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地位
茅津渡,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三大古渡之中,茅津為最。這是因為,一,茅津渡設渡時間最早,最早可以推到商代。二,茅津渡向來為運城鹽運航道,北連運(城)茅(津)公路和太(原)茅(津)公路,北隔黃河與山西平陸縣隔河相望,“地當晉豫通衢,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之孔道”,歷來是三晉出入河南及南方諸省的門戶,又是“三晉屏藩”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茅津渡又叫“陝津渡”,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云:“陝 城北對茅城,故名茅亭,茅戌邑也,津亦取名。”此為茅津的由來。後因別於茅津村,人們才習稱之為“茅津渡”。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省通衢,冠蓋之絡繹,商旅之輻輳,三晉運鹽尤為孔道。”據載,茅津在春秋戰國時,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即由茅津渡河。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茅津鎮歷史
茅津鎮同磧口一樣,是一個因渡口而興的大鎮。但晉南不同於呂梁山區,從春秋戰國時期陶朱猗頓那裡就興盛起來的商業傳統,是晉南古老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不說蒲州故郡,就是新絳、運城這些後起之秀,一直到民國初年還是北中國非常重要的商埠。運城的鹽、晉南的糧食和棉花,都要驢馱馬載通過茅津渡口向中原轉運。繁忙的渡口轉運業務已經使茅津渡的承載能力趨於飽和,而且面對的業務範圍又如此廣闊,所以,茅津渡沒有像磧口那樣形成運、銷一條龍的大商港。
在1937年之前,茅津古渡是歷史上比較穩定的時代,茅津鎮作為晉南地區貨物轉運的樞紐,運城的鹽,平陸東山的煤炭,在茅津渡裝船,再走陸路散運中原各地。民國初年,隴海鐵路只修到河南觀音堂一帶,山西出晉貨物大部分要靠走三門航道外運。
相關歷史故事
茅津古渡地勢險要,古代就是豫西。晉南假虞滅虢,由茅津渡渡河南下,一舉奏捷。公園前624年,秦軍從這裡北渡伐晉。東漢末年,亡國之君漢獻帝劉協由此倉惶北逃。唐朝“安史之亂”時,唐肅宗為平叛,借回紇兵3000人,也由此跨入中原。辛亥革命時,秦隴豫復漢軍兩次東征,在渡口附近與清軍激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該渡口時轉移我地下黨員,保存革命力量的要道。1947年8月22日,陳謝大軍在茅津渡和濟源長泉渡之間,乘”油包”渡河,渡了三天三夜。《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的故事也發生在古渡兩岸。歷史上著名的山西潞鹽,也多由此擺渡。“茅津夜渡”為古代陝州八景之一。黑夜間緊急夜渡時,船工們喊著號子,與搖曳跳動的船上燈火,心驚膽顫的夜行渡人一起,驚心動魄地在濁浪中駕舟前進。
解放後作用
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重視茅津渡口建設。相繼建成防浪壩、防沖壩、碼頭、坡道,種植花草樹木,購置大型輪渡。船建造防浪壩530米,防沖壩260米,水泥碼頭坡道300米。使渡口面貌較前大為改觀。兩艘鋼質大型渡輪,輸送往來行人和各種車輛。1993年12月,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後,茅律渡車少人稀。茅津渡風景秀麗,仲夏到秋末時,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形成“茅津晚霞”迷人景色,令人留連忘返。登遊艇擊水逐波,更能使人氣盪神怡。 茅津渡“舊貌變新顏”,煥發出新的風姿,終日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渡口風景秀麗,激浪江波,水天一色,“茅津晚渡”是平陸古八景之一,現在又成了“黃河一日游”的著名風景區。它西連風陵渡和大禹渡電灌站風景區,向東可達“一壩鎖三門,高峽出平湖”的三門峽大壩。正在興建的“茅津經濟開發區”也將給它再添光輝。在改革開放的歲月里,茅津渡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解放後,茅津渡經過幾次整建,成為黃河上最大的機動船舶渡口之一。1993年12月,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後,茅津古渡失去了往日的繁忙與喧鬧。
黃河三渡
在黃河北岸的山西省境內,從上流到下流,相繼有風陵渡、大禹渡和茅津渡三大著名渡口。自古到今,為晉陝豫的交通要衝和軍事重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風陵渡位於黃河從北到南,繼而從西折東的轉折處,南同蒲鐵路的終點,即今芮城縣西南35公里的風陵渡鎮。這裡,相傳是黃帝賢相風后發明指南針戰敗蚩尤的地方。大禹渡在芮城縣東南的神柏峪。相傳大禹治水時,休息於柏樹之下俯察河勢,並乘船東下,鑿開三門,導河入海。後人將此樹稱為神柏,並建廟以祀,其地則稱“大禹渡”。茅津渡在平陸縣城南四公里處。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說“陝城北對茅城,故名茅亭,茅戍邑也,津亦取名”。故名茅津渡,又叫陝津渡。