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姓

郁姓

郁氏在宋版百家姓一書中列為第一百八十一。現行較罕見姓氏。分布頗廣,今北京,天津武清,河北南宮、威縣、清河、尚義、景縣,山東昌樂、平邑、莒南、河東,內蒙古烏海,江西崇仁,廣東吳川,雲南隴川、江蘇無錫、安徽天長、瀘水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壯族有此姓。宋代有郁藻、郁繼善;明代有郁逢慶;又有郁文博,上海人,校勘家;清代有郁松年;又有郁禾,崑山人,經學家。

姓氏源流

郁姓郁姓

郁姓源出有:

源出一

源於大禹之師郁華,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相傳,遠古時期大禹的老師叫郁華,就是郁華。郁華很有見識才能,大禹王稱他為王師,虛心向他學習本領。因郁華在上古就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家族就很興盛,接著這個姓氏就出了個神奇人物叫鬱林,據說他後來修煉成了仙人。戰國時期,著名楚國的詩人宋玉在《高唐賦》中提到,郁氏是來自鬱林這個複姓的。顯然,那位成仙的鬱林原本是郁華的後代,他的子孫以其成仙之事為榮,就用他的姓名加在一起作為姓氏,曾一度變為複姓鬱林氏。

在郁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簡稱郁氏,皆尊郁華為郁氏始祖,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郁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源出二

嫘祖蠶女嫘祖蠶女

三峽地區的諸多姓氏如與歐陽氏同源血親的氏族有夏姚22家,如夏氏、姚氏、歐陽氏、婁氏、嵇氏、弋氏、韓氏、區氏、郁氏、畦氏、徐氏、尋氏、扈氏、灌氏、針氏、杞氏、儲氏、共連氏、鮑氏、左氏、瀆氏、越氏等,均與西陵嫘祖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大禹為西陵嫘祖五世孫,軒轅嫘祖生昌意,昌意生高陽,高陽生鯀,鯀生大禹。

源出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宰相郁黃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著名的宰相名叫郁黃(郁貢),受封於黎陽(今河南濬縣),史稱“黎陽公”,其地亦因稱為“郁”。

郁黃的後裔子孫主要繁衍於今浙江省的吳興一帶,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郁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郁氏正確讀音作wèi(ㄨㄟˋ),今讀作yù(ㄩˋ)亦可。

源出四

源於子姓,出自古春秋時期吳國大夫郁伯之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周王朝時期,江南長江流域有鬱邑(今江蘇與浙江之間),為春秋時期吳國一個大夫的采邑,該大夫原為宋國下大夫,在華氏之亂中避於吳國,被吳王因稱其為郁伯。

在郁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郁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郁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源出五

源於地名,出自古春秋時期魯國鬱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鬱邑,亦稱枋邑,位置靠近泰山,在《左傳》中稱其為“枋”。在古代,“郁”字通“枋”字。顯然,鄭國稱其為鬱邑,而魯國稱為枋邑,皆指同一地區。

在鬱邑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稱郁氏、枋氏,後枋氏也多改稱為郁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郁氏正確讀音作wèi(ㄨㄟˋ),今讀作yù(ㄩˋ)亦可。

源出六

源於姬姓,出自周宣王時鄭國公子翩之後裔,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郁氏另外一支出自太原(今山西太原),是周宣王姬靜時期的鄭國公子翩的後裔,與蔚氏通族。該支郁氏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今讀作yù(ㄩˋ)亦可。

源出七

源於地名,出自戰國朝時期鬱林,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史書記載:楚伐鬱林(今廣西桂林),遷其民於郢(今湖北江陵),其後有以原居地名稱為姓氏者,世代稱郁氏至今。據史籍《前漢書·地理志》中記載:“鬰林郡,故秦桂林郡,屬尉佗。又水名,<山海經>載:鬰水出象郡。”鬰林郡,在秦朝時期稱桂林郡,到了漢朝時期改稱“鬱林郡”。鬰林郡的住民,主要是古代百越民族,也包括了後來成為西南各少數民族的西南夷先民百濮族,在大漢王朝強盛之勢下,有人以郡望為漢化姓氏者,稱鬰林氏,後簡為郁氏,再簡筆為郁氏,世代相傳至今。

