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

畲族

畲族,中國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來,畲民不畏艱辛險阻,從原始居住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還到貴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其餘散居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從福建羅源遷居浙江景寧。 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1956年中國國務院正式公布確認畲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從此,畲族成為法定的族稱。1985年4月22日,即畲族傳統的“三月三”節,中國第一個畲族自治縣——景寧畲族自治縣正式成立 ,也是中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有“中國畲鄉”之稱。 畲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 ,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2010年11月1日(普查基準日)畲族人口為708651人。畲族有自己的語言——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但無自己的文字,通用漢文,唱畲歌,且畲歌是潮州歌謠的源泉。

基本信息

民族概述

畲族畲族
景寧畲族源於唐永泰二年(766),畲族先人從閩遷居浙西南時落戶景寧,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

1984年國務院宣布成立景寧畲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縣城所在地鶴溪鎮。

景寧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北緯27°58′,東經119°38′。總面積1949.98平方千米。總人口18萬人(2004年)。屬麗水市,東鄰青田縣、文成縣,南銜泰順縣和福建省壽寧縣,西接慶元縣、龍泉市,北毗雲和縣,東北連麗水市。1990年人口17.3萬。漢族為主,有畲、藏、苗、彝、侗、黎6個少數民族。1984年10月,析雲和縣原景寧地域建立景寧畲族自治縣,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1997年轄5鎮、19鄉,有人口17.5萬人,其中畲族人口1.75萬人,占10%。

名稱由來

中國郵政-畲族中國郵政-畲族

畲族自稱“山哈”,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遷徙歷史有關。“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為客人。畲族原分布在閩、粵、贛三省結合部。元、明、清時期,從原住地陸續遷徙到閩東、浙南、贛東、皖東南等地山區半山區。

“畲”字來源於“畲”,來歷甚古(畲畲這兩字使用非常混亂)。在《詩》、《易》等經書中就已出現。“畲”字讀音有二,讀yú(余),指剛開墾的田;讀shē(奢),意為刀耕火耘。“畲”字衍化為族稱,始於南宋時期。據劉克莊《漳州諭畲》載:“民不悅(役),畲田不稅,其來久矣”,“畲”作為族稱,是由於當時畲民到處開荒種地的游耕經濟生活特點而被命名的。因此《龍泉縣誌》說:“(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輋民”名稱也出現在十三世紀,文天祥《知潮州寺丞東岩先生洪公行狀》說:“潮與漳、汀接壤,鹽寇輋民群聚”。“輋”音shē,是廣東漢人俗字。關於“輋”解析,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云:“粵人以山林中結竹木障復居息為輋”。顯然,以“輋”字作族稱是側重於居住形式,指在山裡搭棚而居的人群。“輋”的含義雖與“畲”有差異,但非指兩個不同的民族,也不是指同一民族的兩個不同經濟發展階段,而是前者指福建畲族,後者指廣東、江西畲族,這是由於漢族文人對閩、粵、贛畲族經濟生活觀察的側重點不同而出現的異稱。

末元初,各地畲民組織義軍,加入抗元鬥爭的行列,《元史》中又出現“畲軍”、“畲丁”等名稱。明、清時期,各地方志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稱畲族的非常普遍,粵、贛各地方志以“輋戶”、“輋蠻”和“山輋”等稱畲族的也比比皆是。清代以降,由於許多人不了解畲民的民族成分,還有以“苗族”、瑤族”、“瑤僮”和“苗民”等稱呼畲族的。

總之,史書對畲族的族稱記載相當混亂,稱呼也因時因地而異。新中國建立後,政府對畲族的族稱問題十分重視。經過商議,改“畲”為“畲”(取“人一一小田”的“畲”為族稱,意為新中國每個族人都擁有了那一片小小的天地)。1956年由國務院正式公布確認,畲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從此,“畲族”(寫作“畲”,音shē)成為法定的族稱。

民族起源

關於畲族來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主張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與瑤族同源,持此說者比較普遍。

此外,畲族族源還有“越族後裔說”、“東夷後裔說”、“河南夷的一支”和“南蠻族的一支”等多種說法。總之,眾說紛紜的畲族族源反映了畲族在其歷史曲折發展和民族形成過程中,同蠻、越、閩、夷以及漢等各族群體彼此互動、混化、交融的關係。

畲族族源歧見很多,但概括起來有外來說和土著說兩種。外來說者認為畲族源於漢晉時代的“長沙武陵蠻”。持這種觀點的主要論據是“武陵蠻”和畲族有共同的盤瓠圖騰信奉。土著說者認為畲族源於周代的“閩”人。“閩”是福建的土著,福建最早的主人,其遺裔就是今天的畲族。“閩”、“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淵源關係。此說的主要論據是“閩”、“畲”之間有著密切的內涵聯繫,即“閩”——“蠻”——“僚”——“畲”一脈相承。

此外,還有人認為畲族源於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屬於高辛氏近親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認為畲族源於河南,其祖先是“龍麒”,等等。

總之,關於畲族的來源,目前尚有爭議。

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武陵蠻”說

畲族姑娘畲族姑娘

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長沙的“武陵蠻”(又稱“五溪蠻”)說。此說認為畲族和大部分瑤族都家喻戶曉地流傳有屬於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圖騰崇拜——盤瓠傳說,傳說的內容與漢晉時代分布在長漢中下游的“武陵蠻”所流傳的盤瓠傳說大同小異,據此認為畲、瑤兩族與“武陵蠻”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瑤族中自稱為“勉”的“盤瓠瑤”(或稱“盤瑤”、“板瑤”、“頂板瑤”、“過山瑤”)與自稱為“門”的“山子瑤,約占瑤族總人價的一半以上也崇信盤瓠傳說。

