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羋姓,出自遠古黃帝屬下臣子伍胥,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著名的唐朝姓氏學家林寶在《元和姓纂》一書中記載:“楚大夫伍參生舉,舉生奢,奢生尚、員,員字子胥,奔吳,其子又為王孫氏,奔齊”,而清朝姓氏學家陳廷煒在《姓氏考略》中,卻把伍氏的姓源,追溯到更古老的黃帝時代。陳廷煒是這樣描述的:“伍氏,羋姓,黃帝臣有伍胥,見玄女兵法,當為伍氏之始,望出安定、武陵。”黃帝為部落首領時,其下有大臣名伍胥,他就是後來成為楚國望族的伍氏始祖。該支伍氏家族傳至春秋時候,楚莊王有個謀臣叫伍參,傳說便是伍胥的後裔。此後,伍參的後裔子孫遂以先祖名字為姓氏,如著名的春秋後期楚國上大夫伍奢,就是他的孫子,而千古留名的伍子胥,就是他的重孫,其後裔世代稱伍氏至今,史稱伍氏正宗。伍氏族人大多尊奉伍胥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回族,出自元、明之際西域撒馬兒罕人伍儒,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伍氏,其主要家族為金陵(今江蘇南京)伍氏。據文獻《伍氏家譜》記載,回族伍氏始祖伍儒,字德全,原籍西域撒馬兒罕(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撒馬兒罕城),精天文曆法。元朝末期進入中原,居住在北平地區(今北京)。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伍儒奉詔自北平遷居今江蘇省南京城中的天津街,授職欽天監刻漏科博士。當時,南京欽天監有兩個,伍儒所供職於中華門外雨花台山麓的“回回司天監”,這是明太祖朱元璋為聘請自元朝征詔來華的一批阿拉伯和中亞信仰伊斯蘭教的天文、歷算專家而設立的機構。由於明朝嚴厲控制任此職者“宜令久仕,非奉特旨不得升補”,故而伍儒在“回回司天監”供職達五十年之久,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病故。伍儒遷居南京後,賜第天津街,後舍宅為寺,據傳此寺即為著名的“淨覺寺”。由於家學淵源,伍儒後曾“歷五世皆世其官”,或為“博土”,或為“司歷”,有“博士官六代”之美譽。後其子孫雖轉營他業,然多數仍世居南京,現中華路上尚有伍氏後裔居住,與淨覺寺僅一牆之隔。伍儒之後,為回族伍氏主源之一。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官稱小司徒,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司徒,是上古時期官名,相傳在堯、舜時期已經設定,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在夏、商、周王朝時期都設有“司徒”之官,輔佐君主操持行政事務。到了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也多設有這個職位。“司徒”與“相”一樣,不只是一名,而是五名,合稱“伍”、“伍徒”,俗稱小司徒。不過,相(丞相)只有三名,合稱“參”、“參相”、“叄相”。這在在典籍《周禮·小司徒》中記載:“五人為伍。”在典籍《說文解字》中明確注釋:“相參伍也。三相參為參,五相伍為伍。”在典籍《周禮·天官》中更詳細地記載:“設其參傅其伍。參謂卿三人,伍謂大夫五人。”五位小司徒各偏重分管不同方面的行政事務,總領這五位小司徒的就稱作大司徒,全稱是“地官大司徒”,同時掌管地官府司,地位相當與宰相,為六卿重臣之一。春秋時期,諸侯列國也多設有這個職位,以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命氏的,就稱作司徒氏。對於五位小司徒,人們常合稱“伍徒”,在其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官稱為姓氏者,稱伍徒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伍氏,族人眾多,歷史久遠,比羋姓伍氏多得多了。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明之際蒙古察哈爾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⑴.蒙古族武堯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yo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伍氏。
⑵.蒙古族烏扎喇氏,亦稱兀札喇氏、吳扎拉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錫伯族引為姓氏,滿語為UjaraHala,世居卦爾察(今吉林松源)、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一帶)、薩哈爾察(今吉林敦化)、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和(今黑龍江支流俄羅斯境內布列雅河流域)、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等地區。所冠漢姓為伍氏、吳氏、烏氏、武氏等。
⑶.蒙古族台本氏,源出喀爾喀蒙古。公元十五世紀末葉,元太祖第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原來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喀爾喀萬戶屬左翼,共十二部。內五部居喀爾喀河以東,巴圖孟克封授第五子阿爾楚博羅特;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賚爾琿。巴圖孟克逝世後,內五部逐漸南徙,在清朝初期被編入滿洲蒙古八旗,屬於內札薩克旗(今內蒙古);而格埒森扎·札賚爾琿則率外七部留居故地,仍號所統各部為喀爾喀蒙古部,轄地逐漸擴大,最後據有整個漠北地區(今蒙古國),其王帳下通事(管家)的族人即稱“台本”,一說為“第十五世黃金家族”之義。今中國境內的蒙古族台本氏,有冠漢姓為伍氏、邰氏者。
