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蹷張”。
1.以腳踏強弩,使之張開。謂勇健有力。《史記·張丞相列傳》:“ 申屠丞相 嘉 者, 梁 人,以材官蹶張從 高帝 擊 項籍 ,遷為隊率。” 裴駰 集解:“ 徐廣 曰:‘勇健有材力開張。’ 如淳 曰:‘材官之多力,能腳蹋強弩張之,故曰蹶張。’” 宋 王禹偁 《射弩》詩:“蹷張見舊史,強弩亦古官。”明 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公(袁可立)善五兵,憤恨曰:“臨患而縮朒,恥也。命蹶張之士傳饗,持一靈姑鈽大暑中趨賊。”清 陶澄 《當垂老別》詩:“大募勇健兒,蹶張守隖壁。”
2.借指弩箭。明 高濂 《懷遠大將軍趙公神道碑銘》:“公巡城至東門,敵發蹶張,中其腰膂,箭深入約六寸,公即拔出之。”
3.氣勢洶洶的樣子。清 朱實發 《前溪新樂府》:“奪斛不許官平量,少不遂意勢蹶張。”
4.以手足支撐物體。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盜俠》:“有婢晨治地,見紫衣帶垂於寢牀下,視之,乃小奴蹶張其牀而負焉。”
5.引申為勉力支拄。 清 沈德潛 《說詩晬語》卷上:“才大者聲色不動,指顧自如。 太白 五言妙於神行, 昌黎 不無蹶張矣,取其意規於正,雅道未凘。”
相關詞條
-
蹶
蹶:【釋義】跌倒。比喻失敗或受挫折:一蹶不振。蹶,在唐宋時代又是腳氣(病)的雅稱。’唐宋時代,有人把蹶當作腳氣,除王注外,宋臣《新校千金方·例》云:‘古...
簡介 字義 腳氣(病)的雅稱 -
蹶張士
解釋強弩手。《史記·張丞相列傳》“以材官蹶張” 裴駰 集解引 三國 魏 如淳 曰:“材官之多力,能腳蹋強弩張之,故曰蹶張。律有蹶張士。” 司馬貞 索隱:“《漢令》有蹶張士百人是也。” ...
解釋 -
竭蹶
《荀子·儒效》:“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 《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二十章》:“存仁之功,則有從容竭蹷之別。 《墳·文化偏至論》:“捷徑在目,斯...
-
蹶陰
以接內。所以知 出於 病者,切其脈大而實,其來難,是蹶陰之動也。” 張...拼音 juě yīn注音ㄐㄩㄝˇ ㄧㄣ釋義厥陰。此指中醫十二經脈之一足厥陰肝經。蹶,通“ 厥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 意 診其脈,曰...
拼音 注音 釋義 -
蹶興
詞語信息詞語 蹶動 拼音 jué dòng 注音 ㄐㄩㄝˊ ㄉㄨㄥˋ 引證解釋 震動;震驚。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四》:“ 楊 、 陸 、 張 、 黃 、 胡 、 塗 、 王 、 鄒 ,固已蹶動聳遻,相顧...
-
蹶動
詞語信息詞語 蹶動 拼音 jué dòng 注音 ㄐㄩㄝˊ ㄉㄨㄥˋ 引證解釋 震動;震驚。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四》:“ 楊 、 陸 、 張 、 黃 、 胡 、 塗 、 王 、 鄒 ,固已蹶動聳遻,相顧太息。” ...
詞語信息 -
蹶趨
拼音 jué qū 注音 ㄐㄩㄝˊ ㄑㄩ引證解釋 侷促,不自然。 宋 張表臣 《珊瑚鉤詩話》卷一:“篇章以含蓄天成為上,破碎雕鎪為下……恬淡為上,怪險蹶趨為下。” ...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 -
張公權
張公權(1889年-1979年),江蘇嘉定人,有“金融鉅子”之美譽,號稱“中國現代銀行之父”。早年遊學日本學習金融,回國後在上海發起組織立憲團體國民協會...
人物簡介 重整央行 經濟頭腦 引咎辭職 避走海外 -
張[漢語漢字]
張(zhāng)部首:弓部。 筆畫:7筆。 結構:左右結構。 筆順:折橫折撇橫折捺。 造字法:形聲;從弓、長聲。 字意五行:火。 姓氏:張姓。 五筆:X...
基本字義 字源來歷 詞性變化 固定詞組 古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