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羋姓,出自楚莊王之孫,以謚為姓。魏晉時嚴氏有恢復莊氏的,於是形成莊、嚴兩家。兩姓原出是一家,故有“莊嚴不通婚”之古訓。前漢有會稽嚴助,後漢光武友嚴光,蜀郡嚴遵,河南尹嚴延年,揚州刺史嚴邁
。
源流二
源於嬴姓,出自戰國時秦嚴君疾之後,以封邑名為氏。戰國時期,秦國宗室名將,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的異母弟上大夫嬴君疾,受封於蜀郡嚴道(今四川滎經),便以封邑名稱為姓氏,稱嚴君疾。嚴君疾的後裔子孫,遂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世代相傳。該支蜀郡嚴氏族人亦堅拒與羋姓嚴氏聯宗。
源流三
源於遠古時代的古嚴國,其國人以國名為氏
。相傳在堯帝執政時期,有一位高士名叫許由,堯帝曾經想把天下讓給他,但不接受,隱居到箕山去了。許由有朋友嚴僖,就是那個古嚴國的後裔。今山東省的鄄城縣一帶,仍有一支嚴氏族人尊奉嚴僖為得姓始祖,並一直拒絕與羋姓嚴氏聯宗。
源流四
源於鮮卑族,後燕慕容盛時丁零人有以嚴為氏者,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主要分布在河北省
。
源流五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
源流六
源於滿族,出自明、清時期女真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源流七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彝族、土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嚴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嚴氏。
得姓始祖
嚴忌(約前188-前105),
本庄姓,西漢詞賦家,後人稱“嚴夫子”。著述甚豐,有辭賦24篇,今僅剩《哀時命》一篇,為哀傷屈原之作。嚴忌少時與司馬相如等俱好辭賦,曾作《哀時令》賦,借哀嘆屈原秉性忠貞、不遇明主之事,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情。吳王劉濞網羅人才,招致天下嬉遊子弟。嚴忌與鄒陽、枚乘俱仕吳,以文辯著名。曾上書諫阻劉濞謀反,未納。後遊歷於梁,得到梁孝王的厚遇。世稱“莊夫子”。嚴忌之姓嚴,亦為死後之事。嚴姓族人因尊嚴忌聲譽,奉其為嚴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路線
嚴姓主要由莊姓改姓而來,故一開始就分布廣泛。史載,先秦時期,嚴姓氏族勢小力弱,主要集居在西北部。到東漢以後,羋姓嚴氏的加入,發展很快,在中國江浙地區形成嚴氏的聚集區。這個時期,嚴姓多居山東、湖北、安徽、浙江一帶。另四川、雲南、貴州
一帶亦有嚴姓足跡。
魏晉時,西部丁零部和巴人的嚴氏同化為漢人,並在西北的馮翊、天水、華陰形成了三支望族,這是嚴姓發展的重要時期。北方嚴姓多居於陝西、山西、河南、甘肅等北方地區,其中以陝西、甘肅嚴姓最旺,嚴姓發展史上的三大郡望:天水郡、馮翊郡、華陰郡皆出此二地。可見,此期北方嚴姓發展之盛況。但隨著後世戰亂,更朝換代,進而導致嚴姓多南遷等原因,中原嚴姓漸沉寂,而南方嚴姓日益出鋒露鞘。
到唐宋時期,嚴姓已經廣泛分布在長江流域地區,北方嚴姓雖經戰亂,發展受到壓制但還是有嚴姓名人鳳毛麟角於史冊,如唐代太府卿嚴挺之,出華陰(今陝西華縣)。而南方嚴姓名人此起彼伏,宋時有嚴仁、嚴羽、嚴參,均邵武(今屬福建)人,世稱“三嚴”。
宋朝時期,中國形成了以湖南和川東為中心,沿長江向東階梯遞減的嚴姓聚集分布帶。
元末明初時期,因受政治和自然因素的影響,“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原嚴姓大省湖南嚴姓人口急劇減少,主要向南和向東遷移,另一嚴姓大省四川的嚴姓向北方陝西移動,這樣中國嚴姓重新形成以東南浙贛蘇、西北陝晉為中心的兩大塊嚴姓聚集區。
清康熙年間,嚴姓始有從福建、廣東等地渡海入台者,雍正和乾隆年間,入台者數量漸增,多居台北、苗栗、南投等地。
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嚴姓大約有12萬多人,大約占中國人口的o.16%,排在宋朝時的第九十九位。湖南為嚴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嚴姓總人口的50%,其次分布於福建、安徽、河北、山西、湖北、浙江等省。
明朝時期,嚴姓大約有37萬多人,約占中國人口的0.4%,一躍上升為明朝第六十四位姓氏。浙江是嚴姓第一大姓,約占總嚴姓人口的23%。浙江、陝西、江西、江蘇是嚴姓的主要聚居地,四省嚴姓大約占嚴姓總人口的近70%。其次分布於福建、四川、廣東等省。
中國嚴姓尤以湖北、江蘇、浙江等省居多,上述三省嚴姓比之中國漢族嚴姓人口數量逾半。中國嚴姓的人口2007年已達到220萬,排在全國第93位。集中於湖北、江蘇、廣東、四川、浙江五省的嚴姓人口大約占總人口的56%。其次分布於湖南、廣西、江西,這三省的嚴姓又占13%。其中,湖北嚴姓人口30多萬,占嚴姓總人口的18%,為嚴姓第一大省。至2013年,中國已形成西起四川、東至江浙的長江流域嚴姓人口聚集區。
嚴姓人口還分布在贛浙滬、粵瓊桂、蘇皖鄂大部、重慶、川黔湘大部、福建大部、陝西南部、甘肅中西段、青海東北,嚴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2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6%以上,上述地區復蓋面積約占了國土總面積的24.8%,該地區居住了大約77%的嚴姓人群。在福建東南、台灣、湖南西端、貴州東部、雲南大部、四川西段、甘肅南部、青海東南、寧夏、陝西北部、山西西南、內蒙古西部、豫魯大部、湖北西北角、皖蘇北端,嚴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08%-0.24%之間,其復蓋面積占了國土總面積的20%,該地區居住了大約18%的嚴姓人群。
嚴姓人口不同時期排名
時間 | 排名 | 說明 |
宋朝 | 99位 | |
元朝 | 80位 | |
明朝 | 64位 | |
2006年 | 94位 | |
