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山禹王廟會

塗山禹王廟會

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八,渦淮兒女都會自發聚集起來,舉辦淮河流域最大的傳統廟會———塗山禹王廟會,盡情舞動“東方芭蕾”,頌揚大禹治水的功績,慶祝和諧的太平盛世。這一傳統的節日展示了淮畔淳樸的民俗民風,展現蚌埠人民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底蘊。

塗山歷史

塗山禹王廟會塗山禹王廟會

塗山,古為塗山氏國所在地,雙峰峻聳,瞰淮矗立,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的淮河東岸。堯舜時代,洪水泛濫,千里長淮,一片汪洋。為根治水患,大禹“左準繩、右規矩”、“沐甚雨、櫛疾風”,藉助與塗山氏國的聯姻,在塗山大會諸侯,劈山導淮,留下了“新婚三日而別”、“三過家門而不入”等千古佳話

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八,渦淮兒女都會自發聚集起來,舉辦淮河流域最大的傳統廟會———塗山禹王廟會,盡情舞動“東方芭蕾”,頌揚大禹治水的功績,慶祝和諧的太平盛世。這一傳統的節日展示了淮畔淳樸的民俗民風,展現蚌埠人民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底蘊。

民俗活動

歷3月28日,是大禹治水成功,捉住水怪,會諸侯的會期,也是塗山淮河流域民眾自唐代起,自發起來舉辦塗山朝禹廟會的會期。廟會日,沿淮民眾十萬餘人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從數十里或數百里外湧向塗山,參加祭祀大禹的盛會。
塗山禹王廟會集祭祀歌舞民俗活動於一體,傳承了大禹治水無私奉獻的民族精神,增強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傳承了大禹文化、淮河文化,推動了民間藝術花鼓燈的繁榮與發展;同時,也拓展了淮河流域道教文化以及其它民間技藝的生存空間。

歷史淵源

塗山禹王廟會塗山禹王廟會

《史記》云:“夏之興也以塗山。”
塗山和塗山禹王廟會與大禹治水緊密聯繫在一起。
塗山,“古淮南道名山也”,為古塗山氏國所在地,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城東南的淮河東岸。“雙峰峻聳,瞰淮矗立”,與荊山夾淮並峙為勝。

在堯舜時代,中原大地發生了大洪水,那時“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尚書·堯典》)。洪水包圍了大山,淹沒了丘陵。《孟子》云:“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五穀不登,禽獸逼人。”面對猖獗的洪水,禹受命於危難之際,改“堵”為“疏”,黃河流域的洪水得以治理之後,又來到淮河中游的塗山。“塗荊二山本相聯屬,淮水繞荊山之背”(《圖經》),沿淮一片汪洋,人畜葬身洪水,隨波逐流。為根治淮河水患,大禹上至桐柏,下至東海,“左準繩,右規矩”,“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藉助與塗山氏國的聯姻,在塗山劈山導淮,大會諸侯,留下了“斬防風”、“斗支祁”、“新婚三日而別”、“七年聞樂不聽”、“十三年之久,三過家門而不入”等千古佳話。

《尚書·皋陶謨》載:“禹日:‘予娶於塗山’。”《左傳·哀公七年》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史記·夏本紀》載:禹“予娶塗山(氏),辛壬癸甲,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

大禹治水會諸侯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重大、最有影響的歷史事件之一,此後,先民們自夏朝開始,就有祭祀大禹的活動。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等歷代皆把祭祀大禹作為祭祀祖先的隆重祭祀活動,並載人典籍。大禹無私奉獻的精神,成為華夏兒女的民族精神。大禹治水會諸侯的塗山,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山。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過塗山,命立啟廟,以鎮荊山,立禹廟,以鎮塗山。”塗山禹王廟至今已有2200餘年歷史。