源流五
源於滿族,出自清朝時期滿族溫都氏部落,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烏蘇哩氏,亦稱烏蘇拉氏,滿語為UsuriHala,以地為氏,世居德爾吉色欽(今黑龍江虎林)、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伍氏、烏氏、武氏、吳氏。
源流六
源於錫伯族,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錫伯族伍都氏,亦稱溫都氏,滿語為WenduMokun,以部為氏,世居瓦爾喀(今黑龍江海林張廣才嶺)、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伍氏、溫氏、文氏等。
源流七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戶甲制度,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戶甲制度,諸多史籍記載為商鞅變法的結果,其實非也。遠在西周初期,周王朝開國太師姜尚即已經為齊國建立了簡單而行之有效的戶甲管理制度,即將五戶人家編在一起,稱作“軌”,即“有軌可循”之意,便於管理,五戶連保稱伍,設軌長管之,軌長在民間俗稱“伍伯”。十軌為一甲,即五十戶人家,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序,設甲長統之,這就是後世戶甲制度的淵源。在典籍《國語·齊語》中記載:“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五家相保曰伍。”因此亦稱保甲制。後世的商鞅,不過是在齊國的“太公保甲法”即戶甲管理制度上將其更加詳細化、規則化了。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最早在十進制數制上的普遍運用。在典籍《古今注》中記載:“伍伯,一伍之伯也。五人曰伍,長為伯,故稱伍伯。伍伯領五家,主鄰里治安,有警則率五卒殺敵捕盜,平則務農。”在軌長、伍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伍氏、軌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
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戰國時期軍制,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兩周王朝,軍隊編制中明確設定有伍長,即五人編為一伍,由一伍長統之作戰。這種軍制普遍為各諸侯國所採用。在典籍《孫子》中記載:“用兵之法,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在典籍《軍禮司馬法》中記載:“車戰,二十五乗為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在伍長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伍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得姓始祖
伍胥。後世有許多學者,認為伍姓是傳自春秋末期的楚國伍參,譬如,《姓纂》一書上所說的:“楚大夫伍參生舉,舉生奢,奢生尚、員,員字子胥,奔吳,其子又為王孫氏,奔齊”,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姓氏考略》一書,卻把伍姓的姓源,追溯到更古老的黃帝時代。該書是這樣說的:“羋姓,黃帝臣有伍胥,見玄女兵法,當為伍氏之始,望出安定、武陵。”依照這個說法,則是早在5000年前就有了伍姓的,至於楚國的伍子胥一家人,究竟是不是源自這位黃帝的臣子,由於文獻缺乏,歷來的學者皆無論證。然而,當年楚國伍氏究竟因何而得姓,史書上同樣的也沒有交代,因此,如果說楚國的伍氏是傳自黃帝時的伍胥,似乎也並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伍參這支伍氏出至顓頊高陽氏季連後代,在楚莊王時候,因一場著名戰役中立了大功,采邑伍地,而得氏。綜觀以上所述,伍之為氏,不管是傳自大約3000年以前的楚國伍參,還是源自5000年以前的黃帝之臣伍胥,其具有悠久的歷史,卻都是同樣的不容置疑。關於黃帝之臣伍胥,由於年代久遠,後世除了知道他跟一部《玄女兵法》有關連之外,其他事跡已不可考。伍氏後人奉伍胥為伍姓的得姓始祖。各支始祖
伍 隆:嚴公三子,伍隆,梅邑始遷祖,字順昌,號龍山,生宋真宗祥符九年丙辰五月初五日卯時,任大理寺評事,勅授文林郎,由江西廬陵安成卜遷都梁之湖田至神宗熙寧時章諄訓理梅山自湖田再遷薪化三塘老屋場,歿葬查林甲山康向永禁續葬。元配:曾氏,閨字菊玉,生未真宗天禧元年丁巳九月十三日子時,歿葬星塘村夾勁龍亥山巳向,清乾隆年間甃砌石墳,永禁續葬。生子四:三郎;德;華;忠。是為廣東梅縣伍氏始祖。伍以仁:原籍湖南衡州府清泉縣石民思伍家村,明洪武時從征入黔卜居定南城,歿後懷氏合葬南門外王家灣大墳左側穴名□枕巽向乾向。元配潘氏,子一:子榮。是為雲南普定伍氏始祖。
遷徙分布
伍姓起源古老。傳說伍姓起源於上古時期,黃帝有臣子伍胥,他的後代非常興旺。其子孫後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為姓。春秋時,楚國有大夫伍參(伍子胥先祖),後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為姓。這支伍姓起源於楚國的王族之姓羋姓。伍姓在安定郡發展成望族。姓纂:楚大夫伍參之後。又姓氏考略:黃帝臣有伍胥,見玄女兵法,當為伍氏之始。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他們實際都有著共同的祖先伍子胥。民俗學家在仔細地研究了伍氏族譜後認為,儘管伍子胥出生在湖北,但是伍氏家族自古以來最早、最重要的發源地還是在湖南常德。在湘西地區苗族也有姓伍的人。伍姓是當今較常見的姓氏,分布較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11%,居第129位。尤以湖北、湖南、廣東多此姓,三省伍姓約占全國漢族伍姓人口的64%。
歷史名人
伍員
