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
課程編號:1039030020
課程名稱:西方哲學史
學時學分:72學時 4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西方哲學的學科體系,掌握西方哲學的相關知識和理論,了解西方哲學的演變脈絡,知曉西方哲學與西方宗教等文化形式的聯繫,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儘可能地對西方哲學和西方文學歷史等人文科學的關係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需要的情況下,也可以涉及一些中國哲學的內容,使學生可以有一個中西哲學比較的廣泛的視野。
學時分配:課堂講授68學時:討論2學時;期中進行,就以前學過的內容規定題目,然後讓學生進行準備,可以以分組的方式,然後在課堂上組織討論。討論的時候可以由各組派一名代表主講,其他同學補充發言,然後老師給予點評或總結;最後由各組同學打分,然後由老師斟酌給出最後成績。實踐2學時:一般在期中之後的第一個月內進行,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或者根據學生的興趣,組織學生到一些人文內涵比較豐富的名勝古蹟,博物館參觀;或者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組織學生觀看一些時事類錄像記錄片,並要求學生運用學過的哲學理論,對這些時事問題進行分析,並且寫出書面報告。
作業與考核方式:考核分三部分,平時成績占10%:主要考核學生的上課情況,聽講的認真程度,課後的提問程度,課後的預習和複習程度,課後的輔助閱讀程度。期中成績占30%:主要考核學生對上半學期課程的學習情況;一般以寫出一篇讀書報告為主。期中成績占60%:主要考核學生對一學期所學課程的掌握情況。考試以閉卷進行,考題類型一般分為填空10分,名詞解釋20分,簡答題30分,論述題40分。
課程教材:《西方哲學史》,趙敦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該教材是目前國內西方哲學史教材中較好的一本,各個高校哲學系使用多年,學生普遍反映良好。
參考書:
《西方哲學原著選讀》,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
《西方哲學史》,羅素,商務印書館,1983年。
《西方哲學史教程》,文德爾班,商務印書館,1985年。
《西方哲學史》,梯利,商務印書館,1994年。
《哲學的故事》,勃蘭特,三聯書店,1996年。
《理想國》,柏拉圖,商務印書館,2006年。
導言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從整體上認識哲學的起源,哲學的本質,哲學的作用,學習哲學的方法,哲學的基本經典,以及中西方哲學的巨觀比較。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哲學的用途和意義,價值,以及哲學的定義。
難點:學習哲學的方法,如何處理哲學閱讀的專精和廣博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走進哲學
第二節、什麼是哲學
第三節、哲學何用
第四節、怎樣學哲學
第五節、西方哲學的巨觀把握
第一章 希臘哲學概說
教學要求:古希臘哲學部分要求學生對西方哲學的源頭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掌握古希臘哲學的核心概念,古希臘哲學的流派,古希臘哲學的大家。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蘇格拉底哲學,柏拉圖哲學,亞里士多德哲學
難點:古希臘形上學思維是怎樣產生的,以及這種思維方式的意義。
教學內容:
第一節、希臘哲學的誕生
第二節、希臘哲學的外緣
第三節、希臘哲學的內因
第四節、三朵哲學的奇花
第二章 早期自然哲學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對早期自然哲學有一個巨觀上的了解;並掌握早期自然哲學的基本流派,主要思想家及其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蘇格拉底哲學,柏拉圖哲學,亞里士多德哲學
難點:古希臘形上學思維是怎樣產生的,以及這種思維方式的意義。
教學內容:
第一節、米力都學派
第二節、赫拉克里特
第三節、畢達哥拉斯學派
第四節、愛利亞學派
第五節、元素派
第三章 智者運動和哲學的轉向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掌握智者運動到蘇格拉底的轉向;同時掌握主要智者派思想家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蘇格拉底的核心概念極其重要思想。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智者派哲學到蘇格拉底哲學的轉向。
難點:蘇格拉底的辯證法思想。
教學內容:
第一節、智者運動
第二節、哲學的轉向
第四章 柏拉圖哲學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對柏拉圖哲學有一個巨觀上的了解;並掌握柏拉圖哲學體系的基本結構,主要思想及其核心概念。
課時安排:8課時
重點:柏拉圖哲學中的理念的意義和價值。
難點:柏拉圖哲學中的善和美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生平
第二節、兩個領域的區分
第三節、人生的方向
第四節、人格的提升
第五節、理想的人格
第六節、理想的國家
第五章 亞里士多德哲學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對亞里斯多德哲學初步了解;並理解亞里斯多德提出的形上學在西方哲學史上的重要意義;尤其掌握亞里斯多德的學科分類思想;並對亞里斯多德的倫理思想進行重點掌握。
課時安排:8課時
重點: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形上學概念的意義和價值。
難點:亞里斯多德哲學中的實體概念。
教學內容:
第一節、生平
第二節、邏輯學
第三節、自然哲學
第四節、形上學
第五節、靈魂學說
第六節、倫理學
第八節、政治學
第九節、詩學
第六章 晚期希臘哲學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對晚期希臘哲學的基本流派,主要思想家及其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有所掌握。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新柏拉圖主義哲學
難點:新柏拉圖主義提出的“太一”概念。
教學內容:
第一節、伊壁鳩魯學派
第二節、斯多亞學派
第三節、懷疑學派
第四節、新柏拉圖主義
第七章 基督教哲學的誕生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對基督教哲學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並對《聖經》的主要內容有所知曉;同時熟悉教父哲學的起源和基本思想。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奧古斯丁的思想
難點:奧古斯丁提出的信仰和理性的關係的思想。
教學內容:
第一節、基督教哲學
第二節、教父哲學代表:奧古斯丁
第八章 經院哲學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對經院哲學的起源和發展有一個初步掌握;並熟悉經院哲學的特點,探討的主要問題,以及對西方哲學的重要影響。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托馬斯主義,上帝存在的證明。
難點:唯名論和實在論的爭論。
教學內容:
第一節、早期經院哲學
第二節、托馬斯主義
第三節、後期經院哲學
第九章 文藝復興的哲學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認識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精神;並對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成就有所理解;同時能夠欣賞該時代的繪畫作品。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文藝復興的時代精神
難點:理性至上的哲學精神
教學內容:
第一節、文藝復興的藝術
第二節、近代哲學的精神
第三節、近代哲學的焦點問題
第十章 近代哲學概論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掌握近代哲學的主題和哲學任務;並理解近代哲學和科學的密切關係;同時了解開創近代哲學的兩位思想家及其核心思想。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自然科學對近代哲學的影響。
難點:培根的四假想學說。
教學內容:
第一節、自然科學的登場
第二節、近代哲學的萌芽
第三節、培根和霍布斯
第十一章 唯理論和經驗論的紛爭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對唯理論和經驗論的起源和爭論的焦點問題有一個清晰地掌握;熟知各派的主要思想家及其核心概念。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笛卡爾的思想
難點:洛克的白板說。
教學內容:
第一節、唯理論代表——笛卡兒
第二節、經驗論代表——洛克
第十二章 唯理論和經驗論的發展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對唯理論和經驗論的發展脈絡有一個巨觀上的掌握;並知曉其基本流派,主要思想家及其核心思想。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斯賓諾莎的哲學思想
難點:萊布尼茨的哲學思想
教學內容:
第一節、斯賓諾莎
第二節、萊布尼茨
第三節、貝克萊
第四節、休謨
第十三章 法國啟蒙哲學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掌握法國啟蒙哲學的主要思想家及其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盧梭的哲學思想
難點:法國啟蒙哲學的唯物主義色彩。
教學內容:
第一節、啟蒙哲學概述
第二節、盧梭
第十四章 德國古典哲學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對德國古典哲學的起源,特點初步了解;認識到德國古典哲學在西方哲學史上的重大影響;並掌握主要思想家及其核心概念。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康德哲學,黑格爾哲學
難點:先驗感性論,先驗知性論,先驗理性論。
教學內容:
第一節、德國古典哲學總論
第二節、康德哲學
第三節、黑格爾哲學
學時分配表
章 節學時
導論4
第一章 希臘哲學概說4
第二章 早期自然哲學4
第三章 智者運動和哲學的轉向4
第四章 柏拉圖哲學8
第五章 亞里士多德哲學8
第六章 晚期希臘哲學4
第七章 基督教哲學的誕生4
第八章 經院哲學4
第九章 文藝復興的哲學4
第十章 近代哲學概論4
第十一章 唯理論和經驗論的紛爭4
第十二章 唯理論和經驗論的發展4
第十三章 法國啟蒙哲學4
第十四章 德國古典哲學4
課堂討論2
教學實踐2
課時合計72
中國哲學史
課程編號:1039030021
課程名稱:中國哲學史
學時學分:72學時 4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中國哲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邏輯結構,掌握中國哲學發展的歷史,了解每一個時期思想家關注的核心問題及其與當時社會環境的關係,初步理解思想史發展的規律。在此基礎上初步懂得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感受中華民族思維方式的特點,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感。
學時分配:課堂講授64學時;參觀考察和課堂討論8學時
作業與考核方式:平時出勤與作業、討論等占學期總成績的10%;期中考核主要以論文的形式完成,占學期總成績的30%;期末考試以閉卷筆試為主,占總成績的60%。教學實踐:計畫安排8課時參觀、討論。
課程教材:《中國哲學史》,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史教研室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北大版《中國哲學史》水平較高,在全國高校哲學系中使用最普及。
參考書目: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六卷本,人民出版社1980-1996年版
馮友蘭:《中國現代哲學史》,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肖婕夫,李錦全等:《中國哲學史》,人民出版社1998版
劉文英:《中國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郭齊勇:《中國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一講 緒論
教學要求:了解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熟悉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掌握中國哲學合法性問題爭論的實質。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中國哲學史的基本理論構架和研究內容
難點:中國、哲學、歷史的基本內涵與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問題
教學內容:
第一節、中國哲學史的界定
歷史:時代的高度
哲學:人類的高度
中國:民族的高度
簡單的含義:
中國哲學史是研究中華民族探索人的自由與發展心路歷程的一門學科。
第二節、中國哲學的學習對象
一、明確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的具體表現
1、立足於人本的終極關懷
心性超越問題
2、旁通於社群的價值實現
群己關係問題
3、上達於天道的本體訴求
天人關係問題
二、了解中國哲學的“點”——橫向聯繫
哲學家本人的生平活動、思想、結構與思維過程、地位
三、把握中國哲學的“線”——縱向發展
中國哲學發展的基本脈絡與發展中的轉折點是如何實現的
第三節、中國哲學的學習方法
一、實事求是:用史料說話,要過兩個“關”:
文字關:考證、訓詁
義理關:邏輯結構、精神境界(言外之意)
二、普遍聯繫:靜止觀察
社會背景:如戰爭與統一的思想需求
各種刺激與影響:如家教、親情、戀情等
三、永恆發展:動態思考
個人變化:個人思想的前後變化如馮友蘭
學派源流:思想發展的前因後果
發展規律:分與合的歷史
第四節、學習中國哲學史的意義
一、鍛鍊、發展自己的理論思維能力
1、古為今用(立足時代)
A、人類文化的主流價值觀:理性主義與人文主義
B、民族文化的發展方向:科學與民主
2、吸取教訓
A、個體思維的局限
B、社會意識的制約
3、總結經驗
A、邏輯與歷史的統一:敘述的方法與研究的方法
B、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理論的生命力在於滿足社會實踐的需要,在於解脫現實人生的苦難
二、豐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增加知識總量,培養寬容心態
反思古代智慧,提高精神境界
第五節、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問題
一、傳統中國哲學的存在形式
經典神聖,述而不作
術語較少,概念模糊
形式零散,論證簡略
二、中國哲學史的撰寫
實踐環節:
時間:2課時
內容:計畫到國子監參觀考察,了解弘揚傳統文化的具體形式之一讀經班的情況
第二講 中國哲學的萌芽與產生
教學要求:了解中國哲學的萌芽與產生,熟悉易經的基本思想,掌握陰陽五行等中國哲學最基本的概念,把握中國哲學和合思想的實質與意義。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中國哲學的萌芽及其特徵;和諧思想的產生
難點:中國哲學萌芽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
教學內容:
第一節、商周時代的宗教思想及其變化
一、絕地天通:宗教神權的壟斷
二、夏商的宗教觀:從天命
1、祀天:2、祭祖:3、信神:4、覡巫:
三、周代的宗教觀:
1、繼承商代的宗教觀:從天命
祭天祀祖、敬事鬼神、政權神授
2、賦予新的時代內容:勸人事
中國人文主義初興:禮樂文明
A、天命無常
B、天命唯德
C、天意在民
第二節、中國哲學的產生
一、《易經》中的哲學思想
1、《周易》簡介
2、《易經》中的哲學思想
A、觀物取象,陰陽為本:八卦符號及其象徵意義
B、萬物交感,宇宙圖式:對立面及其變化
C、變化發展,物極必反:發展規律的說明
其基本概念與基本圖式,是對世界萬物存在與發展原因的理性解釋,所以是中國哲學的產生的標誌。
二、《洪範》中的哲學思想
1、作者
2、含義
3、發展
第三節、西周天命觀的變化及其意義
一、無神論思潮的萌芽:由“帝”到“天”
二、“天命觀”蘊含的意義:天道觀
1、自然自由之“天”:道法自然的道德合一觀
2、規律秩序之“天”:中庸秩序的禮仁和一觀
第三講 先秦子學(一)•孫子墨子
教學要求:了解孫子的辯證法思想,熟悉墨家的三表法,掌握中國哲學顯示人文關懷的實質。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孫武的軍事辯證法思想和墨子認識論思想
難點:後期墨家的邏輯學思想
教學內容:
第一節、兵家(孫武)哲學思想
一、家世與生平
二、體系與結構
1、重人不重神的人本思想
2、知己知彼的認識態度
3、戰爭結果可以預知的理想態度
4、主觀能動性可以影響戰爭進程的思想(計謀等)
三、思想與意義
第二節、墨家的哲學思想
一、其人其書
二、社會政治思想
1、“交相惡”的社會現實
2、“兼相愛”的解決辦法
3、“交相利”的思想核心
具體措施。目的是實現功利主義的道德觀
三、經驗主義認識論
1、三表法:重視感性聞見的經驗
(1)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間接經驗
(2)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直接經驗
(3)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檢驗標準
2、聖人的認識能力:“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視聽”
四、宗教思想
1、天志
2、明鬼
3、非命
五、後期墨家
六、近代復興:回應科學思潮
第四講 先秦諸子(二)•老子莊子
教學要求:了解老莊道的思想的特點,掌握道家順應自然的思想要旨,了解濃重的自然主義人生指揮。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老子道的思想和莊子道的思想;莊子的相對主義認識論思想
難點:考古發現與老莊思之間的差異
教學內容:
第一節、老子
一、《老子》其人其書
1、作者的三種說法
2、考古發現
3、老子書的特點
二、老子生活的時代
三、《道德經》的思想:尊道反禮,將“禮”賦予“道”的內容。
失序(叛亂弒君)原因:
1、上層的貪婪:道德的虛偽:民智的提升:
2、挽救辦法(修身之基):
3、方法的依據(可行性)
(1)道的本源性:重建人文道德方法的哲學依據
(2)道的規律性:
(3)把握道的方法:靜觀玄覽
第二節、莊子
一、《莊子》其人其書
二、《莊子》的哲學思想:以老子道論為基礎,以人生論為重點。
1、逍遙的人生觀(修身)
(1)方法:心齋坐忘
(2)境界:無待無己
(3)態度:“反禮”
2、相對主義的認識論:把相對絕對化
(1)齊萬物:“道通為一”的認識對象。
(2)齊是非:從相對主義到虛無主義。
a.主體不同,標準不同。濠梁之辨
b.精神狀態(夢覺)不同,標準不同,如莊周蝶;“朝三暮四”。
3、物物者非物的天道觀
a.道的本源性:繼承老子。
b.道的神秘性:將“道”泛神化。
4、道通為一的天人觀:人在道的面前只能順應自然,“安之若命”,所以荀子批評為“蔽於天而不知人”(解蔽)。
第五講 先秦諸子(三)•孔子孟子
教學要求:了解孔孟思想的基本精神,熟悉孔子的仁-禮思想和孟子的性善論思想,掌握孔孟儒家思想的實質。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孔子的仁-禮思想;孟子的性善論思想
難點:孔子仁禮結合思想德歷史淵源與歷史影響;孟子性善論的依據
教學內容:
第一節、孔子
一、其人其書
二、思想:建立在“天下有道”的理想上
禮與正名:
(1)對社會的基本評價
(2)禮的思想
A、擁護周禮
B、禮的強制性
C、禮的權變性
D、禮的社會作用:
a.正名
b.社會和諧
c.道德教化
2、仁與人格:道德修養在自己
(1)君子與小人的區分
(2)仁的思想
A仁的基礎(為仁的必要素質):“直”
B仁的內容:愛人,也就是“忠恕”
a愛家人
b愛眾人
C為仁的成就
a.個人理想人格的實現
b.民眾的榜樣
c.社會的和諧
3、天命思想:墨家評“以天為不日月,以鬼為不神”,
天的主宰性與必然性
對鬼神的態度
道德修養的能動性
4、中庸之道
5、認識論思想
先驗論思想
經驗論思想
教育思想
第二節、孟子
一、其人其書
二、思想要點:以心解釋仁,著重從心性內聖方面發揮孔子仁的學說。向政治與哲學方面擴展。體系以儘可能心知性知天為框架。
1、仁政論:王霸之辯
(1)核心
(2)內容
(3)辦法
2、性善論
(1)目的
(2)內容:善端說
造就理想人格:區別人獸、君子庶民的標誌
修養方法是“養心”,也叫“求其放心”就是“反求諸己”。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寡慾;集義(浩然之氣)
3、天心合一論:盡心知性知天
(1)良知良能論
(2)心官主思論
(3)天定宿命論
第三節、《易傳》的哲學思想
一、構成與作者
二、易傳的哲學思想
(一)天道觀的展開
1、變化的永恆性:日新之謂盛德
2、變化的原因:一陰一陽之謂道
3、變化的規律
4、道器的區分
5、對天道的認識:觀象設卦與觀卦制器
(二)天命觀的遺留
1、天生神物,聖人則之
2、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宗教世界觀的形式
人文世界觀的實質
第六講 先秦諸子(四)•荀子韓非子
教學要求:了解荀子的政治思想與人性論思想,熟悉韓非子的人性論思想和政治主張,掌握法家思想的形成脈絡及其歷史地位,正確評價法家思想的歷史影響。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荀子的性惡論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韓非子現實人性論的思想和法術勢的思想
難點:荀韓人性論思想之間的異同與歷史評價
教學內容:
第一節、荀子
一、其人其書
二、思想特點:突出禮的作用,從強國外王方面發揮儒家思想
1、政治哲學
(1)王霸之辯:不是種類不同,而時程度不同
(2)隆禮重法:春秋禮法對立戰國禮法並舉
A、原因
B、內容
(3)明分使群:走向專制
人獸區別在於群
(4)英雄史觀
2、道德哲學:性惡論,見於性惡、禮論。道德在人不在天,社會的產物,不是自然界本有的東西
(1)性惡性善:自然屬性與道德屬性
(2)化性起偽:具有人力改變自然的意義
人有理性能力
人有道德追求
3、自然哲學:主要見於天論
(1)“天”的自然客觀屬性:天無意志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
(2)“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產生於自然界,其活動也體現著自然界的規律
(3)天可知:人可以“明於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
4、認識論思想:見於解蔽、正名
(1)可知論
(2)認識階段論
(3)邏輯思想
(三)荀子思想的歷史影響
1、古代典籍的保留
2、兼綜百家的傳統
3、漢代的推崇:有功於時政,有功於諸經
4、宋代的貶抑:大本已失,悖於聖人
5、晚清以後的評價:
梁啓超:“自秦漢以後,政治學術,皆出於荀子”
譚嗣同:“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暴政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
第二節、韓非子的法家思想
一、其人其書:
統一時代的思想特徵。主張意識形態的統一與法制的威嚴,承認現實的矛盾,具有上升時期的進取精神。
二、思想特點
1、逐利的人性論:“自為心”的思想。人際關係的利害化。君臣父子的關係均是建立在利益基礎上
2、法術勢的統一:主張“嚴刑”“重罰”治國
法:官府頒布的統一法令和制度
術:君主對下層官吏的統治管理的權術
勢:君主所處的地位和所掌管的權力
3、進化的歷史觀:上古(構木為巢)、中古(決瀆排水)、近古(湯武革命)的劃分。涉及到國家起源的問題。
世異事異、事異備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守株待兔。
4、注重參驗的認識論
反對“前識”,注重實踐
注重參驗,強調實效
矛盾雙方轉化的條件
5、道理相應的規律觀
對老子道的改造
區分了道與理的含義,認為道在理中
6、否定天意鬼神
三、歷史影響
1、秦國的理論權威,促成了秦國的統一大業
2、人性論思想對後世的巨大影響
3、陽儒陰法的統治實質
第七講 兩漢經學(一)•黃老學派與董仲舒
教學要求:了解黃老學派的思想特點,熟悉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掌握漢代哲學尋求合法性的嘗試及其歷史影響。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
難點:漢初思想與先秦思想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西漢初年的黃老之學
一、黃老之學的時代背景:蓋公、曹參
1、名稱
2、興起的原因
二、黃老之學的基本內容
1、尊崇道
2、遵守法
3、自然人性論
三、黃老之術的統治實質
第二節、漢代的儒家哲學
一、西漢儒學勃興的根本原因
二、董仲舒的思想
1、大一統的集權理論:一統是古今社會共同的要求,為了實現大一統,必須要做到:
尊君與愛民
尊孔與尊儒
三綱與五常
三統與三正
2、待教而化的人性論:性三品說
3、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
天人感應的理論思維
天人感應的政治目的:
天人感應的歷史影響:
4、深察名號的認識論:認識對象主要是天意
天意的決定性
正名的必要性
第八講 兩漢經學(二)•讖緯神學與王充
教學要求:了解讖緯神學的一般知識,熟悉王充的無神論思想,掌握漢代哲學的思想實質及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王充的無神論思想
難點:讖緯神學與漢代的意識形態
教學內容:
第一節、西漢末年的讖緯神學
一、讖緯神學產生的歷史原因
二、讖緯的含義
讖
緯
讖緯神學的基本典籍
讖緯神學的正統化:《白虎通》的宗教神學
第二節、王充的哲學思想
一、王充的理論基礎:氣一元論
元氣論:萬物的基礎;人的基礎
元氣自然論:“物自然也”
二、認識論:疾虛妄
形神關係
重視感覺經驗
注重效驗
三、歷史觀與人性論
歷史進化觀
人性三品與元氣的解釋
四、王充思想的局限性
元氣說的局限性
命定說的錯誤
實習考察:
時間:2課時
內容:計畫到天壇或社稷壇實地考察學習,了解中國古代天地崇拜的特點
第九講 魏晉玄學(一)•王弼與裴危
教學要求:了解貴無、崇有的基本思想,熟悉各家關於自然與名教關係的基本看法,掌握玄學的精神實質。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魏晉玄學關於名教與自然關係的基本觀點。
難點:本末有無之辨;言意之辨
教學內容:
第一節、魏晉玄學簡況
一、形成的原因:
1、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
2、魏晉時期的社會狀況:
民族大融合
經濟大發展
文化大交流
思想大開放
3、門閥士族的崛起及其理論訴求
二、魏晉玄學的含義
三、魏晉玄學的內容:
名教與自然的關係:
名教和自然關係的理論(哲學)依據:有無、本末之辯
3、哲學思辨的方法論基礎:言、意之辯;辨名析理
四、魏晉玄學的演變過程
何晏、王弼的“貴無說”,主張“名教出於自然”:
2、正始年間之後,到了魏與晉交替時,出現了阮籍和嵇康的思想,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
3、在兩晉中期,裴頠提出“崇有論”,他有“重名教”的思想
郭象的“獨化論”,出現在兩晉後期、名教即自然
魏晉後期,即東晉時代,玄佛融合(玄佛合流)
范縝的無神論思想
第二節、王弼的貴無論思想
一、“名教出於自然”——王弼的政治學說
1、名教形式化及其危害
2、賦予名教以自然的內容
3、自然無為的本質在於“存誠”、“無欲”
二、貴無論
1、從本、未、體、用上論證
2、從一多、寡眾關係上論證
3、從動靜、常變關係上論證
三、“得意忘言、忘象”思想
1、言、象、意的關係
2、聖人體無,德合自然
第三節、裴頠的崇有論思想
一、“有”即萬物,萬物自生自體
二、道在有中
三、理在有中
四、濟有者皆有也
第四節、歐陽建《言盡意論》思想
一、語言形成於約定俗成,具有可變性
二、語言的社會作用在於交流、認識
三、名教的作用在於維護社會秩序
第十講 魏晉玄學(二)•郭象
教學要求:了解郭象的獨化論思想,熟悉郭象的名教即自然的思想,理解郭象思想與道家和儒家思想之間的關係。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郭象的獨化論思想
難點:郭象的認識論思想;郭象思想與儒家道家的關係
教學內容:
一、“萬物獨化”的本體論
1、“造物無物”(自然論):獨化論否認了神學目的論
2、“有物之自造”(無因論):獨化論通過神秘主義的無因論陷入了唯心主義的命定論
3、“獨化於玄冥之境”
4、萬物“自足其性”——郭象本體論的一個觀點
二、“名教即自然”的社會歷史觀
1、名教即自然
2、各安其位
三、“冥而忘跡”的認識論:它本身帶有神秘主義的特點
1、認識的對象上:獨化本身說明萬物的變化沒有必然性,屬於不可知論
2、認識的主體上:認識主體本身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窮盡萬物,及其本質
3、本能的直覺認識
第十一講 魏晉玄學(三)•僧肇與范縝
教學要求:了解僧肇的佛學思想,熟悉范縝的幸甚關係思想,掌握魏晉時期佛教與中國儒家道家思想的衝突與融合。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范縝的形神關係思想
難點:僧肇的玄佛河流思想
教學內容:
第一節、僧肇的般若學
一、“即”是僧肇對頓悟的一種解釋,聖人所以直接觀察到萬事萬物的本質,“自虛”即指萬事萬物的本質
二、般若無知論——無知而無所不知的認識論
三、六家七宗的主要內容
本無宗
心無宗
即色宗
第二節、范縝的神滅論
一、論題:形存則神存,形滅則神滅
二、論據:相即
三、論證:如刃——利的關係一樣,正因為有刀刃的存在,才鋒利,才能割東西。
四、范縝神滅論的局限性
課堂討論:
時間:2節課
內容:計畫課堂討論佛教的中國化問題
第十二講 隋唐哲學(一)•隋唐佛學
教學要求:了解隋唐佛教興盛的原因,熟悉中國主要佛教宗派思想的主要內容,掌握佛教中國化的特色及其體現出來的民族化特徵。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隋唐佛學興盛的原因;佛教主要宗派的思想要點
難點:隋唐主要佛教宗派思想與儒家的關係;佛教主要宗派的心性論思想
教學內容:
第一節、隋唐哲學通論
一、產生原因
1、政治上的統一
2、思想上的融合
3、寺院經濟的高度發展
二、隋唐佛學所探討的哲學問題:形神問題轉換為心與境的問題
1、本體論上的“主觀化”
2、方法論上的“直覺論”
第二節、佛教宗派
三論宗
天台宗
華嚴宗
禪宗
唯識宗
律宗
密宗
淨土宗
第十三講 隋唐哲學(二)•唐代儒學
教學要求:掌握韓愈道統說、李翱復性說以及柳宗元、劉禹錫天人關係說的要點,理解李翱復性說與佛教心性說及其與宋明理學之間的關係。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韓愈的道統說;李翱的復性說;柳宗元和劉禹錫的天人關係說
難點:李翱復性說與佛教心性說的關係;李翱復性說與宋明理學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韓愈
一、韓愈的立場:揚儒排佛
二、韓愈的理論:道統說——孔孟之道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道的倫理性
三、聖人立教的民族主義文化觀
四、韓愈道統說的理論依據:性三品學說
第二節、李翱——《復性書》
一、目的:成聖。道統說:《中庸》
二、理論(成聖的原因):性善情惡論
三、方法:忘情復性:不動心
四、作用:改造佛教,代替佛教
第三節、柳宗元
一、立足點:生人之意,逐利的人性論
二、歷史觀:順勢而為的聖人觀
三、自然觀:天人不相預
四、元氣論
元氣自為論
天人不相預
第四節、劉禹錫
一、天地一氣
二、氣運有常
三、器異能異
四、人能勝天
五、理昧神生
第十四 講 宋明理學(一)•氣本論
教學要求:了解宋明理學產生的原因、歷史進程與思想特點;熟悉周敦頤、張載、王夫之思想的主要內容,掌握氣本論思想的實質。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宋明理學產生的原因、歷史進程與思想特點;周敦頤、張載、王夫之思想的主要內容
難點:氣本論思想在宋明理學發展歷史上的地位;張載的德性之知
教學內容:
第一節、理學通論
一、宋明理學產生的原因
1、變亂時代的憂鬱意識
2、北宋“興文教抑武事”的政治方略
3、“三教並重,尢重儒術”的文化政策
4、韓愈的古文運動的影響
二、宋明理學的特點
1、立足儒家的綱常倫理(立足點)
2、出入佛教的文化積累
3、充實精巧的哲學思辯
(1)本體論
(2)認識論
(3)修養論
4、聖人氣象的境界追求(風度)
三、宋明理學的演變
1、宋初三先生:孫復,胡瑗、石介
2、理學的開創:周敦頤,邵雍
3、張載的氣本論:張載
4、程朱的理本論:程顥,程頤,朱熹
5、陸王的心本論:陸九淵,王陽明
6、王夫之的總結
7、黃宗羲的開新
8、戴震的批判
第二節、周敦頤
一、宇宙太極論
二、“主靜立人極”的倫理觀
1、人本主義的立場
2、人性是有缺陷的
3、修養的標準是“主靜立人極”
4、境界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誠的境界
第三節、邵雍
一、加一倍法
二、以物觀物的方法和認識論
三、元會運世的宇宙循環論
第四節、張載的氣本論
一、太虛即氣的本體論
二、一物兩體的辯證法
三、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四、見聞之知與德性之知的認識論
五、民胞物與的思想
第五節、王夫之的氣本論
一、氣本論:
1、對氣的新規定:無限性、永恆性、客觀性
2、理依於氣
3、“天下唯器”
二、氣化論:
1、“日新之化”的動靜觀
2、變化的原因在於內部的矛盾
三、認識論
1、能所問題
2、知行問題
四、人性論
1、“性日生日成”
2、天理寓於人慾之中
五、歷史觀
1、歷史進化觀
2、理勢統一觀
3、歷史發展的客觀性
4、英雄創造歷史的觀點
六、王夫之哲學的局限
1、嚴於君子小人之分
2、嚴於華夷之分
3、嚴厲制裁商人,沒有看到工商業文明的先進性
4、承認君臣關係的合理性
第十五 講 宋明理學(二)•理本論
教學要求:熟悉程朱理學的天理人慾思想,掌握宋明理學理本論的理氣關係和格物窮理思想。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程朱理學的本體論、認識論與倫理思想
難點:理一分殊思想
教學內容:
第一節、二程的思想
一、理為實的本體論
二、格物致知的認識論
第二節、朱熹的思想
一、明天理滅人慾的倫理觀
二、理在氣先的本體論
1、理氣相依
2、理在氣先
3、理一分殊
4、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三、即物窮理的認識論
1、格物致知
2、即無窮理
第十六 講 宋明理學(三)•心本論
教學要求:了解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淵源與流變,熟悉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核心——致良知學說與知行合一學說,掌握心學思想的時代價值與歷史價值。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王陽明的心學思想
難點:朱陸之辯
教學內容:
第一節、陸九淵的心學
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本體論
二、發明本心的道德學說
1、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
2、現實人性的缺陷
3、道德修養的
三、基本方法
第二節、朱陸之爭
一、為學之方的爭論:鵝湖之會;認識論的爭論
二、太極、無極之爭:本體論的爭論
三、義利之辯:總結性的東西,兩家的觀點一致
第三節、王陽明的思想
一、“破心中賊”的終極關懷
二、“為本”的心性本體論
1、“心外無物”
2、心外無理
3、良知論:良知具有先天性;良知具有常在性;良知具有順應自然的性質;良知是自家的準則;良知也就是是非之心;良知能夠落實下來具有世俗性
三、致良知的知行合一理論
1、致良知本身的含義:
致良知有擴充性;致還有至極之間;良知有格物的意思。
2、知行合一思想:王陽明的認識論是倫理化的認識論
第四節、陽明心學的影響
一、王艮與泰州學派
二、李贄王艮的童心說
三、黃宗羲的工夫本體論
第十七講 清代哲學概論
教學要求:熟悉戴震思想中的道理觀與理欲觀,掌握戴震哲學思想的時代價值。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戴震的道理觀與理欲觀
難點:戴震思想在中國傳統哲學發展中的變革意義
教學內容:
第一節、顏元
一、習行
二、實學
三、對格物的新解釋
四、啟蒙意義
第二節、戴震
一、達情遂欲的倫理觀
1、欲生於血氣
2、理者存乎欲也:倫理道德要通過人慾表現出來
3、達情遂欲,按情行事
二、道與理的區分
理的新規定
三、神明照物的認識論
第十八講 近現代哲學概論
教學要求:了解中國近現代哲學發展演變的時代背景與階段特徵,熟悉中國近現代哲學體現出來的人類普世價值,掌握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趨勢。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中國近現代哲學的階段特徵
難點:中西哲學衝突與融合中的中國哲學
教學內容:
第一節、歷史演變
近現代哲學的階段特徵
第二節、特點
一、價值觀的新陳代謝
二、以自然科學為基礎
三、人文主義精神的張揚
四、方法論的凸顯
第三節、形態
儒學
佛學
西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課堂討論:
時間:2節課
內容:計畫全部授課結束以後,組織一次課堂討論、輔導答疑
學時分配表
章 節學時
緒論2
輔導、討論、實習2
中國哲學的萌芽與產生4
先秦子學(一)•孫子墨子4
先秦子學(二)•老子莊子4
先秦子學(三)•孔子孟子4
先秦子學(四)•荀子韓非子4
兩漢經學(一)•黃老學派與董仲舒4
兩漢經學(二)•讖緯神學與王充2
輔導、討論、實習2
魏晉玄學(一)•王弼與裴頠4
魏晉玄學(二)•郭象4
魏晉玄學(三)•僧肇與范縝2
輔導、討論、實習2
隋唐哲學(一)•隋唐佛學4
隋唐哲學(二)•唐代儒學4
宋明理學(一)•氣本論4
宋明理學(二)•理本論4
宋明理學(三)•心本論4
清代哲學概論4
近現代哲學概論2
輔導、討論、實習2
課時總計72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課程編號:1039030022
課程名稱: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學時學分:72學時 4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專業本科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本課程是宗教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首先,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初步形成用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知識系統,並為本專業其他課程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其次,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哲學觀、馬克思主義的本體論、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馬克思主義價值論、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等內容,而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貫穿著以實踐的觀點去解釋世界,並以實踐改造世界的基本精神。第三,通過本課程的教學,鍛鍊學生的思維方法,提高學生思維水平,初步形成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真理性,幫助學生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便使學生能夠在未來更好地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學時分配:課堂授課62學時;討論6學時;期中考試2學時;輔導2學時。課堂授課包括課堂提問、課堂講授、解答學生的問題等內容。課堂討論由教師事先命題,並指定學生準備,在下次課堂上由被指定的學生作主發言,其他學生髮問,學生之間辯論,最後由教師總結。輔導答疑由學生事先準備問題,由教師作出解答。
作業與考核方式:作業:本課程需要完成一份作業,在教師命題的範圍內教學選擇,3000字。考核方式:以提問回答問題、作業完成情況、閉卷考試成績為依據。成績計算:平時占10%,以出勤情況和討論發言結合計入成績,以百分制折合為10分計算;期中占30%,以作業經課堂討論後修改的其中論文為依據記入成績,以百分制折合為30分計算;期末占60%,閉卷筆試,以百分制折合為60分計算。總成績為三部分成績之和。
課程教材:《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上、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本書是當時國家教育委員會組織全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當時僅有)的8個博士點博士導師編寫的,作者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的最高水平的學者。本書在內容上既遵循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著的思想,又大量吸收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學者們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書雖然已經出版十餘年,但後來出版的相關教材都沒有從總體上超出本書。
參考書目: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材數以百計,但本書出版後出版的相關教材都以本書為藍本,並以非學術和教學為目的,僅僅是在章節順序、文字表述上進行了創新。因此,本課程不設參考書目。
第一章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教學要求:初步理解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的含義以及哲學的社會功能。
課時安排:2學時
教學重點:哲學基本問題兩個方面及其相互關係。
教學難點:哲學的兩重性及其相互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 哲學及其社會功能
一、什麼是哲學
哲學。哲學的科學性。哲學的意識形態性。哲學的基本內容。
二、哲學的特點
哲學的對象。掌握對象的方式。哲學的思維方式
三、哲學的功能
世界觀功能。方法論功能。批判功能(價值觀功能)。
第二節 哲學的基本問題
一、哲學基本問題的形成和提出
哲學基本問題形成的歷史。哲學基本問題形成的原因。哲學基本問題的提出。
二、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
本體論:第一性問題。認識論:統一性問題。兩者的相互關係。
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基本哲學派別
唯心主義的基本派別。唯物主義的基本派別。關於二元論的問題。辯證法和形上學。
第三節 哲學的歷史發展
一、哲學的歷程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二、科學的分化與哲學的發展
哲學與科學的歷史關係。哲學與科學的邏輯關係。
三、哲學的發展與文明的創造和演進
哲學與人類文明的關係。哲學與時代精神的關係。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
教學要求: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徵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與階級性及其相互關係。
課時安排:2學時
教學重點:實踐概念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地位。
教學難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與批判性。
教學內容: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歷史發展和哲學發展的必然產物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的社會歷史前提