史籍多稱瑤族和畲族本是“五溪蠻”盤瓠之後,畲、瑤兩族不僅有相同的反映原始圖騰崇拜的盤瓠傳說,而且有汗多相同的習俗,在史籍上往往是畲、瑤並稱,甚至說畲族就是瑤族。直到清代,畲、瑤還是混用,往往稱畲族為“瑤人”。畲族族譜記載亦有自稱為“瑤戶”、“徭人子孫”等。現在分布在廣東海豐、惠陽、增城、博羅的畲族仍稱自己為“粵瑤”,在海豐、惠陽的漢人稱他們為“畲民’,但在增城卻被漢入稱為“山瑤“。兩族都具有相間的姓氏,傳說畲族有盤、藍、雷、鍾、四大姓,但實際上除廣東增城縣有幾十個盤姓畲族外,其它地區未見盤姓。福建霞浦縣畲族族譜中有一段對盤姓兄弟失散的解釋:相傳唐光啟二年(公元886年)盤、藍、雷、鍾、李等姓畲族360餘丁口,從閩王王審知由海道來閩,至連江馬鼻道登岸後,徙居羅源大壩頭。盤王碧一船被風漂流,不知去向,故盤姓在畲族中失傳。畲族傳說中的大哥盤姓留在廣東。但在瑤族中盤姓卻很多,也有藍、雷等姓氏。兩族至令仍保有一種漢文文書,在瑤人中稱《過山榜》,在畲人中稱《開山公據》,兩者內容大同小異,都同樣記載著具有原始圖騰崇拜性質的盤瓠傳說,此外還記述封建皇帝賜給他們券牒,準許他們租種山地,不納糧租,不服徭役等特權,但不得到平原上耕種,不得與漢人通婚。

在語言方面,雖然99%以上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居住在廣東惠陽、海豐、增城、博羅一帶的畲族卻操瑤族“布努”語,這種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的語言。廣東潮安縣鳳凰山的畲族目前固然操潮州話或客家話,但在《潮州府志》中卻記錄下這裡禽族在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的一種語言與今天海豐、惠陽、增城、博羅一帶畲族所使用的苗瑤語族苗語支的語言很相似。在音調上,雖然有不少地方的畲族民歌類似客家的山歌詞,但福建寧德地區卻存在著完全不同子客家山歌的四種畲族傳統的基本音調(福寧調、福鼎調、霞浦調、羅連調),這四種基本調和自稱“勉”的瑤族和“布努瑤”的基本調有驚人的類似之處。過山瑤唱的民歌傳統基本調是“拉發調”,拉發調中長調的“跟聲”唱法與畲族的二聲部合唱”雙條落”有許多類似之處。瑤族的拉發調又和羅源、連江等縣畲族的“羅連調”在音調(包括音列、調式、節奏)的基本特點是相一致的。民族語言的親屬關係反映其民族淵源關係十分密切,民族近親是語言親屬關係的基礎。

根據上述種種的理由,從而推斷畲、瑤同源於漢晉時代“南蠻”中包括長沙“武陵蠻”在內的一支,他們之間的;歷史淵源關係是十分密切的。持此說者人數較多,由於可佐證的材料比較豐富。所以比較可信。

東夷說

畲族姑娘畲族姑娘
東夷說。潘光旦教授在畲、瑤同源於“武陵蠻”說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把畲族遠源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淮河與黃河之間的“東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認為畲族和大部分瑤族同源於“武陵蠻”,而“武陵蠻”是“東夷”遷居鄂、湘西部地區後,融合了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他認為“徐夷”與苗、瑤、畲都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後來向長江流域活動進入五嶺山脈中的一部分,就是發展為今夭的瑤族,一部分從五嶺山脈向東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區里和漢族雜居融合而成為畲族;另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帶,即後來進入湘西和貴州的苗族。有人從高辛氏和“東夷”、畲族的文化遺產作了比較,如死人洞葬,拾骨重葬,喪葬以歌代哭,結婚時男女不對拜,女子結髻、蒙青巾、扎紅頭繩、插花鳥銀飾、穿戴鳳羽樣衣冠、梳妝用“銅鏡”,煮飯用“鬲”,生產用“鎬”,打獵用“弩”,腳穿木拖鞋、草籠鞋,喜唱山歌,對本族人說“山哈”話,自稱為“徐家人”,稱中土漢人為“阜佬”,稱土著漢人為“閩家人”“民家人”,說明早期畲人無王朝戶籍,不為“民”,傳頌“鳳凰鳥”,結婚時正門橫眉上寫“鳳凰到此”四個字的橫聯等等,說明高辛帝嚳、東夷、徐夷、畲族具有極其密切的淵源關係。

此說從先秦氏族的遷徙、神話傳說、考古資料及文化特點等方面,論證了“武陵蠻”中的一支“誕”(即“莫徭”)是由“東夷”族群遷到湘西、鄂西後,融合了三苗、氐羌(犬戎)的成分而形成的。到唐宋之際,“莫徭”在遷徙過程中,又分別發展形成新的族體——畲族、瑤族,有一部分加入苗族中。有人更從畲族的族譜記載中找到畲族與“東夷”密切關係的線索。傳說在盤瓠王時,“東夷”王獻美女奇珍、奇珪、奇珠三人,美貌丰姿,盤瓠王以長女奇珍賜配長男盤自能,以次女奇矽賜配次男藍光輝,三女奇珠賜配三男雷巨佑。孫女龍郎公主配鍾智深為婚。

