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管(Guǎn)姓源出有三:
1 、系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中國姓氏起源》及《廣韻》所載,周武王滅商以後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鮮,史稱管叔鮮在管(今河南省鄭州市),建立了管國,讓他與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遺民。武王死後,由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因為成王年紀太小,就由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和蔡叔認為周公旦的統治不利於周王朝,於是聯合武庚起兵發動了叛亂,很快就被周公旦平息。管叔於是被殺,管叔死後,他的後代就用以前他的封地名“管”作為姓氏,稱管姓。
2、系自姬姓,為周穆王之後,以邑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及《風俗通》所載,周穆王時,將其庶子分封於管邑,至管仲始顯於齊,其後世子孫以邑為氏。周穆王之後管仲是春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後來在齊國作了宰相,幫助齊桓公治理國家。管仲的後代也姓管,稱為管氏。
3、出自他族改姓。錫伯族瓜爾佳氏,漢姓為管。 得姓始祖:管仲。名夷吾,卒謚敬,亦名敬仲。潁上(今屬安徽省)人,春秋時齊國著名政治家,乃周穆王之後。管仲原輔佐公子糾,並用箭射殺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過裝死才逃過一劫,後公子小白回國即位,即齊桓公。他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為相,管仲感恩戴德,輔佐齊桓公實施改革,他通過通貨積財,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管叔因叛亂被殺,身敗名裂,而管仲聲名顯赫,德才兼備,又使穆王支庶之管姓揚名天下,故管姓子孫尊管仲為管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由上可知,管姓主源兩支,抑或文王之後 ,抑或穆王之後,兩支均自姬姓,有共同的血緣關係。在西周眾多諸侯國中,管國立國早,消亡亦早,管叔鮮被誅,其子孫風流雲散,到異地去棲生,時齊魯富庶,多數子孫播遷山東,亦有南徙安徽、江蘇北部和河南東部一帶者。春秋時,管姓名人除管仲外,亦有同時代的管至父,亦為齊國人。可見此際管姓仍主要繁衍于山東。西漢時見於史冊之管姓有高祖妃管夫人,李陵軍侯管敢,燕令管少卿,管姓郡望平原應在秦漢之際形成。東漢時農民軍首領管亥,亦為齊人,中常侍管霸,頓丘(今河南省清豐)人管伯,可見此際已有管姓在河南落籍。另東漢初年,有曾任山東副都軍務的管思藏自豫章之帶源徙居閩地寧陽招賢里羊崗壩(今寧化水茜張坊村)。三國時,北海郡朱虛(今山東省臨朐)人管寧,避居遼東三十多年,有子孫留居當地。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社會動盪,管姓避亂有西去秦隴,南及瀟湘者。據《管氏宗譜》載:“齊魯有管仲後裔,秦隴有管純後裔,湖湘有管修後裔,遼東有管寧後裔。”南北朝時亦有管姓避居江南,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管崇即為晉陵郡(今江蘇省常州)人。唐宋之際,管姓在江南繁衍日盛。五代後唐年間,管思藏有後裔真郎,返徙江西帶源居住,後其子孫播衍閩、粵、贛各地。宋代詞人管鑒,隨父仕宦,由龍泉徙居臨川(今屬江西省)。元時,翰林學士管禕開基河南光山。明初,有光山一支遷往新蔡。同時,管姓作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天津、江蘇、安徽等地。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所載,明清之際管姓進士及第者有五十五人,有三十五名為江蘇、江西、浙江人,排除其特有的文化氛圍外,說明管姓在此三地分布甚廣,另南方還有湖北兩名,雲南一名。北方則以山東之莒州(五名)、高密(二名),陝西之鹹寧(二名)為眾。管姓此期的分布由此可見一斑。此際之管姓有渡海赴台,僑居海外者。另有山東之管姓闖關東謀生。如今,管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江蘇、山東等省多此姓,二省管姓約占全國漢族管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管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九。
