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1957年4月13日開工建設,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以防洪為主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68.84萬平方公里,樞紐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為國家大型水電企業,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

簡介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
三門峽位於中條山和崤山之間,是黃河中游下段著名的峽谷。三門峽水庫的北面是山西省平陸縣,水庫南面是河南省三門峽市。舊時黃河河床中有岩石島,將黃河水分成三股息流由西向東,北面一股處為“人門”,中間一股處為“神門”,南面一段處為“鬼門”,故此峽稱為三門峽。三門峽以西是渭河、洛河水的匯合處,兩水匯合後再向東流到風陵渡入黃河,所以黃河入河南省後水流急、流量大,在舊社會經常泛濫成災。為根治黃河水害,1957年開始在三門峽修堤築壩,1960年建成著名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水壩高353米,庫容162立方米。由於泥沙沖積及修建中的問題,1965年又逐步對工程進行改建,使其能正常發揮效益。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是發電、灌溉、防洪綜合工程,它為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提供了豐富的電力,為河南提供了灌溉的水源,對河南、山東的防洪起了重大作用。

歷史

(圖)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

黃河常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又被稱為“黃金河流”。然而黃河又是一條水旱災害嚴重的河流,從公元前602 年至1949 年的2500 多年間,黃河決溢了1590 余次,改道26 次,素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中國領導人對治黃非常重視,興建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是治黃的重大措施。這一工程影響深遠,耗資巨大,從運作上看,其決策過程是非常慎重的,曾經反覆論證,國家領導人親自參與,最後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批准建設。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於1957 年4 月13 日正式動工,1958年11 月25 日截流成功,1960 年9 月15 日正式蓄水,1961 年4 月主體工程基本竣工。

防洪

確保黃河下游的防洪安全是三門峽水利樞紐的首要任務。黃河自古以來水害頻繁,歷史上下游經常決口改道泛濫成災。三門峽水利樞紐投入防洪運用後,標誌著黃河下游的防洪已提高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發展為不僅依靠堤防,還依靠水庫、河道和分滯洪措施等的防洪工程體系,60年代雖然未發生特大洪水,但水庫“滯洪排沙”運用的削減洪峰作用,對減少下游灘區損失收到了良好的實效。樞紐經兩次改建後,水庫按“蓄清排渾”運用後,庫區335米高程以下穩定保持約60億立方米的有效庫容,用於防禦特大洪水。當預報黃河下游的花園口將出現以三門峽上游為主要來源的大洪水時,通過三門峽水庫的控制運用,可將百年一遇的洪水削減到花園口的安全泄量即22000立方米每秒。當出現以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的來水為主要組成的大洪水時,三門峽水庫可相應進行控制,關閉部分或全部閘門,削減洪峰流量,並與故縣、陸渾等水庫聯合運用,可使黃河下游設防標準由30年一遇,提高到礎年、70年一遇,減輕或消除下游的洪水威脅。

1982年7月底,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的乾支流40000平方千米的流域面積,普降了暴雨和大暴雨,花園口洪峰流量15300立方米每秒,7天洪水量為50億立方米。面對這場洪水,由於三門峽水利樞紐和其他滯洪工程同時發揮作用,使這次大洪水安全入海。自1964年以來,三門峽以上地區曾出現6次流量大於1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由於三門峽水利樞紐的控制運用,削減了洪峰流量,減輕了下游堤防負擔和漫灘淹沒損失。自從三門峽水利樞紐建成運用30年來,黃河下游歲歲安瀾,千里大堤安然無恙。

防洪經濟效益,據黃委會的統計資料:“按靜態計算,黃河下游防洪效益。從1951年至1990年為561.3億元;按投資分攤法計算,三門峽水利樞紐總投資9.4億元,占同期治黃投資50億元的20%,故防洪效益為100億元;按三個洪水來源區三門峽水利樞紐控制了兩個計算,或按上攔下排,兩岸分滯措施中主要上攔措施計算,三門峽水利樞紐的防洪效益均應為200多億元。”