“越人”後裔說

“越人”後裔說。認為畲族乃古代越人的後裔,此說根據史籍中關於古越人和今天畲族在分布地域上的對照、民間傳說和歷史記載的偶同或從族稱義、音的演變去推論以及畲,越具有共同的盤瓠傳說,共同的生產方式,生產水平和共同的風俗習慣等,認為畲族乃古越人的後裔。在“越人”後裔說中,又有許多不同的具體說法,如認為畲族乃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或范蠡的子孫;有認為畲族是中國秦、漢時代的越人後裔;還有認為畲族是源於漢晉討伐的’‘山越”,特別是與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6年)封地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的越人後裔南海王織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等等。

“南蠻”說

“南蠻”說。此說認為畲族乃“蠻”或“南蠻”的一支,是廣東的土著民族。此說認為盤瓠傳說不僅流傳於‘武陵蠻”中,也包括《搜神記》中所說的“今即梁漢、巴蜀、武凌、長沙、廬江郡夷是也”,相當於今天大半個南中國。說畲、瑤同漢晉時代長江的崇奉盤瓠傳說的“南蠻”有密切的歷史淵源關係,又因福建、浙江等地這畲族家喻戶曉傳說廣東鳳凰山乃是他們民族的發祥地,從而論證畲族乃東漢時期久居廣東的“南蠻”一支,是廣東的土著民族。

“閩”族後裔說

福建土著“閩”族後裔說。此說認為閩、越乃中國南方的兩個古老民族,閩族系福建土著,乃畲族之先民,越乃福建的客族,畲族非衍出於越族。

風俗節日

物質生活

參見:綠麯酒、景寧畲族綠麯酒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樸。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隨著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修小樓房的人越來越多。火籠、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嚴冬臘月,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取暖。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地瓜米摻上稻米為主食,純米飯只是宴請貴賓時才用,喜食蝦皮、海、豆腐等。尤喜飲“米酒”和“麥酒”。

飲食禁忌

忌吃狗肉、蛇肉;小孩忌吃鱔、鰻;忌用筷子打貓,忌吃貓肉;忌用單只手捧茶招待客人;酒桌上忌空碗;上別人家做客,吃點心時忌吃光,應有所剩餘;年初一忌喝菜湯,不然插田要下雨,整年出門要打傘;忌用腳踩地上飯粒,否則會被雷擊死等等,畲族傳統飲食文化是一種民間傳統文化資源和財富。無形的民間文化資源不像地下的礦產資源那樣,你不挖掘它,它將永遠存在。

典型食品

畲家獨具特色的典型食品有:鹵姜;鹹菜,畲族風味菜,常用辣椒、姜、蘿蔔等醃製而成,稱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間稱牯角;烏飯,三月三的節令食品,是烏飯樹(畲語稱烏枝)的嫩葉搗細,用汁浸糯米,煮熟後即成烏黑髮亮的烏飯。據說吃了烏飯即不怕螞蟻咬。

傳統服飾

畲族服飾

畲族服飾畲族服飾

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現在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尤其是婦女的髮式與漢族不同。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髮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間還分別環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畲族稱它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傳說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許配給斬犬戎番王頭有功的盤瓠。冠上還插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耳環,顯得格外艷麗奪目。

婚姻習俗

畲族婚禮畲族婚禮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本來,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近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對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十分嚴重。解放後被革除,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

在畲族社會裡,無兒的家庭多行招贅,不少有兒子的家庭也讓兒子去入贅,而讓女兒留“招兒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贅者的子女要隨母姓,也有生有二子分別隨父母姓的。若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就得“做兩頭家”,即新婚頭幾年兩邊的家都要照顧,居無定處。這樣維持幾年之後,才確定在夫妻兩家中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家落戶。

喪葬習俗

畲族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畲人的喪葬習俗,從傳統與史料來看,早期的葬習為懸棺葬火葬。在畲族中廣為流傳的《盤瓠王歌》中就載有畲人祖先盤瓠“半年是清閒,日日擎弓去射箭”,“石壁岩前山羊打,被羊抵落石壁前”乃“跌落石壁前,身屍掛在樹尾上,老鴉來叫引路線”,“一陣龍風來發起,吹斷樹尾擱不牢,大大小小跑地拜,句句哭公是不該”的傳說。因“高岩石壁崎又嶇”所以無法取得祖先屍身,只好“任得樹梢安祖墳”,後世畲人為懷念先祖於是便懸棺而葬了。三國時,吳沈瑩在《臨海水土志》中有“人懸棺”的記載。“人”即歷史上的“南蠻”,它是畲族等南方民族的先人。由此可見,畲人懸棺而葬的習俗由來已久。

火葬大多見於明代的一些文獻上。《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記有廣東畲民,“有病歿;則焚其室廬而徙居焉”。(寧國市畲族地區)在人死後要“撿金”(即把人體的遺骨開棺撿起,裝入一瓷瓶和壇中,封好瓶口然後再埋起來),此習概由此而來。火葬,同畲族頻繁的遷移,強烈的懷祖心理有關。因為他們每遷一地,都希望與祖先同行,那么火葬則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了,因為人體火化之後,骨灰體積很小,便於攜帶。定居以後,受漢族葬俗的影響,火葬習俗逐漸拋棄轉而流行土葬。不過,其中的過程和細節跟漢人土葬有所不同,體現了這一民族的自身特色。喪葬的過程一般分為以下四步:人死報喪,淨屍入殮,超度亡靈,出柩落葬。在這些過程中又有諸多細節:如正好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至正月初一期間逢喪,則應不驚動任何人,在家停喪數日,以免沖淡節日的喜慶之氣。報喪時,報喪者應臂纏白布條,一路上行人、車輛均應為其讓路。哭喪時,眼淚不得滴在死身者上;出柩時須由孝子扶棺,在路上如遇有溝坎,孝子要“背棺”(即托棺:孝子先彎腰站在溝里或坎下,讓靈柩擦背而過)。就整個喪事過程而言,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以歌代泣”。以悲歌來表示對死者的哀悼。

