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自唐代以來,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吉誕日)前後,佛教徒和當地工商界都聯合舉辦盛大紀念活動,遠近朝山拜佛者和遊人紛至。
九華山廟會起源於唐代,唐開元末年,新羅高僧金喬覺來九華山開闢地藏道場,苦修七十五載,於九十九歲坐化,坐化後,肉身不腐,撼其骨,還有金鎖般響聲,後人依佛經所云認為金喬覺乃是地藏菩薩轉世,便尊其為金地藏,並在神光嶺為其建造肉身塔供奉。農曆七月三十是金喬覺的圓寂日,每到這一天,各地信徒香客都會來九華山進香拜塔,長久下來,四方山民、商販及民間藝人也會齊聚於此,趁此進會大做買賣,由此,九華山廟會就逐漸形成了。文革期間,廟會活動被禁,後又於1978年恢復地藏法會,截至到2005年,已舉辦了二十三屆廟會活動。
基本特徵
1983年廟會制度恢復,至1989年共舉辦7屆。1989年廟會為期1個月,舉辦各種活動12項。 大型的佛事活動有:百歲宮金堂佛像和無瑕真身開光儀式、水陸法會、紀念金地藏(金喬覺)誕辰1294周年法會、祗園寺傳授三壇大戒和佛教禪宗二祖慧可法師道場地址證會等。聯誼活動有首屆中國四大佛山聯誼會、海內外高僧大德座談會等。 廟會期間,接待國內外遊人16萬人次,其中接待15個國家的游者115人,港、台胞220人。香港聖一法師、台灣里政法師等11位高僧參加了廟會活動。蕪湖、南京等129個工商業舉辦了商品展銷。
地藏道場
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著名地藏菩薩道場,以眾多的佛教寺廟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成為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釋家肇始
九華山形成於新生代晚期,九華山佛教始自南北朝時期。據史料記載,東晉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天竺僧杯渡在九華創建茅庵,佛教開始傳入九華山。至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公元503年),有僧人伏虎在九華山拾寶岩建伏虎庵;唐朝開元年間,有僧人檀號來此修行。
開元、天寶年間(公元713~755年),新羅國王室貴族金喬覺出家為僧,渡海來華,遍訪名山,卓錫九華,居住東崖峰的岩洞中,苦修數十載,感動眾多善男信女,當地鄉紳諸葛節等捐資,為金喬覺建寺。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池州太守張岩奏請朝廷賜“化城”額於該寺。金喬覺圓寂時,相傳山嗚谷隕,群鳥哀啼,地出火光,其屍身越三年而栩栩如生,僧眾尊為地藏菩薩,建肉身塔供奉。九華山遂成為地藏菩薩道場。
佛運興衰
千餘年來,九華山佛教歷經興衰,大體有幾個時期:始自南北朝,唐中期初創,唐後期至五代衰微,宋元有所發展,明清達到鼎盛。
明朝洪武、宣德、萬曆年間屢次賜金修建化城寺,萬曆年間還兩次給九華山化城寺頒賜《藏經》。自明代起九華山日益興旺,寺庵總數超過一百,僧尼眾多,與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共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數次巡遊江南,分別欽賜“九華聖境”、“芬陀普教”御筆匾額,屢賜重金修繕化城寺。這一時期,九華山佛教又有了進一步發展,除化城寺十方叢林外,又形成了百歲宮、甘露寺、東崖寺、祗園寺四大叢林。到清朝未年,九華山寺廟一度增至一百五十餘座,僧眾多達三、四千人,香火之盛,甲於天下。
相關景點
九華祖寺:化城寺
地藏聖跡:龍女獻泉
地藏道場:肉身寶殿
四大叢林:祗園寺、百歲宮、甘露寺、東崖寺
歷史沿革
唐開元末(719),時年25歲的新羅僧金喬覺渡海來到九華山中,宴然獨坐,苦心修持,一方善信,悉皆宗仰。貞元十年(794)農曆7月30日,在九華山苦修75年、已經99歲的金喬覺圓寂,屍坐石涵中,三年未腐,骨節發出金鎖般聲響,眾僧徒尊為地藏菩薩示現,建肉身塔供奉。自此後,每到農曆的7月30日,佛教僧眾和當地山民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逐漸形成了廟會的形式,這種廟會活動與集市貿易、文化娛樂活動、祭祀活動融為一體,內容豐富。九華山地藏道場具有廟會的傳統,明清時期,在佛誕節(農曆四月初八)、自恣日(農曆7月15)、地藏誕日(農曆7月30)都舉行“浴佛法會”、“盂蘭盆會”、“大願法會”,民間和寺院還共同舉辦“陰騭大會”(農曆10月15)。但凡這樣的日子,朝聖和集市貿易蔚然成風,各地信徒組織各種團會,朝山進香、拜塔、守塔等,山上各大寺廟相繼舉行“佛象開光”、“方丈升座”、“打地藏七”、“打佛七”、“水陸大法會”等佛事活動。此時山上誦經聲此起彼伏,盛況空前。其中,守肉身塔儀式和僧眾繞塔誦經活動,通宵達旦,燈火輝煌,場面壯觀。
主要內容
九華山廟會以超度亡靈、祈求平安和眾生安樂為主要內容,佛教僧眾多舉辦“水陸法會”、“放焰口”、“拜懺”、“放生”等宗教儀式,山民們則利用香客眾多的機會做買賣,並舉辦“舞龍燈”、“獅燈”、演出目連戲《目連救母》和《九更天》、《劉文龍》等儺戲節目,幾日幾夜,熱鬧非凡。九華山廟會作為一個載體,承載著數百年各個歷史時期諸多信息,涉及到宗教、民風民俗、歷史、美學、音樂等諸多領域,是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底蘊深厚,內涵豐富,有著極為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在廟會期間,九華山均要舉辦盛大紀念活動,山上各大寺廟相繼舉行“佛像開光”、“方丈升座”、“打地藏七”、“打佛七”、“水陸大法會”等佛事活動。此時山上誦經聲此起彼伏,盛況空前。其中,守肉身塔儀式和僧眾繞塔誦經的活動,通宵達旦,燈火輝煌,場面十分壯觀。文化大革命期間廟會被禁止。1978年後九華山佛教協會恢復“地藏法會”或舉行“祈禱世界和平法會”。自1983年起九華山管理處(現管委會)和九華山佛教協會舉辦融佛事活動、旅遊、商貿項目於一體的廟會,並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慶。
九華山廟會早在九十年代,就被國家旅遊局定為全國重要旅遊節慶活動;2006年,“九華山傳統廟會”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九華山廟會名播中外,頗具影響
相關美食
九華山是佛教名山,以素食為主。九華素菜歷史悠久,一直為遊人香客津津樂道。原料多取本地所產的竹筍、百合、黃精、石耳、木耳、銀耳、黃花菜、地心菜、馬蘭頭、豆苗、椿苗蕨菜等山珍野味,配以凍粉、豆腐、麵筋、新鮮蔬菜、素油製作,有上百個品牌,凡葷菜亦盡有之,如素雞、素香腸等分清炒、清煨、清燉,還有果雜四類,均以清淡為本色,青絲綠葉,間色分明,天然野味,香、脆、鮮、嫩並重,營養豐富,久食不膩。
九華山名菜主要有“九華三耳”(木耳、石耳、銀耳)、“鳳凰燒雞”、“天台雙冬”、“冰山雪球”、“雙龍戲珠”以及“佛珠肉”、“素雞”、“素香腸”等佛家名菜。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