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社會矛盾。科學的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的理論前提
哲學的繼承關係。法國唯物主義。德國古典哲學。費爾巴哈的人本學。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的進程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實踐範疇為核心的完整的理論體系
一、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
實踐概念的含義。實踐與現實世界。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本體論與認識論的統一。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徵。革命性、批判性作為方法論。實踐活動作為否定性。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完整嚴密的科學的理論體系
客觀性原則。邏輯性原則。科學性原則。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世界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階段。列寧階段。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自然科學
馬克思恩格斯階段。列寧階段。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
兩者的本質差異。研究現代西方哲學的重要性。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第三章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教學要求:掌握世界的物質統一性、物質存在方式以及物質和意識的關係。
課時安排:4學時
教學重點:物質與意識及其相互關係。
教學難點:物質、運動、時間、空間及其相互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 世界的物質性
一、對世界統一性的不同認識
舊唯物主義的觀點。唯心主義的觀點。二元論的觀點。
二、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
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物質概念的意義。
三、現實世界的客觀實在性
巨觀世界的客觀實在性。微觀世界的客觀實在性。人類社會的客觀實在性。
第二節 物質世界的存在方式
一、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辯證唯物主義的運動觀。唯心主義的運動觀。形上學唯物主義的運動觀。運動與靜止的關係。
二、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
辯證唯物主義的時空觀。唯心主義的時空觀。舊唯物主義的時空觀。現代科學的證明。辯證唯物主義的時空觀的意義。
三、物質世界的無限性
有限性與無限性的含義。兩個基本事實。有限性與無限性的關係。宇宙大爆炸理論。
第三節 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和相對獨立性
一、意識是物質的最高產物
意識與物質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意識與人腦。意識與社會。
二、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
意識的形式。意識的內容。意識的正確與錯誤。意識的主觀性。
三、意識的能動作用
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對人的實踐的指導作用。對生理活動的控制。非理性的因素的作用。
第四節 世界物質統一性的證明
一、自然界的物質統一性的證明
等級(物質運動形式)。大小(微觀世界)。遠近(宇觀世界)。
二、人和自然的物質統一性的證明
人的自然性。人的社會性。人的意識性。人的實踐性。
三、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的哲學意義
一元論與二元論。唯物論與唯心論。新唯物論與舊唯物論。
第四章 物質世界的聯繫和發展
教學要求:理解聯繫和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基本環節。
課時安排:2學時
教學重點:物質世界具體形態的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
教學難點:規律與聯繫和發展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 世界的普遍聯繫
一、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繫
聯繫的含義。聯繫的普遍性。
二、普遍聯繫中的系統
系統、要素、環境的含義。系統的分類。系統的特徵。
三、辯證唯物主義的條件論
條件論的基本觀點。條件的多樣性。
第二節 世界的運動發展
一、運動、變化、發展
聯繫與運動。運動、變化、發展的含義。各種運動形式之間的關係。運動形式理論的意義。
二、世界發展的方向性及其表現
事物轉化的方向性。發展的總體方向性特徵。
三、辯證唯物主義的過程論
過程範疇的含義。事物、世界與過程。事物和世界總過程的主導方向。過程問題上的辯證法和形上學。新舊事物。
第三節 世界聯繫和發展的規律性
一、世界聯繫和發展的規律體系
規律與範疇。對立統一規律的重要性。
二、辯證唯物主義的決定論
決定論、非決定論、目的論、觀念決定論。唯物主義決定論的發展過程。動力學規律與統計學規律。辯證唯物主義的決定論
第五章 世界聯繫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教學要求:掌握辯證法的基本範疇的含義,特別是一般與個別、原因與結果、本質和現象三對範疇的重要意義。
課時安排:2學時
教學重點:一般與個別、原因與結果、本質與現象。
教學難點:範疇之間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 整體與部分
一、整體與部分的含義
整體的含義。部分的含義。
二、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係
整體與部分的相互包含。整體與部分的相互轉化。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
三、作為思維形式的整體和部分
整體與部分和分析與綜合。整體與部分範疇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第二節 個別與一般、特殊與普遍
一、個別與一般、特殊與普遍的含義
個別的含義。一般的含義。
二、個別與一般、特殊與普遍的辯證關係
一般存在於個別之中。個別中包含著一般。個別與一般相互轉化。
三、作為思維形式的個別與一般、特殊與普遍
兩者關係與認識過程。兩者關係與民眾路線。
第三節 相對與絕對
一、相對與絕對的含義
相對的含義。絕對的含義。
二、相對與絕對的辯證關係
兩者相互對立。兩者相互依存。兩者相互包含。
三、作為思維形式的相對與絕對
兩者與認識和實踐。形上學的思維方式。
第四節 原因與結果
一、原因與結果的含義
原因的含義。結果的含義。
二、原因與結果的辯證關係
兩者相互對立。兩者相互依存。兩者相互包含。兩者相互轉化。兩者的多樣性。
三、作為思維形式的原因與結果
因果關係與時間的前後。原因與結果的相互作用。
第五節 偶然與必然
一、偶然與必然的含義
偶然的含義。必然的含義。
二、偶然與必然的辯證關係
兩者不可分割。機率或幾率。微觀粒子的不確定性。人的活動的不確定性。
三、作為思維形式的偶然與必然
1.兩者與科學研究。對規律的分類。人的活動的特殊性。
第六節 內容與形式
一、內容與形式的含義
內容的含義。形式的含義。
二、內容與形式的辯證關係
兩者相互對立。兩者相互依存。兩者相互轉化。決定與反作用。
三、作為思維形式的內容與形式
兩者在哲學與科學中的重要地位。
第七節 現象與本質
一、現象與本質的含義
現象的含義。本質的含義。
二、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
兩者相互對立。兩者的統一。兩者的相互轉化。本質與現象關係的複雜性。
三、作為思維形式的現象與本質
兩者與科學認識。兩者與哲學認識。
第八節 可能與現實
一、可能與現實的含義
現實含義。可能的含義。
二、可能與現實的辯證關係
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相互轉化。關係的複雜性
三、作為思維形式的可能與現實
兩者與人的主觀能動性。兩者關係的實踐意義。
第六章 世界的聯繫和發展的基本規律
教學要求:比較全面掌握質量互變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普遍性。
課時安排:6學時。其中講授4學時,討論2學時。討論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物質和意識的關係;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教學重點:對立統一規律。
教學難點: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普遍性。
教學內容:
第一節 量變質變規律
一、質、量、度
質與存在。質的形態。實體—屬性。系統——穩定態。量的含義。量與存在。對質和量的認識。度的含義。關節點或臨界點。度中的質和量的關係。研究度的意義。
二、量變和質變
量變的含義。質變的含義。量變質變規律的內容。不變論與激變論。
三、量變和質變的相互轉化
量變質變規律的普遍性。量變的複雜性。質變的複雜性。
第二節 對立統一規律
一、辯證矛盾
矛盾概念的含義。矛盾的統一性。矛盾的鬥爭性。矛盾的同一性與鬥爭性的關係。
二、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事物發展的實在過程。“自己”運動。同一性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鬥爭性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關係。
三、矛盾的發展和解決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矛盾的解決。
第三節 否定之否定規律
一、辯證否定
肯定和否定的含義。肯定與否定的靜態關係。肯定與否定的動態關係。辯證的否定。
二、否定之否定
事物發展的三個階段。螺鏇式上升。曲折性的兩種情況。
第七章 人類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
教學要求:初步理解實踐與社會生活、實踐與人的本質的關係。
課時安排:6學時
教學重點:人的本質。
教學難點:歷史規律與人的自覺能動性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 實踐和人類社會的產生
一、人類社會的產生
自然界的演化和進化。勞動創造了人。社會的產生和發展。
二、人類實踐活動的本質
實踐活動的特點。實踐活動過程的要素。實踐活動的形式。
三、社會同自然的區別
生產勞動實踐與社會。生產勞動實踐的社會性。生產勞動實踐的歷史性。
四、社會與自然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對人類社會的作用。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的作用的表現。自然環境對社會影響的大小。生態平衡。
第二節 人的本質
一、實踐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
哲學史上的觀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之間的關係。
二、人是進行自我創造的主體性存在
主體和客體的一般含義。主客體的特點。主客體的表現形態
三、人是社會歷史的存在
人的社會性。人的歷史性。歷史規律的永恆性。
第三節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
一、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社會存在。社會意識
二、兩種歷史觀的根本對立
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決定論與非決定論。歷史觀上的辯證法。
三、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社會意識發生髮展的規律。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的反作用。歸根到底的意義上。
四、社會歷史的規律性與人的自覺能動性的關係
人類社會歷史的兩重性。社會規律。人的活動。實踐活動的被限定性和超越性。人與人的關係。馬克思的論述。
第八章 物質生產
教學要求:理解和掌握物質生產的基本要素以及物質生產和整個社會生活的關係。
課時安排:4學時
教學重點:物質生產的構成。
教學難點:物質生產的內在矛盾及其歷史演變。
教學內容:
第一節 物質生產實踐是全部社會生活的基礎
一、生產實踐的基本內容與形式
生產實踐的含義。物質生產。人自身的生產。精神生產。三種生產之間的關係
二、物質生產實踐是根本的實踐形式
物質生活資料的源泉。制約社會的決定性因素。社會發展的根本的決定力量。規定著人的本性及其發展的狀況。
第二節 物質生產力
一、物質生產力的構成
生產力的構成要素。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者。非實體因素。生產力的質的規定性和量的規定性。生產力的客觀性。
二、物質生產力的內在矛盾及其歷史演變
1)物質生產力的內在矛盾。物質生產力的歷史演變。
第三節 現代生產實踐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一、現代生產實踐的特點
農業革命及其特點。工業革命及其特點。信息革命及其特點。科學技術發展的兩重性。
二、大力發展生產力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中國社會主義的特色。大力發展生產力。
第九章 物質生產基礎上的社會有機系統
教學要求:理解社會有機系統的四個要素及其相互關係,掌握社會有機系統的動態歷史過程。
課時安排:6學時。其中講授4學時,討論2學時。討論題是:人的本質;社會的基本結構;社會有機系統的自然歷史過程。
教學重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
教學難點:社會有機系統演化的自然歷史過程。
教學內容:
第一節 社會交往與社會有機系統
一、社會是人類個體之間的交往
人類活動的共同性與連續性。人與人之間的自然關係和社會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二、社會交往的特徵和分層
社會交往的特徵。社會交往的層次。
三、社會交往關係的規範化、制度化
生產活動與社會交往關係。交往層次與規範、制度。
四、社會有機系統及其基本結構
社會有機系統的特點。交往制度的層次。社會有機系統的調節機制。社會有機系統的基本結構。
第二節 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一、社會的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的含義與內容。生產關係各個方面的相互關係。生產關係的類型。生產關係與社會分工。生產關係的客觀性。
二、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矛盾運動
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邏輯關係。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歷史關係。社會的基本規律。
第三節 社會的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築
一、社會上層建築賴以豎立的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社會經濟形態。
二、社會的政治上層建築
政治上層建築。政治上層建築的超經濟性。政治上層建築的暴力性。政治上層建築的歷史性。政治上層建築的階級性。
三、政治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矛盾運動
社會形態的內在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邏輯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歷史關係。
第四節 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築
一、人類的精神生活
兩種把握世界的方式。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語言符號。
二、精神生活的意識形態化
意識形態的含義。意識形態的諸形式。
三、社會思想上層建築在社會有機系統中的地位
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科學與意識形態的區別。思想上層建築與政治上層建築。思想上層建築與社會有機系統。思想上層建築的階級性。
第五節 社會有機系統的演化
一、社會的整體運動
人類與自然的矛盾。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制度的變更。生產力的最終決定作用。
二、社會形態的演進
社會形態演進的原因。社會有機系統的量變與質變。歷史主體的自覺作用。社會有機系統演進的社會形態。
三、社會有機系統的演進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社會有機系統的演進的自然過程。社會有機系統的演進的歷史過程。兩者的統一。
四、社會有機系統演進過程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社會有機系統演進的統一性。社會有機系統的多樣性。世界歷史和全球化。
第十章 階級鬥爭的歷史地位
教學要求:理解國家的起源、本質及其基本職能以及無產階級國家的特點。
課時安排:2學時
教學重點:國家的本質和職能。
教學難點:民主與自由的形態。
教學內容:
第一節 階級和階級鬥爭
一、階級的起源和階級結構的演變
階級的起源。階級結構的演變。
二、階級鬥爭及其歷史作用
階級鬥爭與階級鬥爭的領域。階級鬥爭與社會基本矛盾。階級鬥爭與階級社會發展。
三、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
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一般狀況。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特殊狀況。
第二節 國家和無產階級專政
一、國家的本質
國家的本質。國家產生的根本原因。國家的職能。國體與政體。
二、無產階級專政的新型國家
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特點。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產生和發展。
三、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任務
鎮壓敵對階級的反抗。組織經濟發展。防禦國外的侵略。
第三節 社會主義的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
一、從資本主義民主到社會主義民主
資本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民主。
二、政治自由的歷史形態
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第十一章 人民民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教學要求:理解人民民眾與個人在歷史過程發揮作用的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
課時安排:4學時
教學重點:人民民眾在歷史上的作用。
教學難點:歷史規律與人的自覺動性。
教學內容:
第一節 歷史規律和人的自覺活動
一、歷史是人的活動的總和
合力論。人活動的內容。人的活動的兩重性。人的活動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
二、人的歷史活動的客觀制約性
客觀制約性的表現。客觀規律與主體的活動。人們歷史活動的社會條件。
第二節 人民民眾在歷史中的作用
一、貶低或否認人民民眾的勞動作用是唯心史觀的重要特徵
唯心史觀的觀點。唯心史觀的表現。唯心史觀的根源。
二、唯物史觀確認人民民眾的歷史是歷史的創造者
唯物史觀的兩條基本原理。人民民眾。個體與群體
三、人民民眾歷史作用的具體表現
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第三節 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
一、個人及其歷史作用的一般原理
社會歷史發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個人的社會性。個人活動發展的三個階段。個人活動受制約的差異性。
二、普通個人的歷史作用
普通個人。為歷史輸出傑出人物。“超常性影響”。
三、歷史人物的歷史作用
歷史人物。歷史人物的作用。歷史人物發揮作用的特點。歷史人物的評價。
第四節 無產階級政黨的民眾觀點和民眾路線
無產階級政黨的民眾觀點。無產階級政黨的民眾路線。
第十二章 科學及其社會功能
教學要求:掌握科學的本質以及科學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特別是科學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課時安排:2學時
教學重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教學難點: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
教學內容:
第一節 科學的一般特徵和社會作用
一、科學的形成和本質
科學。科學形成的歷史。科學與其他意識形式。科學與人類的實踐活動。
二、科學的分類及其類別特徵
科學的一般分類。社會科學與意識形態。
三、科學活動是社會總勞動的特殊部分
科學研究的地位。科學研究的三要素。科學研究與物質生產的區別。科學的價值。社會科學的特點。知識分子。
四、科學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巨大槓桿
科學對經濟的影響。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科學對人的生活的影響。科學對人際關係的影響。科學對人的發展的影響
第二節 科學發展的社會條件
一、社會發展決定科學的發展
生產——技術——科學。科學——技術——生產。
二、社會制度和階級關係制約科學的進步
社會制度與科學之間相互作用。社會制度與科學之間相互作用。
三、政治、哲學、教育等社會因素影響科學的發展
政治環境對科學的影響。哲學對科學的影響。教育對科學的影響。
第三節 現代科技革命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前景
一、現代科技革命的性質和特徵
現代科技革命的性質。現代科技革命的特徵。
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從一般生產力到直接生產力。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的諸要素的地位。
三、現代科技革命和社會發展
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現代科技革命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第十三章 認識的本質和特徵
教學要求:理解辯證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基本觀點、實踐與認識的關係以及認識的整個系統結構。
課時安排:6學時
教學重點:認識的本質。
教學難點:認識的系統結構。
教學內容:
第一節 認識的本質
一、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的能動的反映
認識論的兩條路線。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唯心主義認識論。反映與信息。
二、反映是人與世界關係的一個重要方面
不可知論。反映的全面性。
三、反映概念的演進
具體科學概念階段。直觀反映概念階段。能動反映概念階段。
第二節 實踐及其在認識中的基礎地位
一、科學的實踐概念
實踐概念。實踐概念的全面性。
二、實踐在認識中的地位
認識的動力。為認識提供物質條件。認識的來源。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第三節 認識的系統結構和一般屬性
一、認識的系統結構
認識系統結構的含義。認識主體。認識客體。認識的中介。
二、認識的基本屬性
認識具有客觀性。認識具有主體性。認識是對象意識與自我意識的統一。
第四節 認識的歷史演化和現代發展趨勢
一、認識的歷史演化
內容方面。形式方面。速度方面。
二、現代認識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認識中介系統。認識的相對獨立性。認識的整體化。
第十四章 認識的辯證過程
教學要求:理解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法,掌握認識發展的基本階段以及認識辯證運動的全過程。
課時安排:8學時。其中講授6學時,討論2學時。人的活動和歷史規律的關係;認識活動的結構和屬性;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及其相互關係。
教學難點:實踐理念。
教學內容:
第一節 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能動的飛躍
一、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感性認識的特點和形式。理性認識特點和形式。
二、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
感性認識滲透著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滲透著感性認識。唯理論與經驗論。
三、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感性認識飛躍到理性認識的可能性與必要性。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的過程。
四、理性認識的深化
知性(知性思維)。辯證理性(辯證思維)。
第二節 由理性認識向實踐能動飛躍
一、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從理性認識看。從實踐方面看。兩次飛躍。
二、實踐理念
實踐理念的含義。理論理念與實踐理念的區別。實踐理念形成的條件和過程。
三、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前提和途徑
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前提條件。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途徑。
第三節 認識辯證運動的全過程
一、認識辯證運動過程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
合規律性。合目的性。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
二、非理性因素在認識辯證運動過程中的作用
理性與非理性。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非理性作用的特點。
三、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認識具體事物的辯證運動的過程。認識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過程。認識無限發展的辯證過程。認識的內容和形式。方法論意義。
四、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認識運動的基本矛盾。認識與實踐統一的具體性。認識與實踐統一的歷史性
第十五章 思維方法
教學要求:理解辯證法關於思維方法的基本觀點,特別是現代思維方法的特徵。
課時安排:2學時
教學重點:辯證邏輯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的區別。
教學內容:
第一節 方法和方法論
一、方法的發生和發展
思維方法。思維方法的歷史性。思維方法的客觀性。思維方法的功能。思維方法的層次。
二、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
兩種思維方法。兩者的區別和聯繫。
三、方法論
方法論的含義。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第二節 辯證思維方法
一、辯證思維的基本形式
概念。判斷。推理。假說。
二、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從抽象到具體。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第三節 現代科學思維方法
一、現代思維方式的基本特點
高度分析和高度綜合相統一。動態性、信息性、開放性、創造性。高度社會化和高度個性化相統一。
二、現代科學思維的一般方法
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統方法。結構——功能方法。模擬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
三、辯證思維方法和現代科學思維方法的關係
辯證思維方法。現代科學思維方法。兩者的關係。
第十六章 真理和價值
教學要求:掌握真理和價值的區別和聯繫,特別是真理和價值的統一——真善美及其相互關係。
課時安排:4學時
教學重點:真理及其規定性、價值及其規定性。
教學難點:真、善、美。
教學內容:
第一節 真理
一、客觀真理
真理的含義。真理的客觀性。真理的一元論。
二、實踐是鑑別真理和謬誤的根本標準
謬誤的含義。真理的本質規定性。真理的標準。邏輯證明的作用。
三、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
絕對真理。相對真理。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關係。
第二節 價值
一、什麼是價值
價值的含義。價值概念的意義。
二、價值的特徵
價值的特徵。價值主體性的具體表現。
三、價值與評價
價值的客觀性。評價的主觀性。評價標準
第三節 真理和價值的統一
一、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
真理原則。價值原則。兩者的聯繫。兩者的區別。
二、真理與價值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邏輯上的統一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三、真、善、美
真的含義。善的含義。美的含義。真、善、美的統一。
第十七章 文化、文明和社會進步
教學要求:理解文化的實質,掌握文化的分類、結構和功能以及文化與文明的關係和文化與文明的發展。
課時安排:2學時
教學重點:文化的分類、結構和功能。
教學難點:文化與文明的區別與聯繫。
教學內容:
第一節 文化的實質和人的發展
一、文化的內涵
文化的含義。文化的特點。
二、人類發展和文化存在
人類、社會、歷史、文化。文化發展的兩個階段。
三、兩種不同的文化理論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理論。西方資產階級的文化理論。
第二節 文化的分類、結構和功能
一、文化的分類
文化的分類。三者之間的關係。
二、文化的一般結構
文化結構的含義。文化的三要素。文化結構的統一性與類型的多樣性。
三、文化的社會功能
信息功能。教化、培育功能。社會發展動力功能。
四、文化的認識功能
認識與文化。文化的認識功能。
第三節 文化和文明的發展
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
傳統。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兩重性。
二、傳統文化和現代化
現代化。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係。
三、文明是文化進步程度的標誌
文化與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係。
第十八章 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的解放
教學要求:理解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掌握人的價值和人的自由理論
課時安排:4學時
教學重點:人的價值與自由。
教學難點:人的全面發展。
教學內容:
第一節 人的全面發展
一、人性的具體性
人性的一般規定性。人性的具體規定性。人性的不變性與變化性的統一。
二、人在歷史發展中達到自身的全面性
人的全面性。關於實踐活動。人的發展過程。
第二節 人的價值
一、人的價值的內涵
價值的來源和人的價值。物的價值與人的價值的區別。人的價值工具性與目的性。
二、人的價值的實現
人的價值的創造。人的價值的兩種形態。人的價值的豐富性。人的價值實現的方向性。
三、人的價值的評價
人的價值評價的特點。人的價值評價的標準。自我價值的評價和社會價值的評價。價值觀念。
第三節 人的自由
一、必然和自由
對自由與必然關係的初步理解。對自由與必然關係的深入理解。
二、必然王國和自由王國
兩種客觀必然性和兩種自由。必然王國與自由王國。自由王國的實質。
三、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勞動時間和自由時間。勞動的普遍化。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
學時分配表
章 節授課學時其他學時
第一章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2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2
第三章 世界的物質性4
第四章 物質世界的聯繫和發展2
第五章 世界聯繫和發展的基本環節2
第六章 世界聯繫和發展的基本規律4討論2學時
第七章 人類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4
第八章 物質生產4
第九章 物質生產基礎上的社會有機系統4討論2學時
第十章 階級鬥爭的歷史地位2期中考試2學時
第十一章 人民民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4
第十二章 科學及其社會功能2
第十三章 認識的本質和特徵6
第十四章 認識的辯證過程8討論2學時
第十五章 思維方法2
第十六章 真理與價值4討論2學時
第十七章 文化、文明和社會進步2
第十八章 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解放4輔導2課時
總學時62
12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
課程編號:1039030023
課程名稱:馬克思主義宗教觀
學時學分:36學時 2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形成的歷程,尤其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對宗教問題的闡述,熟悉宗教的產生背景、本質、社會功能、消亡等相關理論問題。說明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對當代社會的指導意義。
學時分配(包括實驗及其他學時):課堂講授26學時,討論2學時,教學實習2學時,機動時間4學時,複習2學時。
作業與考核方式:本課程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討論、教學參觀為輔。平時成績主要依據課堂發言的積極性和準確性,占10%;期中考試採取論文報告的形式,視論文選題的重要性,論述過程中的邏輯性和層次性進行評分,占30%;期末考試採取開卷考試,占60%.
課程教材:沒有選擇教材的理由:1、沒有適合本科生閱讀的教材;2、通過導讀原著可以理清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本理論。
參考書:
1、《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理解》,牛蘇林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西方宗教學說史》,呂大吉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3、《宗教學通論新編》,呂大吉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4、《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及其相關動向》,施船升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馬克思主義民族宗教理論教程》,龔學增主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年版。
6、《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宗教和無神論》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一講 概論
教學要求: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這門課有個初步了解。認識到學習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意義。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涵義
難點: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定位問題
教學內容:
一、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涵義
二、主要內容
三、馬克思、恩格斯論述宗教的角度
四、學習方法與態度
第二講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產生的背景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宗教思想的形成背景,特別是思想背景。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思想來源
難點: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對費爾巴哈宗教觀的揚棄
教學內容:
一、馬克思、恩格斯時代的社會生活背景
二、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背景
三、馬克思、恩格斯宗教觀的思想來源
1、黑格爾的唯理主義的宗教觀
2、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的宗教觀
第三講 馬克思、恩格斯宗教觀的形成歷程
——從啟蒙無神論到歷史唯物主義無神論
教學要求:了解馬克思主義宗教思想的形成歷程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形成歷程
難點: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形成歷程
教學內容:
一、對青年黑格爾派的批判
二、馬克思、恩格斯宗教觀的形成歷程
第四講 馬克思、恩格斯論宗教的本質
教學要求: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對宗教本質問題的闡述,主要是恩格斯論宗教的本質。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恩格斯論宗教的本質
教學內容:
一、馬克思論宗教的本質
二、恩格斯論宗教的本質
三、神是什麼
第五講 馬、恩論宗教的產生和存在的根源
教學要求: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對宗教的產生和存在根源的論述。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宗教的產生和存在根源
難點:宗教的存在根源
教學內容:
一、論宗教產生的根源
1、宗教的起源首先是神的觀念的起源
2、宗教起源於古人的動物崇拜(圖騰崇拜)
二、論宗教存在的根源
1、異己力量的存在是宗教存在的根源
2、唯心主義和形上學是宗教存在的認識論根源
第六講 馬克思、恩格斯論宗教的發展問題
教學要求:了解恩格斯論宗教發展的模式與宗教史的關係。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宗教的發展模式
難點:宗教的發展模式
教學內容:
一、宗教的發展為社會條件所決定
二、宗教發展的模式
1、發展模式一:自然宗教——多神教——一神教《反杜林論》
2、發展模式二:部落宗教——民族宗教——世界宗教
3、發展模式三:自發的宗教——人為的宗教。
第七講 馬克思、恩格斯論宗教的消亡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對宗教消亡問題的闡述,主要是宗教消亡條件的闡述。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宗教消亡的條件
教學內容:
一、宗教消亡理論的三個階段
1、青年黑格爾派把消滅宗教作為主要任務
2、以私有制的消亡為前提的宗教消亡論
3、有條件的宗教消亡論
二、宗教消亡的條件——社會的發展最後必將使宗教消亡
1、私有制消滅時,宗教隨之消亡
第八講 宗教的社會功能
教學要求:了解恩格斯論宗教的社會功能。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宗教的功能
難點:宗教的世界觀功能
教學內容:
一、宗教的世界觀功能
二、宗教的精神慰籍功能
三、宗教的政治功能——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第九講 宗教與科學
教學要求:把握宗教與科學的關係。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宗教與科學的關係
教學內容:
一、中世紀,科學是教會恭順的婢女
二、宗教阻礙科學的發展
三、科學在與宗教作鬥爭中發展
第十講 資本主義社會與宗教
教學要求:了解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革命與宗教的關係。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德國宗教改革
教學內容:
一、資產階級革命與宗教
1、德國宗教改革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宗教
3、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與宗教
資本主義社會與宗教
二、資本主義社會宗教存在的根源
1、資本主義社會的物質條件是宗教存在和發展的社會根源
2、統治階級需要利用宗教來控制民眾,維護其統治
3、不同階級的利用和扶植是宗教存在和發展的階級根源
4、宗教只有適應社會才能得到發展
第十一講 無產階級政黨對宗教的態度和政策
教學要求:了解恩格斯、列寧論無產階級政黨對宗教的態度和政策,尤其是列寧的觀點。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無產階級政黨對待宗教的態度
教學內容:
一、宗教與共產主義的關係
1、政教分離
2、讓公民的宗教信仰成為私人的事
二、政黨對待宗教的態度
1、宗教對於國家而言是私人的事情,但是對於無產階級政黨而言,決不是私人的事情
2、宗教鬥爭要服從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
3、團結信教民眾,不把信教民眾的宗教分野置於政治分野之上
4、徹底實行宗教信仰自由
思考題: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涵義?
說明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思想來源。
學習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應當持什麼態度?
閱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做讀書筆記。
神是什麼?
如何理解宗教的本質?
馬、恩認為宗教是如何產生的?
為什麼說異己力量的存在是宗教存在的根源?
你認同哪種宗教發展模式?為什麼?
你認為宗教的發展前景怎樣?
宗教會消亡嗎?
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嗎?
宗教與科學的關係如何?
如何理解宗教信仰自由?
資產階級革命與宗教的關係怎樣?
資本主義社會宗教存在的根源是什麼?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對當代中國的宗教工作有哪些借鑑作用?