歷史名人
管仲:名夷吾。春秋時期齊國人,和鮑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鮑叔牙認為是自己的知音。後來經過鮑叔牙的推薦到了齊國任宰相,幫助齊桓公建立霸業,他執政四十餘年,實行了改革,使齊國不斷富強,使齊桓公成為五霸之首。著有《管子》86篇。
管寧:三國時學者,北海郡朱虛人,遊學天下,學問很高。東漢末,黃巾起義,他逃避到遼東,聚眾講《詩》、《書》三十年之久。後歸故里,魏文帝想讓他為太中大夫,他沒有答應。魏明帝讓他出來做光祿勛,他又沒有同意。著作有《姓氏論》。
管及:宋代官吏,全州人。崇寧間,黃庭堅被貶到宜州,當時管及在宜州任職。他不避權勢,與黃庭堅交往甚密。黃庭堅於是寫了“折桂亭”的牌匾送給他,並且對他說:“你的兒子肯定有登進士科的。”後來果然靈驗。
管湛:宋代官吏,字定夫,龍泉人。僑居臨川。三遷至大理少卿,政績顯赫。著作有《定齋類稿》甲、乙集。
管絡:三國時魏國平原(今屬山東省)人,精通周易,善於占卜,相傳所占無不靈驗。
管崇:晉陵郡(今江蘇省常州)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大業九年(613年)率眾起義,並推劉元進為主,任尚書僕射,後戰死軍中。
管鑒:龍泉(今屬浙江省)人,宋代官吏、詞人。官至廣東提刑,權知廣州經略安撫使。有《養拙堂詞》。
管珍:江蘇省武進人,清代畫家,字陽復,號松崖。乾隆年間翰林,官至漕運總督。工花鳥,得惲壽平真髓,尤善設色牡丹。有《松崖集》。
管聲:浙江省瑞安人,清代書法家。工書,以風韻勝,學歐、趙,有名於當時。
管廷祚:上海嘉定人,清代學者。同治元年舉人,工詩,豪飲,善書法,曾任泰州學正。
管公明:三國時期魏國學者。
管師復:宋朝詩人,龍泉(今屬浙江省)人。為人講義氣、勇敢,擅長於寫詩。宋神宗想要授給他官 職他沒有接受。稱為臥雲先生。著作有《白雲集》。
管道升:元代著名女畫家。吳興人。被封為魏國夫人,也叫做管夫人。善於畫梅蘭竹,山水也畫得很好。她在書法上也很有成就,擅長於書寫行楷。
管師仁:宋代官吏,龍泉(今屬浙江)人,熙寧進士。知建昌軍,有善政,擢右正言。後累遷工部侍郎、吏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
管時敏:松江華亭(今屬上海市)人,明代官吏。出使楚府長史四十餘年,忠誠謹然,處理大小事務,一絲不苟,勤政廉潔,受到百姓愛戴。
管松濤:山東省巨野人,生於1902年,卒於1966年,1955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
管謨業:山東省高密人,當代著名作家,筆名莫言。一九八二年開始小說創作,作品有《透明的紅蘿蔔》、《紅高梁》、《鞦韆架》、《球狀閃電》、《高梁酒》、《狗道》等。開創了一個高密東北鄉的藝術世界。莫言小說創作往往藉助於象徵與寫意,表現對世界人生的理知、感覺、理想和願望。
郡望堂號
1、郡望
平原郡:西漢初期設定平原郡。相當於今天的山東省西北部平原縣一帶。
晉陽郡:本來是春秋時期晉國的都城,後來改為趙國的晉陽邑。漢代的時候在此置縣,作為太平郡的治所。在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
2、堂號
匡世堂:春秋時期,管仲為齊桓公的宰相,他幫助齊桓公平定、治理天下。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宰相之一。孔子稱讚他“一匡天下”,意思是救了整個天下。
此外,管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平原堂”、“白雲堂”、“過一堂”等。
3、永安垇頭平昌堂
永安管姓溯源及其在東南省份的分布
在福建永安市的小陶鎮垇頭村、石峰村等一些鄉村,以及三明市尤溪縣城關、沙縣、建寧縣,龍巖市漳平的雙洋鎮,福建省南平市,廣東省梅州市,台灣省的台北、高雄等地,都或多或少地分布著我國一個古老的姓氏居民——管姓。
這些分布於我國東南部的管姓人口祖籍何處?又是怎樣遷徙到上述各地的呢?
