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

漢朝

漢朝(前202—8年,25—220年),分為西漢和東漢,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29位皇帝,享國405年。漢代因尚火德被稱為炎漢,又因皇室姓劉又稱劉漢。公元前206年劉邦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定都長安。漢初在消滅異姓王和諸呂之亂後政局趨於穩定。漢文帝、漢景帝相繼休養生息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攘夷擴土,史稱漢武盛世,至昭宣時期西漢國力達到極盛,史稱昭宣中興。公元8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不久爆發綠林赤眉起義,公元23年新莽復滅。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確立與民休息的國策,開創了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開創永元之隆,東漢國力達到極盛。中後期發生了戚宦之爭和黨錮之禍,於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後,劉備建立蜀漢延續漢室,中國進入三國時期。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兩漢時期奠定漢地範圍,極盛時東並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

基本信息

國號

漢朝分為西漢(前202年十二月-公元8年十一月)、東漢(25年六月-220年十一月)。漢高帝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又稱前漢;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自稱中漢,又稱後漢;漢昭烈帝劉備建立蜀漢,定都成都,自稱季漢,又稱西蜀;西漢與東漢合稱兩漢。漢朝是中國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漢族就是在這一時期得名。漢族由於文明程度較高,在中國各兄弟民族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這是歷史發展和自然形成的結果。漢以後歷代的朝代名稱雖有變換,但漢族作為中國主體民族的地位始終未變。

基本簡介

漢朝漢朝

漢朝(前206—公元220年),分為西漢和東漢,西漢開國皇帝:劉邦,(今江蘇豐縣人)因國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在東漢國都洛陽的南面,故稱西漢。西漢共有14個帝王,包括呂后和昌邑王劉賀。所附的淮陽王劉玄,敗降後被勒殺。 亦有以西漢與東漢的首都代指,合稱兩京。是繼秦朝之後強盛的大一統帝國。漢代被稱為“炎漢”。又因皇帝姓劉而稱“劉漢”。前202年高祖劉邦建漢,定都長安。文景之治後,漢武帝進一步推動大一統事業。

公元九年,王莽篡奪政權,西漢結束。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開創了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萬國來朝。漢朝時期,許多人將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其疆域鼎盛時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東至臨屯郡,西至蔥嶺。西漢平帝時期#(公元元年),全國人口達6000萬左右。且文化的統一,為中華民族兩千年的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中華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華夏族因此逐漸被稱為“漢族”。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

歷史

炎漢開國

開創四百年漢朝的漢高祖劉邦開創四百年漢朝的漢高祖劉邦

劉邦平時很少參加家庭農業生產,其父曾為此多次責備他是個“無賴”。到青年時代,秦始皇已統一中國,他當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長,並與郡縣小吏關係非常密切。

劉邦在生活上有失檢點,但他仗義豪爽,胸懷大志,待人寬厚,能孚眾望。

楚漢戰爭楚漢戰爭

秦二世元年(前209),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劉邦也在家鄉沛縣起兵,稱沛公。後加入項氏叔侄的反秦義軍。前207年,劉邦率部攻入關中,秦王子嬰降,秦亡。

秦朝滅亡以後,公元前206年,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後來項羽和劉邦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手下蕭何、韓信、張良等人的輔助下,在垓下之戰打敗了項羽,於公元前202年正式稱皇帝,仍用“漢”號,漢朝就此開始。

休養生息

呂后呂后

劉邦登基後,採用叔孫通的建議,恢復禮法,設三公和九卿,任蕭何為丞相,採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黃老政策。鼓勵生產,輕徭薄賦。在政治上,則先分封功臣韓信、彭越、英布等為王,等到政權穩固,為了防止反叛和鞏固皇權穩定則又以種種罪名取消他們的王爵,或貶或殺,改封劉氏宗親為王,訂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

此時,由於歷經多年動亂,國力較弱,而漢高祖劉邦在攻打匈奴時,曾被匈奴冒頓單于圍困於白登,即白登之圍事件,從此以後,漢朝採用和親政策,以婚姻和財寶換取帝國和平,於是,漢朝初期並沒有什麼戰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劉邦死後,劉盈繼位,即漢惠帝,但是在此期間,實際是呂后稱制。呂后尊劉邦遺囑用曹參為丞相,蕭規曹隨,沿用漢高祖劉邦的黃老政治的政策,達到了“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的效果,為史家所稱道,但呂后同時又任用外戚,壓制功臣,釀成“諸呂之亂”。

文景之治

呂后死後,諸呂之亂被以周勃為領袖的大臣剷除,眾臣迎立漢文帝劉恆。

在漢文帝的皇后竇漪房的影響下文帝和兒子漢景帝劉啟即位期間,繼續採取黃老無為而治的手段,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恩威並施,恢復了多年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雖然漢景帝劉啟時期(前154年)發生了此時期唯一的動亂—“七國之亂”,但是僅經歷三個月即為周亞夫、欒布所平定,並未對漢朝帶來實質影響。

這段時期,匈奴雖然幾次入寇中原,但大多數時間裡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漢朝方面則不斷積蓄國力,透過馬復力等措施來積極備戰。這一時期史稱文景之治,是中國成為大一統時代以來,第一次被傳統歷史學家稱羨的治世時代。

漢武盛世

參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酎金奪爵、鹽鐵官營、漢武盛世、漢匈百年戰爭、絲綢之路、巫蠱之禍

漢景帝劉啟死後,其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使得漢朝的政治、經濟、軍事變得更為強大。在政治上,漢武帝劉徹加強皇權,首創年號,採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從此,諸侯王的勢力不再能夠對中央構成威脅;後又以諸侯獻上的黃金成色不純為由,取消了百餘位列侯的爵位,即史書上所稱的“酎金失侯”事件。

經此二次事件後,中央集權得到了大大的加強。文化上,廢除了漢朝以“黃老學說、無為而治”治國的思想,積極治國;並採納董仲舒的建議,開始重用儒術。儘管劉徹時期兼用儒、法、道、陰陽、縱橫等各家人才,漢朝也一直“霸王道雜之”,但漢武帝劉徹時期對儒家的採用,使得儒家思想得到重視,並在以後逐漸成為中國歷經二千年的主流思想。

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

軍事上,積極對付漢朝的最大外患—匈奴。據記載,漢代邊防軍的最低工資是每月600錢,而軍區司令級則高達每月16000錢。按物價折算,其軍餉相當於今天的月薪4800元到12.8萬元。薪水之外還有補貼:劉徹巡視北方時,一次犒賞邊防軍就達100萬匹絲綢和200萬錢。大幅提高軍人的待遇,在這期間,漢朝先後出現了衛青、霍去病等天才將領,終於擊敗匈奴單于,使得“漠南無王庭”,又收復南越國和朝鮮,征服中亞大宛國,西域臣服,使中國成為亞洲第一霸主,世界第一大帝國。

外交上,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並先後以兩位翁主劉細君,劉解憂和親西域烏孫,而達到了離間西域和匈奴,進而控制西域的目的,並開通了長安到中亞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漢武帝時期奠定了漢地範圍,也是漢朝走向強盛的重要時期。

昭宣中興

漢昭帝劉弗陵漢昭帝劉弗陵

漢武帝劉徹晚年,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因此冤死。漢朝經歷多年戰爭,對經濟產生巨大衝擊,導致漢朝國力衰弱,前朝積蓄被揮霍殆盡。為此,漢武帝劉徹晚年曾發表著名的輪台之詔,希望不再窮兵黷武,使漢朝不至於敗亡。為挽救經濟,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曾採取一系列政策,將鑄幣、鹽鐵收歸中央管理,加強農業生產,實行和糴法,開鑿白渠,並創立均輸、平準政策,穩定物價,加強國家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

劉徹死後,年僅7歲的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漢昭帝劉弗陵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5人共同輔政。但是在元鳳元年(前80年),爆發元鳳政變,漢昭帝劉弗陵清醒地誅殺了上官桀等一批陰謀權臣,避免了霍光被冤殺。霍光從此繼續輔佐漢昭帝劉弗陵治國。

劉弗陵遵循漢武帝晚年的政策,對內繼續休養生息,以至於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清平。漢昭帝劉弗陵死後,漢武帝劉徹孫昌邑王劉賀即位(史稱漢廢帝)。他行為放縱,密謀除掉霍光,但反被霍光廢掉。之後霍光又迎立漢宣帝劉詢(又名劉病己,漢武帝曾孫)即位,是為漢中宗。本始元年(前73年),霍光還政於漢宣帝劉詢。地節二年,霍光去世。但霍氏一門逐漸腐敗黑暗。漢宣帝劉詢將腐敗的霍氏集團一網打盡。

漢宣帝劉詢漢宣帝劉詢

漢宣帝劉詢治國摒棄不切實際的儒學,採取道法結合的治國方針,在整頓吏治上沿用漢昭帝劉弗陵,勸民農桑,抑制兼併,降低豪強在國家中的角色。

經過了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漢宣帝劉詢的治理,國家經濟明顯恢復,國勢達到西漢極盛,四夷賓服、萬邦來朝,使漢朝再度迎來了盛世,史稱武昭宣盛世。

漢宣帝劉詢已時期即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定西域都護,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

漢宣帝時期,匈奴進一步衰落和分裂,南匈奴臣服於漢朝,漢元帝時期,躲在中亞康居國北匈奴郅支單于被陳湯斬殺,外患完全平定。

新莽篡漢

新朝建立者王莽新朝建立者王莽

漢宣帝劉詢死後,漢元帝劉奭即位,西漢開始走向衰敗。漢元帝劉奭,柔仁好儒,導致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漢元帝死後,漢成帝劉驁即位。漢成帝好女色,先後寵愛許皇后、班婕妤和趙氏姐妹(趙飛燕、趙合德),由於趙氏姐妹不能生育,漢成帝與其他妃嬪的子女均為趙飛燕姐妹殘害殺死,史稱“燕啄皇孫”。由於“酒色侵骨”,漢成帝劉驁最後竟死在溫柔鄉中。漢成帝不理朝政,為外戚王氏集團的興起提供了條件,皇太后王政君權力急劇膨脹。漢成帝劉驁死後,劉欣即位,是為漢哀帝。漢哀帝有斷袖之癖,終日與寵男董賢廝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權力進一步膨脹。