學時分配表
章 節學時
第一講 概論2
第二講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產生的背景4
第三講 馬克思、恩格斯宗教觀的形成歷程2
第四講 馬克思、恩格斯論宗教的本質2
第五講 馬、恩論宗教的產生和存在的根源4
第六講 馬克思、恩格斯論宗教的發展問題2
第七講 馬克思、恩格斯論宗教的消亡2
第八講 宗教的社會功能2
第九講 宗教與科學2
第十講 資產階級與宗教2
第十一講 無產階級政黨對宗教的態度和政策2
實踐教學:討論2
期末複習2
機動學習2
課時合計36
宗教學導論(一)(二)
課程編號:1039030024/1039030025
課程名稱:宗教學導論(一)(二)
學時學分:90學時,共5學分。分為兩個學期。第1學期54學時,3學分,第2學期36學時,2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一年級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本課程為各個高等院校宗教學專業本科生必修的基礎課程,也是宗教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導讀性課程。本課程的目的是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論為重要指導原則,通過對宗教的本質的探討和要素分析;宗教現象的歷史發展脈絡,以及宗教與其他文化形式的關係等多個視角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學科體系,掌握宗教學的相關理和研究宗教現象的立場、方法;能夠科學地認識宗教的特性、本質和規律;理解宗教對社會、人生和文化的作用和影響。
本課程的任務:在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課程的基礎上,廣泛吸收西方宗教學理論的合理成果,對中國宗教史和世界宗教史的基本事實進行剖析和綜合的比較,以“四要素”為主要內容,在“宗教是一種社會文化體系”的理論框架內,對宗教學的學科體系進行梳理;綜合歷史上的宗教學研究成果對宗教現象做結構的分析、對宗教演化的歷史做客觀分析;以有別於西方語境下的宗教學敘事方式,加入中國的特色和本專業教師在少數民族地區調查的成果,討論宗教與其他文化形式的關係。為學生在後續學習中分析宗教問題的立場,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基礎。需先修哲學原理課程,或者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後續課程可以根據“編”的結構繼續修習。
學時分配:課堂講授78學時;討論及其他實踐環節12學時;論文4學時(非授課時間完成)。
作業與考核方式:兩個學期均為期中開卷考試;期末為閉卷考試。第一學期考核注重基本知識的掌握,第二學期注重分析能力的提高。在第一學期安排讀書報告一次,第二學期則安排讀書報告一次,集體論文寫作和個人論文寫作各一次。
成績計算:平時10%,以出勤情況和討論發言結合計入成績;期中30%,以平時作業和期中考試結合計入成績;期末60%,以閉卷考試分數計入成績。
課程教材:
《宗教學綱要》,呂大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出版。
本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為滿足國內學習宗教學原理的學生,及其他專業的學生及社會上對宗教學有興趣的學人的需求,特邀呂先生以《宗教學通論新編》為基礎指導編寫的高校教材。較之《宗教學通論新編》,《宗教學綱要》以結構的清新簡潔見長,並根據社會及學術的發展增加了“宗教與經濟生活”、“宗教與哲學”、“現代社會的發展與宗教的演變”、“宗教的未來”等新的篇章。本課程授課教師作為編著者之一也將自己的教學心得融入了這部教材。
課程參考書:
(註:*號少為優先選擇參考書籍)
*《宗教學通論新編》呂大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宗教學是什麼?》張志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世界宗教概覽》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中國宗教通史》牟鍾鑒、張踐著,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宗教理解》卓新平,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世界各民族歷史上的宗教》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西方宗教學說史》呂大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信仰的法則》羅德尼•斯達克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宗教學原理》陳麟書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89年。
***《宗教學導論》麥克斯•繆勒,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20世紀西方宗教人類學文選》史宗,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
***《宗教文化學導論》張志剛,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原始文化研究》朱狄,三聯書店,1997年。
****《世界宗教中的神秘主義》,帕林德爾著,舒曉煒譯,今日中國出版社,1992年。
宗教學導論(一)
緒論:宗教學的歷史、性質和內容構成
教學要求:了解宗教學在人文科學中的地位;認識宗教學的歷史和如何進行宗教學研究的基本路徑
課時安排:9課時(0.5課時課程認知度調查;0.5課時課程內容討論)
重點:宗教學的基本理論構架和研究內容是什麼?
難點:宗教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宗教學研究中如何堅持“非信仰”和“客觀”的立場;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研究宗教問題的基本態度。
教學內容:
一、宗教學在人文科學中的地位
1、宗教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
2、宗教學與宗教觀
3、宗教學研究的社會意義
二、宗教學發展的歷史梗概
1、宗教學產生的條件
2、麥克斯•繆勒與宗教學的獨立
3、宗教學的發展與分期
三、宗教學的性質與內容
1、宗教學與宗教觀
2、宗教學是認識宗教現象的本質,揭示宗教產生和發展的規律的科學。
3、宗教學具有跨學科基礎科學的性質。
四、學習、研究宗教學的理論和方法
1、有沒有信仰並不是劃分科學態度的標準。
2、客觀主義立場對宗教研究者在研究中克服文化偏見,保持非宗教信仰的立場和科學的態度是十分必要的。
3、馬克思主義提供的方法論指導。
參考書:
《西方宗教學說史》呂大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宗教學通論新編》呂大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第一編
第一章 宗教的本質、要素
教學要求:從對宗教的本質多元化認識了解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指導意義;可以闡述宗教的基本構成要素及其邏輯關係。
課時安排:3課時(先選擇時間參觀學校博物館,觀察宗教現象的要素。)
重點:對宗教的本質的認識
難點:宗教四要素的邏輯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對宗教本質多元化認識的啟示
第二節、宗教的特徵
第三節、宗教的基本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係
宗教的定義:宗教是把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地反映為超人間、超自然的力量的一種社會意識,以及因此而對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為,是綜合這種意識和行為並使之規範化的社會文化體系。
讀書報告。
第二章 宗教的觀念與思想
教學要求:了解宗教觀念的基本結構和作為信仰的特點。掌握宗教的靈魂觀;宗教的神靈觀;宗教的神性觀是其他一切宗教觀念的基礎,是一切宗教現象的邏輯核心。
課時安排:12課時(課程內容討論0.5課時)
重點:宗教觀念的基礎與邏輯展開;靈魂觀念如何導致神靈觀念;宗教觀念是如何以對神性的理解解釋世界構成的。
難點:宗教觀念對宇宙和人生的認識特點;神跡如何可能。
教學內容:
第一節、靈魂觀
靈魂觀念是整個宗教信仰的發端和賴以存在的基礎。
一、靈魂觀念的產生
二、靈魂觀念之涵義的演變
第二節、神靈觀念
一、神靈觀念的性質和涵義
二、宗教的神是社會和人的投影
三、神靈的種類
四、神靈世界的結構
第三節、神性觀念
一、神性的涵義
二、天命觀念
三、神跡觀念
參考書:
《原始文化》上海文藝出版社
第三章 宗教的感情與經驗
教學要求:理解宗教經驗的含義、獲得宗教經驗的方式、宗教經驗的原因與分析
課時安排:6課時(觀察、討論1課時)
重點:對宗教經驗的理解。
難點:宗教的情感與體驗的真實性問題。
教學內容:
宗教現象示例:
薩滿教的跳神活動(錄像)
第一節、宗教經驗的含義及表現
第二節、“宗教經驗”的種種表現:
第三節、獲得宗教經驗的方式
第四節、宗教經驗的實質
一、宗教經驗與世俗經驗的比較
二、宗教經驗沒有客觀的對象
第四章 宗教的行為與活動
教學要求:了解在宗教意識支配下的宗教行為,既是相信超自然力量的思想的外在顯現,又是強化宗教徒之間聯繫的重要紐帶,也是宗教徒接受宗教思想、強化宗教感情的重要手段。
課時安排:12課時(課程內容討論0.5課時)
重點:宗教行為與宗教觀念的關係
難點:巫術與禁忌在解決問題方式上的異同;獻祭與祈禱的功能。
教學內容:
觀察:宗教活動表演(影碟)。
第一節、巫術
一、巫術及巫術的特徵。
二、巫術的主要類型。
第二節、宗教禁忌
宗教禁忌作為宗教處理和對待人—神(神秘力量和神聖物)關係的方法和一種手段,是介於巫術與祈禱之間的一種類型。
二、宗教禁忌的起源
三、宗教禁忌的種類
四、宗教禁忌的功能
第三節、獻祭與祈禱
一、獻祭與祈禱的性質
二、獻祭與祈禱的種類
三、獻祭與祈禱的功能
參考書:
《中國古代神秘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
《巫術奇觀》,上海文藝出版社。
《宗教禁忌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實用禁忌大觀》上海文化出版社
《中國古代的祭禮與歌謠》上海文藝出版社
第五章 宗教的組織與制度
教學要求:能夠根據已有知識分析宗教組織與宗教制度的宗教性質和社會性質;掌握宗教組織、宗教制度的基本結構;知曉宗教組織、宗教制度的種類與作用。
(要求學生能夠複述宗教組織的宗教性質與社會性質的關係)
課時安排:12課時(1課時討論並複述宗教組織的宗教性質與社會性質的關係)
重點:宗教組織體制是宗教必不可少的外部形式;宗教觀念的信條化;宗教的修行體制。
難點:宗教儀式的意義;宗教觀念與宗教體制的互動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宗教信徒的組織化與科層制度
一、宗教的組織和制度是宗教必不可少的外部形式
二、宗教的組織與制度的宗教性質
三、宗教的組織與制度的社會性質
第二節、宗教組織、宗教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一、宗教組織形成的條件
二、宗教組織的發展
三、宗教組織的核心——僧侶
四、宗教組織的類型
五、宗教組織的社會作用
第三節、宗教觀念的信條化與信仰體制
一、“信條”、“信經”和“信綱”、“教義”。
二、宗教信仰體制的結構。
三、宗教信仰體制的功能。
四、教義闡釋的內在矛盾——教義發展的基本規律。
第四節、宗教理想境界的追求與修行體制
一、宗教的修行的目的
二、宗教修行的形式、難度與教義體系的關係
第五節、宗教行為的規範化與宗教禮儀
宗教禮儀就是程式化、規範化和制度化的宗教行為。
參考書:
《世界宗教概覽》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宗教學導論(二)
第二編
第六章 宗教的起源
教學要求:通過合作寫作論文,探討宗教起源的方法論問題,使學生掌握分析宗教起源的理論和方法。
課時安排:4課時(2課時論文演講)
重點:研究宗教起源問題的重要意義;研究宗教起源的方法論問題;宗教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難點:宗教與氏族制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宗教是原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一、人類最早的宗教觀念和宗教崇拜活動。
二、宗教不是與人類相伴而生的。
三、人類最早的宗教遺蹟。
第二節、宗教是氏族制的伴生物
一、氏族社會是人類最早的宗教觀念和宗教崇拜活動賴以產生的社會基礎。
二、圖騰崇拜本質上是氏族制度在宗教上的表現。
演講討論。
第七章 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宗教
教學要求:了解原生性宗教崇拜活動的特點和部落聯盟時期氏族-部落宗教的演變規律。
課時安排:4課時(講授)
重點:原生性宗教與氏族社會的分期;氏族集團是早期宗教活動的基本單位;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特徵。
難點:氏族—部落宗教的宗教觀念、崇拜對象、崇拜行為和儀式活動與社會關係和社會制度性質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信仰形態
第二節、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特徵和歷史地位
一、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特徵
二、氏族—部落宗教的歷史地位
第三節、部落聯盟時期氏族宗教的演變
一、原始社會晚期的社會特點
二、部落聯盟時期宗教的演變
參考書:
《世界十大宗教》東方出版社
第八章 各大文明古國的國家—民族宗教
教學要求:依據教科書內容,作適當梳理和歸納。達到對宗教與國家、民族的關係能夠有較深的印象。
課時安排:4課時(講授)
重點:原生性宗教的國家化;國家宗教中的神性的特點;中國宗法性傳統宗教。
難點:國家——民族宗教的複雜結構
教學內容:
第一節、宗教國家化的一般歷程
第二節、國家—民族宗教的典型形態
一、埃及宗教——強大的國家政權與強大的祭司階層結合的國家宗教
二、中國宗法性傳統宗教——強大的政權與沒有獨立教團的“國家宗教”
三、婆羅門教—分散的民族國家受強大的祭司階層指導的國家宗教
四、猶太教—失去國家後依舊延續的民族宗教
第三節、國家—民族宗教的複雜結構
一、民間信仰
二、國家—民族宗教與民間信仰的互動
三、國家—民族宗教地位的相對性
第九章 世界宗教
教學要求:從宗教世界化的原因看創生性宗教的特點以及創生性宗教的主要形態;重點了解世界宗教產生的歷史和特點。
課時安排:4課時(討論0.5課時)
重點:世界性宗教具有普世性的原因.
教學內容:
第一節、創生性宗教的特點
文明社會的基本衝突與創生性宗教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創生性宗教的主要形態
第三節、宗教世界化的原因
一、世界宗教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世界宗教的特點
三、世界性宗教概述
第十章 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宗教的演變
教學要求:理解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向及與此相適應的宗教演變。
課時安排:2課時(討論)
重點: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向與宗教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現代社會的發展及其對宗教的影響
第二節、傳統宗教的演變
第三節、新興宗教的活躍
參考書:
《信仰的法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三編 宗教的社會文化功能
第十一章 概說宗教的社會文化功能
教學要求:掌握宗教為什麼是一種社會文化形式的論證邏輯。
課時安排:2課時(講授)
重點:宗教為什麼是一種社會文化形式
難點:宗教四要素為什麼能夠發揮社會文化功能
教學內容:
第一節、宗教是一種社會文化形式
第二節、宗教如何發揮其社會文化功能
一、三種不同的宗教文化作用觀
二、從“四要素”說看宗教的社會文化作用
撰寫讀書報告。
第十二章 宗教與社會經濟生活
教學要求:從唯物史觀視角,認識人類的經濟生活構成了宗教的深層基礎,並制約著它的存在和發展。
課時安排:2課時(0.5課時討論)
重點:宗教與經濟的互動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社會經濟生活是宗教的基礎
第二節、宗教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
第十三章 宗教與政治
教學要求:理解宗教和政治的互動關係
課時安排:2課時(講授)
重點:宗教與政治、宗教組織與政府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原始時代的宗教與政治的源起
第二節、階級社會中的宗教與政治
第三節、宗教與政治關係的多種表現形式
一、宗教維護統治秩序:
二、被統治階級利用宗教的幾種形式
三、宗教與政治的其他表現形式
第三節、政教關係與社會發展
第十四章 宗教與道德
教學要求:了解道德、宗教道德、世俗道德的歷史、區別和聯繫。
課時安排:4課時(1課時討論)
重點:宗教道德在社會道德體系中的作用
教學內容:
第一節、宗教與道德的起源
第二節、宗教與道德的保證
第三節、宗教道德的性質和作用
一、宗教道德的性質及其與世俗道德的聯繫和區別
二、宗教道德的社會意義
第十五章 宗教與藝術
教學要求:了解宗教與藝術的相關性;相關程度和互動的歷程。
課時安排:4課時(1課時宗教藝術賞析)
重點:藝術與宗教作為意識形態的異同
難點:宗教與藝術的相關性
教學內容:
第一節、宗教與藝術的相關性
一、宗教與藝術之異同
二、宗教與藝術關聯的兩難境地。
第二節、宗教中的藝術
作為各個宗教的組成部分的藝術。
第十六章 宗教與科學
教學要求:了解科學、宗教與科學的相互區別和相互作用。
課時安排:3課時(講授)
重點:宗教與科學關係的衝突與未來
教學內容:
第一節、宗教與科學的區別和聯繫
一、宗教與科學的本質區別
二、宗教與科學的聯繫
第二節、科學在歷史上與宗教的衝突
課程總結:
教學要求:能夠表述宗教學基本理論體系的內容;掌握本學期課程思考題的基本答案。
課時安排:1課時(答疑)
學時分配表
章 節講授學時其他學時
緒論:宗教學的歷史、性質和內容構成81
第一章:宗教的本質、要素3
第二章:宗教的觀念與思想11.50.5
第三章:宗教的經驗51
第四章:宗教的行為11.50.5
第五章:宗教的組織與制度111
第六章:宗教的起源22
第七章: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宗教4
第八章:各大文明古國的國家—民族宗教4
第九章:世界宗教3.50.5
第十章: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宗教的演變2
第十一章:概說宗教的社會文化功能2
第十二章:宗教與社會經濟生活1.50.5
第十三章:宗教與政治2
第十四章:宗教與道德31
第十五章:宗教與藝術31
第十六章:宗教與科學3
課程總結1
課時合計78
12
基督教
課程編號:1039030026
課程名稱:基督教
學時學分:72學時 4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專業本科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
本課程之目的:以史為綱,以專題為面,通過對基督教歷史的講解,對基督教在西方社會史和思想史上的源流進行系統的分析。尤其注重對基督教與西方文化、思想與社會的互動關係的分析,使同學了解基督教的特殊內涵,影響社會的方式,與其他文化要素如政治、法律、哲學等之間的內在關聯等等。
本課程的任務:對構成基督教之為一種宗教的本質要素,如思想、禮儀、制度、經典等進行講解,並將其放入歷史的動態過程中,在基督教的社會史和思想史發展中理解“宗教作為一種文化”的核心內涵。
學時分配:授課共68課時,田野調查2課時,討論2課時。
作業與考核方式:平時成績主要視課堂發言的積極性和準確性,占10%;期中考試採取論文報告的形式,視論文選題的重要性,論述過程中的邏輯性和層次性進行評分,占30%;期末考試採取閉卷考試,視回答問題時的準確性,論述問題時的邏輯性、全面性、對知識把握的深度與廣度進行評分,占60%.
課程教材:麥格拉思著,《基督教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本教材為國際權威學者編寫,綱目清楚,要點突出。同學們對此教材的學習,可以很好地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知識點,對結構有系統把握。
參考書:
1、岡察雷斯著,《基督教思想史》(南京:金陵神學院,2002年),較深的思想史著作,特別適合於對基督教思想的脈落及主要思想家有了解興趣的同學。
2、麥葛福著,《基督教神學手冊》(台北:校園書房,2003年),導論性基督教思想著作,以命題為綱,來闡述基督教思想體系。
3、TimDowley,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Minneapolis:Fortress,2002),豐富而全面地介紹基督教歷史,有很好的圖片,對於基督教與西方社會和歷史的關係有詳細講解,適合於對基督教文化的了解。
第一章 基督教及其文化母體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了解基督教產生之時的兩希文化及其各自的基本概念和術語。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希臘化時期的內涵、晚期希臘哲學諸學派、猶太教在希臘化時期的發展
難點:基督教的文化繼承及其文化創新之間的辯證關係
教學內容:
1、希臘化時期的內涵。
2、晚期希臘哲學。
3、猶太教在希臘化時期的基本派別及其思想。
4、文化繼承與文化創新
第二章 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基督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熟悉各種歷史材料對於耶穌及其事跡的敘述,對耶穌的生平與學說有詳細的了解。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耶穌的歷史真實性問題、耶穌的生平、耶穌的學說、耶穌對基督教的意義
難點:耶穌基督的歷史真實性與信仰真實性之間的關係、歷史與解釋之間的關係
教學內容:
1、歷史真實性與信仰真實性:事實與解釋
2、耶穌的生平
3、耶穌的學說
4、福音書對耶穌的神學理解
第三章 早期基督教:保羅與彼得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了解基督教脫離猶太教而獨立發展的過程,對保羅神學中的幾個基本神學概念有一定把握。
課時安排:視情形參觀一個希臘或羅馬文化的展覽,並寫作參觀筆記。4課時。
重點:基督教脫離猶太教;保羅的傳教及其神學;早期基督教如何興起及其原因
難點:保羅的神學;對基督教早期興起的原因分析
教學內容:
1、基督教的“禮儀之爭”
2、彼得與保羅:耶路撒冷公會
3、保羅的傳教路線
4、保羅的神學
第四章 基督教與羅馬帝國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了解羅馬帝國制定針對基督教的政策的原因及其根基,同時亦能夠分析基督教面對羅馬帝國的宗教政策的策略及其神學動機。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不同政策及其形成過程;從殉教現象看基督教的意義世界
難點: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政策的搖擺;羅馬帝國的宗教政策對基督教的內在影響
教學內容:
1、政教衝突及其原因
2、羅馬帝國的官方政策
3、基督教的辯護
4、殉教現象的宗教學分析
第五章 基督教神學的雛型:護教士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理解基督教神學的基本內涵,在面對希臘哲學所代表的理性傳統時的不同態度如何產生神學的最初基本路線。
課時安排:2課時,其中半小時進行文化比較的討論。
重點:護教士的概念;基督教神學產生的文化與思想背景;護教士的類型及其神學路線
難點:神學產生與文化論爭的關係
教學內容:
1、神學的概念
2、查斯丁的神學路線
3、德爾圖良的神學路線
第六章 異端與早期基督教的發展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理解異端產生與基督教的思想與社會發展的內在密切關係,並嘗試從正面去理解異端的意義。
課時安排:2課時,其中半小時討論異端產生的可能背景。
重點:異端的概念;早期異端的幾個基本派別;異端對於基督教的基本衝擊;異端的衝擊對於早期基督教的正面意義
難點:異端的產生根源及其思想史意義
教學內容:
1、異端的概念
2、早期異端的幾個派別
3、早期基督教對異端的回應
第七章 基督教的早期教父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理解基督教的早期教父對於基督教的系統化、理論化的嘗試。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教父的概念;愛任紐、克雷芒、奧利金等人的基督教思想
難點:“復歸元首”的概念;奧利金對聖父聖子關係的論述
教學內容:
1、教父的概念
2、教父集中處理的幾個神學命題
3、愛任紐
4、克雷芒
5、奧利金
課外閱讀:試閱讀幾位早期教父原著的幾篇精選段落。
第八章 早期基督教的教會生活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理解教會生活對於基督教傳承的意義。
課時安排:4課時,其中2學時參觀一個中國基督教堂。
重點:基督教禮儀生活的意義;基督教教會生活的最初樣式;基督教的組織結構
難點:禮儀在文化傳承中的關鍵作用
教學內容:
1、基督教的崇拜生活
2、基督教的組織制度
第九章 君士坦丁皈依及其意義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了解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國教化的經過,並能夠分析國教化對於基督教的正負兩方面的影響。
課時安排:2課時,其中20分鐘討論國教會對於基督教的內在影響。
重點:君士坦丁的皈依經驗;基督教合法化;基督教國教化;基督教國教化對於基督教的影響
難點:如何理解君士坦丁的皈依經驗;國教化對基督教的利弊分析
教學內容:
1、君士坦丁的皈依經驗
2、基督教的合法化
3、基督教的國教化
4、國教化對基督教的影響
第十章 尼西亞公會與三位一體教義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理解三位一體概念的癥結所在,並分析早期教父是如何用希臘哲學術語去表達基督教的神學信念。
課時安排:2小時
重點:三位一體爭論的由來、尼西亞信仰的解說、亞他那修的思想、卡帕多西安三傑的神學
難點:三位一體的哲學困難所在;尼西亞派與阿里烏派的爭論所在
教學內容:
1、阿里烏異端
2、尼西亞會議
3、三位一體教義的講解
4、亞他那修的發展
5、卡帕多西安三傑
第十一章 卡爾西頓公會與基督論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理解基督論問題對於基督教的重要性,並分析不同學派對它的處理會產生什麼樣的問題,卡爾西頓的解決方式如何針對了這些問題。
課時安排:2小時
重點:基督論的由來、安提阿學派與亞歷山大學派的爭論、聶斯脫利派的二性論、卡爾西頓公會對於基督論的表述
難點:基督論問題的由來,卡爾西頓公會對基督論的否定性表述
教學內容:
1、安提阿學派與亞歷山大學派的爭論
2、聶斯脫利派的主張
3、卡爾西頓信經
第十二章 奧古斯丁及其神學
教學要求:對奧古斯丁的思想形成較為系統的了解,並分析他的各個思想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繫。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奧古斯丁的皈依經驗、三位一體論、時間論、人性論、自由意志理論、原罪說、恩典論、教會理論、歷史學說
難點:在自由意志論上,奧古斯丁與彼拉糾的爭論及其癥結所在。
教學內容:
1、奧古斯丁的生平及其皈依經驗
2、三位一體論
3、時間論
4、自由意志論
5、原罪說
6、恩典說
7、教會理論
8、歷史學說
第十三章 東西方教會的分野及其影響
教學要求:對基督教在東方希臘處境與西方拉丁處境的不同發展脈落,及其各自特點有深刻理解。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東方教會在卡爾西頓公會後的發展、西方教會在奧古斯丁之後的發展、東西方教會的不同政治處境
難點:聖像問題的爭論、和子句爭論的由來
教學內容:
1、卡爾西頓後的東方神學
2、奧古斯丁後的西方神學
3、東西方教會的不同政治處境
4、東西方教會的爭論及其最後分裂
第十四章 加洛林時期的基督教文化復興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從加洛林時期的基督教文化復興這一個案,更好地理解基督教與西歐文化之間的密切關係。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加洛林時期的概念、加洛林時期文化復興的表現形式、教皇權力的增長
難點:加洛林時期的基督教文化復興對於西歐社會的全面影響
教學內容:
1、基督教在法蘭克的發展
2、加洛林時期的幾個主要神學討論
3、教皇權力的增長
第十五章 修道運動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深刻地理解修會與修士在西方歷史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基督教是如何通過修會與修士來影響西方社會的。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修會運動產生的宗教與社會根源、本篤修會的產生與發展、修會及修士的意義、後來的修會運動
難點:修會與修士的文化和社會功能
教學內容:
1、修會運動產生的宗教與社會根源
2、本篤修會
3、修會與修士的社會及文化意義
4、晚期的修會運動:道明我會與方濟各會
第十六章 經院哲學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掌握經院哲學的概念,經院哲學展開的方式,對安瑟倫的哲學有較深的理解。
課時安排:4課時,其中半小時用於神學與哲學關係的討論。
重點:經院哲學的概念、經院哲學的早期表現、經院哲學討論的幾個基本問題、經院哲學的幾個代表性人物
難點:基督教哲學的概念
教學內容:
1、經院哲學的概念
2、經院哲學的歷史淵源
3、波愛修
4、安瑟倫
第十七章 中世紀的政教關係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從宗教與民族、政權與教權的角度去掌握中世紀的政教關係。
課時安排:2課時,其中半小時討論中西政教關係之區別。
重點:在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與王權之間的複雜關係,教權超越王權的表現形式,王權抵制教權的模式
難點:敘任權之爭的來龍去脈,如何從中世紀教權與王權相爭中分析民族與宗教之間的複雜關係。
教學內容:
1、敘任權之爭
2、教權超越王權:卡諾莎事件
3、王權超越王權
4、中世紀的宗教與民族關係
第十八章 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哲學思想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對阿奎那神學思想有較系統的掌握。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阿奎那神學中的亞里士多德哲學、上帝存在的證明、自然法學說、神學與哲學的關係
難點:阿奎那論存在與本質的關係
教學內容:
1、理性與信仰的關係
2、上帝存在的證明
3、存在與本質
4、自然法
第十九章 宗教改革的先聲:威克利夫、胡斯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對於宗教改革的幾位先驅者有較明確地了解。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宗教改革運動的社會與時代背景、威克利夫的改革思想、胡斯的改革思想
難點:宗教改革運動的民族主義背景
教學內容:
1、宗教改革的社會與時代背景
2、威克利夫
3、胡斯
第二十章 宗教改革:馬丁•路德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對馬丁路德的改革思想有全面理解,對於新教與天主教的傳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馬丁路德改革的政治背景、九十五條論綱、三個惟獨、路德的教會觀
難點:路德神學的“三個惟獨”思想所具有革命性力量
統思想的差異有深刻掌握。
教學內容:
1、路德的生平
2、九十五條論綱
3、三個惟獨的神學
4、路德的教會觀
第二十一章 加爾文的宗教改革思想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對於加爾文的改革思想有全面了解,對於加爾文思想與現代西方文化之間的關係亦有把握。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加爾文的上帝論、恩典論和預定論、加爾文的社會政治思想
難點:加爾文宗的預定論
教學內容:
1、加爾文的上帝論
2、預定論
3、社會政治思想
第二十二章 英國的宗教改革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對於英國宗教改革的展開方式有透徹的了解,進而理解英國國教會、清教與循道宗之間的關係。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英國宗教改革的獨特之路、英國國教會的成立、清教運動、脫離派運動、循道宗
難點:英國宗教改革的獨特道路及其原因
教學內容:
1、英國國教會
2、清教運動
3、脫離派運動
4、循道宗
第二十三章 天主教中興:對宗教改革的天主教回應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對於天主教中興的內在性質有較透徹的理解。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天主教中興的概念、特蘭托公會、耶穌會與伊納爵、天主教的海外傳教
難點:天主教中興中的被動回應性質
教學內容:
1、天主教中興的內在性質:對新教的回應
2、特蘭托公會
3、伊納爵與耶穌會
4、天主教的海外傳教
第二十四章 虔誠派運動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對於新教各派別如何趨向於正統化有透徹的理解,並進而理解宗教從創新到正統的發展趨勢。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新教的正統化傾向、虔誠派運動
難點:各新教派別的正統化趨勢
教學內容:
1、路德宗的正統化
2、加爾文宗的正統化
3、虔誠派運動及其主張
第二十五章 美國基督教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對於美國基督教的特性有深刻理解才。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美國基督教的特性、政教分離、第一次大覺醒、第二次大覺醒、美國基督教的多元性
難點:政教分離的宗教與社會原因
教學內容:
1、政教分離原因的確立
2、第一次大覺醒運動
3、第二次大覺醒運動
4、美國的新興宗教
第二十六章 現代基督教思想:對理性主義的回應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理解基督教對現代主義的回應方式,尤其對施萊爾馬赫的思想有較好的把握。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現代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基本背景、施萊爾馬赫的基督教思想
難點:施萊爾馬赫的現代性
教學內容:
1、啟蒙運動與現代主義
2、施萊爾馬赫的思想
第二十七章 新教思想的發展:巴特與朋霍菲爾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對二戰後的基督教思想發展的新形態有較好理解,尤其對新正統主義及其特點有深刻把握。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二戰之後的歐洲文化與宗教、巴特的神學思想、朋霍菲爾的神學
難點:巴特的新正統主義及其意義
教學內容:
1、二戰及其神學衝擊
2、巴特的新正統主義
3、朋霍菲爾的神學
第二十八章 梵二會議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對於梵二會議在現代天主教歷史上的重要意義有深刻理解。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梵二會議的召開背景、梵二會議的幾個檔案、梵二會議的基本精神
難點:梵二會議的意義
教學內容:
1、梵二會議之前的天主教革新
2、梵二會議的幾個重要檔案
3、梵二會議的基本精神
4、梵二會議的意義
第二十九章 普世運動
教學要求:要求同學們深刻掌握普世運動與基督教本質的密切關聯,及其困難所在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普世運動的前期準備、普世運動對於基督教的意義、普世運動的困難及其原因
難點:普世運動與基督教的本質。
教學內容:
1、普世運動的前期準備
2、普世運動的展開方式
3、普世運動的成果及其困難
第三十章 基督教當代的發展:靈恩運動與福音派
教學要求:通過對靈恩運動和福音派的分析,分析基督教在當代的發展方式及形態。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基督教的當代處境、靈恩運動、福音派
難點:靈恩運動和福音派成為基督教重要潮流的原因分析。
教學內容:
1、基督教的當代處境
2、靈恩運動
3、福音派
學時分配表
授課共68課時,田野調查2課時,討論2課時。
實踐環節採用田野調查的形式,採取參觀北京教堂或者博物館、展覽會的方式,要求同學參觀後寫作專業分析文章;討論採取就題目進行辯論、同學們分組報告等方式進行。
章 節學時
第一章 基督教及其文化母體2
第二章 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基督2
第三章 早期基督教:保羅與彼得4
第四章 基督教與羅馬帝國2
第五章 基督教神學的雛型:護教士2
第六章 異端與早期基督教的發展2
第七章 基督教的早期教父4
第八章 早期基督教的教會生活4
第九章 君士坦丁皈依及其意義2
第十章 尼西亞公會與三位一體教義2
第十一章 卡爾西頓公會與基督論2
第十二章 奧古斯丁及其神學4
第十三章 東西方教會的分野及其影響2
第十四章 加洛林時期的基督教文化復興2
第十五章 修道運動2
第十六章 經院哲學4
第十七章 中世紀的政教關係2
第十八章 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哲學思想2
第十九章 宗教改革的先聲:威克利夫、胡斯2
第二十章 宗教改革:馬丁•路德4
第二十一章 加爾文的宗教改革思想2
第二十二章 英國的宗教改革2
第二十三章 天主教中興:對宗教改革的天主教回應2
第二十四章 虔誠派運動2
第二十五章 美國基督教2
第二十六章 現代基督教思想:對理性主義的回應2
第二十七章 新教思想的發展:巴特與朋霍菲爾2
第二十八章 梵二會議2
第二十九章 普世運動2
第三十章 基督教當代的發展:靈恩運動與福音派2
課時總計72
伊斯蘭教
課程編號:1039030027
課程名稱:伊斯蘭教
學時學分:72學時 4學分
開課對象:05級宗教學本科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了解伊斯蘭教的歷史、文化、教義、教法、經典等基礎知識,引導學生把握伊斯蘭教的理性精神和文化意義。
學時分配:課堂講授58學時,觀看影片4學時,課堂討論8學時,參觀2學時。
作業與考核方式:平時10%,包括出勤和課堂發言。期中考試作訪談報告30%,學生採訪十個民族的穆斯林(外語口語好的學生可採訪在華外籍穆斯林),被訪者談他對伊斯蘭教的認識,對《古蘭經》和聖訓的了解,伊斯蘭教對其思想行為的影響,以及被訪者對伊斯蘭教的人生觀、婚姻家庭觀、倫理道德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對理解。內容包括:第一,背景知識——包括時間、地點、採訪方式、被訪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民族、籍貫等。第二,被訪人對伊斯蘭教的認識,關於信仰,功修,生活習俗,行為規範等。第三,被訪人對《古蘭經》和聖訓的了解情況。第四,伊斯蘭教對被訪人的影響,包括對其個人、家庭的影響。第五,被訪人對伊斯蘭教人生觀、婚姻家庭觀、倫理道德、文化教育方面的理解。第六,對伊斯蘭教與其它宗教、其他文化之關係的認識。第七,對當前伊斯蘭教的處境及今後發展方向的思考。開展訪談並撰寫訪談報告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考核。期末沿襲傳統的考試模式,採用閉卷形式考核。占總成績的60%。
課程教材: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參考書目:
1、《中國伊斯蘭教百科全書》,宛耀賓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版。
2、《阿拉伯通史》,(美)希提著,馬堅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再版。
3、《阿拉伯通史》,納忠,著,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
4、《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埃及)愛哈邁德•艾敏著,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
5、《伊斯蘭教簡史》,(巴基斯坦)賽義德•菲亞茲•馬茂德著,吳雲貴等譯,
中國社科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
