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姓

邵姓

邵姓當今中國排行第八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四。下面介紹邵氏始祖、形成、宗族特徵、郡望堂號、人口分布、遷徙分布及人物、當代邵姓的分布頻率、歷代部分名人及邵姓宗祠通用聯。歷代邵姓名人學者也是輩出,邵雍,邵逸夫,邵世強,邵長華等都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名人。

基本信息

歷史發展

春秋戰國

春秋時齊國有 召忽,與 管仲同事襄公子糾。秦朝有廣陵人召平,封東陵侯,秦亡後,因家貧種瓜於長安城東,其瓜稱“東陵瓜”。秦末有召歐,隨 劉邦起兵於沛, 西漢封廣侯。西漢有 九江壽春人召信臣,元陽帝時任南陽太守,為民興修水利,被稱為“召父”。以上材料反映了三國以前召氏分布及活動的一些情況。

兩漢至隋唐

兩漢時期,散居在 河南的召公子孫,多已改為邵姓,經繁衍發展,在 安陽、汝南、南陽等地形成望族。三國魏晉時,邵姓主要聚居於河北安平及河南安陽、汝南一帶,其中在河北居住之邵姓以“博陵”為堂號。

三國時,魏有樂丞 邵登;吳有節義之氏 邵疇。晉代有安陽人 邵續,生活在今河北省境內。西晉末年,這一支邵姓開始南遷,後輾轉到達福建、廣東等地。而其他地域之邵姓也於此期大舉南遷。南齊有武陵人邵榮興,八世同居。據有關資料記載,唐朝有籍貫為廣東翁源的 邵謁,唐代校書郎 邵楚萇為閩縣人。由此可知,三國至 唐代,邵氏除在今天的河南繼續發展外,又有向北、南遷徙者。

宋元明清

宋朝有籍貫為福建政和的 邵知柔,可見在此以前,邵姓已落籍該地。北宋時期,有著名哲學家 邵雍,隨其父邵古由河北范陽,徙居河南共城(今河南輝縣),後子孫昌盛,族大人眾,發展成為洛陽望族。宋朝時期,浙江、安徽、江蘇、福建多有邵姓居住,另外山西、湖北、湖南亦有邵姓族人。南宋末年,隨著金兵南下和蒙古騎兵襲擾,邵姓為避禍已廣布於江南各地,而邵雍之後為避禍,有一支徙居豫西山區。河南豫西之邵姓,大多為邵雍的後代。邵雍的十六世孫邵重英,元代任戶部給事中,其子邵質明初為華蓋殿大學士,邵質子邵仲美任清江知縣,仲美子邵讓於明朝初期,自山西舉家遷到河南新安縣克昌村,為邵雍十九世孫。他的後代發展成為大族,分居在嵩縣、澠池、伊川、宜陽、洛陽、洛寧、汝州、郟縣、內鄉等地。除這一支外,邵姓作為明朝 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山東等地。

宋明時期,邵氏還分布於今天的浙江、江西、湖北、陝西、山西等地。歷清朝至近現代,分布地更為廣泛。從清代開始,有邵氏遷至 台灣,後來又有一些移居海外。

現當代

如今,邵姓在全國分布較廣,據有關的學者證實,今天的邵姓主要分布於今天的陝西、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蘇、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甘肅等省。尤以 江蘇、 山東、 甘肅、 安徽、 湖北等省為多,上述5省的邵姓約占到全國漢族邵姓人口的56%。邵姓還有出自少數民族的漢姓。明清時雲南定邊有土把事漢姓為邵;清代滿洲八旗有烏雅氏漢姓為邵姓者;此外,瑤、彝、 蒙古、 朝鮮等少數民族民族也有邵姓。

人口分布

邵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四位,人口約三百萬,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24%左右。

先秦時期,邵姓活動在河南、山東地區,到了秦漢,邵姓已擴散到江蘇、安徽。到兩晉南北朝時邵姓已越過長江進入湖南、江西,北邊到達河北。唐朝時期,中原邵姓兩次南下移民福建,廣東。清初邵姓進入台灣。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邵姓大約22萬餘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八位。邵姓第一大省是江蘇省,約占全國邵姓總人口的24%,占江蘇總人口的1.3%。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蘇、河北、浙江,這三個省的邵姓大約占邵姓總人口的52%;其次分布於湖南、廣東、山西、河南、安徽,這五個省的邵姓大約又集中了35%。全國的邵姓分布形成了東南江浙、北方晉豫兩塊邵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邵姓大約29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31%,排七十三位。宋、元、明600餘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邵姓人口純增長達28%,人口淨增加了6萬邵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快。 浙江為邵姓第一大省,約占邵姓人口的4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蘇(16%),這兩個省大約占邵姓總人口的62%;其次分布於安徽(6.5%)、貴州(5.1%)、江西(4.1%),這三個省的邵姓又集中了16%。宋、元、明600餘年,邵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同時也向西南遷移。邵姓的重心在江浙地區

當代邵姓人口293萬,排在全國八十三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4%。從明朝至今600多年中邵姓人口由29萬激增到290餘萬,約10倍之多。明至今,全國人口增長了13倍。邵姓人口的增長速度,宋以降的1000多年中邵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型態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蘇、山東、甘肅、湖北四省,大約占邵姓總人口的48%;其次安徽、遼寧、浙江,這三個省又占了23%。江蘇居住了邵姓總人口的15.2%,為邵姓第一大省,占江蘇總人口的0.6%。全國形成了東部魯蘇皖、東北遼寧、西北甘肅三塊邵姓聚居區。在明至今600餘年間邵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南部向中原和北方強勁回遷。

