚、古輪、妙興、貞續、德根等。

少林派不只是少林寺的功夫,而是以少林寺武術為代表的整個外家功夫的集大成。一方面是少林寺僧從民間引進不少拳術,另一方面是少林寺也招收俗家弟子,使少林武術流傳民間,同時,少林還在各地創立分院,自隋唐之際創立福建莆田九連山少林寺分院(即南少林)以來,元代福裕禪師在外蒙和林(今蒙古國前杭愛省哈拉和林),天津薊縣盤山、長安、太原、洛陽分別創立五座少林寺,再加上山東九頂蓮花山、台灣八番社、四川峨眉山,一共是十座少林寺,這就把少林功夫傳到全國。許多門派的源頭,都與少林大有關係,就連武當和峨眉的開派傳說,也有源山少林的說法。

在少林寺的分院中,以南少林最為重要。南少林又是南拳之祖,以五拳為主要拳法、有龍拳練神、虎拳練骨、豹拳練力、蛇拳練氣、鶴拳練精之說,又有南拳、一路闖少林、二路提盧少林、三路文少林;四路拗步少林、五路武少林、六路神化少林等套路。(參見嵩山少林寺三十三代皈依弟子釋永文《少林武術概說》,《武林》1983年第七期)

小說中的少林:

武林第一門派,無論在歷史上還是武俠小說中都被視為中華武學的泰斗。少林寺僧眾習武源遠流長。早在北魏年間少林建寺初期,即有武裝僧眾保衛寺廟財產。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混戰,割據洛陽的王世充與占據關中的李世民在嵩山一帶廝殺。少林寺洞察時局,決定站在李世民一邊。寺僧率眾以拒偽師,幫了一代英主的大忙。李家天下坐穩後,少林寺“屢被恩寵”,還被特準建立武裝僧兵。從此,少林寺形成育經拜佛與練武並重的傳統。

到了明代中葉,少林寺棍法已自成一派,寺僧參加了江浙沿海抗擊倭寇的戰鬥,在各路應募兵馬中“最為驍勇”,於是聲名大震。明朝亡後,一些前朝遺老隱身少林寺,“殫精奮力於技擊之練習”,為“滅胡興漢”之謀。相傳顧炎武抗清挫敗,曾路過少林寺,作五言長詩追憶少林武僧隋末立功、明代抗倭的功績,哀嘆“豈無材傑人,發憤起頹廢”。又傳明朝宗室朱德疇入少林寺剃度為僧,後為少林寺主持,號“痛禪上人”。他曾主持制定“少林寺十戒”,第一戒即為“肄習少林技擊者,必須以恢復中國為志願,朝朝勤修,無或稍懈。”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少林武功在順治、康熙數十年間,即有“天下武功在少林”一說。當時的武功高手呂四娘、白泰官、馬和尚、甘鳳池都自詡少林真傳。一些反清團體也借重少林寺的聲望。《洪門問答》寫道:“武從何處學習?在少林寺學習。何拳為先,洪拳為先。有何為證,有拳為證:猛勇洪拳四海聞,出在少林寺內僧,普為天下歸洪姓,相扶明室定乾坤。”由此可見,武俠小說中推崇少林寺,絕非妄談。

少林寺深深陷入武林糾葛,還與它的鬆散的管理有關。早在明朝時,“中州僧眾不納度牒,今日削髮為僧,明日長發為民,任自為之”。白蓮教興起後,少林寺眾多俗家弟子踴躍加入,受挫時又回寺避難。社會上一些“長槍大矢、其技最悍”的強人“亦每削髮變形入比丘中”。而少林僧人中一些武功高手也經常借募化之機雲遊四海,到處比武獻技。少林寺與江湖武人的雙向交流,既豐富了少林武功,又傳布了少林的聲望。

武術篇 武當

武當派興起於明代,由張三豐於湖北均縣武當山創立,固稱武當派、武當道。以供奉真武大帝為主神。其實,武當山在明代以前早已是道教的活動聖地.漢魏以前就傳說有不少羽客、隱士在此隱居修煉,南朝劉宋時的劉虬,就解官辟穀於武當,晉太康中[280—290]有謝道通辭官入道,西上武當於石室中結茅修煉,唐太宗時姚簡曾為武當節度,後已隱居武當,五代宋初的陳摶已曾隱居武當,誦於武當五龍觀,又隱居武當九室岩服氣辟穀二十餘年之久,元代有法師葉希真,劉道明,華洞真等任武當提點[即道官],元末,武當山遭兵焚,至明,特別是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鎮崇奉“真武”之神,曾命工部侍郎郭進、隆平侯張信等督丁夫三十餘萬人,費銀計百萬,歷時七年,大修武當山宮殿,共建成八宮二觀及金殿、紫禁城等,並賜名`“太和太岳山”.成祖朱棣還問張三豐“吾欲學道,誰最樂者?”三豐對答:“食美嗜,遺通利,極樂事.”後又為成祖療病,深得成祖信服,於是,張三豐名聲名大振,武當山由此大興,並不斷發展壯大。張三豐,遼東懿州人,名全一,又名君寶,號三豐,又號玄玄子,因衣裳褸爛,不修邊服,人稱張邋遢。元時曾於河南鹿邑太清宮學道,熟讀經書,曾至陝西寶雞金台觀學得養生延命之術,明洪武后又至湖北均縣武當山玉虛宮五邊樹結茅庵修煉,修煉內丹大法,如武當內家拳,內丹睡功,陰陽調息功,築基功等,他創立的武當道最大特點是:一、以崇拜“真武大帝”為主神,“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因避諱而改稱“玄武”,為北方七宿即斗、牛、女、虛、危、室、壁等七星的合稱,以其形似龜蛇,故名“玄武”,其地位崇高而穩定,又為我國古代所崇奉的北方之神,亦為道教所供奉,更為武當派崇拜。二是重習三豐武當內家拳技.張三豐內家拳取道家以靜制動,融合道教內丹煉養、無為、虛靜、柔弱、自然於武術中,形成貴柔尚意的獨特風格,實為內丹氣功與武術的融合,晚後的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均是從武當內家拳演繹發展而成的。三是武當派主張三教合一,以“道”為三教共同之源,認為道統生天地人物,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妙,統無極,生太極,是萬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並強調: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四是重內丹丹法,主張性命雙修,強調要修仙道,先全人道,又主張大道以修心煉性為首,認為“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清自然藥材生。”又強調“藥”分內外,認為“內藥是精,外藥是炁,內藥養性,外藥養命”。而後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最終還虛而合仙道。張三豐開創武當派主要丹法著作有《金丹直指》、《金丹秘訣》等。

武當派武功介紹:

內功:太極神功、武當九陽功、純陽無極功

拳腳:太極拳、武當長拳、綿掌、虎爪絕戶手

輕功:梯雲縱

劍法:太極劍、柔雲劍術、兩儀劍法、神門十三劍繞指柔劍

其他:倚天屠龍功真武七截陣

武術篇 峨眉

峨眉派與少林、武當共為中土武術的三大宗,也是一個範圍很廣泛的門派,尤其在西南一帶很有勢力,可說是獨占鰲頭。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峨眉山武術作為中國武術三大流派之一享譽海內外。峨眉派總的特點,在於亦剛亦柔,如玉樹臨風,是諸家武術中姿態優美的一種。

關於峨眉派的起源,據峨眉派的拳志說:祖師原為一道姑,後入佛門。師善技擊,善研各家拳法,慮各家拳法繁雜,莫衷一是,女子禦侮,多有不同,遂探各家之拳意,另闢蹊徑,創不接手之拳法,獨樹一幟,……積十三年,始臻大成,身旁弟子習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譽,稱日娥眉拳,後弟子至峨眉山,偶諧其音,始稱峨眉,此拳名之始未也,恐汝不識,為汝志之,師本與世無爭,娛身可矣,禦侮可矣,奚傳姓名。

峨眉山簡介(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屹立於大渡河與青衣江之間,位於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東距樂山市37公里,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有“峨眉天下秀”之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區。峨眉山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峨眉山主峰萬佛頂海拔3079.3米。全山山勢巍峨俊秀而又樹木蔥蘢,有“雄秀”之稱。因為山體巨大,登山路線近百里,體弱者很難登頂。近年來建成了登山索道,遊人已可以輕鬆登臨,在極頂俯瞰萬里雲海。在金頂可欣賞“日出”、“雲海”、“佛光”和“聖燈”四大絕景。佛光是峨眉山最壯觀的奇觀。峨眉山山上共有小佛寺數十處,寺內珍藏有許多精美的佛教文物。許多篤信佛教的老人不辭艱苦,一步一歇,歷經十數日始上山頂。峨眉山優美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它成為人們探奇攬勝、求仙修道的理想處所。

峨眉山佛教屬大乘佛教,僧徒多是臨濟宗、曹洞宗門人。峨眉山佛教音樂豐富多彩,獨樹一幟。

近2000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影響甚深的佛教聖地。全山共有僧尼約300人,寺廟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頂華藏寺、萬年寺等八大寺廟。尼姑修行的寺院有伏虎寺、雷音寺、善覺寺、純陽殿、神水閣。寺廟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銅鐵鑄、瓷製、脫紗等,造型生動,工藝精湛。如萬年寺的銅鑄“普賢騎象”,堪稱山中一絕,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阿彌陀佛銅像,三身佛銅像,報國寺內的脫紗七佛等,均為珍貴的佛教造像。還有貝葉經、華嚴銅塔、聖積晚鐘、金頂銅碑、普賢金印,均為珍貴的佛教文物。在萬年寺的無梁磚殿里供奉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賢騎象銅像,重達62噸,高7.85米,宋朝時鑄造,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武術篇 南拳

南拳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形成獨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來,以“反清復明”始,以“行俠仗義”終,在武俠傳奇小說和影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傳說中是一個反清的大本營,在那裡集結了洪門子弟和三山五嶽的俠雄豪客。清兵火燒南少林,洪熙官來到廣州,隱居在大佛寺,與佛緣和尚共開武館。又如方世玉,為廣東“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顯之女,有“一代女俠”之稱。方世玉成為《少林小英雄》、《萬年青》、《方世玉三探武當山》、《乾隆游江南》等眾多俠文化作品的主人公,晚清南拳又出現了“廣東十虎”,其中的第三位鐵橋三、第五位蘇乞兒,也是許多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

南拳是明代以來流行於南方的一大類拳種的總稱。它以福建、廣東為中心,廣泛流傳於長江以南地區,故稱“南拳”——

關於南拳的起源,從前流傳著一個故事,說是福建有一座少林寺,為嵩山少林的分支,人稱“南少林寺”,寺中僧人世人習武。康熙年間,西魯國來犯,無人可敵,福建少林寺僧人請纓出征,大破西魯國,班師凱鏇。不久,有奸人進讒,清廷派兵圍剿福建少林寺,將該寺焚毀,寺中僅有五僧幸免於難。這五位僧人四處尋訪英雄豪傑,創立了洪門(天地會),立誓“反清復明”。福建、廣東、湖北一帶的南拳都由這五位僧人傳出,因此尊他們為南拳“五祖”。

事實上,清代康熙年間根本沒有什麼西魯國,更沒有來犯這事,當然也不會有南少林寺僧人為國出征的壯舉。這是洪門中人社撰的故事。但是,福建究竟有沒有一座少林寺,倒成了歷史的懸案。有人認為這座少林寺在福建莆田,有人認為在福建泉州,甚至有人說在廣東連平。1996年,在福建福清發現了一處寺址,陸續出土了不少刻有“少林”字樣的文物。經學者初步考訂,此處即為福建少林寺,其存在年代約為從北宋到清雍正年間。

關於福清少林寺與南拳拳系的關係,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座南少林寺在南拳拳系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曾經產生過重要作用。同時,還必須充分考慮到福建地方武功的因素。

福建民風強悍,特別是閩南一帶,素以悍勇好鬥著稱,其聚眾械鬥之風名聞全國。福建地區的武功,早在明代中期就已嶄露頭角。與戚繼光齊名的抗倭名將俞大猷(1504年-1580年)就是一位武術大師。

俞大猷是福建晉江(今泉州市)人。他出身於軍官世家,少年時學兵法,習騎射,後從李良欽學劍,成為罕見的劍術高手。在任職廣東都司僉事時,俞大猷曾僅率隨從數人,深入荒山密林,以一手劍術震懾多處叛民,使他們歸順。他又精於棍法,曾廣教士卒,當時泉州一帶的棍法幾乎全是俞大猷所傳。那時,泉州的劍術和棍術,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連嵩山少林寺也自愧弗如。

明末時,泉州有一位名叫定因的僧人,武功高超,曾在漳州擊斃猛虎,傳有弟子數百人。清軍南下後,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渡海赴台灣,參加鄭成功義軍。

南拳拳系的形成,也曾受到北方武功的影響。

從公元4世紀起,中國境內由北而南出現過三次大規模移民。第一次是在兩晉之際,當時就有一部分北方人輾轉遷移到福建,被稱為“福老”。第二次是在唐末僖宗時期,由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兵5000人及大批眷屬南遷至泉州、福州。第三次是在兩宋之際,南遷軍民超過百萬。以上三次移民,都是從河南出發。這些北方移民,統統被稱為“客家人”。他們定居在南方的同時,也把比較成熟的北方武功帶到了福建、廣東一帶。

明代中期,另一位武學大師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參加平倭戰爭,轉戰浙閩粵三省。戚家軍曾在福建征戰多年,並曾在福州、泉州等地駐防。戚繼光是山東蓬萊人,祖上六代都是軍官。戚繼光的武功當屬於北少林一系。在戚系軍的武功訓練中,所有的拳械套路都由他親自編寫,剔除了那些華而不實的動作。戚家軍百戰百勝的輝煌戰績,也必將使這種帶有明顯北方特色的武功對閩粵武術的發展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南拳的基本特點是門戶嚴密,動作緊湊,手法靈巧,重心較低,體現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擊特色。閩粵一帶人體形較為瘦小,力氣也相當弱些,因此特別重視下盤的穩定性,講究步法的靈活多變,多有扭拐動作(如騎龍步、拐步、蓋步等),使身體可以靈活轉向。南拳的上肢動作綿密迅疾,極富變化,有時下肢不動,拳掌可連續擊出數次,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勝。在發力時,南拳大多要呼喝作聲,吐氣催力,以增大爆發力。南方人四肢較短,所以講究貼身靠打,多出短拳,充分發揮“一寸短,一寸險”的優勢。南拳拳系中有許多象形拳,不僅有龍、虎、豹、象、鶴、蛇、馬、猴、雞等常見的象形拳,而且有獅、彪、魚、犬等罕見拳種。其象形拳數量之多,居全國諸大拳系之冠。

南拳的總體風格是步穩、拳剛、勢烈,少跳躍、多短拳、擅剽手,以聲、氣修力。威猛迅疾,靈巧綿密,剛柔相濟,上肢及手型尤富於變化。它不像少林拳那樣雄渾樸茂,舒展大方,但其剛烈之氣,威猛之勢,卻灝然自成氣象。

南拳拳系的形成時間,大概在清初到清代中期,即從17世紀末至18世紀末。它包括上百個拳種,廣泛流傳於福建、廣東、湖北、湖南、台灣等省以及香港、澳門地區,並很早就流傳到海外,在東南亞以及美洲、大洋洲紮下根來。若論傳播中國武術的貢獻,南拳拳系自當首屈一指——

南拳種類繁多,如福建的少林橋手、五祖拳、鶴拳、羅漢拳,廣西的周家拳、屠龍拳、小策打,浙江的洪家拳。黑虎拳、金剛拳。湖北的洪門拳、魚門拳、孔門拳、湖南的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等。

南拳的代表是廣東南拳,廣東南拳的代表是“五大名家”,他們是:

一、洪拳。洪拳源出少林寺、相傳為洪熙官所創,洪熙官本為福建漳州茶商,創拳後傳給南少林的洪門五祖,洪拳後來傳入廣東,包括五行拳(金拳、夾木拳,水浪拳、火箭拳、土地拳)和十形拳(龍拳、蛇拳、虎拳、豹拳,鶴拳、獅拳、象拳、馬拳、猴拳、彪拳等十大象形拳),歷代著名高手有洪文定、陸亞彩、覺固禪師。鐵橋三、林福成、黃泰、黃飛鴻、林世榮等,是南拳中最大的一派。

二、劉拳。據說為劉三眼所創,也有說是下四府劉生或劉青山所創的,流傳於雷州半島。

三、蔡拳。由福建甫少林寺僧蔡伯達、蔡九儀所創,後來流傳於廣東中山等地,包括十字拳、大運天、小運天、天邊雁、柳碎梅、兩儀四象拳等。

四、李拳。相傳由福建南少林寺僧李色開所創,又由廣東新會人李友山傳授。一說由廣東惠州李應輝所創,李拳流行於廣東中山、河源、高州、龍川、廣州等地。

五、莫拳。相傳為福建南少林至善禪師所創;一說由莫達士所創,後傳至莫清驕(一說莫清嬌)。流傳於珠江三角洲一帶。

五大名拳多數從福建南少林傳來。和洪門天地會多少有些聯繫,不僅是武術門派,也是極為活躍的江湖派別。

除五大名拳外,廣東南拳還有蔡李佛拳(由新會人陳享創立,他師從陳遠護、李友山及少林寺和尚蔡福,綜合了蔡家拳、李家拳、佛家拳三派精華,故名蔡李佛拳)、虎鶴雙形拳(南海人林世榮綜合洪拳、佛拳所創,又稱“洪頭佛尾”)、詠春拳(福建嚴詠春嚴三娘所創、一說至善禪師傳入廣州光孝寺)、俠拳(大俠李鬍子從四川峨眉山傳入廣州)、白眉拳(四川峨眉山白眉道人傳入廣州)、佛家拳(從佛門傳入)、練步拳、練手拳、刁家教、岳家教、朱家教、崑崙拳、南枝拳、儒拳等。

南拳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形成獨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來,以“反清復明”始,以“行俠仗義”終,在武俠傳奇小說和影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傳說中是一個反清的大本營,在那裡集結了洪門子弟和三山五嶽的俠雄豪客。清兵火燒南少林,洪熙官來到廣州,隱居在大佛寺,與佛緣和尚共開武館。又如方世玉,為廣東“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顯之女,有“一代女俠”之稱。方世玉成為《少林小英雄》、《萬年青》、《方世玉三探武當山》、《乾隆游江南》等眾多俠文化作品的主人公,晚清南拳又出現了“廣東十虎”,其中的第三位鐵橋三、第五位蘇乞兒,也是許多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

基本技法,南拳,種類和流派都很多,各具特點,它們一般的技法有以下八點。

(一)穩馬硬橋:南拳講究扎馬。扎馬就是“樁步”;馬步樁是南拳扎馬的基礎。有大馬、小馬和半馬之分。不論什麼形式的極步,都要求五趾抓地、落地生根,強調“穩如鐵_塔坐如山”。“手是銅錘,腳是馬”,扎馬練好了,腿力沉.重,步勢方能穩紮,運動才有章法。橋,就是臂的運使,稱為“橋手”。比如,臂下垂做內鏇的動作,喚作“滾橋”;肘下沉,喚作“沉橋”。對橋手,則要求肘臂剛硬,內蓄勁力。“練得硬橋硬馬、方能穩紮穩打”,南拳十分重視樁步的穩紮和肘臂橋手的堅硬。

(二)脫肩團胛:南拳身法講究脫肩團胛。脫肩,是兩肩有意識地向下沉墜,似乎將啟向下脫卸似的。團胛,是使肩胛骨向前微合,形成團狀。脫肩下沉,能助長臂肘的勁力。團胛前合,能使背緊,有助於前胸的涵虛。

(三)直項圓胸:南拳身法還講究直項圓胸。直項,是下頦里收使頸項挺直,但不可僵硬。圓胸,是胸作微涵,稍呈圓形。項直有助於胸背肩肘的勁力合一,胸圓則有助於沉氣實腹。

(四)沉氣實腹:南拳也非常講究氣沉丹田,強調沉氣實腹,使腹肌加以緊縮。沉氣實腹,促使臀部必須收斂。它與脫肩團胛。直項圓胸以及五趾抓地,乃是一個整體,能夠做到上下完整一體,周身勁力就將會凝結到一處。

(五)五合三催:五合是,手與眼合,眼與心合,肩與腰合,身與步合,上與下合。三催是,手催、步催、身催。大凡開步出拳,要身隨步轉,拳隨腰發,收腹蓄勁,先收後發。手法須靈活,步法鬚生根,“手法快時馬步生,馬不凌亂自有章”,手法與步法也須協調一致。南拳運動時,要“手到、眼到、身到、步到”,目隨手動,傳神於目,示意於手。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配合協調,這樣,南拳運動才能渾然一體,一氣呵成。

(六)力從腰發;“手從胸口發,力從腰馬生”,南拳把腰視為發力的重要樞紐,它的發力都趴腰力來帶動。同時,南拳又強調腰功必須剛柔相濟,如“魚游於水,蛇行於陸”。如果腰部呆板剛硬,缺乏柔韌,也帶動不好勁力的發揮。南拳在勁力上分寸勁(短勁)、長勁、飄打勁、連綿勁、爆發勁等等。這些勁力均須“發於腿,宰於腰,形於手”。

(七)發聲呼喝:南拳講究發聲呼喝,一般的喝聲有“嘻”,“喝”,“嘩”,“”,“咿”,“嗌”等六音。隨著拳勢變化的不同,運用不同的呼喝聲。“呼喝則風雲變色,開拳則山嶽崩頹”,發聲呼喝,一是助威勢,二是助勁力,三是助形象,不可以無原則地亂喊亂叫。

(八)體剛勁粗:南拳在運動時還強調運氣鼓勁,肌肉隆起,時張時弛,全身體剛勁粗,使整個拳勢呈現出剛勁十足的形象。

武術篇 醉拳

醉拳是模仿醉漢動作的一種拳術。這種拳打起來,很象是醉漢酒後跌跌撞撞,搖搖擺擺,但實際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嚴格的武術手法、步法、身法等組成的套路。醉拳中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即玉環醉步,鴛鴦腳)、“魯智深醉打山門”、“醉八仙”等名稱。醉拳根據其不同名稱而組成不同形象、不同內容的套路,但都離不開醉形醉態的特點。醉拳由於其內容多跌扑滾翻動作,故又被認為是“地趟拳”的一種。實際上醉拳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地趟拳”的底功法,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其拳經要決曰:“地龍真經利在底攻,全身臥地強固精明,伸可成曲停亦能行,屈如伏虎伸比騰龍,行停無跡伸曲潛蹤,身堅如鐵法密如繩,翻猛虎豹轉疾雛鷹,倒分前後左右分明”。

醉拳,是根據水滸好漢武松醉打蔣鬥神,魯智深醉打山門等醉酒時的技擊方法演變而成的。其拳法講究形醉意不醉,意醉心一醉的運用綱領,其招法:摔打、推拿、跌扑、翻滾、竄蹦、跳躍。既充滿了形體藝術的美感又不失技擊實用之特點。

【具體介紹】

配合

醉拳技法講究眼、手、身、腿、步的配合。眼法有視、瞧、藐、瞟;手法有點、蓋、劈、插、刁拿、采、扣;身法有挨、撞、擠、靠;腿法有勾、掛、盤、剪、提、蹬、彈、纏;步法有提、落、進、撤、碎、擊、碾、蓋等。其跌扑滾翻的內容有“鷂子翻身”、“小翻”、“拔浪子”、“單提”、“折腰提”、“鯉魚打挺”、“搶背”、“撲、虎”、“竄毛”、“盤腿跌”、“剪腿跌”、“栽碑”、“撲地蹦”、“跌叉”、“磕子”、“烏龍絞柱”等。

練習醉拳要求達到神傳意發,手捷眼快,步碎靈活,剛柔相濟,動迅靜定,形神兼備。醉拳在外形上東倒西歪,醉形逼真,但要求做到拳諺所說的“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跌撞,搖擺等動作中,處處暗含著閃、展、騰、挪、虛守實發、逢擊而避、乘隙而入、指東打西等武術的技擊要點。醉拳對腰腿的柔韌性、關節的靈活性、內臟的功能以及意志品質等方面要求都較高,而且通過表演能給人一種挺拔、輕盈、瀟灑的感覺。醉拳一直被列為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在歷次武術盛會上這個項目深受人們歡迎。

醉拳是以醉形、醉態迷惑對手,寓藏武術進攻與防守技術為一體的象形拳術。其特點是快速多變,出奇制敵。並以其獨特的觀賞價值、健身價值和實用價值,倍受習武者特別是青少年的青睞。

套路

醉拳內涵極為豐富,僅醉拳套路即分為“醉八仙”、“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及“魯智深醉打山門”等等。現在流傳較廣的醉拳大體可分為二大類:一類是古老醉拳套路,偏重武術實用性;一類是現代醉拳套路,實出跌扑滾翻,醉形醉態的表現性。醉拳看似前仰後合,左歪右斜,跌跌撞撞,踉踉蹌蹌,毫無規矩可言。實則不然,武術講求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在醉拳中也不例外。倘若沒有武術規矩,其又真正成了醉漢,又何處談為武術功夫?醉拳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嚴守醉拳規矩的,其飄逸、灑脫的動作是經過長期刻苦訓練,而體現的高度熟練化而已。

手型

醉拳的手型主要有:拳(四平拳、端杯拳)、掌(柳葉掌、自然掌)、勾(五指勾)及指(灑瓶指)。手法主要有點“掐、扣、沖、劈、砸、推、摔、砍、捅等。步型有弓步、馬步、仆步、歇步、虛步、提膝步等。步法有上步、退步、提步、落步、碎步、出步、碾轉步、插步、蓋步、鏇轉步、梅花步及隨形步。腿法主要有彈、蹬、踹、勾、纏、絞、掛、掃、截等。肘法有盤、頂、挑、擺、砸等。膝法有頂、撞、跪、格等。此外,醉拳的眼法、勁法、身法及樁法也頗有講究。

功架造型

醉拳的功架造型多為半傾半斜,以倒非倒,以倒取勢。常在重心失勢間變化動作,來防禦對方,攻擊對方。醉拳身法常以來、合、外、降、擰、轉、鏇、擺和前俯、後仰等變換。勁力上通過站、帶、纏、彈等體現出如痴如醉、狂放不羈的風格。醉拳利用掀腳撥跟來表現踉蹌醉態,並施展挨、撞、擠、靠等肩、胸、背、胯的技擊方法。醉拳還有“上盤百枝搖,中盤如銅鼓,下盤似生根”的說法。眼法講求迷惑對方,主要有視、瞧、瞄、瞟、痴、乜等。樁功分為靜樁和動樁等兩種。靜樁又有開立樁,馬步樁,提膝法;動樁有擰轉樁、晃擺樁等。樁功最大特點是要求腳跟撥離地面,腳掌著地。

醉拳從形態上,主要可分為斟酒、初飲、微醉、顛狂醉、爛醉及醒酒等幾種醉形、醉態。醉拳有不少是跌扑滾翻動作,如撲虎、栽碑、頭翻、側空翻、後空翻、摔盤,雙飛爺與跌、鏇子轉體360度、金絞剪、鯉魚打挺、烏龍絞柱等。

醉拳的技擊特點是以醉形、醉態,迷惑對手,並在技擊中要求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手捷眼快,步法身變,剛柔相濟,形神合一,意氣相配,克敵制勝。實戰戰術講求虛守實發,逢擊而避,乘隙而入,指東打西等。

醉拳雖然好,但要學練好醉拳並非朝夕易事。首先要有良好的武術基本功和身體素質,再有要結合醉拳本身特點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練,形成一個滾動良性循環;學習——訓練——提高的軌跡——

醉八仙

呂洞賓醉酒提壺力千鈞

鐵拐李鏇踵膝撞醉還真

漢鍾離跌步抱酲兜心頂

藍采和單提敬酒攔腰破

張果老醉酒拋杯踢連環

曹國舅仙人敬酒鎖喉扣

韓湘子擒腕擊胸醉吹簫

何仙姑彈腰獻酒醉盪步

該法因其假託漢鍾離、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何仙姑、藍采荷、張果老、鐵拐李八仙諸形(態)演之,故名。醉八仙共有用語個架子,每個大架子化出八個小架。故術語曰:“八仙者,化架則為八八六十四矣”。大凡演練醉八仙者,均須跳起(身子)並以頭、肩、背、腰等部位跌地,故術語乃謂之“醉八仙”。

武術篇 形意拳

形意拳是我國三大著名內家拳拳種之一(形意、太極、八卦),位列中國四大名拳。但是,形意拳的風格卻是硬打硬進,幾如電閃雷鳴,在內家拳中獨樹一幟。

形意拳發源於山西太谷,山西形拳講究功力,形松意緊,外形不拘一格,打法變幻多端的風格特點。在形意十二形中,重點突出所取動物的進攻技巧,不求形象但求意真的練法,五行中講究金、木、水、火、土的內涵。

形意拳是明顯的槍拳,槍術是中國周朝以後出現的戰場絕藝,有護王定國之功。古有名將趙子龍、姜維善槍。姜維有傳人宋朝周侗,乃禁軍教頭,其徒豹子頭林沖繼其位,周佟晚年有徒岳武穆王,神槍定北疆。達摩祖師隋朝入主少林寺,其時中土神槍自趙子龍已有300年以上的歷史,所以達摩創槍術不可能,創槍拳更不可能。而且佛家尊棍棒為慈悲,嫌刀槍劍戟太霸道,所以少林早期只精於棍法,武僧也稱棍僧。形意內功屬內家功,源於道家,自商朝就已大成,老莊孔孟皆以此修身,此法比達摩入少林更早了500年以上,從黃帝內經中就可以見其蹤跡,因此形意拳內功也不可能是達摩所創。形意拳注重實戰,打法兇狠,沒有花招,直進直退,身法迅疾,較少竄高翻筋斗,此種打法尤其適合戰場作戰,或在群毆中以一敵十。由此可見此拳是經歷數代人經歷戰場廝殺而得,不可能是某人所思而得。然而是誰所創,無法考證,且尊姬際可為祖師。少林寺流傳的心意把究竟是姬際可出家傳入少林,還是少林傳給姬際可有待考證。

形意拳出現於明末清初,為山西蒲州(今永濟)人姬際可(字龍峰)所創。當時正值天下大亂,姬際可考慮到處於亂世可執槍護身,倘若處於太平之世,不帶兵刃,一旦遇到不測,將何以自衛?於是他變槍為拳,取“以意為始,以形為終”之意,創編出迅猛雄悍的形意拳。

後來,形意碰撞逐漸衍化成三大流派,內容也不斷豐富。第一是山西派,代表人物是山西祁縣人戴龍邦。第二是河北派,代表人物是李洛能。李洛能是河北深縣人,以經商為主,拜戴龍邦次子戴文勛為師,苦學十年,人稱“神拳李”,回到河北原籍後傳授不少弟子,形成河北一派,並南傳無錫,北傳東三省。第三是河南派,代表人物是戴龍邦的師兄弟馬學禮。馬學禮是洛陽從,回民,所傳多為河南回民,形成河南一派。民國初年,河北、河南兩派形意先後南傳至四川、安徽、上海等地,其後又遠傳海外。山西一派至今流傳不廣。

形意拳作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內容之一,經過歷代傳人不斷鑽研、實踐、總結、提高,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其各派拳法雖各有千秋,便其拳理卻淵源頗深。講究以意領氣,以氣導力,意形二表,形意一體。通過對形與意的相互調節,內與外的相互作用來達到體用兼修的功效。形意拳以冶煉操守、強健體魄的宗旨,不僅有強身健體,修身養性之功效,而且具有富於實戰的技擊效果。

形意拳基本屬於象形拳,它的主要套路多是摹仿一些動物的捕食及自衛動作而成,即所謂“象形而取意”,如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鳥台、鷹、熊、等等。山西、河北兩派多用梢節(拳掌),河南派更注意發揮中節、根節的作用,多以肘膝和肩胯擊敵。

形意拳雄渾質朴,動作簡練實用,整齊劃一,講究短打近用,快攻直取。形意拳的基本套路,如五行拳、十二形等,多是單練式,一個動作左右互換,來回走趟。日積月累,年復一年,一個動作可重複演練達數萬次之多。一旦遇敵,在速度、力量、準確性方面均可達到驚人的進步。

在技擊原則上,形意拳主張後發先至,搶占中門。拳譜說:“視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練拳時無人似有人,交手時有人似無人”。在交手時,則要求“遇敵猶如火燒身,硬打硬進無遮攔”,“拳打三節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形意拳要求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戰鬥:“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意思是敵人打來,我根本不必招架,只須致命一擊,便可取勝。清末時,有的形意高手常常是一拳即將強敵打飛(如李洛能、郭雲深),乃至一拳將強敵擊斃(如馬學禮的外甥馬三元)。所以形意拳門規甚嚴,不準輕易與人交手。河南派形意規定:凡忤逆不孝者,貪財如命者,逞能欺人者,貪酒好色者,概不得收為弟子;凡練此拳者不得惹是生非,遇事必須忍讓,也不準在街頭賣藝。

1954年,美國有一位名叫吉爾比的格鬥高手在菲律賓的馬尼拉市見識了一位華人拳師演示的形意拳,大為驚佩,認為它是“拳術中的最高形式”,“但要小心它的危險性”。

形意拳也屬於道家拳派,講究內功訓練,在應敵時要求以意念調動出體內的最大潛能,以意行氣,以氣催力,在觸敵前的一瞬間發勁,而且要求肘部不得伸直,縮短了出拳距離,使得形意拳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往往可對敵人內臟造成傷害。所以,形意好手們在一般情況下,絕不輕易出手,也不敢輕易出手。

形意拳動作簡約,切於實戰,順應了武術發展的潮流,所以傳播很快。此外,該拳系的歷代傳人較少保守性,並致力於理論研究。它與太極拳系一樣,都是以其潛在的文化優勢而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形意拳古樸、純厚、富於攻擊性,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武術拳種。

再補充一下:

有內無外不成拳,有外無內難成術,形意,顧名思義,就是外形與內意的高度統一和結合。動作中正不倚,打法可剛可柔,不同體質的人都可練習。其拳勢恢宏,勁力剛猛,功夫上身快,實戰性強。自清乾隆年間開始,形意拳在河南、山西、河北廣泛傳播。河南洛陽人馬學禮,山西祁縣人戴龍邦以及戴的學生,河北深州人李洛能等,不僅很好地繼承了形意拳術,並且培養了很多學生。山西地區練法,拳勢緊湊、勁力精巧;河南地區練法,拳勢勇猛、氣勢雄厚;河北一帶法,拳勢舒展,穩健紮實。當年形意拳宗師郭雲深曾創下“半步崩拳打天下”的武林佳話。

基本拳法都以三體式、五行拳(劈、鑽、崩、炮、橫五式)、十二形拳為主,山西有些地區站樁不用三體式,而有六合式、站丹田;十二形為十形。單練套路有五行連環、雜式捶、四把拳、八式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龍虎鬥、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對練套路有五行相剋、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環。器械練習有連環刀、三合刀、連環槍、連環棍、三才刀、三才劍、行步六劍、六合刀、六合槍、六合大槍、鳳翅鏜等等。

河南的基本拳法為十大形。單練套路有四拳八式、龍虎鬥、上中下四把、十形合一以及心意拳對練等。

河北的基本拳法為5行拳,民國期間與山西派交流得到10大形,後薛顛又創象形術,豐富了河北派形意拳內容。

形意拳與形意六合拳有一定聯繫,與武當、太極、八卦並稱內家四大拳派。

形意拳很注重基本功的訓練,三體式需要勤加練習。這是最重要的基礎樁法。

術篇 少林五形八法拳

少林五形八法拳,屬北派少林。這套拳術具有拳禪一體,內外合一,神形兼備的特點。內容包括:龍、虎、豹、鶴、蛇五種拳型,和內功、意念、外功、拳、腿、擒摔、身步、發聲用氣等八種功法的鍛鍊。該拳不僅練藝,而且主張“練身修心”。如龍形拳法,主張以意為先,凝神守中,主練“神”。這對於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良好作用。虎形拳法,腰實臂沉(頭正身直)主練“骨”。有助於調節體形,鍛鍊腰、腿、肩、背肌肉和促進骨骼生長,尤其對培養青少年的正確姿勢,促進正常發育很有益處。豹形拳法發力迅猛,拳勢暴烈,主練“力”。可增強勁力,提高靈敏、速度等素質。蛇形拳法柔巧迅疾,主練“氣”。不僅能鍛鍊深長的呼吸,增大肺活量,還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血管的功能。鶴形拳法穩實輕柔,聚精凝神,主練“精”。可培養人的內在精神,使頭腦清醒,精神振奮,有益於提高全身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少林五形八法拳其源於宋末元初的”大金剛拳“,至明末清初與少林寺”五拳“互為精華。由於拳法以家傳的形式承襲至今,因此在整個結構、技擊風格及功法內容上,保留的較為完整。此拳屬近身搏鬥拳術,具有拳禪一體,內外合一,神形兼備,取其意而不重其形的特點。五形:龍形練神,虎形練骨,豹形練力,蛇形練氣,鶴形練精;八法:內功法,外功法、意念法,拳法、腿法,身步法,擒摔法,發聲用氣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結構嚴謹,剛柔相間,簡練樸實,易學易用,便於自學。這裡介紹的這趟拳術,是根據傳統的少林五形八法拳,依其特點、風格而從中選編出的二十個動作。適於不同年齡、性別的初學者練習。

1、起勢(正身拱立勢)

直立,兩掌併攏相合。掌尖高與鼻端齊,眼看兩中指尖。

要領:全身放鬆,頭頸正直,舌抵上堂,下頦內收,扣齒,精神貫注(氣沉丹田),肩部不可上聳,胸腹內含,呼吸均勻、自然。

2、馬步雙沖拳(二虎爭威勢)

①左腳向左邁出一步,兩腿彎曲成馬步。兩掌向下分別向左右劃弧並收於腰側握拳,拳心向下,隨勢用意念將氣吸至“命門”,眼看前下方。

②上動不停,兩拳迅速由腰側向前平行衝出,拳高與肩平,拳心向下,同時呼氣(用意念將氣充至丹田)。眼看正前方。

要領:以上動作要連貫、迅速、準確。馬步不可移動,保持腿正。胯圓、肩平、身直、扣足展膝,五趾抓地,腰背平齊。兩眼隨拳衝出時看正前方。要做到功架穩固、紮實。呼吸順達。

3、虛步虎爪勢(臥虎撲食勢)

接上動,兩拳變掌外鏇成掌心向上時配合吸氣,隨即屈肘向下,兩掌分加緊經兩胯側向上舉臂翻腕內扣,形成虎爪(掌心內含向下),呼氣;同時重心右移,左腳尖內收點地,成左虛步。頭部隨勢向左轉,眼看左虎爪。

要領:虛步與兩手的動作要配合協調,兩掌經兩胯側時左腳內收,兩掌成虎爪時腳尖點地。兩臂要有沉、托的含意,兩肘平行抬起,肩部不可上聳,腹部內收,氣沉丹田。十指用力內扣,意念貫於十指尖。虎爪要做得圓滿。

4、左弓步撞爪(餓虎抱石勢)

接上動,身體略向左轉,吸氣,左腳向左邁出成左弓,左虎爪收回置於腹前,爪心向下。右虎爪從右肩側向前推出,同時配合呼氣。眼看右爪。

要領:左虎爪緊靠腹前,右爪推出時勁力要整,可同時發“呵”聲(內在)以壯勁力,腰部挺直,右肘要“沉垂”。意念要集中於十指尖。

5、進步左靠肘(搬石尋路勢)

接上動,右虎爪變掌外鏇半周,同時吸氣,屈肘收於腹前,掌心向上。同時左虎爪變掌左肘向左前方靠出,拇指向內,掌心向下。左腳隨動作向左邁出半步,右腳步同跟進,身體微向右轉成馬步,配合呼氣充至丹田。眼看左腕。

要領:左肘橫擊,要結合步型的前移,配合呼氣的同時發揮整體的勁力。

6、跟點步右沖拳(潛身入洞勢)

接上動,身體略左轉,吸氣,左腳跟為軸外鏇,右腳隨之跟隨進半步,腳尖向前,前腳步掌著地於左腳右後側,重心落於兩腿正中,成右跟點步。右掌隨勢由腹前變拳,向前衝出,拳眼向上,肘部略沉拳高與肩平。左掌收置右肩側,配合呼氣,眼看正前方。

要領:沖拳與跟點步要同時到位,右腳上步要快,大腿與膝關節均要內合,兩腳前後的垂直距離約35厘米,腹部內收。要注意力腰(命門)發。

7、跟步雙推撞(黑虎推出勢)

①接上動,右腳步向前上步,腳尖內扣15度,重心隨之前移成左跟點步,左掌、右掌,同時變虎爪,兩腕相交架於頭頂上方(左上右下),同時吸氣。

②上動不停,雙虎爪分別收於腰間後,向前推出同時呼氣,眼看前方。

要領:動作要配合連貫,兩虎爪收於腰間時(掌心向下),眼要隨看下方,雙虎爪推出時,肩、肘部要沉、垂。意念,集中於兩“勞宮穴”。兩虎爪之間約一拳距離,高與肩平。要注意力從腰(命門)發。

8、左弓步雙峰貫耳(餓虎攬食勢)

接上動,右腿震腳,左腳隨之向前一步,成左弓步。雙虎爪向下按壓後,分別於左右變拳向體前上方貫出,高度與眉齊,吸氣,眼看雙拳。

要領:雙拳向前上方貫出時,動作要快,腕部要有力,兩拳到位後拳心均向內,兩肘微屈,身體略前傾。此時意念應集中腹部(丹田處)。

9、馬步回身頂肘(豹子撞林勢)

接上動,身體向右轉,兩腿成馬步,右臂盤肘,向右頂出,同時呼氣左拳變掌屈肘收於下頦側,眼看右肘。

要領:右盤肘頂出時,用力要順,拳與肘尖要平行。要注意力從“丹田”出。

10、提膝上崩拳(迎風雙探勢)

接上動,右腿收回提膝,左掌變拳與右拳分別同時向上分開後,翻臂崩出,兩拳心向上,同時吸氣。眼看右拳。

要領:右腿提膝,小腿內收,腳面繃直。兩臂崩拳要以拳背指骨為力點,腕部挺直,肘部微屈,上體略向右側傾,此時“會陰穴”上提,重心要穩。

11、馬步格拳下撩掌(烏龍探水勢)

①接上動,右腳向右落步,身體略左轉,成馬步。右拳屈肘向左橫格,肘尖向下,拳心向內,左拳變掌隨之向右護推,眼看右拳

②上動不停,右拳變掌,同左掌分別經體前向兩側撩擊,以小指一側(掌外緣)向外,同時呼氣。兩肘微屈,眼看右掌聲

要領:雙撩掌要注意沉肩、含肘,馬步要穩實端正。力從腰(命門)發。意念,運至兩“勞宮穴”。

12、摟手左崩拳(黑虎抖爪勢)

接上動,右腳向右後方稍邁出一步,身體右轉成右弓步,同時右掌經體前向右後方摟手(置於右後方時變拳),同時吸氣,左掌同時經左胯側向體前崩出。呼氣,拳心均向下,眼看左拳。

要領:動作要協調,兩臂之勁隨腰(命門穴)而發。崩拳時中配合發“吶”聲,以聲助氣,以氣助力。

13、左反臂上崩拳(五爪探頂勢)

接上動,左腿向前一大步,成左弓步,右拳同時變掌,向上、前、下劃弧,置於左腋下,左拳屈肘向內經胸前向前上方反臂崩出,同時吸氣,拳心向內,眼看左拳心。

要領:整個動作要協調,左拳內鏇時要與右掌動作相配合,做到步、拳、掌同時到位。

14、插步後撩(黑虎鑽林勢)

上動不停,右腿向左後插步,腳掌著地,上體隨之下壓。左臂屈肘,左拳內鏇經胸前向反臂猛撩。拳眼朝下。右掌向上置於下頦左側成立掌。同時呼氣。掌心向外,眼看左拳。

要領:插步、撩拳結合要快,右掌防護要及時。呼氣後迅速吸氣。

15、馬步側撩拳(豹子抖塵勢)

上動不停,身體向右後轉,成馬步。同時右拳變拳,經體前向右下方猛撩,左拳變掌,經體後向上撩起於下頦右側,同時呼氣,掌心向外,眼看右拳。

要領:馬步撩拳時轉體要快,要穩,力從“丹田”出。

16、虛步壓掌(白蛇初探勢)

接上動,身體略左轉,面向左,左腿略收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右拳變掌,隨身體左轉,兩臂同時向左側擺壓,掌心均向下置於體前,配合吸氣,眼看左掌中指尖。

要領:虛步壓掌要輕柔,吸氣時意念由丹田經會陰穴、降至湧泉穴入地。

17、轉身提膝穿掌(白鶴單息勢)

接上動,身體隨之向右後擰轉,以左前腳掌為軸,向後擰轉,全腳著地,右腿隨之提膝(面向右),左掌同時平行向右擺壓,同時呼氣。右掌隨之迅速向前伸出,掌心向上。左掌聲收至腹前,掌心朝下。隨勢吸氣,眼看右掌中指尖。

要領:提膝伸掌要迅疾、敏快,意念由湧泉穴經足三里至會陰後,通達百會。

18、震腳雙沖拳(白虎望月勢)

①接上動,右腳向前落地(震腳),左腿隨之抬起,左腳扣於右膝後側,兩掌變虎爪收於腹前。虎爪心下,眼看前下方。

②上動不停,左腳向前邁出,成左弓步。身體側前傾,雙虎爪變拳,分上、下向前衝出,兩拳眼相對,肘部微屈,兩拳間相距厘米,同呼氣。眼看兩拳中間。

要領:震腳時身體隨之下沉,雙拳擊出時要用腰背之力,勢出沉穩。意念貫於兩拳中之“勞宮穴”。

19、提膝雙砸拳(金豹擂石勢)

接上動,左腿提膝內收,隨身體直立後吸氣,隨即兩拳平行下砸,同時呼氣,拳心相對,兩拳相距厘米,眼看左膝。

要領:雙砸拳與提膝動作要同時完成。要做得穩固有力,上體可略前傾。砸拳時可配合發“嘿”聲,以助豹形合力。

20、右腿連擊(虎尾攪林勢)

①接上動,左腳落地並吸氣,右腿屈膝後腳前蹬(以腳跟發力),右拳下垂,拳心向內,置於胯前。左拳變掌置於右肩側,掌心向右,同時呼氣。眼看前方。

②上動不停,右膝略做回收後,即呈橫踹擊出,右拳提起變掌,與左掌同時向前後橫擊,掌心均向外,身體略後仰,同時呼氣。眼看右腳。

要領:噔、喘腿時腳尖要勾起,動作要迅速、連貫,同時呼氣兩次中間不吸氣。支撐腿要穩固,掌握好重心。

21、弓步雙沖拳(潛身入洞勢)

①接上動,右腿收回,腳尖點地成虛步。右掌變拳,收於腰間,拳心向上。左掌向右經體前橫擺置於右肩側,隨勢吸氣。眼看前方。

②上動不停,右腿向前邁一大步,成右弓步,左掌變拳和拳同是分別向前後衝出,拳眼均向上。此時隨沖拳配合呼氣,眼看右拳。

要領:雙拳擊出時,兩肩要松沉身體略做前傾。氣沉丹田。

22、虛步撩掌(白鶴尋食勢)

①接上動,身體向左轉,成左弓步。右拳向下經體前向左撩起,與左臂平行。左拳變掌。眼看右拳(圖示23之①)

②上動不停,兩臂同時向上,向右、向下、向前做環形雙撩。同時左腿略收後,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左肘略屈,立掌置於體前,右拳置於左腋下,拳眼向上,眼看左掌中指尖。

要領:做環形擺動時,兩臂要平行雙撩,腰身轉換要靈活自然。整個動作隨勢吸氣,意念送至“命門”。

23、收勢(正身拱立勢)

接上動,身體略向右轉,右拳向右下擺至體側上方時變掌,與左掌聲同時向正上方相合成立掌還原至下頦前。左腳隨勢呼氣。眼看中指尖。

要領:眼與右掌的動作要相隨,合掌姿勢要沉實、穩重。精神要貫注(氣沉丹田)胸腹部內含,呼吸保持均勻、自然。

====

這路拳原型為少林五形八法拳兩路,第一路108手,第二路72手。另有大金剛拳72手,刀、劍、槍、棒等器械以及羅漢功等練功方法,構成了傳統的少林五形八法拳體系。現該拳代表人物為北京秦慶豐。此24手就是秦先生根據傳統套路簡化改編的,起初於1983年底刊登於《武術健身》總3期。

秦先生的主要作品:《少林五形八法拳實戰術》(單行本,並在《武術健身》連載,為第1路108手)《少林五形八法拳》(單行本,目前修訂後正在《中華武術》連載,為第2路72手)《少林大金剛拳》(已在《中華武術》連載完畢)《少林基本功》(單行本,又名《少林十大功法》,並在《武術健身》連載)《北派少林拳入門》(單行本)《少林簡化18手》(在《新體育》連載)。光碟有《少林五形八法拳》(第2路72手)《少林春秋大刀》《少林鎮山棍》。

武術篇 真氣運行法

真氣運行法是一種靜功自我導引法,主要通過凝神調息,培植真氣,以貫通經絡,調理陰陽氣血,而達防病治病、延年益壽之效。

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據《黃帝內經》理論,並採納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氣功養生治病經驗,結合自身實踐體驗整理而成。

[基本內容]

本療法具體操練方法如下:

一、練功姿勢:以平坐式為主,凳椅面上可加軟墊,要求凳椅坐面與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於凳面,兩足平行,足底著地,並與小腿垂直,小腿與大腿垂直,大腿與上身垂直;兩膝間距兩拳寬,兩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兩肩松垂,含胸拔背,頭頂如懸,下頜微收,舌抵上齶,口目輕閉,兩眼內視,耳聽呼吸。若慣於盤坐者,盤坐亦可。當修習純熟後,則站、臥、坐、行皆可。

二、呼吸與意念:本療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練功初期,意念只須注意呼氣,儘量做到深、長、細、勻,而吸氣時則任其自然,勿須任何意念。隨著練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須作適當調整。

三、收功:每次練功結束前,先放鬆意念,手掌相對摩擦至熱,如洗面狀摩面部數周,使精神恢復常態後,慢慢起身活動即可。

五步功成(五步功法)

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

1.方法。做好練功準備,放鬆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內守,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

2.時間。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條件許可的話,每天固定時間練功,養成習慣,對穩定思想更有幫助。沒有固定的時間也不要緊,只要抽空抓緊練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練習三次,每次二十分鐘。如認真操作,一個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效果。開始幾天由於不習慣,姿勢也不夠準確,有的同志會感到頭暈,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齶等,這都是自然的現象。不要有顧慮,只要按要求堅持鍛鍊慢慢就會好了。

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

1.方法。每次呼氣都從心窩部開始,呼氣注意下丹田。

2.時間。每天依法練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鐘或者半個小時,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氣沉丹田。

3.效果。由於真氣已通過胃區,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氣沉入丹田後,丹田周圍的臟器,如大小腸、腎、膀胱等都逐步發生生理上的改變,一般都會感到食慾增進;大小便異常現象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三步,凝神調息守丹田。

1.方法。呼氣注意丹田,但要避免過分用力呼氣往下送,以造成丹田發熱太過,耗傷陰液。

2.時間。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時以上。這一段是培養丹田實力階段,需要時間較長,一個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實有力。

3.效果。由於任脈通暢,心腎相交,中氣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靜。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夢,以及心臟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轉。通過練功不斷的給腸胃增加熱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強,體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氣充足,腎功能增強。患有陽痿病症的大有好轉,女子月經不調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腎水旺盛,肝得滋榮。因此,在這一階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顯好轉。堅持鍛鍊,自然痊癒。

第四步,通督勿忘復勿肋。

1.方法。原則上還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氣沿督脈上行的時候,意識應該跟隨上行的力量。這就是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不要用意念去導引。這就是勿肋。

2.時間。每天練功次數可適當增加,每次的時間也應延長到四十分鐘或一小時左右。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通督的時間和力量不可能一樣。有的人一剎那就通過了,而且力量很猛,震動很大。有的人通督時間稍長,並且力量也不大。大多數在十天左右通督。

3.效果。通督之後,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入腦海,但不可有意追求,一呼一刻形成任督循環,養生界稱此為“小周天”。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感覺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實際情況。真氣不斷地補益腦髓,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凡是由於腎精虧損和內分泌紊亂所引起的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腰酸腿軟、月經不調、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氣短、性慾減退等神經官能症狀,都可得到改善。長期堅持,可以康復。因練功經絡通暢,有些多年不愈的頑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明顯。一般情況表現為精力充沛,身體輕捷。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機。

所謂元神,就是大腦調節管制的本能力量。與識神對立。識神是有意識的精神狀態。元神和識神是體和用的關係,元神為體,識神為用。第四步功已通督脈,腎氣不斷灌溉腦髓,元神的力量不斷得到補充。心主神明,心氣上照於腦,才能發揮其全面的調節管制作用。

1.方法。原則上還是守下丹田。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通督後各個經脈相繼開通。如果頭頂百會穴(上丹田)處有活動力量,也可以意守頭頂。可以靈活掌握,這叫“有欲觀竅,無欲觀妙”。

2.時間。每天三次,或更多些,每次一小時或更長一些。總的說時間越長越好。大約一個月左右,身體內的各種觸動現象才能逐漸消失,只剩下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的現象。

3.效果。根據身體的表現,尤其是丹田與頭頂百會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說明,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內分泌協調而旺盛。這種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現的越明顯活潑,對全身的生理生活機能調節就更好,真氣也就更加充實,不斷地補償和增強身體的代謝機能,可充分發揮機體的潛在力量。因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強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減少甚至避免,原有的沉疴痼疾也可以得到改善或痊癒。堅持鍛鍊,就可以達到身心健康、益壽延年的效用。

以上五步,是真氣運行法靜功鍛鍊過程中的基本概況。在實踐中,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具體條件又不一樣,所以效果與表現也是因人而大同小異。鑒此,練功時既要順乎自然,靈活運用,不能刻意拘執;又要本著一定的要求,耐心求進,持之以恆,不可自由放任,實為成功之要訣。

[臨床套用]

本功法適用於各種慢性病症的治療,經近年臨床驗證,取得一定療效者有:慢性鼻炎、感冒、咽喉炎、支氣管炎、食管炎、胃炎、潰瘍病、胃下垂、肝炎、肝硬化、膽結石、結腸炎、胃腸神經官能症、腸粘連、腎炎、陽痿、早泄、遺精、月經不調、性慾低下、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癔病、焦慮、高血壓、冠心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某些惡性腫瘤(如肺癌)等。無病者亦可修練本法以養生保健。

[注意事項]

1、練本法須在靜室內,明暗強度適宜,空氣流通清新,又不可直接當風。

2、凡大飢、大飽、大怒、大驚等情志不寧時,不宜勉強練功,須待心情平靜後再練。

3、練功時間內應儘量避開一切干擾。凡天氣劇變、狂風暴雨、雷電交加之時,暫勿練功。若練功中有意外干擾(如突然聲響、有人急叫或闖進練功室內等),則不必驚慌,須慢慢放鬆意念。臨時收功後再慢慢起坐應付,待恢復平靜後再補練。

4、用本法者平時須注意清心寡欲,心平氣和,勞逸適度,飲食清淡,忌食辛燥、腥、粘膩之物。

5、用本法者,尚未通關之前,須戒絕房事,以免影響進程。通關後亦須有所節制,保持精力充沛。

[按語]

本法操練不難,只要按要求練習,不會出偏差。操練步驟井然,各有反應或效果可證,治療範圍亦較廣泛。其不足之處是必須要有安靜的練功環境和較多的練功時間

武術篇 金鐘罩

金鐘罩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兼內壯之勁,為七十二藝硬功中最要之功夫,其練法稍繁難。初練時,須用敗布成一錘,在周身上前後捶擊之。初則甚覺痛楚,擊之既久,漸不覺痛,再換木棰;木棰擊而不覺痛時,再換鐵錘;鐵錘亦不覺痛時,便用揭諦功之方法,及鐵布衫之方法,並鐵牛功之方法,如法練習二三年,胸背堅如鐵石。莫論拳腳不能及,即刀劍亦難傷損。練成金鐘罩功夫之人,胸背等處之骨骼,皆合併起來,並在一起,如天生獨塊相似;若在赤臂之時,功夫也一望便知。

金鐘罩相傳宋代圈內第一高手周侗老先生所傳,其特點為上勁後周身如同被一口大銅鐘掩蓋且密封不漏即人的全身宛如坡上一件用金器包裹的衣褲而得名。金鐘罩的正式定性,是在明代宣德年間既由中國道教名山武山真慶宮的道長鄧坤倫老先生結合祖傳武術並揉進周侗老先生親筆繪製古秘笈所命名而成

金鐘罩氣功系南少林上乘之功,歷史上武術氣功名家如歐陽德、甘鳳池,近代大俠霍元甲等,均練此功。本功功法動靜結合,練時使內氣儲於中丹田上腹周圍,久練全身經脈流通無滯,新陳代謝旺盛,正氣充沛,精神飽滿,消除疾病,推遲衰老——

金鐘罩是中國少林寺四大神功之一,由少林寺始祖達摩禪師所創,一共分十二大關,每關循序漸進。功成後幾乎天下無敵,傲視武林。

第一關:

練習運氣吐納,令全身經脈暢通無阻,培養體內真氣運轉,若遭擊打,可減底一半痛楚。

第二關:

內勁及護身氣功漸漸形成,體內真氣亦漸深厚,能保護內臟不易受傷。練成頭兩關,普通擊打對練者有如搔癢一般。

第三關:

以棍棒等武器擊打練者,打得越重,練成的速度越快,令肌肉產生強大抵抗力,毫不覺痛。

第四關:

先用鈍口的刀劍劈斷,漸而轉趨鋒利,當利刃只能劈傷皮膚而不損肌肉時方算功成。

第五關:

專修內勁反震,棍棒打來的力度越大,練者的反震力越強,甚至硬生生震斷對方兵器。

第六關:

練成者已屬一流高手,任何尖錐鋒刃難傷,除非刺中練者的罩門、雙目、雙耳、口、下陰或重要穴道,方能致死。

第七關:

氣功保護渾身穴道,口和下陰不會受傷,沒有肌肉的頭部仍能反震對方攻擊。更可貫勁將扭技發軟為整,抗衡刀劍,致命處只余雙目、雙耳及五寸罩門。

第八關:

內功修為已達到全身不受利器所傷,只剩下三寸罩門,不論對方擊力是強是弱,均發出猛烈無比的反震力,中者非死即傷。

第九關:

擲葉飛花皆可傷人,就算遇上內功更強的對手,也無法把自己打成內傷,神兵利器亦只能割傷皮膚而不損肌肉,除非刺中僅有的一寸半罩門,方可致死。

第十關:

功力開始反璞歸真,內勁雄渾,輕易震斷尖銳刀劍,甚至吐出一口痰,也能像飛鏢般構成殺傷,罩門只剩一寸,自有金鐘罩以來,練成此關者不超過十人,難學程度可想而知。

第十一關:

罩門僅餘半寸,渾身肌肉硬時堅若鋼鐵,軟時柔若棉絮,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出手勁似風雷,身法輕若鴻毛,踏浪賓士而不下墮,除了始創金鐘罩的達摩禪師外,就只有慈雲和尚臻至這境界,當年火燒少林寺,就是他闖入藏經閣保住不少武術典藉,金鐘罩才能流傳後世。

第十二關:

由古至今,唯獨達摩禪師這絕世奇才練成,罩門完全消失,成了金剛不壞之身,根本無需動武,達摩禪師當年任由各門各派高手拳打腳踢,力劈劍斬,火燒水淹,不眠不食五百日,甚至吃下穿腸劇毒,仍安然無恙,精神燦燦,此舉轟動天下武林,其後他創立少林寺,威震五湖四海,永垂不朽,金鐘罩絕學居功至偉。

武術篇 梅花樁拳

梅花拳亦稱梅花樁。武術拳種。起源於明末,清乾隆年間流傳較廣。布樁圖形有北斗樁、三星樁、繁星樁、天罡樁、八卦樁等。樁勢有大勢、順勢、拗勢、小勢、敗勢等五勢,套路無一定型,其勢如行雲流水,變化多端,快而不亂。"又據《梅花拳根源經》和《梅花拳傳承譜》記載:梅花拳第一代為收元老祖(虛擬),第二代張三省,傳說在巫山羽化升天。前兩代均以開法傳道為主,且單一相傳。自第三代鄒宏義開始,才有文理武功的具體記載。

鄒宏義,字光大,祖籍北直順德府人。據《鄒氏家譜》記載:"我鄒氏本北直順德人,元順帝時,我始祖為元內臣……至洪武年間,始祖改元而為明臣,輔理有功,荷蒙皇上洪恩欽賜世襲一等指揮職,鎮守江南徐州府,代代相傳,遂寄籍徐州……"。鄒宏義自幼天資聰穎,曾讀書數載,文事故重,武備亦不可不習,加上明朝末年世道混亂,家國流離,遂棄文習武,專心武學,開始曾習練家傳武學,後得仙人張三省點撥度化,刻苦演練,寒暑不輟。鄒宏義極具悟性,融周易八卦於拳理,化陰陽五行於拳法,歷經數載精心錘鍊,創立了一整套別具一格的獨特拳派,取梅花在冬未盡,春未到之時開放,含先知先覺之意,合先備先用之理,達先發制勝之效,且拳分五勢,正合梅花五瓣之形,故取名梅花拳。

梅花拳自鄒宏義始,才正式傳播民間。清康熙年間,鄒宏義的文武功法已練至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名聲大振,他為了將梅花拳推向社會,便離開徐州雲遊到開州(今河南濮陽),先後收蔡光瑞、王西征、孟有德為徒,盡授文功武法。三人藝業學成,便分路傳拳授藝。蔡光瑞在開州收韓化禮、孫盤龍後,便北上開道傳拳,途經內黃縣時,收八里莊楊炳為徒,即後來康熙壬辰年(1712)的武探花。之後繼續北上,來到順德平邑(平鄉縣)馬莊橋(後馬莊)收張復為徒。遂在馬莊傳授武藝,後收徒孫李進德、徐進德、鄭玉德。清康熙乙酉年(1705)蔡光瑞命李、徐、鄭三人去河南迎請師祖鄒宏義,這就是被武林界傳為佳話的"三德"請師。鄒宏義被請到馬莊後,便定居下來,在此設場收徒,傳拳授藝,"一時從學門徒不下百人"。自此,梅花拳才正式在民間公開廣為傳播。一時間,平鄉、廣宗、南和、威縣、巨鹿、雞澤、曲周、永年、沙河、邢台等縣弟子紛紛來馬莊拜師學藝。清乾隆九年(1744)鄒宏義之子鄒文聚思父心切,遂率全家北上尋父,幾經輾轉:頭站南和三關店,二到廣宗魏村,魏村無有站腳地,平鄉馬莊紮下根"(《根源經》記載)。鄒文聚全家來到馬莊時,其父已故去數年,遂在其父墓前祭拜之後,定居在後馬莊,秉承父業,專心拳藝,以馬莊為中心,把梅花拳推向冀、魯、豫三省。鄒文聚在續寫《鄒氏家譜》時寫到:"於已卯年遷於平邑北十里許,馬莊橋,人但知余自南而遷於北,不知余卻歸還故土也。"其後,鄒氏祖孫皆葬於今後馬莊村北,即鄒氏墓群.鄒宏義之孫鄒克、鄒克讓、鄒克諧、鄒克誠繼承祖父遺志,終身職業傳授梅花拳。據鄒克誠碑文記載:"鄒克誠文武雙全,以言武略,為國所共宗,足以輔世而強國,以言文教,化周易為神奇,可以測往而知來,支脈相傳,淵源有緒,受其教者十數省,被其德者億萬家。

1982年,河北省武協主席南仆同志,受中國武協委託,挖掘整理"梅花拳"這一寶貴歷史文化遺產,他花費三年多心血,踏遍冀、魯、豫等地,在黃河兩岸走訪考察中,當地梅花拳老拳師們說:"我們玩的都是鄒家拳,老家在河北平鄉。"1985年正月終於在平鄉縣後馬莊找到了"梅花拳的老家"。1993年7月,"鄒氏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河北省副省長王祖武為鄒氏墓群題詞:"梅拳聖地"。1997年7月,河北省體委、河北省體育總會授予平鄉縣、廣宗縣為"河北省梅花拳之鄉"稱號。

梅花拳根在平鄉,花開四方。自清初以來,以平鄉為中心,梅花拳遍布冀、魯、豫,輻射全國十數省市區及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至今平鄉縣253個行政村,村村習練梅花拳,有梅花拳班(隊)的村莊占70%,其中大班幾十人,多者百餘人,小班十幾人。在二十世紀80年代經常習練梅花拳者多達6萬餘人,其中在班練習者萬餘人,散練者五萬人。廣宗、威縣、巨鹿、南和、雞澤、永年、巨野、嘉祥、沛縣等縣市習練人數也較多,其中廣宗有65%的村莊習練梅花拳,弟子達到4500人。自1991年以來,平鄉縣共舉辦"中國"*平鄉梅花拳聯誼會"16屆每逢正月十六日全國各地及國外20個國家的弟子、弟子到後馬莊鄒氏墓群尋根祭祖、切磋技藝、交流研討,十幾年來,平鄉縣多次組織梅花拳武術隊參加省市及亞太武術交流會,並多次獲獎。

梅花拳系趙門拳法的正宗拳術。它主要講究手腿的協調完整,配合身法、步法多變,正哪拳諺所云“一隻虎扎一座山,白猿猴專打穴拳,猛張飛紮下虎勢,黑鏇風也來向參,左打奏王腰掛劍,右打楊六郎巧劈三關,上打猿猴攀柳樹,中打姜太公釣魚,下打步步緊相連,五花掌逍遙起腿,沉香斧劈華山,若問此拳名和姓,峨嵋梅花天下揚。”

武術篇 易筋經

達摩易筋經”傳說是達摩老祖的一種養生功法,練功時,必須在人少寂靜的地方,刻苦鍛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掌握這個功法的特點和方法,才能入門。

少林寺的功法,名稱很多,“達摩易筋經”也屬最早的功法之一,所以歷來在民間很受歡迎,這個功法有個特點,它能疏通各個經絡臟腑,發功快,見效速。一個人難得有幾十年的鍛鍊時間,因此就得在一、二個功法上狠下功夫,以求精通,方能鍛鍊出真功夫。

“達摩易筋經”確是我國一種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體、氣三者,即人的精神,形體和氣息有效的結合起來,經過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地認真鍛鍊,從而使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及全身經脈得到充分的調理,進而達到保健強身,防病治病,抵禦早衰,延年益壽的目的——

達摩易筋經十二式,其預備式為:兩腿開立,頭端平,目前視,口微閉,調呼吸。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鬆。

1、韋馱獻杵第一勢

(一)口訣:立身期正下,環拱手當胸,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亦恭。

(二)動作姿勢

①預備樁功:兩腳平行站立,與肩等寬,雙膝微屈,兩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五指自然併攏微屈,兩眼平視前方,繼而放鬆,輕輕閉合,眼若垂簾。心平氣和,神能安詳,洗心滌濾,心澄貌恭。全身自上而下頭頸、肩、臂、平、胸、腹、臀、大腿、小腿、腳依次放鬆,軀體各關節及內臟放鬆,做到身無緊處,心無雜念,神意內收。

繼而再做內觀放鬆,神意內收,導引氣血內觀泥丸,自覺頭腦清新,清瑩如晨露。

引氣下行,內觀咽喉,自覺頸項放鬆。

引氣下行,內觀小丹田,自覺心胸開闊,神清氣爽。

引氣下行,內觀脾骨,自覺中焦溫澗,胃脘舒適。

引氣下行,內觀下丹田,自覺命門相火溫煦,無氣充沛,腹內暖意融之。

引氣下行,內觀會陰,自覺會陰放鬆。

引氣沿兩腿內側下行,內觀湧泉,自覺無限生機自足下湧出。

②拱手當胸:兩臂徐徐前手舉,掌心相對與肩等寬,兩臂平直,再屈肘,肘節自然向下提墜,兩手慢慢內收,距胸約一拳後,兩手指尖相疊,拇指輕觸,掌心向內。此時要求沉肩墜時,含胸拔背,氣沉丹田,舌抵上齶,面帶微笑。

2、韋馱獻杵第二勢

(一)口訣:足趾掛地,兩手平開,心平氣靜,目瞪口呆。

(二)動作姿勢

①接上勢,翻轉掌心向下,指尖相對,在體前緩緩下接至小腹前,同時引氣下導。兩掌左右分開,翻轉掌心朝上,緩慢上抬呈側平舉意念在無限遠處。兩手微高於肩,兩眼平視前方,極目遠眺,舌尖放下平鋪,松腰松胯,兩足趾抓地,似要生根之狀,全身放鬆,心平氣和,排除雜念,摒棄諸緣。

3、韋馱獻杵第三勢

(一)口訣:掌托天門目上觀,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腿脅渾如植,咬緊牙關不放寬;舌可生津將齶抵,鼻能調息覺心安,兩拳緩緩收回處,用力還將挾重看。

(二)動作姿勢

①掌托天門目上舉:接上勢,兩臂上舉,掌心相對,翻轉掌心向上,十指相對,舌抵上齶,仰面觀天,眼看九天之外,腳跟提起,足尖著地。

②俯掌貫氣:兩掌心翻轉朝下,肘微屈,頭正,眼平視前方,舌尖放下,兩身在身前緩緩下按至小腹前,神意自九天之外收回,自頭頂白會穴透入,徑咽喉,脊髓至尾閭,沿兩腿直達湧泉。下導時,足跟隨之著地。

4、摘星換斗勢

(一)口訣:雙手擎天掌覆頭,再從掌內注雙眸,鼻端吸氣頻調息,用力收回左右眸。

(二)動作姿勢

①雙手擎天掌覆頭:右手徑身體右側緩緩向上舉起,掌心朝天,五指朝左弓,松肩直臂左手臂外勞宮緊貼命門。舌抵上齶,仰面上觀手背,透過手背看九天之上,身體自命門起上下雙向伸展。

②俯首貫氣:右掌翻轉向下,生屈肘,頭正,舌尖自上齶自然放下,眼平視前方或輕閉,同時"神返身中"。久練後與雙手擎天連續練習時有"人在氣中,氣在人內",內外一氣的感覺。松腰,則左掌勞宮穴發氣,與上式"俯掌貫氣"同,可參閱。

左手動作與右手動作相同,唯左右相反。

5、倒拽九牛尾勢

(一)口訣:兩腿後伸前屈,小腹運氣放鬆,用力在於兩膀,觀拳須注雙瞳。

(二)動作姿勢

①左腳向左側邁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手握拳上舉,拳稍過頭頂,拳心向內,屈肘。前臂與上臂所成角度略大於直角。肘不過膝,膝不過足,成半圓形,兩腿觀左拳。右手握拳,直肘向後伸展,拳心向後,前後兩拳成絞繩狀,稱為螺鏇頸。松肩,兩肩要平而順達。背直,塌腰收臀,胸略內含,藏氣於小腹,鼻息調勻,舌尖輕抵上齶。

②導氣下達兩拳放鬆成半握拳狀。舌尖自上齶放下,肩、腰放鬆,左手勞宮穴發氣,閉目。氣自天目穴遂入,依次貫穿腦髓,脊髓、兩腿骨髓,直達兩腳湧泉穴。

③轉身向右,與前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6、出爪亮翅式

(一)口訣:挺身兼怒目,握手向當前,用力收回處,功須七次全。

(二)動作姿勢

1、握拳護腰由第一勢預備樁功,上身前俯,兩臂在身前松垂,兩手握拳,由身前緩緩提起,置於腰間,拳心朝上。同時配合順氣,身直胸展,舌尖輕抵上齶,青少年,年輕力壯或以增強力量為目的者,提起握緊拳。

2、兩拳變掌,緩緩向前推出,至終點時掌心朝前,坐腕屈指,高與肩平,兩眼平視指端,延展及遠。

3、松腕,虛掌,十指微屈,屈肘,兩手緩緩向胸脅收回,勢落海水還潮,兩眼輕閉,舌尖輕抵上齶,配以緩緩吸氣。

7、九鬼拔馬刀勢

(一)口訣:側道彎肱,抱頂及頸,自頭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輪,身直氣靜。

(二)動作姿勢

①右手後背,掌心朝外,置於腰部。左手上舉過頭,屈肘貼枕部抱頭,手指壓拉右耳,左腋張開。同時頭頸腰背擰轉向左後方,眼看右足跟。舌尖輕抵上齶,稍停片刻。

②擰身復正,側頭上觀。兩眼延展及遠。舌尖輕抵上齶,身直氣靜。兩手沿體前緩慢下落,恢復預備樁功。動作3、4與1、2同,唯左右相反。

8、三盤落地

(一)口訣:上齶堅撐舌,張眸意注牙,足開蹲似踞,手按猛如拿,兩掌各翻起,瞪睛兼閉口,起立足無斜。

(二)動作姿勢

①同第一式預備柱功,屈腰下蹲,同時兩掌分向身側胯旁,指尖朝向左右側方(微微偏前),虎口撐圓,眼看前方,延展及遠。上虛下實,空胸實腹,松腰斂臀,氣蓄小腹。要做到頂平、肩平、心平氣靜。練虛靜功者可閉目斂神,銅鐘氣功即脫胎於比式,故亦可做單獨樁法練之。

兩腿伸直,翻掌托起,如托千斤。同時及氣,舌抵上齶,眼向前平視,全身放鬆。

俯掌屈膝下按(恢復馬步蹲按),配以呼吸,如此反覆蹲起3次。年輕體裝者則宜全蹲,站起進宜緩,同時握拳上提。

9、青龍探爪勢

(一)口訣:青龍探爪,左從右出,修士效之,掌平氣實,力周肩背,圍收過膝,兩目平注,息調必謐。

(二)動作姿勢

上身微俯,兩手握拳,緩緩自身前提起,置於腰間,拳心朝上,同時配合吸氣。舌尖輕抵上齶。右拳以拳面抵於章門穴,左拳變掌上舉過頭,腰身緩緩屈向左側,使左腰充分收縮,右腰極度伸展。掌心朝下,舌尖輕抵上齶,自然呼吸,眼看左掌。

屈膝下蹲,左手翻轉掌心朝上,手背離地面少許,沿地面自左方,徑前方劃弧至左腳外側;右拳變掌落下,同時身體亦隨之轉正,兩握拳。直立,左掌同時提置左章門穴。右手動作與左手動作同,唯左右相反。

10、臥虎撲食勢

(一)口訣:兩足分蹲身似傾,屈伸左腿相更,昂頭胸作探前勢,偃背腰還似砥平,息息調遠均出入,指尖著地賴支撐,降龍伏虎神仙事,學得直形也衛生。

(二)動作姿勢

上身微俯,兩手握拳,緩緩自身前提起,徑腰間肘掌心朝上,身直胸展。不停,兩拳順著胸部向上伸至口手,拳心轉向里,同時屈膝、屈胯、微蹲蓄勢,配以深長吸氣。

左腳踏前一步,順勢成左弓步,同時臂內鏇變掌向前下撲伸,掌高與胸齊,眼視兩手。在撲伸的同時發"哈"聲吐氣。不停,身體前傾,腰部平直,將胸中餘氣呼盡,順勢兩手分按至左腳兩側。頭向上略抬,兩眼平視及遠。極目遠眺。

前兩個動作要協調一致。兩腳不動,起身後坐同時兩手握拳,沿左腿上提。其他動作與前述之動作同。如此共撲伸3次,左腳收回,右弓步動作與左弓步同,唯左右相反。

11、打躬勢

(一)口訣:兩手齊持腦,垂腰直膝間,頭唯探胯下,口更齧牙關,掩耳聽散寒,調元氣自閒,舌尖還抵腰,力在肘雙彎。

(二)動作姿勢

兩臂展直,自身側高舉過頭,仰面觀天,頭頸正直,屈肘兩手抱後腦,掌心掩耳,兩肘張開,與肩平行。

上身前俯成打躬狀,頭部低垂,大約至兩膝前方。兩膝勿屈,微微呼吸,掌心掩耳。兩手以指(食、中、無名指)交替輕彈後腦(風池穴附近)各36次。

緩緩伸腰站直,先左側擰腰側轉,再向右側擰腰側轉,往返7次,兩腳勿移,腰直目松,膝直不僵,舌尖自然放下,面帶微笑。

在身體轉至正中後,抬起腳跟,同時兩手自腦後高舉過頭,仰掌呈擎天狀,軀體充分舒展,並配合吸氣。

12、掉尾勢

(一)口訣: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頭,凝神壹志,起而頓足,21次,左右伸腦,以七為志,更坐作功,盤膝重眥,口注於心,息調於鼻,定靜乃起,厥功準備。

(二)動作姿勢

兩手分別自身側高舉過頭。兩掌相合,提頂、伸腰、展臂、提起腳跟極力高舉。

腳跟落地,兩腳踏實,同時兩掌落至胸前。十指交叉翻轉,掌心朝外,兩臂也隨之前伸,展直。翻掌朝下,在身前徐徐下降至襠的部位後,彎腰前俯,繼續下按至地。膝不可屈,如有未達,不可勉強。下按至終點時,昂頭,舌抵上齶。如此俯仰躬身重複舉按3-5次。天長日久,掌可逐漸靠近地面,則腰身柔若童子。

轉腰向左方,兩腳不移,僅左腳步變虛,右腿變實,右膝微屈。同時兩手保持交叉狀態,沿地面劃弧移至左腳外側。兩臂保持伸展,自左方高舉轉頭,掌心朝上,仰面觀天,擰腰180度轉向右方,徐徐彎腰右方俯身,下按至右腳步外側,如未達到,不可勉強,可繼續俯仰3-5次,以後逐漸靠近地面。

最後一次下按右腳外側時,伸舒腰身兩臂隨之高舉過頭。繼之擰腰轉身至正前方。兩掌相合,徐徐降至胸前。兩掌緩緩分開,十指相對,下按,兩手分開,自然下垂於兩胯旁,恢復成預備樁功勢。兩腳跟起落頓地3-21次

武術篇 五禽戲

五禽戲是一種中國傳統健身方法,由五種模仿動物的動作組成。五禽戲又稱“五禽操”、“五禽氣功”、“百步汗戲”等。

據說五禽戲是漢代名醫華佗發明的,但也有人認為華佗是五禽戲的整理改編者,在漢代以前已經有許多類似的健身法。最早記載了“五禽戲”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

但也有人認為相傳是由東漢名醫華佗模仿熊、虎、猿、鹿、鳥5種動物的動作創編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醫療氣功。它是一種"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動靜兼備"、有剛有柔、剛柔並濟、練內練外、內外兼練的仿生功法——

內容:

五禽戲由5種動作組成,分別是虎戲、鹿戲熊戲猿戲和鳥戲,每種動作都是模仿了相應的動物動作。每種動作都是左右對稱地各做一次,並配合氣息調理。

一、熊戲

身體自然站立,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先右腿屈膝,身體微向右轉,同時右肩向前下晃動、右臂亦隨之下沉,左肩則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後左腿屈膝,其餘動作與上左右相反。如此反覆晃動,次數不限。

二、虎戲

腳後跟靠攏成立正姿勢,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兩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腳虛步,腳掌點地、靠於右腳內踝處,同時兩掌握拳提至腰兩側,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腳向左前方斜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重心坐於右腿,左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兩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後,抬至口前兩拳相對翻轉變掌向前按出,高與胸齊,掌心向前,兩掌虎口相對,眼看左手。

(二)右式

1.左腳向前邁出半步,右腳隨之跟至左腳內踝處,重心坐於左腿,右腳掌虛步點地,兩腿屈膝,同時兩掌變拳撤至腰兩側,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與左式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反覆左右虎撲,次數不限。

三、猿戲

腳跟靠攏成立正姿勢,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兩腿屈膝,左腳向前輕靈邁出,同時左手沿胸前至口平處向前如取物樣探出,將達終點時,手掌撮攏成鉤手,手腕自然下垂。

2.右腳向前輕靈邁出,左腳隨至右腳內踝處,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右手沿胸前至口平處時向前如取物樣探出,將達終點時,手掌撮攏成鉤手,左手同時收至左肋下。

3.左腳向後退步,右腳隨之退至左腳內踝處,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左手沿胸前至口平處向前如取物樣探出,最終成為鉤手,右手同時收回至右肋下。

(二)右式動作與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四、鹿戲

身體自然直立,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右腿屈膝,身體後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腳虛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於左肘內側,右手掌心向左。

2.兩臂在身前同時逆時針方向鏇轉,左手繞環較右手大些,同時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時針方向鏇轉,久而久之,過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鏇轉帶動兩臂的鏇轉。

(二)右式動作與左式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繞環鏇轉方向亦有順逆不同。

五、鳥戲

兩腳平行站立,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腳尖虛點地,同時兩臂慢慢從身前抬起,掌心向上,與肩平時兩臂向左右側方舉起,隨之深吸氣。

2.右腳前進與左腳相併,兩臂自側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時下蹲,兩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隨之深呼氣。

(二)右式同左式,唯左右相反。

武術篇 八段錦

氣功導引功法名。此功法歷史悠久,簡單易學,功效顯著。共八節,又分武八段與文八段兩種。武八段多為馬步式或站式,又稱北派,適合青壯年與體力充沛者。

八段錦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氣功動功功法。八段錦由八節組成,體勢動作古樸高雅,故名。八段錦形成於12世紀,後在歷代流傳中形成許多練法和風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八段錦的體勢有坐勢和站勢兩種。坐勢練法恬靜,運動量小,適於起床前或睡覺前穿內衣鍛鍊。站勢運動量大,適於各種年齡、各種身體狀況的人鍛鍊。站勢八段錦的練法如下:

一、坐式八段錦

(一)坐式八段錦口訣

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

叩齒三十六,兩手抱崑崙。

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聞。

擺撼天柱,動舌攪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滿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臍輪。

閉氣搓手熱,背後摩精門。

盡此一口氣,意想體氤氳。

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彎腰攀足頻。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畢,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響,百脈自調勻。

任督慢運畢,意想氣氤氳。

名為八段錦,子後午前行。

勤行無間斷,去病又強身。

(二)坐式八段錦練法

1、寧神靜坐:採用盤膝坐式,正頭豎頸,兩目平視,松肩虛腋,腰脊正直,兩手輕握,置於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靜坐3-5分鐘。

2、手抱崑崙:牙齒輕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時即咽下,謂之"吞津"。隨後將兩手交叉,自身體前方緩緩上起,經頭頂上方將兩手掌心緊貼在枕骨處,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時枕骨後用力,使後頭部肌肉產生一張一弛的運動。如此行十數次呼吸。

3、指敲玉枕:接上式,以兩手掩位雙耳,兩手的食指相對,貼於兩側的玉枕穴上,隨即將食指搭於中指的指背上,然後將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彈力緩緩地叩擊玉枕穴,使兩耳有咚咚之聲。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數次。

4、微擺天柱:頭部略低,使頭部肌肉保持相對緊張,以左右"頭角"的頸,將頭向左右頻頻轉動。如此一左一右地緩緩擺撼天柱穴20次左右。

5、手摩精門:作自然深呼吸數次後,閉息片刻,隨後將兩手搓熱,以雙手掌推摩兩側腎俞穴二十次左右。

6、左右轆轤:接上式,兩手自腰部順勢移向前方,兩腳平伸,手指分開,稍作屈曲,雙手自脅部向上劃弧如車輪形,象搖轆轤那樣自後向前做數次運動,隨後再按相反的方向前向後作數次環形運動。

7、托按攀足:接上式,雙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雙手作上托勁;稍停片刻,翻轉掌心朝前,雙手作向前按推勁。稍作停頓,即鬆開交叉的雙手,順熱作彎腰攀足的動作,用雙手攀兩足的湧泉穴,兩膝關節不要彎曲。如此鍛鍊數次。

8、任督運轉: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導內氣自中丹田沿任脈下行至會陰穴接督脈沿脊柱上行,至督脈終結處再循任脈下行。

二、站式八段錦

(一)站式八段錦口訣

雙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開弓似射鵰。

調理脾胃須單舉,

五勞七傷往後瞧。

搖頭擺尾去心火,

兩手攀足固腎腰

攢拳怒目增力氣,

背後七顛百病消。

(二)站式八段錦練法

1、雙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兩足平開,與肩同寬,含胸收腹,腰脊放鬆。正頭平視,口齒輕閉,寧神調息,氣沉丹田。雙手自體側緩緩舉至頭頂,轉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舉,足跟亦隨雙手的托舉而起落。托舉數次後,雙手轉掌心朝下,沿體前緩緩按至小腹,還原。

2、左右開弓似射鵰:自然站立,左腳向左側橫開一步,身體下蹲成騎馬步,雙手虛握於兩髖之外側,隨後自胸前向上劃弧提於與乳平高處。右手向右拉至與右乳平高,與乳距約兩拳許,意如拉緊弓弦,開弓如滿月;左手捏劍訣,向左側伸出,順熱轉頭向左,視線通過左手食指凝視遠方,意如弓劍在手,等機而射。稍作停頓後,隨即將身體上起,順勢將兩手向下劃弧收回胸前,並同時收回左腿,還原成自然站立。此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調換練習十數次。

3、調理脾胃須單舉:自然站立,左手緩緩自體側上舉至頭,翻轉掌心向上,並向左外方用力舉托,同時右手下按附應。舉按數次後,左手沿體前緩緩下落,還原至體側。右手舉按動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4、五勞七傷往後瞧: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寧神調息,氣沉丹田。頭部微微向左轉動,兩眼目視左後方,稍停頓後,緩緩轉正,再緩緩轉向右側,目視右後方稍停頓,轉正。如此十數次。

5、搖頭擺尾去心火:兩足橫開,雙膝下蹲,成"騎馬步"。上體正下,稍向前探,兩目平視,雙手反按在膝蓋上,雙肘外撐。以腰為軸,頭脊要正,將軀幹劃弧搖轉至左前方,左臂彎曲,右臂繃直,肘臂外撐,頭與左膝呈一垂線,臀部向右下方撐勁,目視右足尖;稍停頓後,隨即向相反方向,劃弧搖至右前方。反覆十數次。

6、兩手攀足固腎腰:松靜站立,兩足平開,與肩同寬。兩臂平舉自體側緩緩抬起至頭頂上方轉掌心朝上,向上作托舉勁。稍停頓,兩腿繃直,以腰為軸,身體前俯,雙手順勢攀足,稍作停頓,將身體緩緩直起,雙手右勢起於頭頂之上,兩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體兩側緩緩下落於體側。

7、攢拳怒目增力氣:兩足橫開,兩膝下蹲,呈"騎刀步"。雙手握拳,拳眼向下。左拳向前方擊出,順勢頭稍向左轉,兩眼通過左拳凝視遠方,右拳同時後拉。與左拳出擊形成一種"爭力"。隨後,收回左拳,擊出右拳,要領同前。反覆十數次。

8、背後七顛把病消:兩足併攏,兩腿直立、身體放鬆,兩手臂自然下垂,手指併攏,掌指向前。隨後雙手平掌下按,順勢將兩腳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頓,將兩腳跟下落著地。反覆練習十數次。

武術篇 鐵布衫

依法勤習一月即可初步功成,功效可達氣運周天、單掌開石、鐵頭斷磚、鋼筋纏頸、鐵指斷石等20餘種功,用於技擊之中可護體閉穴,力大驚人,渾身殺手,集技擊健身於一體,其妙無窮。

現將功法介紹如下,望好者珍之。

第一式金剛站

雙腳開立,與肩同寬,雙腳成外八字站立。膝微屈似坐,雙手提抱於胸前,與胸相距約30公分,手指似彎非彎,似夾非夾、勞宮相對、身體正直、兩眼微閉、舌抵上齶、全身放鬆、自然呼吸,全身關節成三角狀彎曲,體會“全身皆氣”的感覺。

第二式霸王舉鼎

接上式,自然呼吸,吸氣,意念人中穴,呼氣,意念雙腳大拇指,微微調息六次。隨後,全身似一大磁鐵,有很大的吸力,使空間氣體圍繞全身各部,有些感覺後,舌尖放平,眼平視,腳跟自然落地,雙手成掌,平置於肚臍,肚臍放鬆,雙掌漸漸合攏,掌心照肚臍,“氣貫丹田”自然呼吸9次,後雙手置胯側,重複上述動作6次。

第三式鏟膀壓氣

接上式,立身正直,腳距與肩同寬,曲肘舉臂,掌心向內,兩掌之間距一尺左右,中指尖高與眉齊,意守人中穴,繼之,眼神注視右掌,待右掌發熱後向外翻轉,重心右移,此時左掌下壓,開左虛步,坐右胯成仆步勢。當全身有氣感時,左臂自右而左壓氣鏟掌,右臂外翻撐掌,掌心向天,重心隨之左移,丹田下壓,成左弓步,有全身熱量,氣感大增之感,並貫注掌、指部。此時,只要右掌托天,丹田下墜右肋便可抗打。立身直,左向練功。動作意念皆可同右勢,一左一右各做六次。

第四式馬步練氣

站馬步樁站立,鼻吸氣至胸際,重心下落雙腿成騎馬式,同時挺胸折腰,正頭,兩手握掌,曲肘平行上抬,拳心朝上,至頭部前上方兩肘彎90度,肘尖停於頭斜上方止,閉氣,恢復立式,吐氣,反覆練功20次。

第五式迎面抬肘

兩拳從腹前向上,經胸前向兩肩前方擺起,肘關節彎曲,兩前臂懷地面垂直,拳心朝里,同時吸氣。隨之體左轉,右腳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右臂成肘隨轉體向前擺起肘尖向前,意肘關節似掛重物,肘抬起後重物來回擺動。隨呼氣,恢復立式。隨後面重複上述動作連做20次。

第六式鐵牛拱地

接上式,彎腰垂頭,頭頂百會穴抵住地面,開始是軟土地進行,十日後可改在水泥地或硬地面進行。同時兩手放於脊背上,兩腿叉開伸直,舌抵上齶,吸氣入丹田,呼氣意守百會,行功三分鐘左右(不可貪多)即可立身正直接作下式。

第七式玉兔踢門

選一僻靜的石壁之處,以右腳站立,抬左腳向石壁踢擊,隨後可換右腳行功,如此反覆左右腳輪換踢擊。待腳掌外沿有疼感時,可雙腳外側著地,來回走動,疼感消失後可重複上述動作,反覆數次做下式。

第八式金剛指

側身立於桌前,左手五指置於桌沿,右手持厚5公分、寬8公分木板一要,放於指上,以意領氣上升膻中穴經左側下沿手臂內側運於手指,閉氣,然後右手指持木板用力搓碾左手指,隨後呼氣,放鬆。至將五指搓熱發紅為度,換右手習之。

收功

自然松立,意念丹田,感覺熱、動感。隨後搓手、乾洗臉、拍打全身即可成功。

武術篇 崑崙派

現存的崑崙武功有大雁功大雁掌等,武俠小說中的崑崙派是劍派。但真正的崑崙是以內丹為主的——

渾圓派創立與明朝,道場在巍峨的崑崙山之上。說到渾圓派或是崑崙派就必須了解崑崙山。

崑崙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山脈全長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最高峰在於青、新交界處,名為新青峰──布格達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點。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區劃界線。相傳崑崙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便是崑崙河源頭的黑海,這裡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鳥禽成群,野生動物出沒,氣象萬千,在崑崙河中穿過的野牛溝,有珍貴的野牛溝岩畫,距黑海不遠處是傳說中的姜太公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之地。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位於崑崙河北岸的崑崙泉,是崑崙山中最大的不凍泉。形成崑崙六月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製瓊漿玉液的泉水,為優質礦泉水。發源於崑崙山的格爾木河中游,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谷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一步天險奇觀。

奇峰婷婷玉立,傳說是玉帝兩個妹妹的化身。崑崙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崑崙派)道場所在地。是中國第一神山。玉珠峰、玉墟峰均為青海省對外開放的山峰,是朝聖和修煉的聖地,1990年推出崑崙山道教尋祖旅遊線路。1992年以後,來自世界各地登崑崙、尋根問祖、頂禮膜拜的炎黃子孫組成的尋根團多達上百個,有的台灣同胞連年在崑崙山修煉,每年達數月之久。後又帶家人進山朝拜,並投資興建祭壇,十分虔誠。

崑崙山峰巒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麗,每逢春夏之交,滿山碧樹吐翠,鮮花爭奇鬥豔,使崑嵛山更具風韻,成為半島著名的風景遊覽區之一。北魏史學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中,稱之為“海上之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占多”。

崑崙山自古以來就吸引佛界道家在這裡建寺築觀,養性修身,傳經布道。遠在漢唐之際這裡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斷。至金元,盛極一時的中國道教全真派開山祖師王重陽同他的七弟子,把這裡選為創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諸多另人神往的道教遺蹟。

相傳崑崙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便是崑崙河源頭的黑海,這裡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鳥禽成群,野生動物出沒,氣象萬千,在崑崙河中穿過的野牛溝,有珍貴的野牛溝岩畫,距黑海不遠處是傳說中的姜太公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之地。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位於崑崙河北岸的崑崙泉,是崑崙山中最大的不凍泉。形成崑崙六月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製瓊漿玉液的泉水,為優質礦泉水。發源於崑崙山的格爾木河中游,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谷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一步天險奇觀。奇峰婷婷玉立,傳說是玉帝兩個妹妹的化身。崑崙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崑崙派)道場所在地。是中國第一神山——

崑崙派(混元派)是明末時興起的道教支系,其所在地位於中國新疆的帕米爾高原東部崑崙山。

在金庸武俠小說里為八大門派之一,為何足道所創。何足道外號“崑崙三聖”,主其才藝在於琴、劍、棋藝。在《倚天屠龍記》中,何太沖,乃是其中一代崑崙派掌門。

源流崑崙山數百里,山巒幽秀,道術之士接踵前往修煉。崑崙派以山得名,自立一派。

據傳,崑崙派源於周朝武王時期。鴻鈞一道傳三友:既老子、元始、通天。老子(李耳)有一個弟子,元始有十二個弟子。老子、元始為崑崙派的始祖。元始的12個弟子為崑崙派的12祖。後來,崑崙派又分東西兩家,均屬道家。

崑崙派在東晉時期,祖師鐵棱道人,下傳五代:

唐代:聖天雲、天風、天雷三道人,以崑崙劍、乾元功、天罡掌為能(又稱劍聖)。

宋代:王龍又叫王子,以八卦龍形劍術為能。

元代:崑崙雙鶴、玄真、玄機三道人以乾元功、玉龍天罡劍掌為能。

明代:崑崙七劍,紫陽、紫霞、紫明、紫光、紫微、紫星、紫雲七道人,以乾元七星玉龍天罡劍掌為能。

清代:崑崙三英,一心、正心、恢心三道人以乾元七星怪龍劍術為能。

以上五代,先後繁衍了105代弟子。

在唐、宋時期,還有古月上人看破紅塵,厭倦名利,絕棄酒色,心道門,西奔回疆,在莽莽崑崙上潛心研習武術技藝和道門內功,傳授的弟子則以當地回民為多。歷經元、明、清各代,此拳種回流至山東、河北、四川等地。

抗戰時期,瀘洲市合江縣李清明曾在昆明與張雲楷處學得崑崙派拳術。

1947年,在四川萬縣的劉裕隆等在該縣國術館遇崑崙派傳人劉惠元老師,並拜納門下習崑崙派武功,頗有所得,間有所傳。

四川南充地區的梁光榮(中醫生)也幸得此派的乾元功和奇門卦掌等。

流傳區域萬縣市、南充市、瀘洲市等地。

武術篇 崑崙大雁功

大雁功是道家崑崙派的功法.

(一)基本要求

起式時身體直立,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頭微上頂,雙肩放鬆,兩臂自然下垂於體側。掌心內向,五指自然分開,微屈。口微閉,舌輕抵上齶,眼平視前方。全身自然放鬆,寧心靜立片刻。排除雜念,氣往下沉。

(二)功法

1.展翅

兩臂由體側緩緩前舉,手心相對,舉至與肩同高。接著,邊上舉邊向兩側分展,同時兩臂外鏇擴胸。松肩,微屈臂。同時,身體向後彎曲,仰視天空,手心向上。兩膝微曲,腳跟稍提起。身體後屈,抬頭仰視,腳跟上提都要適度。以免身體不適或失去平衡。

2.合翅

兩臂內鏇成弧形向前合抱。兩手落至下丹田兩側.手心向內,指尖相對,兩手指端相距約5厘米。手成虛掌,手掌心與腹間留有適當空隙。在兩臂向前合的同時,身體恢復直立姿勢。自然收腹,腳跟落地,眼視前下方。

3.折窩

兩手從下丹田部位逐漸提起,手心由向里隨之轉為兩手心相對。至胸前部位時,兩臂向前伸直,同時兩腳跟提起。接著兩臂內鏇,使手背相對,手心向外。然後兩臂外展,向兩側後下方做弧形運動至兩胯後外側,手心向後。眼平視,松肩虛腋,腳跟仍提起。

4.抖膀

兩臂屈時上提至兩腎俞穴外側,手心向上,手指向後併攏成爪形。松肩、虛腋,腳跟仍提起,眼於視。接著,兩臂外鏇,兩手從兩脅旁迅速甩於兩脅前,兩臂屈肘時成90度,手指向前,手心向上微向里。同時,兩上臂向內迅速夾擊兩助,兩腳跟迅速落地,眼平視。

5.折窩

兩臂內鏇前伸,兩手心也漸漸隨之轉為相對,同時兩腳跟提起。當兩臂向前伸直時,兩臂內鏇使乎背相對,手心向外。然後兩臂外展,向兩側後下方做弧形運動至兩胯後下側,手心向後。

6.抖膀動作同4。

7.上舉兩手臂緩緩上舉,手心向里對前額,手指向上,眼視勞宮穴,兩手上舉過頭頂,兩臂彎曲成90度。松肩、肘向前,眼成平視,足勢不變。

8.合掌兩臂同時內鏇,兩肘分向肩外側,兩手向頭頂上方合攏,十指交叉合掌,掌心向下對百會穴。兩臂成弧形,足勢不變。

9.翻掌兩手指交叉不分開,兩臂同時內鏇使兩手翻轉成手心向上。而後兩臂向上伸直,眼視前上方。兩腿伸直,足勢不變。

10.下腰(中、左、右)

兩腿伸直,彎腰前屈,兩手保持十指交叉狀合掌下按。掌心向下,先下按在兩腿中間片刻,然後上體稍抬起,兩臂隨之稍上提。同時向左偏轉,兩手仍成十指交叉狀合掌在左腳前下按,手心向下。停留片刻後,上體稍抬並向右偏轉。雙手成十指交叉狀在右腳前合掌下按,停留片刻。整個過程中,兩眼視兩手,頭頂朝前,足勢不變。下腰時,最好手掌心下按觸地。但初學者不必勉強。特別是老年體弱病重者,要量力而行。姿勢可以高一些,但腿要伸直。

11.纏手

上身略抬起,轉向正前方。兩手掌隨之從右腳前提起並向左、右分開。兩臂放鬆,兩手手指相對,手心向下。膝微屈。左腳向左轉90度(右腳跟調整舒適)。身體以腰為軸向左轉身90度,並帶動手臂鏇轉甩動。同時,右臂內鏇,隨腰左轉,由右經前甩向左方,手心向外。同時兩手臂外展,使兩手心轉向上,兩小臂交叉於腹前,右手臂在左手臂上方。在兩臂甩動鏇轉的同時,涮動腰胯,右胯及右腿迅速向右扭動,帶動右手臂拖向右胯方向。右腿彎曲,左腿伸直,眼視右手。

12.回氣

接上式。左手向左上提至左缺盆穴(鎖骨上緣中點凹陷處)。手指邊上提邊攏成爪形。松肩、虛腋,右手繼續甩向右下方,待手臂伸直時,內鏇向上,從體右側向體左側直臂劃大弧,右手落於左腳趾。同時上身隨著右臂甩動由右向左轉動,向左前俯身。腳呈丁字步,重心落於右腳,右腿彎曲,左腿伸直,左腳跟著地,腳尖上翹,眼視右手。

13.左彈足(3次)

右手捏住左腳趾(大趾、二趾),大拇指在腳趾上,其餘四指在腳趾下,向左搬動3次。每一次搬動腳趾的同時,右臂微彎,肘向外撐,帶動肩、腰、胯向左扭動,眼視右手,腳呈丁字步。練功時要做到舒適自然。肩、腰、胯要放鬆。彎曲要適度。年老體弱病者開始彈足有困難,架勢可以高一些。可不捏腳趾,改為右手指向左腳趾。同樣做了3次彎腰、撐時動作。練過一段時間之後,隨著身體情況的好轉,可慢慢恢復成正常姿勢,再捏腳趾。

14.推氣

左手保持原狀。右手鬆開,放開五指使之成自然併攏狀,並將手心轉向右後方。左臂微屈,右手由左前方向右後方慢慢推動。身體亦隨右手逐漸向右偏轉(約45度).腰胯放鬆,眼視右手,重心在右腳,左腳跟著地。

15.撈氣

左手保持原狀。右手推氣至右胯後側,外鏇,使手心向左前。手臂微屈,手指向下。然後,右手從右後向左前撈氣。右手邊撈氣邊屈腕,使手心向上,手指向前,身體隨右手向左撈氣並向左偏轉。眼視右手,足勢不變。

16.轉身回氣

右手撈氣至胸前,五指邊併攏成爪形邊向上置於右缺盆穴處。同時左腳內扣,以右腳跟為軸向右轉身180度,重心後移到左腳。屈左膝,同時左手從左缺盆穴放下,待手臂伸直時,內鏇向上,從體左側向體右側直臂劃大弧,左手落於右腳趾。同時上身隨著左臂的鏇動而向右前俯身。右腳跟著地,腳尖上翹,眼視左手。

17.右彈足同13,方向相反。

18.推氣同14,方向相反。

19.撈氣同15,方向相反。

20.纏手

左手撈氣至腹前時,邊撈邊向上抬。同時右手從右缺盆移開,經左手內側落向前下方,五指自然鬆開。隨著左手上抬和右手下落,上身抬起,微微前屈,向左轉體,朝向正前方,右腳左轉60度,使雙腳平行。然後右手臂從下經左手外側向上、向里轉至左手裡側後,再向下、向前,圍繞左手,左手也同時環繞右手,互相環繞一周半。環繞時,左右手內外關相對,約距15厘米,在手臂環繞的同時,腰胯肩相應地自然晃動。眼視雙手。

21.雲手(右、左、右)

(1)右雲手

纏手後,左手收置於腰部左側,手臂彎曲,掌心向上微向里。右手向體前伸出,掌心向上,與腰同高。同時右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重心放在左腳。眼視右手心。接著右手臂由前向右後方劃弧,頭及上身亦隨著右手向右扭轉,保持眼視右手心。待右手行至右後方時,右臂內鏇,屈肘,使右手合谷穴(拇指食指張開時,在第一、二掌骨中間,稍偏食指處)貼於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5厘米處,手心向上,五指自然分開。同時身體向左轉正,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眼平視前方。

(2)左雲手

左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同時左手向體前伸出,掌心向上,與腰同高,由前向左後方劃弧。頭及上身亦隨著左手向左扭動,眼視左手心。待左手行至左後方時,左臂內鏇。屈肘,使左合谷穴貼於左腎俞穴處,手心向上。五指自然分開。同時身體向右轉正,重心前移左腳,右腳跟提起,眼平視前方。

(3)右雲手動作同前。

22.涮腰

左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同時左手向體前伸出,掌心向上,與腰同高,由前向左後方劃弧,上身隨左手向左扭轉,帶動右臂擺向左前方,上臂略高於肩。屈肘,手指自然下垂,手心向里斜對小腹。眼看左手,兩腳跟提起。當左手行至左後方時,身體及右肩、右臂迅速外鏇向右扭轉,帶動兩臂順勢擺動。右臂向右擺回到右腰側,屈肘約90度,手心向上,手指向前。左臂順勢由左後下方向前上方撈起,直至左手心與前額相對,相距約33厘米,左臂屈肘成孤形。同時身體及腰胯轉正,右腳跟迅速著地。左腳跟提起,前腳掌著地。膝微屈,眼視左手心。

23.落膀回氣左臂內鏇,手心向下,自上面下落至兩臀部後側,手心向後,手指向下,千臂自然微屈。右腳跟稍提起,重心偏移左腳,眼平視前方。

24.單展翅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右手向前平伸,

手心向上微向里,五指自然分開,手與肩同高,然後右手向前向右側劃弧,臂微屈,上身隨右手向右扭轉,眼視右手心。當右手臂移至右後方時,手臂內鏇,屈肘,向右下方劃弧,使右合谷穴貼於右腎俞穴處,手心向上,同時身體轉正,眼平視前方。

25.上步伸膀

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半部,前腳掌外側著地。同時左臂邊外鏇邊向前伸出,放於左腰側,屈肘約90度,手心向上,微向里,五指自然分開,眼視左手心。

26.纏關過耳

足勢不變。上身以腰為軸向左扭轉,右手從右腎俞穴移開,隨著右臂外鏇,轉為手心向里,並由身體右側經腹前隨身體的左轉向左側上提。右手經左肩、左耳,後頸時,手心向里對著左耳及頸部。當右手繞至後頸時,上身及頭隨身轉正。右手繼續纏到右耳,手心對著右耳,松肩屈肘,肘向右前,眼平視。

27.下壓

右手繞到右耳時,右臂下落。手心轉向下,撐腕,手指向前五指分開呈下按狀落於右胯側。同時左手手心向上,上提至與肩同高,手臂微屈,手心微里向,眼視左手。足勢不變。

28.上托

右臂外鏇,使右手心翻轉向上,並弧形向前,向上托舉至與肩同寬,手心向上,微向里,臂微屈。左手同時下落,移至身體左側後,手心向前,眼視右手心。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跟提起。

29.回氣

右手上托至肩高后,右臂內鏇迅速屈肘,肘尖向右前。右手五指邊併攏呈爪形邊置於右缺盆穴。同時左手從左側後自下面上迅速向前撈起,手心向里與前額相對。眼視左手心,手與前額相距約30厘米。同時重心迅速後移至右腳,右腳跟落地,腿微屈,左腳跟提起。

30.撈月

右腿彎曲,重心在右腳,左腿自然伸直,左腳掌外側著地。左手臂不動。右手離開右缺盆穴。五指自然鬆開。右臂向右後方舒展開,手心向外,上身亦隨之右轉,眼視右手。然後右臂外鏇下落,由右向左前方劃弧,手心隨之向上,手指朝前。同時,身體向左扭轉,上身前屈。右手臂經下腹向左劃弧至左臂前,右手心轉向里,右臂在外,左臂在里,眼視右手。

31.轉身以兩腳跟為軸,向右後緩緩轉身180度。左腿彎曲,重心移至左腳,右腿微屈,右腳跟虛。收臀,上身伸直,左手經胸、腹下落至右外側,手心向後上,指

尖向後下方,合谷穴向里。右手臂隨身體轉動緩緩向右上舉,屈肘,手心向里,與前額相對,眼視右手心。

32.上步望掌

重心前移到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左膝微屈,前腳掌著地。同時左臂外鏇,成弧形向前上舉,屈肘,指尖向上,手心向里,對前額,眼視左手心,同時右手向右移,使手心對著太陽穴(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約3厘米凹陷處)。

33.望日

左腳掌外側著地,腳內虛。左手不動,右臂向右側舒展開,上身亦隨著向右扭轉,然後有手臂外鏇向下,向左劃弧,上身亦隨之向左扭轉,右腿漸深屈,上身亦向左前方深彎屈,右手劃弧至左臂下,迅速向左上方甩動小臂,手心向里微向上,手指向左上方。頭向左扭轉,眼視左上方天空。

34.壓氣

兩臂同時向里鏇,使手心向下,手指自然分開,兩手指尖相對。同時身體轉正,上身抬直。兩手分置左膝兩側同時下按,撐腕身體下蹲,兩腿屈膝,左膝在前,右腳、右膝微向里扣,兩腳跟提起。重心偏於右腳。然後略起身,手隨身體同時上提,手腕手指自然放鬆。兩手再次下按,身體下蹲。如此起伏下按3次。眼看兩手。

35.轉身壓氣

兩手臂姿勢不變,以兩腳掌為軸,向右轉身90度,右腿在前,左腳、左膝內扣,兩腳跟提起,重心偏於左腳,兩手置於右膝兩側,下按,其餘同上式。起伏下按壓氣3次。

36.泳動

兩手腕放鬆,兩手及兩臂上下顫動(振幅要小,頻率要快),邊顫動邊向前伸臂。同時上身慢慢抬起,兩腿伸直,重心在右腳,左腳跟提起。兩臂繼續顫動著由前向上、向里側上舉,手心向前。眼平視前方。重心後移至左腳。左腳跟落下,右腳跟提起。

37.瞰水

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兩臂內鏇,邊顫動邊下落並向左右分展,呈弧形落至臀後兩側。手心相對,身體稍前傾,兩腳跟提起,眼視前下方。稍停後,兩臂慢慢邊顫動邊內鏇,由後向前上方舉起,約與肩同高。手心向下,手指向前。重心後移至左腳,右腳跟稍提起。身體微向後仰,眼視前方。

38.拍水飛翔(左、右、左)

(1)左拍水

重心在左腳。兩臂邊顫動邊緩緩呈弧形擺向左方,同時上身向左扭轉。左臂擺至左頸上方,左手高過頭,手心向外,拇指向下。右臂擺至頭左側,右手心向下微向左,臂同胸高。兩臂微彎曲,眼視左手。

2)右拍水

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同時兩臂邊振動邊向前擺,身體轉正,眼視前方。然後兩臂緩緩呈孤形擺向右方,同時上身向右扭轉,微前傾。右臂擺至右側上方,右手高過頭,手心向外,拇指向下。左臂擺至頭右側,左手心向下,微向右,臂同胸高。兩臂微彎曲,眼視右手。

(3)左拍水動作同(1)。接著,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兩臂邊顫動邊從左側擺回到正前方平舉。同時身體轉正,眼視前方,拍水歸正。

以上動作要連貫,頁手臂要不停地顫動。

39.飲水

左腳上前一步,前腳掌著地,兩臂邊顫動邊向左、右兩側後分展,手心向下。深屈右膝,右腿自然伸直,上身前俯,同時兩手從而側後屈時收至腰兩側。然後向前沿左腿兩側前伸至左腳前上方,手心仍向下,手指向前,並抬頭前探,眼視前下方,做1次飲水動作,然後上身抬起,帶動兩手上提屈肘回至腰部兩側。雙手再一次沿左腿兩側前伸,上身再次向前下俯,做第2次飲水動作。接著再做第3次飲水動作。

40.望天

第3次飲水,當前臂沿左腿兩側前伸至左腳前上方時,上身緩緩抬起。重心前移左腳,身體起立,右腳跟提起。同時兩臂自下面上邊顫動邊隨身體由前向上舉,手心向前,手指向上,眼隨兩臂上舉,仰視前上方。

41.歸氣

兩臂邊顫動邊向左右兩側分展下落,同時右腳上前半步,與左腳平行,同肩寬。兩手下落至下丹田兩側。左手五指分開捂貼在左上側,右手四指併攏捂貼在右下側。左右手指相對,相距3厘米。然後兩手指貼腹並一起振顫3次,每次之間靜置3——5秒。眼平視前方。

42.抓氣右手由腹部邊提邊向前平伸至與肩同高,手心相下。然後抓握成空拳,屈肘拉至右胸前,使上拳眼對右氣戶穴(鎖骨中點下方之凹陷處,距胸中線15厘米

米)。沉肩、虛腋,肘向外平抬。眼視前方,為一次抓氣。接著左手從腹部提起向前平伸至與肩同高。然後抓握成空拳,屈肘提至左胸前,使上拳眼對左氣戶穴。沉肩、虛

腋,肘向外平抬。眼視前方。如此兩手交替抓氣各5次,足勢不變。

43.翻掌摟氣

右臂外鏇向前平伸,手心向上。然後抓握成拳,屈肘拉回至右胸前,使下拳眼對右氣戶穴。沉肩、虛腋,眼視前方。接著左臂外鏇向前平伸,手心向上,然後抓握成空拳,屈肘拉回至左胸前,使下拳眼對左氣戶穴。沉肩、虛腋。如此兩手交替摟氣各5次,足勢不變。

44.抱球接上式,兩肘向下,然後兩臂上舉;接著兩臂內鏇,伸掌向左右兩側分展,弧形下落,同時上體向前俯身約90度,兩腿伸直,百會朝前。兩手臂下垂於腿前,

微屈腕,手心向上,手指相對,約距33厘米,呈抱球狀。眼視兩手,足勢不變。

45.揉球

上身稍抬起並向左扭轉,同時帶動手臂抱球至腹部左側。右臂內鏇,手心向下,使右手在左手上方,兩手心相對,相距約20厘米,兩手似抱一球,眼看手。然後兩手腕、臂、手指按水平方向逆時針揉動(手心始終相對),撥轉手中之“球”。同時上身帶動兩手臂從左經腹前向右轉動,邊轉腰邊揉球。約揉球10圈,移至腹部右側。眼視手,足勢不變,膝微屈。

46,轉身揉球

揉球至右側時,兩手臂同時鏇轉,翻轉180度,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心相對,然後兩手腕、臂、手指按順時針方向撥轉手中之“球”,隨著腰向左扭轉,從右腹側經腹前向左側移動約8圈,至腹部左側。再從左側向右轉,約揉球2圈,停於腹部前方,同時身體亦隨之轉正。足勢不變,眼視雙手。

47.抱氣

上身抬起直立,同時兩臂向上舉。然後兩臂內鏇,兩手向左右兩側弧形下落。同時上身向前俯約90度,兩腿伸直,百會朝前。兩手臂下垂至兩腿側前時,屈腕,使兩手心相對,相距約50厘米,似抱一大重物狀。五指自然分開。然後微屈膝,向慢慢捧抱到腦前,身體亦隨之起立。眼視前方,足勢不變。

48.貫氣

兩手繼續抱氣到額前,兩臂內鏇,手心向里,彎臂呈弧形。手與額同高,兩手向對,相距10厘米。然後兩手沿頭、胸、腹慢慢下落至下丹田兩側,略停數秒鐘後,兩手臂分別下垂於身體兩側。眼平視,足勢不變。

49.抬膀

兩臂向前平舉,手腕放鬆,手心向下。然後兩時緩緩彎曲下沉,並略向外展,肘尖比肩稍寬。兩手放鬆,屈腕,手高於臂,雙眼平視。接著兩手抬起,手心向前,迅速向前推掌撐腕,虎口相對,手指向上斜向里,手與額同高,兩手拇指相距約10厘米,其餘四指相距略近,眼視手,足勢不變。

50.翻翅兩手屈腕,手指合攏變成爪形,手心斜向里,手指向下。眼平視,足勢不變。

51.背翅兩臂弧形向兩側下分開,經胯外側,兩時彎曲,使兩手合谷穴分別貼於左、右腎俞穴外側。松爪,手指自然分開,手心向上。眼平視,足勢不變。

52.起翅上飛(左右7次)兩手從腎俞穴落下,經體側弧形向前舉,約與肩同高,手心向下,手指向前。兩臂微屈,眼平視。

(1)左上飛

屈右膝,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向前一步,左膝微屈,左腳掌外側著地,腳跟虛。右手弧形向下壓按,停於小腹前。右臂彎曲,手成虛掌,手心對下丹田。手自然分開,手指向左下。同時左臂向左上方提起,臂微屈,左手高於頭,手心向下斜向里,松腕,五指自然放鬆,下垂成爪形。上身微向左扭轉,眼視左手心。

(2)右上飛

屈左膝,重心移至左腳,右腳向前一步,膝微屈,右腳掌外側著地,右腳跟虛。左手弧形向下壓按,停於小腹前。左臂彎曲,手成虛掌,手心對下丹田。手自然伸開,手指向右。同時右臂向右上方提起,臂微屈,右手高於頭,手心向下斜向里,松腕,五指自然放鬆下垂呈爪形。上身微向右扭轉,眼視右手心。左右交替,上飛7次。

53.轉身

接最後一次左上飛動作,左臂向下,右臂向上,手腕放鬆,兩臂前舉於腹前方,同時兩腿伸直,身體轉正。接著兩手開始顫動,同時以兩腳跟為軸,向右後轉體180度,眼平視。

54.飛上

接上式,邊向右後轉身,邊兩臂不停地顫動,並由腹前慢慢上舉,手心向前,手指向上。右腳在前,腳跟提起,重心放於左腳,眼視前方,然後兩臂邊顫動邊向左右兩側分開下落於體側。

55.過水飛翔(左、右)

(1)左過水

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向前一步,前腳掌著地,左膝微屈,同時兩手臂邊顫動邊由體側向前平舉。然後屈右膝,上身前俯,向左扭轉約45度,同時兩臂手隨之一起弧形向左擺動。左手上擺至左前上方,手心向左,拇指斜向下,左手高於頭。右手伸向左前方,約與胸同高,手心向下,兩臂自然彎曲,眼視左手。

(2)右過水

上身抬起,重心移至左腳,屈左膝,右腳向前一步,微屈膝,上身前俯,向右扭轉約45度,同時兩手臂由左向右弧形顫擺。右手上提至右前上方,手心向右,拇指斜向下,手高於頭。左手伸向前右方,同胸高,兩臂自然彎曲,眼視右手。

如此左右過水,交替7次。

56.轉身同53。

57.飛上同54.

58.尋食(左、右)

(1)左尋食

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向前一步,左腿自然伸直,前腳掌著地。右膝深屈,上身前俯。兩臂分別由兩側同時經前向另一側擺動,左手指向右,右手指向左,兩臂在右膝前交叉,左臂在右臂之上。眼視前下方。

(2)右尋食

上身稍抬起,同時兩臂自然回擺到體外側,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上前一步,屈左膝、上身前屈,兩臂分別由體側同時經前向另一側擺動。兩臂在右膝前交叉,左臂仍卒右臂之上。眼視前下方。如此左右交替尋食7次。

59.轉身

當第7次尋食時,兩臂在左膝前交叉後接著上身抬起,右腿伸直,同時兩臂從左腿前分開,屈肘上提,手腕放鬆,自然下垂於腹前,手心向下。兩臂彎曲,兩肘略寬於肩,眼平視。然後以兩腳跟為軸向右後轉身180度,手勢不變,重心在左腳。

60.尋窩(手按方向為左、中、右、右、中、左、中)

(1)左尋窩

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前腳掌著地,上身稍向左扭轉,同時兩手臂同時移向左腰側,手指分開,兩手指尖相對,相距3厘米,手心向下按壓至左胯側,撐腕。右腿微屈,眼視兩手。

(2)中尋窩

右腿伸直,腳跟提起,重心前移至左腳,同時兩手腕放鬆,屈肘,兩手上提至上腹前,同時上身轉正,右腳上前一步,前腳掌著地,然後兩手向下壓按至小腹前,左腿微屈,眼視兩手。

(3)右尋窩

左腿伸直,腳跟提起,重心前移於右腳,同時兩手腕放鬆,屈時,兩手上提至右腰側,上身微向右扭轉。然後左腳上前一步,前腳掌著地,右腿微屈,兩手向下壓按至右胯側,眼視兩手。

(4)右尋窩重心移至左腳,右腳上前一步,兩手仍向下壓按至右胯側。

(5)中尋窩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一步,上身轉正,兩手向下壓按在小腹前。

(6)左尋窩重心移至左腳,右腳上前一步,兩手向下壓按在左胯側。

(7)中尋窩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兩手向下壓按至小腹前。

61.轉身泳動

第7次尋窩後,重心在右腳,而後重心前移並以左腳跟為軸向左轉身90度(與起式方式相同),右腳向左鏇轉,上半步,與左腳平行,約與肩同寬。兩腳跟稍提起,同時兩臂邊顫動邊由體前經兩側弧形向前上舉,高過前額(邊轉身邊顫動),肘尖比肩寬,手心向下微向里,眼平視前方。

62.安睡歸氣

兩臂從上向下邊顫動邊經面、胸下落至腹前,停止顫動。同時兩腿曲膝全蹲,收臂,腳跟提起。五指併攏,置於下丹田兩側,指尖相對,約距3厘米。然後上身稍前俯,閉目,靜停半分鐘左右。

63.收式

睜眼,慢慢抬頭起立,兩臂伸直,兩腳跟著地,兩手分別置於左右兩側。然後兩臂呈弧形緩緩向前上舉至額前,手心向里。接著緩緩向下,經胸、腹、小腹自然下垂於體側,氣下沉丹田,然後右腳向左腳靠攏,成立正姿勢,眼平視前方。

武術篇 少林金剛門踔腿功

少林金剛門之踔腿功屬於外繡硬功型技藝,練的是陽剛之勁,不需要配合內功修煉,是一種簡單、易學、易練、易用的腿功,只要肯下苦功,就能練成。少林踔腿功酷似足射功,但比足射功更完善、更科學,是一種隱蔽性極強的低腿、暗腿技法,適宜實戰中使用。

少林金剛門之踔腿功,主要是通過各種功法修煉十趾的硬度,這到無堅不摧的功力。在技擊時專跟對方膝關節以下部位:脛骨與踝關節,同時也可用來攻擊對方襠部、腹部和腰部。現將踔腿功法介紹如下。

一、踔沙袋

準備一隻長條形沙袋,沙袋直徑約30厘米,重量不限。練功者以金剛守門式(實戰式)站立,距沙袋約半米,排除雜念,氣沉丹田,目平視。先用腳趾踢沙袋二百次,速度由慢到快,力度由小到大,循序漸進。練畢前腳練後腳,要求同前。

注意:踔踢時,要踢沙袋中線。

二、踔木樁

準備一根長兩米、直徑30厘米的柏木樁。將1米埋入地下,露出1米供練功用。初練時可在木樁上綁上棉墊,待日後功深再將棉墊去掉。練功者以金剛守門式(實戰式)站立在木樁前,神定念清,氣沉丹田,目平視。然後,先用前腳趾踔擊木樁二百次,再用後腳趾踔擊木樁二百次,踔擊時要踢木樁中線。

三、踔石柱

準備一根長2米、直徑30厘米的石柱,將其一半埋入地下,另一半露出地面供練功用。如果無處尋覓石柱,可用水泥電線桿代用,不會影響功效。練法與要求同上。

四、踔厚牆

選擇一堵堅硬、厚實的牆體作為練功道具,練功者以金剛守門式(實戰式)站立在距離牆體40厘米處,雙腳交替踔踢厚牆各二百次,其他要求均同上。

備10塊2公斤重的小石塊,10塊5公斤重的中石塊,10塊15公斤重的大石塊,石塊表面應光滑,以免誤傷腳趾。練功者以金剛守門式(實戰式)站立在石塊前,雙腳交替踔踢石塊。先踔踢小石塊,待能輕鬆把它踢飛而腳趾不覺疼痛為成功;然後再踢中石塊,最後練習踔踢大石塊,皆以能將石塊輕鬆踢飛而腳趾不痛為度(圖5),至此,少林踔腿功功成,用於實戰威力極巨。

六、洗趾湯

初練少林踔腿功,十趾會疼痛難忍,所以要用金剛門的洗趾湯浸泡腳趾15分鐘,起到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目的。本門洗趾湯有一定的毒性,不可長期使用,只許在初練三個月內使用。注意:腳趾皮膚破損者嚴禁使用,嚴禁人口,勿忘。

具體配方如下:川烏10克、草烏10克、地骨皮10克、紅花10克、川芎10克、丹皮10克、細辛10可、青皮10克、蛇床子10克、透骨草10克、桃仁10克、續斷10克、甘草10克、桂枝10克、側柏葉15克、半夏15克、骨碎補15克、劉寄奴15克、歸尾15克、海桐皮15克。

製作與用法:將上述20味中藥倒入生鐵鍋內,再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後,再用文火煎30分鐘,待用。功畢,將溫熱的藥液倒入盆中,然後光腳浸泡15分鐘;浸畢,雙腳按摩十趾,待藥液自乾,再將藥液倒回鍋內,留待第二天使用。每劑藥可用半月,總共需六劑。

本門踔腿功練成後,還要配合各種實戰步法訓練,例如進步、退步、寸步、閃步等。平時應配合各種實戰步法練踔腿各三百腿,待練到雙腿踢時非常自然、協調,勁力順達、充足時,就可以二人一組進行實戰訓練了。

傳奇篇 唐門

唐門起源考

據萬籟聲《武術匯宗》中的“神功概論”所說:“又有操‘五毒神砂’者,乃鐵砂以五毒煉過,三年可成,打於人身,即中其毒,遍體麻木,不能動彈,掛破體膚,終生膿血不止,無藥可醫。如四川唐大嫂即是!”此書寫於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年),據武俠評論名家葉洪生先生研判,如非捏造,則“四川唐大嫂”至少是存在於清末民初而實有其人。於是“四川唐門”用毒之名,天下皆知;而首張其目用於武俠小說者,正是民國初年“北派五大家”之一,以《十二金錢鏢》、《偷拳》等社會反諷武俠作品聞名的白羽。白羽撰述武俠小說,參考了頗多《武術匯宗》一書的內容,亦假亦真的引用與擴充,將唐大嫂一變為整個唐門,使唐門在往後的武俠小說中,大放異彩。即使中國武術史籍上,並無關於唐門的記載,但在武俠小說中,眾多作者的爭相引用、約定成俗,卻使唐門在小說世界裡有了不可抹滅的一席之地。這,便是唐門的起源。

四川唐門

蜀中唐門是一個家族式的江湖門派,飲譽武林的暗器家族,以暗器和毒藥雄踞蜀中,行走江湖達數百年之久。唐門人善於設計、發明和使用各種暗器與毒藥,威力驚人。蜀中唐門弟子很少在江湖上走動,而且唐家堡四周機關重重,布滿暗器,進入十分困難,所以唐門雖然名聲遠播,但是始終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唐門人很少在江湖上走動,唐門人行事詭秘,遇事不按常理出牌。

唐門弟子行事詭秘,行為飄忽,給人一種亦正亦邪、琢磨不透的感覺。武林正道、民族大義,對唐門中人均無意義,他們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既不願與名門正派結交,也不屑與邪魔歪道為伍。但江湖中許多武林人士畏懼唐門天下無雙的暗器和毒藥,又苦於無法窺視蜀中唐門的真實面目之一二,所以武林人士大多以為唐門是江湖邪派,敬而遠之。唐門弟子也絲毫不計較世人的評論,依舊獨來獨往,行走江湖。

飲譽武林的暗器家族,以暗器和毒藥雄踞蜀中一隅,行走江湖達數百年之久。唐門人善於設計、發明和使用各種暗器,並精於弄毒。唐門始祖有《毒經》傳世,遺訓“統率百毒,以解民厄。”規定唐門掌門必須由唐姓直系子弟擔任,經、袍、珠、杖這唐門四寶由掌門人保管,以免貽害武林,折損唐門聲譽。

唐門世代居於唐家堡,考唐家堡約在今四川重慶城外,下設十大部門,各司毒藥配方與提煉、暗器設計與製造、解藥製作與保管,以及警衛防護、訓練子弟、分配任務、巡邏出擊等工作。這十大部分分別由唐家嫡系中的十大長老掌管。

唐家的家傳武功為七煞奪命鞭法,威力平平,唯暗器和毒藥獨樹一幟。據說唐門暗器共七種,江湖上常可見到的是毒針、毒蒺藜斷魂砂,其上均淬有劇毒,非唐家的獨門解藥而不能解。唐家使用暗器的最高超手法稱“滿天花雨”,練至登峰造極時,一雙手可同時打出六十四個部位,防不勝防。為了徹底消滅大風堂的勢力,唐家以重金美女籠絡了火器世家霹靂堂,研製出一種將霹靂堂的火藥和唐家暗器相結合的新型暗器,既可發射取人性命,又可空中爆裂傷人。這種暗器名為“散花天女”。

唐門的人物和事跡廣泛見於諸多新派武俠小說中,所述唐家人的性格與品質各有不同。我國武術史上並無唐門記載。(見東方玉《紅線俠侶》、古龍《白玉老虎》等書)

具體由來尚無人考證,另有一說是發源與湖北唐家寨,同樣善使暗器,唯一不同的是一個是名門貴族,一個是占山為王的草寇.

唐門自古多名門將士,也不乏奸詐卑鄙之人,有說是"寧遇閻羅王,不惹唐門郎",唐門世代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是一個典型的家族式江湖門派。在眾多的武俠小說中,唐門人既不與民族大義掛鈎,也不和姦邪之輩勾結。他們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很少與外界聯繫。早期的唐門甚至連姻親都只發生在家族內部,後來才發展到族外(社會進步了,大家都知道近親結婚不好)。唐門雖然是聲名遠播,但卻始終被一層神秘的面紗籠罩著。

唐門的武功多以機關暗器為主,唐家堡里到底布置著多少各式各樣的機關,恐怕唐家人也不會完全了解。靠著重重機關的保護,唐門得以在江湖上存在幾百年而絲毫不受外界侵擾。唐門人似乎多有一顆聰明的大腦(遺傳基因好啊),他們擅於發明各種各樣的新式暗器和火器,他們沒有固定的武功路數,招式是隨暗器的變化在不斷變換的,這讓行走江湖的人在面對唐門時多了一分怯意

傳奇篇 點蒼派

點蒼派,武俠小說中經常出現的門派,位於雲南大理蒼山。

金庸的書中提及到的有點蒼漁隱;而古龍書中提及較多,點蒼掌門、弟子以柳姓為主。

蒼山,又名點蒼山,古時稱為熊蒼山、玷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東臨洱海,西望黑惠江,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長約50公里,如一道綠色屏障,雄峙於洱海西岸。

蒼山共有雄峙嵯峨的十九峰,山頂上終年積雪,被稱為“炎天赤日雪不容”,更奇妙的是,每兩座山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由上而下,順東流淌一直注入洱海。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其峰序自北而南依次為:雲弄、滄浪、五台、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聖應、佛頂、馬耳、斜陽。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海拔為4122米。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為:霞移、萬花、陽溪、茫涌、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綠玉、龍溪、清碧、莫殘、陽南。這十九峰十八溪構成了蒼山獨特而多姿的景觀。

蒼山既是自然保護區,又是風景名勝區。1992年,當地政府在海拔2600米玉帶雲出處新辟了一條玉帶雲遊路。游路南起馬龍峰,北抵應樂峰,長約18公里,將蒼山許多景點連結在一起,遊人至此,可覽蒼山奇峰異石、林泉飛瀑,亦可俯瞰蒼洱大地的壯麗景色。

公元八世紀,南詔王異牟尋曾仿照中原政權的做法,把南詔境內的名山大川敕封為五嶽四瀆,點蒼山被封為中嶽。許多充滿白族文化特色的景觀都位於蒼山之麓,比如著名的崇聖寺三塔、佛圖塔、無為寺、桃溪中和寺、七龍女池、清碧寺三潭、感通寺等。

自然景觀:

蒼山巍峨而秀美,蒼莽而幽深,雲、雪、林、泉、石、花等組成的天然景觀,讓人傾倒。山雲景變幻萬千,其中最有名的是“望夫雲”和“玉帶雲”。望夫雲每年冬春季節常出現於玉局峰頂,這雲出現後洱海隨即狂風大作,掀起陣陣驚濤駭浪,漁船不能出海,因此望夫雲又被稱為“無渡雲”。傳說南詔國王之女與獵人相愛,逃到玉局峰頂結為夫妻。公主難耐高山寒冷,獵人便到海東羅荃寺盜取法師冬暖夏涼袈裟,被羅荃法師發覺後打入洱海化為石騾。公主望夫不歸,憂鬱而死,精氣化為雲。每當此雲出現,洱海便濁浪排空,這是公主要吹開海水,看到葬身海底的丈夫。

玉帶雲則出現於夏末秋初,每當山雨過后蒼山十九峰山嵐四起,形成朵朵白雲在松林上空飄浮,並逐漸匯集在蒼山半腰,又迅速向兩端延伸,化為一條潔白的玉帶,橫亘百里,竟日不散。玉帶雲不僅嫵媚動人,而且按白族農諺所說,她還是豐收的預兆:“蒼山系玉帶,餓狗吃白米。”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蒼山景觀中的一絕。寒冬時節,百里點蒼,白雪皚皚,陽春三月,雪線以上仍堆銀壘玉;最高峰馬龍峰的積雪更是終年不化,盛夏時節山腰以上蒼翠欲滴,而峰巔仍縈雲載雪。白族人民從山頂取下“陰崖古雪”,調上蜜汁黑梅使之成為沁人肺脾的清涼飲料。楊升庵的《滇南月節詞》中曾寫到大理“五月賣雪”的情景:“五月滇南煙景別,清涼國里無煩熱,雙鶴橋邊人賣雪,冰碗啜,調梅點蜜和瓊屑。”

自然和生物資源:

蒼山的森林自成景觀。這座四季蒼翠的山,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帶、松林櫟林帶、冷杉雜木帶、高山草地帶,具有層次分明的高山景觀和變化有致的季相景觀。以蒼山命名的蒼山冷杉,以其楚楚動人的身姿與不畏風雪嚴寒的氣質,雄踞於蒼山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懸崖絕壁之上,是我國冷杉屬樹種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最南的一個樹種,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高山景觀植物,被譽為“樹中君子”。

蒼山花卉,品種繁多。雲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鵑花、玉蘭花、報春花、百合花、龍膽花、蘭花、綠絨蒿,在蒼山都尋找得到蹤跡。其中,僅杜鵑花品種就有41種,從山腳直到海拔4100米的積雪地帶,層層疊疊,成片成簇,植株高者達十五米以上,呈大樹狀(如棕背杜鵑、馬纓杜鵑);矮者只有十公分,呈匍匐狀貼地而生,形成地毯狀景觀(如密枝杜鵑)。花的形狀更是千姿百態,花色有紅、白、黃、紫、薔薇等十六種不同顏色。在這花的海洋里,有的品種僅蒼山一地所獨有,如和藹杜鵑、藍果杜鵑,有的以大理命名,如大理杜鵑、大理腺萼杜鵑。世界上杜鵑花屬中葉子最大的品種凸尖杜鵑,就生長在蒼山上。蒼山,可以當之無愧地稱為“天然杜鵑花園”。

蒼山的泉水為人稱道。除了十八條長流不息的溪水外,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蒼山頂上,有著不少高山冰磧湖泊,那是第四紀冰期遺留下來的痕跡,其中著名的有洗馬潭、黃龍潭、黑龍潭等,潭水瑩澈,瀉出的泉水更是清冽異常,青碧璀璨。蒼山群溪中,清碧溪、七龍女池素享盛名,古今騷人墨客有不少精妙的描寫。

蒼山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這裡氣候適宜,植被茂密,至今還生活著鹿、麂、岩羊、野牛、山驢、野豬、狐、雉雞等以及少數的珍稀動物“四不像”。

礦物資源:

蒼山是馳名中外的大理石的出產地。大理石又名蒼山石,是一種以碳酸鈣為主,間含量氧化矽、鎂、鐵等金屬、非金屬雜質的石灰岩。大理石石質細膩,光滑如脂,花紋奇美,其中以花紋取勝的“彩花石”一經打磨便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山水、花鳥、人物的天然畫面,被譽為“石中瑰寶”。其餘“水花石”、“漢白玉”等是上等的建築、裝飾、雕刻材料,至今保存完好的北京故宮和十三陵里,可看到大量使用了取自大理的大理石。蒼山由千姿百態的石頭構成的石峰、石崖、石洞,讓遊客流連忘返。

旅遊交通:

在山腳下可乘坐纜車上山,來回票價35.00元,帶至中和寺停車,然後步行上山。如果你有閒情逸緻去慢行上山的話,你可在古鎮上租馬匹上山,費用約80.00元左右。現在蒼山修建了旅遊索道。下站位於大理古城三月街賽馬場以西,上站中和寺。

傳奇篇 丐幫

丐幫號稱天下第一大幫會,蓋天下歷朝歷代,無有不淪為乞丐之人,聚伙為幫,打抱不平,舉止介乎正邪之間。至於宋末,丐幫幫主舉抗金義旗,以民族大義為重,開創出一番事業,終成為武林泰斗。成為江湖上第一大正派。丐幫幫主的打狗棒法一脈單傳,以玉竹杖為幫主幫主信物。降龍十八掌更是名揚天下。

據說孔子當年曾在陳國斷炊,接受范丹的救濟才不致餓死,因此後世的乞丐供奉范丹為祖師爺。他們挨家挨戶向門上貼有春聯的商戶乞食,替祖師爺向孔子的徒子徒孫討回一點人情,東漢的范丹是歷史上著名的窮漢,和春秋時代的孔子竟也能扯上關係,當然是穿鑿附會以訛傳訛的結果。

近代乞丐供奉朱元璋的愈來愈多,朱元璋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洪武,幼時孤寒,被送到元覺寺當和尚,但命運多舛的朱元璋又被逐出廟門,落到挨戶乞討的地步,傳說敲打牛骨頭就是從他開始。

窮家門的人稱那牛骨頭為「太平鼓」,上面有十三個小銅鈴,相傳一個銅鈴可吃一省,十三個銅鈴可吃遍全國十三個省份。當年朱洪武曾北上進京趕考,未中功名,途中忽患傷寒,幸獲窮家門人救助始愈。當上皇帝後的朱洪武傳旨,從此乞丐使用安上十三個銅鈴的太平鼓。

另有一說,唱花鼓行乞源於朱洪武平定天下後,為恢復家鄉鳳陽的元氣,不惜遷徙江南富戶十四萬至鳳陽,並嚴律私歸者有罪。由於連年征戰,田地荒蕪,鳳陽地方流離失所淪為乞丐者甚眾。於是移居於此的江南富戶每至冬季必扮成窮家門人,藉行乞潛歸原籍,久而久之竟以行乞為業。

一首花鼓歌謠唱得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背起花鼓走四方。」

豐衣足食的太平歲月,只要掏掏爐灰、倒倒溲水,窮家門人不難在富貴人家的伙房混口飯吃,甚至將廚餘打包帶走。遇到喜宴節慶,說唱逗笑逢迎些吉利的順口溜,更能討得酒食或賞錢,樂上好一陣子。

當乞丐也得拜師,乞丐頭權威無限,負責地盤分配,小乞兒若是不能按時孝敬頭兒,挨頓打罵事小,被趕出地盤成為流丐是常有的事,甚至遭受幫內私刑丟了性命,所以「高高山上一根棒,好活一陣是一陣。」

沿門乞食的叫化兒乞丐,不論男女老少、瘸瞎聾啞,都是如假包換的窮家門人。乞丐組織門戶森嚴,分行分類,行有武行、文行;武行有叫街丐、釘頭丐,柱頭丐、蛇丐等,甚或強討硬要惡形惡狀;文行有響丐(打太平鼓、打竹板說數來寶、唱花鼓等)、吹樂丐、詩丐等哀乞者皆屬之——

小說中的丐幫

丐幫是最常見的幫派組織之一,人數眾多、分布極廣、勢力龐大是其特色,因此號稱天下第一大幫。

凡是叫花子皆屬丐幫,除強濟弱,重諾守信,為江湖上著名的正道組織。由於幫眾分布極廣,眼線甚多,耳目靈通,故在蒐集敵情,傳遞訊息方面頗有所長。

通常丐幫幫主擁有代代相傳的高絕武功,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打狗棒法」和「降龍十八掌」;其他丐幫人物武功博雜不一,玩蛇者或擅弄毒,嗜酒者或能施展「酒雨神功」。

丐幫人物出外行乞時,手中多執一根打狗棒,以防惡犬襲擊,打狗棒法的特點是靈活躍動,機變百出,正是由與狗搏鬥的實際生活體驗中發展出來的技巧。

傳說中,降龍十八掌剛猛勁強,威力無窮,號稱「天下掌法無雙」,威震武林。

小說里的丐幫組織十分嚴密,幫主之下有各司其職的長老數名,還有舵主、香主等職務;另有一說,丐幫人物以肩負的布袋數量多寡定其輩分高低,負袋愈多輩分愈高。丐幫幫主不但武功頂尖,道德操守亦屬一流,為公認白道英雄的領袖人物。

丐幫,顧名思義“乞丐的聚眾組織”。自古即今這個組的“生命力”都是不一般得強。行乞能作為一種討日子過活的職業,累傳至今,不知是丐者的幸抑是不幸。

惡言有謂“老乞婆”者,就是指要飯的花子婆,乃對年老女性乞丐的蔑稱,行內話卻謂“觀音”,由乞婆到觀音,名稱上確算是“乞得”出色當行了。

說起丐幫,就不能不提下連掃地僧都“三夸其口”的丐幫絕技“降龍十八掌”,金大俠將這套武藝狀寫得威力無量,與少林諸般神功不遑多讓,細思起來倒不無道理。這佛門僧侶是講究化緣作功德的,一聲“阿彌陀佛”,一托甑缽,朝了面的施主照例得賞幾個子兒,其過程與丐者的行討幾乎無差,兩者形近而比肩相提,故可。所區別者前為修行後為謀生。竊以為丐者應考慮下剃頭轉行的主意,起碼身價可升級到上九流。什麼?竟然早有先例。誰?朱元璋!?(罪過罪過)

猶如情人,各人眼裡出西施。江湖中的第一大幫派丐幫也在不同的創作者筆下呈現出不一樣的風貌——

真正的丐幫沒能形成江南江北的大一統規模,只是在局部上自成氣候,可能是一縣,也可能是一府、一州。皆自家地頭顧自家,自家自有生財道。

而因丐者信奉的開山祖師不同,便支衍出了多個派系。就整個丐幫歷史總體的衡量,聲名較隆的,也是較有勢力的幫派大概齊不外范、李、伍、高、索幾家。其來各有根由,擇一二約略述之。

丐門范家開山祖范丹。據該派稱,其創派祖師曾“救濟”過“困於陳、蔡之間”的一個叫孔丘的飯吃(狀似“珍珠翡翠白玉湯”的說),巧的是這個叫孔丘的竟是後來尊譽的儒門聖人,於是范幫主想當然地成了丐門鼻祖。因而范門丐幫勢力最是強大,影響力空前。而據史載范丹實是東漢人,前後隔著五百年,硬生將兩人扯到一塊兒,即便現代的宣傳功力也要瞠乎其後。

丐門伍家開山祖伍子胥。據稱伍子胥過昭關經歷幾多磨難來至吳都蘇州,身無分文,只好沿街吹笙行乞,恰公子光經過此間,而後知用伍員。故該派丐者行乞時大都隨帶傢伙什兒,如快板兒,胡琴兒絲弦等。郭德綱戲稱李菁為丐幫少幫主,即源於此。

丐幫行內話謂“乞丐”為“掛竿兒”,故武俠中的丐幫幫主實底應稱“竿兒頭”。“竿頭”便是這片地方的土地,入門投師、人事任免都由著他一手把攬。方今在街上見到的那些個癱爬畸缺的花子,行內話稱“披街”的(很形象,也很殘酷,因而很能捐得同情),其幕後操作者便是這毒霸一方的“竿頭”。

丐幫幫眾的來源不外破產無業者、背井離鄉舉目無親者、畸殘無力過活者,還有就是自家收留的無父無母兒童(有黑幕的那兒童八九是拐來的)。當然也不乏喜好以喬扮乞兒為樂為癖的。乞兒不入流,要棲身就要入幫。

入幫前,照例地要向“竿頭”磕頭認師,復說“允了”,便跟著學藝——乞討或偷竊。經一段時間的考察(腦際划過林沖入伙梁山的鏡頭),師父認為滿意,再交香燭錢,擇吉日行收徒儀式。

先是,於香堂擺起祖師爺牌位,牌位前燃點香燭。由師父將一木棍橫於地下,徒弟跪膝棍上。一番江湖切口問對後,師父將木棍拾起又放下,先讓徒弟起來看下供桌上的竹筒、錐子、刀子及一盆冷水(看啥吶,東廠總不至於沒聽過罷)。徒弟再次跪在棍上,師父開始宣念幫規。最後徒弟向師父行叩拜禮,畢,群丐小宴而散。

無規矩不成方圓,丐幫講“十窮”“八要”“十戒”。幫眾通體貫力執行。

“十窮”即:進窮棚,抬窮頭,窮家祖師供窮樓;窮家也講三綱論,窮家也講三教共九流;窮家鞭竿傳天下,窮家的褡子四海游;窮家的沙璣子(竹板兒)垂耳度春秋;窮家裡面分貴賤,窮家裡面出王侯。

“八要”即:一要天地君親師;二要受祖師爺的教化;三要孝敬父母;四要敬兄愛弟;五要謹遵國法……

“十戒”即:一戒越邊抽舵(不準投鄰居及同行);二戒頂色臥蓮(不準嫖同行之妻);三戒點水發線(不容內奸行徑);四戒引馬上槽(不準暴露自家做的壞事)……

乞丐背布褡子要飯,一進村,須將褡子從肩頭拿下挎放胳膊上,算是“牽馬”;一進人家門口要把褡子放下,算是“拴馬”;之後才例行那套招牌叫喚“大叔、大嬸,賞點……”。行里怕新手面嫩叫不出口,便言“大叔”其實就是“大收”,算是賀祝施主的話。

對乞丐們來說相對於平日裡的清淡遇著紅白喜事就算他們的節日。尤其白事兒,過去有財勢的大戶都要差人去“竿頭”那請些幫眾,招攬抬棺、打幡兒等活計。

西藏至今還保留著“乞丐節”,藏語“薩嘎達瓦”節,節日在藏曆四月十五(漢歷六月)。是日除去例行法事,施捨丐者是一大主題。在轉經路上綿延多少里,一簇簇背著褡褳的乞丐,面露笑意,前頭,施主們提著錢袋子,亦面含微笑,從頭裡一個銅子兒一個銅子兒施捨下去,直到囊中清絕溜溜。場面動人以極。可也就僅此一日而已,還是沾光佛祖的。

傳奇篇 打狗棒法

丐幫幫主嫡傳武學,非丐幫幫主無法傳授之絕妙武功,共有三十六路一十二招八字口訣,為丐幫鎮幫絕學。

三十六路打狗棒法是丐幫開幫祖師爺所創,歷來是前任幫主傳後任幫主,決不傳給第二個人。丐幫第三任幫主的武功尤勝開幫祖師,他在這路棒法中更加入無數奧妙變化。數百年來,丐幫逢到危難關頭,幫主親自出馬,往往便仗這打狗棒法除姦殺敵,震懾群邪。

打狗棒法名字雖然陋俗,但變化精微,招術奇妙,實是古往今來武學中的第一等功夫。打狗棒法共有絆、劈、纏、戳、挑、引、封、轉八訣,“纏”字訣使用時,那竹棒有如一根極堅韌的細藤,纏住了大樹之後,任那樹粗大數十倍,不論如何橫挺直長,休想再能脫卻束縛,“纏”字訣是隨敵東西。“轉”字訣卻是令敵隨己,竹棒化成了一團碧影,猛點敵人後心“強間”、“風府”、“大椎”、“靈台”、“懸樞”各大要穴。這些穴道均在背脊中心,只要被棒端點中,非死即傷。“絆”字訣有如長江大河,綿綿而至,決不容敵人有絲毫喘息時機,一絆不中,二絆續至,連環鉤盤,雖只一個“絆”字,中間卻蘊藏著千變萬化。

傳奇篇 降龍十八掌

第一式亢龍有悔:降龍十八掌中最常使用的一招,取意於周易中的乾卦,乾代表天,辭曰:“亢龍,有悔”是說亢龍(飛向盡頭的龍)雖然當世無敵,但力終有盡時,力盡則悔,悔不可及。所以洪七公教導郭靖亢龍有悔,盈不可久的道理,此招重悔重亢,後盡無窮。

第二式飛龍在天:降龍十八掌中的一招,同樣源於周易。辭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飛龍即翱翔在天空的龍,飛龍在天,看盡世事,所以能發現大人(有道德的人)。這一招由上勢下,借慣性傷人,正如飛龍借有德者而揚名,威力奇大。

第三式龍戰於野:取意於周易中的坤卦,坤者為地,辭曰:“龍戰於野,其血玄黃”,野在這裡作為平地講,玄指黑色,其血玄黃是說血改變了應有的顏色。按古代的思想,龍上在於天,中潛於淵,下見於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指的就是龍處在了不該處於的位置,他的力量同時也被激發了出來,出這招一般在於危難之時的奮力一博,正因為沒有退路,所以此招才無所不辟!

第四式潛龍勿用:源於乾卦,辭曰:“潛龍勿用”,龍潛於淵,其志難測,所以不可用。此招勁收於內凝而不發,但若有敢試其鋒芒者,必受其殃。

第五式利涉大川:源於同仁卦,同人既是同志,辭曰:“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有好朋友聚集起來,暢通無阻,所以去危險的地方也變得安全了。此招表面平平無期,實質上力聚於掌,正如好友的聚集,難凝而易散。如中此招,必定全身筋脈盡碎,死的苦不堪言!

第六式鴻漸於陸:出於漸卦,漸指婦女,辭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大雁降到平地上,他的羽毛可以被婦女用來裝飾。此招之用,在一個巧字,藏巧於拙,用羽為儀。

第七式震驚百里:出於震卦,震就是雷,辭曰:“震驚百里,不喪匕鬯(鬯:一種酒)”本來是說一個人雖然被嚇了一跳但連酒也沒撒掉,但光從名字來理解的話就是說雷電莫大的威力了。這一招生勢雖震人,但對高手卻作用不大。

第八式神龍擺尾:本名履虎尾,出入履卦,履既踏,辭曰:“眇能視,跛能履,履護尾,咀人”意思是說人瞎了一隻眼睛還能看見東西,瘸了一條腿還能走路,但是如果不小踏上了老虎的尾巴,就會被它吃掉。這招專攻背後之人,勁道奇猛,實為降龍十八掌的救命絕招。

第九式時乘六龍:出自乾卦,辭曰:“時乘六龍以御天”自古傳說五嶽為中華靈氣之所在,每岳各有神龍鎮守,加以姬黃帝(就是軒轅黃帝)之應龍,是為六龍。六龍齊出,王道浩然,其勢之大,蓋地鋪天,為降龍十八掌最有王道正氣的一招。

第十式密雲不雨:出自乾卦,辭曰:“密雲不雨,時或有風”雨雲很多了但不下雨,那是由於在等待著颳風。此招不在於密雲不雨,密雲不雨只是力量的積累,而真正的殺手卻在時或有風上,風聲(時機)一起,敵人便萬劫難逃了。

第十一式損則有孚:出自損卦,損就是不利的方面,和益卦相反。辭曰:“損,有孚”孚就是信用,辭曰:“自上至下謂之損”本句是說雖然守了信用但卻沒辦成好事。此招出招和飛龍在天相似,自上而下,然損卻接益,辭曰:“自下至上謂之益”,變招猶如異軍突起,讓人防不勝防。

第十二式履霜冰至:出自坤卦,辭曰:“履霜,堅冰至”踩到了霜,就應該想到大冰雪要來了。這招招如其名,初時似柔弱無力,但如敵人膽敢進招,就如暴雪突降,後勁無窮。

第十三式羝羊觸藩:出自大壯卦,辭曰:“羝羊觸藩,贏其角”兩隻羊角力,贏的用的是它的角。這招用途不是很好解釋,大概是說要用有力點來傷敵。但“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邃。”運用不當相信會反受其害。

第十四式見龍在田:出自坤卦,辭曰:“見龍在田,大貞”就是說看見龍在田中會有好是發生。這一招掌力霸道異常,為降龍十八掌最強的一招,取名見龍在田,既是說一掌打去,敵人完蛋大吉。

第十五式突如其來:易經:坤卦:上六:戰龍於野,其血玄黃。

第十六式或躍於淵:易經: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

第十七式魚躍於淵:易經:大壯卦: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第十八式雙龍取水:源自履卦:易經:履卦:履:履虎尾,不□人,亨。可是這講的是虎尾,不是龍尾

傳奇篇 崆峒派

崆峒向來是天下聞名的道教聖地,傳說中的仙境。幾十年前,一位牧童在山中遇仙,學到了世間難以想像的奇妙武術。後來這牧童便創立了崆峒派。這個牧童即是崆峒派開山祖師木靈子,傳說木靈子的武功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是以近年來崆峒派勢力日益鼎盛,頗有與少林等名門大派抗爭的實力。木靈子更以一身驚世駭俗的七傷拳聞名於天下。木靈子為人最是嫉惡如仇,年輕時就在江湖中行俠仗義,憑著那手獨步天下的七傷拳,不知剷除了多少惡人,又挽救了多少無辜。現在雖年已漸高,脾氣人不減當年。見到有人作惡事,定會嚴加懲戒,對本門弟子更是責之甚苛。然崆峒現在的大師兄陳漢京立身極為嚴謹,因此頗得垂青,據說已經獲得了木靈子的三成真傳——

崆峒派武術

崆峒武術創始於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與少林、武當、峨嵋、崑崙並稱為我國著名五大武術流派。始祖是飛虹子,早年在少年寺學藝,後隱居崆峒山習道研藝。崆峒派武術吸收了少林、峨嵋、武當武術的精華,其手法、套路、技擊功夫自成一體,講究實打、實拿、以強身健體和增加功力為目的。崆峒派武術的特點是“奇兵”(奇特兵器),它不屬於十八般武器,形式各種各樣,小巧玲瓏,攜帶方便,不易被對方發現,交手時往往能出奇制勝。神門拳是崆峒武術的最高武功,可拳打不實,用意而不用力,是崆峒派武術出神入化、登峰造極的功夫。

傳奇篇 馬幫

馬幫是近代雲南的主要運輸工具。在1910年滇越鐵路通車和1935年滇緬公路通車以前,雲南境內並沒有大的交通幹線。所有貨物的長短途運輸全靠人背馬馱。即便是在兩條交通幹線開通以後,雲南除交通幹線以外的其他地區,主要交通工具仍是馬。雲南馬幫進入思普以前,由於這一帶山高林密、氣候炎熱,是有名的煙瘴之鄉,而且路上有峭壁深澗,山中有餓虎猛獸,河裡有毒蛇蠍子,沿途還有土匪的騷擾,有“窮走夷方”之說。因此,雖然關於這一片地區產茶及雲南飲用這一地區所產茶葉的情況,唐代就見於文書記載。唐樊綽《蠻書》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合烹而飲之”。所謂銀生城界就是現今思茅、版納一帶。但由於受交通條件、運輸工具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使得大量茶葉一直待沽山中。雲南馬幫的介入,為普洱茶大量外運提供了交通運輸工具。據《續雲南通志長編》載,民國年間“滇茶除銷本省外,以銷四川、康、藏為大宗,間銷安南、暹羅、緬甸及我國沿海沿江各省……什九賴乎騾馬,得資水道火車者不多。

雲南馬幫是雲南近代普洱茶貿易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正因為有一支強有力的雲南馬幫隊伍不畏艱辛,克服重重困難進入思普邊區,普洱茶才得已源源不斷地運銷各地,其大規模生產才有了可能。反之,在普洱茶的運銷貿易中,雲南馬幫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發展。雲南馬幫的發展又促進了普洱茶運銷貿易的進一步繁榮,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體系。近代雲南馬幫是普洱茶興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雲南馬幫經營的茶貿易的帶動下,思普邊地的經濟日益發展,南來北往的商人在運輸普洱茶的同時,不僅帶來生產、生活用品,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更為重要的是帶來了內地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及思想觀念。被人們視為畏途的思普邊地得到了很大開發,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普洱茶和雲南馬幫成為思普邊區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因素。

茶馬古道馬幫所經歷的冒險性是人所共稱道的,他們身上最為突出的特徵就是他們的冒險精神。哪怕在今天,那些職業探險家所謂的壯舉,跟當年茶馬古道上的馬幫生涯相比,也會黯然失色。

為了生存,為了貿易獲利,馬幫們幾乎是以自己的生命去冒險。這種冒險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意上的冒險。馬幫大多活動在現代商業社會遠未成熟的時期,法律不僅不完善,在許多地區簡直形同虛設,馬幫要做的每一筆生意,都有著極大的風險,加上政治局勢的極不穩定,更增加了這種風險。有的人固然因為馬幫貿易而興家發財,但更多的人幹了一輩子甚至幾輩子,仍然一無所有。二是面對嚴峻的大自然的冒險。馬幫運行的茶馬古道各條線路,自然環境都異常危險艱苦,風霜雨雪,大山大川,毒草毒水,野獸毒蟲,瘟疫疾病,隨時隨地都能置馬幫於死地。絕大部分時間的野外生活,對任何一個趕馬人和馬鍋頭都是嚴峻的考驗。不知有多少趕馬人和馬鍋頭就這樣棄屍荒野,死於異國他鄉,有時甚至連收屍的人都沒有。三是土匪強盜的威脅。當時的西南地區,土匪強盜十分猖獗,儘管馬幫都是全副武裝,但仍不時遭到土匪強盜的襲擊,死人損貨的事時有發生。這種種特殊的生存境況,決定並造就了馬幫的冒險精神。

所以,乾馬幫就等於冒險,就等於拎著腦袋找飯碗。只要走上了馬幫路,就等於立了軍令狀,是死是活,是找錢發財還是血本無歸,全靠馬幫自己的運氣和能耐了。在過去,眾所公認,無論在西南哪個地方,能幹馬幫的都是些勇敢的人,是些意志堅定、能力高超的人。

對要生存、要發展的馬幫來說,冒險並不僅僅是拿生命財產作孤注一擲,而是需要非凡的膽識、堅韌的毅力、勇敢的氣魄和卓越的智慧等等一系列美德。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們身上正好體現了這些東西。

傳奇篇 天山派

靈鷲宮遠在天山,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卻悄悄控制著中原至東南沿海大多數江湖幫會。所以江湖上談起天山派,不談“天山”,往往用“宮裡”代替。

靈鷲宮當然不在雪山峰頂,而是在天山南麓一處溫暖濕潤的所在。眾多弟子居住於此,靈鷲宮實際上即是集市、也是城堡。因為方園百里皆是其控制範圍,所以靈鷲宮從未經過刀光劍影,一派安樂祥和景象。

天山童姥是天山唯一的神,見過她面目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人只是從血腥的江湖故事裡聽到過這個恐怖的名字——

戰鬥特色

天山靈鷲宮的武功以詭異著稱,常人看來天山弟子幾乎是一個鬼魂。

實際上天山弟子的攻擊也是外家功夫,但只有敵人才知道他們同時給予的寒冰傷害。而且他們的攻擊在關鍵時刻會連連爆擊,所以輕視他們的人大多已不在人世。

真正讓所有武林中人膽寒的是,天山弟子在戰鬥中身形飄忽,可以瞬間隱沒自己,待合適時機實行一擊必殺或者點穴定身。不光自己,他們還有隱沒同伴的能力,幾個天山弟子幾乎可以在瞬間隱沒整個軍隊。

天山弟子,是天生的刺客——

門派特色

玄冰術:天山武功,以寒冰見長,掌中帶冰,冰中有氣。天山玄冰,已非尋常之水結成,可以在烈日炎炎之下,經久不化;可以在寒冬之日,瞬間蒸發,化作殺氣。天山弟子用冰,如同星宿用毒、峨嵋用符,是武林中大大出名的制敵手段。玄冰術的作用就是不管何時何地,掌中成冰,好似憑空抓取一個物件一般。

采冰術:采冰術是天山的內家功夫,采凍的修煉,才使得玄冰術的掌中成冰變成可能。但采冰術的修煉並非一日之功,天山弟子對這門技藝的修煉是最刻苦的。

御雕:天山有大雕,名曰靈鷲。這也是天山靈鷲宮名稱的由來。靈鷲翅短掌寬,不善飛行卻善奔跑——

縹緲天山

縹緲峰海拔不高,沒有冰雪,反而多霧,一年中倒有半年無法看清山中面貌,所以叫做縹緲峰。天山盛產雪蓮,但如果從縹緲峰靈鷲宮出發,登至雪山頂採集雪蓮,也是一條艱難而危險的路。

靈鷲宮裡,大多是中原漢人,但也和平相處很多當地各族人士,他們為靈鷲宮的日常運作辛勤工作。

靈鷲宮裡泉水多,而且是雪山冷泉,冷泉水有兩大好處,一個是可以變成天山弟子掌中玄冰為殺人利器,另一個是適合澆灌葡萄,讓葡萄甜而不膩,肉厚汁多,所以靈鷲宮的葡萄也是西域最佳。

傳奇篇 星宿派

星宿一派,源於北宋時期的逍遙派。星宿派的開山祖師丁春秋,師承是逍遙派。逍遙派的武功是道家的一派,講究的是修身養性,延年益壽,但是丁春秋一生精於煉毒,已不同於道家的煉丹。星宿派的功夫基本都是丁春秋叛師後自創,主要在“毒”字上下的功夫。掌上帶毒、暗器上帶毒、化功大法吸人內力,江湖上人提起,無不談虎色變——

一星宿掌門:

丁春秋(收徒)

童顏鶴髮,原是逍遙派徒弟。後叛逍遙,自創星宿一派,成了星宿開派祖師。丁春秋精於煉毒,任何功夫上都帶有著劇毒。丁老仙性喜聽人為他吹噓。所以,門下弟子未拜師前得先練得一身厚顏無恥功夫才能大拍馬屁,投師所好。因為星宿派聲名不佳,所以想要拜老仙為師得先在武林中有一番作為,成為人人痛恨的魔頭(負神10萬點),還得對於用毒一事頗有根基(基本毒技50級)才方能如願。

二二代弟子:

「大師兄」摘星子

丁春秋的大弟子。聽說他的年紀是師門兄弟中最輕的,但武功卻也是最高的。星宿派大師兄的權力很大,所以如果是晚輩,摘星子根本不屑一顧。不過,要是是同輩,偶而他還是會指點一二。目前躲藏於星宿海深處的山洞中,據說他得到了本書籍正在勤練暗器手法。他對於暗器頗為熟悉,通常身邊都會帶著些小玩意兒,可以試著和他要。另外,只要不是丐幫弟子,他都願意收之為徒。

「二師兄」獅吼子

星宿老仙門下弟子,武功號稱排行第二,僅次於大師兄摘星子而已。現在把守著通往星宿海以及星宿派的帳篷,不讓外人闖入。空閒時他也會指點門下弟子武功。不過,他痛恨乞丐以及江湖上正派之人。所以,若要拜他為師得先有一定的惡名(負神1萬點)才能如願。

「三師兄」天狼子

身形奇矮,武功平平。不過既然位居於星宿三師兄,代表還是有些功夫的。只要不是丐幫弟子,他一律肯收之為徒。

「八師兄」出塵子

星宿老先門下弟子,武功號稱排行第八。他的身材矮胖,可手中握的鋼杖卻又長又重。他近日努力練習,據說武功已有小成,對大師兄已造成威脅,總想法子將其除去。

「小師妹」阿紫

段正淳和阮星竹的女兒,有個姐姐名為阿朱。但因為阮家家教嚴格,阮星竹不得不將兩個女兒送出去。阿紫就這樣輾轉流落到青海拜入了星宿派。因為天資聰穎,所以常常能別出心裁地拍星宿老仙馬屁,極受老仙喜愛。聽說她知道老仙一種獨特的練毒法門,不過,需要香來輔助。另外,只要不是叫化子,這位小師妹都願意代師收徒的。

三五代弟子:採花子

號稱是星宿派的一個小嘍羅,武功雖不好,但生性淫邪,經常姦淫良家婦女,是官府通緝的犯人,故而星宿派名義上也不承認有這個弟子。

四鼓手、號手、鈸手若干

時不時可以聽到他們吹打演奏讚揚星宿老仙——

內功:化功大法

輕功:摘星功

招架:由相應武技賦予

掌法:抽髓掌

爪法:三陰蜈蚣爪

杖法:天山杖法

暗器:飛星術:拜師

使用毒藥:煉心彈、碧磷針、逍遙三笑散

傳奇篇 逍遙派

傳說中的神秘門派,其具體地址,起源等尚無確切說法。由“函谷八友”的稱呼推測,逍遙派基地應在函谷關附近某山頭上。

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峽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之中,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軍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1944年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都是在這裡進行的。

函谷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著“紫氣東來”、“老子過關”、“雞鳴狗盜”、“公孫白馬”、“唐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唐太宗、唐玄宗、司馬遷、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馬光等歷史名人志士臨關吟詩作賦,流傳至今的有100餘篇——

主要武學:

北冥神功(包含化功大法)、小無相功、八荒六合惟我獨尊功、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生死符、凌波微步、傳音搜魂大法等。

武功有:.

