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周原來是商王朝的一個方國,傳說是帝嚳的後代。在商初的時候周的公劉在豳(今陝西彬縣東北)逐漸發展起來,到周文王和周武王時勢力強盛,在牧野之戰後滅商,周朝建立,又叫西周。
西周的真權也成體系,輔佐周王的是三公:太師、太傅和太保,而負責具體事務的是太宰。周公即以太師兼任太宰,總攬天下政務。其下有司徒、司馬和司空等卿士,分管各項事務,官員基本上都是貴族,而且是世襲制,同時賦予他們各項特權。這就是“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表述的等級制和特權制。
西周后期社會矛盾包括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趨激化,對土地以及政權的爭奪,加速了西周的滅亡。國人暴動動搖了西周統治的基礎,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西周滅亡了。
建立
周人崛起
周人溯源
周原是商王朝統治下的一個方國,傳說是帝嚳的後裔,屬於姬姓之族。到虞夏之際,其祖先棄定居在邰(陝西武功縣西南)。周棄在這裡,繼承和發展了種植“百穀百蔬”的經驗,對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稱為“后稷”。
到夏代後期,夏王朝的統治力量逐漸削弱,西北的遊牧部落不斷南下侵擾,周人的生產和生活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於是不得不北遷到涇水中游一帶。
周經歷了好幾代,大約在商初,公劉在豳(陝西彬縣東北)才又發展起來。
古公亶父
公劉在豳,擴大耕地,整治農田,生產蒸蒸日上,很快就發展成為一個繁庶興旺之邦。接著,就擴充武力,活動範圍不斷擴大。他們涉過渭水採掘礦石,改進生產工具和武器。公劉時期為後來周人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公劉再經七八代,到高圉、亞圉時代,大約正當商王武丁前後,周已發展成為殷西的大邦。由亞圉再傳兩傳,就是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由豳南遷到岐山之陽,即所謂“周原”。古公亶父在這裡興建城邑,疆理田地,很快就使岐周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
周人強大
有了雄厚的經濟基礎,軍事力量也很快增強。散居在岐山西北一帶的混夷、西戎諸部落,都被擊敗逃走;附近的一些小邦
,也紛紛歸服。古公亶父在岐周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強大勢力,開始了“翦商”事業。
近年在周原的考古發掘,清理出早周的宗廟建築遺址,出土有克商以前的甲骨一萬數千片,還有陶瓷器、銅器和玉石器等重要文物。這些遺蹟遺物,初步揭示了岐周的實際情況。
太王之後,由幼子季歷繼位,即“王季”。王季展開對西北諸戎部落的進攻,先後取得很大的勝利,成為西方強大的方伯之國。
勢力擴張
周人勢力的迅速發展,加劇了與商王朝的矛盾。商王文丁竟殺死季歷。季歷死,子昌繼立,是為周文王。文王時基本上完成了“翦商”的準備事業。
周文王時,擴大了西邊的疆土,鞏固了後方,然後全力向東方發展。周文王先在涇渭之間建立畢邑(陝西鹹陽北阪),接著就渡過渭水,滅掉親商的崇國(陝西戶縣東)。不久,就在灃水西岸建立豐邑,由岐周遷都於此。關中平原全部為周所有,號稱為“西伯”。
周人據有關中平原,河東地區的眾多小國紛紛歸附。從此,周人就沿河東出河南和河內,直接威脅到殷都。
周原卜辭有伐蜀、征巢、楚子來告等記錄,說明周人的勢力東方達到江淮之間,南及江漢,西南入於巴蜀。南方的大部分邦國和少數民族部落大都歸服於周。
周在表面上雖仍然保持臣服於商王朝的關係。但是周、商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商王紂一度把周文王囚禁起來。後因商王朝要全力對付東夷,為了穩定後方,又把他釋放了。
滅商王朝
武王伐紂
周文王死後,子發繼位,是為武王。周武王即位時,商王朝內外交困,由周代商而王天下的形勢已經形成。
武王九年,大會諸侯於孟津。在大會上,周武王舉行了誓師的儀式,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從此,眾多的諸侯都聽從周的指揮,滅商已有充分的把握。
在孟津之會以後不滿兩年,周武王便興兵伐商。他親自率領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還有各地的諸侯軍旅和眾多南方的部落軍隊。大軍從孟津渡河,沿河向東進軍。
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到達殷郊牧野(約在河南汲縣境)。商王紂倉忙出兵應戰,被迫從軍的奴隸,一到陣前便倒戈起義,引導周軍攻入朝歌,紂見大勢已去,自焚而死,商亡。這一年大約是公元前1057年。
周的統一
周武王攻克殷都,又分兵四出,基本上控制了商王朝統治的主要地區。同年四月,便勝利班師,回到鎬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
武王班師時,封紂子武庚於殷,統率殷商遺民。以弟管叔、蔡叔和霍叔領兵駐守在殷都周圍,就近監視,號稱為“三監”。
克殷後二年,武王病死,子成王誦繼位。武王弟周公輔政。管叔、蔡叔和霍叔對周公不滿,武庚見有機可乘,便拉攏管叔、蔡叔,又聯合東方的徐、奄、薄姑等部,起兵反周。周公立即親領大軍東征,先誅滅了武庚,又殺死管叔,流放蔡叔。再相繼平定了東方諸國。經過這次戰爭,周的統一事業才告完成。
政治
周初政治
周初大分封
東徵結束後,周公按原來的計畫,在東方修建洛邑(河南洛陽市東),以加強對東方的監督。又在洛邑以西修建王城(洛陽市內),以軍隊八師駐守,作為朝會東方諸侯的東都。
於是,西起岐陽,東到圃田,所有渭、涇、河、洛地帶,都成為周的王畿。關中的鎬京被稱為“宗周”;東都王城被稱為“成周”。
周公為了加強對全國廣大地區的統治,便實行大分封,以作為王室的屏藩。首先,對於殷都舊地,以朝歌為中心,封給武王弟康叔,建立衛國。
分封七十一國
東方以商丘為中心的商代宗邑,分封給舊殷貴族中反對紂王的微子啟,稱為宋公,使他保持商人的宗祀。
周公自己受封以今天山東曲阜為中心的魯國,命長子伯禽前往。受封時,又分有“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具備有周王室的各種文物制度。魯國成為代表王室鎮撫東方的大國。
