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甯(nìng 寧)姓源出有三:
源流一
出自姬姓,來源於封地,以邑名為氏。上古周朝時,衛國有位公族叫衛武公,衛武公將其兒子姬季亹(Wěi 音偉)封於甯邑(今河南省獲嘉縣)。他的子孫便以封地名為姓,稱甯氏,世代相傳姓甯。據《元和姓纂》四十六:“甯,衛康叔之後,至武公生季亹,食采於甯,弟頃叔生跪,跪孫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又《潛夫論》引《世本》云:“甯氏出自衛武公子季亹,食采於甯,因以為氏。”再《姓氏考略》:“甯,衛康叔之後,至武公生季亹,食采於甯,以邑為氏。望出齊郡,又與寧通。漢甯成,史記作寧成。”據此,甯氏發祥於春秋時代距今兩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帶古老家世,始祖衛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弟,當時被封為諸侯的周文王眾多子弟之中,相當出類拔萃。衛武公則為衛國第十一任國君,其在位時間相當於公元前812-758年。
源流二
出自滿族複姓所改。清滿族有寧佳氏、寧古塔氏,入關後有從漢姓習俗,改單姓為寧氏。在《漢字簡化方案》實施之前,其一直用“寧”字為姓,有別於源自漢族姬姓的“寧”。
源流三
誤傳出自嬴姓,以諡號為氏。據《姓纂》和《急就篇》記載:“寧氏與秦同姓,秦襄公曾孫謚寧公,支庶因以為姓。”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秦襄公有曾孫去世後諡號“寧”,其支庶子孫有以其諡號“寧”為氏,世代相傳姓寧。
但已有考古文物銘文證實(《文物》1978年第11期),秦寧公實為秦憲公,將“憲”錯為“寧”,。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秦襄公曾孫是“秦憲公”。1978年1月,在寶雞縣楊家溝太公廟出土的秦器中,有秦公鍾和秦公鎛各一套,從拓文字形看,名顯是“憲公”,而決非“寜公”(見《文物》1978年第11期)。既然沒有“秦寧公”之說,“甯氏源於秦寧公”這純屬以訛傳訛兩千多年的誤傳,應予廢止,目前也尚未發現源自嬴姓甯氏族譜。
遷徙分布
甯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三位,人口約八十七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55%左右。
甯氏最早發源於春秋時期衛國的寧邑,得姓不久,便風光顯赫,見諸史冊者有甯俞(甯武子)及其子甯相,甯殖(甯惠子)及其子甯喜(寧悼子),寧速(甯莊子)等均為衛大夫,另有被放逐於秦的衛國大夫甯跪,這樣甯跪子孫和秦寧公之支庶便在陝西相融合,另甯戚仕於齊,子孫便落籍山東。
戰國時期,有周威王師、趙國中牟人(今屬河南)甯越。
秦朝時期,有魏人(今河北臨漳)甯昌,東陽人(今安徽天長)甯君。
西漢時期,有東平亢父人(今山東濟甯)甯壽,南陽穰人(今河南鄧州)甯成;東漢時期有朝歌人(今河南淇縣)甯季,廣漢人(今屬四川)甯叔。在兩漢時期,甯氏族人已分布於今河南、河北、陝西、山東等黃河中下游省份,並有進入安徽、四川等南方省份者。魏晉南北朝時,甯氏族人曾繁盛於今山東濟南一帶,故後世甯氏族人有以濟南為其郡望堂號的。當然,這一時期的甯氏族人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樣,有避亂南遷進入今湖北、湖南、江蘇、浙江、江西等省份者,就連祖國西南端的廣西也有了甯氏族人家的足跡。
隋、唐兩朝,甯氏名人再次多見於史冊,一改魏晉南北朝時期沉頓的局面,使甯氏族人發展呈現新局面。
兩宋以後,甯氏族人南遷者漸漸多起來,並逐漸播遷於廣東、福建。
明朝初期,山西甯氏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安徽、浙江、河南、山東、河北、北京等地。明朝中葉以後,有河北、京津等地之甯氏族人進入山海關以北繁衍生息,並有四川、廣西之甯氏入遷雲貴。張獻忠屠川後,有湖南、湖北之甯氏填四川。
清朝康、乾年間以後,山東、河北、河南之甯氏族人隨闖關東的風潮進入遼寧、吉林等地,並有閩粵沿海之甯氏族人入居台灣,山西之甯氏族人入遷內蒙,陝西之甯氏族人進入甘肅。
