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下二調是流行於永登縣苦水鎮的一種地方小曲,形成於明代。其名稱由來據說是這樣,秦腔一般用七聲音階的G調調子演奏,下二區又比G調低兩個音的E調演奏。
下二調的主要曲調為“哭盲”和“太平調”。唱腔有散、二六、搖、慢等八個板路。樂隊一般由四人組成,伴奏樂器為二胡、笛子、梆子等。演唱時,演員化妝極為簡單,唱段落板時都有較短的“幫腔”,聽起來文雅悅耳,甚為苦水人所愛好,每逢年過節或喜慶、喪葬之儀,均行演唱。苦水的木偶戲、燈影也都配以下二調。
據老人們講,苦水人的秦腔與下二調是一對姊妹花。過去,苦水人舉行大型廟會時請大戲班唱秦腔,舉辦小型廟會、給方神土主、花果爺還願時,請小戲班,就是木偶戲、皮影戲。一般白天唱木偶戲,晚上演皮影戲,皮影戲的前半段用秦腔唱腔唱,後半段用下二調唱。
著名的下二調老藝人有上新溝村的巨理保,轉輪寺村的苗蘭亭、苗高雲等。解放後,這一曲種已引起蘭州市文藝工作者重視。《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卷》有著錄。
歷史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苦水最出名的木偶、皮影戲班主要有苗高墉(小名羅藏娃)的戲班和上新溝的施基昌戲班,其中唱得最好的是苗高墉戲班。他們幾乎走遍了莊浪河川、秦王川、八寶川、紅古川、皋蘭、西固以及青海省的部分地區,每年唱半年,收入不錯。解放後,由於種種原因,下二調很長一段時間停演。黨和政府非常關心民間藝術的挖掘整理工作。
永登縣苦水鎮是全國著名的“玫瑰之鄉”,也是蘭州地區有名的文化之鄉,被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沃土”。苦水下二調是該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是永登縣苦水地區獨有的民間戲曲,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樂隊配置豐富,唱腔獨特,在戲曲藝術中是極為珍貴的,具有重要的當代文化價值。
1963年,永登縣文化館先後多次組織人員到苗高墉家中,研究整理下二調,寫出了用下二調演唱的《玫瑰之鄉花更紅》一歌。上世紀80年代,縣文化館又派周群到苦水頭道河的張賢德、十里舖的鄧富生(二人都是苗高墉的徒弟)家裡,研究整理下二調,寫出了下二調的神話折子戲《香山寺還願》,因資金等原因,該戲沒能公演。近年來,在苦水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苦水下二調愛好者以自樂班的形式,研究排練下二調曲目,並於2005年重陽節聯歡節上首次正式演出。
現狀
“下二調”苦水傳唱400年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間,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苦水鎮還組織民間藝人挖掘整理了一批具有苦水特色的苦水老調,主要有《下四川》、《轉燈》、《三姐妹上香》、《繡荷包》 、《十道河》等。其中,《下四川》、《轉燈》已被縣文化館於70年代整理成冊。苦水地區民間音樂人才眾多,具有苦水地方特色的傳統戲劇“下二調”已在苦水傳唱400多年,該曲和秦腔板路近似,有苦音、花音、滾板、陰司板等,調音悅耳動聽,優雅流暢,韻味十足,很受聽眾喜歡。
下一步,在協會的帶動作用下,將加強對優秀傳承人的關注、支持與保護,充分調動傳承人的傳承積極性和藝術創造力。希望今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能夠在資金等多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建成我們村上自己的文化活動中心,同時把現有的非遺劇目、節目、傳承人全部整理並登記造冊,以便今後用更加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讓廣大人民民眾充分享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人文魅力和切身感受其精湛的藝術成果。
如今,苦水街村成立了蘭州市首家村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中心協會,這為我們今後的文化建設思路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帶來了無比的動力和希望,更幫我們繪出了一幅未來文化大繁榮、村民共分享的美好藍圖。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