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又稱蝦餃。以熟淀面即澱粉(又稱澄粉)麵團作皮,鮮蝦肉、豬肉泥、嫩竹筍等拌勻作餡,包成餃形蒸製而成。皮薄白,半透明,軟韌而爽,味鮮香醇,被外省同行稱為三絕。因其形似彎梳,故又稱彎梳餃。皮薄、爽軟,色白,晶瑩透亮,餃內餡料隱約可見;餡心鮮美,形態精緻玲瓏。此品是20世紀30年代廣州市河南(今海珠區)伍村伍鳳鄉的一間家庭式小茶樓首創。起初,用料和造型都較粗糙,但因它選用剛從河裡捕的鮮蝦作餡,鮮美異常,為早茶市食客鍾愛。後來,傳入廣州市區各大茶樓、酒家被廣為流傳,經久不衰。淀面,是從麵粉中分解出來的,用於作點心,目前僅限於廣東,此粉性軟,延伸性小,可塑性大,點心師們利用其特性,逐步改制成龍珠餃、鳳眼餃、百花餃等多種精美點心,款式多樣而新穎。簡介
廣東點心。又稱蝦餃。以澱粉(又稱澄粉)麵團作皮,鮮蝦肉、豬肉等拌勻兒餡,包成餃形,蒸製而成。其形似彎梳,故又稱彎梳餃。皮薄、爽軟、色白,晶瑩透亮,餃內餡料隱約可見;餡心鮮美,形態精緻,玲瓏美觀。此品是20世紀30年代廣州市郊伍村河邊一家茶樓首創的。起初,用料和造型都較粗糙。但因它選用剛從河裡捕的鮮蝦作餡,鮮美異常,為早茶市食客鍾愛。後來,傳入廣州市區內各大茶樓、酒家,經名師逐步改制而成為精美點心,廣為流傳,經久不衰。制皮
澱粉450克,生粉(木薯磨爛去渣的粉)50克,精鹽5克拌勻,加沸水700克,邊加邊拌至勻,加蓋燜熟,然後擦勻,加熟豬油65克擦勻。制餡
將鮮蝦肉200克剁成泥,鮮蝦肉200克切成小丁,加精鹽12.5克拌打至起膠,加白糖15克、味素、芝麻油、胡椒粉、熟蝦丁100克、熟豬肥肉丁125克、乾筍絲100克拌勻,冷藏。成形
將澱粉粉摘小劑,用薄刀拍薄,包裹餡,作成餃子形,接口處折口褶,成彎梳狀,以旺火蒸熟。備註
由於澱粉可塑性大,故此品變化多樣。廣東小吃一覽
廣東小吃屬嶺南風味,多來源於民間,大都被流傳下來而成為傳統名食。現時的廣東小吃和點心有區別,小吃品是專指那些街邊小店經營的米、面小型食品,製作較簡樸;點心是茶樓、早茶的繁多品種,以及星期美點等,特點是:花式品種較多,造型精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