畲族現行土葬,歷史上曾實行過火葬。清代卞寶弟《閩嶠車酋軒錄》記載閩東霞浦畲民葬制與之相類。明清時期畲民遷徙頻繁,以火葬焚屍取其骨殖便於搬遷時攜帶。初從福建遷入浙江處州府的畲民在村中設“亡人台”,疊柴禾焚屍,將骨灰分裝7個陶罐,稱為"三魂七魄",並秘密分葬7處,認為人死焚屍以求來世長得漂亮。今麗水地區(原處州府)畲村尚存“亡人台”遺址。隨著定居時間的延長以及與漢人雜處,遂採用當地漢人流行的土葬。今畲家土葬一般形式有三:①採用“二次葬”,又稱“拾骨葬”。②一次完成墳墓的棺木土葬。③停棺拾骨土葬。在閩東、浙南、粵東等地畲村流傳著畲族懸棺葬的傳說。

(一)喪俗

火葬

福州地區畲族的傳說和有關資料記載,畲族在遷徙頻繁時期採用火葬。即人死後置火中焚燒,後取其骨灰盛於陶瓮(俗稱“灰瓮”)。當遷往新址時將灰瓮帶走,暫埋於新址附近山地;再遷時又將其掏出繼續帶走,直至定居後始擇地正式安葬。明代中期,受漢族影響,葬俗多改土葬,但仍有少數人相沿其俗。民國初期,羅源西溪畲族居民在遷居安井村時,曾將其母骨灰瓮帶往安井,歷數年返回時又將其母的骨灰帶回原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此俗已絕跡。

懸葬

福州地區畲族有懸葬之俗。懸葬又稱岩葬。通常的葬法有2種:一是將盛有骨灰的陶瓮置於高處的石洞和田崖的石穴之中,外疊亂石遮擋。羅源縣安井村灰瓮岩石洞至今仍保存3個古時陶瓮及部分骨灰;二是在山上的半崖處挖掘土洞,將棺木置其中,洞口用石塊和泥巴封堵,過三年或更長些時間取骨(個別還採用焚燒)裝於陶瓮,然後移葬他處。此俗,羅源縣霍口、飛竹等地畲村仍沿襲。據羅源縣內部分畲族相傳,此葬俗始於古時的懸棺葬。其說法有二:一種說法是畲族祖先盤瓠為天上“星辰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懸葬則寓其意;另一說法是畲族祖先盤瓠生前被鹿撞死鳳凰山崖,葬於崖前,其子孫仿其祖先葬法。

(二)喪儀

福州地區畲族稱老人過世為“老了”或“過山了”。畲族明代以前的喪儀無考,明代中期起隨著改為土葬後,與漢人的葬儀大同小異,但窮、富之間又有簡、繁之別。

福州地區畲族稱50歲以上的人在家亡故,男者稱“壽終正寢”,女者稱“壽終內寢”。死者斷氣時,即鳴鞭炮,以通知族人前來幫工。正常死亡停屍廳堂,立好靈位,以供弔唁。同時撤去蚊帳、棉絮,並用一張白紙鑽三個孔,即兩孔為眼,一孔為鼻掩蓋於死者面部(稱“安面”),然後用被單復蓋全身,在死者床前點油燈,擺一碗米飯。油燈謂“照眼”。直點至入殮為止;米飯謂“走路飯”。稱給死者吃了好上路,並於飯上點香,且不能中斷,直至入殮為止。畲族尊重母系親戚,因此首先要派人到嫡系親戚家報喪。負責報喪的人必帶雨傘和粗紙條,中途不能隨便串門,要直接到達目的地,到時把雨傘靠於門外,不能帶傘入門。入門後將粗紙條放在凳上,被通知者見雨傘置法和粗紙條即知有人亡故。喪家為死者更衣時應先沐浴,燒沐浴湯的水由媳婦直接到溪中取,取水時如死者為男性則順流舀水,意男者在天;死者是女性,要逆流舀水,意女居地。清水取回後燒湯。沐浴時用毛巾在死者額、胸前、手、腳分別揩3下,死者一般要著新衣,但貧困者亦用舊衣補充。未收殮前,親屬輪流守靈,防止狗、貓近前。

嫡系親戚到時,孝男孝女及媳婦應穿麻衣,跪於門前迎接。待嫡系親戚到齊後開啟正屏門,並移屍後廳置於靠背椅上,後支桿秤。王師開始念咒誦經,親戚分別行三跪九叩或三鞠躬禮,與遺體告別,最後入棺。死者當晚殯殮,請王師或道士念咒、誦經,稱“點藥師”,由當晚至次日早上。當儀式行至焚燒陰銀時,孝男孝女需用木桿在廊前等地敲打,謂嚇退其他死鬼,錢不會被其搶走。此後每七天(以死者死亡之日起計算)皆請王師或道士念咒誦經,謂“做七”,共舉行七次,最後一次俗稱“斷七”。死後一百日、一周年、三周年均應請王師或道士做“功德”,為死者超度亡靈。每次做“功德”,短者一晝夜,長者五晝夜。舊時喪制,孝男一百日內不能理髮和赴宴;一年內家中不裹糕、蒸糕,謂過“苦節”、“苦年”。如果一百日內未娶親的要待三年後才能娶。戴孝分“七七”(即49天)、百日、三年等3種。

