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江蘇曲種。以揚州方言說表,流行於蘇北地區和寧、滬等地。興起於明末清初,傑出的說書藝人柳敬亭曾在揚州獻藝,成為後世揚州評話藝人的典範。有清一代,名家並起,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揚州評話在藝術上以描繪細緻、結構嚴謹、首尾呼應、頭緒紛繁而井然不亂見長,尤其講究細節豐富,語言生動風趣,人物形象鮮明。如王少堂的宋十回、武十回等《水滸》書,人物形象刻畫得有血有肉、獨具異彩。
傳統書目分為3類:
《三國》、《水滸》等屬史書類;《綠牡丹》、《清風 閘》等為公案俠義類;
《封神榜》、《西遊記》等則是神話靈怪類。
已查明尚有藝人講述或留有書稿的共32部,失傳的14部。
1949年後,記錄了近26部的書詞,約3000萬字,整理出版了《揚州評話選》、《揚州說書選》及王少堂的長篇評話《武松》等;還創作了一批新書目。
歷史溯源
揚州在明代萬曆以後,即有評話藝人活動於南京。清代吳偉業《柳敬亭傳》中有廣陵(揚州)張樵、陳思和泰州柳敬亭、姑蘇吳逸,"各名其家"的記述。鹹豐、同治年間的蘇州彈詞藝人馬如飛在所著《道訓》中也稱"昔之張(樵)、柳(敬亭)、吳(逸)、陳(思),名垂白下(南京)"。揚州當地明代末年有盲藝人於民間說書。張岱《陶庵夢憶》記揚州清明時民眾文娛活動說:"是日,四方流寓及徽商西賈,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無不鹹集。長塘芳草,走馬放鷹;高阜平岡,鬥雞蹴趵;茂林清樾,劈阮彈箏。
浪子相撲,童稚紙鳶,老僧因果,瞽者說書,立者林林,蹲者蟄蟄。"清代,揚州評話隨著揚州經濟的繁榮、交通的發達而開始在揚州流行,並且已具相當規模。康熙時費軒《揚州夢香詞》有"揚州好,評話晚開場,略說從前增感慨,未知去後費思量,野史記興亡"之句,並具體記述:"評話每於午後登場,設高座,列茶具,先打引子,說雜家小說一段,開場者為之斂錢。然後敷說如《列國志》、《封神榜》、《東西漢》、《南北宋》、《五代》、《說唐》、《西遊記》、《金瓶梅》種種,各有專家,名日正書。煞尾每云:'未知去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雍正時已"書詞到處說《隋唐》 ,英雄好漢各一方"。及乾隆年間,達到鼎盛。據儀征李斗乾隆六十年(1795年)成書的《揚州畫舫錄》記載,揚州評話書目豐富,長篇說部有《三國志》、《東漢》、《水滸記》、《清風閘》、《善惡圖》、《靖難故事》、《飛跎傳》、《揚州話》等,其中《清風閘>由浦琳(天玉)"以己所歷之境,假名皮五"來演述,"演說這書,專靠靈活運用市井方言和細緻深入描摹小市民生活"(陳汝衡《說書史話》 )。藝人眾多,僅《揚州畫舫錄》所舉"郡中稱絕技"、"獨步一時"的藝人就有吳天緒等20多人。
藝人的書藝高超,如吳天緒說《三國志》,"效張翼德據水斷橋,先作欲叱吒之狀,眾傾耳聽之,則唯張口努目,以手做勢,不出一聲,而滿室中如雷霆喧於耳矣"。這種"狀其意使聲不出於吾口,而出於各人之心"的演手法,後一直為評話演員沿用。據此,揚州評話形成於清代初年,至雍正、乾隆年間趨向繁榮。
同治三年(1864年)以後,揚州經濟有所恢復,社會趨於安定,在里下河地區謀生的一批藝人,經過了在農村的競爭鍛鍊返回揚州,揚州評話出現了新的繁榮局面,出現了風靡聽眾的說《清風閘》的龔午亭及有"跳打水滸"之稱的鄧光斗等新的名家。
清末,蘇北運河淤塞,江南鐵路通車,揚州評話向江南發展,並促使評話藝人隊伍又一次增加。據老藝人回憶,當時在各地說書的藝人有300人左右,其中僅說《三國》、《水滸》的就有近百人。藝人為爭取聽眾,不斷更新書目內容,提高技藝,此時除了嘉(慶)道(光)間已上演的《八竅珠》、《綠牡丹》、《平妖傳》、《岳傳》外,又新增《飛龍傳》、《英烈傳》、《楊家將》、《封神榜》、《萬年青》、《彭公案》、《施公案》等,在書詞中大量補充社會生活內容,增加各色市井人物,並在說表藝術上努力創新,形成自己的藝術特色。