邵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華東、東北、西北的河西走廊地區,每平方公里的邵姓人口達到0.35人以上,中心地區達到2.1人以上。邵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明:密度最高的(0.35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占國土面積的29.9%,邵姓人口大約227.4萬;不足0.3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70.1%,邵姓人口大約65.6萬。

邵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在 河西走廊、江蘇南部、 膠東東部、遼東半島、 內蒙古東北角、黑龍江西北角地區,邵姓一般占當地人口比例在0.6%以上,其中中心地區的頻率在1.2%以上,復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5.6%;在蘇皖浙大部、 贛東北、鄂東、豫東南、魯東南、桂南、粵西南、海南、甘肅大部、寧夏、青海東部、東北大部、內蒙古東北地區,邵姓頻率在0.2%-0.6%,其復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3.5%;其他地區的邵姓分布頻率不足0.2%,其復蓋面積點了全國總面積的70。9%,其中分布頻率在0.1以下的地區占了42%。

姓氏文化

漢語拼音:shào 漢語注音符號:ㄕㄠ

邵姓邵姓

粵語拼音:SIU 閩南語拼音:台灣seu5,廈門siau5,潮州sieu5 吳語:zoh

日語:しょう (siou) 朝鮮語(韓語):소 越南語:Thiệu

出自姬姓

出自姬姓,為黃帝,炎帝之後。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萬姓統譜》等史料所記載,周初大臣召康公,周同族,姬姓,因食邑於召,今陝西鳳翔東南的古召方居地召陳,被稱為召公或召伯。周武王滅商後,移封召國於河南濟源西的召亭,與周公旦諸子凡、茅、蔣、邢、祭、胙、衛以及鄭等國一起,環繞古商朝都城監管商之遺民。後來召公奭之長子轉封於北燕國,留在濟源的次子仍稱召公,三子南遷伏牛山東端南麓的南召,以別濟源的北召。入春秋不久南召被楚所並,陝西的召被秦吞併。春秋後期公元前513年,召簡公盈因捲入周王室王位之爭而被京城人所殺,召國亡,子孫四散,即以召為姓。其中有北上山西垣曲東的召原,再東北入河北易縣北的古淶水城,又東遷山東惠民的邵城,這些均為召人遷徙中的遺蹟。姬姓邵氏的歷史也有3100年。 邵、召古時通用,史書上一般漢朝以前的多用召,三國以後多用邵,河南汝南、安陽召人最早改用邵。根據習慣,在當代的人群中已分邵、召為兩姓,漢族中以邵姓為多。邵姓的正式使用歷史才2000年。由於這支為邵姓的主體,故而後代邵姓人尊奉召公為邵氏得姓始祖。

據史籍《姓譜》記載:周文王第十子季載之後有邵姓。屬於以居邑地名為氏。

出自羋姓

楚昭王之後有邵姓。楚昭王諸器皆作“邵”。

出自部落

 邵姓史書 邵姓史書

出於召(shào)方。召,商朝時活動在今河南鄢城東召陵一帶的黃帝

部落的一支,史稱召方。大約在公元前1250-前1192年商王武丁時代,召方屢遭商的征伐,西移到渭河和涇水之間,今陝西鳳翔東南的召陳。商末周國興起,周文王封其姬奭於召,史稱召公奭,召方族人歸順於周。召、邵原為一姓,後分兩姓。這支邵姓的歷史已經至少有3200多年。

出自漢化

如清滿洲八旗烏雅氏有改邵姓者;明清時雲南定邊土把事有邵姓;今瑤、彝、蒙古等少數民族均有邵姓。另外朝鮮半島亦有邵姓的分布,多是古代從中國內地遷徙過去。

召國世系

諡號 姓名 統治時間 備註 出處
召康公 姬奭 周武王元年──周康王24年 周武王族人,周代三公之一 今本竹書紀年》
中間世系失考
召幽伯
召穆公 姬虎 與 周定公 共和行政 《史記》周本紀
中間世系失考
召伯廖 姫廖 《左傳》莊公二十七年
中間一世失考
召武公 《左傳》僖公十一年
召昭公 《左傳》文公五年
召桓公
召戴公 ?─前594年 《左傳》宣公十五年
召襄公 前593年─? 《左傳》宣公十五年
中間一世失考
召莊公 姬奐 周景王死後,周王室內發生了王子朝之亂,有參與其中。
召簡公 姬盈 ?─前513年 莊公之子 《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二十九年

有關召公

召

召公,即召(shào)公奭(shì),又稱“召伯”、“邵伯”,姓姬名奭。周初王室的重要輔佐大臣,燕國的奠基者,歷經文、武、成、康四朝,是歷史上有名的長壽長者,《今本竹書紀年》記載他死於康公二十四年,生年則不詳。一般認為是西周宗室,周之同族,應與武王、周公旦平輩;另一說是周文王庶子。因采邑在召,召地在今今陝西岐山西南,故稱召公或邵伯。他曾佐周武王滅商,被封於北燕,建立燕國,但他派長子克去管理燕國,自己仍留在鎬京(今陝西長安縣西北鎬村附近)任職,其一支後裔世襲公爵,為畿內封國召國的國君,是西周、春秋時代諸侯國之一,而且一直在王室輔佐周天子。周成王時,召公任太保,與周公旦、太公望共列為“三公”,與周公旦分陝(今河南陝縣)而治,“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他常巡行鄉邑,曾在甘棠樹下決獄治事,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詩·召南》有《甘棠》篇記其事,後因以“召棠”為頌揚官吏政績的典故。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富辰講“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顯見召公非文王子。同篇,“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於成周而作詩”,可見召氏為周之族長。但文王兄弟有虢,王季兄弟有太伯、仲雍,則召氏為太王兄弟或周之早期宗族。