6、《伊斯蘭教》,金宜久主編,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
6、《伊斯蘭教史》,王懷德主編,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阿拉伯史綱》,郭應德著,中國社科出版社1993年版。
8、《伊斯蘭教文化新論》,馬明良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穆罕默德》,(清)劉智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現代伊斯蘭主義》,陳嘉厚編,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年版。
11、《當代中東的政治和社會思潮》,(美)凱馬爾•卡爾帕特著,中國社科出版社1992年版。
12、《偉嘎耶教法經解》,賽生髮編,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伊斯蘭教法簡略》,吳雲貴著,中國社科出版社1993年版。
14、《伊斯蘭教法論著》,高鴻均著,中國社科出版社1995年版。
15、《伊斯蘭哲學史》,(荷蘭)第•博爾著,馬堅譯,中華書局1958年版。
16、《伊斯蘭哲學史》,(美)馬吉德•法赫里著,陳中耀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7、《伊斯蘭與中國文化》,楊懷中、余振貴主編,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8、《回族史論稿》,楊懷中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9、《中國伊斯蘭教史》,李興華等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0、《中國伊斯蘭教參考資料彙編》(1901——1949),李興華、馮今源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1、《古蘭經》馬堅譯,中國社科出版社1985年版。
22、《古蘭經譯解》,王靜齋,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3、《布哈林聖訓實錄》,買買提•賽萊等譯,中國社科出版社1986年版。
24、《布哈林聖訓實錄精華》,康有璽譯,中國社科出版社1998年版。
28、《中國伊斯蘭教教派與門宦制度史略》,馬通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8、《中國伊斯蘭教教派門宦溯源》,馬通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9、《中國回族伊斯蘭宗教制度概論》,勉維霖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緒論 概述
教學要求:列舉國內外有關伊斯蘭教的各種誤解,引導學生消除誤解、正確認識伊斯蘭。掌握伊斯蘭、穆斯林、回族、阿拉伯人等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伊斯蘭教的內涵,從信仰、文化、生活方式不同層面理解。
難點:伊斯蘭教、穆斯林、阿拉伯人和回族等概念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教學內容:伊斯蘭教有近1400年的歷史,在全世界擁有十二億信仰者,中國10個少數民族的2000萬人信仰伊斯蘭教。緒論部分意在消除誤解、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伊斯蘭教。
參考書目:
1.《阿拉伯通史》,[美國]希提著,馬堅譯,商務出版社,1990年版。
2.《阿拉伯通史》,納忠著,商務出版社,1998年版。
3.《人的宗教》,第六章,[美國]史密斯著,劉述先校訂,劉安雲譯,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一編 歷史篇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在閱讀教材和課外參考書目的基礎上,以歷史事實為基點,學習伊斯蘭教興起的背景、伊斯蘭教先知傳教的經歷、早期伊斯蘭教的對外傳播以及伊斯蘭教在亞、非、歐廣闊地區的發展。通過討論,分析伊斯蘭教與阿拉伯人原有宗教之間的聯繫,比較穆罕默德先知與基督教、猶太教、中國儒家聖人之間異同,探索伊斯蘭興起、對外傳播與持續發展的原因。
課時安排:3周,共12課時。
重點:伊斯蘭教的興起是一種歷史必然,與阿拉伯半島的自然環境、經濟生活、社會狀況以及傳統的宗教信仰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公元5、6世紀阿拉伯社會的變遷帶來觀念、信仰、習俗的變革,外在環境的變化,尤其是拜占庭帝國和波斯帝國的衰落,有利於阿拉伯人的崛起和伊斯蘭教的對外傳播。
穆罕默德以信仰為紐帶,建立麥地那公社,促進阿拉伯社會由氏族部落制走向統一的民族國家。以伊斯蘭教的認主獨一思想、以民族統一的思想取代分散的孤立的部落觀念;通過安拉唯一的觀念把民族統一的思想注入貝都因人中。
四大哈里發及帝國時期伊斯蘭教的對外傳播。
難點:伊斯蘭教與阿拉伯原有宗教信仰之間的聯繫。正確評價穆罕默德。伊斯蘭教的發展及其對外傳播。
教學內容:伊斯蘭教的興起、對外傳播與發展,穆罕默德生平及其歷史貢獻。
第一節、伊斯蘭教興起的背景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
一、阿拉伯半島的自然條件
教學要點:認識文化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繫。
阿拉伯半島是伊斯蘭教的搖籃。半島的地理、環境、氣候、物產及重要的戰略地位對伊斯蘭教的興起與發展的意義。
二、伊斯蘭教興起前阿拉伯半島的社會狀況
教學要點:強調伊斯蘭教對阿拉伯社會的重要意義。
三、伊斯蘭教興起之前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
教學要點:分析伊斯蘭教與阿拉伯原有宗教信仰之間的聯繫。
第二節、穆罕默德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穆罕默德以信仰為紐帶,建立麥地那公社,促進阿拉伯社會由氏族部落制走向統一的民族國家。以伊斯蘭教的認主獨一思想、以民族統一的思想取代分散的孤立的部落觀念;通過安拉唯一的觀念把民族統一的思想注入貝都因人中。
一、穆罕默德生平介紹
二、穆罕默德宣傳伊斯蘭教的活動
三、穆罕默德建立的麥地那公社
四、穆罕默德的貢獻
參考書目:
1、《穆罕默德》,(清)劉智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布老虎傳記文庫巨人百傳叢書《穆罕默德》王俊榮,沙秋真,1998年版
3、《穆聖的故事》,(埃及)穆罕默德•薩利姆著,王彤譯,中國社科出版社,1993年版。
第三節、四大哈里發時期伊斯蘭教的對外傳播與發展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四大哈里發的貢獻
一、艾布•伯克爾平判反叛部落,重新統一半島。
二、歐麥爾的對外擴張:征服敘利亞、埃及、出征伊拉克,消滅薩珊王朝;創建各項國家制度:建立年薪制,按照與穆聖關係的親疏遠近和加入伊斯蘭教時間的先後把穆斯林分為若干等級,從國庫中領取年薪。建立行政制度、財政制度,改革貨幣制度;充實和發展了伊斯蘭教教律,被視為教法意見派創始人。
三、奧斯曼欽定《古蘭經》標準本,沿用至今,稱為奧斯曼定本;在位期間穆斯林征服亞美尼亞及北非地區,下令鎮壓波斯等地的反抗。公元651年遣使到中國通好。
四、阿里時期穆斯林之間的矛盾激化,伊斯蘭教發生分化。
第三節、倭馬亞王朝與伊斯蘭教(661-750年)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倭馬亞時期伊斯蘭教的對外傳播及發展
一、倭馬亞王朝的貢獻:
1、傳播伊斯蘭教,傳布阿拉伯語,奠定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基礎。
2、在各地修建清真寺,發展阿拉伯建築藝術,創造了與羅馬式、哥德式建築鼎足而立的阿拉伯——伊斯蘭建築風格。
3、在學術文化上,對阿拉伯語、詩歌、聖訓學、教法學、歷史學、邏輯學的研究,對星象學、鍊金術、醫學等自然科學的翻譯事業都做出過貢獻。
二、倭馬亞王朝轄區內的民眾分為四等:
1、阿拉伯人:走向各地的阿拉伯貴族享有特權、津貼和賜金。哈里發的家族掌握大權,指揮軍隊,掌管封地。
2、新穆斯林(馬瓦里):信奉伊斯蘭教的非阿拉伯人。許多非穆斯林改宗伊斯蘭教,但他們的社會地位、經濟待遇低於阿拉伯人。
3、順民(Dihiminn)包括基督教徒、猶太教徒等,他們保留原有的宗教信仰,需要交納人丁稅。
4、奴隸。
三、倭馬亞王朝的伊斯蘭教
1、隨著阿拉伯人對外征服的勝利,伊斯蘭教隨之傳到半島之外廣闊的地區,向東傳到伊拉克、伊朗、中亞地區及印度北部信德地區等,向西北傳到敘利亞、小亞細亞、西亞地區,西南到埃及、北非,向西到西班牙等地。被征服地區上的各個民族中不少人出於種種原因,紛紛改宗伊斯蘭教。阿拉伯國家的哈里發向各地派遣宗教學者或法官,傳播伊斯蘭教並根據《古蘭經》、聖訓原則處理各地發生的問題。
2、倭馬亞人在學術活動、尤其在宗教學方面已有建樹。當時大多數著名的學者,全是宗教學者;阿拉伯人與非阿拉伯人,都積極研究《古蘭經》,蒐集聖訓,註解聖訓,根據經訓創製法律,以解決各地發生的事件。科學和哲學在當時不發達,其發展有賴於宗教的發展,以宗教理論為根據。
第四節、阿巴斯王朝時期的伊斯蘭教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阿巴斯王朝時期伊斯蘭教的發展及伊斯蘭傳統四大學科的形成
一、阿巴斯王朝的特點:
1、倭馬亞王朝是一個純粹的阿拉伯國家,受異族影響不大,阿巴斯王朝深受異族影響,是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包括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異族人在內的阿拉伯——伊斯蘭大帝國,國家軍政大權掌握在異族人手中,其政權具有廣泛的國際性,其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各個方面較前代都有很大發展,開創了一個輝煌燦爛的時代。
2、阿巴斯王朝深受波斯文化影響,其政治典章制度多承襲波斯王朝。
3、倭馬亞王朝的權利依賴阿拉伯各個部族的支持,阿巴斯王朝的統治者自稱其權利是安拉賜予的,通過強調哈里發至上來發展其神權政治。
4、阿巴斯王朝是伊斯蘭教大發展的時代,伊斯蘭教普及到帝國的東方和西方,伴隨著商業的發展和商貿活動的開展,伊斯蘭教傳播到東南亞、北非、中亞、歐洲等地。阿拉伯語發展為普及全民的語言。
二、阿巴斯王朝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創造出承前啟後、溝通東西的輝煌燦爛的阿拉伯——伊斯蘭教文化,為人類歷史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三、阿巴斯王朝的民族宗教政策
阿巴斯王朝實行寬容的宗教民族政策,除極少數哈里發外(哈倫賴世德、穆台瓦基勒),王朝的絕大部分時期,絕大多數哈里發都持寬容的政策,表現在:第一,允許不同的宗教信仰存在,順民擁有信教自由,可保留其語言文化及宗教活動場所,享有與穆斯林同等的待遇,可參與政治,擔任政府官員,參與文化教育活動。第二,有才幹的異教徒得到哈里發的重用。
第二編 信仰篇
教學要求:通過教師系統講授,課堂討論,觀看宗教活動和儀式的錄像,實地參觀,等多種方式,將教材內容與任課教師的研究成果和調研資料結合,詳細闡釋伊斯蘭教重要元素信仰、功修、經典、教法、教派、寺院,使學生把握伊斯蘭信仰的主旨與特色。傳道、授業、解惑相結合,讓學生了解伊斯蘭人生觀的基礎上,有獨立地分析與評判,進而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正確的、理性的人生觀,培養“力所能達時積極進取,力所不達時安之若命”的心態。
課時安排:16課時
重點: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五大功修;《古蘭經》和聖訓,伊斯蘭教教法的內容、立法依據及主要的教法學派;伊斯蘭教主要的教派及其根本主張;清真寺歷史與功能。
難點:準確理解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握伊斯蘭教根本經典的內容及其對伊斯蘭教的重要意義;伊斯蘭教教法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教派產生的歷史根源及教派衝突的非宗教根源;清真寺對伊斯蘭教的重要作用。
教學內容: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功修、經典、教法、教派及宗教活動場所。
第一節、伊斯蘭教基本信仰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六大信仰的定義,
難點:信前定與意志自由的關係,天使與精靈的區別
教學內容:
信安拉、信使者、信天仙、信經典、信後世與復生、信前定。
第二節、伊斯蘭教五大功修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念功,禮拜,齋戒,完納天課、朝覲
難點:五功在伊斯蘭教中的地位
第三節、《古蘭經》和“聖訓”
了解《古蘭經》和聖訓的主要內容,分析《古蘭經》和聖訓在伊斯蘭教中的地位及其對穆斯林生活的影響。
一、《古蘭經》
1、《古蘭經》的頒降和蒐集彙編
2、《古蘭經》的結構
3、《古蘭經》的主要內容
二、聖訓
1、聖訓的結構
2、聖訓的內容
第五節、伊斯蘭教教法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教法定義,四大立法依據,教法的形成與完善,主要教法學派
難點:伊斯蘭教教法對伊斯蘭教的重要性,當代教法問題
教學內容:
一、伊斯蘭教教法
二、伊斯蘭教法的主要內容
三、伊斯蘭教法的四大立法依據
四、伊斯蘭教法學
五、主要的教法學派
第六節、伊斯蘭教教派
課時安排:4學時
重點:遜尼派、什葉派、蘇非主義
難點:遜尼派、什葉派及蘇非主義之間的區別
教學內容:主要介紹伊斯蘭教的各大教派,引導學生思考教派形成的原因——宗教根源及社會根源,認識到教派問題的複雜性及其對伊斯蘭教世界及中國穆斯林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一、需要掌握的概念:遜尼派、什葉派、蘇非主義、哈瓦立及派、穆爾太齊賴派
二、重點掌握的內容:
1、遜尼派的政治主張、宗教主張和教法思想
2、什葉派思想:
3、蘇非主義的主要思想
三、小結:
伊斯蘭教派分化主要是穆斯林內部不同集團之間政治、經濟利益爭執的產物,對宗教思想的不同理解,也是教派分化的一個原因。由於對政治權利、經濟利益的爭奪,由於對經典、教義的理解不同,穆斯林彼此之間產生分歧,分化為哈瓦立及派、什葉派、遜尼派、穆爾太齊賴派、瓦哈比派,注重神秘體驗的蘇非主義雖非一個獨立的派別,因其影響深遠,受到關注。這些派別的形成及其彼此之間的論爭,豐富、深化了伊斯蘭教的思想,但同時給穆斯林內部的團結與合作帶來巨大障礙,其負面影響至今難以消除。
第七節、清真寺
實地參觀清真寺,進而了解清真寺的歷史、功能及中國清真寺的特點。
課時安排:3學時(授課1學時,參觀2學時)
重點:比較各大宗教的活動場所——基督教的教堂、佛教的佛廟、道教的宮觀與伊斯蘭教的清真寺之間的異同。
難點:通過清真寺看伊斯蘭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通過清真寺看伊斯蘭教的中國化、民族化、本土化。清真寺,分析伊斯蘭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相互滲透。
教學內容:
一、清真寺的定義
二、清真寺的功能
三、中國清真寺的特色
小結:清真寺是穆斯林最重要、也最大眾化的宗教活動場所。清真寺建築體現了鮮明的伊斯蘭教特色,崇尚唯一的、至上的、無形象的神靈——安拉,在清真寺中,沒有塑像、雕像、畫像。清真寺除了具有舉行宗教活動的功能外,還具有教育信眾、凝聚穆斯林等社會功能。
第三編 文化篇
教學要求:以文獻資料為主,全面系統講授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學生課外閱讀伊斯蘭文學與哲學原著,分析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在繼承古希臘、羅馬、印度、波斯文化基礎上的創新,了解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對世界文明的貢獻,以及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引導學生客觀、理性看待傳統文化。
課時安排:12學時
重點: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幾個組成部分及主要的文化成就。
難點:伊斯蘭哲學。
教學內容:阿拉伯伊斯蘭文化興起的原因,主要的文化成就,及其對世界文明的歷史貢獻。
第一節、阿拉伯—伊斯蘭教文化興盛的原因
課時安排:2學時
重點:百年翻譯運動及其與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興盛
難點:文化傳承與創新
教學內容:
一,阿拉伯帝國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的繁榮
二,統治者對科學文化的重視與獎勵
三,教育事業的發達
四,百年翻譯運動的開展
第二節、阿拉伯—伊斯蘭教文化的主要成就
課時安排:2學時
重點:主要文化成就
難點:伊斯蘭哲學
教學內容:
一、歷史學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學術成就
二、地理學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學術成就
三、天文學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學術成就
四、文學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學術成就
五、醫學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學術成就
六、數學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學術成就
七、哲學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學術成就
第三節、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對世界文明的影響
課時安排:2學時
重點: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難點: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
教學內容:
阿拉伯——伊斯蘭教文化是伊斯蘭教曆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篇章,它高舉伊斯蘭教理性精神,藉助於阿拉伯帝國強大的政治力量、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開放寬容的管理政策,將東西方文化高度綜合併創造出獨具特色的伊斯蘭文化,對人類文明作出積極貢獻。
第四編 近現代篇
教學要求:結合西方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向海外擴張的進程與東方伊斯蘭世界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歷史,學習近現代伊斯蘭社會思潮、社會運動及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分析伊斯蘭教在近現代社會的巨大活力以及作為成熟宗教的伊斯蘭教所具有的自我調適能力。在近現代與當代世界,伊斯蘭教正是通過這些方式,能夠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適應時代的變遷並且不斷顯現活力。
課時安排:8學時
重點:學習並掌握近現代伊斯蘭教的主要社會思潮——伊斯蘭復古主義、伊斯蘭現代主義、泛伊斯蘭主義、伊斯蘭社會主義,和近現代伊斯蘭教的主要社會運動——瓦哈比教派運動、賽奴西運動、馬赫迪運動、巴布教派運動。了解每一個社會思潮和社會運動的背景、過程及其影響。
難點:正確理解伊斯蘭教在近現代社會的巨大活力以及作為成熟宗教的伊斯蘭教具有自我調適能力。
教學內容:近現代伊斯蘭社會思潮和社會運動
第一節、近現代伊斯蘭社會思潮
課時安排:2學時
重點: 近現代伊斯蘭教主要社會思潮
難點:伊斯蘭復古主義的評價,伊斯蘭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之間對區別
教學內容:
1.伊斯蘭復古主義
2.伊斯蘭現代主義
3.泛伊斯蘭主義
4.伊斯蘭社會主義
第二節、近現代伊斯蘭社會運動
課時安排:2學時
重點: 近現代伊斯蘭社會運動
難點:如何通過以宗教面目出現的社會運動,來認識宗教自身所具有的自我調適能力
教學內容:
一、瓦哈比教派運動
二、賽奴西運動
三、馬赫迪運動
四、巴布教派運動
近現代伊斯蘭教社會思潮和社會運動的興起,展示了伊斯蘭教在近現代社會的巨大活力以及作為成熟宗教的伊斯蘭教所具有的自我調適能力。它們是伊斯蘭世界進行自我調節的一種重要手段,在近現代,伊斯蘭教正是通過這些方式,能夠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適應時代的變遷並且不斷顯現活力。
第三節、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
課時安排:2學時
重點: 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根源、主要代表人物、內容、特點及發展趨勢。
難點: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的多樣性的表現形式及復興運動對當代世界的主要影響。
教學內容:
一、當代伊斯蘭教復興運動的原因
二、當代伊斯蘭教復興運動的表現
三、當代伊斯蘭教復興運動的特點
四、對復興運動的評價
五、當代伊斯蘭教復興運動的發展趨勢
第五編 中國篇
教學要求:以中國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為載體,把握伊斯蘭在中國傳播與發展的漫長過程中所呈現的民族特色與本土化歷程。伊斯蘭教以和平方式傳入中國,1300多年的發展演變,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深深影響著回、維等2000萬穆斯林。中國的伊斯蘭教呈現出濃郁的中國特色,體現在中國化的教義學體系、以符合中國穆斯林現實處境的教坊組織和經堂教育模式,以及與中國宗法制社會相適應的教派門宦等方面。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了解主要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思考伊斯蘭教中國化的根源、體現等問題,把握中國伊斯蘭的主要特點與基本精神,從而更好地理解現實中的伊斯蘭與現代社會的協調發展。
課時安排:4周,共16課時。
重點: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方式及其在中國傳播與發展的歷程;經堂教育;教派與門宦;主要的少數民族。
難點:伊斯蘭教中國化的表現,中國伊斯蘭教的教育模式及其演變,中國伊斯蘭教教派關係。
教學內容:中國伊斯蘭教曆史、文化、教育、教派及伊斯蘭教對中國少數民族的影響。
第一節、中國伊斯蘭教曆史與現狀
課時安排:2學時
重點:唐宋、元明、清代、近現代中國伊斯蘭教
難點:中國伊斯蘭教不同於世界伊斯蘭教的特點
教學內容:
一、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1、唐宋時期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
2、元明時期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發展
3、清朝時期的中國伊斯蘭教
4、近現代中國伊斯蘭教
二、中國伊斯蘭教的特點
1、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教義學體系。
2、以獨特的經堂教育、經文學校等方式傳承信仰,培養宗教人才。
3、通過圍繞清真寺等居住模式保存、發展伊斯蘭教。
4、不積極對外傳教,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5、重視禮俗,把習俗提到信仰的高度。
6、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教派和門宦。
第二節、中國少數民族
課時安排:2學時
重點:中國伊斯蘭教與十個穆斯林民族之間的密切聯繫
難點:教坊對中國伊斯蘭教的重要性
教學內容:
一、十個穆斯林民族概述
1、回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全族
2、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
二、教坊
1、教坊
2、教坊制度
思考題:
1、簡要介紹中國的十個穆斯林民族。
2、論述教坊對中國伊斯蘭教的重要性
第三節、中國伊斯蘭文化教育
課時安排:2學時
重點:哈喇汗王朝時期伊斯蘭文化、漢文譯著活動、穆斯林新文化運動、經堂教育
難點:漢文譯著活動、經堂教育
教學內容:
一、文化
l11-14世紀哈喇汗王朝時期中國伊斯蘭文化
l明清時期中國伊斯蘭教漢文譯著活動
l近現代中國穆斯林新文化運動
二、教育
l經堂教育
l新疆地區的伊斯蘭教教育
l經學院教育
第四節、中國伊斯蘭教教派
課時安排:2學時
重點:格底木、伊赫瓦尼、西道堂、哲赫林耶、虎夫耶、庫布林耶、嘎的林耶、伊禪派
難點:門宦,伊禪派,教坊制,海乙制
教學內容:
一、中國伊斯蘭教主要教派
1、格底木
2、伊赫瓦尼
4、門宦
3、西道堂
4、門宦
5、新疆伊斯蘭教教派
二、中國伊斯蘭教教派特點
1、學理主張和遵行方式不同。
2、理論分歧不大。
3、教派分化時間相對很短。
4、教派門宦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
5、程度不同地認同中國文化並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小結:
中國伊斯蘭教是中國五大宗教之一,有十個少數民族信仰,有深遠的影響。了解中國伊斯蘭教的歷史與現狀,文化與教育,教派與教義,對我們進一步理解伊斯蘭教、了解伊斯蘭教的多元發展,了解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性,都很有意義。
學時分配表
章 節學時
緒論:正確認識伊斯蘭教
1、概述課程意義。
2、簡介伊斯蘭教曆史、現狀、信仰狀況及特點。
3、分析對伊斯蘭教的諸多誤解,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伊斯蘭教。
4、布置本門課程的必讀書目和參考書目2學時
第一編 歷史篇:伊斯蘭教曆史(7-18世紀)
第一節、 伊斯蘭教興起的背景(2課時)
第二節、 穆罕默德的傳教活動(2課時)
第三節、 四大哈里發與伊斯蘭教的對外傳播(2課時)
第四節、 倭馬亞王朝時期伊斯蘭教的傳播與發展(2課時)
第五節、、阿巴斯王朝時期伊斯蘭教的發展(2課時)
第六節、、13-18世紀的伊斯蘭教(2課時)12學時
第二編 信仰篇:伊斯蘭教信仰、功修、經典、教法、教派及清真寺
第一節、 伊斯蘭教基本信仰(4課時)
第二節、 伊斯蘭教基本功修(2課時)
第三節、 《古蘭經》和聖訓(4課時)
第四節、 伊斯蘭教教法(2課時)
第五節、 伊斯蘭教教派(3課時)
第六節、 清真寺(1課時)16學時
參觀北京牛街清真寺2學時
期中考試2學時
第三編 文化篇:阿拉伯——伊斯蘭文化
第一節、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興盛的背景(2課時)
第二節、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主要成就(6課時)
第三節、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對世界文明的貢獻(2課時)
影片欣賞與分析(2課時)12學時
第四編 近現代篇:近現代伊斯蘭教
第一節、 近現代伊斯蘭社會思潮(3課時)
第二節、 近現代伊斯蘭社會運動(3課時)
第三節、 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2課時)8學時
第五編 中國伊斯蘭教
第一節、 中國伊斯蘭教曆史與現狀(4課時)
第二節、 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少數民族(4課時)
第三節、 中國伊斯蘭教文化教育(4課時)
第四節、 中國伊斯蘭教教派(4課時)16學時
複習答疑2學時
課時合計72學時
道教
課程編號:1039030028
課程名稱:道教
學時學分:72學時 4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本課程之目的:以史為綱,以專題為面,通過對道教歷史的講解,以及道教在中國社會史和思想史上的源流和眾多門派進行具體系統的分析。尤其注重對道教與中國文化、思想與社會的互動關係的分析,使同學了解道教的特殊內涵,傳播方式,以及與其他文化要素如政治、哲學、醫藥等之間的內在關聯等等。本課程的任務:對構成道教之所為一種宗教的本質要素,如教義思想、科儀戒律、養生醫藥、經典流傳、傳播影響等進行講解,並將其放入歷史的動態過程中,全面深刻地闡釋道教在構造中華文明過程中的巨大歷史貢獻。
學時分配:授課共68課時,田野調查2課時,討論2課時。
作業與考核方式:平時成績主要視課堂發言的積極性和準確性,占10%;期中考試採取論文報告的形式,占30%;期末考試採取閉卷考試,占60%。
課程教材:《道教概論》謝路軍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該書是一部比較全面的介紹中國道教的教材,該書具有簡明扼要的特點。
參考書:
《正統道藏》,藝文印書館印行,中華民國六十六年三月出版。
《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華書局,1958年版。
《叢書集成初編》,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
《史記》,中華書局標點本,1982年版。
《漢書》,中華書局標點本,1962年版。
《後漢書》,中華書局標點本,1965年版。
《三國志》,中華書局標點本,1959年版。
《晉書》,中華書局標點本,1974年版。
《南史》,中華書局,1975年版。
《魏書》,中華書局,1974年版。
《北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
《隋書》,中華書局,1973年版。
《舊唐書》,中華書局標點本,1975年版。
《新唐書》,中華書局標點本,1975年版。
《宋史》,中華書局標點本,1977年版。
《資治通鑑》,中華書局,1956年版。
《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
《太平廣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池北隅談》,(清)王士禎,中華書局,1982年版。
《抱朴子內篇》,(東晉)葛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神仙傳》,(東晉)葛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雲笈七籤》,(宋)張君房,書目文獻出版,1992年版。
《二程遺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二程外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唐詩百家全集——李白詩全集》,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
《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中國道教史》,傅勤家,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中國思想史》第五卷,侯外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中國道教史》,任繼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張岱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版。
《中國道教思想史綱》,卿希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太平經合校》,王明,中華書局,1960年版。
《道教與中國社會》,李養正,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89年版。
《當代中國道教》,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
《老子註譯及評價》,陳鼓應,中華書局,1984年版。
《論道家在中國哲學史上的主幹地位》,《哲學研究》1990年第一期。
《老莊新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湯一介,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走近中國精神》,牟鍾鑒,華文出版社,1999年版。
《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齊魯書社,1991年版。
《王弼集校釋》,樓宇烈,中華書局,1980年版。
《中國科學技術史論文集》,呂子方,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年版。
《道教之道》,陳兵,今日中國出版社,1995年版。
《道家與解脫》,杜導明,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道教基礎知識》,曾召南、石衍豐,四川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道教與傳統文化》,《文史知識》編輯部編,中華書局,1992年版。
《中國科學技術史》,(英)李約瑟,科學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第一章 歷史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全面了解道教是中華這塊古老的文明土壤中孕育出來的一種有自己特色的宗教,以及道教在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發展的基本脈絡。
課時安排:12個課時
重點:道教形成的歷史原因和思想基礎;道教誕生、發展成熟、鼎盛、相對衰落的基本歷史事實;道教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難點:道教的獨特性:非一人一時一地所創造,宗教素質逐步提升;多神信仰等等,以及道教在鼎盛時期諸家道派的各自特點。
教學內容:
一、道教的孕育與誕生
二、魏晉南北朝道教
三、隋唐五代道教
四、宋金元時期道教
五、明清民國時期道教
第二章 現狀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了解道教在大陸新中國成立後的變遷和復興的新局面以及道教在港、澳、台、世界各地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傳播。
課時安排:10個課時
重點:道教在新中國改革開放後呈現的復興的新局面的特點;道教在港、澳、台、世界各地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傳播特點。
難點:道教復興新局面的特點和傳播的內在規律。
教學內容:
一、道教在中國大陸的變遷與新局面
二、道教在港、澳、台地區的流布
三、道教在世界各地的傳播
四、道教與少數民族
五、道教研究的蓬勃發展
第三章 信仰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了解道教“任自然,長生久視羽化成仙”的基本教義;掌握道教信仰中“多神、生本、踐行”等特點;熟記道教神系中代表神仙和道教重要經典。
課時安排:12個課時
重點:道教基本教理教義;道教神系中代表神仙“三清四御”的基本特徵和《道德經》、《南華真經》等基本經典的了解。
難點:道教基本教理教義的獨特性
教學內容:
一、基本教理教義
二、神仙譜系
三、主要經典
四、道教信仰的特點
第四章 道術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對道教的道術有全面系統地了解,以及道教各種道術的產生、修煉效果、和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繫。
課時安排:10個課時
重點:外丹道的不同流派:金砂派、鉛汞派、硫汞派等的特點;內丹派修煉的不同階段: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的各自特點;以及吐納、辟穀、符籙、祈禳、守一、存思、導引、胎息的各自特點。
難點:各種道術的特點、意義和內在聯繫
教學內容:
一、外丹道
二、內丹道
三、吐納與辟穀
四、符籙與祈禳
五、守一與存思
六、導引與胎息
第五章 儀規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對道教戒律、戒律演變、清規、齋醮科儀、宮觀、歷史上和現在宮觀的組織管理以及道教重大節日有所了解。
課時安排:6個課時
重點:道教戒律和清規的區別和聯繫;齋醮中道場科儀和祀典科儀的各自特點;宮觀中子孫廟制和十方叢林制的各自特點。
難點:道教戒律和清規的區別和聯繫;齋醮中道場科儀和祀典科儀的各自特點;宮觀中子孫廟制和十方叢林制的各自特點。
教學內容:
一、戒律
二、齋醮科儀
三、宮觀管理體制
四、節日與重大宗教活動
第六章 宮觀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對道教的所獨特的彼岸世界“洞天福地”有一個全面地了解。
課時安排:6個課時
重點:道教中的聖地:十洲三山、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稱;分布在大江南北的仙山宮觀的各自特點。
難點:道教中其有代表性的仙山宮觀的分布地點和特點。
教學內容:
一、天福地
二、真叢林第一觀——北京白雲觀
三、山封禪與道教諸神
四、萊仙山與蓬萊閣
五、山及其道觀
六、“天下之幽”的青城山
七、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
八、華山仙跡
九、地上冥府——酆都鬼城
十、道教壁畫藝術的寶庫——永樂宮
第七章 文化
教學要求:要求學生了解道教對構建中國文化過程中的巨大貢獻以及學習道教的意義。
課時安排:12個課時
重點:道教與儒家、佛教的融合;道教對中國文學藝術、科技、民俗的影響,尤其是對醫藥、化學做出巨大貢獻;道教養生的原理和原則。
難點:道、儒、佛三家相互融合的特點和內在聯繫;道教對醫藥養生、科技文化影響的特點。
教學內容:
一、道教與中國思想
二、道教與文學藝術
三、道教與中國藝術
四、道教與武術、氣功
五、道教與古代科技
六、道教與中國民俗
學時分配表
章 節學時
第一章 :道教的歷史:道教孕育、誕生、發展歷史12
第二章: 道教的現狀:道教新局面以及傳播10
第三章:道教的信仰:長生教義、主要神仙、主要經典12
第四章:道教的道術:內丹外丹、辟穀、符篆、祈攘、胎息等10
第五章:道教的儀規:戒律、齋醮、宮觀管理、重大宗教節日6
第六章:道教的宮觀:洞天福地6
第七章:道教與文化:三教融合、對文化藝術、科技醫藥、民俗影響12
田野調查與討論4
課時合計72
本課程將採用的田野實踐:帶領同學們到一座道觀,按照所聽所見,對道教在中國當代社會中的作用與角色,進行分析。
佛教
課程編號:1039030029
課程名稱:佛教
學時學分:72學時 4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佛教的基本知識,了解佛教在印度和中國發展的基本脈絡和結構,初步懂得佛教思想的基本精神,感受中華民族吸收外來文化、融合外來文化的開放心態與思維方式的特點,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感。
學時分配:課堂講授64課時,實習參觀4學時,課堂討論4學時
作業與考核方式:平時出勤與作業、討論等占學期總成績的10%;期中考核主要以論文的形式完成,占學期總成績的30%;期末考試以閉卷筆試形式完成,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60%。
課程教材:姚衛群,《佛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姚衛群的《佛學概論》對佛教基本知識的介紹比較系統,同時對佛教基本概念的分析也比較深入,適宜選作宗教學本科專業教材。
參考書:
印順,《佛法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方立天,《佛教哲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李富華,《佛教學》,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
第一講 緒論
教學要求:了解佛教的基本精神,熟悉佛教基本概念的內涵,掌握學習佛教的意義、方法。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佛教與佛教學的含義;佛教的文化性與生活性
難點:佛教學習的意義與態度
教學內容:
第一節、佛教的界定
一、宗教性
信仰體系,集中反映著佛教的宗教特徵
1.信仰對象:佛法僧師
2.信仰形式:信解行證
二、文化性
文化形態,集中體現著佛教的思想內涵
1.物質載體:寺院經籍
2.教義體系:苦集滅道
三、生活性
1.個體生活:五戒十善
2.社會生活:四攝六度
四、佛教的含義
佛教是指由釋迦牟尼開創並經歷代佛教思想家發展而成的、具有濃厚思辨色彩和強烈實踐特徵的價值觀體系,其追求的終極目標是涅槃成佛。
第二節、佛教的分類
一、從發展歷史分
二、從傳播區域分
三、從修行方式分
四、大乘三系
第三節、佛教學的學科性質
一、佛教的學術化
二、佛學的學科化
(一)佛教現象
(二)佛教思想的本質
(三)佛教發展的規律
1、原生型佛教發展的規律
2、輸入型佛教發展的規律
三、佛教學的含義
佛教學是指透過一系列佛教現象探討佛教思想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
第四節、學習佛教的基本態度
一、實事求是
二、同情之默應
三、心性之體會
第五節、學習佛教的意義
一、人格培養:增加知識總量,提高人文素質,擴大人生境界(寬容心態)
二、貫徹政策:全面自覺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人權