秦漢時期,沿淮民眾每逢傳統節日,必趕會、觀燈,競相出外遠足,或做“春郊馳馬”之戲(東漢應劭《風俗通》)。故由有禹王廟發展到祭祀大禹“水土平治,萬物生長”的塗山禹王廟會。

清嘉慶《懷遠縣誌·祠祭志》載:宋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宋·蘇軾過塗山,作《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塗山荊山記所見》,描述了禹王廟會的盛況。“淮南人謂禹六月六日生。是日,數萬人會山上,雖傳記不載,然相傳如此。”蘇軾所言塗山禹王廟會日數萬人會山上的時間,與唐末天祐四年僅隔188年,至今天已有914年,可見塗山淮河流域民眾祭祀大禹的塗山禹王廟會由來已久。另據清嘉慶《懷遠縣誌·祠祭志》載:“南渡後,(宋)寧宗慶元初(公元1195年),州守劉仲光刻石竭日:有夏皇祖之廟(塗山禹王廟)。明定祀典,有司以六月六日致祭。”這是地方官明定塗山禹王廟官祭活動的記載。至於志書沒有記載的官祭活動,年代就更久遠了。

塗山禹王廟會不僅是民眾祭祀和官府祭祀大禹的盛會,也是沿淮官民一年三祭大禹的盛大廟會。據清嘉慶《懷遠縣誌·祠祭志》載:“明萬曆年增祭禹王廟碑記略曰:‘塗山禹王廟者,因禹會諸侯之處而建立,以崇德報功也,按《縣誌》,唐宋歷有之,至我朝定祀典,命有司以六月六日祭,相傳為禹誕期。”’又云:“直指督鹺謝公(正蒙)按部巡守是疆,顧瞻禹跡,慨然下令捐贖鍰、謀修繕、置祭田,增春秋二祭並夏之祭為三。”故,從明萬曆年間始,歷史悠久的懷遠塗山禹王廟祭祀大禹的廟會由農曆六月六日一次增加到三次(二個大廟會一個小廟會):

一是新增的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的朝禹大會,又名驚蛟盛會,是紀念大禹治水成功,捉住水怪無支祁,大會諸侯於塗山的紀念盛會。每逢會期,沿淮地區的民眾扶老攜幼,像潮水一樣湧上山來。廟會人頭攢動,宮燈高照,香火繚繞,鐘聲陣陣,鞭炮響聲不絕於耳。會期三天,即農曆三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其中二十八正會日登山者最多,達10萬餘人。

二是原有的農曆六月六日大禹生日的祭祀大會,會期一天,地方官(州、府或縣)及縣衙各司人員均來祭拜。祭品有豬頭(生)、雞(光雞隻留尾巴三根毛)、鮮魚(唐代鯉魚除外)、鮮果(二種)、乾果(二種)等。六月五日做好準備,六月六日早晨開祭。開祭時焚香燭、點紙炮,鐘鼓齊鳴,鐵炮三響,笙吹細樂,唱禮三叩首。縣官(或州府官)親叩拜並致祭文,異常隆重。六月六日祭祀廟會的開支由禹王廟祭祀田收入支付。

三是新增的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小廟會,塗山周圍民眾登高懷古,頌揚禹德,喜慶豐收,會期一天。

雖然農曆六月六日塗山禹王廟官祭大禹活動的廟會因戰亂等多種因素已中斷半個多世紀,但是民祭大禹的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塗山禹王廟會和農曆九月九日的登高懷古廟會,除日寇侵華期間中斷七年外,其餘時間均未中斷。故塗山禹王廟會成了淮河流域史料記載最早、規模最大、人數最多、最能傳承民族精神和民俗文化的盛會。

基本內容

塗山禹王廟會塗山禹王廟會

“塗山岩岩,界彼東國,惟禹之德,配天無極。”(唐·柳宗元《塗山銘》)