據《福建永安姓氏志》記載,根據永安小陶鎮的《管氏族譜》記載,北宋年間的1094年至1098年,二十七郎管俞(yu4)自江西隨征入閩,始居於汀州館前里,後遷至現在的永安市小陶鎮石峰村,再遷至現在的小陶鎮垇頭村,為永安管姓開基始祖,郡望平昌。
翻開《福建永安姓氏志》我們看到,永安管氏裔孫,於明代外遷的有:管成宗、管成富兄弟遷往尤溪縣城關水東村;管印遷往漳平市赤水鎮香寮村;管佛法遷往汀州府的長汀縣;管益彩遷往沙縣登龍坊;管益照遷往沙縣城頭西門。於清代外遷的有:管以義遷往泉州府安溪縣,其孫管斯鍾遷往現廣東省梅州市的原廣東嘉應州廂城大旺口;管以明、管以昌遷往沙縣石斗;管繼騰遷往沙縣菖蒲坑;管繼旺遷往現福建省南平市的延平府;管振翮(hé)、管大芹兄弟於清末遷往沙縣;管文源於清乾隆年間遷建寧縣。於解放前隨國民黨到台灣的有管文漢、管占騰、管占宏、管占木,分別定居在台北、高雄等地。管台生一家先後移居台灣。
永安管氏現有人口2444人,在《永安姓氏志》中排名第25位。現主要分布在小陶鎮的堅村、美坂村、石峰村、垇頭村和大陶洋盆地,洪田鎮的東坑村、生卿村、水東村,曹遠鎮的下早村及羅坊鄉的半村等村莊。其中垇頭村全部為管姓,石峰村主要為管姓和吳姓。
永安管氏始祖大宗祠“平昌堂”座落在永安市小陶鎮垇頭村。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1年),占地面積2.5畝。清光緒年間小修,1993年秋大修,至今保存完好。在平昌堂的大門前,我們看到了管氏宗祠的牌匾,左右兩側的對聯上寫著“從宋隨征閩省地,安居樂業永寧鄉”;走進正廳,我們看到了“平昌堂”的牌匾,牌匾下,掛著“第一代開基始祖管俞(yu4)公畫像”,畫像的兩邊寫著“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尋根認祖探本追源”的對聯。正廳的兩側還有各村管姓後裔為永安管氏宗祠平昌堂維修出資人員名單,以及周邊的半村采育場和華昌竹業等企業為永安管姓宗祠平昌堂維修捐資的紀念牌匾。每年除夕,當地垇頭、長美、半村等地的管姓子孫都要帶著年雞年飯到位於垇頭村的管氏宗祠平昌堂祭祀管姓祖宗。
據《永安姓氏志》記載,位於垇頭村崇頭庵自然村的管氏“永興殿”,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建築風格獨特,殿內雕樑畫棟。“文革”期間被毀。
永安管氏始祖管俞(yu4)墓葬小陶鎮垇頭村的下畲棟,每年秋季,不少管姓後裔都要來到下畲棟祭祀永安管氏始祖管俞。
永安管姓的古代人物有:管谷,曾任明代南城縣丞。管焰,字衡山,曾有授府經歷。
管幫韶,系清代官拜六品州同。
管墩道,字濠(háo)琅(láng),號厚齊,系清道光三年(1823年)進士,敕(chì)授儒林郎。
女:永安管姓的現代人物有:管文漢,號鳴浩,小陶鎮垇頭村人,黃埔軍校第17期學員,曾任國民黨海軍少將。
管占宏,小陶鎮垇頭村人,國民黨四川陸軍學校畢業,曾任國民軍校官。
列入《福建永安姓氏志》的《革命烈士名表》的有:管正才,小陶鎮垇頭村人,生前的身份為副班長,所獲得的榮譽稱號是革命烈士;管其家,小陶鎮石峰村人,生前身份為戰士,所獲得的榮譽稱號是革命烈士。
據管其家烈士的親屬介紹,管其家烈士的遺骸骨灰墓葬永安市洪田鎮東坑村,其墓地就在東坑村與洪田鎮遙遙相對的一座山腰上。站在管其家的墓地上,可遙望洪田全鎮。為使管其家烈士後繼有人,1999年9月20日,管其家的長輩曾赴江西省九江市社會福利院收養一名失散兒童作為管其家的後代。
列入《永安姓氏志》的《英雄人物名表》的有永安市小陶鎮美坂村流坑自然村的管彩金,1951年,管彩金曾在剿匪中榮立一等功。
管姓在尤溪縣屬於小姓,人口只有143人。另據尤溪姓氏源流網的資料顯示,尤溪縣管姓現有人口143人。主要分布在城關鎮水東村。明朝末,管成宗、管成富從永安小頭(陶)鎮後頭(垇頭)村遷居尤溪城東。
2013年4月,永安管姓後裔製作了《2013版東南管姓祖地石峰垇頭》視頻並在網際網路上發布,百度搜“2013永安管姓”可以找到。
視頻:2013版)永安管姓祖地石峰垇頭
開國將軍
管松濤少將,管松濤(1902-1966),原名管之山,山東巨野人。1921年19歲參加東北軍,歷任士兵、班長、排長,1927年任連長。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入南京炮兵學校學習,畢業後任東北軍49軍炮兵營連長,參加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後任東北軍57軍少校副團長,參加徐州、揚州對日作戰。1938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參與萬毅組織的捕捉東北軍57軍軍長的行動,行動失敗後被監視,強行送于學忠部受訓。於途中逃脫,參加八路軍。