防凌

(圖)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

黃河下遊河道在河南省蘭考縣折向東北,沿程緯度逐漸增高,使氣溫上高下低,形成冬季冰凍封河是自下而上,而化凍開河時的順序又是自上而下的現象。在封河及開河期間內流冰常常堵塞局部河段形成冰塞或冰壩,從而抬高水位淹沒廣大灘區和造成堤防決口,危及下游兩岸廣大地區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據歷史資料不完全的統計,自1883~1936年的54年中,黃河下游山東境內就有21年發生凌汛決口,口門多達40多處,平均5年就有兩次凌汛決口,以危害很大難以防治而聞名,歷史上素有“凌汛決口,河官無罪”之說。解放後,在三門峽水利樞紐興建之前,黃河下游的防凌措施主要靠人工破冰,但不能完全避免凌汛決口,1951年與1955年兩次在河口地區的王莊和五莊決口成災,致使130萬畝土地和482個自然村受淹,1.4萬間房屋倒塌,受災人口26萬餘眾。三門峽水庫建成運用以來,黃河下游的防凌措施發展到利用三門峽水庫進行凌前和凌期蓄水,控制下泄流量和河道水量,以減輕和消除下游的凌汛威脅。自三門峽水庫運用30年來,黃河下游均未發生過凌汛決口。1966~1967年,下游封河最上端達到河南榮陽弧柏咀,封凍總長616千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冰量最多的年份。由於三門峽水庫適時運用,在封凍上段開河時起,關閘蓄水33天,攔蓄水量11.4億立方米,大大削減了河槽水量和開河凌峰,達到平穩開河,發揮了水庫的防凌作用。1967~1983年的17年間,黃河下游出現嚴重凌情有6年,如1968~1969年,河道冰量達1.033億立方米,封凍長度703千米,但由於三門峽水利樞紐控制泄量,均安渡無虞。1970年初春,濟南市老徐莊河段,冰凌結成數千米長的冰壩,攔水超過了歷史最高水位,倘若漫過堤頂,泉城將成一片汪洋,在這嚴重時刻,三門峽水利樞紐及時關閘控制泄量,為濟南市解除了險情。

三門峽水庫的最高防凌水位1968年2月29日達327.91米高程,相應的蓄水量為18.1億立方米。1977年3月2日防凌蓄水位為325.99米高程,最多的防凌蓄水量為19.5億立方米。三門峽水庫投入防凌運用後,不僅戰勝了比1951年更為嚴重的1967年、1969年和1970年的凌汛,還使其他凌情較重的年份河道的開凍由“武開河”變為“文開河”。利用三門峽水庫調節黃河下游流量,對保證下游凌汛安全,起到了關鍵作用。

防凌經濟效益,1960年9月,三門峽水庫投入運用。1973年以前基本上是在預報下遊行將開河時,控制下泄量,以減少河槽蓄水量,到開河前夕,進一步減少出庫流量,甚至關閉全部閘門。從1974年開始,除上述運用方式之外,還在凌汛前預留一部分水量,用以調勻因內蒙河段封河影響下泄的小流量過程,防止下游造成早封河卡冰阻水現象,保持封河前後流量穩定和具有一定的冰下過流能力。運用實踐表明:由於三門峽水庫在黃河下游凌汛期適時關閘,使得多數年份平穩解凍開河,對減免黃河下游凌汛威脅收到了實效。靜態效益約18億元。

灌溉

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建成運用以來,黃河下游的引黃灌溉事業有較大發展,從三門峽至黃河入海口的1000多千米的黃河兩岸,截至1990年有72個灌區,虹吸55處,揚水站68座,引黃涵洞72座,使黃河下游沿黃地區70個市、縣用上黃河水,平均每年引水100多億立方米。三門峽水庫每年利用凌汛和桃汛蓄水,為下遊春灌保持了14億立方米的蓄水量,在黃河下遊春旱時一般可使河道流量增加300立方米每秒,大大提高了下游引水的保證率,是下游沿黃地區可靠的水源,對改變沿黃地區的面貌發揮了顯著作用。據統計,抗旱補水期平均每1.63立方米的灌溉用水增產0.5千克糧食。從1973~1987年的15年春灌蓄水期間,水庫春灌蓄水總量206.74億立方米,向河南、山東兩省沿黃灌區補水150億立方米,其中實際有效補水量98.03億立方米,增產糧食30.07億千克。引黃灌區內與灌區外相比較,灌區內糧食平均畝產增加200千克以上,皮棉增加40千克以上。

山東省沿黃兩岸引黃灌溉面積已達2000多萬畝,1979年至1985年7年小麥平均單產比1970年增長3.2倍。魯西北過去是貧困地區之一,長期靠吃統銷糧,1985年成為山東省增產糧食最多的地區之一,其中長期多災低產的菏澤地區糧食總產量達到27.9億千克,提供商品糧6.4億千克,占全省商品糧總數的四分之一。

