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姓

吉姓

吉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名列第190位。來源之一:來自姬姓,以祖字為氏。名人有吉鴻昌、吉星文、吉章簡、吉新鵬。

基本信息

簡介

吉姓,是中國的一個姓氏。收錄在《百家姓》中。在《百家姓》排第190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201位。

吉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遠古黃帝裔孫吉光,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吉光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吉氏,世代相傳至今,亦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姬姓吉氏族人大多尊奉吉光為得姓始祖,後與姞姓吉氏合譜。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姞姓,出自遠古黃帝給裔孫伯儵的賜姓姞,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姞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殷商末期莘國,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兮姓,出自西周時期周宣王屬下賢臣兮甲,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姞姓吉氏族人大多尊奉尹吉甫(兮甲)、吉瑄(兮伯奇)為得姓始祖,後與姬姓吉氏合譜。

第五個淵源

源於靺鞨族,出自南北朝時期的勿吉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第六個淵源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溫迪罕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第七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第八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第九個淵源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第十個淵源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得姓始祖

伯儵:據古籍文獻記載上也可以看出燕國地位的微末。燕國國君的世系自召公奭至燕惠侯,中間九世無名無溢,自燕惠侯以下有溢無名。燕國史事見於記載已遲至春秋之後一百餘年,而且第一件大事記載的就是齊伐山戎路經燕國,第二件大事是國君款逃奔齊國,都是藉助齊國史官的記載記下的。當時在今河南汲縣還有一個姞姓的燕國,史稱南燕,始封國君為伯儵,並賜姓姞。據《左傳》稱南燕國為燕,稱燕國為北燕,倒是南燕國的史事較北燕早得多地頻頻見於記載。後伯儵的子孫省去女旁,稱吉氏,世代相傳姓吉。故吉氏後人尊伯儵為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吉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當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二百零一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二百六十四位,人口約六十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37%左右,多以馮翊、洛陽、遼東為郡望。

自吉瑄(兮伯奇)開基馮翊之後,其子吉餘、吉餙、吉餐昆仲三人遵循祖德父訓,立足馮翊,繩繩繼繼,艱苦創業。一直到漢、唐時期,馮翊吉氏一族出了很多名人,馮翊因此成為吉氏家族的著名郡望。馮翊,是漢朝時期的一個行政區域名稱,民間俗稱其為“郡”,其實它並不是一個郡的行政建制,而是都城所在地的左右兩倚的軍政衛戍區,分稱左馮翊、右馮翊,其地域在今陝西的華山以北、韓城縣以西、白水縣以東。自古以來馮翊郡的“吉、郭、蓋、雷、黨”五大姓氏中,吉氏一直位居其一。至今,馮翊吉氏已傳一百一十餘世,故吉氏宗祠有堂聯云:“黃帝子孫,汾陽駿業,越五千年,源遠流長傳四海;伯奇後裔,馮翊根基,衍百餘世,葉茂花繁耀九州。”

在唐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馮翊堂第六十一代吉逵得子取名吉中孚。吉中孚是楚州及鄱陽吉氏的始遷祖。他早年居馮翊,後居楚州(今江蘇淮安),晚年居鄱陽(今江西波陽),妻張氏、姚氏。在唐大曆年間(公元766~779年),吉中孚盧綸、韓翊、耿湋、錢起、司馬曙、苗發、崔峒、夏侯審、李端十人,同被稱為“大曆十才子”,名震長安,著有詩集一卷。《全唐詩》載其詩一首,載其夫人張氏詩五首。吉中孚是唐大曆十年(公元775年)抜萃科進士,入朝為校書郎;唐建中元年授萬年(今陝西長安)尉,後任司封郎中、知制誥等職;唐興元元年(公元784年)登宏辭科充翰林學士,同年農曆6月擢為諫議大夫;唐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又升任戶部侍郎,判度支事;唐貞元四年(公元788年)任吏部侍郎,同年農曆8月任中書舍人並退任。吉中孚致仕後,歸隱於鄱陽,逝世後經朝庭批准,被奉入祀於江南鄉賢祠。今贛、粵、桂、湘、鄂、川等地多支吉氏族人均屬吉中孚的直系後裔。

