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遠古黃帝有兒子叫昌意,昌意的長子叫顓頊,繼承帝位。次子叫安,封於西戎,後來建立了安息國(在今伊朗高),到古代漢武帝時開始派使者至安息國以後,中國與安息國始有往來。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他不願當國王,出家為僧,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國河南洛陽,宣傳佛教,隨後定居,子孫世代姓安。出自他姓或賜姓。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為安姓者;唐時安祿山由康姓改為安姓;明朝時有元人孟格、達色等被賜姓安;另有唐時回鶻人、奚人,明清彝族沙罵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數民族中安佳氏、阿爾丹氏、德力根氏、安帳氏等眾多別姓改為安姓者。以國名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國”國名首字為氏。
安氏出自西域少數民族,略有三支:
一﹕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漢靈帝時安息國(伊朗東北部)太子安清,潛心佛學,來到當時的京都洛陽定居(見本網的「安世高」)段,其後有安氏。南北朝時又有安息世子來到中國定居,亦為安氏。
二﹕為鮮卑族複姓所改。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複姓「安遲」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代為漢姓「安」氏。
三:北魏時安遲氏改姓安;唐朝節度使安祿山,本姓康,後跟繼父姓而改姓安。
得姓始祖
安清。
黃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遠古時被封於西戎,後建立安息國(古安息國,今伊朗,在中原的西方,距離長安一萬多里,漢書稱其為西域大國)。漢武帝時,派使者到安息國,始有往來。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國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駕崩後,不願繼承國王,欲削髮為僧,於是主動讓位於叔父,出家到河南洛陽,專門從事佛經翻譯,在以後的二十年中,共譯佛典九十五部、一百十五卷,為中國早期佛學做出巨大貢獻。時與太子清一同入漢者皆以國(安息國,今伊朗)名為氏,稱為安氏,後世安氏奉安清為安氏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安 壽:字厚卿,宋進士第,調蔡州親察推官,至太常丞,秘閣校理檢正中書,修起居,元豐初使高麗,加左諫議大夫,遷龍圖閣直學士,改戶部尚書,六年同知樞密院,元佑二年進知院事,拜親文殿大學士,授光祿大夫,傳戴宋史,元佑黨人碑,名列政大臣,揮麈前錄稱公,在政府父尚康寧,且具慶焉,宋史載父曰華封光祿大夫,年九十餘歲,子扶,給事中,殉靖康難。是為江蘇安氏始祖。
山東日照安姓是相傳明洪武年間,長支孀居夫人攜子孫自江蘇東海遷至日照西碌軸溝(今安家溝),次支男性長者攜子孫自江蘇東海遷至雲南景洪。
安天樂:元至漢元年辛酉二月十二日午時生,世系本源江西省吉安府太和縣吉水版籍鵝勁大丘,於明洪武初年來賓慶邵邑,旦落南門數年,轉住城東關外張家沖,歿葬張家沖。元妣,袁氏,系守後哉門袁宦官之女,興扈陳三姐妹,生歿佚葬張家沖。繼妣,何氏,生歿佚葬張家沖。三妣,段氏,生歿佚,葬張家沖。生子五:佐;偉;億;任;伯。是為貴州安氏始祖。
宗族特徵
1、安姓起源於漢代西域國家入中原定居者,後又加入鮮卑、胡人等少數民族血統,是一個剛開始就象徵民族融合的姓氏。
2、安姓名人多出唐代以後,如唐代有中書令安重晦、宋代有石匠安民、元代有四川提督參贊安慎、明代有寧國府通判安孝宗、清代有安致遠等。
名望
手下大臣安同,博學多才,很受重用。唐朝代國公安金藏,以忠義聞名。後唐有中書令安重晦,宋代有知樞密院安惇,元代有集賢殿大學士安祐等,也可算是安姓中的名人。
家譜文獻
山東即墨白梅安梁四氏合譜六卷,(清) 白光劍、梅澤漢、安保元、梁頻禮纂,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即墨縣博物館。江蘇無錫膠山安氏黃氏家乘合抄十六卷,(清)安曾發輯,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江蘇無錫膠山安氏黃氏家乘合抄不分卷,清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註:一名《瞻族錄》(膠山安氏家乘瞻族錄同續編)。江蘇無錫膠山安氏黃氏宗譜二十四卷,(民國)安榮光、安宗愈編輯,民國年間中和堂、天全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江蘇無錫安氏族譜不分卷,(民國)安濤輯修,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無錫鉛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南省圖書館。湖北浠水浠川安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第五卷。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浠水縣博物館。浙江安海安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貴州黔西水西安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後裔
安是一個源自黃帝軒轅氏,曾經一度"遠嫁",最後又重回母親懷抱的中國姓氏。
此話怎說呢?原來,在大約五千年以前,黃帝有一個叫做安的孫子住在遙遠的西方,曾經自立為"安息國",成為了一個自行為政的小國家,長時間跟中原幾乎沒有關連。一直到一千八百年前漢朝的聲威遠播時,才又重歸中國,其子孫並且以國為氏,我國也因而開始有了"安"這個姓氏。如此說來,安之得姓,豈非有如"重回娘家"?
