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寶輪寺塔,原為陝州城內寶輪寺的寺塔。始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餘年。寺已早毀,唯塔獨存。此塔塔門面南,平面作正方形,為13級迭澀密檐式磚塔,塔高26.5米,塔圍21.6米,用青灰條磚一順一丁壘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塔的正面刻有“三聖舍利寶塔”的塔銘,塔身自下而上逐層收斂,每層高度均勻遞減,外輪廓呈拋物線型,用菱角牙子磚和迭澀磚層砌出塔檐,秀麗俊俏。每層塔身分別闢有半圓形拱券門龕、窗洞,翼角下有風鐸(鐵鈴),風吹鈴動,叮噹作響。塔內有塔心室和梯道,可以登臨遠眺,觀賞“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壯景。
2001年06月25日,寶輪寺塔作為金代古建築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點
此塔塔門南面,平面作正方形,為13級迭澀密檐式磚塔,圍21.6米,用青灰條磚一順一丁壘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塔的正面刻有"三聖舍利寶塔"。
該塔外形作唐塔,內部結構承襲宋塔的建塔方法,融合了唐宋密檐式塔和樓閣式塔的藝術特點和結構方法,是比較特殊的塔形,寶輪寺塔風格典雅,結構堅實,雖然歷經16次地震,其中4次破壞性地震,塔身仍基本完好。遊人立於塔四周數丈,叩石、擊掌,會聽到"呱呱呱"的類似蛤蟆的叫聲。叩石或擊掌越響、越快,這種蛤蟆叫的聲音也越逼真、越響亮,所以民眾俗稱"蛤蟆塔"。

民間傳說
據民間傳說,塔內原有一對金蛤蟆,所以聲音洪亮。後來,喇嘛僧將雄金蛤蟆盜走,只剩下了一個雌蛤蟆, 響聲不如從前洪亮了。其實,蛙鳴之聲出自回聲原理。該塔同北京天壇回音壁、山西普救寺的鶯鶯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琴,同列為我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築。但它比回音壁早353年,比鶯鶯塔早387年,比石琴早250年,是四大回音建築中歷史最悠久的,現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輪寺塔是我國現存四大回音建築之一,衝著塔壁講話可以聽到類似蛤蟆叫聲的回音,所以該塔又有“蛤蟆塔”之稱。另外三處回音建築分別是:北京天壇回音壁、山西普救寺的鶯鶯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琴。
交通信息
位於陝州風景區內,市內乘公交1路、2路到風景區站下可到,步行前往。
三門峽市景區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 | 三門峽市是伴隨著萬里黃河第一壩的建設而崛起的一座新興城市,以山川秀麗、資源豐富而聞名中外。 |
景點 | 中流砥柱 | 張公島和煉丹爐 | 會興古渡 | 函谷關 | 寶輪寺塔 | 虢國墓地 | 黃帝鑄鼎塬 | 秦趙會盟台 | 仰韶村文化遺址 | 鴻慶寺石窟 | 石壕古道遺蹟 | 七里古槐 | 安國寺 | 雁翎關 | 夏後皋墓 | 古陝州城遺址 | 太陽渡 | 三門峽博物館 |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 | 虢國貴族墓地 | 黃河古棧道 | 溫塘摩崖造像 | 澠池兵站 | 周總理視察大營紀念館 | 楊連弟橋與楊連弟烈士紀念碑 | 陝縣溫泉 | 甘山森林公園 | 亞武山風景名勝區 | 女郎山風景區 | 九龍洞風景區 | 玉皇尖森林公園 | 韶山風景區 | 空廂寺 | 仰韶大峽谷 | 三門峽大壩風景區 | 北陽平遺址 | 廟底溝遺址 | 窄口水庫風景區 | 靈寶 | 鼎湖灣風景區 | 韶峰風景區 | 茅津古都 | 黃河白浪鐵索橋 | 回春河景區 | 高河白龍廟原始森林風景區 | 盧氏城隍廟 | 甘棠苑 | 鐘鼓樓 | 空相寺 | 龍湖風景區 | 娘娘山 | 桃花谷自然風景區 | 熊耳山湯河溫泉風景區 | 玉皇山國家森林公園 | 豫西大峽谷風景區 | 虢國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