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介紹
在皖西,大別山縱橫千里,淮河水穿境而過。皖西大別山民歌以山而生、以水而傳,山水相連,生生不息。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調、勞動號子為主。
皖西大別山民歌在音樂上,傳承了上古時期部落的民謠,在內容上,反映了古代時期的社會演化過程,體現了近現代時期的革命、勞動、生活等發展面貌。如:有反映皋陶治法、大禹治水、楚漢之爭,以及辛亥革命、紅軍起義等民謠民歌;有反映生活、生產的民歌;有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風土、人情、民俗等民謠民歌。紅色民歌《八月桂花遍地開》、《送郎當紅軍》等曾傳唱全國。
主要特徵
①原生態特徵;②明顯的地域特徵;③綜合的藝術特殊。
主要價值
①歷史學價值;②美學價值;③社會學和藝術學價值。
歷史文化
六安地處皖西大別山區,故而,六安大別山民歌,又稱皖西大別山民歌,其歷史悠久,種類繁多,題材廣泛,地方特色濃厚。早在1957年六安大別山民歌就曾被選送進京參加全國民間藝術匯演,演員受到了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分類
六安大別山民歌按內容分:有反映勞動人民生產、生活的,有表現愛情婚姻的,有展示世情、風物的等等。按種類(演唱時所伴隨的活動)分有:山歌、茶歌、燈歌、秧歌(其實也是燈歌的一種,不一定非在薅秧、插秧時唱)、號子、牧歌(也叫角歌、訣歌)、門歌(也叫鑼鼓書,有人將其歸於曲藝類)、婚歌、舞歌等等。
按曲調分有:慢趕牛、搶句子、排歌、寒音山歌、快板山歌、斬板山歌、蜜蜂鑽天(俗稱“掙頸紅”)、西路山歌、三接氣和各種小調(如:丫頭調,穿心調)等等。
按表演形式可分:單唱、對唱、聯唱、合唱、重唱等等。作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六安大別山民歌,現今還擁有一大批民歌手,如:吳福銀(原六安縣)、鄭榮昆(舒城縣)、程澤林(舒城縣)、李延鳳(霍邱縣)、竇仁喜(霍邱縣)、余凡(金寨縣)、周發禹(金寨縣)、廖紹存(金寨縣)、周其植(金寨縣)、廖紹成(金寨縣)、朱作禮(金寨縣)、陳昌友(霍山縣)、陳鴻傑(霍山縣)等等。
六安大別山民歌歌詞淡語有味,壯語有韻,秀語有骨,情景齊到,相間相融,各有其妙。在它的一轉一深,一深一妙里讓我們真正理解了騷人所謂的“三昧”。
表現形式
說起大別山民歌,湖北的羅田有,河南的商丘有,作為大別山腹地的安徽六安更是民歌的海洋。最具代表性的當數傳唱於全國的《八月桂花遍地開》,它就是借用了皖西大別山民歌中的《八段錦》曲調。除此之外,皖西大別山民歌曲調還有《慢趕牛》、《排歌》(也是中路《慢趕牛》的一種)、《穿心調》、《掙頸紅》等等。僅僅從這些曲調的命名上,我們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泥土氣息和生活情趣。
《掙頸紅》主要流行於金寨和舒城,亦稱《過山青》、《三接氣》和《蜜蜂鑽天》。由於曲調多在高音區活動,唱時掙得脖頸發紅,其聲猶如蜜蜂鑽入雲天,穿過青山,跌宕起伏,音樂的層次感強,因而得名。唱時以小嗓為主,大、小嗓結合,並用若斷若續及上、下顎連續開合的特殊唱法。多為兩人對唱及兩組人對唱,也有單人演唱。
那么,為什麼要唱民歌呢?為什麼愛唱民歌呢?據說,當人們長時間辛苦勞作後,多有疲倦。為了消除疲倦,便有能歌者放開嗓子喊唱幾句,聲音能傳播得很遠,使得聽到歌聲的人們又有了幹勁。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在大別山民歌里多有高腔的原因了。樸素的用途更充分證明了藝術是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
代表曲目
在原汁原味本鄉本土的皖西大別山民歌中,最有影響的是《掙頸紅》、《慢趕牛》等曲調,在安徽和全國音樂界產生過巨大的反響。
民歌賞析
皖西大別山民歌多數以《蜜蜂鑽天》的曲調填詞演唱。所填的歌詞也都是即興組編,很通俗。詠唱的內容多為眼前景物和男女愛情。由於受地域方言的影響,外界人很難聽懂歌詞,但通過音樂的詮釋,也能使聽眾理解演唱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這裡整理了幾首以《蜜蜂鑽天》為曲調而演唱的歌詞:
板栗樹靠牆栽
板栗樹靠牆栽,
青枝綠葉長上來。
五月端午結栗子,
八月十五張口開。
乾姐姐哎,
你不張口我不來。
這首歌詞,以板栗樹為象徵,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了牆裡牆外一對戀人私語時的場景。
大白褂子四拐齊
大白褂子四拐齊,
姐叫情哥不要弄上泥。
弄上泥來姐難洗,
乾哥哥哎,
一雙小手都搓脫了皮。
這首歌詞語言簡單明了,不僅反映了人民的勤勞,愛乾淨,還巧妙細膩地捕捉了女主人公撒嬌的姿態。
中午歇活歌
太陽正中未正中,
乾姐送飯過點鐘,
我問乾姐送什麼菜,
橫切蘿蔔正切蔥,
一碗燉蛋重臃臃。
這首歌詞,唱於中午歇活時。一上午的勞作,又累又餓,看上去是在寫等待家人送飯,而實際是暗寫等待人的到來。
傍晚歇活下山歌
太陽下山黃又黃,
畫眉觀山姐觀郎。
郎來家裡吃晚飯,
搞到這晌才進房。
這首歌詞,唱於傍晚幹完活回家的路上。借眼前畫眉鳥於枝頭看山景喻家中的女主人公翹首等待男主人公歸來。
從上面幾首歌詞,可以看出皖西大別山民歌取材於自然,詠唱真情實感,語字簡單,句數參差,韻律優美,是皖西勞動人民自娛自樂的代表形式。
傳承意義
皖西大別山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獨特地域性,兼收通過水路流傳來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藝術特點,又不失自己本土山歌之特色,兼具沉穩、豪邁、厚實之特點和流暢、悠揚、靈動之風格,是極其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皖西大別山民歌作為皖西的特色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寶貴遺產,迫切需要很好地傳承和更多地關注。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