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樓宮

華樓宮

嶗山道教宮觀之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境內的嶗山北部華樓山。華樓宮始建於元泰定二年(1325年),是由全真教華山派道士雲岩子劉志堅創建。占地約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78平方米,東與北九水群峰隔河相望,北鄰嶗山水庫,西有石門山,南望葛場眾山。2006年恢復為道教活動場所,並對外開放。

基本信息

簡介

華樓宮華樓宮
華樓宮觀為嶗山道教宮觀之一。在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境內的嶗山北部華樓山。元代泰定二年 (1325)道士劉志堅創建,民國間均有重修。宮內有老君、玉皇、關帝三殿,規模不大,小巧玲瓏;此宮依山面壑,地勢高爽。建築面積278餘平方米,占地面積2000餘平方米。院內置元代大學士趙世延撰文石碑1座,宮外有“海上名山第一碑”,周圍的秀麗風光,元代尚書王思誠曾品評為華樓十二景。宮外有碧落岩、金液泉、翠屏岩、凌煙崮、玉女盆、岩子洞、南天門、聚仙台等名勝古蹟。

建築布局

華樓宮華樓宮
華樓宮位於華樓山巔,宮以山命名,屬全真道華山派。元泰定二年(1325年)創建,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重修,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再次重修。宮前院之南為一大澗,既深且陡,院基起自山壑,高8米多,用塊石砌成,東西側為牆,東為院門,西開偏門。廟宇為東西長方形,殿堂向南,一字排列,東為老君殿,中為玉皇殿,西為關帝殿,各3間共為9間,都是木磚結構之單檐硬山式建築。客堂、道舍皆為一般磚木結構,神像為泥塑。華樓宮占地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78平方米。宮內置元大學士、光祿大夫趙世延撰寫《雲岩子道行碑》,藏有《清真經》一部。關帝殿後有邱處機題詩及“金液”手跡。院內有銀杏、木瓜等古樹,廟前植有黃竿綠槽的金懷玉竹。華樓宮創建600多年來,幾經興衰,歷盡變遷。尤其在抗日戰爭時期,遭日軍洗劫,道士四散。1949年青島解放前夕,廟已敗落不堪,成為藍家莊、楊家村、響石3個村共管的會首廟。1956年,青島市人民政府曾撥款修繕。“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房屋由嶗山林場使用。

嶗山歷代道觀寺院

嶗山區以境內的嶗山而命名,其山脈縱橫,群峰峭立,古木參天,海山相映,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等名勝古蹟,被譽為“海上名山第一”。

青島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