在海、岱之間的薄姑故地,由師尚父受封,在營丘(山東臨淄北)建立齊國。對於違抗王室的侯伯之國,齊國有征伐的特權。
河東地區,是北通太原防禦群翟部落內侵的前哨。為了加強鎮守,封成王同母弟叔虞於唐國故地,建立晉國。
據荀子說,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國,姬姓之國共有五十三個,占了其中的絕大部分。而在姬姓之國中,屬於文王諸子的有十六國;屬於武王之子的有四國;屬於周公後裔的有六國。這些封國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內的采邑。它們廣泛地分布在中原地區內,與眾多的舊國錯雜在一起,這就直接加強了周王室的統治力量。
四方統治
周王室除了加強廣大“東土”的統治之外,又擴展了它的“北土”和“南土”。在北方,為了加強控制燕山南北和遼西一帶的戎翟部落,周王封召公奭於薊(北京市西南),建立燕國。
在南方,為了加強對巴、濮、楚、鄧等部的控制,在淮水上游建有蔣、息等同姓國,在唐、白河流域建有申、呂等姜姓國,還在淮、漢之間建有“漢陽諸姬”,在大江下游的江東地區,在文王以前,就有太王的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吳國。
在周王朝統治下,還有大量的舊國。仍然保持原來的地位不變。
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的發展
宗法制度是在父權家長制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和發展起來的,由它構成了奴隸主貴族的等級階梯,形成為中國奴隸社會基本的社會政治制度。到了西周時期,這一制度得到充分的發展,達到完備的程度。
依據宗法制度的組織形式,周王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統治者,又是全體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長。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廟的祭祀。
天子的宗廟,祭祀自始祖以來的歷代祖先,是全國規模最大、地位最高的祭祀祖先場所,稱為“太廟”。歷代祖先,以始祖為中心,按昭穆排列,都有一定的地位,只有天子才有這種祭祀列祖列宗的特權。
宗法關係
歷代的周天子應由嫡長子繼承,世代保持天下“大宗”的地位。其他諸子有的受封為諸侯,有的在畿內分得采邑,在王室擔任官尹,稱為別子。他們分別在自己的封地內建立宗廟和相應的政權機構,分成若干新的別宗,各有自己的“氏”號,受封的別子成為這些別宗的始祖,其爵位和封地亦由嫡長子繼承。這些別宗的宗子,對周天子而言,他們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宗族內,則為族長,就是“大宗”。
在諸侯國內,國君又分封自己的兄弟以采邑,建立卿大夫之家。這些卿大夫在自己的封邑內立有家廟,統率自己的家族,對國君而言,他們又是諸侯國內的“小宗”。
卿大夫以下,還可分出他們的家屬,建立各自的父權家長制家庭。這種家庭各有一定的田地,家長就是士。所有的士都要尊奉所屬家族的卿大夫為宗子。
士以下,就是各級宗子的比較疏遠的宗族成員,他們就成了一般的平民。
“尊祖”和“敬宗”
這種層層的相屬宗法關係,使族權和政權合一。於是,“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左傳》桓公二年)奴隸主貴族的等級制度,就是依據這種宗法關係來確立的。這樣就形成了奴隸制國家的體制。
由於奴隸制國家體制與奴隸主貴族的宗法關係密切聯繫在一起,所以各級奴隸主貴族必須十分重視這種宗法關係,尊奉他們共同的祖先,樹立牢固的“尊祖”觀念。而直接繼承祖宗的事業,代表全族最大利益的,就是周王室這個全國最大的“大宗”和周王這個地位最高的“宗子”。
各級“小宗”都必須結合在周王的周圍,對周王無限的崇敬。等而下之,其他各級宗族成員,都要以各級“宗子”為核心,表示“尊祖”和“敬宗”。因此,“尊祖”和“敬宗”,就成了維護宗法制度的基本信條。
宗法關係延伸
以周王為首的姬姓貴族,在整個奴隸主貴族階級中占居首要的地位。但是這並不排斥異姓貴族。一方面,宗法制度的原則,通行於所有的百姓貴族;同時,在姬姓貴族與異姓貴族之間,還要通過婚姻關係,結成親戚之國,用以加強聯繫。這種通婚關係,是對宗法關係的補充。
依據宗法制度的嫡庶、長幼、親疏等項關係,確定奴隸主貴族的貴賤、大小、上下各種等級區別。這些等級區別,形成為奴隸制度的各種名分。按照名分,也確立了倫理規範和禮法制度。
國家機構
政權機構
周王是奴隸制國家的最高代表。在周王左右的重要輔佐人物,有太師、太傅、太保,合稱為“三公”或“師保”。如周文王、武王時的重要謀臣太公望,就被尊稱為“師尚父”。成王時,周公為師,召公為保,共同輔政。一直到康王時,召公還擔任太保。師保統轄諸侯百官以奉侍周王,在政治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與師保地位相當,而直接輔佐周王管理政事的官職,是太宰。成王時,周公以太師而兼為太宰,“相王室,以尹天下”。太宰擁有總攬政務的大權,是政府中的首腦。
太宰以下,有眾多的卿士,其中比較重要的政務官,仍然是司徒、司馬、司寇、司空等諸有司。司徒除管土地的墾闢、井田的劃分和有關奴隸耕作等事外,還要管理諸侯封疆的劃定和軍旅事宜。司馬負責徵收軍賦、管理戰車以及駕車馬匹等軍政事宜。司寇掌握刑法。司空負責管理百工以及興建土木、水利等工程。他們還有很多的僚屬,分管各項具體事務,由中下級貴族擔任,構成相當龐大的統治機構。
官吏體系
周代的神職官吏在政權機構中大為削弱。一切有關喪葬、祭祀、占卜以及文化教育等事,在《周禮》中都屬於掌禮機構管理,司巫在這一機構中地位是較低的。史官的地位,則有了很大的提高。
太史不僅掌管天文曆法的觀測制訂,文獻典籍的收藏整理和教育貴族子弟等有關文教方面的工作,而且熟悉國家的政令典則,常在周王左右以備諮詢。內史為周王起草詔令,出納王命,成為王室近臣。另外,還有小史、外史等官職。
周王朝的大小官職,有很多是世代相承的,這樣就形成了“世卿世祿”的局面。同時,還出現了不少以官職為氏號的家族。
西周軍隊
周王室保持了龐大的軍旅。這種軍旅,用於宿衛宗周的有六師,稱為“西六師”;在成周鎮懾東方諸侯的有八師,稱為“成周八師”。共十四師,達十四萬人以上。分封的諸侯國,都有一定的武裝力量。大國一般不超過三軍,小國也有一軍。
諸侯國的軍隊,周王都能調遣,實際上也屬於整個周王朝武裝力量的一部分。
西周的軍隊,名義上是由周王直接指揮和調遣,重大的征伐,周王常親自率兵出征。如果周王不親自出征,則指派重要的卿士統率中軍,作為全軍的指揮者。
