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構成
衛調花鼓 |
衛調花鼓源於安徽省蚌埠市龍子湖區長淮衛鎮,與花鼓燈、鳳陽花鼓並稱為“鳳陽三花”(長淮衛鎮原為鳳陽所轄)。
清乾隆年間,衛調原是當地的秧歌號子,被花鼓燈吸收演唱。由於與舞蹈、鑼鼓的結合,衛調演化為燈歌的曲式結構(主要表現在起腔、收腔及鑼鼓的伴奏和過門上)。在後場小戲裡,為適應任務及劇情的發展需要,燈歌又突破原有的曲式結構發展成戲曲的唱腔結構,即而又演化成[流水板]、[慢板]、[緊板]、[大調子]、[五字緊]、[娃子]、[羊子]、[母羊子]等屬於板腔體的各種板式。經常上演的傳統節目有《吳漢殺妻》、《東回龍》、《西回龍》、《大隔簾》、《小隔簾》等70多出。
樂器種類
衛調花鼓的女腔婉轉抒情,採用真假聲的演唱方法,善抒情述理,表現悲痛哀傷的感情;男腔高亢粗獷、平直多切分、善敘述。伴奏只用鑼鼓,不用絲弦等音高樂器。樂器有大鑼、花鼓、大鈸、俗稱“三大件”,其他尚有小鈸、手鑼、小鏜(俗稱“巴狗子”或“狗鑼”),演奏人員4至6人不等。開台前的鑼鼓稱鬧台鑼,主要演奏花鼓燈曲《老三翻》、《老十番》、《鳳凰三點頭》等,講究“人跟鑼、鑼跟人,互為幫襯”。
衛調花鼓經歷了200多年的歷史,參加玩燈的大多是當地農民、手工業者,他們“農閒聚會,碰班演出,農忙回鄉,從事生產”。活動多在春節、元宵、端午等節日進行。
歷史
1955年,《陳鳳英叩花》一劇參加省第一屆音樂舞蹈會演,獲優秀演出獎。同年,長淮衛業餘劇團整理改編的《陳廣仁上大堂》也參加了會演。1959年11月,長淮公社業餘劇團創作演出《喜慶開門紅》選拔赴京參加全國會演,並搬上銀幕。1965年11月,淮光公社業餘劇團創作演出《借驢》,被選拔赴省和赴京匯報演出。1982年和,長淮公社業餘劇團又創作出《叮噹夫妻》一戲,參加省農村文藝創作會演,獲優秀創作獎和演出獎。此外,市郊各劇團還創作演出過《春天的早晨》、《滿堂紅》、《新事新辦》等30多出衛調花鼓戲。進入80年代,由於組織鬆散,後繼乏人,該戲呈衰竭趨勢。
保護
2006年,為搶救挖掘保護衛調花鼓戲,成立了衛調花鼓戲劇團,該劇種被申報為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該劇種代表演員李夕茹被定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傳承人
李夕茹,女,1940年12月15日出生,蚌埠市長淮衛人,幼年時就對衛調花鼓戲(以下簡稱“衛調”)抱有濃厚的興趣。她幼時的唱腔、音韻、舞姿,頗受師生及周邊民眾的誇獎。1958年
被選入淮光公社(現長淮衛鎮)文工團後,團內藝人李熙,是衛調花鼓戲老藝人、第三代傳承人。李夕茹就拜李熙為師,正式進入“衛調”“門下”。
李夕茹從藝五十多年,既多次參加過區、縣、市、省的文藝會演,也曾參加過全國文藝會演。在整個“衛調”傳承譜系的“五代人”中,她是一位從藝時間最長,舞台戲路最寬,演出區域最廣,終身藝德最高,事業碩果最多,傳承決心最堅的一位傳承人。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地處江淮之間,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安徽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也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