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鑫

高爾鑫

著名老中醫。

高爾鑫:男,湖南吉首人,安徽中醫學院六年制本科畢業。

歷任安徽省衛生廳副院長、安徽省中醫院院長、中國中醫藥學中醫診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中醫學科技開發研究會會長、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等職務。先後被美、日、韓等國聘為教授、顧問。出版專著多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主攻:心病、脾胃病、肝膽病、癌病等。專長:冠心病、食道癌晚期臨床緩解、女性更年期綜合症、慢性萎縮性胃炎、急慢性肝膽病和風濕病等內科疑難雜症。

高氏是中醫內科學家,在學術思想上強調崇尚仲景,辨證為先;溫補通滌,重視治心;治學育人,繼承創新。指出“行醫萬里,讀書不輟,思辨不倦。不讀書,不思辨是死醫。所以,一是精讀書,二是勤臨床,乃行醫之道”。臨床上則以“辨陰陽、識臟腑、定治則、施方藥”十二字為指導,提倡中醫辨證與西醫檢測相結合,在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參照現代科學發現,不僅能夠豐富中醫辨證論治的內容和方式,更是從實際出發,提高中醫辨治水平的有益嘗試和創新。本文還介紹高氏治療下焦疾病、神經****症、冠心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經驗,並列舉肝硬化腹水案、中風后遺症案等予以進一步闡明。其醫論醫話及五首經驗方,均是高氏長期臨床實踐的精華所在。細讀全文,定會從中受益。
登山登大山攀高峰,一覽無餘;做家做專家成大家,造就偉業。
———自勉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做;多做勝過少做,實踐醫者靈魂。
———自警

著作著作

著作:《醫學新悟》
作者:高爾鑫著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3-1
圖書開本:
圖書頁數:178

編著編著

汪石山醫學全書——明清名醫全書大成(主編:高爾鑫)

圖書品相:十品
書籍作者:高爾鑫主編
圖書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9-08

生平介紹:
高爾鑫,男,漢族,1939年11月4日出生於湖南省吉首市,安徽中醫學院院長,中醫內科學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安徽省政協常委,安徽省科協常委,中國中醫藥學會理事,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中國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日本東洋技療學院專務理事。