2007年 | 93位 | 2007年,公安部發布 |
2008年 | 112位 | |
2013年 | 94位 | 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 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發布當今中國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 |
姓氏文化
郡望堂號
郡望
嚴姓望出天水郡、馮翊郡、華陰郡
。
堂號
嚴姓主要堂號有:“天水堂”
、“富春堂”、“調山堂”、“古秋堂”、“鈐山堂”、“宜雅堂”、“四錄堂”、“尺五堂”、“海雲堂”、“育德堂”等。
歷史遺存
嚴子陵釣台
嚴子陵釣台,位於浙江省桐廬縣城南15公里的富春山麓,是富春江主要風景點。 在富春江鎮西2500米富春山。因東漢嚴子陵隱居於此得名。嚴子陵釣台由東台、西台、嚴先生祠、石坊、碑園、釣魚島、謝翱墓組成。
嚴家花園
嚴家花園在浙江木瀆鎮山塘街王家橋畔,門對香溪,背倚靈岩,“雖處山林,而斯園結構之精,不讓城市”(童寯《江南園林志》),為江南名園之一。
印江嚴氏宗祠
印江嚴氏宗祠,位於印江縣城振興路西段南側嚴家寨。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共三進,坐南向北,中軸對稱。原有門牆、六角亭、前天井、廂房、三星台、正殿、後天井、後殿、廂房、鐘鼓樓、操場等。現存正殿、後殿、兩廂、配殿等,占地面積1380平方米。正殿面闊五間21.5米,通進深10.6米。正殿及兩廂皆用雕花石欄板圍護,刻“八仙過海”、“獅子滾繡球”等圖。柱礎皆鼓形雕花石礎,石雕精美,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藝術創造力。
家譜存目
江西婺源嚴田李氏會編宗譜八卷,著者待考,明嘉靖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二卷、第八卷。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江蘇鎮江京江嚴氏宗譜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嚴玉湘等重修,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錫類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青海湟中嚴氏族譜二卷,(清)嚴大倫、嚴大猷續纂,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介祺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嚴氏世譜不分卷,(清)嚴鵬纂,清乾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收藏在天津市圖書館。
江蘇鎮江京江嚴氏宗譜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嚴清越、嚴士榜等續修,清嘉慶九年(公元1803年)錫類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嚴氏族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鎮江嚴氏宗譜四卷,(清)嚴士榛、嚴士樞等重修,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錫類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西婺源星江嚴田李氏八修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振蘇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書館。
江西萬載嚴氏牌譜二卷,(清)嚴祥拜等纂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天水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江西省圖書館。
江蘇江陰嚴吳氏宗譜四十卷,(清)任震初纂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恩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安徽青陽賽龍嚴沈氏五續世系宗譜十一卷,(清)沈起鶚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5)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甘肅天水嚴氏家譜十六卷,(清)嚴成勛纂修,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西萬載敖陽嚴氏四門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享敘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卷、第四卷。收藏在江西省圖書館。
江西婺源星江嚴田李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清)李元瑞修,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館。