殘唐五代至宋末元初、明清交替這幾個大動盪的時代,中原百姓紛紛南遷。吉中孚的後裔子孫也沿著鄱陽水系及贛水,溯流越嶺而遷,由鄱陽而廬陵(今江西吉安)、贛南、粵北、粵西,尋找生存和發展的新天地。他們遷徙的主要路線是:

1、在宋孝宗年間,馮翊堂吉氏第八十二代吉仕成、吉子成從江西吉安府廬陵帶領族人翻越九蓮山到達廣東北部,分別定居於和平縣、長樂縣。當時和平縣屬惠州府,長樂縣屬嘉應州,但兩縣都是東江上游,相距不遠。據長樂吉氏族譜記載:“我族自宋南渡後,輾轉卜居五華。”

2、馮翊堂吉氏第八十二代吉仕興(吉仕成堂兄)在南宋時期的抗金戰爭中屢建軍功,任職將軍。吉仕興之子吉保子、吉伯英,後南遷定居於琴江。至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其後裔子孫再遷永安縣龍窩,將所居地稱為“琴南”。所以龍窩吉氏家族的祠宇有堂聯云:“基開琴邑,祠創龍鄉”;“大曆名高垂萬世,琴台音好播千秋”。

3、在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馮翊堂吉氏第八十七代吉俊從江西吉安府廬陵縣遷居廣東茂名縣隆六里。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吉俊之子吉盛興再遷廣西北流縣扶來,至今已歷十九世、六百餘年。

馮翊堂吉氏第八十七代吉浩(吉俊之弟)帶領親族在明洪武年間從江西吉安府遷居廣東永安縣下石龜坑,居數世再遷下石山竹瀝。清朝乾隆年間,吉浩的後裔吉定周、吉開榮帶領族人分兩路遷徙。吉定周一路遷香山縣(今廣東中山),吉開榮一路遷往廣西。

5、在明嘉靖年間,馮翊堂吉氏第八十九代吉大謨率領子侄,從嘉應州長樂縣遷居江西上猶、南康、崇義等地,其部分後裔在清乾隆年間再遷湖南、湖北、廣西、四川等地。

6、在明崇禎年間,馮翊堂吉氏第九十二代吉義(字彰)從廣東嘉應州長樂縣遷居廣西賓陽縣,定居該縣王靈三拱等地,至今已歷十四世、四百餘年。

7、在明朝末年,馮翊堂吉氏第九十二代吉全、九十三代吉仕明從嘉應州長樂縣遷居永安縣黃塘,參與抗清失敗後,隱居在吉田坑,後再定居下石楓樹下。至清乾隆年間,其後裔子孫再遷居廣西、貴州等地。

8、馮翊堂吉氏第九十四代吉兆盛在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帶領吉在謨、吉在訓、吉在謀、吉在誠四個兒子,從贛南出發遷往四川。當他們行進至湖北地界時,吉兆盛不幸發病逝世。吉在謨、吉在訓、吉在謀、吉在誠兄弟四人就地埋葬了父親,又揮淚繼續向四川進發。

9、清鹹豐年間,吉氏族人吉文元吉志元、吉慶元、吉能勝等人參加了太平天國運動,從廣西一直打到武漢、南京。其中的吉文元以春官副丞相領兵“北伐”,犧牲後被追封為祝王。吉志元被洪秀全任為丞相,封宗王,後在湖北戰死。吉慶元任職將軍,封養王,後掩護殘餘部隊撤至江西隱居。余者跟隨翼王石達開“西征”,失敗後流散、潛居各地,其中一支流落在湖北襄樊,形成地名“吉家營”,至今已傳五代、一百五十餘年、數十戶人家。他們為避免遭受迫害,曾一度改姓為諧音的“季”氏,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恢復吉氏,其中的族人吉正明就任廣西大學教授。

馮翊吉氏族人的遷徙,達多屬於規模化的集體行動。他們扶老攜幼,跋涉千里,無限艱辛,還要受到兵、匪及各種疾病、災害的威脅。至於其他許多零星的、個人的流浪、逃荒行為,則難於倖存下來,縱有孑余,其後裔也多已經忘失根源了。