辛亥革命(1911年)以後,揚州評話的一些名家,向南京、上海及江南開拓,一江之隔的鎮江,由於交通便利,語音相同,民眾習尚一致,且後來一度成為全省的政治中心,許多評話藝人爭相到那裡獻藝,一時名家薈萃,成為揚州評話的第二根據地。據統計,是時鎮江供評話演出的書場達38家之多,常年吸引了差不多所有說揚州評話的名家。民國17年(1928年)6月3日,藝人王少堂和書場業主完恩正等人發起成立"書社聯合會",由戴善章、康又華、吳少良、張鳳臣等20餘名藝人與10多家書場業主共同組成,並舉行"六三"禁菸紀念義務宣傳演出。並規定每年此日均舉行這種帶有會書性質的義務活動,在客觀上起了交流技藝的作用。
民國26年冬,揚州淪陷之後,揚州評話的一些名家相繼去世,有的到上海謀生,有的轉業。在揚州獻藝的藝人人數日減,且書藝平平,再加經濟蕭條,百業凋零,聽眾已無心聽書,書場紛紛歇業。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並沒有根本的起色,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原有二三百人的藝人隊伍,包括散落在各地的,僅剩40餘人;一些傳統書目如《飛跎傳》、《揚州話》、《東漢》、《飛龍傳》等相繼失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揚州評話得到了人民政府的重視和扶植,藝人被陸續組織起來。1956年曲藝藝人登記時,分布在南京、揚州、鎮江、泰州、海安、東台、南通、淮安和上海的揚州評話藝人增至87人。登記後,有揚州評話曲種的江蘇省曲藝團、揚州市曲藝團、鎮江市曲藝團及泰州、泰縣、興化、高郵的曲藝組相繼建立,招收學員,傳藝授業,使揚州評話藝術後繼有人。揚州評話藝人除了說傳統書目外,還努力改編上演《烈火金鋼》、《紅岩》、《林海雪原》、《小二黑結婚》等新書目,並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的會演、調演。表演藝術也吸收電影、戲劇的一些手法,加以變革。
藝術特色
揚州評話在藝術上以描寫細緻、結構嚴謹、首尾呼應、頭緒紛繁而井然不亂見長,表演講求細節豐富,人物形象鮮明,語言風趣生動。藝人在創作和表演中還
十分注意渲染揚州本地的風光,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揚州評話的說表,有"方口"與"圓口"之分。方口語句整齊,富有節奏感;圓口近似生活語言,較靈活,一般方口、圓口兼用。其表演動作幅度較小,通常身子不偏出書台桌角,兩足不露出書台桌圍,與說表結合,在滿足聽眾聽覺需要的同時,又給予視覺的滿足。經過幾代藝人的發展創造,到清代末年,形成了以充分發揮語言功能,說表細膩、動作傳神、著意刻畫人物為基本特色的藝術風格。在表述當時當地情景,揭露事件矛盾衝突,刻畫書中各色人物的形象和內心世界等方面,都能細緻入微,使觀眾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對於書中人物,尤擅長以揚州市井小民為對象,刻畫和塑造書中當時當地的各種小人物,諸如衙役、書吏、丫環、使女、販夫、走卒、堂倌、屠夫,使之人木三分,呼之欲出。對書中環境的襯托,大量插入當時揚州的建築設施,民風習俗,賦予書目內容以地方和時代特色。這種以富有表現力的揚州方言,通過口頭說表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繪景物、抒發感情的藝術手法,藝人統稱為"表",有"表是書中寶"之說。在這基本藝術風格前提下,藝人還根據自己的藝術修養、見聞、閱歷和身材素質,創造自己的藝術特色。同時也運用手勢、身段、步法、眼神,表情講究演示"虛神";對描寫人物強調寓神於情,不追求形似。
