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徽州漆器](/img/d/cdb/nBnauM3XxEDNyQzM0cTNykjM1ITMwADNyMzMwADMwAzMxAzL3U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產品
![徽州漆器](/img/e/a65/nBnauM3X3EjM0ITN1UTMzMTN4ITM5ETOzMjNwADMwAzMxAzL1E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漆器歷史
![徽州漆器](/img/a/162/nBnauM3XxYDN0EjN4UTMzMTN4ITM5ETOzMjNwADMwAzMxAzL1E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徽州漆器早期主要產地在歙縣、岩寺等地。民國以後,屯溪逐漸成為徽州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許多店鋪及藝人轉移到屯溪發展,漆器工藝也不例外,屯溪成為漆器工藝製作中心。
原料工藝
![徽州漆器](/img/f/04b/nBnauM3XzEDM2QzN3cTMzMTN4ITM5ETOzMjNwADMwAzMxAzL3E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徽州漆器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生漆(植物漆)、桐油、木材、麻布、貝殼、各種天然色彩的玉石、金粉、金箔、金絲以及牛骨、瓦灰、棉紙、豬血等。徽州漆器與中國傳統工藝漆器一脈相承,鑲嵌漆器是用產自全國各地的天然彩石、貝片、牛骨、蛋殼、珍珠等,通過鋸割、雕刻、開紋而嵌在漆版上。純粹在漆器地色上用彩色繪製圖案的,稱為彩繪漆器。只用貝片鑲嵌在漆版上,與地色一樣平整的,稱為平磨螺甸漆器。
裝飾方法
![徽州漆器](/img/5/00a/nBnauM3XwEjM3QTMxkTO4kDM1ITMxQzN5QDNwADMwAzMxAzL5k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漆器的裝飾方法,除了彩繪,還有雕、嵌、描、刻、填、堆、戧等百餘種,主要稱有“脫胎漆”、“螺甸漆”、“彩漆雕填”等類。脫胎漆又叫“夾綜脫胎”,是最早發展的漆器之一。它精緻光滑,在漆器上畫有花草和詩句,同時可以製作古廟中大型的脫胎佛像。螺甸漆亦稱“嵌螺甸”,是用螺甸嵌入漆器,有人物、山水、花木和鳥獸等圖形,五光十色。彩漆雕填即刻漆,它是在製作成功的漆器上填上彩色花紋,然後再進行極細緻的雕刻,代表這類產品的有屏風,其雕刻的景物細膩動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榮譽
1959年,屯溪工藝廠數位老漆工赴首都,為人民大會堂安徽廳製作漆畫屏“百子圖”。1978年,俞金海研究複製出失傳已久的“漆砂硯”,賴少其稱讚其“功同天造”,作家端木蕻良則尊俞金海為“楚漆國手”。鳳梨漆砂硯在1984年獲省“輕工旅遊優秀新產品”稱號。骨石鑲嵌屏風、四大美人屏風在1986年分別獲省“優質產品”、國家輕工業部“百花獎”。
藝人
![徽州漆器](/img/5/e49/nBnauM3X2QDO0IDO4EjMzMTN4ITM5ETOzMjNwADMwAzMxAzLxI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59年至1960年,著名漆器工藝美術師俞金海參加了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內部裝飾設計和製作,著名的“迎客松”、“佛子嶺水庫”、“屏風刻漆百子圖”等大型工藝製品以及馬鞍山采石磯太白樓、屯溪戴震紀念館、程大位故居、龍山寺等名聯掛匾都留下了他熠熠生輝的漆跡。他還在我國漆器工藝的瀚海中挖掘出了失傳的漢代珍品漆砂硯和南宋名貴工藝品鳳梨漆這兩顆明珠,為我國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89年,徽州漆器老藝人徐天華,運用六朝技藝創作現代漆器,利用兩年時間製作一對夾紵胎綠沉漆《坐獅》,高2米餘,雙獅威武,華彩熠熠,造型飽滿逼真,如銅鑄卻輕巧似羽,令人折服。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