出殯擇吉日,設家堂祭,孝男孝女跪列兩旁,兒孫輩一一跪拜。靈柩出門的程式為頭向門外,退出門後轉為尾向前,意為不讓風水被死人帶走。靈柩出門之後由女婿辦“攔馬祭”,又稱“路祭”,由女婿跪拜。送葬隊伍以彩旗鑼為前導,彩旗鑼每個兒子一面,長孫的旗番為蘭色,其後為“火爐燈”,每個兒子一擔,內裝斗燈和裝有木炭的缽,返回時必須點燃,寓人丁興旺、長發其祥之意。送葬時女輩一般只送村口即返回,孝男孝孫則護靈柩上山,安葬完畢後稱“回龍”,回龍隊伍應從原路返回。在回龍隊伍未進屋前家裡應按兒子的多少準備水、米各一擔,水中置蔥、稻稈、柚,寓“搶”、“趕”、“富”之意。彩旗鑼未進屋前應先將水、米分別挑入倒入水缸或米瓮。“回龍”後,喪家便設幾桌酒席,答謝前來送葬者及親戚朋友。安葬的第三天親屬上墳,擺供品、燒陰銀,稱“做伏山”,意為察看安葬時是否處理妥當。

羅源畲族俗規,死者不滿50歲的不能開廳(即正屏門),不能放在後廳收殮,葬儀從略。凡在戶外死亡的,屍體不能進門,就地或在村外收殮埋葬,喪事從簡。

畲族喪葬習俗最大的特點有二:一是女人過世時收殮入棺的壽衣必是出嫁時當新娘子時的嫁衣。二是以歌代哭,其內容大都是緬懷祖宗,悼念、歌頌死者生前的為人,祈禱死者安息,也有的懺悔自己對死者的不足之處而引起的反駁的對歌,歌詞悲愴,催人淚下。摘錄兩首以示存史:

哭娘歌:沒有爹娘無主張,家有金銀枉思量;有錢能買千般物,難買堂上雙爹娘。

祭祀歌:敲起柴片鬧紛紛,孝男孝女細細忖;你在陰府要保佑,人丁興旺萬年春。爹也空來崽也空,黃泉路上信難通;生時若不行孝順,死掉空激是沒功。得悠悠,且悠悠,莫論人間春與秋;先古賢人講不盡,哪有世人命不丟?

傳統節日

畲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農曆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時要以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時節的餜。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但不論過什麼節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糍粑。

“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其主要活動是去野外“踏青”,吃烏米飯,以緬懷祖先,亦稱“烏飯節”。烏米飯就是用一種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飯染成烏色。相傳在唐代,畲族首領雷萬興和藍奉高,領導著畲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將士們靠吃一種叫‘嗚飯”的野果等充飢度過年關,第二年三月三日衝出包圍,取得勝利。為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日作為節日,吃“烏米飯”表示紀念。節日期間,附近幾十里同宗詞的畲族雲集歌場,自晨至暮,對歌盤歌,內容為歌頌盤瓠,懷念始祖。整個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米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

此外,畲族也過春節。過春節時除宰雞殺豬外,還要做糍粑,祝願在新年裡有好時運,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盤古祖先”,老人講祖先創業的艱難,過後舉家團聚,唱山歌,送賀禮。青年男女則走鄉串寨,以歌傳情,互敘友情。

宗教信仰

畲族畲族
主要是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畲族十分重視祭祖。

獵神信仰。由於狩獵在畲民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信奉獵神自古以來就是畲族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蛇崇拜。蛇是百越民族的圖騰之一。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解釋“閩”字說:“閩,蛇種。”意思是說屬於百越系統的閩越族,是以蛇為圖騰的。閩越地區古屬百越,其中大部分地區還是閩越的範圍,這裡的土著民多以蛇為圖騰,對蛇抱有尊崇、親切的感情。

在畲族中廣泛流傳含有與苗、瑤相類的南蠻意識“盤瓠”傳說:新石器時代的高辛氏(即帝嚳)時期,劉氏皇后夜夢天降婁金狗下界托生,醒來耳內疼痛,旨召名醫醫出一希奇美秀三寸長的金蟲,以玉盤貯養,以瓠葉為蓋,一日長一寸,身長一丈二,形似鳳凰,取名麟狗,號稱盤瓠,身紋錦繡,頭有二十四斑黃點。其時犬戎興兵來犯,帝下詔求賢,提出:能斬番王頭者以三公主嫁他為妻。龍犬揭榜後即往敵國,乘番王酒醉,咬斷其頭,回國獻給高辛帝。高辛帝因他是犬而想悔婚。盤瓠作人語說:“將我放在金鐘內,七晝夜可變成人。”盤瓠入鍾六天,公主怕他餓死,打開金鐘。見他身已成人形,但頭未變。於是盤瓠與公主結婚。婚後,公主隨盤瓠入居深山,以狩獵和山耕為生。生三子一女,長子姓盤,名能,次子姓藍,名光輝,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兒嫁給鍾智深(亦作“字”)。畲族人民世代相傳和歌頌始祖盤瓠的功績。盤瓠是畲族圖騰崇拜的物件。畲族先民以擬人化的手法,把盤瓠描塑成神奇、機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為畲族的始祖。

盤瓠是春秋時代一位歷史人物,在公元前744年的楚與盧戎戰爭中,盤瓠殺敵立功、受封以及與公主結婚,是對歷史的真實記載。盤瓠傳說之所以能演變為神話,也正是圖騰標誌使然。“盤瓠”傳說是具有神聖的民族起源的信仰,是畲族、瑤族、苗族等先民的圖騰崇拜,有共同的“氏族標記”。他們把“盤瓠”視為始祖和至高無上的尊神,確定了畲族一瑤族一苗族具有緊密的歷史聯繫性。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而祖圖就是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標誌之一。

祖圖又稱“盤瓠圖”。畲族把有關始祖盤瓠的傳說畫在布上,製成約40幅連環畫式的圖像,代代相傳,稱為“祖圖”。畲族民間還有“高皇歌”,記述盤瓠王不平凡的經歷,歌頌其英勇殺敵、繁衍子孫的豐功偉績。畲族每年還定期舉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懸掛祖圖,是早期原始社會中圖騰崇拜的殘跡。“盤瓠”傳說只是畲族文化的象徵之一,它所形成的特色文化跟畲族的風俗習慣及生活方式有著很深刻的聯繫。

