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

孔雀魚

孔雀魚,又稱孔雀花鱂、虹鱂、我國東北部分地區稱之為“鳳尾魚”、“火炬”,是鱂亞目,花鱂科,花鱂屬的一種熱帶魚,飼養難度較低。原產於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巴貝多,巴西北部與蓋亞那,作為觀賞魚引入新加坡、中國、日本、韓國、美國以及眾多歐洲國家(比如俄羅斯、德國等)。孔雀魚體色絢爛多彩、體型優美自然,深受人們喜愛。孔雀魚分布於部分熱帶地區的河川下游,其野生棲息地呈現多樣化,主要棲息於淡水流域及湖沼。孔雀魚繁殖能力很強,能耐受污染水域,有“百萬魚”的美稱。孔雀魚性情溫和,能與溫和的中小性型熱帶魚混養,平時活潑好動,壽命約1~2年。純種孔雀魚分成五大品系——草尾、蛇紋、馬賽克、禮服、白金以及眾多獨立的表現型——日本藍、米卡立夫、拉朱利等。孔雀魚是雜食性小型魚種,成魚體長3~5厘米,由於孔雀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十分強大,目前全世界幾乎隨處都能見到它的芳蹤。它豐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狀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熱帶淡水魚飼養族的青睞。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孔雀魚孔雀魚

該魚體形修長,後部惻扁,有著非常漂亮的尾巴,該魚雌雄魚的體型和色彩差 別較大。雄魚身體瘦小,體長4~5厘米。背鰭較長,卜靖尖狀,尾鰭寬而長約占全長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長,大於尾柄高。根據其尾鰭的形狀,何分為上旬尾、下劍尾、雙劍尾、琴尾、針尾、圓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種。其身體及背鰭、尾鰭的顏色五彩繽紛,主要有紅色、藍色、黑色、黃色、綠色、虎皮色及雜色等。有些雄魚撇尾旬上有藍黑色小圓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雌魚身體較粗壯:體長可達7厘米左右,體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鰭和尾鰭的顏色較雄魚遜色得多。

孔雀魚是熱帶魚中最普通、最為人們喜愛飼養的一種魚。它體小玲瓏,活潑好動,雄魚體長3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鰭占身長的2/3左右;雌魚體長可達6厘米,其尾柄及尾鰭占全身的1/2以上。雄魚體色斑斕多彩,有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基調色為淡紅、淡綠、淡黃、紅、紫和孔雀藍等。尾鰭和體腹上有藍紅色圓斑,其周圍有淡色環紋,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背鰭短而高,尾鰭寬而長,並有琴尾、圓尾、上劍尾、下劍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齒尾、大尾等各種形狀。

雌魚較雄魚體色遜色得多,多為單一銀灰色,尾鰭上雖有一些花紋,均沒有雄魚的鮮艷。雌魚的各鰭均較雄魚的短,但體長約為雄魚的2倍。孔雀魚的繁殖力很強,經過人們長期雜交培育,產生了許多花色品種,千姿百態。

發展歷史

在國內,隨著飼養日益廣泛、玩家們努力改良和大眾對其認知度的提高,孔雀魚也逐漸地顯現出了其獨特的孔雀魚之美,不再單純地被當做一種練手魚種和飼料魚種來看待。

國外孔雀魚

在1859年,德國魚類學者Wilhelm C.H. Peters在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的Rio Guaire(地名)地方發現孔雀魚,因此他成了最早開始描述這種小型淡水魚的科學家,由於孔雀魚看來和Poecilia (魚名)family的魚類很相像,所以Wilhelm C.H. Peters就命名孔雀魚為Poecilia reticulata。Reticulata這個字意指孔雀魚身上部分重疊的鱗片形成蕾絲般的圖樣。1861年時,西班牙的Senior Filippi得到一些來自巴貝多(Barbados)的孔雀魚標本,由於他沒看到Peter曾經做過的描述,而誤認為自己發現新的「屬」。

Senior Filippi發現到孔雀魚看起來和Poecilia十分相似,於是將它稱作Lebistes poeciloides (Frazer-Brunner, 1953),而孔雀魚這名稱則是一直等到英國的傳教士Robert John Lechmere Guppy(文獻中提到的第一個發現孔雀魚的人)於1886年從特立尼達(Trinidad)帶回一些標本回去鑑定以後,經大英博物館的Albert Gunther博士鑑定此標本為新的物種,為表彰Robert Guppy,於是就以guppy為孔雀魚的英文俗名,孔雀魚的英文名稱就此確立。孔雀魚的原產地是在委內瑞拉(Venezuela)、蓋亞那(Guyana)、南美洲的北部海岸地帶和一些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上的島嶼。由於原生的孔雀魚擁有多種的色彩花樣,所以也被大家稱為彩虹魚。孔雀魚會用它朝上翹的嘴吃掉靠近水面的蚊子幼蟲,所以野生的孔雀魚曾在1930年代,被引進新加坡,來控制紅樹林沼澤地的蚊子數量(Herre, 1940)。

他就是每一個孔雀魚愛好者都應該感謝的人——英國傳教士Robert John Lechmere Guppy(1836~1916)

這個就是Robert John Lechmere Guppy當年帶給大英博物館的孔雀魚標本,看看是不是和如今的紋路系有很大聯繫呢

事實上,根據各項資料的記載,玩賞改良的孔雀魚的風氣最遲在1950年代就已開始。像蛇王、紅孔雀這一類的魚只可說是開路先鋒。

國內孔雀魚

國內的孔雀魚以引進的歷史來說,不會超過10年(這裡通稱的孔雀魚是以品系孔雀魚而言)。最初由貿易商引進,大部分的系統來自於日系,少數是德系的系統。事實上國內比賽的規則及飼養風格也大多偏向日本(尤其是紋路系的魚如草尾、蛇紋、馬賽克等)。

在國內玩家爭相飼養改良之下,像馬賽克、草尾、蛇紋一類魚只的品質,都有和日本抗衡的實力。實際上像馬賽克的發展,和日本就有較大的不同。日本方面認為馬賽克尾部要有紅、黃、黑三種顏色構成。台灣方面則以偏好紅底黑紋或藍底黑紋的顏色,但不論審美觀點如何,一心想作出優良的孔雀魚都是值得我們佩服的。