軍隊的組成,以戰車為單位,一輛戰車謂之一乘。各級軍官,由地位與之相應的貴族擔任。最基層的甲士,則由最低級的貴族和平民充任。奴隸則在軍隊中服雜役。
西周刑罰
西周在《禹刑》和《湯刑》的基礎上,制定了《九刑》。《九刑》的主要內容,就是在於嚴厲懲治那些所謂“盜”、“賊”的行為,維護奴隸制度的基本法則和奴隸主貴族的根本利益。據《尚書·呂刑》所記,周代的刑罰,有墨(臉上刺字塗青)、劓(割鼻)、刖(斷足)、宮(男去勢,女禁錮)、大辟(斬首)五刑。此外,還有鞭刑和流放。判處五刑的律條,共有三千條。法網嚴密,遠遠超過了前代。
貴族犯法,往往可以獲得特赦,即使按律判刑,又可以“贖刑”。如墨刑罰一百鍰(一鍰為六兩銅),劓刑罰二百鍰等等,即可免刑。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對諸侯控制的加強
西周時期的諸侯國,也和過去一祥,都仿照王室的體制,建立地方性的政治機構,組建武裝和監獄。但是組織規模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都有一定的限制。
西周時期,王室對於諸侯有很大的權威。諸侯國君要定期朝見周王,要定時定製向王室繳納軍賦和貢稅,朝覲時還要貢獻特定禮物。周王可以隨時徵調各國的軍隊,被徵調的國君要隨同周王出征。王室要興建宮室或其他重大工程,各國要提供勞役。王室的重大祭祀,諸侯國君要親自前往助祭;周王有死喪、嫁娶和出巡,各國都有特定的義務。如果不遵守王命或違反規定,周王可以削減他們的爵位,另立國君,乃至廢除封地。
距離中原地區較遠的邦國或少數民族部落,也要定期入朝,不過時間隔得較長一些,數量和次數也少一些,如南方的楚國只是按時貢獻用於祭奠灌濾的“包茅”。它們都與周王朝建立了越來越密切的聯繫,都是周王朝的臣屬之邦。
發展
農業生產
耕作方式
首先表現在出現了一些比較銳利的農具,當時一些有關農事的詩篇,都是說用比較鋒利的耜在“南畝”中開展耕作。這些專用農具都是比較鋒利的,當是金屬製造的。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鐵制農器的使用始於西周是可能的。
西周時期,盛行耦耕,即二人為一組,合力而耕。這樣,既較省力,動作又快,當是耕作方法的一個進步。
金屬農具的套用和耦耕的推廣,使開墾荒地的規模越來越大了。“千耦其耘”的詩句,反映了成千上萬的人大規模耦耕的景象。
耕作技術進步
當時人們不僅能進行深耕、熟耘,而且也能使用綠肥和製造堆肥。“荼寥朽止,黍稷茂止”,就是把田間耨鋤的荼寥和雜草漚作綠肥,使黍稷等作物生長得更為茂盛。用火化、土化等方法製成的堆肥,也是常用的肥料。此外,對防治蟲害也非常注意。
由於耕作技術的進步,西周時期的農作物,如稻、粱、粟、麥、菽、稷以及桑、麻、瓜、果之屬,品種和產量都有了增加。《詩經》里保存著一些喜慶豐收的詩句。
井田制發展
井田制度的發展
井田制度是奴隸制國家的經濟基礎,體現了中國奴隸社會生產關係的主要部分。它與宗法制度緊密相連,在西周時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周天子在名義上是全國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者,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他以天下宗主身份,將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給新舊諸侯,諸侯國的國君在封地範圍內又有最高的權力。
在諸侯國君的統轄範圍內,再將部分可耕地建立采邑,分封給卿大夫,形成卿大夫之家;各卿大夫之家,再將所屬範圍內的土地分封給士。這樣,各級奴隸主貴族各自成為所受分地的實際占有者。他們世代相承,役使奴隸耕作,形成層層相屬大小不等比較穩定的奴隸制經濟單位。
井田的疆理
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古代奴隸制國家的墾田是有限度的,主要集中在一些都邑的周圍。特別是王都和諸侯國都的近郊,比較好的熟田大都集中在這裡。這些良田,都是經過精心的疆理,按正南北和正東西的方向,有縱橫交錯的大小道路和灌溉溝渠,整治成十分方正的大小相連的方塊田,這就是標準的井田。
井田的疆理,一般是以每一方塊為一百畝(約合今三十一畝多),作為一個耕作的單位,稱為一田。縱橫相連的九田合為一井,面積約為一平方里。十井稱為一成,百井稱為一同。也有以一田為一夫,十夫為一井,再以百夫、千夫作為計算大田的單位的。
關於田地疆理,一定要考察土宜,使能充分發揮地利,而不能拘泥於一定的格式。如對郊外比較荒野的地區,在那一帶開墾不久的一些田地,就應當依據土地的肥瘠和整治的程度,進行合理的休耕輪作,要實行定期分配製度。
耕作庶民
耕作井田的農夫,仍然籠統地稱為“庶人”或者“庶民”。民,也作氓。奠(甸)是管理耕作奴隸的人,氓和庶人都是耕作奴隸。這些耕作奴隸都以夫計,周王在分封諸侯和賞賜臣下時,是把這種耕作奴隸成批地作為物品賜予的。
屬於那些卿大夫之家的采邑,規模比王室或公室的“國中”當然要小得多。為他們所有的“庶民”,其家室往往都集中在這些“公子”的邑里。這些“庶民”,長年在田間勞作,到秋收完畢,才能與妻兒一同過冬。在過冬時,他們還要為“公子”田獵,剝製獸皮,釀造春酒,收藏冰塊以及從事其他各種勞役。他們的妻女同樣是“公子”的奴隸,要為“公子”進行採桑、養蠶、織帛、縫製衣裳等勞作。
一般貴族,除了按等級各有封地之外,其中有在王室或公室擔任比較重要的官職的,還要在“國中”的田地里“分田制祿”,即按職位分得一定量的田地作為俸祿。卿大夫之家都要向公室繳納貢稅,而貢稅的徵收,大致是收穫量的十分之一。
私 田
在井田制下,卿大夫以下貴族所分得的田地,不經王室或公室的特許,是不得隨意買賣轉讓,即“田裡不鬻”,因而稱為“公田”。
西周中晚期以後,在“公田”之外,一些奴隸主貴族又往往驅迫奴隸開墾荒地,增加份外的田地,有時王室也常將一些未墾闢的荒地或者山林隨意賞賜給下級貴族。這些田地,不屬於“公田”,不征貢稅,實際承認為他們所私有,稱為“私田”。
西周時期也有不少的自耕農民。他們多數是各級貴族的疏遠宗族成員,大都在所屬宗子的居邑附近,擁有一小塊耕地,過著比較獨立的經濟生活。但是他們也要向宗子繳納一定的貢物和服一定的勞役,對宗子也存在一定的依附性。他們也被稱為“庶人”,或者“小人”。還有一些逃亡的耕作奴隸,逐漸脫離了奴隸主貴族的羈絆,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
手工業發展
手工業技術的提高
