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姓

于姓

于姓,得姓始祖為於邘叔。主要分布在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等東北地區。于姓在2002年全國人口普查中於姓人口有1141萬人,占全國人口的0.92%,姓氏排名仍為第二十八位。源流一: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子邘叔的封地邘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新唐書》的記載,周文王的繼承者周武王姬發成功克商之後,大舉分封諸侯。他將其第二個兒子姬誕封在故邘國舊址(今河南沁陽西萬鎮邘邰村),重新建立了姬姓邘國,稱邘叔。後來,邘叔的子孫後代就以故國名為姓氏,有的稱邘氏,有的則去邑稱于氏,史稱于氏正宗,是為河南于氏。

基本信息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子邘叔的封地 邘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新唐書》的記載,周文王的繼承

于姓于姓

者周武王姬發成功克商之後,大舉分封諸侯。他將其第二個兒子姬誕封在故邘國舊址(今河南沁陽西萬鎮邘邰村),重新建立了姬姓邘國,稱邘叔。後來,邘叔的子孫後代就以故國名為姓氏,有的稱邘氏,有的則去邑稱于氏,史稱于氏正宗,是為河南于氏。

源流二

源於複姓淳于氏,出自唐朝避唐憲宗名諱改姓,屬於因謚改姓為氏。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所定的皇族七姓中,有複姓淳于氏。到了公元805年唐憲宗李純即位後,因為“純”、“淳”二字同音,為避諱皇帝名諱,遂將複姓淳于氏改為單姓于氏。由此出現複姓淳于氏家族所演化的于氏一族。

宋朝時期,該支于氏族人中有部分人又恢復為複姓淳于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于氏、淳于氏同宗同源。

源流三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拓拔鮮卑萬忸於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路史》記載,鮮卑族拓拔部的萬忸于氏族人原為山東于氏漢族人,後隨鮮卑改稱萬忸于氏,亦稱萬紐于氏、勿忸于氏。北魏王朝建立 後,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器公元493~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萬忸于氏又恢復為于氏。這一支于氏雖然是從鮮卑族的萬忸于氏所改,一向也被當作外來的姓氏看待,但在實際上,他們仍然是漢族于氏的後代,只是在漢朝之時,有一位名為於公的後代族人跟著拓跋鮮卑離開了中原,隨北魏道武帝拓拔·珪遷徙至代北地區(今山西代縣、繁峙、五台、原平一帶,即河西走廊),並且為了適存於鮮卑族環境而改為鮮卑姓氏“萬忸於”。

到後來鮮卑族的拓跋·珪在中國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萬忸于氏族又“重回娘家”,復為單姓于氏。

源流四

源於有熊氏,出自遠古黃帝裔孫的封地商於,屬於以居邑名為氏。傳說,黃帝有一個裔孫被分封在商於(今河南淅川)。在其後裔子孫中便有以先祖封地名稱為姓氏者,稱于氏,這于氏之始,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五

源於滿族姓氏【尼瑪哈氏】NimahaHala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滿語“魚”,滿族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尼漫古。金舊部“尼龐古”,以部為氏。世居遼陽,後改漢字姓俞、於、余。金朝著名人物有參知政事尼龐古鑒,東北路招討使尼龐古鈔兀。鑲紅旗希姓,人數極少。世居遼陽地方。

【布尼氏】BuniHala見於《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隸屬於鑲白旗。散處於佛訥赫村(又作胡訥赫,今吉林省敦化西北,一說在黑龍江寧安西南)、公額理等地方。

【於佳氏】YugiyaHala世居不詳,後改漢字姓於。

【玉庫勒氏】YukuliHala又作俞窟里、俞庫勒,見於《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

世居洪愛(待考)、虎爾哈松花江、空科巴賽,後改漢字姓於。原隸正白旗,

後改隸鑲白旗。

【尼瑪奇氏】NimaciHala見於《滿漢名臣傳》和俄國學者《滿族的社會組織》,

滿語“山羊皮”,世居不詳,人口非常少,後改漢字姓顏、於等。

著名人物有:西寧鎮總兵、騎都尉又一雲騎尉達三泰。

【裕瑚魯氏】YuhuluHala見於 《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以地為氏,

散處裕瑚魯(待考)、長白山(長白山女真三部聚落地,包括鴨綠江、訥殷、朱舍里:長白山女真朱舍里部聚落地,吉林省臨江市以北,松花江上源塞朱倫河(二道江)流域、虎爾哈(今黑龍江省黑河市對岸俄羅斯地區)、訥殷(部族名、江名,長白山三部之一,今吉林省撫松縣東南松花江上游流域)、黑龍江、洪科、安褚拉庫(東海女真瓦爾喀部聚落地,今吉林省安圖縣西南,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帶、)英額和羅等地方。正白旗、正紅旗、鑲藍旗、鑲黃旗、鑲白旗、正藍旗均有分布,另外鑲白旗和鑲藍旗的包衣里也有裕瑚魯氏。

【于氏】YuHala本漢族(尼堪、撫順尼堪)姓氏,見於《八旗滿洲氏族通譜》,

隸屬於正白旗及正藍旗包衣。世居瀋陽及撫順地方。

源流六

源於狄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高車民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高車民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活躍於中國北部和西北部的遊牧民族,自號“狄歷”。高車,在春秋時期稱赤狄,到了西晉朝以後,塞外各民族稱之為敕勒,實際上是北朝人對漠北一部分遊牧部落的泛稱,因其“車輪高大,輻數至多”而得名,南朝人則稱其為丁零,漠北人又稱其為“鐵勒”、“狄歷”等,都是同一個民族種群的不同稱謂。