在自然界中,有藍色色澤的個體一般來說是偏少的。筒井良樹(日本著名孔雀魚職業改良者,曾參加過草尾品系初期的改良工作)先生自1996年將莫斯科藍(一種孔雀魚表現型)系統引進到日本之後,造成相當大的風潮。一度飼養的人可能多達孔雀魚玩家總數的50%以上。(以經營新未來(一水族網站名)舊版時註冊的人口和飼養魚只種類的比例推算)。比賽時單色組往往是一整片莫斯科藍的天下。然而由於飼養人口眾多滿,又該種魚只體型較大,易於飼養,造成整個價格的崩盤。在眾多飼養者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又慢慢的退卻了。

在台灣,常常會有一窩蜂趕流行的情形發生。等到流行一過,遺留下來的破壞往往非當初引進者所能想到。像美國鰲蝦、巴西龜都是很明顯的例子。還好人工育成出的孔雀魚極難於自然界中生存。在此呼籲各位新手或老手,一定要謹慎的評估魚只的數量,由於孔雀魚算是多產的物種(一胎多達40~60隻)在玩家細心的照料下,可以全數育成,何況生產周期只有22~26天,因此若無詳細計畫,到時一定會魚滿為患。除了照料不周外,恐怕也失去養魚最主要的目的—修身養性。較好的方法是能夠做好公母隔離,並且將多餘的魚只送出或賣出,不要放生。總之,對孔雀魚付出越多心血,越能得到漂亮的魚只。

孔雀魚因其容易變異的特性,所以被玩家們改良出了眾多品系與表現型,具體如下

品系分類

草尾(Grass)

尾巴上有彼此不相連的黑色細點,越密越細者,尾背越大者,背鰭與身體連線面越大者為上品。而在國際賽事中,只允許身體上帶有“菱形斑”(只表現在公魚身上)的孔雀魚參加“草尾組”的比賽,而那塊黑色的從尾根連至眼後的菱形斑一直是歷來草尾改良的難題,因為即使親代公魚菱形斑非常好,子代出的菱形斑也不是全都那么理想。此品系代表魚種有藍草尾、紅草尾、黃草尾等

馬賽克(Mosaic)

伴Y遺傳,常與其他品系的表現型例如聖塔瑪利亞、日本藍、蛇紋等表現在同一魚只上。尾巴上有很粗的黑色紋路,上品按圈分布。此品系代表魚種有紅馬賽克、黃馬賽克、白馬賽克、藍馬賽克等

禮服(Tuxedo)

尾柄處發黑,那塊黑色被稱作“禮服斑”,是該品系的特徽。此品系代表魚種有黃尾禮服、藍尾禮服、紅尾禮服等(概述中的圖就是黃尾禮服,此種魚一般尾根發黃,當初改良的時候走了兩條道路,一條是歐洲、亞洲玩家向白色方向改良,一條是美國玩家向黃色方向改良。而如今的”黃尾禮服“,則指那種尾部白色且允許尾根發黃的禮服孔雀魚,美國玩家改良的尾部全黃的禮服孔雀魚稱為“計程車黃尾禮服”(和計程車的黃色相近而得名))

蛇紋(Cobra)

伴Y遺傳,魚隻身上具有像蛇的紋路並伴有星星點點的“眼斑”(仔細看是藍黑色的斑塊)

下面六個表現型均屬蛇紋品系

蛇王孔雀魚(King Cobra)

蛇王孔雀魚是國內對一些尾部和身體均有蛇紋表現的魚的稱呼,特點就是紋路粗獷似眼鏡蛇般

這是對那些紋路要細膩的多的蛇紋系孔雀魚的稱呼,特點就是身體和尾部均分布有細膩的似蕾絲的紋路

銀河孔雀魚(Galaxy)

日本改良出的表現型,在比賽中歸為蛇紋。由白金及蛇紋經歷兩次基因轉座使得原本只伴Y遺傳的蛇紋跑到了X基因上,此種魚的特徽是身上有大片白金鱗片以及粗得多的蛇紋,一般的銀河(此指除銀河雙劍、銀河紅尾等),尾部是蛇王的紋路。

美杜莎孔雀魚(Medusa)

和銀河都是同一時期日本改良出的表現型,要先於銀河,在比賽中歸為蛇紋。將用來改銀河的蛇紋換成蕾絲就是美杜莎(公魚:XLYPC(L:Lace蕾絲 P:Platinum白金 C:Cobra蛇紋)),尾部上下是蛇王的紋路,中間是蕾絲的紋路且常伴尾鰭中落(中部鰭面缺失或缺少)

金屬孔雀魚(Metal)

伴Y遺傳,是蛇紋的衍生種,由俄國的水族專家改良而成。表現為魚體前半部的反光深藍,白子時表現為粉紅色或紫色。有趣的是,我們可以通過看這塊金屬的顏色判別魚只的健康狀況。健康魚的金屬塊有光澤,患病的魚或者剛到家不適應水質的魚的金屬塊明顯會暗淡

古老品系孔雀魚(Old Fashion)

伴Y遺傳,說它是古老“品系”其實算不上一個品系,只能算得上是一種表現型。身上紋路較蛇紋要粗要雜亂一些,眼斑更大一些。有資料稱是蛇紋和維也納綠寶石(一種原生雙劍孔雀魚)改良出來的

白金(Platinum)

下面五個表現型均屬白金品系,白金是否可以劃分出一個品系還有待商榷

白金(Platinum)

是體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一類表現型,魚只身上有白色的反光鱗片,似白金而得名。

馬特利(Material,又稱黃白金)

白金的衍生表現型之一。同樣也是體染色體上的基因,必須和條件遺傳基因或互補遺傳基因配合(比如蛇紋、古老品系、白金以及禮服)才能表現出其似黃金般反光的鱗片的品系特徵

聖塔瑪利亞(Santa Maria)

伴Y遺傳,白金的衍生表現型之一,想像一下從尾根下端連到眼後連一條線,此線以上,都是黑色的孔雀魚是什麼樣的。沒錯這就是聖塔瑪利亞。作為白金的衍生表現型,帶有聖塔瑪利亞基因的魚尾根處都會有一些白金鱗片

白金的衍生表現型之一,紅魚三大工具基因(弗朗明哥、美國全紅基因、珊瑚)之一,表現為身體中部呈一條連貫的紅色色帶,且帶有珊瑚基因的魚只通常體型較大。

珊瑚藍(Coral Blue)

白金的衍生表現型之一,和珊瑚紅唯一不同的就是那條色帶不是紅色而是藍色

體色分類

野生色型(GrayType)

