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華道情:又稱“唱新聞”。又名漁鼓、“說古文”、“勸世文”。有說有唱,以似說似唱的唱句為主敘事。用金華方言說唱。流傳於金華、義烏、浦江、東陽、武義、蘭溪及衢州市的各縣(市)。因流傳地域的語言不同,當地藝人往往將所唱的道情冠以當地地名。形成了不同風格和以地名為名稱的道情,但其表演形式相同。
伴奏樂器為漁鼓(道情筒)及簡板(兩根翹起的毛竹片),均由一人說唱。傳統正本曲目大部份取材於清代至民國初年發生在金華周邊地區的社會新聞,如《銀袋記》、《銀牌記》等百餘部曲目。這是金華道情所獨有的。現無專業表演團體和研究機構,民間職業藝人甚少,老藝人相繼過世,曲種瀕臨人亡曲亡狀態,傳統曲目面臨消失。
金華道情這種形式的表演,不拘泥於固定歌詞,可以隨時將身邊發生的事情編入歌詞中表演,表演形式也可以多樣化,朋友聚會,單位匯演等等,同時可以象現代的演講一樣,鍛鍊人的口才及表演能力。
金華道情是舊時代盲藝人艱難生存狀況的產物,也是時代的產物。在交通阻塞、信息封閉的年代,走村串戶的曲藝藝人充當著信息的媒介,成為舊時代農工士商、村夫民婦接受教化、享受藝術的主要來源;在抗日戰爭時期,金華道情是新文人喚醒民眾的號角。
可是,正是這樣一種民間曲藝,在現代藝術、現代生活的衝擊下將曲終人散,將飛快地從我們眼前消。
曲藝特點
金華道情以唱為主說表為輔。唱句多為七字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伴奏樂器為漁鼓、簡板,一人自擊說唱。演出中正面人物一般用金華官話代言,而反面人物則用當地方言。
演唱的基本曲調為“道情調”,但各地有不同的板式與風格,且稱謂有別,如金華附近有“迭板”、“中板”、“慢板”、“混合板”等;而義烏則有“平調”、“悲調”、“哭調”、“緊板”等。各地的輔助曲調也不同;金華僅“宮燈調”一種;而武義縣則“江湖蓮花”、“金花開”、“山歌調”、“花鼓調”、“看相調”等多種。
傳統曲目
金華道情傳統曲目分攤頭和正本(短篇和中長篇)兩類。攤頭有《十二月花名》、《二十四節氣》、《三十六碼頭》等。
正本有四百餘部,有《珍珠塔》、《孟姜女》、《雙刀記》、《借銀記》、《雙釘記》、《雙珠花》、《三頭記》、《尼姑記》、《銀台記》等等。諸多曲目的故事內容均為發生在清代金華府所屬各縣的公案題材,是歷代藝人用錢從官府衙門中購買的案牘,自行編唱,稱為“買口供”。
傳承價值
金華道情源於唐代宮廷音樂,南宋時始製作情筒簡板作演唱的伴奏。元代散傳各地後演唱形式也不相同,鄭板橋曾創作散曲型《道情十首》供人演唱。道情於明末傳入金華後,在婺地生根演化並定型,其後流傳金華八縣和衢州、麗水及贛東、閩西北一些山鄉。
清代初年,金華已有藝人將明崇禎三年(1630)發生在竹馬館向家園的一樁傳奇命案編成《悔親記》傳唱。至清道光至光緒年期間,金華道情較為興旺,如金華城區名藝人玉棟唱的《悔親記》、《釣魚記》、《七頭記》、《雙珠花》、《皇涼傘》等,自道光、同治、鹹豐到光緒年間,久唱不衰。
光緒後期,玉棟徒弟邢兆蘭曾在金華縣衙做過代理師爺,熟悉衙門升堂理案及刑案案例,他學唱道情後,就把發生在當地的傳奇公案編成《尼姑記》、《金鐲記》、《胡牌記》、《柯柳記》、《販士記》等等傳唱。在這前後,金華不少藝人以衙門案件、社會新聞,民間重大事件編成道情演唱,如發生在金華城裡默相巷的《陰陽堂》、發生在金華城南五里牌樓的《雙情義》、府上街的《七頭記》、蓮花井的《雙獅子》、游宅街的《尼姑記》、湯溪的《燒山記》,以及明代發生在羅埠的《金鳳冠》等等。僅金華城區及周邊鄉村的就有40多本,包括金華八縣的有近100個曲目。
金華道情的活動,據藝人回憶巳知最早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而清末民初最為活躍,當時聞名的金華道情藝人為邢兆蘭。清光緒年間,東陽藝人有趙虎娘及其徒義烏的毛錦秀,浦江的黃兒亭等;民國時期蘭溪有吳榮桂、劉卸土及其徒徐炳生、鍾明金,東陽的吳春榮,浦江的洪以土,武義的陳李昌,義烏的葉英美等。但早期藝人大多為盲人或半盲人。
