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姓

喻姓

喻姓的得姓始祖是喻猛。源於姬姓,春秋之初祭公封畿內侯,隨周昭王南征荊楚,回師與王同舟,溺死漢水。子謀父,克篤前烈,作《祈招》詩阻穆王伐犬戎,因以“能宣上德……賜姓曰喻”。其東漢和帝蒼梧太守諭猛為其傳人,祭公謀父,乃是喻氏遠祖。中華喻氏族史研究會在全國收集族譜資料顯示,以及南昌出土的喻襜古墓,墓志銘記載得很清楚,內容如下:“吳故尚書左丞/豫章國海昏縣都鄉舉里/喻襜字子裕/年五十三/以天紀二年卒/葬於本縣/舊墓西接/蕭條不安/以鹹和七年十一月壬子朔廿四日改葬南昌縣南出廿里/漢故聘士徐稚墓之南一里/襜之先出自有周鄭桓公友之胄裔也”。故天下大多數喻氏,或口傳,或譜記,鹹尊猛公為始祖。 得姓始祖:諭猛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喻姓喻姓
喻[喻,讀音作yǘ(ㄩˊ)]
喻【喻,也可讀yǜ(第四聲)】

姓氏源流

喻(yù)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遠古黃帝時代醫官俞柎。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為氏。據史籍《姓苑》記載,遠古黃帝時,有個醫官叫俞柎,他就是喻氏的祖先,俞柎的後代相傳姓俞。經三千多年到宋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年),俞氏一族後代有個叫俞樗,聰明好學,舉為進士,精通世故,無所不知,宋高宗趙構喜歡他“佯佯知喻”,就將“喻”字賜給他為姓氏,從此以後,俞樗的後裔子孫就稱喻氏,世代相傳至今。
喻氏後人大多尊奉俞柎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喻姓分布喻姓分布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公族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或複姓省文簡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俞豊氏,羋姓,楚公子食采於南陽豊亭,因氏焉。”
宋朝以後,在俞豊氏族人中有的與喻氏合併為一,省文簡改為單姓喻氏,亦有省文簡改為單姓俞氏、豊氏者。豊氏,就是現在的豆氏。

源流三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使喻,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使喻,亦稱作喻使、喻令,就是傳令官。在史籍《史記》中就記載:漢朝初期,在公元前180年農曆7月18日太后呂雉逝世後,西漢開國名將灌嬰立即屯軍十萬於滎陽,並“遣使喻至齊王及其他諸侯處”,專待呂氏一族有謀奪漢位之變,即群起而誅之。此後太尉周勃與丞相陳平在宮中作內應,後在齊王劉肥的命令下,“至辛酉(農曆8月27日),斬呂祿,笞殺呂嬃,分部悉捕呂氏男女,無少長皆斬之。”在漢王朝“廷滅諸呂”這一歷史事件中,大將軍灌嬰派出的那些“使喻”,就是與其他諸侯和大臣們聯絡的傳令官。使喻、喻使、喻令之官稱一直沿用至王莽篡漢之際,到東漢時期改稱長史令,下轄若干長史。
在使喻、喻使、喻令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位姓氏者,稱喻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諭姓,出自春秋時鄭國貴族後裔渝氏,屬於以音訛變字為氏。在史籍《路史》中記載:“鄭後有渝氏,通作喻。”在史籍《通志略·氏族略》也記載:“今喻氏多作諭氏”。渝氏、諭氏改為喻氏始於東漢,始祖為蒼梧太守諭猛,以諭定與喻字形相近,讀音也往入混淆難分,喻字又比諭字少四筆(指繁體),遂改為喻氏。
喻姓歷史喻姓歷史
按史書記載:“諭猛,字驕孫,後漢人,為薛令,漢和帝永元己丑(公元89年)升蒼梧太守,為清白吏,郡人稱之。改姓喻,為喻姓第一大支始祖。”諭猛的後代,在漢朝並未全部改為喻氏,直到東晉,還有裔族豫章人諭歸,作過曲阜令,著有《西河記》,他也是諭猛的後代。諭歸後來也改為喻歸。
另,今有諸多姓氏書籍中跟隨著《通志略·氏族略》的記述而定論:“在諭歸改為喻歸之後,世上再無諭氏”——這個結論是十分錯誤的!在今湖南省的長沙市、張家界市、衡陽市,雲南省曲靖市、迪慶州,台灣省的雲林縣等地,依然有許多諭氏族人分布,他們都是諭猛的後裔子孫。因此,在姓氏學領域研究的過程中,切忌“人云亦云”,而且絕不能以“抽樣調查”的結果作為考察結論。