吉氏族人的遷徙,是歷史上中原人民幾次慘痛大遷徙的一部分。遷至江南贛粵桂的吉氏族人目前多屬客家民系。他們為了逃避戰火等災難,不得已拋棄原有的祖業田園廬舍,往往要遷到荒無人煙不毛之地,才得以立足。他們遷入之後,原住民和早先遷入的住民,甚至連官府,都對他們百般歧視,蔑稱他們為“喀佬”、“堐人”、“人”、“螞蚧佬”。當時官府所編的地方志如《廣東四會縣誌》中,竟也對客家人的稱呼在“客”字邊再加一“犭”,寫成“?”字,視客家人屬獸類。

客家人遷入、定居後,經過千辛萬苦,逐步把不毛之地開墾成了良田沃土,但卻又往往引起原住民和早先遷入的住民,甚至官府的排擠、打擊,田園房舍被奪占,再次被攆去更為荒遠的地方。在清鹹豐年間,廣東、廣西各地就曾發生大規模的迫害、驅趕客家人的狂潮。僅在廣東中、西部,被殺害的客家人就有五十多萬人。遷入廣東香山、茂名,廣西興業、貴縣、桂平等地的吉氏族人,也曾受到該狂潮的摧殘。但他們經歷了無數的劫難,仍然保留著中華民族一脈的蓬勃生機。“殷悠振族,多難興邦”!定居於江南贛粵桂的吉氏族人,多具有客家人的明顯特點:重視祖先傳統,重視文化知識,重視教育兒孫;女人不裹足,與男子同樣持家、創業,“客家女,自古都頂半邊天”;團結互助,同舟共濟,親情濃厚;都有“葛藤坑避難”、“八千子弟走勤王”、“客家女救了皇上,皇上封客家女為七品孺人”之說;舊時客家祖妣的墓葬碑刻,都有“例封七品孺人”的文字;等等。

吉氏客家民系在漫長的遷徙、流離歲月中,在經過贛南、粵北時,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漢民族的許多特點,另一方面也汲收、溶納了當地畲族和其他民族、民系的許多特點。如舊時客家男女的服裝、頭飾、髮式,生產、生活習慣,特別是命名,都汲收有畲族的明顯習俗。吉氏先人吉百一,吉千七、吉千八、吉萬一、吉萬二、吉萬三等等,都屬畲族命名色彩。還有,在龍窩吉氏的前幾代先人中,普遍存在取“法名”的現象,在先人的墓碑中普遍有“法名”及“郎”的稱謂,這是來自畲族的一種命名傳統習慣。有些吉氏先人在遷徙、謀生的過程中,有的入籍於黎族、瑤族,如太平天國的著名將領(副丞相、祝王)吉文元等人,在參加造反前就已入籍於瑤族了。遷往海南、粵西、廣西時,又吸收了廣府民系及黎、瑤、苗、壯等民族的特點,有的人還入籍於少數民族。這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大溶合、大團結、大發展的歷史潮流。

許多吉氏族人的遷徙過程中,沿途得到許多支持、友愛的歷史事實。在明朝末年,吉中孚之裔孫吉義(字彰),在從嘉應州遷往賓陽縣時,就與胡氏族人結成了生死之交,世世代代都以異姓兄弟的高尚情義相親、相助。當時吉氏兄弟居王靈鎮三拱村,胡氏兄弟居古辣鎮豬尾嶺,有喜相賀,有喪互吊,歷四百餘年不變。吉義在三拱村落腳謀生時,還得到當地周氏族人的支持、扶助。周氏又將女兒下嫁給吉義為妻,使周、吉兩氏成為世代姻親友好。當年下嫁吉義的周氏好女,就是當今王靈鄉吉氏五百餘口人的老祖婆。每逢祭祖時節,吉氏族人在追憶吉義公周氏祖婆功德的同時,也感念胡、周、吉三姓的深情厚義源遠流長!