手工業技術的提高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公私需要的浩繁,周王朝很重視手工業生產。周王室和諸侯公室都擁有各種手工業作坊,有眾多的具有專門技藝的工匠,號稱為“百工”。這些作坊和工匠,都由官府管理,所謂“工商食官”。
西周時期,一些主要的手工業生產部門都有比較顯著的進步。
青銅器鑄造仍然是手工業生產的重要部門。西周初年鑄造的青銅器,其形制、紋飾和品種和商末大致相似。康王以後,才逐漸推陳出新,表現出一些新的風格和特色。
西周青銅器鑄造的地域分布,比商代要廣泛得多。周王室和諸侯公室,乃至一般貴族,都擁有規模大小不等的銅器鑄造作坊,乃至影響到比較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因此,這個時期的青銅器,既有共同的風格,又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某些地方性的特色。
青銅器發展
西周青銅器的數量遠遠超過商代。歷代出土的西周青銅禮器、用具、兵器、工具、飾物,數以千計,近年更有成批的出土。
如1976年3月在陝西臨潼出土一批青銅器,達60件,其中的利簋的銘文載錄了武王伐紂的事,是迄今發現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同年12月又在扶風發現一個青銅器窖藏,內有微史家族的青銅器103件。
西周青銅器的類型比商代有了顯著變化。有些商代常見的器物,如酒器中的方彝、卣、觚、爵等,逐漸減少或絕滅,新器物又不斷出現,如樂器中的鐘,兵器中的戟、劍等。器物紋飾從繁縟趨於簡易,逐漸減少了過去所帶有的神秘色彩,器壁也從厚重而趨於輕巧。
其他手工業發展
陶瓷器的製作,西周時期有突出的發展。在陝西岐山、長安,河南濬縣、洛陽和江蘇丹徒等地的西周遺址和墓葬中,都發現了原始瓷器,有簋、豆、罐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徽屯溪西周墓出土的原始瓷器,有碗、盂、豆、尊、盤等,數量和種類都超過前代。這些原始瓷器,基本上達到了成熟的程度,是中國瓷器史上的一個重大發展。
在陝西岐山鳳雛村岐周宗廟遺址中發現有少量帶有瓦釘或瓦環的繩紋瓦,這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瓦。當時的屋瓦還只用於屋脊和天溝。到西周中期,屋頂已全部鋪瓦,有板瓦、筒瓦,並逐漸有了瓦當。這是建築技術的一個重大進步。
西周時期車輛的製造,形制更為精巧,種類也有增多。車的部件和馬的佩飾有幾十種名目。製造一輛車,要有多種熟練工匠的密切協作,構成了綜合性的手工業。
玉器的套用,在貴族中更為普遍了。不僅用作華麗的裝飾,而且成為典禮中的禮器,如圭、璧等的製作都很精美,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當時,還有比較發達的煤玉雕刻。
商業發展
在“工商食官”的制度下,商業由奴隸主國家壟斷,在較大的都邑中都出現了市場,有管理市場的“質人”。交易的商品,除了比較珍貴的“寶貨”和兵器、牛馬、絲帛等各種物資外,還有奴隸。奴隸的價格,據銘文所記,五名奴隸才值“匹馬束絲”。
在商業交換中,主要的貨幣仍是以朋為計算單位的貝。銅也被用作交換手段。銅本身是一種重要的商品,同時擔負著貨幣的職能,後來就發展為鑄造銅幣。
民間的貿易活動,也在城邑內外展開,但一般數量較小,大都以物易物,相互交換一些日用必需品。“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的詩句,反映了一般自由民以家庭手工業產品相交換的情景。
文明
科學思維
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萌芽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逐步發展和科學文化的進步,在西周宗教思想還占統治地位的歷史條件下,也產生了一些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思想因素。《尚書·洪範》把水、火、木、金、土這五種物質稱為“五行”。這五種基本物質,是中國自發的唯物主義思想因素髮生較早的物質基礎。五行觀念也就是中國較早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萌芽。
《周易》本來是關於占卜的記錄,但它從當時人們的生活實踐和社會實踐來解釋占卜的卦爻,因而也含有一些比較科學的思想因素。所謂八卦,即從自然界中選取了天、地、雷、火、風、澤、水、山八種自然物,作為生成萬物的根源,而天、地二者又是總根源,這就是關於萬物生成的一種十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念。
《周易》把世界上千變萬化複雜紛紜的事物抽象為陰、陽兩個基本範疇,認為世界就是由於這一對具有對抗性的勢力交感而產生變化和發展的。而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又有它自身的歷史過程,當它發展到一定的極限,就會發生物極必反的現象,轉化到它的對立面去。這又是一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這些萌芽的科學思維,對後世哲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文化發展
西周金文
西周流傳下來的甲骨文與青銅銘文,與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時期出土的器物較多,銘文的篇幅也較長,所以成為金文的主要部分。
容庚《金文編》收錄了20世紀50年代以前出土的銅器銘文近3000個單字,近數十年間又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銅器,又增加了不少金文新字。這就說明西周時期是中國古文字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世傳周太史籀作大篆,經過長期流傳下來的籀文,在書法上與金文或有某些不同之處,但在當時是一般比較通行的文字,與銘刻在器物上的金文是一致的。
西周金文一般有較長的篇幅,如毛公鼎近500字,記述了有關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史實,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臨潼出土的記武王伐商的利簋,岐山董家村出土的裘衛諸器等器,都載有銘文,更加豐富了關於西周社會歷史研究的內容。
西周詩文