關於安姓的這段淵源, 《唐書》的《宰相世系表》中記載得很清楚說:"出自姬姓,黃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於西方,自號安息國,復入中國以安為姓。"古安息國在今西域古代的安息國,是在漢族所居的中原的西方,距離長安一萬一千六百里,北面是康居國,東面是烏弋山離國,西面是條支國,地方數千里,漢書稱乞是西域最大國。
黃帝後裔的安息王,是在漢代初年入侍皇室而"重回娘家",並且以安為自己家族的姓氏,而我國的歷史上的有安姓名入出現也是在漢代以後的南北朝時期。這一點,自然又是關於安氏姓源考正的一項有力支持。頭一個在歷史上出人頭地的安姓人士,是遼東人氏安同。他仕於曹魏,以其有濟世之才而見稱於世,曾經在曹家的王朝做到左輔的高官。他的兒子安頡也是當時的名人,曾經以"尋死當戰死,可坐受困乎"的豪語,大破來犯的賊軍,而被皇帝封為西平公,光宗耀祖。
同一時期,還有另外一位也以戰功輝煌而顯達一時的安姓人士,那就是曾經被封為武原侯的安原雅。這位大將,也是當時的遼東人,以況勇多智略而著稱於世。
胡人安祿山取漢
唐代,是安氏一段最為多采多姿的時期,一方面文人名士輩出,表現優異,另一方面,更加入了胡人的新血脈,使這個源遠流長的古老姓氏,茁壯龐大不少。
當時加入中國安氏行列的胡人,就是那位大名鼎鼎,曾經把唐朝李家的江山弄得天翻地覆的安祿山。算起時間,應該是在距今一千兩百多年以前的事。那么,安祿山這個胡人,是怎么會以安為姓的呢?
原來,安祿山是當時居住在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鯀)的胡人,本來姓康,名軋犖山,由於其父死後隨母改嫁安氏,所以他就冒姓為安,並且給自己取了一個漢族的名字。後來,他的子孫世代沿用安姓,於是看似外來的漢族姓,果然滲入了胡族的血統,使後世的安姓中國人之中有一部份是胡族的後裔。
北方部族安遲入關
另外,根據《魏書官氏志》的記載,安姓還有另外一支"新力軍",那就是南北朝時期侵入中原的安遲氏的改為安氏。因此,後世的安姓應該是有三支不同的組成份子的,第一支是漢裔的安息國王之後,第二支是北方部族安遲氏之後,第三支則是胡人安祿山之後。
安氏自西北和東北入中原以後,主要仍繁衍於我國的北方,《姓譜》曾指出:"安氏望出姑臧,河內",姑臧指的是現在甘肅省的武威縣一帶,河內是指的河南省境內黃河以北的一片地方,可見得安氏是一個在北方繁榮滋長的中國姓氏。
大名鼎鼎的安祿山,以及他的事跡,相信國人必然已經熟悉萬分。最初,他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的養子,備受恩寵,權傾當朝,當時唐室的滿朝文武,幾乎只有那位身為國房的楊國忠可以與他頡頏,後來,他認為羽翼已成,就以跟楊國忠有隙的藉口,舉兵造反,並又來勢洶洶,把互許"天長地久有時盡"的唐明皇和揚貴妃逼得從長安倉皇出奔,途中,楊貴妃而又被迫縊死於馬嵬坡前,風流的君主欲救不能,造成了"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千古憾事。
羞與為伍改安姓李
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在歷來詩人墨客的生花妙筆之下,悽美絕倫,不知打動多少人的心弦。當時的安祿山,雖然曾經南面為王,建國號為燕,並且自稱雄武皇帝,很是風光了一段時間,但是,要不是有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悽美故事陪襯,千百年來他的名氣也不會這樣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安祿山是我國安姓的新加入份子,可是在他翻天覆地的亂搞一通,幾乎斷送了大唐的江山之後,我國原來的安姓,卻也有不屑與他為本家而改為他姓的,這就是《唐書》上所記載的:"李抱玉,本姓安,恥與祿山同姓,賜姓李氏。"換言之,在後世不計其數的李姓人家之中,有一支是在唐代時傳自安氏。
唐代安氏極為出色
在唐代的兩百九十年天下中,安姓人士的表現的確是很出色的,像安庭堅、安敬忠,以及安金藏等人,都是史書留名的傑出人物,其中,又以安金藏的名氣最為響亮。
安金藏,是唐睿宗的救命恩人。據史載,當唐睿宗當太子的時候,有人向其母武后誣告皇嗣將要反叛,於是武則天就命令來俊臣治太子之罪,這時,身為太常工人的安金藏向來俊臣大聲喚道:"公既不信金藏之言,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並且立刻引佩刀自剖其胸,當場五臟皆出,血流滿地。這驚天動地的一舉,終於使專橫的武后幡然感悟"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因而免除了睿宗一場不知最後命運為何的大災難。忠君之士,世所敬重,安金藏當然也自此千秋垂名了。
另外的兩位唐代安姓名士,則都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人。 安庭堅是當時的太谷令,曾以行美政而被當地百姓立碑紀念;安敬忠,則是當時的會州刺史,以治水使會州免道淹沒而傳名。
五代時期最有權勢
五代時期,天下大亂,而安氏也出過三位當時最有實權,最為神氣的節度使,那就是西川節度使安潛:永興軍節度使安光鄴,和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他們三位,雖然都是獨當一面,大權在握的重臣,但都能行仁政,一點也不飛揚跋扈,所以能在青史留名。其中的安重榮,更曾在石敬塘答應當契丹人之子時,痛言此事乃"詘中國以尊夷狄,此萬世之恥也"而留芳百世。