河南省引黃灌溉農田1000多萬畝,糧、棉總產量比開灌前增長4至6倍,沿黃兩岸已種植水稻120多萬畝,產量連年增長。以前窮得出了名的豫東蘭考縣,如今稻麥飄香,綠樹成行,一派興旺景象,1983年夏糧總產達1.35億千克,成為全國5年夏糧增長5000萬千克的先進縣。沿黃地區廣大幹部民眾高興地說:“致富仰仗責任田,豐收多虧黃河水。”

山西省利用三門峽水庫蓄水使潼關河道水位升高的優勢,在沿黃庫區修建大、中型電灌站和引黃提灌設施,據不完全統計,山西省沿三門峽庫區引黃灌溉面積100多萬畝。近30年來,黃河下游沿河農村由於引黃灌溉,增產糧食22.8億千克、棉花1.07億千克。

發電

三門峽水電站,自1973年年底第一台機組發電投產,到1978年底第五台機組安裝完成,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5萬千瓦。至1990年年底累計已發電150.2億千瓦小時,按礎年代國家不變的電力價格,每千瓦時0.065元計,創產值9.763億元,按靜態計算相當於水利樞紐工程固定資產5.34億元的1.83倍,三門峽水電站的造價為2.18億元,相當於國家給水電站投資的4.3倍。1973~1990年水電站歷年的發電量如表9-1。

三門峽水電站截至1990年還只是非汛期發電,對河南省用電的高峰期即12月至翌年的第一季度很有補益,對緩解華中電網供電緊張狀況也起到了較大的作用。尤其是三門峽水電站擔任系統中的部分峰荷容量,降低了系統中的火電站的煤耗,為國家節省了大量的原煤,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

三門峽水電站發電的經濟效益,用等效替代工程所需的年折算費用計算,按《水利經濟計算規範》SD139—85規定採用的社會折現率為7%情況下,得出三門峽水電站發電的經濟效益現值為13.634億元;按《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規定建設項目的社會折現率為10%時,計得三門峽水電站發電的經濟效益折現值為18.77億元。

供水

三門峽水庫防凌和春灌蓄水,為黃河下游提供了可靠的水源。向鄭州、開封、濟南、東營等沿河城市和勝利、中原油田等地供水,據有關方面的統計,每年可使供水地區增加200億元的工業產值。並於1972年、1973年、1975年、1981年和1982年5次向天津市供水17.5億立方米。1989年11月25日“引黃濟青”工程已經完成,開始向青島市供水。

由於三門峽水庫成功地採用了“蓄清排渾”調水調沙的運用方式,枯水期增加下遊河道3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保證了下游沿黃城市的供水,也改善了生態環境,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下遊河道減淤

三門峽水庫自1960年7月~1970年6月,10年期間共攔沙57.42億噸,同期下游利津以上河道最大沖刷量達23.1億噸,1964年汛後三門峽水庫沖槽排沙,下遊河道回淤,在上述10年內下遊河道累積沖淤量為0.37億噸,沖淤基本平衡。從利津以上755千米河道的沖淤總量表明,由於三門峽水庫的攔沙作用,下游河道相當於10年不淤。1973年以來三門峽水庫採用了“蓄清排渾”調水調沙的運用方式,由於樞紐調節水沙,提高了下游水流的輸沙能力,增大了排沙入海的比例。

三門峽水庫減少黃河下遊河道淤積的經濟效益,從水利樞紐建成運用後至1988年初的時期內,所節省的黃河下游艾山以上河段堤防建設(包括險工加高改建)的工程費用進行替代計算。將各年節省的投資流程按《水利經濟計算規範》SD139—85規定水利項目採用的社會折現率為7%折算至1988年初,得到三門峽水庫減少黃河下游艾山以上河段淤積的經濟效益現值為15.147億元;如按《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規定建設項目的社會折現率為10%時,計得三門峽水庫對黃河下遊河段的減淤經濟效益現值為28.141億元。

領導關心

(圖)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視察了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視察了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過程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十分關心工程的建設,曾多次來此視察。1999年6月19日江澤民總書記來到黃河,親臨三門峽樞紐工程視察。三門峽樞紐工程建成後,經過幾代治黃兒女長期不懈的探索改建,摸索出“蓄清排渾”的獨特運用方式,創下了汛期渾水發電達到國家先進水平的試驗成果,在水利水電運用開發、攻克黃河泥沙難關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96年5月,企業改制為公司,強化管理,科學運營,充分發揮優勢,以水電為依託並利用當地的礦產等資源,先後建成了年產5000噸鐵合金及年產13000噸電解鋁的金屬冶煉企業。該公司擁有一支高素質、高技術的科技人才隊伍和大型工程施工機械設備,並選派技術力量技援小浪底、萬家寨等水利工程施工建設。1996年建成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的三星級涉外賓館,以一流的服務受到海內外賓客的好評。