要注意的是,該支鬰林氏與第一個淵源中提及的鬰華後裔、即那位成仙的鬰林沒有任何關係。該支鬰氏(郁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源出八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郁夷居民之後,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漢朝時期,建有郁夷縣,行政上隸屬於右扶風,位置在今陝西省寶雞市及隴縣一帶。在郁夷縣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郁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郁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源出九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西域郁立國國民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在漢朝,漢武帝的通西域政策,開拓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其路徑所過的西域有一個郁立國(今新疆奇台),主要是西羌民族,其國民歸漢之後,後裔便以國名之諧音漢字“郁”為姓氏,稱郁氏、玉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郁氏正確音作yù(ㄩˋ)。

源出十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三國志》、《晉書》等的記載:“鮮卑人中有郁姓。”在史籍《晉書》中記載的鮮卑郁氏,就是拓拔鮮卑的一個部落,原稱萬郁部,在東晉後期聚集魏部落,首領就稱萬郁烈。該部落從無固定居所,完全靠游掠生存,為史籍如《魏書》等的脫譜氏族。

萬郁部族人後皆改漢姓為郁氏,被北魏孝文帝安置於北地郡,稱其居地為郁致縣(今甘肅慶陽),亦因此而稱之為郁州。鮮卑郁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郁氏正確音作yù(ㄩˋ)。

源出十一

源於契丹族,出自唐朝時期契丹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舊唐書·北狄傳》中記載:“唐時契丹人中有郁姓。”唐朝時期,契丹民族中的主流部落為鬱律氏,亦稱野律氏、後在大遼國時期譯作耶律氏。

在遼國滅亡後,鬱律氏多漢化省文為單姓郁氏、律氏,多數融入漢族,少數融入蒙古族、女真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郁氏正確音作yù(ㄩˋ)。

源出十二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郁氏,出自明英宗朱祁鎮執政的正統中期(公元1443年左右)所入附的西域回回那罕帖木兒後裔。入朝後,那罕帖木兒被明英宗授職錦衣衛指揮同知。他逝世後,其子倒刺火者襲職。至其孫沙班之時改漢姓為郁氏,稱郁敬,因屢有戰功而晉升為指揮使。在郁敬之後,其子孫世稱郁氏,有四世孫郁錦、五世孫郁勝、六世孫郁騰、七世孫郁勛等等,並世代襲職為指揮使。