後唐明宗時的應州人安重誨,家世更為顯赫,曾經做到取決國家大事的中書令的高官,並且盡忠補過,甚吳賢名。當時的應州,是在今湖北省內,可見得在五胡亂華時期原來居住在甘肅、河南一帶的安姓,也有了小幅度的播遷。
宋仁宗的時候,山西太原也出了一位著名的大將安俊,他守邊多年,把當時動不動就跑到邊境來騷擾一番的羌族整治的服服貼貼,羌人並又公開承認"僅畏安太保"可見他的聲威之隆。
在東室最為衰微的微宗年間,安氏也曾出過一位倡議北伐的名臣安堯臣,他上書向皇帝提出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說明"女真不可結與燕雲不可取"的道理,深受徽宗嘉納,累官至南平大守。
混有不少外族血統的安氏,在宋朝出的著名文士也不少,像安實、安儼、安燾、安丙等人,都是以文名而見稱。其中,安實是榮安人,安儼是郃陽人,安燾是開封人,安丙是封邱人,顯示宋時的安氏,仍主要繁衍於我國北方。
明代以後,短短數百年間,安氏的播遷甚快,不但大陸的南方有了安姓的人家,甚至一海相隔的台灣,也出現了不少安姓的人士的足跡。
郡望堂號
【郡望】
涼 州: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置州,治所隴縣(今甘肅張家川)。轄今寧夏、甘肅及青、陝、內蒙各一部。曹魏移治姑臧(今武威),乃僅轄河西地區。曾屬吐蕃。五代西夏為西涼府。元西涼州。明涼州衛。清雍正時置涼州府,僅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廢府。
姑 臧:治所在今甘肅武威。魏晉南北朝時期河西走廊的政治、軍事重鎮。先後為前涼、後涼都城,南涼、北涼也曾一度都於此地。故址在今甘肅武威市。原名蓋臧,為匈奴所築,後音訛為姑臧。西漢建姑臧縣,隸武威郡。東漢時為武威郡治所。三國曹魏時置涼州,以姑臧為治所。
武陵郡:漢置,治所先在義陵(今湖南漵浦南),轄境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後移臨沅(今常德西)。郡境漸次縮小。隋改臨沅縣為武陵縣(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後武陵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國改常德縣。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楚漢之際置河內郡,轄今豫北的西部,治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西晉移治野王(今沁陽)。隋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河內郡即懷州。元懷慶路。明清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
【堂號】
安姓主要以“濟世堂”為堂號。自立堂號:正倫、濟世、中和、天全等。
字輩
某支安氏字輩:永懷道興大,世賢邦國光,積善傳家遠,福祿自天開。湖南邵東安氏老班次:天佐文明永,志思大朝廷,繼應長春士,學能治邦國,宗光耀榮承,良傅元祖德,萬代網紀定,忠孝惟作則。新班次:節義效先賢,福壽康寧悅,彝訓昌盛典,乾坤輝偉業,玉金欽翊瑞,高儀通錦澤,廣浩麗秀綿,正衍顯英傑。
日照安氏家譜口訣:賢才培茂,郁乃可宏,豐寶熙亮,傳在百縱,述作中繼,肇利久清,建以常基,增爾元貞,效金慎言,修其箴銘,光華克昭,美麗正廷,象舉貳全,延善敦榮,德澤普耀,景慶昇平,有志加益,興起功成。
山東陽穀安氏字輩:景秀恩憲廣,興佳兆子常。
徐州豐縣安氏字輩:其趙槐映繼,利方在允時,文意孝忠良,井德顯代自。
山西安邑安氏字輩:行居洪大,應天維知,新崇禮厚,德信文學,忠孝順能。
安徽無為安氏字輩:x x x 應邦,萬一大文光,英凡成繼啟,後代少樹香,
遷徒分布
安息國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後,分居於河南洛陽、甘肅民勤和武威、湖南漵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肅、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後安姓發展史上三大郡望:涼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北方戰亂頻繁,烽煙四起,中原士族大舉南遷,安姓也不外其列。由於湖南所處地理位置屬較安定地帶,故南遷安姓,多出甘肅支脈。此期,北方安姓雖籠罩於戰火的陰影中,卻也有發展。三國曹魏有安同,遼東人,太武帝時進爵高陽公,曾以高官佐輔曹家王室,晚年又大興寺塔,其族大支多,甚為興旺。
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姓安,居於河南洛陽,後漸與漢族安姓融合,不分彼此。
唐代以後,安姓日漸活躍,名人不斷湧現。唐代有安祿山,為居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縣)的胡人,本康姓,因父死隨母改嫁而姓安,由此,安姓中加入了胡人的血脈。後安祿山叛亂遭鎮壓,安姓分逃於各地。
宋元時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軍隊南下,致使北方再度處於混亂狀態,由此,中原人士大舉南下,安姓族人也多攜家南徙於安徽、江蘇、浙江等地。
明清時期江蘇無錫、金匱多安姓。