塗山是“禹娶、禹會和夏興之地”,以緬懷大禹功德為主要內容的塗山禹王廟會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影響遍及淮河中下游地區。每逢農曆六月六、三月二十八和九月九的廟會日,方圓數十里、上百里的民眾,前來燒香祭祀。塗山禹王廟及山門外的廣場、山坡,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陣陣。廟前的旗桿上高懸著杏黃色龍旗,配以經幡、寶幢。廟門兩旁斗形巨字,“空山絕四壁,古廟獨千秋”塗刷一新。拜廳內懸掛起“萬國會冠裳,仰拜賡歌,協帝熏華承堯舜;千秋諳俎豆,報功崇德,興王景運啟商周”,“二儀清濁分高下,萬國衣冠拜冕旒”,“古剎漢高建,仙台夏禹留”,“三過其門,歷數辛壬癸甲;八年於外,平成河漢江淮”等木刻鎏金掛聯。大殿內鐘聲陣陣,馨聲錚錚,香火繚繞,人聲鼎沸。祭禹、祈神、求福、求子、求名、還願者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真乃古人云:“塗山之巔,有神居焉,其神誰何?成地平天。是曰神禹,明德巋然。”(明·王可舉《明萬曆年增祭禹王廟碑記》)

(1)官祭大禹,:自漢高祖建塗山禹王廟以來,歷代官府皆有之。宋寧宗慶元初(公元1195年),州官勒石,明定大禹誕辰,舉行祭祀(清嘉慶《懷遠縣誌·祠祭志》)。宋至元、明、清,歷代地方官必須到塗山禹王廟祭祀大禹。農曆六月六日祭祀大禹誕辰廟會,衙役鳴鑼,士卒高舉宮燈、彩旗在前面開道,文武官員列隊出城渡淮登山朝禹,並有吹鼓手以笙、簫、管、嗩吶等相伴。至半山腰歇馬亭官員須落轎、下馬,整肅衣冠,徒步攀登進禹王廟。

祭祀活動由縣衙司祭主持。一是鐵炮三響,笙吹細樂,給大禹(塑像)上貢品;二是地方官(州或府或縣)焚三柱高香於香爐;三是地方官率隨行官員人等向大禹跪拜叩首;四是地方官宣讀祭文,讚揚大禹功德;五是功德簿留言(寫明某年某月某日祭拜大禹,捐銀錢和物品若干)。公祭之前,官府於數日前張貼文告,鼓勵民眾參祭。公祭結束後,即可進行民間藝術演出。

(2)民祭大禹:民祭大禹主要在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和九月九日兩次廟會。一是沿淮民眾沿朝禹路登山,途經鯀王廟、候人石、仙人石、臥仙台、安邦定國石、啟母石等地,均要焚香叩拜,最後到山頂禹王廟焚香,三跪九叩首祭拜大禹;二是沿淮花鼓燈鑼鼓班子來到禹王大殿前,焚上高香,唱一段山歌,擊一通鑼鼓,叩拜過禹王,方可出廟演出;三是廟中道士著寬袖並繡有怪獸和八卦圖的法衣,蹬雲頭鞋,穿高筒白布襪,戴莊子巾,吹奏道教音樂,舉辦道場祭祀大禹。

(3)祭神、酬神:焚香膜拜,祈求大禹、啟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慈航道人等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祈求神靈保佑家人和親友平安,婚姻家庭美滿幸福,心想事成,財源茂盛,年年有餘;祈求神靈保佑懲惡揚善,驅邪打鬼,祛病消災,延年益壽。進廟還願者,大都以厚禮相供,擺到祭席。如:香火資、果供、時饈等。

(4)抱泥娃娃,相親會友:廟會日在禹王廟焚香許願,祈求大禹、啟母或送子娘娘賜一紅布(紙)包著的泥娃,抱回家中,置於床下,祈盼神靈賜福,早生貴子。民間傳說,禹王廟的泥娃娃最靈,抱回家就懷孕生娃。故夫替妻求子,妻自登山求子,公婆或祖公婆替兒媳、孫媳求子,親友替親友抱泥娃求子者亦成風氣。眾多的男女青年亦藉助廟會相面或定親,締結秦晉之好。出現了“七姑娘、八姨娘,成群結隊趕會忙”的盛況。