高氏出生於一個教育世家,其父及家族中多人從事高等教育工作,其外祖父為名中醫,母素好中醫並潛心習第五卷391之。他自幼受家庭文化薰陶並在母親的影響下,立志承岐黃之業,懸壺濟世。1959年考入安徽中醫學院中醫本科。大學六年,高氏潛心研讀《黃帝內經素問》、《傷寒雜病論》、《靈樞經》、《金匱要略》與《諸病源候論》等經典著作,廣泛涉獵金元四大家的《素問玄機原病式》、《脾胃論》、《儒門事親》、《格致餘論》,溫病學諸家的《溫疫論》、《溫病條辨》、《溫熱經緯》及《醫林改錯》、《壽世保元》等。在學習中,高氏尤為推崇王清任的《醫林改錯》,認為“書中反映了作者勇於創新改革、敢於破舊立新和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該書的問世,在當時長期唯書論的沉悶空氣中劃出了一道電光”。正是因為在這一時期逐步形成的勤奮攻讀、廣泛精研的學習習慣和習古不泥、勇於創新的治學風格,為高氏在中醫領域裡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965年大學畢業後,高氏先後在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蕪湖中醫學校、蕪湖市中醫院,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內科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此間,他不僅始終在臨床第一線,還長期巡迴於涇縣、繁昌、當塗、靈壁諸偏遠鄉村、縣城,開展醫療服務和科研調查,足跡遍及皖江南岸、江淮大地,治癒了大量的多發病、常見病和地方病,也接觸了許多疑難病,收集並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臨床資料。高氏在行醫過程中特彆強調要精讀書。他認為:“中醫者,儒醫。行醫萬里,讀書不輟,思辨不倦。不讀書,不思辨是死醫。所以,一是精讀書,二是勤臨床,乃行醫之道。”只有不斷地把書本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去並且在實踐中得到檢驗,才能去蕪存真,有所創新。
因此,重視實踐、實踐第一的觀點始終貫徹於高氏從醫的全過程,即使在擔任蕪湖中醫學校校長及至擔任安徽中醫學院院長以後,仍然堅持門診接待病人。臨床上他以“辨陰陽、識臟腑、定治則、施方藥”十二字為指導,提倡中醫辨證與西醫檢測相結合,在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參照現代科學發現,不僅能夠豐富中醫辨證論治的內容和方式,更是從實際出發,提高中醫辨證論治療效水平的一種有益的嘗試和創新。例如,高氏用附子合炙甘草湯加減治療病態竇房結綜合徵,患者胸悶、心悸、暈眩、脈來遲緩無力,甚或昏迷、抽搐等,類屬於中醫的胸陽不振之心悸,氣血不足之暈厥,髓海空虛之眩暈,脈絡失養之動風等,依據中醫治療虛損證候“勞者溫之……損者益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原則,選用附子合炙甘草湯加減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高氏認為:隨著社會發展及現代科學研究成果日新月異,必然會引起人們工作、生活環境及飲食、起居等物質文化生活產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在遣方用藥方面要學習古方、繼承古方,更重要的是發展古方,正如其所著《醫學心悟》前言中指出的:“若食古不化,不為交通交流,偏執一方一藥,以候陰陽頗不一之人群、千般萬種之證候、反掌變化之病情,則似盲者履步,蹣跚不定,怎能辨陰陽勝衰、疾病證候,以化裁組方,斟酌劑量,藥到病瘳?”例如,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春、夏之交是梅雨季節,此時人當熱而多汗,腠理開肺氣外泄,然寒氣又當令,氣候多雨而潮濕,故極易外感寒濕致病,患者頭昏體困、渴不欲飲、肢體酸困、午後發熱、舌淡苔黃厚膩微乾、脈弦滑數,反映病情有寒有熱,有虛有實,且濕邪戀而難去,病症遷延不愈,高氏在繼承古方“茯苓皮湯”和“達原飲”的基礎上,創造了“新茯苓皮湯”(詳見後文),用之每每奏效。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他總結出“是病皆宜疏,唯腎當需固”的臟腑辨證施治法則。認為,心氣要寬,脾氣要運,肝氣要舒,肺氣要宣,六腑更是以通為用,而唯有腎氣需固。例如:心氣心血皆以疏通暢達為用,不通則痛;肝膽不疏則鬱結成疾,脾胃運化之樞紐,中焦阻塞,全盤皆亂;肺氣宣達肅降,一旦失常則氣化開合不利等等。而腎則不然,“五臟菀熱,寒熱獨並於腎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虛損啟微》)。五臟病久皆能及腎,因此唯腎氣需固。以此指導臨床,高氏在治療第五卷392心病、脾胃病、肝膽病、神志病、癌症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且圍繞冠心病、食管癌晚期臨床緩解、婦女更年期綜合徵、慢性萎縮性胃炎、急慢性肝膽病和風濕病開展的科研工作,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發表了科研論著40余篇。出版了熔其本人臨床經驗於一爐的代表作《臨證新得》,並且長期擔任國際、國內、省內疑難病人的會診工作。高氏認為“懸壺醫林,治學研究,貴在積累”。日常須向書堆里鑽,在病床邊磨,於實踐中體驗,從學理上推求。聽、讀、行、思,兼行並施,且就點滴心得反覆磨磋,並就磨磋之體會再研討新思路、新方法,務求思之有新,行之有得。如此日經月曆,定會由涓涓細流,匯為河海。
長期以來,高氏在堅持臨床的同時,擔任著中醫內科學教授、研究生導師和學院院長,集醫、教、研、管理多方面工作於一身。在繁忙的工作中,他極其重視和關心中醫藥界年輕人的培養。高氏認為:“中醫要發展,發展的目標是實現中醫現代化,而實現中醫現代化的基礎在於高等中醫教育的發展和振興,在於中醫現代化人才的培養和成長。”為抓緊抓好這一工作,多年來,他潛心調查、研究,發表了《中醫臨床課教學法初探》、《中醫教育的現狀與未來》、《中醫現代化與高等中醫教育》、《淺論中醫研究生的素質培養》、《研究教學評價方法,探討人才培養標準》等系列文章。指出制定中醫藥人才培養標準應遵循的五原則:堅持高等中醫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原則;堅持人才素質全面發展的原則;堅持教學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從把好高等中醫教育人才質量關,保證向社會輸送符合質量要求的中醫藥人才的目標出發,高氏主編了《傳統中醫臨床試題庫》,並且制定了《中醫專業學生畢業考核標準》,即“七能力”:①專業理論的掌握與運用能力;②臨床辨證論治能力;③臨床急診工作能力;④運用現代醫學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能力;⑤醫療檔案寫作能力;⑥文獻檢索與資料積累能力;⑦科研論文寫作與答辯能力;“二水平”:①外語與計算機水平;②思想道德水平。他努力把競爭機制引入教學領域,建立起有權威的考核淘汰制,有力地促進了安徽中醫學院教學及各方面工作向前發展。30餘年來,向社會輸送數千名中醫、中西醫結合高級人才。不僅如此,他還參加了《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科學》、《長江醫話》的編寫工作,主持了“安徽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研究,為政府對中醫事業發展的決策提供了科學諮詢。
數年來,高氏一直努力向世界宣傳中醫藥和安徽中醫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1990年以來,他先後訪問了美國、加拿大、韓國、斯洛維尼亞和日本等國,開展了講學、學術交流、接受留學生、轉讓科技成果等多項活動;促成安徽中醫學院與洛杉磯育英大學、加拿大中醫學院、歐洲針灸學會、東洋技療學院等結為姊妹關係,在韓國籌建了安徽中醫學院大田分校;他本人被美國洛杉磯育英大學聘為客座教授,被日本東洋技療學院聘為院董事會專務理事,還擔任了韓國針灸新聞社(全國性中醫學術組織)顧問。