吉氏族人較早遷入廣東的,是紫金龍窩彭坊吉氏一族。其《世序歌》為:“始祖中孚到文公,百生千萬仕興延。應知保子傳友志,深得成禮維端全。仁後良忠其迪接,祖榮世福公瑠賢。玉體善名簫引鳳,流芳嘉應州宇鏇。南燕祥瑞盈江海,馮翊徽聲兆億年。”

吉千七及宋夫人的生存年代,距今已有九百餘年,傳下後裔遍布全國各地及海外。其世系從唐大曆年間開始:吉逵→吉中孚……→吉明照→吉念一郎→吉義真→吉溯→吉斐→吉文→吉百一→吉千七、吉千八。

吉千七生吉萬一、吉萬二、吉萬三,吉千八生吉普護。吉普護生吉子成。吉萬一的後裔定居於廣東北部和平、連平一帶;吉萬二的後裔居於紫金縣龍窩;吉萬三的後裔在南遷過程中曾居廣東紫金下石龜坑、山竹瀝,後一路遷廣東香山縣,另一路遷廣西岑溪、玉林、興業。

吉仕明是紫金縣鳳安楓林吉氏的開基始祖。吉仕明生於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農曆2月18日,歿於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農曆8月2日。吉仕明公祠在楓樹下,墓在楓樹下故居後山上龍頸;吉仕明的夫人吳氏(公元1641~1725年)享壽八十五歲,墓在楓樹下故居後山下龍頸。吉仕明生七子:吉子茂、吉子秀、吉子興、吉子發、吉子尚、吉子榮、吉子華。屬第九十四代。七子七房,均子孫繁茂,後裔已發展、遷居至全國各地及海外。

今湖北省的棗陽市、廣水縣、鍾祥市,山東省的日照市五蓮縣、章丘市、濰坊市壽光縣、博興縣、臨沂市沂水縣,河南省的鄭州市滎陽市、洛陽市洛寧縣、孟津縣、偃師市、濮陽市南樂縣、南陽市、唐河縣,四川省的華鎣市、綿竹市、南充市、廣安市岳池縣,河北省的唐山市、巨鹿縣、滄州市,廣東省的五華市、紫金縣、深圳市南山區、東莞市虎門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林市、玉林市、貴港市、百色市,江蘇省的南京市、連雲港市灌南縣、揚州市寶應縣、無錫市、江都縣、蘇州市、安東縣、金湖縣、高郵縣、鹽城市興化市、響水縣、濱海市、金湖縣,湖南省的瀏陽市、永州市新田縣、株州市炎陵縣,山西省的沁水縣,青海省的互助縣,陝西省的商洛市商州區,貴州省的畢節市,雲南省的通海市、鎮雄市,海南省的東方縣、昌江縣、樂東縣,重慶市的潼南縣、合川縣,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的高雄市等地,均有吉氏族人分布。

中華吉氏族群在時空上“多元並行”分 布的特徵更為顯著,除了漢族和滿族的吉氏外,在黎族、土家族、蒙古族、彝族、回族、藏族、哈薩克族、朝鮮族、傣族等民族中,都有以“吉”為姓的。吉氏薪傳,瓜瓞綿長。鳥瞰神州大地,吉氏族群早已星羅棋布;專注台瓊寶島,吉氏族人正在辛勤奮鬥;掃描東南亞乃至全球,在世界各地也都能見到中華吉氏族人的身影了。

郡望堂號

郡望

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定同名行政區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陝西高陵)。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

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

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

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

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馮翊堂:以望立堂,亦稱高陸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亦稱河南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亦稱扶餘堂、襄平堂、遼陽堂、凌東堂。

家譜文獻

江蘇泰州延陵環溪敬勝堂吉氏九修族譜,明崇禎二年首編,吉漣等倡首重修,民國五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江蘇省泰州市刁鋪吉榮林處。

廣東紫金龍窩吉氏七修家譜,清順治十三吉景亨、吉際亨編篡的,清乾隆十七年吉廷弼二修,乾隆四十八年吉熾昌三修,清道光九年吉新科四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吉士芬五修,清同治六年吉善谷六修。吉嘉炎、吉嘉獎七修,1987年毛筆手寫本一冊。