字子胥(?-公元前664),春秋時楚國人。與父兄俱仕楚,後楚王聽讒言殺其父兄,員逃亡吳國佐吳伐楚報仇,並輔吳稱。吳王夫差滅越後,欲釋越王勾踐回國,不聽員諫,因信讒殺之。伍員死前預言越必滅吳,後九年越果滅吳。伍參
楚文公十二年伐鄭之役中表現優異。當時,晉國的荀林父帥師救鄭,來勢洶洶,楚軍的行止頗為猶豫,而身為楚國大夫的伍參卻有過人之明,衡量大勢之後告訴楚王說:“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谷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師專行不獲聽而無上,此行也晉師必敗……”結果,楚王採納了他的意見,跟晉軍一決死戰,果然大敗晉師於?,伍參也自此在楚國飛黃騰達,其子伍舉,其孫伍奢,都世襲為大夫,顯赫異常。伍封
秦悼公在位時,時值秦國大亂,後來大將伍封大敗秦、巴、蜀三國聯軍,平定秦國之亂,立秦厲共公贏利。伍孚
字德瑜,漢末忠臣,官越騎校尉。見卓殘暴,憤恨不平,嘗於朝服內披小鎧,藏短刀,欲伺便殺卓。一日,卓入朝,孚迎至閣下,拔刀直刺卓。卓氣力大,兩手摳住;呂布便入,揪倒伍孚。卓問曰:“誰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惡盈天,人人願得而誅之!吾恨不車裂汝以謝天下!”卓大怒,命牽出剖剮之。孚至死罵不絕口。後人有詩讚之曰:“漢末忠臣說伍孚,沖天豪氣世間無。朝堂殺賊名猶在,萬古堪稱大丈夫!”董卓自此出入常帶甲士護衛。伍朝
字世明,晉代武陵漢壽人。少有雅操,閒居樂道,不修世事。性好學,以博士征,不就。刺史劉弘薦朝為零陵太守,主者以非選例,不聽。尚書郎胡濟奏曰:“臣以為當今資喪亂之餘運,承百王之遺弊,進趨者乘國故以僥倖,守道者懷蘊櫝以終身,故令敦褒之化虧,退讓之風薄。案朝游心物外,不屑時務,守靜衡門,志道日新,年過耳順而所尚無虧,誠江南之奇才,丘園之逸老也。不加飾進,何以勸善!且白衣為郡,前漢有舊,宜聽光顯,以獎風尚。”奏可,而朝不就,終於家。伍建章
九老興隋中的第一山窪一戰,連挑南陳十幾員上將,沖圍討救,搬來楊林的老師高熲,大破南陳救了大隋君臣,功高蓋世。(伍雲召在南陽關,伍天錫在陀螺寨)。與楊林、羅藝、邱瑞、定彥平結義。大隋開國,伍建章因為功高蓋世,受封為忠孝王,果然人如其名,以忠孝為本,在朝中和民間聲望頗高,並且將家傳槍法刀法傳授給兒子伍雲召和侄子伍天錫,兩人分別成為隋唐第五條好漢和第六條好漢,後來伍雲召受封為南陽侯,坐鎮南陽關,而伍天錫則上山落草為寇。伍喬
唐末宋初安徽省廬江人。五代十國南唐保大年間(943-957)某科狀元。伍喬自幼勤奮好學。後入廬山國學,數年苦研六經,尤善《周易》。山中眾人捐資,助伍喬赴金陵應試。初選得中進士,殿上復考,伍喬以所作驚人而一舉奪魁。時人稱考官選人公允。南唐元宗李璟命將其所作《畫八卦賦》及《霽後望鐘山詩》刻於石上,以為永式。後放外任歙州司馬,失意之情流於詩作,經翰林學士張洎進言,唐元宗召入為考功員外郎。仕至戶部員外郎。終卒於任上。伍喬善詩文,詩多七律且多送別、寄游、題贈之作。著有《伍喬集》。伍氓
字毓聖,嶺南伍氏始祖,伍欽公之四子。登宋徽宗宣和五年(1124年)進士,選殿前校尉,勅上柱國,後因忤旨,貶謫嶺南十三將,鎮守南恩州(陽江),卒於官。年五十有六。時二子尚幼,妣麥氏誥封一品夫人偕二子扶棺葬公於陽江縣象山,後攜二子朝佐、朝凱四十六世祖,擇居於文章里,斗洞綠圍(今舊屋村),為綠圍房始遷祖。因麥氏太婆插柳圍村,柳綠垂蔭,故曰綠圍,其子孫亦稱柱國房。伍祐
字祐之,宋代寧化人,大中祥符年間進士,曾任太常博士。他任楚州團練推官時,重新建設了州里久已廢棄的鹽場,每年收入頗豐,人稱“祐鹽場”。伍鈍
明朝鄞人,字文璉,才識出眾,長於言辭論辯,人們都勸他出仕。但他的母親不希望他離開左右,故伍鈍絕口不提仕進,一心侍奉母親。他的母親去世後,他結廬守墓三年,鄉里稱之為“伍孝子”。伍福
字天錫,明朝時臨川人,正統年間舉人,歷任鹹寧教喻,陝西安察副使。伍福風格高邁,詩文典雅,兼工書法,編著有《鹹寧縣誌》、《陝西通志》、《苹野纂聞》、《三吳水利論》、《南山居士集》、《雲峰清賞集》。伍儒
字德全,回族,據《伍氏家譜》載,原籍西域撒馬兒罕(今烏茲別克撒馬兒罕)。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北平奉詔遷居金陵城中天津街,授職欽天監刻漏科。自伍儒起連續六世皆任職於欽天監,或為“博士”,或為“司歷”,有“博士官六代”之美譽。伍隆起
廣東省新會人,宋代名將。宋末,他率義軍與元將張弘范力戰不屈。後來,他手下的叛將謝文子殺了他,持首級投降了張弘范。當時的宋朝宰相陸秀夫十分惋惜,命人刻木為首以葬。後又派人抓到謝文子,殺之以祭祀伍隆起。伍文定
字時泰,明代松滋人,官至兵部尚書。弘治十二年進士,有膂力,便弓馬,議論慷慨,官貴州參議,繼授常州推官,精敏善決獄,稱強吏。魏國公徐俌與民爭田,文定勘,歸之民。劉瑾入俌重賄,興大獄,巡撫艾朴以下十四人悉被逮。文定已遷成都同知,亦下詔獄,斥為民。瑾敗,起補嘉興。後知吉安府。兼資文武,尚節義,喜談兵法,有儒將風。卒謚忠襄。伍遵契
中國伊斯蘭教學者。字子先(1598-1698),回族。江蘇南京人。出身於伊斯蘭教經學世家,就學于山東經師門下。清康熙七年(1668年)赴蘇州設帳講經。在蘇州掌教周士騏協助下,摘引諸經要旨,譯成《修真蒙引》,對穆斯林日常宗教生活涉及的教法禮儀無不淺釋,康熙十一年刊印。後又在兄侄幫助下,歷時6年,將波斯文蘇非主義著作《米爾薩得》譯成《歸真要道》。該書主要闡述性命義理、修道養性和復命歸真之道,長期用作經堂教育的選修讀本。伍庭芳
(1842-1922)字文爵,號秩庸,廣東省新會人。創中外新報,為中國有日報之始。留英習法律,為清修律大臣,草民刑律,開中國法律新紀元。武昌起義,首倡清帝退位之議,民軍推為議和代表。後歷任司法總長、代國務總理、外交總長等。陳明叛變,憂憤而卒。伍修權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揮員,開國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曾用名吳壽泉(1908-1997),湖北省武昌人。1923年在武昌高師附小讀書時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赴蘇聯入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轉入莫斯科步兵學校學習。1930年在蘇聯遠東國家保衛局工作時入蘇聯共產黨。