北冥神功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小無相功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天山杖.

羽奇劍如意刀逍遙龜息功

寒袖拂穴.五斗米神功.地火功.白虹掌.

周公劍.傳音搜魂大法.凌波微步[輕].月影舞步[輕].

采燕功[輕]憑虛臨風[輕]

拳掌劍: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

內功:北冥神功、小無相功、八荒六合惟我獨尊功

輕功:凌波微步

暗器:生死符

寶物:掌門七寶指環

逍遙心法逍遙掌法逍遙身法七星陣[門派神功:凌波微步北冥神功]

注1:八荒六合惟我獨尊功,主攻手少陽三焦經(內分泌系統),修煉時必須吸飲鮮血,不然無法修煉,這與逍遙派基本宗旨不附,似為童姥自創,但其修煉時年方六歲,不可能自創內功,所以在此採信漫畫版的說法:這功原名純陽至尊功,屬至陽,不適合女子修煉,童姥心高氣傲,將至陽功倒轉修煉為至陰,並易名為八荒六合惟我獨尊功。這也就解釋了她虛竹倒轉內息製造寒冰時是那么自然(要知道歐陽峰逆煉九陰真經時最後可瘋了),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她會成為侏儒,並且會返老還童:正常的內功硬倒過來煉不出事才怪,看看歐陽峰就知道了。

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來源於我佛出生時所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新版中或許因為作者覺得未免有辱佛祖,將其改名“地久天長長春功”(丁春秋似乎也會)

注2:逍遙派也有用無名指版本的彈指神通:將丹田中的真氣,先運到肩頭巨骨穴,再送到手肘天井穴,然後送到手腕陽池穴,在陽豁、陽穀、陽池三穴中連轉三轉,然後運到無名指關沖穴,以無名指運真力彈出去——

逍遙派已知第一代掌門:無崖子

逍遙派已知第一代弟子:天山童姥,李秋水

逍遙派已知第二代掌門:虛竹

逍遙派已知第二代弟子:蘇星河,丁春秋(後被逐出師門),段譽(曾在琅繯石窟拜李秋水的石像為師,或說拜李秋水為師也不為過,且他亦已學了逍遙派的武學,如凌波微步,北冥神功等,亦可算是逍遙派的一分子,身份為虛竹之師兄)

逍遙派第三代弟子:康廣陵、范百齡、薛慕華、吳領軍馮阿三苟讀李傀儡石清露——

函谷八友

蘇星河收了八個弟子,他自己是個通才,弟子則是在學武功之外,每人修一門工藝專科,可說是通才與專才之間的“中庸之道”,倒也切合現代“主修、副修”的意念。原意武功是“主修”、工藝技術是“副修”,還是剛相反,殊難稽考,但是八弟子結果成了工藝專家、副習武功,卻是事實。

蘇星河為使弟子免於禍,把八人同逐出門牆,從此不見,這八人不敢再以師兄弟相稱,但眷念師門情深,於是紀念在函谷關學藝之地,並稱“函谷八友”。

函谷八友,大哥琴顛康廣陵(康是嵇康,晉代名士,善彈琴,最出名的就是廣陵散,廣陵從此而來),習琴,純直而脾氣拗執

二哥棋魔范百齡(明代有一圍棋大家名過百齡),學的是圍棋,以磁鐵棋盤作武器,薛慕華雖稱他天下少有敵手,但他天資似乎不高,參詳蘇星河擺出的珍瓏,就幾乎嘔血斃命。

三哥書呆苟讀(苟是從荀子的荀化出來的,讀是讀書);莫說理論無能,他幾句說話,競教玄痛頓悟,即時圓寂。

四哥畫狂吳領軍(吳是吳道子,領軍是這位仁兄以前的官銜),擅丹青。

五哥神醫薛慕華(“薛”所“慕”之“華”者,華佗也),是讀者最熟悉的一個,蕭峰攜阿朱到聚賢莊求醫,求的就是這位薛神醫。後來蕭峰被蕭遠山救走,阿朱留在莊上,還是給薛神醫救治過來。這才有阿朱與蕭峰的動人戀情。(金庸小說之中有神醫不少,除了薛慕華之外,《倚天屠龍記》有蝶谷醫仙胡青牛、《笑傲江湖》有殺人名醫平一指,都是醫術高明而行事古怪的人物。)

六哥是巧匠馮阿三(這似乎沒什麼來歷),是位帶藝投師的,入門前就已經是個巧匠了,學的是土木工藝,是木匠兼巧匠,薛神醫莊院的奇妙機關便是他所參破。

七妹花痴石清露(石上清露,雖無半個花字,一幅工筆花鳥圖已然躍然眼前),是蒔花聖手,使用花粉迷倒人。

八弟戲迷李傀儡(李是唐明皇李隆基,是他開創了梨園,傀儡戲是最早的戲劇形式),痴迷戲文,時而扮唐明皇、時而扮梅妃,在七情六慾,戲假情真中漸入瘋癲,但骨氣強而性剛烈,武功雖低而寧死不屈,那完全是他自己的角色。

武學宗師 太極宗師——張三豐
張三豐(生卒不詳),據道教界推測,其活動時期約由元延佑(1314~1320)年間到明永樂十五年(1417)。《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七方伎》稱,元﹑明著名道士。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一作“君寶”)﹐號玄玄子。以其不修邊幅﹐人稱張邋遢。在各種張三豐的傳記或有關他的材料里,還有全弌、玄玄、三、三峰、三豐遯老、通、玄一、君實、居寶、昆陽、保和容忍三豐子、喇闥、邋遢張仙人、蹋仙等諸多名號。

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自稱張天師後裔。傳說其丰姿魁偉﹐大耳圓目﹐須髯如戟。無論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無恆。居寶雞金台觀時﹐曾死而復活﹐道徒稱其為“陽神出遊”。入明﹐自稱“大元遺老”。時隱時現﹐行蹤莫測。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覓之不得。永樂年間﹐成祖遣使屢訪皆不遇。天順三年(1459年)詔封通微顯化真人。張三豐認為古今僅正邪兩教﹐所謂儒﹑釋﹑道三教僅為創始人之不同﹐實則“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趨一也”﹐又稱“一陰一陽之謂道﹐修道者修此陰陽之道也﹐一陰一陽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雲﹕修道之謂教。三教聖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還認為:“玄學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而後可以成仙。”後人編有《張三豐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輯要》。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縣誌》卷二中有這樣記載:南召縣太山廟鄉口子河裡有“張三豐故里石碑”一通,碑後有其草庵遺址。1917年此處立“張三豐初居此地,而道成於天寶觀”石碑一通。(一說遼東懿州人)由於張三豐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給他三個賜號。即明英宗賜他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史書記載張三豐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寒來暑往僅一納衣,雨雪天氣蓑衣著身。1258年,宗教界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辯論。蒙古大汗蒙哥親臨主持,嵩山少林寺長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張志敬分別率隊參加舌戰,結果道教遭到慘敗。從此,道教日漸衰沉。但一個世紀後,張三豐在武當山創立一個新的道派——三豐派,掀起了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的最後一波,並成為武當武功的創立者。

張三豐年幼時教他學習道教經書的啟蒙老師是碧落宮的白雲禪老張雲庵。中年時與他論玄談道、使他毅然出家的是丘真人。老年時終南山傳播秘訣,使他得道的是火龍真人。這樣,不僅自己出自低微,而且所跟隨的這三位道士也皆不見於經傳,在社會上影響很小,收不到驚世駭俗的效果。於是,張三豐在自稱江西龍虎山張天師的後裔的同時,還自稱師承華山睡仙陳摶老祖。他在《蟄龍吟》最後幾句道:“天將睡法傳圖南,圖南一派儔能繼,邋遢道人張半仙。”他又在《太極煉丹秘訣》中稱陳摶為“希夷老祖”,稱火龍先生為“吾師”,並宣稱,火龍之所以沒有名氣,是因為他輕視浮名,所以連姓名都沒有留下,僅僅給後人遺留一首絕句便離開了人間。其絕句云:“道號偶同鄭火龍,姓名隱在太虛中。自從度得三豐後,歸到蓬萊弱水東。”後來,崇奉張三豐的清代道士李西月因此而將三豐派歸為以陳摶為代表的隱仙派,並排列其師承統序為:“麻衣傳希夷,希夷傳火龍,火龍傳三豐。”事實上,陳摶是否有火龍這個弟子,還大有疑問。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張三豐確實繼承了陳摶以來道教宗師的三教同一學說和內丹煉養思想。

誠然,自唐以來三教合流已是一股強大的潮流,但三教的彼此攻伐卻從未停止過。元朝時有儒士論及三教,說佛是黃金,仙是白玉,儒是糧食,指出金玉雖貴,但有它無多,無它不少,而社會不可一日無糧。這個視佛、道如金玉的比喻背後隱藏著對佛、道的貶斥。張三豐倡三教同一之說,實際上是為道教辯護,替“邪道”開脫。他只承認有正邪之別,否認有三教之分,所謂三教不過是創始人不同而已。他說,儒、佛、道都講道,它們的社會功用都是“修身利人”,“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濟時”,佛家“悟道覺世”,道家“藏道度人”,同孔子一樣,老子所傳的也是“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理論。儒家修養人道,仙家修煉仙道。張三豐把二者聯繫起來,以修人道為煉仙道的基礎,強調無論貴賤賢愚,老衰少壯,只要素行陰德,仁慈悲憫,忠孝信誠,全於人道,離仙道也就自然不遠了。他巧妙地把道家的內煉思想同儒家的道德學說牽合在一起,說:“人能修正身心,則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這些說法較之於先前的道教宗師可謂別具一格。

張三豐還別出心裁地給儒家倡導的仁義與道家煉丹的鉛汞畫等號,稱“仙家鉛汞即仁義的種子”。在他那裡,陰陽家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儒家五德的仁義禮智信和人體五經的肝肺心脾腎是一一對應的。他在《五德篇》中說:“仁屬木也,肝也;義屬金也,肺也;禮屬火也,心也;智屬水也,腎也;信屬土也,脾也。”心有五德,身有五經,天地有五行,皆缺一不可,心無仁者必無養育之念,其肝已絕,而木為之槁枯;無義者必無權宜之思,其肺已絕,而金為之朽鈍;無禮者必無光明之色,真心已絕,而火為之衰熄;無智者必無清澄之意,其腎已絕,而水為之昏涸;無信者必無交孚之情,其脾已絕,而土為之分崩。所以說“德包乎身,身包乎心,身為心用,心以德明,是身即心,是心即身,是五德即五經,德失經失,德成身成,身成經成,而後可以參贊天地之五行”。這種觀點的奇妙是空前的,其比附也是絕後的,沒有多少科學價值和社會作用。

張三豐著述豐富,諸如《大道論》、《玄機直講》、《玄要篇》,被後代收積成集,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張三豐先生全集》。其中不少篇章為後代奉道者所推崇,稱他的《大道論》窮盡性命歸真之道,發微聖賢仙佛之理。不過,張三豐的傑作當稱《無根樹》丹詞。千百年來道家理論玄奧,文字晦澀,不能為社會所廣泛接受,從而阻礙了道教的深入傳播。張三丰采用歌詞的體裁、通俗的文字把玄奧的修真理論化為膾炙人口的曲詞《無根樹》。這篇無根樹共24首,包含了張三豐的全部修真理論和方法。只要細細領悟他的《無根樹》,就會打開通玄路,就能步入仙道門,正如他在《自題無根樹詞》中所說的那樣“要知端的通玄路,細玩無根樹下花”。

現擇其中幾首以窺探張三豐的修煉主張。

無根樹,花王幽,貪戀榮華誰肯休。浮生事,苦海舟,盪來飄去不自由。

無岸無邊難泊系,常在魚龍險處游。肯回首,是岸頭,莫待風波壞了舟。

丹詞開宗指出人生貪戀榮華富貴,猶如在苦海里漂泊,時常處在危險之中,規勸世人要超脫名利,及時修煉,“莫待風波壞了舟”。無根樹,花正微,樹老重新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傳與修真作樣兒。自古神仙栽接法,大老原來有藥醫。訪明師,問方兒,下手速修猶太遲。這詩針對年老體衰者提出,如果老年不自暴自棄,煉好精氣神三寶,以性接命,仍然可以返老還童。無根樹,花正青,花酒神仙古到今。煙花寨,酒肉林,不斷葷腥不犯淫。犯淫喪失長生寶,酒肉穿腸道在心。打開門,說與君,無花無酒道不成。後代對這首詞的理解很不一致。一些人抓住末句“無花無酒道不成”,說張三豐為酒色神仙;而張三豐的崇拜者則把“花酒”解釋為人身元氣,並非實指煙花酒肉。其中“不斷葷腥不犯淫”和“犯淫喪失長生寶,酒肉穿腸道在心”倒似主張戒淫不戒酒。

無根樹,花正孤,借問陰陽得類無?雄雞卵,難搶雛,背了陰陽造化爐

女子無夫為怨女,男子無妻為曠夫。嘆迷途,太模糊,靜坐孤修氣轉枯。

張三豐以雌雄、夫妻的淺顯道理說明陰陽相搶的深奧理論,從而指出不能孤修性或命,而必須性(心理)命(生理)雙修。無根樹,花正圓,結果收成滋味全。如朱橘,似彈丸,護守提防莫放閒。學些草木收頭法,復命歸根還本原。選靈地,結道庵,會合先天了大還。描繪還丹的景象,點明只要毫不懈怠地修煉,即可把精氣神融合在一起,結成貌似朱橘、彈丸的純陽之物,就能返璞歸真了。無根樹,花正雙,龍虎登壇戰一場。鉛投汞,配陰陽,法象玄珠無價償。此是家園真種子,返老還童壽命長。上天堂,極樂方,免得輪迴見閻王。此言陰陽相配、三寶合煉之法。如果性情持聚,精神凝結,陰陽相配,一氣混合,就完全可以達到返老還童、延年益壽的修煉目的。

無根樹,花正奇,月里栽培片晌時。摯雲手,步雲梯,採取先天第一枝。

飲酒戴花神氣爽,笑煞仙翁醉似泥。托心知,謹護持,惟恐爐中火候飛。

這一首則主張採取口訣在乎性定情忘,迴光返照,進而真氣自生,漸入佳境,就好像戴仙花、飲仙酒,其樂無窮。但是,得藥入爐又需要便宜溫養,神明默運,謹守護持,一意不散,否則就會火候差失,爐毀丹飛。

張三豐在內丹修持的各個環節,諸如戒欲、採藥、煉藥等各有一首詞加以闡述。就其內容而言,可以說沒有超乎前人的獨到之處。但是,他卻突破了長期以來道學文字艱深玄奧的規束,把魏伯陽《參同契》、陳轉《無極圖》、張伯端《悟真篇》的鍊形、保精、調神、運氣、歸真還原等修真理論以通俗易懂的歌詞形式表現出來,這便是張三豐在促進道教思想傳播方面的貢獻。後世道眾因此對他的《無根樹》推崇備至,說它“吐老莊之秘密,續鍾呂之心傳”,不少道教宗師不厭其煩地對《無根樹》進行注釋闡發,其中以清代龍門派傳人劉一明和內丹西派始祖李西月的注釋最為詳實和精到。對張三豐本人道教也極為崇拜。明清時出現的道教派別幾乎都同張三豐有聯繫,寶雞三豐派、武當三豐派、王屋山三豐派、三豐自然派、三豐蓬萊派、三豐日新派等相繼出現。據統計,清末時奉張三豐為祖師的道派就達17個之多。其中不乏影響較大的派別,如道光年間李西月自稱遇張三豐親授秘訣,講道納徒,活躍於四川樂山一帶,創立了當時最大的道派之一。

傳說故事

張三豐歸隱武當,人稱隱仙。他最恨某些道士,修了幾年道,學得了一丁半點秘術,便藉此去巴結權貴,換取榮華富貴。偏偏明朝中期的幾個皇帝都崇信道教。比如嘉靖皇帝,二十年不早朝,幾乎天天在宮中做醮事,給仙上章奏。章奏用的文書有專門格式,稱為“青詞”。嚴嵩等人青詞寫得好,深得皇上寵愛,高居相位,人稱“青詞宰相”。至於得寵的道士,有的竟然被封為三公。因此,社會上一班阿諛奉承之徒,紛紛混進道士、方士隊伍,想走終南捷徑,撈取榮華富貴。張三豐對此十分憤慨,常常施術戲弄懲罰這群道門敗類。後人蒐集這類故事共有七個,稱做“七戲方士”。這裡只講其中的兩個。

方士郭成顯,原是個無賴。學過一種稱為五雷法的道術,能役使五方雷霆,斬妖捉怪,呼風喚雨,據說開始時頗有靈驗,因此想入京師借術圖個進身之階。張三豐在途中候著他來,自稱“賽天師”一見面就對郭說:“你身上藏著五雷正法的秘訣吧?”郭一聽,知道他未卜先知,定是神人,不敢隱瞞,連聲稱“是”。賽天師說:“我還有‘六雷法’要賜給你,只要依法施行,能夠召來天仙,化為美女,跨上鸞鳳,遊戲人間。近來李孜權傾中外,你挾著這法術去投靠他,那顯赫高官馬上可以獲得。”郭一聽大喜,急忙叩頭請他傳法,事訖又叩頭辭謝。郭到了京師,先向李孜省演五雷法,孜省也信此術,引為同道。郭趁機得意地笑著自誇:“還不止這些哩,我還有六雷法,傳授此法的人說,用它能召來天上美貌的仙女。”李一聽便催著郭成顯快快演法。郭卻趁機搭起架子來,先讓搭起法壇,周圍布置,務求全套精緻行頭,掛紅燈,圍翠幔。一切布置就緒,方擇日登壇演法。李家的侍妾和下屬,紛紛或遠或近地趕來觀看。且說郭成顯在壇上作起法來,果然有四五位仙女跨騎赤色虬龍降在壇上。其中兩位尤其美貌,清囀歌喉,唱起曲來。音節清脆,歌聲如怨如慕,似諷似嘲,孜省手下的門客術士都聽得呆了。忽然雷雨當空,風颳黃沙,滿壇燈火一時吹滅,似乎狐精鼠怪趁機都跑了出來。一陣工夫,這一切又都消失,天際只有纖淡的雲片,彎彎的月亮掛在檐頭。隱約聽到有呻吟聲從法壇深處傳來,點起燈燭一照,卻見有四五個李家的侍妾,赤身裸體各跨著個傻大漢——都是李孜省搜羅來的術士——僵在那兒,家奴過去強扶他們進去。再看郭成顯,還站在法壇上,滿口糊塗話,正得意揚揚在作法呢。李孜省又羞又怒,提劍上去將郭斬為兩段,拋屍在後花園池塘中,並嚴令家人不得外傳。但這般醜事,哪有瞞得住的,第二天就傳遍大街小巷了。

有個道士鄧常恩,僥倖做到太常卿這一高官,他為人極為陰險狠毒,曾經暗害一人致死。那人陰魂不散,化為厲鬼,常在鄧府作怪。鄧在做道士時,就聽說太行山西有位馬仙翁,能用神箭射鬼,人們去求他,真是萬試萬靈。於是派徒弟陳歪兒去求馬仙翁的箭術。陳歪兒奉命上路,行至中途,碰見個道人,神態軒昂,手執長弓,腰插七箭(長弓寓“張”,七箭,寓“三豐”二字筆畫七劃),自稱能射鬼,百發百中。陳對他半信半疑,因是同路,且跟著同行。晚上,在一座破廟中過夜。這兒林深月黑,篁竹古木中傳來啾啾鬼叫,陳歪兒十分驚怕,道人卻說:“不用怕,你正好可以看我的神箭。”便在窗隙中一箭射出去,只聽到那鬼哀號著逃去,陳這下大為欽服。次日早晨,叩頭懇請道人傳他法術。道人倒也慷慨,立即傳給他神箭之術。陳歪兒回來見師父,謊說:“馬仙翁外出,尋找不到。幸而托師父的福,在路上遇見神仙傳了箭術。”常恩聽後大喜。這天夜間月色朦朦,府中花園鬼聲又起,急忙讓陳顯一顯他的神技。常恩自己則轉過迴廊,在對面樓上監視。陳戒備不懈,忽然見一鬼飛入對面樓上,陳便挽起強弓,一箭射去。箭聲響處,只聽大叫一聲,有什麼東西應弦而倒。忙點起燭火照看,卻是鄧常恩,幸而箭未中要害,只射傷了左臂。回頭再找陳歪兒,早已逃之夭夭了。

嶗山道教

張三豐龜背鶴形,儀表神異。而他雲遊的去處也多是具有悠久仙道傳統的名山大川。據其所著《雲水集》中《東遊》一詩所述:“此身長放水雲間,齊魯遨遊興自閒。欲訪方壺圓僑客,神仙萬古住三山。”在東遊齊魯仙境的過程中,素為海上仙山的嶗山自然成為張三豐尋訪的一個重要目標。

1277年,張三豐第一次來到嶗山。他在明霞洞後山的洞中修行了十多年,之後便開始西行和南遊繼續尋師。他浪跡天涯,歷盡艱辛,為的就是能遇到真正的道門明師給他以指點。尤其在宋元以來道教內丹學興盛的趨勢下,得承內丹養生的秘訣大道更是當時張三豐所尤為冀望的。終於工夫不負有心人,1314年張三豐六十七歲時在全真道祖庭所在地——陝西終南山,得拜“希夷高弟子”火龍真人為師,蒙其授修真要道。終南學道四載後,三豐復奉師命出山隱世修行。在這期間,他精研勤修內丹養生之學及武學技擊之法,並能將此兩門絕學融會貫通,自成體系,從而使其道家內外雙修功夫達到出神入化的高超境界。特別是他在武當山面壁九年,開創了丹武合一的嶄新的道教派別,為中國道教史和武學史寫下了光耀千古的篇章。

伴隨著一身的仙風道骨,已經成為一代宗師的張三豐於1334年第二次來到嶗山。他先後在太清宮前的驅虎庵、玄武峰下的明霞洞等處修行多年。在這段時間中,他的道學修為更加超俗,甚至可以達到“散則為氣,聚則成形”的境界。而這時的張三豐也開始留心著述,今天我們看到的《張三豐先生全集》中不少論著都是在嶗山的庵、洞中完成的。以《玄機直講》、《道言淺近說》、《玄要篇》、《無根樹詞》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道學著作對後來的道教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永樂二年(1404年),張三豐第三次回到嶗山。初時住在山民蘇現家中,後入深山埋名隱居。這一時期張三豐通過移栽花木對嶗山道教宮觀的園林建築作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他移植了“耐冬”山茶。據明代崇禎年間御史黃宗昌編撰的《嶗山志》記載:“永樂年間張三豐者,嘗自青州雲門來於嶗山下居之。邑中初無耐冬花,三豐自海島攜出一本,植於庭前,雖隆冬嚴雪,葉色愈翠。正月即花,蕃艷可愛,齡近二百年,柯乾大小如初。”這株植於太清宮三官殿的耐冬山茶,至今猶存。它高近7米,合圍近1.8米,專家估算樹齡約600餘年,與史志記載張三豐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所植,在時間上完全吻合。現在國內植物學界的學者對這株山茶樹有很高的評價,認為即使在四季如春的山茶之鄉雲南,像這樣的樹齡和長勢也是非常罕見的,更不要說在冬季冰封千里的北方了。可以想見,內丹養生功深的張三豐真人當年植下這傲寒長生的“耐冬”山茶,很大程度上正是象徵了道教哲學及修煉中所主張的“我命在我,不屬天地”以及“道在養生”、“仙道貴生”的深刻思想。而此山茶怒放之時,又似落了一層厚厚的紅色的雪,其美景又給文人墨客以靈感。清代大文學家蒲松齡在嶗山居住時即受此山茶花樹之啟發,寫下了《聊齋志異》中的名篇《香玉》。文章中身著紅衣,令人見而忘俗的花神“絳雪”,其實就是蒲老先生對張三豐手植的這株山茶花樹所進行的藝術塑造。而隨著《聊齋志異》成為世界文學名著,嶗山山茶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今天,嶗山及青島各處都有“耐冬”山茶,實在是張三豐真人的一大功勞。而自張三豐以後,嶗山各道教宮觀也開始大興栽植名貴花卉之風:太清宮除山茶外陸續從南方引栽了桂花、梅花、燈台花、銀薇、小葉黃楊等;上清宮則引植牡丹、玉蘭、紫薇、芍藥等;其他玉清宮、華樓宮、明霞洞等亦均各有名花引植入院。所以,張三豐當年在嶗山移栽樹木花卉,為中國道教宮觀園林增添了意韻深遠的哲學底蘊和美學內涵,對明朝以後的道教建築文化產生了相當重要的影響。當時全國各地較著名的道教宮觀,都非常重視具有象徵意義的花卉樹木的栽培,而且不同派系的道觀長期栽種象徵本派特色的花卉。例如全真道華山派的道觀中多栽植紫薇以象徵門派,這是為了紀念五代時華山道教中傑出的養生和數術大師——陳摶老祖。據傳他著有奇書《紫薇斗數》,乃是與奇門、六壬相比肩的數術絕學。這種以花卉象徵道派傳統的方式,其實也正符合了道家所提倡的“道法自然”思想。

當然,作為以養生武學揚名天下的道教宗師,張三豐三住嶗山更大的貢獻還在於他將所創的道法在嶗山發揚光大。前面已經提到,張三豐出家入道的因緣乃是由於幼年的眼疾。其雙眼得雲庵道長的妙手治療痊癒,而張三豐自此亦深得道教醫學真傳,精通醫理。在他第三次返嶗山後,便將道教醫學和內丹養生結合起來研究,再加上他馳名天下的道家武學功夫,一併傳授給嶗山道士。這樣,直接和間接地培養出了一批發展嶗山道教、光大全真門派的中堅力量。

傳奇篇 九陰真經

據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里的描述,著《九陰真經》的是北宋年間的黃裳。

黃裳原為文官,因校對《道藏》而悟通武學義理。及後黃裳被派遣消滅明教,官兵無能敗陣,黃裳不服,單人匹馬殺傷了明教多人,引來眾人同門尋仇。黃裳不敵逃去,家人盡數被殺。為雪深仇,黃裳隱居40多年,苦思破解敵人武功之道。40餘年後重出江湖,此時仇家均已死去,餘下的當年一個少女,也已年邁。黃裳有見於此,對自己為仇恨而偏執感慨萬分,遂將畢生所學寫成《九陰真經》,傳之後世——

原文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

人徒知枯坐息思為進德之功,殊不知上達之士,圓通定慧,體用雙修,即動而靜,雖攖而寧。

或身搔動,或時身重如物鎮壓,或時身輕欲飛,或時如縛,或時奇寒壯熱,或時歡喜躁動,或時如有惡物相觸,身毛驚豎,或時大樂昏醉。凡此種種,須以下法導入神通。

遍身毛孔皆悉虛疏,即以心眼見身內三十六物,猶如開倉見諸麻豆等,心大驚喜,寂靜安快。

九陰神爪(新版:摧堅神爪)

五指發勁,無堅不破,摧敵首腦,如穿腐土——

篇章及武功

易筋鍛骨篇(一版作:九陰鍛骨篇)

此篇為九陰真經起初的心法,練成後功力等方面均進展迅速。內容提到:「人徒知枯坐息思為進德之功,殊不知上達之士,圓通定慧,體用雙修,即動而靜,雖攖而寧。」不但有打坐修煉的靜功,也有由外而內的動功。

療傷篇

療傷篇係為療傷之用,亦能用以增加功力。由於能練九陰真經者已有一定修為,故療傷對於一般的外傷亦不多提,主要是談及內傷治方面。

點穴篇

此篇只述及點穴方面的要旨,未見有詳細的招式。

總綱

此篇為九陰真經的總綱。以梵文譯音寫成,初版作者為達摩,自無問題,二版卻成為黃裳為免九陰真經落入歹人之手而加防備的一種手段。九陰真經總綱精奧無比,能將修真之士所遇的幻象之類,轉為神通。新版九陰真經總綱更糾正了道家武學偏重陰柔的流弊。

九陰白骨爪/九陰神抓(摧堅神抓)

這套武功相信是最為廣為人知道的九陰真經武功。此功由於多用手指在人頭上插出五洞,極度血腥,故被視為邪功。初版射鵰英雄傳純粹是黑風雙煞錯誤理解九陰神抓的「五指發勁,無堅不破,摧敵首腦,如穿腐土」而錯練正派武學為邪功。新修版中,九陰白骨爪確是邪功,乃是黃裳仇家所練,而摧堅神抓正是破此邪功的抓法。

摧心掌

九陰真經內的武學。新修版亦成為黃裳要破的武學。中此掌者,外在並無任何傷痕,但內里的五臟六腑已然碎裂。

白蠎鞭

九陰真經的鞭法,在新修版才正式定名。所用的鞭極長,但長度由初版到新版,不斷被減短。

移魂大法

為攝心術的一種,實質有如現代的催眠。能用來對付武功高強,但心智不堅的對手。如楊過在《神鵰俠侶》即以此技打敗達爾巴。

蛇行狸翻之術

九陰真經所傳身法,即便在地上翻滾,也是靈動異常。

大伏魔拳

在初版和二版的神鵰俠侶中為「大伏魔拳法」,在新版僅為九陰真經拳法中一招的名字。這拳法剛陽之氣更重,與道家武學的一味陰柔並不相同——

九陰真經的傳承

《九陰真經》自創成之後,就被黃裳藏在一個神秘的所在。

直至兩宋之間的時代,《九陰真經》出世,由於真經載有破解各大門派武學的方法,更是天下武學總綱,遂引起江湖群雄的爭奪,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全真教教主王喆(「中神通」王重陽)為免江湖仇殺不斷,提出「華山論劍」,勝者為「天下第一高手」,並可擁有《九陰真經》。

桃花島島主黃藥師(東邪)、西域白駝山山主歐陽鋒(西毒)、大理皇帝段智興(南帝)、丐幫幫主洪七公(北丐)應邀,經歷七日七夜的論劍,四大高手均被王重陽折服,推王重陽為「天下第一高手」。

王重陽取得真經,將之藏於蒲團之下,未有修習真經武學,並要求全真教門下,不得習練其中武學。

然而,林朝英死後,王重陽進入古墓,得知《玉女心經》的存在,為破心經,王重陽便將破解心經的九陰真經武學刻在其上。雖然所刻內容僅是真經中的少部分,更缺少梵文總綱,卻讓日後楊過、小龍女練得九陰真經武學。

金庸在新修版《倚天屠龍記》更記載了一件有關《九陰真經》的事,指王重陽與一名曾為儒為道為僧的人賭酒而敗,該人因此獲得披閱《九陰真經》的機會,並寫下《九陽真經》。前後兩件事使得王重陽為救江湖群雄而取真經的仁義形象大受影響。

王重陽在將死之前,發現西毒歐陽鋒在終南山出沒,意欲盜取真經,遂假裝逝世,引歐陽鋒來襲,乘機以附有先天功的一陽指損傷歐陽鋒的蛤蟆功功力。再將《九陰真經》交給師弟老頑童周伯通保管。

周伯通與東邪黃藥師打賭而敗,將《九陰真經》借給黃夫人。黃夫人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竟將《九陰真經》記下。但周伯通由此啟發,唯讀不練。直至郭靖出現,周伯通一方面為能一睹真經武功的威力,一方面為戲弄對《九陰真經》深感厭惡的郭靖,竟欺騙郭靖練習真經上的武功,更要郭靖背下全文。

郭靖得到九陰真經後,修為日進,但梵文總綱卻不能解。在機緣巧合下,黃蓉被裘千仞打傷,為救黃蓉,郭靖往找南帝一燈,得一燈幫助,解通梵文總綱。由是修為日進,幾可問鼎天下第一高手之位。

與此同時,西毒歐陽鋒被黃蓉欺騙,逆練真經,居然也有所成,並以逆練的武學,成功擊敗東邪、北丐,逼得二人承認自己是天下第一高手。

《神鵰俠侶》時,楊過和小龍女二人在偶然的機遇下,也練成部分真經武學。

及後,郭靖所守的襄陽城被攻破,城破之前,郭靖將九陰真經筆錄,傳之後世。《倚天屠龍記》「屠獅大會」上,周芷若就憑九陰真經上的武學,加上張無忌大意心軟,成功取得「天下第一高手」的名銜。

最後,周芷若被玄冥二老所傷,趙敏由周芷若身上盜得屠龍刀和倚天劍內秘藏之物。九陰真經於是被張無忌取得。

傳奇篇 九陰神功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遺蹟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成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治訓,未嘗有行不由送,出不由產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

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案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力絡,其案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人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手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則精散,精散則視岐,視岐見兩物。

陰極在六,何以言九。太極生兩儀,天地初刨判。六陰已極,逢七歸元太素,太素西方金德,陰之清純,寒之淵源。

第一重訣曰:子午卯酉四正時,歸氣丹田掌前推。面北背南朝天盤,意隨兩掌行當中。意注丹田一陽動,左右回收對兩穴。拜佛合什當胸作,真氣鏇轉貫其中。氣行任督小周天,溫養丹田一柱香。快慢合乎三十六,九陽神功第一重。每日子、午、卯、酉四正時,找一陰氣重的地方,最好為四高中低。面北而坐,五心朝天,靜心絕慮,意守丹田,到一陽初動之時,雙手在胸前合什,指尖朝前。

引丹田之氣沿督脈上行,任脈下歸丹田。如此待小周天三十六圈。由慢至快。氣歸丹田後,雙掌前推,掌心向前,掌指朝天,氣行兩掌。雙掌指下垂,掌指朝下,掌心朝下,迅速收回,左手掌心對準氣海穴,右手掌心對準命門穴,真氣隨手式成螺鏇狀貫入氣海、命門兩穴。匯于丹田內。如此意守下丹田一柱香的時間。待此功練有一定功力,能收發自如,有抗寒之功時可修第二重。

第二重訣曰:極寒午時正,獨坐寒冰床。裸體面朝北,氣行小周天。五心朝天式,打開丹田門。寒氣螺鏇入,收發當自如。合和匯丹田,落雪雪不化。縮如一寒珠,雪落無化雪。擴為霧環身,九陰第二重。每日午時,找一極寒之地,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於寒冰床上(一種玉、一年四季都如寒冰一樣)。今人練習可在冰或雪上練習,靜心絕慮,啟動周天三十六圈,意守丹田片刻,打開氣海、命門兩穴,分別成螺鏇狀入寒氣,吸一柱香的時間後,關閉以上兩穴,丹田內有一寒球再不停的鏇轉,越轉越大,至到隔體三丈遠,收回。如此反覆八十一次,練到雪花落體而不化,放氣時雪花距體三尺不落為功成。

第三重訣曰:法如第二重,陰陽互相剋。意在修罡氣,熱火不侵法。陽中求真陰,九陰第三重。每日子時,找一極熱之地,坐於火鼎之上(今人練習坐在鐵板上,下面加火,應慢慢加熱,以不能忍耐為度)。面北背南,五心朝天,靜心絕慮,起動丹田寒氣防止熱氣侵入,其方法就是第二重所練寒氣用以抗熱量。此乃“真陽中求真陰”。

第四重訣曰:法如第三重,陰合陰為生。同為修罡氣,靜流極之法。以陰練真陰,九陰第四重。不拘時間,找一靜止不動的水池,五心朝天,坐於湖底,靜心絕慮,水位不過脖子,運行丹田真氣用以抗水之壓力,其方法與第三重相同,待體入水,而衣不濕為成。然後找有流動河水中練,急流下練,而衣不濕為成。到此《九陰神功》成。如用掌把真氣放出擊人,就是催心掌。

第五重採氣大法訣曰:採氣不在氣,口閉雙目開。玄機在於目,神氣乾鼎聚。此法為增進內力之法,用以目吸聚宇宙內的精氣,主要是修煉雙眼,使雙眼在對敵時能求察分明,並有攝取敵人神魂之效。每日太陽將出之際,站於高處,雙眼平視太陽,帶雙眼發熱時,意念太陽之氣由雙目吸入匯於上丹田,吸匯到一定程度自天目穴射出,在由雙眼收回,如此反覆。

穴脈篇 穴位

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

人體中,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左右對稱共有24條)。另外,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各有一條特殊經絡,縱貫全身。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全部共有365處。

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於致命,其餘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

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生死搏鬥中,做為‘殺手‘使用。

穴脈篇 奇經八脈

人體上的八條經脈,分別為沖脈、任脈、督脈、帶脈、陰維脈和陽維脈等。因其不拘於十二經脈,無表里配屬五行乾支,所以稱為奇經。在作用上雖然每經各有所異,但是總的來說,有溢蓄正經脈氣的調節作用。假使以自然界的物象來作比喻的話,則十二經脈猶如江河的幹道,而奇經八脈則是調節流量的湖泊。所以李時珍說:“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溝渠溢滿,流於湖澤。”奇經八脈的分布縱橫於全身,皆以其循行的部位和作用而命名。其中沖脈、任脈、督脈皆起於胞中,而出於會陰之間,任脈由會陰而行於腹,督脈由會陰而行於背,相接於齒縫中齦交穴,分之則為任督二脈,合之則為一體,以象徵地理上子午南北現象;沖脈由會陰出氣街,並足少陰繞絡口唇;此三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歧,都為帶脈所經束;由於奇經之中除了任、督二脈有自己的腧穴外,其它各經都沒有自己的穴位,而附於它經,以它經的腧穴作本經的穴位,所以奇者也有“寄”的含義。新派武俠小說中,多有“打通”任督二脈的說法,認為這樣即可令人功力大進,甚至力量用之不竭,此系小說家言,不足信。

武學宗師 楊澄甫——楊氏太極宗師

一、大器晚成

太極宗師楊澄甫,字兆清,1883年生於北京,其祖父楊露禪、伯父楊班侯、父親楊健侯均為太極名家。

澄甫公幼年隨父學拳。健侯公性情溫和,回憶早年練功之苦,對於愛子澄甫不忍管束過嚴。澄甫公每日到拳場練功,拳劍刀槍、推手散手,雖然均合乎楊家祖傳規矩,但並未真正痛下苦功。1912年,澄甫29歲,在北京中山公園設立拳場,公開傳授楊式太極拳劍刀槍,只教架式,欲學大捋散手、粘劍粘桿,必需到楊府拳場,健侯公在家中親自坐鎮。健侯公思慮周密,布置得當,故澄甫公授拳一帆風順。

1917年,健侯公臨終之前,老淚縱橫,痛責澄甫公日:“你大哥隨伯父練拳,刻苦異常,早已功成名就。你開門授徒,我在後面撐著。現在我要走了,如有高手前來比試,你萬一失手,楊家威名掃地。你不用功,楊家功夫失傳,真是不孝之極。我死不暝目!”澄甫公驚聞此言,痛徹心肺,垂淚叩首,發誓用功。

健侯公逝世之後,澄甫公閉門謝客,日夜苦練。此時澄甫公已34歲。健侯公有一位家道殷實之門生,每月敬奉澄甫公束修大洋30元,作為安家費用。澄甫公以每月6元大洋工資,雇用一名身強力壯大漢作為“樁子”。練拳者用木柱或石碑作為打擊目標,試驗勁力,稱為“打樁”。例如,練大捋之靠勁,楊家老輩要練靠打木樁(九宮樁)或樹樁;練白臘桿之粘勁,亦每日在樹樁上左右反覆刷勁。然而草木無情,唯有活人方能跳躍、躲閃、反擊。以人為目標試勁,乃打“活樁”。推手、散手之身法、步法,均合乎太極門內之規格。其他門派武師上門比試,決不會按太極門之規格出手。因此尚須打“活樁”,在各種不規範狀況下,以身軀之任意部位接勁,將人樁騰空放出。楊式太極之長勁,雖然將人彈放甚遠,但人樁決無內傷之虞。一根白臘桿、一個人樁,陪伴澄甫公閉門苦練6年,反覆悟健侯公所授之內功心法,終於內勁通靈,可以隨手將人樁發放至2丈外。

澄甫公心中尚未踏實,因為人樁畢竟不是武師。當時吳鑒泉先生在北京天壇授拳,門徒眾多,乃德高望重之太極名家。澄甫公遂前往天壇找吳氏試手。吳氏得知澄甫公來方,趕緊出茶室招呼:“三爺多時不見,有何指教?”澄甫公日:“沒事。咱倆摩摩手。”兩人一搭手,澄甫公順勢進圈,手背帖在吳氏腹部,輕輕往上提了3下,吳順勢跳了3跳,楊吳本有同門之誼,又有眾多門徒在場,故澄甫公點到為止,並末發勁。吳氏柔化功夫極好,往年澄甫公與吳推手,往無法將吳粘住,更不能將其放出。如今一搭手即將吳粘住,澄甫公自知功夫長進,今非昔比,遂放心開門授徒,此時澄甫公已40歲矣(1923年)。

北京練武行家極多,聽說楊三爺重開山門,上門討教者絡繹不絕。澄甫公來者不拒,對方莫不隨手跌出尋丈之外,甚至有人被澄甫公騰空擊出二、三丈遠,跌至楊府門外。路人、圍觀者嘖嘖稱奇。於是澄甫公名聲大噪。登門比武者只有兩人與澄甫公未分高下。其中之一河北香河縣人張策(1859-1935),字秀林,乃通臂拳名家,人稱“臂聖”,外號“張大辮子”。辛亥革命後,張仍保留辮,與人交手之時,他一搖頭,辮子飛到對手眼前。對方一眨眼,即被擊出。另一位是形意、八卦名家孫福全(1861-1932),字祿堂,河北完縣人。孫先生瘦小輕靈,有“活猴”之美譽。露祥公與董海川比武之後,義結金蘭。澄甫公亦在比武之後,與張秀林、孫祿堂結義,成為換帖兄弟。此三人乃當時北京武術界之魁首也。

二、武功蓋世

有人學了一套太極拳拳養生拳架,認為只要苦練一番,即可成為名家。此乃誤解。楊家有一整套嚴密訓練方法。站樁須配合內功心法,有無極樁、虛步樁、獨立樁之分。打樁須往有彈性之樹幹上試用按、擠、靠、肘各種勁法,並且用白臘桿往樹幹上反覆刷勁。澄甫公之樁功基礎極好,金雞獨立穩如泰山,推之不倒。曾與眾門徒游上海法國公園(現稱復興公園),園內之法國梧桐,樹幹粗壯,時值深秋,樹葉枯黃。澄甫公往樹幹上施用靠勁,枯葉紛紛飄落,令觀者咋舌。澄甫公勤練活樁,身上任何部位,均可將人擊出。景華師曾隨澄甫公出門用早茶,路上有一大漢迎面走來,與澄甫公擦身而過,澄甫公只覺得自己大腿與此人相觸,此人已騰空跌出尋丈之外。

澄甫公推手之時,不用有形之擒拿手法,而是用意氣於無形之中,拿住對方勁路大喝一聲,將對方騰空放出,其發勁之猛,擊人之遠,無人能及。澄甫公善用丹田內勁,發勁必定出聲,但未必用“哼哈”二字,隨口說聲“好”或“去吧”,對手即被拋出。澄甫公雖然肥胖,但身法、步法變化極快。有一次,澄甫公與陳微明師伯在樓上推手,澄甫公突然發勁,微明師伯如脫弦之箭,往視窗飛去,眾門徒大驚失色。只見澄甫公一個箭步往前躥躍,順手拉住微明師伯足踝,大喝一聲:“回來!”師伯雙足落地,立於窗前,嚇得面如土色。微明師伯道:“老師手太重,學生受不起,可否打輕點?”澄甫公伸出兩隻食指,粘住微明師伯腕、肘,澄甫公手指一沉,微明師伯即往後騰跳不已。澄甫公與振銘師伯在上海八仙橋青年會表演推手,振銘師伯突發按勁,澄甫公右臂接勁,左手往右手掌心一拍,喝道:“找打!”振銘師伯即騰空飛出。景華師與張玉站在2丈以外伸出手臂保護,振銘伯跌在景華師與張玉身上,3人一起摔倒在地毯上。

澄甫公在杭州國術館任教務長時,一位少林拳師躲在走廊轉角後面,突然向澄甫猛撲。時值寒冬臘月,澄甫公雙手合攏於棉袍長袖之內,手臂即在袍袖之內輕輕一迎一送,拳師跌出丈外,叩首謝罪。

澄甫公善於用劍。楊家所蓄之龍泉劍,往往為“半開口”,即劍刃不開口而劍尖開口,鋒利無比,可剁穿銅錢。澄甫公劍法精妙,比試時不欲傷人,用竹劍點人手腕脈門,令對方兵刃脫手。張秀林之刀法、槍法久享盛譽,所用槍桿粗如童臂。一般武師抖白臘村,均為上擠下采。張秀林雙臂抱住大桿,用腰勁左右甩打,無人敢當。張公與澄甫公閉門切磋技藝,張公用大桿,澄甫公用竹劍。張以中平槍法出招,有翻江倒海之勢。澄甫公大叫一聲:“大哥站穩!”閃身進步,劍隨身到,點中張公手腕,槍桿落地。澄甫公自謙日:“大哥年邁,身手稍緩,否則難以近身。”景華師與澄甫公對劍,手腕每每被其點中。澄甫公教景華師劍法,將柚子(上海人俗稱“紋旦”)皮數塊,懸掛於屋樑下不同高度與角度,令景華師手執寶劍,足踏九宮步,往復穿行,目光顧及任何一塊柚皮,即刻眼到身到、身到劍到,刺穿柚皮。練到百發百中之後,將柚皮換成桔子,最後又換成銅錢大小之金桔,如果仍能百發百中,則點人手腕脈門,好比探取物,易如反掌。除單練之外,尚須對練黏劍、散劍,訓練過程甚長,決非一朝一夕之功。

楊家太極槍素負盛名。因班侯公性躁勁猛,其母命其摘去槍頭,以免傷人,幫楊家練槍均用無槍頭之白臘桿。班侯公上陣對敵所用之鋼槍重37斤,竟然被班侯公練大抖槍時抖斷,其太極內勁,何等渾厚驚人!澄甫公用白臘桿,粗如灑杯,與對手練太極黏槍之時,兩桿緊帖,往復粘黏,毫無聲響,只聽得澄甫公猛喝一聲,對手即騰空跌出。澄甫公門徒武匯川,身軀魁偉,體重200作余斤。景華師曾觀看澄甫公與匯川師伯練習黏槍,槍桿甫交,澄甫公出聲發勁,武師伯被騰空仍出3丈之遙,從堂屋跌出天井,將分隔堂屋與天井之柳木隔柵撞得粉碎,武師伯倒地之時,槍桿尚末脫手。

余幼時聽景華師講述澄甫公之槍技,心中竊以為凡人決無此等神力。老教師必定有所誇大。80年代,我於上海愛興公園結識吳鑒泉門人江長風老先生。據江先生雲,當年曾見澄甫公與武匯川表演太極黏槍,楊公大喝一聲,將武擲出數丈之外,澄甫公仙逝之後,從末見此絕技。吳門長於柔化,無人有此猛勁。江老先生並非楊門弟子,對楊公決無溢美之意。於是我深信景師當年所言不虛。澄甫公之槍法,不僅在太極門中赫赫有名,並且受到其他門派拳師高度讚賞。查拳名家楊洪修、馬金鏢所創之“十二路棍點子”,就吸收了澄甫公四粘槍、四散槍部分技法。

澄甫公雖然繼承了楊家拳、劍、刀、槍、大捋、散手、對刀、黏劍、粘槍及內功心法,技藝超群,但因少年時代不夠用功,健侯公擅長之彈弓暗器及點穴法,均未能繼承,與班侯公、健侯公相較,仍然稍遜一籌。

三、武德感人

孔子日:“巧言令色鮮矣,剛毅木訥近仁”。澄甫公性情憨厚,不善言辭,授拳之時,僅以身姿示範,決不多言。澄甫公生平從不議論其他門派之長短,並且一再告誡眾弟子,不得妄議其他門派短處。如果有人說某某人功夫不行,澄甫公曰:“練功不易,練到這般地步,也算難得了”此乃口德。

楊家素有“出手見紅”之傳統,乃用長勁將對手彈放到一丈之外,決非用冷斷勁傷人內臟。楊家先輩在王府授拳,王爺要學推手,露禪公必先跪下叩頭請安,申明楊家推手必定要發勁,被發之人必定跌出甚遠,但決無內傷之虞。澄甫公內勁充沛,有時難免在無意之中傷人。有一次,澄甫公在武漢與人比劍,用竹劍點人手腕,不料對方劍墜臂折,澄甫公懊悔不已。因此,澄甫公經常將雙手攏於袍袖之內,輕易不肯出手。此乃手德。

澄甫公對其他門派極其尊重。1928年,南京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聘請澄甫公為太極門門長,並且請澄甫公帶幾位高足擔任教授之職。澄甫公因北京拳場門徒眾多,各種事務均需妥善安排,一時未能成行。副館長李景林見澄甫公遲遲未能到位就職,遂請孫祿堂先生為代理門長。孫先生不知張先生曾聘請澄甫公,即將太極門改為武當門,下設形意、八卦、太極三科,由其徒眾擔任教授。澄甫公不明情況,率眾門徒到達南京,張之江設宴為澄甫公洗塵。酒過三巡,張之江開言道:“國術館不能有兩位武當門長。可否請楊先生與孫先生比試一番,勝者留,敗者去。”澄甫公坦然說道:“孫二哥是我義兄,應該由他當門長,不用比試。但教授職位已無空缺,眾門徒無處安插,楊某當即告辭,尚祈張館長見諒。”事後,澄甫公對眾門徒說:“我與孫二哥情同手足,閉門切磋自然可以。豈能為了蠅頭微利,當眾比拼?張先生豈有此理!”澄甫公到上海後,張之江自知理虧,遂推薦澄甫公任浙江國術館教務長。孫祿堂先生悉此事,即推薦形意拳教授高振東為中央國術館武當門代理門長,掛冠而去,至江蘇國術館任教務長,表示與澄甫公處於平等地位。由此可見兩位前輩之高風亮節。

澄甫公到上海時,吳鑒泉已在精武體育會教拳,帶了火腿、燕窩、魚翅、名酒等禮物拜見澄甫公。吳先生說道:“三爺您可好?我吳家父子,在楊家學拳,至今以此為生。楊家之恩,沒齒不忘。”澄甫公日:“楊吳本是一家,何分彼此?你教過的學生我決不收留,你可以放心。”後來澄甫公在滬授拳,如的吳家門徒想要改換門庭到楊家學拳,均被澄甫公婉言謝絕,並且說明,楊吳兩家拳式略有不同,拳理拳法一脈相承。張秀林門人田作霖、孫祿堂門人陳微明拜澄甫公為師學太極拳,均為其本門師尊親自推薦,否則澄甫公決不收留。因此,澄甫公與內外名家各派,均能團結友愛,和睦相處。澄甫公武德崇高感人至深。

四、駕鶴西歸

1936年,正當澄甫公武功登峰造極之時,竟然撒手西歸,年僅53歲。因此引起諸多猜測,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澄甫公發勁過猛,損耗內氣。景華師日:“決無此理!楊家之彈簧勁,放長擊遠,極其輕鬆極其巧妙,絲毫不用蠻力。露禪公、健候公發勁剛猛,均享高壽。我已80餘歲,發人於尋丈之外,毫不費力。”

也有人說,此乃貪戀女色之故。景華師日:“澄甫公乃忠厚長者,身不二色,與候夫人夫唱婦隨,感情深厚。澄甫公來滬之後,有富家太太、小姐學拳,澄甫公即蓄鬚明志,保持距離。我在楊家為徒,時時追隨澄甫公左右,深知老師守身如玉。萬萬不可聽信市井小人閒言碎語!”

景華師深通中西醫理,認為澄甫公不幸早逝,乃飲食不節之故。澄甫公青壯年時抖白臘桿左右各200遍。在樹樁上刷桿,亦須左右各200遍。站樁要站三柱香。練拳辛苦,食量極大,每餐需食高莊饅頭30個,豬蹄及家禽各1隻。景華師初到楊家之時,見澄甫公狼吞虎咽,好比《水滸》上之打虎將武松,大吃一驚。日久司空見慣,不以為奇。澄甫公成名之後,不再苦練,熱量無處消耗,而食量絲毫不減,體重增至288斤,而且喜葷厭素,膽固醇及血脂必定甚高。澄甫公之水腫,並非腎病,乃心臟病,是長期血脂過高之惡果也。古人云:病從口入。此乃至理名言!

本人簡述澄甫公事跡,可作為研究楊家太極拳之補充資料,亦可啟發吾輩後學,深刻反省。澄甫公乃露禪公嫡孫,自幼練功,至40歲方始出神入化,階及神明。澄甫公身為第3代傳人,對於楊家功夫,倘且未能全部傳承。如今只要祖輩、父輩曾在楊家學拳,或者與楊家稍微沾親帶故,即自稱楊家某代傳人,將自己功夫吹至天高。澄甫公武功蓋世,口德與手德並重,時時處處,謹守勿失,乃武德高尚之榜樣也。倘若功夫尚未登堂人室,便口出狂言,目中無人,豈不愧對澄甫宗師?在下不才,願每日三省吾身,與海內外拳友共勉

傳奇篇 唐門

唐門起源考

據萬籟聲《武術匯宗》中的“神功概論”所說:“又有操‘五毒神砂’者,乃鐵砂以五毒煉過,三年可成,打於人身,即中其毒,遍體麻木,不能動彈,掛破體膚,終生膿血不止,無藥可醫。如四川唐大嫂即是!”此書寫於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年),據武俠評論名家葉洪生先生研判,如非捏造,則“四川唐大嫂”至少是存在於清末民初而實有其人。於是“四川唐門”用毒之名,天下皆知;而首張其目用於武俠小說者,正是民國初年“北派五大家”之一,以《十二金錢鏢》、《偷拳》等社會反諷武俠作品聞名的白羽。白羽撰述武俠小說,參考了頗多《武術匯宗》一書的內容,亦假亦真的引用與擴充,將唐大嫂一變為整個唐門,使唐門在往後的武俠小說中,大放異彩。即使中國武術史籍上,並無關於唐門的記載,但在武俠小說中,眾多作者的爭相引用、約定成俗,卻使唐門在小說世界裡有了不可抹滅的一席之地。這,便是唐門的起源。

四川唐門

蜀中唐門是一個家族式的江湖門派,飲譽武林的暗器家族,以暗器和毒藥雄踞蜀中,行走江湖達數百年之久。唐門人善於設計、發明和使用各種暗器與毒藥,威力驚人。蜀中唐門弟子很少在江湖上走動,而且唐家堡四周機關重重,布滿暗器,進入十分困難,所以唐門雖然名聲遠播,但是始終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唐門人很少在江湖上走動,唐門人行事詭秘,遇事不按常理出牌。

唐門弟子行事詭秘,行為飄忽,給人一種亦正亦邪、琢磨不透的感覺。武林正道、民族大義,對唐門中人均無意義,他們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既不願與名門正派結交,也不屑與邪魔歪道為伍。但江湖中許多武林人士畏懼唐門天下無雙的暗器和毒藥,又苦於無法窺視蜀中唐門的真實面目之一二,所以武林人士大多以為唐門是江湖邪派,敬而遠之。唐門弟子也絲毫不計較世人的評論,依舊獨來獨往,行走江湖。

飲譽武林的暗器家族,以暗器和毒藥雄踞蜀中一隅,行走江湖達數百年之久。唐門人善於設計、發明和使用各種暗器,並精於弄毒。唐門始祖有《毒經》傳世,遺訓“統率百毒,以解民厄。”規定唐門掌門必須由唐姓直系子弟擔任,經、袍、珠、杖這唐門四寶由掌門人保管,以免貽害武林,折損唐門聲譽。

唐門世代居於唐家堡,考唐家堡約在今四川重慶城外,下設十大部門,各司毒藥配方與提煉、暗器設計與製造、解藥製作與保管,以及警衛防護、訓練子弟、分配任務、巡邏出擊等工作。這十大部分分別由唐家嫡系中的十大長老掌管。

唐家的家傳武功為七煞奪命鞭法,威力平平,唯暗器和毒藥獨樹一幟。據說唐門暗器共七種,江湖上常可見到的是毒針、毒蒺藜和斷魂砂,其上均淬有劇毒,非唐家的獨門解藥而不能解。唐家使用暗器的最高超手法稱“滿天花雨”,練至登峰造極時,一雙手可同時打出六十四個部位,防不勝防。為了徹底消滅大風堂的勢力,唐家以重金美女籠絡了火器世家霹靂堂,研製出一種將霹靂堂的火藥和唐家暗器相結合的新型暗器,既可發射取人性命,又可空中爆裂傷人。這種暗器名為“散花天女”。

唐門的人物和事跡廣泛見於諸多新派武俠小說中,所述唐家人的性格與品質各有不同。我國武術史上並無唐門記載。(見東方玉《紅線俠侶》、古龍《白玉老虎》等書)

具體由來尚無人考證,另有一說是發源與湖北唐家寨,同樣善使暗器,唯一不同的是一個是名門貴族,一個是占山為王的草寇.

唐門自古多名門將士,也不乏奸詐卑鄙之人,有說是"寧遇閻羅王,不惹唐門郎",唐門世代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是一個典型的家族式江湖門派。在眾多的武俠小說中,唐門人既不與民族大義掛鈎,也不和姦邪之輩勾結。他們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很少與外界聯繫。早期的唐門甚至連姻親都只發生在家族內部,後來才發展到族外(社會進步了,大家都知道近親結婚不好)。唐門雖然是聲名遠播,但卻始終被一層神秘的面紗籠罩著。

唐門的武功多以機關暗器為主,唐家堡里到底布置著多少各式各樣的機關,恐怕唐家人也不會完全了解。靠著重重機關的保護,唐門得以在江湖上存在幾百年而絲毫不受外界侵擾。唐門人似乎多有一顆聰明的大腦(遺傳基因好啊),他們擅於發明各種各樣的新式暗器和火器,他們沒有固定的武功路數,招式是隨暗器的變化在不斷變換的,這讓行走江湖的人在面對唐門時多了一分怯意

穴脈篇 穴位

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

人體中,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左右對稱共有24條)。另外,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各有一條特殊經絡,縱貫全身。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全部共有365處。

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於致命,其餘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

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生死搏鬥中,做為‘殺手‘使用。

穴脈篇 奇經八脈

人體上的八條經脈,分別為沖脈、任脈、督脈、帶脈、陰維脈和陽維脈等。因其不拘於十二經脈,無表里配屬五行乾支,所以稱為奇經。在作用上雖然每經各有所異,但是總的來說,有溢蓄正經脈氣的調節作用。假使以自然界的物象來作比喻的話,則十二經脈猶如江河的幹道,而奇經八脈則是調節流量的湖泊。所以李時珍說:“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溝渠溢滿,流於湖澤。”奇經八脈的分布縱橫於全身,皆以其循行的部位和作用而命名。其中沖脈、任脈、督脈皆起於胞中,而出於會陰之間,任脈由會陰而行於腹,督脈由會陰而行於背,相接於齒縫中齦交穴,分之則為任督二脈,合之則為一體,以象徵地理上子午南北現象;沖脈由會陰出氣街,並足少陰繞絡口唇;此三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歧,都為帶脈所經束;由於奇經之中除了任、督二脈有自己的腧穴外,其它各經都沒有自己的穴位,而附於它經,以它經的腧穴作本經的穴位,所以奇者也有“寄”的含義。新派武俠小說中,多有“打通”任督二脈的說法,認為這樣即可令人功力大進,甚至力量用之不竭,此系小說家言,不足信。

穴脈篇 十二經脈

指人身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包括手陽明、手少陽、手太陽、手太陰、手厥陰、手少陰、足陽明、足少陽、足太陽、足陰、足厥陰、足少陰共十二經脈。十二經脈運行於一身內外,遍布各處,不論是四肢、軀幹、內臟無所不到。這十二經脈同人體內的臟腑均各有聯繫,是人身血氣外運、內外統一的主要循環通路,所以又名為十二正經,並以此構成經絡學說的主體。

古人觀察天地間陰陽的變化和其大小的發展過程,發現陰陽的消長各可分為三個階段。陽的方面:少陽是陽氣之始,太陽是陽氣之盛,陽明是太少兩陽相合而成;陰的方面:少陰是陰氣初生,太陰是陰氣隆盛,厥陰是太少兩陰之交盡。這樣這將一陰一陽衍化為三陰三陽,再配屬手足而成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合為十二經。這種陰陽的概念與人體的部位和臟腑的屬性相配合,以外為陽,內為陰;背為陽、腹為陰;腑為陽、髒為陰作原則,結合經絡的循行分布與內臟的關係,定出了十二經脈的名稱。例如循行於上肢有關,所以定名為手太陰肺臟有關,所以定名為手太陰肺經;循行於上肢外側前緣的經脈,因其和大腸經。其餘類推。

十二經脈都有一定的順逆循行方向,並且相互銜接彼此通氣。據古籍載,“手之三陰,從髒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這種循行的走向規律,若以軀幹為中心,則手三陽、足三陰自肢體的遠端行向軀幹,是向心性的經脈;手三陰、足三陽自軀幹部走向四肢遠端,故是遠心性的經脈。中國傳統醫學認為,十二經脈可以溝通表里內外和通行營衛氣血,溝通四肢百骸、頭面軀幹,五官九竅,將人身組成一個上下左右、內外統一的有機活體,十分重要。根據經脈和臟腑的關係,還可以探究和判斷人的病理狀態,在臨床上有診斷必治療的重要價值。

穴脈篇 丹田(氣海)

人體部位之一。丹田共有三處:兩眉之間的印堂穴為上丹田,兩乳之間的膻中穴為中丹田,臍下一寸三分處為下丹田。丹田是元陽之本,真氣生髮之處,人體生命動力之源泉。能鼓舞臟腑經絡氣血的新陳代謝,使之流轉循環自動不息,生活因此得以保持,生命亦賴以相繼。故丹田有“性命之祖”之稱,也稱之“十二經之根”、“五臟六腑之本”。又因為丹田是“呼吸之門”,又是任、督、沖三脈所起之處,全身氣血匯集之所,故此又稱為氣海。古代醫家十分重視丹田的作用,“陰陽闔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無火而能令百體皆溫,無水而能令五臟皆潤。此中一線不絕,則生氣一線未亡。武術家認為:“練成丹田混元氣,走遍天下無人敵。”丹田之氣由精產生,氣又生神,神又統攝精與氣。精是本源,氣是動力,神是主宰。丹田內氣的強弱,是決定人的盛衰存亡的關鍵。一旦內功練成,內氣可收可發,收時內氣堅凝於腹臍之間,發則氣隨意轉,力從氣均無所不至。用之於技擊之中,隨意運行發放至身體所需要的部位,其威力甚大。在武俠小說中,形容武功大成者每每氣海(即丹田)涌動,力量忽如排山倒海般而出,系誇張之語。

穴脈篇 針灸

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針灸起源:

針灸醫學最早見於二千年多前的《黃帝內經》一書。《黃帝內經》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術,其中詳細描述了九針的形制,並大量記述了針灸的理論與技術。兩千多年來針灸療法一直在中國流行,並傳播到了世界。而針灸的出現,則更早。

遠古時期,人們偶然被一些尖硬物體,如石頭、荊棘等碰撞了身體表面的某個部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疼痛被減輕的現象。古人開始有意識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塊來刺身體的某些部位或人為地刺破身體使之出血,以減輕疼痛。古書上曾多次提到針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針,稱為砭石。這種砭石大約出現於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相當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後期,人們已掌握了挖制、磨製技術,能夠製作出一些比較精緻的、適合於刺入身體以治療疾病的石器,這種石器就是最古老的醫療工具砭石。人們就用"砭石"刺入身體的某一部位治療疾病。砭石在當時還更常用於外科化膿性感染的切開排膿,所以又被稱為針石或石。《山海經》說:"有石如玉,可以為針",是關於石針的早期記載。中國在考古中曾發現過砭石實物。可以說,砭石是後世刀針工具的基礎和前身。

灸法產生於火的發現和使用之後。在用火的過程中,人們發現身體某部位的病痛經火的燒灼、烘烤而得以緩解或解除,繼而學會用獸皮或樹皮包裹燒熱的石塊、砂土進行局部熱熨,逐步發展以點燃樹枝或乾草烘烤來治療疾病。經過長期的摸索,選擇了易燃而具有溫通經脈作用的艾葉作為灸治的主要材料,於體表局部進行溫熱刺激,從而使灸法和針刺一樣,成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於艾葉具有易於燃燒、氣味芳香、資源豐富、易於加工貯藏等特點,因而後來成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漸發展為針法,"熱而熨之"漸發展為灸法,這就是針灸療法的前身——

針灸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

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從外治內”的治療方法。是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及套用一定的手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確定病變屬於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於表里、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乾百年來,對保衛健康,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現在,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民眾所信仰。

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套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中華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針灸療法的特點是治病不靠吃藥,只是在病人身體的一定部位用針刺入,達到刺瀲神經並引起局部反應,或用火的溫熱刺激燒灼局部,以達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種稱作針法,後一種稱作灸法,統稱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確定病變屬於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於表里、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針灸療法具有很多優點:第一,有廣泛的適應症,可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多種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第二,治療疾病的效果比較迅速和顯著,特別是具有良好的興奮身體機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鎮靜、鎮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簡便易行;第四,醫療費用經濟;第五,沒有或極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協同其他療法進行綜合治療。這些也都是它始終受到人民民眾歡迎的原因。

針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形成了由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孫絡、浮絡等組成的經絡理論,以及361個腧穴以及經外奇穴等腧穴與腧穴主病的知識,發現了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繫的規律,創造了經絡學說,並由此產生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方法體系。

穴脈篇 拔火罐

拔火罐與針灸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最優秀的療法之一。

拔火罐療法又稱“角法”,拔火罐通過物理的刺激和負壓人為造成毛細血管破裂淤血,調動人體幹細胞修復功能,及壞死血細胞吸收功能,能促進血液循環,激發精氣,調理氣血,達到提高和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當然拔火罐不像針灸那樣對穴位定位要求十分準確,主要是點、線、面結合的問題,通過中醫的寒、熱、虛、實辨證,選擇一些經絡所過或經氣聚集的部位。

“拔火罐”是我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俗稱“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叫作“火罐氣”,《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於外科癰腫,起初並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膿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為“角法”。關於拔火罐治療疾病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公元281~361年間,晉代葛洪著的《肘後方》。

後來,牛角筒逐漸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範圍也從早期的外科癰腫擴大到風濕痛、腰背肌肉勞損、頭痛、哮喘、腹痛、外傷淤血、一般風濕感冒及一切酸痛諸證。

拔火罐是一種充血療法,利用熱力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罐緊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現象,從而產生治療作用,中國人稱它為淤血療法。由於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效果明顯,所以在民間歷代沿襲,至今不衰,連一些外國人也頗感興趣。

拔火罐是我國傳統的中醫療法相信許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不會對它陌生,因為其操作簡單、方便易行,也曾經一度被老百姓當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怎樣在家安全有效地使用火罐,我們採訪了省名中醫刁本恕等專家——

“拔火罐”是民間對拔罐療法的俗稱,又稱“拔管子”或“吸筒”。它是藉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皮膚,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見,按中醫的解釋多屬風濕入骨。拔火罐時罐口捂在患處,可以慢慢吸出病灶處的濕氣,同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恢復機能的目的,從而治療風濕“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適。

由於拔火罐能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所以對腰背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刁老師還介紹,火罐還可以用在人體穴位上,治療頭痛、眩暈、眼腫、咳嗽、氣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隻火罐同時施行——

注意事項:

專家提醒:既然是一種專業的治療手段,拔火罐當然並不簡單,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險,生活中並不乏拔火罐時出現意外的事件。如果亂施穴道,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選材,中醫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傷及皮肉,底部最好寬大呈半圓形。

在拔火罐前,應該先將罐洗淨擦乾,再讓病人舒適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後點火入罐。點火時一般用一隻手持罐,另一隻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後撤出,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火還在燃燒時就要將罐口捂緊在患處,不能等火熄,否則太松,不利於吸出濕氣,要有罐口緊緊吸在身上的感覺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邊緣燒熱以防燙傷。

一般拔15—20分鐘就可將罐取下,取時不要強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轉動,動作要領是一手將罐向一面傾斜,另一手按壓皮膚,使空氣經縫隙進入罐內,罐子自然就會與皮膚脫開。

還可以採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後,用一隻手或兩隻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體在患者的皮膚上移動。可以向一個方向移動,也可以來回移動。這樣就治療了數個部位。走罐時應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塗抹一些潤滑劑,如甘油、石蠟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時拉傷皮膚。

拔罐有保健和醫療的效果,後背排罐,特別是順夾脊,督脈和經絡排罐可以起到調理五臟六腑強身健體的功效.而對風症,痛症,寒症效果特別好.經常拔八大健康穴百會,大椎,內關,合谷,神闕,足三里,三陰交,湧泉,可起到通奇經八脈的作用.

①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移動、骨胳凸凹不平,毛髮較多的部位均不適用。

②拔罐時要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而選擇大小適宜的罐。操作時必須迅速,才能使罐拔緊,吸附有力。

③用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勿須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塗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④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原理:

1、中醫上拔火罐的原理:

中醫認為拔罐可以開泄腠理、扶正祛邪。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人體氣機升降失常,臟腑氣血功能紊亂所致。當人體受到風、寒、暑、濕、燥、火、毒、外傷的侵襲或內傷情志後,即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病理產物,如淤血、氣鬱、痰涎、宿食、水濁、邪火等,這些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子,通過經絡和腧穴走竄機體,逆亂氣機,滯留臟腑;淤阻經脈,最終導致種種病症。拔罐產生的真空負壓有一種較強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經絡穴位上,可將毛孔吸開並使皮膚充血,使體內的病理產物從皮膚毛孔中吸出體外,從而使經絡氣血得以疏通,使臟腑功能得以調整,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醫認為拔罐可以疏通經絡,調整氣血。經絡有“行氣血,營陰陽,儒筋骨,利關節”的生理功能,如經絡不通則經氣不暢,經血滯行,可出現皮、肉、筋、脈及關節失養而萎縮、不利,或血脈不榮、六腑不運等。通過拔罐對皮膚、毛孔、經絡、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導營衛之氣始行輸布,鼓動經脈氣血,儒養臟腑組織器官,溫煦皮毛,同時使虛衰的臟腑機能得以振奮,暢通經絡,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使氣血得以調整,從而達到健身祛病療疾的目的。

2、西醫上拔火罐的原理

現代醫學認為,拔罐治療時罐內形成的負壓作用,使局部毛細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紅細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現自家溶血現象,隨即產生一種組胺和類組胺的物質,隨體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個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動,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現代醫學認為,拔罐負壓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充血狀態,加強新陳代謝,改變局部組織營養狀態,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細胞吞噬活動,增強機體體能及人體免疫能力。現代醫學認為,拔罐內壓對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環,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促進。加快肌肉和臟器對代謝產物的消除排泄。

3、如何拔

不推薦大家隨便那杯子竹筒什麼的,買一套真空管來吧,最多50元,絕對對身體好。雖然有些說法裡面真空拔法不如用火,但是畢竟方便易行,推薦大家還是用真空管

4、拔火罐留下的罐斑以及顏色的意義

常見的罐斑有潮紅、紫紅或紫黑色淤斑,小點狀紫紅色的疹子,同時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熱痛感。皮膚的這些變化屬於拔罐療法的治療效應,可持續一至數天。

拔罐後,罐斑如顯水皰、水腫和水氣狀,表明患者濕盛或因感受潮濕而致病。

有時拔後水泡色呈血紅或黑紅,表明久病濕夾血瘀的病理反應。

罐斑出現深紅、紫黑或丹痧現象,觸之微痛,兼見身體發熱者,表明患者有熱毒證

如罐斑出現紫紅或紫黑色,無丹瘀和發熱現象,表明患者有淤血症。

罐斑無皮色變化,觸之不溫,多表明患者有虛寒症。

罐斑如出現微癢或出現皮文,多表明患者患有風症。

一般說來無病者多無明顯罐斑變化。

5、拔火罐的時間

一般在5-10分鐘左右,似乎不是越久越好,不建議時間太長.

拔火罐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

穴脈篇 砭

砭、針、灸、藥是我國獨立並存的四大醫術,古稱砭、砭石,現稱砭術,是用石制工具進行醫療保健的一種方法。

砭,以石刺病也。――《說文》

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素問·異法方宜論》

又如:砭割(用石針治病。比喻忍痛除惡)。引申為-刺-:寒風~骨、針~時弊——

砭石

砭石與經絡及俞穴相結合,可促進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環,砭石保健結合了針灸方法,基本原理都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基礎,但二者相比之下,砭石更安全,更容易被顧客所接受。砭石保健就是通過石刺、石溫灸經穴來調整經絡氣血,以協調臟腑,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黃帝內經》記載,砭、針、灸、藥是我國四種獨立並存的醫術。何為砭(包括術與具兩個方面)?東漢人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砭為:"以石刺病也"。如何解釋其中的"刺"字很重要,它關係到砭的本來面目、失傳及以後的重新發掘。荀子在《復國篇》中有一句"刺草植谷"。很明顯,這兩句中的"刺"字都應理解為"剷除",同《辭海》有關"刺"字的諸多解釋中取"剷除"之意是一致的。而後人不求慎解以訛傳訛,將"以石刺病"演繹為"古人用石針扎皮肉治病"。這種解釋影響到全世界,英國的漢英字典將砭譯為:"stoneneedle",日本的國語字典將漢字的砭解讀為"ISTBARI",都是石針的意思。用石做針,石質脆易斷,針必粗。"扎"字解為"穿透",統解為"古代人用粗石針穿透皮肉治病",這種說法不好理解,近乎荒謬。

民間流傳砭具

在我們對歷史文物的研究、考證,及大量民間砭具(見圖)的收集中證實,古代就有"陶砭"、"水砭"可用做砭術的"溫法","砭刀"、"砭劍"、"砭錐"、"砭鏟"、"砭板"、"砭錘"、"砭砧"等,可做感、壓、滾、擦、刺、劃、叩、刮等方法。現代"砭術十六法"就是在這些方法的基礎上形成的。砭針(刀)只是多類砭具的一種,不能用砭針代表全部的砭具,也不能用"刺"法代替全部砭術手法,更不能把四大傳統醫術之首的"砭"理解為只能排膿放血。所以正確的解釋應該是:"實施砭術所使用的各種石制工具稱為具,用砭具治療疾病的手法稱為術;用石制工具進行醫療保健的方法稱為砭術"。

在砭術的形成過程中先民們還有兩個重要的發現。一是製做砭具的石料。先民們通過上萬年的實踐發現:並不是隨便取一種石料製做砭具都會有同樣的療效。人們發現只有極少數特殊的石料,用它製成的砭具才能達到卓越的效果。人們找到這種石料製成砭具珍藏起來,為醫療保健使用,並將這些砭具作為傳家寶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二是發現了人體的經絡系統、穴位、經絡與臟腑的關係,以及穴位與治療疾病的關係。隨著人類醫療實踐的延續和發展,又有很多新的穴位被發現。總之經絡穴位的發現對後來針、灸術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砭術的產生早於針術和灸術,針術出現以後,繼承和豐富了砭術形成過程中已掌握的經絡和穴位的有關知識,並將其繼承發展至今。

西漢馬王堆墓葬出土的錦書中尚有砭術的記載,《史記》中生動的描述過扁鵲用砭和其它醫術救活虢太子的故事。然而自東漢以後,史書和醫學典籍中已罕見有關砭術的記載,而據《後漢書·華佗列傳》中記錄,名醫華佗精於藥、針、灸,首創全身麻醉外科手術,對醫學做出了重大貢獻。但《黃帝內經》中的砭、針、灸、藥四種醫術到華佗這裡只剩下針、灸、藥三種,看不到砭術的蹤影。東漢的大學者服虔說:"季世復無佳石,故以鐵代之耳"。也就是說製造砭具用的特殊石頭沒有了,故此只能用鐵器取而代之。何謂佳石?《難經》中說:"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這裡的"砭射"說的是這種石頭有滲透、發散、象"無形針"作用在肌體深部的特點。後來到了唐朝砭術逐漸從醫學界消失。唐代學者顏師古道出了:"古者治病則有砭,今其術絕矣"的感嘆。這是因為製造砭具的佳石非常匱乏,因為原料問題是造成砭無法再流傳下去的原因,所以砭術這種東方古老的醫療保健文化失傳至今。

但是砭術並沒有真正地離開我們,比如"刮痧",就是流落到民間的一種"變了形"的砭術,只不過石制工具被其它物品取代,由此人們便不知刮痧的前身是砭,只知針灸源於砭——

砭石

砭石來源於5.5億年前的古海相沉積岩,含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礦物質,以及16種以上的稀有元素。砭石具有14.5-16.5的遠紅外輻射、3698下的20-2000/Hz超聲、類納米微晶等物理特性。砭石的特殊性質,集冷光遠紅外、納米微晶磨麵、超聲美容、富氧離子療法於一身,屬於中醫整體美容法。

我國泗濱產砭石,此石系天然片狀石材,敲擊會發出清純、優美、金屬般的樂音,泗濱浮磬早在距今五千年前後便是貢品,爾後是神器(虎紋磬)、法器(特磬)、禮器及樂器(編磬)。泗濱砭石重現後,發現其具有醫療保健的功效,

穴脈篇 刮痧

刮痧是我國民間傳統醫學、歷史源遠,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是通過刮痧儀等對人體經絡、穴位的刮拭,達到醫療、保健、美容、減肥等功效的一門技術。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人體一定的部位反覆刮動,摩擦患者皮膚,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刮痧的原理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起源於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出於本能,用手或者石片撫摩、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即“刮痧”療法的雛形。

早在明代醫學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中,對於“痧症”這個病的病因、病機、症狀都有具體的描述。他認為,毒邪由皮毛而入,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阻塞氣血,使氣血流通不暢,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就阻塞絡脈,使絡脈的氣血不通。這些毒邪越深,鬱積得越厲害,發病就越劇烈,對於這種情況,就必須採取急救的措施,即可以用刮痧放血的辦法來治療。

刮痧療法就是將刮痧器皿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結成像米粒樣的紅點為止,通過發汗使毛孔張開,痧毒(也就是病毒)隨即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痧症是什麼病

“痧症”是中醫書上常見的病名。所謂“痧”,就是用特定的工具在病人身上刮幾下,皮膚很快出現一些紫紅顏色,類似細沙粒的點,人們據此將其取名為“痧症”。

中醫書關於痧症,有好多名稱,比較常見的有:轉筋痧、吊腳痧、絞腸痧、痧氣病、痧脹病等。

“痧”就是體內氣血瘀積、阻塞,一旦“不通”,病症便隨之而來。藉由刮痧可以排毒、去除淤積。“痧毒”由無法消化的食物或無法排除的代謝廢物累積而成,人體痧毒瘀積到一定程度,除了血液循環可能受阻外,還有許多液體的循環也可能受阻,如淋巴液、細胞外液、組織間液等。用西方醫學的觀點解釋,一旦液體流動受阻,就容易產生慢性筋膜炎,會感覺局部肌肉僵硬。而刮痧就如同按摩,可以促進體內液體的循環,避免阻塞。

刮痧療法用於不同的穴位與經絡,會對人體不同的反射區產生影響,所以刮不同的部位就會有不同的效果。例如,腰部經絡主腎,上背部主心肺功能,下背則主肝膽脾胃。位於頭、頸交界之際的肩頸部位,是刮痧療法最常刮的部位,刮這個部位可以退燒、去暑、祛風寒。這個部位若是緊繃,會造成全身氣脈不通,所以患者一般都有肩頸一松,全身放鬆的體會。

刮痧都能治什麼病?