如今,甯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廣西、江西、吉林、陝西、湖南、山西、河北、河南等省為多。
歷史名人
寧俞:衛國大夫,就是大名鼎鼎的衛武子,賢明忠勤,於衛文公有道之時,無事可見,當衛成公無道之日,卻不避艱險,被孔夫子極口讚美為“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寧戚:春秋初期衛國人,修德不用而商賈,宿於齊國的東門之外。有一天,率先稱霸諸侯的齊桓公夜出,聽到他飯牛扣牛角而歌,從歌詞中,知道他的賢德,就命管仲迎拜為齊國的上卿,表現得果然高明,後來還進一步繼管仲為齊相,千古垂名。
寧越:戰國時中牟人。他家世代種田為生,但他感到種田太辛苦。便問朋友說:“怎樣才能免除種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說:“如果你能立志求學,苦讀30年,就不用再種田了。”他說:“別人休息的時候,我不休息,別人睡覺的時候,我不睡覺,我苦讀15年,應當有所成就。”他刻苦讀書15年,因為品學兼優,周成公就聘他為師。終於實現了他的志願。
寧成:西漢官吏,南陽穰縣(今河南省鄧縣)人。他任濟南都尉時,執法嚴厲。後來任關都尉時,出入關的人都哀嘆:“寧見乳虎,無直寧成之怒”。後辭官回鄉經營,果然大富大貴,家族昌盛。
寧玉:元朝將軍,能拉強弓,力大過人,為朝廷立功而當大官,他雖是武將,但很有修養,謙虛待人,深受讚揚。
寧原悌:壯族歷史上最早的史學家。欽江縣人,出生宦海門第,曾祖為廉州刺史,父封諫議大夫。少年時勤奮好學,才識過人。唐武后永昌元年(689年)會試考取進士,又參加宮廷賢良策試,當時應試者有1000多人,以成績優異排名第九,朝廷內外為之驚異。武后時授職校書郎,後累次升遷為諫議大夫。唐景雲二年(771年),睿宗的兩個女兒入道,要為她們建立華麗寺觀,原悌以先朝為鑑,上書力諫,睿宗遂納而停建寺觀。在任職期間,積極參與國事諫議,其見解深得睿宗賞識。唐玄宗時,原悌以諫議大夫兼修國史,他胸懷坦蕩,秉筆直書。玄宗審閱所修史稿,見直書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殺的事,便曉喻說:“白馬求卿,黃金贖罪,以為如何?”原悌答曰:“周公誅殺管叔、蔡叔,季友鴆殺叔牙,雖然太宗不得已殺掉建成、元吉,這也是他們自取滅亡罷了。”由是得罪玄宗,被罷官還鄉。
寧完我:明清之際遼東遼陽(今屬遼寧)人,字公甫。天命年間投後金(清),隸漢軍正紅旗。天聰在文館辦事,建議設六部,為皇太極所採納。後以好賭被免職。順治元年(1644年)起用為學士,不久擢弘文院大學士。曾三次任會試主考官,充《明史》、《清太宗實錄》總裁官。十年授議政大臣,次年因爭權奪利,排陷陳名夏致死。後以年老休退。
寧調元:字仙霞,別號大一。湖南省醛陵人。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本參加同盟會。次年創辦《洞庭波》雜誌(後更名《漢幟》)。萍例醛起義爆發,回國趕往參加,在岳州(今岳陽市)被捕。三年後獲釋,至北京辦《帝國日報》。武昌起義後在兩湖從事革命工作。民國元年(1912年)在任上海《民聲日報》主編,鏇任廣東三佛鐵路總辦。民國2年宋教仁被暗殺,到漢口秘密活動討袁,被黎元洪逮捕,在武昌遇害。年40歲。有《太一遺書)留世。
寧協萬:字楚禪,號邦和,湖南省長沙人。華興會會員,民國12年應蔡元培之聘任國立北平大學教授。民國26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辭去職務,編寫史料和法學著作。著有《國際公法》、《最近政治史》、《寧盧講義錄》、《現行國際法》、《西征記事》、《柏林旅次》等。
郡望堂號
郡望
據《姓纂》記載:“衛康叔之後,至衛武公生季亹,食采於甯,以邑為氏。”望出齊郡。
齊郡:西漢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今在山東省淄博市。
堂號
甯姓的主要堂號有:“齊郡堂”、“達孝堂”、“篤親堂”、“成德堂”等。
四言
奇才霸國;
史筆直書。