1931年回國後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先後擔任閩粵贛軍區司令部參謀,瑞金紅軍學校軍事教員、連指導員、營政委、模範團政委、紅三師政委、汀連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1933年10月調中央軍委擔任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的俄文翻譯,1935年1月列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後任紅三軍團副參謀長。1937年任陝甘寧邊區政府秘書長。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擔任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處長、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第一局局長、中央軍委作戰部副部長。抗日戰爭勝利後赴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二參謀長,1947年任東北軍區第二參謀長兼軍工部政委,遼瀋戰役後兼任瀋陽衛戍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調任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司長。1950年11月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特派代表出席聯合國安理會,發表了譴責美國武裝侵略中國領土台灣的罪行的演說。後任外交部副部長、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1975年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情報部部長。是中共第八、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四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主要著作有:《我的歷程》、《往事滄桑》、《回憶與懷念》、《在外交部八年的經歷》等。伍紹祖
湖南省耒陽人。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歷任國務院辦公室秘書,國防科工委二局參謀、三局副科長、二局副局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政治委員,曾任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十八、十九屆主席,全國青年聯合會第五屆副主席,中國核學會第二屆理事長。1988年任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1988年被授少將軍銜。伍純道
當代書法家。廣西全州人,廣西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民盟中央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廣西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他在書法藝術上,繼承了中國歷代書法家的筆法、結構法、章法和墨法等方面的優良傳統,功底紮實,凝重渾厚,書路寬廣,全面發展;筆端表現力強,常有新意;擅長楷書。他的楷書,宗柳、顏,但又不囿於柳、顏,能博採眾家之長,化為己有,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曾多次應邀訪問日本及韓國,並多次在日本舉辦個人書法展覽,深受日本友人歡迎。由於業績突出顯著,1992年榮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獎勵。郡望堂號
郡望
安定郡:漢武帝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寧夏固原)。轄境相當於今甘肅省平涼地區景泰、靖遠、會寧、平涼、涇川、鎮原及寧夏中寧、中衛、同心、固原等地及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又有安定縣,在今甘肅涇川北,並屬於安定郡。東漢時期移治臨涇(今甘肅鎮原),廢安定縣。十六國初期再置安定縣,並為郡治。東晉時期又移治安定(今甘肅涇川)。隋、唐兩朝時期的安定郡即涇州。唐朝後期曾改為保定郡,縣亦名保定。金國時期為甘肅省涇川縣,為涇州治所。元朝時期曾以陝西安定堡為安定縣。民國早期,為紀念陝北紅軍和蘇區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傑出的指揮員謝子長烈士,在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子長縣,移治所到原縣東部的瓦窯堡。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三十萬年,常德地區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縣澧南鄉、張公廟鎮、津市市窯坡鄉、石門渫水下游一帶以及鼎城區灌溪鎮崗市等處有舊石器時期的遺蹟四十多處,經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錘、石球、尖狀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這些簡陋的原始工具採集果實,獵取野獸。秦昭襄王三十年(楚頃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國蜀郡太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東築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開始,迄今兩千二百餘年歷史。