即是最普通、最常見的體色,也就是與野生種類的孔雀魚相同的體色。

黃化型(GoldenType)

由於遺傳的原因,魚只體內缺少黑色素細胞,導致合成的黑色素量變少,出現偏黃的體色。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龜等生物中

真紅眼白子型(RealRedEyeAlbinoType)

簡稱RREA,魚只黑色素合成幾乎完全受到抑制,虹膜由於黑色素缺失呈現出明顯的紅色,體色幾乎為白。此種表現型,是日本於1993年自新加坡引入改良而成的。能夠使得魚只的尾背顏色較明亮,比黃化的效果要強。真紅眼白子,和野生色是一對相對性狀,且該基因位於體染色體上。其基因組成為aaWW(a:真紅眼白子 A:野生色 W:酒紅眼白子)

酒紅眼白子型(WineRedEyeAlbinoType)

簡稱WREA,魚只黑色素合成受抑制程度較真紅眼白子要小,因此虹膜只有在手電筒的照射下才能發現不同於野生色的顏色,也是日本自新加坡引入的一種表現型。其基因組成為Aaww(a:真紅眼白子 A:野生色 W:酒紅眼白子)

鰭形分類

根據孔雀魚各鰭的形狀,可分為:

三角尾(DeltaForm)

尾鰭形若三角形,其夾角度越大越好,鰭邊上下末端是呈銳角。

扇尾(FamTail)

尾鰭形狀類似三角形,其夾角度越大越好,鰭邊上下末端是呈圓弧

下劍尾(BottomSword)

尾鰭較小,且底部延伸出幾根鰭條,像劍一般

上劍尾(TopSword)

尾鰭較小,且頂部延伸出幾根鰭條,像劍一般

雙劍尾(DoubleSword)

尾鰭較小,上下均有鰭條延伸

矛尾(SpearTail)

尾鰭較小,在尾鰭中部有較短的鰭條延伸,類似於伊斯蘭教建築頂部的形狀

針尾(PinTail)

尾鰭較小,在尾鰭中部有較長的鰭條延伸

圓尾(RoundTail)

最傳統而常見的尾型。

琴尾(LyreTail)

可以用雙劍孔雀魚兩劍之間夾個三角來形容,區別於紋路系孔雀魚尾部中落的情況

燕尾(Swallow)

身體各鰭鰭條隨機延長,且能連成面。尾巴沒有鰭條延長但其他處有數根鰭條延長的也是燕尾。因為燕尾基因會導致輸精管(臀鰭)過長,燕尾公魚基本無生育能力

緞帶(Ribbon)

臀鰭、腹鰭末端鰭條延長,三個鰭每個鰭只會延長一根,而燕尾只要延長就是好幾根。有背鰭末端鰭條也延長的個體稱之為大C

冠尾(CrownTail)

身體各鰭鰭膜退化,僅剩鰭骨,像獅王鬥魚一樣

關於大耳“馬賽克”以及泰系孔雀魚的解說

2015-07-19修改版本

經過和孔雀魚吧、孔雀魚友交流吧以及孔雀魚視頻網的各路大神討論後,對本章節的部分內容進行更改

昨天的版本,內容有過於明顯的偏向性,介紹得也過於片面,特此修改

感謝孔雀魚友交流吧的眾神之魘Z、隔三差五就是好、愛凍兒,孔雀魚吧的回家時走丟了、金屬馬賽克520、馬賽迴旋day、天津wintear、lcw吉祥如意等人的指導

現如今市場上風靡著一種兩三年前自泰國引進的大耳紅/藍“馬賽克”,從當初剛引進價格十分貴的時候我就開始觀察,此種魚的尾部紋路和我們正常的馬賽克並不一樣

孔雀魚孔雀魚
孔雀魚孔雀魚

上面的是大耳紅“馬賽克”,下面的是古老品系紅馬賽克(圖片來自網路)

說它不一樣,那么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呢?

首先,也是最突出的特點,紋路不對

正宗的馬賽克,尾紋應該是粗且清晰的,但這大耳“馬賽克”,尾部紋路卻是模糊的,粘連成線的而且極細的。我用蛇紋配莫斯科藍做過實驗,確實會收到與這同樣的效果

其次,尾型不對

正宗的馬賽克沒有半月的尾型,而幾乎所有的大耳“馬賽克”都是半月尾型

第三,身體不對

正宗的馬賽克,身體應該是比較瘦弱的,生長較慢的。而大耳“馬賽克”卻身形健碩且生長較快

綜上所述,國內叫的大耳“馬賽克”其實它根本就不是馬賽克

那么它究竟是什麼身世呢?

上面提到了蛇紋和莫藍,個人推斷當初串魚的時候用過這兩種魚,也可能尾部的紋路是用馬賽克改的。從它腰身後側那一塊色塊來看像是莫藍的表現。而且莫藍有部分個體的胸鰭是帶色的,和大耳的顏色一樣。然後大耳紅“馬賽克”用到了紅扇來改顏色,並且收到了半月的尾型。這三種魚生長都比較快。然後進行穩定。但這樣的魚,想要把它歸結到品系魚中還得經過一段時間的探討和研究

然後還有一種魚叫大耳藍”馬賽克“

這種魚,除了和大耳紅”馬賽克“尾型不一樣,顏色不一樣以外,和大耳紅”馬賽克“並沒有什麼區別

個人推斷,這是因為蛇紋配莫藍之後用到了藍尾禮服、藍草尾一類的藍魚進行穩定

泰國還有一種魚叫”火鳳凰“

見下圖

孔雀魚孔雀魚

這魚雖然穩定,但你能說清楚它具體屬於哪個品系嗎?或者你能說出它是一種什麼樣的表現型呢?

真不明白為什麼國內人要去泰國買折合人民幣幾塊的漁場魚拿回國內賣幾千

最早看到大耳紅“馬賽克”應該是在2014年春天

那時候還賣幾百元呢

不過沒過多久,它的價格就像跳水一般急劇滑落

但什麼魚的價格也得看個品相是不是

這裡說的這個價格,指的是同樣品相的平均價格

真正的好魚,價格怎么就能下滑的那么快?

就拿紅魚來說

紅魚的價格,十幾年如一日就是那個價格,波動不會太大

為什麼?

