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紮根於民間,土生土長,世代相傳。據考證,這一藝術最早始於唐代,約有1000多年的發展歷史。據說,在唐代興盛時期生活於雷池大地香茗山麓的一方百姓,一直守著地少人稀的峰、巒、嶺、崗,過著“日裡撐船撒大網、夜裡點火織網紗”的日子,雖不太富裕,但還算安逸。或許是出於一種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在日復一日的“男耕女織”之餘,天生愛美的村姑們便常常一起琢磨著怎樣把自己親手織就的紗巾、頭布添些花紋來,就這樣,最初的望江民間挑花便在村姑們的揣摩中應運而生了。

簡介

望江挑花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是流傳在望江縣境內的一種家庭手工技藝,源於唐代,用麻與發為材料,製作祭祀供品。至晚唐始用本地棉花為原料製作,用於生產衣飾及家庭器用裝飾製品,並逐漸形成每家每戶女性必須精通的手工技藝。
望江挑花以其構圖精美、正反成趣、內涵豐富、美觀實用而為望江人民所喜愛,世代相傳,保留至今。

望江民間挑花藝術相傳始於唐代。最早人們以發繡作為敬神敬佛的敬褡。後逐漸形成以人物、動物、花卉、風景、圖騰紋樣、當地的民風民俗為題材而組成圖案,再現於經緯。套用於生活,溶藝術性與實用性於一體。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景。圖案多以吉祥如意、福樂喜慶為內容,其針法多變、造形生動,色彩樸實明快、構圖飽滿勻稱,呈現出清爽明快、古樸典雅的風韻,最終形成五大特點:土,鄉土氣濃,俗中見雅;特,針法獨特,正反有趣;奇,新穎別致,花中套花;古,地方特色,古樸典雅;麗,清新靚麗,雅俗共賞。因此望江民間挑花是典型的徽文化藝術。1979、1982年、2000年。作為望江民間特色工藝的挑花藝術,三度進入人民大會堂。為安徽廳增光添彩。並多次作為禮品贈送國內外友人。

特點

望江挑花望江挑花

望江民間挑花工藝看似簡單,實則繁雜。不是一般人隨意而能為;其工藝效果看似土俗。實則不凡;其色彩單純而不單調:圖案看似笨拙實則清秀;可謂是古樸中寓高雅。粗曠中見大方,不失為民間藝術中的奇葩。安徽省政府為不使望江挑花失傳,已於2006年12月將望江挑花公布為安徽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務院也於2008年6月將望江挑花公布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受到了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關注。
傳統的挑花多以土布為底,現在的多以平布或者綢布為底,用繡花線在布眼上按照一定的針法繡制而成。挑花的針法主要有兩種,即游花(又叫鋪花)和贊花(又叫十字花)。游花紋飾有兩種,一種是兩面的花紋有陰紋、陽紋之分,另一種則沒有陰陽之分,兩種紋飾的藝術效果各有妙趣。挑花有豐富的圖案題材,不僅有動植物和喜慶福壽的各種圖案,還有亭台樓閣和神話傳說等多種異彩紛呈的圖案。作品一般包括手帕、荷包、頭巾、腰帶、圍裙、背褡、坎肩、靠墊、扶手墊、床單等日常用品

《望江縣誌》這樣記載望江挑花:“挑花工藝多見於民間婦女的衣物裝飾。農家用自紡、自織、自染的青(或黑)、白老布與棉線製作。有白底青花、青底白花兩種顏色。製品有大頭巾、圍裙、小孩圍兜、綁腿、鏡褡、披肩、袖口、荷包、褡褳、腰帶、帽帶、裙帶等。品種圖案因物而易,如大頭巾上的風吹牡丹、風帽上的鯉魚跳龍門、鏡褡上的九連燈、圍裙上的蝴蝶撲金瓜、老人裙帶上的福壽雙錢(全)”。望江挑花作為一大流派,主要呈現出四個特點:土,鄉土味濃,俗中見雅;特,針法獨特,正反有趣;奇,新穎別致,花中套花;古,古樸清秀,典雅端莊。望江挑花不同於蘇繡和湘繡,也有別於雲貴挑花只注重單面效果的平挑和“十字針”法,望江挑花的要求更嚴謹、更精細,達到正反成形、各有意趣的效果。隨著歷史的變遷,中國古老的挑花技法多有失傳,望江由於民風純樸、崇尚自然,一些難度較高、最具特色的挑花工藝得以保留和延續發展下來。如挑針,分單面挑和雙面挑,單面挑正面“十”字針,反面“一”字線;雙面挑正反皆“十”字針,兩面“十”字完全一致,此一技法為目前全國獨有。

