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歌
繁昌是個歷史悠久的地方,自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設春谷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繁昌民歌內容廣泛,曲調豐富,語言樸實、生動、簡潔、易懂,近似口語而毫無匠氣;曲調清新、流暢、淡雅、無飾,可謂隨口曲子自來腔。解放後繁昌民歌進入了一個發展的鼎盛時期,蒐集民歌,整理民歌,演唱民歌,創作民歌蔚然成風。繁昌民歌題材十分廣泛。生產類民歌涉及春、夏、秋、冬四時的各類農活;生活類民歌包括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膜拜,對祖先業績的謳歌與崇敬,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想往;愛情類民歌有的直抒情懷,有的互訴衷腸。
民歌分類
繁昌民歌可分為山歌、號子、小調、秧歌、舞歌、風俗禮儀歌等,一般以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為多,口耳相傳,樸實無華,通俗易懂,但也有一部分民歌唱詞典雅,比較講究音韻。民歌結構比較完整,如生產性民歌會完整地敘述勞動的全過程。不同地區的方言將民歌演繹的多姿多彩。
繁昌民間五月端午有劃龍船的習俗,所以劃龍船歌和兒童歌曲也有相當數量。
繁昌民歌是中國民歌藝術之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從文學的角度或音樂的角度來審視,繁昌民歌都有極其珍貴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文化遺產
“繁昌民歌”入選安徽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曾經作為鄉音俚語往往被封建士大夫所睥睨而難登大雅之堂,目前她常常出現在各種文藝演出中,每每出現必給人驚訝而感嘆。繁昌民歌的興旺,與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息息相關。
民歌是勞動者有感而發的心聲,沒有文字記載,皆以口耳相傳。繁昌民歌內容豐富,種類繁多,主要有秧歌、山歌、號子、小調、門歌、兒歌和風俗禮儀類的民歌,表現形式有獨唱、對唱、說唱、領唱等,其中對唱是兩人或更多的人一起演唱,有時是一人唱眾人和,氣氛熱烈,非常熱鬧。繁昌民歌題材十分廣泛,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生產類民歌涉及一年四季的各種農活;生活類民歌包括對大自然的敬愛和膜拜,對先祖業績的謳歌和崇敬,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對人生問題的感嘆和禮讚;愛情類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愛情生活和健康純樸的戀愛觀,有的表現對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禮教的蔑視和反抗,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文化保存與傳承
1952年起,繁昌縣開始了繁昌民歌的收集、整理、挖掘工作,一時間,演唱民歌、創作民歌蔚然成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繁昌民歌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由於有專業文化工作者的介入,使得以前口耳相傳的繁昌民歌在唱詞、曲調上都有了較為詳細的文字記載;演唱方面,在保留原始、淳樸風格的同時在技巧上有了更大的提高。藝術品位的提升,促使繁昌民歌由鄉村田野逐步進入城市舞台。2006年繁昌縣成立了“繁昌縣文化研究會”,繁昌民歌是其研究的一個主項目。繁昌民歌《小星出山一盞燈》經改編後,成為省廣播、電視台的開播曲。“舂米號子”入選全國師範院校音樂教課書,“耘田新歌”曾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每周一歌欄目進行教唱,併入選《戰地新歌》第五集。
儘管由於時代發展,人們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這些對繁昌民歌的傳承有較大的影響,但繁昌縣在繁昌民歌的搶救和保護方面,做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繁昌縣還制定長期的保護計畫,包括系統全面地蒐集、整理繁昌民歌,建立繁昌民歌聲、像、文字資料庫,建立民歌示範基地,舉辦民歌匯演,培養民歌新人。繁昌民歌一定能夠迎來新的美好春天。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