國家已經呈現一片末世之象,民間“再受命”說法四起。公元前1年8月15日,漢哀帝劉欣去世。8月17日,太皇太后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賢成為大司馬,並迎接漢平帝劉衎。10月17日,劉衎即位,是為漢孝平皇帝。但是,漢平帝已經淪為王莽的傀儡。公元6年2月3日,年僅14歲的漢平帝劉衎病死,王莽立僅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自任“攝皇帝”。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廢除孺子嬰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光武中興

新朝末年農民起義新朝末年農民起義

公元23年王莽政權在赤眉、綠林民變下復滅。綠林軍擁立漢宗室劉玄作皇帝,恢復漢朝國號,史稱玄漢,改元更始,劉玄即漢延宗更始帝。公元25年赤眉軍立劉盆子為帝,沿襲漢朝國號,史稱赤眉漢,建元建世,劉盆子即漢昌宗建世帝,隨後擊敗綠林軍。其後,原本服從更始帝的漢宗室劉秀在鄗縣之南稱帝,並誅殺劉玄,是為漢光武帝,沿用漢朝國號,稱建武元年,都洛陽,史稱東漢。

東漢的建立者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的建立者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於公元27年滅劉盆子赤眉漢,公元36年滅隗囂、公孫述等割據勢力,實現了全國統一。光武帝廢王莽弊政,大興儒學,使得東漢成為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朝代。時年社會安定,加強中央集權,對外戚嚴加限制,史稱光武中興。

明章之治

漢明帝劉莊漢明帝劉莊

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國力恢復期,史稱“明章之治”。期間,竇固以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長駐三十多年,不僅善於使用武力威懾各國,更善於運用外交手段去聯絡距離較遠的國家。但匈奴人亦同樣在開展類似的行動,推翻各國親漢的政權,再與新政權結盟。雙方不斷地反覆攻防,一直到20年後,班超之子班勇才完全掌控西域。

章和二年(88年)十月,車騎將軍竇憲領軍出塞,擊破北匈奴,登燕然山,令班固作銘命,史稱燕然勒石。

二年後,永元三年(91年)竇憲派兵再次出擊,出塞五千里進攻金微山,大破北匈奴單于主力,斬名王以下五千餘人,俘虜北單于皇太后,北單于倉皇逃竄不知所終,從此掃除數百年來匈奴對漢朝北方邊境的威脅,漢朝國勢也再一次到達漢武帝時期的鼎盛;佛教也在此時傳入中國。但是在章帝後期,外戚竇氏日益跋扈,揭開東漢後期外戚與宦官兩股勢力爭鬥的序曲。

在位於今雲南、緬甸北部一帶的古哀牢國。

公元69年(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哀牢歸漢,初步奠定了以後歷代中原王朝對雲南西部版圖的管轄範圍,使古哀牢境內的各民族從此匯入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也促進了古哀牢境內的各少數民族與漢民族融合地區的經濟文化的發展。

明、章兩帝共統治三十一年(公元57年—公元88年),秉承光武帝遺規,對外戚勛臣嚴加防範;屢下詔招撫流民,賑濟鰥寡孤獨和貧民前後凡九次;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漢平帝以來河汴決壞;經營西域,再斷匈奴右臂,復置西域都護府和戊己校尉。史載“天下安平,百姓殷富”,號稱“明章之治”。

戚宦之爭

漢和帝劉肇漢和帝劉肇

公元88年,漢章帝駕崩,年僅十歲的漢和帝繼位,由竇太后臨朝稱制。

竇氏戚族的跋扈引起漢和帝的不滿,永元四年(92年),漢和帝聯合宦官鄭眾掃滅竇氏戚族,之後漢和帝開始重用宦官,導致“中官用權,自眾始焉“。

漢和帝親政後,每日早起臨朝,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多次下詔賑濟災民、減免賦稅、安置流民、勿違農時、招納賢士,在法制上也主張寬刑,並在西域復置西域都護,任命班超降服西域諸國。漢和帝永興元年(公元105年),墾田面積達732萬多頃,為東漢之最,戶籍人口達5325萬多人。漢和帝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為“永元之隆”。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冬12月,年僅二十七歲的漢和帝病逝。

出生僅百日的少子劉隆即位,是為殤帝。

漢殤帝僅在位8個月就駕崩了。接替即位的是清河王劉慶之子漢安帝劉祜。他即位早期由太后鄧綏臨朝理政。鄧太后勤儉節約,任用賢良,同時對自己家族的勢力有所限制,卻也對宦官勢力縱容。

被外戚毒殺的漢質帝被外戚毒殺的漢質帝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鄧太后逝世,安帝親政,滅鄧氏家族。安帝依賴外戚宋氏和閻氏以及宦官的力量,聽信奸臣,肆意妄為,朝政昏庸不堪。東漢快速衰敗下去。延光四年三月,漢安帝在南巡途中死在葉城。外戚閻氏秘不發喪,擁立漢章帝之孫濟北王劉壽之子劉懿,史稱漢前少帝,但其在位僅200餘日就病死了。

少帝死後,閻氏家族密謀再立傀儡,但被中常侍孫程擊破,閻氏家族被誅殺。

孫程迎立濟陰王劉保,是為漢順帝。在順帝執政早期,宦官勢力膨脹,卻引發社會各界的反彈。陽嘉元年(132年),貴人梁妠立為皇后,從此梁氏外戚勢力開始崛起,梁妠的兄弟梁冀被任命為大將軍。漢安二年(143年)八月,順帝病死,太子劉炳即位,年僅2歲,由梁太后執政。永嘉元年,漢沖帝駕崩,年僅三歲。

正月二十五日,梁冀擁立章帝玄孫劉纘即位,是為漢質帝。質帝非常聰穎,稱梁冀為“跋扈將軍”,因此質帝不久就被殺害,年僅八歲。漢章帝曾孫劉志即位,是為漢桓帝。桓帝年少,因此繼續由梁太后臨朝執政。桓帝即位之初,梁冀勢力幾無邊界,他殘害忠良,公飽私囊,無惡不作。桓帝對他暗中也頗為不滿,延熹二年八月初十,桓帝與宦官謀劃,派兵士包圍梁宅,梁冀與妻子雙雙自殺,梁氏外戚勢力土崩瓦解。宦官成為新的權力中心。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被封為縣侯;單超食邑兩萬戶,後又封為車騎將軍,其他四人各一萬戶,世稱五侯。

走向滅亡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形勢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形勢

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漢桓帝駕崩。桓帝無子嗣,由河間王劉開曾孫劉宏繼位,是為漢靈帝,引發了以竇太后、竇武為首的外戚勢力和以曹節、王甫為首的宦官勢力的激烈權力鬥爭。永康元年九月初七,宦官發動政變,外戚勢力被削弱。宦官則在永康二年(164年)製造第二次黨錮之禍。而靈帝本人驕奢淫逸,為填補財政公開賣官職,朝政腐敗到了極點。導致了公元184年的黃巾起義。雖然不久便平定了此叛亂,但是漢朝政府經此一役已國力大減。且中央政府為順利平叛,又將軍權下放給各地州官。各地豪強大族從此開始慢慢擁兵自重,加以其原本已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最終演變成東漢末年袁紹、袁術、曹操、孫堅、董卓等眾豪強軍閥割據一方、群雄逐鹿的局面。

漢靈帝死後,外戚大將軍何進和宦官雙雙火併而亡,終於結束戚宦之爭。董卓掌權,廢后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改立漢獻帝劉協。董卓被呂布誅殺後,軍閥割據完全表面化,出現了把持中央的曹操;位於河北的袁紹;位於淮南的袁術;位於江東的孫權;位於荊州的劉表;位於益州的劉璋等勢力。其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漢朝丞相的名義討伐各路軍閥,在官渡之戰中消滅了最大的敵人袁紹軍的主力,但同時架空漢室權力,全權代理皇帝處理朝政,漢朝皇帝此時已經是空有名分而無實際了。

前期曹操雖連戰得勝卻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三分之勢逐漸形成。220年正月,曹操死後,子曹丕襲位,十月逼迫獻帝讓位,改國號為魏,東漢滅亡。而後,劉備隨即在蜀地宣布繼承漢朝法統,建立了沿用漢國號的政權,史稱蜀漢。江東孫權雖向魏稱臣,內政外交皆自主,幾年後孫權亦稱帝,國號吳。

蜀漢時期

蜀漢章武元年,即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漢之大統,年號“章武”,漢朝又一次被復興。

但是在此前,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鎮守荊州的名將關羽北伐曹魏,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東吳孫權怕劉備勢力威脅到自己,於是派遣呂蒙偷襲荊州(主要是南郡、公安),關羽功敗垂成,兵敗身亡,關羽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導致後來的蜀漢又缺乏統一天下的一個條件。

在劉備剛剛稱帝後,夏被吳將陸遜在彝陵之戰中打敗,最終撤退到白帝城。劉備於章武三年(223年)四月逝世,謚昭烈帝。

三足鼎立形勢圖三足鼎立形勢圖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平定南中多郡的叛亂,並利用懷柔政策降服了南中少數民族部落勢力,解決蜀漢的後方問題。

蜀漢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北伐曹魏,陸續奪取郡縣,卻在馬謖在關鍵的街亭戰役中失敗,迫使諸葛亮撤軍。後來依法處斬對此負有重大責任的參軍馬謖。

之後諸葛亮繼續北伐,但多次因補給線太長糧草不濟被迫撤軍,致使北伐始終無法獲得重大成效,不過仍然長期進占了原來曹魏的武都、陰平兩個郡。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於第五次北伐中病死在五丈原,之後由蔣琬、費禕、董允等接手執掌朝政,蜀漢因而仍保持政治清廉。