郡望堂號

邵姓邵姓

郡望:

博陵郡:東漢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晉置國,治所在安平。相當於今河北安平、深縣、饒陽、安國等地。

汝南郡:漢高帝四年置郡,治所在上蔡。相當於今天的河南穎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區。東漢移至平輿。

安陽縣:西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正陽西南。西晉置縣,治所在今天的河南安陽西南西南。

堂號:

安樂堂:宋時邵雍,好<易>理,把他的居所命名為“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顧頤稱讚他有內聖外王之學。邵姓又以博陵為堂號。

字輩排行

山東棗莊、煙臺、高青、臨沂、河北范陽、河南洛陽邵氏字輩:“文景貞元會性理士澤長明珠光先兆采羽翼復成安定修鴻業宗功永克昌家奇為忠孝仁厚本誠良”。

濱州邵氏字輩:“文景貞元會衍理世澤長明珠光顯照宗功永克昌安定修宏業才羽翼書承家啟為忠孝人厚本成良”。

山東濟寧字輩:“文景貞元會性理世澤(延)長明珠光先照彩羽翼復成安治修洪業德功永克昌家齊傅忠孝忍厚本善良”。著名武術教練邵長華就是濟寧兗州人士

河南周口邵氏字輩:啟化先經士,天元道桓長。三賢傳大德,謹守重剛強。

山東聊城邵氏字輩:“宗德純厚成明訓”。

山東聊城另一邵氏字輩:“田慶繼廣洪 建志永昌盛 詩武開周國 學義士朝榮 祖恩長思遠 孝和傳家承”。

江蘇興化邵氏字輩:“霞九林鳳永德中凱春樹明金宏建平元”。

重慶邵氏一支字輩:“錢鹽開基光明正大”。

四川邵氏一支字輩:“永宗元玉世正清通達連”。

邵氏一支字輩:“正文述世界維啟楚國君興宗支子德大烈光傳家經訓保邦忠良守成立業作善兆祥心安理順天佑助長”

河北沙河一支字輩:“仁宗逸仕,道尊孔孟”

山東寧陽邵氏字輩:“康仲博宏淳,峨菊南西商;隆敬曾謹儒,林韻養立文,行榆崇鵉紀。自可之公永,芳興元光際;毓復臨德俊,安樂恩鴻天。”明朝山西洪洞縣大槐樹村遷居於此(寧陽縣伏山鎮陶邵村),始祖為自勤祖系康節祖25代孫。

宗族特徵

1、邵姓名人多出現在文化領域。

2、歷史上的邵姓名人,多出在宋代以後。

3、江蘇省南京市邵氏。文、成、大、盛、世、傳、緒、正、家、聲,增、光、興、德、業、學、士、選、朝、庭。

歷史名人

邵姓邵姓

邵長蘅:武進人(今屬江蘇),清代詩人。

邵齊燾:江蘇昭文人,文學家。

邵普涵:今浙江餘姚人,著名的經學家、歷史學家,他曾參與纂修《繼三通》、《八旗通志》等書。又從《永樂大典》中輯錄<舊五代史> ,並博採<冊府元龜> 、<太平御覽>等書,按照原目,編排成冊,使《舊五代史》失而復得,列入正史。他還長於經學,以郭璞<爾雅注>為宗,兼采漢人舊著,撰有《爾雅正義》,成為訓詁學的重要著作。今天的<四庫全書>史部典籍,多出自他手。

邵雍:北宋著名的哲學家,他的祖先為河北范陽人。幼隨其父邵古遷居河南共城蘇門山下,後在蘇門聚眾講學,創辦“太極書院”。三十歲時又居家遷至洛陽天津橋畔。並與居住在洛陽的退辭宰相司。馬光、呂公著等人結為好友,研討學問,評議時政,期間屢次拒絕朝廷的錄用。他根據<周易>八卦,創立“象數之說”,認為宇宙的本原是“太極”。“太極”是永恆不變的,而天地萬物則有消長和終結,循環變化。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退化的,提出:“皇、帝、王、霸”。四個時期的歷史退化論,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邵伯益:著名學者。

邵信臣:東漢時任南陽太守,九江壽春人。曾歷任零陵、南陽太守。在南陽任職期間,曾利用水泉興修水利工程,組織民眾開溝築壩數十處。他與杜詩一前一後,在南陽都有惠政。時人稱之為“邵父杜母”,以表達對他們的敬愛。

邵林:青州刺史。

邵興:解州安邑人,南宋抗金將領。

邵逸夫:1907年生於浙江寧波鎮海。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

邵氏族譜

明孝惠皇后邵氏明孝惠皇后邵氏

北京大興邵氏宗譜兩卷,首一卷,(清)邵綬名續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天津邵氏宗譜,(民國)邵作榮修,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天津宜文齋鉛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天津市圖書館。

天津寧河邵氏宗譜,(民國)邵連勝等重修,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天津官文齋鉛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河北容城邵氏宗譜邵作榮等修,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鉛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江蘇丹陽邵氏宗譜二十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錫胤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十四卷、第十八~二十卷下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常熟虞山邵氏宗譜,(清)邵松年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頤學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常熟虞陽邵氏宗譜三卷,(民國)邵松年重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頤學堂重修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江蘇省南通市圖書館。

江竇武進北上袁邵氏九修宗譜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邵澤南纂修,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天遠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江蘇宜興鍾溪邵氏宗譜十二卷,(民國)邵國俊修,陸海纂,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棣鄂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二卷、第四卷。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檔案館。