江蘇寶應黃塍溝吉氏家乘,(清)吉琪、吉琦、吉尚瑗主編,清康熙五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洪澤市吉士祥處。

四川內江吉氏族譜,(清)吉恆惈等編修,清道光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吉良處。

雲南貴州吉氏宗譜,(清)吉順先、吉開先等編撰,清道光十六年毛筆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貴州省畢節市吉學剛處。

山東萊州府濰縣吉家夏密莊吉氏三修族譜,(清)吉林盛續修,清道光二十五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該支吉氏第十九世吉鳳雛處。

江蘇丹陽雲陽吉氏七修家乘,(清)吉鍾穎等續修,清道光二十七年有詒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東台縣雲陽吉氏第二十五世孫吉家林處。

雲南貴州吉氏續修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四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貴州省畢節市吉學剛、雲南省鎮雄市水富縣吉正選處。

江蘇金湖馮翊山居丁寧莊吉氏二續家乘,(清)吉昌林、吉安貞重編於清光緒七年,吉厚培等在民國十四年續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吉氏二十四世孫吉文家處。

江蘇丹陽有詒堂雲陽吉氏八修家乘十六卷,(清)吉廷椿等續修,清光緒九年有詒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

字輩排行

江蘇揚州、宿遷吉氏字輩:“長祥雲家慶”。

山東茌平吉氏字輩:“大好風文學玉之道”。

江蘇灌南吉氏字輩:“生家恆興成繼廣”。

江蘇如東吉氏字輩:“光振家邦……”

河南武陟吉氏字輩:“恆振常隆嘉功德”。

河南南陽吉氏字輩:“新順清民……”

河南溫縣吉氏字輩:“中士得定廣芳芬繼永祥敬智連存慶春桓茂隆安”。

四川南部吉氏字輩:“秀朝忠仕元昭光明”。

湖南新田吉氏字輩:“運啟文華盛”。

廣西貴港吉氏字輩:“中明念義溯文百千普子法觀壽茂禎凰大盛懷應仕子元雲紹金玉成泰昌隆光祖”。

廣西賓陽吉氏字輩:“志作光先夢兆祥添錦”。

安徽安慶吉氏字輩:“仁慈孝敬禮義順祥”。

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才高大曆;會列香山: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鄱陽人吉中孚,唐大曆年間與盧綸等人皆以能詩聯名,號稱“大曆十才子”。官至戶部侍郎。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吉旼,官御尉卿,與白居易等年老退居洛陽,為九老會之一,並各賦詩記其事。

會儕九老;班列十才: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吉旼事典,終年八十八歲,名列九老會之一。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鄱陽人吉中孚,為“大曆十才子之一。

孝童撾鼓;肅政登台:上聯典指南朝梁國的蓮勺人吉翂,字彥霄,世居襄陽。南梁天監初年,任原鄉令的父親被人誣陷定死罪。當時十五歲的吉撾擊登聞鼓,願替父親去死。南梁武帝懷疑有人教唆,令廷尉調查,吉翂始終不屈,父親終於得赦免。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河南郡人吉頊,進士出身,練達機敏,善於迎合旨意,武則天時由右肅政中丞至天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宰相)。

七言通用聯

星槎畫宗河陽派;夢熊集成研經堂: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畫家吉潮,字亮初,號星槎,長洲人。從伊大麓學畫山水、愛寫棧道、雪山、宗河陽派。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通政使吉夢熊,字毅揚,丹陽人。總閱四庫書,有《研經堂集》。

士飽馬騰鬥志旺;口快心直豪情增:此聯為以鶴頂格嵌吉氏的“吉”字的析字聯。

大義滅親鋤敗類;捐資辦學教貧民:上聯典指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吉鴻昌事典。吉鴻昌,字世五,河南省扶溝人。曾任西北軍馮玉祥部師長。國民黨第二十一軍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等職。在抗日活動中英勇就義。本聯上聯,指吉鴻昌1928年任國民軍第十九師師長時,回老家探親,親自槍決他犯有嚴重殺人罪的侄兒吉星南的事;下聯典指吉鴻昌於1917年,在馮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手槍連任連長時,親自捐資改廟為家鄉(呂潭鎮)貧困兒童興辦學校的事典。

