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釋義
基本字義
(1)歡喜,快樂:~附。~游(逸樂嬉遊)。不~之色。
(2)同“預”
(3)安閒,舒適:逸~。
(4)古同“與”,參與。
(5)中國河南省的別稱:~劇(亦稱“河南梆子”)。
(6)豫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十六卦。
詳細字義
〈名〉
(1)形聲。從象,予聲。本義:大象。
(2)同本義。豫,象之大者。——《說文》,豫焉若冬涉川。——《老子》。范應元註:“豫,象屬。”
(3)地名。豫州,古九州之一。其地包括今河南省和湖北省北部。指通豫南。——《列子·湯問》
(4)今河南省的簡稱。因古為豫州地而得名。
(5)姓。
詞性變化
〈形〉
(1)假借為“娛”。快樂。
豫,樂也。——《爾雅》
豫,悅豫也。——《易·豫卦》釋文,鄭註:“豫,喜豫說樂之貌也。”
心中和悅謂之豫。——《珠叢》何問之不豫也?——《莊子·應帝王》
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孟子·公孫丑下》。註:“顏色不悅也。”
說豫娩澤。——《荀子·禮論》。註:“豫,樂也。”
致令皇帝受驚,聖躬不豫,實屬罪大惡極。——《痛史》
(2)又如:豫附(心悅誠服而來歸附)
(3)安樂;舒服。或乃奢侈逸豫,務廣第宅。——《漢書·成帝紀》
〈動〉
(1)出遊,特指皇上秋日出巡。
度秋豫以收成。——張衡《東京賦》
(2)遊樂,嬉戲。
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新五代史》
(3)又如:豫怠(逸樂怠惰)
(4)參與。
豫,與“與”通。——《正韻》
楚靈會申,亦來豫盟。——《後漢書·樂夷傳》
(5)又如:豫政(參與政事)
(6)同“欲”。
真像個豫逃兵火的樣子。——《洪秀全演義》
〈副〉
(1)預先,事先。通“預”。
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易·繫辭下》
(2)又如:豫先(預先,早先);豫言(預先說尚未發生的事);豫防(事先防範);豫見(事情還未發生就預先知道);豫知(預先知曉)
(3)樂意。
將相和則士豫附。——班固《漢書》
常用詞組
◎豫備yùbèi
準備,預備。
豫備走舸。——《資治通鑑》
◎豫劇yùjù
亦稱“河南梆子”,流行於河南全省,陝西、山西等地,為梆子腔之一,屬河南地方戲曲劇種。
◎豫章yùzhāng
古書上記載的一種樹名。有的記載說即今之樟樹。楩楠豫章。——《墨子·公輸》
《易》豫卦
豫(卦十六)——三思而後行
原文
(坤下震上)豫:利建侯、行師。
初六:鳴豫,凶。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六五:貞疾,恆不死。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
注釋
①豫是本卦標題。豫的意思是猶豫、疑慮和預計、熟慮。全卦內容主要講人的思想行為。豫既是多見詞,又與內容有關,所以用它來作標題。
②鳴:用作“明”,意思是明亮
③介:夾。
④盱:意思是緩慢。
⑤由豫:即猶豫。
⑥得:得到朋貝(貨幣)。
⑦盍(he):合。簪:古時盤頭髮的一種頭飾。朋盍簪:用朋貝作成簪笄。
⑧冥:晚上。
⑨渝:變故。
譯文
豫卦:有利於封侯建國,出兵作戰。
初六:白天做事猶豫不決,兇險。
六二:夾在了石縫中不到一天被救出來。占得吉兆
六三:思想遲鈍糊塗足以讓人後悔;行動緩慢不定,更使人後悔莫及。
九四:經商先猶豫不決,反覆考慮覺得會有大收穫,便不再疑慮。後來把得到的朋貝製成頭飾
六五:占問疾病,會痊癒並長久不死
上六:晚上反覆考慮,事情是成功還是有變故。結果沒有變故。
讀解
作者顯然是主張知行合一的,不贊成游移不定、沒有主見、以至影響到行動和結果。前三爻講到猶豫不決的壞處,後三爻說的是行動前要反覆考慮,要求三思而後行。思想上明確之後,就要堅決及時地付諸行動。
這是一種現實主義的態度,也是為人處世取得成功的一條原則。認識與實踐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繫。只有腦子裡認識清楚了,想明白了,行動才不會盲目;再好的想法和願望,如果不踏踏實實地付諸實踐,只能是空想。將知與行統一起來,才會有所作為,有所成就。
從根本上說,這種現實主義的態度是具有積極的人生意義的它把人生看成是一個不斷進取、奮鬥的過程而不是消極地逃避,也不是一場充滿幻想的白日夢。進取和奮鬥就如同一場戰鬥:參與前反覆思慮,想清楚後便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