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鑼鼓書,舊稱“太保書”,是說唱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的民間唱說形式。融豫、浙、蘇的民間音樂為一體,鏇律高起低落,基本演出形式是演員自擊鑼鼓,唱表說書,節奏重音與語言邏輯緊密結合,是保存在大都市中為數不多的民間鄉土藝術形式。鑼鼓書的唱詞是七字句的詩讚體,說唱並重,語言通俗,唱腔具有民歌風格,為農民所喜愛。演出時,桌上架一書鼓,演唱者立於桌旁,右手執鼓箭擊鼓,左手大拇指上套一鏜鑼,其餘四指夾鑼槌敲鑼,以為拍節。後來又增加了琵琶、揚琴伴奏。傳統曲目有《玉蜻蜓》、《珍珠塔》等大本書。也有不少開篇,如《十二月野花名》等。新編曲目有《蘆花盪里稻穀香》等。歷史溯源
鑼鼓書的起源與形成期尚無確考,形成地點在上海市郊,清末民初已廣泛流行於滬郊東、西鄉,並傳布到浙江嘉興平湖一帶。
(1)清嘉慶年間的代表任務南匯人顧秀春,在他的帶教下廣傳南匯和浦東大地,他的第三代傳人又傳到浦西及浙江省的平湖、嘉興等地。於是藝術上出現了“東鄉、西鄉、金平”三支流派。傳藝方式、口授心傳。此時鑼鼓書稱為“唱說因果”,用鏜鑼書鼓、鈸子演唱,因此出現了“太保書”、“鈸子書”、“敲單片”的名稱。代表書目有史略傳記、勸人為善、因果報應,如《網船過渡》、《九更天》計有80多部,解放後有陳雲同志觀賞的《打鹽局》及《紅色娘子軍》等20多部新書。(2)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太保書頗為繁盛。南匯城廂出現了專說太保書等的茶園“魯班閣”。下沙一帶因藝人代代相傳,成為薈萃太保書藝人的“太保窩”。外號黑皮的藝人徐連奎把太保書一直唱入上海市區城隍廟。抗日戰爭時期,太保書正式進入市區,當時較有影響的演員有胡善言、王俊發等。
(3)1949年以後,僅有少數滬書藝人兼唱太保書。1957年,上海市文化局挖掘民間曲藝,藝人胡善言創作了現代中篇節目《打鹽局》,南匯縣文化館又推陳出新,編演了第一部以“鑼鼓書”為曲種名的現代短篇節目《蘆花盪里稻穀香》。從此,太保書改名為鑼鼓書,以革新面目漸漸復甦於業餘曲藝舞台。
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發展
鑼鼓書的基本演出形式是演員自擊鑼鼓,唱表說書。早期都是單人坐演,20世紀50年代末逐漸改為雙人或多人站立說唱乃至表演唱,伴奏樂器亦逐漸增加,配有琵琶、揚琴等絲弦小樂隊,而常用的主要演出形式為單人說唱配樂隊。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鑼鼓書音樂有川沙、南匯一帶的“東鄉”和松江、金山一帶的“西鄉”之分,曲調有“金平調”、“調”等。
傳統表演形式
傳統的鑼鼓書表演形式有:
(一)“占卜”儀式,古稱“太卜”如今還保留著“掐卦”(沿用三國時期諸葛亮的“馬前六壬卦”)和“篤笤”。
(二)民間信仰儀式,藝人稱“社書”,俚人稱“太保”。功能如同“社戲”。社書中又分四種類型,即:酬神保泰的“待佛書”、大型廟會城隍出巡時的“接廠”、專為病人驅邪逐疫的“謝菩薩”和專治疑難雜症的巫醫行為的“按香台”。這些儀式所祭之神,主要為驅蝗大神劉猛將、抗金英雄岳飛、忠臣良將楊忠愍等等;儀式中有一節內容為唱“社書”、勸人為善、言情小說、民間傳奇故事等。
(三)民間曲藝,清末明初說唱“社書”的藝人走向茶館書場專事說書。建國前上海市郊及毗鄰地區書場先後建有近千座,藝人有300多人。
表演藝術
鑼鼓書的表演藝術非常豐富,經過歷代藝人的創造,形成了“說、表、唱、做、自擊鼓;手、眼、身、法、步加舞”的十字藝訣。表演方面則有帽子功、扇子功等。鑼鼓書唱腔多由民歌小調自由發揮而成。首尾唱法固定不變,中間加以“連詞”唱法,以兩個基本樂句為基礎,略加變化,無限反覆,似說似唱,可長可短。唱詞大多靠藝人口頭創作流傳,沒有固定的文字記錄唱本。句式和字數的安排都很靈活,一般以七字句為主。鑼鼓書表演有單人、兩人。兩人表演中有一男一女的、有兩個都是女的。後期發展還有伴唱、伴舞、伴奏多人表演。鑼鼓書形式活潑明快,絕技迭出,內容通俗易懂,風趣詼諧。鑼鼓書早期的“三把刀”絕技現已失傳。表演內容
鑼鼓書演出多以長篇和中篇的傳統書目為主,1949年以後的業餘演出則以現代題材的短篇和開篇為主。傳統書目有“小書”(即重唱的文書)與“大書”(即重說的武書)之別,但以“小書”居多,如《網船過渡》、《九更天》、《高橋八美圖》、《雙珠球》、《玉蜻蜓》、《珍珠塔》、《白蛇傳》、《文武香球》等;“大書”則有《英烈傳》、《羅通掃北》、《呼家將》、《後興唐》、《七劍十三俠》等。《王婆罵雞》、《蘆花盪里稻穀香》等短篇節目,《打鹽局》、《林沖夜奔》等中篇節目及《十二月野花名》、《螳螂做親》等開篇節目都有一定的代表性。鑼鼓書的內容多取材於民間傳說、演義小說和家庭倫理與歷史故事,具有濃厚的鄉土風味與地方特點。
發展現狀
鑼鼓書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由於時代的變遷、專業市場萎縮。1910年至1932年時,鑼鼓書在上海地區比蘇州評彈還要紅火。1949年時,滬、浙、江還有300多所書場,目前僅存30處。老藝人相繼謝世,傳藝斷層,唱本失傳。1949年前後,專業藝人由250多位,說唱鑼鼓書藝人銳減到5人,能做社的僅有2人。已到了後繼無人的狀態,難以生存的瀕危狀態。
相關信息
南匯鑼鼓書
南匯鑼鼓書是上海這個大都市裡得以保存的為數不多的民間鄉土藝術之一,彌足珍貴。由於諸多原因,鑼鼓書也面臨著嚴峻的生存狀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啟動為鑼鼓書的保存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上海已經成立了民族民間藝術保護中心,制訂了保護方案,今年2月,上海市文廣影視管理局還在全國率先向一批民間藝人發放“藝術津貼”,南匯鑼鼓書和青浦田山歌、松江顧繡的27名民間老藝人首批獲得津貼。這些舉措無疑將有力地推動民族民間優秀文化的搶救、保護工作。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