學術精華
一、崇尚仲景,辨證為先《傷寒雜病論》序云:“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第五卷393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古人以樸素的陰陽五行哲理來認識、理解人體複雜的生理、病理現象,認識到其變化難極,非精究勤求而不能得。高氏認為辨證論治是祖國醫學之精髓,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綱辨證是外感病和內傷病辨證論治的總綱,八綱辨證雖然至清代《醫學心悟》才明確提出,但實際上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內經》,而充實於東漢時期的《傷寒卒病論》。張仲景把陰陽五行哲理用於辨證論治之中,開創了八綱辨證之先河,《傷寒論》中以“六經”為分病的綱領,六經又按陰陽分為三陰經、三陽經,所以六經是由陰陽演化而來的系統概念;《金匱要略》對雜病用五臟辨證的方法,也就是以五行類比五臟而形成的另一系統概念。這兩個系統概念構成了張仲景辨證論治的系統模式。
八綱辨證是中醫各種辨證的基礎,只有熟知八綱辨證,才能較好地運用其他幾種辨證方法。八綱辨證首先必須辨明陰陽以明確疾病的性質,然後辨病位,再定治則以指導處方用藥。
《內經》曰:“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景岳全書》曰:“凡診病施治,必須先審陰陽,乃醫道之綱領,陰陽無謬,治焉有差,醫道雖繁,而可以一言敝之者曰陰陽而已。”八綱辨證又以陰陽兩綱統領表里虛實寒熱六綱,《醫學心悟》指出:“至於病之陰陽,統上六字而言,所包者廣。熱者為陽,實者為陽,在表者為陽;寒者為陰,虛者為陰,在里者為陰。寒邪客表,為陽中之陰;熱邪入里,陰中之陽。寒邪入里,陰中之陰;熱邪達表,陽中之陽。”因此,八綱實為六變,又有二綱統六變之說,即從表里辨疾病的部位,寒熱虛實辨疾病的性質。而任何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都可以用表里寒熱虛實進行概括,並可起到執簡馭繁的主導作用。張景岳:“六變者表里寒熱虛實也。是醫中之關鍵,明此六者,萬病皆指諸掌矣。”即疾病的發生不外或為病發於表的寒熱虛實證,或為病發於里的寒熱虛實證,或為表里同時或半表半里的發病寒熱虛實證;疾病的發展不外由表入里或由里出表,由寒變熱或由熱變寒,由實轉虛或由虛轉實。表里寒熱虛實的理論,主要就是以表里辨別邪正鬥爭的病位所在,即邪氣在表而正氣向外抗邪的為病在表,邪氣在里而正氣向內抗邪的為病在里;以寒熱虛實辨別邪正鬥爭的病性所屬,即邪正鬥爭而陰盛或陽虛的其病屬寒,邪正鬥爭而陽盛或陰虛的其病屬熱,邪正鬥爭而正氣抗邪力強的其病屬實,邪正鬥爭而正氣抗邪力弱的其病屬虛。例如:發熱惡寒而脈浮的,是因邪氣在表而正氣向外抗邪所致,病在表;但熱不寒或但寒不熱而脈沉的,是因邪氣在里而正氣向內抗邪所致;病在里,但熱不寒渴喜冷飲而脈數的,是因邪正鬥爭而陽盛或陰虛所致,病屬熱;但寒不熱口不渴而脈遲的,是因邪正鬥爭而陰盛或陽虛所致,其病屬寒;上述表里寒熱等症而脈浮沉遲數有力的,是因邪正鬥爭而正氣抗邪力強所致,其病屬實;上述表里寒熱等症而脈浮遲數無力的,是因邪正鬥爭而正氣抗邪力弱所致,其病屬虛。因此,表里寒熱虛實的理論是以疾病的邪正的反應為依據的,而表里寒熱虛實的反應則是由邪正雙方相互作用來體現的。因此,辨別表里寒熱虛實,必須同時看到邪和正的兩個方面,只有綜合分析邪正鬥爭雙方的具體情況,才能正確地作出表里寒熱虛實的判斷,從而給予恰當的處理,如果只看到邪氣或正氣的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那就必然會導致誤診誤治。例如風寒侵犯太陽為病,如果只看到風寒邪氣在表的方面,而忽略了正氣向外抗邪氣力量強弱的方面,虛實不分,表寒實證而用攻中有補的桂枝湯,表寒虛證而用專攻不補的麻黃湯,邪就會犯補有餘而攻不足的錯誤。
通過八綱辨證所得出來的一個完整的證,是對表里寒熱虛實進行全面分析歸納而成的即疾病在邪正鬥爭過程中一定階段上的綜合表現,如表寒實證、表寒虛證、表熱實證、表熱虛證、第五卷394里熱實證、里熱虛證、里寒實證、里寒虛證等,並非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各自孤立的所謂陰證、陽證、表證、里證、寒證、熱證、虛證、實證。因為任何疾病都是邪正鬥爭的反應,每個完整的證都是疾病在邪正鬥爭過程中一定階段上的綜合表現,而這個綜合表現則是包括病位的表里和病性的寒熱虛實在內的。如果臨床辨證,只是弄清了病位的表里而沒有弄清病性的寒熱虛實,或者只是弄清了病性的寒熱虛實而沒有弄清病位的表里,那么所得出來的證,就只能是片面的,而不可能是完整的,只有全面弄清了病位的表里和病性的寒熱虛實,才能得出一個完整的證。