(5)抵燈賽燈:參加廟會的四鄉八鎮的花鼓燈班子碰在一起要大顯身手,比比誰的鑼音響,品品誰的鼓聲脆,看看誰的蘭花美。廟裡廟外,震耳欲聾。這支隊伍從禹王廟出來,往往還要選一處平坦的山腰、山頭展演花鼓燈後場小戲,如《王小樓賣線》、《四老爺打麵缸》、《王婆罵雞》、《懶婆娘趕會》等,頌揚勤勞儉樸,鞭笞懶漢懦夫。

(6)大鼓、琴書、墜子、魔術、雜技演出:藝人們在廟外選僻靜處支起鼓架、琴架,擂起大鼓,彈起揚琴,招攬聽眾,各顯其能。演唱的書目有《包黑子陳州放糧》、《包青天鍘陳世美》、《三打祝家莊》、《風波亭》等。諸藝紛呈,目不暇接,耳目一新。

(7)工藝品交流:廟會有玉器、紅心結、剪紙、繡花以及桃木刻件(刀、槍、劍、戟),泥土燒制和竹木削制的小響子、蜻蜓,泥捏的彩娃、小動物,布縫的的貓、狗、虎、獅,臘塑的花鳥等民眾喜愛的物品。 至於各類地方特色小吃,廟會日應有盡有。從山下沿朝禹路一直擺到山上,長達七、八華里。

因塗山禹王廟會重在祭祀大禹,加之山勢高竣,與縣城隔一道淮河,山路又崎嶇難行,故沒有像城裡城隍廟、關帝廟等民俗廟會那樣,有抬神像出遊、走閣、架千秋、鑼鼓棚、活拿秦檜、高蹺、旱船、舞龍等民俗活動。

廟會使用的器具及作品

塗山禹王廟會塗山禹王廟會

塗山禹王廟會內涵博大精深,祭祀和民俗活動的器具及作品眾多,以下分五類表述:

1、廟會祭祀類:鐵炮、鍾、鼓、罄、寶鼎、香爐、燭台、花瓶、雲撣等。

鐵炮:生鐵鑄造,高約90厘米,內徑8厘米,外徑20厘米。炮座石制,正方形,邊長90厘米,厚60厘米,中間有炮座眼,直徑20.5厘米,深lO厘米。鐵炮三炮一排,內裝火藥,廟會或重大祭祀活動時燃放,鐵炮三響,震天動地,聲傳四、五公里。

鍾:由鐵、響銅或銅鐵混合鑄成。鍾高約2米,口徑約1.4米左右,銘文有“道承堯舜,德配乾坤”、“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音質雄渾,餘音悠長。
鼓:直徑1.2米,厚90厘米。現存鼓為1999年由毫州制鼓廠仿民國年間禹王廟鼓形製造。
罄:大罄高和口徑約40厘米,中罄高和口徑約35厘米,小罄高和口徑約18厘米。
寶鼎:鐵鑄,形如寶塔,角掛風鈴。高4米、3米、2米不等,有四層、三層和二層。四柱鑄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文字,柱上鑄怪獸圖形,頂為太極八卦圖造型。寶鼎下層有放香火的爐膛。
香爐:三條腿,獸形帶耳,大的高1.2米,口徑l米,重200公斤;小的高和口徑為80厘米,重150公斤。
雲撣:檀香木把,白馬尾束,全長1.2米,其中馬尾束長60厘米。
花瓶:青瓷製品,高約1米,存放官府祭祀大禹的祭文以及字畫等物。  