現存《尚書》中的《周書》和《逸周書》等,就是經過後人選編而保存下來的西周文獻典籍的一部分。這些篇章是當時的重要歷史文獻,文章結構複雜,文辭簡練,表現了當時嚴謹的文風。
《詩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有西周的詩歌三百餘篇。其中的《周頌》、《大雅》、《小雅》和《國風》中《周南》、《召南》以及其他部分篇章,是西周時期的作品。
這些篇章,有的是王室用於廟堂的頌歌,有的是貴族們的歡樂和怨尤聲,而國風中的大部分篇章是下層庶民的真情流露和對貴族統治者的憤怒控訴,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面貌。這是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也是文化進步的重要表現。
十五國風
十五國風是十五種地方性的民歌,各有不同特點的聲調和風格。
雅與頌,也各有不同的格律,都能配樂歌唱,組成一定的樂章。這些樂章是國家制定的禮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套用相當廣泛。不僅國家的祭祀、朝會等重大典禮,需要有繁縟的舞樂;而且在一般貴族的社交宴享之中,也要應酬演唱一定的樂章。
所以,在當時的貴族教育中,對詩與音樂都非常重視,這對文學與藝術的發展,也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音樂發展
西周音樂的發展,表現在樂器種類的增多和音樂理論的發展。
當時的樂器除編鐘、編磐和大小不同的鼓等打擊樂器之外,像琴、瑟等弦樂器,笙、竽等管樂器,也都出現。所謂金、石、絲、竹、瓠、革之音,大都齊備。
樂器增多,必須注意演奏的和諧,音律的理論也隨之有進一步的發展。中國古代有宮、商、角、徵、羽五聲,即五個音階。後來發展為十二律,分為六律六呂。由此形成了中國傳統的律呂學。
科技發展
數學發展
周代很重視貴族子弟的教育,從幼童開始,就要教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號稱為“六藝”。
數學是其中的一門,可見有關數學的知識已廣泛套用於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並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周髀算經》開頭所舉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傳說是周公提出的,當然是假託,但在西周時期開始萌芽了這一算法,則是可能的。
天文學發展
西周時,天文學家觀測恆星,在黃道帶和赤道帶的兩側,確定了28個星座作為標誌,稱為二十八宿。依據這些星座,來確定天體的位置和許多天象,如日、月食等發生的位置。由太陽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便可知道一年的季節,這比觀測昏旦星象以觀察太陽所在位置而定季節的方法要精確。這是古代天文學的一大進步。
關於日食的觀測,《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有明確的記載。這次日食發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這是中國最早的以日月合朔為一月開端的記錄。
中國最早的天文觀測儀器是用以觀測日影的土圭,而最早裝置圭表的觀測台是周初在陽城建立的周公測景(影)台(遺蹟在今河南登封告成鎮)。表高八尺,圭是與表相連的座子。太陽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夏至之日正午投影最短,冬至的日影則最長。利用土圭觀測日影,就能比較正確地測定出太陽年的長度。
地理學發展
由於軍事、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需要,地圖在西周時期已經廣泛套用。如周公在選定洛邑城址時,就事先繪製地圖。
《周禮》大司馬的屬官有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大司徒的屬官有土訓“掌道(解釋)地圖以詔地事”,等等。
這些專職官吏各有專用的地圖,說明地圖的繪製已經相當發達。
醫藥學發展
西周時期,醫藥學業有所發展。《周禮》有醫師“掌醫之政令”,有食醫、疾醫(內科)、瘍醫(外科)、獸醫等中國最早的醫學分科的文獻記載。
關於治療疾病的醫學理論,提出了“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以五氣、五聲、五色眡(視)其死生,兩之以九竅之變(觀察五官和大小便的變化),參之以九藏之動(觀察內臟的活動)”。
有關中醫的理論基礎,在此已經初步形成。同時,還提出要注意飲食和清潔衛生,有了預防疾病的初步觀念。這些都反映了西周時期醫學的發展。
衰亡
社會矛盾
社會矛盾的尖銳
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激化 西周王朝經文、武時期的創建,到成、康時期趨於穩定,在這前後近百年間,是奴隸制度發展的極盛時期。但存在於這個社會內部的各種矛盾也在不斷增長。從昭、穆兩代開始,各種矛盾的發展日趨尖銳,不但削弱了西周王朝的統治力量,而且使奴隸制度不斷遭到破壞,奴隸制國家從此走向了衰落的道路。
成、康以後,由於社會發展形勢的轉折,首先就在奴隸主貴族內部發生了比較急劇的升降起伏現象。如在昭、穆兩代,就有一部分原來地位較高的貴族,由於醉心於掠奪戰爭,不注意農業生產的經營,結果家道逐漸趨於衰落。
與此同時,一部分地位較低的或者後起的新貴族,他們銳意經營農業,設法招徠流散的奴隸和貧苦的自耕農民,千方百計擴大耕地,形成新的暴發戶。此外還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如政治上的升降等等。這樣,就在貴族集團內部引起了興衰浮沉不定的波動,加劇了他們之間的矛盾。
等級制度遭到破壞
在貴族之間興衰起伏不定的情況下,有些趨於衰敗的舊貴族,為了維持生計,往往將自己的田地出租或者作價轉讓給一些新的暴發戶。這對奴隸制國家土地所有制來說,開始造成嚴重的破壞。
由於貴族之間及其上下等級之間存在著利害衝突,貴族中的訴訟糾紛不斷增多,這又直接衝擊奴隸制的等級制度。這種現象,終西周之世不斷發生,這也是等級制度不斷遭到破壞的表現。
在奴隸主貴族內部,長期以來,不停頓地起伏升降,到了西周后期,失勢的舊貴族越來越多。他們的土地大都被兼併了,奴隸也幾乎被搶光了,地位一落千丈。他們懷著強烈的怨憤情緒,被迫下降到一般的國人行列中。