史稱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軍府、七代藩封之地,轄區遠及湘西北、鄂西南、黔東北、桂東北地區,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秦朝時期,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東漢光武帝時期恢復武陵郡,漢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公元50年)郡治從義陵(今湖南淑浦)又遷往臨沅縣。漢順帝陽嘉三年(甲戌,公元134年),荊州刺史部移治於索縣(今湖南常德鼎城區斷港頭城址村)。三國時期,常德歸吳國管轄,仍名武陵郡,隸屬荊州。西晉,常德市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唐朝時期,武陵、澧州隸屬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為鼎州,改澧州為澧陽軍州,均隸屬荊湖北路。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升鼎州團練為常德軍節度使。“常德”取孔穎達《詩經·大雅·常武疏》:“言命譴將帥,修戎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於此。南宋乾道元年(乙酉,公元1165年),鼎州升為常德府。元朝時期,常德府、澧陽軍州分別改為常德路、澧陽路,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復常德府,澧陽路改為澧陽府,皆隸屬湖廣布政司分守上荊南道。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將澧陽府降為澧州。清朝雍正七年(己酉,公元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常德府、直隸澧州同隸屬於岳常澧道。至清朝末期,常德府轄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直隸澧州轄石門、慈利、安鄉、安福、永定五縣。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設常德專區,專署駐常德縣。轄常德、臨澧、澧縣、安鄉、南縣、華容、桃源、慈利、石門等九縣。1950年由常德縣析置常德市,由澧縣析置津市市。常德專署駐常德市,轄兩市、九縣。1952年原益陽專區所屬益陽市及益陽、沅江、安化、漢壽、桃江(駐桃江鎮)五縣劃入常德專區,轄三市、十四縣。1953年常德、益陽、津市三市改由省直轄。1958年常德、益陽、津市三市劃歸常德專署領導。1959年常德市交由常德縣領導;益陽市交由益陽縣領導;津市市交由澧縣領導。1961年常德縣領導的常德市、益陽縣領導的益陽市、澧縣領導的津市市均交由常德專署領導。1962年將益陽市及益陽、華容、沅江、南縣、安化、桃江等六縣劃歸益陽專區,常德專區轄兩市、八縣。1963年撤銷津市市併入澧縣,常德專區轄一市、八縣。1970年常德專區改稱常德地區,地區駐常德市,轄常德市及常德(駐常德市)、臨澧、澧縣、安鄉、漢壽、桃源、慈利、石門等八縣。1979年恢復津市市,常德地區轄兩市、八縣。1988年1月2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8]18號),撤銷常德地區和常德縣,常德市升格為地級市。常德市設立武陵、鼎城兩區。武陵區的範圍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縣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門橋四個鎮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崗、河洑、蘆獲山五個鄉;原常德縣其餘的三十六個鄉鎮為鼎城區的行政區域。常德市轄桃源、石門、灃縣、漢壽、慈利、臨灃、安鄉七縣。津市市由省直轄。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批覆,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
堂邑郡:春秋時為堂邑,春秋戰國時期,棠邑先屬楚,後屬吳,再屬越,至公元前334年復歸於楚。晉代置郡。治所在堂邑(今江蘇省六合縣北)。
椒邑郡:春秋楚國。靈王時分封給大夫伍舉(伍子胥祖父)作采邑。現在安徽全椒縣襄河鎮椒陵山一帶。
堂號
安定堂:以望立堂。武陵堂:以望立堂。
孝友堂:春秋時的伍員,字子胥,他的父親是楚平王的太傅;哥哥伍尚是楚國大夫,父子都是忠臣。楚平王聽信讒言,把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殺了。伍員逃到吳國,幫助吳王伐楚,一舉滅了楚國。當時楚平王已死了多年,伍員就掘開他的墳墓,打了他的屍骨三百多鐵鞭,報了父兄之仇。此外,伍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明輔堂”、“敦睦堂”、“務本堂”、“恩遠堂”、“肇基堂”、“忳取堂”、“樹德堂”、“敦敘堂”等。
家譜文獻
湖南伍氏八修族譜,(清)伍永魁纂,清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安徽桐城伍氏家乘二十四卷,(清)伍受糈等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恩遠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伍氏宗譜,(清)伍步月纂,清乾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僅存五冊)。
陽源伍氏族譜十卷,(清)伍鳳韶重修,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七卷、第九卷。現被收藏在福建省將樂縣檔案館。
江蘇常州伍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清)伍承煥撰,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遼寧省大連市圖書館。