刮痧可治許多病,舉凡中暑、感冒、頭痛、胃炎、腹痛、失眠、疲勞、風濕性關節病、慢性腰痛、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脫出症、扭傷、五十肩、落枕、心悸、呼吸困難、高血壓、貧血、經痛、生理不順、肥胖、精力減退、近視、咳喇吐痰、扁桃腺炎、呃逆、胃痙

攣、食欲不振、下痢、暈車、宿醉、精神衰弱、神經官能症、肋間神經痛、冷虛症、乳汁不足、膀胱炎、兒童虛弱體質、夜尿症、氣喘、濕疹、蕁麻疹、腫瘤、肝炎、糖尿病、習慣性便秘、痔瘡等常見病、急重病、疑難病的防治中,皆有一定或立竿見影的效果。另外堅持實施循經走穴刮痧,治療妊娠紋、靜脈曲張、增加兒童身高、提高視力、增強智慧型等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經臨床驗證,刮痧可治400多種病,凡針灸、指壓、拔罐、氣功可以解決的病症,用刮痧療法更是容易辦到。

穴脈篇 按摩

按摩又稱“推拿”,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並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和醫療按摩。

按摩,古稱按鞽。其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醫學中獨特的治療方法之一。

原始社會,人類雜與大自然的鬥爭中,自身難免會遭到損傷或發生基本。如當人體的某一部位受到損傷出血時,人們便本能地用手按壓以止血;當損傷使局部部位隆起時,人們又本能地通過撫摩、揉動使隆起變小或消失,從而緩解了腫痛。在長期的認識實踐過程中,按摩逐漸從無意識的偶然動作演變成為人們自由運用的系統的治療方法。

按摩是我過最古老的醫療方法。遠在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明間醫生扁鵲用按摩、針灸等方法成功地搶救虢太子的例子。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典--《黃帝內經》,共36卷162篇,其中《素問》9篇論及按摩,《靈樞》有5篇論述按摩。如《素問·血氣形志篇》云:“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內經》對按摩療法有了較為具體的論述,為後世繼承和發揚按摩奠定了理論基礎。

秦漢時期,按摩已成為人民醫療上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根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皇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在此時期問世。《內經》中曾有按摩工具的記載,《九針》中的“圓針”,既用於針灸,也用於按摩,常配合使用。

在三國時期,開始形成按摩與導引、外用藥物配合套用的方法,出現膏摩、火灸。名醫華佗曰:“傷寒得始,一日在皮膚,在膏摩火灸即愈。”他還根據虎、鹿、熊、猿、鶴是動作,創造了最早的按摩導引術--五禽戲。

魏、晉、隋、唐時期,設有按摩科,又相應建立了按摩醫政。《隋書·五官志》中有按摩博士2人的記載,這說明隋代已設有按摩博士的官職。《舊唐書·職官志》載有按摩博士1人,保健按摩師4人,按摩工16人,按摩生15人。按摩博士在保健按摩師和按摩工的協助下,知道按摩生學習按摩導引之法,開始了在官府重視下有組織地開展按摩教學活動。此時有按摩專著問世,如《按摩導引經十卷》。隋代的《諸病源候論》,每卷之末均有導引按摩之法;《千金要方》雲“小兒雖無病,早起常以膏摩鹵上及足心,甚逼風寒。”;《唐六典》曰:“按摩可除八疾,‘風、寒、暑、濕、飢、飽、勞、逸’”。在這一時期,已經基本上形成了系統的按摩療法。

宋、金、元時期,按摩療法得到了進一布的發展。這時,不僅其治療範圍擴大了,而且還將按摩用於婦科催產。宋代龐安時“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有民間孕婦將產,七日而子不下,百術無所效,……令其家人以湯溫其腰腹,自為上下撫摩,孕者覺腸胃微痛,呻嚀間生一男子。”,這說明當時按摩對處理難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到了明代,太醫院將按摩列為醫政十三科之一。隨著按摩的進一步發展,許多按摩專著相繼問世,以小兒推拿方面的專著居多,如我國現存最早似的小兒按摩書籍《小兒按摩經》及《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小兒推拿秘訣》等。

清代,“崇儒尊道”的封建禮教占據統治地位,認為按摩“有傷大雅”,屬勞力者的“賤技”,系非“奉君之道”,遂使按摩術遭到政府的冷落。但由於按摩療效顯著,故在民間仍有發展,特別是小兒推拿比較盛行。這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小兒推拿專著,如熊應雄的《小兒推拿廣意》、駱如龍的《優科推拿法》、錢懷村的《小兒推拿直錄》、張振鈞的《釐正按摩要術》、夏雲集的《保赤推拿法》等。這一時期對傷科病也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在《醫宗金鑒》中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為傷科八法。隨著經驗的豐富,在理論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按摩的治療法則和適應證也有可較為系統和全面的論述。

鴉片戰爭以後,由於帝國主義侵略,按摩療法和中醫同學遭悽慘命運。國民黨政府崇洋媚外,對中醫學特別是按摩採取民族虛無主義態度。1929年提出“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的方針,又在1936年提出“國醫在科學上根據”,一律不許執業,從而排斥了中醫的社會地位,按摩更被人們視為醫家小道。於是,從事按摩這以寥寥無幾。與此相反,巫神之道卻趁機行事,假借按摩手技為其說教塗脂抹粉、故弄玄虛,嚴重歪曲了按摩療法。真正的按摩療法僅僅停留在家傳口授的窘地。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的中醫政策;保證了中醫的研究和發展,全國各地辦起了按摩推拿學校、專科醫院。按摩推拿的治療範圍包括了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疾病。同時還開展了按摩作用和治病機理的初步研究,以及按摩推拿歷史文獻的整理工作,出版了《按摩療法》、《中醫推拿講義》、《中醫按摩學簡編》、《中醫按摩臟腑圖點穴法》、《新推拿十八法祥解》等按摩專著。

20世紀70年代末,國家進一步重視中醫的發展,其中按摩教育和醫療機構也紛紛建立或恢復。上海、北京、河南、陝西、山西等市相繼恢復興辦了按摩學校,一些中醫院校增設了針推系,培養了數已千計的按摩人才。80年代,長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新疆中醫學院、北京聯合大學,相繼開辦了盲人按摩大專班和本科班。90年代,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成立了中國盲人按摩中心對全國盲人保健按摩和醫療按摩實施規範化行業管理。目前,全國盲人按摩事業正沿著健康的軌道蓬勃發展。

總之,按摩具有獨特的醫療保健作用,已引起國際上多方面的重視,許多國家已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國古老的按摩法必將為人類的醫療保健事業做出版的貢獻——

按摩方法

由於按摩結束後,臉部皮膚需要休息,所以,按摩最好是在睡前進行。洗臉或出浴後,臉部皮膚清潔而濕潤,是按摩的最佳時機。此時一定要先塗上一層按摩霜(一般知名化妝品牌都有專門的按摩霜),也可以塗一些化妝專用的橄欖油。按摩霜或橄欖油的作用是使臉部皮膚光滑,從而使手指和手掌動作順利。如果不塗任何東西,會很容易拉傷面部皮下纖維,使皮膚粗糙。因此,不能「乾搓」。

按摩的基本動作是「搓」、「敲」、「捏」,要把這三種動作協調起來進行按摩。

按摩手法

一、摩擦類手法:推法、擦法、摩法、抹法

二、按壓類手法:按法、點法、掐法

三、揉搓類手法:揉法、揉捏法、滾法、搓法

四、提拿類手法:拿法、彈筋法、捏脊法

五、叩擊類:叩法、擊法、捶法

六、動搖關節類:抖法運拉法、拔伸法

按摩注意事項

1、按摩者的雙手應保持清潔、溫暖、指甲應修剪,指上不戴任何裝飾品,以免損傷被按摩者的皮膚

2、為了按摩順利進行,取得良好的效果,按摩者的體位應便於操作,被按摩者的肌肉應充分放鬆

3、全身按摩時應注意操作方向,要順著血液和淋巴液回流的方向

4、按摩時,要注意順序,用力要由輕到重,再逐漸減輕而結束

5、按摩的禁忌症:急性軟組織損傷早期不能按摩患部;各種急性傳染病;各種惡性腫瘤的局部;各種潰瘍性皮膚病;燒、燙傷;各種感染、化膿性疾病及結核性關節炎;月經期、妊娠期婦女的腹部;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各種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白血病;骨折及關節脫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年老體衰的危重病人、經不起按摩者

穴脈篇 點穴

點穴是根據經絡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在人體相關穴位上可產生一定的反映的原理,在技擊中用拳、指、肘、膝等骨梢之強固點來擊打人體上的某些薄弱部位和敏感部位即主要穴道,使其產生麻木、酸軟或疼痛難忍,失去反抗能力,造成人體傷亡,從而制服對方的一種武術技擊術。在搏擊中,點擊人體上某些主要穴位可產生麻、啞、暈、死、咳、笑等效果,有些穴位雖輕打亦承受不起,重則死亡,稱為死穴。

人體穴位中包括經外奇穴在內有致命穴70個。有致命穴歌為證,歌曰:“上止天庭二太陽,氣口血海四柔堂,耳後受均不治,傷胎魚際即時亡,前後二心並外腎,崐魚晴目空甚張忙,肋稍播手艱於治,腎俞丹田最難當,夾背斷時休下藥,正腰一笑立身亡,傷人二乳及胸膛,百人百死到泉鄉,出氯不收無藥石,翻肚吐糞見閻王,[思頁]門髓出陰陽混,君則何覓妙方。”

點穴又稱打穴。打穴有七種:斫、戳、拍、擒、拿、撞、閉。用掌邊側打者為斫;用手指直打為戳;用掌根按打者為拍;用五指抓取者為擒;用二指掐取者為拿;用膝、肘打者為拍;用於指抓取者為撞;用手指扣扣者為閉。點穴法中以指點啄為最常見,又有一指點、二指點,撮指點等等。

人體的經脈氣血和穴位是按照一天的時辰來進行開合變化的。所以在一定時辰里,點打某一氣血流行開合的穴位,使其氣血流行中斷,凝聚,則會使人產生失其知覺之效。這就是武術點穴中的“按時取穴”的原理。如點穴24閉穴時辰歌曰:“人身之血有一頭,遇時取穴定傷損。子時人中醜天庭,寅時鼻樑卯牙腮,辰時雙陰已將台,午時脈腕未七坎,申時丹田酉血海,戌時下陰亥湧泉;子踝醜腰寅在目,卯面寅頭已手熱,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頭亥股隙”。

穴脈篇 點穴功法

一、鷹抓功:這是練手指的抓、扣、拿勁的。開始兩腳並擾,兩手平伸如鳥翼,然後意存丹田,氣運穿手指。初練時往往感到兩肩酸軟不能舉。通常只練五分鐘為宜。練到一個小時時,勁達指稍,即為功。

二、鐵指功:這是練手指點按勁的。開始兩腳分開,身體俯臥,兩手五指分開撐地,腰不可屈,然後兩臂帶全身迴環伸展。初練時,用五指撐地,隨功力增深,逐漸用四指、三指、直至單指撐地,此功乃告成。

三、點石功:這是練手指力和內勁的。開始兩腳站立,面對壁約一米遠,然後身體前傾,再用兩手指分開觸牆,呼氣入丹田,呼氣時,兩手用力下按,靜身,直到練至臂、腕、指較吃力時,可作休息。練至一個月後,可見功效。

四、解繩功:這是練拇、食中之指的指頭勁力的,首先備直徑約10-15毫米的麻繩一根,越長越好。先用雙手將麻繩打成一個個的繩結,然後用拇、食、中三指逐一解開。這樣解了再結,結了再解。隨次數的增加,批力也練得越強。

五、插少功:此乃練指上直勁。先備桶一個,盛滿綠豆(或穀子、石砂、鐵砂)然後馬步站立於桶前,用丹田氣運至手指,發力插入桶內,再抽回手掌。如此反覆練習,三年成功後,十指利如抓。為防練時手中毒,練後須用藥手洗一次。藥方為:川烏、草烏、南星、蛇床、半夏、百部各一錢,花椒、良毒、透骨、藜蘆、龍骨、紫花各一兩,青鹽四兩,硫磺一兩,劉寄奴二兩,用醋熬熱水洗。

六、木人功:這是練手上點打勁的。先備木人一個。面對木人,氣沉丹田,運氣貫注指端,對準木人穴位發指飛速點打,用力由輕至重,持之以恆,每天須練至一小時以上,方為功夫。

七、鎖指功:此功專練指的扣力。先用指握住一小圓木,後猛力扣一頓飯時間,再鬆手休息片刻。持續練習,此功練二年,則大功告成

穴脈篇 致暈11穴

1.腦戶穴:位於百會穴後四寸五分。

2.囟門穴(又名囟會):位於百會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髮際上一寸陷中。

4.前頂穴:百會穴前一寸五分。

5.後頂穴(又名頂門穴):位於百會穴後一寸五分。

6.風府穴(又名天星):項後枕骨下兩筋中間。

7.頭維穴:位於額角,入髮際角尖處。

8.耳後穴:位於耳後靜脈中。

9.啞門穴:位於風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於前頂穴後五分,再外開一寸處。

11.玉枕穴:位於腦戶穴旁一寸三分。

穴脈篇 致殘103穴

1.心井穴(又名鳩尾):胸劍突骨下緣。

2.對門穴(又名不容):巨闕穴旁開六寸。

3.扇門穴:即男者左對門穴,女者右對門穴。

4.京門穴(又名氣俞):第十二肋游離間處。

5.五定穴(又名天樞):平臍中旁開三寸。

6.伯勞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8.膽中穴: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之間正中。

9.對心穴(又名至陽):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風門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環跳穴:股骨大轉子後上方,當大轉子與胝骨裂孔連線的內三分之二處。

12.蓋膝穴:即膝蓋骨。

13.膝眼穴:臏骨尖兩旁凹陷處。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脛骨內側緣內側。

15.腳住穴:腳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開腔穴:即兩耳。

17.喬空穴:即兩耳後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溝正中。

23.駕梁穴:即鼻樑。

24.咽空穴:即兩個鼻孔。

25.牙關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將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於風膊下處。

30.精靈穴:即兩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時肘橈側橫紋盡頭處。

32.中脘穴:臍上一寸。

33.六宮穴(又名臍中.神闕):即肚臍。

34.氣關穴(又名氣門):左乳下二橫指處。

35.血瘦穴(又名血關):右乳下二橫指處。

36.掛膀穴:血瘦穴下一分處。

37.肚角穴:位於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宮穴:位於血關穴之下,氣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點。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八分。

41.糞門穴:即肛門口。

42.沖陽穴:足背的最高點,動脈旁。

43.血囊穴:右側十二肋骨下緣。

44.氣囊穴:即小腹左邊。

45.淨瓶穴:即臍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點。

47.山根穴:即鼻樑之上。

48.對口穴:項後的風府與啞門之間。

49.氣隔穴:臍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門穴:右側十二肋下三橫指。

51.膈門穴:左側十二肋骨下緣。

52.氣舍穴:鎖骨內側端上緣。

53.開氣穴:即氣舍穴偏右。

54.轉喉穴:即氣舍穴偏左。

55.血倉期門穴:右側鎖骨下八分處。

56.氣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脈穴:枕骨正中。

58.正額穴:頭額前正中。

59.後海底穴:腎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攢竹穴:眉內端陷中。

61.正氣穴:左側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側乳上一寸三分。

63.氣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與建里之中點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處。

67.泰山穴:離梭子骨四寸處。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緣凹陷中。

69.勞宮穴:第二.三掌骨之間。

70.神門穴:尺側腕關節橫紋頭。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頰車穴:下頷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側腕上五寸。

74.下關穴:顴弓下與下頷關節切跡間凹陷處。

75.足三里穴:犢鼻穴下三寸,脛骨粗隆外側陷中。

76.犢鼻穴:屈膝,臏韌帶外側陷中。

77.肩井穴:肩頭高處,當大椎與肩峰之間。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緣。

79.風市穴:大腿外側膝上七寸。

80.陽陵泉穴:腓骨小頭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膕窩中動脈外。

82.承山穴:委中與跟腱之間。

83.崑崙穴:外踝與跟腱連線的中點。

84.血海穴:屈膝,臏骨內上緣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後骨下,兩筋間陷中。

86.尾宮上穴:即尾宮上一分許。

87.鶴頂穴:位於膝蓋骨上緣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點。

89.內踝尖穴:即足內踝最高點。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淚孔穴:(又名睛明):目內眥頭外一分。

92.所聞穴(又名聽宮):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間隙外側近噱突處。

94.絕骨穴(又名懸鐘):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7.太淵:腕關節橫紋上,橈動脈外側。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處。

99.曲骨穴:臍下五寸處。

100.大都穴:足拇趾內側本節後。

101.魄戶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102.天窗穴:頸側.胸銷乳突肌後緣。

103.箕門穴:大腿內側,血海穴上六寸。

穴脈篇 致命36穴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於兩眉之間。

2.頭額前穴:位於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陽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與眼外眥之間後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腦戶):位於枕骨粗隆上方。

5.厥陰穴(又名頭竅陰):位於腦後兩邊,乳突後當浮白與完骨之間。

6.華蓋穴:胸骨柄與胸骨體聯合的中點,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於臍上三寸正中。

8.巨闕穴:臍上六寸,即鳩尾穴下一寸。

9.氣海穴(又名丹田穴):臍下一寸五分。

10.關元穴:臍下三寸。

11.水分穴:位於臍上一寸。

12.中極穴:臍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當於第五肋間。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當於第五肋間。

17.左期門穴:左乳下二肋,相當於七.八肋間。

18.右期門穴:右乳下二肋,相當於七.八肋間。

19.左幽門穴:巨闕穴左開五分。

20.右幽門穴:巨闕穴右開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臍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臍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門穴:左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4.右章門穴:右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5.左腹結穴(又名左七勞):臍左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結穴(又名右七勞):臍右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側一寸五分。

28.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側一寸五分

29.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於命門穴左旁三寸。

31.氣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32.鶴口穴(又名尾宮穴):位於尾骨宮下兩腿骨盡處。

33.海底穴(又名會陰穴):前陰與肛門之間。

34.湧泉穴:位於第二.三趾跖關節後方,蜷足時所現的凹陷處。

35.右志室穴:位於命門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於腦後右玉枕穴下五分。

穴脈篇 頭頸要害—百會穴

百會穴,首見於《針灸甲乙經》,歸屬督脈,別名“三陽五會”。《采艾編》云:“三陽五會,五之為言百也”,意為百脈於此交會。百脈之會,百病所主,故百會穴的治症頗多,為臨床常用穴之一。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時要讓患者採用正坐的姿勢,百會穴位於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此穴。(或以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後髮際正中點。)

主治疾病:百會穴的主治疾病為:頭痛、頭重腳輕、痔瘡、高血壓、低血壓、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為人體督脈經絡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醫學研究價值很高,

穴脈篇 頭頸要害—神庭

神庭,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髮際。屬督脈。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

位置:頭前部入髮際五分處。

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後頭暈、腦脹。

標準定位:仰靠坐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取法:正坐或仰靠,在頭部中線入前髮際0.5寸處取穴。

主治病症:癇證,驚悸,失眠,頭痛,頭暈目眩,鼻淵,鼻鼽,流淚,目赤腫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張,癲狂,癇症,驚悸,失眠,淚囊炎,結膜炎,鼻炎,神經官能症,記憶力減退,精神分裂症。

穴脈篇 死穴——太陽穴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寸凹處。

經屬:奇穴,被點中後頭昏、眼黑耳鳴。

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在兩眉梢後凹陷處。有左為太陽,右為太陰之說。

太陽穴在中醫經絡學上被稱為“經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術拳譜列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記載,太陽穴一經點中“輕則昏厥,重則殞命”。現代醫學證明,打擊太陽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腦震盪使人意識喪失——

太陽穴的主治病症為: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疾病。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達摩秘方》中將按揉此穴列為“回春法”,認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腦的青春常在,返老還童。當人們長時間連續用腦後,太陽穴往往會出現重壓或脹痛的感覺,這就是大腦疲勞的信號。這時施以按摩效果會非常顯著。按摩太陽穴可以給大腦以良性刺激,能夠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並且能繼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太陽穴的正確位置是由眉梢到耳朵之間大約三分之一的地方,用手觸摸最凹陷處就是太陽穴。按摩時首先調整好身體姿勢,坐站皆可,但要身體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緒穩定,精神集中。一般都采坐姿。坐或站好後將手掌搓熱,貼於太陽穴,稍稍用力,順時針轉揉10—20次,逆時針再轉相同的次數。也可以將手掌貼在頭上,以拇指指肚分別按在兩邊的太陽穴上,稍用力使太陽穴微感疼痛,然後,順逆各轉相同的次數。一般按摩的次數可多可少,可以自己按照大腦疲勞的程度調整——

何太陽穴是打不得的死穴

太陽穴是顱骨骨板最薄弱的部位

太陽穴的位置是顱頂骨、顴骨、蝶骨及顳骨的交匯之處,稱為“翼點”或“翼縫”。此處是顱骨骨板最薄,而且是骨質脆弱的部位。顱骨為一層堅硬的骨板,對腦起著保護作用。顱骨骨板各處薄厚不一,平均厚度為5毫米,最厚處為1厘米。而太陽穴處的骨板厚度僅為1——2毫米,是顱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打擊或擠壓,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後可直接影響腦的功能。

太陽穴深層顱內有眾多的出血來源

在顱內的這一部位,血管分布相當豐富,因此構成了眾多的顱內出血來源。起於頜內動脈的腦膜中動脈,在硬腦膜外沿顳骨鱗部向上行走,並在太陽穴處的顳骨鱗部分支為腦膜中動脈前、後兩支。同時,腦膜中靜脈也與腦膜中動脈相伴行。在顱內更深一層的硬腦膜下,還分布有大腦顳葉的皮質動、靜脈。

太陽穴遭暴力打擊,不僅可以因顱骨顳鱗部骨折損傷腦膜中動脈,而且常常可以在顱骨完整的情況下損傷腦膜中動、靜脈,在中顱窩基底部形成硬膜外血腫。腦膜中動脈破裂形成血腫,不僅十分迅速,而且後果極為嚴重。腦膜中動脈破裂,可使人立即陷入昏迷,昏迷後的間歇清醒期極短,多則不足1小時,少則只有10分鐘,常常在損傷兩小時後完全昏迷。如果傷後6小時仍不能有效地制止出血,即可以致命。

腦膜中動脈的兩個前後分支損傷以及大腦顳葉皮質溝內的動脈損傷,會在腦膜的更深一層形成以顳區為中心的巨大顱內血腫。由於出血部位較深,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險性。

太陽穴處的顳骨動脈溝和骨管構成了一個明顯的薄弱帶

由於腦膜中動脈緊貼顱骨下行走,因此在顳骨鱗部形成了非常特殊的解剖特點。太陽穴深層組織中的腦膜中動脈,在顳骨鱗部內面的骨板上形成了一條較深的骨溝——顳骨動脈溝。這條骨溝在本身就很薄的骨板上,構成了一條明顯的薄弱帶。打擊太陽穴,往往首先容易在這條骨溝上造成骨折,而顳骨動脈溝處的骨折,又多容易累及骨溝內的腦膜中動脈損傷,引起顱內血腫。

腦膜中動脈前支則完全穿過骨板,在顳骨內面形成了一條長2厘米左右的骨管。由於骨管的存在,使腦膜中動脈前支的一段被完全固定。當太陽穴遭外力打擊時,腦膜中動脈前支極易在骨管處撕裂。同時,顳骨骨折也很容易在骨管處形成.當骨折線橫跨骨管時,對血管造成的損傷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顱內血腫,往往更為嚴重。

因此,在頭部兩側的太陽穴,實際上構成了一個致命的危險區,即以顱骨顳鱗部為中心的顱骨骨折多發區和以大腦顳葉為中心的顱內血腫多發區。

為什麼打擊太陽穴容易破壞人的平衡機能

太陽穴深層腦組織是大腦顳葉。顳葉是大腦皮層的位聽中樞。位聽中樞支配著人的位聽神經,可以通過中耳感受聽覺、感受外界音響的變化。同時,還可以通過內耳“前庭裝置”感受體位在空間的變化,並由此來調節全身肌肉的緊張度,維持身體平衡。因此,大腦皮層的這一區域除感受聽覺,還控制著人的平衡感覺。

此外,太陽穴皮下又是“三叉神經”和“睫狀神經節”的匯集之處。三叉神經傳導頭面部感覺,是對痛覺最為敏感的腦神經。睫狀神經節是調節視力活動的重要神經節。

太陽穴一旦受到暴力打擊,首先會震動大腦顳葉的位聽中樞,使位聽神經受到強烈刺激.造成暫時性的平衡感覺喪失,全身肌緊張調節紊亂。同時,也會刺激太陽穴皮下的神經,使人頭暈、目眩、兩服發黑,平衡不能維持。因而,以一般暴力打擊太陽穴雖不至於造成顱腦損傷,但很容易將人擊倒。我圖民間武術中過去就有“一法打太陽,拳中倒地下”的記載。

穴脈篇 昏穴——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

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後,耳鳴頭暈倒地。

取穴方法

人體耳門穴位於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後緣,張口有凹陷處。定位此穴道時通常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臥、仰靠的取穴姿勢,以便實施者能夠準確的找尋穴道和順利的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耳門穴位於人體的頭部側面耳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缺口陷中,微張口時取穴。在聽宮的稍上方。

主治疾病

耳聾,耳鳴,聤耳,牙痛,頸頷痛,唇吻強。耳鳴、聾啞、牙痛、以及其他常見的耳部疾病等,該穴是治療多種耳疾重要的首選穴位之一。

直刺0.5-1寸;可灸。

名字解釋

耳,穴內氣血作用的部位為耳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耳門名意指三焦經經氣中的滯重水濕在此冷降後由耳孔流入體內。本穴物質為角孫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水濕之氣化雨冷降為地部經水並循耳孔流入體內,本穴如同三焦經氣血出入耳的門戶,故名耳門。

穴脈篇 頭頸要害——睛明穴

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

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昏眼花倒地。

別名:目內眥,淚孔穴,淚空穴,淚腔穴,目眥外。

氣血特徵:穴內氣血為溫熱的天部水氣與地部經水(血)。氣血的運行分為三支,一是氣態物向上行於督脈及膀胱本經,二是地部經水下走足陽明經——

主治疾病

目赤腫痛,流淚,視物不明,目眩,近視,夜盲,色盲。迎風流淚、偏頭痛、結膜炎、瞼緣炎、眼睛疲勞、眼部疾病、三叉神經痛、近視等。此穴同樣是治療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對於經常用眼的人士來講,更應該熟練準確的掌握此穴的取穴方法,只要簡單的按摩一兩分鐘,就可以明顯的緩解眼部疲勞,對於學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預防近視的穴道之一,此外,還有攢竹穴、四白穴、太陽穴、承泣穴、魚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來做,效果會更佳。

〖刺灸法〗囑患者閉目,醫者左手輕推眼球向外側固定,左手緩慢進針,緊靠眶緣直刺0.5~l寸。不捻轉,不提插(或只輕微地捻轉和提插)。出針後按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功能作用〗降溫除濁。

〖治法〗寒則瀉之或先瀉後補,熱則補之——

名詞解釋

(1)睛明。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內氣血的主要作用對象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經的氣血而變得光明穴。本穴為太陽穴膀胱經之第一穴,其氣血來源為體內膀胱經的上行氣血,乃體內膀胱經吸熱上行的氣態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經之血由本穴提供於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視,變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2)目內眥。目內眥,乃言本穴所在的部位為目內框也,無它意。

(3)淚孔、淚空、淚腔。淚,淚水也。孔,孔隙也。空、腔,空腔也。穴名之意指本穴外輸的膀胱經氣血為濕潤眼睛液體的重要來源。本穴屬於膀胱經,氣血特性與上行頭面的它經氣血相比皆要寒冷,為促成氣態物向液態物轉化的重要根源,眼睛受之以液而能濕潤並轉動自如,故名淚孔、淚空、淚腔。

(4)目眥外。目眥,指穴所在的部位為目框內角。外,指本穴氣血作用於眼睛之外。目眥外名意指本穴的寒冷之氣使眼睛外部的陽氣冷降為液。理同淚孔名解。

(5)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蹺脈督脈之會。其一,本穴氣血為膀胱經經氣的冷降之液,性溫熱,且與太陽穴小腸經氣血處於同一層次,故為手足太陽之會。其二,本穴的冷降之液有部分下走足陽明承泣穴,故為足太陽陽明之會。其三,本穴的冷降之液(即血)還不斷地氣化上走督脈,故為足太陽督脈之會。其四,本穴的氣血物質中既有地部之液又有天部之氣,氣血特性同於陰陽蹺脈之性,故為陰陽蹺脈足太陽之會。

穴脈篇 人中穴—急救昏迷

別名:人中,鬼客廳,鬼宮,鬼市,鬼排。

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人中名意指本穴位於鼻唇溝的中部。

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暈眼昏。

人中穴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當人中風、中暑、中毒、過敏以及手術麻醉過程中出現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時,醫者用食、中兩指端置於拇指面,以增強拇指的指力,用拇指端按於唇溝的中上處頂推,行強刺激。以每分鐘20-40次為宜,可使患者很快甦醒。

現代醫學研究對人中穴的急救作用作了科學解釋:

1.刺激人中穴可以升高血壓。在危急情況下,升高血壓可以保證機體各個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維持生命活力,而節律性、連續弱性或強性刺激人中穴,都能使動脈血壓升高。

2.刺激人中穴位,可影響人的呼吸活動,有利於節律性呼吸活動的運行。

運用人中穴救治昏厥急症,是簡單易掌握的應急性急救措施,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實為救命之法寶——

主治疾病:昏迷,暈厥,暑病,癲狂,癇證,急慢驚風,鼻塞,鼻出血,風水面腫,牙痛,牙關緊閉,黃疸,消渴,霍亂,溫疫,脊膂強痛,挫閃腰疼。

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

人體穴位配伍:配百會穴、十宣穴、湧泉穴治昏迷急救。中暑加委中穴、尺澤穴,溺水窒息加會陰穴,癲狂加內關穴,癔病發作加合谷穴透勞宮穴;配上星穴、風府穴治鼻流清涕;配委中穴(瀉法)治急性腰扭傷;配三陰交穴、血海穴治月經不調、崩漏。

穴脈篇 昏穴——啞門穴

別名:舌厭穴,橫舌穴,舌黃穴,舌腫穴。

位置:在頂部後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後髮際凹陷處)

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後,衝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主治疾病:舌緩不語,音啞,頭重,頭痛,頸項強急,脊強反折,中風屍厥,癲狂,癇證,癔病,衄血,重舌,嘔吐。

針灸法:伏案正坐位,使頭微前傾,項肌放鬆,向下頜方向緩慢刺入0.5~1寸。

人體穴位配伍:瀉啞門、聽會、外關(或中穴渚)、丘墟治高熱或瘧疾所致耳聾;配人中、廉泉治舌強不語、暴喑、咽喉炎;配百會、人中、豐隆、後溪治癲狂、癲癇。配風池、風府治中風失語、不省人事;配勞宮、三陰交、湧泉等九穴為回陽九針,可以開竅醒神治昏厥;配腦戶、百會、風池、太溪、崑崙、腎俞治大腦發育不全;針啞門、腎俞、太溪治療貧血——

名詞解釋:

(1)啞門。啞,發不出聲也,此指陽氣在此開始衰敗。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督陽氣在此散熱冷縮。本穴物質為大椎穴傳來的陽熱之氣,至本穴後因其熱散而收引,陽氣的散熱收引太過則使人不能發聲,故名。(病音)門名意與啞門同,(病音)為失語之意。

(2)舌厭。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軟自如是因為陽氣充盛使然也。厭,厭惡也。舌厭名意指督脈的陽氣在此散熱冷縮為舌所厭惡。本穴物質為大椎穴傳來的陽氣,至本穴後散熱冷縮,人體的陽氣不足則至柔之地的舌部陽氣先衰,舌部陽氣衰敗則舌不能運動自如,故名舌厭。舌腫名意與舌厭近同,腫指陽氣太過陰不足則舌為之腫。

(3)橫舌。橫,橫向也。舌,口中之舌也。橫舌名意指穴內陽氣充盛則舌能活動自如。舌黃名意與橫舌同,黃通橫。

穴脈篇 昏穴——風池穴

別名:熱府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被擊中後,衝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主治疾病: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

刺灸法:針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風府穴;可灸。

取穴方法:人體風池穴位於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人體穴位配伍:配合谷穴、絲竹空穴治偏正頭痛;配腦戶穴、玉枕穴、風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視;配百會穴、太沖穴、水溝穴、足三里穴、十宣治中風——

名詞解釋:

(1)風池。風,指穴內物質為天部的風氣。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內物質富含水濕。風池名意指有經氣血在此化為陽熱風氣。本穴物質為腦空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因受外部之熱,水濕之氣脹散並化為陽熱風氣輸散於頭頸各部,故名風池。

(2)熱府。熱,指本穴氣血性熱溫高。府,府宅也。熱府名意指本穴氣血的變化為受熱膨脹。

理同風池名解。

(3)足少陽陽維之會。本穴吸熱脹散的陽熱風氣不光傳輸膽經,同時亦輸向陽維脈所在的天部層次,故為足少陽陽維之會。

穴脈篇 人迎穴

別名:天五會穴,五會穴。

位置:喉結旁開1.5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後氣滯血淤、頭暈。

主治疾病:咽喉腫痛,氣喘,瘰癧,癭氣,高血壓。

針灸法:避開頸總動脈,直刺0.3~0.8寸。不可灸。

穴位配伍:配大椎穴、太沖穴治高血壓——

名詞解釋:

(1)人迎。人,民眾也,指胸腹部。迎,迎受也。人迎名意指胃經氣血由本穴向胸腹以下的身體部位傳輸。本穴物質為地倉穴分流傳來的地部經水,其傳輸部位是頭部以下的胸腹手足。與大迎穴傳送上頭的氣血相比,頭部為君,其所受氣血為大、為遵,胸腹手足部則為民,氣血物質的配送方式不同,故本穴名為人迎。

(2)天五會、五會。天,指本穴所在部位在天。五會,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由胃所受的五穀雜糧精微物質所化,穴內氣血包含人體五臟六腑等各個部位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故名。

穴脈篇 頭頸穴位套用——眼保健操

眼睛是一個極其重要而複雜的人體視覺器官。祖國中醫理論研究證實,人體十二條經絡均與眼睛有密切聯繫。當身體任何一條經絡發生障礙時,都對眼睛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眼保健操,通過對不同穴位的不同按摩手法,以達到通經絡,養氣血,消除勞,增進視力和預防近視的功效。全操共分六節,均為四八拍,用4分鐘左右的時間做完。眼保健操是根據祖國醫學推拿、經絡理論,結合體育醫療綜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過對眼部周圍穴位的按摩,使眼內氣血通暢,改善神經營養,以達到消除睫狀肌緊張或痙攣的目的。實踐表明,眼保健操同用眼衛生相結合,可以控制近視眼的新發病例,起到保護視力、防治近視的作用——

2008版眼保健操

第一節閉目入靜

本節為眼保健操的預備式。

動作要求:坐姿或站姿。雙腳分開與肩等寬,雙臂自然下垂,身體保持正直,全身放鬆,兩眼輕閉。

動作重點:兩眼輕閉,切勿睜眼。

作用:可緩解睫狀肌緊張,消除視力疲勞。

第二節按壓睛明

睛明穴位置:雙眼內眼角。

動作要求: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雙側睛明穴,其餘手指呈握拳狀,每拍按壓一次。

作用:具有防治視覺昏蒙的功效。

第三節:按揉太陽、攢竹,抹刮眉弓

太陽穴位置;眉稍和外眼角之間,向後一寸凹陷處。

攢竹穴位置:位於眉毛內端。

動作要求:第一、二個八拍,雙手拇指按揉太陽穴,食指按揉攢竹穴,每拍按揉1次。第三、四個八拍,雙手食指彎曲,余指握拳,由眉毛內端向外抹刮,每2拍抹刮1次。

動作重點:對太陽穴和攢竹穴採取按揉手法,而不是擠壓。抹刮眉弓時,採取由內向外的方式進行。

作用:防治眼病和視力減退。

第四節:按壓四白

取穴法;先把左、右食指和中指併攏對齊,分別按壓在鼻翼上緣的兩側,然後食指不動,中指和其他手指縮回呈握拳狀,食指所在的位置便是四白穴。

動作要求:每拍按壓四白穴1次。

動作重點:取準穴位,採取按壓手法,而不是按揉手法。因為按揉穴位不易準確。

作用:防治眼病。

第五節:捻壓耳垂,轉動眼球

動作要求:雙手拇指和食指,分別夾住耳垂,每拍捻壓1次。

轉動眼球,第一、二個八拍眼球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其轉動順序為上、左、下、右。第三、四個八拍眼球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其轉動順序為上、右、下、左。每拍轉動一個方向。

動作要點:耳垂採取捻壓手法,而不是擠壓和按壓手法。轉動眼球時,頭部不動。

作用:耳垂上有兩個主治眼病的穴位。轉動眼球,可緩解眼肌的緊張度。

第六節揉捻合谷,眺望景物

合谷穴位置:位於拇、食指掌骨間,微偏食側凹陷處。

動作要求:第一、二個八拍右手拇指壓於左手合谷穴,食指墊於掌面與拇指呈對應位置,每拍揉捻1次。第三、四個八拍,雙手輪換,每拍揉捻1次。與此同時雙眼遠眺晃物。動作要點:合谷穴採用揉捻手法。遠眺景物與揉捻合谷穴同時進行,但須注意,遠眺時應背向陽光,盡里望遠處目標。如在教室內做眼保健操,應起立通過窗戶注視遠處目標。

作用:揉捻合谷具有醒腦、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遠跳,可緩解睫狀肌的緊張度,達到鬆弛晶狀體的目的——

舊版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必須經常操練,做到動作準確,並持之以恆。一般每天可做二次,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經過簡化有以下四節。(在我國中國小廣泛推廣的即是該套眼保健操)

第一節揉天應穴(攢竹下三分):以左右大拇指羅紋面接左右眉頭下面的上眶角處。其他四指散開彎曲如弓狀,支在前額上,按揉面不要大。

第二節擠按睛明穴: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後向上擠。

第三節按揉四白穴:先以左右食指與中指併攏,放在靠近鼻翼兩側,大拇指支撐在下齶骨凹陷處,然後放下中指,在面頰中央按揉。注意穴位不需移動,按揉面不要太大。

第四節接太陽穴、輪刮眼眶(太陽、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骱、承泣等):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羅紋面按住太陽穴,以左右食指第二節內側面輪刮眼眶上下一圈,上側從眉頭開始,到眉梢為止,下面從內眼角起至外眼角止,先上後下,輪刮上下一圈——

眼保健操要領歌:

指甲短,手潔淨。遵要求,神入靜。穴位準,手法正。力適度,酸脹疼。合拍節,不亂行。前四節,閉眼睛。後兩節,雙目睜。眼紅腫,操暫停。臉生癤,禁忌症。做眼操,貴在恆。走形式,難見功。

穴脈篇 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之中點。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後,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

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

主治:胸悶,咳喘、吐逆,心悸等。

穴脈篇 死穴—鳩尾穴

別名:尾翳穴神府穴骬尾穴鶻穴,骬骬穴臆前穴

位置:位於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任脈絡穴。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後,衝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取穴方法: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鳩尾穴位於人體的心窩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處。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除疲勞、治療暈車暈船、可以緩解焦躁性格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關此穴治病療法的網頁如下:消除疲勞的指壓法、治療暈車暈船、利用穴道指壓法矯正焦躁性格等。

〖主治疾病〗心痛,心悸,心煩,癲癇,驚狂,胸中滿痛,咳嗽氣喘,嘔吐,呃逆,反胃,胃痛。

〖人體穴位配伍〗配梁門穴、足三里穴治胃痛;配三關、足三里穴治嘔吐。

〖刺灸法〗斜向下刺0.5~1寸;可灸。

〖取穴方法〗人體鳩尾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

名字釋義:

(1)鳩者鳥之一種,其習性特徵與鵑相近,鳩與鵑最大的不同之處即是不自營巢,而是在其它同類鳥巢內下蛋並由它鳥代為孵化。尾者余也,指鳩鳥餘下之物。鳩尾名意指任脈熱散的天部之氣在此會合。本穴物質為任脈熱散於天部的浮游之氣,至本穴後為聚集之狀,此氣如同鳩鳥之餘物一般,故名鳩尾。

(2)尾翳穴。尾,余也。翳,羽毛做的華蓋穴也。尾翳名意指本穴氣血為天部的浮游之氣。理同鳩尾名解。

(3)骭。胸前骨也。骭,小腿骨或肋骨。骭名意指任脈天部層次的絡脈之氣在此為收引冷降的變化。本穴物質為任脈的絡脈之氣,所處為天之天部,其變化為收引冷降,表現出腎水的收引特徵,故名骭。

(4)神府。神,與鬼相對,指天部之氣也。府,府宅也。神府名意指任脈的天部之氣在此聚集。理同鳩尾名解。

(5)骬。胸前骨也。

(6)尾。尾,余也。,黃色分泌物也,脾土塵埃也。尾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氣中亦有一定的脾土塵埃。

(7)骭鶻。骭,小腿骨也。鶻,鳥科動物,隼類,似山鶴而小,短尾,青黑色,多聲。鶻指穴內氣血為天部之氣,青黑色指穴內氣血有腎氣的收引冷降之性。骭鶻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為散熱冷降的變化。理同鳩尾名解。

(8)骬骬穴。

(9)臆前穴。臆,胸也。前,前面也。臆前名意指本穴位於胸前,無它意。

(10)任脈絡穴。本穴物質為任脈天部的浮游之氣聚集而成,本穴有聯絡任脈各部氣血的作用,故為任脈絡穴。

穴脈篇 死穴——巨闕

別名:巨缺穴巨送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繫心之募穴。擊中後,衝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取穴道的時候通常讓患者採用仰臥的姿勢,以便實施者能夠準確的找尋穴道和順利的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巨闕穴位於人體的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處,再向下二指寬即為此穴。

此穴為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為:指壓此穴,對於治療胃腸疾病很有療效。

胸痛,心痛,心煩,驚悸,屍厥,癲狂,癇證,健忘,胸滿氣短,咳逆上氣,腹脹暴痛,嘔吐,呃逆,噎嗝,吞酸,黃疸,泄利。

穴位配伍:

配內關穴治心絞痛;配章門穴、合谷穴、中脘穴、內關穴、足三里穴治呃逆;配足三里穴、膻中穴、內關穴、三陰交穴、心平穴、心俞穴治療急性心肌梗塞;配內關穴、人中治癲狂癇證;配神門穴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名解:

1)巨闕。巨,大也。闕,通缺,虧缺也。巨闕名意指胸腹上部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本穴位處胸腹交接處的凹陷部位,任脈上、下二部皆無氣血傳至本穴,穴內氣血為來自胸腹上部的天部濕熱水氣,此氣因其熱,既不能升又不能降,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本穴如同巨大的空缺一般將外部的水氣聚集,故名巨闕。巨缺名意與巨闕同。

(2)巨送穴。巨,大也。送,送出也。巨送名意指本穴聚集的天部之氣全部輸向心經所在的天部層次。本穴物質為來自胸腹上部的濕熱水氣,因其性濕熱,既不能循任脈上行又不能循任脈下行,唯有輸向與此氣血同性的心經天部層次,本穴氣血的變化特點是來多少送多少,故名巨送。

(3)心之募穴。理同巨送名解。

穴脈篇 神闕穴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後,衝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神闕穴:

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

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後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煉者把二穴稱為水火之官。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神闕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潛藏部位,人們通過鍛鍊,可啟動人體胎息,恢復先天真息能。

神闕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我們知道,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屬先天真息狀態。嬰兒脫體後,臍帶即被切斷,先天呼吸中止,後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沒有神闕,生命將不復存在。人體一旦啟動胎息功能,就猶如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應站,人體的百脈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節,人體也就健康無病,青春不老。經常對神闕穴進行鍛鍊,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並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泄痢脫肛、中風脫症等有獨特的療效。

神闕穴的保健方法有三。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女子相反),每次360下。其二是聚氣法:端坐,放鬆,微閉眼,用右手對著神闕空轉,意念將宇宙中的真氣能量向臍中聚集,以感覺溫熱為度。其二是意守法:放鬆,盤坐,閉目,去除雜念,意念注於神闌,每次半小時以上,久之則凝神入氣穴,穴中真氣發生,胎息則慢慢啟動。

穴脈篇 氣海穴

位置:位於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後,衝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穴脈篇 關元穴

位置:位於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擊中後,衝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

主治疾病為: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遺尿、尿血、尿頻、尿瀦留、尿道痛、痛經、閉經、遺精、陽痿;此外,對神經衰弱、失眠症、手腳冰冷、蕁麻疹、生理不順、精力減退、太胖(減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療效。此穴為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兵器篇 十八般兵器

兵器自古有就有中國古代兵器不但是為了防禦,有時更是人身份地位的象徵,“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足見兵器在古代國家中的顯赫地位。兵器的先進程度,往往決定了一個國家強盛與否。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種武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其名稱,始見於元曲。如《古今雜劇》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藝都學就,六韜書看的來滑熟”的唱詞。《水滸傳》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指的均是兵器。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浙在《五雜俎-卷五》:“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黃、十二鐧、十三鎬、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頭、十七錦繩套索、十八白打。”

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四種說法:

(1)指“刀、槍、劍、鏜、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

(2)與(1)排列相同,唯後三件變為:代、抉、弓矢。

(3)指“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鏜、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

(4)指近代戲曲界有人稱之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鎲、棍、槊、棒、拐、流星錘等十八種兵器——

冷兵器分類:

九短:刀、劍、鞭、鐧、拐、斧、棒、椎、杵。

九長:刀、槍、棍、鉞、叉、鐺、鉤、槊、戟。

兵器篇 劍

劍,古之聖品。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實則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候,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劍與藝,自古常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流傳至今,仍為世人喜愛,亦以其光榮歷史,深植人心,斯可歷傳不衰。

儘管劍的實用價值和顯赫軍事地位,只存在於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初期,但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影響力卻從未削弱,尚劍之風發展為以“劍”代“武”,後來與俠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劍文化。

早期鑄劍比鑄造其他兵器難度大,特別是鑄造需經特殊工藝的寶劍更加耗時耗力,因此只有有權勢的人才能獲得寶劍,劍於是成為帝王君主權利威嚴的象徵。

在十八般傳統冷兵器中,劍被稱作“百刃之君”、“百兵之帥”。在武行中劍多作為防身性兵器,由於攜帶美觀,所以名士貴族多佩劍,久而久之劍被大眾視作有智慧、有內涵、有身份的兵器。

在大多數武俠小說中,名門正派的大俠總是使用寶劍,以此區別於使用暗器、毒藥的旁門左道;負劍行俠則意味著光明正大地快意恩仇。也只有劍的風雅氣度和舞劍的表演性,最能給武俠作家提供空間去營造他們的詩意江湖。

劍修長光潔的形態頗具優雅氣質,自古還受到文人的特殊青睞,不僅以劍抒懷作詩詠嘆,更佩帶操練。

李白終生以劍匣相伴,十五歲在峨嵋學劍,自稱“我家青乾劍,操割有餘聞”,“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杜甫從二十歲開始挾劍浪跡天涯,表達自己“拔劍欲與龍虎鬥”的氣概。

經過道教的神化與文人墨客的寫意化,劍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兵器,而被賦予了正義、正氣的道德倫理色彩。到了人人佩劍、家家懸劍的唐代,劍俠小說的出現讓劍文化與俠文化融合一體,負劍行俠的形象從此深入人心。

劍的來歷要追溯到軒轅黃帝時代。據《黃帝本紀》記載:“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又有“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之說。該記載表明,黃帝與蚩尤的時代便已經有了劍。黃帝於公元前2704年建廟,國號有熊氏,當時尚系初入青銅器時期,但由此推知,劍之出世極為古遠,歷史悠久,故後人稱之“短兵之祖”,確可當之無愧。

遠古時期的武器的設計和製造尚處於初始階段,《淮南子·汜論》所述:“古之兵,弓劍而已矣,槽矛無擊,侑戟無刺。”為利於在山地叢林中奔躍和近戰,那時人們普遍習慣使用短兵器。劍是短兵的一種,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於殷商以前,形極為短小,僅有短平莖,而無管筒。古人用此劍插腰,輕便易使,直刺旁擊都能運用自如,抵禦匪寇與野獸都是必不可少。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構造簡單容易製造的劍已成為主要短兵器,成為社會各階層必有之佩備。連馮諼與漢初的韓信,雖然貧至無食,也仍然隨身攜帶。著名的有干將、莫邪、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春秋時的龍泉劍,仍有一隻藏於故宮,至今仍很鋒利,證明我國在劍的製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歷史。]

至東周時期,西方大陸此時仍處在蠻荒時期,但是中土的冶銅工業已經非常發達。工匠大多以銅鑄劍,造就出一大批劍質頗佳的精品,制劍技術亦逐漸進步。依據《考工記》的記載,戰國時期的工匠以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能充分的掌握冶煉青銅的技術,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銅與鉛、錫比例也有所不同。這樣的冶煉技術領先西方國家近千年。

早期的青銅劍約在商朝即已大致成形,最初僅長十餘公分,直脊雙刃,劍身扁闊,柄以木片夾束,亦無劍格,而後發展出固定的形制,主要由劍身與劍莖兩部分組成,每一部位都有名稱。劍身前端稱“鋒”,劍體中線凸起稱“脊”,脊兩側成坡狀稱“從”,從外的刃稱“鍔”,合脊與兩從為“臘”。劍把稱“莖”。莖主要有扁形與圓形的兩種。莖和身之間有的有護手的“格”,又稱為“衛”。莖的末端常有圓形的“首”或“鐔”。莖上有的有圓形的“箍”。莖上常以繩纏繞,繩稱為“緱”,劍柄尾端鏇環稱做鐸。劍鞘也謂之“室”。短劍也稱“匕”。考究的青銅劍的首與格等常以玉質作成,這種劍,一般則稱為“玉具劍”。在未來的千年間,這種劍的造型逐步邁向成熟,並作為步兵的基本武器而活躍於戰場上。

鄭鍔更於劍有所詳解,他這樣說到:人之形貌大小長短不一,選擇不同的劍,不是為了美觀,而是要使之各適其用而已。因此分為為三等劍制,以適合三等帶劍之士,什麼人用什麼劍則自取其便。劍柄長五寸,劍身若是劍柄的五倍,那么就該有三尺,重九鏘,也就是三斤十二兩,長之極,重之至,故謂上制。只有高大有力的劍士可以佩帶,所以稱為上士之制。劍身是劍柄的四倍,那么劍之長則有二尺五寸,重七鏘,也就是二斤十四兩,長短輕重取其中,謂之中制。適合普通身材和力量大小的人使用,故稱為中士之制。若劍身只有三倍劍柄長短,則只有二尺,重量只有五鏘,則只重二斤一兩三分,輕而且短,稱為下制,矮小羸弱者適用。

上述劍制,大抵沿用於遠古,歷代仍有頻繁變更,自秦至宋,其中的變化最多。鄭鍔云:“若以秦漢之劍與宋時之劍比較,則宋時長劍有二十一寸三分,漢時長劍僅十七寸九分。宋時短劍十五寸二分,漢時短劍僅十寸五分,故宋時之劍較漢時之劍長,且品質更優”。

劍之用途,不只是專供殺戮之用,也用做文士飾品,不過終究是以防身拒敵為主,如劍過長則運用不便,劍短則難以及遠,過短的劍輕而沒有打擊力度,長劍重而揮動遲緩,二者均不適合實用。另外古籍有言:“漢高祖仗三尺劍而得天下”,由此可見漢代劍長不及兩尺之說應當有誤。若綜合劍史所記,大抵古劍之長,由一尺三寸至四尺多不等,其重量則為二至三斤。

春秋時期,互為世仇的吳越兩國卻同以鑄劍精良聞名於當世,其技術之精湛、工藝之華美,可稱舉世無匹,尤其是劍身的表面處理,不但具有神秘華麗的花紋,在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仍然寒光四射、鋒銳如新,這種處理技術至今仍然是個謎。

1994年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正式開始挖掘,考古工作者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千克的陶俑壓彎了,其彎曲的程度超過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蹟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當代冶金學家夢想的“形態記憶合金”,竟然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這柄古劍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為什麼沒有生鏽呢?為什麼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呢?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的原因在於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提取十分不易,但是此時的鑄劍工藝水平成為一個謎。其中還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這批青銅劍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春秋晚期至戰國可說是銅劍最發達的時期,除個別地區的劍反映了地域或民族風格外,形制上一般都開始定型。春秋晚期的銅劍,絕大部分都有劍首,並普遍出現了劍格,但具劍箍的還較少。長度一般都要在40-50厘米以上。有名的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劍、吳王光劍等等,都是這時期的重要作品。這些寶劍製作精美,表現了卓越的製作工藝。東周青銅劍,以吳國、越國的最為上乘,《周禮·考工記》載:“吳越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湖北江陵古墓出土的越王勾踐劍,通長55.7厘米,身滿飾菱形紋,劍格兩面以藍色琉璃鑲嵌花紋。

此時,鋼鐵制的兵器也登上了舞台,或許對於青銅兵器的鍛冶技術已累積了足夠的知識,又或許摺疊鋼的技術本來就承襲自打造青銅兵器的經驗,無論如何,這個時期的鋼鐵兵器,其水準的確領先了全世界一大截,著名的鑄劍大師如:歐冶子、干將等人,鏈就一批千古名劍:干將、莫邪、湛盧、巨闕、純鉤、龍淵、太阿、工布、魚腸等,即使實物不存,它們的赫赫威名仍令我們心馳神往;《吳越春秋》中記載薛燭評純鉤劍:“光乎如屈陽之華,沉沉如如芙蓉始生於湖,其文如列星之行,其光如水之溢塘,”此外,太阿劍“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工布劍“文若流水不絕”,以及:龜文、縵理、列星、溢水、冰釋、高山、深淵、水波、珠衽、流泉等等形容,均是指劍身上的摺疊花紋而言,當我們看到古代刀劍上的花紋時,才能體會古人所言實非虛語。

戰國後期的秦國已經是青銅劍、鐵劍並用,同時劍的型制也有變化,長度曾加到一百公分左右,劍身狹長,表面經過仔細地研磨,並有一層鉻鹽氧化物,顯現著烏黑的光澤,能防蝕防鏽,陝西秦墓出土的諸多長劍幾乎有如新制。

直到9世紀末,義大利青銅劍工藝仍然在這個水平上

鋼鐵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為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西漢末年時,鋼鐵兵器幾已完全取代了青銅,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數百年的交替期間,同時也是青銅兵器的發展巔峰,無論長度、硬度、韌度,在歷史舞台上展現其最後的燦爛風華。

騎兵成為軍隊的功擊主力後,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單手施力的長劍固然仍能直刺敵人,予以重創,但衝力之大也足可把騎兵拉下馬來,陷入挨打的困境,因此,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特重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代末期完全退出戰場。這個時期的長劍常以玉石為裝具,千年之後,長劍已朽,玉劍飾卻已其精美的質地與紋飾為人珍愛,成為玉器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品目,我們可以說:劍雖然在戰場上沒落了,但在民間它始終保有王者的地位。

中國刀劍工藝最高水準,在史料上有詳細記錄的,應該是東漢時代出現的“百鍊鋼”。百鍊,則是反覆加熱、摺疊鍛打一百次,使得雜質盡出,最後鍛造出最精純的鋼。可惜這樣的技術太費工,動輒耗費數年,才得神兵三五把。到了唐末“安史之亂”,社會大亂,十室九空,百鍊鋼的技術就逐漸失傳了。到了北宋,當時的大科學家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說到他造訪磁州鍛坊,觀看煉鐵,才認識所謂“真鋼”。他還記述了當時的一把寶劍:有人將十支大釘釘入柱中,揮此寶劍一削,釘子全部截斷,劍鋒卻纖毫無損;用力彎曲,劍身如勾,放開來鏗然有聲,又如箭弦一般平直。

到了明朝,更是每下愈況。戚繼光在《練兵實紀·雜集》中指出,當時的工匠不肯好好磨刀,結果“砍入不深、刀芒一禿,即為頑鐵矣。”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非常重視文治武功的一位。他尤其喜愛刀劍,從乾隆十三年到二十二年,不惜人力物力,製作了一批款式精美的刀劍。由於“今上”的重視,當時冶煉刀劍的技術又大幅提升。有花紋鋼就是百鍊鋼?根據中國自唐朝後就少有刀劍著作、墓葬出土來推測:百鍊鋼的技術,唐以後可能就失傳了。清朝扣鳴刀上花紋鋼的技術,很可能是從日本、東南亞、中東、印度學習的。世界上最好的花紋鋼不在中國,我們古代刀劍的鑄造技術,沒有流傳下來。

兵器篇 刀

刀為單面長刃的短兵器。同時泛指可用於切、削、割、剁的工具,與匕合稱亦為膳食器。刀的最初形態,與鉞非常接近。其形狀為短柄,翹首,刀脊無飾,刃部較長。到春秋戰國時期,刀的形狀發生巨大變化,兩漢時,刀逐漸發展為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同時出現了許多不同形式的長柄刀。銅刀存世數量不多,體形均輕薄,最厚處僅0.35厘米,其形制粗分有短柄翹首刀、長卷首刀、平刃刀、曲刃刀等數類。

最早的銅刀脫胎於石刀,形狀很小。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兵器便是銅刀。商朝的青銅刀,刀形較寬,刃端多向上翹,其製作如同石刀。當時的刀主要用來砍削器物,宰牛羊,或防身自衛,還未正式用於戰爭。周代重劍,不喜佩刀。西周時期,出現了青銅大刀,柄短刀長,有厚實的刀脊和鋒利的刀刃,刀柄首端呈扁圓環形,所以又叫“環柄刀”。在北京昌平縣白浮西周木槨墓中出土兩把青銅刀,一把刀身長41厘米,刀背微弓;另一把長24厘米,類似冰刀形。那時的青銅刀質地較脆,缺少韌性,劈砍時容易折斷。與同時代的銅劍相比,刀的做工粗糙,形體笨拙,遠不如銅劍精巧鋒利。因而刀遲遲沒有投身戰場。

秦漢時期,鋼鐵問世以後,刀的製作工藝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長,並且已有專門的戰刀和佩刀之分。佩刀講究式樣別致,鑲飾美觀;戰刀則注重質地堅韌,作工精良。在當時諸國戰爭中,兵車已漸漸退出戰場,取而代之的騎兵隊成為作戰主力。因此單純的刺兵器不足以發揮效力,擅長劈砍揮殺的鋼刀的製作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據史書記載,三國時劉備令工匠造刀5000把;孫權則命造刀1000把;司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8000把。這些刀是用來裝備軍隊的,那時刀已成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環首刀”,這種刀直背直刃,刀背較厚,刀柄呈扁圓環狀,長度一米左右,便於在騎戰中抽殺劈砍,是一種實戰性較強的短兵器,在戰場上的廝殺格鬥中,許多將領往往長矛短刀並用,遠刺近劈,威力無比。西漢時大將李廣之子李敢“左持長槊,右執短刀,躍馬陷戰”。三國時南蠻首領孟獲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飛刀,百發百中。她曾手提八尺長標,背插五口飛刀,重傷張嶷,活捉馬忠。

鋼刀不僅用於戰場上,而且在官場上同樣地位尊貴。漢朝時,自天子至百官無不佩刀。佩刀表示達官貴族的身份等級。東漢時,對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裝飾都有極嚴格的明文規定,誰也不準許逾越。這種佩帶用刀,從外形上要求精緻美觀,刀身通體雕錯花紋,刀環鑄成各種形態的鳥獸圖案。例如東漢中山穆王劉暢生前的佩刀,全長105厘米,刀身飾有線條流暢的錯金渦紋和流雲圖案。兩漢三國時,諸國君臣莫不看重佩刀,有的幾近嗜好,不惜花費重金,延請名師,耗用幾年甚至十幾年功夫,煉製寶刀。那時有名的制刀匠有阮師,據說他造刀“受法於寶青之虛……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陶,用陰陽之候,取剛柔之和”。所制的阮家刀“截輕微無絲髮之際,斫堅剛無變動之異”。還有蜀國的蒲元,他運用當時的先進淬火技術造刀,具有獨到之處。曾受諸葛亮之命,在斜谷造鋼刀3000把。

隋唐時採用更為先進的“灌鋼法”代替了百鍊法,煉出的刀更加堅韌鋒利。唐朝的刀有儀刀、鄣刀、橫刀三種。儀刀是皇朝禁衛軍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帶用刀;橫刀是專門裝備軍隊的戰刀。唐代制刀不僅注意保持漢民族傳統的製作技藝,而且隨著各國及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還吸收了不少外來的制刀技藝,促使戰刀的製作更趨於實用。明朝軍隊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體狹長,刀身彎曲,刃部延長,吸收了倭刀的長處,使劈砍殺傷的威力增大。明朝著名將領戚繼光非常重視腰刀的製作,在其軍事著作《練兵實紀》中對腰刀製作方法有著詳細的研究與記載。清朝,刀的種類更為繁雜,有腰刀、滾背雙刀、脾刀、雙手帶刀、背刀、窩刀、鴛鴦刀、船尾刀、割刀、繚風刀等等。其中被廣泛套用於作戰的是腰刀和雙手帶刀。腰刀上部較直,下部微曲,刃部略窄。刀身長三尺二寸,柄長三寸,重一斤十兩(古時1斤=16兩),一般用於騎兵作戰。雙手帶刀,柄長一尺五寸,可容雙手把握,刀刃長且特別寬大厚重,上部呈平線形。步兵在近身交戰時,一刀砍去,可斷敵首級或四肢。短刀在明清時代仍然是軍隊的主要兵器之一。

劍在青銅是時期是主要武器,但由於劍在砍劈方面的弱點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從而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刀以雄渾、豪邁、揮如猛虎的風格而馳名的兵器,在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清朝詩人鄭世元這樣描寫道:“秋水飛雙腕,冰花散滿身。柔看繞肢體,纖不動埃塵。閃閃搖銀海,團團滾玉輪。聲馳驚白帝,光亂失青春。殺氣騰幽朔,寒芒泣鬼神。舞余回紫袖,蕭颯滿蒼旻。”

據《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其所乃擊之也。”殷商時已有銅刀,到了西周,刀的形狀有了變化。刃柄無明顯分界,柄部略厚,近刃部有圓圈穿孔。相傳西周時以“昆吾”的刀最為著名,但用刀盛世還是戰國時期騎兵作為獨立兵種出現以後。從秦始皇陵中發現了不少騎兵形象的陶俑,但大量使用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伴著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伴著騎兵的發展,刀的形制不僅有了改變,作戰作用也重要了。作戰時騎馬用刀斬劈,可格,可刺,已明顯優於劍的直刺。

漢代的刀,直脊有刃,刀柄與刀身沒有明顯的區別,刀柄首端都毫無例外地製成扁圓環形,名為“環柄刀”或“環首刀。”這種刀流傳甚廣,東自朝鮮、日本,北於匈奴,西抵大月氏,南達安南,都廣泛使用。特別是東傳日本後,成了日本刀的祖型。東漢末年,適合劈砍的環柄刀在戰場上已成了主要武器,到了三國,軍隊大量裝備的短兵就只有刀了。刀的製造也更加精良如諸葛亮讓蒲元鑄造的刀“稱絕當世,故曰神刀”。刀不僅作戰,也有了套路對練。如《吳書》載:“酒酣,統乃以刀舞。”南北朝以後,刀一直是重要武器。李白《從軍行》的“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的詩,就反映了當時作戰主要用刀。

《唐六典·武庫條令》中只有刀制,而無劍制。其中有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唐宋時出現了長柄刀。從宋《武經總要》可以看出刀劍有了進一步改進,從狹長的長條形,改成刀頭前銳後斜形,並有護手,去掉了扁圓大環。

俗語說:“劍是君子所佩,刀乃俠盜所使”。這多少有些抬劍抑刀。實際上,刀那勇猛狂放的性格還是令許多人所傾到的。商周時期的人,就珍貴地以美玉飾刀,此後文人墨客詠刀之作更進一步表達了人們對刀的喜愛:“謁帝向金殿,隨身唯寶刀。”(唐·岑參)“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唐·高適)“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唐·李白)“徒倚三層閣,摩挲七寶刀。”(唐·李商隱)據說,李商隱這裡提到的“七寶刀”,出在後漢,是魏文帝曹丕所造。此刀本名“靈寶”,因它紋似靈龜,又俗稱七寶刀,能切金斷玉,後下落不明。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和異國寶刀流入中原後,其鋒利和精巧更令人讚嘆不已。烏孫佩刀、半息寶刀、大食刀海西國寶刀、日本雙刀等都被詩人們一詠三嘆,吟喔不已。

刀雖然也登得大雅之堂,刀、劍之別未必便是俠盜與君子之別,但在習慣上,尤其在刀劍用在不以戰鬥為目的的場合時,二者的身份卻是有一定差異的。有研究者發現,古龍筆下的俠客們每使刀而較少使劍,並認為這體現了古龍的平民意識。確實,除了著名的小李飛刀外,蕭十一郎、傅紅雪、丁喜、姜斷弦、花錯、朱猛等英雄大豪傑用的都是刀。古龍認為:“劍是優雅的,是屬於貴族的;刀卻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劍有時候是一種華麗的裝飾,有時候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某一種時候,便甚至是權力和威嚴的象徵。刀不是。”確實,在其他諸家武俠小說寫手當中,還沒有誰像古龍這樣如此注重兵器的意義,我們讀了古龍作品,也許能夠加深對刀的性格的理解——

刀的分類:

短刀:刀的一種。短刀的刀身相對長於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兩手執之。單刃有單刀和雙刀之分。單刀有斬馬刀、柳葉刀、朴刀、雁翎刀、大環刀、虎牙刀等。單刀一般為單使,也有與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單刀夾拐、單刀夾鞭、單刀碟、刀牌等。單刀一般式樣較大,重量也大。雙刀為二刀並用,其式樣和重量都較刀單刀為小。雙刀有鴛鴦刀、蝴蝶刀等。

九環刀:大環刀的一種。為步戰所用。形狀與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個鐵環,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細彎度較大,柄後有刀環。

大砍刀:為步戰所用。與一般手刀相同,惟其刀背厚,刀刃鋒利,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直,柄後有刀環。

大橫刀:唐代短刀的一種。多為帝王所賜,佩者以此為榮。《新唐書·五及善傳》:“爾佩大橫刀在朕側,亦知此官貴呼。”

馬刀:為騎戰所用之短兵器。馬刀身狹,略帶彎曲,刀把也長。可兩手同時握把。馬刀一般較輕,鋒利無比,威力較大。

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處有一護手刀,稱為子刀;母刀刀背筆直,刀身寬。子刀細小繞柄半圈,且有一刀尖。

雲頭刀:刀身近柄持處小,刀刃彎曲向前至頂端,繼續彎向刀背,刀頭呈圓形,形似雲頭,故得此名。

雙手單刀:刀身細長,刀尖鋒利,與苗刀相似,刀柄直面長,可雙手執柄。

片刀:古刀名。《大清會典圖·六十五·武備圖》載:“片刀,通長七尺一寸二分,刃長二尺,闊一寸三分。上銳而仰,銎厚二分,柄長四尺七寸,圍四寸。木質銅朱,末鐵鐏長四寸。”現在所說的“片刀”大多數指砍刀。

儀刀:唐代軍刀。《唐六典》:“武庫令刀之制有四: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始為禁衛軍使用,晉時稱為御刀,隋代定名為儀刀,以木或金銀製成,僅供帝王儀仗隊使用,故名。《制兵·刀》:“儀刀,古班劍之類。晉、宋以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隋為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

少林魚頭刀:全長三尺,形似魚頭樣,是歷代武士和僧徒煉武防身之器。

連環刀:刀身寬大,刀背帶環,環的數量不一,刀尖突出,鋒利異常。護手圓盤形,緊裹刀身,刀柄稍彎,並系刀彩。其刀可砍可劈,可撩可扎,使用起來虎虎生風,鈴鈴有聲。

護手狼牙刀:其刀背形如狼牙且刀背直而不曲。刀柄處有一月牙彎刀護手。其主要用法有劈、扎、撩、絞、格、攔、推、架等。

戒刀:僧人佩刀。只供中國古代僧人出行時割切三衣(袈裟)用,不得用以殺生,故稱戒刀。

拍髀:因佩帶時拍髀旁,故名。《釋名·釋兵》:“短刀曰拍髀,帶時拍髀旁也。”

直背刀:其刀背筆直,刀刃彎向刀背,刀尖突出,刀刃鋒利,刀柄略彎。其用法與一般短刀相似。

服刀:多隨身佩帶。《漢書·九六上·西域傳·婼羌》:“山有鐵,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劍、甲。”

佩刀:多佩帶於腰間。《釋名·釋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

柳葉刀:明清時期作為士兵佩刀。其刀身形似柳葉,故名。

削:屬於書刀,指一種長刃有柄的小刀,為青銅或鐵製成,用來修削木簡或竹簡上的文字。漢行於東周和秦漢時。《考工記·築氏》:“築氏為刂,長尺,博寸。”

鬼頭刀:刀身寬,刀背略彎,刀尖突出,刀柄彎曲。

鉤刀:其式樣與一般刀同。惟其尖上而成倒鉤狀。《齊東野語》:“令二壯士執鉤刀,夜伏田中。”

破風刀:刀身小,刀尖突出,刀刃鋒利,刀背薄,刀柄彎曲。

麻札刀:砍刀的一種,主要用來克制騎兵。《宋史·岳飛傳》:“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陳,斫馬足,遂大敗之。”

掇刀:《唐書·南蠻傳》:“以千人為軍,十軍為部,強弩二首,槍斧鋪之,勁馬二百,越糧刀鋪之。長戈二百,掇刀鋪之。”

割刀:《禮記》:“割刀之用,鸞也之貴,貴其義也。”《正義》曰:“割刀今之刀,鸞刀,古之刀也。今刀便利,可以為割物之用。古刀遲緩,用之為難,宗廟不用今之刀,而用古刀修古也。”

猨刀:古代刀的一種。“猨”通“猿”。《隋書·禮儀志》:“行各二人,執金花師於楯,猨刀。”

雁翅刀:古代兵器。步戰用刀。又名金背大環刀。其刀背厚,刀頭寬大,刀體重。刀背上有五至九個小孔,孔內有空穿銅環一枚。揮動時,環擊刀背,連連作響,聲似雁鳴。《玉海》:“乾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軍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為一料。”

腰刀:刀長約三飛,刀身狹,柄短。明·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腰刀造法,鐵要多練,用純鋼自背起用平剷平削至刃,刃芒平磨無肩,乃利秒尤在尖。”腰刀多與藤片並用,故共稱“腰也藤牌。”

二人奪:刀鞘形似手枚,中藏利刀,合之為杖,二人分奪時,則刀離鞘可作防身之用。

少林龍鱗寶刀:全長三尺五寸,為歷代武林名士防身之刀。普淨僧尼備此刀,明四海雲遊除反徒用此刀。

少林滾珠寶刀:全長三尺三寸峭右代名士防身之用。明代廣會高僧備此刀,精此術也。

白楊刀:短刀的一種。左延年《秦女休行》:“休年十四五,為宋行報仇,左執白楊刀,右據宛魯矛。”

大食刀:古代阿拉伯所造之刀。杜甫《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曰:“吁嗟光祿英雄弭,大食寶刀聊可比。”

大理刀:少數民族兵器。有謂:“蠻刀以大理所出理佳……今世所謂吹毛透風乃大理刀之類。”大理刀有鐸銷,柄部飾金,極名貴。

雲貴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雲南刀,即大理所作,鐵青黑沉沉不,南大最貴之,以象皮為鞘,朱之上,亦書犀毗花紋,一鞘兩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條纏束,貴人以金銀絲。”

壯族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刀身長一尺二寸,刃向外曲凸,刀身最寬處為一寸二分。刀背一面有鋒,鋒與刃尖之間有三個凹形齒口,刃較為鋒利,鐵護手呈“S”形。柄以木製,長四寸半。銅製柄首呈棱形狀。

阿昌刀:少數民族兵器。平時可彎曲而繫於腰間。取用時則自然挺直。質地精良,尤以刀鞘與刀把製作考究,有木製、皮製、銅製、銀制之不同,飾以精美的傳統民族圖案。

苗刀:又稱“長刀”,我國傳統兵器(註:“苗刀”並非“苗族尖刀”,更不是太刀一類)。長五尺,刃長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因其刀身修長形似苗而得名,兼有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在戚繼光抗倭的時候曾被廣泛套用。

苗族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刀長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兩條血槽及兩條紋波形指甲印花紋,刃異常犀利,柄長三寸至四寸,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制而成,以銷釘固定。苗家演練時常以筍笙伴奏。

環刀:元代蒙古騎戰用刀,其刀刃身略彎,柄小而稍扁,較犀利。

峒刀:少數民族兵器。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峒刀,西刀州峒及諸外蠻,無不帶刀者,一鞘二刀,與雲南刀同,但以黑漆雜皮為鞘。”

銛刀:古代婆羅門國用的短刀。《唐書·禮樂志》:“睿宋時,婆羅門國獻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銛刀,府身就鋒。”

傣族刀:少數民族兵器。在生產工具短砍刀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成為長刀。這種刀極為鋒利,既是勞動工具,也是練功和自衛的武器。

景頗尖刀:少數民族兵器。景頗刀歷來精細別致,種類亦多,長短不一。刀形有直、曲兩種,均有血槽。刃尖呈斜形,斜度各異。柄有木製、骨制、角制幾種。刀鞘為木質,工藝精美,有龍及其他花紋凹雕,鞘上系有三道銅或銀箍。也有細竹篾編制的箍,鞘上系有皮帶作背挎之用。

僳僳族彎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這種刀大小不等,也刃近似直形,刃尖向背曲凹,刀鋒銳利。刀柄稍向背曲凸,以木製或角制而成。

黎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黎刀,海南黎山所制,刀長不過一二尺,靶長乃三四寸。織細藤纏束之。靶端插白角片尺許,如鴟鶚尾,以為飾。”

藏刀:少數民族兵器。又稱“西番刀”。短刀的一種。是我國藏族人民隨身攜帶且須臾不離的防身器械。藏刀刀身短,刀尖銳利。刀鞘及刀把上多裝飾精美。技法上常利用寬大藏袍作掩護,或突擊闖刺,轉腕變鋒,或逼身擒舉,使人防不勝防。常用招式有“氂牛闖陣”“雄鷹啄蹄”“騙馬蓋頂”“喇嘛祭刀”“舉羊勢”等,演練時,刀風嗖嗖,喊嚎慘人。

彝族短體插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多為彝族男性所用,平時將刀將於腰帶中。刀為曲刃短刀,有刀柄及鉛花銀制刀鞘。刃背向外曲凸,刃鋒居於內面,而刃尖稍向外再度曲凸,柄與刃均同一曲度。刀形精美優質,極為犀利尖銳。

斬馬刀:宋代有名的步戰用刀。從唐代陌刀演變而來。《玉梅》:“熙寧五年,作坊造斬馬刀,長三尺余,鐔長尺余,首為大環,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於操擊,戰陣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數萬口分賜邊臣。”

蜀刀:漢代軍的一種。刀首有環。《漢書·文翁傳注》:“刀凡蜀刀,有環者也”。

魚刀:《水經·溫水注》晉範文“日南西卷縣夷師範椎奴也。文為奴時,山澗牧羊,於澗水中得兩鯉魚,隱藏挾歸,規欲私食,郎知檢求。文大慚懼,起托曰“將礪石”。還,非為魚也。郎至魚所,見有兩石,信之而去。文始異之。石有鐵,文入山中,就石冶鐵,鍛成兩刀,舉刀向鄣,祝曰:“鯉魚變化,冶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神靈。文當得此,為國君王,斫不入者,是刀無神靈。”進斫石鄣如龍淵干將之斬蘆蒿,由是人情漸附。”——

世界三大名刀

伊斯蘭諸族(印度、伊朗、阿富汗,布哈拉、土耳其)的大馬士革平面花紋刃

馬來諸族(新加坡、馬六甲、爪窪、婆羅洲、菲律賓)的糙面焊接花紋刃

日本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

兵器篇 鞭

中國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種。鞭起源較早,至春秋戰國時期已很盛行。鞭有軟硬之分。硬鞭多為銅製或鐵制,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常人所稱之鞭,多指硬鞭。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謂之軟鞭。鞭適用於馬戰與步戰。硬鞭一般用於馬戰,持鞭之將多持雙鞭。鋼鞭沉重而無刃,以力傷人。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常用的鞭法有劈、掃、扎、抽、劃、架、拉、截、摔、刺、撩等。

就硬鞭而言,有竹節鞭,虎尾軮等數種,其餘無論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厘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門戶雜出,多少不同,惟尉遲鞭法為世所崇尚,但近巳不得其傳。

鐵鞭為六角形,鐵鐧為四楞形「大小短長,隨人力所勝用之。」有的鞭首上聯綴一條短鐵鏈,上系兩節鐵棍,稱做聯珠雙鐵鞭。還有一種鐵鏈夾棒,出自西北地區,是受農家打禾連枷啟發創製而成的。

軟鞭由鏢頭、握把、若干鐵制鞭節和圓環相連而成。軟鞭在晉代即已出現,被認為是猛烈暗器,不易抵禦,有7節、9節、13節之分,習稱九節鞭。攜帶方便,使用可長可短,軟硬兼施。其技法主要有纏、掄、掃、掛、拋、舞花及地趟鞭等。軟鞭以圓運動為主,藉助手臂搖動,身體轉動,增加鞭的擊打速度,改變鞭的運動方向。軟鞭分單鞭和雙鞭,也可與其他器械配合。硬鞭有兩種,一是竹節鋼鞭,形如竹節;另一種是13節水磨鋼鞭,長約1米,鞭尾有堅木或鐵制柄,頭尾皆可握,能兩頭使。擊法有擋、摔、掉、點、截、盤、掃等——

方節鞭由鞭身和握把組成。鞭身為十一節方形鐵疙瘩組成。鞭把為圓形鐵制。用時可以鞭身擊打,也可以用鞭尾之小鞭甩擊。

秦家鞭此鞭鞭長四尺,通體為長鐵桿。其上下二端各有一突出的圓球。無明顯的鞭把和鞭尖的區別。其用法同硬鞭。

雷神鞭屬硬鞭。其鞭長四尺,鞭把與劍把相同。鞭身前細後粗。共為十三節,形如寶塔。鞭身為方形,每節之間有突出的鐵疙瘩。鞭尖成方錐形,有利尖。鞭身粗一寸有餘。把手處有圓形銅護盤。鞭重三十斤,通體為鐵制。

水磨鋼鞭短兵器械之一。屬於硬鞭。鞭長三尺五寸,鞭把為五寸,鞭身長三尺。鞭身後粗前銳。呈方形,有十三個鐵疙瘩,鞭頭稍細,為方錐形。鞭把粗為一寸三分。鞭頭鞭把三處均可握手,能二頭使用。

竹節鞭屬於硬鞭。其鞭長四尺半,把手為圓形,上有若干突出圓結,便於握手。把手前有圓形護盤。鞭身前細後粗,呈竹節狀,共有九節或十一節不等。鞭身頂端很細。通體為鐵制。

兵器篇 鐧

古兵器,鞭類。長而無刃,有四棱,上端略小,下端有柄。亦作“簡”。武術短器械。鐧因其外形為方形有四棱,形狀相同,因得其名。鐧為銅或鐵制,長為四尺。鐧由鐧把和鐧身組成。銅把有圓柱形和劍把形二種。鐧身為正方四棱形,鐧粗約二寸,其後粗,愈向其端愈細,逐步呈方錐形。鐧把與鐧身連線處有鋼護手。鐧身有棱而無刃,稜角突出,每距六、七寸有節。鐧身頂端尖利可作刺擊之用。鐧把末端有吞口,如鑽形。吞口上系一環環扣上絲弦或牛筋可懸於手腕。鐧多雙鐧而用。其主要擊法有擊、梟、刺、點、攔、格、劈、架、截、吹、掃、撩、蓋、滾、壓等。

鐧為短兵之一,方形有四棱,連把約長四尺,因形似簡故名。鐧無刃,每距六七寸有節者,名竹節鐧;自把至端,完全平直者,名方棱鐧;蓋以形之不同而變更其名也。考鐧之由來,與劍為同時;至二十四法之出,則在秦漢以後,創自何人,亦不復可考;惟以短兵利於步戰之故,後人多有習之者,即今南北拳家,類能嫻之;亦正如單刀軮鞭之攜帶便利,可隨身防護也。惟鐧無單用,法重雙行,故後人有雌雄鐧鴛鴦鐧等名,亦矜奇胘異,增減原有之二十四法,而另立門戶者;然終脫不了此母法也。且有用長兵之人,而藏鐧腰間,以防不測者;是則鐧為短兵而兼為暗器矣,此大都皆後人之自作聰明,立偽欺人,不可為訓也;世之學武者,宜遵古法行之,庶不至多所皆謬。

鞭與鐧歷代視之為雜兵,因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劍用之廣,除雙鞭雙鐧外,多配於其他兵器作戰,尤其和長兵為伍來使用——

八棱鐧由一根八棱形鐵桿製成,故得其名,長約四尺。

平棱鐧長四尺,鐧把為圓柱形,尾短有一小孔,可作穿繩之用。鐧把前有六邊形銅護盤。鐧身呈六棱形,尾部粗而豐。鐧頂端粗為一寸。平棱鐧亦有單使,單使之鐧粗有二寸。

凹面鐧鐧長二尺五寸左右。鐧把為圓柱形。鐧身為方形,內中有槽,故得其名。

四棱鐧鐧體呈四棱形狀,故得其名。

渾圓鐧鐧身長為四尺,通體呈圓柱形,以鐵製成。

狼牙鐧鐧身是一根前端小,後端粗得圓形木棒。其長為二尺。棒長裝有四排鐵釘,每排四至六刺,交錯排列。棒之頂尾各有一刺。鐵釘呈三角形。由於鐵釘尖銳,且又犬牙交錯,攻擊能力很強。其棒之尾端五寸為握手處,無鐵刺。

少林方楞銅鐧少林兵器之一,全長三尺。

兵器篇 拐

俗稱"拐子",由民間老人之拐杖而演變成的一種武術器械。由鐵制或木製。按其形式可分為長拐和短拐兩類。長拐一般長四尺。拐柄為圓柱形。在其柄端垂直處,有一突出之橫拐。使用時可雙手持柄,也可一手持柄一手持拐。端拐多為丁字形,長不足三尺。短拐可雙拐同使,也可以與刀劍之類兵器同使。下面是部分單拐的種類——

分類:

二字拐在柄的兩端各有一橫拐,二橫拐與柄垂直,因上下橫拐構成"二"字形,故名。

十字拐柄為木製,長約二尺五寸,橫柄長八寸三分,柄上端裝一矛頭,下為握把。橫把左面為尖刺,右為月牙鏟。可三面擊人。拐呈十字形,故名。其橫豎把相交處有四個直角,具有架、格、撥、攬等功能。

卜字拐短拐的一種。柄上端垂直一橫拐,呈"卜"字形,故名。

上下拐短拐的一種。在拐柄的上下兩端各有一突出的橫柄,故名。

鉤鐮拐拐柄的兩端各有一鉤鐮槍頭。距拐柄兩端各三分之一處,均有一突出之橫柄。橫柄方向相同。其用法兼有槍、拐之特點。

鴛鴦拐拐柄中間有一彎曲。拐柄兩端各有一突出之橫柄,方向相反。

兵器篇 斧

古代兵器。與戈矛同時,亦為古仗之一。斧的起源很早,原始人類即用利石作為劈器。黃帝時即有斧銊之名,在當時非但用為兵器,抑且用為刑罰之具。刑書釋名載:黃帝五刑,四曰斧銊。按五刑即甲兵、刀鋸、鑽鑿、斧銊、鞭撲、是也。由此推之,則斧之始於黃帝時也,其理甚明;惟當時並無所謂三十六法,對敵時不過亂砍亂劈而巳;迄漢時,南中蠻人創斧法,亦如槍法之創於武吃氏而流入中原者,惟始創者之為何人,則不可考據矣。其法初亦無三十六手之多,後之武師,從而增益之,使變化不測,成為戰陣之利器,故今傳板斧有三十六法也。

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摟、截等,舞動起來顯得粗獷、豪壯,可以顯出劈山開嶺的威武雄姿。

在中世紀歐洲,斧作為一種有效的揮擊武器大受騎士階層歡迎。斧與劍(闊劍、長劍)、釘錘一起,作為除長矛外的輔助武器。事實上,在騎士沖入敵陣後長達數米的矛就失去了使用價值。在混戰中騎士的優勢僅在於重甲與騎馬的高度優勢。在自上而下的揮擊時,斧一類刃較厚的武器劈砍較有力,不易崩刃,而且這種情況下劍的反手回擊價值也不大。斧既有鋒刃可以殺傷無甲或軟甲的敵人——相較於劍,斧可以擊碎骨胳,而且會使傷道嚴重挫傷(厚刃)還可以利用較高的動能殺傷穿鏈甲甚至板甲的敵人。斧可以砸開鏈甲的鏈節,使鏈環嵌入傷口,造成易於感染而難以治癒的傷口,即使無法破甲,斧也可以利用自身動能造成鈍傷。

在步兵,斧可以作為反騎兵武器(反甲),還可以非常方便地向上磕開盾,然後向下……但斧相較於刀劍,笨重是其最大缺點(某些方面也是優點),因而不適用於近戰(例如城堡),步兵用單手斧則必須配盾,或裝備副手刀劍。

傳說中的神器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

十大名劍的記載多見於古籍或上古傳說,如《史記》、《越絕書》、《列子》、《吳越春秋》,有寫是真實存在而有些僅僅是人們假象或文學渲染的產物,但毋庸置疑,作為中華文明一部分的劍文化的代表者,十大名劍在很大程度上象徵了中華名族某種正德、正身、正義的氣節。

第一,聖道之劍,軒轅夏禹劍

第二,仁道之劍,湛瀘

第三,帝道之劍,赤霄

第四,威道之劍,泰阿

第五,誠信高潔之劍,七星龍淵

第七第六,摯情之劍,干將莫邪

第八,勇絕之劍,魚腸

第九,尊貴無雙之劍,純鈞

第十,精緻優雅之劍,承影

傳說中的神器 軒轅夏禹劍

軒轅夏禹劍,又名軒轅劍.