在奴隸主貴族的等級階梯中,士是最低層。他們一般只有少量的土地和少數的勞動人手,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要自己親身參加勞動,才能維持一家生計,但是他們既要充當國家機關的小吏,又是國家軍隊的武士。在繁重的兵役負擔情況下,荒蕪了田地,影響到家人生計。他們中的許多人因負擔過重,淪於窮困的境地。所以,他們也經常發出怨言。
與周邊各部矛盾的加劇
從西周中期開始,部分地方勢力和少數民族也不斷興盛起來。它們和周王室的矛盾逐漸加劇,不斷發生軍事衝突。
與周王室發生軍事衝突較早的,是南方的荊楚。周武王滅商後,為了加強對江漢地區的控制,在淮、漢之間分封了一些姬姓的諸侯國。周初,楚國懾於周王朝統治力量的強大,也表示臣服,定期向王室進貢“包茅”等物。
成、康以後,楚國的勢力日趨壯大,與周王室的衝突不斷加劇。周昭王十六年,第一次由昭王親自領兵伐楚,取得了勝利。到十九年下半年,又第二次出征。在渡漢水時,昭王坐上膠粘結的船隻,船到中流解體,昭王落水淹死,周軍大部喪亡。經過這次嚴重的挫敗,周王室失去了控制南方的力量,楚國便在江漢地區不斷地發展起來。
西北地區的犬戎諸部,周初以來,常來宗周朝貢。到穆王時,他們的勢力也強大起來,有時還侵擾到宗周附近。穆王親自領兵西征,但西征的結果,只取得四白狼、四白鹿而歸。從此西周王朝與犬戎諸部的矛盾也就不斷加劇。
正當周穆王西征犬戎的時候,東南地區淮、泗之間的徐奄諸部又乘機發動叛亂。周穆王聯合楚國才打敗了徐奄諸部,但自己損失也很大,降低了對東方的控制力量。
人民反抗
人民的反抗鬥爭
在奴隸主貴族的殘酷壓榨下,廣大奴隸民眾過著“無衣無褐”、饑寒交迫的生活,而暴虐的人殉、酷刑更使他們朝不保夕。於是逃亡現象相當普遍。
很多反抗者往往群聚在山林湖澤之中,結成小股,開展武裝鬥爭,而被呼之為“盜”。說明奴隸的反抗鬥爭,已經發展成為小股的武裝起義。
西周衰亡
國人組成
西周中期以來,周王朝逐漸趨於衰落。到周厲王時期,由於各種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又爆發了國人暴動。
所謂“國人”,是指居住在“國中”的民眾,其中以平民為主。這些平民,多數是各級貴族的疏遠宗族成員。他們聚居在國中,成為“國人”的基本民眾。
同時,由於貴族內部的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許多失勢的貴族和貧困的士,社會地位不斷下降也在國中與一般平民雜處,成為“國人”的組成部分。他們對現實的不滿情緒,又加重了平民對當權者的憎恨。
另外,在“國人”中還有百工、商賈以及其他一些居於社會下層的民眾。
國人暴動
周厲王是一個貪婪暴戾的統治者。他在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統治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任用“好專利而不知大難”的榮夷公等人,壟斷山林川澤的一切收益,不讓平民前往采樵漁獵,斷絕了他們的生計。
同時,他還任意興師動眾,多次對外發動戰爭,都以失敗告終,這又給平民帶來沉重的負擔。他的橫徵暴斂,虐待人民的暴行,激起了廣大國人的憤慨,出現了“國人謗王”的情況。周厲王卻迷信衛巫,要靠巫術“監謗”,想以嚴密監視和屠殺來制止人民的議論。
國人敢怒而不敢言,在路途相遇,相互以目光表達各自的憤怒情緒。邵穆公警告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但周厲王仍繼續倒行逆施。不到三年,廣大的國人民眾實在無法忍受了,終於爆發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民眾暴動。
共和行政
這次暴動,以聚居在宗周的“國人”為主。包括工匠、胥徒和宿衛王宮的軍卒,他們同憤怒的國人一齊進攻王宮。另外,四方的人民也紛紛起義。周厲王狼狽逃出王宮,在國人的追逐之下,渡過黃河,一直逃奔到彘(山西霍縣東北)。太子靜躲藏在召公家,被國人包圍,召公只得將自己的兒子冒充太子交給國人殺死,才保存了太子的性命。
國人暴動發生後,宗周一片混亂。於是召公、周公臨時主持政事,收拾殘局,號稱“共和行政”(一說由國人共推諸侯共伯和執掌王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國現存史料中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這次暴動不僅趕走了周厲王,而且動搖了西周王朝的統治基礎,加速了它的崩潰過程。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厲王死,太子靜即位,是為周宣王。
宣王統治
周宣王即位之後,由於統治力量的削弱,對周邊各部和一些地方勢力更難以控制。
當時,對周王朝威脅最大的,是黃土高原上群翟部落中的獫狁。他們深入到關中,直接威脅到鎬京。他們掠奪財物,殺害人民,給渭涇一帶的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
面臨著如此嚴重的情況,周宣王不得不集中力量對付。他一方面派南仲駐兵朔方,加強防守力量;同時又派尹吉甫領兵北伐,深入到太原,取得了較大的勝利。獫狁遭到打擊,向北逃去,周王室所受的威脅暫時解除了。
宣王“中興”
周宣王在戰勝西北強敵之後,又派方叔帶兵南征荊楚,也取得一些勝利。又用武力迫使南淮夷進獻貢物,暫時控制了東南地區。在宗周以西,以秦仲為大夫,命他西征西戎,結果為西戎所殺。又召秦仲之子莊公兄弟五人,給了他們七千人的兵力再伐西戎,周宣王才勉強取得勝利。
周宣王用武力取得一些勝利,被後來的史家譽之為“中興”。其實,這些勝利不但沒有緩和各種社會矛盾,反而暴露了統治力量的虛弱。此後,便常常遭到失敗。特別是伐姜氏之戎,他調去的“南國之師”全軍覆沒。周王朝已經面臨著全面崩潰的危險。
民眾的反抗鬥爭
宣王時期,整個奴隸制度都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隨著王室衰微,諸侯國對王室的離心傾向不斷加重。周宣王違反嫡長子繼承制度,強迫魯國立武公的少子為太子。不久繼立為國君,引起魯國的內亂。他又出兵伐魯,另立魯孝公,更引起諸侯的不滿,“自是後諸侯多畔王命”。
長期的戰爭,人力物力損耗殆盡,兵源枯竭。後來,周宣王便採用暴力手段,在黃土高原大肆地搜捕逃亡的奴隸。這更激起了民眾的反抗鬥爭,加速了周王朝統治的滅亡。
西周王朝的滅亡
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公元前827年~前782年)。周宣王死後,子宮涅繼立,是為幽王。幽王初立時,宗周社會動盪不安,關中又連續發生強烈的地震,於是就有人驚呼:“周將亡矣!”