湖南新化伍氏九修宗譜首四卷,(清)伍發雁修,伍德溫、伍芬苑等纂,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第一~二冊。現被收藏在湖南圖書館。
廣東台山市伍氏族譜:
廣東新會伍氏家譜,(清)伍學良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新會伍氏族譜,(清)伍廷珍、何賢成合修,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梅縣伍氏續修族譜六卷,首一卷,(清)伍永鏇修,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7年)東四家廟木刻活字印本七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江蘇常州伍氏宗譜二十卷,首一卷,(民國)伍世璜重修,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常州伍氏務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蘭溪伍氏宗譜十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游埠區伍家圩村。
湖南邵陽伍氏十修宗譜,首三卷,著者待考,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第一~三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潭良湖伍氏四修族譜十八卷,(民國)伍聲外等纂,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澤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廣東梅縣伍氏十修族譜三十卷,首一卷,(民國)伍蕙溪、伍燮堂纂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四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廣西桂林瑞長伍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初年(公元1912年)忳取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廣西省圖書館(僅存四冊)。
胥城伍氏宗譜十二卷,(民國)伍富興等纂修,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樹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安定伍氏宗譜,(民國)伍承喬等續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石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伍氏六修族譜二十二卷,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冊,缺第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全國伍氏合族總譜十卷,首二卷,(民國)伍瑤光、伍潤三等纂,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石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廣東省台山縣檔案館(僅存三卷)、廣東省恩平縣檔案館。
貴州普定伍氏族譜八卷,(民國)伍典冊纂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漢口大新印刷公司鉛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湘潭中湘伍氏五修支譜十二卷,(民國)伍蔚陽、伍體仁等修,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字輩排行
陝西安定伍氏字輩:“繼紹彰前緒萬代定步添志道勝泰與生應子獻國啟宗文元善致祥慶孝友兆徵聘世業克宏修家聲必大振”。廣東梅縣伍氏字輩:“華發開芬蔚先賢錫祚錦修身遵善訓植品在英年前烈規模巨真材器識全升庭羣濟美豐業日丕宣”。
伍氏一支字輩:“本立道生公正光明善繼先志丕啟通亨國恩家慶人樂學成永遠敬守富貴尊容”。
宗祠對聯
四言通用聯系承伍胥;
望出安定。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伍姓的源流和郡望,“伍胥”,即伍子胥。
才真國土;
惠是棠君。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吳國大夫伍子胥,名員,字子胥,楚國大夫伍奢的次子。楚平王時,少傅費無忌挑撥平王與太子的關係,伍奢力諫被殺。伍子胥經鄭等國入吳,助闔閭奪取王位,整軍經武,攻入楚都郢,掘天平王墓,抽打屍體三百鞭。後來,吳國打敗越國,越王勾踐清和,吳王夫差答應了,伍子胥諫阻,吳王不聽,被賜死。下聯典指春秋時楚國人伍尚,伍員之兄,任棠邑大夫,賢而有惠政,人稱棠君。
枝容世澤;
安定家聲。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廣東省惠州地區伍姓宗祠聯。
忠則盡命;
孝當竭力。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節錄伍相國(伍子胥)廟聯語。
武陵歸隱;
文定忠忱。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伍洪,不求仕進,隱五陵原,自號抱朴居士。下聯典指明·伍文定,有文武才,累遷兵部尚書,謚忠襄。
五言通用聯
抱朴武陵隱;
文定儒將風。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寧化人伍洪,其兄伍泳、伍潢、伍浚都以父蔭(因先代官爵而受封。其父伍正己曾官御史中丞)而補官,只有伍洪不肯仕進,隱居武陵源,自號抱朴居士。下聯典指明代滋人武文定,字時泰,弘治年間進士,官吉安知府,與王守仁平定朱宸濠叛亂有功,官至兵部尚書。他兼備文武,崇尚節義,喜談兵法,有儒將風度。