揚州評話藝人在藝術實踐中創造了各自的藝術特色,也形成了各自的傳授系統。以"跳打水滸"聞名的鄧光斗去世後,其子鄧復堂繼承書藝,為後來"堂"字輩《水滸》評話藝人的祖師。與鄧復堂同時說《水滸》的著名藝人宋承章,為後來"章"字輩《水滸》評話藝人的始祖。王少堂繼承鄧、宋兩門書藝,兼取各家之長,致力刻畫歷史人物,描繪三教九流,藉助豐富的生活積累來塑造形象,經過長時間的鑽研、變革、發展,形成個人說表細膩、神采奪人,具備"甜、粘、鋒、辣"的獨特的白描藝術風格,成為揚州評話界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與王派《水滸》並世馳譽書壇的還有馬派《水滸》。馬派書藝也是師承鄧、宋兩門,以能說前、中、後《水滸》著稱。被清末桃潭舊主《揚州竹枝詞初稿》譽為"粲花妙舌吐珠璣"的李國輝,編演了以"文"說為主的"中《三國》",和當時以"武"說為主的《三國》名家孫玉良、孫玉華弟兄各成一派。李國輝教的八個學生有"八駿"之稱,其中康國華造詣最高,為"康派《三國》"的開山祖。與李國輝齊名的另一位說《三國》名家藍玉春,繼承發展了乃師孫玉華"武說"的特長,為藍派藝術創始人。藍派和康派形成了現代揚州評話《三國》的兩大基本流派。李國輝的關門徒弟吳國良與其子吳少良,對"文"、"武"兩派兼收並蓄,形成了非康非藍,亦康亦藍,文武相濟的藝術風格,同行稱之為"吳派"。同時,說其他書目的評話藝人中,也湧現了不少傑出人才。如說《八竅珠》的朱德春,說《綠牡丹》的郎照明、郎照星,說《西遊記》的戴善章,說《彭公案》的王健章,說《施公案》的樊紫章,說《萬年青》的李國賢,說《飛龍傳》的鄒燦章、鄒燦文,說《東漢》的王鴻儒,說《唐書》的張少南、張子南,說《濟公傳》的吳小良、林笑齡等,都各有專長,各具特色。 嘉慶之後,因漕運改道,鹽政改革,揚州失去了昔日的繁華,揚州評話聽眾銳減。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揚州成為江北軍事前哨,當地富商豪紳為避戰亂,紛紛東遷泰州、東台一帶經營。揚州的評話藝人,為生計亦相隨至泰州、東台演出,有的更向里下河地區的高郵、興化、寶應、鹽城等地謀生。演出地域擴大,從藝人員很快由原來在揚州時的幾十人增至200餘人,揚州評話在蘇北地區擴大了影響。傳承價值
揚州評話現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演出隊伍萎縮,聽眾老化,書場陳舊,後繼乏人,生存與發展受到嚴峻挑戰,亟待有效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狀
揚州評話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演出隊伍萎縮,《揚州評話王派水滸:武松》
聽眾老化,書場陳舊,後繼乏人,生存與發展受到嚴峻挑戰,亟待有效保護。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在揚州曲藝團甘泉路書場,2元錢,就能聽上一下午的揚州評話,還能喝上免費提供的茶水。
“以前也想把價格調到5元,但是很多老書客就不來了。”曲藝團負責人說道。為了保住這塊陣地,曲藝團一直維持著2元的低價。即使這樣,每天的上座率也只有五六成。
以王少堂為代表的揚州評話在上世紀鼎盛之時,大江南北都專門開設有揚州評話的專場書場。像王少堂這樣的大家,一般的小場子,是不大去的,因為實在忙不過來。而如今,揚州評話的場所不斷萎縮,在揚州大市範圍內,現在只有8家,收費的場所,只有2家。
當然,對揚州評話進行保護的腳步一直也沒有停過,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京族哈節 吳橋雜技 錫伯族西遷節 天橋中幡 滄州武術 鄂倫春族古倫木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