相關評價

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在30年的運用中,特別是經過兩次改建後,有效地保存了水庫的庫容,使其用於防禦特大洪水和冬春蓄水,從而發揮了防洪、防凌、灌溉、發電、供水等綜合利用效益。通過樞紐工程的建設和管理與運用的實踐,為多沙河流的治理和開發、推動泥沙科學的發展及促進地方經濟建設等都取得了巨大成效。

三門峽有著許多古老而動人的傳說,相傳大禹治水開鑿的“人門”、“鬼門”、“神門”,已於大壩溶為一體,矗立在大壩下游的中流砥柱、張公島、梳妝檯及黃河古棧道等歷史遺蹟都充滿著神奇色彩。值汛期泄洪之際,只看黃河水怒吼咆哮,氣勢磅礴,猶如千軍萬馬一泄千里;當水庫蓄水發電時節,又見湖光山水一色,碧波萬傾。三門峽水利樞紐建成至今已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黃河歲歲安瀾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如今三門峽水利樞紐已成為旅遊勝地,尋古撫今,使人留漣忘返,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這顆明珠正綻放出她更加璀燦奪目的光芒。

成就

創多泥沙河流上修建水庫的經驗

在黃河這樣多泥沙的河流上修建水庫,能不能保持有效庫容?能不能正常發電?在三門峽水利樞紐修建之前,國內外都缺乏實踐經驗,通過黃河三門峽工程的興建和兩次改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一)統一了對治黃的認識,樹立了信心。1964年周恩來總理在治黃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對三門峽工程“不宜過早下結論”。從那時到現在,26年過去了,一些爭論多年的問題統一起來了,把治黃工作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實踐,說明黃河豐富的水利資源能夠綜合利用,害河一定可以變成利河,這是治黃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二)總結髮展了泥沙理論。三門峽水利樞紐是個大型的泥沙試驗基地,近20年來,通過三門峽水庫“蓄清排渾”的正確運用,說明在黃河上修建水庫,不僅能進行水量調節,而且對泥沙也能進行調節,利用水庫進行調水調沙,已作為一條新的重要的有效治黃措施,為大家所接受。從而豐富和發展了泥沙科學,並為國內外多泥沙河流的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可以說,沒有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實踐,就沒有“蓄清排渾”這樣一種調水調沙的水庫運用方式,以及以此為主要內容的水沙調節理論。在國際大壩會議上,我國的水利專家曾專門介紹過這方面的經驗。“蓄清排渾”的運用方式,不僅適用於黃河,也適用於長江和其他多泥沙河流。我國水利專家張仁、錢寧和陳雅聰教授曾著文提出,長江三峽工程設計中要解決泥沙問題,就必須採用三門峽水庫“蓄清排渾”的運用方式,這是能夠長期保持水庫有效庫容而不會被淤廢的正確辦法。

(三)在設計方面也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對於在多泥沙河流上修建水庫的規劃,已經逐步形成系統的理論。這與新中國成立初期進行黃河規劃時對河流泥沙知之不多相比,是一個飛躍。現已有了比較成熟的計算原則和方法,包括水利樞紐要有足夠的泄流排沙規模,水庫採用“蓄清排渾”的運用方式進行調節水沙和提高水利樞紐的綜合利用效益等。

經歷兩次改建後,逐步加大和完善了水利樞紐的泄流排沙設施,通過對各個泄流洞孔的運用進行的比較和分析,以底孔的排沙比例為最大,經由底孔排出的粗粒徑的沙亦為最多,隧洞居第二,如表9—2。排沙底孔和遂洞又都是在左岸,因而由左岸下泄拉沙出庫居多,相應地就可減少位於靠右岸水電站的過機沙量,尤其是粗粒度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減輕過機泥沙對過流部件的磨蝕。為多沙河流上進行水利樞紐的總體布置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鑑。三門峽水利樞紐改建和泥沙處理、水輪機過流部件用環氧金剛砂砂漿作抗磨塗層和水工建築物泄流面的大面積環氧砂漿磨損塗層等三項成果,在實際運用中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分別獲國家的重大科技成果獎和水利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提高施工水平和工程質量、培養建設人才

