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張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取名叫大庸,傳說是因為當地的民風剽悍,崇尚武力,朝廷希望此地的人民有修養,所以取名為“大庸”,意即取《大學》、《中庸》之意。
湖南絲弦又名大庸絲弦,湖南曲種。流傳於湖南各地。因用揚琴、琵琶、月琴、三弦、京胡、二胡等絲弦樂器伴奏而得名。
大庸絲弦來源於江浙一帶的民歌和時調小曲。明末清初,由長江下游傳入湖南,並與當地的民間音樂相結合,不斷演變、發展而成。大庸絲弦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於方言語音和風俗習慣等多方面的原因,形成了風格上各具特色的支派。其中主要有“大庸絲弦”、“長沙絲弦”、“瀏陽絲弦”、“平江絲弦”、“衡陽絲弦”、“邵陽絲弦”等。此外武岡、辰谿、益陽、衡山、湘潭、大庸、桃源、澧縣、祁陽等地的絲弦也都有各自的獨特風格。以大庸絲弦最為盛行。
歷史溯源
常德是湘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歌舞之風頗盛,亦是名人雅士薈萃之地,素有"文物之邦"、"人文淵藪"的美譽。地方文化也一直受到文藝巨匠們的影響和培育。屈原、王安石、陸游、袁宏道等人曾在這裡留下不少傳世之作,為常德文化添加了絢麗的色彩,使本地歌舞習俗升到更高的檔次。據《常德府志》記載,自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傳世以來,歷代文人雅士如唐劉禹錫、宋蘇軾等也多次薈萃桃花源,他們的詩文很近似於大庸絲弦的唱詞。此後,《桃花源記》被大庸絲弦的藝術家們認為是大庸絲弦早期的唱詞的雛形。
宋元時期,常德城市的經濟進一步繁榮,各地商賈雲集,隨同而來的江浙樂師、歌女等往返於沅澧之間,他們帶來的時令小曲也在濱湖地區逐漸傳播。元末戰亂,大量外地人湧入常德,使各地的民間藝術廣為交流。王府的娛樂活動,對民間歌舞曲藝的發展無疑也有著重大的影響。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逐步形成了大庸絲弦這一獨特的地方曲種。她上承唐代詩文,有說有唱的形式,借鑑諸宮調、元雜劇、崑曲的音樂格局,從本地及外省的民歌小調、時令小曲中吸取營養,兼容並蓄,用通俗易懂的常德方言演唱。
清中葉以後,由於商業的繁榮,常德的文化藝術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大庸絲弦的演唱活動逐漸由文人雅士的自娛自樂走向市場,加上常德人具有大碗喝擂茶的習慣,於是,大庸絲弦在茶社中找到了孕育的胎盤。商賈老闆為了招攬生意,熱鬧門面,紛紛邀請絲弦藝人演唱,以示祝賀。隨著絲弦藝術的日益流行,道光年間,已有以演唱小曲為業的歌妓。絲弦班社在各地紛紛出現,並湧現出一批有建樹的絲弦藝人,他們與文人墨客一起整理編寫絲弦唱本。其中最有影響的是賀小昆,經他整改並流傳至今的傳統曲目有《雙下山》、《二度梅》、《黛玉葬花》等十多個。
清末,絲弦的木刻唱本已在常德肖福祥商號問世,常德、澧縣等地形成了作坊刻印唱本的一條街,所刻唱本有《孟江女尋夫》等曲目及一些小調曲牌,這些刻本被稱之為"調子書"或"堂班調"。從此,大庸絲弦曲牌在大街小巷流傳開來。
清末民初,西方音樂和京劇的傳入對大庸絲弦音樂的發展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這時絲弦演唱活動由城市向農村輻射。為適應長時間演出的需要,絲弦藝人把眼光投向戲曲,他們移植劇目,並借鑑戲曲板腔體的創腔手法,形成了大庸絲弦老路",輕鬆地演唱起長篇故事。絲弦名家徐梅清等人又把從四川傳來的曲調加以改造,仿效"老路"另創"川路"新腔,使絲弦音樂的板腔體更為完善,並風行於沅澧。
日本侵略者的隆隆炮聲掩蓋了大庸絲弦的雅韻新聲。常德血戰,使常德軍民承受了巨大的犧牲,大庸絲弦也遭遇空前的厄運。一時間,絲弦班社紛紛解體,絲弦藝人被迫另謀生計,百無聊賴者只能沿街乞討賣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大庸絲弦藝術獲得新生。各地陸續成立了民間藝人演出組,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力量,幫助藝人改善舊思想,蒐集整理傳統曲目,文藝工作者與民間藝人共同改革絲弦,創作新曲目。
