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粉葛是高明市土特產之一,主要分布於合水等山區鎮。合水人種粉葛大約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但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前,種粉葛的農民很少,大家都將地用來種“合水西瓜”,由於瓜家缺乏科學種養知識,成瓜地長年得不到“休息”,產出的西瓜品質變差,漸漸沒了市場,農民才轉而種植粉葛。由於合水土質以疏鬆的沙壤土為主,種出來的粉葛爽甜無渣、澱粉率高,具有較高的食用、藥用價值,很快便名聲遠揚。葛農在實踐中還發明了“藏葛”,可一年四季待價而沽。目前當地常年種養粉葛面積保持在1萬畝以上,成為當地農民繼“合水西瓜”之後主要的收入來源。合水人種植粉葛已有30多年歷史,近年種植面積近萬畝,占高明市粉葛種植面積8成以上。合水粉葛名揚四方,以其粉質多,味甘甜而成為人們桌上佳肴,是合水鎮農副產品中的“拳頭之王”,年產9315噸左右。去年經濟收益2000多萬元。除了在本省各大城市銷售外,還出口到香港日本、美國等地。
產地環境
合水鎮是高明河的發源地,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年降雨量約為1800毫米,年平均氣溫22℃,年日照量達2100小時,全年無霜期達360天以上,氣候條件良好,具有顯著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特性;土壤以沖積黃色沙壤土為主,疏鬆肥沃,特別適宜粉葛等根莖作物的生長。種植技術
整地栽種
1、粉葛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但因其根系發達,塊根肥大,要求土層較厚,排水流暢,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怕澇不怕旱),砂質土壤為好,山丘地亦可。栽種地要深翻0.5-0.6米,最好是在冬季前,這樣可疏鬆土壤,提高肥力,減少病蟲害。耕時施足基肥,基肥應以土雜肥為主,化肥應施氮、磷、鉀三元素複合肥,若全施複合肥每畝80-100公斤。2、起壟:商品葛地壟距1.8-2.0米,壟寬1.0米,壟高0.5米,壟上栽苗雙行,行距0.4米,株距1.0米,呈三角形(交叉栽700株/畝)。種苗和商品葛兼顧地,壟距1.6-1.8米,壟寬0.8米,壟高0.5米,栽單行,株距0.8米。溝內平整。
3、栽種:北方在4月上旬至下旬栽種(視氣溫而定),種苗斜栽穴內,與地面呈30°-40°,方向一致,澆足水後蓋土,頂端土厚5公分。
施肥澆水
粉葛屬豆科,根部有固氮作用,生長過程中不需太多的肥料。除施足基肥外,在苗秧長0.3米時可少量施尿素或碳氨(10-20公斤/畝)以提苗。修根時施一次土雜肥或複合肥。秋後收穫時收大留小後結合培土,為明年生長施足有機肥(土雜肥)和複合肥。
粉葛怕澇不怕旱,生長過程不需要澆太多的水,在苗長15公分前,若天旱可澆1至3次水,在追提苗肥時澆一次水,生長前、中期若天旱可酌情澆水。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粉葛生長前期結合鬆土保墒要除草兩次,第一次在栽後一月左右,第二次在第一次中耕除草後20天左右,分別在5、6月份。在生長中期要拔兩次草(結合疏藤、修根),分別在7、8月份。
2、疏藤、打叉:在秧藤長到0.8米左右時,育苗葛每株留粗壯藤4-5根,商品葛留3-4根,其餘弱枝剪掉。以後每隔20天要疏藤、打叉一次。商品葛在藤長到1.5米時要打頭,同時在生長中期,6-8月期間,20天左右要提藤一次,防止葉節生根分散養份,影響塊根長大。
3、修根:6月底至7月初,當葛苗的葉片顏色由淺綠色轉為深綠色,塊根長大至手指大小,為集中養份長大塊,應進行修根。具體做法:挖開根部土壤選留2-3條較粗壯根,其餘剪除後復土。修根結合除草、追肥進行。追肥以土雜肥或複合肥為宜。
壓秧育苗
育苗葛在7、8月份藤長1.5米以上時,打頭壓秧育苗。具體做法:每株選粗壯藤在每葉節後邊先鬆土,後將葉節放在鬆土上,在葉節後用土壓上(葉芽露出),讓葉節生根,1月後葉節生根,將葉節兩端中間剪斷,讓其獨立生長。斷藤後可用大糞水或0.5%的尿素水澆在苗旁進行追肥。育苗和商品葛兼顧的每株要留1-2根藤不壓秧,以供塊根長大。
越冬儲藏。葛根收穫時應先刨出葛苗,在向陽處挖深0.4米的長方形地窯,將葛苗放入排好,先蓋5-8公分砂(要潮濕),後蓋15公分的細土,上面再用農膜覆蓋。也可將葛苗放於屋內,先鋪砂6公分,苗排好再蓋砂15公分,砂要潮濕,上面用農膜覆蓋。
病蟲害防治
粉葛的病蟲害很少,一般不要特別防治。噴藥要用低毒和無毒的。主要病害有葉枯病、炭疽病及霜霉病等,發現後可用多菌靈400倍藥液和托布津600-800倍藥液防治。在出現霜霉病和葉枯病時可用鉀霜靈或葉枯靈600-800倍藥液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天蛾、地老虎、臭皮蟲等,但危害輕微,一般可人工捕殺,不用施藥。
採收和越冬