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新中國成立初期興建的第一座高度機械化施工的大型水利工程,施工動力裝配程度較高,改變了已往以人力施工為主的傳統做法,實施了綜合機械化作業,通過工程的施工實踐,提高了我國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機械化施工和現場管理水平。在截流、土石方開挖、大壩混凝土澆築和發電機組的水渦輪焊接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創新,總結出多項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樞紐工程的建設取得了質量好、工期短、投資省的成效。工程施工貫徹了質量第一的方針,1960年樞紐工程經國家組織的攔洪驗收委員會檢查評定,驗收結論是:“工程質量良好”,並一直受到同行的公認,和30年後的今天所興建的優質水利工程相比也不遜色。巍巍大壩已歷經了30多個寒暑,從外觀到內在質量都未發生過大的問題,大壩混凝土雖也有少量裂縫,但數量較少,而且無嚴重貫穿縫。迄今國內外大體積混凝土壩的裂縫問題,並未完全解決,故50年代三門峽大壩的施工技術經驗和取得的顯著成效實屬寶貴。

60年代中期開始的第一次改建(又稱“增建工程”),為貫徹落實周恩來總理關於“立即動手,迅速建成運用”的指示,在隧洞開挖中創造了導井爆破、擴挖井筒的新工藝;在隧洞混凝土澆築方面研製成功鋼模台車和利用錨桿砂漿固定項拱混凝土模板等數項新工藝。對加快施工速度和提高工程質量等都有顯著效果,且對水利水電工程和隧洞工程施工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70年代初期全面實施的水利樞紐第二次改建,水電站改為低水頭髮電,新改建的每台機組需在已建的壩體混凝土中於287米的低高程處重新開挖出一條直徑10米的大孔洞,以便安裝低高程的新發電引水鋼管道。在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樞紐的壩體內實施爆破開挖,挖出一條大孔洞,且對開挖邊緣四周的壩體混凝土又不造成明顯或不可彌補的損傷,這項混凝土開挖技術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使三門峽水電站的改建得以順利的實施。此外,發電機的混凝土風罩由常規的現場澆築改為預先在廠房外整體預製,在廠房內分瓣吊裝等項新工藝,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機組安裝的直線工期,提前併網發電。

80年代為實施泄流工程的二期改建,現場進行了大量試驗探索,於1984年研製成功深水鋼圍堰,可在不影響水庫正常運用的情況下,為底孔二期改建創造施工條件,解決了施工技術難關。自1984年深水鋼圍堰成功套用以來,底孔的二期改建已逐步順利完成並相繼投入運用,進一步發揮了樞紐的綜合效益,使頻臨危境的溢流壩泄流工程起始回生。從而避免了另從電站壩體實施“開膛破肚”的不得已的改建方案。深水鋼圍堰在40米高水頭的作用下,結構穩定,止水良好,用後拆卸亦較靈活方便,為泄流工程二期改建的成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國內外都是一項新創舉,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黃河三門峽工程的建設,鍛鍊、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隊伍,其中有各工種的技術工人,各專業的施工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總數近兩萬人。同時還為全國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單位現場培訓了技工和學徒工6957名。上述各類人員的足跡遍及青銅峽、三盛公、西津、丹江口、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陸渾、龔咀、南椏河、銅街子、故縣、龍羊峽、葛洲壩等水利水電工地,他們已成為水電施工的骨幹,為我國水利水電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促進三門峽市的興建