周幽王卻以“善諛好利”的虢石父為卿士,引起國人極大的怨憤。他又寵愛褒姒,廢申後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皇后,以褒姒子伯服為太子。朝政混亂,諸侯叛離。申後是申侯的女兒,申侯聯合戎人等部,於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發兵進攻宗周。幽王逃走,被犬戎殺死於驪山之下。宗周被戎人摧毀,西周滅亡。
西周王朝從公元前11世紀中武王克商開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死於驪山之下,前後共歷十二王,約280餘年。
評價
文化特徵
周人在周原建國時,同時也形成了具有很大包容特徵性的文化體系周文化,他們和商人的關係是並存的,可是他的勢力不如商人大,國家不如商人大,人口不如商人多,但是他的文化有接受商人的影響,也有保存自己固有獨特的色彩,同時還接受了草原的影響以及西邊羌人的影響,它本身就是很有包容性的混合體。他以這種混合體的特點,在打敗商人以後,由於人少,要治理這么大的國家是很困難的,所以就建立了許多駐防的點,每個駐防的點到後來都變成了一個國家;從考古學上看最顯著的一個駐防點就是在今天北京附近的燕國所在地,從這裡看得清清楚楚,裡面有商人文化的地盤,有周人文化的地盤,也有土著民族文化的地盤,三者共存;由此可見周人又採取了所謂包容性極強的政策,對於舊日的敵人商人,採取尊敬、合作的態度,對於土著也採取合作、共存的態度,這種精神是很了不起的。
周人是同姓不婚的民族,它以通婚的方式和其他的族群聯合在一起,同時以包容的方式來共存,不僅在燕國的地點如此,即使在長江邊靠近下游的當塗縣所出現的遺址也有同樣的現象。這種包容性極強的情況使得周人可以繼承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的傳統,那個傳統就是從一個交流混合體裡面構成的共同體系,它在周人身上得到延續。
關於“華夏”的稱呼。可能在古代“華”和“夏”兩個字是同一發音,讀急了變成一個字,慢讀了就變成兩個字,說實話,梧溪人到現在對這兩個字還是分不清,如果要他們念的話,這兩個字的發音是完全一樣的。“華夏”變成周人用來稱呼整個的族群,不過他並不叫它“周”,因為他承認有別處不是周,這種精神很了不起,使得中華民族可以成型。在周人幾百年的統治里,雖然它分出去的遠征軍或駐防軍的基地一個個變成國家,一個個逐漸地發揮了地方的特性,可是那些特性只是小異,基本上還是大同的,大的同點就是遠到新石器時代已經逐漸成型的共同體系;所以說中國文化的統一性比政治的統一性先出現,而且維持的時間相當長,等到周人強大的文化包容性與政治包容性出現以後,才造成了一個真正統一的政治秩序;這個政治秩序與剛才所講的文化體系相輔相成,替中國構成了一個永遠龐大而充實的核心體,這個核心體到了歷史時代以後繼續不斷的有人口的移植與人口的收容,不斷在吸收,也不斷在擴大,內涵極豐富,而且擴張性也很強,因此變成一個非常結實的文化大民族,它不會被打散,在世界上是個少見的例子。
例如世界上另外一個龐大的印度古文明,在印度四大陸上也有一個廣大的文化圈子,這個圈子的形成也是因為包容性很強、吸納性很強,可是它之所以長久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治秩序,是因為它的政治秩序里沒有像周人這樣強大的包容性,它只有文化的包容性而沒有政治的包容性,所以到今天,印度境內還是有種族的差異與宗教的差異存在。另外羅馬帝國也構成了一個強大的政治秩序,但是因為沒有充實的文化共同性,所以到後來雖然成為歐洲最主要的傳統,但仍無法維持長期的統一,因為它沒有文化的統一,所以政治也無法統一。以這兩個龐大的體系作為例證的話,可以看見中國的個案是很不一樣的,它使中國人無論到哪裡都稱自己為中國人。同時是中國無論怎么打也打不散的一個原因,並且造成了中國人觀念里所說的“分久必合”的影響。其實中國分裂的時期遠比想像中長,可是在腦海里,從來都只是記得統一的時候,不記得分裂的時候,這個原因就是在文化的秩序與政治是合一的。
歷史地位
周人以蕞爾小邦,崛起渭上,不僅代替文化較高的大邑商,成為古代中國的主流,而且開八百年基業,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一個時代。在新石器時代的中國,若干平行發展的文化,各在一個地區滋生髮達,相互影響,彼此交流,遂使處保地方文化的面貌逐漸接近。但是今日號為中國的東亞大陸,在新石器時代並未出現任何一個主文化,其勢力範圍可以籠罩全局。商王國的文化圈可能遠超過其政治權力所及的範圍,但是商人與各方國之間,大多有戰爭及貿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約只有商王畿之內的人以此認同。在王畿之外,未必有一個廣泛的共同意識。
殷商時代可以看作一個主軸的政治力量,逐步擴張充實其籠罩的範圍,卻還未能開創一個超越政治力量的共同文化。因此殷商的神,始終不脫宗族神、部落神的性格。周人以小邦蔚為大國,其立國過程必須多求助力,因此在先周時代,周人崎嶇晉南陝右的山地,採擷了農耕文化及北面草原文化的長處,終於與姜姓部族結為奧援。此後翦商經過,也是穩紮穩打的一步步逼向殷都。天下歸仁,也未嘗不是多所招撫的另一種說法。及至克商以後,歷武王周公及成康之世的經營,周人的基本策略,不外乎撫輯殷人,以為我用,再以姬姜與殷商的聯合力量,監督其他部族集團,並以婚姻關係加強其聯繫,同時進用當地俊民,承認原有信仰。新創之周實際上是一個諸部族的大聯盟。周人在這個超越部族範圍的政治力量上,還須建立一個超越部族性質的至高天神的權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權也須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
於是周人的世界,是一個“天下”,不是一個“大邑”;周人的政治權力,摶鑄了一個周文化的共同體。周人克商,又承認商人曾克夏。這一串歷史性的遞嬗,代表了天命的交接,代表了一個文化秩序的延續。這是周人“華夏”世界的本質。中國人從此不再是若干文化體系競爭的場合。中國的歷史,從此成為華夏世界求延續,華夏世界求擴張的長篇史詩。中國三千年來歷史的主旨是以華夏世界為文化主流。四周的四裔必須逐漸進入這個主流,因為這個主流也同時代表了天下,開化的天下。西周中期以後,周人對西北采守勢,當系由於以草原文化為主的西北,本來不是農耕的華夏文化所能進入。周人對東南采攻勢,則因為當地農耕文化的地盤,原與華夏農耕的本質只有程度的高低,沒有根本性的互斥。