八言以上通用聯

八代兩鄉賢,千秋俎豆;一門三太史,黼黻文章:江蘇省丹陽市城區三板橋吉氏祠堂聯。丹陽吉氏祠堂位於三板橋西南側的舊城腳下,過去為一荒涼場所。它坐西朝東,僅有矮矮的廳屋三間,前面一道短圍牆,就在這座祠堂的大廳上,卻掛有這副當時在丹陽頗享盛譽的抱柱楹聯。上聯首句的“八代兩鄉賢”,是指明正德年間的吉棠與清乾隆時的吉夢熊都是丹陽縣的“鄉賢”,入孔廟配祀孔子,兩人相隔八代,是吉氏祖宗中享受殊榮的人物。下聯首句的“一門三太史”,是指吉氏有一家就出了三個翰林。這裡“太史”是翰林的別稱,翰林要在進士中擇優選點,進士又是功名中的最高一級,所以翰林地位的高崇是不言而喻了。丹陽吉氏能在一家出三個翰林,確不多見。丹陽吉氏一門三翰林,其中兩人為“兄弟翰林”,兩個為“父子翰林”。“兄弟翰林”是指吉夢熊、吉夢蘭兩兄弟;“父子翰林”是指吉夢蘭與吉士瑛父子。吉夢蘭一人兼兄弟、父子類。吉夢熊無疑是吉氏一門三翰林中最主要的一個。

齒德俱尊,望重香山九老;吟喔獨善,名傳大曆十才: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御尉卿吉旼,年八十八卒,名列九老會。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詩人吉中孚,馮翊人。唐大曆年間與盧綸等皆為能詩聞名,號“大曆十才子”,官到戶部侍郎。

歷史名人

吉翂:字彥霄;原籍馮翊蓮勺人,世代居襄陽。著名南北朝時期梁國大孝子。

吉中孚:(公元730~790年),字子猷;馮翊人。著名唐朝大臣。吉旼:鄱陽人,唐代文人,官至御尉卿,享年八十八歲,為九老會成員之一。吉士瞻:字梁容。梁朝蓮勺人,事武帝,為官清正廉潔,所至有名績,家無餘積。吉惟善:明朝開州人。性安靜,精通理學,不事舉業。專心於學問,不圖功名利祿。署州學事,儀矩整肅,為後學宗師。卒於家。

吉敬勝:(公元1554~1630年),字惕悟,號紹武;祖籍嘉應長樂,後移居江西上猶。著名明朝教育家。

吉文元:廣西省桂平人。太平天國將領。太平天國十三年(1863年)追封祝王。吉思哈:清朝人,當了二年兩廣總督的大官,但很清廉,深受人敬重。吉慶:(公元?~1802年),滿族,覺羅氏,自改漢姓為吉氏。著名清朝大臣。

近現代名人

吉鴻昌

:(1895年10月18日1934年11月24日),中國抗日將領,中共黨員。原名恆立,字世五。河南周口扶溝人。

吉瑞芝

:吉鴻昌的女兒,在吉鴻昌被害時兩歲,現居天津。

吉章簡

:(1902~1992年),別字夏迪;海南崖縣人,黃埔軍校第二期工兵科畢業。

吉星文

:(1908年~1958年8月23日),河南扶溝人,國民革命軍中將,中國抗日戰爭名將。

吉逢孫

:(公元1869~1952年),字竹樓;長樂華城北門維新村人。著名現代教育家。

吉合:

(1905~1983年),原名田德修;河南郾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原軍事科學院院務

部副部長

、辦公室副主任,外國軍事研究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吉新鵬

:(1977年~),中國著名羽毛球運動員,湖北沙市人,1977年出生。

吉君臣

:(1956~),作家,海南東方市人,畢業於信陽陸軍學院,軍官出身。

吉炳軒

:(1951年11月~),河南孟津人,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8年5月在黑龍江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當選為人大常委會主任。