2、歷史文物類:包括石刻、木刻、泥塑、書法、字畫、楹聯、詩文等。
石刻有廟外山坡上唐代石刻高十數米的禹妻“啟母石”及當代石刻石獅等;朝禹路沿線宋、元、明、清摩崖石
刻“塗山”、“塗山古道”、“臥仙石”、“聚仙石”、“台桑”、“鴛鴦石”、“曠覽石”、“青龍白虎”等;木刻有大禹、啟母等塑像,讚頌大禹功德的木掛楹聯、匾等物件;泥塑有道教鼻祖老子、莊子等數十尊塑像。另有歷代碑刻、字畫、詩文,或豎立或懸掛或存放在廟內。
3、藝術表演類:花鼓燈鑼鼓班子祭祀大禹使用的腰鼓、大鑼、大釵、小釵、脆鑼(叭狗子)、岔傘、彩扇、手絹等。
禹王廟道教音樂吹奏班使用的笙、管、笛、簫、七弦琴、雲板、釵、鼓、小鐺、雲鈴等樂器。

上述樂器除管、七弦琴、雲鈴獨具特色外,其它樂器與民間使用的相同。管:道家特製,由錫鑄造,長16厘米,直徑2厘米,有7個眼,5個音符(宮、商、徵、羽、角),聲音高昂清脆,夜靜可傳三、四公里;七弦琴:古琴一種,原為24弦,現為7弦;雲鈴:道家法師使用,主要作用是指揮音樂演奏和法事活動,鈴把上鑄有太極八卦圖。道教樂器由禹王廟道士音樂班在廟會祝福道場、道教先師紀念日、放焰口等活動時吹奏,平時亦開展演練。
4、民間工藝品類:玉器飾件、泥人、糖人、剪紙、泥娃娃、布老虎、風車、小喇叭、竹笛、草帽、桃木避邪刻件、彩繪十二生肖、刻花亞腰小葫蘆等。
5、食品小吃類:花梨糕、花梨糰子、槓子糖、蔥油餅、鍋貼、肉餅、卷餅、綠豆圓子、吊烙饃以及燒制或滷製的牛肉、驢肉、雞、鴨、鵝等特色食品,風味小吃。
6、道教製品類:聖水茶、齋飯、道服、中草藥等。
聖水茶:由道士從山腰聖泉中汲水到廟中,煮塗山
雲霧茶,供燒香許願人飲之,清心明目,延年益壽。
齋飯:齋飯由廟中道士製作,素食,供道士、居士或香客享用。
中草藥:道士採集炮製,配合針灸,用以治療問病求醫者。
道士服飾:由禹王廟安排專人製作。日常服飾有褂、袍、鞋、襪等。褂分大褂、中褂、小褂。大褂袖寬80厘米,中褂袖寬60厘米,小褂袖寬40厘米,右腋有兩飄帶,以示飄飄欲仙之意。鞋有雙臉鞋和雲頭鞋。襪有高筒白布襪,褲管裝入襪筒之內。法衣:作法事或重大慶典時廟中主持穿。花衣:也稱班衣,經師上殿持誦經典時穿的繡花衣。冠:仿照神仙世界的品第等級製作。道士帽子:廟中主要戴莊子巾、混元巾和包巾。

廟會的基本特徵

1、民族特徵:民族精神與哲學思想的結合

塗山,是大禹會諸侯,奠定天子位和夏啟王出生地。塗山禹王廟是集民族精神與哲學思想為一體的道教宮觀。廟中供奉的是中華民族傑出的人物大禹、女嬌、皋陶、伯益、老子、莊子等。大禹無私奉獻的精神,婦孺皆知,世人崇敬,是中華民族傳承的的精華。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無為而無不為”、“天人合一”的哲理,曾成為封建社會重要的思想支柱之一,至今對安邦治國仍有著積極的意義。