金華道情是下里巴人,在漁鼓和簡板“吉彭吉彭吉吉彭”的熱鬧聲里,金華道情譴責邪惡,勸人為善;金華道情始終以大團圓結局,給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民眾一種生活的信念和期盼。經過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傳承與創造,金華道情的藝術寶庫已經異常豐富。道情是慳鏘的,很少有一種曲藝形式能像金華道情這樣,富有幾百個曲目,其故事都源於金華民眾的生活經歷,取材於發生在金華的社會新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金華道情獲得了發展,藝人不限於盲人,有的文化程度還較高。創作和演唱活動活躍。義烏葉英美編唱的《虞小玉》,於1958年參加了首屆全國曲藝會演,並獲好評。後又湧現了鄒愛琴(女)、朱順根、沈友良、葉英盛、蔣今春、何彩英(女)、吳洵梅(女)等一批新人,編演了一批新曲目。同時,在唱腔上銳意改革,使古樸的金華道情更加優美動聽。
從全省30多個曲種乃至全國數百個民間曲藝種類看,像金華道情這樣在一個地區範圍,有那么多以發生在當地故事編唱的曲目,實屬罕見。這些口頭文學作品是金華八婺寶貴的文化遺產,隨著民間藝人的減少,亟待搶救。
2008年,金華道情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朱順根、葉英盛被文化部認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類(金華道情)代表性傳承人。
相關新聞
一、“金華道情”唱響省城
在剛剛結束的浙江省首屆地方課程優質課比賽中,代表金華市參賽的金東區曙光國小宋孜老師的《講講“金華道情”》在參賽的11堂課中名列第二,榮獲一等獎,讓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金華道情”這門地方民間藝術唱響省城,給全省諸多教師同行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講講“金華道情”》是省編地方課程教材《人·自然·社會》中的一課,宋孜老師上的這堂道情課,10月上旬剛獲市地方課程優質課比賽一等獎,隨後經過緊張的磨課和集體研討,沒過幾天就代表金華赴省城參賽。全省11個地市選送的11堂優質課,既有金華道情、紹興蓮花落、麗水畲族風情等地方特色的內容,也有颱風、流感等知識性內容。
宋孜的課生動活潑,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為道情在杭州的小學生中很少有人知道,她就先跟大家聊天,從眾所周知的“八仙過海”說起,引出“倒騎毛驢,肩背漁鼓”的張果老,而這個漁鼓就是唱金華道情用的配器,是張果老用來占卜人生、預知未來的。學生及聽課評審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與金華道情的距離也似乎拉近了不少。隨後,宋老師用課件圖文並茂地講起了金華道情的風格、特色、表演形式等,告訴學生道情又叫“說新聞”、“勸世文”,唱詞貼近生活,押韻有節奏……並現場教學生拍節奏,用杭州話唱起了道情《杭州是個好地方》。直到課後,很多學生還饒有興致地“節棒節棒節節棒”起來。
為了唱好道情《杭州是個好地方》,她剛到杭州就跟賓館工作人員學說杭州話,用手機錄下來後試說了好多遍,然後又編了個簡單的道情《杭州是個好地方》。其實,不要說杭州的小學生對道情不了解,金華的孩子現在對這門地方民間藝術也比較陌生,包括她自己,在上這個課之前對金華道情也是只聞其名,而了解甚少。要上好地方課程,功夫在課外,尤其是上優質課,不知要花多少時間與精力,做好相關的實地考察調研及課件準備等工作,這樣才能很好地拉近文化遺產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地方課程的興趣與熱情。
在去年的金華市地方課程優質課比賽中,宋孜就曾以《婺州窯》一課而獲一等獎。為了上好課,她沒少下工夫:在市區古子城泡了兩天,找專家輔導鑑別瓷器的技巧等,併到琅琊鐵店婺州窯遺址考察,課上還搬來了從朋友處借來的價值好幾萬元的三件婺州窯器皿……市婺州窯研究所所長陳新華也對宋老師的課前準備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我碰到的民間藝人都很熱心,他們對民間工藝傳承的心愿也十分迫切,都會在百忙之中抽時間為我指點,為我要上的地方課程出力。”