通過八綱辨證所得的完整的證,再進一步落實到臟腑經絡、三焦和衛氣營血上,就能更加具體地指導臨床實踐。
二、溫補通滌,重視治心心臟是人體內臟的主宰,又是周身血液循環的樞紐,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發育生長乃至生命維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素問》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又曰:“心主身之血脈”,“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髒為心。”所以心臟的生理功能就如《血證論》所說“火者,心之所主,化生血液,以濡周身,火為陽而生血之陰,即賴陰血以養火,故火不炎,而血液下注,血藏於肝,寄居血海,由沖任帶三脈,行達周身,以溫養肢體”,“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身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臟以其在十二官中的君主地位及其獨特的生理功能,決定了心臟功能正常,氣血得以敷布濡養十二官乃至全身四肢百骸、皮毛九竅等,人體才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反之,若心臟功能異常,影響了氣血的運行敷布而及全身,並且也會影響心臟本身而加重病情,造成惡性循環,甚或危及人的生命。
故曰戒之戒之者,言深慎也。
心臟疾病包括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臟傳導失常、心肌病、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等,是常見病、多發病,且死亡率較高,為醫學界積極防治和研究的重點疾病。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醫學診斷心臟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日益增多,但在治療方法及療效等方面尚嫌不足,高氏在長期中醫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的基礎上認為:中醫藥在治療心臟疾病方面有很多獨到之處和優勢,值得深入研究。
(一)心臟疾病的辨治理論心臟疾病屬中醫胸痹、心悸、痰飲、水腫等範疇。對此,中醫很早就有認識和闡述。《靈樞·厥論》曰“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指出了心臟疾病的一些症狀。張仲景則理論聯繫實際,創立了心臟疾病的辨證論治。如《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曰:“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傷寒論》謂:“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後世醫家認識則更為深入,辨治理論豐富多樣,顯示了中醫治療心臟疾病的優越性。
1通則不痛:氣血貴乎流行通暢,升降有序,一旦各種因素導致阻滯,不通則痛,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等。中醫常用活血化瘀、行氣導滯、化痰通痹等方法,暢其氣血,通則不痛。
臨床使用活血化瘀藥物比較普遍,如丹參、赤芍、川芎、紅花、桃仁、五靈脂等。高氏認為“氣行則血行”,在活血化瘀的基礎上,加入一定的行氣、破氣藥,如沉香、烏藥、佛手、青皮、香附、蘇第五卷395木、丁香、白檀香、玫瑰花、綠萼梅等,可以明顯增進療效;若痰濁瘀阻,則宜用瓜蔞、薤白、半夏等藥,以化痰通痹。
2養血益心:血為心所主,然心本身必須得到血之濡養才能司其所主。心血不足不僅周身得不到營養,同樣也造成血不養心。如心臟自養血管病變或功能障礙導致的冠心病、心律失常、傳導阻滯等,即屬此列。因此,臨床治療除消除直接因素外,還應投以適當劑量養血之品,如制首烏、當歸、白芍、熟地、雞血藤、阿膠等,養血亦即養心。
3水火既濟:心屬火,腎屬水。心火應下融於腎,腎水須上濟於心,心腎相交,維持功能正常,否則就會出現水火失濟的表現。因此,高氏對於慢性心力衰竭、心肌勞損、心源性哮喘、心肌梗塞恢復期等病症,主張在治心的同時,佐以治腎,以促使水火互濟、心腎相交。常用治腎的藥如山萸肉、菟絲子、桑椹子、破故紙、金櫻子、覆盆子、女貞子、巴戟天、肉蓯蓉、淫羊藿、鹿角膠、龜板膠等,方劑多以左歸飲右歸飲為主。