在宗教方面,高皇歌有段記載在盤王生前死後“龍麒自願官唔愛,一心間山學法來;學得真法來傳祖,頭上又何花冠戴。當初天下妖怪多,閭山學法轉來做;救得王民個個好,行罡作法斬妖魔。閭山學法法言真,行罡作法斬妖精;十二六曹來教度,神仙老君救凡人。香燒爐內煙濃濃,老君台上請仙宮;奉請師爺來教度,靈感法門傳子孫。靈感法門傳子孫,文碟奉請六曹官;女人來做西王母,男人來做東皇宮。盤藍雷鍾學師郎,收師捉鬼法來強;手把千斤天羅網,凶神惡煞走茫茫。鳳凰山上鳥獸多,若好食肉自去羅;手擎弓箭上山射,老虎山豬麂鹿何。鳳凰山上是清閒,日日擎弩去上山;乃因岩中捉羊崽,龍麒斗死在岩前。龍麒身死在岩前,尋了三日都唔見;身死掛在樹椏上,老鴉來叺正尋見。崎岩石壁青苔苔,山林百鳥盡飛來;吹角鳴鑼來引路,天地靈感放落來。龍麒落棺未安葬,功德日夜做得忙;閭山法主來安位,又請三清師爺官。河南祖師安兩邊,超度功德做你先;天神下降來超度,超度龍麒上西天。”表明了與道教閭山派的聯繫。

政治活動

畲族山村畲族山村

畲族人民勤勞樸實,由於歷代反動統治階級的殘酷壓榨、帝國主義的侵略迫害,以及天災、戰禍、貧困、疾病等原因,被迫到處遷徙。他們披荊斬棘,倚山坡築梯田,為開發中國東南山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與漢族關係十分密切,曾多次與漢族人民聯合起義,反抗封建統治者的殘酷壓迫和剝削。

早在唐初,廣東潮州一帶的畲族人民,在雷萬興、苗自成、藍奉高等人的領導下,掀起反抗唐王朝統治的鬥爭。宋末元初,福建畲族人民在陳吊眼、許夫人領導下,組成“畲軍”,配合文天祥、張世傑等抗元武裝,展開抗元鬥爭。明正德年間,江西畲民在謝志珊(山)、藍天鳳的領導下起義,與廣東俐頭、江西大庚等地的漢族起義軍遙相呼應,反抗明王朝的統治。在明代抗擊倭寇的鬥爭中,畲族人民為保衛祖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近代以來,畲族人民曾參加太平天國革命,還不斷爆發反洋教運動,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

1921年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了革命鬥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散居在廣東東部的畲族人民與漢族人民共同組織革命武裝自衛軍,展開了抗捐、減租、退押等鬥爭。浙南地區很早就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組織。1927年2月,中國共產黨在瑞安縣發動3萬多農民、工人和商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搗毀了反動商會,痛打反動會長。

1927年春,福建福安縣72個村的畲、漢族農民在革命知識分子的發動下,進行了反對徵收鴉片捐的鬥爭。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閩東、浙南的畲族地區普遍建立蘇維埃政權,實行土地革命。1933年,福建霞浦縣青皎等47個畲、漢村莊的4000多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武裝暴動,宣布廢債廢租,除捐滅稅。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畲族人民堅持革命鬥爭,組織游擊隊,建立革命根據地,閩東畲族地區有70%以上是老蘇區。畲族人民為祖國人民革命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民族飲食

烏米飯烏米飯
1、一年四季以雜糧為主食

畲族先民長期過著隨山而種的游耕山地農業生活,雖也租種當地地主的水田種水稻,但所種的大米基本都用於交租,所以一年四季以番薯、玉米等雜糧為主食。民俗學家沈作乾在1924年發表的《括蒼畲民的調查》一文中詳細紀錄了浙江麗水碧湖畲村畲民的飲食情況:畲民的飲食以番薯為主糧、玉蜀黍次之,食米的很少。普遍用番薯切絲,摻米飲食,叫做“番薯絲飯”。1929年德國學者史圖博先生在景寧敕木山所見到畲民的飲食情況是:“吃的非常簡單,只有富裕的人家才吃得起大米飯,以甘薯為主食。每天吃兩餐,很少吃三餐。”

2、嗜辣重鹹,喜食野味、河鮮,善醃製食品

畲族的飲食習慣之一,嗜辣。畲民喜歡在炒菜煮食時加辣椒調味,正如畲族諺語所謂:“火籠當棉襖,辣椒當油炒,番薯絲吃到老”。關於畲族飲食習慣中嗜辣之原因大概有三:一為貧困,缺油,以辣椒當油炒;二為,畲民客觀居住的條件使然,居在深山,地陰氣寒,吃辣能去濕卻寒有利於健康;三為,畲民喜食河鮮、野味,加辣調味能去腥。

3、喜熱食,善飲酒

喜熱食,善飲,是畲族傳統飲食文化之中的一大特色。所謂熱食,即桌上架爐,隨煮隨吃,類似於今日之火鍋。畲家家家戶戶於餐桌之上均常年備有一隻小風爐。此爐一般為泥爐,也有講究一點的用鐵爐。風爐置於桌中間,生以炭火,架上小鐵鍋或小銅鍋,待湯料水沸時,將豆腐、青菜之類倒入現煮現吃。請客擺酒席時,也設小風爐,一道道地上桌倒入小鍋煮著趁熱吃。

