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姓

包姓

包[讀音作bāo(ㄅㄠ)、又讀作páo(ㄆㄠˊ)、多音字]姓,源於風姓,出自遠古部落首領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字伏羲號黃熊謚太昊後裔,《易經繫辭》載: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史記》載:伏羲至淳厚,作《易·八卦》;《漢書》載:伏羲為三皇之首;《百家姓》載:伏羲氏後裔黃帝之子有少昊己姓和任姓酉姓奉祀伏羲;《路史》載:包羲後裔有包氏。包氏以氏稱姓為包姓。

基本信息

包拯包拯

包姓出自羋(音米)姓。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所載,包氏為戰國時期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後,以王父字“包”為氏。亦作“苞”、“雹”等。又《路史》云:包犧氏後有包氏,此為神話附會之辭,不可信。
為鮑氏所改。

姓氏起源

太昊伏羲金身太昊伏羲金身

1.出自風姓,為上古傳說中的部落酋長太昊(伏羲)的後代。太昊創製八卦,教民捕魚、畜牧,以充庖廚,故又名庖犧或庖羲。據《路史》載:“包羲氏後有包氏”。

2.春秋時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後。申(聯盟首領就叫做“申”)包胥,楚國君蚡冒的後裔,故又稱王孫包胥。他曾赴秦國求兵援楚。申包胥的後代以其名字中的包字為姓,為包氏。

3.據《後漢書》載,丹陽包氏,本為鮑氏,為避王莽之亂,改鮑為包,成為包姓的一支。

4.《周易.繫辭下》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得姓始祖

包羲【庖犧氏】字伏羲號黃熊謚太昊,居中國三皇五帝之首,據《路史》記載為包姓得姓等一人。

堂號

“剛毅堂”、“清河堂”、“孝肅堂”:都是根據包拯命名的。宋時包拯,除龍圖閣大學士,知開封府,遷右司郎中,是著名的清官。他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無不斂手,男女老少皆知其名。死後謚孝肅。

遷徙分布

包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一位,蒙古族包姓人口約380萬人,主要分布內蒙、外蒙、遼寧、吉林、黑龍江、青海;漢族包姓人口約八十多萬,主要分布江蘇、浙江、福建、廣西、安徽、四川,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5%左右。

今丹陽包氏居住在新橋、皇塘、里莊、運河、麥溪、全州、珥陵等地。包氏入閩始祖字十郎,號純白,諱始仁。祖籍山西上黨(今山西長治),先祖數次南遷後落籍於江西建昌府南城包家坊。舊譜相傳,純白“始貢於宋孝宗隆興間,得選汀州教授。”又“嘗權知上杭縣事,解組後遂退隱小陳坑而奠宅焉。”。上杭南部邊陲汀江西岸的小陳坑(今下都鄉新寨村),從此成為閩杭包氏的發祥

郡望

丹陽:即秦朝的鄣郡。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更名為丹陽郡,相當於今安徽省宣城地區。晉代改置宣城郡,治所在宛陵,即今安徽省宣城縣。

上黨:戰國時,韓國初置上黨郡,秦滅韓後因之。治所在壺關(今山西長治市北)。西漢時移治長子(今山西省長子縣)轄鏡相當於今山西省境內沁水以東地區。

歷史名人

包鹹包鹹

包鹹:字子良,後漢會稽曲阿人。少為諸生,師事博士右師細君,學習《魯詩》、《論語》。光武即位,舉為孝廉,封郎中,遷大鴻臚。明帝即位,以鹹有師傅恩,特加賜俸祿,鹹皆散於諸生之貧者。永平八年(65年)病逝,終年71歲。

包拯:字希仁,北宋廬州合肥人,天聖五年(1027年)進士。仁宗時任監察御史,主張"練兵選將,務實邊備",以御契。後任天章閣侍制、龍圖閣直學士。官至樞密副使。知開封府時,執法嚴峻,不畏權勢。他在朝之時,貴戚官宦都不敢為非作歹,連童稚婦女也知道他是"包青天"。他剛正不阿,為民申冤,懲治權貴,樹立了清正廉潔官員的榜樣。他的官升至禮部侍郎,嘉祐七年(1062年)逝世,終年63歲,謚孝肅,著有《包孝肅奏議》十卷。明人以他斷案的民間傳說寫成《包公案》一書,流傳甚廣。