三、文化建設:總結佛教發展的歷史經驗與教訓,為新時期中外文化融合與中華民族信仰的重建奠基
第二講 佛教文化現象(一)•佛教僧尼
教學要求:了解佛教的主體,熟悉佛教信徒的費,掌握佛教信徒的相關管理規定。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佛教弟子的類型與生活特點;當代僧人的管理
難點:當代僧人的生活狀態
教學內容:
第一節、佛教信徒的基本分類
一、佛弟子的稱謂
二、居士的戒律與生活特點:
1、分類:優婆塞;優婆夷
2、層次:一般信徒、皈依五戒、皈依菩薩戒
3、生活特點:
正常的經濟生活(方便、守護、善知識、正命)
合理的社會生活:六方禮,四攝六度等
德化的政治主張:類似於仁政
4、組織形式:居士林
三、僧尼及其戒律
1、類型: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
2、僧人的含義:和合眾。
3、稱謂
4、出家的要求
信仰的要求
身份的要求
身體的要求
年齡的要求:
5、出家的手續
問話——受戒——集會——請師——剔發
6、僧尼的戒律
沙彌戒
比丘戒(具足戒)
菩薩戒
還俗與破戒:還俗的自願性與破戒的懲罰性
第二節、僧尼的基本修行
一、淨髮(剃落鬚髮)
二、三衣(變服異俗,割截染衣)
三、飲食:
三食
乞食的益處
過午不食及其因緣
素食
飲酒及其過失
飲水
四、四威儀
五、六時禮佛與四時坐禪
六、布薩說戒
七、安居自恣
八、早晚功課
九、佛教的法事活動
1、節日
2、懺儀
3、法會
第三節、逐漸定型的管理體制
一、叢林
二、清規
宋代以前的三綱制
宋代禪宗寺院的管理制度
明清時期的住持——監院制
第四節、佛教的主要節日
第三講 佛教文化現象(二)•佛教寺院
教學要求:了解佛教寺院發展的歷史,熟悉寺院的基本布局,掌握三大系列佛教寺院建築的基本差異。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佛教寺院的基本布局
難點:佛教寺院的殿堂配置
教學內容:
第一節、寺院歷史
1、雲遊時期(居無定所)
2、定居時期(石窟寺)
3、官寺時期
4、“舍宅為寺”時期
5、規範化時期
第二節、寺院結構
一、漢傳佛教的寺院結構
早期的七堂伽藍
禪宗的伽藍七式
常見的伽藍七式
藏傳佛教寺院:依山式、自由式
南傳佛教寺院:只供一尊佛,即釋迦佛
第三節、殿堂配置
第四講 佛教文化現象(三)•佛教典籍
教學要求:了解佛教經典的基本結構,熟悉佛教經典翻譯的基本歷史,掌握佛教大藏經的基本結構,體會印度佛教與中國文化融合的輝煌歷史。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佛教經籍的基本結構;佛教經典翻譯與結藏的歷史
難點:大藏經的基本結構
教學內容:
第一節、釋義
第二節、佛教的結集
一、第一次結集
二、第二次結集
三、第三次結集
四、第四次結集
第三節、佛典翻譯過程和翻譯歷史
一、漢傳佛教
1、東漢——西晉
2、東晉二秦
3、南北朝
4、隋唐時期
5、宋代
6、結藏階段
二、南傳佛教
三、藏傳佛教
第四節、佛典的結構
第五講 印度佛教簡史(一)•原始佛教
教學要求:了解佛教產生的背景,熟悉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掌握原始佛學的基本特徵。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佛教產生的基本背景;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
難點:原是佛學的基本特徵
教學內容:
第一節、佛教產生的時代背景
一、種姓制度
1、雅利安社會的發展
2、雅利安社會的分化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
二、列強混戰
十六國爭戰
摩揭陀國
憍薩羅國
三、思想爭論
1、婆羅門思想的主導地位
婆羅門思想的主要內容:
(1)婆羅門至上
(2)祭祀萬能
(3)《吠陀》天啟
2、新興的沙門思潮
對婆羅門教的懷疑,類似於商周之際,具有社會革新的意義
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對祭祀萬能的懷疑
對自身能力的懷疑
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屬於新興的沙門思潮中的一種
四、釋迦牟尼的創教過程
第二節、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
一、原始佛教的思想要點
1、四聖諦學說
苦聖諦
集聖諦
滅聖諦
道聖諦
2、三法印
(1)諸行無常
(2)諸法無我
(3)涅槃寂靜
3、十二因緣學說
過去世二因:主動性
無明
行
現在世五果:被動性
識
名色
六處
觸
受
現在世三因:主動性
愛
取
有
未來世二果
生
老死
二、原始佛學的基本特徵
1、原創性
2、綜合性
3、關注的重點是個人解脫,不涉及神靈、宇宙本體等問題,如十四無記
第六講 印度佛教簡史(二)•部派佛教
教學要求:了解部派佛教對於原始佛教思想的發展,熟悉上座部和大眾部對於心性思想的基本觀點,掌握部派佛教對於心、法的不同理解以及部派佛教的基本特徵。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早期佛教的心性論思想
難點:補特加羅與靈魂觀念的區別
教學內容:
第一節、部派佛教主要派別的思想
一、上座部的主要思想
1、以“處”解釋“境”
2、“心性本淨客塵所染”
3、九心
二、說一切有部的主要思想
1、我空法有
A、三世實有
B、人我和合
三、犢子部的主要思想
1、“不可說法”
2、增加阿修羅成“六道說”(傳統五道)
四、大眾部系統主要思想
1、主張三世法均為“言說”,沒有自性
2、誇大佛陀的神性
3、“心性本淨”
第二節、部派佛教的特點
一、百家爭鳴的性質
二、對生命延續的主體關注
第七講 印度佛教簡史(三)•中觀佛教
教學要求:了解大乘佛教產生的背景,熟悉中觀派思想的主要內容,掌握中觀佛教思想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大乘佛教思想產生的原因;龍樹思想的主要內容
難點:性空幻有與八不緣起
教學內容:
第一節、大乘佛教產生的原因
一、思想根源
二、社會根源
第二節、大乘佛教的思想準備
一、金剛經一類的般若經典
二、寶積經一類的大乘經典
三、華嚴經一類的大乘思想
四、法華經、維摩經的思想
五、淨土一類的大乘思想
第三節、龍樹的學說
一、龍樹的生平著作
二、龍樹的主要思想
1、以菩提為根本境界,小乘偏重於解脫
“智”的系統豐富化
2、中道觀的詳細發揮
3、八不緣起
自性:單一不變性
“遮詮”與“表詮”
現觀與分析
4、實相涅槃
實相:法的本來面目
顯示實相即是究竟涅槃
無餘涅槃
無住涅槃
現象的本質是畢竟空,即涅槃不離世間,由實相統一了二者。
三、龍樹思想的意義
1、確立了佛教的認識論傾向
2、加深了佛教的唯心成分
3、發展了佛教的邏輯思辨
4、開啟了佛教的世俗化傾向
第四節、提婆的思想
一、提婆的生平活動
二、提婆的思想特點
1、一破到底
2、將龍樹的二諦說發展為真假說
第五節、龍樹提婆的傳承與影響
一、在印度的傳承
二、在西域的傳承
三、在漢地的傳承
四、在藏區的傳承
第八講 印度佛教簡史(四)•瑜伽行派
教學要求:了解瑜伽行派思想產生的背景,熟悉瑜伽行派的主要理論,掌握瑜伽行派思想在印度佛教思想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瑜伽行派思想產生的背景;瑜伽行派的主要理論
難點:阿賴耶識;轉識成智
教學內容:
第一節、瑜伽行派的產生
一、時代背景:笈多王朝與後笈多王朝
1、帝室佛教信仰與那爛陀寺
2、佛教內部的爭論
二、如來藏思想的準備時期:續出或後出大乘經
(一)大般涅槃經
二、勝鬘夫人經:在家女居士的佛教思想
1、如來藏思想
2、一乘真實的思想
三、解深密經
1、阿陀那識或阿賴耶識思想
2、三自相說
其他還有楞伽經、金光明經等許多經典
第二節、瑜伽行派的佛教思想
一、主要論師和著作
彌勒
無著
世親
在印度和中國影響較大的是《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唯識三十論頌》
二、瑜伽行派的主要理論
1唯識無境
2三類八識
3轉識成智
4三自性說
5五位百法
第九講 印度佛教簡史(五)•密宗佛教
教學要求:了解印度佛教走向密宗化的必然趨勢,熟悉密宗思想的基本內容,掌握印度佛教後期中觀思想與瑜伽行派思想結合的過程與特點。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密宗思想產生的背景、過程與主要思想
難點:密宗的主要思想特點與歷史作用
教學內容:
第一節、晚期大乘佛教發展的時代背景
戒日王的統一(606——648在位)與那爛陀寺的繁榮
唐玄奘印度求法與戒日王的護持
戒日王之後印度的分裂:三國格局
達摩波羅王的統一(770——810在位)與超行寺(恆河南岸的小山上)的建立
伊斯蘭勢力的入侵與佛教的滅亡
瑜伽行派與中觀派的對立
第二節、晚期大乘佛教思想的發展
一、瑜伽行派與中觀派的對立
唐玄奘的老師戒賢及其弘揚的瑜伽行派學說
小乘正量部
瑜伽行派的玄奘
中觀派的寂天
寂滅的思想特點:
1、守約
2、見行相應
這種思想對西藏宗喀巴的思想有著重大的影響。
二、瑜伽行派與中觀派的融合
瑜伽中觀派的代表人物
(1)寂護
(2)蓮花戒
第三節、密教
一、密教在印度的起源:吠陀
明咒信仰
陀羅尼信仰
二、密宗的主要經典
大日經,全稱《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金剛頂經:
三、密宗的主要思想
第四節、佛教在印度的滅亡
第十講 中國佛教簡史(一)•傳播翻譯
教學要求:了解佛教在中國傳播翻譯的基本歷史情況,熟悉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佛教中國化的基本特點,掌握中國文化接受、融合印度佛教思想的基本經驗與教訓。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佛教中國化初期的歷史進程與特點
難點:印度佛教思想與中國魏晉時期玄學思想的衝突與融合
教學內容:
第一節、漢—晉時期佛教的傳播與翻譯
一、佛教的初傳
1、漢哀帝元壽元年(2B)博士弟子景盧
2、漢明帝永平十年(67AD)感夢求法
二、譯經:(早期的譯經)
1、《四十二章經》和《牟子理惑論》
2、安世高的譯經:146年到達洛陽
小乘佛教禪數學
3、支婁迦讖的譯經:
大乘佛教般若經
4、道安的譯經
5、鳩摩羅什的譯經
三、求法:
1、朱士行
2、法顯
四、佛教中國化的初步嘗試
1.試圖依附中國本土文化
2.貴族化的佛教
第二節、南北朝時期佛教的發展
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基本過程
宋:417年滅後秦
齊:479年禁衛軍首領蕭道成自立為帝
梁:502年雍州刺史蕭衍滅齊
陳:557年部將陳霸先稱帝
北魏(386-534)孝文帝的改革及其影響
遷都洛陽;朝堂禁說鮮卑語
頻繁的戰爭打破了後秦對佛教的支持,僧人帶著經典分散到全國各地
第三節、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基本特點
一、學派化及其特點
二、平民化及其標誌:
1、鑿窟造像
2、疑偽經的出現
三、地域化及其特點:南文北質
地域差別的形成原因
四、衝突與融合的加劇
1、梁武帝崇佛
2、北魏太武帝滅佛
3、北周武帝滅佛
三武一宗法難
第十一講 中國佛教簡史(二)•開宗立派
教學要求:了解隋唐佛教產生的時代背景和中國佛教獨立形態的基本精神,熟悉中國佛教主要宗派的基本思想和整個隋唐佛教的基本特點,掌握隋唐佛教思想中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隋唐佛教的基本特徵;隋唐佛教主要宗派的思想要點
難點:隋唐佛教與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隋唐時期佛教繁榮的原因
一、政治上的統一
二、思想上的融合
三、寺院經濟的的高度發展
三、社會的穩定與繁榮
第二節、隋唐佛教思想的基本特徵
一、本體的主觀化
二、方法的直覺化
三、思想的圓融化
四、理解的多樣化
五、組織的排他性
六、場所的穩定性
七、造像的生活性
第三節、隋唐佛教的主要宗派
一、天台宗
1、道場
2、祖師
3、基本經典
4、基本教義
(1)五時八教的判教理論
(2)性具實相說
(3)一心三觀說
(4)一念三千說
(5)三諦圓融說
(6)止觀雙修說
二、禪宗
1、道場
2、祖師
3、基本經典
4、基本教義
(1)二入四行
(2)心性本淨
(3)覺悟內求
(4)頓悟成佛
(5)佛法不離世間
三、華嚴宗
1、道場
2、祖師
3、基本經典:《華嚴經》《華嚴五教章》等
4、基本教義:
(1)五教十宗的判教理論
(2)法界緣起說
四、淨土宗
1、道場
2、祖師
3、基本經典
4、主要思想
該宗教義簡單,主要宗旨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業為內因,以彌陀的願力為外緣,內外相應,往生極樂淨土。
第十二講 中國佛教簡史(三)•三教融合
教學要求:了解宋元明清時期中國佛教發展的基本狀況,熟悉主要代表人物三教融合思想的基本觀點,掌握佛教思想融入中華文明中的歷史經驗與教訓。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宋元明清時期中國佛教發展的基本歷史進程與特點
難點:佛教思想與儒家思想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歷史過程簡況
宋代:意識形態的壟斷地位
元代:藏傳佛教的優越地位
明代:封建專制的強化與佛教的衰敗
清代:明代政策的延續
第二節、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
一、宋代契嵩
二、明初梵琦
三、明末四大高僧
四、清代雍正
第三節、宋元明清時期佛教的特點
一、地位邊緣化
二、方法簡易化
三、思想儒家化
四、寺院封建化
第十三講 中國佛教簡史(四)•現代轉型
教學要求:了解近現代人類思想發展的基本趨勢,熟悉中國佛教面臨的思想背景與人間佛教思想的基本內容,掌握當代中國文化建設中佛教所應該擔負的歷史使命,增強當代知識分子的文化自覺意識。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人間佛教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與主要內容
難點:近現代中國佛教發展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佛教的現代意義
教學內容:
第一節、時代背景
第二節、轉型過程
一、晚清時期
二、民國時期
三、新中國時期
第三節、近現代中國佛教特點
一、理性化
二、生活化
第四節、人生佛教與人間佛教
一、人生佛教
二、人間佛教
三、佛教的現代價值
第十四講 佛教思想概論(一)•有情論
教學要求:了解佛教關於人生理論的主要觀點,熟悉佛教對於人的本質的思考,掌握佛教珍視生命的人文關懷。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佛教的人生論思想
難點:佛教的因果輪迴思想
教學內容:
第一節、有情世界是佛教的立足點
一、有情的含義
二、佛教的出發點是離苦求樂
第二節、人在有情世界中的地位
四聖
六凡
第三節、佛出人間的原因
外在客觀環境的原因
個人主觀方面的原因
第四節、有情(人)的本質(三科觀)
一、五蘊
二、處
三、界(十八界)
第五節、有情的出生與延續
一、出生
二、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第六節、現實人生的流轉
世俗人生的現實
世俗人生的表現
世俗人生的追求
第七節、現實人生生死流轉的業力
一、業的含義
二、業的分類
三、業報輪迴
第十五講 佛教思想概論(二)•宇宙論
教學要求:了解佛教關於宇宙的基本看法,熟悉緣起論在佛教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掌握佛教緣起論的不同存在形態。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佛教的緣起輪
難點:緣起論的主要觀點
教學內容:
第一節、宇宙存在論(器世間):
一、“世間”的含義
二、時間上的成住壞空(四劫)說
三、空間上的三千大千世界與須彌山說
四、層次上的三界與佛土說
第二節、宇宙本質論即緣起論
一、緣起論的地位:基礎,核心
二、緣起論產生的思想背景
三、緣起論的思想實質
果從因生
事待理成
有依空立
第三節、印度佛教的緣起論
業感緣起論
中道緣起論
自性緣起論
六大緣起論—密宗
第四節、中國佛教的緣起論
真如緣起論
性具實相論(天台宗)
法界緣起論(華嚴宗)
自心頓理論(禪宗)
淨土宗的緣起論
第十六講 佛教思想概論(三)•解脫論
教學要求:了解佛教解脫論的基本主張,熟悉佛教解脫論的思想實質,掌握佛教有關解脫理論的基本方法。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解脫論在佛教中的地位與具體含義
難點:佛教解脫的基本方法及其思想實質
教學內容:
第一節、涅槃成佛是佛教信徒的理想追求
一、涅槃的含義
二、涅槃的價值
第二節、涅槃解脫的方式
一、八正道
二、戒、定、慧三學
三、四攝六度
學時分配表
章 節學時
緒論4
佛教文化現象(一)•佛教僧尼4
佛教文化現象(二)•佛教寺院4
佛教文化現象(三)•佛教典籍4
參觀座談 教學實習4
印度佛教簡史(一)•原始佛教4
印度佛教簡史(二)•部派佛教4
印度佛教簡史(三)•中觀佛教4
印度佛教簡史(四)•瑜伽行派4
印度佛教簡史(五)•密宗佛教4
中國佛教簡史(一)•傳播翻譯4
中國佛教簡史(二)•開宗立派4
中國佛教簡史(三)•三教融合4
中國佛教簡史(四)•現代轉型4
課堂討論4
佛教思想概論(一)•有情論4
佛教思想概論(二)•宇宙論4
佛教思想概論(三)•解脫輪4
課時總計72
實踐教學環節:佛教文化現象單元講完之後,計畫安排兩次參觀座談。一次是到藏傳佛教活動場所雍和宮參觀考察,了解寺院建築和當代宗教管理方面的知識;一次是到漢傳佛教活動場所法源寺參觀,並與中國佛學院師生座談,了解當代中國佛學院培養佛教僧人的實際情況,近距離了解當代中國僧人的宗教修養和佛學素質。課堂討論:印度佛教史和中國佛教史單元各自講完之後,分別安排一次課堂討論:一次重點討論印度佛教發展的基本規律,了解原生型宗教發展演變的特點;一次重點討論中國佛教發展的基本規律,了解輸入型宗教發展演變的特點。藉助於兩次討論,對於宗教產生、發展的規律有一個總體的看法。
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一)
課程編號:1039030030
課程名稱: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一)
學時學分:36學時 2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本課程以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為指導,通過對少數民族原生型信仰及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在少數民族中的傳播與發展歷史的系統闡述,使學生了解中國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其特點,熟悉中國少數民族信仰和實踐的原生型宗教(薩滿教、東巴教、畢摩教等),了解伊斯蘭教如何在少數民族中傳播與發展並與各少數民族原有的文化相融合,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各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認識我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少數民族的多元文化並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
學時分配:課堂系統講授28學時;觀看少數民族宗教影片2學時;討論2學時;調查2學時;參觀2學時。
作業與考核方式:1、平時成績10%(缺課6次及以上者取消考試資格),根據出勤情況與課堂表現得分。2、期中調查報告30%。將必修、選修學生分為6組,在閱讀指定參考書目的基礎上調查民族大學的回、維、藏、蒙古、彝族、壯族等六個民族大學生信仰狀況並撰寫調查報告。3、期末閉卷考試60%
課程教材:此課程為我校宗教學專業特色課程,無教材,以教師授課講義為主。
參考書:
1、《中國各少數民族原生型宗教資料集成》(彝族卷,瑤族卷,傣族卷,蒙古族卷,納西族卷),呂大吉、何耀華主編,中國社科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學苑出版社,1990年版。
3、《中國巫術》,張紫晨,上海三聯書店,1986年版。
4、《原始文化》,愛德華•泰勒,商務印書館,
5、《中國少數民族宗教概覽》,覃光廣等,中央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原始活態文化——薩滿教透視,郭淑雲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薩滿教圖說,黃強、色音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7、活著的薩滿——中國薩滿教,郭淑雲、王宏剛主編,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神秘的薩滿世界,烏丙安著,三聯書店,1989年版。
9、《納西族與藏族歷史關係研究》,楊福泉,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0、《么些族之羊骨卜及巴卜》,1938年,陶雲逵,
11、《么些人之社會組織與宗教信仰》,1945年,吳澤霖,
12、《納西族宗教》
13、《國際東巴文化研究集粹》,白庚勝、楊福泉
14、《涼山彝族》,林耀華,商務印書館,1947年版。
15、《國外學者彝學研究文集》, 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
16、《彝人的信仰世界——涼山彝族宗教生活田野報告》,巴莫阿依,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7、《彝族祖先崇拜研究》,王麗珠,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信仰的靈光——彝族原生型宗教與畢摩文化》,趙國慶,四川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19、《回族伊斯蘭教宗教制度》,勉維霖,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0、《新疆伊斯蘭教史》,李進新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傣族史》江應梁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 。
22、《傣族文化》張公瑾著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86年。
23、《傣族宗教與文化》張公瑾、王鋒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年 。
24、《南傳佛教與傣族文化》劉岩著,雲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
25、《南傳佛教基本教義》[斯里蘭卡]毗耶達西著,方之譯,中國佛教協會法音雜誌社編,1993年。
26、《南傳上座部佛教與傣族村社經濟》譚樂山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27、《貝葉禮讚——傣族南傳佛教節慶儀式音樂研究》,楊民康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28、卿希泰《中國道教史》第4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
29、《道教與中國少數民族關係研究》,張橋貴著,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
30、《道教與土家族文化》,鄧紅蕾著,民族出版社, 2000年
第一章 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教學要求:了解中國少數民族宗教基本狀況及其特點,分析少數民族文化傳統與其社會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概況
難點: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的特點
教學內容:1、課程主要內容及意義:中國少數民族的文化絢麗多彩,與居於主導地位的漢文化共同形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了解中國各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的歷史及現狀,有助於我們正確理解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保護、開發、利用少數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了解中國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利於進一步深入理解宗教的多樣性和文化的多樣性。了解中國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利於進一步深入理解宗教的複雜性。了解中國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利於挖掘少數民族傳統宗教信仰的現代價值,以促進少數民族社會的全面發展。
2、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概況:赫哲、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基諾納西、佤、德昂、仫佬、高山、傈僳、阿昌、獨龍、怒、彝、羌、珞巴、苗、瑤、水、侗、黎等少數民族保持原生型信仰,漢傳佛教與滿、蒙古、朝鮮、白、壯、布依、畲、拉祜、侗、仫佬等民族關係密切;藏傳佛教對藏、蒙古、門巴、珞巴、土、裕固、納西、白、普米、怒等少數民族影響頗大;南傳上座部佛教對傣、布朗、佤、阿昌、德昂等民族有較為深刻的影響,白族、瑤族受道教影響較大,回族、維吾爾等十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基督教對朝鮮、傈僳族、苗族等民族的影響較大。
3、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特點:少數民族信教人口比例大,信仰程度比較深,原生型宗教在少數民族中還得到較多的保存,宗教信仰的民族化特徵比較鮮明,一些民族的宗教與政治關係十分密切。
第二章 薩滿教與北方少數民族
本章主要講授流行於北方各少數民族中的薩滿教信仰及其對中國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影響,分三節講授。
第一節、薩滿教
教學要求:通過觀看圖片、博物館參觀,了解薩滿、薩滿教,進而學習北方各少數民族的薩滿信仰。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薩滿;薩滿教
難點:薩滿職能,薩滿教特點,薩滿教的基本信仰
教學內容:
一、薩滿
1、“薩滿”釋義:1)“知曉,曉徹”,意即薩滿是曉徹神意的人,被視作神的代表或使者。2)“因興奮而狂舞的人”,此系對主持宗教活動的薩滿常常表現出“神靈附體”狀態的描述。
2、薩滿的職能:1)主持各種宗教儀式。2)藉助於宗教儀式或求助於鬼神,為信徒診斷、治療疾病。3)通過占卜預言吉凶,揭示人們過去不知道的事情和將來要發生的事情。4)傳承民族歷史和文化,薩滿常常是一個民族的智者或“知識分子”。
3、薩滿的通靈工具:薩滿被信仰者當成祖先及神靈的代表與化身,能與鬼神精靈溝通。薩滿以面具、神冠、神衣、神裙、神鼓、神杖及各種偶像為通靈工具。
二、薩滿教
1、定義: 薩滿教是北方各民族信奉的原始宗教,因其宗教儀式的主持人“薩滿”而得名,以多神崇拜為特徵,沒有統一的成文經典,沒有特定的宗教組織,沒有系統化、規範化的宗教儀式。
2、特點:1)信仰多神,多持萬物有靈的思想,相信神靈的存在,認為申領能影響自然界與人類社會。2)沒有系統的經典、教義、禮儀和教規,沒有系統化理論化的宗教觀念,沒有獨立的宗教組織,沒有規範化、體系化的宗教儀式,具有鮮明的自發性。3)宗教活動常常與社會活動交織在一起,沒有嚴格的界限。4)一般沒有專職的神職人員(薩滿)。
3、基本信仰:
1)靈魂觀
薩滿教認為世界上各種事物都有靈魂。認為自然變化帶給人類的禍與福,都是各種精靈、鬼魂和神靈意志的表現。赫哲族認為人有三個靈魂:
生命之魂(翰仁),系生命之神賦予,與人之生命共始終人死魂亡。
思想之魂(哈尼),系人清醒時的魂靈,可以離開身體而交遊與鬼神之間,會走失,人死後要請薩滿將此魂送入印鑑,以免在世上作祟,傷害人畜。
轉生之魂(法加庫),人死後按其生前品行,或轉世為人,或投生動職務,婦女流產或嬰兒死亡是因轉生靈魂沒有附體。
2)、神靈觀: 薩滿教賦予自然物和自然力,如火、山、樹、日月星辰、雲霧冰雪、馮玉、彩虹以及某些動物以人格化的想像和神秘化的靈性,將其視為主宰自然和人間的神靈。尤其是有祖先亡靈所形成的鬼神觀念以及人間的各種疾病和死亡造成的恐懼,使薩滿教神靈觀的核心。薩滿教認為,各種神靈有善惡之分,不能違抗和觸犯。各類神靈具有不同的屬性和功能,各主其事,地位幾乎平等,無等級差別。但是滿族、蒙古族和達斡爾的薩滿信仰中,出現了天神騰格里,它高於其它神靈。
第二節、信仰薩滿教的北方少數民族
教學要求:通過對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錫伯族等民族薩滿教信仰和儀式,掌握薩滿教在北方各民族中的傳播與流變。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北方各少數民族的薩滿教信仰
難點:薩滿教與北方少數民族社會發展之互動關係
教學內容:
一、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赫哲族、滿族、錫伯族、蒙古族
二、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薩滿教信仰:
一、中國北方各少數民族的薩滿教信仰和儀式
(一)自然崇拜:1、拜火 2、拜山 3、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崇拜 4、動物崇拜 5、自然崇拜的特點:A自然崇拜適應於原始人生產生活的需要而產生,反映了原始人對自然的依賴與神秘感。關係生活的環境使得他們對山川日月、風雨雷電產生敬畏與崇拜,而狩獵生活決定了他們以野獸為崇拜對象。B自然崇拜的神都具有喜怒二性。火神高興的時候,就給人光明和溫暖;當人觸怒它時,就燃不起火,或野火瀰漫,威脅人們的安全。山神,當它喜歡時,就賜給獵人豐盛的獵物,一旦觸怒了它,竟使獵人一無所獲;風雨神亦然,高興時,人間風調雨順、水草豐美,五穀豐登,生氣時,則狂風暴雨,使人們遭難。因此,人們要取悅於它們,向它們祈禱、膜拜和獻祭。C各種神是平等的,原始社會中,人們所處的環境決定了人們有相同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各甚只司其職,無高低貴賤之分,神靈中多女性神。D神的集體性。各種自然神都是集體崇拜的神,鄂溫克十多種神,鄂倫春、達斡爾的“瑪魯神”、“霍列爾”神,傳說都是古老的神,均有二十多種具體的神體組成的一個神的群體。祭祀時,把這些神都擺出來供祭。
(二)圖騰崇拜:1、圖騰定義:圖騰是一個民族的標誌或圖徽。2、圖騰崇拜:圖騰崇拜是指以某種圖騰命名的氏族,對該圖騰的起源和與圖騰相關的自然對象的崇拜,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儀禮、禁忌、制度和習俗等。圖騰崇拜在母系氏族社會中非常普遍,氏族的圖騰也是氏族的神靈。直到近代有些氏族在祭神祈求寬恕或保佑時,仍然首先向神靈通報祭祀者的氏族和圖騰,後來父系氏族社會中祖先崇拜發展起來以後,圖騰崇拜便逐漸衰亡,在薩滿教領域中只留下了它的遺蹟。一個氏族的圖騰對該氏族的所有成員就是神聖的,圖騰可以保護他們,幫助他們戰勝困難,給他們好處;反之,會帶給他們災難。因此,人們常對神懷有一種敬畏的心理而加以膜拜。在有些地方,人們不得傷害和食用本氏族的圖騰動物。3、圖騰崇拜的作用:圖騰對一個氏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圖騰制度對確保氏族外婚制的有效實行,對維護氏族的統一和團結,對本氏族同外界的交往,以及對上層建築各個領域的活動,讀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祖神崇拜:是薩滿教崇拜的主體。鄂倫春人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祖神,大多是氏族內亡故的曾祖父以上的男祖先。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赫哲、滿和蒙古等民族對祖神的稱呼,都有語音相近或同源的特點。氏族的薩滿常稱“斡驕如”薩滿,意即祖先傳下來的。他們是被祖神看中而當薩滿的人,崇領氏祖的全體祖神,舉行宗教儀式時,要恭請祖神降臨附體;同鬼神教戰時,須憑藉祖神的力量。人畜患病是由於祖神作祟。
(四)偶像崇拜 :薩滿教供奉的神靈偶像用石、骨、木刻削或草扎、獸皮、毛編結,也有彩繪在獸皮或紙上的,多類似人形。製作完後須經祭祀方具有神聖的性質。每種神象常是12個一組,或一男一女,一雄一雌,兩相併列,放在帳篷的上方,家宅門楣以及住地近旁樹上,或專門搭蓋的小木屋內。遷移流動時則隨身攜帶,禁止婦女接近觸摸。
(五)、主要的儀式: 1、祭敖包 2、奧秘那楞 3、求“烏麥”4、送魂
第三節、 薩滿教對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
教學要求:從積極和消極兩個層面考察薩滿教對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
課時安排:1課時
重點:薩滿教對北方諸少數民族的影響
難點:社會變遷與傳統文化及宗教信仰的傳承、保護
教學內容:
一、薩滿教對中國北方各少數民族的積極影響
第一,歷史上對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形成,民族的團結和穩定,對社會制度的穩定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對同一自然物或圖騰的崇拜,增強了以血緣或地緣關係為紐帶的人們共同體之間的認同感,密切了他們之間的相互聯繫。第二、薩滿為人驅鬼治病等巫術活動中,包含著一些實際經驗的積累,為這些少數民族醫學等實用科學和技能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第三、對北方各少數民族的文學、藝術的形成和發展有積極的影響。薩滿吟誦的禱詞,有些是在講述各民族的歷史和祖先生活的狀況,是個民族文學和失學的組成部分;薩滿舞蹈以及各種神偶的塑像、雕像,則是這些民族藝術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各種宗教禁忌又包含著道德和法規的成份。第四、對自然的膜拜,客觀上對維護自然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
二、薩滿教對中國北方各少數民族的積極影響
第一,對自然的盲目崇拜,不利於人自身的進步與發展。使人長期匍匐在自然腳下,缺乏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不能打破自然的權威,消除自然的壓迫,僅僅以祈求、禱告的方式換得自然的恩賜,形成了宿命的消極思想,不利於少數民族地區社會以及經濟的發展。第二,多種神靈的存在以及為祭拜神靈而舉行的儀式,耗費人力、物力、財力,不利於少數民族社會的發展,尤其給生產力帶來一定的破壞性。第三,薩滿治病、占卜等巫術活動,給自然現象及人的生理現象蒙上神秘的色彩,使人們不能正確、科學地探索解除病痛和自然災害的方法,燕中窒息了人們的思想意識,並使不少人因得不到及時、準確的治療而失去生命。
第三章 南方少數民族的原生型宗教
教學要求:通過南方一些典型民族,分析原生型宗教在南方各少數民族中的傳播與流變。
課時安排:12課時
重點: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原生型宗教的幾種類型、東巴教、畢摩教。
難點:挖掘少數民族的原生型宗教的現代價值;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少數民族的社會發展之關係問題。
教學內容:南方少數民族原生型宗教、納西族東巴教、彝族原生型宗教。
第一節、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原生型宗教的四種類型及獨龍族、怒族、傈僳族原生型宗教(4課時)
教學要求:了解經濟發展緩慢、社會結構簡單的民族的原生性宗教,分析宗教發展的一般規律。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原生型宗教的幾種類型
難點:宗教與巫術、
教學內容:
一、南方少數民族原生型宗教的四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怒族、佤族、傈僳族等民族的宗教信仰與其較為落後的生產方式和較為古老的社會形態相一致,基本上處於宗教的比較初級的階段,宗教觀念和宗教儀式較為簡單,自然崇拜、圖騰崇拜或鬼魂崇拜特徵鮮明,以祭鬼為主要宗教活動。沒有祖先崇拜。第二種類型:黎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原始信仰,其原始信仰以祖先崇拜為主,其次是自然宗拜。流行雞骨卜、蛋卜。有些地方還保留著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痕跡。第三種類型:納西族的東巴教、彝族的畢摩教等處於原始宗教的高級形態,或處於由原始宗教向民族宗教發展演變的階段,宗教觀念和宗教儀式較為複雜,有成文的宗教經典 。第四種類型:白族、壯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早在唐宋時期其主體部分已經進入封建社會,與漢族聯繫較為密切,受漢文化及儒釋道思想影響,其原始宗教或僅在少數人中得到完整保留和虔誠信仰,或以遺痕、民俗等形式存在,其原始宗教多發生流變,與外來的宗教共同存在,一併影響著這些民族的信眾。
二、獨龍族原生型宗教
1、獨龍族簡介
2、獨龍族原始信仰
1)靈魂:卜拉與阿細
2)鬼和精靈:布蘭、南木
3)護谷魂與神判
4)烏與南木薩
三、怒族原生型宗教
1、怒族簡介
2、怒族原始信仰
1)怒族信奉的鬼神:自然鬼神、氏族精靈、凶鬼邪怪
2)主要信仰對象:強布拉、米枯於、米欠於、墨於、門多、色兄、普於
3)主要儀式:神判、喝血酒
4)祭司和巫師及其職能
四、傈僳族、佤族、羌族原生型宗教
1、傈僳族原生型宗教
2、佤族原生型宗教
3、羌族原生型宗教
第二節、黎族、阿昌族原生型宗教(2課時)
教學要求:以祖先崇拜為核心但缺乏成文經典的民族,其原生性宗教既有別於簡單社會的原始信仰,與彝族畢摩教、納西族東巴教等又有所不同。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黎族原生型宗教、阿昌族原生型宗教
難點: 黎族、阿昌族祖先崇拜與彝族、納西族祖先崇拜之異同
教學內容:
一、黎族原生型宗教
1、黎族社會概況
2、黎族祖先崇拜
3、黎族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遺俗
4、“道公”
二、阿昌族原生型宗教
1、鬼魂神靈崇拜
2、祖先崇拜
3、主要禁忌
第三節、 納西族東巴教(3課時)
教學要求:通過觀看影片和課堂系統講解分析東巴教的特點
課時安排:2課時,觀看影片1小時
重點:東巴,東巴教,東巴教信仰和主要儀式,
難點:東巴與薩滿之比較,納西族傳統文化保護與社會發展之關係研究
教學內容:
一、東巴教的形態
1、 原始宗教
2、人為宗教
3、原始宗教向人為宗教過渡的宗教
二、東巴教的特點
1、沒有明確的教祖、教主,沒有形成完整系統的教義、教規,沒有嚴密的宗教組織和教派。
2、沒有固定的宗教活動場所,沒有形成完全脫離生產勞動的宗教職業者。
3、中心不是人間,中軸是鬼神,神化英雄,神化祖先。
4、重視巫術,有四十多個儀式都要殺豬祭祀,用動物作犧牲,破壞性強,宗教層次低
三、東巴教信仰和主要儀式
自然崇拜:天地日月星辰、木石、山崇拜
圖騰崇拜的遺蹟:虎圖騰崇拜遺蹟,猴圖騰崇拜遺蹟
祖先崇拜
生殖崇拜
神靈、鬼神崇拜
主要儀式:祭天儀式,祭祖儀式,祭風儀式
四、東巴與薩滿的關係
稱呼、詞源不同
東巴有教祖丁巴什羅,薩滿無教祖
東巴有成文經書,薩滿無成文經書,以口誦為主
法術不同
傳承方式不同,東巴在家族內傳承,只傳男不傳女
觀看《摩梭女》專題片並討論如何評價摩梭人的文化。(1課時)
第四節、 彝族畢摩教(3課時)
教學要求:通過彝族畢摩教分析彝族傳統信仰與其社會結構之間的聯繫。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畢摩,畢摩教,畢摩教信仰和主要儀式
難點:畢摩、東巴、薩滿之比較,彝族傳統文化保護與社會發展之關係研究
教學內容:
一、畢摩
1、畢摩釋義
2、畢摩的主要職能
3、畢摩的傳承
二、彝族畢摩教
1.彝族宗教信仰處在原始階段,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以祖先崇拜為核心。
2、自然崇拜——天地日月星辰崇拜,山石水火樹木崇拜
3、圖騰崇拜——竹、葫蘆、青松、馬纓花、虎、猴圖騰崇拜
4、祖先崇拜
5、土主崇拜
第四章 伊斯蘭教與少數民族
教學要求:通過學生討論、教師系統講授等方式,深入了解伊斯蘭教與中國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分別請兩位穆斯林同學和非穆斯林同學談伊斯蘭教對中國少數民族的影響,了解學生對伊斯蘭教及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的直觀認識。系統介紹以下知識:伊斯蘭教在內地及新疆傳播發展歷史;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民族基本狀況及信仰狀況;伊斯蘭教對中國十個少數民族的影響。3、觀看錄像。4、比較研究:1)內地伊斯蘭教與新疆伊斯蘭教的異同;2)維吾爾族穆斯林與回族穆斯林的民族認同與宗教認同有何不同?通過比較伊斯蘭教在內地和新疆地區傳播與發展的歷史,以及回、東鄉族、撒拉、保全族與維吾爾、哈薩克族等民族的信仰。
課時安排:6課時
重點:比較內地和新疆伊斯蘭教的異同,正確理解宗教與民族之間的複雜關係
難點:族教關係;同一宗教對不同民族的影響,民族認同與宗教認同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回族伊斯蘭教
教學要求:通過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分析回族的三種認同及其關係,分析回族伊斯蘭教的特點。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回族民族認同、宗教認同、國家認同
難點:回族三重認同之間的關係,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在回族中的作用與影響
教學內容:
1.回族的民族標誌:回族的民族標誌、回族的文化符號、回族的角色、回族是被建構的嗎?