在高車民族中,有一鮮于氏部落,亦稱宣于氏,在南北朝時期能人輩出,後在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過程中,改漢姓為于氏、鮮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契丹族,出自遼國時期官吏大于越,屬於以官 爵稱號漢化為氏。大于越,是古契丹民族所建大遼國的最高官位。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耶律億)在後梁末帝朱友瑱公元916年建立了大遼王朝,年號“神冊”。之後,遼太祖於北面官院所在地設定了“大于越府”,置有“大于越”之爵。大于越之稱,實際上是契丹族遙輦氏部落聯盟時期的職官名稱,按《遼史》的記載:“太祖以遙輦氏于越受禪,因稱。終遼之世,以于越得重名者三人:耶律曷魯、屋質、仁先,謂之三于越。”在整個遼國時期,大于越僅授予功勳最大的契丹貴族,地位十分顯赫,爵位在遼國百官之上,與帝位平等,亦稱“並肩王”。遼國的大于越府故址在林東(今內蒙古赤峰巴林左旗林東鎮)。遼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公元1125年,遼國被金國所滅。

遼國滅亡之後,在曾為大于越的“耶律曷魯、屋質、仁先”之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爵稱號為姓氏者,漢化稱于越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于氏、越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欽察蒙古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始祖系元朝武平王東路蒙古元帥不花鐵木耳,其侄燕鐵木耳、撒敦、侄孫唐其時均世為元朝丞相,權勢薰天數代。不花鐵木耳共生有九子一女,在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繼位後,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受到太師巴鄰·伯顏勢力的打擊,只好退而返回江南封地。元朝末期,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為躲避紅巾軍起義而逃到廬州(今安徽合肥),後取家族姓氏首字“玉”的諧音漢字更姓為余氏、俞氏,其扈從和家丁則更為漢姓于氏,統稱為“鐵改余氏”。

這支蒙古族余氏、俞氏、于氏後來多托稱漢族,今廣泛分布在西南、中南、東南各地。

源流九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烏梁海氏,元朝時期蒙古部名稱,族人以部為氏,內扎薩克之喀爾沁土默特左翼都統皆烏梁海氏,乃元朝大臣濟喇瑪之後裔,世居喀喇沁、烏嚕特氏、阿爾泰山氏、唐努山氏、黑龍江、西伯利亞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langhai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烏氏、于氏。

⑵.蒙古族人巴延達哩,在明朝時期為著名的牛人,即勇士,明朝時賜其漢姓為於,名忠。

⑶.蒙古族札哈齊特氏,亦稱扎哈齊特氏,世居土默特(今內蒙古卓素圖盟土默特右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JahacitHala。蒙古族札哈齊特氏在明朝時期即冠漢姓為于氏,滿族扎哈齊特氏則在清朝中葉以後亦冠漢姓為于氏。

⑷.蒙古族兀良哈氏,在名時期即改漢姓為于氏、烏氏、吳氏、魏氏等。另外,在兀良哈部中還有一個分支兀日罕氏,亦稱烏日罕氏,後多冠漢姓為于氏、吳氏等。

⑸.蒙古族於聰氏,在明朝初期太祖皇帝朱元璋所頒布的“禁胡姓”嚴詔之下,即有取姓氏首音之諧音漢字冠改漢姓為于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⑹.蒙古族扎格斯沁氏,世居遼東西部(今遼寧地區),明朝時期即冠漢姓為于氏。

源流十

源於匈奴,出自漢朝時期匈奴民族當于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當于氏,為漢朝時期匈奴民族中的一個部落名稱,以部為氏,遊牧於河西地區,後留駐於大宛郁城一帶(今俄羅斯列寧納巴德)。公元前105年,匈奴烏維單于之子詹師廬即位單于,因年少即位,史稱“兒單于”。

後逐漸融入漢族,省文簡化為單姓于氏,世代相傳至今。

名義和圖騰

《說文》“於,於也,象氣之舒於。”又說:“烏,孝鳥也,象形。”這就是說:以能反哺的孝鳥,俗稱老鴉或老鴰,在餵小鳥時發出的聲,稱為“烏”。甲骨文中的“烏”字型像一隻鳥首,體黑不顯眼。孔子解釋“烏,是張口呼氣的聲因為它有助於呼氣,有如人發語詞嗚呼,所以借為嘆詞字。而“於”為“烏”的古文,古時呼與吁、乎與於,形同義也同,與於一樣,都為助字或語氣詞。於是,古文中烏、乎、於、於相通。

據此,古代于氏族就是於氏族,以烏鳥為原始圖騰,為東夷族鳥夷的一分支。于氏族因為發明一種陶器飯盂又稱盂氏族,居住的地方稱為於地,因築起了城牆而稱為邘,最終發展建立了國家,並出現了姓氏。

起源與演變

構成當代漢族于姓主要有兩大支:子姓和姬姓。

第一支系出子姓。商朝時,盂器皿是當時生活中必需品,河南睢縣一帶生活著一支擅長製作盂器皿的部落,稱為盂部落,也稱為於方,即在甲骨文的卜辭中所屢見的盂方。到了商朝後期,盂方為商所滅,商王武丁之子封為於侯,後遷移到今河南沁縣西北。《皇王大紀》記載:商末“西伯勘黎,邘侯來援,南宮适虜邘和黎二君,遷邘侯於翟,免黎侯歸國自省”。於侯也稱邘侯。周初國滅,子孫以國為氏,於侯子孫分別北遷於河南濮陽東南和山西盂縣。這是史書上最早記錄的于姓人群,于氏至少也有3100多年的歷史了。

第二支系出姬姓。周成王封二弟邘叔於舊於地,即今河南睢縣,後又遷到河南沁縣西北,侯爵 ,史稱姬姓於國。姬姓於國,國小勢弱,在周平王東遷洛陽後,於國被鄭國所滅。子孫遂以於為姓。當代于姓多自稱為周武王的後裔。姬姓于氏至少也有3000年的歷史。