浙江桐鄉青溪嚴氏家譜十冊,(清)嚴辰纂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南湘潭嚴溪彭氏三房二修支譜十卷,(清)彭飛、熊纂序,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湘潭縣署木刻活字印本六冊。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江蘇鎮江夢溪嚴氏宗譜九卷,首一卷,(清)嚴開甲、嚴作霖等重修,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3年)錫類堂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嚴氏家譜九卷,首一卷,(清)嚴大壎等修,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植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鎮江京江小沙溪嚴氏宗譜四卷,(清)嚴道發、茅國賓等續修,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西萬載嚴氏主牌譜二卷,(清)嚴弈佑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天水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收藏在江西省圖書館。
江西嚴氏族譜九卷,首一卷,(清)嚴利珍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天水堂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江西省圖書館(缺第二卷、第九卷)。
嚴氏五修族譜二十四卷,(清)嚴傅馨等纂修,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金竹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平江嚴氏族譜四卷,(清)嚴之駿等纂修,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毗陵嚴氏宗譜十六卷,(清)虞孝諧纂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客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湖州歸安石溪嚴氏家譜,著者待考,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嚴氏八修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江西省圖書館。
嚴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天水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江西省圖書館。
江西萬載萬邑嚴祠牌冊二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江西省圖書館。
浙江湖州[嚴氏]傳家琬琰錄三卷,(清)嚴啟豐輯,清朝年間嚴氏隨分讀書齊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南嶽陽嚴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客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今僅存卷首上、中、下冊、第二卷、第三卷下冊、第四~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上虞松鎮嚴氏家乘八卷,(民國)嚴賡纂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綏成堂鉛印本七冊。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姚江上下河嚴氏支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嚴壽祺纂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務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上虞崧鎮嚴氏家乘八卷,(民國)嚴賡颺修,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綏成堂鉛印本。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
蘿溪嚴氏宗譜十卷,(民國)嚴汝純纂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蘿溪嚴氏宗譜十卷,(民國)嚴汝純纂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錫類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鎮江夢溪嚴氏宗譜十卷,(民國)嚴汝純續修,嚴敏中編輯,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錫類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人民大學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有兩部)、上海市圖書館、日本。
浙江慈谿赭山嚴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周敏分等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奉忠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西婺源星江嚴田李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民國)李冬華等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館。
浙江常山定陽歸嚴曾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第七卷。收藏在浙江省常山縣五里鄉山底村石岡。
江蘇洞庭安山仁里嚴氏六修族譜十二卷,首一卷,(民國)嚴慶棋纂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上海中華書局鉛印本六冊。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四川高縣重修慶符嚴氏家譜七卷,(民國)嚴鍾琛總理,嚴鍾炘等編輯,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四川省高縣石門鄉水鴨村。