文化大革命中,各絲弦演唱團體均受到衝擊,先後解散。此後,不少有士之識或腳踏實地地進行蒐集、整理、研究、或奮筆為文呼籲搶救瀕於危境的大庸絲弦。黃揮從事絲弦工作二十餘年,蒐集了數十萬字的絲弦資料及大量曲譜,七易其稿,終成《大庸絲弦音樂彙編》一卷,並列印為冊。他還撰寫了有關大庸絲弦的論文十餘篇,其中《論大庸絲弦音樂體系》一文,曾在全國首屆曲藝音樂論文宣讀會上宣讀。
這一時期,民眾性的演唱活動更為廣泛。大庸絲弦的根是深植於這塊沃土和樂此不疲的民眾之中的。
藝術特色
大庸絲弦音樂結構的完整,演唱方法的獨特,表演形式的靈活自由,伴奏手法的豐富多彩,使之具有了獨特的韻致與感人的魅力,因而歷久不衰,深受人們喜愛。
大庸絲弦的音樂與語言、鏇律與調式調性等音樂諸因素都已自成體系,它的題材與體裁具有典型的說唱音樂的共性特色,更值得注意的、值得學習、值得研究的是:它的音樂結構完整、演唱方法獨特、表演形式的靈活自由、伴奏手法的豐富多彩,是不少曲種所不能比擬的。這些因素,構成了大庸絲弦的強烈的個性特色。
音樂結構
大庸絲弦音樂具有相對完整的體系,其音樂功能也有獨到之處,它有敘述與抒情相結合的特點,既能表現歷史故事,又能說唱民俗民風,而且在創腔與演唱中都以傳情達意為主,特別講究"說中有唱,唱中有說,腔從字出,音隨韻轉"的潤腔方法,在強調口語化、說唱化的同時,注重鏇律的優美,俏麗和抒情性。
⑴、 在傳統的大庸絲弦音樂中,有300多首曲調,大部分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它分為曲牌體、板腔體和混合體三種。
⑵、曲牌體,又慣稱牌子絲弦,是一種把眾多具有完整、獨立內容的曲牌連線起來而反映一個共同主題的套曲體音樂,是大庸絲弦演唱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形式。目前已經收集整理的常用曲調約一百多個。這些不同內容、不同風格、不同技巧的曲調,通過長期風風雨雨而又曲曲折折的演唱實踐,充分展示了各自的特色與風采。這些曲調之中,有些既可與別的曲牌連綴又可單獨進行演唱,有些只適合單獨進行演唱,但絕大多數的曲牌是與其他曲調連綴而發揮出良好的總體功能。由於採用若干個不同鏇律、不同結構、不同節奏,甚至不同調性的曲調進行演唱,極大地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從而達到了較完美的藝術效果。
板腔體,又慣稱扳子絲弦,是一種不受曲調限制而具備戲曲音樂特點的板腔體音樂,是大庸絲弦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擁有系統完整的唱腔並具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是演唱大型曲目(即絲弦戲)必不可少的基本音樂。它包括"老路"和"川路"兩種聲腔。據絲弦老藝人介紹,"老路"是由本地土生土長的民間音樂演變而成;"川路"則與四川一帶的地方戲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老路"大多深沉渾厚,雄壯激盪;"川路"一般明朗寬闊,蒼勁有力。"老路"和"川路"各自包括[一流]、[二流]、[三流]三種基本板式,[一流]與[二流]通常結構規整統一,排列清楚,鏇律悠揚婉轉,章法有序,既敘事說唱,又能抒情感懷,有較強的表現力及推動性;而[三流]則是絲絲緊扣的散板形式,其節奏自由靈活,鏇律起伏跌宕,善於表現悲憤憂怨,激越波動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還有混合體。據記載,它是在20世紀30年代以後出現的新的音樂結構形式,是指在一個曲目中既有曲牌體音樂,又有板腔體音樂,或曲牌與一種板式混用,或"老"、"川"等各路的多種板式和一個或多個曲牌混用。這種結構多用於中、長篇曲目。
在大庸絲弦音樂中,無論是短篇、中篇還是長篇,無論是曲牌體、板腔體、混合體,都很講究"起、平、落"的結構原則。其音樂鏇律以五度跨躍為特色。