基因融入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于姓的子孫,幾千年中一直活躍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戰國後期,于姓已經遷移到山東,在山東郯城的一支後裔隨鮮卑族拓跋鄰部遷徙到代地,即今山西北部和河北西北一帶,改姓萬紐于氏,在北魏時復隨鮮卑人南遷,進入河南,北魏孝文帝時又改為于姓 。組成於姓第三支的成分為西方和北方的少數民族,包括漢朝匈奴人的于氏,北魏西域于闐國人的于氏,清朝滿洲八旗姓尼瑪哈氏部落。這些外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後也逐漸同化成漢族。在明朝以後,于姓在東方得到穩定的發展,尤其在山東和東北繁衍最盛,最終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北方姓氏。

各支始祖

於 謙:浙江錢塘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間進士,曾歷任監察御史、巡撫、兵部右侍郎。

于慎行: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隆慶進士。明萬曆初歷翰林院修撰,充日講官。因劾張居正奪情,引疾歸。後起官,歷侍講學士、禮部左右侍郎,累遷至禮部尚書。明萬曆三十三年起掌詹事府,後二年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尋病卒。在史館以讀書為事,明習典制,貫通百家,與馮琦並為文學名臣。其詩文弘麗,一時推為大手筆。有《讀史漫錄》、《谷城山館詩文集》

於公:東海炎人(今山東炎城),以善於決獄而成名,他所洗雪的“東海孝婦”一案,更是千古美談。

於 聚:元末避亂自隴西遷今河南通許縣東入里之六營岡。生子五,遂別為五房。是為鹹平六營岡于氏始祖。

於 平:五代時自浙東遷至浦陽左溪。是為浦陽西溪于氏始祖。

於 明:明季由浦陽西溪徙居公橋,稱為後於,而以西溪為前於,官嚴於氏為後於之後。是為浦陽官嚴於氏始祖。

于思卿:元季自浦陽徙居蘭溪柵川。是為浙江柵川于氏始祖。

遷徙分布

于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那種認為于氏是“源流純淨,只有一個”的觀念是錯誤 的。河南沁陽市北部一帶,是古邘國所在地,當然也是于姓的發祥地。在邘國滅亡後較長的一段時間裡,于姓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播遷基本是以河南境內為主,如方城、午湯、許昌、伏牛山等地。秦漢時期,于姓人開始以河南為中心緩慢向周邊播遷,北遷山西、河北、東遷安徽、山東,西遷陝西、甘肅,此期于姓主要是以中國北方的中原地區為繁衍播遷的中心,並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東海、河內,由此,東遷入山東的于姓也開始興旺起來。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期的軍閥紛爭割據,造成“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于姓人跟隨著逃難大軍,大舉南遷於東南廣大地區,五胡亂華期間,漢民族百姓民不聊生,而戰爭又使中原地區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為躲避戰亂,處於河南南部的于姓則就近南下湖北,後輾轉於四川、湖南。隋唐時期,由於國家統一,戰亂減少,也由於國人根深蒂固的戀家思想,于姓遷徙有等於無,卻繁衍昌盛起來,于姓相繼在北方形成了幾處大的望族。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並擄走徽、欽二宗,有于姓人隨往黑龍江。南宋後期,于姓開始由浙入閩,由閩入粵。元末農民起義軍四起,社會動盪不安,江南人口銳減,由於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優越位置,所受影響不大,朱明王朝建立,遷山西人於人口蕭條處,則山西于姓也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其分別遷山東、河南、河北、陝西、江蘇等地。此前有河南于姓遷順天府(今北京市)(據《于氏宗譜》所載)。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東的于姓人為多,闖關東謀生並定居。至此于姓人已遍布天下。

姓氏名望

古代名人

于姓文化界著名人物(部分

朝代

姓名

生卒年

籍貫

評價/成就

東漢末期

于吉

?~200

山東膠南

道士,是道教經典《太平經》的作者。

唐朝

於濆

陝西西安

唐朝詩人。

元朝

於欽

1283~1333

元代方誌編纂家、歷史地理學家、文學家,著有著名的《齊乘 》。

明朝

於玭

1507~1562

山東東阿

文人,著有詩《登雲翠山》

明朝

於慎思

1531~1588

山東東阿

文人,著有《石淙記》、《游監山記》等。

軍政界

于姓軍政界著名人物(部分)

朝代 姓名 生卒年 籍貫   評價/成就

西漢 於公   山東郯城   縣獄吏。東海孝婦一案,成為千古美談。

西漢 於定國   山東郯城   於公之子。為獄吏、郡決曹。宣帝時,任廷尉。後為丞相,封西平侯。

西漢 於永   山東郯城   於定國之子。官至光祿勛、御史大夫。

三國時期 于禁 ?~221 山東泰安 蔭功一子封列侯,一子於圭襲爵益壽亭侯。  剿滅危害青州地方百姓的曹魏敗兵游勇,整軍而還,不管惡人先告狀的曹魏將軍,築壘禦敵,得曹操嘉獎,封爵益壽亭侯。