4和營暢血:營氣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血中之氣,營與血可分不可離,常以“營血”並稱。《靈樞·邪客》云:“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赤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因此,營血和調則血脈通暢,心有所主。而心肌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症常有營血失和之證,如心悸怔忡、自汗出、多夢驚恐等,採用和營治法,每能獲效。臨床常以甘麥大棗湯、桂枝湯、炙甘草湯等投治。
5益氣化瘀: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而氣虛亦能致瘀。《讀醫隨筆》曰:“氣虛不足以推血,則血必有瘀。”《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指出:“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高氏認為,這裡“責其極虛”指出了胸痹病的根本所在,可以說,虛是胸痹的一個主要病因,這裡的“虛”,應當是指宗氣。氣為陽,上焦陽虛當指胸中宗氣而言,宗氣虛不足以行呼吸,故見氣促短氣;氣虛無力推行營血,則血脈瘀滯。氣血不通,故胸痹而痛。因此,益氣化瘀法用於臨床治療胸痹、氣促、心悸等,每獲效顯著。常用藥物如太子參、黃芪、甘草等。方如生脈散、獨參湯等。
(二)心臟疾病的辨治思路隨著中醫學的發展,中醫辨治疾病的思路已不局限於傳統的方式,在辨治心臟疾病方面也不例外,現將目前常見的幾種辨治方式概述如下:1辨證論治:即依據心臟疾病表現的主要證候,進行辨證分型,制定相應治則,然後組方治療。如將冠心病心絞痛分為心氣虛、心陰虛心陽虛、腎氣虛、脾氣虛、肝腎陰虛、氣陰兩虛七型,分別用養心湯、參附湯、天王補心丹、腎氣丸、理中湯、左歸飲和生脈散加減治療。此為中醫傳統治療方法,可撇開西醫“病”的約束,根據醫者的辨證,處方靈活多變,療效也較滿意。然而其辨證的準確性與醫者臨床經驗關係很大,且用藥的隨意性也較大,療效難以統計、總結,尤其在心臟疾病症狀處於隱匿情況下,則易導致誤診、漏診。如變異性心絞痛出現脘部嘈雜、胸悶、肝膽和背部疼痛時,往往誤為胃、肝、膽疾患,這樣治療效果必然不佳。
2主方加減:即對某一心臟疾病病因定一主方(亦叫基本方),然後根據患者具體的中醫證型,在主方的基礎上予以加減。如有人自擬活血養心湯治療冠心病300例,氣虛血瘀型僅用基本方,陰虛陽亢型加首烏、玄參、桑寄生、石決明、鉤藤、菊花,氣虛痰阻型如炒白朮、淫羊藿、桂枝、半夏、橘紅等,心腎陽虛加人參、附子、桂枝、白朮、淫羊藿、車前子、茯苓,結果有效率達第五卷39697%。又如有用黃芪桂枝湯治療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心腎陽虛加炮附子、麻黃、細辛,瘀血痹阻加血竭、三七,痰濁中阻加全瓜蔞、半夏、沉香,結果總有效率為771%。該方法組方穩中有變,臨床療效便於觀察總結,基本方中可選入一些療效確切的藥物,使之既有較強的針對性,又不失中醫特色,因此臨床套用十分廣泛。
3專病專方:即一病(症)一方,臨床套用一般不作加減。如有報導介紹用三參穩律湯治療早搏104例,總有效率為827%,明顯高於西藥對照組(333%)。又有介紹使用薯蕷丸治療心功能減退7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這種專方多為自擬方,除參考中醫組方的一些基本原則外,並吸取大量中藥藥理研究成果,這些藥物的套用似乎與中醫辨證無關,甚至有相悖之處。
比如不辨證地在方中使用苦參抗心律失常,葛根治療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然而由於是針對某病(症)組方,用藥目的較明確,故臨床療效也十分明顯。目前臨床治療心臟疾病的中成藥多源於此。
4單味藥物治療:即用單味藥(包括用其有效成分)治療心臟疾病或某一症狀。例如有報導用黃楊(黃楊寧片)治療心律失常43例,總有效率為60%;又有人用川芎(川芎嗪)治療重症肺心病,結果治癒4例,緩解好轉10例,死亡3例;用人參蘆(人參蘆皂甙)治療冠心病294例,心絞痛總有效率為446%,心律失常總有效率614%,心電圖好轉率為374%。這種方法對症性很強,多根據某藥理研究成果而套用於心臟疾病的治療,臨床療效明顯,說服力強。然由於單味藥多是提取其某一有效成分製成製劑套用,與西藥對症用藥已無多大區別,似乎無中醫特色了。