塗山禹王廟會的這一民族特徵,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注意。1995年,香港道教聯合會副會長,八十多歲高齡的侯寶垣先生親臨塗山禹王廟,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真正的禹王廟”。1997年,英國劍橋大學教授(丹
麥人)安德羅參加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禹王廟會,贊“塗山中華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日本、韓國、東南亞的佛學、道學專家學者也多次前來塗山朝禹。1999年,日本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峰屋邦夫兩次登臨塗山禹王廟,贊塗山禹王廟會是“集民族精神、宗教文化與哲學思想三位一體”的廟會。

2、文化特徵:有形文化與無形文化的結合

塗山禹王廟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安徽省重點道教宮觀,廟會所展示的古建築和大禹治水遺蹟、望夫石、臥仙石、聚仙台、台桑、候人石、曠覽平成石、聖泉、靈泉、玉液泉、白狐洞、塗山古道、歇馬亭等與廟中塑造的禹、啟母、老子、莊子等塑像,以及歷代碑刻、木刻和祭祀用品鍾、鼎等有形文化的背後,無不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美麗的傳說。這些無形文化遺產經過趕會人的傳承和文人騷客的採風和整理,成為一個個生動感人的事故(《大禹的傳說》),膾炙人口的詩章(《懷遠縣誌資料·古詩歌專輯》),光彩奪目的花鼓燈藝術(《懷遠花鼓燈》),論證嚴謹的專著論文(《蚌埠塗山與華夏文明》)。

這些有形文化無形文化有機結合,挖掘、保護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提升了民族文化的品味和質量,也使塗山淮河流域獨具特色的文化走向全國,傳遍世界。誕生於淮河流域的漢民族歌舞花鼓燈,便是其中的代表。自宋以來,花鼓燈逐漸成為塗山禹王廟會民俗活動的主要內容。“懷遠縣每年都有幾十個燈班子在農曆三月二十八日上塗山趕廟會。程式是先到山上掛炮竹燃放,再到禹王廟朝拜進香,叩幾個頭,唱幾首敬神燈歌,在大殿前打幾番鑼鼓,完畢後,敲鑼打鼓下山玩燈”(《中國花鼓燈·種子撒人間》)。正是廟會的抵燈賽燈,技藝交流碰撞,如酵母和催化劑一樣的催生,才湧現出諸如“小金蓮”、“小紅鞋”、“一條線”、“水上飄”、“草上飛”等沿淮著名的玩燈藝人,使花鼓燈藝術得以代代傳承,從“廟會”和農村的“趕場”,走向全國,享譽海外,與西方芭蕾媲美。

3、祭祀特徵:追思祖德與民俗活動的結合

“洪歸大海,賴禹疏鑿”。禹王廟是祭祀華夏民族奠基者大禹的家廟。廟會的重要活動就是追思大禹治水的功德。明、清《懷遠縣誌》對祭祀活動作了眾多記載,一些祭祀活動還勒石刻於碑上。為了表示對先祖的思念,地方官還明定由原來的一年一祭為一年三祭。同時,祭祀廟會又與花鼓燈鑼鼓、燈歌、大鼓、琴書、墜子、雜耍等民俗活動結合,以致出現了萬民雲集塗山,官民同樂,載歌載舞祭祀大禹的盛況。

4、地域特徵:淮河文化與南北文化融會的結合

淮河岸邊的塗山地處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渡帶,是中國的地形、植被、氣候、農作物等分界線,北方人稱之為南蠻子,南方人稱之為北侉子。正是南北過渡地帶的獨特特性,使南北文化於此得以交流碰撞。淮河岸邊的塗山禹王廟會,又成了這一碰撞的催生婆。史家論證,“由於淮河流域具有多種文化交匯相融的特點,導致其在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獨特地位”(李修松編《淮河流域歷史文化研究》)。