南北朝時期 於栗磾   平城 今大同   北魏名將。

北魏 於忠 460~516 河南洛陽   北魏散騎常侍、征北將軍於烈之子。

南北朝時期 于謹 493~568

河南洛陽

北魏、西魏、北周著名軍事將領、戰略家。

隋朝 于仲文 545~613 河南洛陽   隋朝名將。

唐朝

于志寧

588~665 陝西   任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贈幽州都督。

宋朝 於燾

山東壽光 翰林學士。

元朝 於欽

山東青州 進士,著《齊乘》;山東賑災,出糶官梁救濟貧民和鹽灶饑民,曾遭權臣責問。 兵部侍郎、太子少保、廉訪使照磨。

明朝 於賓 明初 山東莒縣 洪武十一年進士 官至給事中。

明朝 於敬 明初

山東諸城 洪武二十三年因品學兼優廉孝舉貢。

明朝洪武年間四川道監察御史。被譽為明朝清官第一。

明朝 於潛 明初  鄢陵 字彥昭,少倜儻,有志操以明經,釋褐太學。

除監察御史,改五軍都督府斷事。歷芷德隆縣、昌樂縣,清介欽敏,得吏民心,累升建昌知府,終應天府尹。 

明朝 于謙 1398~1457 浙江杭州   明朝兵部侍郎,著有著名詩歌《石灰吟》。

明朝 于慎行 1545~1608 山東平陰   明代政治 家,學者、詩人、文學家。任資政大夫,禮部尚書,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

清朝 于振   江蘇金壇   狀元

清朝 于成龍 1617~1684 山西永寧   清代“天下廉吏第一”任兩江總督。

清朝 于式枚 1853~1916 賀州   郵傳部侍郎、禮部侍郎、學部侍郎、修訂法律大臣、國史館副總裁

于右任 1879~1964 陝西三原   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國民黨元老,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民國四大書

于學忠

1890~1964 山東蓬萊  

抗日愛國將領。曾任第1屆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河北省體委主任等職。

於桑 1917~2008 四川渠縣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于氏將軍一覽(部分)

姓名 軍銜 籍貫

現任或曾任職務

於俠(1915-2002) 少將(1964年授予) 安徽金寨 海軍潛艇學校顧問、北海艦隊司令部正軍職顧問。

於權伸(1904-1973) 少將(1955年授予) 吉林遼源 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

於笑虹(1914-1973) 少將(1961年晉升) 山東即墨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第3研究院院長。

於敬山(1919-1996) 少將(1964年晉升) 安徽宿州

第二炮兵原副政治委員。

于永波(1931-——) 上將(1993年晉升) 遼寧大連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

于振武(1931-——) 空軍上將(1996年晉升 ) 遼寧寬甸 空軍司令員、黨委副書記

於澤民(1932——) 空軍中將(1990年晉升) 河北遵化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參謀長

于波(1930-2006) 海軍少將(1988年授予) 山東文登 海軍葫蘆島試驗基地副司令員

於浩(1928-——) 專業技術少將(1988年授予) 山東煙臺 軍事科學院政治工作研究室主任、高級研究員

於正江(1940-——) 海軍少將(1993年晉升) 山東即墨 海軍指揮學院院長

於慶田(1945-——) 少將(1999年晉升) 河北無極 總裝備部第20基地政治部主任

於明初(1947-——) 海軍少將(1997年晉升) 山東乳山 海軍廣州艦艇學院院長

於俊久(1928-2002) 少將(1988年授予) 遼寧莊河 廣西軍區紀委副書記

於鴻禮(1931-——) 少將(1988年授予) 遼寧丹東 山西省軍區司令員

於景常(1942-——) 少將(1992年晉升) 山東龍口 黑龍江省軍區副政委

於殿臣(1930-——) 少將(1988年授予) 江蘇鎮江 黑龍江省軍區副司令員

於德惠(1928-——) 少將(1988年授予) 山東文登 南京政治學院江蘇鎮江政委

(註:表格內容來源[7])

現代名人

·于敏(1926—),男,天津市寧河縣(原河北省寧河縣)蘆台鎮人,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氫彈之父”,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于榮光,1958年8月30日生於北京,京劇表演藝術家於鳴魁之子,中國演員。代表作:《狼毒花》、《木府風雲》。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 至今。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歷史上有三處:①治所在郯邑(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②東晉時期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復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③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 、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後又回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縣。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廣陵郡:即江都郡。原為戰國時楚國廣陵邑。秦朝時期置廣陵縣,在今江蘇揚州西北一帶。西漢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東漢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廣陵(今江蘇揚州),當時轄境包括今江蘇省揚州、儀征、高郵、寶應、金湖等地。唐朝時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蘇江都),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安徽省兩省交界的洪澤湖和六合縣以東、泗陽縣、寶應縣、灌南縣以南、串場河以西、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隋朝時期改為江陽,治所在今揚州。南唐時期又恢復為廣陵原名。北宋朝熙寧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併入江都。

堂號

河內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黎陽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稱三川堂。

廣陵堂:以望立堂,亦稱江都堂。

東海堂:以望立堂,亦稱郯郡堂、海州堂。

忠肅堂:明朝忠臣于謙,任兵部尚書。瓦剌犯大同,明英宗被俘。徐珵力主遷都,于謙為了振興國家,堅決反對。為了避免瓦剌以明英宗要挾中原,于謙就擁明景帝即位,打敗了瓦剌。不料明英宗回來後,聽信讒言殺了于謙。多年後方得到平反昭雪,諡號“忠肅”。

救民堂:明朝時候於仲寬,為永新知縣。那時南鄉龍仁和為亂,帶兵的將軍要把南鄉人殺光,好報他的戰功。仲寬堅決反對。南鄉人很感激他,生了男孩多用仲寬的姓當兒子的名,永遠記念。

家譜文獻

于氏宗譜五卷,(清)於準纂修,清康熙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 圖書館。

浦陽官巖于氏家譜,(清)於德起等纂修,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濮陽西溪于氏宗譜十六卷,(清)於賢達等纂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篤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江都於氏十修家譜十六卷,首一卷,(清)於樹滋纂輯,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

浦陽西溪于氏宗譜十六卷,(清)於賢起等纂修,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貴州于氏家譜,(清)於德懋編,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銅板刊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浦陽西溪于氏宗譜十六卷,(清)於烈等纂修,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河北東光于氏族譜,(民國)於湯言等修,民國二年(公元1912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于氏家譜,(民國)於德懋纂修,民國三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殘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天津靜海于氏族譜四卷,(民國)於春林重修,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