這次上“金華道情”課之前,她曾打電話給金華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鈄秀媛,想請教她一些道情方面的問題,最好還能請她當場表演以便拍下錄像。不巧當時鈄秀媛很忙,她就開始有了放棄上這堂課的念頭,沒想到,第二天鈄秀媛就主動打電話約她過去,給她講了不少道情知識,還即興為她的課創作道情《金華是個好地方》並當場表演,而她則用錄像機錄下來,後來這段錄像在整堂課中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現在大家對地方課程教學越來越重視,但要上好地方課程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是很難、很累。地方課程綜合性、實踐性很強,包括的內容也很廣泛,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這門課究竟應該由誰來上,因為沒有一個老師的知識或專業有那么全面。而且,上地方課程的老師一定要“用心”準備,認真投入才行,如果只是簡單地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就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堂效果肯定也不好,達不到開設這門課的初衷。
二、金華發現道情手抄本《龍鳳鎖》
這些年,常跑市區古子城古玩市場,總想從古書堆中找到與金華民間曲藝相關的文字資料,尋尋覓覓,但都是無果而返。想不到這次偶然去了一次古子城,卻在酒坊巷一家畫坊門前一堆古舊且殘破的書籍中,翻到了一本巴掌大的手抄本。拿起一看,封面上赫然寫著《龍鳳鎖》、 《借紅燈》的曲目名稱,頓時眼睛為之一亮,一翻手抄本內容,正是故事發生在蘭溪城裡的老曲目,真是有心尋覓無處見,無意之間卻相逢。我如獲至寶,激動不已,連忙付了錢攜之回家,細細翻閱。
此手抄本為普通黃表紙抄寫,用稍韌的紙搓成的線裝訂,本子長11.2厘米,寬9.3厘米,封面除曲目名稱,還有抄者吳品虞的署名,內容用毛筆直書,每句停頓處用紅筆圈點。從字型筆畫看,抄寫者文化程度似在高小光景,估計手抄本出自上世紀50年代。
《龍鳳鎖》為金華道情傳統曲目,清代中期流行於蘭溪、金華一帶,是蘭溪藝人的拿手節目。據老藝人回憶,道情《龍鳳鎖》先改編為婺劇《借紅燈》,後又改編成越劇《借紅燈》;也有從道情直接改為坐唱班“蘭溪灘簧”的《龍鳳鎖》。與金華道情一樣,蘭溪灘簧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金華民間曲藝。從表述方式來看,這本手抄本很可能是蘭溪灘簧的唱本。
在以往金華曲藝相關史料實物中,我僅知道一個光緒情筒和一本唱本手摺,這次發現手抄本遂又添了一件。
光緒年間的情筒(漁鼓)可稱為文物了,為金華澧浦道情藝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朱順根收藏,是他1992年從建德農村其師娘處得到的,據說是其師傅夏雲登所用。情筒為竹製,紅漆塗筒身,銅水鍍金邊,金邊和漆色均已退色,筒身一邊刻“光緒戊申年”,一邊刻“葉財水記”共9個字,並刻有散花花紋。此情筒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曾於數年前參加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實物展示。
唱本手摺也就是道情的“節目單”,由金華曹宅大黃村道情藝人施小榮於上世紀50年代為聽客點曲目製作。手摺為黃表紙,墨筆字,紙色已黃舊,邊幅破損。手摺豎排直寫《雙刀記》、《雙仁義》、《雙蝴蝶》、《雙痣記》、《珠涼傘》、《銀牌記》、《銀台記》、《綢綾記》、《龍鳳鎖》、《金鐲記》、《四話記》、《麒麟報》、《七繡針》、《白玉帶》、《兩重恩》、《萬年青》、《還願記》等17個長篇曲目和《八哥盜金鐲》、《八哥中秀才》、《借生谷》、《珍珠塔》、《斤米盪》、《提高文化》、《新婚姻法》、《新舊對比》、《十大政策》、《合作化高潮》等10個短篇曲目。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