這些碰撞與融會可以從廟會的道教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語言文化等得以佐證。禹王廟是道教宮觀,且又供奉佛教的觀世音菩薩,道士則稱“觀音菩薩”為“慈航道人”;廟會演出的花鼓燈歌舞,既有北方歌舞的粗獷豪放的陽剛之氣,又有南方歌舞清新婉約的陰柔之美;廟會出售的食品,既有北方人喜愛的大塊肉和高度烈性酒,又有南方人喜愛的糯米甜酒和米糕、糍粑;既有沿淮人喜愛的辣甜適度,又有湘川人喜愛的特麻特辣;南北風味飲食精品薈萃,五光十色,應有盡有。

廟會像一把尺子,語言、習俗、飲食、宗教信仰、婚嫁等,都可以看出南北文化碰撞的痕跡。正是這種交流和融會,促進了民族和地域的了解、交流,加速了民族的融合,促進中華民族的繁榮和發展。

廟會的主要價值

“導淮自桐柏,召章律,役庚辰,鎖無支祁之神妖,舟車橇輦,四載是乘,亘古頌手足胼胝之烈;治水鑿荊塗,赤日璋,碧月王圭,奉滄水使之明命,辛壬癸甲,三過不人,於今仰冠裳玉帛之宗。”(《塗山》·禹王廟聯)

塗山,是大禹治淮的基地,是大禹會諸侯之地,是大禹娶妻且“三過家門而不入”之地,是大禹故居所在地和夏帝啟的誕生地,是中國民間藝術花鼓燈的發源地,是歷代帝王將相和文人騷客敬仰的聖山。大禹治水無私奉獻的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塗山文化和道教“天人合一”的哲理,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以傳承上述內容為主體的塗山禹王廟會,其思想文化價值不可估量。

l、歷史價值:展示和展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正是通過黃帝、炎帝和堯、舜、禹的活動而展現出來。這是全民族每一個成員的共同財富。塗山禹王廟會自古以來吸引了眾多的官吏、專家學者和文人騷客前來尋古問古和採風攬勝,留下了眾多的論著、遊記和詩詞,印證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崇敬。大禹、塗山享譽海外。2001年,中國先秦史學會會長李學勤教授又率中國先秦史學會的專家學者及工作人員160餘人,在塗山腳下召開了“中國先秦史學會第七屆年會暨塗山·淮河流域歷史文明研討會”。會議對禹會諸侯於塗山的歷史地位和社會影響再次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評價。會議還收到論文120多篇,從中精選69篇,由黃山書社編人《蚌埠塗山與華夏文明》一書。南有黃山勝景,北有塗山古韻,塗山被世人公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山。 故,塗山禹王廟會成了展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載體,成了國人及世界華人、華僑尋根祭祖之所。

2、社會價值:體現和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塗山之會,既是大禹與眾多部落首領商討治水和安邦治國之策的盛會,也是統一各部落思想,制定相關法規,為夏王朝誕生奠定基礎的盛會。塗山、大禹與廟會結合起來,一是弘揚了大禹無私奉獻精神,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代代相傳;二是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強了華夏兒女認同感、榮譽感和愛國主義意識。廟會期間,前來朝禹的既有沿淮數以萬計的民眾,也有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外國友人。1990年至2000年十年間,中國台灣屏東縣琉球嶼,一個小島就有四批200多人繞道香港,飛越萬水千山,到塗山禹王廟朝拜大禹。

3、文化價值:記錄和傳承了大禹文化和淮河文化。大禹治水在塗山留下了眾多的遺蹟、傳說、故事,如禹墟(禹會諸侯之地)、台桑(生啟之地)、臥仙石(禹與部眾研討治水良策之地)、候人石(見證南音之始的巨石)、啟母石(啟母盼禹歸來漫化成的人形石)、聖泉、靈泉(河蚌聖珠、靈珠為拯救饑渴的大禹而化作的清泉)等等,這些展示大禹文化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通過廟會以及其它形式,代代傳承,產生了極其廣泛的影響。廟會又是民間文化的載體。誕生於塗山淮河流域的民間藝術花鼓燈,通過廟會的展演和交流,培養了一代又一代花鼓燈藝人、傳人和愛好者,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出類拔萃的鑼鼓手和望風說柳、出口成章的燈歌手。著名花鼓燈老藝人馮國佩、陳敬芝、鄭九如、常春利、石經禮、楊在先、趙懷珠、孫為章等,都是熱衷趕塗山禹王廟會的花鼓燈玩友(藝人)。大鼓、揚琴、墜子、雜技等民間藝術,也通過廟會的展演、展示和與其它民間藝術的碰撞,得以交流技藝,培養傳人,代代傳承。