江蘇江都於氏十一修家譜二十卷,首一卷,(民國)於樹滋纂輯,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于氏家譜二十卷,首一卷,(民國)於德甫、於樹等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山東即墨于氏族譜二卷,(民國)於清中等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為敘堂排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山東榮成於氏支譜四卷,首一卷,(民國)於錫琨、於源璋重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銅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榮城縣堐頭鎮海堐村。

山東壹于氏家譜,(民國)於宗洵纂,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石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煙臺市圖書館。

浙江臨安於潛程氏宗譜,(民國)程志鵬、顧麗川等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燕翼堂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北新洲于氏宗譜六卷,(民國)於萬國修,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新洲桃源鄉熊店村。

江蘇豐縣于氏家譜六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豐縣師在鄉於王莊。

于氏宗譜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儀隴縣檔案館。

山東黃縣淳于氏族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黃縣諸由觀鎮淳于村。

四川資陽于氏宗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複印件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字輩排行

山東濰河流域于氏一支字輩:使用五行“金水木火土”沿用至今。

山東文登于氏一支字輩:“宗士心一沐從忠輔國卿詩書先聖緖忠孝傳家風

山東乳山于氏一支字輩:“思爾尚可載嗣繼維崇心天年開復性間之一同新作述宜長久斯文善培人國恩承永世祖德紹萬春”。

山東乳山于氏一支字輩:“振洪忠孝友慈良西平運祭昌家訓敦睦循明君主恩光”。

山東乳山于氏一支字輩:“萬好(浩)連增效,受(壽)長瑞在天,威修傳世佐,士克立廷延……”

山東文登于氏一支字輩:“文崇銘朝學新富承永祥熙銘澤恆昌嘉寧紹遠光”。

山東文登于氏一支字輩:“文錫鴻昌運存仁乃在茲原泉方守本復理永欽之”。

山東文登于氏一支字輩:“乃家升振宗”。

山東文登、遼寧大連于氏字輩:“文崇銘朝學新富承永祥熙銘澤恆昌嘉寧紹遠光”。

山東萊陽、遼寧新金于氏字輩:“兆慶己志……”

山東棗莊于氏一支字輩:“立成保秀光克”。

山東榮成於氏一支字輩:“洪維天夕吉正大周漢清”。

山東榮成於氏一支字輩:“文朝成世守福書”。

山東榮成於氏一支字輩:“佑克仕春瑛東海本嘉升千秋偉萬代世續永昭明”。

山東泰安於氏一支字輩:“甲九興吉汝光慶衍召立敬長恆建修永茂凡梓化增相連現存明倫啟春祚懷保全”。

山東泰安於氏一支字輩:“憲佑兆新……”

山東泰安房村于氏一支字輩:“修敬方可紹心學衛孝乃克培德元”

山東陽穀于氏一支字輩:“傳廣昭憲慶瑞連貴思祥丕承登龍脈良澤樂興長忠新明道 顯淑法宏德方家修建廷立懷保勝朝昌令聞維純厚公敬欽紹揚”。

山東陽穀于氏一支字輩:“廣兆啟長加目孔光”。

山東台兒莊于氏字輩:“忠誠傳世廣興(淳)後保家長……永效慶賢良”。

山東嘉祥于氏字輩:“春德雲繼廣鳳憲慶善可喜”。

山東泗水于氏字輩:“志士尚景潤常茂傳萬春”。

山東招遠于氏字輩:“紹成寶友文學”。

山東長清于氏字輩:“榮福興業廣令文慶園昌”。

山東濟南于氏字輩:“華樹洪慶憲文德繼世昌”。

山東龍口于氏字輩:“國世興永慶洪祥忠厚善良培機可紹祖德有光”。

山東肥城于氏字輩:“端樹仁晶旺”。

山東東平于氏字輩:“文樹繼吉慶紅潮”。

山東淄博于氏字輩:“在休望永本立道生先章記述得業昭明”。

山東牟平于氏字輩:“文連振培春忠德”。

山東棲霞于氏字輩:“宗祖世德吉人天相一心富有佐西永昌”。

山東威海于氏字輩:“學允錫文本立道生文章華國一心敬德天喜龍光”。

山東寧海于氏字輩:“漢升恆世芳瑛志適濱龍田”。

山東膠州于氏字輩:“世崇先宗志心法克永敦洪廷丕□啟建正學乃純”。

山東郯城于氏字輩:“建志(學)清(大新)浩”。

山東海陽于氏字輩:“學年勤(雲)希恆(文)正海 ”。

山東鄆城于氏字輩:“廣天道恆新”。

山東龍口于氏字輩:“清朝守文呈國世蘭開有風登瀛洲吉世成林啟昌運同興家業建鴻尤”。

山東蓬萊于氏字輩:“守龍文章大財源茂富紳”。

山東文登于氏字輩:“可德以仁為本”。

山東于氏一支字輩:“明存(海)成繼德光耀書步錦”。

山東于氏一支字輩:“文明觀美齊聖同長尊本敬宗”。

山東聊城一支字輩:“章長尚洪繼法慶海河匯江漢熙澤潤浩源”。

遼寧大連于氏一支字輩:“紀善守敬……”

遼寧大連于氏一支字輩:“正志欽周(洲)德”。

遼寧大連于氏一支字輩:“道厚原遠流長水”。

遼寧大連于氏一支字輩:“自久際有惠俊清開泰甲永遠安家邦”。

遼寧大連于氏一支字輩:“官清民安……”

遼寧大連于氏一支字輩:“兆長清孝……”