浙江重修邵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淳安東井登雲邵氏宗譜六卷,(清)邵惟金等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寧波月湖邵氏宗譜二十四卷,(民國)邵槐纂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世顯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三卷、第十二~十四卷、第十七~二十一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淅江餘姚邵氏宗譜,(清)邵弘仁輯,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北京大學(今僅殘存十冊)。

浙江餘姚邵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貽編七卷,(清)邵曰濂、邵友濂續修,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有二部)。

浙江餘姚邵氏宗譜十八卷,首一卷,貽編七卷,(民國)邵是同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鉛印本。中國國家圖書館(三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人民大學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缺貽編)。

浙江鄞縣鄞東梅江邵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民國)邵和貴、邵曉方纂修,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四明章溪邵氏宗譜六卷,(民國)邵國裕、邵邦英等纂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四明平水潭邵氏宗譜四卷,(清)劉乙照、邵修鋕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繩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三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縣四明平水潭邵氏宗譜八卷,(清)應文炳纂修,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繩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四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紹興山陰天樂邵氏宗譜六卷,(清)邵敬富續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浙江紹興紹邑邵氏續修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邵蔭棠等修,朱心裁、鄭君樂編輯,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安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浙江蘭溪邵氏宗譜,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椒石邵氏宗譜五卷,(民國)方西庚纂,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和平鄉。

浙江蘭溪蘭江邵氏宗譜十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姚壙下鄉大丘田。

浙江蘭溪江潭邵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和平鄉。

浙江蘭溪邵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邵氏宗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登勝鄉文化站。

浙江衢州邵氏宗譜三卷,(清)邵輔周等重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甘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浙江臨海邵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四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市邵永渡鄉莊頭山鄉。

安徽徽州華陽邵氏宗譜十八卷,首一卷,(清)邵玉琳、邵彥彬纂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圖書館(今僅存卷首、第一卷)、安徽省博物館、安徽省績溪縣伏嶺村。

安徽休寧邵氏宗譜,著者待考,明萬曆年間朱色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殘本)。

山東榮成邵氏宗譜,(民國)邵連勝、邵作榮等重修,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鉛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山東濟南邵氏家譜,於清朝在泰山以北的山上給清代皇帝治病而被流傳至今近。

河南輝洛邵氏家譜,(清)邵述祖重修,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河南邵氏家譜,著者待考,布制兩幅,現被收藏在河北省青縣王鎮店鄉小邵莊。

邵氏世譜一卷,家譜一卷,外譜一卷,先世遺事一卷,先瑩志一卷,(元)邵桂子纂修,元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邵氏宗譜十卷,(清)邵恆仁纂修,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北京大學圖書館。

崇西邵氏族譜,(清)邵樹棠纂,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塘洋邵氏宗譜十二卷,(民國)邵於魁纂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天遠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紫溪邵氏房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天津市圖書館。

博陵邵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溪縣文物管理局。

漳湟邵氏宗譜二十卷,(民國)邵龍海等重修,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青門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永康江頭村志邵氏宗譜,(現代)邵理靜等修,1998年修膠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餘姚姚江邵氏宗譜,(民國)胡宗銑等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永康邵氏史志,(現代)《邵氏史志》編纂委員會編,1997年修膠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相關詩詞

正如在宗族特徵一節中說到,邵姓名人多學者,但當大官或巨富者甚為少見,這或許跟宗族遺傳因素有關吧。

見到邵氏本家所著著名詩詞藝文數以千計。

以邵平為例,王安石文為他寫過一首很出名的詩:

天下紛紛未一家,販繒屠狗尚雄夸。

東陵豈是無能者,獨傍青門手種瓜。

而與“邵平”相關的古今詩詞就有幾十首,這些人都是當時名家。

例:

送崔員外入秦因訪故園(岑參)

欲謁明光殿,先趨建禮門。仙郎去得意,亞相正承恩。

竹里巴山道,花間漢水源。憑將兩行淚,為訪邵平園。

摸魚兒(晁補之)

買陂塘、鏇栽楊柳,依稀淮岸江浦。東皋嘉雨新痕漲,沙觜鷗來鷺聚。堪愛處。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無人獨舞。任翠幄張天,柔茵借地,酒盡未能去。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儒冠曾把身誤。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試覰。滿青鏡、星星鬢影今如許。功名浪語。便似得班超,封侯萬里,歸計恐遲春。

東都所居寒食下作(陳潤)

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鵑鳴。日暖山初綠,春寒雨欲晴。

浴蠶當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憶邵平。

沁園春(陳著)

人生功名,在醉夢中,早須掉頭。自南宮一券,塵泥偶脫,前程雙轂,日月如流。蕙帳真盟,菜羹餘味,江上歸舟誰得留。誰知道,有邵平瓜圃,何日封侯。天天又不人由。奈危世山林也有憂。況青崗不助,晉家風鶴,黑雲直卷,吳分星牛。分寸殘生,萬千魔障,他事如今都罷休。關心處,是離離禾黍,故國宗周。

舍弟觀赴(杜甫)

汝迎妻子達荊州,訊息真傳解我憂。鴻雁影來連峽內,

鶺鴒飛急到沙頭。嶢關險路今虛遠,禹鑿寒江正穩流。

朱紱即當隨彩鷁,青春不假報黃牛。

馬度秦關雪正深,北來肌骨苦寒侵。他鄉就我生春色,

故國移居見客心。剩欲提攜如意舞,喜多行坐白頭吟。

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庾信羅含俱有宅,春來秋去作誰家。短牆若在從殘草,

喬木如存可假花。卜築應同蔣詡徑,為園須似邵平瓜。

比年病酒開涓滴,弟勸兄酬何怨嗟。

過南嶽入洞庭湖(杜甫)