4、九藥不如一補—重視食療

畲族先民自古以來大多居住、勞作、生活在山區,在長期的惡劣的自然環境和低下生產條件下,為了謀求生存和繁衍,他們根據實踐經驗的積累,充分利用山區豐富的草藥資源,大膽地將草藥與食品配伍,創造性地開發和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和山地文化色彩的民族民間飲食文化——食療。畲族食療歷史悠久,民間有諺云:“九藥不如一補”,即是這段歷史生活的總結與概括。畲族食療既用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也可用來治療一些急慢性疾病,使用面廣,涉及內、兒、外、婦、眼、五官、肛腸、骨傷等,且普及率極高,幾乎家家戶戶都能套用。

5、畲族飲食禁忌

(1)古時忌吃狗肉、蛇肉。

(2)吃了牛肉忌吃橄欖

(3)服了中藥,忌吃蘿蔔。

(4)身體長疔癤,忌吃蔓藤類的瓜果。

(5)小孩忌吃鱔、鰻。

(6)兩人同時喝溪水,忌跑到別人上游喝。

(7)吃飯忌不扶碗。

(8)吃飯忌打人。

(9)忌用筷子打貓,忌吃貓肉。

(10)忌用筷子打碗、飯桌。

(11)忌坐在吃飯桌上。

(12)忌用單只手捧茶招待客人。

(13)酒桌上忌空碗。

(14)客人未離席,忌收碗筷。

(15)上別人家做客,吃點心時忌吃光,應有所剩餘。

(16)年初一忌喝菜湯,不然插田要下雨,整年出門要打傘。

(17)忌用腳踩地上飯粒,否則會被雷擊死。

(18)忌孕婦小孩吃死雞、死豬等未宰過的禽獸肉。

民族工藝

紡紗織布工藝

在過去,由於生活物資的缺乏,大部分畲村都有績麻、紡紗工藝,以紡土布補充布料供應的不足。畲民所穿的土布(包括土絲布、土棉布、苧麻布等),大多用自備的土織布機進行紡織。土製織布機不僅可為畲民的生活紡織土布,還可紡織土布帶、圍裙之類的日用紡織品。

70年代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已沒有畲民用手搖紡紗機紡線,也沒有人再穿著自紡土布。但用土製織布機織布的工藝還在少數村落中流傳下來。現時所織之布,是用機制白、青、黑色棉線為原料,所織之布主要是土製被面,俗稱“居家被”,布料厚且耐磨,樸素大方。

織花帶工藝

畲族 民族工藝畲族 民族工藝
織花帶工藝曾是畲族婦女普遍擁有的工藝,但隨著畲民生活環境的逐步開放和漢族生活觀念的影響,畲族民間善織花帶的民間藝人已逐漸減少,手工織帶工藝如今已不再是畲族婦女普遍擁有的工藝。

手工織帶工具簡單,一般使用簡單的“織帶架”製作,亦可用自製的簡易裝置完成。織帶時,一端固定於房屋內外任何可固定的地方便可進行。

早時畲民織帶常用自備絲線,如土蠶絲,土製棉紗線等,而今織帶所用絲線均多用機制各色絲線,已無須自行紡線及染色。舊時畲民勞作繁忙,織帶常選農閒時節,而今人織帶則不再受時節的限制。現時,少數畲村中還有善織花帶的畲民,所織花帶部分留作自用(用於圍裙或挎包),亦有作為特色工藝出售或贈友人以作紀念的。

縫紉及刺繡工藝

在舊時,畲民所穿的傳統衣服,所用的被褥等縫紉品,大多由本民族的民間縫紉師製作。按其民俗,畲族婦女所穿的花邊衣,新婚女子嫁妝用的被服以及老年婦女去世入棺時所穿的紅裙,則必由本民族的縫紉師製作。

畲族傳統服飾多以黑色、藏青色為主,紅色服裝一般是年輕女子新婚時所穿。其主要特色為多姿多彩的花邊裝飾。早時的花邊裝飾多用手工刺繡製作,可由畲族婦女自行刺繡,亦可由一些擅刺繡的縫紉師完成。花邊圖案形式多樣,其中有鳳鳥圖案、花卉圖案以及幾何圖案等,以各色絲線刺繡而成。但現今畲民除了年紀較大者之外,均極少有人穿著傳統的畲族服裝,只有在民族傳統活動及民族文藝表演時方會穿戴民族服飾,而且到民圖中期開始,刺繡花邊衣逐步改為貼花邊,而刺繡工藝也隨著畲族傳統服飾的變遷逐漸減少。至今,只剩極少民間藝人保留了該技藝。

花邊,也是用手工刺繡的。畲族婦女喜歡在衣裳的袖口、領口、衣襟圍上裝飾許多美麗的花邊。花邊上繡著花鳥、蟲魚、人物、風雲等美麗的圖案花紋,色彩絢爛多采,十分美觀。斗笠,用篾絲編織,精巧而富的民族風格,也是畲族婦女最喜愛的裝飾品。笠上的花紋。由笠斗燕、頂、四路、三層檐、雲頭、虎牙、斗笠星等幾種花紋相互配搭。斗笠的竹篾細度不到10毫米,一頂斗笠的上層篾條有520~240條之多。因此,花紋細巧,形狀優美,再配以用水紅綢帶、白帶及一串數百顆各色小石珠子做成的斗笠帶。更加顯得精美、別致。

竹編工藝

竹編工藝因其極具實用價值,故在畲漢農村中普遍存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編制斗笠。

畲民所制的斗笠均為尖頂,可防曬遮雨還可作風扇使用,是畲民田間勞作常備用具之一。早時,斗笠還是農村雨天中最常用的雨具之一,孩童上學,鄰里串門大多以此代傘,經濟實惠。