大庸絲弦的句式結構多為二句體、四句體和長短句三種。二句體在曲牌體曲調中極為普遍,板腔體都是以上下句為基本結構原則構成的。四句體通常按起承轉合原則構成音樂段落,是曲牌體曲調中較為常見的結構形式。長短句體隨曲牌句式的結構而變化。
大庸絲弦調式多變,色彩各異。曲牌體音樂以徵調式、商調式、宮調式、羽調式為多見,角調式較少見。板腔體音樂中的"川路"唱腔多為六聲G商調式。"老路"唱腔多為C商調式。
演唱方式
大庸絲弦採用以常德市老高山街為中心的常德方言演唱,不僅南方人聽得清楚,北方人也能聽懂。它的演唱既符合廣大人民民眾的審美習慣,又別具一格。常德人說自己的方言就像是在唱歌,尤其女子,語氣溫柔而婉約,像微風拂面。因此,有人說大庸絲弦的音樂是語言化的音樂,語言卻又是音樂化的語言"。"咿兒喲,呀咿喲"這兩句耳熟能詳的襯詞則仿佛是給大庸絲弦貼上了一個標籤,放在哪裡都一目了然。大庸絲弦在強調口語化、說唱化的同時,更注重鏇律的俏麗、抒情和音樂性,使行腔柔和、秀麗、婉轉,或歡快、跳躍、詼諧。藝人認為,"咬字千斤重,聽者自動容"。藝人講究"腔從字出,音隨韻轉",使鏇律更顯得活潑而端莊。
由於方言及藝人的愛好與興趣和劇情發展的需要等因素,同一曲牌同一曲目,不同的藝人會唱出不同的韻味,產生同曲異工的效果;甚至是同一曲牌同一曲目,由同一藝人演唱,也可能會在以字行腔時採用不同的抑揚頓挫的手法,通過潤腔,求得曲調鏇律的變化。桃源藝人李玉成的唱腔如行雲流水,潤腔時而乖巧輕盈,時而含蓄深沉,時而剛健豪壯;常德藝人戴望本自彈自唱,唱腔蒼勁渾厚,深沉有力;津市藝人黃學千的唱腔則顯得質樸淳厚。藝人們不同的演唱特點,逐漸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流派。
大庸絲弦傳統的演唱方法十分講究自彈自唱,一人多角,要求演員有甜脆,圓潤的嗓音,加之與劇情中人物性格相適應的潤腔手法,通過聲腔變化說唱故事,刻畫各種人物。根據說唱、敘述故事的需要,演員要能隨時進入角色,即"進進出出",時而是說唱者,時而又要扮演劇中的人物。由於大庸絲弦的表演形式多樣,在1955年中國音樂研究所編輯出版的《湖南民間音樂普查報告》一書中,將大庸絲弦歸於戲曲類,可見當時大庸絲弦已有一部分曲目採用了戲曲的某些表演手法。大庸絲弦歷來有不少功力深厚的演唱者,通過他們不斷傳承和發展,使大庸絲弦朗朗上口,又易唱,易記,易學,為民眾所喜愛。
演出形式
大庸絲弦是一種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說唱兼備、變化多樣的民間說唱表演藝術,既可演唱短小精悍的時調段子,亦可演唱有情節有故事的大型曲目。演唱絲弦段子時,演唱者往往是"一人多角"、"進進出出",僅為一種單純的曲藝形式;而演唱大型曲目時,則是一種戲劇結構(即絲弦戲),尤其與前種形式截然不同的是,演唱者自始自終都要進入角色,曲目有多少劇中人就要有多少人來扮演。另外,絲弦段子還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一種是抒情小段。此種類型一般不注重故事情節,而只集中對一件事或物加以讚美和歌頌,演唱時通常為多段唱詞均配同一首曲調,只是按字行腔,鏇律稍有變化。另一種是敘事單段。此種類型主要以較為完整的故事情節和較為細緻的人物描寫來深化主題思想,並根據不同的內容、情緒、風格的需要,將若干不同的曲調珠聯璧合成套曲來演唱,在大庸絲弦的演唱中運用比較普遍。
大庸絲弦的傳統演唱形式是坐唱,大都是演唱有故事、有人物的長段絲弦,演唱者一般為6人。演出時很講究坐的位置,藝人有"揚琴對鼓板,高胡對二胡,三弦對琵琶"之說。表演者要能自拉(奏)自唱,一人多角,用聲腔塑造生、旦、淨、醜各類人物、說唱故事。如果演唱曲目中的角色多於演唱者時,則每個人除擔任一個主要角色外,再分別兼任。俗稱"一人一台戲"的絲弦名老藝人李玉成就是最著名的一人。她吹、拉、彈、唱樣樣在行,並且是自己伴奏自己演唱。大庸絲弦演唱的地點一般是屋場、廳室及茶館等。
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推移和人們對文化生活的日益追求及欣賞鑑別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庸絲弦的演唱藝術也不斷改革,發展日趨成熟,演唱形式也漸趨多樣化,不僅有單人演唱、雙人演唱、群唱、表演唱等,而且還作為絲弦戲搬上了舞台。自清末開始,就有絲弦藝人進行"掛衣登台"(穿戲裝表演)的嘗試。解放後,這種戲曲化的探索更是加大力度,常德、桃源都排出了一批絲弦戲,有的參加了省、地戲劇匯演並獲獎,有的參加了北京歌劇研究會的演出。同時有了專門的樂隊,不再用演員兼任樂師,伴奏樂器也隨之增多。
