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歌劇院

特別是1965年創作演出的大型五場歌劇《向陽川》,把甘肅省的歌劇事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歌劇《陰山下》被甘肅省評為“歌劇探索獎”,歌劇《咫尺天涯》,《魂兮》、《牡丹月裡來》、《紅雪》等劇目不斷上演。 其中,1987年創演的大型歌劇《咫尺天涯》,是繼《向陽川》之後,甘肅省歌劇院在民族歌劇的藝術實踐和探索只得又一部力作。

甘肅省歌劇院(原名甘肅省歌劇團)的前身是一九三九年在三邊分區成立的“七、七劇社”, 1942年劇社改編為“三邊分區文工團”。1949年隨軍進駐寧夏,改稱“寧夏文工團”,1954年甘寧兩省合併,劇團遷駐蘭州,命名為“甘肅省歌劇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甘肅省歌劇院主要演出的作品有:七場歌劇《紅花渠畔》、五幕歌劇《月亮灣》、六場歌劇《紅色醫生》等。特別是1965年創作演出的大型五場歌劇《向陽川》,把甘肅省的歌劇事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該劇是以西北地區廣為流行的民歌花兒為音樂基調,創作的一部具有西北民族風貌和地域風格特色的歌劇。該劇在赴京津滬等地巡迴演出並參加西北五省區現代戲觀摩演出,受到廣泛關注和熱情讚揚。1965年赴北京為中央領導同志匯報演出,毛澤東主席和中央主要領導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全體演職人員,並留影紀念。周恩來總理先後兩次觀看,給予了很高評價:“好歌劇比較少,現在西北又出來一個向陽川”,“這個戲很有生命力”。盛讚《向陽川》“是繼《白毛女》、《劉胡蘭》、《洪湖赤衛隊》之後的又一齣好戲”。
1966年“大革文化命”運動開始,劇團的劇作家和藝術家大多受到衝擊和迫害,他們歷盡劫難,精神和肉體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奉命戲劇”是這一時期的主導。歌劇《阿爾金戰歌》因保持了我省的民族特色而較為引人注目。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甘肅省歌劇院先後創演了《海峽清淚》、《二次婚禮》、《馬五哥與尕豆妹》等多台大型歌劇。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歌劇《陰山下》被甘肅省評為“歌劇探索獎”,歌劇《咫尺天涯》,《魂兮》、《牡丹月裡來》、《紅雪》等劇目不斷上演。
其中,1987年創演的大型歌劇《咫尺天涯》,是繼《向陽川》之後,甘肅省歌劇院在民族歌劇的藝術實踐和探索只得又一部力作。該劇自1988年7月參加在青海西寧舉辦的西北五省推廣音樂周“西海”音樂會,至1989年赴京獻演,歷時5年余,共演出了90場。特別是1989年9月赴京參加建國四十周年大慶和第二屆中國藝術界展演,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文化部領導、專家的稱讚,被譽為“給首都舞台送上了一台好戲,給歌劇舞台吹進了一股新風。”該劇舞美設計還被選送前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參加“國際舞台美術展覽”,獲得榮譽獎。
在蘭州舉辦的第四節中國藝術節上,甘肅省歌劇團和臨夏州歌舞團聯合排演的花兒劇《牡丹月裡來》一展風采,這是花兒劇這一年輕劇種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收穫。
歌劇《紅雪》1999年赴北京參加國慶五十周年慶典演出。
在歌劇創作演出不斷取得成就的同時,還創演了上千場音樂會和省上重大節日慶典的綜合性主題晚會,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雅俗共賞的藝術品種奉獻給廣大城鄉觀眾,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讚譽。
特別是近年來創作演出的專題晚會,《黃河之戀》、《金色的十月》、《金色的伊力特》、《世紀回顧》、《擁抱新世紀》、《太陽禮贊》等以其新穎設計,高雅的品味、精湛的藝術質量,受到了全省各界人士和省上領導的表彰,歌劇《江姐》演出大獲成功。2001年以來劇院及其藝術家們多次應邀赴法國、荷蘭、比利時、香港、澳門等國家及地區演出,以其高雅的品味、精湛的藝術質量,受到當地社會各界的一致讚譽。
2004年,甘肅省歌劇院歷時三年創作演出的藝術精品大型樂舞《敦煌韻》,被指定為首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式演出,並在中國廣東演出180餘場;2006年又赴中國敦煌演出100場。先後獲得文化部第一屆全國雜技、主題歌舞優秀劇目調演三等獎,第五屆敦煌文藝獎一等獎,2006年甘肅省新創劇目調演一等獎。2006年代表文化部赴哈薩克斯坦演出;同年赴馬來西亞演出;2008年4月代表文化部赴敘利亞演出,5月代表文化部赴巴林演出。
2005年甘肅省歌劇院被中國文化部授予“全國先進文化集體”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