包世臣:字慎伯,號倦翁,清朝涇縣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舉人。曾任江西新喻縣知縣,對農政、漕運、鹽政、貨幣、兵法、鴉片等問題都有論述,主張積極抗英。他還善於書法,肆力北魏,兼習二王,對鹹豐、同治年間的書法很有影響。鹹豐五年(1855年)逝世,終年80歲。著有《藝舟雙楫》、《管情三義》、《濁泉編》、《齊民四術》等。

包天笑(1876—1973),初名清柱,又名公毅,字朗孫,筆名天笑、拈花、春雲、釧影、冷笑、微妙、迦葉、釧影樓主等。著名報人,小說家。1876年2月26日生。江蘇吳縣(今蘇州)人。清秀才。幼進私塾,為富家開館。懂日語。曾任山東青州府學堂監督。

包惠僧(1894年-1979年7月2日),又名晦生,別名鮑一德、包生,號棲梧老人。湖北黃岡人。中共早期領導人,工人運動活動家。1920年參加武漢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受陳獨秀委派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7年脫黨。1949年從澳門來到北京。歷任內務部研究員、參事、國務院參事。 生前著有《包惠僧回憶錄》。

包玉剛(1918—1991),浙江寧波鎮海莊市鍾包村(今屬鎮海區)人。父包兆龍(1895—1982),早年在武漢開鞋店、在上海設錢莊,後任衡陽工礦銀行、重慶工礦銀行經理。抗戰勝利後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與人合資在滬開辦國豐造紙廠。1949年春攜眷遷香港,從事進出口貿易,後營航運業,1967年擴為環球航運集團,任主席、名譽主席。包玉剛為次子,早年入上海中興學堂,後入吳淞商船學校。1937年輟學,供職中央信託局衡陽辦事處,任中國工礦銀行衡陽分行副經理,未幾任中國工礦銀行重慶分行經理。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回上海,改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任副總經理兼業務部經理。1949年初至香港,與人合資開設華人行,經營進口貿易,為大陸裝運進口鋼材、棉花、藥品等緊缺物資。1955年創設環球有限公司,經營印度至日本間煤炭運輸。次年,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為國有,運費大漲,獲資甚豐,遂購置新船,擴展業務。繼與日本造船業、金融業和香港滙豐銀行等合作,漸著聲航運界。1967年在中東戰爭石油危機中擴大船隊,1970年改為環球航運集團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創設環球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會主席。至1981年底,擁有船隻210艘,總載重噸位2100萬噸,占香港商船總噸位一半,人稱“東方船王”。又於紐約、倫敦、東京等地設立十幾家子公司、代理公司,還兼營地產、碼頭倉儲、公共運輸等業,歷任國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亞洲航業有限公司、世界航運及投資公司、世界海事及陸豐國際(投資)公司、世界金融國際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職。1963年加入英國籍,1976年英國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時國王、巴拿馬總統及日本天皇授予勳章、獎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熱愛祖國,擁護“一國兩制”政策,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自奉節儉,樂善好施,先後捐資興建北京兆龍飯店、上海交通大學兆龍圖書館、杭州包玉剛游泳池等,又倡設包兆龍、包玉剛中國留學生獎學基金,捐款賑濟災民。促進故鄉建設,應聘任國務院寧波經濟開發協調小組顧問和甬港聯誼會、寧波經濟建設促進協會名譽會長等職,捐資5000萬元創建寧波大學,繼捐資建包玉剛圖書館,並偕同親屬、同鄉捐資興建中興中學、兆龍大橋、鍾包新村、兆龍公路等,德澤桑梓。故居今存。