抗日戰爭時期,任濱海軍區獨立旅參謀長。1943年任濱海支隊參謀長,參與開闢海陵縣抗日根據地,參加甲子山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進入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7縱20旅旅長。1946年任遼寧軍區第2軍分區司令員。參加了四平保衛戰和叄下江南戰役。當敵軍大舉進攻臨江時,率領兩個團在敵後堅持游擊戰爭,牽制了敵3個師和兩個交警總隊。1947年參加圍困長春、解放瀋陽。1948年任第四野戰軍40軍153師師長。參加平津戰役。1949年因病休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參謀長,參加了第一至五次戰役。回國後,任炮兵學校副校長、高級炮兵學校副校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任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66年5月1日因病逝世,終年64歲。
管姓歷史名人
管仲
名夷吾。春秋時期齊國人,和鮑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鮑叔牙認為是自己的知音。後來經過鮑叔牙的推薦到了齊國任宰相,幫助齊桓公建立霸業,他執政四十餘年,實行了改革,使齊國不斷富強,使齊桓公成為五霸之首。著有《管子》86篇。三國時學者,北海郡朱虛人,遊學天下,學問很高。東漢末,黃巾起義,他逃避到遼東,聚眾講《詩》、《書》三十年之久。後歸故里,魏文帝想讓他為太中大夫,他沒有答應。魏明帝讓他出來做光祿勛,他又沒有同意。著作有《姓氏論》。
管絡
三國時魏國平原(今屬山東省)人,精通周易,善於占卜,相傳所占無不靈驗。
管崇
晉陵郡(今江蘇省常州)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大業九年(613年)率眾起義,並推劉元進為主,任尚書僕射,後戰死軍中。
管及
宋代官吏,全州人。崇寧間,黃庭堅被貶到宜州,當時管及在宜州任職。他不避權勢,與黃庭堅交往甚密。黃庭堅於是寫了“折桂亭”的牌匾送給他,並且對他說:“你的兒子肯定有登進士科的。”後來果然靈驗。
管湛
宋代官吏,字定夫,龍泉人。僑居臨川。三遷至大理少卿,政績顯赫。著作有《定齋類稿》甲、乙集。
管鑒
龍泉(今屬浙江省)人,宋代官吏、詞人。官至廣東提刑,權知廣州經略安撫使。有《養拙堂詞》。
管珍
江蘇省武進人,清代畫家,字陽復,號松崖。乾隆年間翰林,官至漕運總督。工花鳥,得惲壽平真髓,尤善設色牡丹。有《松崖集》。
管聲
浙江省瑞安人,清代書法家。工書,以風韻勝,學歐、趙,有名於當時。
管廷祚
上海嘉定人,清代學者。同治元年舉人,工詩,豪飲,善書法,曾任泰州學正。
管公明
三國時期魏國學者。
管師復
宋朝詩人,龍泉(今屬浙江省)人。為人講義氣、勇敢,擅長於寫詩。宋神宗想要授給他官職他沒有接受。稱為臥雲先生。著作有《白雲集》。
管道升
元代著名女畫家。吳興人。被封為魏國夫人,也叫做管夫人。善於畫梅蘭竹,山水也畫得很好。她在書法上也很有成就,擅長於書寫行楷。
管師仁
宋代官吏,龍泉(今屬浙江)人,熙寧進士。知建昌軍,有善政,擢右正言。後累遷工部侍郎、吏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
管時敏
松江華亭(今屬上海市)人,明代官吏。出使楚府長史四十餘年,忠誠謹然,處理大小事務,一絲不苟,勤政廉潔,受到百姓愛戴。
管鵬
(1881—1930),安徽壽州(今壽縣)人。譜名應鵬,字昆南,別號樂定。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創設信義會。三十四年參加熊成基安慶起義,失敗後退居淮上,復沒農會,以為革命機關。辛亥革命時,解除巡撫朱家寶衛隊武裝,宣布安徽獨立,成立都督府,任軍務部長。鏇被推為青年軍總監,並當選為省議會議員和省農會會長。“二次革命”時參加討袁(世凱),失敗後逃亡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1917年參加護法,任安徽宣撫使。1925年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兼工人部部長,竭力反共。1928年任安徽省政府主席。著有《安徽革命實錄》。
管平湖
(1897—1967),中國著名古琴演奏家、畫家;祖籍江蘇蘇州,生於北京一個藝術世家;名平,字吉庵,仲康,號平湖,自稱門外漢;清代名畫家管念慈之子;從小隨父學習繪畫、彈琴,幼年喪父後,廣泛求藝,拜楊宗稷為師;師從名畫家金紹城,學花卉、人物,擅長工筆,筆法秀麗新穎,不為成法所拘,為“湖社”晝會主要成員之一,後任教於北平京華美術專科學校。管平湖先生的代表曲目計有《流水》、《廣陵散》、《胡笳十八拍》、《幽蘭》等。
管文蔚
江蘇省丹陽市建山鄉人。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挺進縱隊司令員,華中野戰軍第7縱隊司令,蘇南軍區司令員。建國後擔任全國五屆、六屆政協常委,江蘇省副省長,江蘇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1955年因歷史問題受到錯誤審查,被撤銷黨內的一切職務,保留黨籍、副省長、人大代表資格。1981年平反恢復名譽,任江蘇省委顧問。1993年9月5日在南京逝世,享年九十歲。
管鋤非