吉中孚

:(公元1936~),北京人。著名現代精神醫學專家。著作五部:《精神藥物臨床套用與副作用》、《精神病診斷治療學》、《社區精神衛生保健》等。

郡望堂號

郡望

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定同名行政區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陝西高陵)。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堂號

馮翊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才高大曆;

會列香山。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鄱陽人吉中孚,大曆年間與盧綸等人皆以能詩聯名,號稱“大曆十才子”。官至戶部侍郎。下聯典指唐代吉旼,官御尉卿,與白居易等年老退居洛陽,為九老會之一,並各賦詩記其事。

會儕九老;

班列十才。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吉旼事典,享年八十八歲,名列九老會之一。下聯典指唐代鄱陽人吉中孚,為“大曆十才子之一。

孝童撾鼓;

肅政登台。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朝梁蓮勺人吉翂,字彥霄,世居襄陽。天監初年,任原鄉令的父親被人誣陷定死罪。當時十五歲的吉翂撾擊登聞鼓,願替父親去死。武帝懷疑有人教唆,令廷尉調查,吉翂始終不屈,父親終於得赦免。下聯典指唐代河南郡人吉頊,進士出身,練達機敏,善於迎合旨意,武后時,由右肅政中丞至天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宰相)。

七言通用聯

星槎畫宗河陽派;

夢熊集成研經堂。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畫家吉潮,字亮初,號星槎,長洲人。從伊大麓學畫山水、愛寫棧道、雪山、宗河陽派。下聯典指清代通政使吉夢熊,字毅揚,丹陽人。總閱四庫書,有《研經堂集》。

士飽馬騰鬥志旺;

口快心直豪情增。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嵌吉姓的“吉”字的析字聯。

大義滅親鋤敗類;

捐資辦學教貧民。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吉鴻昌事典。吉鴻昌,字世五,河南省扶溝人。曾任西北軍馮玉祥部師長。國民黨第二十一軍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等職。在抗日活動中英勇就義。本聯上聯,指吉鴻昌1928年任國民軍十九師師長時,回老家探親,親自槍決他犯有嚴重殺人罪的侄兒吉星南的事;下聯典指吉鴻昌於1917年,在馮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手槍連任連長時,親自捐資改廟為家鄉(呂潭鎮)貪困兒童興辦學校的事典。

八言及以上

八代兩鄉賢,千秋俎豆

一門三太史,黼黻文章

——佚名撰江蘇省丹陽市城區三板橋吉氏祠堂聯

丹陽吉氏祠堂位於三板橋西南側的舊城腳下,過去為一荒涼場所。它坐西朝東,僅有矮矮的廳屋三間,前面一道短圍牆,就在這座祠堂的大廳上,卻掛有這副當時在丹陽頗享盛譽的抱柱楹聯。上聯首句的“八代兩鄉賢”,是指明正德朝的吉棠與清乾隆時的吉夢熊都是丹陽縣的“鄉賢”,入孔廟配祀孔子,兩人相隔八代,是吉氏祖宗中享受殊榮的人物。下聯首句的“一門三太史”,是指吉氏有一家就出了三個翰林。這裡“太史”是翰林的別稱,翰林要在進士中擇優選點,進士又是功名中的最高一級,所以翰林地位的高崇是不言而喻了。丹陽吉氏能在一家出三個翰林,確不多見。丹陽吉氏一門三翰林,其中兩人為“兄弟翰林”,兩個為“父子翰林”。“兄弟翰林”是指吉夢熊、吉夢蘭兩兄弟;“父子翰林”是指吉夢蘭與吉士瑛父子。吉夢蘭一人兼兄弟、父子類。吉夢熊無疑是吉氏一門三翰林中最主要的一個(包括吉夢蘭、吉士瑛,見上《二、歷史名人》)。

齒德俱尊,望重香山九老;

吟喔獨善,名傳大曆十才。

——佚名撰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御尉卿吉旼,年八十八卒,名列九老會。下聯典指唐代詩人吉中孚,鄱陽人。大曆間與盧綸等皆為能詩聞名,號“大曆十才子”。官到戶部侍郎。

中國八大原始姓氏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