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門拳

熊門拳

熊門拳,是指清朝嘉慶年間京山縣人熊開元對發端於西漢末年的綠林起義軍,後流傳於京山民間的武術加以挖掘整理、並在其基礎上加以發展後而形成的一套系統的武術套路。

熊門拳概述

熊門拳熊門拳
熊門拳,是指嘉慶年間京山縣人熊開元對發端於西漢末年的綠林起義軍,後流傳於京山民間的武術加以挖掘整理、並在其基礎上加以發展後而形成的一套系統的武術套路。
熊門拳現為湖北地方拳種。其拳講究“擒拿封逼,吞吐浮沉”八法,拳勢四平中樁,要求盤膝懸襠滾肩,動作快速。以掌法為主,擒拿見長。套路有太乙金剛唐手,分為10趟,共108手。
據傳發生在西漢末年的“綠林起義”,對而後中國社會近兩千年民間武術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綠林”一詞幾乎成了“武林”的代名詞,“綠林好漢”也就成了對武藝高強、行俠仗義者的尊稱。據《湖北武術史》記載,內容豐富、套路繁多的熊門拳就發端於綠林起義軍。清朝嘉慶年間,京山人熊開元對流傳於京山民間的這一武術形式加以挖掘整理,並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即熊門拳術、熊門功法、熊門醫學、熊門養生,從而使京山傳統武術這一民族文化遺產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發展了一步,以其別具一格的風姿矗立於武壇。熊開元傳子熊德安,熊德安傳子熊玉廷,熊玉廷傳眾多弟子,使此武功得以廣為流傳,並以“熊門拳”之名傳世。熊門拳講究“擒拿封逼,吞吐浮沉”八法,拳勢四平中樁,要求盤膝懸襠滾肩,動作快速。以掌法為主,擒拿見長。如今,熊門拳已被列入湖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