它是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軒轅夏禹劍!黃帝、夏禹,勇氣、智慧、仁愛……一切歸於兩個字:聖道。

軒轅夏禹劍是一把聖道之劍。

公元前3000年左右,軒轅黃帝為征伐妖族首領蚩尤,與眾神開山取天地精華用以鑄造了神兵對抗蚩尤。可惜事與願違,劍體雖然天成,但並無劍氣,眼看蚩尤大軍即將攻入人界,黃帝用未鑄成的神兵斬殺蚩尤。由於未鑄成的神劍靈力有限,並不能擊敗蚩尤,黃帝只能取下女媧補天時留下的五塊神石,再將蚩尤的頭部砍下,用自己全身的靈力注入補天石,將蚩尤封引在地下迷宮,並將已經奪取了蚩尤靈魂的補天石散落到人界。

輾轉間,黃帝鑄造的神兵流落到夏禹手中,經過了百年的風霜,原本光禿的劍身神奇的出現了花紋: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

憑著夏禹手中的這把劍,人類在他的管轄之下,漸漸的學會了農耕畜養,道德倫常,夏禹去世之後,人們將這把劍命名為——軒轅夏禹劍。

劍氣激射指數:無窮大。

傳說中的神器 湛瀘

湛瀘是一把劍,更是一隻眼睛。湛瀘:湛湛然而黑色也。這把通體黑色渾然無跡的長劍讓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鋒利,而是它的寬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蒼一隻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視著君王、諸侯的一舉一動。

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

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

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春秋時期最有名的鑄劍師——歐冶子在鑄成此劍之時,不禁撫劍淚落,因為他終於圓了自己畢生的夢想:鑄出一把無堅不摧而又不帶絲毫殺氣的兵器。相傳湛瀘劍出爐之後,為越王所得,後傳至越王勾踐,因勾踐戰敗,無奈之下把湛瀘劍進貢給了吳王夫差,然而吳王無道,湛瀘劍竟自行離開,飛至當世名君楚王身邊。從此,湛瀘劍便化為正義與仁德的代表,所謂仁者無敵,湛瀘劍是一把仁道之劍。

傳說中的神器 赤霄劍

赤霄:漢高帝所得,鐵,銘曰赤霄大篆書,三尺,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貴常服之斬蛇。

高祖劉邦佩劍,起義時有鑄劍師打造的青銅劍。劍身仿秦劍。秀有花紋。“斬白蛇、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都指這把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寶劍。頗具歷史價值。

漢高祖劉邦斬蛇所用之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劉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於南山得一鐵劍,長三尺,銘曰‘赤霄’,大篆書。”斬蛇劍:一名“斬蛇”。漢高祖劉邦白蛇之寶劍。《西京雜記》:“高祖斬白蛇劍,十二年一加磨瑩,刃上常若霜雪。”斷蛇:古代劍名。《廣雅.釋器》:“斷蛇,劍也。”王念孫《疏證》:“《西京雜記》云:‘漢高帝斬蛇劍,劍上有七採珠、九華玉以為飾,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蓋即《廣雅》所謂斷蛇也’。”

這是一把飾有七彩珠、九華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寶劍,劍身鐫刻兩個篆字:赤霄。漢高祖劉邦憑此劍於大澤怒斬白蛇,開始其帝王一生

秦朝時,有這樣一個沒有出息、渾身都是毛病的青年。他懶,從來不幹家里的農活。他好酒,常常醉成一灘爛泥。他好色,見著漂亮姑娘就邁不開腿。他沒有禮貌,對官對民都大大咧咧。最可氣的是他好撒謊,好吹牛。他經常讓人看他左腿上的七十二個黑痣,他不說這是皮膚病而說是天相圖。他經常遙望鹹陽,搖頭嘆氣: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他撒謊越來越離譜。他不知從哪兒弄來一根生鏽的鐵棍,告訴鄉里人說這是一把從南山仙人那裡得來的寶劍,名字叫:赤霄。他把它奉為至寶,整日“劍”不離身。他還說自己不是人而是天上的一條赤龍。他的牛越吹越大。他說他早就認識始皇帝,始皇帝是白龍,他還說始皇帝不如他,因為他是法力更高的赤龍,他將來要取而代之也做皇帝。他還說他知道始皇帝的元氣已化為一條白蛇最近一段時間正在豐西澤附近游弋。他說他要斬去這條白蛇,他邊說還邊用撿來的鐵棍比劃了一下。人們都把他的話當笑話、大話,沒有人相信。可是,在一個晚上,一切都變了。這天晚上,鄉里幾十個結伴去縣裡學徒做工的青年走到了豐西澤,這個青年也在其中,但他不是去做工而是湊熱鬧,他一邊走一邊掏出酒壺喝酒。這幫人走到豐西澤時停住了腳步,說來也怪,最近,去縣城學徒做工的人經常有人莫名其妙地消失在豐西澤附近,所以,為保險起見,大家派了一個身手敏捷的青年先走幾步前去打探,過了一會兒,探子嚇得面無人色逃了回來,他說他走一段路聞到前面隱隱有腥氣,於是爬上一棵大樹瞭望,看見一條碩大的兇惡的白蛇正擋在道路中間,象在等待什麼。人群大驚失色,再也不敢向前。這時,這個青年分開眾人向前走去,他說那條白蛇在等他,他要斬了它。他一邊說一邊拔出鐵棍,腳步踉踉蹌蹌,看來他喝了一路,到現在已經喝醉了。人們屏住呼吸看著他歪歪扭扭遠去的背影,心裡都在說:這個傻小子……一夜過去,這個青年也沒有回來,人們知道他一定成了蛇的美餐。雲開霧散,大家繼續前行。走了一段路,突然,他們看見一條碩大的白蛇,被斬為兩截扔在路邊。再向前走了幾里地,發現這個青年正躺在路邊呼呼大睡,他的身體上方有一團雲氣籠罩,雲中有條赤龍正在懶懶洋洋地飛來飛去。而手中的那根鐵棍不見了,代之的是一把飾有七彩珠、九華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寶劍,劍身上清晰鐫刻著兩個篆字:赤霄。這一刻,人們都相信了這個青年原來說的話都是真的。這個青年就是劉邦。這把劍就是斬蛇起義的赤霄劍。

赤霄劍是一把帝道之劍。

傳說中的神器 泰阿劍

威道之劍泰阿,亦作“太阿”。古寶劍名。《史記·李斯列傳》:“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相傳太阿劍為春秋時歐冶子、干將所鑄。

楚國的都城已被晉國的兵馬圍困了三年。晉國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國的鎮國之寶:泰阿劍。世人都說,泰阿劍是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但是兩位大師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說泰阿劍是一把諸侯威道之劍早已存在,只是無形、無跡,但是劍氣早已存於天地之間,只等待時機凝聚起來,天時、地利、人和三道歸一,此劍即成。晉國當時最為強大,晉王當然認為自己最有資格得到這把寶劍,但是事與願違,此劍卻在弱小的楚國鑄成,出劍之時,劍身果然天然鐫刻篆體“泰阿”二字,可見歐冶、干將所言不虛。晉王當然咽不下這口氣,於是向楚王索劍,楚王拒絕,於是晉王出兵伐楚,預以索劍為名藉機滅掉楚國。兵力懸殊,楚國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並且都城也被團團圍住,一困三年。城裡糧草告罄,兵革無存,危在旦夕。這一天,晉國派來使者發出最後通牒:如再不交劍,明天將攻陷此城,到時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親上城頭殺敵,如果城破,自己將用此劍自刎,然後左右要拾得此劍,騎快馬奔到大湖,將此劍沉入湖底,讓泰阿劍永留楚國。第二天拂曉,楚王登上城頭,只見城外晉國兵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葉扁舟,隨時有傾滅危險。晉國兵馬開始攻城,吶喊聲如同山呼海嘯,城破在即。楚王雙手捧劍,長嘆一聲:泰阿劍啊,泰阿劍,我今天將用自己的鮮血來祭你!於是拔劍出鞘,引劍直指敵軍。匪夷所思的奇蹟出現了:只見一團磅礴劍氣激射而出,城外霎時飛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獸咆哮其中,晉國兵馬大亂,片刻之後,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軍覆沒……

楚王召風鬍子而問之曰:「寡人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天下未嘗有。精誠上通天,下為烈士。寡人願齎邦之重寶,皆以奉子,因吳王請此二人作鐵劍,可乎?」風鬍子曰:「善。」於是乃令風鬍子之吳,見歐冶子、干將,使之作鐵劍。歐冶子、干將鑿茨山,洩其溪,取鐵英,作為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泰阿,三曰工布。畢成,風鬍子奏之楚王。楚王見此三劍之精神,大悅風鬍子,問之曰:「此三劍何物所象?其名為何?」風鬍子對曰:「一曰龍淵,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楚王曰:「何謂龍淵、泰阿、工布?」風鬍子對曰:「欲知龍淵,觀其狀,如登高山,臨深淵;欲知泰阿,觀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釽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絕。」

晉鄭王聞而求之,不得,興師圍楚之城,三年不解。倉谷粟索,庫無兵革。左右群臣、賢士,莫能禁止。於是楚王聞之,引泰阿之劍,登城而麾之。三軍破敗,士卒迷惑,流血千里,猛獸歐瞻,江水折揚,晉鄭之頭畢白。楚王於是大悅,曰:「此劍威耶?寡人力耶?」風鬍子對曰:「劍之威也,因大王之神。」楚王曰:「夫劍,鐵耳,固能有精神若此乎?」風鬍子對曰:「時各有使然。軒轅、神農、赫胥之時,以石為兵,斷樹木為宮室,死而龍臧。夫神聖主使然。至黃帝之時,以玉為兵,以伐樹木為宮室,鑿地。夫玉,亦神物也,又遇聖主使然,死而龍臧。禹穴之時,以銅為兵,以鑿伊闕,通龍門,決江導河,東注於東海。天下通平,治為宮室,豈非聖主之力哉?當此之時,作鐵兵,威服三軍。天下聞之,莫敢不服。此亦鐵兵之神,大王有聖德。」楚王曰:「寡人聞命矣。」

經兩年之久,終於鑄劍三把:第一把叫做“龍淵”,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這些寶劍彎轉起來,圍在腰間,簡直似腰帶一般,若乎一松,劍身即彈開,筆挺筆直。若向上空拋一方手帕,從寶劍鋒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為二。斬銅剁鐵,就似削泥去土,之如此,皆因取此鐵英煉鐵鑄劍,取這池水淬火,取這山石磨劍之故。

楚王見劍大喜,乃賜此寶地為“劍池湖”,唐乾元二年此地置縣就以第一把寶劍為縣名,叫“龍淵縣”,因避唐高祖名諱“淵”字,改叫“龍泉”,一直叫到今天。為了紀念龍泉寶劍鼻祖歐冶子,後人在劍池湖建了“劍池亭”和“歐冶子將軍廟”,成了一方千年古蹟。

泰阿劍是一把威道之劍。

傳說中的神器 七星龍淵

這把劍傳說是由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歐冶子和干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此劍鑄造的技藝固然精湛,但它的聞名還在於無法知道其真實姓名的普通漁翁:魚丈人。話說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國兵馬一路追趕,這一天荒不擇路,逃到長江之濱,只見浩蕩江水,波濤萬頃。前阻大水,後有追兵,正在焦急萬分之時,伍子胥發現上游有一條小船急速駛來,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後,小船迅速隱入蘆花盪中,不見蹤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飽餐一頓,伍子胥千恩萬謝,問漁翁姓名,漁翁笑言自己浪跡波濤,姓名何用,只稱:“漁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謝辭行,走了幾步,心有顧慮又轉身折回,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致謝,並囑託漁丈人千萬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寶劍,仰天長嘆,對伍子胥說道:搭救你只因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後此劍傳於唐朝,為避高祖李淵之諱而改名“龍泉”。

故事見於《吳越春秋》。

七星龍淵是一把誠信高潔之劍。

傳說中的神器 干將莫邪

中國古代傳說中造劍的名匠。干將,春秋時吳國人,曾為吳王造劍。後與其妻莫邪奉命為楚王鑄成寶劍兩把,一曰干將,一曰莫邪(也作鏌鋣)。

關於干將莫邪的傳說版本很多,記載也略有不同。

歷史記載:先秦以前,春秋諸侯以力征營天下,時吳越相銜,吳戈鋒利,聞名諸侯,北威強齊,西征大楚,南陵越王,海內震怖,爭先結交,奉為盟主,自夫差與父報仇,侵占越國已數年矣。越王勾踐身為車卒,引導車馬,供差遣於夫差日久,夫差滿足,放歸百越後,勾踐未嘗一日不思報仇矣,然國力衰,無可為,遂懸苦膽,自耕種,領人民,定社稷,國人以為敬,尊之“國父”,“國父”思仇,夷人對曰:“吳戈之鋒,無兵可敵,大王誠願雪恥,應宜強兵求刃,臣聞吳戈出於歐冶子之手,然吳王妒賢,害之,以絕其兵造也,現其婿干將尚在,可以為用。”越王大悅,厚幣請之於吳中,遣死士三百護送,干將思仇,感恩,為越王語:“臣有兵造之法,然其難,難於上青天,恐王無力且後無心也!”越王前踞曰:“吳王夫差,吾之敵也,安可拘小禮,忘大恥,請以國付,自今爾即吾也,百越之山,任君以游。”干將對曰:“敢不受命,請攜妻莫邪,以助一臂之力!”

次日,干將莫邪登天台,以俯察天地之靈氣所聚,干將曰:“歐冶子嘗告我,越之東有山峰戈壁,其怪石溢金,光彩奪目,可煉百鍊鋼,然路險,爾當赴天池,取冰泉,回至宮中整高塔,以待我。”遂發,天池極寒,莫邪名門之女,耐寒,以此托之。

干將行路,乾糧已盡,三月不知肉味,遂至怪石灘,其中黑蟒繞石,花蛇穿穴,毒蠍橫行,巨獸時出,況又風吼日月,黃沙漫天,怪石嗚嗚然如鬼哭,人非能活之一日於此,至今只知進之者,從無歸來人,干將歷七日,目眩,缺耳,少腿,手爛,目幾無光,身披七十餘創,血膿不止,魚腸劍已毀,全憑爛手支撐,八日正午,陽光烈烈,東方耀眼,干將生吞毒蠍,拔其毒尾以止身痛,目光煥出異彩,以殘軀求百鍊鋼,身後血膿遇強光而熟,干將矢志不渝,終得精鐵,大呼天不負我,祭天而死,干將之隨身雄鷹繞之三匝而去,時莫邪冰泉已俱,遂登高塔,祈黃天,煉名劍,七七四十九日以身赴銅水,血凝劍氣,干將莫邪雙劍出焉,其志驚天動地。

勾踐後三年持干將滅吳,配莫邪登吳之宮殿,制曰:“從今爾後,干將為不屈熱血,莫邪為大地女神,雖死,其不屈自然淫威之精神永存!”

干將莫邪,千古絕唱,自此以後,無人稱勇士。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今雖干將莫邪,非得人力,則不能割劌矣。”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干將者,吳人也,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莫邪者,干將之妻也。干將作劍,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陰陽同光,百神臨觀,天氣下降而金鐵之金不銷淪流……於是干將妻乃斷髮剪爪,投於爐中,使童女童男三百鼓裝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陽曰干將,陰曰莫邪;陽作龜文,陰作漫理。干將匿其陽,出其陰而獻之。闔閭其重。”事並見於《列士傳》、《搜神記》、《拾遺記》等,或謂干將莫邪為楚人。其鑄劍事各書所載不同。因而又演繹了其子獻雌雄劍於楚王而報殺父之仇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傳說:春秋時,吳楚邊境的平川上,住著一對鐵匠夫婦,男的叫干將,女的叫莫邪。他倆是鑄劍的名工,劍鑄得寒光閃閃,十分鋒利。

有一天,吳王把干將叫去,給了他一塊生鐵,說這是王妃夏天晚上納涼,抱了鐵柱,心有所感,懷孕生出來的怪東西;看起來這鐵不同尋常,可否用它來打造兩口寶劍。

干將恭恭敬敬地接過王妃生產的鐵,仔細端祥了一番,說:“大王,鐵是塊好鐵,只是用來鑄造兩口寶劍,就怕不夠呢。”

吳王說:“這兒還有點寶貝呢。”說著,他從袍袖掏出幾粒烏黑晶亮、比蠶豆稍大的東西,遞給干將。又說,“這是鐵膽腎,是從吾國的兵器庫中得來的,千金難買的寶貝呀!那產銅的昆吾山同時又生產一種獸,有兔子那般大小,雄的毛色金黃,雌的毛色銀白,它們既吃紅沙石,又吃銅鐵。它們不知怎地鑽進了兵器庫中了,沒過多久,兵刃器械就差不多被吃光了,外面的封署卻依然如故。後來,孤王檢查兵器庫的時候,才把這兩隻怪獸捉住。剖開它們的肚子一看,才發現了幾粒罕見的鐵膽腎,這才知道兵器都被這兩隻動物吃掉了。這鐵膽腎可是鐵的精華所在呀!你將這些拿去,定要給孤王鑄造出一對削鐵如泥、吹風斷髮、能飛起殺人的寶劍!”

干將便將王妃生產的鐵以及鐵膽腎帶回家中。他不敢怠慢,忙與妻子莫邪一同架起洪爐,裝好風箱。干將另外還採集了五方名山鐵的精華,和王妃生產的鐵和鐵膽腎混合在一起。然後,他候天時,察地利,等到陰陽交會、百神都來參觀的時候,便開始鼓爐鑄劍。夫妻倆在爐旁緊張地勞作了三個月,不料天候突然發生變化,氣溫驟然下降,鐵汁凝結在爐膛里不消融了。干將詫異地問道:“這是何故呀?”莫邪想了想,說:“記得師父說過,神物的變化,需要人作犧牲;金鐵不消,需人體的東西投入爐中。”說罷,她馬上剪下自己的頭髮和指甲,投入熊熊的爐火中;干將也割破手指,滴血入爐,這一來,果然不久鐵水就沸涌了。

干將、莫邪辛勤地鑄劍,真可說是千錘百鍊,百鍊千錘,三年過去了。

這天凌晨,東方突然飄來兩朵五彩祥雲,緩緩墜入爐中。干將知此刻劍已鑄成,於是開了爐。一打開爐門,只見“嘩啦啦”噴出一道白氣來,震得山川都動搖起來,那白氣直衝上天,久久不散。再看爐子,已冷如冰窟,只見青光閃爍,一對寶劍臥在爐底。干將、莫邪將劍取出,但見此劍寒如秋水,鋒利無比,古今少有。這是他們夫婦倆幾年心血的結晶,所以,就把它們自己的名字做了寶劍的名字,雄的就叫干將,雌的就叫莫邪。干將把雄劍插進蛇皮劍鞘里,交給莫邪;把雌劍裝進木鞘里,準備獻給吳王。他對妻子說:

“我替吳王鑄劍,三年才鑄成功。吳王是個猜疑心很重的人,怕我將來又會替別人鑄劍,一定會找藉口殺掉我的。我如今去獻劍,只把這柄雌劍獻上去,雄劍你要收藏好。我死之後,你肚裡的孩子若生下來為女,就罷了;若是男,等他長大了,讓他拿著那柄雄劍,替我報仇。”

說完,干將便背上“莫邪”劍去見吳王了。

幾個月過去了,莫邪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莫乾”。可是,干將真的被吳王殺死了。

莫乾一年年地長大了。十六歲這年,莫邪指著屋邊那隻廢爐,把當年干將如何鑄劍,後來又如何被吳王殺害的事情,一一告訴了兒子。莫乾聽了,淚流滿面,悲憤萬分地說:“娘,你放心,爹爹死得這么冤,我一定去殺死殘暴的吳王為爹爹報仇。”

莫乾便開始蘸著劍池的水,在磨劍石上“嚓嚓”地磨起來,磨了幾天幾夜,終於將寶劍磨得十分鋒利。他便將寶劍插入蛇皮鞘,穿上母親特地為他做的青衣,拜別了母親,找吳王報仇去了。

這一天,莫乾進了京城。很巧,吳王剛好在演武場上觀看武將們比武。吳王正看得高興,忽然看見有個眉清目秀、身材結實的後生,背著一柄寶劍走來。吳王斥責道:“這裡有武將比武的場所,你是何人,來做什麼?”後生回答道:“我是來取一人的首級的!”吳王聽了心中生疑,便又問:“你要取誰的首級?”那後生聽後,指著吳王罵道:“暴君,我是莫乾,十六年前被殺死的幹將是我父親,今天我是為父報仇來了!”吳王大吃一驚,急忙抽出“莫邪”劍,向莫乾拋去。莫乾卻不慌不忙抽出“干將”劍,向著那道白光擲去。只見兩道白光一上一下地在空中閃耀著,來去追逐著,一直竄上雲端,不見蹤影了。不一會兒,只聽見晴空中一聲霹靂,兩道白光並作一道白光,從空中飛落下一,墜入了莫乾背上的蛇皮鞘里。

莫乾見雌雄雙劍都已歸來,立即轉身抽劍向吳王拋去。吳王大叫不好,轉身想逃,但只見青光一閃,暴君的頭顱滾落在地上。

莫乾替父報了仇,便回家給母親報喜。哪知莫邪在兒子走後,日夜擔心憂愁,盼兒盼得兩眼望穿,死在了家中。莫乾為了安慰和懷念死去的母親莫邪,就用“莫乾”雌雄雙劍來陪葬,自己雲遊他方,不知去向了。

(另有一流傳較廣的說法是干將莫邪之子名為眉間尺,傳說相似)

傳說中的神器 魚腸劍

古寶劍名。《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使專諸置魚腸劍炙魚中進之。”意謂極小之匕首,可藏置於魚腹中。一說謂劍之文理屈襞蟠曲若魚腸。見《淮南子·修務訓》:“夫純鉤魚腸之始下型,擊之不能斷,刺之不能入”漢高誘注。參閱宋沈括《夢溪筆談·器用》。

黑鐵一般的大鷹向大殿疾飛的時候,專諸也正端著親手烹製的梅花鳳鱭炙走上殿來。天空里陽光獵獵,大鷹疾飛如故。大殿間甲士陳列,專諸穩步向前。雲朵被飛鷹的氣勢驚呆紛紛遊走起來。王僚被專諸手裡的菜香所吸引,提了提鼻子,向前欠了欠身,他只看到菜沒有看到專諸。那道菜叫梅花鳳鱭炙,梅花是嚴冬的寒梅,鳳鱭是太湖裡只在酷暑出現的鳳尾鱭魚,炙,是用嚴冬寒梅的枝桿來烤炙盛夏太湖裡的鳳尾鱭魚。飛鷹已經看到大殿的輪廓,天色突然暗了下來。專諸已經來到王僚的面前,把菜放在案上,殿內燈火依舊。烏雲在天空翻滾,大鷹已經收翅。王僚吞著口水,看著面前的美味。專諸穩穩地正在用手掰魚。伴隨著一聲響雷,飛鷹向大殿凌空擊下。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凜冽的殺氣從魚腹中激射而出,他被驚呆了。魚腸劍已經出鞘(魚腹),它穩穩地依偎在專諸的手中,疾速向前,兩把訓練有素的鐵戈從面前交叉攔住,魚腸劍從縫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進。面前有三層狻猊鎧甲。第一層穿透,第二層穿透,穿透第三層時,魚腸劍發現自己已變成了斷劍。劍斷,然而殺氣未斷。魚腸劍依舊向前。飛鷹將大殿擊碎的時候,魚腸劍也挺進了王僚的心臟。飛鷹在受傷下墜的時候滿足地打了一聲呼哨。斷成一半的魚腸劍在王僚漸漸減弱的心跳中哼起了無聲的歌曲。被刀鋒劍雨撲倒的專諸,用最後一絲力氣,向著臉下的土地,綻出了一個寂寞的微笑。……夫專諸之刺王僚,飛鷹擊殿……見於司馬遷《史記。刺客列轉》

魚腸劍是一把勇絕之劍。

傳說中的神器 純鈞劍

春秋時期,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經過數年臥薪嘗膽終於擊敗吳國的越王勾踐,睡了一個甜美的午覺醒了過來,心情非常舒暢。飲了一壺上好的龍井新茶後,勾踐興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薛燭。薛燭是秦國人,此時正在越國遊歷。薛燭雖然年紀輕輕,但卻已經名動列國,被人稱為天下第一相劍大師。不大一會兒,眉清目秀文質彬彬的薛燭就趕來了。賓主一番客套寒暄之後,就帶著隨從來到室外寬闊的露台之上。

越王勾踐酷愛刀劍,這個露台高達數丈,氣勢舒張,光線充沛,專門用來看劍賞刀。落座之後,勾劍掃了一眼身邊的薛燭,心想這個年輕人雖然年紀輕輕但卻閱劍無數,一般刀劍肯定難入他的法眼,於是,勾踐一開口就叫手下取來了自己頗為得意的兩把寶劍:毫曹和巨闕。哪知,薛燭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隨便地說了一句:“這兩把劍都有缺點,毫曹光華散淡,巨闕質地趨粗,不能算寶劍。”說完他還在溫暖的陽光里懶懶地打了一個哈欠。

勾踐頗感意外,覺得很沒面子,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俯在一個貼身侍從耳邊吩咐了幾句,過了一會兒,侍從率領幾百個鐵甲武士護送一把寶劍來到台下。薛燭感到好笑,問道:“大王這么興師動眾,拿來的是什麼劍啊?”勾踐對薛燭的態度有一絲不快,他沒好氣地吐出了兩個字:“純鈞”。只聽見“咣啷”一聲,薛燭從座位上仰面摔倒,束髮的金釵掉在地上,一頭長髮披散下來,面色突然凝住、呆滯。好大一會兒,才突然驚醒,只見他腳尖點地幾個縱躍掠下台階,來到劍前,深深一躬,然後又表情肅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從侍者手中接過寶劍,小心翼翼地敲了幾敲掂了幾掂之後方才將劍從鞘中緩緩拔出。只見一團光華綻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劍柄上的雕飾如星宿運行閃出深邃的光芒,劍身、陽光渾然一體象清水漫過池塘從容而舒緩,而劍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斷崖崇高而巍峨……過了好久,薛燭才用顫抖的聲音問道:“這就是純鈞嗎?!”勾踐點了點頭:“是,”他得意地接著說道:“有人要用千匹駿馬三處富鄉兩座大城來換這把寶劍,你看行嗎?”薛燭連忙說道:“不能換。”勾踐做作地皺了一下眉頭問道:“為什麼?你說說道理。”薛燭激動地大聲對道:“因為這把劍是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為鑄這把劍,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錫,萬載若耶江江水乾涸而出銅。鑄劍之時,雷公打鐵,雨娘淋水,蛟龍捧爐,天帝裝炭。鑄劍大師歐冶子承天之命嘔心瀝血與眾神鑄磨十載此劍方成。劍成之後,眾神歸天,赤堇山閉合如初,若耶江波濤再起,歐冶子也力盡神竭而亡,這把劍已成絕唱,區區駿馬城池何足道哉……”勾踐滿意地頻頻點頭:“說得有理,既是無價之寶,我就永遠把它珍藏吧。”故事見於《越絕書》。純均是一把尊貴無雙之劍。

傳說中的神器 承影劍

遠古的一個黎明,天色黑白交際的一瞬間,一雙手緩緩揚起。雙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劍柄,只有劍柄不見長劍劍身,但是,在北面的牆壁上卻隱隱投下一個飄忽的劍影,劍影只存片刻,就隨著白晝的來臨而消失,直到黃昏,天色漸暗,就在白晝和黑夜交錯的霎那,那個飄忽的劍影又再次浮現出來。揚起的雙手劃出一條優雅的弧線,揮向旁邊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輕輕的“嚓”的一聲,樹身微微一震,不見變化,然而稍後不久,翠茂的松蓋就在一陣溫和掠過的南風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輪,昭示著歲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長劍又歸於無形,遠古的暮色無聲合攏,天地之間一片靜穆。這把有影無形的長劍就是在《列子。湯問》之中被列子激賞的鑄於商朝後來被春秋時衛國人孔周所藏的名劍:承影。

承影是一把精緻優雅之劍。

古代名劍:為春秋時衛人孔周所藏。《列子.湯問》:“孔周曰:‘吾有三劍,惟子所擇。……二曰承影,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際,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狀。其觸物也,竊然有聲,經物而物不見’。”《文苑英華.唐并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碑銘》:“蛟分承影,雁落忘歸。”

傳說中的神器 上古十大神器

上古十大神器為開天斧、玲瓏塔、補天石、射日弓、追日靴、乾坤袋、鳳凰琴、封天印天機鏡指天劍

開天斧:盤古氏所有,可有開天闢地、破碎虛空之功,列於上古十大神器首位。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藝文類聚》卷——引三國吳國徐整《三五曆紀》。盤古完成開天闢地大業,不知把神斧扔在哪一天,自顧逍遙外游去了。

玲瓏塔:全名八寶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可有收妖魔,鎮鬼煞之能,原為天界重寶,擁有浩大無儔之力,據說能降伏一切妖魔鬼怪,必要時仙神也能被收服;由靈鷲山元覺洞燃燈道人授予托塔天王李靖,曾用於鎮壓九尾狐,最後原因不明,失落在人間,無人知曉其下落。

補天石:女媧氏所有,有起死回生之效。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載。火監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相傳女媧補天,曾煉就五色石36501顆,實用36500顆,尚存一顆,她將自己萬年修為貫注於這顆補天所余的五色石之上,自此該靈石就具有特別之力,只是有使用時限,一年之內只能使用三次。

射日弓:相傳為有窮氏后羿所有,具有九連射之奇技,威力四射,即便無箭亦能傷人,流傳至今,不知所蹤。《淮南》言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墜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追日靴:相傳為夸父所有,憑此靴可以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如生羽翼。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山海經·海外北經》。

鳳凰琴:伏羲氏所有,能操縱心靈。伏羲以玉石加天蠶絲所制出之樂器,千年桐木所做,表面泛著溫柔的白色光芒,其琴音能使人心感到寧靜祥和,據說擁有能支配萬物心靈之神秘力量。後來伏羲為了孔雀女歸順於天魔,自稱琴魔,改琴名為七絕琴(七絕之意是為斷七情絕六欲)。第二次仙魔大戰,琴魔戰敗,把畢生絕學及千年功力盡數注入其中,然後使用空間轉移魔法把它拋入九霄雲外,後來就不知所蹤。

乾坤袋:彌勒所有,又稱“如意乾坤袋”、“黃金袋”,專做儲物之用。擁有不可思議之力,內部有著奇異之空間,空間之大似能將天地收納於內。袋中另有乾坤,稱“袋中天”,應有盡有,取之不盡。

天機鏡:崑崙山西王母所有,能洞察天機,知曉古今,更有時空穿梭之力。一次蟠桃大會中,神鏡被人所偷,至今一直下落不明。

封天印:玉帝所持有的法器,法力無邊,可以封印天地,顛覆乾坤。在第一次仙魔大戰後失落,後來封天印再次出世,彌離天又是一場大戰,千面狐被乾坤七子所傷,封天印卻落入萬丈冰泉之中,誰也沒有得到。傳聞封天印之中另外隱藏有來自其他神秘世界之終極力量。

指天劍:又稱太阿劍,簡稱天劍,至剛至陽,最強力量之神劍,曾多次破除魔族至尊的百劫不死神功。天劍老人所有,黃金色之千年古劍,其內蘊藏無窮之力,為斬妖除魔的神劍。在第二次仙魔大戰之時,被天魔的玄龜盾震斷成三截,後散落凡塵。天劍老人之徒嬴政為了成功回收三截斷劍,放出地宮秘藏的傳聞,分別稱之為逐日、奔月、追星三小劍。傳言說,這三柄小劍就是始皇地宮寶藏的密匙,得之者可得天下。

傳說中的神器 中國古代十大名槍

1.霸王槍,精鋼黃金混鑄而成,端的是金光閃閃,霸氣十足。槍長一丈三尺七寸,重九九八十一斤,槍鋒銳利,點到必死,槍身巨重,掃到必亡。傳說西楚霸王項羽少時,學書不成,學劍亦不成,季父項梁怒之。項羽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之兵法,另因其神力,造此霸王槍。

2.龍膽亮銀槍,左手青虹劍,右手亮銀槍,跨下白龍馬,一身白盔白甲,長板坡單騎救主,於二十萬曹軍中往返折殺,所向披靡,如此猛將乃常山趙雲趙子龍是也!其槍全名曰:龍膽亮銀槍。

3.火龍槍,長約一丈,通體為煉鐵紅銅所制,槍端雕勾火龍頭,槍頭為龍舌,形如火焰狀,此槍乃《封神榜》中四大天王之一的冀州侯蘇護掌中寶器。

4.梅花槍,梅花傲雪香奇絕。此槍乃西漢名將霍去病的寶槍。

霍去病17歲即隨衛青出征匈奴,勇冠全軍,封冠軍候,6天內連破匈奴五個王國。後與匈奴決戰漠北,大獲全勝,封儀於蒙古狼居胥山。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可惜英年早逝,23歲病逝長安。留一句名言:“匈奴不滅,無以家為也。”芳傳千古。

槍長九尺,金桿金龍頭,前端為銀舌槍頭,乃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掌中寶槍。

5.瀝泉槍,憑此槍屢拜金軍,並獲朱仙鎮大捷。其詞《滿江紅》曰:“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淋漓表述其一片精忠報國丹心!

6.虎頭湛金槍,槍身乃混鐵精鋼打造而成,長一丈一尺三,槍頭為鎦金虎頭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鑄就,鋒銳無比。三國名將,威震西涼、五虎上將之一,馬超的掌中寶槍。

7.神威烈水槍,槍桿長九尺,其中槍頭長一尺三寸,其鋒三寸,精鋼混金,銳利無比。乃平定倭寇的明代名將戚繼光掌中寶槍。

8.五虎斷魂槍,鑌鐵打造,槍長丈二,為隋唐英雄中第七條好漢、越國公羅成的祖傳寶槍。槍法變幻莫測,神化無窮。其看家絕招“回馬槍”,不知挑落多少猛將。

9.綠沉槍,精鋼寒鐵鑄就,槍身長一丈一,重六十八斤,蜀國名將、九伐中原的姜維之掌中寶槍。

10.蘆葉槍,鑌鐵打就,槍長一丈三,槍頭細長如蘆葉,精鋼淬銀而成,可破堅甲。乃北宋名將楊家六郎楊延昭的寶槍。憑此槍,鎮守三關、抵抗契丹,一本楊家將忠烈英雄傳流傳千古!

傳說中的神器 古代十大名弓

第十:龍舌

用龍筋製作弓弦的傳說中的名弓,速度和準確性極高。三國時呂布用龍舌弓轅門射戟,見《三國演義》。呂布是三國中很牛的人,用的弓也很牛,但是他背信棄義,老做小人,只能排第十名了。

第九:萬石

用比鋼鐵還要堅硬但非常輕的紫檀木製作而成的弓,為三國時黃忠所用,《三國演義》中黃忠能開二石力之弓,百發百中。戰長沙時他本可以射殺關羽,幸二人都是義士,英雄惜英雄怎生下得了手。

第八:遊子

力猛弓強,離弦之箭如遊子歸家般急切。北宋時花榮所用,花榮,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一員。原是清風寨副知寨,使一桿長槍,箭法高超,有百步穿楊的功夫。清風寨正知寨劉高陷害宋江,花榮得知後造反,大戰黃信、秦明,救了宋江。花榮多次用箭法建立奇功。宋江三打祝家莊,花榮射落祝家莊的指揮燈,使祝家莊兵馬自亂。

第七:神臂弓

史書記載——神臂弓“實弩也。以山桑為身,檀為弰,鐵為槍膛,鋼為機,麻索系札,絲為弦”“射三百步,透重札”。

第六:靈寶

李廣所用之弓,漢武帝時,匈奴侵入漢朝邊境,殺死了遼西太守,打敗了韓安國將軍。後來,李廣被封為右北平郡太守,匈奴人由於懼怕李廣,數年不敢入侵右北平郡,稱他為“漢朝的飛將軍”。李廣鎮守右北平郡時,有一天外出打獵,遠遠看見草叢中有一隻老虎,就拔箭射去,隨後走近一看,原來是塊石頭,而箭已經射入石頭中。唐代詩人盧綸還專門為此事寫了一首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第五:震天弓

公元661年,薛仁貴奉命率軍在大山一帶與突厥人決戰。突厥人為北方遊獵民族,強悍善騎,素有彎弓射鵰之風。突厥人方面率軍作戰的就是號稱為“天山射鵰王”的頜利可罕,率兵十多萬。戰鬥一開始,對方突厥軍就精選十幾個驍勇強壯的將士向唐軍挑戰,頡利可罕最賞識的三員大將元龍、元虎、元風出現在前面。只見薛仁貴鎮定自如,持此弓射擊,三箭連發,龍、虎、鳳應聲倒下。頓時,突厥軍嚇得亂作一團,紛紛投降。唐軍取得重大勝利,金軍欣喜若狂,薛仁貴的威名大震。“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成為唐軍長期傳唱的歌謠。

第四:軒轅弓

本是軒轅皇帝所鑄,選用泰山南烏號之柘,燕牛之角,荊麋之弭,河魚之膠精心製作了一張弓,名叫軒轅弓,蚩尤被黃帝軒轅用此弓三箭穿心而亡!在封神演義中又名乾坤弓,為李靖所用,骷髏山白骨洞碧雲童子被這一箭正中咽喉,翻身倒地而死。

第三:落日弓

傳說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乾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於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后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后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鬥。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后羿的繼續射擊。

第二:霸王弓

這把弓乃是當年楚霸王項羽的隨身之物‘霸王弓’,威力無比,弓身乃玄鐵打造,重127斤,弓弦傳說是一條黑蛟龍的背筋。相傳項羽15歲那年,烏江中有黑蛟龍作惡,危害四鄉。項羽聽說後,當夜單槍匹馬來到烏江,找到黑蛟龍。與黑蛟龍搏鬥了一天兩夜,把黑蛟龍殺死,取得此筋搓股為弦。黑蛟龍乃至寒之物,堅韌異常,故此弦不畏冰火,不畏刀槍。”

第一:成吉思汗的射鵰彎弓

成吉思汗用他的弓箭和鐵騎打下了世界上最廣大的國家,亞洲除日本以外,幾乎占據了所有國家,他的軍隊到達了非洲的埃及,占領了歐洲的一些國家,甚至他的子孫貼木兒汗在旗幟上畫了三個圈,象徵占領了世界的四分之三。

傳說中的神器 中國古代十大名刀

1、鳴鴻刀

上古時期軒轅黃帝的金劍出爐之時,原料尚有剩餘,由於高溫未散,還是流質的鑄造原料自發流向爐底,冷卻後自成刀形。黃帝認為其自發的刀意太強,足以反噬持刀者。黃帝恐此刀流落人間,欲以軒轅劍毀之,不料刀在手中化為一隻雲鵲,變成一股赤色消失在雲際之中。

該刀長為三尺,其餘資料無記載。後由漢武帝得到,轉贈東方朔。

評定:光從材質的資歷上來看,鳴鴻刀足以與軒轅劍相提並論,如果也能在逐鹿之戰中取得一些戰績的話,其地位不亞於天下第一劍的軒轅黃金劍。然而黃帝恐其“喧賓奪主”,封殺了這把名刀的前途。

2、苗刀之祖:

苗刀,短刀的一種。刀長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兩條血槽及兩條紋波形指甲印花紋,刃異常犀利,柄長三寸至四寸,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制而成,以銷釘固定。

上古三苗九藜部落聯盟首領蚩尤的配刀,被後世命名為“苗刀之祖”,逐鹿之戰中,敗給了軒轅劍。

評定:為什麼鳴鴻、苗祖著兩把刀之祖都或直接或間接地敗給了軒轅劍呢?難道注定是天意,軒轅劍下不容第二……

3.4.5、龍牙、虎翼、犬神

上古三大邪器,造刀者不明,相傳鍛造原料中使用了許多惡毒之物,並有多種詛咒纏縛。夏朝末期為君主桀所有,之後暴政開始。三刀被供奉於夏朝太廟,據史料記載,商湯攻入夏朝太廟之時,黑雲蔗天,鬼哭神嚎,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為三股妖風襲來,頓時商朝大軍死傷無數。湯王棄戈下馬,手持軒轅黃金劍單人闖入太廟主殿,揮劍疾斬,三大邪刀被擊成碎片封印於地下。

時代遷移,北宋朝著名鐵匠韓蘄在一處深山之中發現了商朝太廟的遺址,並開啟封印得到了龍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其時“碎鐵中隱隱有黑氣,觸之即發”。後由韓蘄與宮廷鑄劍師合力鑄造,耗時一年零八天,鑄成降龍、伏虎、斬犬三把鍘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於開封府,時任開封府尹包拯成為第一個“開封三鍘”的持刀人。

評定:又是軒轅劍……唉,沒什麼話好說了。值得一提的倒是,數千年前的三大邪器在被軒轅劍擊碎之後,長年封印,日後居然成了代表天下正氣的“青天三鍘刀”,真可謂物極必反。

6、大夏龍雀

古代名刀,為春秋五霸中之晉文公所有,後世相傳,在後來的第三次晉楚戰爭時,敗給了名劍湛盧。

評定:刀為什麼一定要敗給劍呢?或許可以這么理解:劍代表王道,刀是霸道的象徵,而中國一直都是以“仁”之王道為主流的,所以刀這種武器就被時代所壓制了。

7、青龍偃月

東漢末年名將關羽所用戰刀,為重騎兵大刀類型。身經百戰,所向披靡,具體的就不多說了,實在是名副其實的“眾所周知”。

評定:青龍偃月跟關羽一樣,都已經變成了中國人心中“神”之化身,可以說是今天我所評點的刀中算是比較成功的一把了,不論其材質、資歷、戰績、神韻,都是無可挑剔,實可當為“中華刀祖”。

8、新亭侯

漢末名將張飛初拜為新亭侯時,命鐵匠取煉赤珠山鐵,打造成一刀,隨身佩帶。後關羽戰死,張飛為報兄仇出征東吳,出兵前酒後鞭打士卒,部將不堪忍受,趁夜晚潛入張飛營帳,用新亭候斬下張飛首級,連夜叛逃東吳。

評定:純屬剋死主人的“邪器”,與日本的名刃“妖刀村正”有得一比。

9、寒月

戰國末年趙國徐夫人的名刃,形若新月,寒氣四射。後燕國皇室花重金購買,交由宮廷匠師反覆淬鍊之後,終於成為一把見血封喉的毒刀,其強度也得到大幅提升,足以斬斷當時的秦王佩劍——干將莫邪。

燕國刺客荊柯攜寒月刃刺殺秦王,失敗被殺,後寒月刃不知下落。

評定:典型的“菜鳥扛神兵”,一個垃圾刺客,帶那么好的裝備乾什麼,純屬浪費資源。

10、庖丁菜刀

古代名廚庖丁所用菜刀,是用最普通的鐵刃和最常見的木柄製成,然而由於庖丁技術高超,即便用之解牛也是“遊刃有餘”,所以經久不壞,數十年不磨依然刃口如新。

評定:幾乎所有的刀都是殺人的利器,而唯獨這把刀宣揚的卻是道家經典的養生之道,隨波沉浮,消極無為,一切順其自然,則再普通的事物都能“遊刃有餘”,刀不在利,而在用刀之人。庖丁菜刀是最樸實無華的刀,卻是最完美的刀。

傳說中的神器 古籍中有記載的刀

二刀:指雌雄兩把古代名刀。《古今刀劍錄》:“後燕慕容垂以建興元年,造二刀長七尺,一雄一雌,若別處之則鳴。”

五色: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少帝義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銘曰五色。”

中山: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後秦姚萇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銘曰中山。”

永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北京以永安三年,造刀一百口,銘曰永安”。

白鹿: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魏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於白鹿山造一刀,文曰白鹿。”

幼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周幼平擊曹公勝,拜平虜將軍。因造一刀,銘背曰幼平。”

司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晉武帝司馬炎鹹寧元年造八千口刀,銘曰:司馬。”

興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晉武帝衍以鹹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銘曰興國”。

百勝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李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名曰百勝。”

安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黃武中累功作安國將軍,作一佩刀,文曰安國。”

赤冶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魏昭成帝,以建國元年,於赤冶城鑄刺刀十口,全鏤赤冶宋。”

定業: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齊高帝肖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銘曰定業。”

定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宋武帝劉裕,以永初元年鑄一刀,銘其背曰定國。”

神術: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前秦苻堅,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二,銘曰神術。”

建義: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西奈乞伏國仁,以建義三年造一刀,銘名建義。”

建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趙石勒以建平元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萬人,頭尖,長三尺六寸,銘曰建平,隸書。”

善勝:古代名刀。《梁書·陶弘景傳》載:“大通初,令獻二刀於高祖,其一名善勝,一名威勝,並為傳寶。”

威勝:古代名刀,見“善勝”條。

朝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云:“明帝鸞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銘曰朝之。”

騰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蜀李雄,以晏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曰騰馬。”

麟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涼呂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銘曰麟嘉。”

七聖刀:古代名刀。

大夏龍雀:古代名刀。《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又造百鍊鋼刀,為龍雀大環,號曰大夏龍雀,銘其背曰: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懷遠,可以柔逋;如風靡草,威服九區。世世珍之。”

文刀:古代名刀。《唐書·地理表》:“忠州貢文刀。”

巨刀:刀的一種。《湘煙錄》:“魏文帝造寶刀曰露陌……查原文恐有誤,名曰巨刀”。

半垂:古代名刀。《與弟超書》:“竇侍中遺促舟全錯,半垂刀一枚。”

龍刀:古代名刀。《梁·簡文帝》:“龍刀橫脖上,畫尺墮眾前。”

龍泉太阿:古代名刀。《南史·王蘊傳》:“為廣德令,欲以將領自奮。每撫刀曰:龍泉太阿,汝知我者”。

龍鱗:①古代名刀。魏文帝《典論》:“丕作陌露刀,一名龍鱗。”《續漢書》載:“龍鱗,御刀也。”②古代名匕首。《典論》:“魏太子邳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狀似龍文,名曰龍鱗。”

玉環刀:古代名刀。《南史·劉懷慰傳》:“齊高帝以懷慰為齊郡。太守手敕曰:有文事必有武備,今賜卿玉環刀一口。”

玉把刀:古代名刀。《宋史·于闐國傳》:“開寶二年,國王男總貢玉把刀”。

百鍊:古代寶刀。晉·崔豹《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一曰百鍊,……”。

百辟刀:古代兵器。魏武帝曹操令制。《藝文類聚·六十·魏》:“往歲作百辟刀五枚,煉成,先以一與五官將(曹丕),其餘四,吾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學,將與次與之。”曹植《寶刀賦》:“

建發中,家父魏王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以龍、虎、熊、鳥、雀為識。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饒陽修各得一焉,其餘二枚,家父自仗之。”

安陵:古人名刀。高啟《遊俠篇》:“新削安陵刀,光奪眾目眠。”

黨:古代名刀。宋·輔《溪蠻叢笑》:“出入坐臥,必以刀自隨,小者尤銛利,名犵黨。”

阮師刀:古代名刀。晉·楊泉《物理論》:“古有阮師之刀,天下之所寶貴也。……其刀平背狹刀,方口洪首,截輕微之絕然發之系,斫堅鋼無變動之異,世不百金精求不可得也。”

赤刀:古代名刀。《尚書》:“陳寶赤刀大訓弘壁琬琰在西序。”鄭玄註:“赤刀者武王誅紂時刀,赤為飾,周之正色。”《博物志》:“赤刀,周之寶器。”

含章:古代名刀。《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二彩似丹霞,名曰含章。”

靈寶:古代名刀。《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一文似靈龜,名曰靈寶。”

張飛刀:名刀的一種。三國時期張飛所佩的腰刀。又稱“新亭侯”。《刀劍錄》:“張刀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煉赤珠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

寶鈿刀:古代名刀。《唐史·阿史那社爾傳》:“太宗美其廉,賜高昌寶鈿刀。”

鄭刀:古代名刀。《周禮·考工記》:“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越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也。”

青犢: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二曰青犢……”。

鳴鴻刀:古代名刀。《洞宴記》:“武帝解鳴鴻之刀,以賜東方朔,刀長三尺,朔曰:此刀黃帝采首山之銅,鑄之雄已飛去,雌者猶存,帝恐人得此刀,欲銷之,刀自手中化為鵲,赤色飛去雲中。”

昆吾刀:古代名刀。《宋史·李公麟傳》:“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璽用藍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龍蚓鳥魚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質堅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絕真,秦李斯所為不疑,議由是定。”

孟勞:古代名刀。《谷粱傳·魯僖公元年》:“公子友謂莒不回:吾二人不相悅,士卒何罪?屏左右相搏。公子友處下,左右回:孟勞?孟勞者,魯之寶刀也。公子友以殺之。”

神刀:刀的一種。相傳為諸葛亮指揮下百鍊而成。《蒲元傳》:“元性多奇思,於斜谷,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刀成,自方漢水鈍弱,不在淬。用蜀江爽烈,足渭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於成都取江水,元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元以刀畫水,言雜八升。取水者叩頭云:於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內鐵珠滿,申舉刀斷之,應手虛落,因曰神力。今屈目環者,乃是其遺範。”

項羽刀:相傳為項羽所佩之刀。《王侯鯖》:“董卓少耕野得一刀,無文,四面隱起山雲文,斫王如木。及貴,以視蔡邕,邕曰:此項羽刀。”

泰山寶環刀:古代名刀。《列異傳》:“仙人王方平,降陳節之有,以刀一口,長五尺三寸,名泰山寶環,……曰:此刀不能為餘益,獨臥卦可使無鬼,入軍不傷,勿以入廁,溷且不宜,久服三年後有從汝求者,可爭與之。後果有與載錢百萬清刀者。”

素質:古代名刀。《北堂書鈔》魏文帝曹丕《典論》:“余造百辟寶刀三,……其三,鋒似嚴霜,刀身劍俠,名曰素質。”《太平御覽·兵部·刀》:“(素質)長四尺三寸,重二斤九兩。”

桂溪刀:古代名刀。黃庭堅:“我有桂溪刀,聊憑東風去。”

宿鐵刀:古代名刀。《北名·綦母懷文傳》:“懷文造宿鐵刀,其法燒出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

鸞刀:古代名刀。《禮記》:“割刀之用,鸞刀之貴,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詩經》:“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筋。”

銅口刀:古代名刀。《傅成奏事》:“尚書舊給介士二百人,人給大銅口刀一枚。”

銀裝刀:古代名刀。《南史·席闡文傳》:“梁武帝起兵,闡文勸。仍遣客私報帝,並獻銀裝刀,帝報以金如意。”

脫光:古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脫光。”

朝儀刀:《刀劍錄》:“明帝鸞建武二年造一刀,銘曰朝儀刀。小篆書,長四尺。”

新亭侯:古代名刀。見“張飛刀”條。

漏景: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三曰漏景。”

警惡刀:古代名刀。《山堂肆考》:“楊貴妃文玄琰,小時嘗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間佩之,或前有惡獸盜賊,則所佩之刀鏗然有聲,似警於人也,故名曰警惡刀。”

千牛刀:利刀的別稱。《莊子·養生主》中記載,庖丁宰牛數千頭,所用刀仍鋒利無比。故後世稱鋒利的刀為千牛刀。南朝梁元帝《金樓子·一·箴戒》:“時楊玉夫見昱醉無所知,乃與楊萬年同入幄中,以千牛刀斬之。”

手刀:古刀名。宋·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三·器圖》有“刀八色”。手刀即其中一種。《三才圖會》:“手刀一旁刃,柄短如劍。”後演變成現今短刀。

溫銅刀:古代名刀。清代梁紹王《兩般秋雨追隨筆》載:“傳為明戎政尚書陸公完字遺物,恩陵賜也。”

回回刀:古代名刀。《雲煙過眼錄》:“劉漢卿所藏回回刀,小品,背上皆全紫全錯。回回刀內全錯出,一人面獸,精甚。聞回回國王所佩者。”

吳刀:古代名刀。古時以吳地作刀最為鋒利,故張華詩讚曰:“吳刀鳴手中,利劍嚴秋霜。”

葛黨刀:古代名刀。《夢溪筆談》:“吳鉤,刀名也。彎,今南蠻用之,謂之葛黨刀。”

傳說中的神器 青龍偃月刀

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刀長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刀身上鑲有蟠龍吞月的圖案,因而得名。

青龍偃月刀與丈八蛇矛相媲美;它們先後成名,從此一發不可收,揚名天下。使用他的,有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愛將——“美髯公”岑彭。而最著名的當屬武聖人——關羽!關羽,一個義字當作是天的男人!所以他成就了劉備的霸業.青龍偃月刀就象是擁有靈魂的東西,他會自己去選擇自己的主人!所以他在擁有了巨大的力量的同時也擁有最完美的主人!他得到最大極限的發揮!

程遠志——讓青龍偃月刀成名的第一個瞬間!讓所有人見證了他的威力!也許這種秒殺的快感我們還不能體會!但這以後的斬顏良,讓所有人又為之一顫,速殺真的是青龍偃月刀的特點嗎?也並不是!但他的威力驚人程度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像.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威力!僅僅這樣的案例還不組以說明他的強!誅文丑可以說是關羽的又一大戰績!但往往會和斬顏良放在一起說!但3合速斬是什麼概念?如果說斬顏良是以快勝的!但三合勝利的概念是什麼?不能依靠速度!實力是一切的證明.也許高手對決並不一定要100回合!其實也根本沒有用!高手之間只在一瞬間就能分出勝負!然後的5關6將簡直就是青龍偃月刀和關羽的完美配合!一人一騎能走千里過5關殺6將!我們不說關羽多么的忠心!多么的重義,單說這么輕鬆的速殺!也許這隻有青龍偃月刀才能做到,看看關羽的戰績!我們大概可以體會到青龍偃月刀那種讓人寒透心肺的那種感覺了吧?這就是青龍偃月刀真正的實力!從此以後!青龍偃月刀又得到了一個名字——關王刀!

成為縱橫亂世的一代神刀

相傳,天下第一鐵匠只選月圓之夜打造它。完工時,突然風起雲湧,從空中滴下1780滴鮮血。當地術士分析,那是青龍的血。所以,有青龍偃月刀之名。所以,有青龍偃月刀要殺1780人之說。——後來,這把刀殺1300人,斬首480人。

另有說法,關羽年輕的時候,武藝超群,只恨沒有一把稱心如意的大刀使用。於是他將附近幾個莊上打造兵器手藝最好的師傅請到關家莊計議,為他打一把最好的大刀。其中一位老師傅問:“不知關壯士要哪一等的大刀?”“有鐵刀、鋼刀、純鋼刀、柔鋼刀、青鋼刀、寶刀六等。鐵久煉成鋼,鋼久煉柔純,再煉成青,更煉成寶。一般人只會打造鐵刀與鋼刀。至於純鋼刀,打造十把要壞九把,柔鋼刀,打造百把要壞九十九把,至於青鋼刀、寶刀就算世間稀有的珍寶了。”聽完後,關羽就說:“關某要把寶刀。”師傅們聽後都搖頭吐舌。但由於關羽的“不管打壞多少把,都由我一人承擔,不少分文。”

煉刀過程不是很順利,當煉到最後一火時,天已黑了,一輪皓月當空,突然爐火迸出雪亮的毫光,直射天空,老師傅大喊:“快躲開刀要炸了(我搞不懂)!”這時天上有一條青龍經過,被毫光擊中。毫光斬了青龍,隨即退回刀內,龍血染了刀頭。刀沒有炸——而青龍偃月刀則煉成了。

傳說中的神器 丈八蛇矛

丈八蛇矛,又名丈八點鋼矛。長一丈八(約4.14米)的長矛,矛頭似蛇形,其長度似蛇不要以為象金蛇劍那樣)。歷史上張飛所使矛沒有名稱,而東晉的陳安曾用過丈八蛇矛。

矛長丈八尺曰俏,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殺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敵陣之矛也。(漢劉熙《釋名·釋兵》)

丈八蛇矛與青龍偃月刀相媲美;它們先後成名,從此一發不可收,揚名天下。

燕人張翼德,一條莽撞漢。而這丈八蛇矛卻是與他相得益彰。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間,蜀國猛將張飛,手執一支丈八蛇矛,縱橫紗場,轉戰南北,在百萬軍中最敵首級,猶如探囊取物。

那彎曲的矛頭正如張飛的性格,如同火苗一樣,起伏不定。令人感到氣息逼人,擋無可擋!

張飛在虎牢關,在下邳城,在當陽橋,在葭萌關,在瓦口關。可以說丈八矛與他形影不離,就是他生命的象徵。

虎牢關是丈八矛第一個奮起對抗方天畫戟壓迫勢的霸氣。下邳城它再次與天下第一的方天畫戟打成平手。當陽橋上它的氣勢已經凌駕於方天畫戟之上,使倚天像個受驚的懦夫一樣不敢露頭。葭萌關和瓦口關它又再次顯示出一個如霹靂的神兵應有價值。

但張三爺被奸人害死後,它到了張苞手中,與東吳會戰,它發誓要為三爺報仇。直殺得東吳孫權割地求饒。仇報完後,它的光輝也就暗淡了許多。

這一支丈八蛇矛,矛尖有如白蛇吐信,重達五十多斤的矛身,在黑色的錦絮飛舞中橫掃戰場,挑敵破甲,矛尖向敵陣一投,便有一名敵將被刺死在丈八蛇矛之下,是令敵將聞風喪膽的象徵。

張飛得到丈八蛇矛的傳說:傳說當年幽州涿縣的某處大森林裡出現了有一條巨大無比的蟒蛇精,張飛知道後,孤身一人進入大森林為民除害。在同蟒蛇精一番搏鬥之後終於將之殺死,但是當張飛扛著蟒蛇精的屍體出了大森林之後,才發現自己所扛的原來不是什麼蟒蛇精,而是一把奇怪的兵器,而這兵器,便是日後聞名天下的丈八蛇矛。這個傳說比起關羽的青龍護主之傳說,雖然沒有那么神秘,卻自然地多了那么一份勇猛的氣息。

後世之中,也有持丈八蛇矛者,乃是《水滸》之林沖,綽號”豹子頭“,生地也是豹頭環眼,與張飛一般模樣!不過相信大家心目中的林沖與張飛相貌大是不同吧?呵呵,想來是舞台以及連環畫上那個戴氈帽的林沖形象太印入人心,所以才不會將之與張飛做比較了……另外,林沖的近乎有點懦弱的性格,也很大程度上讓我們無法將之與張飛相提並論!

丈八蛇矛是和普通槍矛非常相近的武器,只有兩點特殊之處,第一特點是長,長達一丈八尺,在古代這個長度在中國就不該叫槍,而應該叫槊了,在外國就該叫馬其頓長矛了;第二特點其矛頭是曲線型的,這一點在實戰中可以給對手造成比較恐怖的撕裂性傷口。

傳說中的神器 方天畫戟

因其戟桿上加彩繪裝飾,又稱畫桿方天戟,是頂端作“井”字形的長戟。據《蕩寇志》記載,呂布的畫戟重四十斤。在《三國志平話》呂布之戟長一丈二。歷史上,方天畫戟通常是一種儀設之物,並非用於實戰。不過並非不能用於實戰,只是它對使用者的要求極高——

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兵器,在戟桿一端裝有金屬槍尖,一側有月牙形利刃通過兩枚小枝與槍尖相連,可刺可砍,分為單耳和雙耳,單耳一般叫做青龍戟,雙耳叫做方天戟。

中國古代將矛和戈功能合為一體的格鬥用冷兵器。由戟頭和戟柄組成。戟頭以金屬材料製作,戟柄為木、竹質。戟最長可達3米多。既能直刺,扎挑,又能勾、啄,是步兵、騎兵使用的利器。早期使用的戟是青銅戟,以後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鐵戟。

方天戟上以畫、鏤等作為裝飾,又稱方天畫戟。方天畫戟屬於重兵器,和矛,槍等輕兵器不同。方天戟使用複雜,功能多,需要極大的力量和技巧,集輕兵器和重兵器功能於一身。一般使用方天畫戟者必須力大,戟法精湛,才能發揮該兵器的優勢,在熟練以後,可以和重兵器對抗,如骨朵,錘,鏜等比拼力氣。也可以和輕兵器,矛、槍、刀比拼招式技巧。

戟的由來已久,遠在商朝早期就已經出現在戰場上了。在戰國到魏晉時使用的最廣。到了唐代之後,戟中的方天畫戟,逐漸被皇家的儀仗隊採用作為排場的工具,充作門面,所謂化干戈為玉帛了。像《水滸》中的偽皇帝方臘的儀仗,就是這樣排場的:

“金瓜密布,鐵斧齊排。方天畫戟成行,龍鳳繡旗作隊。”

一旦一種驚天動地的兵器成了豪華的擺設,它的威嚴,便就有些狐假虎威的味道了。這是閒話。

戟是戈與矛的結合體。它按式樣和大小可分為方天畫戟,青龍戟,鉤鐮戟等長兵器,以及雙戟,短戟等。戟一般都是由鋒,援,胡,內,搪五個部分組成。《釋名。釋兵》中稱:

“戟有三鋒兩刃,內長四寸半,胡長六寸,其援長七寸半,三鋒者,胡直中短,言正方也,刺者著截,直前如截者也。戟胡橫貫之,胡中矩之外勾磐拆,與柄長一丈六尺。”

戟用“援”之法,有沖鏟,回砍,橫刺,下劈刺,斜勒等;用“胡”之法有橫砍,截割等;用“內”之法有反別,平鉤,釘壁,翻刺等;用“搪”之法,則有通擊,挑擊,直劈等。

而我們在這裡提到的方天畫戟,則是一種在戟桿一端裝有金屬槍尖,一側有月牙形利刃通過兩枚小枝與槍尖相連的、威震沙場的利器。

史籍和文學的記載中,有很多使戟的高手。像項羽的天龍破城戟,三國呂布的方天畫戟,典韋的大鐵戟,初唐名將李靖、薛仁貴,以及中唐中興名將、《紅樓夢》中賈珍點過的傳奇《滿床笏》中所唱誦的郭子儀的方天畫戟,後唐太祖李克用的虎威戟等,差不多都是伴隨著一個個讓人血脈賁張的英雄時代出現的。“方天”兩字,直如愁雲慘澹,龍戰於野,流星趕月,白虹貫日。

兵器使用者:呂布、薛仁貴、李靖、郭子儀、《水滸傳》中的呂方、郭勝等。

傳說中的神器 雙股劍

雙股劍,又名鴛鴦劍,《三國演義》中,是劉備的兵器。鴛劍長三尺七寸,鴦劍長三尺四寸,利可斷金。江湖傳言,雙股劍中藏有一個無敵於天下的秘密。

劍名:雌雄雙股劍,簡稱雙股劍。

重量:左手雌劍重六斤四兩,右手雄劍重七斤十三兩。

制式:東漢仿先秦制式。

重量誤差:百分之零點零五。

形狀:劍的形狀,雌劍劍鋒三尺三寸,雄劍劍鋒三尺七寸。同學們可能要問了,雌劍比雄劍輕了那么多,為什麼卻不比雄劍短多少呢?這個問題很好,這裡先告訴大家的是雌雄兩劍的鑄造材質並不完全一樣,所以密度上有所差別

重要部件:

1,劍刃鐵:雌劍乃海外寒鐵精英鑄就,雄劍乃白金玄鐵鑄就,均經特殊工藝鍛造七七四十九天,鋒利無比,流線型。劍鋒模已銷毀,此劍為絕版劍。海外寒鐵精英,說白了就是用隕鐵製成,隕鐵中含磁性成分,在箭雨中可以增加避劍能力,另含有鈦成分,減輕了劍的重量,使得雌劍更加靈動鋒利,有吹毛斷髮之功效。白金玄鐵說白了就是鉻鋼,增加了鋼的強度,在兵器的碰撞中占盡優勢,用來刺敵人的鋼鎧甲更是有點鋼效果。

2,劍柄裝飾:雌劍裝飾浴火鳳凰一條,磨製九九八十一天,形狀、神態栩栩如生。鳳喙位於劍柄上方,正對劍鋒。雄劍裝飾祥瑞黃龍一條,也磨製九九八十一天,形狀、神態栩栩如生。龍口位於劍柄上方,正對劍鋒。浮雕的鳳羽龍鱗可以增大手握劍時的摩擦力,不易脫手,兩條神獸的特殊功能是大幅增加使用者的幸運力。

3,兩劍劍棱經過特殊處理:有一條極細的血槽,刺入時最大程度增加對手肉體的流血量。

傳說中的神器 和氏璧/傳國玉璽

和氏璧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傳的數百年間,被奉為“價值連城”的“天下所共傳之寶”,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說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里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幹了眼淚後又繼續哭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爾人。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趙國。公元前283年,秦國聽說趙國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換,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

但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璧送給了秦國。

從此以後,關於和氏璧的記載屢見不鮮,並大都相信《韓非子》、《新序》等書的記載。如西晉傅鹹《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唐代詩文中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更多.大詩人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空”。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滅陳後,御璽被陳朝的蕭太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御璽歸唐。五代時,滅下大亂,流傳的御璽不知所終。在六朝以後的記載中,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璽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清代以後,人們開始對和氏璧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獻玉說》中,認為這只是韓非子的寓言而已——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從此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傳說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

姑且不論傳國玉璽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實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代稱)。”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鹹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鏇“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視為吉祥之兆,於是做起了當皇帝的美夢。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

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三國一統,玉璽歸晉。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盪不安的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東晉鹹和四年(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後趙大將冉閔殺石鑒自立,復奪玉璽。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姚秦玉璽等。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後獻給陳武帝。

隋唐時,“傳國玉璽”仍為統治者至寶。五代朱溫篡唐後,玉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自焚,玉璽至此下落不明。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鹹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據說真正的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真正的傳國璽是否和氏璧所為?又流向哪裡?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明清兩朝人士對“傳國玉璽”的態度,已經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誇示於天下。是皆貽笑千載。”清高宗御製《國朝傳寶記》也說:“會典所不載者,復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一璽,不知何時附藏殿內,反置之正中。按其詞雖類古所傳秦璽,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蟲鳥之舊明甚……若論寶,無非秦璽,既真秦璽,亦何足貴!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時奏進屬員浚寶應河所得玉璽,古澤可愛,又與《輟耕錄》載蔡仲平本頗合。朕謂此好事者仿刻所為,貯之別殿,視為玩好舊器而已。夫秦璽煨燼,古人論之詳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2000餘年,忽隱忽現,然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輒令人扼腕嘆息。

“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之璧”。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與厲王。王使玉工辨識,云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復獻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於荊山之下。文王遣人問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威王時,相國昭陽滅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賜之。鏇昭陽在水淵畔大宴賓客賞璧,是時有人大呼:“淵中有大魚!”眾人乃離室臨淵觀之,回席後和氏璧竟不翼而飛。當時疑為門人張儀所竊,於是拘儀而嚴加拷問無果。張儀受此凌辱,懷恨在心,便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拜為秦相,乃遊說諸國聯秦背齊,復以使節身份入楚,瓦解齊楚聯盟。後拘懷王,克郢都,盡取楚漢中之地,終於得報此仇。

後此璧為趙國太監纓賢所得,鏇被趙惠文王據為己有。秦昭王聞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為難。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得以“完璧歸趙”。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破趙,得和氏璧。鏇天下一統,嬴政稱始皇帝。命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鹹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傳國玉璽乃成。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人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而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自是,其隨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數次,盡嘗坎坷流離之痛楚。

秦子嬰元年(前207)冬,沛公劉邦軍灞上,秦王子嬰跪捧玉璽獻於鹹陽道左,秦亡。傳國璽得歸劉漢。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及莽兵敗被殺,禁衛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於更始帝劉玄。更始帝劉玄三年(公元25),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漢光武帝劉秀。至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靈帝熹平六年,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

至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某日辰時,兵士見城南甄宮中一井中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見投井自盡之宮女頸上系一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孫堅如獲至寶,將其秘藏於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吳氏,奪璽。袁術死,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獻帝而令諸侯,至此,傳國璽得重歸漢室。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魏,改元黃初。乃使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其非“篡漢”也,實乃欲蓋彌彰。魏元帝曹奐鹹熙二年(公元265),司馬炎依樣而行,稱晉武帝,改元泰始,傳國璽歸晉。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趙劉聰俘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十九年後,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更別出心裁,於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傳冉魏,後冉魏求乞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傳國璽乃重歸晉朝司馬氏囊中。

南朝時,傳國璽歷經宋、齊、梁、陳四代更迭。隋一統華夏,將傳國璽收入隋宮。大業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煬帝楊廣被殺於江都(今揚州),隋亡。蕭後攜太子元德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自慰。

貞觀四年(公元630),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與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太宗龍顏大悅。

唐末,天下大亂,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十六年後,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轉歸後唐。又十三年後,石敬塘引契丹軍至洛陽,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璽就此失蹤。

後周太祖郭威時,遍索傳國璽不得,無奈鐫“皇帝神寶”等印璽兩方,一直傳至北宋。北宋哲宗時,有農夫名段義者於耕田時發現傳國璽,送至朝廷。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乃始皇帝所制傳國璽。而朝野有識之士多疑其偽。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風雅,增刻印璽十方,時人有畫蛇添足之譏,其實徽宗似有淡化傳國璽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璽”被大金國掠走,其後便銷聲匿跡。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傳國玉璽”忽現於大都,叫賣於市,為權相伯顏命人購得。伯顏曾將蒙元收繳各國之歷代印璽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玉璽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測。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稱帝,號大明,改元洪武。繼而北伐,蒙蒙元廷棄中原而走漠北,繼續馳騁於萬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達入漠北,窮追猛打遠遁之殘元勢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傳國玉璽,然最終還是無功而返。明清兩代,時有“傳國玉璽”現身之鼓譟,然皆附會、仿造之贗品。如明孝宗時,曾有人進獻所謂“傳國玉璽”,孝宗認定其為贗品而未採用。至清初時,紫禁城藏御璽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被稱作“傳國玉璽”。而乾隆時,高宗皇帝頗好考據,欽定其為贗品。但權且以假當真,聊以充數,亦無深究者。

民國成立,清廷退位,但依優待條件,仍盤踞紫禁城而稱孤道寡。直至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復不見蹤影。當時馮部將領鹿鍾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璽,至今仍無下文。

由是,歷經兩千餘年風風雨雨、撲朔迷離,“傳國玉璽”數隱數現,最終湮沒於歷史的漫漫長河之中。

傳說中的神器 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屬青銅劍,製作極其精美。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靠近劍格的地方有兩行鳥篆銘文,共8個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當工作人員首度開箱亮出越王勾踐劍時,在場記者無不驚嘆連連。一把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古劍,居然毫無鏽蝕,且依然鋒利無比,閃爍著炫目的青光,寒氣逼人!20多層的複印紙,劍從中間“唰”一聲一划全破。怪不得它是我國收藏的第一號名劍,享有“天下第一劍”的美譽——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讓人驚奇的是,這把青銅寶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但劍身絲毫不見銹斑。它千年不銹的原因是什麼呢?

近年來,隨著越王勾踐劍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各種“複製”或仿製的相繼出現,人們普遍相信,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的原因是因為劍身經過硫化處理。本報4月27日的《越王勾踐劍因何千年不銹》文章也主要闡述了此種說法。近日,湖北省博物館、省考古所研究員後德俊撰文認為,該劍出土時並不是絕對沒有生鏽,只是其鏽蝕的程度十分輕微,人們難以看出。其次,出土至今還不足40年,該劍的表面已經不如出土時明亮,說明在目前這樣好的保管條件下,鏽蝕的進程也是難以絕對阻止的。

後德俊研究員告訴記者,其實,24年前,他就曾經寫過一篇名為《越王勾踐劍不銹之謎》的小文章,刊登在湖北省考古學會主編的學術性刊物《江漢考古》1980年的第一期上。當時,他認為已經將問題基本上說清楚了。但由於《江漢考古》是一本學術性的刊物,加之1980年第一期又是其創刊號,發行量不多,許多人可能沒有看過或不了解他的這篇小文章。現在看到許多媒體關於越王勾踐劍的報導離事實越來越遠,他認為有必要將此事再次澄清。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從而加深對文物的了解。

越王勾踐劍主要成分為銅,出土的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劍完全隔絕氧氣是其不銹的主要原因。

後德俊研究員說,越王勾踐劍是採用青銅鑄造而成,這已經為現代科學分析所證實——

千古不銹

我國古代的青銅器,主要為銅與錫的兩元合金,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中就有“四分其金(銅),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的記載。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合金組成中,銅與錫的含量依製作的年代、地點、原料來源、工藝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說來,銅的含量在70%-80%或稍高、錫的含量在10%-20%左右,此外,合金中常常還含有鉛、鐵等其它成分。

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可能是原料中含的雜質。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一。在古代墓葬中,它發生鏽蝕的途徑一般說來有這樣幾條:在潮濕的條件下,有空氣或氧氣存在時,發生鏽蝕,生成銅鹽;在潮濕的條件下與貴重金屬(如金、銀等)接觸,產生電化學腐蝕;與硫或含有硫的物質接觸,生成銅的硫化物等。

再來看看越王勾踐劍所處的外部環境:該劍1965年冬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內棺中,位於墓主人的左側,出土時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內。這座墓葬深埋在數米的地下,一槨兩棺,層層相套,槨室四周用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學界稱之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採用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經過夯實的填土等原因,使該墓的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這么多的密封層基本上隔絕了墓室與外界之間的空氣交換。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鋼鐵都不會生鏽的。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二。

望山一號楚墓處在現代荊州附近的漳河二乾渠上,地下水位較高,該墓的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鹼性不大,基本上為中性,這從該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況較好而得到證實。地下水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少。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三。

此外,還有三點證據可以證明,越王勾踐劍的不銹之謎完全是它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

第一,越王勾踐劍出土時不是絕對的沒有生鏽,只是其鏽蝕的程度十分輕微,人們難以看出。該劍出土後一直放在囊盒中妥善保管,但是,出土至今還不足40年,該劍的表面已經不如出土時明亮了,說明在目前這樣好的保管條件下,鏽蝕的進程也是難以絕對阻止的。

第二,與越王勾踐劍同時出土的還有三件青銅劍,這三件青銅劍都放在該墓棺外的槨室內,相對說來它們所處環境的密封程度不如越王勾踐劍,但是它們的鏽蝕程度也較輕微,甚至與越王勾踐劍完全相同。

例如,出土於該墓頭箱(考古術語,指墓主人頭部所對的槨室)、編號為T109的青銅劍,素麵無花紋,出土時“刃薄而鋒利,保持著耀目的光澤”(考古發掘報告語);出土於該墓邊箱(考古術語,指墓主人身旁所對的槨室)、編號為B127的青銅劍,形制與越王勾踐劍相近,“整個劍身的兩側均滿飾黑色的菱形花紋,非常優美。保存也很完好,刃薄而鋒利,可與越王勾踐劍媲美。”(考古發掘報告語)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內、被稱為“銅斧之王”的大銅斧,出土於湖北大冶銅綠山古代開採銅礦石的礦井內,表面布滿了與刃部垂直的劃痕,是一件古代勞動人民實用的採礦工具。由於出土於古代礦井淤泥中,出土時表面仍然泛有青銅的光澤,鏽蝕程度也較輕微。

第三,與越王勾踐劍時代相近、製造工藝也相近的吳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於江陵馬山楚墓,由於該墓的保存情況不好,棺木等大都已經腐爛,夫差矛出土時不僅矛柄幾乎全部腐爛,其青銅表面也都布滿了綠色的銹層。後德俊研究員說,他曾親手保護處理過這件珍貴文物,其鏽蝕情況與同時期的其它出土青銅器基本相同。

以上所述均已說明,越王勾踐劍的不銹之謎完全是它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而不是其它。

勾踐劍表面上的硫化物,其實是墓室中屍體、絲綢衣物、食物等腐爛後產生的。

後德俊研究員說,越王勾踐劍出土至今僅做過一次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該劍表面黑色花紋處的含硫量只有0.5%、劍格表面的含硫量比較高,達0.9%-5.9%,在劍身的其它部位都未檢測出有硫存在。這就說明該劍鏽蝕程度的輕重與硫的存在沒有關係。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硫化銅是一種結構並不緻密的物質,無法在青銅器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現代文物工作者在保護古代青銅器時從來也未採用過硫或硫化物。

古代工匠們是否在越王勾踐劍的表面採用過硫化處理的工藝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硫化銅是一種結構並不緻密的物質,在用劍時,人的手指會經常摸到劍格,從而很快就將該處的硫化銅抹去,既如此,還有必要進行硫化處理嗎?