成就

望江挑花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工藝品,1979、1981、2000年,三度進京裝飾人民大會堂,並多次作為禮品贈送國內外友人。安徽名躁一時的“廬陽花布”,即是將合肥(古稱廬州)挑花、望江(古稱雷陽)挑花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加以整理開發的產物。近年來,為了宣傳、推介望江挑花,使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被現代人接受和賞識,望江挑花工藝品先後參加了’92中國旅遊產品交易會、’92中國黃山工藝美術品博覽會、’99廣州工藝品博覽會、2000蕪湖旅遊工藝品博覽會……並多次獲得名特優新產品獎。1999年7月4日,《香港商報》曾以《古雷池風純人拙藏大寶,挑花藝養在深閨人未識》為題,對望江挑花大加讚賞,並指出瞭望江挑花不被廣識的有關原因和特色。近些年來,《人民日報》、《安徽日報》、《上海工藝美術》、《裝飾》等報刊都分別對望江挑花的豐富內涵和藝術價值給予了充分肯定。

取材

望江挑花在傳承發展中逐步形成挑、鑽、游、織等四種針法技藝。構圖元素取材於生活,除各類幾何圖形外,常見的植物有藤蔓、花果、莖葉:如梅花、竹葉、牡丹、金瓜、蓮花、菊花、石榴、柏枝、梔子花等;常見動物有蝴蝶、蜜蜂、孔雀、喜雀、鴛鴦、松鶴及十二生肖等。其他如太極、八卦、宮燈、日、月、星、雲、山、水、舟、船及如意、元寶、金錢、壽字、福字、喜字、吉羊、平安等各種文字。其他還有各類人物的生活、生產、遊戲,及喜慶、圖騰、宗教等活動。
望江挑花三分傳承,七分創造。有規有矩,千變萬化。象形與會意、單獨或組合、花中套花等,表現形式多樣。望江挑花製品細膩精湛、色澤淡雅,曾三次被選入北京,成為人民大會堂顯目的藝術飾品。又多次在各種交易會、博覽會上獲獎,聲名遠播。

歷史

望江挑花望江挑花

在20世紀50年代民間藝術普查、發掘中,皖北的陶器、剪紙、年畫,皖中的挑花、竹編、漆器,皖南的磚雕、木雕、石雕、鐵畫等,作為古皖文化的藝術家珍深受世人矚目。《中國風俗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記載:挑花,亦稱“十字花”,漢族民間傳統手工藝,流行於江南部分地區。古皖挑花作為流傳於安徽農村的一種民間藝術,以合肥、蕪湖、望江為盛。望江挑花原為當地民間敬神的敬褡,是村姑用頭髮在土布上織繡而成。在唐代大詩人羅隱的點化下,望江挑花便在村姑們的手中演變成以人物、動物、花卉、風景和圖騰紋樣、民風民俗為題材,將圖案再現於經緯,套用於生活,溶藝術性、實用性於一體的民間特色技藝。婦女們在勞動之餘,從現實生活中獲取題材,通過精巧的構思,憑著靈巧的雙手,在各種針法的變化中,把三角形、菱形、矩形等組合起來,構成花鳥蟲魚、飛禽走獸以及人物等等,形象千姿百態,花色美不勝收,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財富

望江挑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集藝術性與實用性於一體,是望江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史料記載

據史料記載,在唐朝中、晚時期,著名的文學家羅隱為避“安史之亂”期間的兵火戰亂,幾經跋涉,尋尋覓覓,來到地處皖西南邊陲,位於太(湖)、懷(寧)、望(江)三縣交界處的香茗山中蟄居棲身,並過著一瓢一缽、石頭支灶、拾柴為炊、賣文兌米、渴飲山泉、飢食野果、茅棚作屋、山石為床的貧寒生活。一年秋天,羅隱在山中採擷貯備過冬的野果時,正巧遇上幾位頭系布巾的村姑,也在山上采果打秋,於是,儒雅斯文的羅隱很有禮貌地迎上前去施禮問候,並與她們邊采果邊攀談起來。從村姑們忙碌的身影中,羅隱發現村姑們頭上那飄忽不定的白底藍花頭巾,雖然美觀、大方、耐用,但由於其花卉圖案是飛針走線刺繡的,其正面雖然好看,但反面的針腳線較亂,很不雅觀,於是靈機一動,建議村姑們今後刺繡不妨用針在白底布上的兩面進行挑繡,並隨手從身旁的柞樹上折下一根針樣的長刺,對著村姑們取下的頭巾做演示,村姑們把羅隱的指點默記在心,回去後便拿出針線和白布按照羅隱的指點挑繡起來,果然,挑繡出來的圖案正反成趣,如同一轍,令人耳目一新。爾後,這一獨特技法一傳十、十傳百,慢慢便成瞭望江挑花之特藝。望江挑花以其構圖精美、正反成趣、內涵豐富、美觀實用而為望江人民所喜愛,世代相傳,保留至今。