洪波忽爭道,岸轉異江湖。鄂渚分雲樹,衡山引舳艫。

翠牙穿裛槳,碧節上寒蒲。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無。

壤童犁雨雪,漁屋架泥塗。欹側風帆滿,微冥水驛孤。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蒼梧。帝子留遺恨,曹公屈壯圖。

聖朝光御極,殘孽駐艱虞。才淑隨廝養,名賢隱鍛爐。

邵平元入漢,張翰後歸吳。莫怪啼痕數,危檣逐夜烏。

壽春進祝聖七首·文有武備(貫休)

武宿與文星,常如掌上擎。孫吳機不動,周邵事多行。

旰食爐煙細,宵衣隙月明。還聞夔進曲,吹出泰階平。

定交詩二首效鮑明遠體呈晁無咎(黃庭堅)

建酉金為政,搖落草木衰。

除瓜隴畝淨,邵平無米炊。

滿家色藜藿,詩書不周飢。

平生晁公子,正用此時來。

定交無一物,秋月以為期。

執持荊山璧,要我雕琢之。

破斧不能柯,況乃玉無疵。

危冠論百揆,備樂奏四時。

成功彼有命,用舍君自知。

收身渺江湖,歲晚白鳥嬉。

開徑蒲葦中,倚鋤望君歸。

閉塞乃非道,不才當爾為。

暮到張氏園和壁間舊題(黃庭堅)

邵平不見見園瓜,三徑還尋二仲家。

莫道暫來無所得,未秋先已碧蓮華。

與胡彥明處道飲融師竹軒(黃庭堅)

井寒茶鼎甘,竹密午陰好。

瓜嘗邵平種,酒為何侯倒。

倦須盤礴贏,歸可倒著帽。

欲去更少留,道人談藥草。

李白在他的《古風》詩中用“昔日種瓜人,青門東陵侯”,來表示對邵平的懷念。等等。

即便在福州朏山支派,這個僅有三百來戶的邵姓村莊,歷史上也留下不少很有歷史價值的詩作。

如:

邵楚萇 題侍中馬燧香亭詩

春日遲遲木香閣,窈窕佳人褰繡幕。淋漓玉露滴紫蕤,綿蠻黃鳥窺朱萼。橫漢碧雲歌處斷,滿地花鈿舞時落。樹影參差斜入檐,風動玲瓏水晶箔。

陳翊 寄邵校書楚

愛酒時稱僻,高僧自不凡。向人方白眼,違俗有青岩。

雲際開三徑,煙掛揚一帆。相期同歲晚,閒興與松杉。

鍾明德 巫頂飛雲〔鍾明德與邵京實深交〕

白雲飛去山色青,白雲飛歸山色陰。時來時去自古今,山亦無語云無心。

有人結廬占巫頂,白石支頭臥雲影。青霄雲起隨飛龍,行雨歸來人未醒。

邵京言 謁賓虞公墓有感

咄嗟墳畔化為童,古柏森森倏爾空。多少行人遙指盼,那知梟獍莫牢龍。

幾傲當年霜雪侵,況經烽火仍林林。先人手植今何在。長使兒孫淚滿襟。

註:札曰:君子雖 貧不鬻祭器,雖寒不衣祭服,為宮室不斬止木,雲噫不圖,公墓樹數百株己歷五十餘年,一旦遭曾孫之言伐盡,是誠何心忍為手,況屬士林中人,乎哀哉!

曾孫京言泣題

登八卦壇志慨

迎雷禱雨奪天工,赤石鐫階為母恫。仁孝立心宜有後。胡然祗此卦圖終。十二世族從孫京卓壁題

註:八卦壇為朏頭村十八景之一,為一塊巨大的花崗岩突出平台,平台上刻有八卦圖案,四周幾棵高大的榕樹,枝葉稠密,濃蔭復地,甚為壯觀。八卦潭獨特的花崗岩地貌構成了明顯的聲音迴響,端午節前後有“江中不見龍舟來,鑼鼓聲聲八卦潭”之說。

對邵姓十二世族從孫京卓《登八卦壇志慨》詩的大意我是這樣理解的:先說八卦壇“迎雷禱雨奪天工”之壯觀,接著教導後代說:為了能讓母親也登上八卦壇觀看此景,特意“赤石鐫階”。而“仁孝”應放在心裡呵,這道理而且要教導子孫後代。不應該以為刻了八卦圖就算“仁孝”了…

邵姓名人多學者,為中國文化的貢獻甚巨。何不號召各支派邵姓本家同心協心共同編寫一本《邵姓詩詞藝文集》給中華民族文化留下寶貴財富呢!