遼寧大連于氏一支字輩:“萬世永昌新春立業”。

遼寧大連于氏一支字輩:“忠正致榮敬錦正治永敬謹垂”。

遼寧大連于氏一支字輩:“百世其昌鳳成文章”。

遼寧瀋陽于氏字輩:“廣江明元國”。

遼寧鞍山于氏字輩:“國學文太□□茂朝萬久□□恩忠致世澤長功成家業昌承啟多俊秀建樹慶吉祥”。

遼寧鐵嶺于氏字輩:“國龍永宗圖保敦崇鍾……景希廷林廣國福繼得祥稟恩鎮殿左守學慶中昌”。

河北東光于氏字輩:“長寶文永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壽昌”。

河北衡水于氏字輩:“酶(玖)金桂海……”

河北圍場于氏字輩:“兆仕清得守文邵敏萬洪智”。

河北吳興于氏字輩:“德國蔭金士俊”。

河北滄州于氏字輩:“良振金桐樹建”。

河南西平郾城于氏字輩:“守耀重望嘉祖儒天光明正大冠敏慎惠恩慶昌榮民國期續:聖德啟景運庭訓承孝行宗澤培世久文武永太洪”。

河南六營于氏字輩:“吾福昌廣全新連芳從善兆吉因以恆揚俊秀林立祖德延長敬守成效慶賀明良前賢仰瀛海盛譽贊西平兢業立冰志克丕振家聲”。

河南民權于氏字輩:“可士文純天遷奉化共傳廣兆世克永學法志紹乾江河水中安興邦宏猷展孔孟曾仁義勤政禮孝廉”。

河南新鄉于氏字輩:“風俊成金……”

河南周口于氏字輩:“田鳳朝俊雲海”。

河南封丘于氏一支字輩:“風運進(海)金光普照萬世長青文”。

河南封丘于氏一支字輩:“鳳俊運海進金合光永文順繼”。

河南于氏一支字輩:“文世德建震”。

四川達州于氏字輩:“文正家聲宗澤延開基建學興朝聯韓映照翌衍庭後炳秀代昌存章先金安廣振其永志仲立平偉寧明全光月邦耀純方義軍雲祥昭根本遠”。

四川宣漢于氏一支字輩:“良登思雙丕正家聲鍾澤延開基建學興朝連韓英肇吉仁廷俊秉秀代章承昌先金安廣振其永志仲立平偉寧明全光月邦耀純方義軍雲祥昭根本遠”。

四川萬源於氏一支字輩:“文仁學仕昌。。。”

四川宣漢于氏一支字輩:“天大懷思學其明德光宗顯揚榮昌齊家治國世代流芳森林丕煥克紹書香”。

四川宣漢于氏一支字輩:“先世興文德安邦成朝廷開多士紹自定光明正忠三元美永遠合昌榮”。

重慶市雲陽縣于氏字輩:“尊庭世正啟 ,文德少奇光,永能成大志,宏道定家邦,民學國俊守,崇純載衡良。”

安徽蕪湖、徽州于氏字輩:“國一幫之首人民富貴長克乘先代志雲錫而家強”。

安徽五河于氏字輩:“永景榮家朝獻廣士少仙(先)業慶亞聖吉祥”。

安徽皖北于氏字輩:“明心雲中和德高傳紀廣”。

安徽蒙城于氏字輩:“金振(丙)文(廣)明(常),盛(聖、心、立)世(敬、士)同(樹)康,孝(笑)有(友、及)全家,治(耀)國安邦。”

安徽泗縣于氏字輩:“德紹萬辛慶和禮格”。

安徽五河于氏字輩:“永景榮家朝閒廣士少仙業吉慶祥”。

湖南祁陽于氏字輩:“開(凱)建品立旭”。

湖南慈利於氏字輩:“培(芝)源敦孝悌繼武煥文章理學傳家遠名臣佐國昌捧綸依日月拜冕肅冠裳”。

湖南常德于氏字輩:“自必承乾坤”。

湖南于謙後裔字輩:“學立恢前緒”。

北京密雲于氏字輩:“明長克溪漢思晉寶海”。

北京房山滿族于氏字輩:“大清隨龍來得派是魯原”。

北京于氏一支字輩 :“榮華海國天鴻雲連義尚百世介友川”。

北京于氏一支字輩:“潤長福正本慶”。

江西都昌于氏字輩:“振守乾坤致泰運亨通顯承興龍英華月”。

江西于氏一支字輩:“德宗大賢學業超先文明開啟道義時增世柄鍾正偉厚光朝”。

浙江浦江于氏字輩:

行派:“六五三七始相傳念百千萬仲雲仁禮啟後高尚權英盛宗奇傑雄俊在位立勛芳名允振後先繼美業”;

字派:“應廷一其官義道德以豊宗祖功可思曾元奕世同”。

浙江浦江于氏字輩:“以起承先榮賢能繼祖德”。

湖北于氏一支字輩:“治國安邦成周玉方”。

湖北于氏一支字輩:“孝成家大忠乾坤”。

內蒙古赤峰于氏字輩:“紅顯永文久”。

內蒙古于氏一支字輩:“殿學海振志占”。

天津靜海于氏字輩:“宗源樹廣茂基業永隆昌”。

山西靈丘于氏字輩:“殿續(學)海振志占”。

甘肅酒泉于氏字輩:“義應龍澤民體歧諧德同齡嘉華永在耀光萬世興立國信為本百年多英才誠正謙清廉大志皓月明”。

貴州于氏一支字輩:“衡進萬承忠文武起化龍”。

新疆于氏一支字輩:“錫瀾仁有……”

于氏一支字輩:“克恆永(世)文(萬)吉(延)京本宗正直”。

寧夏于氏一支字輩:“…成保金文子…”