源流五

源於鮮卑族渝汾氏,在史籍《姓腦》中記載:“渝汾,夷姓,鮮卑部族。”鮮卑族渝汾氏,實際上源出喻婆羅門,出自秦漢之際生活在西北地區的古山羌氏族部落,史書中對其記載極缺,曾一度依附於匈奴,在匈奴民族被漢武帝劉徹擊潰之後,該氏族部落遊牧於代北地區。到了南北朝時期,在拓跋·詰汾為首的拓跋鮮卑部遷徙到原匈奴舊地之後,占領了東西一萬二千里,南北七千餘里的廣袤之地,由於拓跋·詰汾率部遷徙立了大功,在部落間頗有威望,拓跋·詰汾的兒子北魏神元皇帝拓跋·力微(公元174~277年)遂利用西北地區一度強大的鮮卑沒鹿回部,逐漸吞併了其他鮮卑部落和當地各個少數民族部落,之後又吞併了沒鹿回部,從此拓跋·力微便成為統帥騎兵二十萬的大酋長,並建都帳於五原(今內蒙古五原)。這個期間山羌喻婆羅門被兼併入鮮卑白部大人所率領的隴西鮮卑。
(公元258年),拓跋·力微遷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爾)。為了表示自己有莫大的權勢,於當年夏農曆4月在盛樂祭天。諸部大人皆來助祭,只有白部大人觀望不至。於是拓跋·力微怒而殺白部大人,諸部畏服,拓跋部從此取得了西北地區鮮卑諸部的統率權,並取得了大酋長的世襲權。從此,山羌喻婆羅門氏族部落逐漸融合入鮮卑民族,分遷於山西汾河流域,以故部落名稱為姓氏,稱渝汾氏。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執政,他於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至洛陽(今河南洛陽),使鮮卑勢力入主中原,統一了中國北方,之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在其過程中,渝汾氏族人再次被分化入鮮卑各部,分改為喻氏、于氏、俞氏、渝氏等,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六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苗族侗族彝族土家族藏族傣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喻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喻氏,世代相傳至今。[1]

得姓始祖

俞柎、俞樗、諭猛。

各支始祖

喻蕃衍:喻氏自東漢蒼梧太守孟始,後子孫蕃衍,播遷南昌、新建、豐城、進賢、奉新、高安、上高、新昌、新喻、安義、彭澤、餘乾、玉山等縣。是為江西喻氏始祖。
喻啟元、喻良榮、喻 鈽:喻啟元於南宋建炎間自湖北江夏徙浙江桐廬;四傳至良榮,淳熙間遷居會稽王城;良榮曾孫鈽、結兄弟,始遷剡北之喻灣。是為剡北喻氏始祖。
喻大武:北宋熙寧間,大武由南昌遷萍鄉,十數傳至貴甫,明景仄四年再遷邑之遵化鄉清溪一甲。是為清溪-甲喻氏始遷祖。
喻 韜、喻子西、喻子惠:喻韜在北宋建隆間由浙江錢塘遷湖南寧鄉之南村,其孫子西、子惠分居邑之龍牟、南岸,遂分為兩大支。十六世時幼派再分為山坑、周田、香山等支。是為寧邑喻氏始祖。
喻原楨:明初遷居瀏陽楊林。是為湖南瀏陽楊林喻氏始遷祖。

遷徙分布

喻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來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四位,人口約七十一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045%左右。喻姓在大陸和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
遠祖起源於春秋時期,據說是鄭國貴族的後裔。發展和演變:東漢時期,蒼梧太守諭猛改“諭”為“喻”姓。到了,東晉時期,喻猛的後裔諭歸,也改姓“喻”姓,從此,史書上再也沒有出現過諭姓,到了晉代,全都改成了“喻”姓。據《姓苑》載,南宋建炎進士俞樗,就是俞柎的十六世孫。博學多才,又有誤解人之目,皇帝因而賜為喻。謂其曉喻一切。分布在江西、湖南、江蘇、浙江。在宋朝時候,宋朝人俞樗,進士出身,多才多藝,是梁俞藥的後代。被皇帝賜姓為喻。現在喻姓的主要一支。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慶、河南、陝西、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安徽等地。喻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河東(秦初置。在今天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江夏(漢高帝置。相當於今天湖北省武漢一帶),南昌(漢代豫章郡治,隋為洪州治,五代南唐及明、清為南昌府治,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三大郡望,在當地發展成為望族,因此,喻姓世稱河東望,江夏望,南昌望。

歷史名人

喻猛

喻猛:字驕孫,後漢人,為薛令,和帝永元己丑(公元89年)升蒼梧太守,為清白吏,郡人稱之。改姓喻,為喻姓第一大支始祖。

喻合

喻合:字匡孫,好學不慕榮寵,隱居廬山北阜,布衣蔬食三十餘年,晉武帝徵召入相,不起。

喻藥

喻藥:南朝梁時,梁武帝重用士族,賜安州刺史俞藥為喻姓,這是喻姓的開始。喻藥本為南昌人,後遷徙到嚴州(今浙江省建德東北)。喻藥的第十六世孫喻樗為南宋著名學者,被皇帝賜姓為喻。

喻鳧

喻鳧:字坦之,號均羽,唐文宗開成五年(公元840年)進士,烏程令,曾與唐代名詩人李商隱、方乾、無可等唱和,有詩集一卷傳世。

喻皓

喻皓:北宋初建築家,浙東人,特別擅長建塔。他在負責建造開封開寶寺塔時,考慮到開封地處平原,多西北風,就在建塔時使塔身略向西北傾斜,以抵抗主要風力。在建造杭州梵天寺塔時,他又科學地解釋了木塔的穩定問題。他所著的《木經》三卷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建築專著,現已佚。

喻樗

喻樗:字子才,號湍石。南宋時,為人性直好議論,趙鼎與語奇之,薦授秘書省正字。以下主和議出知舒州懷寧縣,通判衡州致仕。秦檜死,起為大宗正丞,轉工部員外郎,知蘄州,孝宗即位,用為提舉浙東常平,以治績著稱。喻樗善識鑒,嘗言沈晦、張九成進士當第一,後果然。有《中庸大學論語解》、《玉泉語錄》。

喻侃

喻侃:字伯經。婺州義烏香山(今義烏東河鄉)人。義烏著名文人喻良弼之侄。進士出身,為官清廉勤政,然仕途坎坷。致仕後,閉門著書立說,著述頗豐。喻侃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學澤厚綿長。自喻良倚、喻良能兄弟同科登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進上第後的六十年間,一門六進士,成為南宋時期喻氏家族引以自豪的榮耀。