——佚名撰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衛國人甯戚,想輔佐齊桓公,但又因窮困無法自薦,於是為商旅輓車到了齊國,住在齊都東門外為人餵牛。一次,他見桓公出東門,便扣牛角而歌道:“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短布單衣適至骭(Gàn 音贛,意小腿),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桓公聽了,認為他是異人,便用為上卿,後遷國相。下聯典指唐代寧悌原,累官至諫議大夫。修國史直刺王妃,玄宗欲易之,不從,遂以違旨名去官。
匡勷桓公;
師事威王。
——佚名撰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甯戚扣牛角而作歌,齊桓公用為大夫,遂成霸業。下聯典指戰國時趙國人甯越,耕種之餘,發憤讀書,十五年後終成為西周威公(周考王所分封的小國西周國君)之師(一說為齊威王之師)。
五言
嚴肅朝廷相;
勤奮帝王師。
——佚名撰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骨史甯成。甯成,南陽人。執法嚴峻,為宗室、豪強所畏懼。武帝時任內史。下聯典指西漢趙國人甯越,原為中牟農民。因努力求學,十五年後即成為周威公之師。
七言
禮賢下士稱良將;
博學鴻儒任大臣。
——佚名撰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師職甯玉,禮賢下士,人稱有古良將風。下聯典指清代實錄總裁官甯完我,擢宏文院大學士,後授議政大臣。
修史直書全其節;
輔君復國表其忠。
——佚名撰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人甯原悌,曾參與修國史,因違逆玄宗旨意而去官。下聯典指春秋時衛國大夫甯俞,衛成公被晉國抓獲時,他以忠輔君,終於復國。
祖德綿長光衛國;
宗功赫爵耀齊邦。
——佚名撰甯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甯氏宗祠齊郡堂通用聯。全聯典出甯氏先祖在春秋戰國時代衛、齊兩國的事跡。甯氏在衛國九世卿族,權重一時;後甯戚又在齊國任大夫,輔佐齊桓公。齊郡堂為甯氏之堂號。
福海恩深宗源遠;
鰲山德高世澤長。
——佚名撰甯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新圩鎮堯家村甯氏福海公支系祠堂聯⑴
八言
扣角興歌,得為霸佐;
讀書發憤,終成王師。
——佚名撰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甯戚為人輓車,至齊,於車下飯牛,扣牛角而歌,桓公聞而異之,拜為上卿,後遷國相。下聯典指春秋時寧越苦耕勤讀,卒為西周威公師(一說為齊威王師)。
八言以上
勤學直書,應念先人之德;
輔君佐霸,當弘乃祖之功。
——佚名撰甯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安徽省阜陽市甯氏宗祠聯。上聯典指戰國時趙國人甯越、甯原悌事典。下聯典指春秋時衛國人甯戚、甯俞事典。
濟水分流,千年尚識支派;
鰲山肇啟,百世難忘本源。
——佚名撰甯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新圩鎮堯家村甯氏福海公支系祠堂聯⑵
奇才霸國,名高衛國無雙士;
史筆直書,吏列齊卿第一人。
——佚名撰甯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甯氏宗祠齊郡堂通用聯。(見上《甯姓宗祠七言通用聯》首聯聯釋)
或智或愚,成保身濟君宏業;
且歌且挽,儲為卿作相奇才。
——佚名撰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代甯武子事典。下聯典指戰國時衛國卿士甯戚事典。
統系接閩江,由茲派別分支,數十世來綿兩粵;
祠堂歸化縣,此後宗聯本根,五百年前證一家。
——佚名撰甯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廣東省化州縣甯氏宗祠聯。
開國將軍
寧賢文少將