2.回族的三重認同
2.1民族認同:“自我指屬”(self-ascription)的意識——“我族”認同意識與“他族”認同意識,既源於回族與其他民族的互動關係而產生的民族邊界,也源於由文化基質的異同本身所直接引發的對自我與他者的區別意識。他識——漢族與其它穆斯林民族的看法。現代國家的“制度化”運作對回族成員的身份自覺或種族認同意識的決定性作用。
2.2宗教認同:傳統社會,回族聚集在一起,圍寺而居,其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深受伊斯蘭世界觀的塑造和影響。回族對民族和宗教有強烈的認同感,這種強烈的民族認同首先表現在回族與清真寺聯繫密切,清真寺是回族的社區中心和精神家園。他們的宗教生活(禮拜、齋戒)離不開清真寺,節慶活動、婚喪嫁娶均離不開清真寺 。
2.3國家認同:從想像的“回回國”到中國、華化與為中國皇帝祈福、二元忠誠、共同的使命、愛國愛教
3.回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從中華文化的視角來看,回族文化的獨特之處就是其伊斯蘭文化,而從世界伊斯蘭文化的視角來看,她的特色就是中華文化。隨著現代西方文化的進入,回族文化兼有三種文化因素。
3.1伊斯蘭:伊斯蘭教為回族形成提供了凝聚力:一方面來華穆斯林以伊斯蘭教界定了我族,另一方面與非穆斯林區分了他族 。
3.2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化使得回族將他們從其他中亞突厥穆斯林民族中區別開來。在中華文化的母體中發育、成長、壯大 ,漢語言,漢文字,習俗中的漢文化色彩,中國式的宗教表達。
3.3 現代西方文化
第二節、保全族、撒拉族、東鄉族伊斯蘭教
教學要求:保全族、撒拉族、東鄉族的民族性與伊斯蘭教之關係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保全族、撒拉族、東鄉族民族認同、宗教認同、國家認同
難點:三重認同之間的關係,伊斯蘭文化在保全族、撒拉族、東鄉族等民族中的作用與影響
教學內容:
一、保全族伊斯蘭教
1、保全族族源與形成問題
(1)“以蒙古語族為主,融合一部分回、漢、藏等民族,自然同化而成。”
(2) 80年代初侯廣濟在《保全族族源初探》中,從民族語言、風俗習慣兩個方面,引用相關的資料,認為保全族是“以古蒙古人為主,在其發展歷史中與漢、回、土等相互交融發展而形成的一個民族。”“從史料上看,約在明代中期開始,而在清初最後完成是可信的。”(《甘肅民族研究》1982年第3期)
(3)以“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為主,和回、漢、藏、土融合而形成。”(《中國少數民族》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4)新編《保全族簡史》則認為“以蒙古族為主,和一部分當時在保全地區活動的漢、土、回、藏等族人民,通過密切往來和自然融合而成的。”(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18頁)
(5)馬通提出了較新的觀點。他認為“保全族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東鄉人、撒拉人、回回人和少數藏、漢民族通婚而逐漸形成的一個民族,這個民族的形成較東鄉族遲。”(《中國伊斯蘭教派與門宦制度史略》,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88頁)
(6)新編《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概況》認為:“保全族的族源是信仰伊斯蘭教的
色目人,後來與回、藏、漢、土(青海同仁土族)等民族長期交往,自然融合,形成了今日的保全族。” (甘肅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30頁)
(7)《中國伊斯蘭教百科全書》認為:“根據民間傳說、習俗和語言特點,保全族是元、明以來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和中亞回回人,在青海省同仁地區戍邊屯墾,同當地的藏、土、漢等民族融合而成。”
關於中國保全族的族源,學術界仍在討論之中,至今尚無定論。
2、保全族與伊斯蘭教
保全族是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保全族與伊斯蘭教的關係問題,特別是伊斯蘭教在保全族形成和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問題,多年來一直是中國保全族研究中的一個薄弱方面,專題探討該問題的文章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在有的著作中涉及該問題,如馬通認為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在其民族發展過程中和伊斯蘭教有著密切的聯繫”。(《中國伊斯蘭教派與門宦制度史略》,寧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2頁)《保全族簡史》認為伊斯蘭教“不僅對他們的精神領域,而且對他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產生著重大的作用和影響。”陳國光的《東鄉族、撒拉族、保全族宗教信仰述略》(《新疆社會經濟》2000年第3期)做了有益的闡述。高占福的《保全族中的伊斯蘭教》一文比較詳盡地記述了伊斯蘭教在保全族中的傳播、發展歷程,但沒有涉及伊斯蘭教在保全族形成、發展中起的作用。
二、撒拉族伊斯蘭教
1、撒拉族歷史與現狀
2、撒拉族伊斯蘭教
三、東鄉族伊斯蘭教
1、東鄉族概況
2、東鄉族伊斯蘭教
第三節、維吾爾族等民族與伊斯蘭教
教學要求:以維吾爾族為重點,分析具有中亞文化特色的伊斯蘭教在新疆各民族中的傳播與發展狀況。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伊斯蘭教在新疆的傳播、發展及現狀,伊斯蘭教對新疆各民族的影響
教學內容:
一、伊斯蘭教在新疆的傳播與發展
1、伊斯蘭教傳入中亞
2、哈喇汗王朝與伊斯蘭教在新疆的傳播
3、伊斯蘭教在新疆的發展
4、伊斯蘭教在新疆傳播發展的特點:第一,我國新疆地區的伊斯蘭化與中亞地區的伊斯蘭化密切地聯繫在一起。第二,伊斯蘭教在我國新疆地區的傳播與發展,往往藉助於統治者的政治、軍事力量。第三,伊斯蘭教在我國新疆地區的傳播與發展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二、維吾爾族伊斯蘭教
1、維吾爾族歷史與現狀
2、維吾爾族伊斯蘭教
三、哈薩克族伊斯蘭教
1、哈薩克族概況
2、哈薩克族伊斯蘭教
四、塔吉克族伊斯蘭教
1、塔吉克族概述
2、塔吉克族伊斯蘭教
學時分配表
章 節學時
第一章 中國少數民族宗教概況:
1、概述課程意義。
2、簡介中國少數民族宗教歷史與現狀。
3、中國少數民族宗教特點。
4、布置本門課程的必讀書、參考書及調查課題名稱2學時
第二章 薩滿教與北方少數民族:
1、分析薩滿及薩滿教(2課時)
2、北方諸民族的薩滿教信仰(2課時)
3、薩滿教對北方諸民族的影響(1課時)
4、參觀校博物館(1課時)6學時
第二章、南方少數民族原生型宗教:
1、獨龍族、怒族、傈僳族原生型宗教(2課時)
2、黎族、阿昌族原生型宗教(2課時)
3、納西族東巴教(3課時)
4、彝族畢摩教(3課時)
討論:(2課時)12學時
調查(2課時)2學時
第四章 伊斯蘭教與少數民族
1、回族伊斯蘭教(2課時)
2、保全族、撒拉族、東鄉族伊斯蘭教(2課時)
3、維吾爾族伊斯蘭教(2課時)
4、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伊斯蘭教(2課時)
3、調查報告及分析討論:回族、維族大學生的民族認同與宗教認同之比較(2課時)
4、討論:中國穆斯林的民族認同與宗教認同(2課時)12學時
期末複習、答疑(2課時)2學時
課時合計36學時
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二)為新開課,教學大綱正在修訂中。
宗教社會學
課程編號:1039030033
課程名稱:宗教社會學
學時學分:54學時 3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和任務:
本課程是社會學與宗教學交叉的邊緣學科。它是用社會學的方法、從社會系統的角度研究宗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社會學視野中的宗教研究,掌握宗教社會學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方法。認識宗教在社會體系中的地位、作用,變化規律,以及宗教與其他社會形式的關係。
本課程以一般社會學的課程體系講授社會中宗教現象的發展規律。通過社會學對宗教的基本定義和研究方法、宗教對個體社會身份的影響、宗教與社會群體的關係、以及宗教在社會體系中與其他社會結構的互動、宗教在社會變遷中的作用等多個側面,闡述宗教在社會體系中的發展規律。同時,注意了中國社會的特點,特別是中國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特點,採用較多的中國宗教例證。對於學生全面認識宗教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時分配:
課堂講授48學時;討論3學時;課程實習2學時;論文1學時。
作業與考核方式:
平時對課程的積極參與程度占考核成績的10%;
期中考試為開卷論文形式:占考核成績的30%;
期末為閉卷考試:60%,隨堂。
課程教材:
本課程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戴康生研究員主編的《宗教社會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和北京大學孫尚楊教授編著《宗教社會學》(修改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03年12 月)的兩本著作為基本教材。前一本教材為國內第一本宗教社會學專著,在體例上比較規範,第二本教材則體現新近的宗教社會學研究成果,對於宗教在社會制度及社會變遷提供意義系統方面有較深入的闡述。
課程實踐內容:
參與觀察:體驗佛教生活,寫作觀察筆記。
一次主題討論;二次以上隨堂討論。
教學參考書:
《宗教社會學》,戴康生,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教材),2000年6月出版。
《宗教社會學》,孫尚揚,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宗教社會學》,姚南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宗教社會學理論》,陳麟書,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
《社會調查教程》,水延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出版。
(譯著):
《社會學》 中國人民大學 1999年
《神聖的帷幕》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社會中的宗教》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年
《宗教社會學史》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年
《信仰的法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年
第一編 導言
第一章 一般社會學概貌
教學要求:通過了解什麼是社會學,社會學是如何思考問題的;了解社會的結構和類型;了解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課程安排:6課時
重點:學習如何進入社會學對宗教的研究。
難點:社會學對社會的認識視角;社會學研究的科學性。
教學內容:
第一節 什麼是社會學?
一、社會學的由來
二、當代社會學的發展
第二節 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基本特點
一、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二、社會學的特點
課程調查:
對本課程的理解(本專業從宗教學的視角,其他專業從不同專業視角),相互交流,如人類學與社會學的區別。
第二章 宗教社會學概述
教學要求:通過對宗教社會學的歷史追溯、對宗教社會學主要理論的介紹描述,了解宗教社會學的基本結構和研究視角。
課程安排:6課時
重點:宗教社會學主要創始人的貢獻和理論。
難點:宗教社會學的理論構架
教學內容:
第一節 宗教社會學的性質、研究範圍和特點
一、宗教社會學的性質
二、宗教社會學的研究範圍
三、宗教社會學的特點
第二節 宗教社會學簡史
一、宗教社會學的歷史
二、宗教社會學的思想淵源
三、宗教社會學形成時期的理論
四、宗教社會學的現代發展
第三節 宗教社會學的主要理論
一、進化論
二、功能理論
三、衝突理論
第三章 社會學對宗教的理解
教學要求:認識宗教社會學對宗教現象的理論定位,即宗教是這樣一種社會群體:它們相信超自然的東西,並認定某些存在、事件是神聖的,並且從中產生信仰、態度和行為。
課程安排:3課時
重點:理解社會學為宗教定義的基本思路;當代社會學為宗教定義的基本立場。
難點:宗教性的意義系統
教學內容:
第一節 什麼是宗教
一、本教材提出的定義類型:
二、對不同定義的立場分析
第二節 宗教的特徵
一、宗教與神聖事物有關
二、宗教是一種生活方式
三、宗教有一套信仰體系
四、宗教是一種群體性的社會現象
第三節 宗教定義的範圍
一、個人的信仰體系不是宗教
二、各種“主義”不是宗教
第二編 個體與集體表現的宗教
第四章 宗教的社會化
教學要求:通過了解社會化的成功依賴於在社會的客觀世界與個人的主觀世界之間建立起對稱。其過程就是個體與行為環境相互影響的過程。
課程安排:6課時
重點:理解宗教社會化的方式的諸種途徑。
難點:個體的信仰獲得
教學內容:
第一節 什麼是社會化?
第二節 作為社會化環境的宗教
一、社會角色合理性的論證
二、宗教對社會制度提供合理性的論證
第三節 宗教社會化中的各種因素
第四節 宗教社會化的方式
一、非正規的宗教社會化
二、正規的社會化方式
第五節 宗教內在化的實現
一、“成長的宗教信徒”
二、宗教的皈依
討論:
在什麼情況下,通過什麼方式,宗教成為了個人的需要和選擇?
宗教對個體因素又是怎樣產生影響的?
第五章 宗教組織
教學要求:了解作為一種社會群體的宗教是宗教經驗制度化的產物。也構成了宗教制度化和組織化過程中的悖論。
課程安排:6課時;小論文:1課時。
重點:宗教組織是宗教經驗制度化的產物。
難點:五個方面的張力既是宗教制度化過程中的結構性特徵,也是導致宗教的內部張力和宗教衝突的根源。
教學內容:
第一節 宗教是一種社會群體
一、社會群體的一般形式
二、宗教是一種社會群體
三、初級宗教群體
第二節 宗教群體的組織過程
一、宗教組織是新的宗教共同體在社會中生存的需要
二、宗教組織是宗教經驗制度化的產物
三、宗教組織的特徵
第三節 宗教組織的兩重性
第六章 宗教組織的類型
教學要求:從社會學研究社會組織的視角,對宗教進行信仰傾向、信徒數量、活動方式,以及對社會的態度等進行類型分析。
課程安排:3課時
重點:宗教組織類型與社區,與信仰選擇的關係。
難點:新興宗教問題
教學內容:
第一節 教會與教派類型
一、教會型
二、教派型
第二節 其他分類
一、崇拜或膜拜教團
二、新興宗教
第三編 社會系統中的宗教
第七章 宗教功能的兩重性
教學要求:通過社會學功能理論的分析,了解判斷宗教功能的基本立場和不同學者對宗教功能,特別是宗教的五項功能的分類和分析。
課程安排:3課時
重點:獲得對宗教的社會作用能夠進行基本判斷的能力。
難點:現代社會中對宗教功能的判斷。
教學內容:
第一節 社會學的功能理論
第二節 宗教的五種功能
一、提供感情慰藉和促成人際關係功能
二、藉助於超驗的參照系發揮的功能,
三、對社會規範和價值觀念的神化功能
四、以神聖的名義對制度化的規範提出批評
五、認同功能
討論:
對宗教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的理解。
第八章 宗教與社會分層
教學要求:通過社會學的社會分層理論理解和分析分層制度、社會地位等與宗教世界觀以及宗教群體的關聯。
課程安排:6課時;討論:2課時;
重點:宗教對社會分層制度的保障
難點:意識形態在社會分層中扮演的角色
教學內容:
第一節 社會分層問題
一、什麼是社會分層
二、分層制度
三、社會流動
四、分層標準
五、社會意識形態對保持分層的作用
第二節 宗教與社會分層的關係
一、宗教是分層制度的保障
二、與宗教相關的一些分層標準
三、社會分層與宗教信仰
第三節 宗教群體的分層問題
一、宗教組織對社會分層的容納
二、宗教群體內的分層
第四節 社會分層與宗教運動
一、導致宗教抗議原因
二、宗教抗議運動中的階層分歧
第九章 宗教與民族
教學要求:從“民族是一個歷史範疇”和作為社會文化共同體的特徵分析宗教與民族的關聯。
課程安排:3課時
重點:宗教在作為社會文化共同體的民族之形成和延續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宗教自身的發展和傳播、交流、轉變,也受到民族發展和民族之間相互關係的影響。
難點:作為社會文化體系的宗教與作為人們生活共同體的族群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 民族的基本含義
一、民族:
二、多民族共同體中的少數民族:
三、民族關係的模式:
第二節 宗教與民族的關聯
一、在民族形成的過程中,共同的宗教信仰強化了民族構成的諸要素。
二、宗教與民族的區別。
三、宗教對於民族關係的影響
第三節 宗教、民族與社會發展
一、宗教對民族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消極作用。
二、民族與宗教關係的發展趨勢。
第四編 社會變遷中的宗教
第十章 社會變遷與宗教變化
教學要求:通過對社會變遷的涵義的分析,了解宗教變化與社會變遷中多種因素的關係。在此基礎上了解宗教變化的基本規律,以及宗教變化的不同形式。
課程安排:5課時 討論:1課時。
重點:宗教變化與社會變遷的互動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 宗教變化與社會變化關係的多樣性
一、社會變遷的涵義:
二、社會變遷的過程:
三、社會變遷的三種形式
四、社會變遷的內容:
五、現代社會的發展特點
第二節 宗教變化與社會變遷的多樣化關係
一、宗教的變化
二、宗教與社會變化的關係
三、宗教與社會穩定
四、宗教與社會衝突
討論參與式觀察:當代社會生活與宗教生活的互動。
第十一章 宗教,繁榮還是消失?
教學要求:以介紹當代學者觀點為切入點,了解現代社會中宗教的基本走向,探討當代宗教的基本特點,通過具體表現對其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
課程安排:3課時
重點:把握宗教發展的基本趨勢。
難點:對經濟立場的宗教社會學研究的評價及理論的套用。
教學內容:
第一節 現代宗教的世俗化潮流
一、世俗化的含義
二、世俗化的表現
三、對世俗化的基本分析
第二節 世俗化過程中的新宗教運動
一、宗教復興和新宗教運動的表現
二、對“新宗教運動”的評價
三、世俗化與宗教的未來
四、邪教試析
學時分配表
章 節授課時數其他時數
第一章 一般社會學概貌6
第二章 宗教社會學概述6
第三章 社會學對宗教的理解3
第四章 宗教的社會化6
第五章 宗教組織6
第六章 宗教組織的類型3(論文寫作)1
第七章 宗教功能的兩重性3
第八章 宗教與社會分層6(參與觀察)2
第九章 宗教與民族3
第十章 社會變化與宗教變化6
第十一章 宗教,繁榮還是消失3
課時合計513
宗教政策與法規
課程編號:1039030032
課程名稱:宗教政策與法規
學時學分:18學時 1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現行的宗教政策與法規,熟悉相關檔案包括《憲法》、《刑法》、《民法》等法律中有關宗教信仰自由的條文,了解《宗教事務條例》等宗教事務部門頒布的法規,了解我國1949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宗教事務管理的基本情況及其重要意義。組織學生分析、探討重大宗教問題,分析當前我國宗教政策與法規相關的問題及其需要完善的地方。引導學生比較中外宗教政策與法規的異同,從而進一步深刻理解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規。
學時分配:1、重點學習宗教政策與法規的相關檔案,包括《憲法》、《刑法》、《民法》等法律中有關宗教信仰自由的條文,學習宗教法規重要檔案如中央19號檔案,6號檔案等,學習《宗教事務條例》等宗教事務部門頒布的法規。此項內容需要系統教授7課時,重點討論1課時。2、了解我國1949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宗教工作的基本情況,了解宗教事務管理的基本情況及其重要意義。此項內容需要系統教授7課時,重點討論1課時。3、分析、探討重大宗教問題,分析當前我國宗教政策與法規及其需要完善的內容。此項內容需要系統教授8課時,重點討論1課時。4、比較中外宗教政策與法規的異同,進一步深刻理解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規。此項內容需要系統教授6課時,重點討論1課時。5、期中考試2課時,期末複習答疑2課時。
作業與考核方式:平時課堂參與及發言10%.期中成績30%,從所給題目中任選一題參與課題討論,1、入世後中國宗教面臨的挑戰;2、國內外宗教法規之比較;3、宗教滲透與防治措施;4、突發事件與宗教政策法規及宗教工作(《腦筋急轉彎》,《性風俗》、“陽信事件”、“”等與宗教相關的重大事件);5、伊斯蘭教教派關係與宗教政策法規(哲赫林耶西吉事件,廣河新教事件等);6、基督教非法傳教活動與宗教事務管理;7、天主教地下勢力與我國宗教政策;8、新興宗教的管理及法律依據;9、民間信仰的管理與法律法規;10、從宗教人權看中國的宗教政策.期末成績60%,開卷考試
課程教材:《中國的宗教問題和宗教政策》,王作安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目前尚沒有專門針對高校宗教學專業編訂的宗教政策與法規的教材,為便於學生學習,以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編寫的《中國的宗教問題和宗教政策》為學生課堂參考書目,該著作較全面地分析了當前中國宗教政策和中國宗教特點及其面臨的主要問題,但該著作有關中國宗教法規、中國宗教工作等主要內容過略或缺失,因此還需參考教師在每章指定的參考書。
參考書目:
1、《全國宗教行政法規規章彙編》,國家宗教事務局政策法規司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2、《中國共產黨的宗教政策研究》,何虎生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3、《馬克思主義民族宗教理論教程》,第7、8章,附錄1、2,龔學增主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年版。
4、《當代中國的宗教工作》,赤耐主編,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版。
5、《中國宗教法規政策讀本》,國家宗教局政策法規司編,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
6、中央19號檔案《關於社會主義社會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1982年)。
7、中央16號檔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問題的通知》(1991年)。
8、《宗教政策法律知識問答》,徐玉成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9、《新時期宗教工作文獻選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綜合研究所,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政策法規司編,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10、《新時期民族宗教工作宣傳手冊》,中央黨校民族宗教理論室編,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11、《宗教工作普法讀本》,國家宗教事務局政策法規司編,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12、《國外宗教法規彙編》,國家宗教事務局宗教研究中心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概述
教學要求:掌握宗教政策、宗教法規、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宗教事務等基本概念,分析宗教政策和法規之間的關係。
課時安排:系統講授2課時
重點:宗教政策、宗教法規、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宗教事務
難點: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事務管理之間的關係,宗教政策和法規之間的關係
教學內容:
一、基本概念
宗教政策、宗教法規、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宗教事務、
宗教政策和法規之間的關係
二、主要內容
三、課程意義
四、思考題
1、全球化進程對我國宗教的影響。
2、入世後中國宗教和宗教工作面臨的挑戰
3、正確處理宗教問題的重要意義(宗教問題和宗教政策1---10)
(馬克思主義民族宗教理論教程194頁)
第一章 中國宗教基本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教學要求:結合所學五大宗教知識,分析當代中國宗教存在的主要問題
課時安排:2課時,其中系統講授80分鐘,學生討論20分鐘
重點:當代中國宗教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難點:如何準確評價轉型期對中國宗教的社會功能
教學內容:
一、中國宗教基本情況
二、中國宗教存在的問題
1.根本是長期性,關鍵是民眾性,特殊的複雜性
2.宗教社會作用的兩重性
3.如何對待信教民眾
4.宗教的特殊複雜性
5.關於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6.關於相適應
三、轉型時期中國宗教的社會功能
四、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第二章 宗教政策
教學要求:了解中國宗教政策的歷史與現狀
課時安排:系統講授4課時,討論1課時
重點:宗教政策的穩定性與靈活性
難點:當代中國宗教政策
教學內容:
一、中國宗教政策的歷史與現狀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宗教政策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宗教政策
2、抗日戰爭時期的宗教政策
3、為建立新中國而制定的具體的宗教政策
(二)1949-1966年的宗教政策
1、執政黨面臨的宗教問題
1)、如何對待不同信仰者共存的問題
2)、如何對待舊中國宗教的“洋教性”問題
3)、如何對待舊中國宗教的封建性問題
4)、如何對待民族與宗教之間的關係問題
2、各宗教中存在的問題
1)、漢族佛道教中存在的問題
2)、天主教與基督教中存在的問題
3)、藏傳佛教與伊斯蘭教中存在的問題
3、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對宗教和宗教問題的正確認識
1)、對宗教的本質有了更加正確的認識
2)、對宗教存在根源有了更加準確的認識
3)、探索用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學說來認識宗教和處理宗教問題
4)、對中國宗教的規律性進行了總結,提出了中國宗教的“五性”論
5)、“中國宗教中國辦”
6)、中國宗教界應該在愛國和民主的基礎上加強團結
4、《共同綱領》和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對宗教問題的基本規定
5、建國初期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政教分離的政策
3)與宗教界結成統一戰線
6、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
7、基督教“三自”革新運動、天主教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運動
8、日益“左”傾化的宗教政策
1)在指導思想上開始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民眾劃入了與社會主義社會不
相適應和應教育的對象,在宗教界開展“三個主義”教育
2)用階級觀念和階級分析的方法觀察和處理宗教問題
3)破除迷信和宗教界“大躍進”思想的出現
4)宗教被當成唯心主義意識形態的標誌,宗教界人士和信教民眾成了敵對勢力,宗教活動場所成了攻擊的對象,其宗教政策越來越“左”
(三)文革時期的宗教政策
1、取消宗教工作和宗教部門,取締合法宗教團體
2、關閉宗教活動場所,禁止正常的宗教活動
3、打擊、迫害宗教界人士
4、強迫教徒放棄信仰
(四)1978年以來宗教政策的恢復、發展和完善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恢復和落實
1)1978年憲法有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規定
2)、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法律保障
2、《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19號檔案)
3、90年代以來我國關於宗教問題的新觀點
思考題:
1、什麼是宗教信仰自由?中國為什麼要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3、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則和要求是什麼?
4、我國實行政教分離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5、什麼是宗教的五性?
6、如何應對境外敵對勢力的“宗教滲透”?
參考書目:
《中國共產黨的宗教政策研究》,何虎生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三章 中國有關宗教的法律法規
教學要求:了解憲法和法律有關宗教的條文,掌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據與內容
課時安排:系統講授4課時,討論1課時
重點:憲法和法律有關宗教的條文,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據
難點:信仰自由政策的內容和實質
教學內容:
一、憲法和法律有關宗教的條文:
1.憲法有關宗教的條文
2.刑法有關宗教的條文
3.民法有關宗教的條文
4.兵役法有關宗教的條文
5.義務教育法有關宗教的條文
6.選舉法有關宗教的條文
7.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關宗教條文
8.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有關宗教的條文
9.處置邪教組織的法律依據
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科學依據
1、尊重宗教發展的客觀規律
2、保護人民民眾的基本權利
3、服從服務於黨的中心任務
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內容
1、實行政教分離的原則。國家政權與教會相分離;教會與學校相分離。
2、各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沒有占統治地位的宗教。
3、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的原則。
4、信教和不信教的公民享有平等權利的原則。
思考題:
1、什麼是宗教信仰自由?中國為什麼要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3、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則和要求是什麼?