我們知道,紅魚的改良需要三種基因(弗朗明哥基因:控制頭部補色、美國全紅基因:控制腹部補色、珊瑚紅基因:控制側線補色以及體態)來參與

這三種基因綜合得越好,紅魚的品質才會越高

不過想要改良紅魚並非易事

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如果把紅魚改良比作小火慢燉的話,泰國魚真的就像快餐一樣

總而言之,泰國的這些魚,看看就好,但不要因為泰國魚而丟掉了世界玩家們用了幾十年改良的品系魚

其實我也挺喜歡泰國魚呢,手裡也有一些,生長快,皮實,做個新手的練手魚也不錯,也挺漂亮

泰國人還是更適合去改良羅漢、鬥魚這類的魚

如果說法有什麼不妥當的,歡迎各路大神及時指出

——孔雀魚吧笑看醉余笙

關於日系藍(Bb藍)基因的解說

我們手裡的藍色孔雀魚,生下的子代的顏色一般都會出現三種不同的表現型

其中占大約50%的就是正常的藍色

另外大約25%尾巴會發紅,而且都是公魚

最後大約25%尾巴較小,發黑,公母都有

我們稱這三種表現型分別為正常體、跑紅、藍化體

將其控制顏色的基因分別記為Bb、BB、bb

B b

B BB Bb

b Bb bb

這種基因,是不完全顯性基因

也就是說,當用跑紅的BB公魚去配藍化bb母魚的子代都會是Bb正常體

但是,有經驗的玩家不會這么做,而是將這些個體淘汰

拿藍草尾為例,藍草尾的藍化體母魚你是看不出來噴點狀況的,而且一般尾背都很小

子代什麼情況很難判斷

此種基因,據資料記載是日本於1980年從新加坡引入的“霓虹藍尾禮服”帶入的

而後將其改良出了各種Bb藍魚

比如藍草尾、藍馬賽克、藍蕾絲、藍蛇王、藍尾禮服等等

所以也叫這種藍色基因為“日系藍”

——孔雀魚吧笑看醉余笙

關於安格拉斯的解說

前言:一直以來,包括我自己的廣大孔雀魚愛好者都認為安格拉斯是孔雀魚中的一種表現型,但在我整理資料準備編寫百科花鱂屬Poecilia詞條的時候,發現其實安格拉斯和孔雀魚是兩個物種,在這和大家討論一下。

——百度孔雀魚吧笑看醉余笙

眾所周知,孔雀魚的學名是Poecilia reticulata(於1859年命名)

,它是花鱂科、花鱂屬的一種卵胎生魚,分布於南美的委內瑞拉、蓋亞那等國,其被IUCN列為無危物種

。而在2005年,花鱂屬又多了一個新成員,那就是被廣大水族愛好者稱作安格拉斯孔雀魚的溫氏花鱂(Poecilia wingei)

在了解Poecilia wingei之前,我們不妨先去了解了解花鱂屬

花鱂屬,是花鱂科下一屬,該屬到目前為止公認的共有40種

分別是:

Poecilia boesemani Poeser, 2003

Poecilia butleri D. S. Jordan, 1889 (Pacific瑪麗魚)

Poecilia catemaconis R. R. Miller, 1975 (Catemaco瑪麗魚)

Poecilia caucana (Steindachner, 1880) (Cauca瑪麗魚)

Poecilia caudofasciata (Regan, 1913)

Poecilia chica R. R. Miller, 1975 (侏儒瑪麗魚)

Poecilia dauli M. K. Meyer & Radda, 2000

Poecilia dominicensis (Evermann & H. W. Clark, 1906)

Poecilia elegans (Trewavas, 1948) (elegant瑪麗魚)

Poecilia formosa (Girard, 1859) (亞馬遜瑪麗魚)

Poecilia gillii (Kner, 1863)

Poecilia hispaniolana Rivas, 1978 (Hispaniola瑪麗魚)

Poecilia hondurensis Poeser, 2011

Poecilia kempkesi Poeser, 2013

Poecilia koperi Poeser, 2003

Poecilia kykesis Poeser, 2002

Poecilia latipinna (Lesueur, 1821) (sailfin瑪麗魚)

Poecilia latipunctata Meek, 1904 (broadspotted瑪麗魚)

Poecilia marcellinoi Poeser, 1995

Poecilia maylandi M. K. Meyer, 1983 (Balsas瑪麗魚)

Poecilia mechthildae M. K. Meyer, Etzel & Bork, 2002

Poecilia mexicana Steindachner, 1863 (shortfin瑪麗魚)

Poecilia nicholsi (G. S. Myers, 1931)

Poecilia obscura Schories, M. K. Meyer & Schartl, 2009

Poecilia orri Fowler, 1943 (mangrove瑪麗魚)

Poecilia parae C. H. Eigenmann, 1894

Poecilia petenensis Günther, 1866 (Peten瑪麗魚)

Poecilia reticulata W. K. H. Peters, 1859 (孔雀魚)

Poecilia rositae M. K. Meyer, K. Schneider, Radda, B. Wilde & Schartl, 2004

Poecilia salvatoris Regan, 1907 (Liberty瑪麗魚)

Poecilia sarrafae Bragança & W. J. E. M. Costa, 2011

Poecilia sphenops Valenciennes, 1846 (黑瑪麗魚)

Poecilia sulphuraria (Álvarez, 1948) (耐硫瑪麗魚,其中文學名可能不是十分準確,有資料稱這種魚能耐受高濃

度的硫化氫)

Poecilia teresae D. W. Greenfield, 1990 (高山瑪麗魚)

Poecilia vandepolli van Lidth de Jeude, 1887

Poecilia velifera (Regan, 1914) (高帆瑪麗魚)

Poecilia vivipara Bloch & J. G. Schneider, 1801

Poecilia waiapi Bragança, W. J. E. M. Costa & Gama, 2012

Poecilia wandae Poeser, 2003

Poecilia wingei Poeser, Kempkes & Isbrücker, 2005 (安格拉斯孔雀魚)

上面就是花鱂屬的40種

大多數都是各種瑪麗魚

該屬魚類特別是孔雀魚能耐受鹽度是海水的150%的環境

該屬下有一個亞屬叫做Acanthophacelus.Eigenmann (1907)

可以開玩笑地說這是孔雀魚亞屬

因為這個亞屬下的三個種都可以叫做孔雀魚,但這個“孔雀魚”,不是狹義上的孔雀魚(單指P. reticulata)

