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燈

竹馬燈

竹馬燈是安徽省銅陵市傳統民間藝術的優秀代表之一,在銅陵市鐘鳴鎮流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竹馬燈又叫“耍馬燈”、“踩馬燈”、“跑馬燈”、“唱馬燈”,是一種民間歌舞。

簡介

竹馬燈竹馬燈

竹馬燈是安徽省銅陵市傳統民間藝術的優秀代表之一,在銅陵市鐘鳴鎮流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竹馬燈又叫“耍馬燈”、“踩馬燈”、“跑馬燈”、“唱馬燈”,是一種民間歌舞。該燈起於明末,興於清代,每逢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年,就自行組織,祈禱來年五穀豐登、身體健康。

起源

竹馬燈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明末清初,該村西南方有一個叫竹馬公的山上經常在夜裡可以聽到馬鈴的聲響,後來又有人發現一個紅臉大漢。經過村掌門先生及族長們商議,可能是“關帝老爺”現身,遂要玩燈紀念,於是決定請師傅用篾紮成竹馬,並請一個化妝成關公為活菩薩,四處遊玩,接受人們燒香、朝拜、許願,並通過口傳代代延續,形成了現在的竹馬燈。

表演內容

竹馬燈是根據《三國演義》中的幾個章節彙編成故事進行表演的,其主要內容是:劉備在長坂坡失利後,關羽和甘糜二夫人被攜營,因關羽忠心事主,義薄雲天,決定將二位夫人解回,該故事也叫“關公解皇嫂”。表演中人物有關羽、劉備、張飛、趙子龍、呂布、袁紹等,表演時配上高照(大紅燈籠)、虎頭牌、彩傘、竹馬、竹雲、車轎、威武旗旅等,演出人員臉上都化妝,身穿戲劇服裝,頭戴頭盔,手執馬鞭,腳穿朝靴,圍繞故事中的情節經過民間藝術加工,配以鑼鼓、嗩吶等民間樂器,打擊樂器,形成集布陣、穿花、跑馬等民間藝術表演。

表演形式

竹馬燈竹馬燈

竹馬燈是由竹子做支骨,紮成馬首、馬尾的形狀,然後糊上紙,內燃燭火,並將前馬首後馬尾固定在人的身上,類似旱船。全隊共40多個人,八匹馬,八人騎,兩個小生,一個扮書生手扶扇,另一個執令旗,各騎紅馬;兩個小丑,頑童打扮,各騎白馬;其餘兩對扮作村姑和青年,各騎黃馬。四盞四角燈,兩幅城牆城門布條。由騎紅馬的小生領頭,在廣場上做流動性表演各種隊形變化的舞蹈,樂曲有《五更響》、《補缸歌》、《賣雜細》等。銅陵的竹馬燈大多表演《三國演義》的故事,表演者臉譜各異,服飾有別,出場時由番兵頭、小丑、小生劉狀元、番王等,也是八人八騎。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鐘鳴竹馬燈浩浩蕩蕩的表演隊伍,伴隨著龍燈隊伍,或走村串戶,或進城踩街,或定點演出,熱鬧非凡,沿途的住戶家家燃放鞭炮迎接,俗稱“街燈”,以祈福迎祥和。
竹馬燈所有道具除部分服裝外,幾乎全是手工製作,所以,該燈又是集故事情節、民間美術、民間舞蹈、民間手工技藝、民俗信仰為一體的民間文化表演形式,表演時的八匹馬和八對雲是主要道具之一,都是民間藝人用篾扎紙糊,用色彩噴繪而制,彩傘用竹篾和花綢布扎制而成,配以雕刻加邊須,彩燈工藝也極為考究,紙紮的戲樓、紙紮的小人,栩栩如生、玲瓏活現。整個道具的製作,三個藝人要花去一個半月時間。

發展傳承

竹馬燈竹馬燈

竹馬燈現已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收入安徽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銅陵縣鐘鳴鎮牡東村白牡嶺自然村的“竹馬燈會”是該地區及周邊地區影響最為廣泛的民間自發形成的春節燈會組織,每年春節到周邊村莊遊玩。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