特選(宋)邵雍(康節為諡號)詩二首,其中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連成一詩的啟蒙詩家喻戶曉。

啟蒙詩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另寫:

一去二三里,

前村四五家。

高樓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註解:這詩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連成一詩,為啟蒙詩,許多二三歲小孩都會吟唱,尤其邵姓本家兒童。

意譯

一個小孩,牽著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過去歇腳;亭子外邊,花開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嘴裡念叨著“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來,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剛要動手,他的媽媽便喝住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的人就不能看美麗的花兒了。”後來,這兒的花越來越多,數也數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梅花詩》

第一節 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

第二節 湖山一夢事全非,再見雲龍向北飛。三百年來終一日,長天碧水嘆瀰瀰。

第三節 天地相乘數一原,忽逢甲子又興元。年華二八乾坤改,看盡殘花總不言。

第四節 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畿。飛來燕子尋常事,開到立花春已非。

第五節 胡兒騎馬走長安,開闢中原海境寬。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漢中看。

第六節 漢天一白漢江秋,憔悴黃花總帶愁。吉曜半升箕斗隱,金烏起滅海山頭。

第七節 雲霧蒼茫各一天,可憐西北起烽煙。東來暴客西來盜,還有胡兒在眼前。

第八節 如棋事事局初殘,共濟和衷卻大難。豹死猶留皮一襲,最佳秋色在長安。

第九節 火龍蟄起燕門秋,原璧應難趙氏收。一院奇花春有主,連宵風雨不需愁。

第十節 數點梅花天地春,欲將剝復問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為家孰主賓。

宗祠對聯

四言通用聯

東陵衍派;

皇極傳經。

——佚名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秦代東陵侯邵平。秦滅後,邵平隱居長安城東,以種瓜為生,有五色,世稱“東陵瓜”,又稱“青皮瓜”。“東陵衍派”本指此,又有“瓜蒂連綿”,子孫發達昌盛之意。下聯典指北宋哲學家邵雍,自號安樂先生。三十歲後遊河南,隱居蘇門、百源之山,人稱百源先生。死後謚康節,又稱康節先生。他的學說經後人發展為算命學。有《皇極經世》、《伊川擊壤集》等。

長安高隱;

修竹盈鄉。

——佚名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秦代人邵平。封東陵侯。秦亡後,隱居在長安,所種的瓜分五色,號稱“東陵瓜”。下聯典指南宋淳安人邵桂子,字德芳,號玄同,以文章著名。鹹淳年間進士,官處州教授。後辭官歸家,居修竹鄉,開鑿水池,又在上面建房,取名“雪舟”。著有《雪舟脞錄》、《雪舟脞談》等。

種瓜高隱;

修竹盈鄉。

——佚名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

衛商十載;

博學五經。

——佚名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抗金英雄邵興,初在解州結寨,率眾抗金,屢敗金兵。金人執其弟,迫使他投降,興仍死戰。後隨李彥仙守陝州。陝州失陷,南下商州,保衛十年。宋金議和後,仍出境襲金,被秦檜毒死。下聯典指宋代學者邵光祖,從父宦遊吳,遂家焉。好儒學,非聖賢之書不讀。吳中學者,稱其為“五經師”。

陝州取義;

皇極傳經。

——佚名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龍門人邵雲,在金人攻陷蒲城時,聚數百少年藏於山谷中,常襲擾金兵。後官至武翼郎,跟從李彥仙守陝州,城破被抓獲,不屈而死。下聯典指北宋哲學家邵雍,字堯夫,范陽人,幼年時隨父親遷共城。隱居蘇門山,屢次被徵召都不去,後居洛陽,與司馬光、呂公著等人有密切交往。著作有《皇極經世》、《伊川擊壤集》等。

宮娥賦睡;

安樂成窩。

——佚名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邵煥,奉真宗命賦《睡宮娥詩》。下聯典指宋·邵雍,隱居不仕,名其居曰“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

博陵世澤;

安樂家聲。

——佚名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宋·邵雍事典。

六言通用聯

丹陽龍圖學士;蕪湖桑棗園丁。

——佚名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進士邵必,丹陽人。善篆隸,累官京西轉運使。後以龍圖閣學士出知成都。下聯典指清代詩書畫家邵士燮,字友園,號范村,又號桑棗園丁。蕪湖人。善隸篆刻,尤嗜畫。

七言通用聯

花含步輦空間出;

樹雜帷宮畫裡行。

——邵升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邵升詩句聯。

書有未曾經我讀;

事無不可向人言。

——邵飄萍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著名新聞記者邵飄萍自題聯。

八言及以通用聯

如玉如金,詩文借借;

有家有室,執瓞綿綿。

——佚名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國子監邵謁,博通經史,為詩多刺時事。下聯典指漢邵平,為秦東陵侯,秦破,寓居青門外種瓜,其瓜甚佳,以東陵瓜或青門瓜名聞遐邇。

人稱其才,我稱其德;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劉墉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清代名人劉墉贈邵志於聯。

疏特立身,一飯心常懸北闕;

功臣講學,半弓地已辟東林。

——佚名撰邵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明代尚書邵文莊公祠聯。

歷代名人

《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邵姓歷代名人124名,占總名人數的0.27%,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八十位;邵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3%,排在並列第七十四位;邵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49%,排在並列第四十五位;邵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39%,排在並列第五十七位。

召伯虎:西周末期大臣,姬姓,召氏,名虎,召公奭後裔。死後 諡號穆,故稱召穆公。厲王派衛巫監謗,致使國人莫敢言。他勸曰:“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水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厲王被逐後,他藏太子靜於家,並以己子替死。後與周公(周公旦次子後裔)共同執政。號曰“共和”(共和元年為公元前841年)。共和十四年,厲王死,與周公共立太子靜,是為宣王。後“二相輔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諸侯復宗周”(《史記·周本紀》)。

召忽:春秋時齊國人,與管仲同事襄公子公子糾。

召平:秦朝人,封東陵侯。

召歐:漢初名將,封廣縣嚴侯。史載“廣嚴侯召歐,以中涓從起沛,至霸上,為連敖,入漢,以騎將定燕、趙,得燕將軍侯,二千二百戶“。

邵信臣:字翁卿, 九江壽春人,西漢著名大臣,曾歷任零陵、南陽 太守。在南陽任職期間,曾利用水泉興修水利工程,組織民眾開溝築壩數十處。他與杜詩一前一後,在南陽都有惠政。時人稱之為“邵父杜母”,以表達對他們的敬愛。