春秋戰國時期統治者們的墓葬中一般都有大量的陪葬品,情況十分複雜。屍體、絲綢衣物、食物等腐爛後都會產生相當多的硫化物,這就是越王勾踐劍上硫的來源。

越王勾踐劍上的花紋是用金屬錫製成的,這已為現代科學分析所證實。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表面裝飾有多種,採用錫是其中之一,青銅的亮黃色與錫的亮白色相互襯托,耀眼美觀。但錫有兩點不足,一是硬度低,容易出現劃痕,所以只能填在劍身的花紋內;二是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而使光澤暗淡,失去了裝飾的意義,所以這種方法並沒有被較廣泛的使用,考古發掘中出土這類文物比較少的真正原因正在於此。幾年前,湖北鄂州市博物館青銅鏡研究所就已經仿製出這種花紋,採用的工藝比較簡單,也毫不神秘。

圖集 太極八卦圖

圖集 人體主要穴點陣圖

圖集 越王勾踐劍

圖集 鹿鼎記中的大小老婆(五版)

圖集 古劍圖

兵器篇 斧

古代兵器。與戈矛同時,亦為古仗之一。斧的起源很早,原始人類即用利石作為劈器。黃帝時即有斧銊之名,在當時非但用為兵器,抑且用為刑罰之具。刑書釋名載:黃帝五刑,四曰斧銊。按五刑即甲兵、刀鋸、鑽鑿、斧銊、鞭撲、是也。由此推之,則斧之始於黃帝時也,其理甚明;惟當時並無所謂三十六法,對敵時不過亂砍亂劈而巳;迄漢時,南中蠻人創斧法,亦如槍法之創於武吃氏而流入中原者,惟始創者之為何人,則不可考據矣。其法初亦無三十六手之多,後之武師,從而增益之,使變化不測,成為戰陣之利器,故今傳板斧有三十六法也。

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摟、截等,舞動起來顯得粗獷、豪壯,可以顯出劈山開嶺的威武雄姿。

在中世紀歐洲,斧作為一種有效的揮擊武器大受騎士階層歡迎。斧與劍(闊劍、長劍)、釘錘一起,作為除長矛外的輔助武器。事實上,在騎士沖入敵陣後長達數米的矛就失去了使用價值。在混戰中騎士的優勢僅在於重甲與騎馬的高度優勢。在自上而下的揮擊時,斧一類刃較厚的武器劈砍較有力,不易崩刃,而且這種情況下劍的反手回擊價值也不大。斧既有鋒刃可以殺傷無甲或軟甲的敵人——相較於劍,斧可以擊碎骨胳,而且會使傷道嚴重挫傷(厚刃)還可以利用較高的動能殺傷穿鏈甲甚至板甲的敵人。斧可以砸開鏈甲的鏈節,使鏈環嵌入傷口,造成易於感染而難以治癒的傷口,即使無法破甲,斧也可以利用自身動能造成鈍傷。

在步兵,斧可以作為反騎兵武器(反甲),還可以非常方便地向上磕開盾,然後向下……但斧相較於刀劍,笨重是其最大缺點(某些方面也是優點),因而不適用於近戰(例如城堡),步兵用單手斧則必須配盾,或裝備副手刀劍。

兵器篇 九短——棒

屬棍種。棒長約五尺,以堅韌白蠟木製之。棒身兩端粗細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處。往上愈細,頂端粗為八寸。棒的種類較多,僅《武經》記載即有鉤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桿棒、大棒、夾鏈棒七種。

丈二棒其長度為一丈二尺,粗可盈把。棍術的特點是活動範圍大,攻防意識強。主要用法有:出、歸、起、落、吞、吐、沉、浮等。要求勢勢相連,一氣呵成。

桿棒長約六尺,粗可盈把,以白蠟桿或帶有韌性之木製成。盛行於元宋時代。

杵棒長五尺,尖長一寸二分。棒頭的兩端各長一尺五寸,上端植有小刺48個,下端植有小刺50個,小刺長五分,狀如狼牙。杵棒具有刺、槍、劈、戳、撩、鋸、掃等用法。

狼牙棒長約六尺。棒頭為蛋形圓木,上植許多鐵釘,形如狼牙,故名。狼牙棒重而笨,一般為馬上騎戰所用。盛行於宋代軍旅中。

鐵鏈棒又稱"梢子棒""二節棍"。由兩根長短不一的木棍連線而成。長棍約四尺,短棍一尺五寸。長短棍每段各有一鐵箍,箍上帶環。二棍以尺長鐵鏈相連。用時雙手握住長棍帶住短棍。鐵鏈棒動作靈活,可長可短。主要用法有劈、掃、掛、甩等。

金箍棒也屬棍的一種。棍長八尺左右,棍梢和棍根處均套有尺余長的鐵箍或銅箍。金箍棒的主要擊法有劈、崩、掄、把、掃、纏、繞、絞、點、撥、雲、攔、挑、撩、掛、戳等。(另外,在《西遊記》神話中的孫悟空所使之"金箍棒",主要用於降妖除怪,此乃神話不作為據)。

兵器篇 杵

原指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木棒,現已成為使用頻率很高的校園流行語,多用來指某人比較傻或腦袋不靈光,使用廣泛且靈活。

外觀和用法

杵是棒的一種,因其兩端粗,中間細,故此得名。手握中間,用兩端粗的部分打擊敵人。打兵器的打擊力與自身的重量有關,越重,打擊力越大。所以,把杵的兩端做的又粗又重。杵用木、鐵、銅等多種材料製成。有的,是以木料做芯,外包鐵皮,用以增加打擊力。也有全部用鐵製成的鐵杵,威力更大,即使打在厚重的鎧甲上,也能給敵人以致命的傷害。

杵棒,為宋代之物。兩端為木芯外包鐵皮製造而成。全長約150cm,兩端打擊部的長度各為45cm左右,前端有約15cm長的鋒尖,是用來刺戳的。為進一步擴大殺傷效果,在兩端粗大的打擊部上,還安有許多長1.5cm的鐵釘。

歷史與發展

杵和臼都是遠古使用的搗谷工具。據說,是由伏羲發明的,也有說是由黃帝的臣下雍父製造的。杵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在“版築”這種中國傳統土木建築施工法中,通過把土搗實,來修築牆壁或打基礎。而杵就是把土搗實的工具。許多古代的城牆,也多是採用“版築法”修建的。所以,軍隊里就有杵這種工具。久而久之,士兵們就把杵作為一種兵器使用起來。在《武經總要》中介紹了杵棒,這種杵型打擊兵器出自宋代。在重裝甲騎兵盛行的時代,杵棒作為一種能給披鎧戴盔敵兵以重創的有力武器而被廣為使用。在歷史上,曾出現了許多使用鐵杵的英雄好漢,王珪就是其中的一個。

兵器篇 棍

武術長器械。棍有木製和金屬制兩種。木製的棍有齊眉棍、三節棍、二節棍等。金屬制的棍有鐵頭棍、渾鐵棍、渾銅棍等。還有鐵制的帶齒帶鉤棍,如爪子棍、狼牙棒、鉤棒等。棍是原始人類最普遍使用的兵械之一。各朝各代無論是軍中武術還是民間武藝,都對棍尤為重視。

新中國成立以後,棍列為武術競賽項目之一。多用白蠟桿制。根據《武術競賽規則》規定棍長不得低於本人身高。故有"棒齊胸、棍齊眉"之說。棍的部位可以分為棍身、棍根、棍梢三部分。棍頭是棍桿較細的一端的頂部。棍根是棍桿較粗一端的底部,棍梢是棍桿中細的一頭。棍術的技擊特點是勇猛、快速、多變。其流派很多,僅明代就有少林棍、張家棍等十幾種著名棍術。

少林棍棍的一種。木製,長八尺至八尺五寸,通體一般粗細。相傳為明代少林寺武僧習武所用。

齊眉棍棍的一種。常以白蠟桿製成,粗有盈把,棍豎直與人眉高度齊,故得此名。

盤花棍因其棍身刻有花紋,故得其名。盤花棍的用法主要有劈、崩、掄、掃、纏、繞、絞、雲、攔、點、撥、挑、撩、掛、戳等。

拐棍木製。在棍身中間有一突出橫拐,長約七八寸,故名。其主要擊法有劈、攔、挑、掛、戳、點、撥、撩、絞等。

連珠棍由一根長棍和兩根短棍組成。每根棍的兩端各有一鐵箍,箍上有鐵環,互相連線。用時雙手揮動長棍,同時帶動二短棍。其主要用法有劈、攔、掛、甩、絞、繞、點、撥、等。

水火棍古時供差役使用之棍。形如短棍。棍的一半塗紅色,一半塗黑色。紅為火之色,黑為水之色,故名。

梢子棍棍的一種。由長短不同的兩根木棍以鐵環相連線而成。短棍的長度是長棍的一半,練時單手握住長棍的端部,舞動時以長棍帶動短棍。梢子棍的擊法有劈、掃、掛、甩等,亦可雙手持棍。

兩頭梢子棍一根長棍,兩頭各一根短棍,以三個鐵環與長棍相連線,三環的中間一環兩側也可以另加兩環為響環,配有響聲,舞動起來首尾相顧。

連珠雙棍由一根長棍和兩根短棍相互連線而成。棍頭之間三個鐵環扣連。

殳(棍)之由來已久,古人山居穴處,不免為毒蛇猛獸之侵凌,又無銳兵利刃以禦敵;山間樹木叢雜,隨處皆是,往往折之以為自衛之器;故別種兵器,或全用鐵制,或鐵器而以木為柄,惟殳則完全木質,且搆造亦異常簡單,自首至尾,並無機括,不過一渾圓堅質之木桿耳;於此可見古時各事之簡單,而原人之無機械心也。殳長約一丈二尺,粗細不等,蓋亦視人力而為標準者;其實多用檀棗栗檜等木為之,或取其堅實,或取其柔韌,總以不易損折者為上品;若白蠟桿等,後已嫌其太軮矣。

殳法初無一定之組織,任意撲擊耳,後人實創之,惟嫌其太長,使展不甚便利,故改為八尺,易名為棍,後又以人體之長度為準,使殳及其人之眉間而止,名之曰齊眉棍,始有棍之傳世。按棍之有法,實始於魏;孝文時沙門跋陀入少林寺,始以棍法傳入,惟非僧不授;唐之曇宗,宗之明性,又繼其宗派而闡發之;故少林寺僧,至今以棍法為護教之祖,秘而不傳,而世之言棍者,亦莫不崇少林,於此可見殳法乃出自禪家與拳術有相擊之關係矣。且今之人,皆知有棍而不知有殳,蓋因其更名巳久;而長短又絕不相同,即雖知有殳,而疑為與棍非一物,其實棍之制,則由於殳,殳之法創於棍,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至於矜奇眩異,而必謂之二物,而殳另有其法,則我又不知殳法之果何在而創自何時也。

兵器篇 矛

兵器名。長柄,有刃,用以刺敵。為兵刃中最長之物,故有丈八蛇矛之稱;惟所謂丈八者,以周尺計之,合今之通用尺一丈四尺有奇;以此推之,則矛之由來,實在周代,或周代以前,來歷亦甚悠久,惟當時戰術未精,各種兵刃使用之法,亦極簡單,非若後之武術,以繁取勝,以多矜奇也。車戰時代,兩陣相對極遠,非長兵不能及;故利用槍矛以為進攻之具,而佐之箭弩,矛之所以長丈八者,亦由於是。至馬戰時代,矛已覺其太長,不免有周轉不靈之病,故用矛者已不若用槍者之多矣。以迄近代,火器盛行,古兵刃淘汰殆盡,即習武者亦類多不知矛之使法,不若刀槍等法,尚未絕傳也。茲在舊書攤上得抄本一,題曰「長矛八法,」想系古之有心人,圖繪以示後人者;考其使用之法,與長槍略同,槍中有八母槍,蓋即脫胎於此,槍出於矛,其信然也。

矛的基本形制有狹葉、闊葉、長葉、葉刃帶系和凹口骹式等。

矛屬於刺兵,是槍的前身。原始社會,人類就用獸角、竹片、尖形石塊刺殺動物,後來加上柄,就成了矛。周代五兵,矛占其二,可知為主要兵器。

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矛,宜刺之兵也,三分其長,二為刃、一為。刃之脊隆起,脊之兩旁微陷,以通空氣,取其刃而易拔也。」

《周禮·考工記·廬人》:「廬人為廬器,戈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尺,車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故攻國之兵欲短,守國之兵欲長。攻國之人眾,行地遠,食飲飢,且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守國之人寡,食飲飽,行地不遠,且不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長。」

《周禮·考工記·廬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鄭玄註:「八尺曰尋,倍尋曰常。酋、夷,長短名;酋之言遒也。酋,近;夷,長矣。」

《周禮·考工記·廬人》:「凡為酋矛,參分其長,二在前,一在後,而圍之;五分其圍,去一以為晉圍,參分其晉圍,去一以為刺圍。」

1974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的秦俑從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鏃、矛、戈、鉞、吳鉤等。就是兩千兩百年前,秦代軍隊武器裝備的再現。戈、矛、戟這三種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長木柄,下端裝有銅,有的矛柄長達6.3公尺。

漢代,矛的形制甚多,漢劉熙《釋名·釋兵》:「矛,冒也,刃下冒矜也。下頭曰:入地也,松櫝長三尺,其矜宜輕,以松作之也。櫝,速櫝也,前刺之言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矛長丈八尺曰俏,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殺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敵陣之矛也。仇矛,頭有三叉,言可以討仇敵之矛也;夷矛,夷,常也,其矜長丈六尺,不言常而曰夷者,言其可夷滅敵,亦車上所持也;矛,長九尺者者也,霍也,所中霍然即破裂也。殳矛,殳,殊也,長丈二尺而無刃,有所撞於車上,使殊離也。」俏犬+肖

漢劉熙《釋名·釋用器》:「仇矛,仇,讎也,所伐則平,如討仇讎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小矛),延也,達也,去此至彼之言也。」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帶步光之劍,杖屈盧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為陣關下。」(《典略》:「周有屈盧之矛。」)

是一種直而尖形的刺兵,主要功能是刺擊,由矛頭,柄和柄末端的激組成,它與戈、戟、殳弓矢並列為“五兵”。春秋時期的矛,按其用途分為酋矛和夷矛兩種。據《考工記》上說,酋矛柄長二丈,是步卒使用的兵器,夷矛柄長二丈四尺(均周尺),是戰車上使用的武器。當時的矛頭多為青銅質,但形制開始從凸脊扁體雙葉形趨向三葉窄長稜錐形,前鋒更加銳利,刺透力增強。銎部有穿孔,使矛頭能更牢固地安裝在柄端。矛桿長度一般為270-290厘米.l971年長沙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的兩支帶柄之矛,一支柄長297厘米,木質;另一支柄長280厘米,“積竹”柄。春秋後期,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魯哀公十一年),齊軍侵魯,魯季孫氏家臣冉求帥三百徒卒參加戰鬥,“用矛於齊師,故能入其軍”。可見矛已是步兵同車兵戰鬥的有效兵器。

蛇矛通體鐵制,由矛頭、矛柄、矛鐏三部分組成。矛頭長二尺余,扁平,彎曲如蛇形,兩面有刃,故稱蛇矛。

長矛矛頭長七八寸,形如槍頭,呈棱形。其下與柄相接,矛柄也可硬木製,粗如盈把,長一丈六餘有餘。矛鐏是柄的飾物,也有銅製者,呈錐尖形,可使矛插地而不倒。

丈八蛇矛矛曲如蛇,長一丈八尺,傳為三國時期著名武將張飛所使用的兵器。

西方世界的矛(pike)

直至17世紀中期前,矛在西方世界的戰鬥中發揮極大的作用,是步兵部隊對付騎兵部隊最主要的手段。西方步兵所用矛的長度通常為10~14英尺(約3~4米),最長的矛超過22英尺(約6米)。

長矛的運用

古代長矛戰術中最出名的當數由古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改良的“馬其頓方陣”。這個幾近堅不可摧的方陣使亞歷山大指揮下的軍隊所向披靡,使其從歐洲出發征服了波斯、中亞和印度的部分地區;直到被羅馬帝國軍隊挫敗前該戰術一直是古代希臘軍隊用以對付敵人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傳中世紀時期第一個將長矛運用到戰鬥中的是比利時佛拉芒民兵部隊或居住在低地地區的蘇格蘭人。13世紀末期至14世紀初,面對英法同盟軍的侵略,由蘇格蘭軍隊創建的“schiltron”方陣在僅有少量騎兵和弓箭手的蘇格蘭部隊中發揮重大作用。憑藉這種戰術,,蘇格蘭人在1302年“Courtrai戰役”及1314年“班諾克本戰役”這2場戰鬥中取得巨大勝利。

後來由於火槍的發明及裝備刺刀的步槍在西方軍隊中的普及,17世紀中期長矛在新生武器的影響下正式退出軍事舞台。

矛在我國古代兵器史上使用期最久。從原始社會的石矛一直到大革命時期的梭鏢、紅纓槍,經歷了漫長的戰爭風雨,可謂功勳卓著,歷久不衰。矛是一種直刺、扎挑的長柄武器。由於矛頭鋒利,刺殺效果優於戈、戟,所以在冷兵器時代,一直是軍隊裝備的主要兵器之一。

矛是一種純粹的刺殺兵器。其構造簡單,只有矛頭、矛柄兩部分。矛頭分為“身”和“骱(jiè)”兩部分。矛身中部為“脊”,脊左右兩邊展開成帶刃的矛葉,並向前聚集成銳利的尖鋒。有的脊兩側帶凹槽,稱“飲血”,為矛頭刺入人體時出血進氣,以減少阻力。“骸”是用來連接脊的直筒,下粗上細便於裝柄。為防止拔矛時矛頭脫落,有的矛矟兩邊鑄有環狀鈕,可用繩穿過把矛頭牢牢綁縛在柄上。矛柄有木柄和積竹柄兩種。“積竹柄”是用細竹做柄,打通竹節,竹芯內填充木條,然後用繩裹紮起來塗上漆。積竹柄堅韌而富有彈性,不易折斷,性能優於木柄。

在原始社會,人們把長木棒的尖端削磨成尖銳的“鋒”,用來扎刺魚、獸,這大概就是矛的前身。後來,人們開始用石頭打製成石矛頭,用獸骨磨製成骨矛頭,綁縛在長木柄上,這就大大提高了矛的刺殺效果。早在商代已出現了青銅矛頭,並且大量地用於戰爭。曾在殷墟侯家莊出土了一層成捆的青銅矛,每捆10支,共700餘支,可見那時青銅矛的製造量已經很大了。殷王的禁衛兵多裝備這種銅矛。商代的青銅矛不僅量多而且製作工藝已有相當水平,形體寬大,雙面有刃,且雕鏤精緻,式樣美觀,不僅是實戰的兵器,也堪稱藝術珍品。周代的矛,刃部加長,鋒部更為厚實,銎部減短,兩側的環取消,形式更加簡化,實戰性增強。那時兵車上使用的兵器最長的便是長矛,足有兩丈四尺(周尺),稱為夷矛。步兵使用的矛長兩丈,叫尊矛。若論長度,矛可列“五兵”(古代“五兵”泛指五種兵器,步卒“五兵”有:戈、殳、戟、酋矛、弓矢)之首。

戰國時期出現了鐵矛。鐵矛頭比銅矛頭體長,而且十分鋒利。據《荀子·議兵篇》記載,那時南陽一帶出產的鐵矛,質地優良,刺在人身上,就像黃蜂一樣凶,蠍子一般狠。此後鐵矛頭竟長達84厘米。西漢時騎兵是軍隊的主要兵種之一,專供騎兵使用的長矛,全長一丈八尺,稱為“矟(Shuò音碩)”。這種長矛矟一直到唐代仍被看作重要兵器,不許民間持有。

長矛是人們所熟悉的一種古代冷兵器。隨著古代戰爭方式由車戰到騎戰再到步戰的演變推進,矛可說是三代元老。前漢時,秦國大將章邯挺刀攔截楚軍,迎面碰上楚將項羽,那項羽威風凜凜,橫槊(同“矟”)躍馬應戰。霎時間,刀槊相交,寒光凜凜,不到數合,殺得章邯渾身是汗,只得拋刀敗走。項羽所持的矟就是一種長矛。三國時張飛用的“丈八蛇矛”,孫權部將程普持的“鐵脊蛇矛”正說明在冷兵器時代,矛堪稱為武將們得心應手的一種利兵器,自然也是軍隊長期裝備的主要兵器。但是長矛也有短處,它的刃部較長,刺殺不夠靈便,所以唐代以後逐漸被槍所取代。此後,矛雖然不再是軍隊的常規兵器,但仍用於作戰,後來的歷次農民暴動,及大革命時期的工農武裝,仍主要以大刀長矛為武器。

兵器篇 槍

槍,中國古代兵器之一,武術長器械。屬於一種長柄的刺擊兵器。由古代兵器矛演變而來。槍的長度約相當於人體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槍桿的粗細,根據使用者性別、年齡而異。槍纓的長度不短於20厘米。槍法以攔、拿、扎為主,這是槍術的基本動作。扎槍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達槍尖,做到槍扎一線,出槍似潛龍出水,入(縮、收)槍如猛虎入洞。扎槍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為要法,故有「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擋」的說法。單扎、對扎的訓練是基本功,也具有健身與表演的效果。攔、拿槍法,是擋撥防禦之法,動作繞圈不宜大,防對方兵乘虛而入。此外,還有崩、點、穿、劈、圈、挑、撥等,都是槍術常用方法,要求纏繞圓轉,勁力適當,方法正確。練槍時,身法要求靈活多變,活動範圍大,步法要輕靈、快速、穩健,故有「開步如風,偷步如釘」之說。腰腿、臂腕之力與槍要合為一體,並要勁透槍尖。槍術在十八般武藝中比較難學,不易掌握,俗說:「年拳,月棒,久練槍」。槍的套路內容也十分豐富,如楊家槍、犁花槍、六合槍、四平槍、鎖口槍、五虎斷門槍等等。

長槍之物,由來最古,車戰時代,將士利用長兵,弓矢之外,惟以矛為最適宜,故矛有丈八之稱,槍之來,實始於此;惜當時雖為戰鬥之具,惟無一定使用之法;兩陣相對,不過藉此兵器,遙相擊刺而已。相傳槍實傳自苗蠻,槍譜載:西方有武吃氏者,民以勇悍著,不論男女,都嫻武藝,藝精者王,民眾慴服,莫敢有違;故武吃氏之族,小兒五六歲,即令習武,孱弱不能軍者,父母棄之,里人不與伍;其族尤以長槍法著,槍長七尺至八尺,金其鋒而以木為柄,舞動時,寒星點點,銀光皪皪,潑水不能入,用以臨敵,矢石所不能摧,此有槍法之始也。按西方疑指西域,武吃氏之族,不得其考矣。至於此法於何時傳入中原,則又各異其說,亦不必深究。總之槍法之起於武吃氏也,可以無疑。

槍和矛一樣,是古代戰場上使用最廣的長形刺兵,漢代長兵器,側重戟、矛。後漢已有載錄,但是刀刃銳長,還未脫離矛頭形式。因為長矛使用不便,晉代開始逐漸流行用槍,當時所用的青銅矛頭,體制也較以前略小,已與後世的鐵槍頭相類了。唐代善槍者甚多,《五代史·王彥章傳》說:「彥章為人饒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宋代以後,矛在基本上就被槍所代替了,未曾公亮的《武經總要》就列舉了十八種宋代長桿鐵槍,其中有:搗馬突槍、雙鉤槍、環子槍、單勾槍、拐槍、拐突槍、錐槍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極善使槍,至今尚有岳家槍法。

在以槍為主要裝備的部隊中,最有名的要屬明代的秦良玉統率的白桿兵。白桿兵一律使用白蠟樹(即小葉枔)作柄的長槍,故此的名秦良玉是中國戰史上的第一位女將軍。她率領的白桿兵,在鎮壓楊應龍之亂和抗禦後金(後來的清)以及評定奢崇明之亂和張獻忠之亂中,屢立戰功,被傳為佳話。

主要槍法有:扎、刺、撻、抨、纏、圈、攔、拿、撲、點、撥、舞花等。

兵器篇 鉞

鉞作為一種兵器,由青銅鈹頭、長柄構成,鈹頭尖鋒直刃、扁莖,穿透力很強,很可能是由扁莖短劍發展而來。它出現於春秋時期,在戰國時期大量使用。至於斧鉞,由於其殺傷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時期實戰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於儀仗、裝飾之需,以作為軍權的象徵。

古代兵器,武術器械之一。鉞的形成與斧的形成屬相同的時代,鉞的式樣與斧相同,惟較斧為大。鉞比斧頭大三分之一,桿長一尺半。鉞桿末端有鑽。鉞在斧頭之上加有突出之短矛,長約六寸。使鉞之法合斧、矛、槍三者為一體。其用法除有斧、矛和槍之外,還有刺、撥、點、追四法。鉞有長桿之鉞和短桿之鉞,如八卦掌拳派所用的子午鴛鴦鉞,就是一種短雙器械。

鉞是商周時代重要的禮器之一,也是一種兵器。據考證,這種器物是由石斧等工具演變而來的,在青銅器中更強調華麗、美觀的特質,成為象徵權力、象徵威嚴的禮儀用物,此處所選兩件鉞是商代後期作品,格外強調器物威嚴恐怖的特性,同商代藝術風格完全一致。

此圖是比較精細的作品,鉞的柄上鑄有各種細密紋飾,同器形一起構成點線面的堆積變化,在統一中又寓以多樣,在各樣藝術表現手法中追求協調平衡。側面飾以雕像,活潑而靈秀,同商代盛期流行的那種猙獰恐怖、威嚴之至的藝術風格已相去甚遠。器物中惟一顯得莊重威嚴的是鉞身造型,寬大而精密對稱的鉞身是君王權力的代表,不容半點調笑與馬虎,同時也使飾件有所附麗,使各種輕巧的飾物顯得輕鬆而不輕浮,可以為作品增添富有生機的細節結構而不顯得浮誇不實。

對鉞古代長兵器。桿長一丈,桿兩端各有一鉞。二鉞下端又各有一隻小鉞與其桿垂直。其主要擊法與鉞相同。

兩頭鉞桿長八尺,桿兩端均有一鉞,其桿兩頭可用。其主要擊發如鉞,惟比鉞更為靈活多變。

鏟鉞其一端為鉞,另一端為鏟,故得其名。具有鏟鉞的功能,其擊發與鏟、鉞相同。

單鉞其鉞形似月牙鏟,柄下端有一三棱形鐵鑽。

銊為斧之由來,以時代論則為同時,以形式論亦正仿佛;書曰:「王左杖為銊,注銊大斧也。」按此可見斧銊本無甚巨大之分當,惟銊與斧,如完全相同,何不徑名之曰大斧,而必名之為銊,此顯見其相似而不能相混也。銊頭較斧大三之一,桿端比斧多一矛頭,長約一尺六寸,故銊桿長於斧桿者亦尺六七寸;斧桿末端無鑽,故三十六法中無點逗各法也;銊則亦如槍桿,末端有三尖之鑽,以備匆忙時作點格之用;至其餘之搆造,則完全與斧相同,重量亦仿佛。斧之與銊,亦猶槍之與矛,箭之與弩,形式之不同者,僅毫釐問耳;至其功能,亦不甚判別,故能得三十六法之精髓者,銊斧可並用也。

鉞是斧的一種,但比斧大。

漢劉熙《釋名·釋兵》:「鉞,豁也。所向莫敢當前,豁然破散也。」(釋名未見)

鉞、鋮是同一類兵器,脫胎於斧,然而有大小的區別。《尚書·顧命》載:“一人冕執鉞,立於西堂。”鄭玄註:”鉞,大斧也。”說明鉞類確有大小之分,兩者區別極為顯著,大型者是鉞,小型者是鋮。

春秋、戰國時,鉞出土較多,但已漸失其戰器性質,而變為儀仗飾品及明堂禮樂舞蹈之用。這是因為刀劍廣泛套用在戰場,而使笨重的鉞退伍了。

兵器篇 長刀

長刀,又稱"大刀",一種長柄大刀,多為馬戰使用,漢以後,各朝代均有不同風格的長刀。三國時期就有偃月刀;唐代有陌刀;宋代有筆刀、掉刀、鳳嘴刀、掩月刀(即偃月刀);眉尖刀、戟刀、屈刀等;明代有勾鐮刀、偃月刀等。其結構由刀頭、刀身、刀柄等部分組成。基本用法有劈、砍、雲、抹等。使用和演練時威風凜凜,氣勢雄偉,為大將軍所用——

筆刀刀尖銳利,刀背斜闊,柄下有鐏。宋《武經總要》把其列為"刀八色"之一。

掉刀刀身直,刀尖向上,尖銳有刃,柄後有鐏。宋《武經總要》把其列為"刀八色"之一。

鳳嘴刀刀頭呈圓弧狀,刀刃鋒利,刀背斜闊,柄下有鐏。被宋《武經總要》把其列為"刀八色"之一。

偃月刀

三國時期關羽所用,又稱"關刀"。其刀身狹長,形如偃月,刀背有青龍圖案,又稱"青龍刀""偃月刀",刀頭有回鉤,鉤尖似槍,銳利無比,刀背有突出鋸齒狀利刀,故名"冷艷鋸",其柄因人而制,一般人直立,左手握住刀盤之下刀柄處,左臂向左側伸直,刀鐏靠著左腳掌側。刀盤的高度應與左肩齊。刀刃之長度,應是刀柄的五分之二長。其刀法相傳是三國時期關羽所創。用法有十二字訣:劈、砍、磨、撩、削、裁、展、挑、拍、掛、拘、割。此刀被宋《武經總要》把其列為"刀八色"之一。

眉尖刀刀身狹窄,單刀,刀尖銳利,其後斜闊,木柄,後有鐵鐏。屬宋"刀八色"之一。

戟刀戟刀全長五尺,其中刀尖長四寸,邊鋒長一尺。刀柄粗可盈把,柄尾有一三棱形鐵鐏。戟刀在對敵作戰時可發揮前尖邊鋒的特點,聲東擊西,虛實多變,其主要用法有砍、剝、刺、、掛、劈、掃、截、撩、削、蓋、擢、架等。

陌刀長刀的一種。陌刀為一種兩刃的長刀,較重,大約50斤。唐代軍中大量配備。唐代以後陌刀逐漸消失。

屈刀刃前銳利,刀後斜闊,長柄,柄末端有鐏。宋《武經總要》列此刀為"刀八色"之一。

三尖兩刃刀刀尖分為三支,似"山"字形,中支形似劍狀略高,兩翼支稍低,兩面開刃,鋒利無比。刀柄後端有一三棱形鐵鐏其用法以扎、絞為主。

春秋大刀其刀術主要有劈、砍、斬、架、截、雲、掛、挎、挑、攔、掃、抹、托、撥、壓、絞、錯、搗、隨、扇等。彈腿門之春秋大刀主要流行在河北、河南、黑龍江等地。其特點是刀法靈活,變化多端,氣勢雄偉,勁力貫注,快速迅猛,一招一勢,動作緊湊,舒展大方。練習時要求氣沉丹田,含虛抱氣,氣易相融,身法傳神,剛柔互用。

鉤鐮刀刀背中部有一突出側鉤,有刃,可供鉤割之用。刀法用劈、砍、鉤、割等,臨陣時十分方便。

乾坤日月刀是流傳在民間的一種奇異兵器。全長六尺(2米),兩端各有相同長度的月牙形刀。刀背上部各有三個小鐵環,舞動起來沙沙作響。刀柄為堅硬木料所制,握手處在刀柄中段,上扎彩帶,並有兩個突出的月牙形利刀。利刃後為握手處。使練時,兩手均在月牙形利刃下握住刀柄。握法有左陰右陽、右陰左陽和雙陰法三種。此兵器前後可用,變化多端。主要用法有:前後扎刀、正反扎刀、斬劈刀、上挑刀、橫掃刀、舞花刀、上下截刀、里外絞刀、撩掛刀、雲撥刀、格攔刀、推架刀等。

兵器篇 戟

古書中也稱“棘”。是將戈和矛結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戟在商代即已出現,西周時也有用於作戰的,但似不普遍。到了春秋時期,戟已成為常用兵器之一。春秋前期魯隱公十一年(前712年),鄭國在伐許前授兵時,即有子都拔棘逐穎考叔的事發生。魯莊公四年(前690年),楚伐隨,“授師子焉”,說明楚國已用戟裝備軍隊了。

戟是一種既可刺殺也可勾啄具有雙重性能的兵器,能夠明顯提高戰鬥效能。《說文解字》載:“戟,有枝兵也。”是一種戈的柲頂有矛形尖刺裝置的兵器,少數是戈和刀的合體。以前者居多,後者發現的僅限於西周時代。不論是戈、矛或戈、刀的合體,其形式都符合”有枝兵”的特點。

戟是一種我國獨有的古代兵器。實際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體,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其殺傷能力勝過戈和矛。戟在古代不僅是軍隊中的主要兵器,而且常常作為武器的泛稱,比如“持戟之士”,就像我們今天所指的“戰士”一樣,包括所有拿槍操炮的兵士。另外戟往往還以它的裝備數量來象徵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比如《戰國策·趙策》中記載,毛遂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勸楚懷王聯趙抗秦,他說:“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所謂“持戟百萬”說明楚國當時有強大的軍隊,足以聯合他國與秦國抗衡——

古代戟分戟分馬上戟、步戰戟、雙戟等不同用法,明清以後,同樣形制的戟,各種武術流派,亦有各種不同練法。目前仍有練戟者,戟的練法與刀槍不同,戟一般不做舞花,以剁、刺,勾、片、探、掛擄、磕,為主要的招式——

戟是在戈和矛的基礎上演進而成的。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戟出現於商代。在河北藁(gǎo音稿)城台西的商代遺址出土的銅兵器中,有一件戈和矛聯裝在一個木柄上的長兵器,這便是戟的雛型。由於戟比戈和矛更為先進,它很快成為將士們作戰的格殺利器。西周時期出現了整體鑄造的戟。一種是以矛為主,旁生橫刃,柲(bì音必)裝插在矛體的銎(qióng音窮)部。這種戟突出了矛的優勢,刺殺有力,但勾啄易掉頭。另一種以戈為主,前有援,尾有內,上有刺,下有胡,呈“十”字形。這種戟形體單薄,易脆易折,不適於實戰,多屬儀仗用的飾兵器。春秋戰國時,戰鬥中使用的戟,仍將分制的戈和矛聯裝在木柄或積竹柄上。這種青銅戟直刺有力,橫鉤不易脫落,有的戟還在長柄上端自上而下聯裝兩件或三件戈頭。例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中有保存完整的長柄三戈戟。這就大大提高了戟的殺傷能力。

戰國末年,冶鐵技術的發展摧生了鋼鐵鑄造的戟。那時,鋼鐵質地較堅韌,鑄成的戟刺尖銳修長。戟的形體也有所改進,戟下側垂直伸出的援,由寬鈍變為窄尖;與援對應的內取消,只造較長的胡來縛柲。由此,戟由“十”字形進化為“卜”字形,故稱“卜字鐵戟”。西漢以後,戟的“援”由平直變為弧曲上翹,進一步增強了前刺的殺傷力。戟在當時是軍隊中的常備兵器。

三國時期,戟的種類增多,有長戟、手戟、雙戟等。手戟柄短體輕,可刺可擲,是性能優良的防身自衛兵器。長戟、雙戟則柄長體重,殺傷威力大。

戟自問世以來深得兵家賞識,幾經變遷,幾番征塵,作為軍隊中的主要兵器,留下了血刃敵寇的戰績。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曾寫下這樣的名句:“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後來,“折戟沉沙”一詞被用來比喻失敗慘重。還有“劍戟森森”一詞,原來是形容劍戟遍布,戒備嚴密,後引申為人的內心險惡且深藏不露。戟,在古人眼裡深受器重,因而鑄造上頗為講究,不亞於戰國時名劍的製作。兩晉以後,由於盔甲的製作日趨精良堅固,鉤啄兵器的效用降低。《後漢演義》有這樣一段描述:呂布與太師董卓結仇,欲刺殺董卓,便與李肅擇機行刺。這一日,“這位惡貫滿盈的董太師,內穿鐵甲,外罩朝服,大搖大擺,緩步出來,登車按轡,驅馬進行,兩旁兵士,夾道如牆。……驀見李肅突出門旁覷準卓胸,持戟直搠,誰料卓裹甲在身,格不相入;肅連忙移刺卓項,卓用臂一遮,腕上受傷,墜倒車上,大呼呂布何在?布在後厲聲道:‘有詔討賊!’卓怒罵道:‘庸狗也敢出此么?’道言未絕,布戟已刺入咽喉,李肅又復搶前一刀,梟取首級。”可見在銀盔鐵甲面前,戟的殺傷力大為減弱,而槍、矛等刺兵器仍能大顯身手,於是槍漸漸取代了戟。到唐代,戟退出了軍用兵器的行列,成為一種表示身份等級的禮兵器,叫“矟戟”。那時,矟戟是朝廷文武官員表示身份的儀仗物,門前列戟以示身份高低;皇帝派重臣巡視或統兵出征,賜“矟戟以代斧鋮”,表示授於權柄。唐代典章對樹戟有詳細的條文規定,是封建等級制度的一種實物標誌。

戟為古兵器之一,創於弓箭之後,形與戈略同,皆橫刃也;舊說為直刃,不知何本?其所異於戈者,援略昂起,成斜出形,而內上亦有刃。古顯貴之家,皆立戟於門,以示官勛,是則又以兵器而兼為儀仗矣。其後又略變形式,援與柲之間,架以橫樑,而援成反裝之新月,形變橫刃之內而為直刃之槍尖,且有架橫樑於柲上,兩面各作一倒裝之半月形者,名之曰方天畫戟;橫樑之下,又裝以鐵制古錢或古錠,不知其何用,豈後人矜奇眩異,即兵器亦加以裝飾耶?惟今日武器中所見之戟,皆用方天畫戟之式,或單刃或雙刃不一。至古戟則非但不可見,即圖其形以示武師,或且瞠目而不能稱其名,於是而嘆古器之失傳,古法之不可多得也。至戟之變體,不知始於何時,而後入竟棄古器而就此,諒有合用之處,然亦盡可另立名目,何必定借戟以為名,若二器相類,猶有可說,今二物回乎不同,絕無相似之處,沿習用之,未可不合。著者非必求奇異,實不能隨俗,亦未敢苟同也;依次錄之,縱人非我,所弗計也;世之精嫻武事者,或不至盲從耳。

戟為古兵器之一,創於弓箭之後,形與戈略同,皆橫刃也;舊說為直刃,不知何本?其所異於戈者,援略昂起,成斜出形,而內上亦有刃。古顯貴之家,皆立戟於門,以示官勛,是則又以兵器而兼為儀仗矣。其後又略變形式,援與柲之間,架以橫樑,而援成反裝之新月,形變橫刃之內而為直刃之槍尖,且有架橫樑於柲上,兩面各作一倒裝之半月形者,名之曰方天畫戟;橫樑之下,又裝以鐵制古錢或古錠,不知其何用,豈後人矜奇眩異,即兵器亦加以裝飾耶?惟今日武器中所見之戟,皆用方天畫戟之式,或單刃或雙刃不一。至古戟則非但不可見,即圖其形以示武師,或且瞠目而不能稱其名,於是而嘆古器之失傳,古法之不可多得也。至戟之變體,不知始於何時,而後入竟棄古器而就此,諒有合用之處,然亦盡可另立名目,何必定借戟以為名,若二器相類,猶有可說,今二物回乎不同,絕無相似之處,沿習用之,未可不合。著者非必求奇異,實不能隨俗,亦未敢苟同也;依次錄之,縱人非我,所弗計也;世之精嫻武事者,或不至盲從耳。

戟為戈、矛合體之兵,柄前安直刃以刺敵,旁有橫刃,鈳勾啄敵,具有勾刺的雙重作用。

1975年北京近郊發掘周初(約西元1120年)木槨墓,出土青銅兵器中,有「戟」九支,證明了:「戟」這種中國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

周代大戟的出土,說明在周時已廣為使用。古籍所載「棘」即「戟」。《左傳·隱公十一年》:「潁考叔挾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杜預註:「棘,戟也。」戟又為戰國時的五兵之一,可知戟為當時常見的兵器。

1974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的秦俑從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鏃、矛、戈、鉞、吳鉤等。就是兩千兩百年前,秦代軍隊武器裝備的再現。戈、矛、戟這三種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長木柄,下端裝有銅,有的矛柄長達6.3公尺。

漢劉熙《釋名·釋兵》:「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稱常也。手戟,手所持之戟也。」

《周禮·考工記·廬人》:「廬人為廬器,戈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尺,車戟常。」

漢劉熙《釋名·釋兵》:「戈,句孑戟也。戈,過也,所刺搗則決過,所鉤引則制之,弗得過也。」

漢代長兵重戟,長度在長兵與短兵之間。《漢書·東方朔傳》:「武帝坐未央前殿,東方朔執戟立。」說明漢代文臣亦執戟。(?)又有雙戟,《三國志·吳志》:「孫權乘馬射虎,投以雙戟」、「甘寧執雙戟舞」、《魏志》「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可見當時戟不僅廣用,而且較重。

曹丕《典論·自敘》:「夫事不可自謂己長,余少曉持復,自謂無對;俗名雙戟為坐鐵室,鑲為蔽木戶。後從陳國袁敏學,以單攻復,每為若神,對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於狹路,直決耳!」(《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

晉代,長兵重矛槍,戟已降為儀仗之器,軍士均執槍,而不執戟了。《晉書·王濬傳》:「濬起宅門前路,令廣數十步,曰:吾欲容長戟幟旗。」可知戟已不在戰場上套用了。

唐代戟已廣用於舞具。《唐書·禮樂志》:「太宗制舞圖,命呂才以圖教樂工百二十八人,披銀甲,執戟而舞,每三變,每變為四陣,象擊刺往來,歌者和曰『秦王陣樂』。」此雖是銀甲執戟,但戟已完全失去武器性質,淪為舞具了。

宋代的戟很少用於戰場。《武經總要》在長柄鐵刀類中,繪有一種「戟刀」,可知其形制為適應戰場而變化,不是原形戟了。

兵器篇 槊

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正字通》一書中云:“矛長丈八謂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稱為“鐵槊”。古代的槊,柄用堅木製,長約2米,粗約一把,柄端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裝有三棱鐵鑽。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武備志》載:“棒首施銳刃,下作倒雙鉤,謂之鉤棒;無刃而鉤者亦用鐵爪植釘於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為杵,長細而堅重者為桿,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種。”《水滸傳》中“百勝將”韓滔用的是一桿棗木槊;番將烏利可用的是一桿純鋼棗槊;別外,還有指槊,掌槊,雙槊,衡槊及棗陽槊等。”——

硬木製成,分槊柄和槊頭兩部分。槊柄一般長六尺。槊頭呈圓錘狀,有的頭上裝有鐵釘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裝有鐏。其主要技法有劈、蓋、截、攔、撩、沖、帶、挑等。丈八槊:槊的一種。長一丈八尺,故名。

護手槊長六尺。槊頭為半圓形,上面有八個鐵釘般長刺。

棗陽槊全長七尺。柄上六尺。槊頭為圓形如棗的鐵錘,上面密布六排鐵三釘。柄尾有棱形鐵鐏。

狼牙槊尾部有鐏。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發現了戰國晚期、東漢早期的槊。槊的各類很多,結構複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之人使用

兵器篇 鉤

由戈演變而成。春秋時期,鉤與戈、戟並用之。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雙鉤之分。技法有鉤、縷、掏、帶、托、壓、挑、刨、掛、架等。演練時起伏吞吐如浪式。鉤有單鉤、雙鉤、鹿角鉤以及撓鉤等,是一種多刃的兵器。因鉤的形式不同而得名,有鷹嘴鉤,其鉤尖如扁擔頭;有鹿角鉤,其鉤身有叉,形如鹿角;撓鉤長桿桿端有兩鉤向下彎曲——

風火鉤俗稱"鐵菸斗"。它既是吸菸的工具,又是防衛的武器。由菸斗、火連、菸袋、皮繩連線而成。火連重約一斤,菸袋內小鐵球兩個。該兵械近則用菸斗勾、掛、點、戳而擊之,並可用斗中的鐵絲驚敵。遠則用皮繩,菸袋和火連抽殺,勢如風車飛轉,銳不可當,兼有鞭、流星錘等共同點,還可用菸斗點穴。該兵械雖屬鉤類,但技法確是鞭、鉤、流星錘的共同體現。

鉤鐮是一種錘和鉤有機結合而成的兵器。其前面是一個鐵錘,呈圓形或六角形,錘下為木柄。錘頂和柄尾各有一隻鉤子。用時錘擊鉤刺,再配以刀劍之威,攻擊力很強。

鹿角刺又名"絆馬鉤"。形如梅花鹿角。鐵制,多刺。具有一件多用的短械長用的功能,特點擅長絆馬鉤人,亦能用於攀登牆壁。主要用法有刺、戳、扎、掛、勾、擋、架、絞、拖絆、纏等。

練鉤時不可有纏頭裹腦的動作,也不可以舞花。俗語有“鉤走美勢”、“鉤走浪勢”的說法,練起鉤來形如波浪,起伏轉折很是優美。練單鉤的很少,因為其既不同於單刀,又不同於單劍以及單鞭,各部份的使用和表達,要做到恰到好處,是比較難的。

兵器篇 叉

中國武術器械。頂端有兩股叉的為牛角叉,頂端有三股叉的為三頭叉,又名三角叉。柄長2.33~2.67米,重約2.5千克。三股叉中鋒挺出0.1~0.13米,叉的尾端有瓜錘。遠古時代就有捕魚的飛叉。在陝西西安半坡村遺址出土的原始魚叉,尾端帶有結節,便於系縛繩索,使用時將叉擲出,然後抓著繩索將叉收回。叉的擊法有拉、橫、扦、捂、挑、掏、貫、拍等。

武術長器械。在遠古時代,為捕魚狩獵的生產工具,後演變為一種兵器。叉由叉尖和叉巴兩部分組成。叉尖為鋼製,有三股叉,中股直而尖,兩側股由中股底端弧形向前,後粗前尖。通體為圓形或扁平形。叉把木製或鐵直,粗可盈把。叉的主要擊法有轉、滾、搗、搓、刺、截、攔、橫、拍等。

叉之由來,較各種兵器為後,宋元以前,初不見用諸戰陣,或謂漢時蠻人,皆以此為利器;又謂叉為古時獵獸之器。如上說,則叉實創自南蠻;如後說,則叉創於獵戶;孰是孰非,亦未能斷定,始自何時,亦無從稽考,姑置不論。

至飛叉之法,宋代以前,迄無所聞,相傳創之者為宗澤偏將張純。純為花縣人,力猛虎,善使飛叉,能於二十步外取人,發無不中;時行伍中從而習者,頗不乏人。據此說,則叉始於南宋,以法之創始而推諸叉,即謂為叉亦創於是時,亦無不可;惟其法初甚簡單,不過掄、盤、飛、擲、打擊、搶接諸法而巳;其後代有增減,然皆從以上各法中變化而出;即今日所傳之飛叉法,雖分路甚多,皆跳不出此六法,但就此六法雜亂而復疊行之耳。惟習此者,以南人為多,北派武術中習此者甚少;豈發源之處,視為不足貴乎?抑以南渡之後,其法流南方,北方反不得其真傳乎?——

馬架又稱"馬叉"。長1-3尺,除握手這一邊外,其餘三邊均可擊人。而且四角生鉤。運用時,具有棍和鉤的特點,既可砸、掃、點、打,又可鉤、夾、攪、掛。明朝中葉抗倭時,流行於山東一帶沿海地區。

抱頭鋼叉中股長出其餘二股三四寸,形如蛇。旁邊二股由中股底端環抱而曲。柄長八尺,柄尾有鐏。

二股叉鐵制,長桿,桿頭有二股平行的錐叉,故名。

少林獨股叉全長八尺,用於防身習武守院。

少林兩股獵叉全長七尺半,用於防猛獸、盜賊之用。

少林三股獵燕叉全長七尺半。

兵器篇 暗器

1.鏢,主要靠擲射傷人,一般由鐵、銅等金屬製造,長短輕重不一,宜近距離使用。鏢主要有帶衣鏢、袖鏢、簡鏢、錢鏢等。

2.飛蝗石,一般為小型鵝卵石。

3.彈弓,用鐵制者,名曰鐵胎弓。彈丸,古時以石為之,後乃用鐵,而後又有用粘膠土摻以鐵砂製成的彈丸,較比前兩者,要輕變,而且殺傷力不減。

4.峨眉刺,其長約30公分,系中間粗,兩頭細的錐形體,中間有一圈環套在雙手中指上。

5.飛叉,暗器之叉總長約九寸,叉頭三分之一,通常以三股為多,鐵制。質量較重。

6.匕首,即飛刀。

7.飛爪,攀爬用居多。

8.袖箭,一般常用的有兩種,一種類似小匕首,有發條裝置、一按機關,小劍即彈出。一種是長3寸或5寸的小箭,裝於圓筒內。筒內有彈簧,有開啟的機關,適合於1-2米近戰。

9.背箭,與袖箭類似。

10.梅花針,狀如五刃形或多刃形,藏於口袋內,近戰時拋出,但威力不大。

11.鐵蒺藜,逃跑時撒於地上,傷對方的腳部;或設立陷阱。

12.點穴針,有三個尖,也有帶勾的,專擊對方穴道要害。

13.排針,也叫鞋針,置於鞋尖,專用踢打對方要害,多用於女子。

此外,還有一些武林人士,自行研究的獨門暗器,或奇形,或淬毒,但大體不出上述13類。

兵器篇 盾

文獻中也稱為“乾”,可以掩蔽身體,防衛敵人的兵刃矢石的殺傷,通常和刺殺格鬥類兵器,如刀、劍等配合使用。早期的盾都用木、皮等材料製作,表面霖漆,形狀多呈長方形或上窄下寬的梯形,長度一般不超過三尺。其中又分為步兵用的步盾和車兵用的子盾(小盾)。到了春秋(乃至戰國),盾仍然以木和皮革為材料製作,但其形狀卻有較大的變化,其上部大多作成對稱的雙弧形,表面徐漆,並常繪有精美的花紋,盾高一般有60多厘米,寬約45厘米。當時,盾作為軍中主要的防護器具,車戰時用專人執乾,以蔽遮刺兵和矢石;在防禦戰中,城頭上溫設盾櫓,防禦敵人自城下射上來的飛石和箭。

盾是一種手持的防護兵器。古代將士在作戰時,通常左手持盾以掩蔽身體,防衛敵人刃矢石的殺傷,右手持刀或其他兵器擊殺敵人,二者配合使用。

盾,古人稱“乾”,與戈同為古代戰爭用具,故有“干戈相見”等詞。後後來還稱作“牌”、“彭排”等。傳說我國最早的盾,遠在黃帝時代就有了。《山海經》中有關於“刑天”這位英雄人物的神話,描寫他一手操乾,一手持斧,揮舞不停的雄姿。陶淵明為此寫詩讚道:“刑天舞乾戚,猛志固常在。”盾作為一種“主衛而不主刺”的衛體武器,早在商代就已經存在。到唐代時,盾改稱“彭排”。宋代時正式稱“牌”。明清兩代沿襲宋習,稱牌而不再稱盾。

古代的盾種類很多,形體各異。從形體上分有長方形、梯形、圓形、燕尾形,背後都裝有握持的把手。手持的盾牌一般不超過三尺長。春秋戰國時,戰車上專門有人執盾,以遮擋矢石。城頭上多設盾櫓,作為守城護具。騎兵和步兵所用的盾牌漸漸趨於小型靈便、堅固耐用,而“鴻門宴”上,壯士樊噲使用鐵盾將交戟門前的衛士撞倒在地,這種鐵盾則是一種重盾。

盾牌按製作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木牌、竹牌、藤牌、革牌、銅牌、鐵牌等。其中用木和革製作盾牌的歷史最長,套用也最普遍。商周時期,盾多用於車戰和步戰,用木、革製做或者用藤條編制的盾是軍隊中的重要防衛武器。這時的盾,形狀近似長方形,前面鑲嵌青銅盾飾,有虎頭、獅面等,個個面目猙獰,令人望而生畏,藉以恐嚇敵人,增強盾牌的防護效能。有一種木盾特別流行,頂上有雙重弧花紋,呈長方形,表面塗漆,並繪有精美的圖案。藤牌也是軍隊中常用的一種盾牌。最早出產於福建,明代中葉傳人內地。藤牌是採集山上老粗藤製作的,一般編製成圓盤狀,中心凸出,周檐高起,圓徑約三尺,重不過九斤,牌內用藤條編成上下兩環以容手臂執持。這種藤牌,編制簡單,使用輕便,加上藤本身質堅而富有伸縮性,圓滑堅韌,不易兵器砍射破入,所以藤牌傳入內地之後,很快便成為步兵的主要裝備之一。

明代大將戚繼光十分重視盾牌的使用。他非常善於量才用兵,選拔“少壯便捷”的士兵擔任藤牌手,“健大雄偉”的壯士則當長牌手。步戰時,他指揮隊伍,前面“二牌並列,狼筅(xiǎn音顯)各跟一牌,以防拿牌人身後。”

(狼筅是一種簡易的長兵器,多刃多層,具有刺、砍、鉤叉等多種功能。)戚繼光還命令伍長,手持挨牌在前,其余士兵按鴛鴦陣緊隨在牌後(挨牌是一種近似倒梯形的長牌,上下兩緣呈弧形彎曲,高約5尺,寬約1尺多,用輕而堅硬的木頭做成)。這種鴛鴦陣法,既科學又嚴密,曾經在抗倭戰鬥中屢建奇功,大顯神威。

明代還發明過能與火器並用的多種盾牌。這種盾牌不同於以往的是既能防禦又能攻擊,且威力很大。可以說它是古代的“坦克”。這類新式武器,有許多響亮的稱呼:神行破敵猛火刀牌、虎頭火牌、虎頭木牌、無敵神牌等。這種牌是用生牛皮製成,內藏火器。戰鬥時,牌手持牌掩護士兵前進,先向敵人噴火,火焰噴射二三丈遠,足可抵擋強兵十餘人。“虎頭牌”內藏猛箭一二十枚,臨敵時,突然發射,以殺傷敵兵。明代最大的一個牌後面可以遮蔽25人。作戰時,可施放火焰,阻止敵騎兵的衝擊,又能掩護士兵免受箭槍射殺,還能數面神牌相連,迅速布成城牆,阻擋敵兵進攻。這些與火器並用的盾牌是明代所特有的。

銅盾和鐵盾在我國古代曾經作為儀仗物使用過,儘管它們防護力強,但持在手裡,若面積小則降低防護效力,若面積大則份量加重,所以一直未能用於作戰。

盾,亦為古兵器,其發明也,較弓箭為後,且竟謂為因有弓箭之後,始有盾牌,亦無不可。弓箭之用,既能殺人於百步或數步之外,其利用較之長矛大戟,止能於對面取人者,固不可以同日語,而戰爭之時,利用之者,日多一日,惟雙方如用弓箭以為戰,實不啻以命相搏,有智者出,知人之皮朋尤非戰爭之道,必也得一物以抵抗之,克制之,使箭失其效用,然後可以自護而取人;甲冑之堅,不足以御箭也,兵刃之利,不足以檔箭也;於是乎盾牌之法尚矣。盾之制,不知始終於何時,但以其功效言之,一定有弓箭以後,始有之也。按時代推之,當在春秋之世;當時之有盾,不過專為抵禦敵人之弓箭者,後世稱之曰擋箭牌,其取義至為明顯,護身禦敵,誠足以傲諸兵刃而有餘矣;蓋非特不能傷盾之毫釐,即其他一切兵刃,亦不難為於盾;自盾之出,而各武器,鹹斂其鋒芒,而爭相習尚矣;惟當時止用以擋御,極為呆滯,此非盾之不良,實因無靈妙敏捷之法以運用耳;其後逐漸演進,施用亦漸得法,至漢而盾法昌明,習者亦多,非但足以自衛,抑亦可以攻人,其成效乃大著於世,光武部將馬武,有弁目數十人。皆擅盾牌。每戰輒先軀,衝鋒陷陣。所向無敵。矢石如雨。不能傷其毫髮,大小數十戰,累建奇功,此可見盾之為功,非但自衛已也。當前之堅甲利兵,破之如摧枯拉朽耳。其後人知此物實為戰爭利器,為將者且於一軍中挑選精銳,專練盾牌,另行編為一隊,以為戰爭時之用,亦有全軍習此者,盾之見重於世也如此,累世相傳,以至於清中葉。尚有馮子才劉永福所部之盾牌軍。數與外人戰。皆賴此以取勝。雖外人火之猛,槍械之精,無所懼也。後竟為列強所忌,由海牙和平會禁止編號練,盾牌君隊從此絕滅,殊堪痛惜,今茲已無復擅萴喔讋者矣。

盾是大家所熟悉的古代防禦武器。早在商代已有盾,周盾更為完善。《周禮·司兵》明周時已有五種盾。士卒用手執盾,可以遮擋敵人兵器,尤其弓箭的進攻。如《韓非子》上說:「趙簡圍街,犀盾遲櫓,立於矢石之所及。」說明盾之堅固,不畏弓矢弩石,及近距離無傷。

《周禮·夏官·司兵》:「司兵,掌五兵、五盾。」鄭玄註:「乾櫓之屬,其名未盡聞也。」林尹按:古有大盾、步盾、子盾等。

《周禮·夏官·司戈盾》:「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頒之。祭祀,授旅賁殳、故士戈盾。授舞者兵,亦如之。」

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盾牌是重要的防禦武器,所以類繁雜。如下:

漢劉熙《釋名·釋兵》:「盾,也,跪其後,避刃以隱遁也。大而平者曰吳魁,本出於吳,為魁帥所持也。隆者曰滇,盾本出於蜀,蜀、滇所持也。或曰羌盾,言出於羌也。約脅而鄒者曰陷虜,言可以陷破虜敵也,今謂之露見是也。狹而長者曰步盾,步兵所持,與刀相配者也。狹而短者曰孑盾,車上所持者也。孑,小稱也。以縫編版謂之木絡,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為名也。」

曹丕《典論·自敘》:「夫事不可自謂己長,余少曉持復,自謂無對;俗名雙戟為坐鐵室,鑲為蔽木戶。」(《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

唐代時有一種盾牌叫彭排(或旁排),指皮木漆質的盾,其名有膝排、團牌、漆排、木排、聯木排、皮排六種。

宋代盾牌形制不同,小盾為馬戰和步戰用,大盾攻城時可用,且有木盾、鐵盾之分。大盾:《宋史·趙贊傳》:「世宗移兵趨濠,以牛革蒙大盾攻城。」木盾:《宋史·曹利用傳》:「利用至嶺外,遇賊武仙縣,賊持健標,蒙采盾,衣甲堅利,鋒鏑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長刀破盾。」盾之威力:《宋史·宗越傳》:「家貧無以馬,常刀盾步出,單身挺戰,眾莫能當。

明代槍、炮已有相當威力,但用有限,盾牌仍然發揮其作用。尤其在抗倭戰場上,戚繼光採用輕捷的藤牌兵屢勝倭寇。戚繼光《紀效新書》:盾牌「其來尚矣,主衛而不主刺,國初本加以革,重而不利步」,故改「以藤為牌,銃子雖不御,而矢石槍刀皆可蔽」。至於演練藤牌的方法,何良臣《陣紀》說道:「賴禮衣勢、斜行勢、仙人指路勢、滾進勢、躍起勢、低平勢、金雞闖步勢、埋伏勢」八種,至於姿勢,則要求「盾牌如壁,閃牌如電,遮蔽活潑,起伏得宜」。都是靈活的上步、退步、小跳步等。

清軍入關時已有藤牌軍,牌用堅藤製,呈反荷葉形,因其堅又有伸縮性,所以抵禦刀劍槍斧及矢鏃彈丸,頗有效,多為衝鋒陷陣之步兵用。今天這古老的防禦武器,卻成了我們武術鍛鏈中的器具,用盾牌進行的對練項目,如盾牌刀對單刀、盾牌刀進棍、盾牌刀對朴刀等,不僅在國內表演時受到大眾的歡迎,而且在國外表演也到好評。

兵器篇 苗刀

苗刀有兩種:

一種是苗族尖刀:刀刃長四十厘米,刃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雙條血槽及兩條波形指甲花紋,刀刃異常犀利。柄長十至十五厘米,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合而成,用銷釘上緊。

另一種古人稱單刀或長刀,其形狀苗條、刀身修長,以雙手握刀為主,兼刀、槍二兵器之特點,為了與一般單刀相區分,明清後逐漸稱其為苗刀。

苗刀之源,最早可追溯到我國漢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秦末到西漢初年,由於大量成建制騎兵出現,劍之擊法在騎兵中已成劣勢,於是,厚脊單刃的環柄長刀(即苗刀的雛形)在西漢時期應運而生,並逐漸取代長劍而登上戰爭舞台。

我國漢代制刀工藝非常高超,前後煉製多達30煉、50煉,甚至百鍊鋼刀。日本曾發現一把我國東漢時期的鋼刀,是漢靈帝中平年間(184—189年)打造、上面刻有“百鍊清鋼”四個字。我國山東出土的30煉環首鋼刀,全長111.5cm,刀身寬3cm,刀脊厚1cm,刀身有18個錯金隸書銘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煉大刀吉羊宜子孫”。(“永初”是東漢安帝劉祜的年號)。“漢制,自天子至百官無不佩刀”,製作精美的佩刀是一種表示身份等級的飾物,刀上多刻有銘文“麟角、鳳體、玉飾、金錯”,嚴格的等級區別,不得逾越之。

苗刀自東漢以來,有了新的發展和演變,漢、唐時期,外國人來華朝覲,皇帝們就經常把長刀(苗刀)作為回贈的禮品、賞賜給外國使節,從東漢靈帝、三國曹魏以及魏明帝都向日遣使贈送過中國長刀。明代愛國將領戚繼光鎮守邊江,對苗刀技法進行了研究和創新,大大提高了戚家軍的戰鬥力,逐漸平息了浙江、福建和廣東沿海的倭寇之亂。並於1560年著成《辛酋刀法》。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保存的一則《苗刀考證》上記載:“苗刀用以衝鋒陷陣,遠勝單刀及其它短兵。迨明戚繼光將軍,改鑄精絕,傳之於其部下,殺敵致果斬將搴旗,賴此刀法,威鎮華夏……。”

兵器篇 射

“射”乃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古書有云:“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是一種修身養性培養君子風度的方法。

從歷史資料的記載來看,中國古代的“射藝”應包含兩個主要運動:射箭和彈弓。其中射箭由於在軍事和狩獵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歷史上更受人們的重視。

射箭在我國有著久遠的歷史,可謂是中國古代體育項目的鼻祖,據考古發現,它在距今兩萬八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遺址,曾經發現了一件距今兩萬八千年前的石箭頭,這表明當時人類已經在開始使用弓箭了,這是用石頭磨製的箭頭,綁在木桿上作為當時射箭的用具。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中,把弓箭的發明使用,作為由中級蒙昧社會向高級蒙昧社會開始過渡的一個重要標誌。他說:”由於有了弓箭,獵物便成了日常食物,而打獵也成了普通的勞動部門之一了。”弓箭的使用對於上古仕會的進步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由於弓箭具有強大的殺傷能力,增加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威力。

據《太平御覽》三百四十七卷記載,夏朝已經有了教授射箭的專職教員,同時還有了習射機構-“序”。夏之大學稱“序”。《孟子》云:“序者,射也”。商朝沿襲了夏朝的習射制度並有所發展,亦有專人從事習射的管理工作。《禮記·王制》云:“耆老皆朝於癢,元日,習射上功”。說明當時學校習射是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

據《太平御覽》三百四十七卷記載,夏朝已經有了教授射箭的專職教員,同時還有了習射機構-“序”。夏之大學稱“序”。《孟子》云:“序者,射也”。商朝沿襲了夏朝的習射制度並有所發展,亦有專人從事習射的

管理工作。《禮記·王制》云:“耆老皆朝於癢,元日,習射上功”。說明當時學校習射是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弓箭製作方面,春秋戰國時期已具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和經驗。對於弓箭的選材、製作程式和規格都有嚴格的規定,並有專門的弓匠來製作。弓箭的種類與西周時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製造更加精細。箭鏃同屬中軸制及三棱制的範疇,而形式卻是多種多樣的,真所謂萬變不離其宗。

春秋時期還發明了弩,它又比弓先進了一步。一個是比弓射的遠,二是命中率比弓高。到了戰國時期弩已增加到四種。在《吳越春秋》中,詳解了關於弩射之法,當時對弩射研究的深入程度反映了它的重要地位。

到了漢代,隨著鐵制器械的發展,青銅箭鏃逐漸地向鐵箭鏃發展。射箭運動除了在實踐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理論上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總結,僅《漢書·藝文志》記載的射法,就包括《李將軍射法》、《魏氏射法》等等有八種六十九篇之多。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射箭出現了專業的比賽,在《魏宗室常山王遵傳》裡邊,曾經記載了這樣一件事:當時的北魏孝武帝在洛陽的華林園舉行了一次射箭比賽,他把一個能容兩升的酒杯,懸於百步之外,讓19個運動員進行競射,最後誰把這個酒杯射著了,誰就把這個酒杯據為己有,這在當時叫“獎盃賽”,在中國體育史上,這可是最早的一次獎盃賽了。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一直到隋唐,射箭活動得到了巨大發展。唐代武則天設立了武舉制,在武舉制里規定了九項選拔和考核人才的標準,其中五項是射箭,包括長跺、馬射、步射、平射還有筒射等等。從唐代到宋代,整個射箭在民間更為普及,根據有關文獻記載,在當時的河北一帶,民間組織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個,參加的人員有三萬多,這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專業運動員組織了。

清朝時期,由於滿族人入主中原,把少數民族的射箭活動也帶入中原,射箭得到了更廣泛的開展。康熙61年(1722年),曾經將“木蘭秋獮”定為恆制,把承德作為涉獵的一個重要活動場所,提高了整個射箭的開展。當時,由於射箭活動比較普及,加上清代中後期西方的火器在中國進一步普及,射箭逐漸地從軍事領域退出去了,演變為一種純粹的射箭比賽。

在古代,善射的英雄受到人們的尊敬,並寄託以富有想像的希望,於是產生了許多關於善射英雄的傳說。

“羿射九日”的神話在民間流傳甚廣。羿是一個射箭的能手。他射法高明,百發百中。唐堯的時候,天上出了十個太陽,造成天下大旱,地上的莊稼都枯死了。一些凶禽猛獸也出來危害人民,大鵬鳥、大野豬、長蛇以及長齒、九頭的怪獸,到處橫行。於是唐堯派人請羿來,讓他用強弓利箭射下了天上九個太陽,解除了人間的旱情:又射死了各種危害人民的野獸,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大家都稱讚堯的功德,舉堯為天子。羿當了一個部落的首領。這個神話反映了古代人們的心理:弓箭的威力可以戰勝一切自然災害。

除了“羿射九日”的神話之外,古代還有“逢蒙學射”、“紀昌學射”的傳說。

羿的射法出了名,就有許多人來跟他學射,逢蒙是羿門徒中學得最好的一個。逢蒙是個心術不正的小人,他以為除去羿,射箭英雄就數他了,於是一心想把羿除掉。一天,他乘羿打獵回來,躲在樹林子裡,一連向羿放了十支暗箭。羿躲過了九隻,等第十支箭射到喉前時,羿一低頭咬住了箭鏃,使逢蒙知道羿的本領確實比他高明。據《列子》書上記載:飛衛是個著明的射箭教師,紀昌投到他的門下學射。他先教紀昌練注意力,錐尖刺到眼前也不眨眼。又教他練眼力,能視小如大,視微如著。紀昌很快就掌握了射箭技術。

“逢蒙學射”和”紀昌學射”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很早就有了射箭教師,懂得提高身體素質和掌握技術的關係。

春秋、戰國時期,射箭運動普遍開展,射箭能手也比較多了,以楚國的養由基“百步穿楊”、“射穿七札”最為出名。據《左傳》記載,養由基是楚國的一員小將,在晉楚鄢陵的戰役中,他一箭射死晉國的大將魏錡,遏止了晉軍的進攻,受到楚共王的賞賜。楚軍中另一員小將叫潘黨,也是一個神射手。他不服養由基的本領,便找養由基比賽射箭。在射圃中立了靶子,站在百步之外,兩人射了十箭,都是箭箭中的,分不出輸贏。有人想出了個主意,在靶場邊的楊樹上,染紅了一片葉子,兩人都射這片葉子。結果,潘黨沒射中,養由基卻一箭射中楊葉,潘黨又提出第二項比賽,射胸甲。潘黨疊了五層甲,一箭洞穿。養由基又增加了兩層,射穿了七層胸甲。百步穿楊需要射箭的準確性,即要有足夠的力量,又要有精良的器械。養由基射穿七札的箭法,不但顯示了春秋時代射箭技術的進步,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射箭還是軍事作戰的重要技能,為歷代軍事家所重視。《漢書·藝文志》記載了各種射法二十三篇,唐以後記載射法的書更多。歷代以射法聞名的高手,更是層出不窮。如漢朝的李廣“射石沒羽”,北齊的斛律光“射落大雕”,北周的長孫晟“一箭雙鵰”,唐朝的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宋代的岳飛可以“左右手射”等等。這些英雄射手,是在廣大人民民眾中廣泛開展射箭運動中產生的。北宋有“弓箭社”的組織,蒙古、女真等少數民族。“忙則農耕,閒則射獵”。都說明射箭在我國有廣泛的民眾基礎。

除了射箭之外,中國古代還有一種“射”的工具,就是彈弓。彈弓的的原理與弓箭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彈射力來進行發射,只是彈弓用的是彈丸,而弓箭用的是箭。

據《吳越春秋》卷9所載《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古‘肉’字)。”詩歌以二字短句和簡單的節奏,寫出了砍伐竹子,製造彈弓,射出彈丸,射中鳥獸的狩獵過程。《彈歌》可能是原始人類從蒙昧時代過渡到野蠻時代的創作。如此說來,古代很早的時候就已出現了彈弓。

另外在古代傳說中,泰山諸神愛好狩獵,其獵必用彈弓。《西遊記》、《封神傳》中的二郎神即是泰山諸神之一。其常攜獵犬,挾彈弓,終日馳獵

根據此類資料的記載來看,古代的彈弓更多的是用來打獵。因為彈弓的威力相對於弓箭來說要差很多,即使用於打獵,也只能是獵取飛禽和兔子之類的小型動物,更不用說大規模用於軍事作戰了。但由於彈弓比弓箭輕便易攜帶,使用起來也比較方便,且近距離的殺傷力也不弱,因此在民間流傳較廣。在許多武俠小說中,彈弓被俠客們作為武器使用。但由於彈弓自身的功能所限,所以在中國體育史上的影響很小,始終未能登大雅之堂,更多的只能是作為娛樂工具而存在。

現代射箭運動始於英國。1900年第2屆奧運會上射箭被列為比賽項目,1920年被取消,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恢復射箭項目之後,就一直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英格蘭約克郡自1673年起舉行的方斯科頓銀箭賽,延續至今。1787年英國成立皇家射箭協會,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射箭組織。18世紀初,射箭傳入美國,1828年成立費城射箭聯合會。1844年舉辦第1屆全英射箭錦標賽。1861年英國射箭協會成立,統一競賽規程。1879年成立全美射箭協會,同年在芝加哥舉行第1屆全美射箭比賽。1931年,以英國和法國為主,成立了國際射箭聯合會,同年在波蘭的里沃夫舉行了第1屆世界錦標賽。在世界射箭運動中占優勢的國家有美國,俄國,韓國。射箭運動要求有平衡,注意力集中,協調和時間感覺等素質和能力。射箭運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考古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發明了弓箭。但是現代射箭運動卻開展較晚。新中國成立前,射箭作為武術項目中的表演項目,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以前射箭仍然為表演項目,1956年開始列為比賽項目,1959年才開始按照國際規則舉辦比賽。射箭運動先後在我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起來,1961年上海運動員趙素霞首次打破世界紀錄,從1961年-1994年間,先後曾有趙素霞、李淑蘭、徐開才、王錫華、孫春蘭、石桂珍、王榮娟扎拉嘎姜勝玲、黃淑艷、宋淑賢、王文娟、孟凡愛、孫偉、劉光志、王曉竹、林桑、張帆等優秀運動員,總計46次打破世界紀錄。著名女運動員李淑蘭一人11次打破個人世界紀錄,6次與隊友打破團體世界紀錄,她是我國體育史上目前打破世界紀錄最多的優秀運動員。我國射箭運動也很普及,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開展較好,每年少數民族的節日都舉辦民族形式的射箭比賽。如青海省藏族舉辦射遠比賽、拉弓比賽、射準比賽。內蒙古的"那達幕"大會進行傳統的騎馬射箭、射準比賽。四川省的地區、市基本上都建立了射箭業餘體校,目前成立了十六個隊,成為我國從事射箭運動最多的省,他們向全國輸送運動員近百人。

重要的國際射箭比賽有:世界射箭錦標賽,世界室外射箭錦標賽,以及國際野外射箭錦標賽。

兵器篇 弩

弩也被稱作“窩弓”、“十字弓”。古代用來射箭的一種兵器。它是一種裝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雖然弩的裝填時間比弓長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命中率更高,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較低,是古代一種大威力的遠距離殺傷武器。強弩的射程可達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達千米。按張弦的方法不同,可分為臂張弩踏張弩和腰張弩等,還有能數箭齊射或連射的連弩和裝有數把弩弓的床弩。

弩是一種致命的武器,之所以被普遍使用,是因為不需要太多的訓練就可以操作,即使是新兵也能夠很快地成為用弩高手,而且命中率奇高,足以殺死一個花了一輩子時間來接受戰鬥訓練的裝甲騎士。某些時候(尤其是以騎士為對象),弩弓被認為是一種不正當的武器,因為它只需要很少的技巧即可操作。英國的理查一世(獅心王理查)就曾經兩次被弩箭射中,並在第二次傷重不治。如此一個偉大人物竟然死在一個普通或低等的士兵之手,對於貴族來說簡直駭人,為此,在十二世紀時,教皇就曾嘗試以殘忍為理由禁止弩的使用。

漢·劉熙《釋名·釋兵》:「弩,怒也,有執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鉤弦者曰牙,似齒牙也。牙外曰郭,為牙之規郭也。下曰縣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機,言如機之巧也,亦言如門戶之樞機開闔有節也。」——

幾種著名的弩:

一、漢代的大黃弩,漢代的弩強度按石來計算,分一石至十石,(大約引滿一石弩需27-30公斤的力量)其中十石弩最強又被稱為黃肩弩,大黃力弩。只有十分強壯的人才能使用,史記中“李廣列傳”中就有李廣持大黃弩射敵將的記載。據後世的考證估算,它的射程能達到四百米左右。

二、諸葛連弩:三國時諸葛亮製作了一種連弩,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並且與當時的強弩相比這種連弩射程較短,殺傷力較低作戰時一般與蹶張弩配合使用。後來大發明家馬鈞對其進行了改進,改成了一種五矢連弩,使其體積、重量大大減輕,成為一種單兵武器,但是因為生產很複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沒大量生產,後失傳。

三、神臂弩,北宋神宗時發明,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三百四十多步;威力強大,矢可入榆木半桿。號稱威力強於漢代大黃,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為宋軍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四、豆+寸子弩,這是一種強力的連弩,是宋代三弓床弩的一種。一次可以發射十餘支箭(古代火箭炮?)射到千步遠。(射程最大的冷兵器)張開弦需用七十五至一百餘人用繩索絞動借用機械的力量,是一種威力極大的武器。

五、連弩車,戰國時就有連弩車,該弩屬於弩炮的一種,置於車上,可進可退。車上駕十二石大弩,每弩一發七矢,中矢為主矢略大,兩邊各三矢略小,可射七百步,中處牆倒城摧,勢不可擋。大概可以算古代的火箭炮——

弩的結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臂、弓、機。“臂”一般為木製;“弓”橫於臂前部;“機”裝在臂偏後的地方。弩最重要的部分是“機”,弩機一般為銅製,裝在弩“郭”(匣狀)內,前方是用於掛弦的“牙”(掛鈎),“牙”後連有“望山”(用於瞄準的準星);西漢開始弩的“望山”上刻有刻度,作用相當於現代槍械上的表尺,便於按目標距離調整弩發射的角度,提高射擊的命中率。在銅郭的下方有"懸刀"(即扳機),用於發射箭矢。當弩發射時先張開弦,將其持於弩機的"牙"上,將箭矢裝於"臂"上的箭槽內,通過"望山"進行瞄準後,扳動"懸刀"使"牙"下縮,弦脫鉤,利用張開的弓弦急速回彈形成的動能,高速將箭射出。

弩弓一般使用多層竹、木片膠制的複合弓,形似扁擔,所以俗稱“弩擔”。它的前部有一橫貫的容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會左右移動,木臂正面有一個放置箭簇的溝形矢道,使發射的箭能直線前進。木臂的後部有一個匣,稱為弩機;匣內前面有掛弦的鉤,鉤的後面裝有瞄準器,稱為“望山”;匣的下面裝有“懸刀”(扳機)。發射時,先將箭矢放在矢道上,把弓弦向後拉,掛在鉤上,瞄準目標後,一扣扳機,就將箭射出。

在弩上的弓是橫置的,藉由扣動板機將繃緊的弓弦放開來射出弩箭。重新拉緊弓弦時,須將弩弓的前端置於地面再用腳踩住,然後用雙手或藉曲柄的輔助把弓弦往後拉緊。由弩所發射出的方鏃箭或弩箭,射程比一般的箭來得短。方鏃箭可以在飛行時保持平穩,並且帶有一個尖銳的金屬箭頭。

弩兵通常會攜帶一塊大盾牌上戰場,好在拉弩弓時有所防護,這種盾牌十分高大,並附有木製的支撐物。一隊弩兵可以用盾牌設立出一道盾牆,讓他們可以俯身在盾牌後面拉緊弩弓弦,在射擊時,便只有弩和頭盔會露出盾牆。如果他們在開放的地區遇上比較具威力的長弓兵,通常會被迫撤退。

中國古代裝有張弦機構(弩臂和弩機),可以延時發射的弓。射手使用時,將張弦裝箭和縱弦發射分解為兩個單獨動作,無須在用力張弦的同時瞄準,比弓的命中率顯著提高;還可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動力(如足踏)張弦,能達到比弓更遠的射程(圖1戰國弩復原示意圖)。

弩的關鍵部件是弩機,從為數眾多的出土銅製弩機可以看出其結構:弩機銅郭內的機件有望山(瞄準器)、懸刀(扳機)、鉤心和兩個將各部件組合成為整體的鍵。張弦裝箭時,手拉望山,牙上升,鉤心被帶起,其下齒卡住懸刀刻口,這樣,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將箭置於弩臂上方的箭槽內,使箭栝頂在兩牙之間的弦上,通過望山瞄準目標往後扳動懸刀,牙下縮,箭即隨弦的回彈而射出——

弩的發展

弩亦弓屬,相傳為黃帝所造,亦名窩弓、其發矢不仗人力,而用機括,力強而及遠,較弓為烈,獵人恆設定叢莽閶,使虎豹等誤踐其機而中矢,於此可見其力之強也。惟弩之形式,與弓略異,弓背之中,橫置一臂,發矢之機,即置於是,發時先架弦於機,此處名弩牙,然後捩其弩鼻,牙與此處本一木,不過方向相異,此上則彼下,此下則彼上,有如捕鼠器之機括然,故一捩弩鼻,牙與此處本一本,牙即脫弦,而弦激矢出矣。弩之大小不同,名亦各異,小者以手攀捩,其大者須用足踏,蓋非手之力足以勝任也。其名則有神臂弩,花裝弩,穿鐙弩等,大概皆以其用法不同而異名。至弩之搆造,依然如是也,大概此等名目,皆出於唐宋之間,固非古代所定之名稱也。弩之功用較弓箭為巨,及火器興,弓弩之位置遂一落千丈,以至今日,非但習此者少,並其名稱及形式而忘之矣。惟北方多山林,毒蛇猛獸時出為民害,山居者猶多設窩弓以自衛。獵戶以獵獸為生,火燒之外,亦借窩弓以設伏,一旦火燒失效,亦有以弩殺獸者。故弩箭雖不見用於戰爭,而山陝口外之人,尤多習此者,自衛謀生,兩利之道也;至若南方之人,孱弱素蓍,今雖稍注意武事,而此道則無復能之者矣。

弩的出現應不晚於商周時期,春秋時期弩成為一種常見的兵器在使用。《孫子兵法.作戰》中即已將弩和甲盾等一起列為重要的作戰物資。到戰國時期弩更是廣泛的運用於軍事之中也從戰國早期的擘張弩(即用臂力開的弩,),《孫臏兵法》中稱這種弩“發於肩膺之間,殺人百步之外”;發展到戰國晚期出現的蹶張弩:如韓魏的十二石弩(射六百步)等,這些弩因為必須使用更強的力量才能張開,就要求“弩機”更堅固,開始在“弩機”外加裝“銅郭”強化機糟。這一時期弩在戰爭中運用的更普遍,如韓國的精兵就被稱為“披堅甲,持勁督”(弩的一種叫法);魏選武卒,考核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能夠挽十二石弩。

至今已發現的最早的較完整的弩,是河南省洛陽市中州路出土的戰國中期的弩。這件弩製作得相當考究,弩機為銅質,木質弩臂末端裝有錯銀的銅弩踵,前端裝錯銀的蛇頭狀銅承弓器。根據考古發掘出土的以骨、蚌製作的原始懸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鄂倫春、納西、苗族等少數民族使用的木弩的形制推測,原始的弩應遠較此弩質樸,所以在戰國以前弩還應有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這在古文獻中也有一些旁證,如《禮記·緇衣篇》引《太甲》說:“若虞機張,往省括於厥度則釋。”《韓非子·說林篇》說:“羿執鞅持桿,操弓關機。”兩處所提到的“機”,都宜解釋為弩機。所記之事的年代都在商周以前,說明中國發明原始木弩的時間應不晚於商周時期。

春秋晚期,實戰中開始重視用弩,《孫子兵法》中已提到“矢弩”的作用。到戰國時,《孫臏兵法》所記述的陣法中,有一種叫“勁弩趨發”,說明弩在實戰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公元前341年,在著名的馬陵之戰中,孫臏就是以“萬弩俱發”的突擊攻勢,戰勝了輕敵而怠憊的龐涓的大部隊。當時所用的弩是以臂力張弦的擘張弩,所裝的弓比一般弓小,弩箭也相應地短些。《孫臏兵法》中稱這種弩“發於肩膺之間,殺人百步之外”,射程並不很遠。至戰國晚期,出現了性能更好的以足踏張弦的蹶張弩。如《戰國策·韓策》稱韓國的武卒就是“披堅甲,□勁弩”。此類勁弩裝有粗壯的弓,要用相當大的力量才能張開弦,因而要求弩機更加堅固。戰國中期的弩機,雖然懸刀、鉤、牙等已用銅製,但無銅郭,弩機直接裝在木質弩臂上,承受不了太大的張力。戰國晚期的弩機外增銅郭,強化了機槽,這一部件就是適應蹶張的需要而產生的。戰國弩機的望山尚無刻度,西漢時出現了帶刻度的望山(見彩圖西漢青銅弩機(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它的作用近似近代步槍上的表尺,射者依目標的遠近,通過望山控制鏃端的高低,找出適當的發射角,以便準確地命中目標。