寧賢文(1913-1994),湖北省大悟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於1933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教導大隊文書,獨立師3團1營連文書,紅四方面軍交通大隊排長,四川省委交通隊隊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129師隨營學校科長,冀南軍區教導大隊隊長,特務團團長,東北野戰軍3縱隊8師師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入朝參戰,回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40軍參謀長,高級防空學校校長,湖南省公安總隊隊長兼政治委員。
1955年曾被授予大校軍銜,1962年曾經晉升為少將軍銜。曾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曾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94年2月8日因病在湖北省大悟縣逝世,終年81歲。
附註: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中,關於寧賢文的入黨、任職和授銜之前的記載,均有個“曾”字,表明他受過重大的黨紀、軍紀處分,但似乎不是自傷(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擬以武力解放金門,寧賢文用大石砸腳自傷以逃避渡海作戰)他作為歷史上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這件事。
革命烈士
寧調元(1882-1913),字仙震,號太一,湖南省長沙府醴陵縣東富鄉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早年就讀於長沙明德學堂學習,頓向革命。結識黃興、張繼,加入華興會。1905年留學日本,由黃興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1906年回國從事革命活動,在長沙與禹之謨發起公葬陳天華、姚宏業於嶽麓山。主編《洞庭波》雜誌,宣傳反清革命。同年冬,因參加策應瀏萍醴起義,在岳州被捕,囚長沙獄3年,獄中以書信聯繫,致力南社籌建。獲釋後到北京,負責《帝國日報》編輯。1911年武昌起義後,奔走湘鄂間。後任廣東三佛鐵路總辦。1913年入漢口策動反對袁世凱稱帝活動,事泄,被逮捕於漢口德租界。
1913年9月25日被袁世凱、黎元洪殺害於武昌抱冰堂,時年31歲,歸葬醴陵縣西山。“寧太一先生之墓”為程潛將軍所題寫。寧調元詩作大部分是在獄中所作。詩宗杜甫,多慷慨悲憤之辭。著有《太一遺書》。
家譜文獻
寧氏續修族譜六卷,(清)寧汝栻修,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寧氏重修族譜一卷,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縣五里鄉大弄村。
浙江寧氏重修族譜二卷,(清)季作舟重修,清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縣五里鄉大弄村(有兩部)。
湖南長沙卯田寧氏二修族譜十四卷,首一卷,(清)寧願肫纂,清光緒元年(公元1874年)濟陽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浙江安吉寧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縣大橋頭鄉青石塢(不全)。
永新神泉寧氏七修族譜,(清)寧正仁等纂修,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逵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今僅存第三~四卷、第六~七卷、第九卷、第十二~十三卷、第十六~十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安徽石台陵陽寧氏宗譜三十六卷,首三卷,續補編一卷,補遺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浙江寧氏重修族譜二卷,(清)吳聚文重修,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縣五里鄉大弄村(有三部)。
