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景

漏景

漏景是中國建築藝術園林構景方法之一。漏景是從框景發展而來。框景景色全觀,漏景若隱若現,含蓄雅致。漏景可以用漏窗、漏牆、漏屏風、疏林等手法。

簡介

漏景 漏景

漏景是中國園林傳統造景手法之一,是從框景發展而來的成景類型。漏景是透過虛隔物看到的景象,虛隔物可以是花窗、隔扇、漏窗、漏明牆、柵欄或疏朗的樹幹枝權攝取風景畫面,叫漏景,又叫泄景。景物的透漏易於勾起遊人尋幽探景的興致與願望,而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種似實而虛、似虛而實的模糊美。漏景的設定既要考慮靜態欣賞的效果,也要考慮動態欣賞時的景物移動視點。

中國園林常用的園林構景手段有九種之多:

抑景,透景,添景,夾景,對景,障景,框景,漏景,借景,分景。

其他園林欣賞手法

抑景

中國園林美在含蓄,忌諱“開門見山,一覽無餘”,所以,抑景是中國園林中普遍採用的一種造園手法。所謂抑景,即先把園林中的景致隱藏起來,不使其被一覽無餘,然後再展現在你的面前,先藏後露,欲揚先抑,以此提高風景的藝術感染力和層次感。這方面有很多例子,如北京頤和園,由東宮門進入時,只見一座頗似四合院的內景,一點也看不到園林的景致,沿小路南走,先看到一座土山橫在前面,中間是一條曲徑,順路而行,可見園中最大的建築佛香閣在枝葉間時隱時現。轉過一個彎,眼前豁然開朗,昆明湖、萬壽山、佛香閣、龍王廟、十七孔橋、玉帶橋等盡收眼底,令人驚嘆不已。

抑景的手法很多,比如蘇州園林,用廳堂建築或假山遮住主景,讓遊人穿堂逾室,通過光線較暗的廊道或假山洞口,才能窺見園中景物。蘇州拙政園腰門後的假山,留園入口處的廊道廳室,都是這種藝術處理。

抑景不限於園林的起始部分,園中處處都能靈活運用。如蘇州環秀山莊,原是位於宅後的小園,僅一亭一屋,若袒露於外,必索然無趣。但由於山石嶙峋,喬木參天,作者將建築、亭台藏於山石、樹梢之後,便使景色顯得格外深遠而幽邃。這種抑景手法可謂“景愈藏境界愈大”,給遊人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從而激發觀光者的遊興。

透景

透景也是一種造園的常見手法。運用到觀景中,就是遊覽園林時,在假山上觀賞山下美景,或坐在亭中觀賞遠處山水、建築時,應注意在阻擋視線的樹木或其他高於遊人視線的地上物中間尋找一條或數條觀景線,把遠景引入觀景者的視線中來,從而取得理想的觀賞效果。實際上,園林中的任何一個風景點,同時也是觀景點,其四周阻擋觀景視線的植物、建築中,都蘊藏著一個或數個極好的觀景視線或視角,這是我們觀景、賞景,取得美感的要點。

添景

當人們站在北京頤和園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觀賞萬壽山的遠景時,萬壽山因為有倒掛的柳絲作為裝飾而生動起來。這種倒掛的柳絲所起的作用,便是添景。因此,在觀賞園林景致時,要特別注意尋找添景物,這樣才能使原本開闊的景面增加中景、近景,使景致具有空間深度感。

中國園林中一般以大的喬木來做添景,在樹種上既要形體巨大,又要花葉美觀,如紅樹的烏桕、柿子、楓香,常綠闊葉樹的香樟、榕樹,以及銀杏、木棉、玉蘭、鳳木等,均為常見添景的樹種。

借景

在中國園林造園中,借景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園冶》中說:“園林巧於因借”,“構圖無路,借景在因”,“天借景者也,如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南山便是借景。如游頤和園,站在“湖山真意”亭內西眺,玉泉山的塔景正好鑲嵌在兩柱之間,就是遠借組成的最好框景;近借的例子如北京北海公園龍亭,朝東南望去,景山公園的秀麗景色盡收眼底,互映生輝;在同一園內,透過空窗、門洞窺望,隔院樓台也可互借成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站在高樓亭閣俯瞰到的湖光山色,是以“色”借景;“林瑟瑟,水泠泠,溪風群籟動,山鳥一聲鳴”,是以“音”借景;“天上一輪皓月,池中一輪水月”,則是借“水”成景;至於“應時而借”,或“銀裝素裹”、“柳暗花明”,或“梧蔭匝地”、“層林盡染”,都能構成不同時令的借景景觀。

夾景

夾景是運用透視線、軸線突出對景物的欣賞的藝術手法。當其中並非全部景色都能引人入勝時,常用建築物或植物把左右單調的風景屏障起來,只留中央充滿畫意的遠景,從左右配景的夾道中透入遊人的視線,以達到增強景深和障醜顯美的作用。如泛舟頤和園後湖,遠方的蘇州橋主景被兩岸起伏的山石和美麗的林帶所夾峙,構成了明媚動人的夾景景色。

對景

在北京頤和園知春亭能觀賞園內的萬壽山、夕佳樓與園外的西山、玉泉山,在無錫寄暢園能觀賞園內景致和園外惠山、錫山,這種能夠互相觀賞、互相烘托的構景手法稱為對景。對景有近景、遠景之分。近景對景,其所對之景為小空間近景,則其畫面多為竹石、花木、疊石小景或靠璧山;遠景對景,則多為自然山水和建築,這種對景不但有峰巒丘壑,諑溪絕澗,竹樹雲煙,還有樓台亭閣等建築。

框景

框景是指用門窗、廊柱或喬木樹冠抱合作“畫框”,把真實的自然風景框在其中的造園手法。框景能使散漫的景色集中,使自然美升華為藝術美。北海的“看畫廊”就是專視框景的地方。

點景

辭因景生,景因辭勝。點景是中國園林的藝術特色之一,也是欣賞中國園林的要領之一。中國園林有大量的點景題詠,推敲其用字妙處,對於領會意境和提高遊興大有幫助。點景的方法很多,有摹寫形象的,如桂林的“南天一柱”,點出桂林獨秀峰拔地超天、紺宇凌空的特徵;有描寫意境的,“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道出了“象山水月”的妙處等等。點景慣用四字組成,亦有三個字、五個字的。如大觀園中的“稻香村”,寄寓“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的田園風光。杭州“九溪十八澗”,包含了“春山縹緲白雲低,萬壑爭流下九溪;擬溯落花尋幽徑,桃源無路草萋萋”的山野意趣。點景不拘字數,只求含蓄新雅,名實相符。點景如點睛,概括的是景的特色與神韻。如杭州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等等,不僅點出了賞景的最佳地點和時間,還把無限風光包蘊在景名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