到蔣琬、費禕、董允死後,劉禪開始自攝國政,但因寵信宦官黃皓和陳祗,令朝政開始變壞,而大將姜維在247年至262年不斷的北伐,使得蜀漢政治壓力加劇,宮中政事無人處理,力量日漸消耗。內廷逐漸為宦官黃皓把持,使得前方戰事不為劉禪所知,最終導致鄧艾偷襲成都成功、劉禪舉國而降。

後來姜維“詐降”,意圖藉助鍾會之力復國,但是計畫失敗被殺,漢祚告終。

疆域

領土範圍

漢朝建立初期,各地叛亂不斷,高祖連征叛亂而無暇顧及邊防。河南地復為匈奴所有。南越,閩越,黔中地區趁機與漢朝脫離,後來文帝派人說服南越王和各國歸順,又恢復了一統的局面。但不久南越就因為荊州兩湘地方不肯開關通商而肆起發動進攻。此時恰值漢武大帝時期,漢朝的文治武功已到極盛,遂徹底剿滅了南越王政權,南越也首次直接歸中央管理。西元前127年,衛青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隴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雲中、雁門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擴展。西漢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陰山以北。前121年,漢將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於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設酒泉郡。後又分割為張掖、敦煌、武威三郡。連同在湟水流域設定的金城郡,合城河西五郡。前138年,東甌王迫於閩越王的威脅,舉國內遷到今江淮流域。前110年,漢朝又滅亡了閩越國。前111年,漢朝平南越,又占有了海南島,在該地設十郡。在西南地區,漢朝征服了諸國,邊界推移到雲南哀牢山和高貢黎山。東北地區滅亡了衛滿朝鮮,設定了東北四郡。大漢帝國的國土已基本成型。而在西域設郡也加強了對西域的控制。

新莽末年,疆域萎縮。東北撤銷真番、臨屯二郡。西南地區由七郡變成五郡,並且放棄海南島上的珠崖、儋耳二郡。光武中興後形勢得到改觀,版圖基本恢復。東漢末期,中原戰亂不斷。曹操放棄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陝北、晉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後放棄。高句麗與林邑兩國蠶食東北及南方國土。只有西南地區擴展至大盈江一帶,其中益州郡、牂牁郡、永昌郡,與西南滇王(前278年—115年)、夜郎王(直至前27年)、哀牢王(直至76年)及鉤町王共同並存。

漢朝初期,劉邦封異姓王七人。但因各地叛亂不斷遂而消清大部分異姓王,僅留長沙王吳芮。同時大封同姓諸侯,這些王國“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譖於天子”。地方王國勢力的強大導致中央政府所實際控制的區域萎縮。呂后時期,增加外戚諸侯王。到文帝時期又紛紛剷除,增加劉氏諸侯王。但是地方王國勢力的膨脹已經對中央政府構成嚴重威脅。

西域長史府西域長史府

文帝接受賈誼的建議,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諸侯的勢力。景帝即位後採納晁錯的建議,直接縮減王國的封地,引發諸侯王的強烈反彈,導致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但未幾就宣告失敗。景帝藉此縮小各王國的轄地。武帝時期則採納主父偃的建議,推行推恩令,規定諸侯王位由嫡子即位,而餘子皆分一縣或一鄉的土地。因此王國不斷縮小,漢郡不斷擴大,加上邊郡的開擴,漢朝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日益加強。同時,政府將大量面積較大郡予以分割。到平帝元始二年,共有郡國103個,轄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1587個。

蜀漢時期的領土範圍大致為今四川及雲南、貴州北部、陝西舊漢中府一帶,雖然昭烈帝劉備曾經大舉伐吳,諸葛亮、姜維屢次北伐,但是終究未曾大規模地改變蜀漢的領土面積。

行政區劃

東漢地圖東漢地圖

州作為行政區劃,在西漢時期萌芽發展,到東漢宣告形成。自元封五年,始在郡之上1又設了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個行部管轄若干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東漢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朝廷選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軍民。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至此,中國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縣兩級制度變為州郡縣三級制。十三個州為:司隸(治雒陽)、徐州(治剡縣)、青州(治臨淄)、豫州(治譙縣)、冀州(治高邑)、并州(治晉陽)、幽州(治薊縣)、兗州(治昌邑)、涼州(治隴縣)、益州(治雒縣)、荊州(治漢壽)、揚州(治歷陽)和交州(治龍編)。興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則至漢亡,全國有十四州。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

東漢末年全國十三個州
司隸 河南尹,河內郡,河東郡,弘農郡,京兆郡,馮翊郡,扶風郡
豫州 穎川郡,汝南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
冀州 魏郡,巨鹿郡,常山郡,中山國,安平國,河間國,清河國,趙國,渤海郡
兗州 陳留郡,東郡,東平國,任城國,泰山郡,濟北郡,山陽郡,濟陰郡
徐州 東海國,琅邪國,彭城國,廣陵郡,下邳國
青州 濟南國,平原郡,樂安國,北海國,東萊郡,齊國
荊州 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
揚州 九江郡,丹陽郡,廬江郡,會稽郡,吳郡,豫章郡
益州 漢中郡,巴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廣漢屬國,蜀郡屬國,犍為屬國
涼州 隴西郡,漢陽郡,武都郡,金城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張掖屬國,居延 屬國
并州 上黨郡,太原郡,上郡,西河郡,五原郡,雲中郡,定襄郡,雁門郡,朔方郡
幽州 涿郡,廣陽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遼東屬國
交州 南海郡,蒼梧郡,鬱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政治

漢朝官制實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較大的權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御史大夫掌監察,輔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而在漢朝,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必須做御史大夫後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還設有御史中丞,掌管宮內事務。九卿則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祿勛(掌門房)、衛尉(掌衛兵)、太僕(掌車馬)、廷尉(掌法律)、大鴻臚(掌禮賓)、宗正(掌皇帝族譜)、大司農(掌全國經濟)、少府(掌皇室財政)。漢武帝時期,為了鞏固皇權,皇權開始大幅膨脹,尚書令的地位大幅抬升。漢武帝將身邊重臣如嚴安、主父偃、朱買臣等為郎加以侍中,與尚書令共議。軍國大事,組成中朝(又稱內朝)。原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組成外朝。

漢朝的選舉制度是察舉制,以地方推薦為主,考試為輔,考試與推薦相輔而行。推薦過後是還要經過考試覆核;覆核合格後才能量才錄用。無論是特舉賢良方正,還是歲舉孝廉、茂才(西漢時稱秀才,東漢避光武帝名諱改為茂才),均須經過中央複試。武帝時期設定太學,是中國古代第一所公辦學校,專門培養才學之士。

東漢時期,為糾正察舉薦人之濫,開始注重考試,形成察舉與考試相結合的選士制度,而且考試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薦基礎上加強考試,這是漢代察舉制發展的新趨勢。薦舉為主,考試為輔,是兩漢察舉制的基本特點,也就是說你舉薦個人,還要看看他有什麼本事。漢朝早期實行徵兵制度,男子二十三歲起至五十六歲之間,服役兩年。一年保衛京師,名為正卒;另一年戍守邊郡,叫做戍卒。正卒分為兩支,一支為南軍,守衛宮城,另一支為北軍,保衛首都其他地區。

軍事

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但五校幾乎成清貴武職,偏文)-中郎將(五官、左、右、虎賁中郎將類同五校)-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裨將軍、偏將軍應該就是雜號將軍之末,但與其它兩字將軍地位有別)-四鎮、前後左右將軍、四征-衛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大將軍。

社會

人口

秦代末年由於長期戰亂人口銳減,西漢建立時人口在1500萬到1800萬之間,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輕徭薄賦,至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國人口約3600萬。漢武帝時期因大規模對外戰爭人口銳減至3200萬,至於史書中的”戶口減半“是因民眾不堪重負逃稅導致人口登記不實。漢昭帝、漢宣帝相繼息兵養民,至地節元年(前67年)人口達4000萬。

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在籍人口達59594978人,實際人口達6300萬,墾田8270536頃,為兩漢之最。

由於中國歷史早期農業發展集中在黃河流域,故西漢人口密度分布極不均勻。以淮河、秦嶺為界,北方人口約八成,南方人口不足兩成。人口數超過500萬的司、豫、冀、兗、青、徐五州均位於黃河中下游地帶,這五州的人口總數占全國的55%。首都長安周圍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人口數量在200萬以下的有交、涼、並、朔方四州。揚、荊、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陽盆地、太湖平原和寧紹平原。

新莽末年爆發綠林起義導致人口銳減,東漢建立後人口開始恢復。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全國有戶4279634,口21007820;漢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全國有戶5860573,口34125021;漢章帝章和二年(88年)全國有戶7456784,口43356367;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全國有戶9237112,口53256229,墾田面積達7320170,為東漢之最。

至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全國有戶10677960,口56476856,為官方統計的人口峰值。

不過古今學者考慮到當時被豪強地主霸占或蔭庇的大批徒附、宗族、賓客、部曲、奴僕等人群以及遷居漢地的匈奴、羌族、氐族、百越等大多未納入戶口統計,故認為東漢人口峰值達6500萬。

東漢的人口分布又有變化。中原人口為躲避戰火向長江流域遷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國四成。口數超過500萬的有豫、荊、揚、益四州。荊益兩州的人口都增加了一倍,揚州人口也增加了四分之一。南方人口增長的同時,北方大部分郡國人口減少。之後經過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到三國初僅餘2224萬~2361萬人左右,僅有東漢人口峰值的40%。

服飾

戴帽、穿曲裾服的男子戴帽、穿曲裾服的男子

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繡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男服: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之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為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著。

長冠服:為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候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著。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著,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至賤更小吏亦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女服: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廟服,皇后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后率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著。

飲食

漢朝皇帝擁有當時全國最為完備的食物管理系統。負責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屬職官中,與飲食活動有關的有太官,湯官和導官,它們分別“主膳食”、“主餅餌”和“主擇米”。這是一個人員龐大的官吏系統。太官令下設有七丞,包括負責各地進獻食物的太官獻丞、管理日常飲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太官和湯官各擁有奴婢3000人,為皇帝和後宮膳食開支一年達二萬萬錢。這筆開支相等於漢代中等水平百姓二萬戶的家產。每天開支達54.8萬錢,相當於2700多石上好的粱米,或是91000多斤好肉。漢朝禮制規定:天子“飲食之餚,必有八珍之味。”他們“甘肥飲美,殫天下之味。”