包起帆,當代著名全國勞模、“五一”勞動獎狀獲得者、享受國家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專家、高級工程師、上海港務局副局長,致力於港口裝卸工具的發明創造20多年,開發了新型抓鬥系列共140多種,廣泛套用於港口、鐵路、化工、軍工、河道等行業,多次在日內瓦、布魯塞爾等國際發明展覽會上獲得金獎和銀獎,“防漏散貨抓鬥”等9項成果獲國家專利,被譽為“抓鬥大王”,並被英、美兩國國際傳記中心分別列入《國際知識分子名人錄》及21世紀金質成就獎。

包森:(1911-1942)原名趙寶森,又名趙寒,陝西蒲城縣人。193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3月赴延安,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抗戰爆發後被派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獨立一師工作,任33大隊總支部書記。1938年6月率40多人到冀東,在河北興隆一帶開闢抗日游擊區。1939年4月下旬,包森指揮部下巧妙活捉前來捉拿自己的日本天皇表弟、憲兵大佐赤本,一時震動日本朝野。1939年秋包森被任命為冀東軍區副司令員。1942年2月17日,包森所部在遵化境內野虎山一帶與日偽一部遭遇,指揮戰鬥中不幸胸部中彈犧牲,終年31歲。

郡望堂號

堂號:丹陽
丹陽郡:丹陽又稱潤州、丹楊郡,是我國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時期實施郡縣制度以後,先後又有許多以丹陽為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於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後轄區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後魏時,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滅後南朝陳國後曾廢黜,後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為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為鎮江府。另外,古代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為丹陽。還有,秦朝時期的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塗縣一帶,唐朝時期被併入當塗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現今的丹陽,只是個縣級建制的城市,位於今江蘇省溧陽市旁邊,緊依長江,隸屬於江蘇省鎮江市。
郡望:上黨
上黨郡:“上黨”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與天為黨也”,故名。上黨地名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晉國,此後趙魏韓三家分晉,都占據了上黨地區的一部分,戰國時期韓國置郡,但是具體的郡置如今已經難以考證。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分地為三十六郡,上黨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長子(今山西長子),這個郡級行政區劃轄治範圍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長治市為中心的山西省東南部地區。西漢時期沿置,轄縣十四個;東漢時期轄縣減少到十三個。三國時期,上黨郡治所向東北遷移到壺口關(今山西長治北部,但不是壺關縣)。西晉時期,轄縣十個,郡治進一步向東北遷移到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部)。十六國時期,除後周政權短暫改名為潞州外,上黨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時期郡治又遷回壺關。隋朝建立後,廢並原壺關縣,建上黨縣,並將上黨郡治遷往上黨縣(今山西長治市區),轄縣十個。唐朝時期,改上黨郡為潞州,從此上黨郡之名不復存在,但之後歷朝歷代仍保留上黨縣,直到明朝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改上黨縣為長治縣,從此上黨作為地名不再存在。

家譜文獻

江蘇鎮江潤城包氏族譜十卷,(清)包祥麟纂,清道光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鎮江市博物館。
浙江寧波甬東包氏宗譜十九卷,首一卷,(清)包科駿纂,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丹徒包氏宗譜十卷,(清)江靜亭輯,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南京市圖書館。
浙江臨海台臨留賢包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臨海市博物館,今僅存第六卷。
浙江寧波甬東包氏宗譜十九卷,首一卷,(清)包詩福、包用康等修,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日本、美國。
湖南嶽陽包氏三修族譜八卷,首一卷,(清)包起宥主修,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江陰文林包氏宗譜三十五卷,補一卷,(清)包和川、包宗儀等編,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秀乾堂鉛印本五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江蘇丹陽松卜包氏家乘八卷,(民國)包文杰、包運龍等撰,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丹陽縣松卜鄉包甲村。
江蘇常州毗陵包氏宗譜六卷,(民國)包清榮等修,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孝肅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蘭溪董塘包氏宗譜四卷,(民國)包聖聽包聖進等重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永昌鄉董塘村。
浙江寧波鎮海東管鎮包氏重修宗譜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謝覲纂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務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包氏重修宗譜六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蘭溪包氏宗譜十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登勝鄉包村。
浙江寧波鎮海橫河堰包氏宗譜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董佑栻纂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江蘇江陰文林包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包仁榮、包龍均等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秀乾堂鉛印本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江蘇文林包氏宗譜十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國戊子年(公元1948年)秀乾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包孝肅公奏議十冊,著者待考,民國戊子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寧波甬東包氏宗譜二十卷,首一卷,(民國)包樂根、包頲芳等纂修,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蘭溪包氏小房譜三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岩山鄉。
浙江蘭溪包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錢村鄉上包村(缺兩卷)。
浙江遂昌包氏宗譜不詳,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縣金竹鄉華溪村。