三門峽市中心所在地的湖濱區,1956年還是一片人煙稀少、交通不便、乾旱荒瘠的黃土原野,壩址區更是山路崎嶇、偏僻落後、野獸出沒、風沙撲面的貧困地區。

隨著三門峽水利樞紐開工興建,1956~1957年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從壩址區到史家灘和大安村直至會興鎮(今屬三門峽市湖濱區),在綿延近20千米的黃土山坡和溝壑中修築了水利樞紐專用鐵路,並與隴海鐵路接軌;修通了壩址的對外公路,並在三門峽谷的下游處興建了永久性的黃河公路橋,溝通了三門峽至山西省運城地區的公路交通。在樞紐工地的各工區修建了職工住宅,特別是在湖濱企業區興建了各種輔助樞紐主體工程施工的工廠、物資倉庫和專用鐵路及車站。興辦了學校、醫院、文化設施和商業網點,並完成了供電、供水和通訊系統及工區內部道路等項基礎設施。從而促進了地方工農業生產,繁榮了城鄉市場,加速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為新興工業城市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是蘇聯幫助設計、國內外矚目的大型水利樞紐,經常有中外領導人和外國專家學者來工地參觀,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這項工程的建設,動員全國各地大力支援。1956年4月設定了洛陽專署三門峽工區政府,1957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建立三門峽市(省轄市)。國家撥出專項資金用於加快城市建設,市政府的主要任務是支援水利樞紐建設,為樞紐的建設者和城市居民做好生活供應和後勤服務工作。隨著樞紐工程施工的進展,湖濱輔助企業區各廠的生產規模日益擴大,各項設施亦日趨完善,從而吸引了省內外大、中型企業(如化工、紡織、印染、器材、量儀等)紛紛來三門峽辦廠。

三門峽水利樞紐的建成,迎來了國內外眾多參觀者,城市的知名度亦日漸提高。1961年10月一度改為地轄市,1986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仍升為省轄市。全市由四縣、一市、一區組成,人口190餘萬,面積10000平方千米。已查明礦藏有41種,尤以鋁土礦和黃金礦儲量豐富,占有重要地位。已成為一座以電力、煤炭、冶金、紡織、印染、化工、機械、建材為主的工業城市。1990年全市工業總產值為38.63億元。1985年5月與日本國北上市結為友好城市,是河南省對外開放城市之一。

開闢黃河旅遊專線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運用以後,這座萬里黃河上的第一壩便和“三門天險”、“中流砥柱”一樣聞名中外。河南省旅遊局和三門峽市旅遊局1986年在全國率先推出以“探索中華民族之魂”為主題的“黃河游”,截至1990年已吸引了國內外遊客60萬人。在水庫蓄水期間從三門峽市西郊風景區乘黃河遊艇可暢遊庫區名勝,瀏覽黃河兩岸和庫區水天一色的風光,登上雄偉大壩,凝望屹立驚濤駭浪中的“中流砥柱”,為“黃河游”開闢了引人入勝的水上旅遊航線。山西省旅遊局、中國國際旅行社運城支社也聯合在三門峽庫區開闢了關帝廟—永樂宮—大禹渡電灌站一日游。三門峽庫區名勝和景點很多:位於三門峽市的虢國墓地車馬坑,三門峽水利樞紐施工時,共出土貴族墓葬234座,車馬坑3座,馬坑1座,出土文物9179件。1990年2~4月又發掘墓葬4座,其中編號為M2001號墓出土文物3200件,有1把銅柄鐵劍約為公元前700年左右冶鐵製品,被譽為“天下第一劍”。假虞滅國,唇亡齒寒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位於三門峽市湖濱區西郊有寶輪寺三聖舍利塔,系我國四大回聲建築之一。

整個三門峽庫區,南有秦嶺、崤山及西嶽華山,北有中條山,西有古都西安,東有古都洛陽,且在歷史上又是戰略要地,多為兵家必爭。名勝古蹟不可勝數。位於陝西境內的有:臨潼的秦始皇陵和兵馬湘;驪山老君廟和華清池;華陰的華山和三聖母廟(寶蓮燈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韓城芝川的太史公詞(司馬遷墓)。位於山西境內的有:萬榮廟前的秋風樓,是漢武帝祀后土作秋風辭的地方;永濟的普救寺鴛鴦塔是戲劇《西廂記》故事的發生地;運城的解州關帝廟,是關羽的故鄉,為全國最大的關帝廟;芮城的大禹渡及電灌站,流傳著大禹治水的生動傳說,電灌站引8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揚程100餘米,不僅解決了人民民眾的吃水,也使旱源得到灌溉;芮城的元代永樂宮,壁畫聞名於世。位於河南境內的有:靈寶縣的函谷關和老子著道德經的“太初宮”及“望氣台”等,紫氣東來,雞鳴狗盜的典故為世代盛傳。

1991年4月,國家旅遊局局長劉毅專程來三門峽實地考察,當他看到水法如泥的黃河在這裡清如灕江時,讚嘆不已;劉毅回京向主管旅遊的吳學謙副總理匯報後,吳學謙亦親來三門峽察看,他見到黃河變清的奇觀和虢國墓地出土的眾多文物稀世珍品,提出開闢貫連三門峽—洛陽—鄭州—開封的國家重點旅遊專線——“黃河之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