寓意

主要意境

望江挑花別有意趣,嫻熟的技藝,精緻的飾品,是女兒們的身價與榮耀,也是父母的期望與驕傲;是夫婿的自豪與微笑,也是構築溫馨家庭和幸福生活的護身符和傳家寶。雖僅憑一根針、一綹線,在經緯布上游織,但它織就的是智慧、是靚麗、是文化。

主要文化

從棉到布,耕、摘、搓、紡、織;從布到飾品,經、漿、挑、繡、刺等等,每一步都講究一個“精”字和一個“細”字,只有精耕細作,精挑細選,精紡細織,精刺細繡,才能相得益彰,獨具特色。一樣粗細的紗、一樣潔白的布、一樣細密的針、一樣靈巧的手,才能挑繡出一樣的詼諧與意韻。

象徵寓意

二龍戲珠、獅子滾球、鳳穿牡丹、蝴蝶撲金花等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動物形象及亭台樓閣、山石泉林、牡丹、秋菊等一個個文人景觀和植物構圖,以及神話傳說、喜慶福壽、吉祥如意等,既栩栩如生,異彩紛呈,又頗具特色,巧奪天工。望江挑花,飛針走線主要有兩種針法:一種是“挑”,一種是“鑽”。“挑”是一種十字針法,分單十字和雙十字;“鑽”,織品正面是陽花,背面是陰花,立體感強。不同的針法運用,挑繡出的飾品圖案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效果。如以“挑”為主的游花,細膩、鮮明,正反圖案花紋一致;運用鑽花原理形成的織花則兼顧提花的感覺、鑽花的效果,凸現了技藝的精湛和嫻熟。

望江挑花三分傳承,七分創造。有規有矩,千變萬化。象形與會意、單獨或組合、花中套花等,表現形式多樣。望江挑花製品細膩精湛、色澤淡雅,曾三次被選入北京,成為人民大會堂顯目的藝術飾品。又多次在各種交易會、博覽會上獲獎,聲名遠播。

千年傳承

望江挑花之所以能傳承千年,並備受人們珍愛,除了它與生俱來的“土、特、奇、古”四大特點外,還在於它具有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構圖及挑、鑽技巧。大到一個地域、一個村莊,小到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構圖各有各的心智,挑、鑽各有各的技巧,但終究他們又都是僅憑一根針、一綹線在青與白、藍與白的搭配中“遊刃”。也正是這門看似簡單,又頗具奧妙的民間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讓人們一次次找到了美的感覺和享受,人們才得以代代相“惜”,承傳至今,並不斷發揚光大。1979年,在安徽省群藝館、博物館及有關專家、藝術家的關愛和推介下,深處鄉野、鮮為人知的望江挑花第一次入選首都人民大會堂。一隻孵於香茗山麓,在古雷水中撲騰了千餘年的“醜小鴨”,一夜之間變成了“白天鵝”,直撲青雲。

進入人民大會堂

1981年,望江挑花二次入選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古樸典雅,美觀大方的靠墊、手扶墊再一次展示瞭望江挑花的魅力,吸引著人們讚美的目光;1982年,安徽省博物館、安徽省民眾藝術工藝美術研究室聯合出版了《望江挑花》,詳細介紹望江挑花的形成及藝術特點和價值等;1985年由安徽省民眾藝術館美術師張志綜合合肥(古稱廬陽)、望江(古稱雷陽)兩地挑花藝術的特點,創造設計出一種名叫“廬陽”的花布,曾由安徽印染廠大批生產,暢銷中外,並打入國際市場;2000年,望江挑花三進北京。面對一個個接踵而至的榮耀,望江人尤其是望江文化界深諳望江挑花這一藝術稀珍的價值,他們鏇即通過舉辦各種展覽、研討等形式,全面開啟了繼承、弘揚、開發的序幕,加快了搜尋、搶救這一民間藝術瑰寶的步伐。首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一曲《挑花舞》,紅遍宜城,人人稱絕。1992年的中國旅遊產品交易會和中國黃山工藝美術品博覽會,1999年的廣州工藝美術品博覽會,2000年的蕪湖旅遊工藝美術品博覽會……望江挑花一次次閃亮登場並一次次獲獎。

百草園中千萬朵奇葩一樣,望江挑花正沐浴著新世紀的雨露陽光。在望江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爭取下,不久前,安徽省已將其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系列搶救、保護、扶持、發展的措施正化為望江人的自覺行動。

望江挑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集藝術性與實用性於一體,是望江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