該支郁氏正確音作yù(ㄩˋ)。

郡望堂號

郡望

黎陽郡:西漢高祖年間設黎陽縣,屬冀州魏郡,這是濬縣設縣之始,治所在大伾山東北。王莽時改名黎蒸,東漢恢復黎陽縣名。東晉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陽郡,轄黎陽縣。東晉朝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屬黎陽郡,黎陽縣屬汲郡。北魏朝孝昌年間(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陽郡,轄黎陽縣。東魏朝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間置黎州,轄黎陽郡。北齊廢黎州,北周朝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復置黎州,轄黎陽郡。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陽郡並廢,黎陽縣屬衛州。隋朝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轄黎陽縣。隋朝大業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廢黎州,黎陽縣屬汲郡。唐朝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置黎州總管府,轄殷、衛、澶、洹四州。唐朝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總管府,黎州屬相州都督府。唐貞觀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廢黎州,黎陽縣屬衛州。北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軍,治所在今大伾山與紫金山之間,轄黎陽縣。北宋朝天聖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軍,治所遷至浮丘山西。北宋朝熙寧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廢軍,黎陽縣屬衛州。北宋朝元祐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復置通利軍,轄黎陽縣。北宋朝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軍升為濬州,治所在浮丘山巔,轄黎陽縣。金國皇統八年(戊辰,公元1148年)改濬州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未,公元1151年)復名濬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農曆4月,降州為縣,始稱濬縣,治所遷至浮丘山東北平坡。清朝順治元年(甲申,公元1644年)濬縣屬大名府,清朝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屬衛輝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廢府設道,濬縣屬河北道。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廢道改行署。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屬第十三行署。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濬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屬冀魯豫邊區行署。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國濬縣政府改屬第四行署。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濬縣全境解放。1949年己丑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共濬縣民主政府改為濬縣人民政府,屬平原省安陽專區。1952年壬辰11月15日撤銷平原省。12月1日,濬縣改屬河南省安陽專署。1958年戊戌4月18日,撤銷安陽專區,濬縣劃歸新鄉專區。1961年辛丑12月19日,恢復安陽專屬,濬縣歸安陽專署。1970年庚戌安陽專區改為安陽地區。1983年癸亥10月撤銷安陽地區,改設安陽、濮陽兩個市。濬縣屬安陽市。1986年丙寅1月18日,國務院批准將濬縣劃歸鶴壁市。1986年丙寅,濬縣轄10鄉1鎮,即城關鄉、善堂鄉、王莊鄉、屯子鄉、白寺鄉、鉅橋鄉、大賚店鄉、衛賢鄉、小河鄉、新鎮鄉和城關鎮。1992年壬申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廳批覆,撤銷善堂鄉、大賚店鄉,設立善堂鎮、大賚店鎮,實行鎮管村體制,原轄行政區域不變。1995年乙亥6月12日,省民政廳批覆,同意撤銷新鎮鄉、小河鄉,設立新鎮鎮、小河鎮。1997年丁丑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將濬縣大賚店鎮劃入鶴壁市郊區。1997年丁丑12月29日,屯子鄉撤鄉建鎮。1998年戊寅10月8日,鉅橋鄉撤鄉建鎮。2000年庚辰末,濬縣轄六鎮四鄉,即城關鎮、善堂鎮、屯子鎮、鉅橋鎮、新鎮鎮、小河鎮和城關鄉、王莊鄉、白寺鄉、衛賢鄉。

魯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唐朝時期魯國郡在今山東省的滋縣。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高平郡:原為高平縣(今寧夏固原),西晉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將漢朝原有的山陽郡改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東巨野),轄七縣,統轄範圍包括今山東巨野、金鄉、嘉祥、兗州、魚台、鄒縣等地。兩漢、十六國、北魏均有此縣。北周改為平高郡(今寧夏固原)。漢朝時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稱,言其險固。北魏時期在這一帶置軍鎮,置郡,皆稱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東微山),北齊移治任城(今山東濟寧),隋朝開皇初年廢止。

膠東郡:西漢時期設定膠東郡,之後有時是國,治所在即墨(今山東平度)。

富陽縣:即今位於浙江省西北部的富陽市,位於富春江下游,屬杭州市所轄,東接杭州市蕭山區,南連諸暨市,西倚桐廬縣,北與臨安市、杭州市餘杭區接壤,東北與杭州市西湖區毗鄰。富陽歷史悠久,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縣,初置縣時幅員遼闊,轄境含今桐廬、建德等地。三國吳黃武四年(乙巳,公元225年),析富春縣地置建德、新昌(後改壽昌)、桐廬三縣,次年(丙午,公元226)年又置新城(後改新登)縣。富陽、新登兩縣建置以此而始。富陽古稱富春,新莽始建國元年(己巳,公元9年)改名誅歲。東漢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復名富春。東晉太元十九年(甲午,公元394年),為避簡文帝生母宣太后鄭阿春諱,更名富陽,富陽之名始於此。新登初名新城,五代後梁開平元年(丁卯,公元907年)太祖朱溫為避其父朱誠諱,改名新登,新登之名始於此。富春之地,春秋屬越,戰國屬楚。秦漢以後,隸屬多變。隋、唐直至宋、元、明、清,均歸杭州府(臨安府、杭州路)所轄。民國時期初屬錢塘道,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廢道直屬於省。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屬第一行政區,後又多次變更,至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改隸第四行政區。1949年5月4日富陽解放,初屬臨安專署,1952年改為省直轄,1955年劃歸建德專署。1958年12月,改屬杭州市至今。富陽歷史上曾兩度撤併:隋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併入錢唐(後改錢塘)縣,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1960年8月併入桐廬縣,1961年12月復置。新登歷史上曾五次省並:三國吳黃武七年(公元228)併入桐廬縣,西晉太康十年(己酉,公元289年)復置;鏇又廢入富春,東晉鹹和九年(甲午,公元334年)復置;隋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併入錢塘縣,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併入富陽縣,唐永淳元年(壬午,公元682年)復置;1958年10月併入桐廬縣,1961年12月又從桐廬縣析出,劃歸富陽縣。1994年1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富陽縣,設立富陽市,行政區域不變,隸屬關係依舊,全市設鄉鎮、街道二十五個。