在此時期中國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也加劇了。據《史記》、《漢書》等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就通過絲綢之路同中亞各國開展了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活動。張騫等人除了從西域引進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蘿蔔、石榴等物產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葉等物產以及飲食文化傳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區的漢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來自中原的木製筷子。中國傳統燒烤技術中有一種啖炙法,也很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亞和西亞,最終在當地形成了人們喜歡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絲綢之路還要早一些的西南絲綢之路,北起西南重鎮成都,途經雲南到達中南半島緬甸和印度。這條絲綢之路在漢代同樣發揮著對外傳播飲食文化的作用。例如,東漢建武年間,漢光武帝劉秀派伏波將軍馬援南征,到達交趾(今越南)一帶。當時,大批的漢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築城居住,將中國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等食俗帶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東南亞各國仍然保留著吃粽子的習俗。

同一時期,中國人衛滿曾一度在朝鮮稱王,此時中國的飲食文化對朝鮮的影響最深。朝鮮習慣使用筷子吃飯,朝鮮人使用的烹飪原料、朝鮮人在飯菜的搭配上,都明顯地帶有中國的特色。甚至在烹飪理論上,朝鮮也講究中國的“五味”、“五色”等說法。

養老

歷代贍養老人的做法差異很大,最好的要算漢代了。西漢初期,皇帝就頒布了養老詔令,漢代老人的“政治”待遇還體現在可以“行馳道旁道”。馳道是專為天子馳走車馬的,絕對禁止他人行走。即便是皇子,也不允許。

節日

重陽節俗始於漢朝,成於魏晉。九月九日桓景一家照辦,果然家裡人避免了血光之災。此後每到九月九日,人們就登高、飲菊花酒、佩茱萸,成為節俗。

經濟

農業

漢朝的土地所有制與秦朝相同,土地私有,並可自由買賣。土地所有者須向國家耕地稅,耕地稅率為畝產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稅分為算賦和口賦。算賦是丁稅,十五至五十六歲的男女每年每人納一百二十錢(一算)。口賦是兒童稅,七至十四歲的兒童每年每人納廿錢。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雖然恢復了農業生產,但經濟勢力讓然略顯不足,而商人地位低下。文景時期,在晁錯的建議下,改行貴粟政策,國家存糧進一步大漲,經濟實力也因而爆棚,商人的地位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漢元帝時期,土地集中日益嚴重,自耕農大量破產,淪為佃農。豪強莊園勢力日益強大。東漢後期,這一現象更甚,地主莊園勢力的膨脹,亦間接導致了三國局面的形成。漢朝時期,鐵農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槓。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區田法相繼誕生。國家注重興修水利,尤以關中地區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國渠、六輔渠、白渠等。東漢時期,出現了翻車和渴烏等水利工具,增加了農業生產效率。

冶鐵

東漢杜詩水排東漢杜詩水排

西漢早期,冶鐵業分國營(中央政府)、官營(地方經營)和民營三種類型。當時著名冶鐵家有卓王孫、南陽孔氏等。漢武大帝於元狩三年收冶鐵為國營,對國家財政較有利,但民間卻鮮有私人冶鐵業了。之後一直沒有改變此政策。到了東漢,冶鐵業由社會自營,加上水排的發明,冶鐵業更加發達。

紡織業

漢朝的紡織業亦有國營與民營之分,民間著名紡織業者有陳寶光等。到東漢時期,蠶桑養殖在長江和嶺南等地開始推廣。

商業

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文帝時期,在貴粟政策下,商人競買爵位,擴大貿易領域,促進了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其地位才得以提高。西漢時期,全國已有數個商業中心,如長安、洛陽、邯鄲、江陵、吳、壽春、番禺、成都等。絲綢之路是當時世界最重要的商路。伴隨著商業的發展,一些經商哲學紛紛出現。到東漢時期,中原地區商道線路發達,各地貨物往來更加頻繁。

文化

兩漢時期文化科學異常活躍,對外交流意義重大。漢朝進一步奠定了漢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漢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當時和日後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到現今,“漢人”仍為多數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漢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漢字”,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成為中國幾千年的統治思想,並且最早開始在京師長安設太學,並且開始儒學中的經學,東漢光武帝時期太學生一度多達三萬。漢明帝時期,佛教東渡首次來到中國,在洛陽建設的第一座佛教寺廟洛陽白馬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教經典是在白馬寺譯出的四十二章經,張道陵創立道教也是影響中國的大事。

五德學說

漢朝最早使用年號,建元為第一個年號。漢初根據五德終始說,定正朔為水德,漢武帝時,又改正朔為土德,直到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方才採用劉向、劉歆父子的說法,認為漢屬於火德。漢光武帝光復漢室之後,正式承認這一說法,從此確立東漢正朔為火德,東漢及以後的史書如《漢書》、《三國志》等皆採用這種說法,因此漢代亦被稱為“炎漢”。又因漢朝皇帝姓劉而稱“劉漢”。

學術著作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科技與文化非常輝煌的一個時期。國家也非常重視教育和學識。東漢桓帝時,僅太學生就號稱有3萬人。

司馬遷司馬遷

在史學方面,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為以後兩千年正史的編纂提供規範。全書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班固所編寫的《漢書》分為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全書體例仿效《史記》,惟改“書”為“紀”,廢“世家”入“列傳”,還開創了刑法、五行、地理、天文、藝文四志和《百官公卿表》。

《漢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完整的斷代史。更是成為了以後歷代王朝撰寫本朝歷史的範本。而兩漢時期其他的史書還有《東觀漢書》、《漢紀》和《吳越春秋》等。很多西方學者認為,漢代的作家所開創的史學標準,直到18世紀都一直領先於世界。

宣帝時期,在太學中立學官的,《易》有三家,《書》有三家,《詩》有三家,《禮》有一家,《春秋》有兩家,共十二博士。東漢初年,增加到十四博士。到東漢晚期,古文經學走向發達,今文經學日益衰微。

漢政府設立樂府,蒐集民間詩歌,即為樂府詩,後世的《樂府詩集》《古詩十九首》《玉台新詠》中便蒐集了不少漢代樂府詩,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也是寫成於漢代末年。賦是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張衡的《二京賦》等均為千古傳頌的文學名篇。漢代時期,隸書亦漸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寫字型,而隸書的出現則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標點符號的雛形。

尊儒尚法

漢代在立國時用無為而治之法,文景時期,又用道家黃老思想為主,並輔以儒家和法家思想為法制指導思想,不僅強調無為,還注重禮與德的作用,既承認法律的重要性,又堅持約法省簡,務在安民。而從漢武帝之後,統治者又確立儒家思想成為了正統思想,並輔之以法家思想為法制指導思想,其中心是“德主刑輔”,即先用德禮教化,教化無效再施之以刑罰。這種剛柔相濟的治國之道,成為漢武大帝以後漢王朝法制的指導思想。

這一思想對後世歷代王朝的立法影響很大。漢宣帝曾有名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便是這種思想的精闢闡述。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所毀壞的很多文獻書籍,通過漢代學者的不懈努力和發掘記錄得以重現,包括五經當中的古文尚書,也是這時候發掘整理出來的。漢武大帝採納董仲舒、公孫弘等的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經學成為學術主流。

東漢銅飛馬東漢銅飛馬

據歷史學家黃現璠考證儒學獨尊之時代背景時,曾說:“儒學獨尊之原因,在客觀條件上是由於漢至武帝,六十餘年間,社會經濟已呈繁榮;帝王集權亦經樹立;學術思想自然趨於統一。蓋諸家學說皆與帝王集權衝突,如墨家主平等,道家主放任,等等,皆不利於帝王集權。儒家與民言服從,與君言仁政,正合帝王專制之治。加之,儒家學說範圍極廣,言訓詁註疏校勘典章制,甚至陰陽五行等,皆可附從,故得信仰者眾。

為此,武帝乃行董仲舒之議,罷黜百家,表章六經,儒學遂取得獨尊地位。於是,五經博士弟子以及用儒生,行夏時即於此時開始。博士儒學參與實際政治,已非文景時具官待閒。”

宗教發展

佛教在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白馬寺是中國第一間佛寺。道教也是在東漢時期宣告形成的。東漢末年,道教分為兩大流派,一支為太平道;另外一支為天師道,亦稱為五斗米道(張道陵創五斗米道),而五斗米道內部還有一個大支派,以于吉為教主,在長江下游地區傳播。

科技

造紙術

西漢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絲絮和麻造紙,是紙的遠祖,而東漢時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紙。造紙術成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天文、醫學

地動儀地動儀

東漢張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夠預報地震的候風地動儀。

落下閎等人制定的《太初曆》第一次將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

張仲景因《傷寒雜病論》而被尊為中華“醫聖”、中醫之祖。而史書記載華佗更是世界上最早採用全身麻醉的醫生(其真實性受到陳寅恪等的質疑)。

數學

公元前一世紀的《周髀算經》及東漢初年的《九章算術》則是數學領域的傑作。其中,《九章算術》是對戰國、秦、漢古代社會創立並鞏固時期數學發展的總結,列有分數四則運算、今有術(西方稱三率法)、開平方與開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數值解法)、盈不足術(西方稱雙設法)、各種面積和體積公式、線性方程組解法、正負數運算的加減法則、勾股形解法(特別是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數的方法)等籌算方法,形成了一個以籌算為中心、與古希臘數學完全不同的獨立體系。

工藝技術

漢代也是中國最早發明瓷器燒造的時代。這個時期還發明了蒸餾法、水力磨坊、現代馬軛和肚帶的原型、漆器、用於冶金的往復式活塞風箱、出現於漢末的獨輪車、水車和吊橋。造船已經採用了防水隔艙、多重桅和船尾柱舵,並且開始使用羅盤。此外,血液循環也是首先在此時發現。