喻時

喻時:明代光山人,嘉靖十七年(1538)進士,仕至南京兵部侍郎,《明史》有傳。

喻昌

喻昌:字嘉言,清朝新建人。讀書研究醫術,於清朝初年成為名醫。治療多奇中。在研究《傷寒論》方面有許多新發現,著成《尚論篇》,又著有《醫門法律》,根據治病的實例寫成《寓意草》,這三部書合稱《喻代醫書三種》,為中醫著作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時年80歲,預知死期,坐論而逝。

喻汝礪

喻汝礪:字迪儒,號三嵎,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進士,官禮部員外郎,直秘閣學士,張邦昌僭立,趣百僚入賀,汝礪捫其膝曰:“不能為賊臣屈。”遂掛冠去,號捫膝先生,著有《捫膝稿》等。

喻惠洪

喻惠洪:一名德洪,字覺范。宜豐縣橋西鄉潛頭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詩僧,俗姓喻(一作姓彭)。自幼家貧,14歲父母雙亡,入寺為沙彌,19歲入京師,於天王寺剃度為僧。當時領度牒較難,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為己名。後南歸廬山,依歸宗寺真靜禪師,又隨之遷靖安寶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結交黨人,兩度入獄。曾被發配海南島,直到政和三年(1113年)才獲釋回籍。惠洪精通佛學,長於詩文,著述頗豐,尤以《冷齋夜話》最著名。成語“滿城風雨”、“脫胎換骨”、“大笑噴飯”、“痴人說夢”等典故均出於此書中。宜春歷代詩人的詩作,僅惠洪的《鞦韆》詩被收入《千家詩》中。其題於宜春城北崇勝寺的一首詠竹詩,深得黃庭堅等歷代詩家讚賞,以宋詩精品被收入《宋詩鑑賞辭典》。

喻茂堅

喻茂堅:明代官吏。重慶市榮昌縣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授南京銅陵知縣。數年後調任浙江臨海知縣,力革溺死女嬰之陋習。正德十四年(1519年)任福建監察御史。嘉靖元年(1522年)巡撫陝西,平定總兵李隆之亂。嘉靖二年(1523年),巡撫河南、直隸時,嚴懲貪官污吏,有政績。歷任山西布政使、鄖陽巡撫、應天巡撫等職,其間參與鎮壓各地農民起義。任淮陽總督負責漕運期間,節省修漕經費白銀10萬餘兩,代納廬、鳳、淮、揚4府百姓水荒積欠錢銀18萬兩,升任南京刑部侍郎。後秉公查處楚世子英耀殺父一案,於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升任刑部尚書。因上疏營救諫官夏言,彈劾奸相嚴嵩,觸怒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冬辭官還鄉。還鄉後倡議並主建榮昌樂雅書院。在刑部任內曾主持編纂《問刑條例》。

喻宜萱

喻宜萱:當代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江西省萍鄉人。20世紀30年代曾在上海國立音專和美國康乃爾大學主修音樂,以後赴法、英、瑞士、義大利等國家考察音樂教育,在紐約、費城、舊金山、佛羅里達和巴黎、倫敦舉行過數十場獨唱音樂會。建國後,在中央音樂學院任聲樂教授和聲樂系主任兼副院長,同時繼續從事演唱活動。嗓音飽滿宏亮,氣息控制穩堅,運用自如,音質柔潤,色彩濃郁,富於抒情戲劇性;演唱風格樸素醇厚,熱情奔放。曾兩次應邀擔任國際聲樂比賽的評審。除選編、譯配多種聲樂教材,主編《聲樂表演藝術文選》一書外,還撰寫有二十餘篇論文。

喻德淵

喻德淵:1903年1月29日生於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清溪村.區域地質學家、岩石學家、地質教育家。在中國許多省區從事過最早的區域地質礦產調查研究工作,尤其是對南京鎮江間火成岩地質、廬山—淮陽山脈地質和湘西—黔東金礦地質的調查研究具有開創性意義。新中國地質教育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領導並建立了加強基礎理論,吸收現代先進技術方法,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教學體制和教學基地,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中國地質教育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歷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專任研究員(1949-1951);中國科學院北滿地質礦產調查隊隊長(1950-1951);政務院財經委員會礦產地質勘探局副局長(1950-1951);東北地質專科學校副校長(1951-1952);長春地質學院副院長(1952-1956)、代院長(1956-1962)、院長(1962-1971);中國科學院—高等教育部長春地質研究室主任(1956-1961);中國科學院吉林分院副院長(1958-1971);地質部東北地質科學研究所所長(1957-1971);第一、第二、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4-197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長春市委員會副主席(1962-1971);中國民主同盟長春市委員會主任委員(1963-1971),中國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55-1971),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委員(1955-1971)。