(1911-1995)字枕嶷,號夢虞,古稀後取義“柔情似水,俠骨如冰”,又號柔俠老人,齋名寒花館,湖南祁東縣人,畫家。早年入長沙華中美專、上海美專、上海新華藝專求學,師從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等名流。抗戰期間進黃埔軍校獨山分校任少校美術教官,因不滿官場腐敗,1942年回鄉隱居作畫。曾拜曾熙門人王秉機為師。後又入上海美專、新華藝專學習,得到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等人的傳授與賞識。畢業後回鄉從教,困苦一生,晚年時始被社會承認。善寫意花鳥,精於畫梅,兼能畫、印,擅詩。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等處收藏。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80歲始出山,先後在長沙、深圳、廣州、北京、上海等地舉辦畫展。擅梅花,精山水,書法詩詞篆刻均見功夫,自成一格,收藏界將他和李可染並稱為“南管北李”。邵洛羊評價他的畫“書卷氣濃,筆沉氣暢,刁斗森嚴,畫梅以乾見長,突破古人,是歷史上少數入得《梅花譜》的大畫家之一”。著有《梅論》、《畫論》、《梅叟――管鋤非梅花山水集》、《管鋤非精品集》、《管鋤非詩詞選集》等。《中國書畫鑑定基礎》(四川大學出版社)一書,將其列為“中國近現代最具影響力的51位書畫家之一”。《丹青百家》(上海辭書出版社)一書,將其列為“中國近代最具實力的104位畫家之一”。2003年初,我國最具權威的美術辭書《中國美術大辭典》,將“畫家管鋤非”詞條載入第196頁。2004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長篇紀實文學《畫家管鋤非》。
管惟炎
江蘇如東縣人,1928年8月18日出生。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家。研究發現了超導體在磁場中轉變時的負磁阻效應,在SrTiO3和ZrO2襯底上分別達到5×106安/厘米2和106安/厘米2的電流密度,在單晶矽襯底上取得居國際先進水平的84KYBaCuO薄膜。
管德如
男,1936年3月生,江蘇人。工程師。中共黨員。畢業於揚州建築工程學校。現任四川港宏集團公司顧問,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四川省分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商會四川商會副會長、成都世界貿易中心會常務副理事長等。主要業績:30年來,長期從事經濟管理工作,做出了顯著成績。1957—1979年在708廠、四川省委工業二部、省國防工辦從事國防工業建設。1980—1982年在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任秘書工作。1982—1986年在四川省進出口委員會、四川省外經貿委員會和四川省貿促分會從事對外經濟貿易工作,對促進四川省對外經濟貿易、增進四川與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做出一定貢獻。1994—1998年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顧問團顧問,為四川的經濟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管謨業
筆名莫言(1955年2月17日-),山東省高密市人,當代著名作家。童年時在家鄉國小讀書,後因文革輟學,在農村勞動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軍,歷任班長、保密員、圖書管理員、教員、幹事等職。1982年開始小說創作,作品
有《透明的紅蘿蔔》、《紅高梁》、《鞦韆架》、《球狀閃電》、《高梁酒》、《狗道》等。開創了一個高密東北鄉的藝術世界。莫言小說創作往往藉助於象徵與寫意,表現對世界人生的理知、感覺、理想和願望。管寧男,1944年生,安徽樅陽人。中共黨員。1961年中學畢業,先後任信用社出納、會計、農金員、副主任、主任、樅陽縣聯社稽核員。1990年被授予經濟師職稱。1991年加入安徽省農村金融學會。曾多次被評為“縣金融先進工作者”、“金融系統廉潔從政先進個人”。工作之餘,愛好書畫創作。1992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合肥分校。作品多次在樅陽縣文化館參展併入選。1992年參加了安徽省農業銀行第三屆書畫大展賽。1997年作品參展於中國歷史博物館被審定為佳作。併入編《中國文化藝術人才書畫展精品集》。現為安徽省書畫研究會會員,廣東文化藝術研修會書畫創作員。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1980年代中以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莫言在小說中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神秘超驗的對象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2011年8月,莫言憑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山東省高密人,當代著名作家,筆名莫言。