兩漢時期,中國的冶煉技術也有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鑄錢技術成熟,如三銖錢、五銖錢等。彩繪工藝獨特,如馬王堆所出土的帛書彩繪,各種生活用品齊全,如有“漢代魔鏡”之稱的銅鏡,煮鹽技術也不斷提高,兩漢出現了蒸餾酒,釀酒水平臻於完美。農業技術大幅度提高,東漢早期出現了水排等新式灌溉工具

教育制度

漢承秦制,於諸子百家各立博士,統屬於太常,秩比六百石,其數多至數十人,數量多達數十人。但漢初朝廷所崇信的學術,黃老之外,便是申韓法學學說,對於儒家思想並不重視。到文帝時的賈誼,儒家思想才逐漸興起。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經博士,形成儒家獨大的局面。其後武帝又應公孫弘、董仲舒之請,於元朔五年(前124年)為五經博士置弟子員五十人,以受經術,期限為一年。弟子員的來源,主要選自民間十八歲以上的子弟,此外各郡具低級官吏品學兼優者,也可擔任弟子。畢業後,能通一經以上的可補“文學掌故”,等第高的可充任郎官,但只限於白身受業者。地方官吏出身的,則多派充九卿、列卿或郡太守的屬官。

宣帝時,五經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時,增設樂經,共為六經,每經設博士五人。弟子員也代有增加,昭帝時已滿百人,宣帝末至二百人,元千帝時千人,到成帝時多至三千人。從太學的大量擴充,顯示西漢儒學教育的日益發展與儒家政治勢力的日益膨脹。東漢光武帝也於建武五年設學於京師,置博士十四人。太學生更不斷增加,質帝時,太學生已多至三萬人。

察舉制度

漢代察舉制度可分為兩類:一是詔舉,當國家有特殊需要時,下詔命官吏推舉人才。二是孝廉之舉,是由郡國按時向中央保薦當地的人才。薦舉為主,考試為輔,是兩漢察舉制的基本特點。

高祖曾於十一年(前196年),下詔徵求賢才,此舉開漢代選舉制的先河。其後文帝二年(前178年),曾下詔命“二三執政”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誎者”。至十五年(前165年),再度詔舉上項人才,保舉者的範圍則擴大到侯王、公卿和郡守,由皇帝親自策問,漢的選舉制自此開始普遍推行。其後武、昭、宣等朝,也曾屢次詔舉人才,都以賢良為主。西漢的名臣鼂錯、董仲舒、公孫弘等都以賢良入朝為官。漢代詔舉,除賢良外,尚有“文學高第”、“茂材異等”、“孝悌敦厚”、“勇猛知兵法”、“明當之務、習先聖之術”、“明陰陽災異”等名目,被舉者大抵為現任官吏。東漢時,詔舉由特舉變為歲舉,又稱茂材之舉。選舉的標準有四:即德行高超,經明行修,明曉法律和剛毅多略。每年由光祿勛、御史、司隸校尉及各州剌史等實責推舉。推行薦舉、察舉等方法的結果是門閥制度的大大發展,大量士族世家出現,與外戚、宦官形成東漢時期的三大勢力,基本壟斷國家政治。

法律制度

漢朝的法律是律、令、科、比四種。律是有系統的成文法律,具有傳統性;令,則是君主視需要隨時頒布的法律,與律具有相同的效力;比,或稱決事比及法比,是無成法可引用時用來比類決事的法律。漢律最早是蕭何制定的《九章律》,後來加上叔孫通《傍章》十八篇,張湯《越宮律》二十七篇,還有趙禹《朝律》六篇。漢律到武帝時期便已完備,但也由於法條過多,產生判決不公的情況發生,亦難免有自相矛盾之處,給予官吏做壞事的機會,昭帝以後的幾位皇帝,雖然有心改善,但始終沒有徹底執行。

西漢中期以後,儒學開始興盛,學者論法,多主張以德為主,以刑為輔。到了東漢時期,光武明帝,雖然提倡儒術,仍然崇尚法制。章帝時,採納陳寵的建議,除去嚴酷的法律五十幾條。和帝後,外戚與宦臣,輪流把持朝政,他們一向違法亂紀,視法典於無物,法家的儒化,使東漢政治趨於迂緩,喪失西漢盛時發揚蹈厲的政治精神,儒家雖然興盛,卻對國事幫助不大,這種情況維持至東漢結束為止,獻帝時,曹操當國,用法尚嚴,命應劭刪定律令,作《漢儀》二百八十篇,雖然一度走向法治,但東漢不久被曹丕篡位而滅亡。

軍事制度

徵兵制

漢朝早期實行徵兵制度,男子廿十歲起至五十六歲之間,服役兩年。一年在地方服役,名為正卒;另一年戍守邊郡,叫做戍卒。正卒在本郡服役,劃分兵種,加以訓練。屯戍各分為兩種:在京城或王國都城屯戍的稱“衛士”,在邊郡屯戍的稱“戍卒”。服役期滿後,役男即可返鄉,不過仍有隨時應召服役的義務。兵役之外,還有繇役,即每年為郡縣政府服力役一月,服役者稱“更卒”,同樣也是五十六歲免役。

京師的駐軍分為兩支,一支為南軍,守衛宮城和官署,另一支為北軍,屯駐於三輔地區保衛首都其他地區。它們名稱的來源,是漢的長樂宮、未央宮等宮,都在長安城的南部,故宮廷衛軍集中於城南,守城軍隊的重心則在城北,因此有南北軍之稱。所謂衛士,即是指南軍士兵,由三輔以外的各郡役男輪番充任。但衛士是有經過選拔的,並非所有的役男都當衛士,不充衛士的則當戍卒。北軍的士兵,則由三輔的役男輪流擔任,可能即是服正卒役。至於王國的衛士,則只在本國首都服役,不須屯戍京師。屯邊的戍卒,大都是關東人,此外尚有少數當地人;他們在邊塞城堡中,擔任守望的工作。

服正卒役的役男,由各縣集中於郡,劃分兵種,給予訓練。當時的兵種,主要有四種,即步卒、材官(精選的步卒),騎士、樓船士(水兵)。兵種的確定,皆依照當地的環境來做為標準。如西北產馬,則當地役男多編為騎士;平原及山地區(如巴、蜀、三河、潁川諸郡)的役男,則多編為步卒和材官;東海沿海及江湖附近地區(如廬江、丹陽、會稽等郡)的役男,則多編為樓船士。此外還有一種車士,多用於喪儀。各郡的正卒統屬於太,而由都尉指揮監督,每年八月,由太守,都尉會同各縣令長承尉一同檢閱,評定高下,名曰“都試”。都試的科目,以射為主,並加試其他技術。靠水的地方,則作水師演習;邊郡地方,則由太守率領馬隊巡行塞障。正國的正卒,則統屬於相,而由中尉率領。

漢代雖沒有固定的免役法,但也有若干免役的規定,由皇帝隨時以詔令頒行,大致上可分為四類:一是有政治地位的人,可以免役。惠帝時,曾下詔規定官吏秩六百石以上與父母妻子同居的,或曾做過將軍,都尉、二千石的,都可免役。此外,如宗室、關內侯,也曾數見於詔令。二是用以獎勵才德。惠帝時,曾下詔免除“孝悌力田”者的免役。元帝時,能通一經的儒者也可免役。三是有功的人,可以免役。如高祖規定,凡曾隨他入蜀漢定三秦的二千石吏,可世世免役;跟他參加平城之役的吏卒,可終身免役。宣帝時,也曾詔準霍光的後代免役。四是特殊情況下的免役。如人民九十歲以上只有一子,或是身材短小與染有疾病者,均可免役。

編制與調發

漢朝軍隊的編制,可分為三項:一是京師駐軍的編制,二是邊郡亭障的組織,三是戰時的統率系統。

京師駐軍有南北軍之分,其任務也不相同,南軍由衛尉統領,守衛宮城。官城以內各殿舍的守衛,則以衛郎擔,由郎中令統領。衛郎雖屬南軍系統,但其份子並非從各地的役男中抽調而來,而多半由二千石以上大官的子弟,有軍官的銀家子,郡國推舉的孝廉的博士弟子員等來充任,此外還有不少富人子弟。這個集團可以說是皇帝最親信的衛隊,也是未來將相大臣的儲備所。武帝時,於南軍增置羽林、期門等兵,為皇帝的隨從護衛,由光祿勛統領。

北軍由中尉統領,它的職責是拱衛都城,維持京師的治安。武帝時,改中尉為執金吾,並增置八校尉(中壘、越騎、步兵、長水、射聲、屯騎、胡騎、虎賁)及城門校尉,於是北軍大幅擴充,東漢分北軍為五校,即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各由校尉率領;並另設城門校尉。

正南北兩軍原各有兩萬人,武帝時期各減為萬人。東漢時的南軍,按編制衛尉以下共有官長公車司馬令,衛士令、都候、宮掖門司馬及丞、尉等十九人,員吏二百九十九人,衛士二千五百零七人。北軍五校則有官長校尉五人,司馬六人,員吏六百十四人,士兵三千五百三十六人。西漢南北軍的士兵,是按兵役法自各地徵調而來,東漢則是招募來的。南北兩軍因是首都衛戍部隊,都不負野戰勤務。但從武帝起,時有以京兵遠征的事,東漢因行募兵制,民不知兵,一遇有事,多以京兵出戰。

東漢和帝以後,宦官權勢日大,至靈帝時,便擁有自己的武力,置西園八校尉,即上軍、中軍、下軍、典軍、助軍左、助軍右、及左右八校尉,以宦官蹇碩為統帥。又因有皇帝的支持,原有的南北軍自然無法與之為敵。朝中大臣、想要剷除宦官,只有仰賴地方軍隊,因此造成董卓之亂。

屯邊的戍卒,多在邊防工事的亭障中服役。亭的防禦設備有用土做成的高墩,為四方或六角形,上有通信用的旗桿。士墩叫烽台,又叫堠;四圍有牆叫塢,塢高約合市尺一丈鄉右,每邊長五丈余。烽台和塢合稱為燧。發現敵人時,則於烽台上點燃烽火,敵人逼近,則據塢以守。兩亭之間,相距約十里。每隔三亭以上,有特備公務人員食宿的“傳舍”,設於亭的附近。備有傳舍的亭的,稱都亭。障較亭為大,亦有圍牆,可容二百人,也可以放烽火。亭多設於長城以外,障多設於長城沿線。障的首長為障尉;燧有燧長,由亭長兼任;均受太守、都尉的指揮。