嚴氏重修家譜,(民國)嚴思壽纂修,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石印本一冊。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鄞縣鄞明農鄉嚴氏宗譜十卷,(民國)張琴纂修,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芳桂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彭川嚴氏宗譜四卷,(民國)嚴賢贊等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湘潭沱川嚴氏八修族譜二十五卷,(民國)嚴澤鍾等主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四川高縣慶符嚴氏家譜二卷,(民國)嚴桂滋纂修,民國年間石印本二冊。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
湖北陽新縣黃顙口鎮《嚴氏宗譜》二卷,嚴天開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中國家譜網。
嚴氏族譜十二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六冊。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嚴氏家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門楣題辭
“富春流芳”、“富春高第”、“漢廷重望”和“帝友流芳”。
以上四幅匾額,典出嚴光垂釣富春江。
宗祠對聯
四言通用聯
天水世澤;富春家聲。(典出嚴姓的“天水”郡望堂)
姓源羋氏;望出華陰。(典出嚴姓的姓氏源流)
會稽賢守;藕盪漁人。(上聯典指西漢吳人嚴助,下聯典指清初文學家嚴繩孫)
大漢千古;先生一人。(此聯為
浙江省桐廬縣嚴子陵祠聯)
翻譯天演;卜筮成都。(上聯典指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下聯典指西漢隱士嚴君平)
成都跡著;富春名垂。(上聯典指唐代嚴武,下聯典指漢代嚴光——介溪永駐鈐山堂聯)
魚台世澤;雉水家聲。(佚名撰嚴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出山東魚台,如皋古稱雉水。僑居如皋之嚴姓後裔有用此聯者)
遁居剡曲;賣卜成都。(佚名撰嚴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東漢代嚴光,下聯典指西漢嚴君平)
五言通用聯
如見先生輩,依然故人家。(陽新黃顙口嚴氏祠堂古聯)
五色驚彩鳳;千里震驄威。(嚴維撰嚴姓宗祠通用聯)
公子稱博士;鐵橋諳韻學。(上聯典指西漢嚴彭祖,下聯典指清代文學家嚴可均)
名揚四海外;氣蓋九重天。(淮陰後盪嚴氏撰)
七言通用聯
譯文遵守信達雅;奇才擅長刻畫詩。(上聯典指近代思想家嚴復,下聯典指明代詩畫篆刻家嚴拭)
濟世安民唐節度;高山流水漢先生。(上聯典指唐劍南節度使嚴武,下聯典指嚴子陵)
幾道長留天演論;介溪永駐鈐山堂。(上聯典指嚴復,下聯典指明代弘治進士嚴嵩)
星耀辰垣封鄭國;風流輔列典秘書。(上聯典指唐劍南節度使嚴武,下聯典指唐代名人嚴協律)
春暖煙波人下釣;夜深花月客垂簾。(全聯典指東漢初會稽餘姚人嚴光)
水光風力俱相怯;星象煙雲喜共和。(嚴復撰嚴姓宗祠通用聯)
千秋大雅扶輪手;一片寒泉薦菊心。(佚名撰嚴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福建省邵武縣嚴羽祠聯)
漢室畫圖求氣節,桐江煙水照鬚眉。(陽新黃顙口鎮嚴氏祠堂古聯)
八言以上通用聯
萬石類嫗賢揚東海;
三體居士高臥中林。(上聯典指西漢東海下邳人嚴延年的母親。下聯典指宋代羽族人嚴參)
天祿談經獨晰公羊之旨;
富春垂釣人欽肥遁之風。(上聯典指西漢·嚴彭祖。下聯典指東漢嚴光)
秋水名篇,錦繡文章綿世澤;
春山垂釣,聊將竿竹蘊經綸。(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嚴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戰國時期文學家、哲學家莊周)
系在楚莊,開自西漢,賜姓以來,分開水波流,世端祀典;
派由遄頊,衍溯桐廬,肇基而後,挹春山氣脈,代起人文。(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嚴氏宗祠聯。全聯典指嚴姓的源流)
五世紹家聲業是甲乙科人物;
一經傳後裔盡為清白吏子孫。(陽新黃顙口鎮嚴氏祠堂古聯)
一竿風月隱桐江萬古千秋惟見山之高水之長堪擬先生氣象;
五夜香燈綿鳳麓四時八節但觀露而濡霜而零倍增後裔悽愴。(陽新黃顙口鎮嚴氏祠堂古聯)
志懷高尚戀煙霞輕軒冕由義居仁颯颯乎清風隨來宛見富春景象;
功成名教光日月包天地廉頑立懦彬彬然書香永接堪繩浙水家聲。(陽新黃顙口鎮嚴氏祠堂古聯)
字輩派衍
省 | 縣市 | 字輩 |
湖北 | 陽新 、 大冶 | 雨仲宏光、繼汝時則、自存忠守、桂茂家修(應友思學近宗家正啟文銘修)、錦榮獻廷、輔國顯昭、德衍義堂 |
通山 縣山口嚴 | 祖其重繼述、慈祥愷悌沾、富春昌國義 | |
孝感 | 文章華國彥、長發啟家祥、福永仁恆泰、詩書世澤昌 | |
安陸市 李店 | 我國啟仕、正大光明、文成斯世、治道維新、賢良至上 | |
天門 | 人有文章士、我啟爾澤心、義方儀子訓、宗紀守官誠 | |
江陵 、石首 | 承惟永大,仲本希而,自正廷獻,必然文明。夢首循天一,克開先有章,其 文欽 奉若,定得久全昌。紹宗敦孝敬,振緒啟賢良,世遠知傳述,立征祖澤長 | |
恩施鹹豐、 來鳳 | 夢首循天一,克開先有章,時維清代風若,定得久全昌 | |
漢川 劉家隔、 垌冢 | 夢首循天一,克開先有章,奇文欣共與,尚德體為良,博茂宜躬裕,增嘉定品方,誠明中可用,篤守善斯揚,務本勤耕稼,傳家重典常,虔心留後福,遠萌紫榮堂 | |
廣水 市四房灣 | 啟定倫長履,明時永樹勛。詩書傳德業,禮義達天文。敬學宜知本,存心以立誠。忠純從正道,仁厚可全貞。昌大宏家運,修齊守典型 | |
鄂州大灣 | 方誌惟思、以守君光、正自生景、美世元良、承家開國、道大德方、尊師擇友、學懋名揚、瞻高履厚、敦本陳常、率乃祖訓、長發其祥 | |