文璉稱孝子;
楚州號佑場。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孝子伍鈍,字文聯,鄞人。才識出群,富於詞辨,人多勸之仕。因母不欲鈍去左右,遂絕口不言仕進,篤志奉養,母歿,廬墓三年,鄉里稱之為“伍孝子”。下聯典指宋代太常博士伍佑,字佑之,寧化人。大中祥符進士,尋差楚州團練推官。州有鹽場久廢,佑議興復,役不及民,甫期而就,歲入緡錢數萬,人稱“伍佑場”。
七言通用聯
安常處順千秋裕;
定國興邦萬代昌。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典出伍姓的郡望為“安定”,此為“安定”三字的鶴頂格嵌字聯。
天下翰林皆後進;
蜀中佳士半門生。
——李鴻章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李鴻章書贈清代四川名人伍嵩生聯。
居官廿年稱廉吏;
仕宋三世盡忠良。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舉人伍佐,字文峰,新化人。授河南府通判,遷贛州府同知,後擢知思南府,居官二十年,以廉介稱。下聯典指宋代名將伍隆起,新會人。三世仕宋。宋末,率義兵與元將張弘范力戰不屈。其麾下謝文子殺隆起,以首降弘范。宋相陸秀夫惜之,刻木為首以葬。又募人執文子,戮殺以祭墓。
微斯人吳其為沼;
賴此老海不揚波。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江蘇省吳縣伍子胥祠聯。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誓報父兄,英雄氣概;
才兼文武,儒將風流。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末吳國大臣伍員(?-前484),原為楚國人,字子胥。父奢為太子建傅,以直諫被殺。他避難出走,間道奔吳,依公子光門下,策劃刺殺吳王僚,使公子奪得王位。後輔吳王闔廬整軍經武,一舉攻楚滅郢(今湖北省江陵北),受封於申(今河南南陽北)。故又稱申胥。吳王夫差時,受任為大夫參贊國事。下聯典指明代兵部尚書伍文定,字時泰,松滋人。弘治進士,知吉安府。兼資文武,尚節義,喜談兵法,有儒將風。卒謚忠襄。
必孝友乃可傳家,兄弟式好無他,即外侮何由而入;
惟詩書方能格後,子孫見聞只此,雖中才不致為非。
——佚名撰伍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貴州省普定縣伍氏宗祠聯。上聯告誡子孫以孝友處世,兄弟和睦。下聯要求後代以詩書傳家,即使不成棟樑,也不至於為非作歹。
開國將軍
伍生榮
伍生榮(1918-——2011),江西省石城縣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9軍訓練隊教員,延川游擊隊隊長,獨立第2團團長、參謀、副團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晉綏察冀軍區第2軍分區營長、教導團營長,第41團參謀長、團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2分校區隊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陝甘寧晉聯防軍教導旅3
4團團長,第一野戰軍6軍18師參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北軍區公安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蘭州軍區副參謀長,蘭州軍區後勤部長政治委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兼後勤部部長、副司令員兼青海省軍區司令員,中共青海省委書記,蘭州軍區顧問。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因病於2011年5月13日在蘭州逝世,享年94歲。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伍國仲
伍國仲(1916-1999),四川省蒼溪縣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連副政治指導員、連政治指導員、連長、營長,太行軍區第5軍分區34團副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太行軍區第3縱隊8旅23團團長,教導團團長,皖西軍區第1軍分區副司令員,第2軍分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四川軍區酉陽軍分區司令員,1952年後任四川軍區江津軍分區司令員,雲南省公安總隊總隊長,雲南保山邊防區司令員,1958年進入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學習,1960年任雲南省軍區思茅軍分區司令員,參與指揮了跨過中緬邊境消滅李彌部萬餘人的戰鬥。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9年2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附註:1964年,伍國仲被晉升少將軍銜時,他認為全軍沒有師職幹部授將軍銜的,自己也不應特殊。中央軍委最終還是授予他少將軍銜,並提出讓他在雲南、貴州、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員或昆明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這幾個職務中任選一個,伍國仲因先後7次負傷,病比較重,身體狀況差,力辭之。1970年,他離休到焦作市休養。
伍瑞卿