明初洪武、永樂年間,安姓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南、安徽、浙江等地。
清代有閩、粵沿海之地安姓渡海入台,進而徙於新加坡等國家。
今日安姓尤以河北多此姓,約占全國漢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姓,上述三省安姓約占全國漢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
安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五。
相關名人
安期生:琅琊人,相傳曾跟從河上丈人學仙術,常在海上賣藥,當時人稱他為“千歲翁”。安清:字世高。安息國太子。
安同:曹魏時遼東人,在官明察,長於校練,家法修整,時人贊其有濟世之才。
安金藏:唐代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為太常寺樂工。
安祿山:(703—757),營州柳城(在今遼寧朝陽)人,原名軋犖山,
安民:宋代陝西長安(今西安一帶)人,著名石匠,當時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
安熙:元代藁城(今屬河北省)人,性淡雅,喜垂釣,著有《默庵集》五卷。
安伸:淄川人,明代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太僕少卿。著有《柱史草》等。
安盤:明代嘉定州(今屬上海市)人,官至兵科給事中,嘉靖初,以爭大禮廷杖除名。著有《頤山詩話》二卷。
安大嵬:明代雲夢(今屬湖北省)人,性雅,不慕功名,博學好古,精緯候。
安維峻:甘肅省秦安人,著有《四書講義》、《詩文集》。
安鴻勛:清江蘇金匱(今常熟)人,官訓導,善行草書。安昶:清江蘇金匱人,喜臨摹古帖,尤善草書。
安文欽:陝西綏德人,清末秀才,抗戰時期積極與八路軍合作,建國後,歷任陝西省人民政府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被稱為“陝西四老”之一。著有《滿腹牢騷記》。
安子介:浙江定海人,第六屆、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安東(1918-1966),四川省閬中縣涼水井(今閬中市涼水鄉)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冬,由縣蘇維埃保送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30軍89師政治部宣傳員、秘書,第265團政治處敵工隊隊長,紅四方面軍指揮部機要科機要股股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輪訓隊政治指導員,軍委一局一科科長,軍委作戰部一處副處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熱遼軍區參謀處處長,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參謀處處長,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參謀長,第四野戰軍43軍129師參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軍委對外聯絡處處長,情報部三局第一副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辦公室主任,兼軍委辦公廳機要秘書處處長,裝備計畫部副部長,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66年5月21日非正常死亡,終年僅48歲。1973年,安東的夫人寫信給聶榮臻,要求為安東作出恰當結論。聶榮臻認為:關於安東同志的非正常死亡問題,建議國防科委黨委按中央1972年45號檔案指示精神,作出恰當結論,並報軍委審批。後經中央軍委批准,安東按病故處理。
安志敏(1916-1967),原名安天江,四川省閬中縣紅土鄉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閬中少共縣委書記,紅四方面軍第30軍89師267團政治處秘書,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見習參謀,後隨西路軍遠征河西走廊,失敗後隨西路軍經歷艱險到達新疆,編入新疆中共新兵營整訓學習。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疆航空隊飛行訓練班學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飛行隊隊長,飛行大隊副大隊長,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空軍部主任,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航空局航行處處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6航空學校校長,空軍副軍長、軍長,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67年7月23日逝世,終年5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