漢代遇有征伐,多自各郡國調兵出戰。戰時的統率系統,最高者為大將軍或將軍,皆臨時派定。將軍之下有部,大將可統五部,每部的首長為校尉(比二千石)和軍司馬。部下有曲,首長為軍候,曲下有屯,首長為屯長。至於地方的局部戰爭,則由郡都尉或縣尉、鄉官等統兵應戰。東漢後期的刺史,也可以統兵。

至於軍隊的調發,其權掌握在中央政府。國家有事,由中央下令調兵,太守發兵,而由都尉率領;至於中央下令時所頒的信物,高祖時用羽檄,是一塊長一央二寸的木偶,上插羽毛,表示疾速。文帝時,以虎符及竹使符調兵,虎符是銅製的虎形,竹使符是五寸長的竹片,上刻篆書。兩種符都是分成兩半,一半存於中央,一半存於郡國,中央欲調某一郡軍隊,則派使者持符前往徵調,太守勘驗屬實,然後指揮軍隊出發。但這辦法只限於內部,邊郡因應情形特殊,太守有自行發兵之權,漢代太守對軍事所負的責任很重,如有過失,會被彈劾為“乏軍興”,其罪重則死,輕則免。

募兵制

漢代的募兵,是東漢徵兵制破壞後才普遍施行的,但早在西漢武帝時,那時便已經兼用募兵。當時對外戰爭頻仍,徵兵不敷使用,因此必須於徵兵之外,再另外招募,八校尉的士卒,就是招募來的。此外,武帝也曾利用大量的刑徒及惡少年從軍。武帝以後,募兵事由更為常見,有時甚至招募異族為兵,例如宣帝時代的羌騎,就是招募羌人組成的騎兵。

東漢光武初年,鑒於多年水旱為災、連年戰爭造成戶口銳減,決定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從建武六年至建武二十三年,總計五次罷省郡國兵。雖然百姓仍有隨時應召當兵的義務,但平時沒有受軍事訓練的機會,因此士兵素質大為降低。此外郡都尉也因節省軍費而停止執行訓練,各郡國的役政,乃陷於停頓狀態。但這種情形只限於內郡,邊郡則不廢都尉和都試。這種情況從光武帝之後,便一直持續下去,因此政府不得不募兵來臨時補充兵源。再來官部郡徵兵機構的撤銷,雖然東漢法律有徵兵的條文,但有事時臨時徵兵遠不如招募來得方便,因此徵兵的事,很少實行。靈帝時,黃巾亂起,屯兵不足以應付,因此大舉招募,皇甫嵩、朱俊等人的平亂軍隊中,便有大量的募兵。其後大將軍何進也會招兵買馬,以制宦官。

由於東漢政府提倡儒學,人民風從,籍由經術取得高官之位,對兵事自然感到厭棄。既然人民不願從軍,募兵的數量常感到不夠。而自光武帝以來,各種胡族,聚集於近塞或塞內,他們仍保持其原有的勇悍風俗,於是漢朝又招募胡人為兵。招募的胡人,大都用來守邊或用來攻伐不順的外族。光武時,匈奴南單于投降,光武移之於塞內,命其捍衛邊疆,兼拒北匈奴及鮮卑。東漢一代,除南匈奴外,尚有大批投降的鮮卑、烏桓、羌,為政府招募為兵。東漢采“以夷制夷”的政策,用這些歸降的胡人軍隊從事對外的戰爭。這種現象成為東漢滅亡的誘因之一。

募兵制的最大缺點,就是非常容易把國家的軍隊變成私人武力。因為募兵常為無家無業的人,沒有家庭和產業的牽掛,也沒有一定的服役期限;長官與他們長年生活在一起,只要善待之,他們自然會視長官如父兄,為之出生入死;這樣一來便會形成私人為中心的中心集團,於是軍閥就是這樣產生的。東漢時,羌人強盛,屢次侵犯西疆,中葉之後,成為東漢邊疆一個很大的威脅,政府見此情況之下,只好讓大軍長期防衛西邊各郡。這些軍隊因為經常與羌人作戰,戰鬥力很強,與內部缺乏軍事訓練的各郡比較起來,戰鬥能力自然相差很大。因此東漢末年,涼州產生不少軍閥,董卓便是其中之一,他也就是摧毀東漢中央政府的人。

民族

漢高祖劉邦至漢景帝劉啟時期的漢朝,經濟實力緩慢上升,成為世界第一大帝國,至漢武帝時期,大漢王朝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王朝,霍去病越千里大漠大敗匈奴,封狼居胥而還,最遠達到今天的俄羅斯貝加爾湖附近,匈奴帝國戰敗而向西狼狽逃遁。中亞和西域各大國也都聞而懼之。張騫出西域首次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降服中亞大國大宛,西域臣服,開拓了“北絕大漠、西逾蔥嶺、東越朝鮮、南至大海”的廣袤國土,奠定了現今中華的版圖。

漢宣帝時期,鄭吉迫使匈奴逐日王降漢,大破車世國,驅逐匈奴在西域勢力,設定西域都護府,使得西域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南匈奴降漢,北匈奴單于被陳湯斬殺於康居,發出“明犯強漢者,!”的時代強音,解決了匈奴問題。到了東漢時期,在大將竇憲的打擊下,迫使北匈奴西逃至歐洲。基本徹底解決了困擾漢朝的匈奴邊境問題。之後東漢明帝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荒廢已久的絲綢之路。

匈奴

匈奴騎兵匈奴騎兵

公元前

三世紀,匈奴被冒頓單于統治,國力非常強大,多次侵犯邊境。公元前200年冬,劉邦親率大軍北上,匈奴軍隊佯裝後退,漢軍則迅速北進到平城白登山。卻在白登被冒頓單于的四十萬精銳騎兵包圍。劉邦與漢軍被包圍七天七夜。最後劉邦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逃出重圍。由於長年戰亂,國家初定,經濟殘破,漢朝採取和親政策力求與匈奴暫時維持和平。

到了景帝時期,漢朝一方面繼續和親,另外也在邊境進行屯田移民,在國內則實行復馬令來增加馬匹,加強士卒訓練並大量製造兵器,這些都是預備反抗的準備。漢武大帝年間,派以衛青、霍去病為首的將領對匈奴進行三次大規模戰爭。漢朝占有了河西走廊,切斷了匈奴與西羌的關係,為漢朝與西域之間開闢通道,而匈奴則狼狽北徙漠北,匈奴帝國從此逐漸走向衰敗,匈奴威脅基本解除。漢朝雖一舉將匈奴擊潰但自身也元氣大傷,武帝遂輪台悔過下令休養生息。

西漢與匈奴戰爭西漢與匈奴戰爭

後來,在漢匈大戰中戰敗的匈奴帝國分裂,其中一部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要求與漢稱臣,漢元帝以王昭君嫁與呼韓邪單于,是為昭君出塞,北匈奴單于被陳湯於康居斬殺,發出“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到了東漢時期,本來已經奄奄一息的匈奴由於天災和內亂又分為兩部,分別為南、北匈奴。其中南匈奴立呼韓邪之孫比為單于,與漢朝關係友好。北匈奴立蒲奴為單于,在明帝時期一度侵擾漢朝邊境,被擊退。章和元年,北匈奴為鮮卑所破,單于被殺,其中五十八部降漢。永元八年,漢車騎將軍竇憲等征伐北匈奴餘部,單于遁逃,竇憲在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此後,一些北匈奴南降漢朝,另外一些則向西遷徙改變了歐洲歷史格局,幾百年後,歐洲的羅馬帝國竟然被逃遁的匈奴後裔所擊敗!可以說間接毀滅了羅馬。

西域

西域圖西域圖

西域在漢朝早期是指南疆一帶,後來擴展到天山以北和中亞東部。西漢中早期,西域地區為匈奴所控制。漢武帝時期,於建元三年(前138年)派張騫出使大月氏以聯合夾擊匈奴。張騫在路上一度被匈奴扣押,並在匈奴娶妻,十餘年後逃出,經大宛等國到大月氏,但未能取得夾擊匈奴的答覆。後來張騫東返,又被匈奴扣押。直到元朔三年(前126年)才返回長安,回來時只剩他和隨從堂邑父兩人,他的匈奴妻子也一併來到長安。

元狩四年(前119年),漢武帝第二次派張騫出使西域,約烏孫共擊匈奴。雖然張騫未能說服烏孫國王夾擊匈奴,但是張騫卻與其使節先後遊歷大宛等國,後來亦由各國使節陪同,返回長安,從此以後,漢朝與匈奴反覆在西域地區爭奪。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以細君公主與烏孫和親。細君死後,漢又在太初四年(前101年)以解憂公主續嫁。同年,漢朝大破大宛,西域南道各國都轉投漢朝。漢武帝在烏壘設使者校尉,又在渠犁屯田。到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漢又驅逐匈奴駐在西域的僮僕都尉,控制西域北道,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還在烏孫國都赤谷一帶屯田。元帝時,又增戊己校尉,在車師前王庭屯田。西漢末年,西域分為五十五國。

漢順帝時期的亞歐大陸漢順帝時期的亞歐大陸

新莽時期,王莽貶去其王號,降為侯,西域與中國關係趨緊。東漢永平十六年(73年)漢明帝派遣竇固入伊吾屯田駐兵,次年在烏壘重設西域都護,但好景不長,永平十八年(75年)六月,西域都護府被焉耆、龜茲攻陷,漢景帝繼位後罷免西域都護,並詔令吏士回國,而當時身為軍司馬班超選擇留在西域招撫諸國。