邵續:字嗣祖, 西晉魏郡安陽人。官至散騎侍郎。續樸素有志烈,博覽經史,善談理義,妙解天文。

邵謁:(約公元860年前後在世),廣東韶州翁源人。唐代“嶺南五才子”之一。

邵大震:字令遠,唐代安陽人。與 王勃同時。存詩一首。

邵煥:宋代淳安(今屬浙江省)人,少年神童。宋真宗命賦《春雨》詩,立就,時年十歲。後又命作《睡宮娥》詩,為時 人所傳誦。

邵雍:(1011~1077年)字堯夫,諡號康節,人稱百源先生,范陽(今河北省涿州)人, 北宋著名哲學家。一生不仕,工詩,多為閒適之作。精研周易,創立象數之學。著有《皇極經世》、《伊川擊壤集》等。是最傑出的邵姓學者。

邵伯溫:邵雍之子,哲學家。

邵博:字公濟,洛陽人,邵伯溫之次子。著有聞見後錄三十卷。

邵桂子:淳安人,以文名著,宋代鹹淳年間進士,官處州教授。後棄官歸,居修竹鄉。

邵亢:(1014~1075年)字興宗,江蘇丹陽人。神宗年間官至樞密副使,謚安簡。宋史有傳。

邵宏淵:南宋初年著名抗金將領,官至 節度使。

邵光祖:河南人,元代學者,好儒學,非聖賢之書不讀。吳中學者稱其為“五經師”。

邵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運城)人, 南宋抗金義軍首領,人呼邵大伯,曾保衛商州(今陝西商縣)十年,後被秦檜毒死。

邵桂子:宋代淳安人,以文名著,鹹淳年間進士,官處州教授。後棄官歸,居修竹鄉。

邵寶:(1460~1527年)字國賢,號泉齋,江蘇省無錫人,明代大臣。成化進士,累官至南禮部尚書,學者稱其為二泉先生,為 李東陽門人,有《容青堂集》。

邵彌:(約1594~1642年),原名高,字僧彌、彌遠,號灌園叟、青門隱人、瓜疇、瓜疇老人、芬陀居士等。江蘇蘇州人,是明末活躍於畫壇的著名畫家,以山水及花卉見長。

邵堅:字不磷,明代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善山水。《畫史會要》、《明畫錄》、《無聲詩史》

邵圭潔:(約公元1540年前後在世)字伯如,一字茂齊,號北虞,常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前後在世。有文名,與翟景淳、嚴訥等結社,會文,時稱十傑,推圭潔為領袖。嘉靖四年(公元一五二五年)舉人,選德清教喻。倭亂,邑令王鐵造廬問計,上築城四策,城賴以全。後卒於任。圭潔為詩妥適而乏警策,惟散文筆力頗縱宕,所著有《北虞先生遺文》八卷,《四庫總目》行於世。

邵元節:(1459~1539年) 龍虎山 上清宮達觀院正一道士。字仲康,號雪崖,貴溪人(或謂安仁人)。嘉靖十八年(1539)邵元節病逝,敕授大宗伯,謚“文康榮靖”。著有《太和文集》,已佚。其弟子有陳善道,掌道錄司事,徒孫彭雲翼為右至靈。史稱“元節無他方求,祗因帝好齋醮而元節勤事不懈,遂眷顧不衰。”

邵捷春:(?~1641年)字肇復,福建侯官(福建閩侯)人,明將領。萬曆進士,歷稽勛郎中、浙江按察使,因故貶官。崇禎間擺四川副使,功升巡撫,進右金都御使。以圍剿張獻忠、羅汝才失敗,逮獄論罪,自毒死。《明史》言其“為人清謹,治蜀有惠政”。離蜀時,“士民哭送者載道,”。有《劍津集》、《入蜀吟》等。

邵晉涵:(1743~1796年)字與桐,今浙江省餘姚人,著名的經學家、歷史學家,他曾參與纂修《繼三通》、《八旗通志》等書。又從《永樂大典》中輯錄《舊五代史》,並博採《冊府元龜》、《太平御覽》等書,按照原目,編排成冊,使《舊五代史》失而復得,列入正史。他還長於經學,以郭璞《爾雅注》為宗,兼采漢人舊著,撰有《爾雅正義》,成為訓詁學的重要著作。今天的《四庫全書》史部典籍,多出自他手。

邵長蘅:(1637~1704年)一名衡,字子湘,清代學者,江蘇省武進人。別號青門山人,曾編輯《二家詩鈔》。

邵齊燾:(1718~1769年)字荀慈,號叔山,江蘇省昭文(今常熟)人,清代文學家。乾隆進士,官編修。能駢文,有《玉芝堂文集》、《玉芝堂詩集》。

邵士燮:字友園,號范村,又號桑棗園丁。清代詩書畫家,安徽省蕪湖人。善隸篆刻,尤嗜畫。

邵飄萍:(1886~1926年)名振青,字飄萍,浙江省金華人,近現代著名記者、報人。曾因反袁流亡日本,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六年被奉系軍閥殺害。有《實際套用新聞學》、《新聞學總論》等。

邵振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位女縣長,湖南瀏陽人。1925年加入中共。積極支援北伐戰爭。1928年當選為瀏陽縣縣長,為該縣第一任縣長,馬日事變後,在攻打長沙是被捕犧牲。