蒙古族包氏

包文漢

包文漢,男,蒙古族,原籍遼寧省朝陽市人,生於1939年7月,在內蒙古赤峰市出世,元太祖成吉思汗後裔,內蒙古大學教授,蒙古史專家。

包文發

包文發,男,蒙古族,遼寧省阜新市人,生於1940年10月,元太祖成吉思汗後裔,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

包靜波

包靜波女1931年12月生,現任內蒙古自治區倫春自治旗阿里河蒙醫診所醫生。幼時深受蒙醫的薰陶,從六十年代開始潛心研究蒙醫蒙藥治療腫瘤的理論,並套用於醫療臨床實踐。經過30多年的臨床實踐,研究出治療癌症的獨特理論和方法:所用藥物:額爾敦烏日勒為主藥,次服中藥湯劑,仙方活命飲加適量的鱉子又兼蒙藥撒布勒諾日布。她的冶癌方法,克服了西醫治癌的弊病。用蒙藥治癌的方法是扶正培本,活血化瘀;不用手術,費用低;具有無痛苦、無副作用、標本兼治的優點,給癌症患者帶來了福音。從事蒙醫治癌的臨床實踐已30多年。用蒙藥先後對肝癌、肺癌、胃癌、紅斑狼瘡、鼻咽癌、顴疽、淋疤癌、腸癌等各種癌症患者總計121例,取得了治癌有效率95%、顯效率42%、治癒率12%的顯著成績。刻苦鑽研蒙藥與中西藥結合的理論,通過治療、腫瘤的臨床實踐,對蒙藥進行了繼承、創新和發展。論文“淺談蒙醫蒙藥治療腫瘤的點滴體會”在廣西玉林中國傳統醫藥絕技學術交流評審委員會舉辦的中國傳統醫藥交流會上獲金獎,載入《臨床與實踐》一書,1998年5月廈門舉辦的全國第七屆中醫藥與中西醫結合學術研討會上獲優秀論文一等獎,同年8月被編入中國中醫研究院特色醫藥合作中心編輯《適用綜合醫學》一書中。1998年8月參加了在香港召開的面向二十一世紀中醫藥學術研究會暨世界中醫藥學研究會年會、被該會聘為永久性會員,“淺談蒙醫蒙藥治療腫瘤的點滴體會”被評為優秀論文,選入《1998年香港世界中醫藥學研究會論文集》中。1999年1月應邀赴泰國參加在曼谷舉辦的21世紀保健方式及醫藥醫療新進展論壇大會。個人被評為醫藥先進工作者。傳略輯入《中國當代民醫薈萃》。

包麗英

包麗英,1968年生,成吉思汗第36代長孫女,家族中至今仍保留著在初一和十五祭祀成吉思汗的傳統。1986年應屆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因與成吉思汗“黃金家族”血脈相承,從小就痴迷於祖先的豐功偉業。就讀於北京大學期間,即開始投入蒙元史的研究與《蒙古帝國》的寫作。工作後更是多方收集歷史資料,四處考察古代遺蹟,力圖用成吉思汗後裔的獨特目光,重新審視祖先光耀千古的生命歷程和氣壯山河的英雄業績。歷經20載,完成描寫祖先成吉思汗、拔都、忽必烈、真金太子和喜吉忽的長篇歷史小說《蒙古帝國》,並於2007年獲得第二屆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

維吾爾族包氏

包爾漢

包爾漢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愛國者、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維吾爾族人民的傑出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名譽會長包爾漢同志因病於1989年8月2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5歲。