郡望堂號

郡望

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縣、鹹陽市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陝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麟遊縣、乾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地區。五代時期後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陝西省鹹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陝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陝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陝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蒼梧郡:漢朝時期置蒼梧郡,治所在廣信(今廣西梧州),其時轄地兼有湘、粵各一部。南北朝時期僅轄今梧州一帶。隋朝時期改為封州。唐朝時期改為梧州,而後一直沿用至今。
南昌郡:亦稱南昌府,漢朝時期豫章郡治。隋朝時期為洪州治所。五代時期的南唐及明、清諸朝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為洪都府治,其時轄地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
江夏郡:西漢高祖時設定,治所在安陸(今湖北雲夢),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安陸市、鍾祥縣、潛江市、鈣陽縣東部,以及河南光山縣、新縣西部、信陽市東部、淮河南部一帶地區。三國時期的曹魏、孫吳各置江夏郡:吳國孫權在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廬陵三地設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帶地區;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湖北雲夢西南部)。西晉滅吳後,還治舊地,改為武昌郡。南北朝時期宋國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轄區縮為今武漢及其附近一帶。隋、唐兩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嚴陵郡:唐朝的嚴州治所在今桐廬西北,嚴州以嚴子陵居此而得名嚴陵郡。宋朝時期以睦州為嚴州,治所在建德(今浙江建德)。明、清兩朝為嚴州府。民國時期的建德縣治在舊府治。1958年西遷今浙江建德。
錢塘郡:秦朝時期始置錢溏縣,治所在靈隱山麓,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帶。南北朝時期的陳朝禎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錢溏郡。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廢錢溏郡置為杭州,移治到錢唐(今浙江杭州靈隱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時期將“溏”改加“土”偏傍為錢塘。民國時期,錢塘與仁和縣合併為杭縣。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①指今整個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③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

堂號

扶風堂:以望立堂。
江夏堂:以望立堂。蒼梧堂:以望立堂。南昌堂:以望立堂。嚴陵堂:以望立堂。錢塘堂:以望立堂。河東堂:以望立堂。安州堂:以望立堂。遺仁堂:出自漢朝喻猛的傳說。喻猛,字驕孫,和帝時為蒼梧太守,以清白為治,皇家褒獎,百姓愛戴。被人稱為交趾遺仁,梧守之流風可尚。後來喻氏家人就以“遺仁”為堂號來懷念此人。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源自諭氏;
望出南昌。——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喻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蒼梧重望;
廬阜高賢。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喻猛,官蒼梧太守,有政聲。下聯典指晉·喻合,隱居廬山北阜,武帝屢征而不起。
真義聲遠;
捫膝品高。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喻侃,為師陳亮奔走伸冤,人贊之曰:“子真義也!”下聯典指宋喻汝礪,捫膝言不能為賊所屈,掛冠而去,人稱“捫膝先生”。
源起建德;
系承俞樗。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聯典指南宋俞樗,建德人。五代後梁俞藥之後,以其博學多才,又有識人之目,皇上賜姓“喻”,謂其無所不知也。
為師伸訟;
有女擇婿。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喻侃,為師陳亮伸冤。下聯典指宋喻樗有二女,富家子來請婚,皆不許,後果得佳婿。

五言通用聯

十載尋父母;
七歲善詩書。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孝子喻德昭,臨川人。洪武初,父母徙鳳陽。時德昭六歲。年十四,詣鳳陽尋父母,輾轉十年,得見父於漢中屯所,而母已歿,乃扶父歸。下聯典指晴代優貢生喻宗侖,字東白,號桐鄉,江西新城人。七歲能詩,稍長善擘窠書,尤精小楷,兼善八分。

七言通用聯

服官進忠義之傳;
捫膝鳴氣節之高。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義烏人喻良能,字叔奇,紹興年間進士,歷官廣德尉、工部郎中、太常寺丞、處州知州、朝請大夫。曾向朝中進獻《忠義傳》二十卷,孝宗深為讚賞,當即下令頒發全國。另著有《諸經講議》、《香山集》、《家帚編》。下聯典指北宋末仁壽人喻汝礪,字迪儒,官祠部員外郎。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宗、欽宗,冊立張邦昌為傀儡皇帝,國號為楚,不少官員前去祝賀,喻汝礪捫膝說:“不能向賊臣屈服!”於是辭官而去,人稱“捫膝先生”,著有《捫膝稿》。
質直好議丞相宰;
掛冠捫膝員外郎。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建炎進士喻樗,字子才,號湍石,其先南昌人,後徙嚴。為人質直議論,歷官秘書省正字、太宗正丞、工部員外郎等。下聯典指宋代祠部員外郎喻汝礪,字迪儒,仁壽人。張邦昌僭立,趣百僚入賀。汝礪捫其膝曰:“不能為賊臣屈”,遂掛冠去世。
長笛臨風作數弄;
巨著入庫計六宗。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器樂家喻陟,字明仲,睦州人。妙於長笛,持節數郡。每出按行,至山水佳處,馬上臨風,輒作數弄。下聯典指清代學者喻國人,這春山,彬州人。博覽載籍,著書三十五種,入四庫者有《周易辯正》、《河洛定議贊》等六種。
叔奇早為廣德尉;
培倫追贈大將軍。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紹興進士喻良能,字叔奇,義烏人。歷任廣德尉、工部郎中、太常侍丞,出知處州。曾進《忠義傳》二十卷,孝宗深加嘆賞。又有《諸經講議》等。下聯典指近代民主革命喻培倫(1886-1911),字雲經,四川內江人,1905年留學日本,學習工科和藥物化學。1908年加入同盟會。他多次試製炸彈,實行暗殺,並與黃復生等組織暗殺團,1909年謀刺新任直錄總督端方未成。次年,又與黃復生等潛入北京謀炸攝政王載灃,因未遂,逃往日本。1911年春,參加廣州黃花崗起義被俘,英勇就義。中華民國成立後,被追贈為“大將軍”。

十言及以上通用聯

捫滕長吟,先生不附和議;
持書伸訟,義土能白冤情。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祠部員外郎喻汝礪,字迪儒,仁壽人。張邦昌僭立,趣百僚入賀。汝礪捫其膝曰:“不能為賊臣屈”,遂掛冠去世。下聯典指宋代富陽尉喻南疆勇於為陳亮明冤之事。
取義成仁,革命精神傳後代;
捐軀為國,高風亮節足千秋。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近代民主革命喻培倫。
交趾遺仁,梧守之流風可尚;
淮南奏捷,子才之致力居多。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聯