4、我國實行政教分離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參考書目:
1、《國外宗教法規彙編》,國家宗教事務局宗教研究中心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2、彭琦《中西政教關係比較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第四章 中國有關宗教的行政法規
教學要求:通過對全國及地方政府頒布的宗教行政法規,了解中央及地方宗教事務管理部門對宗教涉及各種事務活動的依法管理依據。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中國政府對設立宗教活動場所、宗教院校、外國人在華宗教活動、宗教教職人員的相關規定與依法管理。
難點:全國性宗教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及地方宗教法規很多,各地宗教分布、傳播與發展有其地域特色,政府對地方宗教管理亦有側重。
教學內容:
一、全國性宗教行政法規
二、國務院部門規章
三、地方宗教法規
參考書目:
《全國宗教行政法規規章彙編》,國家宗教事務局政策法規司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五章 中國宗教工作
教學要求:反思中國政府對宗教事務管理工作的成功經驗和歷史教訓
課時安排:6課時,其中討論1課時
重點:當代中國宗教工作的幾個階段及其經驗和教訓
難點:當代中國宗教工作
教學內容:
第一節、歷代政府的宗教事務管理機構
一、歷代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
二、歷代政府的宗教事務管理機構
第二節、當代中國宗教工作
一、新中國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的宗教工作(1949-1966)
1、同宗教界愛國統一戰線的新發展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實施
3、關於漢民族佛教、道教工作
4、關於基督教工作
5、關於天主教工作
6、關於伊斯蘭教工作
7、伊斯蘭教、藏傳佛教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
8、毛澤東提出正確對待人們的思想信仰問題
9、在漢族宗教界開展社會主義教育
10、貫徹政策,調整關係
11、宗教工作中“左”傾錯誤的發展
二、“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宗教工作(1966-1976)
1、宗教工作遭到一場浩劫
2、對極左錯誤的抵制
3、“文化大革命”中、後期的宗教工作
三、新時期的宗教工作(1977-2005)
1、宗教工作艱難恢復
2、宗教工作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
3、落實宗教房產政策,合理安排宗教活動場所
4、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
5、開展宗教方面的國際友好交往
6、抵制境外敵對勢力的滲透,同破壞國家統一的分裂勢力作鬥爭
7、加強宗教方面的法制建沒
8、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四、政府宗教工作機構
1、國務院宗教事務部門和地方人民宗教事務部門的職責
2、推進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
2)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
3)國家有關依法行政的規定
4)《條例》對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法行政的規定
5)努力提高宗教事務部門依法行政能力
參考書目:
《當代中國的宗教工作》,赤耐主編,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版
第六章 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教學要求:了解依法管理的依據和內容
課時安排:系統講授5課時,討論1課時
重點:當代中國宗教工作的幾個階段及其經驗和教訓
難點:當代中國宗教工作
教學內容:
一、政府對宗教事務依法進行管理
1、為什麼要對宗教事務依法進行管理
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與宗教信仰自由的關係
3、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內涵
二、《宗教事務條例》簡介(新增)
1、立法宗旨
2、主要內容
三、宗教團體的權利與義務(宗教團體的權益保障與管理制度)
1、我國愛國宗教團體的概況、性質和任務
2、宗教團體的權益保障
3、關於宗教團體的管理制度
4、登記、年檢、出版、院校等
5、宗教團體要加強自身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
四、宗教活動場所的權利和義務
1、宗教活動場所的概況
2、宗教活動場所的權益保障
3、關於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制度:設立、登記,大型活動,大型造像
4、加強對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政府監督檢查、加強自身管理
五、宗教教職人員的權利與義務
1、宗教教職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2、宗教教職人員的認定與備案
1)宗教教職人員的範圍
2)宗教教職人員的認定
3)宗教教職人員的備案
4)藏傳佛教活佛傳承繼位的審批
5)天主教主教的備案
3、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的任職與備案
六、依法保護合法的宗教財產
1、宗教財產的界定
2、宗教房產政策
3、宗教房地產權屬的登記
4、宗教房產的拆遷補償
七、尊重和保護我國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1、我國充分尊重在華外國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2、我國保護宗教方面的國際友好交往和文化學術交流
3、外國人在宗教活動場所開展的集體宗教活動
4、外國人宗教活動臨時地點的指定
5、在華外國人應當履行的義務
第七章 有關宗教政策和法規的重要檔案選讀
教學要求:學習中央十九號檔案《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1982、3)、六號檔案及《宗教事務條例》。
課時安排:4課時
重點:19號檔案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中央六號檔案的主要內容及新時期宗教工作。
難點:《宗教事務條例》及宗教信仰自由與當代宗教事務管理。
教學內容:
1、十九號檔案《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1982、3)
2、六號檔案
3、宗教事務條例
思考題:
1、中央關於宗教工作的19號檔案有何意義?
2、根據19號檔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據是什麼?
3、根據19號檔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為什麼說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項長期的政策?
參考書目:
1、中央19號檔案《關於社會主義社會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1982年)。
2、中央16號檔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問題的通知》(1991年)
3、《新時期宗教工作文獻選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綜合研究所,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政策法規司編,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學時分配表
章 節學時
概述:掌握宗教政策、宗教法規、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宗教事務等基本概念,分析宗教政策和法規之間的關係2課時,其中討論20分鐘。
第一章 中國宗教基本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結合所學五大宗教知識,分析當代中國宗教存在的主要問題
討論題:
1、全球化進程對我國宗教的影響。
2、入世後中國宗教和宗教工作面臨的挑戰2課時,其中討論20分鐘
第二章 宗教政策:了解中國宗教政策的歷史與現狀
1、如何應對境外敵對勢力的“宗教滲透”?
2、中外宗教政策之比較。4課時,其中討論40分鐘
第三章 中國有關宗教的法律法規:了解憲法和法律有關宗教的條文,掌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據與內容
討論題:
1、以傷害民族宗教情感的典型事件為例,分析媒體及出版物涉及宗教內容時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2、宗教自由與宗教信仰自由辨析。4課時,其中討論40分鐘
第四章 中國有關宗教的行政法規
1、中國有哪些宗教法規?
2、中國政府對設立宗教活動場所有哪些規定?宗教活動場所民主管理機構的基本職責是什麼?宗教活動場所的法律地位如何?宗教活動場所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3、宗教院校的性質、任務是什麼?宗教院校可否聘請外籍教師?可否引進外資辦學?
4、刊上發表涉及宗教問題的文章、照片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5、在全民信教的少數民族地區如何對待青少年入教、出家、學經問題?4課時,其中討論20分鐘
期中考試2課時
第五章 中國宗教工作:反思中國政府對宗教事務管理工作的成功經驗和歷史教訓
討論題:
1、以《腦筋急轉彎》,《性風俗》、“陽信事件”等與宗教相關的重大事件為例,談談如何處理突發事件。
2、宗教滲透與防治措施
3、從宗教人權看中國的宗教政策6課時,其中討論1課時
第六章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討論題:
1、伊斯蘭教教派關係與宗教政策法規(哲赫林耶西吉事件,廣河新教事件等)
2、基督教非法傳教活動與宗教事務管理
3、天主教地下勢力與我國宗教事務管理工作
4、新興宗教的管理及法律依據
5、民間信仰的管理與相應的法律法規6課時,其中討論1課時
第七章有關宗教政策和法規的重要檔案選讀
解讀《宗教事務條例》4課時,其中討論40分鐘。
期末複習答疑2課時
課時合計36課時
儒釋道三教關係
課程編號:1039030034
課程名稱:儒釋道三教關係
學時學分:54學時 3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通過教學,讓同學把儒、釋、道三家的思想貫通起來,一方面更深入掌握中國思想史和宗教史的核心部分---儒釋道三家的精粹,另一方面了解三家之間的互動關係,從整體上認識中華文化的基因和精神,也有利於更好地了解中國伊斯蘭教,中國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由於它著重於三教關係,既需要由佛教史、道教史和儒學的課加以支撐,又無法為後者所代替,自有其獨特性。
教學學時分配:課堂講授45課時,討論9學時
作業與考核方式:期中每人撰寫一篇三教關係的論文,作為期中考試成績。課堂討論評出平時成績。期末進行閉卷考試,作為本課程學習的主要成績。
使用教材:牟鍾鑒編撰的講義:《儒釋道三教關係簡論》。由於本課程國內外尚無專著教材出版,所以使用牟鍾鑒教授撰寫的《儒釋道三教關係簡論》作為本課程的教材。
主要參考書目:
1、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2、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3、李養正:《道教概說》,中華書局,1989年。
第一講 總論
教學要求:了解三教關係的歷史,熟悉三教關係的結構,掌握學習本課程的意義、方法。
課時安排:9課時
重點:中國文化史上三次大規模文化交會
難點:三教關係的結構分析
教學內容:
第一節、三教關係問題的重要性
一、三教並立與互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二、研究三教關係有助於弄清儒學史、道家道教史、佛教史。
三、總結歷史上中外異質文化衝突與融合的經驗教訓。
四、更好地了解中國民間社會和民俗文化。
五、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新文化建設提供營養。
第二節、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歷史階段
一、原始崇拜的遠古時期:自發神秘的氏族文化
二、創建禮樂的三代時期:尊天敬祖的宗法文化
三、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理性覺醒的諸子文化
四、國教重建的秦漢時期:學教並立的禮義文化
五、多元互動的中古時期:以儒為主的三教文化
六、西學東漸的近代時期:中西交會的變革文化
第三節、中國文化史上三次大規模文化交會
一、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
二、漢末至清一千五百年間的儒釋道三教鬥爭與融合
三、清末至今的中西文化交會
第四節、三教關係的結構分析
一、三元性與開放性。
二、向心性。
三、和諧性。
四、互動性。
五、三教與三學:禮教與儒學,道家與道教,佛學與佛教。
第二講 儒釋道三教的思想內涵
教學要求:了解三教的基本精神,熟悉三教各自的外部特徵。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準確握儒、釋、道三教的思想內涵與特色;三教之間的異同
難點:三教之間的結構與互補
教學內容:
第一節、三教的基本精神
一、儒學五大精神
1.仁愛
2.重禮
3.尚德
4.中和
5.入世
二、道家四大精神:
1.尊道貴德
2.道法自然
3.重生貴養
4.超脫逍遙
三、道教五大精神是:
1.容納匯合
2.抗命逆修
3.實踐力行
4.救人濟世
5.恬淡通脫
四、佛家六大精神:
1.緣起
2.因果
3.中道
4.平等
5.慈悲
6.解脫。
第二節、三教的外部特徵
一、儒學:
1.以周公、孔子、孟子為宗師。
2.尊奉四書五經。
3.推崇三綱五常。
4.有道統有學統。
二、道家與道教:
1.以老子、莊子為宗師。
2.以《道德經》為首經。
3.四大流派:隱逸派、黃老派、激進派、神仙派。神仙派即道教,早期分符籙派與丹鼎派,後期有全真派與正一派。
三、佛教:
1.以釋迦牟尼為宗師。
2.以《大藏經》為經典。
3.遵守佛教清規戒律。
課堂討論
時間:3學時
討論內容:三教關係內涵
第三講 儒釋道三教互動的歷史發展
教學要求:了解三教關係的歷史發展階段,以及每一階段的特色、主題,對於中國思想的歷史有一個整體的印象。
課時安排:15課時
重點:掌握儒釋道三教關係的歷史發展階段,每一階段的特色、主題
難點:三家互動對三家的影響
難點:三家互動對三家的影響。
教學內容:
第一節、三教關係發生階段(漢末三國時期)
一、以《理惑論》出現為標誌。佛教傳入並興起,社會上出現反佛言論,主要有佛教是夷狄之術,周孔未言,背離孝道,乖違禮制,妄言生死,沙門有污穢之行。作者一一回答。
二、開啟了三教之爭的序幕。
第二節、三教爭論與求同階段(兩晉南北朝時期)
一、發生的爭論:夷夏論之爭,作為外來宗教的佛教是否適合中國國情。
二、白黑論之爭,討論佛教性空說能否取消事物的客觀性。
三、神滅論之爭,討論人死後靈魂是否存在。
四、危國與利國論之爭,討論佛教對社會穩定和發展有利還是有害。
第三節、三教並獎與會通階段(隋唐時期)
一、三教並獎的政策表現:從唐太宗開始確定為三教合法,以儒為主,佛道為輔文化政策,成為歷朝之主流政策。
二、三教並獎的理論形態:主要表現為柳宗元的儒釋合道論及李翱的《復性書》。
三、三教鬥爭的繼續:表現為傅奕、韓愈反佛,但已非主流。
第四節、三教融合與創新階段(宋元明時期)
一、新儒家即宋明道學出現,其中程朱理學深受佛教華嚴宗法界無礙學說影響,形成理一分殊之說,並吸收道教太極之道。
二、陸王心學則吸納佛教禪宗營養,以心為本體,強調主體解悟。
三、新佛學即禪宗一系吸取儒家入世精神,強調即俗而真;又吸收道家和道教,用道文化話語解說佛法。
四、新道教主要指金元之際出現的全真道,高唱三教一家,不再堅持肉體長生,強調社會功德,並主張因果報應。
第五節、三教下移與擴散階段(明清與民國時期)
一、下移的表現:催生大批民間宗教,如白蓮教、羅祖教、八卦教、黃天教、三一教、弘陽教;出現大量普及讀物,如《太上感應篇》、《功過格》等;影響民俗文化,如民間觀音、彌勒、阿彌陀崇拜,放生、素食及喪葬道場等。
二、擴散的表現:擴散到其他宗教,如伊斯蘭教的回儒,基督教的補儒;擴散到文學藝術,如明清小說《西遊記》、《紅樓夢》、《聊齋》等,皆有三教影響;擴散到人文學術,如近代學者康有為、梁啓超、熊十力、梁漱溟等,皆受三教薰習。
課堂討論
時間:3學時
內容:三教關係的互動內涵
第四講 儒釋道三教與中國社會
教學要求:了解儒釋道三教與中國社會之間的關係,熟悉哲學思想對於各種社會意識形式的深刻影響。
課時安排:15課時
重點:儒釋道三教與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關係
難點:儒釋道三教與中國哲學的關係
教學內容:
第一節、三教與中國政治
一、儒學是官學,佛、道二教為輔佐,皆要“有助王化”,與君權形成主從關係,有時發生矛盾,主動權在王朝。
二、三教學者批評朝政,可以適當牽制君權的膨脹。
三、三教使中華民族成為文化共同體,政治分裂時民族不分裂,並為走向統一提供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
第二節、三教與中國哲學
一、三家的哲學不僅構成中國哲學的主體,而且互相補充滲透,使中國哲學有內在的張力與活力
二、儒家的優勢在人生哲學與政治哲學
三、佛教哲學的優勢在宇宙論和解脫智慧
四、道家道教哲學的優勢在重生養生
五、各有獨特的價值
第三節、三教與中國倫理
一、中國傳統倫理以儒為主,有五常(仁、義、禮、智、信)和八德(忠、信、孝、悌、禮、義、廉、恥)之說,向來是中國人的基本道德範疇
二、佛家倫理認同儒家倫理,又用因果報應說加以推動,並且補充了不殺生、忍辱寬容
三、道家道教倫理亦認同五常八德,同時講神道設教、清靜無為、柔讓自守、知足常樂、重生自得為補充。
第四節、三教與中國文藝
一、儒家講文以載道,關切民生疾苦,故形成文藝的現實主義精神,如杜詩。佛家的禪趣空靈影響了中國美學
二、道家的逍遙、神似與有無相間促使中國人追求意境意象
三、佛道教激發了想像力,形成文藝的浪漫主義傳統,對小說、詩歌、雕塑、美術、音樂、舞蹈有巨大影響
第五節、三教關係史與中國未來的發展
一、繼承和發揚多元通和的優良傳統
二、把繼承民族文化和學習外國文化結合起來
三、文明對話與交流是正確處理異質文明之間關係的原則
課堂討論
時間:3學時
內容:三教關係與中國當代的文化建設
輔導答疑
時間:3學時
附錄:思考題:
(1)儒學的精華和糟粕各在哪裡?
(2)如何評價近代以來的反孔運動?
(3)儒學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係。
(4)儒、道兩家如何對應?如何互補?
(5)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在哪裡?
(6)道家和道教有何異與同?
(7)佛教進入中國,為什麼能成功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8)宋明新儒家如何吸收了佛學與道學?
(9)全真道如何體現三教一家?
(10)人間佛教如何體現三教合流?
(11)中國信仰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在當代有何價值?
(12)三教合流對於中國民族宗教有何影響?
學時分配表
章 節學時
總論之一3
總論之二3
總論之三3
儒釋道三教的思想內涵3
課堂討論3
儒釋道三教互動歷史發展之一3
儒釋道三教互動歷史發展之二3
儒釋道三教互動歷史發展之三3
儒釋道三教互動歷史發展之四3
儒釋道三教互動歷史發展之五3
課堂討論3
儒釋道三教與中國社會之一3
儒釋道三教與中國社會之二3
儒釋道三教與中國社會之三3
儒釋道三教與中國社會之四3
儒釋道三教與中國社會之五3
課堂討論3
輔導答疑3
古代漢語
課程編號:1039030035
課程名稱:古代漢語
學時學分:54學時 3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古代漢語》是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專業基礎課之一,也是一門工具課。《古代漢語》不僅是從事漢語言文字學教學與研究的基礎,同時也和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史等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繫,是從事這些相關學科研究與教學的基礎和工具。我們祖國有著悠久文明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要研究中國的歷史,繼承祖國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和傳統,以便為今天的建設事業服務,必須具備一定的古代漢語知識,“古代漢語”這門課正是基於承傳古代優秀文化和傳統這一目的而開設的。但我系開設的《古代漢語》課與中文專業的《古代漢語》課應有所區別,我系開設的《古代漢語》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古漢語修養和語言運用能力而設定的一門綜合性文化基礎課,根據哲學與宗教學系基礎課的要求,從學生的培養目標出發,在內容設定上兼顧語言、文選、文化史、思想史等學科的特點。設定本課程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在中學學習古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閱讀與宗教學相關的古典文獻的能力,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比較系統地掌握古代漢語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初步的閱讀古代哲學和宗教學文獻的能力。同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學時分配:課堂授課48學時;討論3學時;實踐教學3學時。課堂授課包括課堂提問、課堂講授、解答學生的問題等內容。課堂討論由教師事先命題,並指定學生準備,在下次課堂上由被指定的學生作主發言,其他學生髮問,學生之間辯論,最後由教師總結。實踐教學包括查字典、分析字的結構、分析句法等。
作業與考核方式:
作業: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查閱字典,課外翻譯等;考核方式:平時:10分,主要檢查學生平時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情況。期中:30分,主要考查學生對蓄詞、實詞詞義的掌握,對古典文學常識的了解;期末閉卷:60分,主要考查學生對一學期所學知識的掌握、套用情況。
課程教材及教學參考書目
使用教材:郭錫良等,《古代漢語》,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本教材主要體現了北京大學古代漢語教研室的具體智慧,是一部質量較高的教材,所選文章與哲學、宗教學的專業文獻相關的較多。
參考書目:
1、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81年版。
2、《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編寫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
3、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版。
4、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5、王力,《漢語音韻學》,中華書局1956年版。
6、陳復華,《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7、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
8、趙克勤《古代漢語辭彙學》,商務印書館,1994年
9、.蔣紹愚《古代漢語辭彙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10、高守綱《古代漢語詞義通論》,語文出版社,1994年
11、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中華書局,1997年
12、郭在貽《訓詁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3、王力《詩詞格律》,中華書局,1977年
14、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96年
15、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6、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17、中國社科院語言所古代漢語研究室《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9年
18、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台聯國風出版社,1959年
19、羅常培《漢語音韻學導論》,中華書局,1956年
20、王力《漢語音韻》,中華書局,1977年
21、朱德熙《語法答問》,商務印數館,1985年
22、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務印書館,1982年
23、朱祖延《古漢語修辭例話》,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
24、龍榆生《唐宋詞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5、王力《漢語語法史》,商務印書館,1989年
26、北京大學中文系《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1991年
27、高亨《文字形義學》,齊魯書社,1980年
課程教學要求、重點、難點、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
1、本課程採用的教材為郭錫良等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共上、下兩冊。該教材為全國高等學校文科統編教材之一。其內容包括文選、古代漢語常識和詞義分析舉例三部分。其文選部分,精選了歷代典範作品,教學中以先秦作品為主;其詞義分析舉例部分,共收290多個,但教學中應重點選擇最常用的200個左右的常用詞,要求學生切實掌握;其古代漢語常識部分,又包括了工具書、文字、辭彙、音韻、語法、修辭、古書註解、古代文化常識、文體知識、詩律、詞律等,其重點應放在語言知識方面。
2、文選講授總數為15~20篇,布置學生翻譯的文選約5篇,精讀約20篇。背誦4篇。講授及布置學生閱讀的文選中應包括部分帶古注的篇章和無標點無注釋的白文。
3、文選的講授以解釋字、詞、句為主,突出常用詞及語法現象的分析,重視句意的疏通。
4、古漢語知識介紹部分包括文字、音韻、語法、辭彙、訓詁、修辭、詩詞格律及工具書的介紹。其中語法約占知識介紹部分總時數的20%,文字、辭彙、訓詁約占20%,音韻、詩詞格律、修辭及工具書的介紹約占10%。知識部分的介紹以講授基本特點為主,用例儘量做到準確、典範、完整、新鮮,內容健康。
5、文選講授與知識介紹交替進行。根據練習的實際需要,可將知識部分的講授順序作一定的調整。
6、每單元布置一定的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課堂作業的時間及內容視具體情況而定。課外書面作業基本上三周一次。內容包括標點翻譯、知識解答及詩詞、古文的寫作等。
7、本課程實行考試製,命題以本大綱為依據,爭取教考分離,流水閱卷。考試內容應反映大綱規定的深度和廣度,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有利於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80—90%。
8、本大綱擬採用的教材暫定為郭錫良等人所編的《古代漢語》。由於授課學時為54學時,故文選部分的講授內容要大量刪減。
9、正確處理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育技術協調套用的關係,積極引進併合理採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用多媒體課件、電子講稿等輔助教學,構成多媒體、文字教材和教師講授有機結合的立體化教學系統。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為傳統課程的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
教學方式:
本課程的教學方式主要採用教師授課的方式,教師根據實際需要可開展必要的課堂討論。因所選教材份量大,教學時數有限,故採取以下措施彌補:一是講讀與自學相結合。古代漢語常識部分和部分文選由教師講讀,而詞義分析舉例部分則由教師指導,學生自學。這樣,可以在一年的教學時間內基本完成教材所規定的教學內容。二是與其他課程互補。古代漢語課,歷來以散文為主,韻文只涉及較少部分,如《詩經》、《楚辭》等。而古典文學課將涉及到辭賦、詩、詞、曲等。這樣,與哲學與宗教學的專業課程相去甚遠,因此本課程講授時力求選一些與哲學、宗教學相關的文選,以達到二者的互補,將使學生在古代漢語課與專業選讀課兩方面都收到成效,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與要求。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
課時安排:6學時
授課方式、方法及要求:以教師講授為主,主要講解課文中的實詞、虛詞及其句法。使學生能夠準確掌握課文中的實詞、虛詞及其句法,能夠準確翻譯全文。
選講課文:《氓》
詩經•氓:3學時
重點:課文翻譯;假借字
難點:異體字
教學內容:
一、視頻介紹:本詩選自《詩經•衛風》,這是一首敘事詩。作者採用第一人稱女子獨白的方式,訴說了女主人公與氓戀愛、結婚到受虐待、被遺棄的全過程。同時,這首詩也具有較濃厚的抒情色彩。詩中四、五、六章未按事情發生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敘述,而是忽前忽後,或此或彼,這正反映了女主人公感情跌宕起伏,變化劇烈。全詩以賦為主,間用比興,語言樸素。
二、翻譯課文
三、發散性思維訓練:課文引申
四、需掌握的常用詞語:蚩、愆、將、咎、賄、耽、徂、漸、爽、罔、靡、夙、信。
五、單元學習總結:漢字形體的變異:1.5學時
(一)古今字
(二)假借字
(三)異體字:
六、虛詞:1.5學時
教學要求:
了解常用虛詞的語法特點,掌握它們在相應結構中的主要用法。
(一)文言虛詞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
(二)常用虛詞:
1、之、其、者、所;是、或、莫
2、曾、且、乃
3、於、以、為、與、諸
4、而、雖、然
5、唯、夫、焉、哉
第二單元:
課時安排:3學時
授課方式、方法及要求:以教師講授為主,主要講解課文中的實詞、虛詞及其句法。使學生能夠準確掌握課文中的實詞、虛詞及其句法,能夠準確翻譯全文。
選講課文:鄭伯克段於鄢
重點:翻譯全文;賓語前置;使動用法
難點:使動用法,文選第二段翻譯;復指賓語前置
教學內容:
鄭伯克段於鄢:2學時
一、背景介紹:
本文選自《左傳•隱公元年》,題目原是《春秋》里的一句話。《左傳》是一本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作者相傳是孔子同時期的左丘明,但也有學者對此持懷疑態度。因為左丘明只是在《論語》中有所提及,歷史上對左丘明並無記載,認為左氏即是左丘明的唯一依據是司馬遷的《史記》。但從《左傳》比《春秋》記事多出二十八年這一點來看,如果《左傳》的作者果真是左丘明的話,左丘明應在孔子去世二十八年後仍健在,才有可能完成《左傳》這一著作。孔子去世時享年七十三歲,左丘明要活得比孔子還要長壽,從中國古代人的壽命來看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因而較可靠的一種說法,《左傳》的作者應是戰國初年一位充分掌握春秋時期各國史料的學者。
《左傳》和《春秋》在西晉之前還是兩本各自獨立的書。至西晉杜預註解該書時,為了後人閱讀研究的方便,便把《左傳》分年附於《春秋》正文之後,二書才合而為一,定名為《春秋左氏傳》。《春秋》共有三傳,《左傳》、《公羊傳》、《榖梁傳》,但後兩傳傳至兩漢初年才形成書面文字,存在大量的訛誤。另外,從給《春秋》補充大量的史料更具史料價值這一點來看,《左傳》的價值遠遠在《公羊傳》、《榖梁傳》之上。
《左傳》在文學上的最大特色是長於敘事,尤其在敘述春秋時期各種錯綜複雜的戰爭場面時表現得更為充分。
需掌握的常用詞語:寤生、亟、及、都城、堪、辟、厭、圖、猶、既而、鄙、貳、事、厚、完、聚、具、諸、寘、闕、其、施、匱、錫。
二、翻譯課文
三、需掌握的特殊句式:
(一)驚姜氏。(使動用法)
(二)姜氏何厭之有?(賓語前置)
(三)無生民心。(使動用法)
(四)夫人將啟之。(為動用法)
(五)其是之謂乎?(賓語前置)
四、需注意句子成分的省略:
(一)(姜氏)請京,(莊公)使(共叔段)居之,(世人)謂之京城大叔。
(二)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都不過)五(國)之一,小(都不過)九(國)之一。
(三)(君)欲與大叔,臣請(君讓我)事之;(君)若弗與(大叔),則請(君)除之。
(四)大叔完(城)聚(眾),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本文主題:本文通過鄭莊公一家庭矛盾的產生、發展、激化、解決,鄭伯克段於鄢這一歷史故事,著力宣傳儒家的孝悌倫理觀念,告訴人們如果人人遵循儒家的孝悌倫理觀念,那么這一場家庭悲劇就不會發生,統治秩序就得以維護。
五、賓語前置:0.5學時
幾種常見的賓語前置句式:
(一)疑問代詞做賓語
(二)否定句代詞做賓語
(三)用“是”、“之”復指前置賓語
六、使動用法:0.5學時
(一)動詞的使動用法
(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三)名詞的使動用法
第三單元:
課時安排:24學時
授課方式、方法及要求:以教師講授為主,主要講解課文中的實詞、虛詞及其句法。使學生能夠準確掌握課文中的實詞、虛詞及其句法,能夠準確翻譯全文。
選講課文:《諫逐客疏》、《報任安書》、《藝文志•諸子略》、《神滅論》、《留候論》、
李斯《諫逐客書》:3學時
重點:文選翻譯。
難點:《諫逐客書》第二段翻譯
教學內容:
一、背景及作者介紹:李斯(?~公元前208),楚上蔡(今河南)人。秦代政治家、文學家。初為小郡吏,“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秦莊襄王三年入秦,先為呂不韋舍人,後因向秦王獻收買離間策,蠶食六國,受到賞識,拜長史,又拜客卿。秦王政十年,欲驅逐一切客卿,李斯為此上《諫逐客書》說服了秦王,李斯得到信用,並官至丞相。秦統一中國後,李斯的廢分封,立郡縣,焚《詩》、《書》,禁私學及統一文字等主張,均被始皇採納。秦始皇死後,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二世二年,李斯遭趙高誣陷,被腰暫於鹹陽市中。李斯除散文而外,還有一些隨秦王巡遊各地時所寫的韻文,這些文章大都鐫刻在石碑上。
二、翻譯課文
三、需掌握的常用詞語:以、親服、治強、舉、拔、包、制、膏腴、縱、事、施、致、垂、服、雅化、佳野、搏髀、鄭衛、韶虞、武象。
四、需掌握的特殊句式:
(一)來丕豹、公孫支於晉(使動用法)
(二)百姓樂用(被動用法)
(三)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動用法)五、文章分析:
六、文學常識:“上書”,是臣下向帝王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諫逐客書》就是李斯為逐客一事寫給秦王的“勸諫書”(選自《史記?李斯列傳》)。事情發生在秦始皇十年,韓人鄭國來秦修渠灌田,實則欲以此敝秦,使秦不得攻韓。事覺,秦宗室建議“請一切逐客”,李斯也在內。故上書諫始皇。始皇乃除逐客令,恢復李斯官職,用李斯計謀。該文是李斯的代表作,一篇典型的議論性文章。行文“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運用類比推理,於對照、映襯之中,正反並論,利害對舉,順勢而進,以一篇短文改變以秦王的國策,足見其議論高超,匠心獨運了。
司馬遷《報任安書》:9學時
重點:文選翻譯;被動句的幾種表達方式
難點:《報任安書》第二、三段翻譯
教學內容:
一、背景介紹:本文選自《昭明文選》卷41,該文同時亦見於《漢書•司馬遷傳》,文字略有不同。本文是司馬遷給其好友任安(字少卿)的回信,所以亦稱《報任少卿書》。先前,任安曾寫信給時任中書令的司馬遷,要他為國"推賢進士"。司馬遷因為李陵辯解,慘遭官刑,抑鬱寡歡,遲遲沒有覆信。後因任安由於巫蠱事件受到牽連,被判腰斬,司馬遷恐好友死後抱怨於他,才予覆信。司馬遷在信中傾吐了胸中的痛苦和冤屈之情,披露了自己忍辱偷生的主要原因,用歷史上命運坎坷而才能卓越的非常之人來激勵自己,表達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非凡決心。
二、翻譯課文
三、需掌握的常用詞語:罷駑、顧、尤、迫、比、惟、搴、苟合、趣舍、徇、怡、暴、沮、引決、陵遲、縲紲、倜儻、稽、戮、彌、剌謬。
四、需掌握的難句:
(一)仆竊不自料其卑賤,見主上慘愴怛悼,誠欲效其款款之愚,以為李陵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能得人死力,雖古之名將,不能過也。
(二)仆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所畜,流俗之所輕也。
(三)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彩不表於後世也。
(四)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
(五)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
五、本文主題:本文作者訴說了因為李陵說情而遭受宮刑的冤屈,曲折地傾訴了自己忍辱負重、苟且偷生的苦衷,表達了為完成父親遺囑萬死不悔的決心。
六、古代漢語被動句:1學時
(一)主語和謂語的關係是被動關係,即句子的主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不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施事者,而是受事者。
(二)意念上的被動:以主動的形式表示被動的內容。
(三)古代漢語幾種常見的被動表示法:
1、“於”字句
2、“見”字句,“見……於……”式
3、“為”字句,“為……所……”式
4、“被”字句,
《藝文志諸子略》:6學時
重點:文選翻譯;六書
難點:《藝文智諸子略》第二、三段翻譯
教學內容:
一、翻譯全文
二、需掌握的詞:乖析、浸衰、秉要執本、克攘、《易》之嗛嗛、放者、飭、譥、鉤鈲析亂、詐諼、漫羨、盪者、芻蕘狂夫。(一)傷恩薄厚。(使動用法)(二)亦奚以為?(賓語前置)(三)誖上下之序。(使動用法)《知實》、《神滅論》作為自學內容和課堂討論內容
四、漢字的形體構造1學時
傳統的“六書”說:
形聲、象形、指示、會意、轉注、假借
蘇軾《留候論》:3學時
重點:文選翻譯。
難點:課文第一段翻譯
教學內容:
一、背景介紹: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傳誦甚廣。擅長行書、楷書,取法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能畫竹,學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認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高度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造詣。詩文有《東坡七集》等。存世書跡有《答謝民師論文帖》、《祭黃幾道文》、《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等。畫跡有《枯木怪石圖》、《竹石圖》等。
二、翻譯全文
三、本課應掌握的重點句子: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四、課堂練習:1學時(主要內容為原典句讀翻譯)
第四單元:
課時安排:9學時
授課方式及方法及要求:以教師講授為主,主要講解課文中的實詞、虛詞及其句法。使學生能夠準確掌握課文中的實詞、虛詞及其句法,能夠準確翻譯全文。
選講課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小國寡民》、《謀攻》、《秋水》、《勸學》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小國寡民》:2學時
重點:文選翻譯;形容詞意動用法
難點:意動用法與使動用法的區別
教學內容:
一、背景介紹:據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號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司馬貞《史記索隱》云:“苦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司馬貞《史記索隱》云:“苦縣本屬陳,春秋時楚滅陳,而苦又屬楚,故云楚苦縣。”酈道元《水經注》稱:“邊韶老子碑雲老子楚相人也,相虛荒,今屬苦,城猶存,在賴游鄉之東,渦水處其陽”,(元初渦河由太清宮南邊改道走太清宮北邊)。翻閱歷代國史,各種詞書,名人論著以及《河南省志》、《歸德府志》、《鹿邑縣誌》、《江南通志》、《安徽省通志》、《毫州志》都明確記載,老子生地在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史學界、哲學界、宗教界及研老專家,或著書立說,或撰寫老證論文,認為老子生於鹿邑太清宮鎮證據鑿鑿。據《毫州志》記載:“太清宮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屬鹿邑,老子所生地”。《江南通志》(清順治時期,今安徽與江蘇合稱江南省)卷二百,有一項“辨訛”,專門考證舊志中的訛錯其中有對李耳的考證。結論是:“李耳,歸德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之毫州,鄰六縣,惟譙、城父二縣今江南境,余俱屬河南。舊志載李耳鳳陽人物中,誤矣”。在重修《安徽省通志》卷二百六十,卻有這樣兩段記載:“太清宮在毫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妊之地,基地猶存,舊名紫極宮,唐天寶二年改”。再一段是:“陳摶為毫州真源人,今河南歸德府鹿邑縣地,舊志收入穎州,與老子誤同,茲並削之”。寫得明明白白,自動糾正了過去的錯誤記載。一九九一年,新華社合肥五月十日電,報導安徽毫州決定舉行世界老子學術研討會的訊息稱:“生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又稱聃,是與孔子同時代並齊名的一位古代思想家,也是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家鄉在與毫州毗鄰的今河南省鹿邑縣”。實事求是,是我們傳統的學風,應該發揚光大。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經》,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大寶藏—也是中國哲學本體論的第一部名著。其內容涉及哲學、文學、兵學、美學、醫學、社會學、倫理學、天文學、養生學,被譽為百科全書。他的清靜無為的學說,一物兩項的轉變率的辯證理論,深邃的天人之際的哲理,兩千五非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國人民的思想和行為。作為文化基因,滲透到人們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之中。影響著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生死觀等各種文化觀念。《道德經》不但影響了漢代以來兩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視,已成為世界哲學寶典之一。從古至今注釋者三千餘家,出版發行量居世界第二。當今,興起了全球的“老子”熱,老學研究空前高漲。最近幾年各地連續召開國際性的老子學術研討會議。一九九三年德國舉辦老子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一九九四年鹿邑舉辦老子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一九九五年中國社科院在西安舉辦道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議。這樣頻繁的國際性研老活動,歷史上是沒有的,它樗著老學研究推向了新的階段,達到了新的水平。
二、翻譯課文
三、背誦全文:
四、重點句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形容詞用作意動)
謀攻:2學時
重點:文選翻譯。
難點:《諫逐客書》第二段翻譯
教學內容:
一、背景介紹
二、翻譯課文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並解釋其用法。
(一)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形容詞作動詞,使……整個降服。
(二)毀人之國而非之也。久:形容詞作動詞,長久作戰。
(三)必以全爭於天下,全:形容詞作名詞,全勝的策略。
(四)十則圍之。十:數詞作動詞,有十倍。
(五)識眾寡之用者勝。眾:形容詞作名詞,眾多的士兵。寡:形容詞作名詞,極少的士兵。用:動詞作名詞,運用方法。
(六)以虞待不虞者勝。虞:動詞作名詞,準備。
(七)將能而君不御者勝。能:名詞作動詞,有才能。
四、解釋下列各句畫線的虛詞。
(一)凡用兵之法的(助詞)
(二)不戰而屈人之兵卻(連詞)
(三)敵則能戰之就(連詞)
(四)以虞待不虞者勝用(介詞)
(五)三軍既惑且疑又(連詞)
(六)必以全爭於天下在(介詞)
《秋水》:2學時
重點:文選翻譯;形容詞意動用法
難點:課文第二段翻譯
教學內容:
一、背景介紹:本文選自《莊子》。《秋水》是《莊子》外篇中的一章。莊子(約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散文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莊子繼承了老子的思想,後世並稱“老莊”。《莊子》一書表現了對現實世界的極端不滿,顯示出強烈的追求精神絕對自由、擺脫生活牽累的傾向。文章的基本特點:汪洋恣肆,想像奇幻,特別善於用神話和寓言故事來表達哲理,有濃厚的浪漫色彩。本文在藝術上十分成功,是《莊子》中的代表作。為表達不受羈絆的自由,莊子以他特有的筆法,描繪了一個萬物並存、各有所待的世界,恢弘闊大的自然氣象,本身就有一種開拓胸襟的魅力。其次,豐富的神話,動人的寓言,大大小小的事物,以及出人意料的時空變幻,使文章有一種天馬行空、河漢無極的詭譎風格。語言技巧也十分高妙,文采豐富,揮灑自如,層出不窮的比喻,將抽象的哲理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極富感染力,是古代散文中罕見的傑作。
二、翻譯課文
三、需掌握的特殊句子:
(一)為莫己若者(賓語前置)
(二)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形容詞意動用法)(三)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被動句)
勸學:2學時
重點:文選翻譯;漢字的通假;判斷句
難點:課文最後一段翻譯;無標誌判斷句的識別
教學內容:
一、作者介紹:荀子的生平簡歷: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字卿,趙國人,戰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後期的儒學大師。
二、重點詞語:跂、白沙在涅、其漸之滫、跬步、柔自取束。三、重點句子:A、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B、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C、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四、翻譯課文
五、意動用法0.2學時
(一)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二)名詞的意動用法
六、漢字的通假:0.3學時
(一)通假是指在古漢語的書面語裡,把已有的字作為音節符號,記錄與之音同音近的詞的方法。
(二)漢字通假的兩種情況:
1、本無其字的假借
2、本有其字的假借
(三)漢字通假的條件:
1、必須是音同或音近。
2、音同或音近是以上古音為標準的。
七、詞的古義和今義0.3學時
(一)單音詞和複音詞:
(二)單純詞和合成詞:
(三)古今詞義的異同:
在漢語發展的歷史上,絕大部分詞語的古今意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古今詞義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的詞語只占了一小部分。這部分詞語是漢語辭彙中的核心辭彙,如天、山、春、東、牛、手、耳、父、子、田、斧、車、馬等。
有些詞的古今詞義相差極大,如走、脛、犧牲、該等。從古今詞義的發展演變來看大約有三種類型:
詞義擴大:古義包括的範圍狹窄,今義的範圍相對寬泛。如江、河、病。
詞義縮小:古義包括的範圍寬泛,今義的範圍相對狹窄。如臭、蟲、金、丈人。
詞義轉移:古義和今義的範圍互不包容,但兩者之間又存在某種聯繫。如年、驕、爪牙。
(四)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詞的本義是指一個詞在最初產生時所具有的意義,引申義是從本義引申發展而來的,在引申義基礎上還可以再引申發展出許多新的引申義。詞義的引申方式可歸納為三種類型:
鏈條式引申:(兵)兵器→士兵→軍隊→戰爭
輻射式引申:節操節制減省木節
綜合式引申:按一定標準衡量{
(繩)繩索→木工用的墨線→正、直{讚譽
標準、規矩、法度
八、古代漢語判斷句:0.2學時
(一)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特點,主語與謂語之間一般不用判斷詞。
(二)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常見格式:
1、“……者,……也”
2、“……,……也”
3、“……者,……”
4、“……,……”
(三)判斷句謂語之前加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四)指示代詞“是”用作判斷句主語,不要誤以為判斷詞。
第五單元:
課時安排:12學時
授課方式及方法及要求:以教師講授為主,主要講解課文中的實詞、虛詞及其句法。使學生能夠準確掌握課文中的實詞、虛詞及其句法,能夠準確翻譯全文。
選講課文:《刺世疾邪賦》、《別賦》、《長恨歌》
刺世疾邪賦:3學時
重點:文選翻譯。
難點:課文第二段翻譯及其詞語掌握
教學內容:
一、作者及背景介紹:趙壹,字元叔,東漢漢陽郡西縣人(今禮縣大堡子山東),生卒年不詳。一生事跡主要見於漢靈帝年間(168年一189年),是我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辭賦家、詩人和最早的書法評論家。《刺世疾邪賦》是一篇諷刺不合理的世事,憎恨社會上邪惡勢力的作品。賦中尖銳地揭露了當時社會上的種種黑暗現實:統治者昏庸腐朽,社會黑暗,弊端叢生;權門豪族違法亂紀,奸佞得勢,賢良受欺。作者代表地主階級中“寒族”“單門”的要求,對“世族”“豪強”的專橫肆虐表示了極大地憤恨,並明確表示“寧饑寒於堯舜之荒歲兮,不飽暖於當今之豐年。乘理雖死而非亡,違義雖生而非存!”表達了作者決不願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以謀取個人榮華富貴的可貴精神。
二、課文翻譯
三、需要重點掌握的詞語:瘼、狺、橈、俟、佞謅、嫗踽、偃蹇、捷懾、肆、榮納、閃榆、屈橈、靡草、抗髒、被褐。寧計生民之命?(反問省略句)安危亡於旦夕(意動用法)奚異涉海之失柁(倒裝句)別賦:5學時
重點:文選翻譯。
難點:迴文詩的寫作
教學內容:
一、作者介紹:江淹(444~505),南朝文學家。字文通。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東)。祖父和父親都在南朝宋任縣令。江淹6歲能詩。13歲喪父。家境貧寒,曾採薪養母。20歲左右教宋始安王劉子真讀“五經”,並一度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泰始二年(466),江淹轉入建平王劉景素幕,劉景素對他很重視,待以布衣之禮,但由於江淹“少年嘗倜儻不俗,或為世士所嫉”(《自序傳》),因廣陵令郭彥文一案,被誣受賄入獄。在獄中,他給劉景素上書陳情獲釋。此後,他曾舉南徐州秀才,對策上第,轉巴陵王國左常侍。不久,又回到劉景素幕下,任主簿、參軍等職。泰豫元年(472),宋明帝死後,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曾多次諫勸,劉景素不納,江淹於元徽二年(474)被貶為建安吳興縣(今福建浦城)令。這一時期他在仕途上很不得志,而在文學創作方面卻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宋順帝升明元年(477),齊高帝蕭道成執政,把江淹自吳興召回,並任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他為蕭道成出謀劃策並起草文書,大受重用。蕭道成代宋自立,他被任為驃騎豫章王記室帶東武令,遷中書侍郎,齊武帝永明間,任廬陵內史、尚書左丞、國子博士諸職。少帝蕭昭業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明帝蕭鸞時,又任宣城太守、秘書監諸職。梁武帝蕭衍代齊後,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伯。江淹集據《自序傳》稱凡10卷,《隋書•經籍志》著錄為9卷。另有《後集》10卷。今存《江文通集》已非《隋志》原本。清代編《四庫全書》時,採用的是乾隆間考城梁賓據明代汪士賢、張溥刊本和睢州湯斌家鈔本參互校訂而成,凡4卷。《四部叢刊》影印烏程蔣氏密韻樓藏明翻宋本,凡10卷。另外還有清乾隆間江□刊本《醴陵集》。注本有明代胡之驥《江文通集匯注》,中華書局1984年排印本。
二、課文翻譯
三、文章分析:
長恨歌:3學時
重點:文選翻譯;格律詩寫作
難點:格律詩的拗救
教學內容:
一、作者及背景介紹: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今陝西渭南人。倡導新樂府,作品有諷諭詩、閒適詩、感傷詩等,風格平易自然、淺切流暢。作品多收錄於《白氏長慶集》。白居易出身於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親都是朝廷官員。他自幼聰明,五六歲便學寫詩,九歲便能夠辨別聲韻,讀書也特別刻苦。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唐”時期,曾經集中、統一而強大的唐帝國,已逐步滑坡。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帶發生了戰事,他小小年紀就離家避難,南北奔走,備嘗艱辛。所以他15歲時便寫下了記錄當時真情的一首絕句:“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里余。今日因君訪兄弟,數行鄉淚一封書。”還寫過一首寄兄弟與妹妹的七律:“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這些詩寫出了白居易當時的生活狀況和心理感受,也反映出當時社會動盪不安、人民流離失所的狀況。貞元十六年(800),29歲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進士第,結識元稹,遂成莫逆之交,他們被後人並稱為“元白”。32歲步入仕途,被授校書郎。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因得罪當時的宰相李吉甫,白居易不幸陷入政治鬥爭的漩渦。在此後幾十年的牛李黨爭中,白居易始終為李德裕所排擠,由此決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順利。他任拾遺期間,克盡職守,屢陳時政,難免使得皇上或權臣不滿。後來曾被貶為江州司馬。為避嫌消災,也為消解煩惱,白居易以妓樂詩酒放情自娛,並且開始信佛,尋找精神倚托。雖則消極、蓄妓、耽酒、信佛,但他仍政績斐然,最為人稱道的是,他任杭州刺史時曾修築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們為了懷念他,把這個湖堤命名為“白堤”。從白居易一生仕途看,雖多為官,但總不順利,老是處於一種憂憤不安的狀態中。但作為一個詩人,他的成就卻極大。後人將他與李白、杜甫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這首詩創作於元和元年(806),當時詩人正在盩厔縣(今陝西周至)任縣尉。陳鴻在《長恨歌傳》中交代過白居易寫這首詩的背景:這年冬天,白居易與陳鴻、王質夫同遊仙游寺,說起了當地流傳已久的唐玄宗與楊貴妃悲歡離合的故事,大家都為之唏噓不已,王質夫舉著一杯酒來到白居易面前,說:“這種曠世之事,如果沒有文筆出眾的人來記錄、潤色,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磨滅,從世上消失。你深諳作詩之道,情感豐富,你試著為這個故事寫一首詩,如何?”白居易於是寫下了《長恨歌》,他的意圖不僅在於對史事有感而發,而且還想以此懲戒那些禍亂朝政的人,讓將來的統治者引以為戒。
二、課文講解
三、重點句子:
(一)、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三)、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歸。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四)、排雲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五)、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瓶邐迤開。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乾,梨花一枝春帶雨。
(六)、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四、寫作特點:
善於敘事,同時又善於抒情。
五、名詞等活用為動詞0.5學時
(一)名詞和名詞性詞組活用為動詞
(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三)數量詞活用為動詞
六、名詞用作狀語
(一)普通名詞用作狀語
1、表示行為的狀態
2、表示行為的處所
3、表示行為的憑依
4、表示行為的身份或態度
(二)方位名詞用作狀語
1、表示行為的處所
2、表示行為的方向
(三)時間名詞用作狀語
七、駢體文的構成0.5學時
駢偶;四六;平仄;用典。
(一)駢偶的要求
1、句法結構的相互對稱;2、詞類相互對稱;3、事類相互對稱。
(二)四六句的各種句式
1、四四句;2、六六句;3、四四四四句;4、四六四六句;5、六四六四句。
(三)平仄
1、單句對:四字對;六字對。2、雙句對:四種句式。
八、古代漢語的修辭方式0.3學時
並提、互文、倒置、委婉。
(一)常見的修辭方式
引用、譬喻、誇飾、省略。
(二)古代漢語中特有的修辭方式
代稱、並提、互文、倒置、委婉。
九、對仗0.2學時
聲韻啟蒙舉例
十、詩律、詞律:0.5學時
教學要點:
格律詩的平仄、拗救、用韻及特殊的對仗方法;詞的基本概念,特殊的對仗方法。
教學內容:
(一)格律詩(近體詩)及其形成的條件。
(二)格律詩的要求
1、字句有定;2、平仄協調:平仄規定及四種基本格式,入聲分辨,中古四聲與現代四聲的關係。3、用韻嚴格:平水韻,出韻,換韻,鄰韻。4、講究對仗:流水對、借對。
(三)格律詩的拗救
本句自救;孤平拗救;聯中拗救;一字兩救。
(四)格律詩的句法
活用,錯位,省略,緊縮。
(五)有關詞的基本知識
詞調、詞牌、詞譜,詞的用韻,詞的平仄,詞的對仗。
學時分配表
文選文字、語法學時
氓漢字形體變異、虛詞6
鄭伯克段於鄢賓語前置、使動用法3
諫逐客書文學常識3
報任安書被動句10
藝文志諸子略文學常識/科舉
漢字形體構造7
留侯論課堂練習4
道德經選講形容詞意動用法2
秋水形容詞意動用法2
勸學形容詞使動用法2
謀攻詞的古義2
意動用法漢字的通假、詞的古義和今義、判斷句1
刺世疾邪賦賦體3
別賦詞類活用、駢文6
長恨歌詩詞的寫作3
總計54學時
形式邏輯
課程編號:1039030016
課程名稱:形式邏輯
學時學分:54學時 3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專業本科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課堂講授54學時;討論不設獨立學時,堂中短暫討論;無實習學時;無論文學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邏輯的學科體系,掌握相關理論,使學生得到其水平不亞於任何一所大學的邏輯學教育。
學時分配:課堂講授54學時,詳見學時分配表.
作業與考核方式:期中為開卷;期末為閉卷考試
課程教材:《普通邏輯原理》,李小克,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參考書:《形式邏輯》,吳家國,人大哲學系邏輯教研室合編,1981年版。
《普通邏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一章 緒論
教學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對邏輯學有一個初步的整體的把握。
課時安排:1課時
重點:邏輯學的工具性,邏輯學研究的形式化的特點,邏輯與語言及思維在某種意義上的一致性。
難點:形式與內容的界定。
教學內容:通過本課的學習,向學生展示本課程各個章節所要講解的基本內容。
第二章 概念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有較高的提升。
課時安排:5課時
重點:概念的定義和劃分
難點:通概念間的關係與對象間的關係的不一致性。
教學內容:
第一節、概念的概述
第二節、概念的種類
第三節、概念外延間的關係
第四節、概念的概括與限制
第五節、定義
第六節、劃分
第三章 判斷(1)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聽課者對簡單判斷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並較熟練地把握一定的技巧。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周延性問題
難點:周延性問題,及對當方陣.
教學內容:
第一節、判斷概述
第二節、性質判斷
第三節、關係判斷
第四章 判斷(2)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聽課者對複合判斷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並較熟練地把握一定的現代邏輯技巧
課時安排:6課時
重點:第二節、選言判,第三節、假言判斷,第四節、、負判斷,第五節、、模態判斷。
難點:假言判斷的條件關係和語義定義的一致性問題。
各種不同類型複合判斷的真值表定義。
教學內容:
第一節、聯言判斷
第三節、選言判
第三節、假言判斷
第四節、負判斷
第五節、模態判斷
第五章 直接推理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聽課者對簡單推理理解,和表達能力,並較熟練地把握一定的技巧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等值變形推理,換質換位推理,及依據對當方陣的推理。
難點:依據對當方陣的推理
教學內容:
第一節、推理概述
第二節、直接推理
第六章 簡單判斷推理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聽課者運用三段論的能力並較熟練地把握一定的技巧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三段論的一般規則和特殊規則
難點:三段論的一般規則和特殊規則的不同邏輯地位。
教學內容:
第一節、直言三段論
第二節、關係推理
第七章 複合判斷推理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加深聽課者對複合判斷的理解,並較熟練地把握一定的處理較為複雜推理的技巧。
課時安排:25課時
重點:二難推理,永真式的四種判定
難點:永真式的四種判定
教學內容:
第一節、聯言推理
第二節、選言推理
第三節、假言推理
第四節、二難推理
第五節、其他複合判斷推理
第六節、有效推理式的判定方法
第八章 歸納推理和歸納方法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聽課者對歸納推理的理解,熟練地把握各種不同類型的歸納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歸納方法
難點:不同類型的歸納方法運用和識別。
教學內容:
第一節、歸納推理概述
第二節、完全歸納推理
第三節、簡單枚舉歸納推理
第四節、科學歸納推理
第五節、機率推理
第六節、探求現象間因果聯繫的方法
第九章 類比與假說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聽課者運用類比推理的能力,並較深刻地意識到任何一種理論的假說本質。。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類比推理與比喻的聯繫和區別
難點:溯因推理的界定,它與其它推理的聯繫和區別。
教學內容:
第一節、類比推理
第二節、假說
第十章 論證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證明與反駁的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證明與反駁的種類,論證的規則;反證法,歸謬法;反駁的不同著手點導致不同的反駁效果。
難點:反證法,歸謬法
教學內容:
第一節、證明概述
第二節、證明
第三節、反駁
第四節、論證的規則
第十一章 普通邏輯的基本規律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識別和處理某些違犯邏輯的現象的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重點:矛盾律,排中律
難點:矛盾律與排中律的聯繫和區別;萊布尼茲的兩個原則的講解。
教學內容: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同一律
第三節、矛盾律
第四節、排中律
第五節、充足理由律
學時分配表
章 節學時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概念5
第三章 判斷(1)3
第四章 判斷(2)6
第五章 直接推理3
第六章 簡單判斷推理3
第七章 複合判斷推理 25
第八章 歸納推理和歸納方法2
第九章 類比與假說2
第十章 論證2
第十一章 普通邏輯的基本規律2
課時合計54
倫理學
課程編號:1039030017
課程名稱:倫理學
學時學分:54學時3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課程目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悉倫理學學科體系的構成,從道德發生論、道德發展論、道德修養論三個方面,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質、發展規律、道德的結構和功能、道德原則和規範、道德評價和選擇、道德教育和修養等倫理學基本理論。探討當代倫理學的體系類型、現階段道德規範體系的建構、三大生活領域的道德等問題。課程任務:本課程教學在於使學生系統了解倫理學的學科體系。從道德發生髮展論、道德規範論、道德修養論等方面展現倫理學理論體系,進而說明倫理學的現代發展脈絡。
學時分配:課堂講授45學時,討論3學,教學實習3學時,機動時間3學時。
作業與考核方式:平時成績主要依據課堂發言的積極性和準確性,占10%;期中考試採取論文報告的形式,視論文選題的重要性,論述過程中的邏輯性和層次性進行評分,占30%;期末考試採取閉卷考試,占60%。
課程教材:《新倫理學教程》魏英敏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選擇教材理由:1、版本較新,資料前沿;2、文字相對通俗,適合本科生閱讀。3、教學大綱方便對教材體例進行調整。
參考書:
1、《倫理學》羅國傑主編,人大出版社1989年版。
2、《倫理學原理》王海明著,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3、《倫理學引論》章海山、張建如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倫理學的意蘊》,陳少峰著,人大出版社2000年版。
第一講 概論
教學要求:對倫理學學科特點有個初步了解;掌握倫理學的基本問題、特徵、研究方法等。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倫理學的特徵
難點:倫理學學科定位問題
教學內容:
一、倫理學的研究對象、任務及其特徵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對象、任務及其特徵,使之與其他學科區別開來。倫理學以道德和道德現象為研究對象,因此規定了學科的內容。
1、倫理、道德釋義
2、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觀點一:道德與利益的關係問題。
觀點二:善與惡的關係問題
3、倫理學的基本特徵
4、倫理學研究的任務
二、倫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講 道德的起源和本質
教學要求:了解倫理學關於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質的理論。
課時安排:6課時
重點: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質
難點:道德的本質
教學內容:
一、道德的起源
關於道德的起源,在倫理學界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可以概括為宗教倫理的觀點和哲學倫理及一般世俗倫理的觀點。或神聖起源論和世俗起源論。
1、道德神啟論
2、啟蒙思想家對道德起源問題的探討
3、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起源論
二、道德的本質
1、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
2、道德是特殊的規範調節方式
三、道德的發展
1、與社會同步發展
2、遵循辨證的否定規律
第三講 道德現象的結構和功能
教學要求:了解道德的結構模式和主要功能。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道德的功能
難點:道德現象的個體性結構要素及其內在關係
教學內容:
一、道德的社會性結構模式
1、道德關係結構
2、道德現象結構
3、道德水準結構
二、道德的個體性結構模式
1、個體道德心理結構
2、個體道德行為結構
3、個體道德境界結構
三、社會道德與個體道德統一
四、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基本社會功能——調節、教育、認識三大功能是主要功能。
1、道德的命令功能
2、德的規範功能
3、道德的教育功能
4、道德的認識功能
5、道德的調節功能
6、道德的激勵功能
第四講 道德與社會生活
教學要求:了解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式之一,道德與社會經濟生活、道德與政治、道德與宗教的關係,組織學生討論。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道德與社會經濟生活的關係
難點:道德與宗教的關係
教學內容:
一、道德與社會經濟生活
1、道德與物質消費
2、科技革命與道德
3、商品經濟發展與道德
二、道德與社會精神生活
1、道德與政治
2、道德與宗教
3、道德與文化
第五講 道德規範
教學要求:了解道德規範的主要形式和特徵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道德規範的他律性和自律性特徵,道德的約束性和導向性。
教學內容:
一、道德規範及其表現形式
1、道德規範的含義
2、道德規範的表現形式
二、道德規範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特徵
1、道德規範的他律性
2、道德規範的自律性
第六講 道德原則
教學要求:了解倫理學原理中幾個道德原則的基本內容,主要是團隊精神、個人主義、功利主義道德原則的內容及其評價。
課時安排:6課時
重點:團隊精神道德原則;個人主義道德原則
難點:功利主義道德原則
教學內容:
一、團隊精神道德原則
1、社會背景和思想背景
2、主要內容
3、評價
二、個人主義道德原則
1、社會背景和思想背景
2、主要內容
3、評價
三、功利主義道德原則
1、社會背景和思想背景
2、主要內容
3、評價
四、利他主義道德原則
1、社會背景和思想背景
2、主要內容
3、評價
第七講 社會主義道德規範體系
教學要求:了解社會主義道德規範體系的構成內容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社會主義道德規範體系的構成
難點:社會主義道德規範體系
教學內容: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道德關係
1、人與人的關係
2、人與自然的關係
三、社會主義道德對人類道德遺產的揚棄
1、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道德
2、儒家倫理思想的繼承
四、社會主義道德規範體系的結構、層次 P262
1、兩級結構
2、四個層次
五、社會主義基本道德原則
1、愛社會主義原則
2、團隊精神原則
3、人道主義原則
4、公正原則
1)平等原則;2)對等原則;3)補差原則:即傾斜原則
5、誠實守信原則
6、“五愛”規範
第八講 社會三大生活領域的道德
教學要求:了解社會三大生活領域的道德,主要是職業道德的相關問題、家庭關係的社會本質、社會公德的意義等。
課時安排:6課時
重點:婚姻家庭的社會本質;職業道德問題
教學內容:
人們的社會生活分為三大領域,即公共社會、職業生活和家庭生活。三大生活領域各有其相應的道德要求。產生了愛情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
一、愛情婚姻家庭道德
1、愛情的本質與特徵
2、愛情道德
3、婚姻家庭道德的歷史演變
群婚制;對偶婚制;一夫一妻制
4、婚姻家庭及其社會本質
5、離婚道德
6、“性解放”和“性道德”
二、職業道德
1、職業道德界說
2、職業道德的特徵
3、職業道德的原則
4、職業道德對個人的影響
5、職業道德的社會作用
6、中國傳統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徵
7、職業道德建設
8、就業觀念之轉換
三、社會公德
1、社會公德的涵義
2、社會公德的基本特徵
3、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4、社會公德的意義
第九講 道德評價與選擇
教學要求:了解道德評價、道德選擇的基本理論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道德評價的內在依據
難點:道德選擇的前提
教學內容:
一、評價的形式與作用
1、評價的形式
2、評價的作用
二、道德評價的標準和根據
三、評價的根據——一個行為善惡的內在根據
四、道德選擇——必然與自由
1、選擇與道德選擇
2、道德選擇的前提——自由
3、道德選擇的結果——責任
4、道德選擇的尺度
5、道德選擇的過程
第十講 道德教育與道德修養
教學要求:了解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的基本理論
課時安排:3課時
重點:道德教育的特徵
難點:道德修養的內在矛盾
教學內容:
一、道德教育及其意義
1、道德教育
2、道德教育的意義
二、道德教育的過程、途徑及其特徵
1、道德教育的過程
2、道德教育的途徑
3、道德教育的特徵
三、道德修養的實質和特徵
1、道德修養
2、道德修養的實質
2、道德修養的基本特徵
四、道德修養的方法
五、道德境界與道德人格
第十一講 理學的發展
教學要求:了解20世紀西方倫理學發展的主要成就,尤其是元倫理學的主要思想內容及其評價。
課時安排:6課時
重點:價值論直覺主義;義務論直覺主義
難點:元倫理學的特徵
教學內容:
一、直覺主義倫理學
1、價值論直覺主義
2、義務論直覺主義
3、直覺主義倫理學評價
二、新實證主義倫理學
1、情感主義倫理學
2、語言分析倫理學
3、評價
三、元倫理學的特徵
四、元倫理學的地位、作用
思考題:
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倫理學的研究任務。
倫理學的基本特徵。
道德是神啟的嗎?
道德的本質是什麼?
道德的社會性結構。
道德的個體性結構。
道德有什麼主要功能。
道德與物質消費水平有必然的聯繫嗎?
科技革命有利於道德進步嗎?
道德與政治有什麼關係。
道德與宗教有什麼關係。
道德規範有哪些主要表現形式?
道德規範的他律性與自律性特徵。
社會主義的基本道德原則。
如何理解公正原則?
你認同誠信原則嗎?
談談你對愛情道德的理解。
職業道德的特徵。
職業道德的社會作用。
職業道德建設之我見。
社會公德的意義如何?
道德評價的形式和作用。
道德評價的標準問題。
道德評價的根據。
道德教育的特徵。
道德修養的實質和特徵。
怎樣理解道德境界?
直覺主義倫理學的主要內容、評價。
情感主義倫理學的主要內容、評價。
元倫理學的特徵是什麼?
為什麼說元倫理學最終會向規範倫理學復歸?
學時分配表
章 節學時
第一講 概論3
第二講 道德的起源和本質6
第三講 道德現象的結構和功能3
第四講 道德與社會生活(討論)3
第五講 道德規範3
第六講 道德原則6
第七講 社會主義道德規範體系3
期中考試 如果期中考試不占課時,可以安排一次教學參觀3
第八講 社會三大生活領域的道德(含討論內容)6
第九講 道德評價與道德選擇3
第十講 道德教育與道德修養3
第十一講 倫理學的發展6
教學參觀3
期末複習3
課時合計54
課堂講授45學時,討論3學時,教學實習3學時,機動時間3學時。討論內容初步設計為:道德與社會生活的關係;道德原則的相關問題;社會三大生活領域的道德等。
美學
課程編號:1039030018
課程名稱:美學
學時學分:54學時 3學分
開課對象:宗教學本科專業學生
課程類型:專業必修課
課程目的與任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美學的學科體系,掌握美學的相關理論,認識美學學科的研究對象和規律,揭示審美文化與其他文化形式的關係。
學時分配:課堂講授30學時;討論12學時;實習6學時;論文6學時;
作業與考核方式:兩個學期都是,期中為開卷;期末為閉卷考試
課程教材:《當代中國美學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趙士林,1988年3月版。本書對中國當代美學的主要流派(包括主觀論、客觀論、主客統一論、客觀社會論等)以及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高爾太、蔡儀、朱光潛、李澤厚等)都做了比較詳盡的介紹和闡釋,並作以全面、系統的梳理、比較和評價,是了解和把握中國當代美學研究概況的必讀之作。
參考書:
《美學四講》,李澤厚,天津社會學院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美的歷程》,李澤厚,天津社會學院出版社,2001年3月版。
第一編 緒論:美學的學科性質與研究對象
教學要求:通過本編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美學的誕生、美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美學作為交叉學科的特點、美學的基本內容和分類、美學研究的文化與社會兩個方面的積極影響。
課時安排:6課時
重點:美學的基本理論構架和研究內容
難點:美學研究的對象究竟是什麼?
教學內容:
1對美學研究對象的幾種看法
2美學與哲學、心理學、藝術學的關係
3美學研究的文化意義與社會意義
第二編 美的哲學
教學要求:通過本編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對美的本質的各種討論和一般理解,了解主觀論、客觀論、主客統一論、客觀社會論的主要內容和在當代中國的代表人物。
課時安排:9課時
重點:美的本質問題
難點:有關美本質的哲學定義
教學內容:
1美的起源
2美本質的語義學分析
3美本質的哲學闡釋
第三編 審美心理學
教學要求:通過本編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審美心理學的主要流派和主張,主要包括審美距離說、移情說、直覺說、遊戲說、層級說以及現代格式塔心理美學。使學生對美感是如何形成的這一問題具備相當的了解。
課時安排:9課時
重點:審美心理(美感)的本質
難點:審美心理的特徵
教學內容:
1介紹西方幾種主要的審美心理學理論
2介紹中國美學史上的審美心理學典範分析
3 闡釋審美心理的構成元素
第四編 藝術社會學
教學要求:通過本編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關於藝術的本質的討論,學會從美學角度進行藝術鑑賞和批判的基本素養,了解藝術的風格、意境等知識,並了解藝術與社會的物質、意識形態的關係。
課時安排:6課時
重點:藝術審美本質分析
難點:藝術的審美風格問題
教學內容:
1藝術典型
2藝術意境
3藝術分類
學時分配表
章 節學時
第一講 (緒論)美學的學科性質3
第二講 (緒論)美學的研究對象3
第三講 討論:美學到底研究什麼以及美學研究的意義3
第四講 (美的哲學)美的定義3
第五講 (美的哲學)歷史考察3
第六講 (美的哲學)流派介紹3
第七講 討論:什麼是美及對美的哲學各個流派的評價3
第八講 (審美心理學)美學的近代轉向3
第九講 (審美心理學)基本問題3
第十講 (審美心理學)重要流派3
第十一講 討論:結合自身體驗討論美感是怎樣產生的3
第十二講 (藝術社會學)歷史回顧3
第十三講 (藝術社會學)現代考察3
第十四講 討論:藝術與個人精神生活,藝術與社會3
第十五講 實踐:藝術鑑賞與觀摩(具體內容因時因地制宜)3
第十六講 實踐:藝術鑑賞與觀摩(具體內容因時因地制宜)3
第十七講 論文寫作3
第十八講 論文寫作3
總計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