包爾漢·卡哈爾

包爾漢·卡哈爾新疆油田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主要分支

1 安徽合肥,桐城字輩:包拯 包繶包永年 包完 林正延夢 (排行)裕福德勝仲道相文大宗原一本國泰允長清;禮義遵先訓 詩書啟後昆 詒謀忠厚積 繼述事功存 康隆敦昌定 普興常煥仁 景瑞益紹久 茂修貞尚宏 《萬卷堂》遷桐始祖(元)裕禎,字世龍,號效伯;(遷肥始祖)(明)吏員,行名福三,字生亭。
2 某支 包氏字輩:詒德燕翼,永應習俗,作輔永遠,洪澤延長,興家有道,安國崇良,逢世楚生,敬少芳宗
3 江蘇儀征謝集月塘:先繼志尊祖,芝蘭祥茂盛,松柏兆長春 (長塘包《授經堂》明朝洪武年間包質樸,字朴軒 配陳氏 宣德年由江西省南昌府進賢縣始遷江都 後又遷至江蘇省儀征市)
4 江蘇儀征移居字輩:天生德金永,芝蘭祥茂盛,松柏兆長春 (長塘包與民包1993年聯譜《芝蘭堂》
5 江蘇江陰文林字輩: 待敘排行(包拯之孫包景年後裔 孝肅奏摺和家譜)《秀乾堂
6 江蘇揚中三茅鎮 :仁義禮智信,庸熙福澤常,平安節慶春(包旭初,揚州江揚中路568號)
7 江蘇泰州興化字輩:良國培慶,允文宗善(包拯35世) (包拯後裔,元代包實遷入)
8 山東濟寧嘉祥字輩:玉金順廣殿興, (明朝由山西洪洞遷入)
9 山東煙臺包氏字輩:玉紹世敦德 (300年前由雲南省遷入)
10 山東海陽 :作善維賢光宗守法,明勝子先家傳元楷(明朝洪武包武,由安徽合肥遷入)
11 四川遂寧包氏字輩: 天國明正九,十大永長安。 四川大英縣包九雲)
12 四川鄰水包氏字輩:包拯12世包元恆(1421年) 有子應大丹 志勝永嘉蘭 從金萬國順 孟季月中安善述光前美
13 四川成都包氏字輩:文起能光祖, 英華奕世興,勛尤輝國卓,萬代有名真(湖北省麻城孝感鄉包元恆於明朝洪武年遷至四川新都一帶)
14 四川大邑包氏字輩: 林永文國龍 洪月萬朝玉 啟先恆煜光 清正德流長
15 重慶巴南包氏字輩:包拯21世包繼祥(1737年)良玉士國大 承永順明宗 萬代興榮
16 重慶渝北包氏字輩:包拯21世包溢海(1660年)洪涌宇從朝 元甲第開明 清正乾坤光 華福壽星
17 貴州貴陽包氏字輩: 國政育明良 家和發增強 忠孝福澤大 人義方正長
18 貴州冠英包氏字輩:包拯19世包萬嗣(1641年)雲源茂廷章 德世學中和 正恩承祖澤 祥
19 貴州大方包氏字輩:包拯19世包萬象(1632年)志澄先式永 國正天興順 官清民自安
20 貴州普定包氏字輩:包拯20世包學詩(1651年)勝正弘士文 廷大永元其 繼興毓桂
21 貴州宣威包氏字輩:包拯 包綬 包景年 包安中 包幫直 (排行) 必有元兼儼 禳希怡什智 杞鳳良 萬宣 毓軫文士迎 煥汝於維其 繼崇廣宇致 慶聖道欣安
22 浙江樂清柳市 :包拯 包綬 包康年(公未祿卒,同宗包聞紹長子包惟莘過繼) 包惟莘 汝昂履志許克善 講明清臚百代兆 吉一朝崇祖成德 尚賢永膺福鉅起(禮)秀(義)景(遵)元(先)訓 詩書啟後昆 詒謀忠厚積 繼述事功存 (包拯第32代“起”與安徽省合肥聯譜“禮”開始統一排行字輩)