到了西漢時因為跟北方匈奴長時間交戰,作為漢軍步兵對抗匈奴騎兵的利器,弩進一步得到了發展。在“望山”上開始出現用於測距瞄準的刻度,提高了弩的命中率。並且開始有了連弩的記載:“因發連弩射單于,單于下走”(《資治通鑑》卷21)。到了東漢時期開始有腰引弩(後又作腰開弩)這是單人能拉開的最強弩“力弱者用蹶張,力雄者仍用腰張”(《武備志》)並且在三國時期諸葛製作了著名的“元戎弩”史載這種連弩“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魏氏春秋》)同足踏的蹶張弩配合使用有很強的殺傷力。後來大發明家馬鈞又對其進行了改進使之成為一種單人即可使用的一弩五矢的更實用的兵器。

腰引弩的圖形見於山東省濟寧武氏祠畫像石中。《晉書·馬隆傳》稱當時簡試勇士所用腰引弩的強度為三十六鈞(約合九石)。明朝的《武備志》稱之為腰開弩,“力弱者用蹶張,力雄者仍用腰開”。可見它是單人使用的彈射力最大的弩。

裝有連射機構的連弩始見於東漢班固撰《漢書·李陵傳》:“發連弩射單于。”三國時期,諸葛亮改制的連弩,大量裝備蜀國部隊,“一弩十矢俱發”(西晉陳壽撰《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威力很強。

漢朝弩的強度以“石”來計算。張弓引滿一石的弩相當提起一石(約30千克)重物所用的力。據漢簡和古文獻記載,漢弩分一、三、四、五、六、七、八、十石諸種。漢弩的強度都要經過嚴格校驗,在居延漢簡中曾發現過檢驗已受損傷的弩的強度的記錄,其中十石弩又稱為大黃弩、黃肩弩或大黃力弩,強度最大。參據《夢溪筆談》所記的宋朝一種蹶張的“偏架弩”估算,漢朝強弩的射程可達400米左右。漢朝名將李廣於公元前121年與匈奴作戰時,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以大黃弩射殺對方將領而扭轉戰局。漢朝郡國還組成了以弩手為主的步兵兵團“材官”,其指揮員的官號有的就稱“強弩將軍”。

由於弩的發射比較費時,而且持弩的士兵又不便兼用其他武器,所以弩手常在其他士兵掩護下編成“上弩”、“進弩”、“發弩”等組,輪番連續發射。在“守隘塞口”中,更能發揮其威力。至南北朝以後騎兵大規模縱橫馳騁之時,由於強弩不便在馬背上使用,遂逐漸衰落。明朝以後,由於火器迅速發展,弩不再受重視。《天工開物》中甚至認為弩是“守營兵器,不利行陣”。

到了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騎兵在戰場上稱雄,弩不便於騎兵在馬上使用,而且當時講究使用重甲騎兵,所以進一步向威力強,射程遠,使用機械力量的床弩發展。到宋朝時為了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宋軍大量的使用弓弩手作戰,弩成為北宋步兵的主要武器。宋軍除了單兵使用的神臂弩,宋軍著重製造床弩如:二弓床弩,三弓八牛床弩,豆+寸子弩等。

明代又有人將以改良為諸葛弩,但實際上這種弩的射程極短且威力低落,未曾實際用於戰場上。隨著火器的套用,弩漸漸衰落。在中國到清朝年間,軍隊已經不再使用弩作為戰鬥武器了。

雖然古代的中國人便已開始使用弩,不過公元900年的歐洲似乎是自行創造出弩。它的射程不錯,威力則超過弓,但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來作射擊準備,平均每一個弩兵可以在一分鐘內作出兩次射擊。

傳統的武器裝備在現代反恐中也可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恐隊員手持強力弩弓已經站在人體靶位的前方,一聲令下,將每個靶位上分別代表頭部和心臟的氣球立即擊碎。據了解,反恐突擊隊員使用的強力弩弓可穿透15厘米厚的樹木,主要用於隱蔽突擊作戰、解救人質,是特戰隊員有效的攻擊性武器。

兵器篇 戈

古代的一種兵器,橫刃,用青銅或鐵製成,裝有長柄。

標準的戈,由戈頭、柄、銅尊三部分組成。寬度2寸,內長七寸,胡長6寸,援長8寸,重1斤14兩。柄長6尺6寸。但實際上戈的尺寸並不一律。

戈頭,分為援、內、翻三部分。援:就是平出的刃,用來勾啄敵人,是戈的主要殺傷部。長約8寸,寬2寸,體狹長,多數體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銳利的前鋒。內:位於援的後尾,呈棒狀,用來安裝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彎曲的。內上面有穿繩縛柄的孔,稱為"穿"。為了邀兔在揮殺時向後脫,有的在援和內之闊設有突起的"闌"。朗:戈援下刃接近闌的弧曲下延,並沿闌側增升縛繩的穿孔,這部分稱為胡。開始時,胡只是為了增加穿孔而設,齲越長穿孔越多,柄和戈頭縛綁得更宇圃,所以胡部就越來越長。兩周時期將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瑚的長度一般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戰圃時期,胡的長度又有所增加,成為長鬍多穿式戈。

柄:即木柄。為了便於前砍後勾,多用扁圓形柄,以利於把持。戈柄的長度不一樣,根據實戰需要,步戰用的柄短,車戰用的柄長。

3片尊:早期的錘9隻是為了便於使戈在不用時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個銅製蹲,並不能殺傷敵人。也可能用於刺擊。戈盛行於中國商朝至戰國時期,具有擊刺、勾·啄等多種功能。它的缺點是易掉頭,轉頭。使用不夠靈活。隨著兵器和戰術的發展,戈被逐漸淘汰,後一度成為儀仗兵器——

戈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特有帶柄兵器,可用於勾、啄、割等。它有橫刃前鋒,垂直裝柄,其內刃用於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鋒用來啄擊對方。在古代,戈和乾合稱“干戈”,是各種兵器的統稱。

戈由“援”和“內”兩部分組成。“援”上下兩刃,前有尖鋒,“內”上有用以穿繩的孔用來裝柄。為了防止勾啄時勾和柄脫落,又常在援內之間設“闌”,援下近闌處下延成“胡”,胡上亦有“穿”。

該戈胡為三穿長鬍,內上一穿,援之上下皆有鋒刃,前部尖若劍。內末斜刃成刀狀,亦鋒利。戈身有隆脊,向兩側作斜坡狀延伸。

該戈造型挺秀,是戰國中晚期青銅戈的典型款式。細審該戈呈銅黃色,堅硬鋒利,戈身表皮鏽蝕不多,少許斑駁綠銹,亦浮於表面,余則是銅黃色和灰黑色,此乃銅錫含量較高的緣故,應是當時銅戈的精品。

仿品體形厚而短,其銅質是用黃雜銅製成,色黃中略帶紅。扣之聲音清越,手感較重。其造型臃腫,線條雖清晰,但缺乏挺秀感。銹斑呈統一的綠色,且浮於戈身表皮,也就是說銹不是由內向外生出,而是由外向內做成。

因此,銹色無變化,更沒有層次。戈之“內”下部鐫有一個“公”字,字形結體及鑄口生硬、笨拙,不似戰國時期的風格——

[二里頭遺址銅戈]

中國迄今為止出土最早的青銅戈。·在河南僵師二里頭遺址發現,據考古學家測定,其年代距今約五000年。

[曲內戈]

中國商周時期的一種戈。其援和內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沒有闌,裝上柄以後,容易脫落,商以後被淘汰。

[直內戈]

中國商周時期的一種戈。它開始在援和內之間沒有明顯界限。商以後,為了防止脫落,增添了闌,後來又增設了胡,不容易掉頭。商以後。直內式的戈很流行。在殷墟西區出土的2!件直內銅戈中,11件有胡。

[商勾兵]

中圈商代青銅戈。解放蔚傳說保定出土。也有說出於易縣或平幽縣的,也稱"易州三勾兵"。三戈都是直援,內端飾樊紋。援上鑄銘文,分別列祖輩、父輩、兄輩的名字,順讀時戈刃向上。從銘文內容和讀法看,這種鑄銘的戈應是商代儀仗,不是實用兵器。

兵器篇 鎧甲

甲,又叫做介或函,用以防護人或馬的軀幹。甲是春秋時期主要的防護兵器,一般由皮革製成,分人甲和馬甲兩種,甲片表面霖漆。當時的皮革製造工藝有了突出的發展,造甲的工匠稱為函人,《考工記·函人》對其製作工藝有詳細的記載,其基本方法是先將皮革加工作成小甲片,塗上漆,然後用絲繩聯成形制各異、用途不一的甲。就人甲而言,就由身甲、甲裙、甲袖三部分組成。其中身甲是人甲的主體,由胸甲、背甲、肩片、脅片等約20片編成。甲片的聯綴,有固定與活動兩種,按人體不同部位的形狀和活動程度不同,而採用不同的聯綴方法。當時人甲的防護部位已經達到胸、背、腹、膝、頸項和胳膊等,有效地減輕了格鬥兵器和拋射兵器的殺傷程度。由於甲具有很好的防護功能,故被大批裝備于軍隊,幾乎每名武士都有一副皮甲,軍中有多少副甲就相當於有多少兵士。“被練三乾”、“帶甲十萬”遂成為表示軍隊兵員實力的代名詞。

馬甲用於保護拉戰車的馬匹。《左傳》所謂“介馬而馳”,即是指將戰車駕馬披甲,然後發起衝鋒。由於在車戰戰場上保護馬與保護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馬甲的製作和使用在當時頗為普遍。春秋時期的馬甲一般也是以皮革製作,工藝與人甲基本相同。同時,由於當時殺傷性兵器的穿透力普通提高了,故不論人甲、馬甲,都大大增加了強度。

甲是古代將士穿著在身上的防護裝具。它可以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免受冷兵器的傷害。甲又叫“介”或“函”,古人稱制甲的人為“函人”。先秦時期人們把用皮革、藤等物做的叫作“甲”,後來有了銅片、鐵片制的甲便改稱“鎧”,唐代以後一律鎧甲統稱,不再區分質料。

甲的歷史十分悠久。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的需要,藉助野獸的皮、林中的藤、木等物,製成簡單的護飾,穿戴在身,以抵擋木、石兵器的傷害。據說可以稱為“甲”的防護裝具是夏朝的第六代國君“抒”(Zhù音住)發明的。主要是用皮革製做,披戴在前胸後背、腰腹等部位,既不影響四肢的格鬥活動,又能防禦身體主要部位免受兵器的損害。那時的甲,只是整塊皮革做成了甲片。殷墟中的土層表面曾發現皮甲遺留的痕跡,有黑、紅、白、黃四種顏色塗成的斑斕紋理,殘跡最大徑約40厘米。這種皮甲距今已3000多年了。整片皮革製做的甲堅硬發板,兵士著裝在身,持槍操刀搏殺時,十分不便。後來改為用小片的皮革聯綴。可按護體部位的不同、將皮革切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革片,每片穿小孔,用細繩聯綴起來。為了增強甲片的牢固性,還用雙層或多層皮革縫製,表面塗漆,既美觀又實用。自青銅器出現以後,人們用青銅片鑄成獸面護飾裝在甲衣胸背部。在西周時的古墓中曾發現過釘綴在甲衣上的各式青銅甲片。這種帶青銅片的甲衣,其防護效能又增進一步。

進入春秋戰國時代,戰事連年不斷。“兵戈亂浮雲”,攻擊性兵器不斷改進,促使防衛裝具進一步堅固、完善。甲的製作工藝相當完備,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完整的制度。皮甲的防護功能和衛體面積都較前增大,成為戰鬥中的主要防護裝備。在湖北曾出土了戰國早期的12領比較完整的皮甲:全甲由甲身、甲裙和甲袖三個部分組成。身甲又有胸甲、背甲、肩甲、肋甲等總計20片甲片編成。甲片尺寸較大,最長的達26.5厘米。甲袖左右對稱,各由13列、52片甲片編成,編聯成下面不封口的環形,成為上下大小可以伸縮的袖筒。甲裙由上下四列甲片編成,每列14片甲片,自左向右疊壓,固定編綴,然後再上下縱聯,整個甲裙上窄下寬,便於下肢活動。身甲和甲裙均在一側開口,便於穿著,穿好後再用絲帶結扣系合。古人把這種用絲繩綴聯起來的甲叫作“組練”。這些皮甲在古代的車戰中與盾配合使用,能夠有效地防禦青銅兵器的攻擊,所以那時各國軍隊都裝備皮甲。

關於皮甲的製造,《考工記》中有詳細的記載:制甲首先得選擇原料,最好的皮料是犀牛皮和兕(sì音四)皮,兕是一種獨角野牛,樣子很像犀牛。據說用兕皮製做的甲可用200年,犀牛甲可用100年;這兩種獸皮合起來縫製的甲能用300年。其次是鮫革,即鯊魚皮製做的甲,也很堅固耐用。那時,吳國多用“水犀之甲”,楚國多用“鮫革、犀兕以為甲。”有了上好的皮革,工匠還得量體裁衣,根據穿著者的高矮胖瘦,畫出樣式,量好尺寸,經過良工的精心縫製,才能做出得體合身,坐、起、跪、拜皆便的甲衣北方的燕國曾以製造精甲而聞名列國。據說那時燕國幾乎人人都會製做鎧甲,所以沒有專門製做鎧甲的“函人”。

在車戰中甲是主要的防護裝具,幾乎每名武士都配套鎧甲,所以軍中兵員實力又往往以鎧甲數目表示,如“披練三千”、“帶甲十萬”等。當鐵甲出現以後,皮甲、藤甲仍是少數民族軍隊的主要防護用具。比如《三國演義》中描述的,曾經被諸葛亮七擒七縱的南蠻首領孟獲,在作戰時,“身穿犀牛甲,頭頂朱紅盔,左手挽牌,右手執刀,騎一頭赤毛牛,……”還有一段關於藤甲的故事,說的是蜀國東南700里,有個烏戈國,國主名叫“兀突骨”,身高一丈二,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食;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他手下的軍士都穿藤甲:那藤生長在山澗里,盤緣在石壁上,那裡的人們採集這些野藤,浸在油中半年,然後取出來曬,曬乾了再泡,這樣反覆十多遍,才能用來編成鎧甲。這種藤甲穿著在身,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不人,稱為

“藤甲軍”。但是兀突骨率領他的藤甲軍與蜀軍作戰時,卻遭到慘敗。那油藤甲不浸於水,卻抵不住火。所以,諸葛亮把他們引入峽谷,先用火燒,再用石炮擊,3萬藤甲兵如陷火海,全部喪生,場面慘不忍睹,諸葛亮本人也不禁垂淚嘆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心損壽矣!”演義畢竟有所誇張,不足為據。但在我國古代戰爭中,各類皮甲確實是軍隊中長久使用的防護器具。特別是犀牛皮、兕皮、水牛皮、鯊魚皮堅硬厚重,又有韌性,青銅兵器和一般的輕型鐵兵器難以刺穿,防護力相當強。那時的軍隊兵馬均披甲,以蔽刀箭。青銅由於脆硬,一直用來鍛打成片,釘綴在甲衣的胸部背部,起到盾的某種作用,保護身體重要部位。所以青銅製品一直作為皮甲的附屬物,而終未取代皮甲。這樣直到精銳的鋼鐵兵器問世以前,皮甲作為防護戰具在軍中經歷了千餘年的歷史。宋朝、元朝軍隊中皮甲作為一種輕便防護裝具仍與鐵甲一起使用。而許多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直到全國解放前夕仍使用皮甲皮盔。

從戰國晚期到東漢,隨著鐵制兵器的發展,鐵鎧逐漸代替皮甲成為主要的防護裝備。鐵鎧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之際,《戰國策·韓策》中稱之為“鐵幕”。那時的鐵甲用於防護手臂部分。“鎧”字原意就指:厚重、堅實。西漢時,人們稱鐵甲為“玄”即黑色的意思。漢武帝時,有位著名的驃騎將軍叫霍去病,他生前曾先後6次西征匈奴,屢建功勳,卻年僅24歲就因病去世。為悼念這位早逝的英雄,漢武帝“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其送葬。當時,用玄甲軍送葬是十分隆重的葬禮。這種場面雖然我們已無法看到,但模擬送葬軍陣的陶俑群,卻在2000多年後被人們發現了。1965年在陝西鹹陽楊家灣,一座相傳是漢丞相周勃的墓地附近10個土坑中,出土了彩繪陶俑2500件以上,其中40%的陶俑身上披著鎧甲,雖式樣不同,但都塗成黑色,上面再用紅色或白色區劃出片的細部。這組陶俑正是象徵身著披玄甲的軍隊,它形象逼真地向我們展示了古代金盔鐵甲武裝起來的軍容。

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在多處漢代遺址上發掘出許多鐵甲片。經專家考證,那個時代的鐵甲正逐步由粗陋到精緻,經歷著一個更新變革的過程。原來是用較大的長條甲片編製成“札甲”,雖編制簡便,但活動不便,後改用小片甲片編製成“魚鱗甲”,作工更加細緻。從保護部位上,由僅保護胸背的形式增加有保護肩臂的“披膊”及保護腰胯的“垂緣”。出土於呼和浩特的一領西漢鎧甲就是帶有“披膊”和“垂緣”的札甲,全甲共有600多片甲片編成,重11.1公斤,而出土於河北滿城西漢劉勝墓的一領鎧甲則是帶有“垂緣”的“披膊”和“魚鱗甲”,全甲共由3008片甲片編成,總重20.2公斤,其制工異常精美。

西漢以後,甲片的基本形制和編組方法基本固定,變化不大,通常是選用搓得比較精細的三股麻繩編綴。其編綴方法大致是先橫編後縱聯,橫編時由中心一片向左右編綴,縱聯時由上而下,所以編成的鎧甲一般是上排壓下排,前片壓後片。在需要活動的肩、腰胯等部位,則採用左右橫向固定,上下縱向活動編綴,就是將編組的繩索留有可供上下活動的長度。這種活動編綴的甲片,編時則需要下排壓上排,整個鎧甲的編綴方法簡單而有規律,便於及時修復。

漢代鐵甲不僅在編制工藝上日益精湛,而且鐵甲的鍛造技術也不斷提高。據專家測定,西漢鐵甲片表面為鐵素體的退火組織,中心部位的碳含量很高。所用材料是塊煉鐵,鍛打成鐵甲片後,再退火,表面脫碳,使煉就的甲片不僅堅硬而且富有韌性。不僅如此,漢代鐵甲的生產量也很大,能夠達到軍隊兵員一人一領的程度。據《東觀漢記》載,劉盆子率20萬人馬向劉秀投降時,在宜陽城西堆積的鎧甲,就像熊耳山一樣高。三國時期,上好的鎧甲都是用“百鍊鋼法”鍛造的。諸葛亮曾下令製造“五折鋼鎧”。這種“五折鋼鎧”是選用反覆選打五次的鋼片鍛造而成的。據說諸葛亮還監造過一種名叫“筒袖鎧”的鐵甲,選料精良,製作考究,流傳幾百年。這種鎧甲不僅能抵禦一般的鋒矢,甚至連“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人”。可見其防護功能之強。

南北朝時期,隨著重甲騎兵的崛起,適用於騎兵裝備的“兩當鎧”極為盛行,逐漸成為鎧甲中的重要類型。所謂“兩當鎧”是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組成,因為它的形制和服飾中的“兩襠(liǎngdāng)”形狀相似而得名,兩襠古代指背心。這種鎧直到隋唐仍很盛行,唐代還盛行“明光鎧”。據《唐六典》記載,唐朝的甲制共有13種,其中明光鎧、光要鎧、細麟鎧、山文鎧、烏錘鎧和鎖子甲都是鐵制的。“明光鎧”的前胸和後背各有一面像鏡子一樣的金屬圓護心,太陽照射時即閃閃發光,因此得名。鎖子甲是一種用鐵鏈銜接,互相密扣,綴合而成衣形的鎧甲。這種甲穿起來柔和便利,比大型堅甲輕鬆。為適應步兵野戰的需要,在唐代供步兵使用的步兵甲有了很大發展。據《通典》所記,當時每隊戰士有60%的人裝備有鎧甲,而漢代軍隊披鎧甲的士兵僅占總數40%。這種步兵甲的基本形制是:身甲前後片在雙肩上用帶聯扣,兩肩所覆披膊作獸皮紋,腰帶下垂有兩片很大的膝裙,上面疊綴著幾排方形的甲片。宋代的“步人甲”就是由這種鎧甲演變而成的。唐代的甲雖然種類繁多,式樣各異,卻主要供騎兵穿著,戰馬一般不披甲,這樣在作戰時騎兵機動性大,以輕捷快速而取勝。另外,唐代制甲,還講究外觀華美,往往塗上金漆或繪有各種花紋。唐太宗李世民還是年輕將領時,曾身披金甲,陳鐵騎1萬人,甲士3萬人,在太廟前舉行凱鏇禮。那時儀仗典禮等隆重場合下都有金盔銀甲的壯觀場面。唐代大詩人杜甫曾寫下“金鎖甲、綠沉槍”的詩句。宋代大詩人陸游的《出塞曲》也有“三軍甲馬不知數,但見銀山動地來”的名句,形象地描繪了眾多兵士身著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像銀山一樣爍爍發光的壯觀景象。

宋代鎧甲有鋼鐵鎖子甲,黑漆順水山字甲,明光細網甲,明舉甲,步人甲等。還有一種十分堅精的鐵甲——一瘊(chóu)子甲,是青堂(今青海省西寧市附近)羌族人民製造的。這種甲柔薄堅韌,甲片呈青黑色,光亮得可以照見毛髮。當時有人做過一個試驗,在50步以外用強弩射擊,結果任何強有力的弩箭射都不透這種甲,其中只有一支箭射入,經檢查,原來這支箭是射在穿帶子的小孔里,射進的鐵箭頭竟被甲鐵碰得反捲起來,可見其堅硬程度是相當高的。這種鐵甲,是用冷鍛法加工出來的。當甲片冷鍛到原來厚度的三分之一以後,在它們的末端留下像筷子頭大小的一塊不鍛,隱隱約約像皮膚上的瘊子,所以叫“瘊子甲”。鎧甲發展到宋代已經非常完善並形成了一定的制度。

在我國古代,鎧甲是軍隊的主要防護裝備,所以它的生產一直由國家控制。唐代專門有生產鎧甲的“甲坊署”;宋代設有南、北作坊。據《宋史·兵志》記載:一套鎧甲總重量為45至50斤,有1825枚甲葉,需要花費120個工作日才能做成。可見那時生產一副鎧甲是相當花費工時的,首先要把鐵鍛打成甲片,此間需要經過打札、粗磨、穿孔、錯穴、裁札、錯棱、精磨等多道工序,然後再用皮條編綴成整領鎧甲。鐵甲雖然防護能力很強,但份量很重,兵士穿上全套盔甲,再加上隨身攜帶的必需用品,負重足有百斤以上,再拿著兵器行軍作戰,其負荷之重,操勞之苦是難以想像的。可以使我們聯想到古代邊防士兵武裝得像鋼鐵機器人一樣,艱難地守衛著邊關的情景。除此之外,鐵甲還有一個缺陷是帖近身體的一面也十分堅硬,常常會磨傷皮膚。宋朝時,在鐵甲內面襯上綢里,後來又在甲衣內穿上絮有棉花的“胖襖”,以防止磨傷皮膚,“胖襖長四尺六寸,裝棉花絨二斤,褲裝棉花錢半斤”。戰士穿上棉襖棉褲,外罩鐵甲衣,若是在冬天寒冷的地方,既保暖又保險,可算是享福了;可若是在炎熱的夏季騎馬作戰,真如身陷蒸籠一樣,整天浸在汗水裡,還常常生虱子,甲士辛苦之極矣!身穿鐵甲的將士行動十分不便,上下馬都靠別人扶持,在皇帝、要臣面前無法行跪拜禮,只能拱手作揖致禮,所以軍禮規定“介冑不拜”。

為了減輕甲的重量,又不降低其防護能力,唐代以後出現一些輕型鎧甲。

《水滸傳》中有一位金槍班教師徐寧,他家中藏有一副價值萬金的雁翎甲,後來被鼓上蚤時遷盜走了。這副雁翎甲是用雁翎根聯綴而成的,可以抵禦輕武器的斫、刺。元世祖忽必烈征討乃顏時,曾賞賜給洪俊奇一副雁根甲。這種甲份量輕,防護效能又好,但是成本昂貴,只能供極少數將領著用。用來裝備部隊的輕型甲主要有氈甲、絹甲、綿紙甲,其中又以紙甲使用較多。唐懿(yì)宗時,河東節度使徐商發明紙甲,據說堅固異常,猛箭不能射穿。1040年,北宋曾造紙甲3萬副,分發給陝西防城弓手使用。明代中葉,戚繼光領兵在東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寇時,令士兵穿著綿紙甲。這種甲份量雖輕,卻能有效地防禦鳥銃(chòng)鉛子,特別適合在我國南方地區作戰使用。

明清兩代,軍用鐵鎧不僅製作精良,而且非常注重輕便。皮甲已完全被廢棄,多用鋼鐵製作網甲,也叫鎖子甲。比較盛行的有護衛上身及兩膀的鋼網衣,護衛下體的鋼網裙或鋼網褲,以及護衛手腕和腳的鋼網腕、鋼網靴。清代的鎧甲分為胸馬甲、腰甲、腹甲、腿甲四項,無論從製作工藝,還是從外觀裝飾上都較前有較大進步。清高宗弘曆的御用鎧甲至今保存在故宮博物院。這領鎧甲異常精美華貴,全甲由八個部分組成:銅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銅鏡、戰裙、戰靴。甲衣上內襯鋼片、明哈片、玳瑁(dàimào)邊,戰袍上密綴銅星,式樣別致,具有民族特色。那時還十分流行一種戰袍,袍外繡各式圖案,裡面裝飾許多半圓體凸形小銅星,排列有序,肩上加置銅條,袍里則聯綴甲片,其質堅厚,可抵禦矢鏃及鳥槍丸彈。這種戰袍,柔和貼體,藏而不露,很受將士們歡迎。清代中後期,一方面由於火器的不斷更新,鎧甲的防護能力相應地下降;另一方面,清政府日益腐敗,軍備鬆弛,使得軍隊中鎧甲徒具形式,只在操練、秋閱或儀仗中使用,以示雄武。後來西式操練的推廣,鎧甲才正式退出戰爭舞台,結束了它幾千年的戎馬生涯。

兵器篇 胄

[解釋]1.古代稱帝王或貴族的子孫。例如:貴胄。

2.古代打仗時戴的保護頭部的帽子。例如:甲冑。

這裡講當作護具使用的胄

後世也叫做盔,其形制如帽,用以防護人或馬的頭部。商、周時期,旨多由青銅所鑄制;到了春秋時期,胄卻多以皮革製成,其工藝方法與甲的製作基本相似,即由甲片編綴,每個胄所用的甲片數並不相同,胄一般中有脊樑,下有垂緣護頸。它的進一步改進發展,就是出現了鐵胄,但這已是在戰國時期了。

胄盛行於商周時期。周代銅胄是整塊范鑄,左右兩側向下延伸形成護耳,有的在周邊寬頻上凸出一排圓泡釘,造型樸實。青銅胄至漢代衰落,並最終為鋼鐵製品所取代。胄與皮製的甲合稱甲冑,是重要的防衛兵器。目前出土最早的銅胄為商代青銅胄,皆用青銅整體範鑄,飾有獸紋——

中國古代將士防護頭部的裝具。又稱兜鍪、頭鍪、盔等。由於它常與護體的鎧甲配套使用,所以“甲冑”一詞成為中國古代防護裝具的統稱。在新石器時代,胄多用藤條或獸皮粗製而成。進入青銅時代,除繼續使用皮胄外,開始使用青銅鑄造的胄。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青銅胄是河南省安陽市出土的商朝製品。胄面上鑄有虎紋、牛紋及其他圖案,胄頂豎有裝纓的銅管。西周時期的青銅胄,在北京有實物出土。春秋戰國時期的皮胄,以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為典型代表,由18片髹漆皮甲片編組而成,上有脊樑,下有垂緣護頸。鐵質的護頭裝具,時代最早的是河北省易縣燕下都出土的戰國晚期製品,用89片鐵甲片編綴而成。從秦漢時期開始,軍中普遍裝備鐵兜鍪。在兜鍪後部,常垂有護頸的部分,稱為頓項。唐朝以後,頓項常用輕軟牢固的環鎖鎧製成。宋朝以後,兜鍪又多稱為盔。直到清末,鐵盔仍是軍隊中裝備的護頭裝具。

胄是一種用來防護頭頸的裝具。在我國古代,人們通常把護衛身體其他部位的裝具稱為甲,而把護衛頭部的單獨叫作胄,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冑”一詞便成了中國古代防護裝具的概稱。胄是先秦時期的稱呼,戰國時稱為“兜鍪(móu)”,北宋時稱“頭鍪”,宋以後又多稱“盔”。

傳說在上古時代,原始部落之間的戰爭中,蚩尤部落最先發明了防護頭部的裝具,並在頂部裝上獸角,既能護頭,又可觸人,具有雙重戰鬥性能。新石器時代的胄,多是用藤條編制或用獸皮製做的,有些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使用藤胄、皮胄。後來,人們開始使用皮革制胄。曾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戰國初年的皮胄,用18片皮甲片編綴而成,中有脊樑,下有垂緣護頸。這種皮胄是殷周時期皮胄最典型的代表。

青銅胄在殷代也已開始使用。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青銅胄是河南安陽出土的殷代製品。1934~1955年,梁永恩先生在安陽侯家莊1004號殷墓中,發現了140多頂銅盔。這些銅盔形體近似,都是整體範鑄而成,重2~3公斤,高15厘米,底寬18厘米。不少銅胄的正面鑄有獸面紋飾,額部中心線是扁圓形的獸鼻,大大的獸目和眉毛在鼻上向左右伸展,與雙耳相接,圓鼻下是胄的前沿,在相當於獸嘴的地方,則露出將士的面孔,顯得十分的威嚴。胄的頂部有一向上豎起的銅管,用以安插纓飾。胄的表面打磨光滑,獸面等裝飾圖全都浮出胄面,大部分鑄成虎頭狀,外觀雄武,所以古代稱頂盔披甲的將士為“虎(bēi)”之士。胄的內面仍保留著鑄造時的糙面,可以推測當時胄內一定還有柔軟的織物作襯裡。西周時的銅胄也是整塊范鑄。左右兩側向下延伸形成護耳,有的在胄沿寬頻上凸出一排圓泡釘。從出土的周胄來看,造型樸實,不像殷代胄那樣裝飾華麗怪譎

戰國時期,鐵制的護頭裝具隨著鐵兵器的發展應運而生,由於它的外形很像當時的飯鍋——鍪,所以開始時被稱作“兜鍪”。1965年,在河北易縣燕下都一座古墓中出土的鐵兜鍪,是我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一件。它是用89片鐵甲片編制而成,全高26厘米。從頂部開始一層壓一層編綴,自上而下共七層。整個頭部裹護嚴實,僅留面孔部分。式樣簡單,沒有特別的裝飾。秦漢以後,鐵兜鍪成為將士護頭的主要裝具,在兜鍪的後側,常常垂有保護脖頸的部分,稱“頓項”。唐代以後,“頓項”又常用輕軟牢固的環鎖鎧製成,以便於頸部活動。南北朝的兜鍪,額前伸出沖角,兩側增加護耳,這種形制和結構一直保持到隋末。據說,13世紀蒙古首領鐵木真率領騎兵西征時,剽悍的蒙古騎兵,身披鐵甲,頭戴一種樣式奇特的鐵盔,面部有一個碩大的船錨形護鼻器,手持明刀快斧,騎著高頭大馬,那樣子十分猙獰可怖。剛入侵印度時,人們以為魔怪降世,驚駭之狀不亞於我們現今對外星人的驚奇和恐懼。唐宋以後,兜鍪改稱為“盔”,但其形制和結構基本保持了南北朝時期的風格。這種鐵制的頭盔,作為我國古代軍隊中普遍裝備的護頭裝具,一直使用到晚清。明代的頭盔大體上承襲了宋以前的遺制,有所改進的是御林軍使用的鎖子盔,鐵缽的形制像一頂便帽,下沿內裝鎖子鋼絲網,盔高8寸多,網長1尺左右,網環極為細密,而普通士兵著用的鐵盔比較簡單,沒有什麼裝飾,鐵缽高大,眉庇較寬,整個盔面下寬上窄,呈尖塔形。軍官用的鐵盔,上面雕刻有龍虎圖紋,有的還用金銀鑲嵌,盔上有管,可插貂纓。隨著火器的發展,鐵盔的形制漸趨輕體化。到清代末年,西式鋼盔傳入中國,成為步兵通用的防護器具,但其形制已與古代兜鍪大不相同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步兵作戰裝束是迷彩服和鋼盔,古老的鐵甲已列為歷史遺蹟,胄卻以另一種嶄新的面貌在現代戰爭中發揮效用。

兵器篇 殳

shū

古代的一種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無刃。

又叫做杵、棓等。是棍棒類打擊兵器,主要裝備於徒卒。受大致由竹木製成,兩端套有銅帽和銅鐏。春秋時期,殳仍是常用兵器之一。城濮之戰時,晉軍可能因兵器不足,故臨戰前“遂伐其木,以益其兵”。臨戰伐木為兵,以削木為殳的可能性較大,因為殳是木製兵器,易制且實用。從這一史料判斷,至少在春秋前期,在某些國家中殳的使用還是較普遍的。70年代初考古發掘的長沙瀏城橋一號楚墓出土兵器中,有木製殳,亦可證明殳在楚國也是常用兵器之一。需要附帶指出的是,過去學者都認為“殳無刃”,如《考工記·廬人》貿公彥琉:“殳,長丈二尺,無刃,可以擊訂人。”這已為考古發現證明是不正確的。如春秋晚期,在南方的楚、隨、吳、蔡諸國就出現過一種帶鋒刃的殳。它在積竹柄的頂端裝有一個呈三棱矛狀的銅殳頭和帶有尖刺的銅箍,既可以刺殺,也可以砸擊,是威力頗大的一種兵器——

文獻記載

殳,以杖殊人也。——《說文》。段注:“杖者,殳用積竹而無刃”。毛傳:“殳長丈二而無刃是也。殊,斷也。”

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於兵車。——《周禮》

授旅賁殳。——《周禮·司戈盾》

執殳而立於道左。——《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詩·衛風·伯兮》

兵器篇 諸葛弩

歷史悠久的中國在幾千年的歲月中,一直處於科技發展上的領先地位,在武器的製作方面,出現了一種加強型的弩弓。這種弩弓之所以被稱為諸葛弩,是因為人它是由三國時代西蜀的丞相諸葛亮發明的。諸葛弩是一種具有極高機械技術和工藝水平的先進武器,箭矢用鐵製造,矢長八寸,謂之元戎,可以同時發射出十支弓箭,這使得一支裝備有諸葛弩的部隊提供了幾倍於普通弓箭部隊的強大火力支援,更加容易瓦解敵軍的陣形。同時發出多支弓箭的優勢使得命中的機率提高,對操作者也沒有太高的要求。

相類似的武器在一些歷史文獻中普遍出現,即使是西方的軍事歷史書籍中都有提到它的存在,據說野蠻民族在獲得了損壞的諸葛弩時,由於不懂得製造原理無法成功修復,只好將他們再次遺棄。在同一時代,諸葛弩是強大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遠程武器。歐洲人直到公元十世紀才創造出製作簡單、使用時需要花費較多準備時間的弩弓。諸葛弩是古代中國科技領先的標誌之一——

諸葛連弩是中國歷史上最神奇的兵器,它能在十秒鐘內連射十支弩箭,快時能達到12支。中國邊遠省份至今仍有人使用,在中日戰爭中,就曾有人在內地省份見過這種武器。

與其他弩相比,連發弩的力量較小,主要用於開闊的阻擋敵人進攻或是防守,箭頭通常蘸毒。一支百人部隊,可以在短短十幾秒內,射出上千隻箭矢,在那個冷兵器時代,不得不說是一件極具震撼力的事情。

其他搏擊術 柔術

1—柔術起源於公元2000年前古老的印度,通過中國進入日本,在那裡古代的武士們將它發揚光大,創造出“柔術”,意為“以柔克剛”之術。

柔術從其淵源來看,它與中國的武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最早對柔術的定義出現在日本的古籍《拳法秘書》中:今世所謂之柔術也,於《武備志》中稱之為手搏。在日本開始有此事,是近世有陳元斌者,來我國寓居江戶淺府的國正寺,另有浪人福野七郎右術門、磯貝次郎左門、三浦與次右衛門者,同寓居該寺住在一起。元斌說:大明有擒人之術,我雖不懂此術,然常見之。上述三浪人聞其術,便自己鑽研磨練,後便能善其術。盡柔之和語始於上述三人傳之四方。

此術之理是持之以柔,不與對手爭先,不急於求勝。要修虛靜之心,見物不妄動,遇事在沉著冷靜而不浮躁。能做到沉著,則需要用調息法。

國昌寺文書中也有關柔術的歷史記錄,陳元斌於日本寬永三年至四年(1626-1627)居於江戶西久保國昌寺。在該寺文書舊記錄中,記載了陳元斌當時傳授柔術的經過。後國昌寺遭火滅,很多文稿手跡均被焚,劫後留存有關柔術舊記錄。

《拳法秘書》將元斌拳法同道家哲學結合,使其系統理論化,從而構成獨特而鮮明的“拳道”思想體系(陰柔之氣)之道家拳法。這在具有傳統“禪儒”思想“禪武”天下(陽剛之氣)的江戶時代,是劃時代的革命理論。

《拳法秘書》的“拳道”系統理論,在當時東亞漢字文化圈的武文化中,亦是位列前茅的。即使在清代早期,拳法的文字理論化,亦要到十八世紀七十年代。

大明擒人之術衍生的柔術,其取名最可能來自東亞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兵書《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中,強調要“活著(捉)朝天,而其柔也”。“活捉”就星擒之意,“朝天”就是摔跌之意,“柔”就緊柔制剛之意也。

以柔制剛只是戰術性技法,而《拳法秘書》的“持之以柔”,則緊規律性的柔之“道”,去指導以柔制剛的“術”。因此,《拳法秘書》很可能是在陳元斌的《老子經通考》出書之後寫成,因為德川幕府的江戶時代,是尊儒抑道,陳氏之書特為日本人了解老子思想而作。

根據日本佚名作者的《拳法秘書》中,提到“近世有陳元斌”,史料登實應是德川家光時期(寬永三年五月入謁家光,見圖A2-2-2),而提到“今世所謂柔術”,則是德川家綱時期。著書的年月可能在陳氏的《老子經通考》成書(1670)之後和日本哲學大師貝原益軒的《和事始》(1683)引用《拳法秘書》之前,推斷似在十七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大約早於清代乾隆年間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一個世紀。

2—柔術,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一朵藝術奇葩,它正式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成熟於隋代,唐代進入宮廷,漢代百戲曾經一度鼎盛.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正式命名為雜技柔術.她與中國的戲劇藝術一樣,門派,品種繁多,民族文化底蘊深厚.

柔術,作為雜技家族中一個傳統項目,被譽為超越極限的人體藝術,其中蘊涵著中華民族對圓文化的理解.柔術人體攝影,在國外早已司空見慣.人體模特的身體柔韌性幾乎成了定義模特專業程度的標準.具有極好柔韌性的柔術模特一直是西方專業攝影師追求的對象且價格不菲.如今的網路可謂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但關於柔術的系統知識卻是鳳毛麟角.擺在書店門口推銷是形形色色的瑜伽教程,而翻遍書店的每一個角落,卻肯定看不到柔術兩個字,這也是我們鼓吹髮揚光大柔術的一個原因吧.

中華柔術,以驚,險,奇,美著稱於世,成都軍區戰旗雜技團出訪美國,震驚好萊塢,令史匹柏為之動情.

中華柔術,本質上有別於瑜伽運動,不求奇巧,但求精美.舉手投足之間,纖纖軟體,剛柔相濟,寓動於靜,極至精美於毫釐之中.柔術之藝術精神亦有別於舞蹈,情感不張揚於表演之中,寓意超越於形體之外.頗有點類似中國太極拳的意境.柔之渾圓之中,含蓄著力量;軟而不屈,堅韌十足.險中求穩,動中求靜.沉默的毅力之間,掩飾不住的智慧和超越.盡顯我中華民族的精神和追求.

其他搏擊術 空手道(karate)

空手道

karate

空手道,是由距今五百年前的古老格鬥術和中國傳入日本的拳法揉合而成的。那時,在硫球上層階級間,暗中參考中國的拳法創出了獨特的唐手,即最初的-空手道。而在-唐手-之前,已有-那裡手-和-首里手-兩種名稱是根據地域分別的,成為現今空手道各流派的淵源。からてどうKarate空手道

空手道(からてどう/Karate)是一種發祥自琉球的武術。空手道原稱作唐手,含有“源自中國的武術”的意思。空手道源於中國古時候的少林武術,但這種講法沒有確切的法律根據。

名稱由來

空手道的日文からて可以分成兩部份來看:

から:漢字為“空”;這個字的解釋有二:一為空,空手,手無寸鐵;Kara亦可解釋做"唐"的意思,唐者,唐朝也,唐代中國進入盛勢,唐人即是中國人.故karate亦可解做唐手,即中國的手技也.但因子十年前日本統一Karate為空手,故其漢字(kanji)亦廢用唐手此名.

て:即手。

除了空手,唐手這名稱外,此武術亦曾被稱為琉球手.琉球是在中國清代時進貢給中國,位於日本南面的一個小國,當地人民常往中國,某些拜師於武館後返回琉球.後來,日本占領琉球,改名為沖繩,同時亦執行禁武,禁兵器令.但當地民眾仍群起反抗,他們以學自中國(當然有加入琉球本身)的武術,甚至加上用作生活的工具(如打禾用的雙截棍,撐船用的槳嚴加反抗.此種用以反抗,戰鬥的武術當然是以殺人為目標.

由於空手於琉球不同地方發展,同時亦發展出三套基本勢法-一為那霸手,一為首里手以及泊手等.

後來,此武術流入日本,經過發展分流,漸成現今的空手道

1922年5月沖繩尚武會會長、船越義珍赴東京,在文部省主辦的體育展覽會上表演唐手以後。唐手就在日本迅速普及。1935年船越義珍大師出版了《空手道教學方式》一書,唐手正式改名為"空手道"。空手道發展到了現代已與其他一些運動一樣成為一項育比賽項目。自從1970年成立了"世界空手道聯盟",並舉辦了第一屆世界空手道錦標賽。當前空手道正式的國際組織為世界空手道聯盟(WKF),正統空手道主要有松濤館流和道流、剛柔流、系東流四大流派。世界空手道聯盟的型(套路)的比賽標準僅以松濤館等四大流派的指定型為標準。

「空手道」可追源自大約五百年前的沖繩琉球開始。當時中國與琉球往來交流頻繁,中國拳法傳入琉球,並發展成當地武術,稱為「唐手」。由於長期受到禁武令的影響,「唐手」一直只能秘密地進行傳授,直止到公元一九O五年才公開成為普及的武道。到公元一九三五年因「唐手」名稱含有中國的意思,加上「唐手」與「空手」的日語發音相同,才被日本改為「空手」成為日本的武道。

空手道在「唐手」的階段時,因中國武術傳入的年代不同,以及戰鬥風格的不同,而分為三大系統;為「首里手」、「那霸手」與「泊手」。「首里手」以直線攻擊且大動作為主,並包含掃技與摔技,適合中距離的戰鬥,為一古老之流派,後以「松濤館(流)」為其代表。「那霸手」以防守且小動作為主,並包含擒拿技與投技,適合近距離的戰鬥,接近近代之中國拳法,後以「剛柔流」為其代表。關於「泊手」有一說法是中國福州安南至琉球之中國人所傳授的拳法,與「首里手」及「那霸手」並無直接的關連,目前日本沖繩「劉衛流」空手道與「泊手」有密切的關係。而另一說法是「泊手」為綜合著「首里手」與「那霸手」兩派之優點的。

以上所述三大派系「唐手」,當中「首里手」與「那霸手」後來再進一步發展成為傳統空手中的「四大流派」。其中「首里手」之代表人物船越義珍先生(公元一八六八~一九五七)在其恩師糸州安恆先生過世後,於公元一九二二年第一位開始將空手從琉球傳入日本本土,因船越先生雅號[松濤],其空手即被稱為「松濤館空手」(或松濤館流空手)。而「那霸手」之代表人物宮城長順先生(公元一八八八~一九五三)在其恩師東恩納寬量先生過世後,於公元一九二八年在日本京都以「三戰」型為剛之型,「轉掌」型為柔之型命名,設立「剛柔流空手道」。繼「松濤館」與「剛柔流」之後,摩文仁賢和先生(公元一八八九~一九五二)於公元一九二九年在日本大阪以其兩位恩師之名,糸州安恆之「糸」與東恩納寬量之「東」命名,「糸東流空手道」。另外「和道流空手道」則是由「神道場心流柔術」師範,兼向船越義珍先生學習「松濤館空手」之大冢博紀先生於公元一九二九年設立「和道流柔術拳法」(或和道流空手道)而創立。直到今日松濤館、剛柔流、糸東流及和道流統稱為「四大流派」。

手足並用戰勝對方的日本格鬥技術。這種格鬥動作在比賽時不準擊中對方身體,必須在擊中對方前的一瞬間停止,否則為犯規。14世紀中葉,中國少林拳傳到琉球群島,後傳至日本各地。20世紀30年代,日本成立了空手道研究會。1966年成立了全日本空手道聯盟。由於一些愛好者積極向世界各國推廣空手道,1970年成立了世界空手道聯盟,並舉行了第一屆世界空手道錦標賽。

空手道的基本進攻技術分為手技和足技。手技是擊、打,足技是踢。擊又分為拳擊、平拳擊、指擊和掌底擊。打分為拳打、掌劈、平掌打和臂打等。踢分為腳尖踢、腳掌踢、腳踵踢、腳外側踢和膝撞等。另外還有頭擊、肩擊等技術。運動員根據對方身體姿勢和動作變化,使用上述基本進攻技術,向對方頭部、顏面、頸、胸、腹、背等部位進攻,但不準直接擊觸到對方身體。擊和踢都可以採用直線、螺鏇和弧形等進攻形式。擊又可分為單手擊和雙手擊,踢也有單腳踢和雙腳起飛踢等方式。把這些複雜的擊、打、踢動作交織在一起,就構成了巧妙的進攻技術。針對上述各種進攻方法,也有各種不同的防守方法,如弧形防、鏇形防、合掌防、掌劈防、交叉防等。空手道比賽分個人賽和團體賽。比賽時,主裁判1人在場上,副裁判4人在場外四角執行裁判工作。運動員著空手道服(同柔道服),赤腳,一方系紅腰帶,另一方系白腰帶。比賽場地8米×8米。比賽時間一般為2分鐘。任何一方運動員在2分鐘內用手擊、腳踢對方的面、頸、胸、腹、背等部位(不得接觸,保持一定距離),經裁判判定為正確而有效,則得一分,為勝利。如未擊或踢至規定部位,根據技術高低、精神和態度好壞等來評定勝負。有嚴重犯規行為者,即取消其比賽資格。

空手道,是由距今五百年前的古老格鬥術和中國傳入日本的拳法揉合而成的。那時,在硫球上層階級間,暗中參考中國的拳法創出了獨特的唐手,即最初的‘空手道‘。

而在‘唐手‘之前,已有‘那霸手‘和‘首里手‘兩種名稱是根據地域分別的,成為現今空手道各流派的淵源。

1922年5月沖繩尚武會會長、船越義珍赴東京,在文部省主辦的體育展覽會上表演唐手以後。唐手就在日本迅速

普及。1935年船越義珍大師出版了《空手道教學方式》一書,唐手正式改名為‘空手道‘。

空手道發展到了現代已與其他一些運動一樣成為一項育比賽項目。自從1970年成立了‘世界空手道聯盟‘,並舉辦了第一屆世界空手道錦標賽。當前空手道正式的國際組織為世界空手道聯盟(WKF),正統空手道主要有松濤館流、和道流、剛柔流、系東流四大流派。世界空手道聯盟的型(套路)的比賽標準僅以松濤館等四大流派的指定型為標準。

一、松濤館流

松濤館流的創始人即為現代空手道始祖船越義珍(1870~1957),該流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手道流派。松濤館流空手道系空手道中的所謂“南舟北馬”中的北派功夫。松濤館流空手道共有26個規定型(套路)。其技術特徵為大開大闔,動作走直線,多用弓步大馬,注重腿法運用,是剛猛型空手道的典範。類似中國武術中的北派少林拳。因為其動作幅度大且簡潔深受歐美空手道愛好者的喜愛,在世界空手道強國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等空手道的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隨著空手道運動的全球化,剛猛直接的松濤館流空手道的優勢則更為明顯。

該流派的代表團體有日本空手道協會(JKA),國際松濤館空手道聯盟(SKI),國際松濤會(ISKF)等數個國際性聯盟及松濤會、松濤同盟會、松濤館、松濤聯合會、三田會、稻門會、拓空會等。其中JKA是日本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具規模的空手道流派團體。目前全世界共有80餘個國家地區的空手道團隊加盟JKA,每兩年舉行世界比賽。該團體由船越義珍所開創,於日本昭和23年正式成立,日本文部省於昭和33年4月10日正式登記認可的公益社團法人。

二、剛柔流

剛柔流空手道的創始人是宮城長順。宮城於明治21年出生於琉球,14歲加入那霸手名師東恩納寬量的門下,18歲赴中國福建省,學習中國拳法。歸國後將獨特的技法系統化。該流系“南舟北馬”中的南派功夫,受系統來自南少林拳白鶴門。其流派的名稱就來自白鶴門流傳秘書《武備志》中拳八句中的一句“法剛柔吞吐身隨時應變”因此得名剛柔流。該流派空手道有明顯的南拳特色,以小架三戰步、貓足立為主,講究剛柔並濟。在修行時注重“氣”、“息”、“體”的鍛鍊。剛柔流共有13個規定型。

剛柔流的代表團體有全日本空手道聯盟剛柔會,世界剛柔流空手道聯盟,剛柔館,剛柔聯盟,正剛會等,該流派在東南亞地區有相當大的影響,也是最早傳入中國的空手道流派之一。另外要注意的是目前世界上另一大空手道體系即全接觸式硬式空手道的代表-極真會的創始人大山倍達即是日本剛柔會開祖山口剛玄的弟子曹寧柱的學生。

三、和道流

和道流空手道的創始人為大冢博紀,大冢博紀出生於明治25年。6歲起學習柔道。於大正9年到船越義珍的明正塾學習空手道及日本神道揚心流柔術。大正13年,在皇居濟寧館道場舉行的舞蹈演武會中參加琉球唐手術表演,大冢博紀表演自創的“唐手術亂取形”(現代空手道中的約束對打),以及“捕短刀”、“捕真劍白刃”博得好評。以此為契機,大冢博紀在昭和8年5月創設“和道流”即將空手道與日本柔術合而為一的意思。該流派受到“神道揚心流”柔術的影響頗深,其中“

別”、“流”、“押”、“引”、“入身”、“轉身”等更是柔術的技法特徵。和道流最具特色的是格鬥技術,是極少數在格鬥中能體現流派特徵的空手道,該流派出現了許多空手道格鬥比賽冠軍。同時該派空手道也屬松濤館一系因此在套路上深受松濤館流的影響,但也有自身的特色。

和道流空手道的代表團體有全日本空手道聯盟和道會,世界和道流空手道聯盟等,和道流最大勢力是在日本的大學和學校,以東京大學、東京農業、明治、日本、立教、日本齒科、東京工業、東京外語、北海道、熊本工業、福岡等高校體育聯盟中空手道強校為中堅力量。現任全日本空手道聯盟事務局長荒川通就是和道流的代表人物之一。

四、系東流

系東流的創始人摩文仁賢和生於明治22年琉球首里市,13歲時成為首里手名家系州安恆的嫡傳弟子,20歲時投入那霸手名師東恩納寬量的門下。後又學習了松村派、新垣派等空手道更學習了空手道以外的日本古武道器械。摩文仁賢和於昭和3年上京,在到達日本本土的琉球唐手家中,完全學會首里手和那霸手的僅摩文仁一人而已。

昭和9年摩文仁賢和在大坂開設養秀館道場,以自己兩位恩師名字的開頭各取一字當成流名,成為系東流。系東流的特點是以“守、破、離”三字來總結,即對型的忠實遵守而後套用最後獨立,以此獨特的方法來修行空手道。

而且系東流空手道極其重視空手道精神的修養,開祖摩文仁賢和極強調系東流空手道為“君子的拳”是為修行圓滿的人格和崇高的人生目的而進行空手道修行。系東流空手道一共有47個規定型,是四大流派中規定型最多的,也是排選手代表日本參加世界空手道比賽中型比賽最多的流派。系東流的型是其流派的一大特色。

系東流的代表團體有全日本空手道聯盟系東會,世界系東流空手道聯盟,林派系東流、正氣會、修交會、修道會、聖心會、明武會等。自1989起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級空手道比賽。

五、極真流

極真會館是由大山倍達於1965年於東京創立。大山倍達於1923年生於南韓的一條村莊。9歲時在其姊居於滿州的農場內,首次接觸到武術,並學習到中國南方拳法“十八手”。1938年,15歲的大山移居日本,並加入日本空軍之列,成為空軍飛行員。其時,他開始接受柔道和拳擊的訓練。後來,他跟隨松濤館空手道創立人船越義珍學習沖繩空手道。醉心武學的大山,進步神速,17歲時已取得松濤館空手道黑帶二段,20歲時更考獲四段之佳績。同時,20歲的他亦成柔道黑帶四段之高手。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軍投降。大山跟隨剛柔流空手道大師曹寧柱學習空手道,曹寧柱以其驚人的力量和精神意志而聞名,對年青的大山倍達有著極具深遠的影響。他鼓勵大山應一生獻身於武道,並建議他離開文明的人類社會去進行肉體及精神上的隱居修煉。這時,大山接觸到吉川英治之著作《宮本武藏》,他從書里學習到劍聖宮本武藏之武士道精神,自此這本著作就成為他心靈上的導師。

1947年,大山倍達參加了二次大戰後第一次在日本舉行的世界武術大賽,雖然他得到是項大賽的冠軍。但他深深體會到傳統式空手道賽例並沒有實際的戰鬥能力,他決意要發揚一種實戰式的空手道。加上他一直為未能完成三年的隱居修煉而耿耿於懷。他已立志一生奉獻於武學。為此,他決定再一次離開文明社會去完成他的心愿。這次,他選擇了千葉縣清澄山作為他提升自我的地方。為了這次狂熱的修煉,他每天練習十二小時,每天不停地在寒冷的瀑布下煉習,徒手擊碎石塊,以樹幹作拳打腳踢的鍜煉及在有刺的植物叢上作上百次的跳躍等。晚上,大山會以冥想及靜思來作心靈的鍜煉。經過了十八個月的難苦鍜煉,大山終於回到了文明的人類社會,這時他感到自己脫胎換骨,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

為了測試自身的力量和宣揚其提倡的實戰空手道,大山於1950年開始,分別與五十二頭公牛交戰,結果三頭當場死亡,有四十九頭公牛的牛角被其以空手道手刀徒手砍掉。1952年間,大山倍達遠赴美國多個地方,公開實地示範他所主張的武學。其間他將所有270個對手全部擊敗,大部份他都以“一擊必殺”的招式取得勝利。而每一場對決都在三分鐘內分出勝負。有人如此評論大山倍達的威力:“對決時,當他走近你,你就完了。沒有人能抵禦他的攻擊。如你用手臂去抵擋他的拳,你的手臂必然折斷,但如果你沒有抵擋,那折斷的必然是你身上的骨頭或肋骨。”據說,他能以拇指及食指扭曲十元硬幣,更可以用徒手手刀一連劈斷十四瓶威士忌瓶頸。正因大山倍達的驚人力量和技術,自此,人們都稱他為“神手:大山倍達”。

1953年,大山倍達在東京成立他的第一個道場。其時他正處於高峰狀態。他揉合了不同武術派系加以捨短取長,融會於自身所提倡的實戰空手道中,加上他對學生的訓練非常嚴格,奠定了極真空手道的基礎。1957年,第一所“大山”道場由Bobby

Lowe師範於夏威夷成立。BobbyLowe

熱愛武術。自幼接受教頭父親的中國武術訓練。23歲時的他,已是柔道的黑帶四段,劍道的黑帶二段及合氣道的黑帶初段。如此一位武學高手亦於1952年間,大山在夏威夷之空手道示範中,被其驚人的力量及技術所震攝,隨即與大山會面,並拜其為師,追隨學藝。而Bobby

Lowe亦成為極真會館首位“內弟子”。“若獅子”之傳統亦由此而來。極真會館每年均會選出少數精英進行100天的入室嚴格訓練。

極真會之世界性總部於1963年開始建立。於1965年於東京正式啟用。並命名為“極真”,全名為“國際空手道連盟,極真會館”由1969年起,每年主辦全日本空手道大賽及每隔四年主辦全世界空手道大賽,至今從未間斷,並以全接觸式賽例聞名於世。亦因為極真空手道的訓練嚴格,努力不懈,不屈不撓的鬥志精神。令極真派得到全球;武術界之認同。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間,極真會館在全球120多個國家都設立了分部,學員超過一千二百萬人,成為世界上最大之武術組織之一。

其他搏擊術 泰拳

泰拳,在泰語中叫做『摩易泰』,英語為『ThaiBoxing』。擁有五百多年歷史的泰拳,一直被世人視為最兇悍殘酷的體育運動。泰國拳擊術是在古代長期戰鬥的歷史中演變發展起來的。古典泰拳尚有不少極具藝術性的花形招數,這些招數不單美妙,而且實用性強,茲將其中十式照泰名原意翻譯並配上解釋,以示廣大愛好者。

1、隱士投湖(飛身頭觸)

此招為泰拳中的捨身攻擊法,一旦對方中線暴露出空隙,施技者即可跳躍至於地面平行,用自己的頭部撞擊對方的面部,可達到重創對手的目的。

2、天王擲輪(轉身鞭錘)

此招適用情況,是在一拳擊空時,借衝力鏇身以另一臂反掃敵人頭、面部,屬於捨身求功招數,接觸點是拳背或前臂部位。在運用上,這種擊法威力極大,並且常令對手在毫無防範的情況下中招,故擊倒能力很高。

3、鱷魚擺尾(反身後蹬)

『鱷魚擺尾』取義於鱷魚兇殘無比,其尾部勁力威猛,揮擺擊人時,有如千斤重錘,很有殺傷力。後擺腿可用於大意疏於戒備情況下,突然發難,令人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中招。後擺腿威力,發自施身衝力與腰腿向後方彈擺,合而成為銳利勁力,運足鏇身與出腿動作須一氣呵成,腿招才有威力。

4、牡鹿耀角(雙飛踢腿)

其方法為躍身先前足先發出一腿,或虛或實,瞬間覷準敵方守勢,即躍起揮另腿踢其頭部。此式還可以蹬腿作前奏,引敵防衛前調,而乘機躍身發高腿踢之。

5、戰象交齒(雙肘下砸)

此招是極危險肘招,能致人於死命,迎敵時以虛足亂敵意,躍高凌空舉雙肘,下砸其頭頂或前額,借身體下墜之勢,威力倍增,施發時須以身體下壓增勁,動作先起而後落,一氣呵成。

6、轉戰龍門(後抽肘法)

此招就是泰拳有名的反肘,反肘動作舒展漂亮,為歷代泰拳師善用的攻擊技術,反肘的運用,是在實戰時覷準時機,猝然轉身以此招突擊,敵若疏於防範,必受所算。所以反肘技法要旨,是出奇制勝。

7、鯰魚張刺(回手肘法)

當自己被對手夾在腋窩之下,失去身體平衡時,可以運用此招,為了成功運用肘部去攻擊對手,必須將一條腿插入對方雙腿之間,同時轉身用肘部劈擊對手頭部。

8、坐折凶僧(低身破馬)

對付喜歡經常用高掃踢的對手,可以低掃踢牽制其馬步活動,使其不敢輕易用腿,低掃踢是打擊對方用腿信念的有效腿法。

9、擊木楔(肘擊對踢)

有經驗的拳師能夠很好的把握時機,在對方以掃腿攻擊時,提肘格擋可達到攻防兼備的目的。由於肘部硬度相對比腿部高,所以成功運用此招不單可以很有效地防禦對手的腿攻,甚至可以重創對手。

10、神猴騰空(飛身膝撞)

以高掃踢虛晃對手,一旦對手後仰退避,立即轉身蹬地發動飛膝攻擊對手頭部。有經驗的泰拳師虛實兼備,不會讓對手知道自己真正的目的,一記看似兇猛的攻擊之後往往是真正的殺招——

泰拳是什麼?

何謂泰拳?有關泰拳的文獻越來越多地見諸武術刊物或泰國風土遊記中。此類文章大部分試圖介紹、評述泰拳技術或特色,遺憾的是,只能勾繪出泰拳輪廓。部分所謂專家,只顧其外表形態,不諳其精妙之處,另一部分則大力描繪其原始、粗野或灰暗的一面。

有人說泰拳不外是泰國的民族拳術,沒有什麼奧秘可言,還有什麼詳陳細說的必要?筆者以為此言差矣。任何武術所以揚名世界,必有其獨特性質及個別價值。泰拳聞名於世,有輝煌燦爛的歷史,其珍貴之處,絕非三言兩語可以盡其精華。

先要申述的是泰拳稱謂的意義。

根據歷史學家的引證,泰文中的“泰”字,有多種不同譯法,最通用的廣義有兩種:“(一)泰族或泰人,泰拳就是“泰族的獨有拳術”;(二)自由——“泰”有和平及自由之意,泰國又有自由國之稱。泰拳的名稱,因此可以解做“自由拳術”。

華人徐松石所著的《泰族童族粵族考》一書中曾徹底剖析“泰”字的含義,其結論竟是“泰”字乃“本土”或“本地”之意。這個結論雖然不能否定其他釋義,但也得到部分泰國民族學者的支持,所以,泰人說的泰拳,有可能就是指“土著拳術”。

然而,“泰”字又有另一個較偏狹的用義,極可能源出華文,音譯也可同“太’字共通。其義為“太極”“至上”之意。如果用這個意思為其命意,則泰拳名稱的真義就是“至上拳術”。在法律上,泰拳的定義頗耐人尋味,但鮮為人知。據縱橫泰國拳壇三十年的名人添汶所說:“在泰國法律上,泰拳屬於一種賭博。拳師相鬥,博取彩金,與鬥雞和鬥魚同寓一綱目。”從另一角度看,拳師竭力搏鬥,置生死於度外,豈非以性命作為賭注?所以說泰拳是賭博其實很是合理。

泰國拳風鼎盛,俗話說:“十個男人,九個打拳。”可見拳斗在泰國普遍流行的程度。雖然時代進步與社會商業化令拳壇風氣腐敗,道德淪落,惟其拳術角義精神始終不變。尤其在鄉野地區,尚武之風古今不渝。每當有寺廟盛會或重大慶典,拳賽不僅為必備的節目,而且常被列為大會的戲軸。泰人既以打拳、觀拳、賭拳為樂,換言之,泰拳就是娛樂的一種。此風由來已久。古時候王侯供養武士,讓他們角斗為戲,這和如今泰國拳迷熱愛拳賽是發自同一種追求刺激的心理。

泰拳當然是武術,而且堪稱格鬥技中的極品。技術成熟的拳師,能運用全身武器於俄頃間擊倒對手。泰拳師決勝條件是技藝、氣力、智謀及精神力量的總結合,其最高領域為機巧圓通,變化無常,而不局限於任何拳術技法或招數。可見泰拳是一門獨特、精深和完整的武學體系。

泰拳與泰族傳統文化關係密切,其宗教色彩濃厚。例如入門拜師、競技禮節及拳舞儀式等等,都有宗教藝術背景。至於泰國的古典詩劇和舞蹈藝術,其中有很多動作和細節被融會於拳術之中。如多款拳術招式和拳舞拳花,追根尋源,肯定是戲劇和舞蹈藝術。由此看來,泰拳被視為泰國的民族藝術絕非牽強,實屬極具代表性的技藝。

最後,必須討論的是泰拳本身的體育價值。撇開實際比賽一面不說,泰拳的訓練無疑是上佳的體育運動。凡是正式修煉泰拳的人,生活操行都要依循嚴謹的規律,遵從師誨,接受系統的練習程式,導致體魄堅強,反應敏捷,拳術水平才能提高。所以泰拳又是嚴格的體育紀律。而基於泰拳技術要求全面,拳師體格的發育因訓練方式而達到均衡、美觀。泰國職業拳師常被稱頌為各類運動中體形與狀態最優異的運動員,實是高度體育紀律的效果。

綜上所述,泰拳可謂集多項美質於一體,是沿革、娛樂、武學、藝術及體育的總結合。所以泰人常以其拳術為自豪。

最恰當的形容,莫如已故泰拳宗師阿贊桀一言:“泰拳乃泰國民族獨有之瑰寶。”

其他搏擊術 緬拳

緬拳原稱“鼎”,現稱為斌道。斌道即紀律之道。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緬甸人民就研習拳術,初用於戰場,後來成為民間的傳統體育項目。緬拳在對敵的搏鬥中極為實用。例如在一八二四年英緬戰爭中.英軍被緬甸戰士打得落花流水,稱他們為“極可怕的敵人”。後來英軍取得勝利,緬拳被禁止,幾至湮沒。一九三0年,塞雅山領導緬甸人民反對莢國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之後,緬拳重現活力。一九三三年@喀兵在北緬的蒙雅成立了“軍事體育會”,進行緬拳等體育訓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緬甸雖然被日本占領,但傳統的緬拳仍繼續發展。一九四八年緬甸宣布獨立後,緬拳被列入學校體育課內容和三軍體育訓練項目,並舉行了首屆緬拳比賽。此後每年國慶、春節、勞工節和工農日,政府為組織緬拳比賽。如一九七二年緬甸政府慶祝國家獨立二十五周年,特於仰光的舊馬場慶典大會中,舉行了七天的拳賽,共十五場,頗為鬨動。緬拳比賽的形式極為原始、兒乎是全無限制的自由搏擊,拳打腳踢,膝撞頭頂,無一不可。因此,拳賽多以一方拳師被擊昏、認輸、或不能續戰而結束。拳師骨折、重傷,甚至戰死在擂台的,亦司空見慣。拳師上陣,均徒手赤足,拳腕扎以布帶。被擊昏的拳師,甦醒後允許繼續戰鬥。緬拳比賽極為激烈,間中亦有傳統音樂助興。拳師喜紋身,以示威武。緬拳雖然兇狠,但拳師卻很注重武德。角斗之際,倘一方流血,另一方即停止攻擊。又若對方不支,示意暫停,對手必立刻收勢退讓,直至受創拳師同意,始行再斗。緬拳的訓練方法是以紀律為宗旨,培養高度的搏鬥技巧,以能在實戰時,發揮“變奇”之效,克敵制勝。基本的緬拳訓練大約需要三至六個月。每日從清晨開始練功,共五節,每節約四十五分鐘左右。練功內容有:1.砂包功——練習拳肘技法,以拳、肘、前臂和拳背擊打裝有碎石的砂包,甚至用頭頂砂包。2.站樁功——兩腳平開成馬步,兩手向前平舉。這種基本柱步每次堅持練習十五分鐘,以後再逐漸延長時間。這種站樁功非常艱苦,主要是增強全身肌肉和耐力。3.腿功——練習不同位置、角度和方式的踢法。如前踢、側踢、後踢、高踢、飛踢、掃踢和鏇踢等。要求踢腿後身體重心要能控制自如。騰空飛踢對方的頭部或胸部的要害後,順勢落地時還能使出臥地撩陰腿。4.磨沙功-一以手、腳用力插入沙箱,然後迅速拔出,以磨練手腳的堅硬度。5.木人功——利用不倒的木人,外包舊車胎,練習各種腿法,攻擊其頭、胸、瓜和下陰等要害部位。

其他搏擊術 散打

散打也叫散手,古時稱之為相搏、手搏、技擊等。簡單而言就是兩人徒手面對面地打鬥。散打是中國武術一個主要的表現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為主要進攻手段。另外,還有防守、步法等技術。散打也是現代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雙方按照規則,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戰術進行徒手搏擊、對抗。是中國傳統武術的擂台形式,也是中國武協為了使武術能夠與現代體育運動相適應所整理而成。

1979年散手在我國成為競技的比賽項目。在80厘米高,8米見方的擂台上進行比賽。散手比賽允許使用踢、打、摔等各種武術流派中的技法,不允許使用擒拿,不許攻擊喉、襠等要害部位;運動員分體重、穿護具在相同的條件下平等競爭。在對敵鬥爭中這些界限就沒有了,軍警對敵鬥爭就專尋對手的要害部位擊打。使用的招法也比較兇狠,殺傷力較大。

散打是中華武術的精華,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體育項目,多年來在民間流傳發展,深受人民喜愛。散打起源與發展,是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同步。它從先輩的生產勞動,生存鬥爭緣起,但又服務於此,演化至今成為華夏民族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原始社會人類為了爭取自下而上、獵取食物,長期與野獸搏鬥,學會了與野獸搏鬥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如:拳打、腳踢、抱摔等簡單的散打技術,並學會了一些野獸獵取食物的本領,如:貓撲、狗閃、虎跳、鷹翻等。

現在的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進行徒手對抗的現代體育競技項目,它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武術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套路演練形式,一種是格鬥對抗形式。散打就是格鬥對抗形式的一種。

1979年,隨著中國武術熱的再度興起,中國體委按照競技體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體委、北京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進行了武術對抗性項目的試點訓練,並於同年5月在廣西南寧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做了首次匯報表演。同年,又進行了幾次比賽。1982年制定了《散打比賽規則》,1987年,散打被國家體委批准為正式比賽項目,並設“團體錦標賽”和“個人錦標賽”賽制。現在武術散打對傳統技擊術進行歸納、整理,捨棄它們的具體形態,找出其中帶有共性的規律,即把中國各拳種門派的拳法、腿法通過規整,總結出它們的基本運動形式,經過高度抽象,確立進攻技術具有兩種運動形式:一種是直線型方法,另一種是弧線型方法。拳法以沖、摜、抄、鞭,腿法以蹬、踹、掃、擺、勾為內容,摔法則根據“快摔”的要求和“無把”的特點,主要把握“破壞重心”和“掄圈”的要點,創造出“接招摔”和“夾打摔”的方法。同時,防守技術也劃分為“接觸式防守”和“不接觸式防守”兩種。散打從比賽形式上採用了中國傳統的“打擂台”的方式,一方掉擂出局即為輸方。在競賽方法上採用三局兩勝制,先贏兩局者即為贏家。2000年首屆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湖南長沙市舉行,湖南衛視對賽事作了全程報導,這是中國武術散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國武術散打進入了專業賽制的時期。眾多散打高手登台競技,當年的散打王是來自解放軍體院的“劈腿王”柳海龍。2001年3月27日,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中國武術協會散打館拉開帷幕,比賽的直播工作在2000年湖南衛視現場直播的基礎上,採取國內各地方與國外電視台同步直播的形式進行。從2001年2月15日開始,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體育報、北京電視台、北京有線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全國180多家媒體對賽事的籌備情況進行了跟蹤報導,引起了社會各界對2001年散打王爭霸賽的廣泛關注。

通過2000年一年來的比賽,散打王爭霸賽已經在體育界、武術界尤其是散打專業隊中得到了普遍認同,廣大教練員、運動員參加散打王爭霸賽的熱情空前高漲。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報名工作業已於2月10日截止,報名隊由2000年的25支增加到40多支,報名人數由117名增加到200多名,其中很多是國內、國際比賽的冠軍。由於報名人數的大幅度增加,比賽採用單循環淘汰制。

2001年的散打王爭霸賽以北京為主賽區,在全國各大重點城市輪迴比賽的形式進行比賽,這場賽事給越來越多的人帶去新的驚喜。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整體燈光、音響、舞台包裝、武舞表演比2000年更精彩,更具有觀賞性和娛樂性,這是競技體育、時尚文化和影視藝術的完美結合,是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新的里程碑。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競賽組織方面的最大突破是邀請外國選手正式組隊參加常規比賽。這標誌著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國際化理念將由構想變成為現實。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將分為資格晉級賽、八強賽、半決賽、決賽(各級別冠軍賽)、總決賽(王者爭霸賽)、超級散打王爭霸賽等六個階段進行比賽。當年的散打王是來自北體大的“白眉大俠”“鞭腿王”苑玉寶。

【特點】

散打具有很大的攻防作用,有攻必有防,攻防是一對矛盾體,在散打中雙方總想辦法擊中對手,而不被對手擊中,運動員總是在這種條件下進行訓練的。經過長期訓練運動員掌握了散打技術,遇敵而不慌,與敵方突然襲擊的一瞬間能迅速地做出相應的防守和防反動作。在激烈的打鬥中擊中沒有經過散打訓練的人較為容易,同時也能防守對方的一些進攻,即使被對方擊,抗擊能力也比一般人強。婦女掌握幾種散打技術,對防身更有好處,因為婦女因其固的生理特點,又容易受惡人欺凌、受邪惡威脅,婦女在與歹徒搏鬥的關鍵時刻突然使用擒拿或攻擊歹徒要害處能化險為夷脫離險境。公安人員和武警戰士、保衛人員等掌握一些散打技術,對保衛人員生命安全,維護國家財產,打擊犯罪分子,對他們使用鐵的手腕能起到圈套的作用。散打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練習散打能培養機智、頑強、勇敢、靈活、果斷等意志品質。至於強身健體,凡是參加散打運動的人都能體會到,散打運動員的強健體魄是從散打訓練中得到的。

武術散手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是在中國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逐漸演變發展形成的,因此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中國散手不同於拳擊,也不同於跆拳道,更不同於用頭頂、肘撞、膝擊的泰拳和不能用腳,只能用摔、攔、擒方法的柔道等項目;由於散手設擂比試,又不同於西方國家有攬繩的自由搏擊,也不同於日本的空手道、相撲、格鬥術,以及法國的忍拳等。武術散手要求“遠踢、近打、貼身摔”,它的民族形式不是凝固的,也不能理解為“過去形式”、“歷史形式”或“傳統形式”。民族形式有鮮明的時代性,因此形式不是單一的,而是多變的、演進的。

散手運動形式,突出地反映出武術的特殊本質——技擊性,同時又明顯地區別於使人致傷致殘的技擊術,不包含致人於死地的絕招妙計。散手規則嚴格規定了不準向對方後腦、頸部、襠部進行攻擊,也不允許使用反關節動作及肘、膝的技法,但可以運用武術各種流派的技法。散手運動的內在特點,決定了它以相互對抗的形式來表現,所以,散手的基本形式就是對抗性。這種對抗,是在雙方掌握了散手的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術,經過一段的訓練,在沒有固定格式的情況下,在規則規定的範圍內進行較技、較勇、較智,一分上下。

散打具有很大的攻防作用,有攻必有防,攻防是一對矛盾體,在散打中雙方總想辦法擊中對手,而不被對手擊中,運動員總是在這種條件下進行訓練的。經過長期訓練運動員掌握了散打技術,遇敵而不慌,與敵方突然襲擊的一瞬間能迅速地做出相應的防守和防反動作。在激烈的打鬥中擊中沒有經過散打訓練的人較為容易,同時也能防守對方的一些進攻,即使被對方擊,抗擊能力也比一般人強。

【入門知識】

1、實戰姿勢

它是指為完成進攻上防守動作所採用的最有利的姿勢,因人而異,但應具有身體重心穩固,暴露給對方的面積較小,利於防守和啟動的靈便,便於發力,利於進攻等優點。兩腳前後分開,前腳跟與後腳尖之間為一腳半距離,前腳與後腳間橫向距離稍寬於肩,前腳尖略向內側轉,後腳尖朝斜前腳跟稍離地面,兩臂自然彎屈,左、右臂之間夾角約為90度左拳置於體前略低於眼睛,拳面斜朝前,拳眼斜朝上右臂之間夾角應小於90度,右拳置於右左肋前略高於下額部,肘部與身體相距約一拳距離,以左肩左腹部側向著對方,胸部略含,腹部微收,上體稍前傾,頭略低,下額微收,咬緊牙齒,閉合嘴唇,目視前方。

2、基本步法

散打步法是為保持與對手間的距離,實施進攻與防守動作或破壞對手與進攻與防守意圖,而進行專門的腳步移動方法,步法好多,比如滑步、墊步等等。

1.滑步包括前、後、左、右。前滑步:實戰勢,後腳蹬地,前腳向前移動,落地時以前腳掌先落地,隨之後腳前移,落地後與原基本姿勢相同。後滑步:反之。

2.左滑步:實戰勢,後腳蹬地,前腳向左平移,後腳隨之向左移動,作完成後與原實戰勢相同。右滑步反之。

3.墊步:

前墊步:實戰勢,前腳蹬地,後腳前移,在前腳里側處落地的同時前腳前移,落步後仍成原基本姿勢。

後墊步:實戰勢,後腳蹬地,前腳後移,在後腳里側落地的同時後腳後移,落步後仍成基本姿勢,變換要快,兩腿不可交,叉墊步時身體重心要求兩腳貼近地面滑行。

3、基本拳法

拳法主要技法有:直拳、勾拳、擺拳,其中還演變出刺拳,鞭拳等技法。

1左右直拳

左直拳:基本實戰勢站立,左腳蹬地,左腳跟稍外轉,重心移至左腳,上體略左轉,同時,左臂順肩伸肘,使拳面向前直線衝擊,力達拳面,拳心朝下,右拳至下額處,目視左拳,然後左拳直線回收,成基本姿勢。右直拳反之。

要點:要使蹬地,擰腰之力順達拳面,整個動作要協調完整,重心不可過多前傾,擊打部位的高低區別於左膝度,擊拳前不可出現先收拳再擊的預兆,也不可在沖拳時將右臂後拉,結合步法的擊法應做到拳到步到。

右直拳:要與右腳蹬地擰腰轉體的力完整一致,從而獲得最大的衝力,身體重心要在沖拳的同時前移,不可提前,左拳不要下垂或外張。

2左右擺拳左擺拳:基本實戰勢,右腳蹬地,身體重心移向左腳,左腳跟略離地外轉,並輾轉腳掌,上體右轉同時左臂內鏇,抬肘與肩平,使拳由左向右橫擊高於肩平,然後恢復基本姿勢。右擺拳反之。

要點:擺拳時身體不可向右傾斜,要邊擊拳邊抬肘,擊打後重心偏左腳,左腳的輾轉力不可忽視,要含胸收腹,不可低頭。左擺拳擊打前右臂不可後拉,重心落左腳,但上體不可過於前傾,邊擊拳邊抬肘。

3左右鉤拳左鉤拳:基本實戰勢站立,右腳蹬地,重心移向左腳左腳跟略抬外轉,腳掌碾地,上體左轉略下沉後,左膝及上體瞬間挺伸並向右轉體,同時,左臂外鏇由下想上擊拳,拳面朝上,拳心朝右內,力達拳面,右拳仍置下額前,目視左拳,然後再恢復基本姿勢。右鉤拳反之。

要點:左臂外鏇與擊打不同時,不可外鏇後再擊打,上體不可過於前傾,屈臂的角度大小根據對方的遠近距離及擊打的部位而定,上體向左轉下沉在蹬地,挺伸與右轉瞬間要協調自然,不可斷裂或過程太長。

4、基本腿法

腿法是散打技術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在比賽中使用率最高,腿較手長,可發揮一寸長,一寸強的作用,腿較粗壯有力,攻之威力大,防之有效,腿的攻擊面大容易得手,腿攻擊對方下盤比較隱蔽,因此拳家常說: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三分拳七分腿等可見腿在散打中的地位。

腿法在散打中占有很重要的益,拳諺道:“練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武術中有四大擊法即:踢、打、摔、拿。踢就是腿法,腿法在散打比賽中得分最,據統計占總得分的63.5%。多年來為什麼腿法深受廣大習武者的偏愛呢?因為腿法有四大特點。第一,腿居身體之下,每天擔負著支撐身體的重大任務,再加對腿法作了專項訓練,兩腿十分有力量,同時大腿有人體最粗大的骨骼,下肌群也是人體最發達的肌群,腿和臂相比力量要大得多,當然戟力量自然要比拳大。日本武術界曾以科學方法測量泰拳手的腿踢力量,如邊腿即橫掃腿,力量是打拳最大力的五倍,腿踢力度可達500公斤。第二,腿法進攻距離遠,因為腿比臂長,拳諺道:“一寸長,一寸強”。第三,腿法進攻隱蔽性好,腿在人體之下,距離對方眼睛較遠,故有進攻隱蔽性好之特點。第四,腿法進攻變化多,高可踢面,低可踢腿,可向四面八方戟入,有踢、踹、掃、擺、丁等20多種,有各種連環腿、拳腿組合,低配高、虛配實、左配右等連連出擊,勢勢相承,變化莫測。

正蹬

左蹬腿:基本實戰勢站立,身體重心移至後腿,後腿略屈,左腿屈膝上抬,含胸,收腹,下腿貼近胸部腳尖勾起,腳底朝前下,隨即左腿由屈而伸向前上方蹬出,力達腳跟,當腳觸擊目標時伸胯並使腳尖猛向前下方壓踩,使力達全腳掌兩拳,自然下落置體前目視前腳部,蹬腿後腳落下,還原成基本姿勢。右蹬腿反之,要點:支撐腿可微屈保持平衡,上體不可過分後仰,屈膝上抬與左伸蹬要連貫。