分別是P. reticulata孔雀魚、P. wingei安格拉斯孔雀魚和一個神秘的種P. obscura

儘管它們的分布地域、外形和行為特徵都非常相似,但單單對其DNA序列和異型酶的測定一項就可以確定它們仨是三個不同的種

其中,已知的P. wingei和P. reticulata可以雜交

也就是市面上常見的安格拉斯孔雀魚

基本上,國內外市場上賣的安格拉斯都是這種安格拉斯和孔雀魚的串

上文提到的研究人員對它們DNA序列和異型酶的測定,所用標本的數量非常之多,不只有研究人員在野外採集的孔雀魚,甚至還包括研究人員從貿易商手中買到的黃蛇王、紅尾禮服半月尾、日本藍雙劍等常見的孔雀魚

由GATC Biotech對這些標本進行測序

測試結果保存在GenBank,查詢碼為GQ 855708 - 855741

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利用了聚合酶鏈式反應(PCR)來放大細胞色素b(在95℃環境下加熱30秒,然後分別對不同的標本在52℃和54℃下冷卻)

研究人員使用的部分標本

孔雀魚孔雀魚

最後的結論是,P. reticulata、P. wingei和P. obscura在基因序列上略有區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是三個同時期出現並平行進化的不同的種

人工培養

缸的準備主要是清潔和消毒。消毒是採用沸水消毒法,消毒既徹底,還沒有化學藥物消毒後遺留的的問題,同時還是最環保的方法。要注意的是消毒時先把缸放平穩,一定要平穩,否則容易裂的。然後要先加少量沸水,讓玻璃適應溫度,以防止玻璃突然高度受熱而炸裂。最後再加適量沸水進行消毒。

養水是將自來水靜置3到5天,將水中氯氣揮發乾淨。然後將水加入消毒後的缸中,加入硝化菌,再加入魚、蝦屍體做硝化細菌的食物,用水妖精連續充氧24 小時,即可初步建立起硝化系統,這樣的水就可以放魚了。

接魚

接到魚後,不要急於打開包裝箱,回家後暗光處開箱。途中防止動作過大導致的震動或翻滾。因為魚停食、無光的環境下,再經長途、長時間運輸後,體質虛弱、精神緊張,因此要特別小心,防止魚受驚而導致撞袋或撞缸受傷,或導致因驚恐引發的夾尾等情況。因此一切工作都要溫柔小心的操作。

兌水

兌水(也稱過水,專業名詞)工作是重要的工作,同時還很是煩瑣的操作。但想養好魚,就一定要細心、耐心的去完成,保證魚能夠初步順利適應我們的飼育環境,為以後正常養育打好基礎。而很多新手,都是在這方面犯了錯誤到導致損傷慘重!

密度

對於子魚放養的密度,缸是40*25*30厘米的,放養的密度在50到60尾左右。密度過大,水質不宜控制容易發病,千萬注意!密度過小,缸大魚少,子魚不用搶食會導致興奮度和運動缺乏,從而到影響生長速度的,這是很多玩家沒注意到的地方,需要注意。一般在2周后,就會看到隨著子魚的長大,缸的密度也隨著增大起來,這時候如果再不增加空間,就會影響到子魚的生長速度了。這時就將它們移到50*40*30的缸中,給它們寬闊的空間,為它們進一步的快速發育提供更好的條件

水溫差

缸中的水溫穩定在22到26度之間(所有的熱帶魚都可以適應這個溫度區)。成魚一般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魚則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有些魚友魚友則把幼魚溫度提高到27、8度,認為這樣幼魚才活躍,食量和新陳代謝增加,才能發育的快,此話說的不假,但這種高溫的負面影響卻被忽視掉了。在這種高溫下,幼魚新陳代謝過快,即使吃的再多,也供不上代謝出去的速度快,尤其是鈣質,因此在一段時間後就可能會出現突發畸形等病症,而且即使是在成魚後也易發生如早衰、母魚產後塌腰或公魚突然塌腰、母魚產出的子代畸形多等負面情況。這些例子在大棚養殖時,在夏天高溫期繁育出的魚是最好的例證,有經驗的玩家應該都遇到過的。

孔雀魚留做種親魚的,基本都是冬天繁育出的魚,原因也主要是在冬季水溫恆定適宜的。

接到魚後,不要急著打開包裝袋,先要把包裝袋用水沖洗乾淨。然後把包裝袋放入缸中,約20到30分鐘,使袋中的水與缸里的水,溫度達到一致。如果無法確認溫度是否一致可使用水族溫度計進行測試,水溫一致方可入缸。打開袋後,先加入相當於袋中水量1/10的缸中水入袋,然後再慢慢的不斷把缸中水加入袋中,使魚逐步適應水質如PH、KH等的變化,整個過程持續30到40分鐘左右。當加入缸中的水達到袋中水的量時,即可把魚溫柔撈出放入魚缸中。此兌水過程,也可以用打吊瓶的輸液系統進行的,可以更好的讓魚適應水質的,對於比較珍貴的魚適用。兌水結束後,要將袋中的原水倒掉,因為魚在運輸過程中排泄的廢物、脫落的黏膜等物質,是細菌喜歡的食物和產床,是魚致病的重要病源。

餵養

魚剛入缸後十分恐慌,最好不要打開魚缸照明等之類的強光線,更不要驚動它,例如觀看時都不能指指點點動作過大的,接魚之前的準備工作做的一定要充分,魚入缸後不要總是在魚缸周圍四處亂竄,記住當天不要餵食!不要換水,觀察它的狀態怎么樣。一般來說在第一天魚的狀態會恢復一些,如找食、追逐配偶等。如狀態不好的話,可以加入1%濃度的飽和鹽水。多觀察幾天,一般在一周以內如狀態不錯,魚四處尋找食物、追逐配偶等表現,就可以少餵一點點活餌,意思一下即可,千萬不要餵多!開口餌料以活食最好,如豐年蝦等,人工餌料由於消化困難,不建議用。可換1/10的水,冬天換的水要比缸中水溫高出1至2度,夏天要低1至2度,這也是一年中換水時溫度掌握的方法。如果狀態不好,不喂,繼續觀察。出現浮頭現象時,應考慮放養密度是否過量了。應及時分缸出來。如果沒有問題,狀態良好的話,同樣應少餵最好在上午進行,餌料吃不完的應及時撈出來,魚兒進食時間控制在五分鐘之內。