高氏指出:上述辨證方式各有特色,各有不足,臨床套用時應根據各種心臟疾病的特點,選擇或聯合使用,使之既採納現代科研成果,又具有中醫特色。他特彆強調地指出:中醫辨證心臟疾病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只有在堅持中醫特色的基礎上,重視採用現代醫學檢查、監測技術、辨證辨病相結合,大膽吸取中藥藥理研究成果,才能使中醫辨治心臟疾病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三、治學育人,繼承創新高氏習醫懸壺歷30余載,經始涉、探索、知諦、有得四個階段,在臨床、教學、科研、管理中,努力繼承中醫學的理論精華,積極吸納現代科學而有所創新,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治學心得,主要就是把科學的辨證思維貫徹於治學始終,強調“精讀”與“活用”的思辨觀,構建了令人稱道的育人思路,主要就是探索中醫教育規律性,促進中醫教育現代化,強調

傳統中醫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發展觀。
(一)精讀醫書乃醫者必由之路高氏認為對於學習中醫者來說,書不僅要讀,而且要精讀,包括熟讀、博覽、積累。
在熟讀中理解。要熟讀中醫之基礎理論、診斷、方藥等以及現代醫學的基礎知識,為自己的中醫知識大廈壘磚積瓦。基礎不牢,材料短缺,大廈終不能成。對熟知中醫基本內容後欲進一步精研祖國醫學奧秘之實踐者、研究者來說,則應以精讀中醫經典著作為首要。然中醫歷數千年悠悠歲月,其理論博大精深,著作汗牛充棟,因此熟讀中醫要突出一個“精”字,以歷史為軸第五卷397線,有重點地精選歷代名家名著,先攻古之經典,旁及諸家,兼顧今之新學。
首先是熟讀《內經》,高氏潛心研究《內經》數十年,歷經三個階段:通讀原文,知其概要;熟背精要,除去糟粕;系統研究,融會貫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