永元三年(91年)漢和帝任命班超為西域都護,永元六年(94年)七月,西域都護班超大破焉耆、尉犁徹底收復西域。

隨著西域局勢的逐步趨於穩定,商旅往來日益頻繁,絲綢之路在西漢後期形成。這也是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漢朝遣使者至安息、奄蔡、條支和身毒等國,一年多則十餘批,少則五六批,攜帶金幣帛等物品,需要至少兩三年,甚至八九年才能返回長安。中國運往西方的物產以絲綢、鐵器和漆器為主;而良馬、駱駝、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黃瓜、胡豆和胡桃等也源源不斷進入中國。

三越

西漢立國之始,它的南邊有三個華夏族和越族人(百越族人)所建立的國家,即東甌(東甌國)、閩越(閩越國)、南越(南越國),統稱“三越”。東甌國(東甌)據今浙江省南部,閩越國(閩越)據今福建,南越國(南越)據今天兩廣(即嶺南地區的廣東、廣西、海南和今天的越南)。這三國雖受漢高祖冊封,實際上為獨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漢景帝為止。

到了漢武帝時,漢朝國力已經大為增強,三個國家的國力卻因為互相爭戰而相對衰弱,最後在漢武帝時期先後被滅,為了防止東甌、閩越再發生叛亂,於是將二國的人民遷徒至長江與淮水地區,另外將南越國之地分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珠崖、儋耳、交趾、九真、日南九郡,自此之後,這個地區並未發生大亂,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年),南越國地區發生叛亂,漢派馬援平亂,大破叛軍於浪泊,此後直到東漢滅亡,漢朝南疆未再發生動亂。

西南夷

今雲南、貴州兩省,加上四川省的西部和南部以及甘肅省的南隅,這一片廣大的地區,在漢朝初期被許多異族所盤據,漢人統稱為“西南夷”,它們有的進入農業社會,有的則維持遊牧生活,並且建立許多國家。武帝時期,令唐蒙由筰關入夜郎,見其君多同,給予豐厚的賞賜,並告知其漢朝的聲威,說服其臣屬於漢朝,夜郎願意臣屬於漢朝。元光五年(前130年),漢於夜郎及其附近之地置犍為郡;並於夜郎置夜郎縣,以多同之子為令。同年,邛、筰、冉、駹等族,也希望得到漢朝的賞賜,請求成為漢朝的臣屬,於是漢在其地置十餘縣,由都尉統之,隸屬於蜀郡。但是過了幾年,西南夷屢次反叛,漢朝發動軍隊平亂,需要花費許多軍費。最後,武帝採納公孫弘的建議,放棄西南夷的經營,全力對付匈奴。已設的縣,大都廢棄。

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反叛,漢朝下令西南夷發兵幫忙征討,西南夷不從。隔年,漢朝派郭昌、衛廣擊敗西南夷,在這些地方設立益州等郡。新設諸郡轄區中的各部族,皆因其舊俗而治理,不征賦稅。地方政府的開支,則由內地各郡分攤供給。西南夷至此歸入漢朝疆域,西南夷內屬後,仍有小規模的叛亂,終西漢之世,未發生大型動亂。王莽時才開始大亂。東漢光武帝,敉平動亂後。到東漢時期,漢朝與這些地方聯繫更加緊密。

外交

朝鮮

漢高祖時,衛滿朝鮮滅亡箕子朝鮮後,定都於王險,惠帝呂后時,為漢藩臣,雙方平安無事數十。漢武帝時,衛滿的孫子右渠在位,對漢的態度轉為強勢,武帝派楊仆、荀彘率軍討伐,費時一年方能平定,漢在其地設定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其中以樂浪為最重要。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漢朝撤除臨屯、真番二郡,以其地合併到樂浪、玄菟。半島上的民族,非常複雜。半島北部,除了來自中國的朝鮮人外,尚有濊貉、沃沮等族。半島南部,尚有辰韓、馬韓、弁韓並立,通稱三韓。

西漢末年朝鮮半島的形勢,大致是西北部是漢樂浪郡轄區,東北大部為高句驪所據;新羅據東南部地,百濟據西南部地。百濟、新羅因居半島南部,與漢朝沒有什麼關係,惟高句驪與漢接近,關係較密。它自建國後,對漢一直是稱臣的。後來東漢之後,高句驪時叛時降,成為漢帝國的東北大患。

日本

漢代日本地區的國家,共有一百多個,皆是倭人建立的,漢人統稱為倭國。自漢武帝於朝鮮設四郡後,中國文化開始影響諸倭,諸倭通使於漢者達三十餘國,倭奴也於此時開始對漢作歲時的貢獻,納貢的地點大概在樂浪郡。

光武初年,遼東太守祭肜威震北方,若干外族國家聞聲朝獻。建武中元二年(57年),當時正是日本史上的垂仁天皇時代,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漢賜一枚“漢倭奴國王”金印,金印證明倭國是漢朝附屬。

該金印曾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在九州北部發現,是日本的國寶,但其真贗當無法確定。

此時倭奴又於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和獻帝建安六年(201年)兩度來朝。到三國時代,雙方的交流更加密切。

西域

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首次開闢絲綢之路,使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張騫曾經到達大宛(今錫爾河上游)、大月氏(阿姆河中流)、康居(錫爾河下游)等國。張騫的副使還到達過大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等國。之後的漢使還到達奄蔡(黑海以北)、條支(今敘利亞),最遠越過羅馬帝國,到達犁軒(今埃及亞歷山大城),這是漢朝到達的最遠國家,亞歐諸國也派遣使者到西漢訪問和通商。東漢永元九年(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甘英經條支、安息等國,到大秦西界望海而還。永寧元年(120年)撣(在今緬甸北部一帶)國王遣使朝賀並獻上樂工與幻人(即魔術師),幻人自詡來自海西大秦(即羅馬)。

延熹九年(166年),羅馬皇帝安敦遣使造訪中國。

帝王世系

劉邦 漢惠帝劉盈 漢文帝劉恆
漢景帝劉啟 漢武帝劉徹 漢昭帝劉弗陵
漢廢帝劉賀 漢宣帝劉詢 漢元帝劉奭
漢成帝劉驁 漢哀帝劉欣 漢平帝劉衎
漢孺子劉嬰 新始祖王莽 漢延宗劉玄
漢光武帝劉秀 漢明帝劉莊
漢章帝劉炟 漢和帝劉肇 漢殤帝劉隆
漢安帝劉祜 漢順帝劉保 漢沖帝劉炳
漢質帝劉纘 漢桓帝劉志 漢靈帝劉弘
劉辮 漢獻帝劉協 漢昭烈帝劉備
劉禪

劉邦建漢(前202-8
廟號 諡號 史稱 名諱 生卒及在位年月 年號 皇陵
始祖 大皇帝 劉太公 劉煓 前271-前197 漢太上皇陵
太祖 高皇帝 漢高祖 劉邦 前256- 前202 -前195 漢長陵
孝惠皇帝 漢惠帝 劉盈 前211- 前195-前188 漢安陵
漢前少帝 劉恭 ?- 前188-前184 呂后稱制
漢後少帝 劉弘 ?- 前184-前180
太宗 孝文皇帝 漢文帝 劉恆 前203- 前180-前157 漢霸陵
孝景皇帝 漢景帝 劉啟 前188- 前157-前141 漢陽陵
世宗 孝武皇帝 漢武帝 劉徹 前157- 前141-前87 建元 元光 元朔 元狩 元鼎 元封 太初 天漢 太始 征和 後元 漢茂陵
孝昭皇帝 漢昭帝 劉弗陵 前95年- 前87年-前74年 始元 元鳳
元平
平陵
海昏侯 漢廢帝 劉賀 前92- 前74(7)-(8) -前59
中宗 孝宣皇帝 漢宣帝 劉詢 前91- 前74-前48 本始 地節 元康 神爵 五鳳 甘露 黃龍 杜陵
高宗 (後去廟號) 孝元皇帝 漢元帝 劉奭 前75- 前48-前33 初元 永光 建昭 竟寧 漢渭陵
統宗 (後去廟號) 孝成皇帝 漢成帝 劉驁 前52- 前33-前7 建始 河平 陽朔 鴻嘉 永始 元延 綏和 漢延陵
孝哀皇帝 漢哀帝 劉欣 前25- 前7-前1 建平 太初 元將 元壽 漢義陵
元宗 (後去廟號) 孝平皇帝 漢平帝 劉衎 前9- 前1-5 元始 漢康陵
孺子嬰
劉嬰 (王莽攝政) 5- 6-8 居攝 初始
王莽篡漢(前8 -23
建興帝 王莽 前46 -8-23 始建國
天鳳 地皇
王莽陵
劉玄復漢( 23 - 25
淮陽武順王 更始帝 劉玄 ?- 23 - 25 更始 霸陵 附近
劉秀復漢(25 -220
世祖 光武皇帝 漢光武帝 劉秀 前6- 25-57 建武 建武中元 原陵
顯宗 孝明皇帝 漢明帝 劉莊 28- 57-75 永平 顯節陵
肅宗 孝章皇帝 漢章帝 劉炟 58- 75-88 建初 元和 章和 敬陵
穆宗 (後去廟號) 孝和皇帝 漢和帝 劉肇 79- 88-105 永元 元興 慎陵
孝殤皇帝 漢殤帝 劉隆 105- 106(1)-(8) 延平 康陵
恭宗 (後去廟號) 孝安皇帝 漢安帝 劉祜 94- 106-125 永初 元初 永寧 建光 延光 恭陵
東漢前少帝 劉懿 ?- 125(3)-(10) 未改元
敬宗 (後去廟號) 孝順皇帝 漢順帝 劉保 115- 125-144 永建 陽嘉 永和 漢安 建康 憲陵
孝沖皇帝 漢沖帝 劉炳 143- 144-145 永憙 懷陵
孝質皇帝 漢質帝 劉纘 138- 145-146 本初 靜陵
威宗 (後去廟號) 孝桓皇帝 漢桓帝 劉志 132- 146-167 建和 和平 元嘉 永興 永壽 延熹 永康 宣陵
度宗 (後去廟號) 孝靈皇帝 漢靈帝 劉宏 156- 168-189 建寧 熹平 光和 中平 文陵
弘農懷王 東漢後少帝 劉辯 176- 189(4)-(9) -190 光熹 昭寧 永漢 ---
孝獻皇帝 ( 曹叡 謚) 孝愍皇帝 ( 劉備 謚) 漢獻帝 劉協 181- 189-220 -234 中平 初平 建安 延康 禪陵
曹丕篡漢(220年)
劉備復漢(221 -263年)
烈祖 昭烈皇帝 漢昭烈帝 劉備 161- 221-223 章武 惠陵
仁宗 安樂思公 (司馬炎謚) 孝懷皇帝 (劉淵謚) 蜀後主 劉禪 207- 223-263- 271 建興 延熙 景耀 炎興 劉禪墓