對於餌料來說,主要是指餌料的種類、餵食的量和每天餵食的次數,以及隨著魚齡的增長不斷增加餌料的品種和餵量的調整。

孔雀魚剛出生的子魚,當天是不餵的,因為一是先使其適應環境,二是有卵黃囊還未吸收完,呵呵,孔雀魚可是卵胎生的喔。從第2天開始,最好是以活豐年蝦幼蟲開口,其營養豐富並易於吸收,又有促進排便的功效。這個時期使子魚儘量多吃、吃飽,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時缸中還可保留少許活餌的程度。兄弟總結了一句諺語是“4周內儘量撐,二月內使勁喂,3、4個月吃得飽,5月以後餵的少”。由於兄弟另有工作在身,因此這段時期只能每天早晚抽空各餵2次左右,尤其是早上餵完後在子魚缸中要略保留少許活餌為好。在這段時期內,如果按歐美、倭國等專業玩家的標準,每天應餵6到8次,每次間隔2、3個小時左右,這樣的餵法可以供專業玩家去參考。

水質

孔雀魚孔雀魚

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魚兒的生長情況。所謂水清則無魚呀,這個水清是指水中的營養分的多少,在新魚入缸之前,必須將缸中的水質控制好,比如魚缸的水循環(水質循環關係到魚缸中的含氧量)、過濾系統(用於清理缸中的所有雜質減少魚缸中糞便產生的有毒害氣)等。

雖然孔雀魚屬於比較容易飼養的一種觀賞魚,但是對於新手來說想要養活養好孔雀魚換水這一步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好飼養孔雀魚的水質,為他們剔紅最佳的生活環境,才能讓孔雀魚健康的成長。

孔雀魚飼養用水要有一定的硬度,過軟的水是不適合養孔雀魚的。所謂硬度就是指溶解於水中的鎂或鈣離子,以及碳酸離子等。而水中含有多量時叫做硬水,少者叫做軟水。自來水中卻有對孔雀魚有害的氯或重金屬在內,氯或重金屬等只要把水儲存一段時間後,將會自然消失。所謂PH值就是指溶解於水中的氫離子濃度,如此數值小於7為酸性,而大於7為鹼性,若是正好7則表示中性。飼養孔雀魚用水必須將PH值調整為近中性的弱酸性或弱鹼性(PH6。5~7。5程度),凡是此一範圍者,孔雀魚的飼養可以說是沒問題了。造水是先從中和自來水的氯或重金屬開始。雖說是自來水,但因地域,或同一地域也因季節不同而氯濃度也有不同,因此,為合乎自己飼養的孔雀魚的PH值,並放入過濾細菌的休眠體;這是繁殖於濾材的好氣性細菌,而對於分解,發生於水中而有害孔雀魚的阿摩尼亞或亞硝酸也是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為此一細菌繁殖後,才適合於飼養孔雀魚用的水質。

孔雀魚能耐受鹽度是正常海水150%的水質(也就是鹽度接近於52.5‰,每升水中含鹽52.5g左右的鹽水)

魚缸內的水要經常予以循環,並通過過濾器來持續過濾,但水質還是會漸漸惡化。因此,有必要做定期的換水作業。換水的基本為「少量而頻繁」,並每2~3周1次,以全水量的四分之一程度為準。水質的劇變對孔雀魚的傷害很大。此外,每年至少也要做全面掃除1次,孔雀魚對全新的水還是難以適應,所以有必要保留老舊的水約二分之一左右,來另加新水。換水前幾天可以先讓新水開始曝氣,以便讓那些有害物質消失。

孔雀魚對顏色的要求

孔雀魚對顏色的要求有兩點:(1)顏色要勻稱:(2)色差要分明。而色彩濃度的薄與厚並非要求的重點,因色系若不均勻,將會形成有色塊的圖騰,也就是所謂的雜斑。色塊若無法再散開來,將扼殺此尾孔雀魚的“前途”。之所以不在乎孔雀魚顏色的厚與薄,主要是因其各具美感、各有特色。因此若將所謂的藍尾禮服共同比較時,您將發現有數十種之多,這當然包含了體色、尾色、尾型的排列組合了。

孔雀魚的色彩雖不若鏘魚多變,但在愛好者的不斷改良下也增色不少。在孔雀魚的基本品系中亦不乏媲美鏘魚的品種,如馬賽克、銀河、草尾…等等。

針對孔雀魚的著色問題,我國的魚糧生產企業做了很多研究,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觀賞魚在自然界本身是存在的,它們靠食用天然食物就可以獲得健康體魄、持久鮮艷的色彩。那么在自然界,觀賞魚吃什麼?蝦和浮游生物。那蝦又吃什麼?藻類。因此蝦和藻類是它們最好的食物,魚從蝦體內就能獲得足量的天然蝦青素和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持久保持鮮艷的色彩。

孔雀魚還有一個神秘之處。就是在第一次月滿的時候,孔雀魚對黃色比較敏感。在第二次月滿的時候,孔雀魚對紫色敏感。即孔雀魚的視力會在兩次月滿時發生變化。

混養

水草和孔雀魚混養應該如何選擇水草,又應該如何設計造景呢?想要設立一缸適合孔雀魚的水草造景缸,首先在選草上可是得先下一番功夫,試想,柔軟的孔雀魚在粗枝大葉中穿梭,如蟬翼般的鰭,稍一閃失就有損他的美麗,對魚只的健康也有會危害。

所以,柔軟的枝葉是第一選擇:再者生態條也是考慮重點,孔雀魚是屬於上層性的魚類,也就是說他們常常會回遊水族箱的上方,就欣賞的角度來看,水草當背景襯著孔雀魚就是最美的畫面,所以水草最好有一定的高度,另外在葉莖的分枝上也最好選用枝葉分枝多,甚至枝葉較細小的種類,可搭配孔雀魚的細緻之美。

選配要點

水溫25度左右比較適合孔雀魚,一般一尾雌魚一生可產仔4~7窩,但出現高質量仔魚的機會隨著雌魚體質,魚齡和健康狀態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3~5個月時的雌魚所生出的F1,F2,F3質量較高。所以,在成魚階段要挑選出適合的種親魚。

雖然養到2~3個月可算成魚,但對雌魚而言,此時用來做種魚還為時過早。過早交配,會使雌魚個體成長受影響而且產仔數量和質量都不會太理想。如果交配之前是將雌雄魚分缸飼養的,一般在交配時,選擇兩個半月左右的雄魚和三個半月的雌魚為好。因為這時雄魚處在精力旺盛時期,雌魚也以成熟。這樣最後產出的仔魚質量和數量都較佳。