作品集:
1981年開始創作生涯,發表了《枯河》、《秋水》、《民間音樂》等作品。
1986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
199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創作研究生班並獲文藝學碩士學位
1997年以長篇小說《豐乳肥臀》奪得中國有史以來最高額的“大家文學獎”,獲得高達十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1997年脫離軍界,轉至地方報社《檢察日報》工作,並為報社的影視部撰寫連續劇劇本。
2000年《紅高粱家族》獲亞洲周刊選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2001年《檀香刑》獲台灣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文學類最佳書獎。
2003年《檀香刑》獲第1屆鼎鈞雙年文學獎。
2005年再次失手於茅盾文學獎。《四十一炮》獲第2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獲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2006年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說《生死疲勞》獲頌福岡亞洲文化大獎。
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莫言以十年345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發廣泛關注。2007年9月11日,中國作家富豪榜的子榜單【中國作家實力榜】發布,由包括朱大可、謝有順、陳曉明在內的十位文學評論家共選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余華、史鐵生、阿來和王安憶以6票同居次席。
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說吧,莫言》。這套書分為三卷,約100萬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歷程。
2008年《生死疲勞》獲第2屆紅樓夢獎首獎。
長篇小說《四十一炮》系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最終入圍作品。
2009年12月,出版長篇小說《蛙》,創作手法別具一格,小說由四封長信和一部話劇構成,講述了一個鄉村婦產科醫生的人生經歷,表現一個時代的難和痛。
2011年8月,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2011年11月,受聘請為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國作家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投票選出中國作協第八屆全委會副主席,莫言當選副主席。
2012年5月受聘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
2012年10月11日台北時間19:00,莫言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管宏福
男,1962年4月生,湖北省公安縣人。中學一級教師。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現任湖北省公安縣梅園中學教師,華中教育信息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會員。1979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中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在語文教學中,探索出的“激活思維法”、“激發興趣法”和“統籌安排,循序漸進,全面提高”的作文教學體系經實踐證明,成效顯著。所帶班級語文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輔導的學生有20多人次在省市作文競賽中獲獎。班主任工作有聲有色,班級管理科學規範,學生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展,各方面人才輩出。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文明班級。教研成果豐碩。