畲族地區盛產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為竹編工藝品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精巧的竹編工藝品從材料破竹到染色噴漆需幾十道工序。除日常生活用的屏風、掛聯、枕頭、蓆子、椅子等外,還有許多造型生動,美觀精巧,色彩鮮艷的筐、籃等。如鵝形筐,以鵝身為容體,以回首的曲頸為提梁,以乳白原色竹篾為羽毛,栩栩如生,美觀實用。許多竹編工藝品已遠銷海外,深受人們的青睞。竹編中堪稱畲族一絕的是斗笠。其竹篾細若髮絲,一頂斗笠的上層篾就有220至240條之多。從斗笠的外緣看,有兩條邊和三條邊兩種。從斗笠的上面看,有斗笠燕、頂、四格、三屋檐、雲頭、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種不同的花紋。斗笠以五彩九重篾編織而成,既精緻輕巧,又滴水不漏,配上水紅綢帶及各色珠子,更加耀眼奪目。畲族婦女在外出趕集或走親訪友時,都要戴上花斗笠。

在舊時,由於物資的短缺和生活水平的低下,畲漢鄉村農人田間勞作時常穿著草鞋。自編草鞋一無需花錢購買,二則不打滑不傷腳。因此,編制草鞋是鄉間農人們極為普遍的大眾工藝。80年代後,勞作時穿草鞋的現象逐漸減少,但諸如在溪流中放木排、竹排的勞動中,亦常有穿草鞋的習慣,主要是由於草鞋防滑和耐水的特點。草鞋的結構簡單,主要由一塊編制的異常結實的鞋底和一些作固定用的細繩(大多由棕編線構成),工藝較粗略。

線編則是畲民紡織工藝的一種延伸,常用於絲帶,紗帶及圍裙擺上的裝飾。

木刻及紙刻工藝

在畲族民間,現今還散存著一定量的木刻工藝裝飾品,多用於裝飾木製家俱(如桌、椅、床等),亦有少量殘存於木構建築之中。該技藝在民間已失傳,只留下一些精美的飾品零落於鄉間。現時,有許多民間文藝組織或個人正以多種形式進行收藏。

紙刻工藝則常見於人死後做功德時的道堂布置,由祭師自備摹本,用專門的刀鑿刻出各式圖案,分層懸掛於靈堂上方。此藝不僅在畲族村落中有所保留,在漢民族村落中亦有此風俗。紙刻工藝因用刀鑿所刻且往往製作量大,故此類紙刻大多不夠精緻。

中國古代民族

丁零 | 匈奴族 | 獫狁 | 犬戎 | 西戎 | 薛延陀 | 敕勒 | 嚈噠 | 高車 | 沙陀 | 山越 | 越人 | 黑水靺鞨 | 粟末靺鞨 | 北狄 | 泰雅族 | 室韋 | 建州女真 | 東突厥 | 鐵勒 | 氐族 | | 巴人 | 月氏 | 摩梭族 | 回鶻 | 百越 | 瓦剌 | 羯族 | 南蠻 | 烏桓 | 大月氏 | 夜郎 | 東胡 | 靺鞨 | 女真族 | 粟特 | 河西回鶻 | 甘州回鶻 | | 柔然 | 烏孫 | | 畲族 | 水族 | 匈奴 | 鮮卑族 | 錫伯族 | 川青 | 西戎[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中文名稱人口
Hàn Zú 漢族1,230,117,207
Zhuàng Zú壯族16,178,811
Mǎn Zú滿族10,682,263
Huí Zú 回族9,816,802
Miáo Zú 苗族8,940,116
Wéiwúěr Zú 維吾爾族8,399,393
Tǔjiā Zú土家族8,028,133
Yí Zú彝族7,762,286
Měnggǔ Zú蒙古族5,813,947
Zàng Zú藏族5,416,021
Bùyī Zú布依族2,971,460
Dòng Zú侗族2,960,293
Yáo Zú 瑤族2,637,421
Cháoxiǎn Zú朝鮮族1,923,842
Bái Zú白族1,858,063
Hāní Zú哈尼族1,439,673
Hāsàkè Zú哈薩克族1,250,458
Lí Zú黎族1,247,814
Dǎi Zú 傣族1,158,989
Shē Zú畲族709,592
Lìsù Zú傈僳族634,912
Gēlǎo Zú仡佬族579,357
Dōngxiāng Zú東鄉族513,805
Gāoshān Zú 高山族458,000
Lāhù Zú拉祜族453,705
Shuǐ Zú水族406,902
Wǎ Zú佤族396,610
Nàxī Zú納西族308,839
Qiāng Zú羌族306,072
Tǔ Zú 土族241,198
Mùlǎo Zú仫佬族207,352
Xíbó Zú錫伯族188,824
Kēěrkèzī Zú柯爾克孜族160,823
Dáwòěr Zú達斡爾族132,394
Jǐngpō Zú景頗族132,143
Màonán Zú毛南族107,166
Sǎlá Zú撒拉族104,503
Bùlǎng Zú布朗族91,882
Tǎjíkè Zú塔吉克族41,028
Āchāng Zú阿昌族33,936
Pǔmǐ Zú普米族33,600
Èwēnkè Zú鄂溫克族30,505
Nù Zú怒族28,759
Jīng Zú京族22,517
Jīnuò Zú基諾族20,899
Déáng Zú德昂族17,935
Bǎoān Zú保全族16,505
Éluōsī Zú俄羅斯族15,609
Yùgù Zú裕固族13,719
Wūzībiékè Zú烏孜別克族12,370
Ménbā Zú 門巴族8,923
Èlúnchūn Zú 鄂倫春族8,196
Dúlóng Zú獨龍族7,426
Tǎtǎěr Zú塔塔爾族4,890
Hèzhé Zú赫哲族4,640
Luòbā Zú珞巴族2,96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