分封在外的諸侯,一方面是華夏的代表,一方面也與各地方原有的文化接觸與交流。西周三百多年來,華夏意識滲入中原各地,自西徂東,無往而沒有分封網的觸角伸入各地,當地文化層次,一方面吸收取新成分,一方面反哺華夏文化,經過三千多年的融合,西周代表的華夏世界終於鑄成一個文化體系,其活力及韌度,均非政治力量可以比擬。這一面過程中,政府不復僅以人治為本而趨於組織化與制度化。封建的分封制度不再只是點狀的殖民與駐防,而趨於由邦國與田邑層級式的組織。甚至世官世祿的貴簇社會,也因若干新興力量的出現,而較為開放。華夏世界的韌力,經厲王幽王兩度喪亂的考驗,王室的威權削弱了,但是華夏世界凝聚性之強,足以維護其世界於不墜。平王東遷,王綱不振,這一個政治體系竟可由強大的諸侯接過去,依舊維持了對外競爭的團結。齊晉先後領導華夏世界抵抗戎狄,攘御荊楚,只能歸之於華夏世界內部因共同意識而產生的文化凝聚力。
另一方面,西周文化不斷擴散,其文化的同化力也極為強大。任何文化體系本身若不具有普遍性和開放的“天下”觀念,這個體系就難以接納別的文化成分,也難以讓別的文化體系分享其輸出的文化成分。華夏文化在西周形成時,先就有超越部族的天命觀念以及隨著道德性天命而衍箋理性主義。為此,華夏文化不致有強烈的排他性。西周一代,周人文化的擴散,正由其不具排他性。春秋時期,南方的楚文化與中原華夏文化相激相盪而終逐漸融合,為華夏文化增添了更豐富的內涵,對南方文化的吸納而統攝為更廣大的華夏文化,這一成就,也當歸功於華夏世界有廣大的包容性及開放性。
華夏文化體系,兼具堅韌的內部摶聚力,及廣大的包容能力,遂使中國三千年來不斷成長不斷擴大,卻又經常保持歷史性共同意識。世界上若干偉大文化體系中有些有內聚力強的特質,如猶太文化系統;也有的包容力特強,如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兩大系統。中華民族的華夏文化卻兼具兩個特點,而且都異常強勁。
西周,是孔子心目中的典型,“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代言人,也正因為他體認了華夏文化的性格。儒家學說是華夏文化的闡釋,儒家理想人格是擇善固執,是以仁恕待人,這種性格,可稱為外圓(包容)內方(執善),也正是華夏性格的化身。儒家文化的基本性格成為中國文化的基本性格,而其成形期,正是在西周形成華夏文化本體的時候。
君主列表
君主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周文王 | 姬昌 | (公元前1106年至公元前1057年) 50年 |
周武王 | 姬發 | (公元前1056年至公元前1043年) 14年 |
周公旦 | 姬旦 | (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36年) 攝政7年 |
周成王 | 姬誦 | (公元前1035年至公元前1021年) 15年 |
周康王 | 姬釗 | (公元前1020年至公元前996年) 25年 |
周昭王 | 姬瑕 | (公元前995年至公元前977年) 23年 |
周穆王 | 姬滿 | (公元前976年至公元前922年) 55年 |
周共王 | 姬繄扈 | (公元前922年至公元前900年) 23年 |
周懿王 | 姬囏 | (公元前899年至公元前892年) 8年 |
周孝王 | 姬辟方 | (公元前891年至公元前886年) 6年 |
周夷王 | 姬燮 | (公元前885年至公元前878年) 8年 |
周厲王 | 姬胡 | (公元前877年至公元前841年) 37年 |
共和伯 | 姬和 | (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828年) 攝政14年 |
周宣王 | 姬靜 | (公元前828年至公元前782年) 46年 |
周幽王 | 姬涅 | (公元前782年至公元前771年) 11年 |
周朝君主
更多歷史知識詳見歷史百科 | |||
西周時期周朝君主 | |||
諡號 | 姓名 | 在位時間 | |
周文王 | 姬昌 | 約前1099年—約前1061年 | |
周武王 | 姬發 | 約前1050年—約前1045年 | |
周成王 | 姬誦 | 約前1044年—約前1008年 | |
周康王 | 姬釗 | 約前1007年—約前982年 | |
周昭王 | 姬瑕 | 約前981年—約前963年 | |
周穆王 | 姬滿 | 約前962年—約前908年 | |
周共王 | 姬繄扈 | 約前907年—約前896年 | |
周懿王 | 姬囏 | 約前895年—約前871年 | |
周孝王 | 姬辟方 | 約前870年—約前862年 | |
周夷王 | 姬燮 | 約前861年—約前854年 | |
周厲王 | 姬胡 | 約前853年—前841年 | |
共和(一說為皇君姬和攝行天子政) | 前841年—前828年 | ||
周宣王 | 姬靜 | 前828年—前782年 | |
周幽王 | 姬宮涅 | 前781年—前771年 | |
周攜王 | 姬余臣 | 前770年—前760年 | |
東周時期周朝君主 | |||
周平王 | 姬宜臼 | 前771年—前720年 | |
周桓王 | 姬林 | 前720年—前697年 | |
周莊王 | 姬佗 | 前697年—前682年 | |
周釐王 | 姬胡齊 | 前682年—前677年 | |
周惠王 | 姬閬 | 前677年—前675年 前673年—前652年 | |
周廢王 | 姬頹 | 前675年—前673年 | |
周襄王 | 姬鄭 | 前652年—前619年 | |
周頃王 | 姬壬臣 | 前619年—前613年 | |
周匡王 | 姬班 | 前613年—前607年 | |
周定王 | 姬瑜 | 前607年—<前586年 | |
周簡王 | 姬夷 | 前586年—前572年 | |
周靈王 | 姬泄心 | 前572年—前545年 | |
周景王 | 姬貴 | 前545年—前520年 | |
周悼王 | 姬猛 | 前520年 | |
周敬王 | 姬丐 | 前520年—前477年 | |
戰國時期周朝君主 | |||
周元王 | 姬仁 | 前477年—前469年 | |
周貞定王 | 姬介 | 前469年—前441年 | |
周哀王 | 姬去疾 | 前441年 | |
周思王 | 姬叔 | 前441年 | |
周考王 | 姬嵬 | 前441年—前426年 | |
周威烈王 | 姬午 | 前426年—前402年 | |
周安王 | 姬驕 | 前402年—前376年 | |
周烈王 | 姬喜 | 前376年—前369年 | |
周顯王 | 姬扁 | 前369年—前321年 | |
周慎靚王 | 姬定 | 前321年—前315年 | |
周赧王 | 姬延 | 前315年—前256年 | |
西周文公 | 姬咎 | 前256年 | |
東周昭文君 | 姬傑 | 前256年—前24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