23 浙江泰順縣新浦鄉:文元一應,君奇士正,兆天起聖,立國長發,其祥邦家,繁榮昌盛,百世奕芳芳 (泰順的始祖包全公是包馱公的第十代)包宅村始祖包全,生於唐天寶六年(747),唐貞元元年(785)進士,貞元二十一年(805)任福州長溪知縣。包全於唐元和六年(811),“沿剡水,跨天台,歷東甌,愛其山水之勝,風物之美,氣候溫暖……自安固西江溯流而上,盤桓深入,溪水潺湲,林巒峭聳,舸牽既窮,乃棄舟登岸而入……”見其地適於安居樂業,“遂伐木之佳者以為廬,鋤活阪以為園,瀹清泉以為池,種芝術,蘭芷,委此而終老……”
24 浙江台州包氏字輩:虎言隨祖永成昌
25 浙江溫州文成縣珊溪鎮:德大啟文士正昌 明經廣學紹忠良 光聯上國家聲永 瑞兆慶雲化日長
26 浙江東陽市防軍 :包拯 包綬 包耆(壽)年 包執中 包通直 鉉繡邑宗火 孟士永德堯 良尚應烘懋 光佳錫清和 聿煥鍾淳秀 炳元欽仕公 祖志恆銘記
27 浙江景寧縣鄭坑鄉:景中時上志,廷耀德明良,國佐興邦泰,熙光永世昌。上黨郡《清河堂》(石柱村)包馱公約公元557年自潤州丹陽(現在的江蘇鎮江)遷徙景寧縣鶴溪鎮,後來再次從丹陽到景寧元末明初從鶴溪遷到北山,清朝遷到石柱 。
28 浙江遂昌縣湖山鄉:朝立志定弦明 (建洋村
29 浙江寧波市鎮海 :包拯 包綬 包景年 包安中 包幫直 包必勝 (排行) 有元璋榮容。世勝敬昊乾。深本鑰仲奎。光士復盛祖。振大起(玉)於斯。賢豪慶濟楚。佩玉冠朝家,從雲佐聖世,海東沛德長,克承恢宗緒 (鍾包村名人包玉剛)
30 浙江松陽縣橫樟 :包拯 包綬 包耆(壽)年 包執中 包通直 仁紹池壽忠 睿子隨文庭 時希有肇大 應繼經國涵,玉日士人立,志明紹加學,秉政延宗幫,永定芳世茂,成培祖德光
31 浙江建德市乾潭芝峰:正大誠(光)明,嚴熙紀志
32 湖北省赤壁市包氏旌義宗譜序記載:月玄丹桂,謨列賢臣,才應世昌,文廷傅能,殿堂傳忠,卿所啟元,克繩祖功,源遠俊泉;時運亨通,家齊孝敦,志同心合,道立法存,謀求卓著,經濟超群,儒林學士,美在其中;振奮向前,優風本當,興旺騰達,華廈精尚,族勇增丁,文武其強,繁衍無盡,章節流芳。 (包月山公字淑。唐朝由河南開封府詳符縣遷入《上黨堂》嘉魚崇陽沔陽鄖陽襄陽公安谷城陝西湖南澧洲華容河南等地居多)
33 湖北隨州包氏字輩:之宗益德艷義 (殷店鎮大河口鄉)
34 湖北夢縣沙河鄉 :大光其道,振興祖業,詩書立意,昌明宗德 (黃渡村包家塔)
35 湖北麻城 :包拯12世包明山(1369年) 蛟宣憲仲函 廷遠一珠仕 朝必立文才 奎光耀德澤原承先
36 湖南瀘溪包氏字輩:包拯13世包郁山(1380年)包可源 子文志永顯 世大如朝廷 國正天心順 賢良忠太昌 敦倫承先慶
37 福建上杭包氏字輩:包拯9世包純白(1333年)包七郎 包三九郎 包千一郎 萬文宗遠珊 世盧協韶覲 登歧志楊育 儒業承東漢 龍圖繼起昌
38 青海互助包氏字輩:安邦民國泰,中華延世昌。
39 廣東韶關包氏字輩:硯清。貴宗望岐玉,萬宏正大光,明發永其祥,承先世澤昌,賢才洵繼美,德業自留芳。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