帝王系表

漢朝帝王世系表
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稱帝,建國號漢,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廟號 諡號 名諱 生卒與在位時間 年號 陵寢
始祖 大皇帝 劉煓 前271-前197 萬年陵
太祖 高皇帝 劉邦 前256-前202-前195 長陵
孝惠皇帝 劉盈 前211- 前195-前188 安陵
劉恭 ?- 前188-前184
劉弘 ?- 前184-前180
太宗 孝文皇帝 劉恆 前203- 前180-前157 霸陵
孝景皇帝 劉啟 前188- 前157-前141 陽陵
世宗 孝武皇帝 劉徹 前157- 前141-前87 建元、元光 元朔、元狩 元鼎、元封 太初、天漢 太始、征和 後元 茂陵
孝昭皇帝 劉弗 前95年- 前87-前74 始元、元鳳 元平 平陵
海昏侯 劉賀 前92- 前74(7-8)-前59 海昏侯墓
中宗 孝宣皇帝 劉詢 前91- 前74-前48 本始、地節 元康、神爵 五鳳、甘露 黃龍 杜陵
高宗(後去廟號) 孝元皇帝 劉奭 前75- 前48-前33 初元、永光 建昭、竟寧 渭陵
統宗 (後去廟號) 孝成皇帝 劉驁 前52- 前33-前7 建始、河平 陽朔、鴻嘉 永始、元延 綏和 延陵
共皇帝 劉康 前?-前23年
孝哀皇帝 劉欣 前25- 前7-前1 建平、太初 元將、元壽 義陵
元宗(後去廟號) 孝平皇帝 劉衎 前9- 前1-5 元始 康陵
劉嬰 5- 6-8 居攝、初始
公元前8年12月王莽受禪,改國號為新,定都常安,史稱“新莽”。
 —  王莽 前46 -8-23 始建國 天鳳、地皇 王莽陵
公元23年2月劉玄稱帝,復國號漢,定都長安,史稱“玄漢”。
 — 淮陽武順王 劉玄 ?-23-25 更始 淮陽武順王墓
公元25年6月劉秀稱帝,復國號漢,定都雒陽,史稱“東漢”。
世祖 光武皇帝 劉秀 前6- 25-57 建武 建武中元 原陵
顯宗 孝明皇帝 劉莊 28- 57-75 永平 顯節陵
肅宗 孝章皇帝 劉炟 58- 75-88 建初、元和 章和 敬陵
穆宗(後去廟號) 孝和皇帝 劉肇 79- 88-105 永元、元興 慎陵
孝殤皇帝 劉隆 105- 106(1-8) 延平 康陵
孝德皇 劉慶 78年-107年 甘陵
恭宗(後去廟號) 孝安皇帝 劉祜 94- 106-125 永初、元初 永寧、建光 延光 恭陵
劉懿 ?- 125(3-10)
敬宗(後去廟號) 孝順皇帝 劉保 115- 125-144 永建、陽嘉 永和、漢安 建康 憲陵
孝沖皇帝 劉炳 143- 144-145 永憙 懷陵
孝質皇帝 劉纘 138- 145-146 本初 靜陵
孝穆皇 劉開 ?-148 樂成陵
孝崇皇 劉翼 ?-? 博陵
威宗(後去廟號) 孝桓皇帝 劉志 132- 146-167 建和、和平 元嘉、永興 永壽、延熹 永康 宣陵
孝元皇 劉淑 ?-? 敦陵
孝仁皇 劉萇 ?-?
度宗(後去廟號) 孝靈皇帝 劉宏 156- 168-189 建寧、熹平 光和、中平 文陵
弘農懷王 劉辯 176- 189(4-9)-190 光熹、昭寧 永漢 弘農懷王墓
孝獻皇帝 (曹叡謚) 孝愍皇帝 (劉備謚) 劉協 181- 189-220-234 中平、初平 建安、延康 禪陵
公元220年11月曹丕受禪,改國號魏,定都洛陽,史稱“曹魏”。
公元221年4月劉備稱帝,復國號漢,定都成都,史稱“蜀漢”。
烈祖 昭烈皇帝 劉備 161- 221-223 章武 惠陵
仁宗 安樂思公 (司馬炎謚) 孝懷皇帝 (劉淵謚) 劉禪 207- 223-263-271 建興、延熙 景耀、炎興 劉禪墓

歷史與政治人物

歷史時期、名人,政治事件、名人。

漢賦四傑

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被後世譽為漢賦四大家。漢賦四大家,標誌著大賦的內容、風格的成熟。
姓名生卒代表作簡介
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公元前117《鳳求凰》《長門賦》《子虛賦》著名漢賦大家,善撫琴,好擊劍。
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河東賦》;《校獵賦》;《長楊賦》著名文學家
班固公元32-----公元92漢書》《兩度賦》著名文學家、史學家
張衡公元78--公元139《靈憲》;《西京賦》;《東京賦》文學家、天文學家

東漢皇帝

更多歷史知識詳見歷史百科
廟號諡號其他名稱姓名統治時間年號年期
世祖光武皇帝漢光武帝劉秀25年—57年建武
建武中元
25年—56年
56年—57年
顯宗孝明皇帝漢明帝劉莊57年—75年永平58年—75年
肅宗孝章皇帝漢章帝劉炟75年—88年建初、元和、章和76年—84年
84年—87年
87年—88年
穆宗(後除廟號)孝和皇帝漢和帝劉肇88年—105年永元、元興89年—105年
105年—105年
孝殤皇帝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延平106年—106年
孝德皇帝劉慶
恭宗(後除廟號)孝安皇帝漢安帝劉祜106年—125年永初
元初
永寧
建光
延光
107年—113年
114年—119年
120年—121年
121年—122年
122年—125年
北鄉侯劉懿125年
敬宗(後除廟號)孝順皇帝漢順帝劉保125年—144年永建
陽嘉
永和
漢安
建康
126年—132年
132年—135年
136年—141年
142年—144年
144年—144年
孝沖皇帝漢沖帝劉炳144年—145年永嘉145年—145年
孝質皇帝漢質帝劉纘145年—146年本初146年—146年
孝穆皇帝劉開
孝崇皇帝劉翼
威宗(後除廟號)孝桓皇帝漢桓帝劉志146年—167年建和
和平
元嘉
永興
永壽
延熹
永康
147年—149年
150年—150年
151年—152年
153年—154年
155年—158年
158年—167年
167年—167年
孝元皇帝劉淑
孝仁皇帝劉萇
孝靈皇帝劉宏168年—172年
172年—178年
178年—184年
184年—189年
弘農懷王劉辯189年光熹
昭寧
永漢
189年—189年
189年—189年
189年—189年
孝獻皇帝、孝愍皇帝漢獻帝劉協189年—220年中平
初平
興平
建安
延康
189年—189年
190年—193年
194年—195年
196年—220年
220年—220年
註:
1. 在漢敬宗(漢順帝)之前本來是閻太后(漢安帝太后)擁立的少帝劉懿,劉懿做了半年皇帝即 死亡,敬宗趁機即位。現在史書和學者都沒有把劉懿歸於漢朝皇帝一類。
2. 獻帝以前是少帝劉辯,當了四個月皇帝,而且還有許多時間都在避難之中。現在史書和學者都 沒有把劉辯歸於漢朝皇帝一類。但董卓毒殺劉辯後,謚為弘農懷王。
3. 蜀漢昭烈皇帝所上謚為“孝愍皇帝”,但上謚時劉協並未去世。

中國朝代

朝代歌: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更多歷史知識詳見歷史百科
朝代年份
夏朝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 (正式國號為夏後氏,后羿篡位後,國號為有窮氏,寒浞殺后羿依然以有窮氏為國號)
商朝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始為戰國)
戰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漢朝公元前206年220年12月10日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
西漢公元前202年二月-公元9年1月10日
新朝公元9年 1月10日公元23年
東漢25年220年12月10日
三國220年12月10日280年5月1日
曹魏220年266年2月4日
蜀漢221年263年十一月
孫吳222年280年5月1日
晉朝266年2月4日420年
西晉266年2月4日316年
東晉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
公元前趙304年329年
成漢304年347年
公元前涼314年376年
後趙319年351年
前燕337年370年
前秦351年394年
後秦384年417年
後燕384年407年
西秦385年431年
後涼386年403年
南涼397年414年
南燕398年410年
西涼400年421年
407年431年
北燕407年436年
北涼397年43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朝420年589年
南朝宋420年479年
南朝齊479年502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
南朝陳557年589年
北朝439年581年
北魏386年534年
東魏534年550年
北齊550年577年
西魏535年556年
北周557年581年
隋朝581年618年
唐朝618年907年
唐朝武周前)618年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唐朝武周後)705年907年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五代907年960年
後梁907年923年
後唐923年936年
後晉936年946年
後漢947年950年
後周951年960年
十國902年979年
吳越907年978年(893年開始割據)
閩國909年945年(893年開始割據,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南平924年963年(907年開始割據,即荊南國
馬楚907年951年(896年開始割據)
南吳902年937年(892年開始割據)
南唐937年975年
南漢917年971年(905年開始割據)
北漢951年979年
前蜀907年925年(891年開始割據)
後蜀934年965年(925年開始割據)
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
遼朝947年1125年
西夏1038年1227年
金朝1115年1234年
元朝1271年1368年
明朝1368年1644年4月25日
南明1644年1662年
清朝1636年1912年2月12日1616年國號為,史稱後金1636年改國號大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