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班[詞語]

科班[詞語]
科班[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科班,中國舊時培養戲曲演員的場所。科班本意是指舊時學、演結合的戲劇班子,是成為演員(舊稱戲子)的必須也是唯一途徑。後來科班就引申為正規的職業技能教育的統稱,所謂科班並非指“出身”,而是指正規培訓或自學成才的分水嶺。

基本介紹

起源

科班起源於明代。隨著戲曲的形成和發展,戲曲除官辦的梨園、教坊之外,大多數都是採取口傳心授的方法,或拜師學藝,或藝學家傳(所謂“門裡出身”)。這兩種授徒的規模和作用都帶有局限性,既不便於培養成龍配套的全堂腳色,又不能隨時付諸演出實踐 ,難以適應舞台藝術的平衡發展,於是採用以班代班方式培養演員的大小班和專門培養童伶的科班便相繼出現,其性質仍然是師徒相傳。明代嘉靖年間已有海鹽子弟班和崑曲大小班或科班。清中葉之後,隨著地方戲的勃興,科班如雨後春筍,風靡各地。道光時蘇州有崑曲科班,北京有老嵩祝班;鹹豐、同治間又有全福崑曲科班和河北農村的雙順、永和、永勝及梆子科班。之後,又有四箴堂科班、益合昆弋科班等。

發展

清末民初,又相繼出現了一批規模較大、專門培養童年演員的科班。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富連成社、崇雅社、易俗社、崑劇傳習所等,都積累了豐富的傳藝經驗,形成了一套嚴格的教學方法,也制定了培訓的年限是7年到10年不等。在這些科班裡學過戲的就叫“科班出身”。許多知名的戲曲演員大多是這些科班出身。但由於受社會條件的局限,經費匱乏,人力不足,科班能夠維持的時間不長。

歷史

釋義

過去的戲曲演員有些是拜師學藝的手把徒弟,屬個體為單位的家學或叫私學。科班是後來出現的集體學藝的組織,曾培育出大量藝術人才,如川劇的三益科班,越劇的群英舞台科班,崑曲的全福班,桂劇的小金科班等。至於京劇的科班就更多了,如嵩祝成、小榮春、斌慶社、富連成等。可見科班曾是培育戲曲人才的主要形式。

程長庚 程長庚

由於那時的演出單位不叫劇團,而稱戲班,最早的科班又是由戲班建立起來的,如京劇老生鼻祖程長庚領銜的三慶班所辦的四箴堂科班;藝名“響九霄”的名旦田際雲領銜的大玉成班所辦的小玉成科班就是早期的以班帶班的科班。

職責

戲班以演戲為主,科班以學戲為主。科,即品類、等級之意,因自漢以來,學人經科試以定次第等級。因此舊時投師學藝也稱為入某一科,同年入學者為同科。考入或經人介紹加入某一學戲的班子的某一科,即稱為進班入科,亦可稱加入某一科班。如富連成班就分為喜字科、連字科、富字科、盛字科、世字科、元字科、韻字科、慶字科等八科。

因科舉考試是封建社會的產物,科班也具有很濃的封建色彩。如科班均供奉唐明皇為祖師爺,並每日朝拜,凡入科班一定要立字據,如同定下賣身契約,不僅要打罵體罰,而且科滿後要效力三年,因此舊時學戲稱為打戲,坐科七年稱為七年大獄。但是由於教學嚴格,管理要求嚴厲,教師“為祖師爺傳道”又有一定的責任心,所以也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

因此,1930年焦菊隱先生創辦中華戲曲學校和後來所辦的各種新型的戲曲學校雖然進行了許多改進,例如取消打罵體罰,重視文化教育等,但是也吸取了過去科班口傳心授,以戲帶功,因材施教,嚴格教學,注重實踐的優點,使戲曲人才輩出。

戲劇名詞







大曲
小旦
引子
雲手
宮調
書會
木大
正旦
末泥
布景
樂棚
行頭
戲文
沖狹
老旦
雜當
許胡
花部
走索
社火
身段
武丑
板眼
法曲
話劇
獨白
長陽南曲
弦索
圓場
劇場
彩排
賓白
排遍
梨園[戲曲]
唱腔
檢場
菊部
教坊
喜劇
掌記
鼓板
滾調
楔子
髯口
磕瓜
二花臉
三花臉
文明戲
打出馬
地方戲
竹竿子
武二花
定場白
油花臉
南雜劇
悲喜劇
基本功
滑稽戲
幕表制
潛台詞
四大徽班
自報家門
南北合套
梨園弟子
魚龍曼延
舞台美術
手眼身法步
中國戲劇梅花獎





九宮
大面
小戲
引戲
隊舞
水袖
瓦舍
台詞
正劇
本色
對白
務頭
行當
戲曲
曲破
老生
過曲
百戲
花旦
場面
邦老
尾聲
武場
板式
青衣
詩劇
科班
南戲
啞劇
面具
劇種
旁白
缽頭
排演
副旦
唱賺
臉譜
票友
雅部
黑頭
搽旦
纏令
跳丸
舞台
褶子
影戲
刀馬旦
三小戲
元雜劇
打背躬
問題劇
吳江派
武花臉
掐彈詞
昇平署
草台班
臨川派
街頭劇
鼓子詞
演出本
踏謠娘
四大聲腔
場面高度
音響效果
唱念做打
溫州雜劇
舞台指示
愛美劇運動





入破
大遍
小生
文場
六么
化妝
勾欄
台步
正淨
加官
代面
犯調
行家
戲劇
曲牌
吊毛
集曲
優伶
把子
角牴
孛老
搶背
武淨
參軍
京白
貼淨
科汎
俗樂
亮相
軸子
劇本
幫腔
俳優
腳色
副末
翎子
彩旦
郭禿
雅樂
腔調
散樂
纏達
摘遍
題目
蟒袍
燕濯
小花臉
廣播劇
雲韶府
立部伎
把子功
蘇中郎
參軍戲
性格化
宜春院
閨門旦
鬼門道
雅樂部
鼓吹部
路歧人
人物造型
四功五法
連台本戲
總會先倡
虛擬動作
程式動作
舞台藝術
《霓裳羽衣曲》





卜兒
小末
才人
元曲
麼篇
反串
開呵
正末
旦兒
龍套
包廂
北曲
行院
沖末
曲譜
傳奇
合生
尋橦
走邊
蒼鶻
序幕
武旦
武生
轉踏
官衣
貼旦
科渾
院本
起霸
客串
悲劇
家門
倡優
腳本
副淨
盔頭
清唱
象人
道具
猴戲
裝孤
韻白
鑼經
趟馬
敷演
十三調
三部曲
文工團
中州韻
壓軸戲
宋雜劇
坐部伎
定場詩
毯子功
獨幕劇
活報劇
諸宮調
傀儡戲
鼓架部
髦兒戲
內心獨白
東海黃公
即興表演
第四牆
銅錘花臉
舞檯燈光
題目正名
蘭陵王入陳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