側踹

左側踹腿:基本實戰勢站立,重心移至後腿,膝略屈,腳尖外展,左腿屈膝上,抬膝高於腰,腳尖勾起,腳底朝外側下,隨即小腿外翻腳,底朝向攻擊點挺膝踹出,力達腳底,同時後腿挺直,上體向後腿側傾,目視腳面,然後踹出,腿下落,還原成基本姿勢。右側揣腿反之。要點:提膝時上體略向支撐腿側轉,腳內側與地面近於平行,踹出時身體向支撐腿側傾的斜度隨攻擊點的高度變化,越高傾斜度越大,支撐腿套用腳前掌為軸碾地,使腳跟內收。

鞭腿

左側鞭腿:基本實戰勢,重心移至右腿,膝略屈左腿,屈膝上抬,高過腰,上體後左腿側轉略傾,同時膝略內收,小腿略外翻,踝部放鬆,隨即挺膝,使小腿從外向上,向前向內弧形彈擊,並使腳面繃平使力達腳面或脛骨處,目視腳部,然後側彈腿,下落還原成基本姿勢。右鞭腿反之。要點:彈腿的膝部猛挺發力,但要藉助擰腰切胯之力加大力度,彈腿時支撐腿膝伸直並以腳掌為軸,碾地,腳跟內收,上體不可過於傾斜。

【競技比賽】

現代散打比賽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而2000年的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則以全新的形式亮相,相對於傳統的錦標賽和邀請賽,武術散打王比賽給人的感覺是更精彩,更好看,也有其競賽的一些基本規則。

比賽的輸贏有兩種情況:一是優勢勝利,二是分數獲勝。

優勢勝利是比較容易看明白的,主要有幾種情況:1、實力相差懸殊時,為保護運動員,場上裁判經裁判長同意後可宣告占優勢的一方獲勝;2、一方運動員受重擊倒地,在十秒鐘內不能重新比賽,或十秒內站起後明顯喪失比賽能力,另一方運動員即取得優勢勝利;3、在一場比賽中如果一方運動員被三次強制讀秒,到最後一次讀秒完畢,場上裁判員即可宣布另一方獲勝。4、在比賽中,一方運動員出現傷病,經現場醫務監督診斷為不宜繼續進行比賽,場上裁判員可宣布另一方獲勝。5當一方犯規被取消比賽資格時,對方運動員獲勝;6、因對方棄權獲勝。由於參加散打王比賽的運動員都是國內的一流高手,優勢勝利在比賽中是比較少見的,大部分情況下,是需要通過計算雙方的得分來判定勝負。

散打王爭霸賽的計分是五局總分制,每局比賽邊裁判員都要對比賽分數進行記錄,由場上裁判將分數交給記分員,在全部五局比賽結束時,由記分員統計每位邊裁判員的記錄分數,在一場比賽結束時,被多數邊裁判員判為勝方的運動員應被宣布為獲勝方。需要注意的是,每個裁判員是獨立判分的,不能由三個邊裁判員的總分相加來判斷勝負。在散打比賽中,只要運動員合理運用各武術流派的攻防招法,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均有可能得分,但在比賽中如果使用犯規動作,是要受到嚴厲懲罰的。

運動員的得分如何計算

散打比賽中,兩名運動員在場上不斷進行進攻與防守。在非優勢勝利的情況下,比賽中得分多少將決定運動員的勝負。運動員得分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技術得分,主要由三名邊裁判員進行記錄;二是當對方技術犯規或侵人犯規受罰時,自己將獲得1分或2分,犯規的判罰由場上裁判執行,記分員進行記錄。運動員要想獲得技術得分,就必須使用一定的招法進行進攻,單純的防守是不能得分的,但防守動作的有效使用可以使對方不得分。由於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流派眾多,因此規則規定的可用招法包括武術各流派的攻防招法,比如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由於用肘法攻擊具有很大的殺傷力,容易造成傷害事故,因此規則規定不得使用肘法。

規則對可得分的部位也有嚴格要求,僅指有效攻擊對方的頭部、軀幹、大腿和小腿,其中膝法只能攻擊腰帶以上軀幹部位。在比賽中,攻擊對手的拳套和手臂是不能得分。有些運動員比賽時頻頻擊中對方手臂,這樣看起來很熱鬧,但實際上是不得分的。有時運動員雖然接觸到或碰到了對方的得分部位,但是沒有明顯的效果,這樣也不得分。裁判法規定只有明顯擊中才能得分,否則什麼分都記,比賽就不好看,不精彩了。一方運動員進攻,另一方運動員使用有效的防守動作時,進攻方也是不得分的,因為進攻既然被瓦解,再記分就不合理了。

規則規定了禁擊的三個部位:後腦、頸部和襠部。這三個部位是人體的薄弱之處,如果受到攻擊,很容易造成傷害事故。如何一方運動員有意進攻對方禁擊部位,或無意中擊中對方禁擊部位造成對方受到傷害時,場上裁判要給予警告處分,就要失掉2分。運動員使用技術進行進攻,一般只能得1分。但使用拳法或腿法擊倒對方時得2分,但動作必須乾脆利索。如果夾雜推、拉和摟抱動作,就不能得2分了。

得1分有以下幾種情況:1、除擊倒以外的對方倒地。在散打比賽中對倒地規定得非常嚴格,只要兩腳以外任何部位支撐比賽台面就算倒地,但是如果雙方都倒地就不能記分了,摔對方時自己也倒地了只能說功夫沒練到家。2、用腿法擊中對方得分部分。3、用手法擊中對方得分部位。4、用膝法擊中對方腰帶以上軀幹部位。5、運動員消極8秒,被指定進攻後8秒內仍不進攻,對方得l分,比賽中運動員消極比賽,這樣就對不起觀眾了,當然應該罰分。6、對方犯規受勸告,犯規就得懲罰,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如何確定犯規

散打項目是一項對抗十分激烈的運動,雖然大多數運動員都有很好的武德,但保不準打急了什麼招都使。美國著名拳擊運動員泰森打急了還當著幾億電視觀眾咬別人的耳朵,一些無名小卒就更保不準了。對犯規的處罰是對這類武德較差的運動員的一種懲罰性教育。

規則規定的犯規有兩大類,一類是侵人犯規,侵人犯規極容易給對手造成傷害,因此場上裁判對侵人犯規的處罰極嚴厲,甚至當有些運動員有侵人犯規的傾向時,場上裁判就會給予提醒,這叫做必要提示。二類是技術犯規,主要指一些不符合規則要求會對比賽造成一定影響的行為。

侵人犯規主要有七種:1、在場上裁判員口令“開始”前或“停”後進攻對方。2、擊打對方禁擊部位。3、用頭、肘和反關節動作進攻對方。4、用膝攻擊對方頭部。5、使用迫使對方頭部先著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壓對方。6、用腿法攻擊倒地一方的頭部。7、用牙咬對方。這七類犯規只要故意使用一種,對手就夠懸的。觀眾現場看見每場比賽前場上裁判都要叮囑運動員幾句,這是在開賽前再次提醒運動員不要侵人犯規,否則場上裁判就會不客氣,這叫先禮後兵。技術犯規雖然沒有大的危害,但會使比賽不好看,或者會影響散打王爭霸賽的形象。

技術犯規有八種:1、消極摟抱對方。2、消極逃跑躲避對方攻擊。3、用手抓住圍繩進攻對方或不正當地利用圍繩或立柱。4、處於不利狀況時要求暫停。5、比賽中對裁判員有不禮貌的行為、語言或有其他不服從裁判的行為。6、有意拖延比賽時間。7、上場不戴或吐落護齒,有意鬆脫護具。8、教練員及助手嚴重違反規則。

對犯規的處罰措施主要有三種:勸告、警告和取消比賽資格。技術犯規一般給予勸告,對手得1分。2、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侵人犯規,一般給予警告,對手得2分。運動員故意傷人或者雖然不是故意的犯規卻使對方不能比賽時,就要被取消當場的比賽資格,並視情況給予禁賽處分。這種處分一般是比較謹慎的,場上裁判不能獨立執行,只能由裁判長進行確定。有些武德比較差的運動員有時也會詐傷,實際上有時只是對方無意碰了一下,根本沒有受傷,卻裝著巨痛無比的樣子,只要場上裁判發現這種情況,不但騙不到分,而且還要被罰分。觀眾觀看比賽時不妨留意,肯定能發現這種情況。

【發展】

通過學習和訓練散,能夠發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韌、靈敏等素質;同時散手又是一項以抗性體育運動,可以發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鍛鍊。堅持散手訓練,可強筋骨,壯體魄。散手是以雙方互相對抗為運動形式,這就要求練習者在實踐中正確把握進攻的時機,防守要到位,反擊要及時,從而建立正確的條件反射;同時還要針對不同的對手和雙方臨場的變化,提高應變能力,以及提高擊打和抗擊打的能力,這一切都完全起到了掌握防身自衛和克敵制勝的技能的作用。初學散手,要忍受拉韌帶的痛苦;攻防練習,要承受擊打和抗擊打的皮肉之苦;進行實戰,要克服膽怯、猶豫、緊張、魯莽等不良心理反應。散打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通過長期的散手訓練,可以培養練習者勇敢、頑強、機智、果斷、靈活等精神,進而形成成熟、穩健、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

武術搏擊有很強的生命力,延續到現在,除與社會文化背景以及運動的本身特點有極大關係外,其搏擊形成所具備的較高觀賞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散於比賽不僅刺激、激烈,而且鬥智、鬥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日益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與興趣。中國武術徒手搏擊,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傳到日本,當時稱“唐手”,後來改稱“空手”。如今有許多國家的武術愛好者不僅喜愛中國套路技術,而且喜歡散手運動。通過與各國選手較技,不僅可以促進國際武藝交流,將中國散手運動推向世界,而且也可以增進各國運動員之間的了解和發展,促進國際文化交往。

面對當今社會的需求,我們除了要立足於養成擒敵捕盜和防身自衛的本領,去繼承和發展傳統武術的徒搏技術,並把殺敵技要保留到軍警技術中外。還要順應武術徒搏技術已從總體上向體育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到廣闊的體育天地中去尋求武術徒搏技術發展的空間,開發和創製不同技擊特色、不同競賽規則的徒搏比賽方式。武壇將因徒搏比賽方式的多樣化發展,而生機勃勃,更加燦爛。武術傳習者會因兼習多種徒搏技法,參加多種徒搏競賽,而獲得更為全面的發展。也只有通過這種多樣化的發展,才可能全面的展示出武術的全貌,促進武術的全面發展。

其他搏擊術 跆拳道

跆拳道(韓文:——英文:taekwondo)是朝鮮半島民間技擊術,是一項運用手腳技術進行搏擊格鬥的韓國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它由品勢(拳套)、搏擊、功力檢驗三部分內容組成。跆拳道是創新與發展起來的一門獨特武術,具有較高的防身自衛及強壯體魄的實用價值。它通過競賽、品勢和功力檢測等運動形式,使練習者增強體質,掌握技術,並培養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歷史】

1945年朝鮮獨立後,朝鮮的自衛術再度興起,因戰亂流落海外的朝鮮人也將各地的武技帶回本國,和跆拳道融於一體,從而形成了現代跆拳道的體系。

1955年跆拳道的領導人終於將朝鮮的自衛術統稱為跆拳道。跆(TA),意指用腳踢踹;拳(KWON),意指用拳擊打;道(DO),即指使用手腳的方法,也指修行。

1961年9月朝鮮成立了唐手道協會(後更名跆拳道協會)。

1962年跆拳道被接納為朝鮮業餘體育協會的會員,首次列為全國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1966年成立了第一個國際組織——國際跆拳道聯盟(InternationalTaekwondoFederation)簡稱(I·T·F),崔泓熙任主席。

1972年因多種原因,遷移到加拿大的多倫多。

1973年5月世界跆拳道聯合會(TheWorldTaekwondoFederation簡稱W·T·F)在漢城成立,金雲成當選為主席,當時即有世界各大洲的20多個國家加入這一組織。

1975年世界跆拳道聯合會被接納為國際體育單項聯合會的會員。

1980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了世界跆拳道聯合會。

1986年跆拳道創始人崔泓熙先生率領的朝鮮跆拳道代表團來我國作訪問表演。並於本年,該項運動被列為第10屆亞運會的比賽項目。

1987年跆拳道被列入泛美運動會、全非運動會以及東亞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1988年24屆奧運會在韓國漢城拉開帷幕,主辦國經不懈努力,使跆拳道被列為24屆、25屆和26屆奧運會的表演項目。為跆拳道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最大的機會與動力。

1994年在法國巴黎召開的國際奧委會第103屆會議決議,跆拳道項目列入2000年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同樣,跆拳道也是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友好運動會、東南亞運動會、南美運動會、南太平洋運動會、世界軍人運動會等一系列國際體育賽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編輯本段一、古代跆拳道的產生與發展

即使武術的起源是一個不容易找出準確時期的迷,在古老的過去人類為了撲食生存,而且為了防禦外來的攻擊,使用了自己的手腳的事實是不容爭辯的。

如果把任何防衛和攻擊的動作都稱作跆拳道的話,這個世界將會存在無數個跆拳道。之所以跆拳道與其他武術不同,是因為它科學地,邏輯地將大量的攻防基本動作柔暢地組合起來,按照歷史的,哲學的理念完成了24個基本特爾(PATTERN)。而且,跆拳道的名稱充分體現了赤腳空拳的力量,和精神的道德修養。它是一個年輕而現代化的武道。

1955年4月11日,由韓國各界著名人士組成的名稱制定委員會,包括崔泓熙少將(韓國第三軍管區司令員),李享根陸軍大將(國軍聯合參謀總長),國會副議長,國會議員,著名企業家,著名武館館長等提出了各自的名稱。通過無記名的投票,一致通過了崔泓熙將軍提出的"跆拳"二字。由此,產生了跆拳道。從此,結束了唐手、空手及各種朝鮮古典武道等名稱混雜的局面,朝鮮的武道開創了新世界,跆拳道開始了它的歷史創造。

當年無疑是崔泓熙將軍有生以來最有意義的一年。崔將軍幼年時,跟隨朝鮮的著名書法家在學習書法的同時,掌握了朝鮮的古典武道。青年時期留學日本,不僅完成了學業,還學煉了空手道(唐手),獲得了二段。1945年8月15日隨著朝鮮的解放,崔將軍在漢城與其他人組織和創建了韓國軍隊。同時他開始了新的武道研究,即今日的跆拳道。經過他的潛心研究和不斷地實踐,尤其是在韓國軍隊中的教授和普及,使他有機會反覆實踐,反覆完善。在跆拳道命名之前,基本上完成了今日的跆拳道。

二、現代跆拳道運動的發展

1945年,韓國民眾在長期抗爭後終於獲得了國家獨立,跆拳道得以繼續健康發展。當時技擊方法很多,名稱也較為繁雜,如唐手道、跆跟等。為使這一韓國國技得以發揚光大,1961年9月,韓國成立了唐手道協會,後更名為跆拳道協會。跆(TAE),意為蹬踢,騰躍;拳(KWON),意為用拳擊打,防禦;道(DO),為練習的方法,也為一種精神。

1966年成立了國際跆拳道聯盟(ITF),崔泓熙任首屆聯盟主席。1973年5月世界跆拳道聯盟在韓國首爾成立(WTF),金雲龍當選為主席。截至1998年,世界跆拳道聯盟已有會員國144個。1975年世界跆拳道聯盟被正式接納為國際體育聯盟會員。1980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了世界跆拳道聯盟。在短短二十多年裡,跆拳道這項運動得到迅猛發展。目前世界上約有一百四十多個國家的三千多萬人在進行跆拳道的訓練。跆拳道第一屆世界錦標賽和第一屆亞洲錦標賽分別於1973年和1974年在韓國首爾舉行。跆拳道在1986年第十屆亞運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94年9月經國際奧委會正式通過,被列為2000年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設男女各四個級別。

目前,跆拳道運動已經成為完全獨立的國際體育組織和正規的比賽項目。在世界錦標賽、亞洲錦標賽和亞運會上共設有男女各八個級別。跆拳道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錦標賽和世界盃比賽——

所謂跆拳道,跆(TAE),意為以腳踢、摔撞;拳(KWON),以拳頭打擊;道(DO),是一種藝術方法。跆拳道是一種利用拳和腳的藝術方法。它是以腳法為主的功夫,其腳法占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4套;另外還有兵器、擒拿、摔鎖、對拆自衛術及10餘種基本功夫等。跆拳道是經過東亞文化發展的一項韓國武術,以東方心靈為土壤,承繼長久傳統,以"始於禮,終於禮"的武道精神為基礎。

從字面含義可以看出,跆拳道是種手腳並用的武術搏擊,但在有些競技比賽中,如奧運會,部分技術,特別是手技,出於保護運動選手、增強比賽觀賞性等原因而被限制。具體要求即手的攻擊動作只可使用正擊拳(直拳),切只能攻擊軀幹部分被護具保護的位置——

【精神和宣言】

禮義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

忠孝節義勇

事事殺事臨

國親生友戰

以以有以不

忠孝擇信退

1、我遵守跆拳道精神。

2、我尊敬師範和前輩。

3、我決不亂用跆拳道。

4、我要成為自由與正義的使者。

5、我要創造更加和平的社會。

編輯本段【跆拳道運動的主要特點】

一、以腿法為主,拳腳並用

二、動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以擊破為測試功力的手段

三、強調呼吸,發聲揚威

四、以剛制剛,方法簡練

五、禮始禮終,內外兼修

編輯本段【基本動作】

跆拳道以其變幻莫測,優美瀟灑的腿法著名於世,被世人稱為踢的藝術,這是跆拳道區別於其他格鬥術的一個重要特點。跆拳道的腿法講究變化多樣和靈活多端,對人體的柔韌性、大腦反應的靈敏性、身體運動的穩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它是對人體機能和體能的綜合考驗。

跆拳道實戰中腳踢進攻時一般使用的部位包括腳前掌、腳趾、腳背、足刀、腳後跟、腳後掌(腳跟底部)。利用這些部位可以進行站立踢、跳動踢、助跑踢、轉身踢和飛踢等不同形式有踢法進攻,而且每種踢法踢擊的部位各有不同。實戰過程中,運用腳踢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如對方所處位置、暴露的部位、防守的姿勢以及雙方的距離,選擇不同的踢法。腳踢時要利用步法保持身體的平衡,並有效接近對方做出踢擊動作。注意兩臂的防守。踢擊完成馬上回到準備姿勢,準備下一次的進攻和防守。腿的回位動作要快,以免被對方抓住或抱住。腳踢的練習方法主要是靠平時用各種腿法踢擊懸掛的沙袋,經過反覆練習提高踢的力量,速度和高度。

(1)前踢:實戰姿勢的基本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髖關節向左鏇轉,雙手握拳置於體側;同時,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當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時,關節向前送,向前頂,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達腿尖,整條腿踹直。踢擊後迅速放鬆,右腿沿原路線彈回,將右腳放置在左腳前面仍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小腿放鬆,要有彈性;往前送,高踢時往上送;小腿回收與前踢的速度一樣快。主要攻擊部位有面部、下頦、腹部、襠部。前踢亦可用於防守。將前踢發力部位由腳尖改換為腳跟時,前踢動作就變為前蹬動作,動作方法要點相同,只是腳的形狀發生了變化。

(2)側踢:實戰的基本姿勢開始;右腳蹬地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提起,兩手握拳置於體側;隨即左腳以前腳掌為軸外鏇180度,髖關節向左鏇轉,右腿以膝關節為軸向前蹬伸,右腳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線踢出,力點在腳跟。發力後沒起腿路線收腿,放鬆,重心落下(原處或向前均可),再次回到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起腿時大小腿,膝關節夾緊;踢出發力時頭肩、腰、髖、膝、腿和踝成一直線;大小腿直線踢出,原路線收回。側踢動作的主要攻擊部位有膝部、腹部、肋部、胸部和頭面部。

(3)後踢:實戰姿勢開始,轉身後腿後撤背對對方。重心後移至左腳右腳蹬地後屈膝提起,右腳貼近左大腿,兩手握拳置於胸前;隨即左腳蹬地伸直,右腳自左大腿內側向後方直線踢出,力達腳跟。踢擊後右腳沿原路線快速收回,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起腿後上體和大小腿摺疊收緊;後踢時動作延伸要長,用力延伸;轉身、提腿、出腳動作連續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頓;擊打目標在正後偏右。後踢動作的主要攻擊部位有膝部、腹部、襠部、胸部和頭面部。

(4)下劈: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同時,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兩手握拳置於胸前;隨即充分送髖,上提膝關節至胸部,右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向上伸直,將右腿伸直舉於體前,右腳過頭。然後放鬆向下以右腳後跟(或腳掌)為力點劈擊,一直到地面,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腿儘量往高,往頭後舉,要向上送髖,重心往高起;腳放鬆往前落,落地要有控制;起腿要快速,果斷;踝關節要放鬆。劈腿的主要攻擊部位有頭頂、臉部和鎖骨。

(5)勾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兩手握拳置於體側;左腳以前腳掌為軸外鏇180度,右腿以膝關節為軸繼續向前上方伸成直線,順勢右腳的腳掌用力向右側屈膝鞭打,順鞭打之勢上體右轉,右腿屈膝回收,右腳落回原處,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提膝,伸直,右側屈膝鞭打動作要連貫快速,沒有停頓;擊打點在體前偏右側,以腳掌為擊打點;左腳鏇轉支撐在保持平衡,踹擊後迅速將腿收回。擺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是頭面部和腹胸部。

(6)後鏇踢:實戰姿勢開始。兩腳以兩腳掌為軸均內鏇約180度,身體隨之右轉約90度,兩拳置於胸前。上體右轉,與雙腿擰成一定角度。右腳蹬地將蹬地的力量與上體擰轉的力量合在一起,右腿繼續向右後鏇擺鞭打,同時上體向右轉,帶動右腿弧形擺至身體右側,右腿屈膝回收;右腳落到右後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轉身鏇轉,踢腿連貫進行,一氣呵成,中間沒有停頓;擊打點應在正前方,呈水平弧線;屈膝起腿的鏇轉速度要快;重心在原地鏇轉360度。後鏇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有面額和胸部。

(7)推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腳以髖關節為軸提膝前蹬,用右腳腳掌向前蹬推,力點在腳掌,推力向正前方。動作要領:提膝後儘量收緊膝關節;重心往前移,利用身體的重量和力量;推的時候腿往前伸展,送髖;推的路線水平往前。推踢的主要攻擊目標是腹部。

(8)橫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屈膝上提,兩拳置於胸前;左腳前腳掌碾地內鏇,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鏇至180度,右腿膝關節向前抬至水平狀態,小腿快速向左前橫向踢出;擊打目標後迅速放鬆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向前提膝,儘量走直線;支撐腳外鏇180度;髖關節往前順,身體與大小腿成直線;嚴格注意擊打的力點在正腳背;踝關節放鬆,擊打的感覺是“麵團”、“鞭梢”。橫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有頭部、胸部、腹部和肋部。

(9)跳踢:指先跳起使身體騰空,然後在空中完成各種踢法的攻擊技術。跳踢包括鏇風踢、雙飛踢、騰空後踢、騰空劈腿、騰空後鏇踢、跳步橫踢等多種方法,是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在後面的教學篇中將專門進行分解教學和介紹練習方法

(10)單腿連踢:同一條腿連續進行兩次以上的進攻方法。這種技術也屬於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將在後面的教學篇中專門講述。

(11)雙腿連踢:兩條腿連續進行兩次以上的進攻。這種技術同樣屬於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將在後面教學篇中專門講述。

型(品式)

跆拳道的”型”分為太極一章至太極八章,這是初學者必須熟習的基本動作,它的每一種型內涵都相當深奧,攻擊、防禦、進、退、閃、躲、逆、順等招式互動使用,變化無窮,是一種拳腳並用、可攻可守,甚至是一種要用頭腦的武術,而學習跆拳道更可以健身、強身、防身。除了太極一場至太極八場,在經過按部就班、勤加練習,方能達到眼、耳、手、腳、心的全神貫注、靈活運用,進而再求深造-晉段。晉段的型又分為:高麗型“初段”、金剛型“貳段”、太白型“叄段”、平原型“肆段”、十進型“伍段”、地跆型“陸段”、天拳型“柒段”、漢水型“捌段”、一如型“玖段”。此為世界跆拳道聯盟公認的標準型,從8級升至1級必須熟練太極一章至八章,從初段升至玖段必須精通以上各型。而上段者除了在熟練各型以及精通技術外,更注重在培養高尚的武德,以及鍛鍊堅強的意志,以達到習武者的最高境界。

一、跆拳道的場地

跆拳道的比賽場地是長12米、寬12米的水平的、無障礙物的正方形場地。場地的地面應為有彈性的墊子。場地中央長8米、寬8米的區域為比賽區,其餘部分為警戒區。警戒區和比賽區表面用兩種不同顏色劃分,同色時用5厘米寬的白線劃分。

二、拳道的服裝

跆拳道的服裝稱作道服,其款式、顏色都是特定的。系扎道服用的腰帶顏色各異,以其顏色可以區分運動員的段位級別,一般分法:十級白,九級黃,八級黃綠(或橘黃),七級綠,六級綠藍(或藍),五級藍(或紫),四級藍紅(或褐),三級紅,二級紅黑(也稱太極帶),一級黑,(一段至九段及一品至三品)。

【技術,級與段】

跆拳道技術包括基本動作、套路、對打、防身術等,技法包括手技、腳技、步法等。

編輯本段【級位與段位】

黑帶是跆拳道高手的象徵,是實力的體現,更是一種榮譽和責任。

黑帶段位分一段至九段。一段至三段是黑帶新手的段位,四段至六段是高水平的段位,七段至九段只能授予具有很高學識造詣和對跆拳道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

黑帶一段以上選手有資格參加全國性比賽,二段以上選手有資格參加國際比賽。選手取得黑帶後便有資格擔任教練指導跆拳道運動。四段以上稱為“師範”,五段以上稱為“大師”。四段以上有資格申報國際教練、國際裁判,並有資格擔任道館館長或總教練。

一段至三段的段位,由中國跆拳道協會或其註冊認可的團體分會考核頒發。晉升四段至六段,須由世界跆聯(國技院)或國際跆聯(ITF)晉級委員會考核。晉升七段至九段,須由WTF或ITF特別委員委進行評審。

世界跆拳道聯盟(國技院)晉升黑帶一段至九段標準:

段位年限年齡考試內容(品勢部份)

一段1年半15歲以上指定太極1——7型之一,必修8型

二段2年16歲以上指定太極1——8型之一,必修高麗

三段3年18歲以上指定太極、高麗之一,必修金剛

四段4年21歲以上指定太極、高麗、金剛之一,必修太白

五段5年25歲以上指定太極、高麗、金剛、太白之一,必修平原、十進

六段6年30歲以上指定高麗、金剛、太白、平原、十進之一,選擇地跆、天拳之一

七段7年36歲以上指定高麗、金剛、太白、平原、十進、地跆、天拳之一,選擇漢水、一如之一

八段8年44歲以上八段以上審查內容由世界跆聯特別委員會決定

九段60歲以上

說明

1、升段考試內容除品勢外,另考核實戰、威力、特技、理論。

2、高段位考核內容還要審查資歷與評估貢獻。

3、15歲以下選手達到一至三段水平,授予一品、二品、三品。

跆拳道“十級”、“三品”、“九段”的劃分

跆拳道有著嚴格的技術等級考核制度。修練者水平的高低,以“級”、“品”、“段”來劃分。“級”分為10級至1級,10級水平最低,1級較高。1級以後入“段”,段位從低到高分為一至九段。未成年選手達到一至三段水平,則授予“一品”至“三品”。

跆拳道訓練、比賽專用道服,採用厚實、優質、吸汗的白布縫製,象徵思想的純潔和追求技術的純熟。

腰帶的顏色則代表著選手的技術水平,從低到高依次為白帶(10級)、白黃帶(9級)、黃帶(8級)、黃綠帶(7級)、綠帶(6級)、綠藍帶(5級)、藍帶(4級)、藍紅帶(3級)、紅帶(2級)、紅黑帶(1級、一品至三品)、黑帶(一段至九段)。(各道館不同)

編輯本段【腰帶顏色的象徵意義】

白帶:白帶代表空白,練習者沒有任何跆拳道知識和基礎,一切從零開始。

黃帶:黃帶是大地的顏色,就象植物在泥土中生根發芽一樣,在此階段要打好基礎,並學習大地厚德載物的精神。

黃綠帶:介於黃帶與綠帶之間的水平,練習者的技術在不斷上升。

綠帶:綠帶是植物的顏色,代表練習者的跆拳道技術開始枝繁葉茂,跆拳道技術在不斷完善。

綠藍帶:由綠帶向藍帶的過渡帶,練習者的水平處於綠帶與藍帶之間。

藍帶:藍帶是天空的顏色,隨著不斷的訓練,練習者的跆拳道技術逐漸成熟,就象大樹一樣向著天空生長,練習跆拳道已經完全入門。

藍紅帶:練習者的水平比藍帶略高,比紅帶略低,介於藍帶與紅帶之間。

紅帶:紅色是危險、警戒的顏色,練習者已經具備相當的攻擊能力,對對手已構成威脅,要注意自我修養和控制。

紅黑帶:經過長時間系統的訓練,練習者已修完從10級至1級的全部課程,開始由紅帶向黑帶過渡。

黑帶:黑帶代表練習者經過長期艱苦的磨練,其技術動作與思想修為均已相當成熟。也象徵跆拳道黑帶不受黑暗與恐懼的影響

編輯本段【運動員重量級別的劃分】

跆拳道同許多搏擊型項目一樣,在比賽中為保持公平性,需要劃分重量級別。跆拳道重量級別劃分如下:

級別男子女子

Fin(鰭量級)54公斤以下47公斤以下

Fly(蠅量級)54公斤——58公斤47公斤——51公斤

Bantam(雛量級)58公斤——62公斤51公斤——55公斤

Feather(羽量級)62公斤——67公斤55公斤——59公斤

Glight(輕量級)67公斤——72公斤59公斤——63公斤

welter(次中量級)72公斤——78公斤63公斤——67公斤

Middle(中量級)78公斤——84公斤67公斤——72公斤

Heavy(重量級)84公斤以上72公斤以上

奧運會比賽重量級別劃分:(男子女子)

58公斤以下49公斤以下

58公斤——68公斤49公斤——57公斤

68公斤——80公斤57公斤——67公斤

80公斤以上67公斤以上

【相關的比賽知識】

跆拳道的比賽時間

跆拳道的每場比賽分為三局,每局比賽時間為三分鐘,局間休息一分鐘。青年錦標賽每場比賽為三局,每局比賽時間為二分鐘,局間休息一分鐘。

跆拳道比賽中裁判員的口令

在跆拳道比賽中,裁判員所有指令均為韓語發音,這就令廣大愛好者常常無法理解,

這並不是難題,只要簡單的加以學習就可理解。

跆拳道裁判常用口令中、韓語音對照表漢語韓語中文對照音

一哈那二督兒三賽的四乃五打司六要司七伊利咕八壓督兒九阿呼十油兒

立正喳列開始西乍分開嘎溜繼續該索結束格曼準備準比計時給喜暫停喜乾

警告一次給應告扣分一次嘎姆正紅轟青橙

跆拳道比賽中允許使用的技術

使用拳的技術時必須握緊拳,用拳正面的食指或中指部分擊打;使用腳的技術時,必須用踝關節以下的腳的前部擊打。

這裡需要注意,指、掌、肘、膝等技術只適合於平時練習或品勢表演中使用,

在比賽中禁止使用;抓、摟、抱、推、等動作在比賽中也是禁止使用的,如出現,將被判罰警告一次,警告兩次將被扣一分。

跆拳道比賽中允許攻擊的部位

跆拳道比賽中允許攻擊的部位包括髖骨以上至鎖骨以下以及兩肋部,但背部沒有護具保護的部位禁止攻擊。頭部兩耳向前頭頸的前部只允許用腳的技術攻擊。

跆拳道比賽中如何得分

使用允許的技術,準確有力的擊中有效得分部位,即為得分一次,得分一次累加一分,擊中頭部得二分。

有效得分部位包括腹部和兩肋部以及面部允許被攻擊的部位。

如使用允許的技術擊中被護具保護的非有效得分部位,擊倒對方時按得分計。

跆拳道比賽的獲勝方式

(1)擊倒勝(K-O勝)

(2)主裁判終止比賽勝(RSC勝)

(3)比分或優勢勝(判定勝)

(4)對方棄權勝(棄權勝)

(5)對方失去資格勝(失格勝)

(6)主裁判判罰犯規勝(犯規勝)

【具體的跆拳道精神】

能否以跆拳道樹立武道世家,在於所有專心致志於此項事業的學員們能否實踐我們的座右銘,即能否實踐跆拳道精神。

跆拳道精神包括——禮義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

禮義

這是人類要遵守的最高規範,是教化人類的手段。而且,又是很多聖人君子為了搞好集體生活而定下的不成文的法規。因此,所有學員至少要為遵守以下禮儀範疇中幾項最低限度的要求,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1.高昂相互諒解的精神。

2.對於誹謗或侮辱他人的惡習應感到羞恥。

3.謙虛、互相尊重人格。

4.提倡人道主義和正義感。

5.師範與學員、前輩與晚輩的關係應明確。

6.處事要符合禮儀。

7.尊重他人的所有物。

8.不論問題的大小,堅持公平原則,慎重處理。

9.不送不收心中含糊的禮物。

廉恥

要學會分辨是非。如果做錯了事,在良心上不管是對三歲孩童還是任何平凡之人都應自覺慚愧,無地自容。例如:

一、不顧沒有傳授實力,儼然像有權威的師範誘導善良學員走向歧途,卻不覺羞恥。

二、示範時為了炫耀威力,把裂開的松板粘合,或預製有裂紋的磚頭將其擊破,還厚顏無恥地面向觀眾或學員。

三、過分奢侈裝飾道場或以假獎狀、假獎盃裝飾辦公室,用過分虛偽的熱情獲取學員們的歡心,來隱瞞自己的無能。

四、真正的武道之人即使提升它的段或級也會謙讓。相反,要求超過實力以上的段或級,或用錢買也不覺羞恥的似是而非的武道人。

五、任何以私利或炫耀假武力為目的而需要段或級的人。

六、不是為了培養優秀的弟子而是以盈利為目的運營道場、向學員無理要求錢物或出賣證明書的行為。

七、言行不一致,不守信用的師範或學員。

八、向晚輩詢問有關技術意見而感到羞愧的前輩。

九、為了私利奉承於權利,作為武道人忘記應遵守的基本姿態卻擺出武道人的樣子耍威風。

忍耐

忍即是德。有句古語裡說忍一百遍能使家庭和睦,即能忍的人可得到幸福與繁榮。無論是持有高段的人還是技術完美無缺的人,想做成任何一件事,首先要設一目標,再以持久的忍耐力不斷地向那一目標邁進,才能如願以償。

在14世紀羅伯特·布魯斯由於屢次戰敗自暴自棄時,看到了一隻小小的蜘蛛在樹枝上織網,不顧失敗七次,還繼續努力編織,第八次終於成功的情景,重新得到了勇氣,終於解放了蘇格蘭。這一事實想必就是忍的成就。因此,作為跆拳道人,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忍耐並克服它,才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克己不論道場內外,克制自己著實是重要的問題。假如在自由對打時,因某些失誤,被下級或同僚挨打時,若不能克制自己,感情用事加以攻擊,將會造成事故。而且,不謙虛不節制,沒有分寸地生活,盲目羨慕他人,愛慕虛榮也將會失去作為武道人的資格。老子曰:強者不是戰勝對方的人,而是戰勝自己的人。即自勝自強。

百折不屈

有個記載廣泛流傳於世的最偉大、最勇敢戰鬥的簡樸碑石,此碑文上寫道:“這裡安息盡全部義務的三百名勇士。”這是說LEONIDAS和他的最勇敢的三百名部下在THEMOPHYLAE與強大的Xerxes對敵時,向全世界顯示了什麼叫百折不屈的氣魄。即以他的勇敢和堅強意志對占有絕對優勢的敵人,絲毫不屈服,不畏懼,堅持奮戰到最後,體現了百折不屈的氣魄。

一個真正的跆拳道人是謙虛、正直的。若是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不論對方是誰或其人數有多少都會應絲毫不畏懼,不猶豫,果斷的向前邁進。孔子說過這樣一句話:明知是正義的也不敢大聲高喊,更不敢站出來的人,是沒用的膽小鬼;向著既定目標,以百折不屈的精神,正直的傾注一切精力,就沒有失敗的人。

如今運動健身已漸成時尚,跆拳道、柔道、合氣道、劍道……一時間各式各樣的“道”開始大行其道。而跆拳道作為一項既可強健身體又鍛鍊意志的體育項目,成為時尚的主流,被越來越多的青年們所喜愛。

跆拳道起源於朝鮮半島,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什麼是跆拳道呢?跆(Tae),其意為腳踢,摔撞;拳(Kwon),是力量的象徵,表示以拳頭擊打,以武鬥智鬥勇;道(Do),指道義,是一種藝術方法,這是跆拳道追求的最高境界。跆拳道是一項運用手腳技術進行搏擊的方法。它重技術,輕力量,是一門充分展現腿技的精美藝術。相信,《玉觀音》中安心那優美的後擺腿不僅擊中了帥哥楊瑞,而且也擊中了都市中的俊男靚女們,神秘、愛情還有自衛術,誰不想親身體驗一下呢?

一、姿勢與禮節:

(1)姿勢:練習跆拳道,姿勢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訓練水平的發展程度。跆拳道常用的姿勢有:實戰勢、品勢準備勢、自然體勢、騎馬勢、豎半月立式、前屈立勢、後屈立勢、高前屈立式、前行步勢、貓足立勢、前交叉立勢、後交叉立勢、扣腿獨立式、鶴立步勢等14種姿勢。(配圖2——4張)

(2)禮節:跆拳道的禮節又稱禮儀。是跆拳道深層內涵的精神表現,學員在練習時要做到“以禮始,以禮終”,相互尊重,切磋世技藝;平時要自愛、自尊,特別對前輩要尊重,為人謙遜,關心愛護他人。禮節在跆拳道運動中是極為重要的。

二、熱身準備:

進行激烈運動時,人體的肌肉、關節、骨骼、韌帶等要達到一定的溫度和潤滑度,這樣才能預防損傷,發揮其效率。

1、頸部運動:

【預備姿勢】並步站立,腳後跟併攏,兩手自然下垂。

【動作方法】

①左腳向左跨步,略與肩同寬,兩手叉腰,頭向左轉。

②頭向右轉。

③向前低頭。

④向後仰頭。從順時針方向做360度的鏇轉,然後換方向重複一遍動作。

⑤收勢。左腳向右腳併攏,兩手自然下垂。

【要點】頸部放鬆,儘量動作到位,速度中速。

2、臂部運動:

【預備姿勢】開步站立,略與肩同寬,兩臂直臂上舉。

【動作方法】左臂向前、向下、向後,右臂向後、向下、向前,同時於身體兩側劃立圓繞環。

【要點】兩臂放鬆,臂伸直,分別劃立圓,向上掄臂時貼近耳,向下掄臂時要貼近腿。

3、擴胸運動:

【預備姿勢】兩腳並步站立,兩手自然下垂。

【動作方法】①左腳向左跨步,略與肩同寬,兩手(拳或掌)胸前直臂平舉。②兩臂向兩側分開,將胸擴展。

【要點】展胸,臂伸直。

4、腰部運動:

【預備姿勢】並步站立,兩手自然下垂。

【動作方法】

①兩手從兩側上舉於頭上方,手指交叉,直臂上舉,手心向上,眼視前方。

②上體前俯,直腿,兩手儘量觸地。

③兩手鬆開,抱住跟腱部位,逐漸使胸部儘量貼近腿部,持續一事實上的時間再起立成預備姿勢。

【要點】兩腿挺膝伸直,挺胸、塌腰、收髖,儘量俯腰,並向前折轉。

5、壓腿運動:

【預備姿勢】側對一定高度的物體(如木凳、體操槓等),右腿支撐、腳尖稍外撇,左腳舉起,腳跟擱在支撐點上,腳尖勾起,踝關節緊屈;右臂上舉,右掌置於胸前。

【動作方法】上體向左側壓振。練習時,左右腿交替進行。

【要點】直腿,立腰,展髖。身體成側面。

編輯本段三、基本步法

在跆拳道運動中,是否能夠合理運用腿法準確和強有力的擊打對方,主要是通過機動、靈活、穩固的步法作為紐帶來實現的,因此跆拳道步法訓練非常重要。

1、進步

【動作特點】主要用於快速進攻,使自己處於有利的進攻位置。

【動作方法】①實戰姿勢(左勢);②後腳朝前上一步,換為實戰姿勢(右勢)

【要點】以前腳為軸,擰腰轉髖迅速,上步時上體保持平穩。

【易犯錯誤】①上步時步子過大或過小;②重心起伏,重心不穩;③動作脫節,有跳步的現象。

【糾正方法】①上步時兩腳間距離約為本人2個腳掌;②上步腳接近地面,使身體保持平穩;③進步快、連貫、自然,不可跳步。

2、退步

【動作特點】主要用以快速退防,從而使自己入在防守的最佳位置,從被動變為主動。

【動作方法】①實戰姿勢(左勢);②右腳向後退一步,換為實戰姿勢(右勢)

【要點】以後腳為軸,擰腰轉髖迅速,退步時重心保持平穩。

【易犯錯誤】①退步速度慢,重心不穩;②動作脫節,有跳步現象。

【糾正方法】①快速擰腰退步,兩腳間距約為本人2個腳掌,重心平穩,不可起伏。②動作連貫,退步腳接近地面,避免跳步。

四、基本腳法:

跆拳道是一項以腳法為主的獨特武道,約75%的動作都是由腳法完成。如果想在實戰搏擊中發揮出巨大的威力,那就必須重視腳法的基礎訓練。有人形象地把腳法的基礎訓練比喻成“磨刀石”,它能迅速提高腳技,使腳技這把“鋼刀”在實戰博擊中更加“鋒利”。

1、正踢腿:

【動作特點】以腳前掌為著力點,屬攻擊性腳法。

【動作方法】①實戰姿勢(左勢);②左腳支撐,以左腳的前腳為軸,腳後跟隨身體向前轉動大約120度,同時,右腳伸直,腳夾勾緊,以前腳掌快速有力地向對方下額和臉部踢擊。③右腳快速前落成實戰姿勢(右勢)或落到原位成實戰姿勢(左勢)

【要點】上體稍前傾,收腹、展髖,踢時勾腳尖,過腰後加快速度。

【易犯錯誤】①低頭,收髖,屈膝。②踢速慢,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①抬頭目視對方胸部或眼部,展髖增加踢的距離。注意挺膝。②踢過腰後加速,落地輕快,身體保持穩定。

2、里合腿:

【動作特點】以腳內側或足跟、足底為著力點,屬進攻性腿法。

【動作方法】①實戰姿勢(左勢);②左腳支撐,以左腳的前腳掌為軸,腳後跟隨身體向前轉動大約120度,同時,右腳腳尖勾起,向右側上方直踢,經臉前向左側上方直腿擺動,用腳內側或足跟、足底踢擊對方。③右腳快速前落成實戰姿勢(右勢)或落回原位成實戰姿勢(左勢)。

【要點】松髖,開胯。里合腿時以髖關節國軸,里合呈內扇形。

【易犯錯誤】①收髖、弓腰。②里合時沒有呈扇形,弧度小,支撐腿拔腿。

【糾正方法】①正壓、側壓腿,提膝里合,立膝練習。②加強由外至正前下落呈現內扇形練習,弧度由小到大,注意支撐穩定的練習。

3、劈腿

【動作特點】以腳掌為著力點,屬攻擊性腿法。劈腿也稱下壓。

【動作方法】①實戰姿勢(左勢);②左腳支撐,以右腳的腳前掌為軸,腳後跟隨身體向前轉動大約120度,同時,右腳蹬地起動,重心前移,腳尖勾緊,右腳儘量上舉至頭部上方,踝關節放鬆,下劈腿時,用腳掌向下劈擊對方的頭、頸、肩、胸、腹部,然後右腿自然下落成實戰姿勢(右勢)

【要點】提重心,右腳儘量高舉,踝關節放鬆,展胯,快速、果斷下劈腿,踝關節下扣,擊打準確、有力,重心平穩。

【易犯錯誤】①腿上舉高度不夠,收胯,重心後仰。②踝關節緊張、挺腹。落地重,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①加強柔韌性練習。練習時,腿儘量高舉,下劈時展胯,重心稍前傾。②踝關節在舉腿時放鬆上扣,下劈時緊張下扣,注意收腹,落地輕靈,重心平穩。

4、轉身後擺腿:

【動作特點】以足跟或前腳掌掃擊對方,屬攻擊性腿法。

【動作方法】①實戰姿勢(左勢);②以左腳前腳掌為軸,左腳腳後跟隨身體轉動約90度,目視對方。(圖一)③左腿支撐,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向後上方弧形擺動擊打對方軀幹以上部位(主要攻擊面部),力達足跟或腳掌。④右腳自然前落在實戰姿勢(右勢)

【要點】擰腰轉身快速,以髖關節國軸,直膝後高掃擺腿,擺弧不宜過大。

【易犯錯誤】①轉體速度慢,後擺腿路線錯誤,轉身後易橫掃腿,影響擺腿速度。②著力點錯誤,用腳掌外側邊緣擊打對方。③身體重心後仰或失去平衡。

【糾正方法】①正確掌握前腳後跟、後腳前掌的轉體角度,以腰國軸,轉體加速。加長後擺腿的路線,由後上方弧形擺踢,減少擺動半徑,加快擺腿速度。②掌握用腳後跟或腳掌正確擊打著力點的技巧,可進行慢動作的練習或。③上體保持實戰姿勢,反覆練習快速轉身後擺腿練習,提高重心的平穩程度。

註:實戰勢在跆拳道中又稱為實際格鬥勢,兩腳開立步站立,左勢為左腳在前,右勢為右腳在前。

【韓國跆拳道九大門派】

正道館、青濤館、智德館、松武館、彰武館、溝德館、吾道館、漢武館、武德館。

【跆拳道品式內涵】

『高麗』

高麗人是跆拳道的宗主國,再混合韓國精神,而後用動作表現出來的,既高麗品式。此高麗型之練習進行線路乃采「士」字型,隨著動作之演變,展現出我民族之各種悠美姿勢形態,且含有精巧奧妙之技術。這一型所表現的,乃混合先人之精神,將節度和緩慢性,表現無遺。

『金剛』

金剛在智、德方面非常堅固,擁有不致受外部強烈攻擊,而遭受傷害的力量在慶州石窟庵入口處雕刻著金剛力士像和天下,表露出霸王舉鼎的金剛山威容,且將其雄狀無比之氣勢,溶入了金剛型之中。本修習進行線是成「山」字型,此型哂昧撕芏喟醞跖e鼎(山形防禦)的動作,雖然顯得呆板,但變化無常,且為了展現其強烈的節度而採用了左掌前擊等的動作。

『太白』

檀君的開國神話令我們忘不了,與我們骨肉相連,也是我們精神的根源,太白是我們歷史傳統的開端,「太白」亦稱火山,此是源自於太陽之咿D演變而來的。光明之處,亦表示神聖及廣被雄姿,此間接的將白頭山之精神表現出來。白頭山是我民族之胎盤,血脈更象徵我民族之精神。修習之進行線是「工」字型,包含著天、地、人的開國神話的意義,身體的動作,採用很多左外腕上架右內腕側防等防禦身體之動作。此太白型的要點,在於[/font]敏捷的速度,更將太白的宏偉雄麗的思想,精神肉體合而為一。

『平原』

人類是由原始生活,慢慢演進開化的,為了找尋食物,由山上發展到平原,大平原給予人類食物且改變了生活環境,更喚起了人類的和平共存及支配的欲望。所謂平原,乃是由地球表面之四周廷伸到至廣至遠,是象徵和平的創造神的偉大傑作。平原形是以光滑無限且象徵和平的平原為根據,混合著地心力,再藉著動作表現出來的。修習之進行線,選用意味著無限平原的「一」字,其動作,以平原為背景,多採用交叉步及金剛防禦。平原型之重點,是表現力量的緩慢性及柔軟性,將平原之廣大無邊之思想表露無遺。

『十進』

由原始信仰中演變出來的十長生,即雲、山、水、石木、月、草、龜、鶴、鹿。所謂十進,即如同十、百、千、萬,慢慢延伸的數字,將動作亦要求至無限度變化的境界,修習進行線採取了「十」字線輔手內腕側防套用甚多。十進型之重點,是參合了緩慢性及節度,加強了變化多端的動作的安穩性。將身體之肌肉、神經鬆懈且協調,再使十長生及十進法運用一致,即時進型。

『地跆』

所有生物,介於天地之間,生存成長、死亡,而使季節發生變化的風,亦形成消滅於天地之間。地跆即上天給予我們的最大的生活處理及安息處。地跆型哂么蟮氐W妙再以動作表現出來。修練之進行線是採用由地表指向天地的字形,地跆型之動作,大多是用手來作防禦。地跆型之重點,在於將力量緩慢的加於動作上,再參入地跆的雄大保佑的精神而成的。

『天拳』

上天是萬物之根源,修身之基點,天下之事物最終的完成者。天拳即人類所尊崇的創造萬物之神,其看顧人類較軟弱無能的心思及那份奧妙,實在是無以言喻的。天拳型含有上天無限廣大,奧妙的思想,修練進行線,采由地表仰望上天的型動作之中亦含很多如同老鷹向下俯衝的展翅式。天拳之重點在於勁力之緩慢性及節度之敏捷性溶入天拳之廣大無邊的思想中。

『漢水』

水是維持萬物生命的根源,即無顏色又無味道,用手去波動力量小,會產生小小的漣漪,但將這些力量融合在一起,就會變成一股龐大的力量。一滴水,一滴水的慢慢融合在一起,終會成為一條河,這種積小成多,滴水成河的直理是我們人類所要學習哂玫摹?雖然,水是即不能切斷,又不能豎立的柔軟性物質,但其可藉著容器之大小,表現出不同的形狀,而跆拳道的精神,與水之適應能力極為類似。漢水型之修練進行路線,採用「水」之型,漢水型之重點雖採取水之柔軟性,但柔帶剛是此型之特點。

『一如』

新羅時候有一位高僧元曉說:「必生則種種法生,必滅則骷體不二」。「神所告誡人類的三界,唯有心存而已,如何能忌得了」。所以他的思想學說,即「一則一如」。一如:是使身體和精神合而為一之意思。一則:即「唯一的意思,亦即不論點、線、面」都能合而為一。一如型是採用一如的奧妙原理,使動作和精神合而為一。修練進行線採取象徵佛教的字型,動作以金剛防禦為主旨。一如型的重點,是融合等尺性和平衡性將身體和精神合而為一的完理,達到最高境界,即一如的思想學說。

跆拳道(一)理論課

基本認識:跆拳道是一種危險性比較高的運動,體育之本質要求對跆拳道進行改變,在比賽的跆拳道中,

1很少有拳進攻的地方(不是不能用拳,而是限制用拳)

2對下肢的進攻範圍進行限制

一、概述

1禮節含義:

TAE(跆)腳踢,撞摔,彈跳

KWON(拳)用拳擊打

DO(道)藝術方法,境界(本人覺得還有禮儀修養)

禮儀:“鞠躬禮”是基本禮儀形式,腰部前傾15度,頭部前傾45度

2特點作用:

一、特點:

1)以腿為主,以手為輔

2)內外兼修,以功力檢驗水平

作用:

培養競爭意識;防身健體;鍛鍊意志;發展身心(對對手的觀察能力,組織戰術的能力)

二、場地

1.體量分級

記法:男子重量級範圍

最低為48kg以下最高為84kg以上

48-68kg每4kg一級68-78kg每5kg一級78-84kg為另外一級

女子重量級範圍

最低為40kg以下最高為67kg以上

40-52kg每4kg一級52-67kg每5kg一級

三、有效得分

1.有效得分的部位:軀幹(骨盆到鎖骨之間(除四肢外))

頭部(兩耳垂向下連線,耳尖向上與百會穴連線前部)

2.得分的含義:得分,是指使用允許的技術,準確有力擊中有效得分部位。

3.比分為三局比賽得分的總和(不看誰先誰後,不會因為前兩局一人總分高他就勝,還要看第三局,看總分,與散打不同)

4.有效得分分值:

軀幹:1分頭部:2分擊倒(主裁判開始讀秒)再加1分

四、獲勝方式:

1.擊倒勝(即K.O.)

2.優勢勝(:即比賽一方很有優勢,雙反實力懸殊,裁判為避免另一方受傷,判定優勢方獲勝出,由於國際大賽的選手實力都不錯,所以這種情況在國際大賽中罕見。)

3.棄權勝

4.失去資格勝

5.主裁判判罰犯規勝(對手犯規累積)

三位邊裁同時認定才為得分三局兩勝制

上場前比賽雙方抽籤,紅的拿紅的護具,青的拿青的護具,紅方站在主裁左手,青方在主裁右手,雙方休息區同上

警戒區就是危險區,一方選手被另一方選手逼到這裡就危險了

五、犯規

(1)kyong-go是不會對對方造成傷害的犯規,一次判罰0.5分有以下情況:

1,轉身背向對手逃避進攻

2,倒地(消極的躲避進攻的拖延時間的)

3,迴避比賽

4,抓摟,抱或推對手

5,攻擊腰以下部位(不論有意或無意,不論是否得逞)

6,偽裝受傷

7,用膝部頂撞對手

8,無意用手攻擊對手面部

9,越出邊界(警戒區之外了,出10×10了)

10,教練員,運動員的不良行為

(2)gam-jeom是嚴重的犯規,一次判罰1分有以下情況:

1.攻擊倒地對手

2.主裁判發出kal-yeo(暫停,比賽中途有情況)或ke-man(停止,一場比賽結束)的口令後,攻擊對手

3.抓住對手的進攻的腳將其摔倒或用手推對手

4.故意用手攻擊對方面部(是“故意”!區別於上第8條)

5.教練員或運動員打斷比賽進程(不僅僅是“不良行為”!區別於上第9條)

6.教練員或運動員過激行為影響比賽獲做出違反體育道德的行為

【主要作用】

武道跆拳道具有激勵,防身、健身、修身養性、娛樂觀賞等多方面的作用,是人們增強體質、培養意志品質的一種較好的手段。武道要求的跆拳道不只是技術上的完美,更重要的是通過訓練不段激勵自己去不斷努力,從而走向成功!讓我們的會員去做一個真正的“強”者!

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激勵自己,做一個成功的人!

(一)改善和增強體質

(二)提高防身和自衛的能力

(三)磨練意志,培養高品格的修養

(四)拳壇芭蕾

(五)對青少年而言,跆拳道能幫助他們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和榮譽感。通過技術的不斷成熟,青少年們可以逐漸完成以前他們會覺得不可能達到的動作。

其他搏擊術 辟穀

辟穀又稱“卻谷“、“斷谷”、“絕谷”、“休糧”、“絕粒”,即不食五穀雜糧。道教從為,人食五穀雜糧,要在腸中積結成糞,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黃庭內景經》云:“百穀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①同時,人體中有三蟲(三屍),專靠得此谷氣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產生邪欲而無法成仙。因此為了清除腸中穢氣積除掉三屍蟲,必須辟穀。為此道士們模仿《莊子·逍遙遊》所描寫的“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的仙人行徑,企求達到不死的目的。

辟穀術起於先秦,大約與行氣術同時。集秦漢前禮儀論著的《大戴禮記·易本命》說:“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②是為辟穀術最早的理論根據。《淮南子·地形》也有類似的記載。而《人間》還載有實例,如記述春秋時魯國人單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絲麻,不食五穀,行年七十,猶有童子之顏色。”③是為史籍所載最早之辟穀實踐者。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有《去(卻)穀食氣篇》,則是現存漢前辟穀服氣術最早的著作。有云:“去(卻)谷者食石韋。……首重、足輕、體軫,則昫(呴)炊(吹)之,視利止。”意謂初行辟穀時往往產生頭重腳輕四肢乏力的飢餓現象,須用“吹呴”食氣法加以克服。這裡將辟穀與行氣聯在一起,和《莊子·刻意》將行氣與導引聯在一起一樣,似皆表明此三術在先秦時最初存在的狀態,即表明它們之出現是大體同時的。

道教創立後,承襲此術,修習辟穀者,代不乏人。《漢武帝外傳》載,東漢方士王真“斷谷二百餘年(當為“日”之誤——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馬,力兼數人”。④《後漢書·方術傳》載:“(郝)孟節能含棗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⑤曹植《辯道論》載郗儉善辟穀事,謂曾“躬與之寢處”以試之,“絕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⑥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達、魯女生等皆行辟穀術。東晉道士葛洪反對單行辟穀可致仙的觀點(主張擇仙術之善者而兼習之,尤其必修金丹),認為單行辟穀可成仙是行氣家“一家之偏說”,但並不懷疑辟穀術的健身延年效果。他在《抱朴子內篇·雜應》中說:“餘數見斷穀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輕色好。”⑦並舉出具體例子以證之:三國吳道士石春,在行氣為人治病時,常一月或百日不食,吳景帝聞而疑之,“乃召取鏁閉,令人備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余,春顏色更鮮悅,氣力如故。”⑧又“有馮生者,但單吞氣,斷谷已三年,觀其步陟登山,擔一斛許重,終日不倦。”⑨《魏書·釋老志》載,北魏道士寇謙之託言太上老君授以導引辟穀口訣,弟子十餘人皆得其術。又謂東萊道士王道翼隱居韓信山,斷谷四十餘年。《雲笈七籤》卷五載,孫游岳“茹術卻粒,服谷仙丸六十七年,顏彩輕潤,精爽秀潔。”AB《南史·隱逸傳》載,南嶽道士鄧郁“斷谷三十餘載,唯以澗水服雲母屑,日夜誦大洞經。”AC陶弘景“善辟穀導引之法,自隱處四十許年,年逾八十而有壯容”。AD《北史·隱逸傳》稱陳道士徐則“絕粒養性,所資唯松術而已,雖隆冬寒,不服棉絮”。AE《舊唐書·隱逸傳》載,唐道士潘師正居嵩山二十餘年,“但服松葉飲水而已”。AF其徒司馬承禎亦傳其辟穀導引服餌之術。《宋史·隱逸傳》載,宋初道士陳摶居武當山九室岩,“服氣辟穀歷二十餘年,但日飲酒數杯”。AG《宋史·方技傳》載,趙自然辟穀“不食,神氣清爽,每聞火食氣即嘔,唯生果,清泉而已”。柴通玄“年百餘歲,善辟穀長嘯,唯飲酒。”AH史籍、道書所載,不勝枚舉。可知從漢至宋,辟穀術在道教內一直十分流行。

道士在傳習辟穀術過程中,曾寫有辟穀術專著,論述與闡發辟穀諸法。《抱朴子內篇·遐覽》著錄《休糧經》三卷。

《通志·藝文略》著錄《太清斷谷法》《無上道絕粒訣》《休糧諸方》《太清經斷谷諸要法》《斷谷諸要法》《停廚圓(或作“丸”)方》各一卷。《正統道藏》收載尤多。但諸書所載,歸納起來,不外“服氣辟穀”與“服藥辟穀”兩大類。

(一)“服氣辟穀”即以服氣與辟穀相配合,並以服氣為基礎,通過服氣達到辟穀的目的。具體說法不一,有的主張服氣之初,即行辟穀,飢時飲一兩盞胡麻湯酥湯,或一兩杯酒,渴時唯飲清水。有的主張服氣之初漸減食物,每日減食一口,遞減至十日而全斷。有的主張不強行辟穀,待服氣功深,至三年後,便會自然斷谷。具體方法多見於諸家氣法書中,據《抱朴子內篇·雜應》篇載,即有食十二時氣法,食歲星氣法,食六戊精氣法,思神食氣法等。

(二)“服藥辟穀”即用服食藥物以代替穀食。藥方甚多,有取高營養而消化慢的豆、棗、胡麻(芝麻)、栗、酥、及茯苓、黃精、天門冬、術、人參、蜂蜜等配伍,製成丸膏,於斷谷後口服一二丸,以代穀食。有取高營養而難消化之物配方,一頓飽餐後即絕谷,可辟穀很長時間。又有作美食飽餐一頓,再服藥以養所食之物,據說可辟穀三年。還有用草木藥熬煮特定的石子,以石當飯者。具體藥方見《太清經斷谷法》及《雲笈七籤·方藥部》。

史書記載辟穀之人如此之多,辟穀時間或幾月、幾年甚至幾十年,其中難免有誇大不實之處,但恐非純屬子虛。1988年1月7日《39健康網》第三版以《麻城農家女十年粒米未進言行自如》為題,報導湖北省麻城市熊家鋪區月形塘村二十五歲姑娘熊再定,十五歲時突染重病,生命垂危,脫險後即不復進食水,至今已十年粒米未進。令人驚異的是,她染病臥床八年後,竟能獨立行走,談笑自如,且能做些家務。這真是人間奇蹟。如果當今科學能對之作出解釋,將箇中原因弄個明白,這對人體科學、現代養生學將有巨大的貢獻——

註:

①④AB《道藏》第6冊511頁,第5冊63頁,第22冊28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

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②《叢書集成初編》第1028冊228頁,中華書局,1983年

③《二十二子》129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⑤《後漢書》第10冊2751頁,中華書局,1965年

⑥《三國志》第3冊805頁,裴松之注,中華書局,1959年

⑦⑧⑨《抱朴子內篇校釋》(增訂本)268頁,269頁,268頁,中華書局,1985年

ACAD《南史》第6冊1896頁,1899頁,中華書局,1975年

AE《北史》第9冊2915頁,中華書局,1974年

AF《舊唐書》第16冊5126頁,中華書局,1975年

AGAH《宋史》第38冊13420頁,第39冊13512頁、13516頁,中華書局,1977年

其他搏擊術 辟穀的實施方法

1.實施辟穀者必須要消除心理障礙,堅信辟穀對人體有益無害。1993年10月16日至26日江蘇省徐州市工人療養院舉辦首屆辟穀養生學習班,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人參加了這次學習班。<<39健康網>>連續8天以顯要位置報導了300名自願者連續辟穀8天,不食人間煙火,一舉登上海拔1545米的泰山玉皇頂的經過。這些登山者中有一大半是年高體弱、疾病纏身的人,通過辟谷許多人身上的疾病不藥而愈,且精神和體力都優於平時。這次活動充分證明了辟穀對人體巨大潛能的開發,展示了辟穀的神奇調節作用。

2.辟穀的時間:依個人練功時間的長短、健康狀況、心理狀態的不同,辟穀時間的長短有一定的差別。短則一二天,長則可幾十天甚至更長時間。一般情況下應多於3天,身體素質一般者應堅持7天或7天以上,練功有素者有堅持49天以上的。

第一次辟穀的時間不宜過長,要以安全為上,自然為度。不可因治病、長功或其他原因而主觀延長時間,應循序漸進,不刻意追求時間的長短。

辟穀期間要根據實際情況,欲辟則辟,欲止則止,順其自然,以自己感受舒服為度。

3.對辟穀的程度應適當掌握:

辟穀從程度上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全辟:辟穀期間粒米不進,滴水不沾,完全切斷飲食和水分的供應,直接與外界交換能量與信息,充分調動人的潛能來完成人體的各種代謝。這種情況較少運用,最好在修煉有素者的監護下進行,切實注意安全,以不感到過於飢餓為度,切忌盲目追求時間的長短。(2)近全辟:不進五穀雜糧和藥丸,但可飲用少量水和蜂蜜,也可食用少量水果。這種方法對於一般體質者都可以運用,比較安全。(3)半辟:除了可以飲用水和蜂蜜外,還可食用少量瓜果、花生米、核桃、紅棗、胡桃、杏仁等藥餌,以不感到餓為止。這種方法對於第一次辟穀者或體弱多病者較為適用。(4)近半辟:基本上不吃熟食,但可多吃水果、蔬菜和其他雜食,甚至還吃點稀飯和麵條等,也可吃一些素菜。這種方法對於有心理障礙或特別虛弱者較為適用。

4.飲食控制:(1)開始辟穀時,飲食可以逐步減少,在二、三天中減至半辟或近全辟狀態。也可以直接開始,直接進入辟穀狀態。在辟穀結束,恢復飲食時應切實注意循序漸進,逐步恢復,不可操之過急。初進食以稀粥、稀飯為宜,另外可食用少量新鮮水果、蔬菜等,忌食生冷魚肉、辛辣刺激性食物。待完全恢復進食一周后方可食用魚肉類食物。(2)辟穀期間,可食用適量的乾鮮果品、營養性藥物,常見的諸如:紅棗、芝麻、黃精、玉竹、枸杞、黑豆、天門冬、麥門冬、茯苓、白芍、禹餘糧、赤白石脂、白朮等。(3)經實踐證明,辟穀期間每日飲幾杯蜂蜜水,大有助益。飲水以暖水為宜,飲多亦不妨。辟穀期間停食而不停水,應保證足量的水分供應。過分缺水是對身體的摧殘。(4)辟穀不戒酒類,可適量飲用,但且不可過量,過量則危害比平時更大。

5.堅持靜養服氣為辟穀之首要。

行氣者不一定要辟穀,但辟穀者必須要兼練行氣之功,故“辟穀服氣”每則相提並論。具體方法可參見第一節“平衡陰陽水火既濟的養生大法”中的功法,特彆強調的一點是應該強化吞津。吞津、採氣、靜養應相輔相成。

辟穀期間應避免過度的、劇烈的體力活動。

6.盡力避免七情刺激,避免情緒的大波動,使心態保持平和。限制性生活,惜精愛氣。

其他搏擊術 辟穀原理

辟穀療法是通過減少甚致避開飲食的條件下進行治療的一種康複方法,是我國古代流傳已久的一種健身治病的方法。現在也已被國外人士所採納和研究。據日本的報告稱,5-10天的辟穀可使人的巨噬細胞濃度翻一倍。如此的濃度已可控制惡性腫瘤的發展。

辟穀療法是一種極大避開飲食的方法,就為糖尿病的治療提供了先天條件,因此他是一種最適合糖尿病治療的輔助方法。

這種療法是一種通過特殊鍛鍊來避開飲食的方法,因此凡是由於飲食導致的疾病用辟穀療法治療都是極其有效的。

辟穀療法可以避開穀食但不會出現飢餓的現象,若方法得當還會越來越有力。

初次接觸您會對這種方法感到奇怪,接觸方法以後會不太相信,傳統營養學的觀念在人的心裡影響太大了。人在沒有營養的情況下如何生存呢。使用以後您就會對此方法感到神奇。

辟穀療法不同於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氣功,它是一種醫療性康復療法。不需要專門的時間,不支持健康的人使用.

辟穀療法一般分為納氣,行氣,閉氣三種方法調和使用,須依據患者的素質搭配使用。

辟穀的原理:

在傳通養生理論中,飲食被稱為谷氣,食物與體內元氣的結和形成真氣,[元氣又稱為腎間動氣],真氣的流動支持生命的正常運行。真正支持身命的是真氣中的元氣。食物起了一個激發的作用。食物卻把他的'物性'留在了體內,這種物性在體內影響著人的真氣的正常流動,也給人帶來了種種欲望和智慧。物性影響了氣血的運行,就容易給人帶來疾病,

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理論雖然有著差距,但不至於有衝突,而辟穀這種方法和理論卻直接與現代醫學理論發生了矛盾,但現實說明了一切,我的病人可以連續十幾天只喝點水,不吃任何食物,不僅不感到飢餓,而且病情發生了好轉,不要因為現代醫學解釋不了就否認這種方法和事實,現代醫學還在發展之中。

作用及適應範圍

作用:這種療法可以極大的減少飲食,減少‘物性’給身體帶來的影響,因此就具有清理功能,另外辟穀療法還可以激發人的腎間動氣的產生,古代稱為天一之水。因此就具有調節功能和免疫增強功能。

適應範圍:凡是符合以上兩種治療功能的疾病都適合辟穀療法的治療,如;

1:營養缺乏及代謝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蛋白血症等。

2:消化系統疾病,由於飲食而導致的疾病,如脂肪肝等。

3:腎部疾病(因可激發腎間動氣),如慢性腎炎,水腫等。

4:循環系統疾病.[利用其清理功能]

5:免疫紊亂性疾病及病毒性疾病。[因可極大的增強人的免疫功能]

``````

另外還有許多疾病都是適合此療法治療的。不明白的患者可以諮詢。

但是辟穀療法也不是什麼病都治,它也有其適應範圍。另外辟穀療法的採用還要看患者的先天素質,根據古老的理論要看小腸的節數,在方法上要看能不能納住氣,據統計大約有3%的人是不會使用這種方法的。

其他搏擊術 辟穀解惑

辟穀,是中國道教特有的一種修煉法門,與導引、服氣、煉丹等並稱於世。辟穀修煉的層次較高,對治療疾病、強身健體、開慧長功、激發內在潛能都有相當好的效果,因而受到古今一些修煉名家的重視。辟穀有卻谷、絕谷、絕粒、休糧、清腸的別稱,即不吃五穀飯食之意,但並不是不吃任何東西,更不是絕食或不飲不食。明白這一點,可以打消許多人對辟穀的恐懼,消除其心理負擔。

辟穀起源於道教,辟穀並非完全的斷絕飲食,而是有一定方法的進行。其他宗教也有相似的做法,多為斷食法。因此,多數研究會把辟穀斷食歸為一類,籠統的認識是起源於宗教。

修煉者多有為“明心見性”、“體悟真理”而絕食辟穀的。其中最著名的是釋迦牟尼、摩西、耶穌和穆罕默德,這些聖哲都曾一次辟穀達40天之久,獲得體力、智力和靈力的飛速躍進,終於悟道。在中國,西藏密宗的密勒日巴尊者,因學法入山苦修多年,飽受饑寒的煎熬。道家的邱長春真人,在山中修道時,曾大餓72次,小餓無數次。他們在度過這個關口後,成就了崇高的功業。這樣,辟穀作為宗教家們修行煉道的範例和垂訓,一直流傳下來。今天世界上各教派的信徒,為了促進身心健康,提升靈性,都有定期和不定期的辟穀。

根據前人的經驗,進行正確的辟穀,對身體是沒有損害的。人體有著強大的儲備能量,遠不至於被餓死。請看下面的例子:1910年左右英國愛爾蘭發生叛亂,克爾庫市市長摩克與另外10位同志被收容於獄中,大家團結在“反對在愛爾蘭實施英國法”的口號下絕食。絕食至20日左右,當局便徵召了神父,並通知囚犯們的家屬準備後事。可是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到了第30天,40天,50天,一切安然無恙,最後持續到第70日,報紙上登出的訊息仍然是——沒人死亡。第74天摩克市長才死亡,但他並不是死於飢餓或營養不良,而是醫師誤將休克當作死亡,在慌亂中過速地注射藥物加重休克而造成的,真是荒唐之極。到第88天才又死了一位。其餘9位在第94天中止了絕食,不久皆恢復了健康。請各位注意,上面寫到的那些人並不是在進行辟穀,而是在絕食,辟穀和絕食是有一定區別的,絕食是對身體的摧殘,正確的辟穀卻對身體有利。獄中那些人絕食尚且能堅持近百日不死,辟穀對於一般人而言,少則三五日,多則七八日、十數日,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辟穀的類型:從辟穀現象出現的情況看,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自然辟穀:練功有素者達到一定層次時,或因調節身體的需要,人會自然出現厭食、少食甚至不食的狀態。這種情況較少,一經出現堅持的時間較長,同時會出現各種特殊的身體變化和練功效應。(2)主動辟穀:當練功達到一定層次後,或為了治病的需要,通過一定的練功方法如服氣、導引、按摩、服藥餌等而達到少食或不食的狀態。這種方法在防病治病、養生健身及提高功力中均有較高的價值,但應順其自然,不可勉強。(3)誘導辟穀:當練功達到一定層次後,身體會出現辟穀時的各種效應,但又不知道辟穀的方法,此時通過修煉有素者的誘導和幫助,便可進入辟穀狀態。這種現象在參加集體練功或聽帶功報告時較易發生。特殊的地磁環境,如名山古剎、千年古樹生長之處,有時也可以誘導人進入辟穀狀態。(4)被迫辟穀:由於某種特殊的原因,如饑荒、地震、迷路、塌方等,得不到食物供應,被迫停止飲食,引起人體內部功能的重新調節以適應新的環境。

辟穀對於人有著多方面的益處:(1)辟穀可以激發調動人體的潛在能量。人體猶如一支軍隊,必須經常不斷地進行訓練、演習,才能使軍隊富有戰鬥力。長期處於渙散、懶惰狀態武器生鏽的軍隊是不堪一擊的。現代社會為人的生存提供了優厚的生活條件,相當多的人營養過剩,運動量不足,雖然帶著一身重重的脂肪,除了行動不便外,一無所用,走不了幾步路就呼呼喘氣,這樣的人你能說他強壯嗎?辟穀可以給養尊處優的人們一個絕好的練兵機會,猶如軍隊的戰略總動員。把人的飲食供應停頓後,人要繼續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就必須調用原來儲備的脂肪和糖類,通過氧化來釋放能量。辟穀可以更新人體的能量儲備,使其保持於備用和可用狀態,強化機體抵抗不良環境的能力。(2)辟穀可以對身體起到雙向調節作用。辟穀可以使人的體重保持在正常範圍內,矯正肥胖,矯治消瘦。辟穀通過切斷飲食供應,消耗掉體內多餘的脂肪,超重者自然可以減肥;辟穀通過清理消化道,增強胃腸的吸收能力,使消瘦者在辟穀後可以充分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份,超瘦者也可以增至正常體重。辟穀對血壓偏高或偏低者也可使其趨於正常範圍。(3)辟穀可以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增強記憶力,加深理解力,強化意志力,培養忍耐力,增強自信心,使人充滿勇氣,抑制欲望。進一步還可開發自身的靈性,了解大自然的真理,啟發特異功能。(4)辟穀可以清除人體的病源。人的腸道中長期積聚著宿便,不僅產生腐敗物質,還直接影響胃腸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如果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功能正常,人吃五穀雜糧,是不會發生營養不良或缺乏各類營養物質的。重要的是看人體能從食物中吸收多少營養成份,而不是看人吃了多少東西。醫學博士里維爾說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人類的疾病,多半是因為糞便滯留在腸內所收起的。良好的排泄,就是健康長壽的秘決。”要想徹底改善人體的吸收功能,就必須要清除宿便。但宿便的清除卻不是靠灌腸或服瀉藥所能作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辟穀,做一次全身的“大掃除”,徹底清倉才能獲效。實踐證明,一般人辟穀到第四五天仍然有大便排出,到第七天時,宿便就會被徹底排淨。排出量多則1800毫升,少則360毫升。這就是為什麼要求人辟穀一般要堅持七天的道理。宿便的清除,使消化系統的效率空前提高,營養吸收良好,疾病自然會減少。(5)辟穀可以延長壽命。美國營養學家馬凱博士,發現老鼠每周禁食兩天,不易生癌,且壽命延長一倍。觀察動物界不難發現,大凡猛獸如老虎、獅子之類,暴飲暴食,食量大者,其壽命並不算長,而象蛇、龜等,一生消耗的食物並不多,但其壽命卻相當可觀,能生存上百年者多矣。

其他搏擊術 辟穀與斷食

辟穀,是中國人或東方人(如印度人)的古老養生法。服氣辟穀是在不吃的狀態下輔以導引吐納,以增加功效,提高層次。

斷食,是國外特別是西方社會的古老養生法,泛指不吃谷麥的自然療法。斷食療法有不吃一切飲食物和可以進食部分瓜果菜蔬兩種。

辟穀一詞按《辭海》的解釋是:亦稱“斷谷”、“絕谷”,即不吃五穀的意思。據稱中國古代的一種修養方法。……後為道教承襲,當作“修仙”方法之一。《宗教詞典》載:《辟穀》原為中國古代的一種呼吸養生方法,同吐納相似。

上述兩種解釋實際都欠全面,理由一是辟穀應有單純辟穀和同時輔以吐納兩種方法,二是絕非道家所獨有,儒家、佛家、伊斯蘭教派及民間流傳的一些功派都有此法並都占極重要地位。相比之下,道家經典對其論述最豐倒是事實,僅《道藏》一書當中,便對其作了甚詳、甚細的評述。

服氣辟穀在我國有極其悠久的歷史,從最早的《山海經》一書中已記有無骨子食氣的事例。屈原在《楚辭·遠遊》中也有:“食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兮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應該說,自有了文字記載的朝代開始,已直言此為“古已有之”的古法。秦漢之後,辟穀已成為每一個朝代必不可少的歷史記載內容並出版過大量的著作.可見,這種最為古老的養生法在人類歷史上影響的重要與深遠。

從龐雜的古今書籍資料記載里,辟穀的意義不外為二:一是可以避荒以求生存,二是可以修道成仙。

時移世易,文明進步。古老的養生法在今天的世界中顯示了極其蓬勃的生命力,科技發達的國家不僅利用斷食療法來攻克現代醫學技術醫治不了的種種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更把其上升到一個提高身體素質、淨化人的靈魂和延年益壽的科學和哲學的層次。

反觀我們自己,號稱文明古國並以辟穀的發源地自居(辟穀源於中國還是印度,目前還未有定論,妄自以辟穀發源自稱實是淺薄),其實對其認識甚少:除台灣省外,全國之中研究辟穀者少,實踐辟穀者少,科學實驗更是少之又

少。其他搏擊術 飲食稀粥是半辟穀養生

中國人食粥保健養生,曾經積累了許多豐富的經驗。多年來,人們根據粥的用途分為三大類:一是家貧食粥,二是荒年賑饑食粥,三是養生食粥。其實,三種食粥,大同小異,都具有相同的養生保健之功效。清.趙翼專門寫過一首《粥詩》:“煮飯何如煮粥強,好同兒女熟商量。一升可作二升用,兩日堪為六日糧。有客用須添水火,無錢不必問美湯。”這其中,自然也包了前人許多飲食稀粥保健養生的經驗。

飲食稀粥養生,本身也是屬於一種不完全的斷食辟穀療法。完全的斷食辟穀療法,就是非常嚴格的斷食辟穀法,即完全的斷食辟穀法,在正式的斷食辟穀階段,只可喝水或茶水,不食五穀,其它的一切食物都禁止食用,有的甚至連水都不喝。而不完全的斷食辟穀療法,要求則不如完全的斷食辟穀療法那樣嚴格,也就是說,在正式的斷食辟穀階段,在喝水或茶水的同時,可以食用五穀,飲食地定量的稀粥、菜湯、花生、蔬菜、水果等食物。

不完全的斷食辟穀療法,主要用於不適合使用完全的斷食辟穀療法的病人,諸如嚴重病變的心臟病、肝臟病、腎臟病、肺臟病、癌症、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等疾病,和意志薄弱而難以耐受完全的斷食辟穀者,同時也可以作為一種改善體質、保健養生的手段,在斷食辟穀醫師的適當指導下,在自己家裡使用。不完全的斷食辟穀療法種類很多,有稀粥斷食辟穀法、菜湯斷食辟穀法、蘋果斷食辟穀法、果汁斷食辟穀法、生菜汁斷食辟穀法等等。不完全的斷食辟穀療法非常容易實行,在斷食辟穀的過程中不易引起不良反應和危險事故,很少發生強烈的飢餓感,有的甚至照常堅持工作、學習和生活,好象沒有實行斷食辟穀一樣。對於許多疾病的治療,是一種曠日持久的、循序漸進的治療過程,而採用不完全的斷食辟穀療法又是非常適宜的了。返回

總之,飲食稀粥是一種非常好的不完全的斷食辟穀療法,具有良好的改善體質、保健養生之作用。稀粥養生方法如下:用20-50克大米(或玉米、小麥、大麥等),加入適量蔬菜,做成稀粥,1碗/餐,3餐/日,1個月/療程,3療程/年。此法既可少食養生,又可延年益壽,而且長期進行也不會造成營養不良,是不完全斷食辟穀療法的一種大法捷徑。

其他搏擊術 上清氣秘法

東方青牙(青牙者肝),服食青牙,飲以朝華(朝華,上齒根也),以舌表舐唇,漱而咽之;南方朱(朱丹者心),腹食朱丹,飲以丹池(丹池者,不齒根),以舌表攪齒根,漱而咽之;西方明石(明石者肺),服食明石,飲以靈液(靈液者唇里津),以舌攪齒七匝,漱而咽之;北方玄滋(玄滋者腎),服食玄滋,飲以玉飴(玉飴者舌)。以鼻導引元氣入口,呼吸而咽之,中央戊己,昂昂礦山(太山者,守精也),服食精氣,飲以醴泉(醴泉在齒根玄膺前,華池在舌本下,一名玉英,又句金梁。以)

這段講解的是口舌及呼吸的鍛鍊方法。……其實這段我也不太懂,直接飲用來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下下,呵呵。

其他搏擊術 道家養生

道家學說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人們所提出的哲學思想。他們的學術思想在中醫養生學的形成過程中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道家因崇尚自然高遠,鄙棄狹隘功利主義,而常常走向極端,主張絕對虛無,反對一切作為,甚至進而反對一切人類文化、知識和技術的進步、否定文明的價值;因反對權威和社會的等級秩序、批判社會弊端而放棄社會責任、淡漠參與意識、不信任甚至完全拒絕任何具體實際的社會改革措施,等等。應該看到,道家思想中的這些歷史局限性和消極面,的確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也對中華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蝕性。

道家所主張的“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然界萬物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則。《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關於“道”的具體闡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動符合自然規律,才能夠使人長壽。這是道家養生的根本觀點。

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等主張,對中醫養生保健有很大影響和促進。

1、清靜無為

清靜,在這裡主要指的是心神寧靜;無為指的是不輕舉妄動。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慾”。這種清靜無為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貴柔、返樸歸真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3、形神兼養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

道家的自然養生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歷代都有眾多的崇拜者與繼承者。他們一方面身體力行,體驗效果,同時還闡述發揮補充老莊養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導後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