家訓格言

于氏家訓以清于成龍的《治家規範》為最著名。于成龍,清山西離石人,清初從科舉 進士,官一直做到康熙年間的兩江總督,在任期間整飭吏治,平叛安民,清廉有節,時稱“天下第一清官”。于成龍的家教成功在於宗旨明確,他認為“一家有教,一國觀感”,才能興“仁讓”,所以,他主張把孝敬父母的傳統“孝”道,應當作為百行的根本。並進而提出了“居家切要勤儉,不可奢靡。待人宜謙,不可驕傲”、“立身貴高,不可同流合污”、“心存正直,天知神敬。心存欺詐,鬼禍災生”、“忍得一分,受用一分”等處世之道。其家訓均以傳統倫理為綱,所言四十二條,事不煩大小,理唯求明晰,治家之道盡括其中。

宗祠通用聯四言通用聯

威隆節鉞;

德卜門高。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

上聯典指三國魏名將于禁,字文則,鉅平人,曹操名將。武帝時召拜軍司馬,征戰有功,持軍嚴整,累遷左將軍,封益壽亭侯,假節鉞。謚厲。下聯典指漢代廷尉於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人。宣帝時任廷尉,為人謙恭,決疑平法,務在哀鰥,加審慎之心,當時人說:“於定國為廷尉,民自以不冤。”少學法於父。父死,亦為獄吏,後擢為丞相,封西平侯。

救時宰相;

當代清官。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錢塘人于謙,字廷益,七歲時,有異僧稱他為“救時宰相”。歷官監察御史、兵部侍郎、河南巡撫、兵部尚書。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首領也先南犯,他猝親征的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于謙率軍擊退進攻北京的也先,保衛了京師,迎回英宗。下聯典指清代山西永寧人于成龍,字北溪,歷官羅城知縣、黃州同知、兩江總督,所到之處,以清廉著稱,時稱“天下清官第一”。

勤勞土木;

妙選瀛州。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傑出和政治家于謙(1398-1457),字廷益,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永樂進士。歷官御史、兵部右侍郎。正統十三年(1448年),遷左侍郎。次年秋,瓦剌也先大舉寇邊,宦官王振挾英宗親征,兵部尚書鄺埜從征,留他理部事。未幾,發生“土木之變”,英宗被俘,京師震恐。監國成王擢之為兵部尚書,全權經劃京師防禦。他擁立成王即位,是為景帝 。十月,也先挾英宗破紫荊關入窺京師,他分遣諸將列陣九門外迎敵。而身自督戰,也先挾英宗北逃。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乞和,請歸英宗。及迎還英宗,安置南宮,稱上皇。後以所謂“謀逆罪”被殺害。下聯典指唐初大臣于志寧(588-665),字仲謐,京兆高陵(今陝西省高陵)人。貞觀中為太子右庶子。高宗時拜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並封燕國公。以華州刺史致仕。

瀛洲望重;

廷尉門高。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初洛陽人于志寧,字仲謐,文學館學士,為瀛洲十八學士之一,歷官太子右庶子、太子太師、華州刺史,封燕國公。下聯典指西漢東海人於公,曾官廷尉,執法公平。其閭門壞,地方父老共同為他重修,他讓修得高大些,能容駟馬車蓋出入,並說:“我治獄多陰德,子孫必有發達的。”後來,其子於定國官至丞相,孫於永官至御史大夫。

廉讓世澤;

大傅家聲。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唐·於義,北周閔帝時為安武太守。以家財分郡人之爭訟者,訟者恥愧,移居他州。

五言通用聯

長歌昭日月;

大筆撼乾坤。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台灣政治大學挽於佑任聯語節錄。於佑任(1879-1964),原名伯循。陝西涇陽人。光緒舉人。工詩詞,精書法。有《佑任文存 》、《佑任詩書》等。亦擅聯語。

帆影清江水;

鈴聲碧草山。

——於鄴撰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唐末進士)於鄴《過百牢關貽舟中者》詩句聯。

慎行大學士;

曼倩西平侯。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禮部尚書于慎行,字可遠,東阿人。隆慶進士。萬曆初歷修撰,後詔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以疾歸。慎行學有原委,貫穿百家。神宗時,詞館中以慎竹及馮琦文學為一時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下聯典指漢代廷尉於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人。少學法於父。父死,亦為獄吏,後為廷尉,民自以不冤,擢為丞相,封西平侯。

青晚標廣德;

紅葉作良媒。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于志寧五世孫於琮,娶廣德公主,後被害,公主亦自縊室中。下聯典指於佑題詩紅葉,宮女韓氏得之,後結為夫妻,“方知紅葉是良媒”。

六言通用聯

紅葉作良媒合;

青史標廣德貞。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僖宗時學士於佑,在御溝行一紅葉,上有詩句,於佑也題一葉,放在上流,被宮女韓夫人得到。後來,僖宗放宮女,於佑娶了韓夫人,二人分別取出紅葉相示,說:“可以答謝良媒了。”原來,韓夫人詩中有“方知紅葉是良媒”的句子。下聯典指唐代於琮,字禮用,于志寧六世孫,宣宗時擢進士第,歷官左拾遺、尚書右僕射。娶廣德公主。黃巢攻入京師長安,於琮被殺,公主自縊而死。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德及子孫,崇門容駟馬;

功高家國,泰代出賢臣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縣獄吏於元公,東海郯人。決獄平。東海有孝婦,為太守冤殺,公爭之不得,辭疾去。孝婦死。東海旱三年,後太守至。因公言致祭立雨。公閭門壞,父老方共治之。公謂曰:“少高大,令容駟馬車蓋,我治獄多陰德,子孫必有興者。”後其子定國為丞相,孫永為御史大夫。皆封侯。下聯典指明代傑出和政治家于謙。

砥柱中流,獨攬朱明殘祚;