另外,產後讓雌魚單獨靜養3天,然後放回種魚缸,以避免被雄魚過早地追傷,影響之後的生育質量。

成長繁殖

孔雀魚孔雀魚

孔雀魚適應性很強,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2~24℃,喜微鹼性水質,pH7.2~7.4,食性廣,性情溫和,活潑好動,屬於上層魚,能和其他熱帶魚混養。孔雀魚易養,但要獲得體色艷麗,體形優美的魚則從魚苗期就需要寬大的水體,較多的水草,鮮活的餌料,適宜的水質等環境。孔雀魚4~5月齡性腺發育成熟,但是繁殖能力很弱,在水溫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產魚苗數視魚體大小而異,少則5餘尾,多則一百餘尾,有的魚會產出200尾以上的幼魚。當雌魚腹部膨大鼓出,近肛門處出現一塊明顯的黑色胎斑時,是臨產的徵兆。

孔雀魚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經3~4個月飼養便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後代,性成熟遲或早與水溫高低、飼養條件密切相關。孔雀魚繁殖時要選擇一個較大的水族缸,水溫保持在26℃。pH6.8~7.4,同時要多種一些水草,然後按1雄配4雌的比例放入種魚。待魚發情後,雌魚腹部逐漸膨大,出現黑色胎斑;雄魚此時不斷追逐雌魚,雄魚的交接器插入雌魚的泄殖孔時排出精子,進行體內受精。當雌魚胎斑變得大而黑、肛門突出時,可撈入另一水族箱內待產。

待產箱中的溫度應比原水溫高1~2度,箱底放青苔或水草,給小魚設一個避身之處。雌魚產仔後,要立即將其撈出,以免吃掉仔魚。或者要塑膠片圍成漏斗狀隔離牆,浸入水中,將產仔雌魚放在漏斗中,使仔魚產出後從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體,雌魚就吃不到仔魚了。

孔雀魚每月產仔一次,視雌魚大小,每次可產10~120尾仔魚,一年產仔量相當多,繁殖時應注意,同窩留種魚不要超過三代,以免連續近親繁殖導致品種退化,使後代魚體越來越小,尾鰭變短。最好引進同品種魚進行有目的遠緣雜交,以防次品種退化,達到改良品種的目的。但孔雀魚壽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第一胎一般產的比較少,大約產10~80尾;第二胎大約產80~120尾。價格幾元到幾十元甚至幾百元1條不等。

孔雀魚在狹窄的區域內會有爭地盤的現象,出現達到導致魚只致死,所以當地方狹小的時候適合單條養殖。

雖然孔雀魚在台灣水族已經躍升為主角,並且引起貿易進口商極度的興趣,無視於孔雀魚的質量優劣與否,大量引入歐洲、日本孔雀愛好家或俱樂部的孔雀魚,但是台灣孔雀魚愛好者,甚至是進口商和販賣者卻對孔雀魚的基本知識及觀念的認識非常貧乏,因此常常發生把觀賞用的孔雀魚當作經過系統維持或品種穩定的孔雀魚來販賣,因而誤導剛入門的孔雀魚愛好者的觀念。基因衰敗或基因不明的觀賞孔雀魚,和經過長時間的篩選、作系統維持的孔雀魚其價值和目的本來就是絕然不同的,唯一相同的可能只有名字(都是叫作孔雀魚),這個月特別公開AFJAPAN作孔雀魚的公式,其最終目的是,希望讓台灣孔雀魚愛好者能正確清楚地了解純系孔雀魚。

台灣除了「AF-JAPAN」100多種孔雀魚之外,其它系統的日系孔雀,東南亞及德國的孔雀都陸續被引進台灣,AF JAPAN的孔雀魚幾乎都是利用基本品系(帶限性遺傳基因,顯性遺傳基因的品種)和衍生種所作出,這個月我們就如何用基本品種創作出洐生種來進行解說。

要做出孔雀魚的衍生種,並不是[A+B=AB]或[AB-A=B]如此單純,必須先了解用於交配的孔雀魚是帶何種類型的基因,否則即使作出外型出眾的魚也是無法固定下來。

日本,日本國產孔雀的愛好家大約有一萬人之多,而販賣日本國產孔雀的水族館大約有500~700家,其中可以稱得上是專賣店的約有10家,這些愛好家乃至於專賣店的老闆對藍化種孔雀魚講解的內容能100%了解的人,除了筆者及AF專業工作人員外,大概不到10人,因此筆者及幾個飼養者也正在為解開孔雀的遺傳之謎而努力。

前陣子,新加坡某個漁場的負責人到筆者店裡互相交換了很多意見,最令筆者驚訝的是新加坡的繁殖者一點遺傳的知識都沒有,還能產出那么大量的孔雀魚,可見得孔雀魚是生命力很強的熱帶魚。在日本,也有些飼養者雖然不懂遺傳學,偶而也能做出優良的孔雀魚,但是卻無法作出質量安定的孔雀魚。

公的尾大,顏色鮮艷,母的尾小,顏色單調。

孔雀魚是最容易辨別雌雄的。雌魚腹部比較大,在肛門前方有一塊透明的胎斑,在快生殖的時候胎斑成黑色。而雄魚的特點就是腹部較小,瘦長,最關鍵的就是他的臀鰭演變出交接器,用於繁殖時候輸送精子用。所以雄魚的臀鰭前方的幾根鰭條比較粗大。而雌魚的臀鰭則是均勻的。

疾病防治

孔雀魚的大部分病症,都是飼育者本身的疏忽所引發的,通常引發的病症有四大因素:

餵養注意事項

惡化水質

孔雀魚孔雀魚

惡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餌過量所引起的水污染以及過濾器污穢所引起的有害質的積存。只要每日的投餌適量,以及適當掃除過濾器與水質調整都可以防止發生。雖然適當的換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換水,這樣對孔雀魚會有傷害,需要稍稍注意。另外,如果過度清潔過濾器,也同時洗掉繁殖的過濾菌,從而導水質惡化。

水溫的變化

孔雀魚是屬於變溫動物,會隨著周圍環境的水溫度變換體溫的。水溫不論高或低都有礙魚體機能正常的運作,尤其水溫的上升或低下,對孔雀魚是最大的致命傷。結果體內的代謝不順,食慾也低下而會衰弱下去,也要注意季節早晚過度落差很多。