霜降後採收時,先刨出種苗,修剪葛株,葛壟兩邊用犁挖耕一次,露出塊根,人工挖大留小(塊根1公斤以上),用刀將葛塊割下,然後施足基肥,復壟培土。用地中乾枯粉葛藤葉及部分麥稻草蓋於壟上,再蓋土10公分以上,以防冬天凍壞葛株。粉葛栽種一次可連續收穫6-8年。若此時來不及採收或貯藏不了,可覆蓋草土越冬,於第二年的3月下旬至4月初採收,方法同產上。
葛根收穫後,若制葛粉應儘快加工,否則影響出粉率。若留作鮮葛出售或短期內加工不了,其貯藏法與葛苗越冬貯存相同。葛花是貴重中藥材,粉葛栽種3年才開花,8、9月份葛花盛開,及時採摘,立即曬乾或烘乾。葛藤加工的葛麻是天然裝飾材料和紡織纖維,價值較高,在8、9月份葛藤木質化後,每株留下2-3根生長藤(商品葛),其餘剪下加工葛麻。
產品榮譽
2001年,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
2006年,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07年,申請使用“合水粉葛”證明商標
2007年,被評為“廣東省人民最喜愛的土特產”
地理標誌產品
簡介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合水粉葛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4月18日起對合水粉葛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保護範圍
合水粉葛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政府《關於界定合水粉葛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函》(明府[2005]25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所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適宜當地栽培的優良細葉粉葛品種。
二、立地條件。
土壤為沙壤土,pH值在5.5至6.5,有機質含量15g/kg至25g/kg。
三、栽培技術。
1、插條選擇:選擇健壯的枝條作為種苗。
2、育苗:育苗時間在大寒至立春之間,選擇天氣晴朗溫度15℃左右的條件下進行。先把枝條切斷為插條,每插條含芽眼1個至2個,然後把插條插入苗床,深度以枝芽剛好平貼土面為宜。
3、定植:在農曆雨水後,選用葛苗強壯,不帶病蟲害的種苗,氣溫在15℃左右的條件下進行定植。每667m2(畝)栽種450株至500株,株距為80cm左右;或每667m2(畝)栽種300株至330株,株距為100cm左右。
4、施肥:6月中旬施用含有氮肥為主的有機肥,配施少量的磷鉀肥。6月中下旬以後,以含有磷、鉀為主的有機質肥為主,配施少量的氮肥。適當使用農家肥,慎用化肥。
5、植株調整:幼苗期間,除去側枝。抽蔓時,留強壯的側枝,並對主蔓進行摘心。花期時,摘花。粉葛植株生長相連並接近封行時,除弱枝、過密枝、病蟲枝等多餘的莖葉。
6、病蟲防治: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治理原則進行防治。使用的藥劑必須符合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和GB8321.6《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六)》的要求。
四、採收及貯藏。
採收期為每年的11月至12月採收時,葛頭留4cm、葛尾留5cm後切平。貯藏採用黃泥埋藏方法,貯藏期半年。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徵:外觀呈橄欖形,塊莖鬚根少,無分叉,有輕微皺褶,呈黃白色,葛肉乳白色。味道甘涼,微甜,無渣。新鮮合水粉葛水分≤55%。
2、理化指標(以乾基計):澱粉≥55%,粗纖維≤2.0%,粗蛋白≥8.0%。
專用標誌使用
合水粉葛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營養價值
藥用
中藥材粉葛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乾燥根,通常在秋、冬兩季採挖,除去雜質後,洗淨,潤透,切成厚片曬乾即可。其性涼,味甘、辛,具有解肌生津、透疹、退熱、昇陽止瀉等功效,主治外感發熱頭痛、項背強痛、麻疹不透、口渴、泄瀉、高血壓等症。
藥源相關
葛根出自《神農本草經》陶弘景:葛根,人皆蒸食之,當取入土深大者,被面日乾之。南康、廬陵間最勝,多肉而少筋,甘美,但為藥用之,不及此間爾。
《唐本草》:葛雖除毒,其根入土五、六寸已上者名葛,頸也,服之令人吐,以有微毒也。
《滇南本草》:葛根,味甜者甘葛,味苦者苦葛。苦葛根為同屬植物雲南葛根。(分布雲南、西藏等地)的塊根,味苦而不甘,有毒,一般供制農藥用。《滇南本草》所說的苦葛,殆即此種。
廣東小吃一覽
廣東小吃屬嶺南風味,多來源於民間,大都被流傳下來而成為傳統名食。現時的廣東小吃和點心有區別,小吃品是專指那些街邊小店經營的米、面小型食品,製作較簡樸;點心是茶樓、早茶的繁多品種,以及星期美點等,特點是:花式品種較多,造型精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