近現代名人

喻傑

喻傑(1902--1989),1902年生,湖南平江縣人。192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1930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征。任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代理財政部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129師285旅供給部長,八路軍駐陝西辦事處經理科長,西北貿易公司經理兼西北農民銀行行長,陝甘寧邊區政府工商廳長。1945年作為中共和邊區工商界代表隨周恩來參加國共談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糧食部副部長、商業部副部長、中央監察委員會駐財政部監察組組長。3屆全國人大代表。5屆全國政協常委。1989年2月4日在平江縣逝世。

喻楚傑

喻楚傑,(1897—1984)1897年5月6日生,湖南省平江縣邵陽鄉蔡家灣人。曾用名喻漢昌、喻壽昌。貧苦農民家庭出身。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獨立第五師第一團班長。1927年11月轉入彭德懷部,任班長。1928年7月參加平江起義。編入紅五軍十八團,9月任班長。1929年任平江縣東鄉赤衛隊中隊長,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7月任紅五軍三師九團一連連長,參加攻打長沙城和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等200多次大小戰鬥,6次負傷,屢立戰功。
1934月任紅八軍團第二十三師第六十九團團長。參加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和直羅鎮戰鬥。到達陝北後,任紅二軍團第四師參謀長。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9月任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團參謀長。1938年6月任八路軍第三五八旅參謀長。1939年夏起任八路軍第一二○師教導團團長。參加了收復雁門關,進襲同蒲、平漢、正太路、晉察冀邊區五台山地區反圍攻作戰,東進冀中等戰役和創建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鬥爭。
1941年7月至1945年9月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七分校副校長、抗大第七分校陸軍中學校長(至1943年5月)。1943年3月任抗大總校校務部部長。1945年4月至6月作為陝甘寧邊區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1月至4月任熱河軍區熱北軍分區司令員兼蒙漢聯軍司令員。4月任熱河軍區昭烏達盟軍分區司令員。同年9月至1948年任蒙漢聯軍司令員、蒙漢聯軍第二師師長(至1947年2月)。1946年11月任冀熱遼軍區第二十軍分區司令員。後任冀察熱遼軍區軍政大學分校校長兼政治委員。1948年8月至1949年6月任東北軍事政治大學冀熱遼分校校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鐵道運輸司令部參謀長、衡陽鐵路管理局副局長。1953年後,歷任鐵道部監察局局長、鐵道部工程總局副局長、鐵道部辦公廳副主任。1980年任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副主席。
中國鐵路老戰士協會副理事長。第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84年10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八十七歲。

喻新華

喻新華(1909-1993),原名喻同金,湖北省麻城縣人。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8年
組織農民武裝,任自衛隊長、村蘇維埃主席、赤衛軍排長。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4軍11師33團戰士、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第30軍88師268團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政治委員、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88師268團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西路軍向西突圍時,268團團長犧牲,政委負傷,喻新華率領本團繼續突圍到星星峽。在星星峽,西路軍餘部400多人編成新兵營,喻新華任總支書記,1940年回到延安。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4師11旅32師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軍區政治部幹部科科長,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參加了淮海、渡江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南京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3年6月8日因病逝世,享年84歲。

喻縵雲

喻縵雲(1903-1994),曾用名喻聲、余縵雲,湖南省平江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3軍團總經理處會計,第6師供給部會計科科長,軍實科科長,紅15軍團供給部財政處處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經理處軍實科科長,八路軍總供給部軍實處處長、財政處處長、營業處處長,軍委總後勤部審計處處長,太岳軍區後勤部部長,太岳軍區副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太岳軍區第4縱隊後勤部部長,華北軍區後勤部南線辦事處副主任,第三野戰軍後勤部副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軍需部部長,總後勤部物資計畫部部長,總後勤部顧問。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四、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4年1月17日因病逝世,享年91歲。

喻林祥

喻林祥(1945.1-——),湖北省應城縣人。1960年3月參加工作,196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大專學歷。


曾任湖北省應城縣郎君郵電局工人;入伍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軍2師6團4連戰士、排長,第2師宣傳科新聞幹事,陸軍第1軍政治部秘書處副處長,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組織處幹事,陸軍第1軍政治部組織處處長,南京軍區政治部副秘書長,第1集團軍政治部副主任、第2師政治委員,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部副主任,武警北京市第1總隊政治委員,武警部隊政治部副主任兼北京市第1總隊政治委員;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2000年10月任解放軍新疆軍區政治委員、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常務委員,2004年12月任解放軍蘭州軍區政治委員。
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1995年晉升為武警少將警銜,2002年晉升為中將軍銜。

喻集禧

喻集禧(1937.12-——),湖南省平江縣嘉義鎮麗江村人。平江一中畢業。1956年2月(一說1950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先後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七航空預備學校、空軍第二航校學習。歷任空軍某基地機務大隊文化教員、書記員、副政治指導員、基地政治部組織科幹事、青年科副科長、組織科科長,濟南軍區政治部任免幹事、調配科副科長,濟南軍區政治部科技幹部科科長、科技幹部處副處長,科技幹部處處長、幹部部副部長、民眾工作部部長等職。其中通過三年自學獲大專文憑。1989年9月入**基本系指揮員訓練班學習一年,1990年6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空軍後勤部政治委員等職。是北京市海淀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8年被授予空軍大校軍銜,1993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空軍少將軍銜。

