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潮州傳統名小食,首創於清代初年,原名為糯米湯圓,現以潮州市太平路尾傳統名店胡榮泉製作的鴨母捻最為正宗。
鴨母捻類似北方的湯圓,傳統製作要求嚴格。鴨母捻的餡有四樣,即綠豆餡、紅豆沙、芋泥、芝麻糖,每粒的餡約15克。鴨母捻放在白糖水中煮至浮上水面即熟。
傳統賣鴨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餡各不相同,為區分每粒餡的不同,在包的時候,不同餡的鴨母捻形狀各異,如有的形狀略圓、有的略尖等,各有記號。 為什麼這小食名為鴨母捻,有兩種解釋,一為這種湯圓過去形狀大如鴨蛋,鴨蛋潮州話又叫鴨母卵,故稱為鴨母捻;二為這湯圓煮熟浮於水面,如白母鴨浮游於水面,故稱為鴨母捻。
鴨母捻的特點是形狀潔白如去皮荔枝,清香軟滑,剛煮熟的好吃,煮得過熟的也好吃,各有特色。
來歷
據傳,宋代已有元宵節家家吃湯圓的習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團圓之意。清代水粉湯圓用水粉作湯丸,滑膩異常,中用松核桃、豬油、糖作餡,或嫩肉去筋絲捶爛,加蔥末秋油亦可。水粉的製法:以糯米浸水一日夜,帶水細磨,用布盛接,布下加壓以去其渣,取細粉曬乾備用。此法一直流傳。
做法
將糯米磨成漿,壓去水分,調成糯米漿皮分別包裹豆沙、芋泥等餡料,揉搓成形似鴨蛋狀,放入糖湯煮熟。鴨母捻類傳統製作要求嚴格,其皮要選用正邏糯(即泰國糯米),放水中浸2小時,然後用石磨磨兩次,第一次磨畢放桶中,第二次磨完後就要擠乾水分,揉皮時再加水,這樣製成的皮就十分軟滑。鴨母捻的餡有四種,即綠豆餡、紅豆沙、芋泥、芝麻糖。傳統賣鴨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餡各不相同,為區分每粒餡的不同,在包的時候,不同餡的鴨母捻形狀各異。
特色
鴨母捻的特點是形狀潔白如去皮荔枝,清香軟滑,剛煮熟的好吃,煮得過熟的也好吃,各有特色。
相關食俗
鴨母捻是一種有餡的糯米粉制湯圓。取其形似母鴨在水上遊蕩浮沉而撰名。本為元宵節的小吃,故俗稱元宵,是潮汕不可錯過的特色美食。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人民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燈節”。每到這一天傍晚,各地都張燈結彩,花燈錦簇。人們觀燈猜謎,吃著甜香味美的“元宵”,熱鬧非常。我國人民以元宵為食品已約有1800年左右的歷史,那時的元宵是“實心丸子”,沒有餡心,也不是叫“元宵”。相傳隋朝末年,隋煬帝為了粉飾太平,於隋大業三年(607年)正月十五這一天,召集了全國各種舞人樂人,在皇城外搭台演奏,僅彈弦、吹管樂的人就有18000人,整整演奏了一個通宵。各地參加盛會的官府貴人、名伎名藝回府後都照樣效仿,很快形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因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夜晚為“宵”,於是就叫“元宵節”。在元宵節,人們逐漸形成吃糯米湯圓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把在元宵節吃的這種食品稱為“元宵”。至民國初年,竊國大盜袁世凱忌諱元(袁)宵(消)二字,便下令將元宵改為“湯圓”。廣東小吃一覽
廣東小吃屬嶺南風味,多來源於民間,大都被流傳下來而成為傳統名食。現時的廣東小吃和點心有區別,小吃品是專指那些街邊小店經營的米、面小型食品,製作較簡樸;點心是茶樓、早茶的繁多品種,以及星期美點等,特點是:花式品種較多,造型精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