伍瑞卿(1911-2004),湖北省大悟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戰爭時期長期擔任後勤工作。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黃安(今紅安)縣蘇維埃政府委員,縣反帝大同盟主席,紅25軍73師224團軍需科科長、73師供給部軍需科科長。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歷次反“圍剿”鬥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7團供給處軍需股股長,687團供給處處長,新四軍3師8旅供給部部長。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在八路軍115師344旅687團任供給處軍需股股長時,行軍打仗,身上總背著全團的一伙食帳目和一批銀元、紙幣,被大家稱為“帳房先生”。687團的團長張紹東、參謀長蘭國清帶著一些營、連
、排幹部,叛離八路軍,加入到國民黨軍去了。在這之前,張紹東、蘭國清要動用伍瑞卿掌管的軍餉,他堅決不同意。張紹東、蘭國清叛離後,688團副團長田守堯任687團團長,他十分信任伍瑞卿,687團有個營長企圖組織逃跑,就是伍瑞卿發現後報告田守堯的。1943年,田守堯、張池明、伍瑞卿率領一部分團以上幹部去延安學習,在黃海海面與日軍遭遇,伍瑞卿在戰鬥中左腿和左眼下部受重傷,仍絕處逢生。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族聯軍第2縱隊4師後勤部部長,第2縱後勤部部長,第四野戰軍39軍後勤部部長。參加了遼瀋、平津等許多重大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隨39軍入朝作戰,任軍後勤部部長。回國後,任東北軍區後勤部營房部部長,軍區後勤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院務部部長。是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4年7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伍修權
伍修權(1908.3.6-1997.11.9),曾用名吳壽泉,湖北省武漢市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1950.12-1955.1)。1923年冬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先後在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步兵學校學習,後任翻譯。1929年調蘇聯伯力遠東國家保衛局工作。1930年轉為蘇聯共產黨(布)候補黨員,參加過蘇聯紅軍。1931年回國後即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閩粵贛軍區司令部參謀、瑞金紅軍學校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軍事團教育主任、軍委模範團政治委員、軍委直屬第3師政治委員、汀(州)連(城)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參加了第三、第四次反“圍剿”作戰。1933年任共產國際、中國工農紅軍總顧問李德的翻譯。長征期間,歷任紅3軍團副參謀長、陝甘支隊司令部作戰科長。
抗日戰爭時期,長徵到陝北後,歷任紅15軍團73師參謀長、陝甘寧邊區秘書長、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處長等職。1941年回延安任中央軍委一局局長、作戰部副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東北軍區司令部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後任軍事調處執行部瀋陽第27執行小組組長,授少將軍銜,參加同美軍、國民黨軍代表談判,初露外交鋒芒。1947年任東北軍區參謀長兼軍工部政委和瀋陽衛戍區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司長(1949.11-1950)。1950年1月,隨周恩來去莫斯科參加《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談判工作。1950年11月,作為中國政府特派代表出席聯合國安理會並發表講話的第一人,強烈譴責美國第七艦隊武裝侵略中國領土台灣,阻撓我軍解放台灣,干涉中國內政的無恥行徑。這是伍修權將軍外交生涯中極其輝煌的一筆。1952年2月,參加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率領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赴烏蘭巴托出席蒙古人民領袖喬巴山的葬禮。1953年3月,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隨周恩來總理去莫斯科參加史達林的弔唁活動。1955年-1958年,出任中國駐南斯拉夫首任大使。此後,歷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期間多次擔任中共代表團團長出席蘇聯、東歐國家和其他國家黨的代表大會及雙邊會談,以觀察員身份出席南斯拉夫黨的代表大會及華沙條約政治協商委員會會議。1975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980年9月擔任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副庭長和第二審判庭即軍事法庭審判長,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公開審判。曾任北京國際戰略學會會長、解放軍戰略研究所所長、中蘇友好協會會長、歐美同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共中央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
1997年11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主要著作有:《我的歷程》、《往事滄桑》、《回憶與懷念》、《在外交部八年的經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