喻培倫

喻培倫(1886-1911),字雲紀,四川省內江縣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留學日本,先後入警監學校、經緯學校、大阪高等工業預備學校及千葉醫學校。1908年夏在東京加入同盟會。曾鑽研化學,研製炸彈,並與黃復生、黎仲實等組織暗殺團。1909年(宣統元年)8月到漢口,謀炸端方,未果。後赴北京,設守真照相館為機關,於次年3月31日夜在什剎海甘水橋下安置大型炸彈,謀殺清攝政王載灃。事被發覺,復走日本。1911年參加廣州起義(黃花崗之役),炸破督署後牆,攻入督署,再攻督練公所,一路奮勇當先。因彈盡力竭,為清軍所俘,寧死不屈,遂被清廷殺害,壯烈犧牲,時年25歲。葬於廣州黃花崗。為七十二烈士之一。
1912年2月,南京臨時政府追贈為“大將軍”。

喻家福

喻家福(19234.7-1949.9.12)漢族,廣西資源縣湛底坪人,解放英烈。
1923年4月7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開始接受私塾教育。1940年在延東中心校畢業後,考入縣立國民基礎教育師資訓練班學習。一年後結業,在延東的官洞、同禾等地國小任教。1943年秋,考入桂林省立高級師範學校。在校期間,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和地下革命活動。194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發展黨的外圍組織“桂師讀書會”。1947年秋,參加組織桂林各校師生舉行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示威遊行。1948年從桂師畢業後,到臨桂縣兩江、渡頭中心校任教,利用教師身份為掩護進行革命活動。1949年6月,受黨組織派遣回家鄉開闢游擊區。同年8月13日,在大埠街召開秘密會議,因叛徒告密,散會後在街頭被敵逮捕,押送縣府監獄。是年9月12日上午,被敵殺害。

喻恩泰

喻恩泰(1977年11月3日—),生於江西南昌,中共黨員。現畢業中央戲劇學院。代表作品:《武林外傳》、《房前屋後》等。

家譜文獻

浙江黃岩雇浦喻氏宗譜,(清)喻紹鍾修,清光緒元年(公元1874)敦占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三~四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市博物館。
浙江黃岩雇浦喻氏宗譜,(民國)喻紹珍、喻舜暘三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稿本,今僅存首一冊、末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市博物館。
浙江嵊縣剡北喻氏宗譜四卷,(清)喻忠洽纂修,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萃渙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浙江嵊縣剡北喻氏宗譜四卷,(清)喻節廉等纂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萃渙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嵊縣剡北喻氏宗譜四卷,(清)喻道文等纂修,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萃渙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西南昌敷林喻氏禮義信三派接修族譜,(清)喻新祺撰,喻中佩校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敦倫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第十三卷。現被收藏在江西省檔案館。
湖南寧鄉溈寧喻氏十三修支譜十一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寧鄉河塢喻氏三修支譜,(民國)喻忠憲修,喻光華纂,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活字本,今僅存第一~六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四川長壽喻氏族譜一卷,(清)喻師魯纂,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手寫本。現被收藏在四川省長壽縣茗蘭鄉順山村。
蒿溪喻氏族譜十三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念先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冊。現被收藏在北京大學圖書館。
喻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喻九一纂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活字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西萬載萬載豐田喻氏族譜,(民國)游望霖等修,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敦本堂修刻本九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剡北喻氏宗譜四卷,(清)喻忠洽纂修,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萃煥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喻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安州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冊,今僅存第一卷之一上冊、第三十一~三十三卷、第二卷之五、六冊、第三卷之三十三冊、第四卷之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寧鄉寧邑喻氏續修族譜十卷,著者待考,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寧鄉寧邑喻氏續修支譜四卷,(清)喻錫璜等纂修,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6年)奠先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寧鄉寧邑喻氏續修支譜十一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7年)奠先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今僅存第一~三卷、第十卷、卷首。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寧鄉寧邑喻氏九修支譜,清朝年間奠先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今僅存第三卷、第七~十一卷、第十四~十五卷、第十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平江喻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今僅存第二卷之三下冊、之四下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剡縣剡北喻宅喻氏宗譜四卷,(清)喻傳鼎總理,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萃渙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萍鄉清溪甲喻氏族譜五卷,首一卷,(清)喻培琦主修,喻增芬修輯,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忠義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萍鄉清溪甲喻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忠義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六卷、案版一卷、卷首。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萍鄉喻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扶風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喻氏重修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二卷、第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寧鄉喻氏十一修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寧鄉泉田喻氏支譜八卷,(清)喻光章主修,喻光炯纂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會友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五~六卷、卷首上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寧鄉泉田喻氏族譜,(清)喻汲庵等纂修,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6年)知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今僅存第二卷、第七卷、第十三卷、第十六~十七卷、第二十二卷、第三十~三十一卷、第三十五卷、第四十二卷、第四十六~四十七卷、第五十四卷、第五十六卷、第五十九~六十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寧鄉楚為喻氏十修支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正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九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瀏陽喻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江夏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五卷、第八卷、第十二卷、第十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安化喻氏三修族譜二十一卷,(民國)喻涵養等主修,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字輩排行