安徽懷寧寧氏重修家譜,(清)寧南樵修,清朝年間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九卷、卷末。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安慶市圖書館。
四川成都華陽寧氏族譜二卷,(清)寧宗愚纂修,清光緒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
湖南長沙卯田寧氏四修族譜十七卷,(民國)寧成文主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善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廣西欽州嶺南寧氏家乘初稿,(民國)寧可風輯,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字輩排行
湖南長沙卯田甯氏字輩:“玉邦之宗仕開尚文章成顯達恢得家聲世敦邦友克立勛名增其培植永保昌榮”。
湖南邵東甯氏字輩:“德顯由仁孝國望效順佐申尚有(佑)衷慈”。
湖南三陽甯氏字輩:
一支字派:“國望效順佐家尚佑”;
二支字派:“國瑞家祥世代榮昌”:
三支字派:“孝國望教順佐清家”;
四支字派:“太令俊豪資忠順兼勤敏”。
四川綿竹、什邡、廣漢、彭州、簡陽、渠縣寧氏字輩:“萬世崇忠孝國旺效順佐家尚佑公慈強開盛”。
天津雙港甯氏字輩:“標齡標壽兆繼武振東藩履泰嘉祥著懷任大寶存潛培書圃土(潤)長裕汝南金秉志椎忠孝蘭桂冀人君”。
山東甯氏字輩:“天燕洪廷方尚召付加義”
甯氏一支字輩:“富必永繼文運世正本上舉國元成義家宗德澤譜開雲萬代盛傳廣照三才”。
山東章丘寧家埠寧氏字輩:“興裕(玉)衍(延)范(凡) 繼述洪昌 明哲作起 祚宗顯揚 仲景先君 愛基由泰 仕呈家遠 相緒慶開”
廣西靈山甯氏字輩:“甯兆必懷 修世奕旗昌 高鞏元正琥“
姓氏"寧"字辨析
寧氏,為古老顯姓之一,擁有二千八百多年歷史。但自50年代實施"簡化字"以來,"寧"一直被誤為"寧",且延續至今,積重難返。特此辯證,以求正本清源,恢復寧姓之本義。
寧氏的起源
據史載,春秋時衛國國君衛武公(姬和),將其子季亹分封於寧邑(今河南獲嘉、修武一帶),其後代以寧為氏,來源於姬姓。
寧氏是衛國三大宗族之一,從寧跪、寧速、寧俞、寧相、寧殖至寧喜,蟬聯大夫職位,有"九世卿族"之說。並一度把持朝政,衛獻公曾表示"政由寧氏,祭則寡人。"後來寧喜被殺,寧氏在衛國之勢盡失。但另有一位重要歷史人物寧戚,與管仲共同輔佐齊桓公成為五霸之首,其後代在齊魯漸成望族,堂號"齊郡堂"。
寧字的寫法
"寧"作為姓氏,還有 、"寗"兩種寫法。《篇海類編·宮室類》:"寧,俗相承作寗";《字彙》:、 寗、寧三字,在後代一直通用。
廣西文物《隋正議大夫寧贙碑》,將"寧"寫作,說明隋唐時期 、寧二字的通用寫法。明代《春秋左傳註疏》卷十七,則將"寧"寫作"寗";清代《百家姓考略》,已寫作"寧"。
文物隋正議大夫寧贙碑,寫作
文物明代刊印《春秋左傳疏注》,寫作寗
文物清代刊印《百家姓考略》,寫作寧
1936年,世界書局據清代武英殿本影印的《春秋三傳》,在述寧速事時,寫作"寧",而述寧喜事時,又作。可見從清代至民國, 、寧二字是通用的。
文物清·武英殿本《春秋三傳》寫作寧
關於"寧"字
在古漢語中,"寧"字與姓氏無關。"寧"本讀zhù,其意有二:一為貯藏;二是"門屏之間謂之寧"(《爾雅·釋宮》)。
1956年公布1986年重發的《漢字簡化方案》註明:"作門屏之間解的寧(古字罕用)讀zhù(柱)。為避免此寧字與寧的簡化字混淆,原讀zhù的寧作 。"現行電腦GB2312簡體中文字元集存有"寧、寗"字,《漢語大字典》中,提到"寧"是"寧"的簡化字。
由此可見,作為姓氏的"寧",並未簡化成"寧",而"寧"只是'寧'的簡體。
關於"寧"姓
與"寧"姓相混同的"寧"姓,是由滿族寧佳氏(寧爾佳氏)、寧古塔氏改姓而來。寧姓為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朝鮮古籍《李朝實錄》載:"鐵嶺北部女真溪關千戶凝馬哈,以寧為姓。"這一姓氏的名人,現有南開大學教授寧宗一。