4、工藝價值:推動和促進了商品生產的技藝交流和市場競爭。廟會亦是商貿物資交流大會。工匠們打制的犁頭、鋤頭、割刀等生產工具和首飾、玉器、刺繡、草編、竹編、剪紙、木刻、兒童玩具等生活用品,通過廟會的展銷,加速了市場競爭,傳承了獨特技藝,催化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民間能工巧匠的產生。

廟會的瀕危狀況

1、官府公祭大禹活動的中斷,廟會失去往日莊嚴隆重的色彩。塗山禹王廟被封建王朝的地方官視為官廟。據清嘉慶《懷遠縣誌·祠祭志》載:“南渡後,寧宗慶元初,州守劉仲光刻石碣日,在有夏皇祖之廟,明定祀典”。由於多種因素的干擾,農曆六月六日官府公祭大禹活動已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前停止。

2、眾多的古建築因自然或人為的因素坍塌湮沒,文物損壞或流失,影響了廟會的輻射和吸引力。塗山禹王廟鼎盛時期有五進九殿十院,樓台殿宇,飛檐翹角,雄偉莊嚴。廟內有大禹、啟母等塑像百餘尊。可惜啟母殿毀於日軍炮火,殿前相傳大禹親手植下的古銀杏毀於雷火。禹王殿、祖師殿等殿宇年代遠久,破敗不堪。文革期間,大禹等塑像和稀世珍寶神鍾寶鼎被毀,文物典籍一炬焚之。

禹王廟周圍的五處下院廟宇及眾多景點也遭毀壞。東峰的無量殿被人為拆除,鯀王廟湮沒在亂石叢中。關帝廟改為學校,歇馬亭有名無亭,文筆塔文革中被造反派炸毀。廟會這些載體的消失,都嚴重危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塗山禹王廟會的傳承。

3、廟田充公,道士還俗,道家文化瀕於失傳。禹王廟鼎盛時期有道士40餘人,有官府購買和民眾捐贈的用於支付公祭活動資費的廟田400餘畝。解放後,廟產祭田入公,道士還俗。若大的禹王廟,僅剩有老道長李永德(住持)一人,也於上世紀末羽化。此後,道教重點宮觀禹王廟一度無人住持。2003年經安徽省宗教局協調,有宿松縣道土黃高遠孤身一人來廟住持。由於這個道教派系不能結婚,加之獨生子女的增多,年輕人很難吃苦出家為道,故禹王廟後繼乏人,眾多祭祀活動難以開展。

4、現代媒體的興起,使廟會民俗活動逐漸萎縮。網路、電視、報刊等媒體的興起,足不出戶,便可觀看新聞、歌舞、戲劇。如今參加廟會的人數與地域總人數相比,呈
下降趨勢,加之道教衰敗,廟門冷清,花鼓燈、大鼓、墜子、揚琴等老藝人漸漸離去,年輕的藝人又忙於外出打工,原汁原味的廟會民俗文化活動,其風味逐年減淡。

5、塗山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擠壓了廟會活動空間。人口增多,保護不當,塗山周圍毀林開山採石,破壞了山體原貌和生態環境。原先春季滿山遍野開放的芫花(俗名老鼠花),秋季遍布山溝山坡的山野棗、山菊花以及大量的中草藥,已瀕於絕跡。水土流失、泉水枯竭,岩石裸露,屢見不鮮。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百科 安徽百科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