邵式平:(1900~1965年)江西省弋陽邵家坂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黨我軍早期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是弋橫暴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閩浙贛蘇區和紅十軍的創建者與領導者之一,也是閩贛蘇區的創建人和主要領導人之一大革命失敗後,同方誌敏等在弋陽、橫峰組織農民起義。建國後曾任江西省省長等職。

邵力子: (1882年12月7日~1967年12月25日)浙江省 紹興人,清末舉人、同盟會會員。曾任國民黨政府甘肅省政府主席、陝西省政府主席等職。1921年加入中共,1925年任黃埔軍校秘書長,甘肅省政府主席,陝西省政府主席,國民黨中宣部部長,駐蘇大使。1949年為國民黨和談代表團成員,後脫離國民黨政府,1954年提出計畫生育的正確主張,積極從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政協常委。

邵荃麟:浙江省慈谿人,現代文藝理論批評家、作家。建國後,曾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秘書長、中國作協副主席等職。著有短篇小說集《英雄》、《宿店》等,另有《邵荃麟評論集》。

邵希平: 1943年出生,江蘇淮安人。畢業於南京大學外文系法文專業,現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邵象華:鋼鐵冶金專家。浙江杭州人。193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1937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冶金科學碩士學位。曾任武漢大學教授。1946年後,歷任鞍山鋼鐵公司煉鋼廠廠長、總工程師、技術處處長、研究所所長。1958年後,任冶金工業部鋼鐵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煉鋼學會理事長。

邵循正:(1909~1972年) 字心恆,福建侯官(今閩候)人,著名歷史學家。1933年獲清華大學研究院史學碩士學位。後留學法國和德國。曾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市歷史學會第一屆副會長,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是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對蒙古史、中國近代對外關係史、中國資產階級諸問題有較深研究。著有《中法越南關係始末》,有《邵循正歷史論文集》等。

邵逸夫:生於1907年10月,浙江 寧波人。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 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著名慈善家,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者。 邵宇:邵氏集團執行長兼行政總裁,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擁軍優屬協會副會長,中國十大傑出民營企業家。

邵華澤:著名新聞學者,教授,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浙江林學院人文學院名譽院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

邵桂芳:1943年9月生,山東萊州人。山東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山東大學黨委書記。

邵奇惠:江蘇宜興人。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共青團杭州市委辦公室副主任、學校工作部副部長,哈爾濱林業機械廠廠長、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共哈爾濱市委副書記,齊齊哈爾市委書記, 黑龍江省省長。國家機械工業局局長。

邵偉華:1936年12月生,祖籍湖北鄂州,定居深圳,冒充是宋朝著名的哲學家、預測學家邵康節的第29代子孫,享譽國際著名的預測學家,其著《周易與預測學》、《周易預測例題解》、《四柱預測學》、《周易預測學講義》。

邵永真:全國大學英語指導委員會主任。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大學外語系主任、教授。

邵培仁:男,1953年11月生,江蘇淮安楚州區人。 現為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邵昌儀 1939年2月生。湖北武漢人。民盟盟員。1960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無線電系。武漢大學分析測試中心科學系學術委員會委員。

邵兵:中國大陸著名男演員。

邵美琪:香港著名女藝人。

邵雨涵:中國大陸著名女 歌手。

邵國軒:男,1962年8月出生於河南省柘城,祖籍河南省伊川,邵氏安樂堂第26代孫,當代著名易學家;邵雍易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原城市群規劃中心顧問。已出版的著作《邵氏易數》、《時時尚健康人居堪輿法》、《周易本義》九圖考辨等著作。

邵峰:(1)中國內地著名軍旅演員,濟南軍區前衛文工團的資深演員; (2)大陸男演員。

邵佳一:北京人,中國足球運動員。

邵亦波:1973年9月1日出生於 上海,1997年入 哈佛商學院讀MBA。1999年回國建立 易趣網,出任執行長。曾擔任易趣網路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 執行長,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協常委、全國青聯委員等。

邵琪偉:1953年11月生,浙江湖州人,1970年4月參加工作,1971年7月入黨,大專學歷。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局長、黨組書記

邵鴻:1957年11月生, 遼寧 蓋州人,漢族。現任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1978年至1982年就讀於江西師範學院歷史系,獲學士學位。1982年至1985年在中山大學經濟系攻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985年至1987年曆任江西大學歷史系助教、講師。1987年至1991年在 南開大學歷史系攻讀研究生,獲博士學位。1991年至2005年曆任 江西大學、 南昌大學歷史系講師、副教授、教授,歷史系副主任,人文學院副院長,歷史系主任,研究生處處長,副校長,副校長兼中德聯合研究院院長。2004年至2005年兼任江西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2005年至今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副主席。2008年兼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

邵漢生:(1)(1900-1994年)廣東 南海人。他自幼隨 霍元甲之子 霍東閣習拳,成為技通南北的拳師。邵漢生是少有的幾位一直與小龍保持良好關係的香港藝壇元老之一,所以即使當小龍到美國發展後,仍經常與邵師傅通信,用以交換習武上的心得,並曾打算讓邵師傅到美國武壇發展。每當小龍回港省親時,去得最多的地方除了葉問的拳館之外,便是邵師傅的家中,去接受邵師傅的單獨指導。為 李小龍的恩師之一。(2)1954年1月生,河南 西平人。在職大學學歷。歷任 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2006年5月任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黨組書記。

邵長華,著名武術教練、動作演員、武術指導。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武術系,獲民族傳統體育武術教育學學士學位,人民教師、上海加歐華盟集團執行董事、上海加華國術館創始人兼股東之一、上海加華武術俱樂部有限公司執行長。著名武術教練、中國工商聯國學專家、武術指導、葉問特型武打演員、Ruaisen品牌創始人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