安徽 | 桐城 | 亭光曾德宏、雲仍家年立 |
廣德 | 啟金和理 | |
懷寧 | 壽有祖尚伯、仲廷功邦嘉、正應起明世、宗先越大家、賢良位自至、道德慶原遐、惠澤宜承寵、文章重國華 | |
舒城 | 大力宏朝,齊印昌永,德崇中和,勝者光華 | |
長豐縣 壽春 | 裕德傳家法、文明世澤承、瑞祥維禮義、時泰繼思恆、兆本從先仕、廣昭映大中、道純宜錫慶、志學守多同、久福如東海、長風振興方、懷遠宏州府、富春蘊書香 | |
江蘇 | 淮安 | 一舉宏大遠、五世以正祥、守德恆志立、敦厚定榮昌、禮樂傳家永、忠賢佐國光、 富春 從祖道、瑞氣可綿長 |
濱海 | 成家開國、萬代榮昌 | |
潤州 | 家敦忠厚、守道長吉、種德久昌 | |
阜寧 溧水 | 學乃生志寶 肇基克家維令德必 | |
江西 | 尋烏 | 士立嘉光時、登朝永錫之、純修能志學、奕世作名儒 |
南昌艾溪 | 曰廷撫昌運、四海洽時雍、間永長江水、湛然心跡同、懷仁以輔義、百世仰高風 | |
贛州 | 家維敬友尊、逕啟耀武鯤 | |
河南 | 信陽市南灣 | 德法曾祖,克兆嘉祥,承先啟後,萬事永昌,正大光明,保本施良,忠厚傳家, 富春 久長 |
桐柏 | 德聖朝國正明 | |
湖南 | 岳陽 | 綦文輕奉岳、定德九成昌 |
家澤宗仁、瑞洪才耀、醜香以政、朝綱培源、開大典忠、孝啟賢良、子必應德 | ||
福建 | 侯官 陽崎 | 君錫夫汝尚其秉恭傳家以孝為國維忠曾元彥聖亦胤景從當仁執誼安延祖宗 |
三明尤溪 | 成世士尚朝元政,家立祥廷國興隆 | |
福州倉山 | 萬世其昌 | |
莆田 仙遊 | 宗祖肇基 | |
山東 | 日照 莒縣 | 立志孝文武雙全 |
泰安 | 懷士錫振承文茂傳允勇 | |
四川 | 成都 邛崍 | 煕祚開錦秀祝敬慎禮少熙紅家欣登一本 |
三台 | 省勇先而起國鄭天開文呂中光沁力知大朝庭 | |
廣安 | 啟桂相思齊、修萬正敦詩、光澤與永代、文星定克昌 | |
月山鄉 | 思以文正德大修理成家 | |
宜賓 | 國正天興順、官清明定安、賢良光先德、忠孝任意寬 | |
宜賓高縣 | 樹為增巨紅謀丙 | |
浙江 | 文成 | 真朗錢荃馳出機虞球李富徐希惟士思志巨大一良公啟正齊日有昌成名顯宗朝可尚詩書訓長列國家賓 |
吉林 | 長春(祖籍湖廣衡州府桂陽州) | 永繼德霖清、會文寶殿明 |
中國人民解放軍嚴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嚴光少將
嚴光(1915-2002),湖北省大悟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入中
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羅山獨立團排長,紅25軍223團連指導員、連長,紅軍大學區隊長、教員,紅軍大學步兵學校隊長兼教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長征和勞山戰役。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營長兼主任教員、副大隊長,八路軍山東隴海支隊大隊長,八路軍第5縱隊3支隊8團參謀長,新四軍第3師9旅26團副團長兼參謀長,第4師9旅26團團長。參加了淮北1942年冬季反“掃蕩”。
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野戰軍2縱9旅26團團長,華東野戰軍2縱後方辦事處處長,江淮軍區第2軍分區司令員,皖北軍區副參謀長。參加了山子頭和淮海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皖北軍區參謀長,安徽軍區參謀長、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南京軍區副參謀長,安徽省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後勤部部長,南京軍區顧問。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2年6月2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7歲。
嚴政少將
嚴政(1918-2003),四川省達縣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紅四方面軍第4軍11師任班長、排長、幹事、連政治指導員,參加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作戰以及強渡嘉陵江、綏崇丹懋、天蘆名雅邛大等戰役戰鬥,長征中三過草地。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晉西遊擊支隊中隊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營副政治教導員、股長,大隊政治處副主任,膠東軍區政治部組織部組織科科長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任膠東軍區教導團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27師政治部主任,第中野戰軍35軍事家04師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孟良崮、南臨戰役,膠東保衛戰,昌濰、膠濟路西線、兗州戰鬥和濟南、淮海、渡江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浙江省紹興地委副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35軍104師政治委員兼浙江軍區第10分區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1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21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抗美援朝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軍副政治委員,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福州軍區副政治委員,成都軍區、武漢軍區政治委員等職。是中共第十、十一、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在黨的十三大上當選為中顧委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3年4月27日因病在武漢逝世,享年86歲。
