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陝西曲種。流行於陝西安康地區、漢中地區西鄉、城固等縣及湖北鄖陽一帶。從清代乾隆三十七年(1772)以後,安康地區多有從四川、湖北、河南、江西、安徽等省前來墾荒的移民,相繼傳入了各省的民間小調。
巴山漢水之間向有歌鄉之稱,民間音樂十分豐富,安康曲子就是由這些流入的民歌、曲子結合當地的曲調和語音形成的。清代多為文人用以自娛,故有室內雅樂之稱。民國以後傳入民間,手工業、服務行業職工多有愛好者,農村每逢節日及農閒季節也有演唱活動,但都屬業餘演出,很少有專業藝人。
據考清代中葉安康已盛行安康曲子,浪跡江湖的民間藝人,把當地人民民眾喜愛的民歌小調編纂加工成套曲的形式,使其成為能演唱且具有故事情節的詞文說唱音樂。多在茶館、酒肆的書場上演出,頗受文人墨客和一些官紳名流的青睞,逐漸進入文人雅士及上流社會的文化娛樂圈。
唱詞多出自舉人、進士、秀才之家,後流傳廣泛,遍及城鄉,平民百姓也竟相仿效,日久相沿,推而廣之,便在社會上流傳開來。民國後傳入民間,“曲子”不再只是流浪藝人們餬口度日的技藝,而成為廣大城鄉普遍盛行的文化娛樂形式,但多為業餘演出,很少有職業藝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音樂工作者對安康曲子進行了一些挖掘整理工作。但迄今仍處於業餘演出狀態,還缺乏系統的研究。
曲藝結構
安康曲子的曲體結構分為“月背調”和“正弓調”兩類。月背調是聯曲體的結構,以“月頭”開始,“月尾”結束,中間插入表達不同情緒的各種曲牌。常用曲牌有“背弓”、“背尾”、“慢訴”、“緊訴”、“慢釘缸”、“緊釘缸”、“三朵花”、“五更”、“雪花飄”、“詩篇”等70多支。有些短小的曲目不插入曲牌,只用“月頭”和“月尾”兩個曲牌組成的稱為“月調”。
正弓調是單曲體的形式,只用一個曲調演唱多段曲詞。主要曲調有“蒼龍下海”、“十杯酒”、“放風箏”、“梳妝檯”、“小四景”等30多支。安康地區由於移民較多,語言音調差異很大,所以曲調也隨之有所不同,同一調式的曲子,演唱時色彩有顯著的差異。演出採取坐唱形式,只唱,不說,沒有表演。伴奏以三弦為主樂,除常用的四、五度(do-sol-do)、(sol-do-sol)定弦法外,還有一種二、五度(sol-la-mi)的獨特定弦法。
另外配以月琴、琵琶、二胡、笛子等。打擊樂器有牙子板、花碟、盅子、四頁瓦等。演唱時有一人唱、二人對唱和眾人同唱等形式。曲目多半是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和一些詠唱地方風物的短段。影響較大的有《水漫金山》 、《林沖夜奔》、《秦瓊觀陣》、 《拷紅》 、《昭君和番》等。還有一些反映勞動人民生活與愛情的作品,如《王大娘釘缸》、《二姐娃做夢》、《酸棗糕》等。
演奏特點
演唱題材廣泛,講究文辭,著力追求詩情畫意,流行於旬陽的曲子唱腔,分月背調和正弓調兩類,月背調又稱“大調”,是曲牌過綴體,有曲牌70多支,唱段多以“月頭”起唱,“月尾”結束,中間插用“背弓”、“背尾”、“慢訴”、“緊訴”、“三朵花”、“銀紐絲”、“雪花飄”等曲牌,而正弓調是以一曲疊唱多段歌詞來演唱敘事或抒情小段,故又稱為“小調”,多是借用民歌中的小調,曲牌名稱也是小調歌詞的內容標題,如“小四景”、“放風箏”、“忙我郎”、“長夜歡”等。
安康曲子演出形式為坐唱,只唱不說,沒有表演。分1人唱、2人對唱和眾人同唱等。伴奏以三弦為主,輔以月琴、琵琶、揚琴、二胡、笛子等,還有牙子板、碰鈴等打擊樂,氣氛熱烈。安康曲子在安康、旬陽一帶尤為盛行,如旬陽、城關、蜀河、小河等地,每當逢年過節,紅白喜事,乃至飯後茶餘,或廳堂,或場院,三四人合作,彈三弦,打小碟,或念白,或唱曲,別有一番情趣。
安康曲子演唱分曲牌聯唱體和民間歌謠體,據傳有108調,不僅每個單獨的曲牌有完整性,而且組合聯結的曲牌也有頭有尾,層次分明。
主要劇目
安康曲子傳統曲目多為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如《昭君和番》 、《水漫金山》、《林沖夜奔》等;還有一些反映勞動人民生活與愛情的曲目,如《王大娘釘缸》、《二姐娃做夢》、《酸棗糕》等。在旬陽一帶安康曲子的主要劇目有《擋曹》、《拷紅》、《閨怨》、《秦瓊觀陣》、《賢士嘆漢》等。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