另一說法:"秦寧公之後以寧為姓",即"寧氏源於嬴姓"。南宋王應麟《姓氏急就篇注》:"寧氏與秦同姓,秦襄公曾孫謚"寧公",支庶因以為姓"。新加坡《南華早報》曾登《寧寧二氏相通·系承姬姓後裔》文章:"寧氏儘管有兩個水源,但都是同父所生。寧、寧二氏大可不必在寫法上斤斤計較。"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錯誤的。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秦襄公曾孫是"秦憲公"。1978年1月,在寶雞縣楊家溝太公廟出土的秦器中,有秦公鍾和秦公鎛各一套,從拓文字形看,名顯是"憲公",而決非"寧公"(見《文物》1978年第11期)。既然沒有"秦寧公"之說,"寧氏源於秦寧公"應予廢止。
秦公鍾局部,上面銘文為石鼓文:"秦公曰:我先祖受天命,賞宅受國。刺刺邵文公、靜公、憲公。不墜於上……"
區分寧寧二字
若單從字源上看,寧寧二字確實是相通的。《漢語大字典》:"寧,同"寧";《說文·用部》:"寧,所願也";清段玉裁注:"此與'寧'意義皆同,許意'寧'為願詞,'寧'為所願,略區別耳";《說文》:"寧,願詞也。從丂,寍聲"。 說明東漢之前,寧與寧都含"願"之意。不過寧是"所願",有如名詞"願望",而"寧"是"願詞",為虛詞之一,相當於動詞"願意"。後來,"寧"用於姓氏,正確發音nìng,即寧邑之寧。而寧靜、寧願等詞,就只使用"寧"字。
寧與寧,除因讀音和字義相近而混淆外,還有另一因素,即清道光皇帝名旻寧。民間為避諱,都將"寧"寫成"寧",長久相傳,就被誤為同一個字了。
襄樊古隆中牌坊,建於清朝光緒十五年,避道光帝諱,將寧寫作寧
寧氏因封地寧邑而得姓,本不該寫作"寧"與滿族寧姓混同。但因寧、寧混同古已有之,如《史記》記述寧成,又作寧成,這是誤用。西漢時的司馬遷,不知寧氏得姓於寧邑,只知寧寧二字可以相通,以至誤延到民國。建國以後,公布簡化字方案,字典書籍又將"寧"簡化為"寧"。
辭書異化寧姓
"寧姓"被誤寫成"寧姓"的過程,始於1956年《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發布,該"一異表"將"寧"作為異體字併入"寧";《漢字簡化方案》的實施,傳承字"寧"又成為"寧"的簡化字。自此,寧寧寧三字合一,並成為"寧",從而寧、寧兩姓,就被一個傳承字"寧"所替代。這種混亂情況延續至今,《新華字典》、《辭海》都未收入"寧"字頭,而認同"寧、寧"簡化為"寧"。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問世,對"寧nìng"字有所提示:"'寧'是'寧'的異體字。"《一異表》也加注:"停止使用的異體字中,有用作姓氏的,在報刊圖書中可以保留原字。"因此可以說,"寧"作為姓仍作"寧",與"寧(níng)"是不同的姓氏。但該詞典並未收錄"寧"字頭,實際上仍是模稜兩可,沿襲混亂。
近些年來,國家主管部門意識到辭書的錯誤,第5版《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不但對"寧níng"增加姓氏義項,而且將"寧"列為正式字頭,把讀去聲的"寧"姓移至"寧"下。教育部語文研究所網站也發文指出:"寧(寗)《一異表》字形有誤,應作寧。寧寧為不同的姓,寧唯讀nìng。"
呼籲恢復甯姓
中國大陸自50年代開始,從《一異表》到《新華字典》等辭書的套用,造成甯姓人的戶口本、身份證等諸多證件,絕大部份改寫為“寧”(據來自四川的甯文君反映,四川資中部份宗親的身份證上仍保留“甯”字)。且大眾普遍認為“甯”是“寧”的繁體字,而在轉換為繁體時,又錯誤地自動轉為“寧”。長期以來,“甯”字反被遺忘,乃至大眾已不識此字。加之,這個古老的甯姓與滿族改姓的寧氏,又都混同為一個“寧”姓,更加是非難辯,其混亂局面積重難返。
甯氏與張王李等大姓不同,甯姓只有一個本源,源自姬姓,得氏於甯邑,故有“天下無二甯”之說。如果繼續沿用“寧”的錯誤寫法,不僅與滿族寧氏混同,就甯氏族裔本身而言,也會“數典忘祖”,不識古字甯,不知自家姓。
由於簡化字造成的姓氏誤寫,不僅就此甯氏一姓,還有“蕭”姓錯為“肖”,“鍾”姓錯為“鍾”等等。為此,建議國家出台一份檔案,說明“肖”能復為“蕭”,“鍾”能復為“鍾”,“寧”能復為“甯”(滿族除外)。並提供權威“對照表”,下達有關證件業務部門,建立配套操作程式,可以自動有效轉換,使之切實可行。
隨著新《百家姓》的出爐,政務機關若能為姓氏加注,將謬誤正本清源,貫徹實施這一複姓舉措,那將是對傳統文化的功德,為政之一大善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