粗魯的接觸魚身

孔雀魚的身體表面是特別纖細而易損傷,所以利用魚網撈起時,要特別小心,否則體表一但損傷,細菌會從傷口侵入而感染。若不用魚網而用手撈起時,也不要用指甲損傷魚體。請特別留意。

帶進病症孔雀魚

容易患病的原因中,估計最大的比例是受到他魚的感染,若將新購入的孔雀魚放於水族箱內時,一定要先行確認,是否有病症或先養於檢疫缸觀察三、五天,確定無病症再放入。

常見病症狀

白點病症狀

孔雀魚孔雀魚

魚體全面會出現直徑1mm以下的白色細點,並且一定會從各鰭發病之後再擴散至全身,如不予處置時,將會漸次衰弱,不久就會死亡。這是淡水魚典型病症。儘管孔雀魚發病率不多,但也不是說完全不會發病,所以大意不得。原因:白點蟲等纖毛蟲所寄生引發的病症,其體表的白點即是寄生蟲的本體。寄生蟲的外圍的表皮呈白色狀者也有,白點愈多則表示寄生狀態愈為嚴重。

治療方法:白點病的病原體是一種名叫多子小瓜蟲的纖毛蟲,屬於寄生蟲病。當水溫升至28℃時,小瓜蟲會停止發育乃至逐漸死亡。因此,發現孔雀魚有白點病時,可採用換水加鹽加溫的辦法進行治療,即先換一半的水,然後按照飼養水的體積加入3克/升的海鹽,最後將水溫提高到30-32℃,一般3-5天后即可見效。

爛尾症症狀

爛尾症症狀:是從尾鰭開始附著黃白色粘著物。不久,再蔓延至各鰭,並漸次糜爛。尤其病情進行時,鰭部會呈爛腐狀,甚或斷落尾鰭都有。因而食慾大減,不久連肌肉也被侵腐而衰弱致死,故有必要及早治療,發病雄魚較多,是其特徵。原因:遭受氣單胞菌(Aeromonas)感染所引起,感染途徑為傷口,而受傷大部分由於魚只之間的爭鬥,粗魯的接觸所引起的居多。

治療方法:用濃度為3%的鹽水泡10分鐘,每天1-2次,並且保持飼養水質良好,過幾天壞死組織就會自然脫落。

水霉病症狀

別名口腐病,棉花病,但正名為水霉病。這是水霉寄生於體表而帶上棉花般是白色狀,不久蔓延至全身而腐爛皮膚,尤其病情進行時水霉繁茂部分會腐爛掉落都有可能。而到了患病中期以後就會失去食慾,游水也欠活潑,不久將會死去。

原因:體表的傷口或錨蟲,魚虱等寄生所引起的傷口,由水霉科的真菌著生引發二次病症者。真菌大都是輸入孔雀魚帶進來的居多。

松球病症狀

全身的鱗片豎起魚體,全面也會鼓滿,病名是因為看似松球般乃有此名。如病情進行則魚鱗會剝落,於是不能再游水而導致死亡。

原因:遭受野羅孟那斯細菌感染所引發。

孔雀魚孔雀魚

口腐病症狀:

口部外圍或頰部附近呈白棉花狀而不能再進食,不久,將會衰弱而致死。原因:與爛尾病一樣,卡拉姆那裡斯細菌感染為原因。輸入孔雀魚帶來的新感染症狀:鰓部腫脹而在水面痛苦中勉強呼吸,並且合閉尾鰭而不時在搖頭,做不自然的游水動作,不久,魚體呈白濁狀而衰弱致死。原因:由輸入孔雀魚帶進來的細菌為感染因素。而一旦發現感染的魚只時,必須隨即隔離於其它魚缸。初期者,只有換水或加入鹽水也可改善。治療:可使用一些市售的殺菌劑來進行藥浴,大部分的情況都會有所改善。若仍然無法痊癒,原因可能在於一些導致細菌性的感染的因素,並未消除,如水溫過低,死魚未撈出等。患水霉病症者,可能要注意水質,應撈除死魚或殘餌,並趕快換水,而松球病可能要優先改善水質,藥浴除去水中的病原,待魚較有食慾後,用細菌治療的藥餌餵食。至於爛鰭、爛尾等外表症狀的魚只,換水並佐以藥浴,情況也能改善。

VC缺乏症:

比較常見,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生長緩慢、體態異形、遊動緩慢等,嚴重時甚至出現類似哺乳動物的壞血病症狀。各種魚所患vc缺乏症狀表現各有不同,但大都會導致生長不良,免疫力低下,飼料轉化率低等。蝦類的典型vc缺乏症為“黑死病”,即傷口癒合緩慢,殼下出現黑色潰爛,大批死亡。還易出現蝦殼鬆軟,蛻殼周期延長、肌肉白濁、鰓混濁等症狀。長期食用VC觀賞魚飼料可以避免以上問題,提高抵抗力。

同名手機遊戲

由遊戲開發商NinjaDodoGames製作的《孔雀魚》是一款水墨畫風格的休閒遊戲,據悉,《孔雀魚》於2013年登錄安卓平台。

遊戲用水墨畫的風格描繪出了一座漂亮的池塘,包括池塘里多姿多彩的魚類和各種常見的水生植物。在你控制著小魚穿梭在荷葉下面的時候,會有一種悠然自得的感覺,沒有任何東西會讓你覺得是危險的。其實《孔雀魚》是一款追逐遊戲。簡單的說,玩家需要幫助孔雀魚找尋食物——蒼蠅,並及時的捕食它們。

玩家在水池中可以捕食一些小水蟲,每吃掉一隻,你就能獲得一分,吃掉儘可能多的小水蟲就是玩家要追求的目標。另外,玩家還不能在開闊的水域中逗留太久,因為你不是這座池塘里唯一的一條魚。你需要時刻警惕那些體型比你大的魚,否則你將成為它們的美餐。當它們來襲的時候,你可以找一片荷葉躲在下面,等到它們離開再繼續踏上覓食之旅。

《孔雀魚》於2013年登錄安卓平台,售價1.25美元,折合人民幣12.59。

水族愛好者追捧的十大觀賞魚

購買和飼養高檔觀賞魚和消費奢侈品一樣,是一些水族發燒友必選的名魚。據業內人士介紹,以龍魚、魚工魚、神仙魚血鸚鵡孔雀魚七彩神仙花羅漢金魚錦鯉燈魚為代表的十大觀賞魚在魚類愛好者中普遍受到追捧。在水族市場,一條一歲大的龍魚叫價兩萬是很平常的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