所撰論文《作文教學改革初探》入選《通向21世紀的中國教育之路—中國中等教育研究論文集》並獲一等獎,《統籌安排,事半功倍—作文教學之管見》入選《中華教育教學文叢》,《班主任要爭當“四家”》入選《全國中國小班主任工作論集》並獲一等獎,且被《決策·研究·發展—中國發展理論與實踐文集》轉載,《淺談班主任素質與教育效率》入選《全國教育教學優秀論文選集》並獲“當代中國教育學術論壇”’99全國優秀論文評選二等獎,《變革應試教育勢在必行》入選《中國素質教育研究文集》,《應試教育弊端管見》入選《當代教育教學文論》。先後被省市縣評為優秀輔導教師、先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併入選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工程和《當代中國人才庫》、《中國人才辭典》。
管華詩
GuanHuashi(1939.8.28-)水產品加工、海洋生物及海洋生物工程製品專家。出生於山東省夏津縣。1964年畢業於山東海洋學院。現任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導,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專家顧問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長期從事海洋生物資源高值化利用及海洋藥物的教學科研工作。1995.07-1999.09,青島海洋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1999.09-2005.07,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10月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黨委常委、校長;第八屆、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1995.05,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03-2003.03,山東省政協副主席; 1999.01-2009.06.11,山東省科協主席。 2009.06.11至今,山東省科協名譽主席。
管虎
導演。1968年出生於北京。曾被稱為第六代電影導演中的怪才,早年推出《頭髮亂了》、《上車,走吧》等電影。近些年,管虎轉戰電視圈,推出了極具影響的電視劇《黑洞》、《冬至》、《七日》、《生存之民工》。其作品犀利、生動,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精神。
管彤
中央電視台《中國音樂電視》、《新視聽》節目主持人。
管衛東
博森諮詢公司教學總監,全國著名的應試輔導專家,高等教育出版社、山東教育電視台、北大附中網校特聘聯考輔導教師,多家媒體教育版塊的專欄作家。
管松
主持人、影視演員,影視作品有《不能見人的老公》、《眼線》等。江蘇財經《經濟時間》節目主持人,溧水電視台《溧水新聞》、《周末人物》、《小松說案》節目主持人。
管松濤
[2]管松濤(1902-1966),原名管之山,山東巨野人。1921年19歲參加東北軍,歷任士兵、班長、排長,1927年任連長。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入南京炮兵學校學習,畢業後任東北軍49軍炮兵營連長,參加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後任東北軍57軍少校副團長,參加徐州、揚州對日作戰。1938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參與萬毅組織的捕捉東北軍57軍軍長的行動,行動失敗後被監視,強行送于學忠部受訓。於途中逃脫,參加八路軍。
抗日戰爭時期,任濱海軍區獨立旅參謀長。1943年任濱海支隊參謀長,參與開闢海陵縣抗日根據地,參加甲子山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進入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7縱20旅旅長。1946年任遼寧軍區第2軍分區司令員。參加了四平保衛戰和叄下江南戰役。當敵軍大舉進攻臨江時,率領兩個團在敵後堅持游擊戰爭,牽制了敵3個師和兩個交警總隊。1947年參加圍困長春、解放瀋陽。1948年任第四野戰軍40軍153師師長。參加平津戰役。1949年因病休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參謀長,參加了第一至五次戰役。回國後,任炮兵學校副校長、高級炮兵學校副校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任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66年5月1日因病逝世,終年6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