諭猛後裔喻氏統一字輩:“正心處世事誠意待人情格物方有得致知在力行修身為養性齊家重溫馨治國倡廉潔富強天下平科學是根本文明尚典型和諧順天意幸福在人心”。
貴州興義喻氏字輩:“道開永德仲富貴起天龍長大名如正國發萬代興”
貴州大方喻氏字輩:“朝國登懷正啟永順世興思光勤義遠少述傳家英”。
貴州印江喻氏字輩:“文宗尚國守再有正宏開詩禮明維德克誠永著階”。
貴州思南喻氏字輩:“天勝文昌顯國太正光明純揚仕代遠興旺坐朝廷”。
貴州麻江喻氏字輩:“仁詩士春丹占鳳文忠勛維乘義書農夏心向孔名信猶賓希正有工秋照陶燕能傅勤在履慶道商冬漢源飛志家建朝芳聲德平鼎清遠群澤經樹廷然”。
貴州碗廠喻氏字輩:“排鳳良從林宏朝世永興福澤毓滋盛英貴自強增玲瓏家乘朗遠照於孫繩慶祥須效舜發達大顯名增德舉學現萬章經垂駢騰飛武仲秀碧隆文魁瓊龍門開甲第啟運連俊彬珍珠瑾琥珀胤祉棋棱臻”。
貴州銅仁喻氏字輩:“忠義承先志與昌啟漢明崇周昭德茂世澤永光榮”。
貴州赤水、長沙喻氏字輩:“人能弘道巽以行權紹文衣德廣系永傳南方風光無限美太公屹立坐觀景習河貫穿流長江振興經濟自富榮”。
貴州畢節大方喻氏字輩:“洪國文吉朝發林清正汝”。
貴州大方喻氏字輩:“善時椅國運大學文章士禮義敬剛常明志開朝向子孝正給德流芳百代恩”。
貴州畢節喻氏字輩:“大思文開洪萬國元明崇永發正清治朝廷錫汝榮先周維在尚仁德邦嘉中祖傳如其應長興世代芳功尊播郡德肇榮昌”。
貴州思南喻氏字輩:“天盛文昌顯國太正光明純揚仕代遠興旺坐朝廷”。
貴州遵義喻氏字輩:“源潔流清派遠根深葉茂枝繁”。
貴州道真、遵義喻氏字輩:“敏文克聖忠國安邦功尊播郡德兆榮昌”。
重慶開縣喻氏字輩:“文學傳風遠,光照開士昌,道明儒業振,德立盛朝揚,方信錫澤厚,原從作善祥,萬年純祖武,忠賢達楚邦”。
重慶大足縣喻氏字輩:“溪金朝國文德登行宏盛仁義正剛常乃祖若宗大啟爾宇忠孝傳家詩書律史學道通權識足知子前作後述世濟其昌”。
重慶榮昌喻氏字輩:“人能弘道巽以行權紹文衣德法祖遵光其言如玉廣系永傳”。
重慶榮昌喻氏字輩:“迪鳧俊汝木能夫從大請天成泉玄良世貴宗志洪茂示應思慶年自玉弘道學純德全修文明體安邦達權存心以正行仕可傳懷才如祖心克紹先一中為訓萬古光宣於斯有人尊尚其賢”。
重慶巴南喻氏字輩:“貴北尚文登俸大國正純明良光世澤中學慶長春”。
重慶巴南喻氏字輩:“功德信義昌仁善壽天廣勤慧富福本志開萬代祥”。
重慶巴南喻氏字輩:“伯覺尚建文加春方可子於良朝天興幫克紹先志定爾永祥忠貞世守萬代榮昌”。
重慶榮昌喻氏字輩:“志洪戍示應思慶年人能弘道巽以行權紹聞衣德法祖遵先其言如玉廣系永傳學純德全修文明體安幫達權存心以正行仕可傳懷方如祖必克紹先一中為訓萬古光宣於斯有人尊尚惟賢”。
重慶榮昌、永川、瀘縣、江津、安岳、古藺、敘永喻氏統一新字輩:“尋根啟嗣重教培專充盈知識美化山川拓展經濟公僕須攀惠民立功錦程匯寬”。
重慶北碚喻氏字輩:“首國臣子泰一應正仲弘天開朝昌美孝友繼宗功尚德由心定明性道化中本厚恆永遠世代自興隆”。
重慶壁山喻氏字輩:“歧俊顯維景徵傳善澤承宗祖萬代賢貽德肇榮昌士以芳名起文因繼緒揚盛朝新壽象廣道輝衡湘”。
重慶木洞喻氏字輩:“貴北尚文登俸大國正純明良光世澤中學慶長春功德信義昌仁善壽天廣勤慧富福本志開萬代祥”。
重慶楊家坪、黑牆院、八塊田、毛線溝喻氏字輩:“先攀芳明懋建朝正大光傳家崇世德萬代顯榮昌”。
重慶江津喻氏字輩:“之思能仁王文金光子長富貴春秋永發忠貞於國卓勛史冊孝弟傳家方表清白耕讀為本聖賢世則於斯有後尊尚惟賢”。
重慶涪陵喻氏字輩:“國正德樣子文於萬世升明顯達家幫光宗耀朝建”。
重慶銅梁、大足喻氏字輩:“先澤明志遠朝建國子忠大德光世祖福壽永興祿”。
重慶大足喻氏字輩:“大(剛)輕天成泉玄良世貴志添鈞玉松升思家文之聰定”。
重慶銅梁喻氏字輩:“金登國龍朝流傳保士家身心知用守克念學時中”。
四川寧鄉喻氏字輩:“紹大廷玉正楚幫安定國忠孝光先緒詩禮傳世澤典謨純祖武訓誥顯基業寧源家聲遠流芳在明德一中為訓萬克光宣於斯有後尊尚惟賢”。