嚴俊少將
嚴俊(1914-——),江西省泰和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2軍政治部青年幹事,紅64師軍需處政治委員,紅4軍經理處軍械科科長,紅1軍團供給部軍實科科長、保管處處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長征和直羅
鎮戰役。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軍需處處長,軍委總供給部政治處主任,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1縱隊供給部部長,太岳軍區供給部部長,陝某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二旅供給部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中軍區供給部部長,北嶽軍區後勤司令部副司令員,第18兵團後勤部部長。參加了太原,西南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20兵團後勤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軍需部副部長,行政經濟管理部副部長,國防部辦公廳管理局政治委員,總參謀部管理局政治委員,總後勤部副部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嚴慶堤少將
嚴慶堤(1915-1993),江西省瑞金縣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1軍團第2師2團排長、連政治指導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政治處組織股幹事,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區獨立營政治教導員、第7大隊政治委員、軍分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1940年先後入延安軍政學院、中央黨校學習。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軍區教導師第3團政治委員,華北軍區第6縱隊18旅政治委員,第20兵團68軍204師政治委員。參加了平津、太原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8軍204師政治委員,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8軍政治部主任、第68軍副政治委員。回國後,任濟南軍區公安軍政治委員,工程兵科學研究設計院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是中國共產黨第七、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一枚,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兩枚。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3年7月23日因病逝世,終年78歲。
嚴家安少將
嚴家安(1917-2000),安徽省金寨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
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5軍電話隊排長,紅31軍交通總站站長,交通隊排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電話隊副政治指導員,第129師司令部作戰參謀,冀南軍區通信科科長、偵察科科長、作戰科科長,第8旅22團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野戰軍第2縱13旅司令部作戰科科長,鄂豫陝軍區24支隊支隊長,鄂豫皖軍區第1軍分區參謀長。參加了百團大戰,中原突圍、進軍大別山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軍委公安部隊司令部軍務處處長,公安部武裝警察局副局長,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副參謀長、參謀長,公安部隊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參謀長、副司令員。是第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2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0年12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
【近代民主革命嚴姓高級將領(領導人)、革命烈士生平簡介】
嚴確廷烈士
嚴確廷(1887-1911),廣東省歸善(今惠陽)縣水口鎮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7年參加七女湖起義,事敗後奉命由香港返回惠州,協助其兄嚴德明主持東江革命黨黨務,開展革命活動。宣統初年,於惠城設收壽康西藥房,暗中為革命作交通聯絡點。1910年(辛亥,宣統二年)初,在惠城開設壽康西藥房,以行醫為名,聯絡革命黨人,搜購貯運槍枝彈藥。次年初與香港同盟會籌劃廣州起義事宜,往返於省港之間,後為清廷察覺,被官府誘捕,受盡酷刑,寧死不屈,於1911年4月27日的廣州起義(黃花崗之役)發動後被清廷殺害,犧牲時年24歲。葬於廣州黃花崗,為七十二烈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