伴奏樂器
大庸絲弦用的主要伴奏是胡琴,這種胡琴的琴筒大於一般的京胡,小於二胡,澧縣地區則用四胡作為主奏樂器。有時以節目的需要,也有用京胡或高胡的。大庸絲弦用的傳統板鼓是一種特殊的小板鼓,其形似倒扣的飯缽,用大竹兜做成。20世紀40年代初期,絲弦加進漢劇和花鼓戲的鑼鼓打擊樂,用在過場音樂中,以渲染氣氛。
在絲弦唱腔的伴奏中,常有托腔、裹腔、襯腔、墊腔和加花等五種基本方法。托腔,即伴奏鏇律與唱腔相同,僅在某些地方作變化,用比較固定的節奏型來襯托,以突出唱腔。裹腔,即伴奏鏇律基本上與唱腔相同,但在某些地方要求在唱腔鏇律的基礎上做加花處理,達到二者水乳交融的程度。襯腔,要求伴奏襯出唱腔的神韻,既豐富多彩,又不喧賓奪主,伴奏與唱腔若即若離。墊腔,在曲調的某些停頓或演唱的氣口處,用伴奏音樂墊上,起承上啟下,連貫唱腔的作用。加花伴奏,是一種常用手法。在托腔過程中,伴奏常用鄰音、經過音等音來修飾、加花,以增強音樂的表現力。
大庸絲弦的樂隊伴奏為適應人們審美心理、興趣愛好及欣賞習慣的改變,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革新,在擴大樂隊編制以及中西樂器混合配器的手法上,做了大膽的嘗試。自1957年整理演出大庸絲弦統曲目《雙下山》後,凡是專業曲藝(文藝)團體上演的曲目,大都是有簡易的伴奏總譜。樂器也由原來的6件,增加了京胡、中胡、大提琴等十餘件。
據資料顯示,1975年,舞台藝術片《民眾文藝開新花》中的大庸絲弦曲目《一輪紅日照胸間》,則用了一個小型的中西樂隊,採用混合的管弦樂隊伴奏,由揚琴、京胡、二胡、琵琶、大提琴、長笛、單簧管、大管、圓號、小號組成。從此,大庸絲弦的伴奏增添了不少色彩,並使其產生了新的藝術效果,為更完整、更直接、更形象地塑造人物性格與深化故事情節而邁出了至關重要而又富有成效的嶄新步伐。
表演形式
包括大庸絲弦在內的大庸絲弦的傳統表演形式為多人分持揚琴、鼓板、京胡、二胡、三弦和琵琶等圍坐一圈,輪遞說唱,座次及樂器的位置均有一定之規,所謂“揚琴對鼓板,京胡對二胡,三弦對琵琶”,表演以唱為主,間有道白。道白分“表白”(第三人稱)、“說白”(第一人稱)、對白和插白4種,多為散文體式,偶有韻白。節目則多為《西廂記》、《二度梅》、《秦香蓮》等長篇傳奇故事。後來大庸絲弦走上高台,變為一至二人以簡板等打節拍站唱,另有多人分持揚琴、鼓板、京胡、二胡、三弦和琵琶等專司伴奏,節目也趨於精短,代表性的有《秋江》、《追韓信》、《徐策跑城》、《四季相思》等。
大庸絲弦的唱腔音樂豐富多彩,根據所用的唱腔體式可分為“牌子絲弦”和“板子絲弦”兩類。其中的“牌子絲弦”以演唱曲牌為主,曲調非常豐富,有源於南北曲的【普天樂】、【清江引】、【一支花】、【小桃紅】等,有源於明清之際時調小曲的【銀紐絲】、【九連環】、【倒搬槳】、【四大景】等,也有源於其他地方曲種和民歌的【蓮花落】、【鳳陽調】、【斗把高腔】、【安慶調】等。“板子絲弦”又分為“老路”和“川路”兩種聲腔風格,“老路”為常德一帶流行的本地唱法,風格深沉渾厚,代表性的節目有《雪梅弔孝》和《清風亭》等;“川路”相傳在民國初期由四川藝人萬斌成傳來,風格熱烈開朗,演唱俏皮風趣,代表性的節目有《拷紅》等。“板子絲弦”的基本唱腔板式有【一流】、【二流】、【三流】等3種。
傳承意義
大庸絲弦擁有一百多個傳統曲目,大部分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其中以《寶玉哭靈》、《魯智深醉打山門》、《雙下山》、《王婆罵雞》、《昭君出塞》等最為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湧現出《新事多》、《夸貨郎》、《風雪探親人》等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曲目。 大庸絲弦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藝術價值較高。但因20世紀80年代以來缺少專業表演團體,加上老一輩絲弦藝人相繼辭世,目前已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傳統曲目