廟容永奐,長贏史筆芳名。

——魏源撰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魏源題明代傑出和政治家于謙祠聯。

於林

膠東赤山之宗---東阿谷城于氏之於林位於山東平陰縣洪範池北1.5公里處,平陰縣洪範鄉紙坊村之西謝莊之南兩河兩海之間,龍泉、扈泉、日月雙泉、孝泉、天地泉、墨泉、拔箭泉、白雁泉八大名泉環繞祖塋流入黃河,四周有華山、雲翠山、大寨山、雙禎山等數百個山峰形成百鳥朝鳳、萬花吐芳之勢向祖塋肅然起敬。

於林坐北朝南,進門楹聯為萬曆皇帝朱翊鈞所撰,“大明先師三代帝王受教誨,朕賜仙居莊嚴肅穆浴皇恩。”由書法家邢侗書丹。陵園占地面積4公頃。據明朝史書記載:於林“龍沙恢闊”,“中有享堂翁仲”,有牌坊兩座,一曰“帝賜玄盧”,一曰“責難陳善”,皆系萬曆皇帝御書。陵園正門外有高大石獅1對,林中有華表兩座。牌坊和華表上雕刻的人物,花卉,虬龍浮出,飛禽走獸,巧奪天工,惟妙惟肖。於林甬道兩側有石虎、石羊、石馬,翁仲相對,且做工精細,形態逼真,展示了那巧奪天工的明代石刻藝術,令人拍案叫絕。陵墓的中心是落棺亭。亭前有供後人祭奠的1張石案和記載政績文章及人品的10通大石碑。落棺亭周圍,蒼松翠柏,遮天蔽日,尤其林中植有萬曆皇帝所賜白皮松59株,現尚存44棵。屬國家稀有珍貴樹木。一般胸圍2米,高16米左右。樹幹挺直,通體銀白,經陽光照射,閃爍有光,斑斕可愛。針葉青翠,間有青褐色球果,煞是好看。棵棵亭亭玉立,古雅壯觀。歷400餘年仍生機盎然,是省內獨有的白皮松古樹林,規模為國內所罕見,居國內集中儲量首位。

“文化大革命”期間,墓地毀壞嚴重,現僅存白皮松樹供遊人觀賞。這裡是旅遊勝地,吸引四方遊人來此觀光,特別是每年陰曆二月二古會期間,從早晨到傍晚遊客 來往不絕。

中國百家姓

安姓
巴姓
白姓
柏姓
班姓
包姓
鮑姓
暴姓
貝姓
賁姓
畢姓
卞姓
邴姓
卜姓
蔡姓
曹姓
岑姓
查姓
昌姓
常姓
車姓
陳姓
成姓
承姓
程姓
仇姓
儲姓
褚姓
揣姓
從姓
崔姓
戴姓
單姓
鄧姓
狄姓
刁姓
丁姓
董姓
雲姓
鈄姓
竇姓
杜姓
段姓
樊姓
范姓
方姓
房姓
費姓
封姓
酆姓
馮姓
鳳姓
伏姓
符姓
傅姓
富姓
乾姓
甘姓
高姓
郜姓
葛姓
弓姓
宮姓
龔姓
辜姓
谷姓
顧姓
管姓
郭姓
韓姓
杭姓
郝姓
何姓
和姓
賀姓
黑姓
洪姓
侯姓
胡姓
花姓
華姓
滑姓
懷姓
黃姓
惠姓
霍姓
姬姓
嵇姓
吉姓
汲姓
計姓
紀姓
季姓
薊姓
家姓
賈姓
兼名
鑑姓
江姓
姜姓
蔣姓
焦姓
解姓
金姓
靳姓
經姓
井姓
景姓
康姓
柯姓
孔姓
藍姓
郎姓
老姓
樂姓
雷姓
黎姓
李姓
厲姓
利姓
勵姓
酈姓
廉姓
練姓
梁姓
林姓
凌姓
劉姓
柳姓
龍姓
婁姓
盧姓
魯姓
陸姓
路姓
呂姓
欒姓
羅姓
駱姓
麻姓
馬姓
毛姓
茅姓
梅姓
孟姓
糜姓
米姓
宓姓
苗姓
閔姓
明姓
繆姓
莫姓
牟姓
木姓
牧姓
穆姓
倪姓
寧姓
牛姓
鈕姓
潘姓
龐姓
裴姓
彭姓
蓬姓
皮姓
平姓
蒲姓
溥姓
譜名
戚姓
祁姓
齊姓
錢姓
強姓
怯姓
秦姓
邱姓
秋姓
裘姓
曲姓
屈姓
全姓
任姓
戎姓
榮姓
阮姓
芮姓
山姓
韶姓
邵姓
沈姓
盛姓
施姓
石姓
時姓
史姓
舒姓
束姓
雙姓
水姓
司姓
松姓
宋姓
蘇姓
宿姓
隋姓
孫姓
邰姓
談姓
湯姓
唐姓
陶姓
滕姓
田姓
童姓
萬姓
汪姓
危姓
韋姓
隗姓
衛姓
魏姓
問姓
翁姓
烏姓
鄔姓
巫姓
吳姓
伍姓
武姓
郗姓
奚姓
習姓
席姓
夏姓
項姓
蕭姓
謝姓
邢姓
幸姓
熊姓
徐姓
許姓
宣姓
薛姓
荀姓
閆姓
嚴姓
顏姓
羊姓
楊姓
仰姓
姚姓
葉姓
伊姓
羿姓
殷姓
尹姓
印姓
應姓
尤姓
有姓
于姓
余姓
俞姓
虞姓
禹姓
郁姓
喻姓
元姓
袁姓
昝姓
臧姓
詹姓
湛姓
章姓
趙姓
甄姓
鄭姓
支姓
鍾姓
周姓
朱姓
諸姓
祝姓
宗姓
鄒姓
祖姓
左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