堂號

黎陽堂:以望立堂。

魯國堂:以望立堂。

膠東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富陽堂:以望立堂。

歷代名人

春秋時

魯相郁貢。

宋代

名醫郁繼善。深於醫術,為時所重。

明代

郁達夫郁達夫

戶部尚書郁新:明代臨淮人。字敦本。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以人才征,官至戶部尚書,長於綜理,規劃甚備。

校勘家郁文博。

郁采:明正德年間進士,授刑部主事,後遷任裕州同知,時遇戰亂災荒,盜賊四起攻打裕州,他率領州民抵抗,連戰數日後城陷,巷戰而死。

畫家郁勛:字元績。弘治九年(一四九六)進士。善畫。《虞山畫志補編》

清代

詩人郁貞:女,字蘭隱,浙江平湖人。載瑛姊。性純孝,能畫,寫墨蘭頗有致。工詩,著吟香閣詩鈔。《平湖縣誌-味雪齋詩鈔》

畫家郁文名:字雷門,江蘇吳江人。善畫花鳥,山水亦工。家貧甚,不肯以畫市。遇友所善,欣然揮灑。《江震續志稿》

旅遊家郁永河:字滄浪,清浙江仁和縣人,曾考取秀才。生卒年月不詳。好遠遊。康熙三十五年(公元一六九六年),福建福州火藥庫爆炸,典守者被責求償還,派人到台灣地方淡水採集硫黃。永河是幕客,自告奮勇。次年正月起程,二月廿五日抵台南府備辦用具。四月初七北上,經各個台灣少數民族部落,抵甘答門(今台灣地方關渡)。最終,完成煉硫任務,十月初七離台。沿途以詩文記錄見聞,寫就《稗海紀游》。詳細記載台灣地方的地理氣候、風俗民情、產物歷史,文筆細膩,是最早也是內容最豐富的一本台灣地方遊記文獻。

現代

小說家與散文家郁達夫。

著名作家郁鈿。

著名革命歌唱家郁鈞劍。

新黨主席郁慕明。

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副總領事郁伯仁。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明廷計吏;

宋代名醫。

——佚名撰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臨淮人郁新,字敦本,洪武年間官戶部度支主事,官至戶部尚書。長於綜理,精於計算,所作規劃,都很完備。下聯典指宋代人郁繼善,醫術精深,為一時所重。

書香門第;

宰相世家。

——佚名撰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湖廣副使用權郁文博,上海人。景泰進士。致仕歸後,居萬卷樓,丹鉛校核不去手,嘗校刊陶九成《說郛》一百二十卷。下聯典指春秋時郁貢,世為魯相,其后姓郁,郁貢為郁姓始祖之一。

七言通用聯

少年能作五倫倫;

耆老身居萬卷樓。

——佚名撰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神童”郁植,字大木,太倉人。諸生,八歲應試,作《五倫論》,及長,研究古學,詩宗盛唐。下聯典指明代湖廣副使用權郁文博。

避席厭聞文字獄;

著書願為稻梁謀。

——郁達夫撰郁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郁達夫自題堂聯。郁達無,浙江富陽人,創造社主要成員之一。有《郁達夫散文集》等。

絕交流俗因耽懶;

出賣文章為買書。

——郁達夫撰郁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郁達夫自題聯。

八言通用聯

萬卷搜羅,題名雁塔;

九流妙術,秘得鳳陽。

——佚名撰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湖廣副使用權郁文博。下聯典指宋代名醫郁繼善,深於醫術,為時所重.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