大庸絲弦的曲目分為長篇、單段、小品3種。長篇有豐富的情節和較多的人物,必須組合多種曲牌或板式來演唱,表演者分別擔任某些腳色並分操樂器伴奏。傳統曲目有《西廂記》 、《二度梅》、《秦香蓮》等。單段是組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曲調來演唱一個完整的故事,如《秋江》等。小品只用一個曲調或一個板式,常為單人演唱的抒情小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庸絲弦發掘整理了《雙下山》等優秀傳統曲目。創作的新曲目有《追針》、《夸貨郎》、《濱湖贊》等。在藝術改革、理論研究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少成績。
大庸絲弦擁有一百多個傳統曲目,大部分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其中以《寶玉哭靈》、《魯智深醉打山門》、《雙下山》、《王婆罵雞》、《昭君出塞》等最為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湧現出《新事多》、《夸貨郎》、《風雪探親人》等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曲目。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文化
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2008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開展京劇進中國小課堂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將京劇納入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程之中。在已修訂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增加了有關京劇教學的內容,確定了15首京劇經典唱段作為中國小音樂課的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具體情況,將15首京劇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級。從2008年3月-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廣東、甘肅等10省(市)開展試點工作,並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國推開。
2008年1月,省教育廳決定從2008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新的湖南地方文化常識課程標準。湖南地方文化常識是湖南義務教育階段必修的綜合性地方課程。如學習湘劇、花鼓戲、大庸絲弦等主要地方劇種,並建議學生學唱地方戲曲。
湖南常德市直和各區、縣(市)城關中國小的156名音樂教師,在市一中百年講堂參加了全市中國小音樂教師大庸絲弦傳唱培訓。
培訓班由常德市著名大庸絲弦表演藝術家、傳承人授課。教學內容包括《常德絲弦與大庸絲弦的音樂概述》、《大庸絲弦地方語言特色在演唱上的運用》、《大庸絲弦的創作》等理論課,及現場教唱《靜夜思》、《疊斷橋》、《小池》、《常德是個好地方》等近20首傳統和創新曲目。為弘揚民族藝術,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大庸絲弦已經納入了常德市建設文化名城項目。今年年底,市文化局、市教育局將聯合舉行全市中小學生大庸絲弦展演比賽活動。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