四川西山喻氏字輩:“永遠振成國崇明登禎祥富泰繼齊昌洪光開世方源木發千枝朝廷作棟樑宗祖傳萬代思德祖祿長萬古光宣於斯有後尊尚惟賢”。
四川安岳喻氏字輩:“應文仕正開天長永錫才朝廷常舉進世代榮華來優仕可傳懷才利用必克輝端一中為訓萬克光宣於斯有後尊尚惟賢”。
四川巴中喻氏字輩:“名常維玉昌在先元汝芳以文德永紹景賢繼有光揚祖宏中志經詩書華章濟世澤安佑福堯慶泰康夫學集大成興國正朝綱識遠開新宇尚進胤建邦甫藹貫立信漢英炳鉅襄全才行人義盛傑生美疆萬代基增輝九洲錫吉祥子甲品君林豐貴如天長”。
四川蒼溪喻氏字輩:“名常維玉昌一先元汝芳交德基以紹延賢錫有光晉恆豐益康詩禮澤本長揚祖宏宗志經詩書華章濟世澤安佑福堯慶泰康夫學集大成興國正朝綱”。
四川遂寧富順喻氏字輩:“大自尚朝廷汝松熙培鍾澤懋勛在錦深果為基欽沿榮炳增錄滋槐燾坤釗漢相傑台鑒洪梓燦域鋼濟棟燮均倫滿桂照堂銘涇根篤堅銳浦林燕坦銓”。
四川遂寧三家場喻氏字輩:“少陽登時仁元尚朝天子文學國家邦榮華必有爾萬代洪先濟明良應福啟”。
湖北新洲喻氏字輩:“其仁金玉白明清心月忠觀從一天起文風光祖議貽謀期久遠繼緒永流長開基培大統萬世顯名揚”。
湖北黃陂喻氏字輩:“自立字世光裕顯揚英賢繼啟祖德遐昌作人唱盛玉樹流芳”。
湖北孝感喻氏字輩:“道義顯陽福”。
湖北黃陂喻氏字輩:“光明正大洪定保家崇禮重義富貴榮華”。
湖北安陸喻氏字輩:“文明治世書禮傳家”。
湖北麻城喻氏字輩:“茂術同定長”。
湖北新洲喻氏字輩:“今際文風盛家修善自敦基開慶業遠萬世有宏恩”。
湖北恩施喻氏字輩:“印萬之上國正光澤丕家宏克紹昌文明發盛世學友啟南邦”。
四川敘永(大足)喻氏字輩:“國鳴王思朝維木洪鐘靈瑞運廣後昌隆傳家永仕長起真宗”。
四川古藺喻氏字輩:“高朝文思正明通尚洪應天廷如成國龍鳳飛懷修”。
四川茂字派喻氏字輩:“石榮華枝芳儒金興貴懷英盛堅高崇”。
四川遂寧蓬溪喻氏字輩:“昌德明函志”。
湖南石門喻氏字輩:“國正永清定文明世澤長金枝生玉樹萬代發禎祥自治教育厚超代謨烈揚修齊遵聖典孝慈熟論常”。
湖南寧鄉山坑喻氏字輩:“始文子延利萬君大桂夢應麟茂永仕宗添映伯建朝恩德隆書香承繼啟賢忠孝光先緒勛名昭世澤諄倫懋克家率典揚前烈調燮兆庥祥寅恭協贊襄楫霖藩翰
彥徽聲遠垂芳謨猷傳清卓修業征鴻博盛會際時熙珍寶完美璞基厚益培元餘輝常照灼”。
湖南寧鄉喻氏字輩:“邦安定國盛忠孝光先緒詩禮傳世澤典漠繩祖武訓”。
湖南瀏陽喻氏字輩:“伯原均尚文志大世建臣親和傳盛道萬古慶科名德積祥開遠芳垂祚衍崇紹詒宗永茂承緒正興隆忠義懷先澤詩書訓後人本基培植久繼起益昌榮”。
江西萍鄉喻氏字輩:“貴汝允玉卓恆均素宗美奎銘水學建增恭寬為懷品范端方慎修乃行厚培其源傳至繼世昌隆必全”。
江西萬載喻氏字輩:“應樊起世大文顯家兆學冠銀漢樞照增錦譯柳營望銘澄榮煥境錫浦樹輝(基)”。
江西西山喻氏字輩:“成國崇明登禎祥富泰繼齊昌洪光開世方源木發”。
江西饒洲喻氏字輩:“世發忠榮福增傳家”。
安徽旌德喻氏字輩:
乾派:“一元兆正宏啟昌明功昭樊逮嘉金光廷學成名立景慶恆升延長道泰世美永承”;
坤派:“佳逑惠迪友愛連芳鸞和鳳鳴金英玉相順慈貞淑徽音傳香齊眉賓敬貴如姬姜”;
閨派:“深閨宜弟嬌婉莊清珠園翠潤桂質蘭心寶華榮發瑤枝瓊林福全韶秀荷菊娉婷”。
安徽含山喻氏字輩:“敏開保雙東世惠起調德文學成國家長有貞榮昌修其茂盛仁壽之良傳宗耀祖積善華夏”。
福建福鼎喻氏字輩:“延淑國太茬天大子得友紹立瀛秀捷足步清雪詩書萬載存”。
浙江德清喻氏字輩:“宗承雲齊茂裕時崇貴仁”。
喻氏蒼梧堂字輩:“清昌大良明長啟玉世文元祖德可傳宗志昭緒允宏道廣學思化隆景雲用光(悖)士守正有福主善為師,仁敬篤慶忠厚逢時”。
喻氏一支字輩:“錫汝松熙培鍾澤懋勛在錦深果為其欽”。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